CN111621187A - 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21187A
CN111621187A CN201911296635.XA CN201911296635A CN111621187A CN 111621187 A CN111621187 A CN 111621187A CN 201911296635 A CN201911296635 A CN 201911296635A CN 111621187 A CN111621187 A CN 1116211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tanium dioxide
oxide
zinc oxide
semiconductor composite
negative oxyge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966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严春杰
吴艳
李凌曜
王洪权
海书杰
刘亚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nan Xuanhe Juny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Co ltd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Henan Xuanhe Juny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Co ltd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nan Xuanhe Juny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Co ltd,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filed Critical Henan Xuanhe Junyou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Mate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9663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211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211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2118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DCOATING COMPOSITIONS, e.g. PAINTS, VARNISHES OR LACQUERS; FILLING PASTES; CHEMICAL PAINT OR INK REMOVERS; INKS; CORRECTING FLUIDS; WOODSTAINS; PASTES OR SOLIDS FOR COLOURING OR PRINTING; USE OF MATERIALS THEREFOR
    • C09D7/00Features of coating composition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D5/00; Processes for incorporating ingredients in coating compositions
    • C09D7/40Additives
    • C09D7/60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 C09D7/61Additives non-macromolecular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08K2003/0893Zin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37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titanium
    • C08K2003/2241Titanium dioxid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48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copp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65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iron
    • C08K2003/2272Ferric oxide (Fe2O3)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8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e.g. metal carbonyls
    • C08K3/20Oxides; Hydroxides
    • C08K3/22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 C08K2003/2296Oxides; Hydroxides of metals of zinc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包括:二氧化钛和氧化锌,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的重量比为1~2:1;还提供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还提供了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在装潢材料中的应用。本发明公开的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成本低廉,利用半导体复合材料成分之间的界面复合作用,使之能接受室内光激发而进行快速电子传递,具有释放负氧离子的有益效果。

Description

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空气中的负离子像食物中的维生素一样重要,称之为“空气维生素”、“长寿素”,预防医学科学研究证明,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是衡量空气质量好坏的关键。根据大地测量学和地球物理学国际联盟大气联合委员会采用的理论,空气负离子,即负氧离子的分子式为O2 -(H2O)n或OH(H2O)n或CO4 -(H2O)n,科学研究发现,负氧离子能与细菌、灰尘、烟雾等带正电的微粒相结合,并聚集成球落到地面,从而起到杀菌和消除异味(香烟烟雾、装修材料中释放出的有害气体所产生的异味等)的作用。当室内空气中负氧离子的浓度达到200000个/cm3时,空气中的飘尘量会减少98%以上,飘尘直径越小,越易受负氧离子作用而被沉淀,所以在含有高浓度负氧离子的空气中,直径在微米以下的微尘、细菌、病毒等几乎为零,因此,负氧离子的多少是衡量空气是否清新的重要标准之一。林金明等在《环境、健康与负氧离子》中认为在含有高浓度小粒径负氧离子的空气中,PM2.5、细菌、病毒等几乎为零,飘尘去除率高达98%,可见,负氧离子对人体健康以至于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着重大意义。
电位差可产生永久的微弱电流,释放出负氧离子。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规定,当空气中负氧离子浓度不低于1000~1500个/cm3时,被视为是清新空气。负氧离子优良的除臭性能,可保持良好的生活空间,并可释放出人体需要的多种微量元素,有利于人体健康,同时负氧离子可通过对人体呼吸道或皮肤的刺激引起其神经反射,并影响身体各系统,从而起到促进新陈代谢、预防流感、增强机体抗病能力和恢复人体平衡的功效。在医学界负氧离子被确认是具有杀灭病菌及净化空气的有效手段,其机理主要在于负氧离子与细菌结合后,使之产生结构的改变或能量的转移,导致细菌死亡。医学研究表明,空气中的负氧离子能使血液中含氧量增加,有利于血氧输送、吸收和利用,具有促进人体新陈代谢、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人体肌能、调节肌体功能平衡等作用,对高原缺氧地区的人体医疗保健作用尤其显著。
据日本纤研新闻报道,日本松下电器与一家矿石研究所合作,采用纳米级电气石和一种激发剂混入聚酯原液中生产出特殊涤纶,共同开发出一种在“静置”条件下能源源不断产生负氧离子的织物;日本日清纺新推出的负氧离子产品“IONAGE”,是将放射性矿石(电气石)微粉化后,混炼加入附着在织物上;日本仓敷只将放射性矿微粉与远红外矿石粉分层附着在织物上,以提高织物的负离子化效果,生产出“HOLIC”织物,其A4纸大小的织物在空气中产生的负离子为150个/cm3,接近森林中负氧离子的效果,但是具有一定的放射性。
到目前为止,市场上的负氧离子粉是用纳米级的铁粉,通过电击产生负氧离子,其不足之处是有较强的电磁辐射。当前尚且没有异质结构半导体复合材料应用于负氧离子的相关报告。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该种材料可在装潢材料中进行应用,解决现有技术中缺乏一种半导体复合材料使空气中产生负氧离子的技术问题。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包括:二氧化钛和氧化锌,所述二氧化钛和所述氧化锌的重量比为1~2:1。
还提供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和三氧化二铁,所述二氧化钛和所述氧化锌的重量比为1~2:1,所述二氧化钛和所述氧化锌的重量总和与所述三氧化二铁的重量比为1~2:1。
还提供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所述二氧化钛和所述氧化锌的重量比为1~2:1,所述二氧化钛和所述氧化锌的重量总和与所述三氧化二铁的重量比为1~2:1,所述二氧化钛、所述氧化锌和所述三氧化二铁的重量总和与所述氧化亚铜的重量比为5~19:1。
还提供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和锌单质,所述二氧化钛和所述氧化锌的重量比为1~2:1,所述二氧化钛和所述氧化锌的重量总和与所述三氧化二铁的重量比为1~2:1,所述二氧化钛、所述氧化锌和所述三氧化二铁的重量总和与所述氧化亚铜的重量比为5~19:1,所述二氧化钛、所述氧化锌、所述三氧化二铁、所述氧化亚铜的重量总和与所述锌单质的重量比为11~50:1。
还提供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比计,将二氧化钛和氧化锌混合后充分研磨,制备二氧化钛-氧化锌半导体复合材料。
还提供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比计,将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混合后充分研磨,得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半导体复合材料。
还提供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比计,将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混合后充分研磨,得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半导体复合材料。
还提供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按上述重量比计,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锌单质混合后充分研磨,得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锌半导体复合材料。
还提供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在装潢材料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包括:提供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和制备方法,成本低廉,环境友好,可直接应用于负氧离子的释放;该半导体复合材料主要依靠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锌之间的界面复合作用,使之能接受室内光激发而进行快速电子传递,室内负氧离子浓度达到1000~2500个/cm3,符合清新空气定义的负氧离子浓度标准,展现了该半导体复合材料在负氧离子领域的巨大发展潜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半导体复合材料,包括:二氧化钛和氧化锌,所述二氧化钛和所述氧化锌的重量比为1:1;
该二氧化钛-氧化锌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a、将商业化二氧化钛材料进行研磨后获得白色粉末;
b、按上述重量比取白色粉末二氧化钛与氧化锌进行混合并研磨,得二氧化钛-氧化锌半导体复合材料。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半导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的重量比为2:1。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半导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其中,不同的是,二氧化钛和氧化锌的重量比为1.2:1。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半导体复合材料,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和三氧化二铁,所述二氧化钛和所述氧化锌的重量总和与所述三氧化二铁的重量比为1:1;
该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a、利用实施例3得到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半导体复合材料;
b、按上述重量比将实施例3得到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半导体复合材料与三氧化二铁进行混合并研磨,得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半导体复合材料。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半导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4,其中,不同的是,所述二氧化钛和所述氧化锌的重量总和与所述三氧化二铁的重量比为2:1。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半导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4,其中,不同的是,所述二氧化钛和所述氧化锌的重量总和与所述三氧化二铁的重量比为1.5:1。
实施例7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所述二氧化钛、所述氧化锌和所述三氧化二铁的重量总和与所述氧化亚铜的重量比为5:1;
该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a、利用实施例6得到的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半导体复合材料;
b、按上述重量比将实施例6得到的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半导体复合材料与氧化亚铜进行混合并研磨,得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半导体复合材料。
实施例8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半导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7,其中,不同的是,所述二氧化钛、所述氧化锌和所述三氧化二铁的重量总和与所述氧化亚铜的重量比为18:1。
实施例9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半导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7,其中,不同的是,所述二氧化钛、所述氧化锌和所述三氧化二铁的重量总和与所述氧化亚铜的重量比为9:1。
实施例10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锌半导体复合材料,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和锌,所述二氧化钛、所述氧化锌、所述三氧化二铁和所述氧化亚铜的重量总和与所述锌单质的重量比为11:1;
该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锌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为:
a、利用实施例9得到的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半导体复合材料;
b、按上述重量比将实施例9得到的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半导体复合材料与锌单质进行混合并研磨,得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锌半导体复合材料。
实施例11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锌半导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0,其中,不同的是,所述二氧化钛、所述氧化锌、所述三氧化二铁和所述氧化亚铜的重量总和与所述锌单质的重量比为50:1。
实施例12
本实施例提供的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锌半导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0,其中,不同的是,所述二氧化钛、所述氧化锌、所述三氧化二铁和所述氧化亚铜的重量总和与所述锌单质的重量比为24:1。
试验例1
取实施例3的二氧化钛-氧化锌半导体复合材料与装潢材料混合涂墙,在室内检测可达到1000个/cm3以上的负氧离子,符合清新空气定义的负氧离子浓度标准。
试验例2
取实施例6的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半导体材料与装潢材料混合涂墙,在室内检测可达到1500个/cm3以上的负氧离子,符合清新空气定义的负氧离子浓度标准。
试验例3
取实施例9的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半导体材料与装潢材料混合涂墙,在室内检测可达到2000个/cm3以上的负氧离子,符合清新空气定义的负氧离子浓度标准。
试验例4
取实施例12的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锌半导体材料与装潢材料混合涂墙,在室内可检测达到2500个/cm3以上的负氧离子,符合清新空气定义的负氧离子浓度标准。
上述实施例和试验例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成分之间具有较好的界面复合作用,使之能较好的混合,接受室内光的激发而进行快速电子传递,室内负氧离子浓度达到1000~2500个/cm3,符合清新空气定义的负氧离子浓度标准,展现了该半导体复合材料在负氧离子领域具有的发展潜力。
以上所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构思所做出的各种其他相应的改变与变形,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钛和氧化锌,所述二氧化钛和所述氧化锌的重量比为1~2:1。
2.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和三氧化二铁,所述二氧化钛和所述氧化锌的重量比为1~2:1,所述二氧化钛和所述氧化锌的重量总和与所述三氧化二铁的重量比为1~2:1。
3.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和氧化亚铜,所述二氧化钛和所述氧化锌的重量比为1~2:1,所述二氧化钛和所述氧化锌的重量总和与所述三氧化二铁的重量比为1~2:1,所述二氧化钛、所述氧化锌和所述三氧化二铁的重量总和与所述氧化亚铜的重量比为5~19:1。
4.一种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和锌单质,所述二氧化钛和所述氧化锌的重量比为1~2:1,所述二氧化钛和所述氧化锌的重量总和与所述三氧化二铁的重量比为1~2:1,所述二氧化钛、所述氧化锌和所述三氧化二铁的重量总和与所述氧化亚铜的重量比为5~19:1,所述二氧化钛、所述氧化锌、所述三氧化二铁、所述氧化亚铜的重量总和与所述锌单质的重量比为11~50:1。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上述重量比计,将二氧化钛和氧化锌混合后充分研磨,制备二氧化钛-氧化锌半导体复合材料。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上述重量比计,将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混合后充分研磨,得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半导体复合材料。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上述重量比计,将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混合后充分研磨,得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半导体复合材料。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按上述重量比计,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锌单质混合后充分研磨,得二氧化钛-氧化锌-三氧化二铁-氧化亚铜-锌半导体复合材料。
9.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在装潢材料中的应用。
CN201911296635.XA 2019-12-16 2019-12-16 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Withdrawn CN1116211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6635.XA CN111621187A (zh) 2019-12-16 2019-12-16 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96635.XA CN111621187A (zh) 2019-12-16 2019-12-16 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21187A true CN111621187A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568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96635.XA Withdrawn CN111621187A (zh) 2019-12-16 2019-12-16 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2118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2944A (zh) * 2021-08-02 2021-10-29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金属固化剂及其在固定制革污泥中重金属铬的应用
CN115382504A (zh) * 2022-09-13 2022-11-25 河南宣和钧釉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新型可释放负氧离子的Li-LSX型制氧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0414A (zh) * 2005-07-22 2007-01-24 上海中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低粘负离子阻燃胶及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091017A (zh) * 2010-09-08 2011-06-15 成进学 纳米元素中药负离子远红外功效性香波
CN102093791A (zh) * 2010-09-08 2011-06-15 成进学 纳米负离子复合功能性涂料配方工艺
CN106433338A (zh) * 2016-09-30 2017-02-22 张有林 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06958A (zh) * 2018-08-27 2019-01-15 成都韩尚艺术贴花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释放负离子的光油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00414A (zh) * 2005-07-22 2007-01-24 上海中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低粘负离子阻燃胶及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2091017A (zh) * 2010-09-08 2011-06-15 成进学 纳米元素中药负离子远红外功效性香波
CN102093791A (zh) * 2010-09-08 2011-06-15 成进学 纳米负离子复合功能性涂料配方工艺
CN106433338A (zh) * 2016-09-30 2017-02-22 张有林 一种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06958A (zh) * 2018-08-27 2019-01-15 成都韩尚艺术贴花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释放负离子的光油及其制备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62944A (zh) * 2021-08-02 2021-10-29 天津科技大学 一种金属固化剂及其在固定制革污泥中重金属铬的应用
CN115382504A (zh) * 2022-09-13 2022-11-25 河南宣和钧釉环保材料有限公司 新型可释放负氧离子的Li-LSX型制氧分子筛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985603B (zh) 一种无机抗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5315727B (zh) 可释放负氧离子的生态型多功能无机干粉涂料
CN102814162A (zh) 一种改性活性炭吸附清除剂及制备方法
CN111621187A (zh) 可释放负氧离子的半导体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474419A (zh) 一种净化有害气体的复合催化触媒材料
CN1844289A (zh) 纳米型多功能负离子材料及其应用
Gao et al. Atmospheric-pressure non-equilibrium plasmas for effective abatement of pathogenic biological aerosols
CN101898076B (zh) 一种室内污染气体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7737578A (zh) 一种负离子抗菌吸附材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6977984A (zh) 一种负离子复合型功能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WO2011046236A9 (ja) 電子放射装置
CN102233257A (zh) 一种医院甲醛污染清除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46438A (zh) 一种负离子抗菌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229386A (zh) 一种负离子空气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0460526B1 (ko) 음이온 및 원적외선 작용을 하는 고기능성 조성물
JP2011101803A5 (zh)
CN106938164A (zh) 一种防霾免疫功能膜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7603386A (zh) 一种安全无异味涂料
JP2012148266A (ja) アルカリ性電子放射器
CN108080038A (zh) 一种带柠檬香的纳米空气净化触媒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417793A (zh) 释放微量元素负离子防电磁波的纳米芳香光亮剂
CN105754401A (zh) 一种含有六环石的空气负离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KR100547985B1 (ko) 욕실 천정판 코팅용 조성물 및 이를 코팅한 욕실 천정판
JP2005213283A (ja) マイナスイオン塗装用粉末
CN107641390A (zh) 一种具有保健功效的内墙涂料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