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4600B - 一种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方法及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方法及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4600B
CN111614600B CN201910138427.0A CN201910138427A CN111614600B CN 111614600 B CN111614600 B CN 111614600B CN 201910138427 A CN201910138427 A CN 201910138427A CN 111614600 B CN111614600 B CN 11161460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platform
internet
user
capabil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384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14600A (zh
Inventor
李辉
黄培斌
宋义伟
张�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zhou Automobil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384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46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46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46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146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46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3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passwor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5Push-based network ser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方法及其系统,所述系统具有能力开放平台,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包括能力运营层、车辆能力适配层和能力构件层;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能力运营层通过对外API接口接入第三方用户并对接入的第三方用户及其选取的能力服务进行管理;车辆能力适配层根据第三方用户所选取的能力服务,将相应对外API接口与相应内部接口进行关联;能力构件层根据第三方用户所选取的能力服务调取车联网云平台相应服务功能并得到相应服务结果,并通过相应内部接口和外部API接口将所述相应服务结果传输给相应第三方用户。本发明实现客户云端间接通过能力开放平台实现与车辆互通,降低了第三方用户接入的门槛,提升了接入速度。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方法及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方法及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已有互联网公司提供开放平台,主机厂可以通过开发APP等调用互联网公司开放的接口实现对智能硬件的控制,但仍未见有主机厂将车联网云能力给第三方平台及开发者的完整方案。
在实现本发明的过程中,发明人发现现有技术至少存在如下问题:
一、现有技术目前各主机厂车联网平台能够按照智能家居厂家要求进行开发,通过接入智能家居平台实现对智能家居相关设备的控制,但通过每一款智能家居设备反向控制车辆都只能重新开发,未能达到快速开发、快速形成应用的效果。
二、车联网平台提供给客户进行远程车控、车况查询、远程诊断、告警等目前都是一对一定制化提供,接入流程、安全相关等主要依赖人工处理方式,安全没有保证,且开发费时费力。
三、车联网平台的大数据,如针对大客户所有车辆的统计分析,没有统一接口及流程提供给客户使用,未能真正发挥大数据的价值。
四、现有方案大多只是针对单一场景,未考虑到车联网云的综合开发应用,如未能综合考虑接入管理、任务编排、分类计费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方法及其系统,实现客户云端间接通过能力开放平台实现与车辆互通,降低了第三方用户接入的门槛,提升了接入速度,有利于车联网应用的快速推广。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方法,其基于能力开放平台实施,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能力开放平台通过对外API接口接入第三方用户并获取接入的第三方用户选取的能力服务;
步骤S2,能力开放平台根据第三方用户所选取的能力服务,将对外API接口与相应的内部接口进行关联;
步骤S3,能力开放平台根据第三方用户所选取的能力服务调取车联网云平台对应的服务功能并得到服务结果,并通过关联的内部接口与外部API接口将所述服务结果传输给第三方用户。
优选地,第三方用户至少包括第三方平台级用户、智能家居客户端用户和商户用户,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智能家居客户端用户和商户用户分别通过不同对外API接口接入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优选地,所述对外API接口包括查询车辆数据接口、车辆告警接口、车辆控制接口、车辆远程诊断接口、大数据分析接口和车载智能终端推送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11,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发起的查询或控制请求或通过智能家居平台接收所述智能家居客户端用户发起的查询或控制请求;
步骤S312,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对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或所述智能家居平台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下发查询或控制指令至所述车联网云平台;
步骤S313,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并发送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获取的查询或控制结果至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或通过所述智能家居平台将查询或控制结果返回至所述智能家居客户端用户。
优选地,所述步骤S313具体包括: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查询指令判断请求查询的目标车辆与车联网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联网连接状态确定查询方式并获得查询结果;
其中,若所述目标车辆处于联网状态,则所述车联网云平台通过车联网查询所述目标车辆的信息得到查询结果;
其中,若所述目标车辆处于离线状态,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所述查询指令向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载智能终端发起查询车辆请求;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载智能终端接收并执行所述查询车辆请求,并返回查询结果至所述车联网云平台。
优选地,所述步骤S313具体包括: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控制指令向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载智能终端发起控制车辆请求;
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载智能终端接收并执行所述控制车辆请求,并返回控制结果至所述车联网云平台。
优选地,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21,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发出的分析规则和数据分析请求;
步骤S322,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对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对所述分析规则进行分析:
若分析确认所述分析规则错误,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返回错误提示至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
若分析确认所述分析规则正确,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发送所述分析规则和数据分析请求至所述车联网云平台;
步骤S323,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所述分析规则和数据分析请求进行数据分析;
步骤S324,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返回数据分析结果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步骤S325,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并发送所述数据分析结果给第三方平台级用户。
优选地,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31,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发出的告警推送申请;
步骤S332,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对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下发订阅告警信息指令至所述车联网云平台;
步骤S333,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订阅告警信息指令,在相应车辆发生告警时发送相应告警信息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步骤S334,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并发送所述相应告警信息至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
优选地,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41,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商户用户发出的商户消息推送申请;
步骤S342,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对所述商户用户进行认证;
步骤S343,若认证通过,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获取并根据所述商户用户的计费模式确认信息向所述车联网云平台发送相应商户消息推送申请;
步骤S344,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接收并分析所述商户消息推送申请是否满足消息推送条件;
若满足推送条件,则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返回确认同意申请的信息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所述商户消息推送申请推送商户消息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商户消息并将其发送至相应车主的车载智能终端;
若不满足推送条件,则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返回错误提示信息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优选地,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所述商户消息推送申请推送商户消息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包括: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所述商户消息推送申请查询云平台数据库并进行车主用户筛选得到满足推送条件的相应车主用户;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获取并推送商户消息至所述相应车主用户的车载智能终端。
优选地,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获取并推送商户消息至所述相应车主用户的车载智能终端包括: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商户消息的内容判断商户消息推送过程是否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
当商户消息推送过程不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时,则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推送商户消息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商户消息并将其推送至所述相应车主用户的车载智能终端。
优选地,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商户消息的内容判断商户消息推送过程是否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具体包括: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对所述商户消息的内容进行分析;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获取车主用户订阅信息;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车主用户订阅信息和商户消息的内容判断商户消息是否是车主用户订阅的消息;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商户消息推送过程不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若判断结构为否,则确定商户消息推送过程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
优选地,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获取并推送商户消息至所述相应车主用户的车载智能终端包括: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商户消息的内容判断商户消息推送过程是否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
当商户消息推送过程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时,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发送拉起车载智能终端APP信号至所述相应车主用户的车载智能终端;
所述相应车主用户的车载智能终端接收和根据所述拉起车载智能终端APP信号拉起对应的APP,并通过该对应的APP获取用户输入信息;
所述相应车主用户的车载智能终端将用户输入信息返回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用户输入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所述车联网云平台;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所述用户输入信息确定推送车主对象;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推送商户消息到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商户消息并将其发送至所述推送车主对象的车载智能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系统,包括能力开放平台、车联网云平台和第三方用户,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包括能力运营层、车辆能力适配层和能力构件层;所述能力运营层用于通过对外API接口接入第三方用户并获取接入的第三方用户选取的能力服务;所述车辆能力适配层用于根据第三方用户所选取的能力服务,将对外API接口与相应的内部接口进行关联;所述能力构件层用于根据第三方用户所选取的能力服务调取车联网云平台对应的服务功能并得到服务结果,并通过关联的内部接口与外部API接口将所述服务结果传输给第三方用户。
优选地,所述对外API接口包括查询车辆数据接口、车辆告警接口、车辆控制接口、车辆远程诊断接口、大数据分析接口和车载智能终端推送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本发明实施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系统,其针对现有的车联网开放情况,引入能力开放平台,通过能力开放平台对第三方用户授权认证,对外提供查询车辆数据、车辆告警、车辆控制、远程诊断、大数据分析、车载智能终端推送等功能的接口,不同用户利用不同的功能接口选择不同的功能服务。例如智能家居客户端用户,其通过终端与在主机厂的APP帐号进行关联认证,实现智能家居客户端与车联网云平台的交互,从而实现上述车辆控制、远程诊断等功能;又例如第三方平台级用户,能力开放平台通过授权给第三方平台级用户,赋予第三方平台级用户对所属车辆进行相对应的操作的能力。对于车联网平台脱敏数据,在取得车主授权后,分类提供给第三方用户进行调用。又例如车辆零部件供应商,通过大数据接口,获取零部件供应商自己的数据,为问题调查及研发改进提供依据。又例如商家,通过车载智能终端推送接口,根据用户画像、车辆场景等推送广告、商品至用户。又例如个人开发者,通过大数据接口,获取应用所需数据,开发各种适合市场的产品。综上,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客户云端间接通过能力开放平台实现与车辆互通,降低了第三方用户接入的门槛,提升了接入速度,有利于车联网应用的快速推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一种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三方平台级用户的接入能力开放平台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智能家居客户端用户通过非手机APP接入能力开放平台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智能家居客户端用户通过手机APP接入能力开放平台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三方平台级用户或智能家居客户端用户请求查询或控制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三方平台级用户请求推送告警信息流程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第三方平台级用户请求数据分析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商户用户请求推送商户消息至车主车载智能终端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一种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系统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各实施例的说明是参考附图,用以示例本发明可以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例。
请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方法,其基于能力开放平台实施,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能力开放平台通过对外API接口接入第三方用户并获取接入的第三方用户选取的能力服务;
步骤S2,能力开放平台根据第三方用户所选取的能力服务,将对外API接口与相应的内部接口进行关联;
步骤S3,能力开放平台根据第三方用户所选取的能力服务调取车联网云平台对应的服务功能并得到服务结果,并通过关联的内部接口与外部API接口将所述服务结果传输给第三方用户。
具体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1包括第三方平台级用户的接入,其接入流程如图2所示,包括9个步骤,具体如下:
11、第三方平台级用户提交接入申请至能力开放平台,其中,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优选但不限于是大客户及政企客户;
12、能力开放平台对所述接入申请进行信息校验;
13、校验通过,则能力开放平台确认申请收到给第三方平台级用户;
14、能力开放平台进一步对所述接入申请进行审核,具体审核是否允许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接入至能力开放平台;
15、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将审核结果返回给第三方平台级用户;
16、若审核通过,则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发送安全证书申请到能力开放平台,并执行17;若审核不通过,则申请接入失败;
17、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返回安全证书至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
具体而言,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S1包括智能家居客户端用户的接入;所述智能家居客户端用户的接入包括非手机APP接入方式和手机APP接入方式。
其中,所述非手机APP接入方式的流程如图3所示,包括11个步骤,具体如下:
21、智能家居客户端发起绑定车辆请求到智能家居平台;
22、所述智能家居平台将所述绑定车辆请求发送到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23、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返回确认收到消息到所述智能家居平台;
24、所述智能家居平台通知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发送验证消息;
25、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发送第一验证信息到主机厂用户手机,所述主机厂用户手机对所述第一验证信息验证;若验证通过,则主机厂授权能力开放平台进行远程控制等功能权限,若验证不通过,则结束绑定车辆流程,确定绑定车辆失败;
26、所述智能家居平台通过所述智能家居客户端提示用户输入第二验证信息;
27、所述智能家居客户端将所述第二验证信息发送到所述智能家居平台;
28、所述智能家居平台将所述第二验证信息发送到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29、所述能力开放平台验证所述第二验证信息;
210、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返回验证结果给所述智能家居平台;
211、所述智能家居平台返回验证结果给所述智能家居客户端;若验证通过,则绑定车辆成功,若验证不通过,则结束绑定车辆流程,确定绑定车辆失败。
其中,所述手机APP接入方式的流程如图4所示,包括14个步骤,具体如下:
31、用户通过手机APP输入绑定车辆请求到智能家居客户端;
32、所述智能家居客户端向所述智能家居平台申请获取凭证,其中,凭证形式和内容由所述智能家居平台规定;
33、所述智能家居平台向所述能力开放平台申请获取凭证;
34、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返回第一凭证给所述智能家居平台;
35、所述智能家居平台返回第一凭证给所述智能家居客户端;
36、所述智能家居客户端根据所述第一凭证向主机厂用户客户端拉取主机厂APP和第二凭证;
37、主机厂用户客户端根据所述智能家居客户端拉取动作发送第二凭证到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38、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根据所述第二凭证核实验证信息,其中,主机厂用户客户端开通时会同时在能力开发平台上进行注册,当主机厂用户客户端请求接入时会校验手机账号、密码,同时校验手机设备信息等;
39、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返回验证结果到主机厂用户客户端;若验证通过,则可以成功绑定,若验证不通过,则绑定失败;
310、主机厂用户客户端通过所述主机厂APP提示用户确认;
311、用户返回用户确认信息到主机厂用户客户端;
312、主机厂用户客户端将确认绑定成功的信息发送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313、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返回绑定信息给所述智能家居平台;
314、所述主机厂用户客户端返回结果给所述智能家居客户端。
在一实施例中,第三方用户至少包括第三方平台级用户、智能家居客户端用户和商户用户,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智能家居客户端用户和商户用户分别通过不同的对外API接口接入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对外API接口包括查询车辆数据接口、车辆告警接口、车辆控制接口、车辆远程诊断接口、大数据分析接口和车载智能终端推送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家居客户端用户通过终端与在主机厂的APP帐号进行关联认证,实现智能家居客户端与车联网云平台的交互,从而实现上述车辆控制、远程诊断等功能。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能力开放平台通过授权给第三方平台级用户,赋予第三方平台级用户对所属车辆进行相对应的操作的能力。对于车联网平台脱敏数据,在取得车主授权后,分类提供给第三方用户进行调用。本实施例中所述车辆零部件供应商通过大数据接口,获取零部件供应商自己的数据,为问题调查及研发改进提供依据。本实施例中所述商家通过车载智能终端推送接口,根据用户画像、车辆场景等推送广告、商品至用户。本实施例中所述个人开发者通过大数据接口,获取应用所需数据,开发各种适合市场的产品。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11,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发起的查询或控制请求或通过智能家居平台接收所述智能家居客户端用户发起的查询或控制请求;
其中,所述查询或控制请求包括但不限于是查询车辆状态、控制发动机、空调、车门、车窗、座椅等。
步骤S312,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对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或所述智能家居平台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下发查询或控制指令至所述车联网云平台;
其中,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和所述智能家居平台需要事先在能力开发平台上进行注册,也就是接入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当第三方平台级用户或智能家居平台对应的智能家居客户端用户请求服务时,会校验相应的账号、密码,同时检验接入IP是否安全等。
步骤S313,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并发送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获取的查询或控制结果至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或通过所述智能家居平台将查询或控制结果返回至所述智能家居客户端用户。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智能家居平台在接收到相应查询或控制结果后将相应查询或控制结果转换为用户结果发送给智能家居客户端,所述用户结果为相应智能家居客户端可以读取或展示的结果形式。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13具体包括: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查询指令判断请求查询的目标车辆与车联网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联网连接状态确定查询方式并获得查询结果;
一方面,若目标车辆处于联网状态(目标车辆与车联网连接),则所述车联网云平台通过车联网查询目标车辆的信息得到查询结果;具体而言,当目标车辆与车联网连接时,车辆的车况可以通过大数据上报通过缓存进入车联网云平台,因此,该种情况下车辆网云平台在查询车况时则不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
另一方面,若目标车辆处于离线状态(目标车辆与车联网断开),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所述查询指令向目标车辆的车载智能终端发起查询车辆请求;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载智能终端接收并执行所述查询车辆请求,并返回查询结果至所述车联网云平台。具体而言,当目标车辆与车联网断开时,无法直接查询,则该种情况下车辆网云平台在查询车况时则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先唤醒车辆的车载终端,再查询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313具体包括: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接收并根据控制命令发送消息收到确认信息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车联网云平台发送的消息收到确认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控制指令向目标车辆的车载智能终端发起控制车辆请求;
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载智能终端接收并执行所述控制车辆请求,并返回控制结果至所述车联网云平台。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21,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发出的分析规则和数据分析请求;
步骤S322,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对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对所述分析规则进行分析:所述分析规则应当是车联网云平台所支持的多种分析规则之一,若为车联网云平台所支持的分析规则不一致,则确定为错误;
其中,若分析确认所述分析规则错误,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返回错误提示至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
其中,若分析确认所述分析规则正确,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发送所述分析规则和数据分析请求至所述车联网云平台;
步骤S323,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所述分析规则和数据分析请求进行数据分析;其中,进行数据分析时还包括进行任务编排,所述任务编排指对多个任务进行依据平台资源使用情况进行优先级排列及任务调度,处理数据分析任务所需资源各有不同,需要协调调度,才可充分利用计算资源;
步骤S324,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返回数据分析结果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步骤S325,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并发送所述数据分析结果给第三方平台级用户。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31,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发出的告警推送申请;
步骤S332,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对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下发订阅告警信息指令至所述车联网云平台;
步骤S333,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订阅告警信息指令,在相应车辆发生告警时发送相应告警信息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步骤S334,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并发送所述相应告警信息至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41,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商户用户发出的商户消息推送申请;
步骤S342,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对所述商户用户进行认证;
其中,商户用户需要事先在能力开发平台上进行注册,当商户用户请求接入时会校验账号、密码,同时检验接入ip是否安全等,需说明的是,认证方式不限于某一种。
步骤S343,若认证通过,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获取并根据所述商户用户的计费模式确认信息向所述车联网云平台发送相应商户消息推送申请;
具体而言,本实施例中,当认证通过后,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则返回认证通过信息和商户计费模式确认信息给商户用户,然后商户用户进行计费模式确认;所述商户计费模式指的是商户选取商户详细推送这项功能服务所需费用的一种计费模式。
步骤S344,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接收并分析所述商户消息推送申请是否满足消息推送条件;具体而言,所述是否满足消息推送条件指的是商户的推送要求是否是车联网云平台的功能所能满足的,例如推送对象是否满足、推送内容是否允许等。
若满足推送条件,则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返回确认同意申请的信息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所述商户消息推送申请推送商户消息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商户消息并将其发送至相应车主的车载智能终端;
若不满足推送条件,则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返回错误提示信息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所述商户消息推送申请推送商户消息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包括: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所述商户消息推送申请查询云平台数据库并进行车主用户筛选得到满足推送条件的相应车主用户;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获取并推送商户消息至所述相应车主用户的车载智能终端。
本实施例中,所述云平台数据库存储有所有连接车联网的车主用户数据;车主用户通过车辆的车载智能终端与车联网云平台进行交互。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获取并推送商户消息至所述相应车主用户的车载智能终端包括: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商户消息的内容判断商户消息推送过程是否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
当商户消息推送过程不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时,则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推送商户消息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商户消息并将其推送至所述相应车主用户的车载智能终端。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商户消息的内容判断商户消息推送过程是否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具体包括: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获取车主用户订阅信息或者授权信息;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车主用户订阅信息或授权信息与商户消息判断商户消息是否是车主用户订阅的消息或商户推送是否是经车主授权的;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商户消息推送过程不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若判断结构为否,则确定商户消息推送过程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获取并推送商户消息至所述相应车主用户的车载智能终端包括: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商户消息的内容判断商户消息推送过程是否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
当商户消息推送过程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时,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发送拉起车载智能终端APP信号至所述相应车主用户的车载智能终端;需说明的是,此处的相应车主用户指的是商户所要求推送的车主用户对象;
所述相应车主用户的车载智能终端接收和根据所述拉起车载智能终端APP信号拉起对应的APP,并通过该对应的APP获取用户输入信息;例如,车载智能终端的显示面板弹出相应APP对话框或信息输入框,可以是询问车主用户是否接收商户消息推送,车主用户通过语音输入或键盘输入等输入方式输入接收或不接收的确认信息;
所述相应车主用户的车载智能终端将用户输入信息返回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用户输入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所述车联网云平台;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所述用户输入信息确定推送车主对象;此处,经过车主用户确认之后,可能有部分车主用户选择接收,有部分车主用户选择不接收,据此,来确定最后要推送商户消息的车主对象;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推送商户消息到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商户消息并将其发送至所述推送车主对象的车载智能终端。
如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二还提供一种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系统,其用于实现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方法。
具体而言,所述系统包括能力开放平台1、车联网云平台2和第三方用户3;其中,所述能力开放平台1包括能力运营层11、车辆能力适配层12和能力构件层13;所述能力运营层11用于通过对外API接口接入第三方用户并对接入的第三方用户及其选取的能力服务进行管理;所述车辆能力适配层12用于根据第三方用户所选取的能力服务,将相应对外API接口与相应内部接口进行关联;所述能力构件层13用于根据第三方用户所选取的能力服务调取车联网云平台相应服务功能并得到相应服务结果,并通过相应内部接口和外部API接口将所述相应服务结果传输给相应第三方用户3。
本实施例中,所述对外API接口具体包括查询车辆数据接口、车辆告警接口、车辆控制接口、车辆远程诊断接口、大数据分析接口和车载智能终端推送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需说明的是,对于实施例二公开的系统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一公开的方法相对应,实施例二所述系统的具体实施流程参见实施例一所述方法流程部分说明即可,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实施例的描述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方法以及实施该方法的系统,其针对现有的车联网开放情况,引入能力开放平台,通过能力开放平台对第三方用户授权认证,对外提供查询车辆数据、车辆告警、车辆控制、远程诊断、大数据分析、车载智能终端推送等功能的接口,不同用户利用不同的功能接口选择不同的功能服务。本发明实施例能够实现客户云端间接通过能力开放平台实现与车辆互通,对第三方账号进行了统一的管理,统一开发了车辆控制、车况查询、远程诊断、告警推送接口,降低了第三方接入的门槛,提升了接入速度,有利于车联网应用的快速推广。同时,将车联网能力按需开放给第三方客户,能提升车联网数据的价值,也能提升主机厂与合作伙伴的合作关系,给车联网云未来发展带来更大、更高的可扩展空间。车载智能终端推送、计费模式制定及开发,将给未来增值业务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4)

1.一种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方法,其基于能力开放平台实施,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能力开放平台通过对外API接口接入第三方用户并获取接入的第三方用户选取的能力服务;
步骤S2,能力开放平台根据第三方用户所选取的能力服务,将对外API接口与相应的内部接口进行关联;其中,所述对外API接口至少包括大数据分析接口;
步骤S3,能力开放平台根据第三方用户所选取的能力服务调取车联网云平台对应的服务功能并得到服务结果,并通过关联的内部接口与外部API接口将所述服务结果传输给第三方用户;
其中,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21,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第三方用户发出的分析规则和数据分析请求;
步骤S322,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对所述第三方用户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对所述分析规则进行分析:若分析确认所述分析规则错误,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返回错误提示至所述第三方用户;若分析确认所述分析规则正确,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发送所述分析规则和数据分析请求至所述车联网云平台;
步骤S323,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所述分析规则和数据分析请求进行数据分析;
步骤S324,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返回数据分析结果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步骤S325,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并发送所述数据分析结果给第三方用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方用户至少包括第三方平台级用户、智能家居客户端用户和商户用户,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智能家居客户端用户和商户用户分别通过不同对外API接口接入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外API接口还包括查询车辆数据接口、车辆告警接口、车辆控制接口、车辆远程诊断接口和车载智能终端推送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11,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发起的查询或控制请求,或通过智能家居平台接收所述智能家居客户端用户发起的查询或控制请求;
步骤S312,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对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或所述智能家居平台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下发查询或控制指令至所述车联网云平台;
步骤S313,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并发送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获取的查询或控制结果至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或通过所述智能家居平台将查询或控制结果返回至所述智能家居客户端用户。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13具体包括: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查询指令判断请求查询的目标车辆与车联网连接状态;
根据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联网连接状态确定查询方式并获得查询结果;
其中,若所述目标车辆处于联网状态,则所述车联网云平台通过车联网查询所述目标车辆的信息得到查询结果;
其中,若所述目标车辆处于离线状态,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所述查询指令向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载智能终端发起查询车辆请求;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载智能终端接收并执行所述查询车辆请求,并返回查询结果至所述车联网云平台。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13具体包括: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控制指令向目标车辆的车载智能终端发起控制车辆请求;
所述目标车辆的车载智能终端接收并执行所述控制车辆请求,并返回控制结果至所述车联网云平台。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31,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发出的告警推送申请;
步骤S332,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对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进行认证;若认证通过,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下发订阅告警信息指令至所述车联网云平台;
步骤S333,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订阅告警信息指令,在相应车辆发生告警时发送相应告警信息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步骤S334,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并发送所述相应告警信息至所述第三方平台级用户。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具体包括:
步骤S341,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商户用户发出的商户消息推送申请;
步骤S342,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对所述商户用户进行认证;
步骤S343,若认证通过,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获取并根据所述商户用户的计费模式确认信息向所述车联网云平台发送相应商户消息推送申请;
步骤S344,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接收并分析所述商户消息推送申请是否满足消息推送条件;
若满足推送条件,则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返回确认同意申请的信息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所述商户消息推送申请推送商户消息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商户消息并将其发送至相应车主的车载智能终端;
若不满足推送条件,则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返回错误提示信息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所述商户消息推送申请推送商户消息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包括: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所述商户消息推送申请查询云平台数据库并进行车主用户筛选得到满足推送条件的相应车主用户;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获取并推送商户消息至所述相应车主用户的车载智能终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获取并推送商户消息至所述相应车主用户的车载智能终端包括: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商户消息的内容判断商户消息推送过程是否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
当商户消息推送过程不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时,则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推送商户消息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商户消息并将其推送至所述相应车主用户的车载智能终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商户消息的内容判断商户消息推送过程是否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具体包括: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对所述商户消息的内容进行分析;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获取车主用户订阅信息;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车主用户订阅信息和商户消息的内容判断商户消息是否是车主用户订阅的消息;
若判断结果为是,则确定商户消息推送过程不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若判断结构为否,则确定商户消息推送过程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
12.根据权利要求9-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联网云平台获取并推送商户消息至所述相应车主用户的车载智能终端包括: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商户消息的内容判断商户消息推送过程是否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
当商户消息推送过程需要与车载智能终端交互时,则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发送拉起车载智能终端APP信号至所述相应车主用户的车载智能终端;
所述相应车主用户的车载智能终端接收和根据所述拉起车载智能终端APP信号拉起对应的APP,并通过该对应的APP获取用户输入信息;
所述相应车主用户的车载智能终端将用户输入信息返回至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所述用户输入信息并将其发送至所述车联网云平台;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根据所述用户输入信息确定推送车主对象;
所述车联网云平台推送商户消息到所述能力开放平台;
所述能力开放平台接收商户消息并将其发送至所述推送车主对象的车载智能终端。
13.一种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系统,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力开放平台、车联网云平台和第三方用户,所述能力开放平台包括能力运营层、车辆能力适配层和能力构件层;所述能力运营层用于通过对外API接口接入第三方用户并获取接入的第三方用户选取的能力服务;所述车辆能力适配层用于根据第三方用户所选取的能力服务,将对外API接口与相应的内部接口进行关联;所述能力构件层用于根据第三方用户所选取的能力服务调取车联网云平台对应的服务功能并得到服务结果,并通过关联的内部接口与外部API接口将所述服务结果传输给第三方用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外API接口包括查询车辆数据接口、车辆告警接口、车辆控制接口、车辆远程诊断接口、大数据分析接口和车载智能终端推送接口中的一种或多种。
CN201910138427.0A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方法及其系统 Active CN1116146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8427.0A CN111614600B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方法及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38427.0A CN111614600B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方法及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4600A CN111614600A (zh) 2020-09-01
CN111614600B true CN111614600B (zh) 2022-06-24

Family

ID=722045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38427.0A Active CN111614600B (zh) 2019-02-25 2019-02-25 一种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方法及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146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84542A (zh) * 2020-11-18 2022-06-03 中移物联网有限公司 一种在通信模组集成物联卡服务能力的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1925A (zh) * 2017-07-20 2017-11-10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微服务的电动汽车车联网系统平台及实现充电方法
CN108259434A (zh) * 2016-12-29 2018-07-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侧QoS保障能力的开放方法及服务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259434A (zh) * 2016-12-29 2018-07-06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用户侧QoS保障能力的开放方法及服务器
CN107341925A (zh) * 2017-07-20 2017-11-10 北京科东电力控制系统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微服务的电动汽车车联网系统平台及实现充电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国外车联网发展之经验借鉴;欧阳轩宇等;《通信企业管理》;20150305(第03期);全文 *
电动汽车运营支撑能力开放平台的设计与实现;丁鑫;《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电子期刊全文库》;20180415(第4期);正文第2部分,第3部分,第5部分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4600A (zh) 202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102593B (zh) 用于管理车辆控制权限的方法和装置
CN111277565B (zh)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3546489B (zh) 一种权限控制方法、服务器和系统
CN105788037A (zh) 车辆智能钥匙的授权系统和方法
KR20160071093A (ko) 스마트 카와 스마트 홈 사이의 인증 방법, 및 스마트 카와 스마트 홈 사이의 인증을 위한 텔레매틱스 서비스 센터
CN109637034B (zh) 基于虚拟钥匙的车辆分时租赁方法及系统
CN112911550B (zh) 车辆数据配置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11614600B (zh) 一种实现车联网能力开放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12990495A (zh) 一种车辆售后诊断的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WO2023082571A1 (zh) 车辆远程控制方法、系统、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7181846A1 (zh) 车辆监控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US10973060B2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management of an association between a user and a vehicle
CN113538763A (zh) 门禁打开方法、智能终端及服务器
CN116101116B (zh) 充电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2003899A (zh) 一种车机账户远程登出方法及系统
US20190114414A1 (en) Vehicle computer update authentication
US11321072B2 (en) Vehicle computer update authentication
CN112561626A (zh) 一种基于云端服务器的车辆租赁系统
CN114827939A (zh) 一种车载设备的控制方法、装置和车辆
CN110572384A (zh) 一种车辆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TWM591223U (zh) 保管箱微定位身分確認系統
EP3951671A1 (en) Vehicle service authorization
WO2023145349A1 (ja) 車両利用システム、車両利用システムの第1サーバ及び車両利用方法
CN114697357B (zh) 一种车辆远程控制的处理方法、车载终端及车辆
CN115019423B (zh) 一种蓝牙车钥匙分发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