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7519A - 沉淀机构及污水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沉淀机构及污水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7519A
CN111617519A CN202010644263.1A CN202010644263A CN111617519A CN 111617519 A CN111617519 A CN 111617519A CN 202010644263 A CN202010644263 A CN 202010644263A CN 111617519 A CN111617519 A CN 11161751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sludge
flow baffle
channel
sett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4426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继
徐志亮
焦恒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u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u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u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usi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4426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751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751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751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0039Settling tanks provided with contact surfaces, e.g. baffles, particles
    • B01D21/0042Baffles or guide plat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0039Settling tanks provided with contact surfaces, e.g. baffles, particles
    • B01D21/0045Plurality of essentially parallel plat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303/00Specific treatment goals
    • C02F2303/14Maintenance of water treatment installat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沉淀机构及污水处理装置,沉淀机构包括斜板组件和第一沉淀组件,斜板组件包括多个并排间隔设置的斜板,任意相邻两个斜板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污水流经的过水通道;第一沉淀组件包括第一滑泥板、第一挡流板及第二挡流板,第一滑泥板位于斜板的下侧,并沿与斜板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一挡流板和第二挡流板分别设置于第一滑泥板的进水侧和出水侧,并与第一滑泥板围合形成倾斜布置的第一滑泥通道,第一滑泥通道用于收集并斜向下排出污水在流经多个过水通道的过程中沉淀得到的沉积物,第一挡流板和第二挡流板用于阻挡污水相对第一滑泥通道的进入,上述沉淀机构能够实现污水中的沉积物的快速沉降,保证出水澄清。

Description

沉淀机构及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沉淀机构及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斜板组件广泛应用于水处理沉淀设备中,传统的斜板组件在利用浅池沉降原理在对流经自身的污水中的沉积物进行沉降处理时,从该斜板组件的过水空间排出的沉积物容易被下方的污水水体扰动并重新混入至污水水体中,从而导致污水中的沉积泥的沉降效率的低下。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实现污水中的沉积物的快速沉降的沉淀机构及污水处理装置。
一种沉淀机构,包括:
斜板组件,包括多个并排间隔设置的斜板,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斜板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污水流经的过水通道;及
第一沉淀组件,包括第一滑泥板、第一挡流板及第二挡流板,所述第一滑泥板位于所述斜板的下侧,并沿与所述斜板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挡流板和所述第二挡流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泥板的进水侧和出水侧,并与所述第一滑泥板围合形成倾斜布置的第一滑泥通道,所述斜板完全凸出于所述第一滑泥通道外,所述第一滑泥通道用于收集并斜向下排出所述污水在流经多个所述过水通道的过程中沉淀得到的沉积物,所述第一挡流板和所述第二挡流板用于阻挡所述污水相对所述第一滑泥通道的进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挡流板及所述第二挡流板远离所述第一滑泥板的一侧均与所述斜板的下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斜板组件和所述第一沉淀组件共同构成第一沉淀单元,所述第一沉淀单元包括多组,多组所述第一沉淀单元沿所述斜板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每组所述第一沉淀单元的第一滑泥板的外侧与相邻的所述第一沉淀单元的斜板的上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沉淀组件,所述第二沉淀组件包括第二滑泥板、第三挡流板及第四挡流板,所述第二滑泥板位于所述第一滑泥板的下侧,并沿与所述第一滑泥板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布置,所述第二挡流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泥板的进水侧和出水侧,并与所述第二滑泥板围合形成倾斜布置的第二滑泥通道,所述第二滑泥通道与多个所述第一滑泥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滑泥通道用于收集并斜向下排出多个所述第一滑泥通道输出的沉积物,所述第三挡流板和所述第四挡流板用于阻挡所述污水相对所述第二滑泥通道的进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挡流板及所述第四挡流板远离所述第二滑泥板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流板及所述第二挡流板的下侧和所述斜板组件中最下侧的所述斜板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多组所述第一沉淀单元和所述第二沉淀组件共同构成第二沉淀单元,所述第二沉淀单元包括多组,多组所述第二沉淀单元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每组所述第二沉淀单元的第二滑泥板的外侧与相邻的所述第二沉淀单元的第一滑泥板的上侧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沉淀组件,所述第三沉淀组件包括第三滑泥板、第五挡流板及第六挡流板,所述第三滑泥板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第五挡流板和所述第六挡流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滑泥板的进水侧和出水侧,所述第三滑泥板、所述第五挡流板及所述第六挡流板共同围合形成竖向布置的第三滑泥通道,所述第三滑泥通道与多个所述第一滑泥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滑泥通道用于收集并竖直向下排出多个所述第一滑泥通道输出的沉积物,所述第三挡流板和所述第四挡流板用于阻挡所述污水相对所述第三滑泥通道的进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滑泥板的下侧还设置有自所述第一滑泥板的下侧竖直向下延伸的导流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斜板平行设置。
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包括:上述沉淀机构。
上述沉淀机构,利用斜板组件的浅池沉降原理,污水在流经斜板组件的多个过水通道的过程中沉淀得到的沉积物能够快速沉降至第一滑泥通道,进而通过第一滑泥通道将来源于多个过水通道输出的沉积物收集并斜向下排出,并且由于第一滑泥板的进水侧和出水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流板和第二挡流板,第一挡流板和第二挡流板能够阻挡污水相对第一滑泥通道的进入,从而可使得第一滑泥通道形成一个稳定的静水区,从而有利于多个过水通道内输出的沉积物落入至第一滑泥通道进行集中斜向下排出,并可有效地阻止该沉积物被进入的污水冲刷而带出第一滑泥通道;因此,上述沉淀机构能够实现污水和沉积物分别在过水通道和第一滑泥通道内的独立流动互不干扰,从而有效实现污水中的沉积物的快速沉降,保证沉淀机构的出水澄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沉淀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沉淀机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沉淀机构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的沉淀机构的结构简化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的污水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如图1至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的沉淀机构100包括斜板组件110和第一沉淀组件120,斜板组件110包括多个并排间隔设置的斜板111,任意相邻两个斜板111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污水流经的过水通道112;第一沉淀组件120包括第一滑泥板121、第一挡流板122及第二挡流板123,第一滑泥板121位于斜板111的下侧,并沿与斜板111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设置,第一挡流板122和第二挡流板123分别设置于第一滑泥板121的进水侧和出水侧,并与第一滑泥板121围合形成倾斜布置的第一滑泥通道124,斜板111完全凸出于第一滑泥通道124外,第一滑泥通道124用于收集并斜向下排出污水在流经多个过水通道112的过程中沉淀得到的沉积物,第一挡流板122和第二挡流板123用于阻挡污水相对第一滑泥通道124的进入。
如图3及图4所示,上述沉淀机构100,利用斜板组件110的浅池沉降原理,污水在流经斜板组件110的多个过水通道112的过程中沉淀得到的沉积物能够快速沉降至第一滑泥通道124,进而通过第一滑泥通道124将来源于多个过水通道112输出的沉积物收集并斜向下排出,并且由于第一滑泥板121的进水侧和出水侧分别设置有第一挡流板122和第二挡流板123,第一挡流板122和第二挡流板123能够阻挡污水相对第一滑泥通道124的进入,从而可使得第一滑泥通道124形成一个稳定的静水区,从而有利于多个过水通道112内输出的沉积物落入至第一滑泥通道124进行集中斜向下排出,并可有效地阻止该沉积物被进入的污水冲刷而带出第一滑泥通道124;因此,上述沉淀机构100能够实现污水和沉积物分别在过水通道112和第一滑泥通道124内的独立流动互不干扰,从而有效实现污水中的沉积物的快速沉降,保证沉淀机构100的出水澄清。
在一实施例中,斜板111的倾斜角度为45度~70度,即斜板1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70度。在一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两个斜板111平行设置。进一步地,任意相邻两个斜板111之间的间距为3cm~30cm,即任意相邻两个斜板111之间的垂直距离为3cm~30cm。需要指出的是,相邻两个斜板111之间的间距越小,污水中的沉积物在该相邻两个斜板111之间形成的过水通道112中沉降的越快。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两个斜板111之间的间距相等,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任意相邻两个斜板111之间的间距也可以相等或者部分相邻两个斜板111之间的间距相等。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滑泥板121、第一挡流板122及第二挡流板123围合形成U型结构,进一步地,第一滑泥板121与斜板111不平行,即第一滑泥板121与斜板111之间呈一定角度设置。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滑泥板121与斜板111之间形成的角度为30度~90度。当第一滑泥板121与斜板111之间形成的角度为90度时,第一滑泥板121与斜板111垂直设置。
如图1及图2所示,进一步地,第一挡流板122与第二挡流板123沿平行于第一滑泥板121的法向方向布置,第一挡流板122与第二挡流板123分别与第一滑泥板121的两长边侧固定连接。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挡流板122及第二挡流板123远离第一滑泥板121的一侧均与斜板111的下侧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斜板组件110和第一沉淀组件120共同构成第一沉淀单元130,第一沉淀单元130包括多组,多组第一沉淀单元130沿斜板111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每组第一沉淀单元130的第一滑泥板121的外侧与相邻的第一沉淀单元130的斜板111的上侧连接。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根据沉淀机构100使用环境的不同,多组第一沉淀单元130也可以有其他的排布方式,在此不作唯一限定。
如图3及图4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沉淀机构100还包括第二沉淀组件140,第二沉淀组件140包括第二滑泥板141、第三挡流板142及第四挡流板143,第二滑泥板141位于第一滑泥板121的下侧,并沿与第一滑泥板121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布置,第二挡流板123设置于第二滑泥板141的进水侧和出水侧,并与第二滑泥板141围合形成倾斜布置的第二滑泥通道144,第二滑泥通道144与多个第一滑泥通道124连通,第二滑泥通道144用于收集并斜向下排出多个第一滑泥通道124输出的沉积物,第三挡流板142和第四挡流板143用于阻挡污水相对第二滑泥通道144的进入。
具体地,由于第二滑泥板141的进水侧和出水侧分别设置有第三挡流板142和第四挡流板143,第三挡流板142和第四挡流板143能够阻挡污水相对第二滑泥通道144的进入,从而可使得第二滑泥通道144形成一个稳定的静水区,从而有利于多个第一滑泥通道124输出的沉积物落入至第二滑泥通道144内进行集中斜向下排出,并可有效地阻止该沉积物被进入的污水冲刷而带出第二滑泥通道144,以使得沉淀机构100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污水中的沉积物的快速沉降,保证出水澄清。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滑泥板141与斜板111平行设置,即第二滑泥板141的倾斜角度与斜板111的倾斜角度相同,具体地,在一实施例中,第二滑泥板141的倾斜角度为45度~70度,即第二滑泥板14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45度~70度,可以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滑泥板141与斜板111之间可呈预设夹角设置。
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滑泥板121完全凸出于第二滑泥通道144外。进一步地,第三挡流板142及第四挡流板143远离第二滑泥板141的一侧分别与第一挡流板122及第二挡流板123的下侧和斜板组件110中最下侧的斜板111连接。进一步地,斜板组件110中最下侧的斜板111构成该斜板111所处的过水通道112和第二滑泥通道144之间的隔离边界。
具体地,第三挡流板142及第四挡流板143沿与第一挡流板122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布置,进一步地,第三挡流板142与第四挡流板143沿平行于第二滑泥板141的法向方向布置,第三挡流板142与第四挡流板143分别与第二滑泥板141的两长边侧固定连接。
如图1所示,在一实施例中,多组第一沉淀单元130和第二沉淀组件140共同构成第二沉淀单元150,第二沉淀单元150包括多组,多组第二沉淀单元150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每组第二沉淀单元150的第二滑泥板141的外侧与相邻的第二沉淀单元150的第一滑泥板121的上侧连接。
如图1至图3所示,进一步地,上述沉淀机构100还包括第三沉淀组件160,第三沉淀组件160包括第三滑泥板161、第五挡流板162及第六挡流板163,第三滑泥板161沿竖直方向布置,第五挡流板162和第六挡流板163分别设置于第三滑泥板161的进水侧和出水侧,第三滑泥板161、第五挡流板162及第六挡流板163共同围合形成竖向布置的第三滑泥通道164,第三滑泥通道164与多个第一滑泥通道124连通,第三滑泥通道164用于收集并竖直向下排出多个第一滑泥通道124输出的沉积物,第三挡流板142和第四挡流板143用于阻挡污水相对第三滑泥通道164的进入。
具体地,由于第三滑泥板161的进水侧和出水侧分别设置有第五挡流板162和第六挡流板163,第五挡流板162和第六挡流板163能够阻挡污水相对第三滑泥通道164的进入,从而可使得第三滑泥通道164形成一个稳定的静水区,从而有利于多个第一滑泥通道124输出的沉积物落入至第三滑泥通道164内进行集中竖直向下排出,并可有效地阻止该沉积物被进入的污水冲刷而带出第三滑泥通道164,以使得沉淀机构100能够更加有效地实现污水中的沉积物的快速沉降,保证出水澄清。
在一实施例中,第五挡流板162及第六挡流板163沿平行于第三滑泥板161的法向方向布置,具体地,第五挡流板162及第六挡流板163沿竖直方向布置,第五挡流板162与第六挡流板163分别与第三滑泥板161的两长边侧固定连接。
如图2及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第一滑泥板121的下侧还设置有自第一滑泥板121的下侧竖直向下延伸的导流板125,以通过导流板125引导第一滑泥通道124输出的沉积物沿竖直方向落入第三滑泥通道164内。具体地,导流板125与第三滑泥板161平行间隔设置,第五挡流板162及第六挡流板163远离第三滑泥板161的一侧与第一挡流板122及第二挡流板123的下侧和导流板125连接。
如图2所示,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沉淀机构100还包括壳体170,斜板组件110、第一沉淀组件120、第二沉淀组件140及第三沉淀组件160通过壳体170固定于一体。在一实施例中,壳体170包括第一侧板172、第二侧板174及顶板176,第一侧板172与第二侧板174相对设置,顶板176设置于第一侧板172和第二侧板174之间,斜板组件110、第一沉淀组件120、第二沉淀组件140及第三沉淀组件160布置在第一侧板172、第二侧板174及顶板176围合形成的壳体170内。具体地,第一侧板172与第二侧板174平行设置,且沿竖直方向布置,顶板176沿水平方向布置,顶板176与第一侧板172及第二侧板174垂直连接。需要指出的是,具体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70的第一侧板172构成第三沉淀组件160的第三滑泥板161。
如图5所示,需要指出的是,在一实施例中,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污水处理装置10,该污水处理装置10包括上述沉淀机构100。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污水处理装置10还包括用于收容污水的池体200,沉淀机构100设置于池体200内,沉淀机构100用于对污水中的沉积物进行沉降处理,沉淀机构100排出的沉积物能够沉降至池体200的底部。在一实施例中,池体200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方便收集沉淀机构100排出的沉积物的锥形泥斗220。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污水处理装置10还包括排泥管300,排泥管300设置于池体200的底部,排泥管300用于依靠负压将沉降至池体200底部的沉积物排出至池体200外。在一实施例中,当池体200的底部设置有锥形泥斗220时,排泥管300设置于锥形泥斗220的底部,排泥管300用于依靠负压将沉降至锥形泥斗220的沉积物排出至锥形泥斗220外。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污水处理装置10还包括第一导流件400,第一导流件400设置于池体200内,并位于沉淀机构100的入水侧,第一导流件400用于将待输入至沉淀机构100的污水进行均匀分配,以增强沉淀机构100的进水均匀性。在一实施例中,第一导流件400可以但不限于为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分布的过水孔的隔板。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污水处理装置10还包括第二导流件500,第二导流件500设置于池体200内,并位于沉淀机构100的出水侧,第二导流件500用于将沉淀机构100输出的净化后的污水进行均匀分配,以增强沉淀机构100的出水均匀性。在一实施例中,第二导流件500可以但不限于为设有多个均匀间隔分布的过水孔的隔板。
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污水处理装置10还包括配水池600,配水池600设置于池体200的上游端,配水池600用于储存待处理的污水并均衡待处理的污水的水质水量,以确保进入到池体200内的待处理的污水的水质水量均衡,从而确保沉淀机构100的正常运行。
进一步地,在一实施例中,上述污水处理装置10还包括集水池,集水池设置于池体200的下游端,集水池用于储存池体200输出的净化后的污水并均衡该净化后的污水的水质水量,以确保该净化后的污水进入到下一工序的水处理单元的水质水量均衡,从而确保该下一工序的水处理单元的正常运行。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沉淀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斜板组件,包括多个并排间隔设置的斜板,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斜板之间形成有用于供污水流经的过水通道;及
第一沉淀组件,包括第一滑泥板、第一挡流板及第二挡流板,所述第一滑泥板位于所述斜板的下侧,并沿与所述斜板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设置,所述第一挡流板和所述第二挡流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滑泥板的进水侧和出水侧,并与所述第一滑泥板围合形成倾斜布置的第一滑泥通道,所述斜板完全凸出于所述第一滑泥通道外,所述第一滑泥通道用于收集并斜向下排出所述污水在流经多个所述过水通道的过程中沉淀得到的沉积物,所述第一挡流板和所述第二挡流板用于阻挡所述污水相对所述第一滑泥通道的进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挡流板及所述第二挡流板远离所述第一滑泥板的一侧均与所述斜板的下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板组件和所述第一沉淀组件共同构成第一沉淀单元,所述第一沉淀单元包括多组,多组所述第一沉淀单元沿所述斜板的延伸方向依次排列,每组所述第一沉淀单元的第一滑泥板的外侧与相邻的所述第一沉淀单元的斜板的上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淀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沉淀组件,所述第二沉淀组件包括第二滑泥板、第三挡流板及第四挡流板,所述第二滑泥板位于所述第一滑泥板的下侧,并沿与所述第一滑泥板的倾斜方向相反的方向倾斜布置,所述第二挡流板设置于所述第二滑泥板的进水侧和出水侧,并与所述第二滑泥板围合形成倾斜布置的第二滑泥通道,所述第二滑泥通道与多个所述第一滑泥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滑泥通道用于收集并斜向下排出多个所述第一滑泥通道输出的沉积物,所述第三挡流板和所述第四挡流板用于阻挡所述污水相对所述第二滑泥通道的进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挡流板及所述第四挡流板远离所述第二滑泥板的一侧分别与所述第一挡流板及所述第二挡流板的下侧和所述斜板组件中最下侧的所述斜板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沉淀机构,其特征在于,多组所述第一沉淀单元和所述第二沉淀组件共同构成第二沉淀单元,所述第二沉淀单元包括多组,多组所述第二沉淀单元沿水平方向依次排列,每组所述第二沉淀单元的第二滑泥板的外侧与相邻的所述第二沉淀单元的第一滑泥板的上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淀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沉淀组件,所述第三沉淀组件包括第三滑泥板、第五挡流板及第六挡流板,所述第三滑泥板沿竖直方向布置,所述第五挡流板和所述第六挡流板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滑泥板的进水侧和出水侧,所述第三滑泥板、所述第五挡流板及所述第六挡流板共同围合形成竖向布置的第三滑泥通道,所述第三滑泥通道与多个所述第一滑泥通道连通,所述第三滑泥通道用于收集并竖直向下排出多个所述第一滑泥通道输出的沉积物,所述第三挡流板和所述第四挡流板用于阻挡所述污水相对所述第三滑泥通道的进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沉淀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滑泥板的下侧还设置有自所述第一滑泥板的下侧竖直向下延伸的导流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淀机构,其特征在于,任意相邻两个所述斜板平行设置。
10.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沉淀机构。
CN202010644263.1A 2020-07-07 2020-07-07 沉淀机构及污水处理装置 Pending CN11161751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4263.1A CN111617519A (zh) 2020-07-07 2020-07-07 沉淀机构及污水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4263.1A CN111617519A (zh) 2020-07-07 2020-07-07 沉淀机构及污水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7519A true CN111617519A (zh) 2020-09-04

Family

ID=72255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44263.1A Pending CN111617519A (zh) 2020-07-07 2020-07-07 沉淀机构及污水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17519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1655A (zh) * 2022-09-27 2022-12-23 江苏双洁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材质斜板
CN115845492A (zh) * 2023-02-16 2023-03-28 湖南贵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分离的水处理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501655A (zh) * 2022-09-27 2022-12-23 江苏双洁环保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不锈钢材质斜板
CN115845492A (zh) * 2023-02-16 2023-03-28 湖南贵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分离的水处理装置
CN115845492B (zh) * 2023-02-16 2024-05-28 湖南贵友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级分离的水处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U2543013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уменьшения турбулентности
CN111617519A (zh) 沉淀机构及污水处理装置
WO2009120012A2 (ko) 자가 응집기능의 장방형 침전시스템
CA1040546A (en) Perforate tube separator with depending lamellar thickener
US6371690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ling water at low and high feed rates
JP2001187303A (ja) 廃水処理装置における固液分離装置
JP2685445B2 (ja) ラメラーデカンター
KR101440103B1 (ko) 침전 겸용 유입수 분배관을 갖는 오폐수 경사판 침전 장치
CN117776392B (zh) 一种处理兰炭废水的混合多级ao处理系统
CN212491696U (zh) 沉淀机构及污水处理装置
US7213712B2 (en) System for settling solids or other impurities from water or wastewater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212800053U (zh) 污水处理装置
CN215480022U (zh) 倒置式多向流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
CN214319219U (zh) 一种双流向的斜板填料沉淀池
CN114133053A (zh) 一种好氧污泥强化筛选装置
CN210711167U (zh) 一种物化与生化分离式mbr脱氮除磷处理系统
CA3057668C (en) A separator for separating solids from a fluid
CN113968623A (zh) 倒置式双环流微动力好氧颗粒污泥水处理装置
SU946591A1 (ru) Тонкослойный отстойник
CN214019353U (zh) 斜板沉淀池
KR20040064847A (ko) 경사판 침전조 및 이를 이용한 슬러지 고액 분리방법
WO2009129590A1 (en) Multi-stage water clarifier
US12000134B2 (en) Crossflow setting devices and methods of use
CN219972088U (zh) 一种雨水处理设备
CN110117069B (zh) 一种适用于生活污水治理用一体化沉淀分水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