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12949B - 一种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12949B
CN111612949B CN202010444038.3A CN202010444038A CN111612949B CN 111612949 B CN111612949 B CN 111612949B CN 202010444038 A CN202010444038 A CN 202010444038A CN 111612949 B CN111612949 B CN 11161294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service
service provider
request
distance
sh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4403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12949A (zh
Inventor
陈卓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Qish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4403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12949B/zh
Priority to CN202211364485.3A priority patent/CN11564166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129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294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1294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1294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309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with bidirectional data transmission between data carrier and lock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71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operated by interacting with a central un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04L67/125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involving control of end-device applications over a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2Network 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location of the user termin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应用于服务请求端,包括: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服务请求端的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Description

一种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锁控制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提高出行效率,在生活中出现了很多交通工具,共享车辆就是其中一种,当用户的行程比较短时,大多数的用户会选择共享车辆出行,使用共享车辆出行可以大大的提高用户的出行效率。
用户想要使用共享车辆,首先需要找到目标车辆,然后还需要用户在共享车辆的使用平台中提交使用请求、扫码等操作,在骑行结束后,还需要用户重新掏出手机点击还车请求后,才算是真正的结束了订单。但是在上述骑行过程中,需要用户多次通过手机进行操作,操作过于繁琐。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达到在使用共享车辆的过程中减少用户操作的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存储介质和与存储介质通信的处理器。存储介质存储有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处理器与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以下操作: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锁方法,应用于服务请求端,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服务请求端的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请求端;
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
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
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服务请求端的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请求端,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服务请求端的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第二当前位置和每个服务候选提供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请求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剩余续航时间、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已使用时长、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健康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提示指令,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提示指令进行提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示指令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处于临时关锁状态,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位于非停车区域,且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已经未连接后,则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
根据所述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二距离;
在所述第二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小于预设强度,则发送临时关锁指令,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且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位于非停车区域,则在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之后,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第三距离;
若所述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则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临时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处于关锁状态,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位于停车点,以及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已经中断后,则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短距离连接建立请求,以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建立了所述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则根据所述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四距离;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关锁时刻和当前时刻的差值确定的;
在所述第四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锁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获取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其中,所述使用请求中携带有所述服务请求端的第一当前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服务请求端之间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
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请求端,以使所述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并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服务请求端之间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第二当前位置和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剩余续航时间、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已使用时长、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健康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请求端,以使所述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提示请求;其中,所述提示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提示指令,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提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示指令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锁方法,应用于服务提供端,包括:
在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所述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通过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获取所述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第一解锁请求;
根据所述第一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所述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获取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提示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示指令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解锁请求进行解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服务提供端处于临时关锁状态,且所述服务提供端位于非停车区域,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已经未连接后,与所述服务请求端建立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以使所述服务请求端所述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二距离,在所述第二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返回给所述服务提供端发送第二解锁请求;
根据所述第二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解锁请求进行解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小于预设强度,接收到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临时关锁指令,并根据所述临时关锁指令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后,接收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与所述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返回给所述服务提供端的第三解锁请求;
根据所述第三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根据所述解锁请求进行解锁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服务提供端处于停车区域,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中断,且处于关锁状态时,若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建立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则接收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计算得到的第四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返回给所述服务提供端的第四解锁请求;
根据所述第四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锁方法,应用于服务系统,所述服务系统包括目标服务提供端和服务器,包括:
所述服务器获取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携带有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在确定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
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包括: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第二当前位置和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剩余续航时间、已使用时长、健康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还包括:
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获取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第一提示指令;
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第一提示指令进行提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提示请求;其中,所述提示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第二提示指令;
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第二提示指令进行提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示指令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关锁方法,应用于服务请求端,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以使服务器返回根据所述使用请求确定出目标服务提供端,且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获取所述服务器所发送的距离检测请求;
根据所述距离检测请求,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
在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关锁指令,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关锁。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关锁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根据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向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发送根据使用请求确定出的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所述目标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实时获取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状态信息携带有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运动状态信息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运动状态信息和所述连接状态信息,生成关锁指令;
将所述关锁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关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运动状态信息和所述连接状态信息,生成关锁指令,包括:
若所述运动状态信息为停止状态信息时,且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多次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均为未连接,则所述生成所述关锁指令。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关锁方法,应用于服务系统,所述服务系统包括目标服务提供端和服务器,包括:
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向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发送根据使用请求确定出的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所述目标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实时获取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状态信息携带有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运动状态信息和短距离信号连接状态信息;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运动状态信息和所述连接状态信息,生成关锁指令;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关锁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
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关锁指令进行关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运动状态信息和所述连接状态信息,生成关锁指令,包括:
若所述运动状态信息为停止状态信息时,且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多次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均为未连接,则所述服务器生成所述关锁指令。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锁装置,应用于服务请求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服务请求端的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请求端;
第一连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
第一解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服务请求端的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第二当前位置和每个服务候选提供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请求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剩余续航时间、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已使用时长、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健康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提示指令,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提示指令进行提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示指令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二连接模块,若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处于临时关锁状态,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位于非停车区域,且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已经未连接后,则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二距离;
第二解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三计算模块,若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小于预设强度,则发送临时关锁指令,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且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位于非停车区域,则在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之后,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第三距离;
第三解锁模块,若所述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则用于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临时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三连接模块,若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处于关锁状态,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位于停车点,以及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已经中断后,则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短距离连接建立请求,以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
第四计算模块,若在预设时间段内建立了所述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则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四距离;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关锁时刻和当前时刻的差值确定的;
第四解锁模块,在所述第四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用于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第九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锁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其中,所述使用请求中携带有所述服务请求端的第一当前位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服务请求端之间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
解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请求端,以使所述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并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第二当前位置和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剩余续航时间、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已使用时长、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健康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请求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提示请求;其中,所述提示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
提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提示指令,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提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示指令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
第十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锁装置,应用于服务提供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所述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通过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获取所述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第一解锁请求;
第一解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获取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提示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示指令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连接模块,若所述服务提供端处于临时关锁状态,且所述服务提供端位于非停车区域,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已经未连接后,用于与所述服务请求端建立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以使所述服务请求端所述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二距离,在所述第二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返回给所述服务提供端发送第二解锁请求;
第二解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小于预设强度,接收到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临时关锁指令,并根据所述临时关锁指令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后,接收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返回给所述服务提供端的第三解锁请求;
第三解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当所述服务提供端处于停车区域,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中断,且处于关锁状态时,若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建立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则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计算得到的第四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返回给所述服务提供端的第四解锁请求;
第四解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四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第十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锁装置,应用于服务系统,所述服务系统包括目标服务提供端和服务器,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所述服务器获取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携带有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在确定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
解锁模块,用于所述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第二当前位置和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剩余续航时间、已使用时长、健康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获取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第一提示指令;
第二提示模块,用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第一提示指令进行提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提示请求;其中,所述提示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第二提示指令;
第二提示模块,用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第二提示指令进行提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提示指令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
第十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关锁装置应用于服务请求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以使服务器返回根据所述使用请求确定出目标服务提供端,且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获取所述服务器所发送的距离检测请求;
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距离检测请求,根据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
关锁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关锁指令,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关锁。
第十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关锁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向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发送根据使用请求确定出的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所述目标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实时获取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状态信息携带有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运动状态信息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状态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动状态信息和所述连接状态信息,生成关锁指令;
关锁模块,用于将所述关锁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关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生成单元,若所述运动状态信息为停止状态信息时,且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多次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均为未连接,则用于所述生成所述关锁指令。
第十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关锁装置,应用于服务系统,所述服务系统包括目标服务提供端和服务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向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发送根据使用请求确定出的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所述目标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实时获取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状态信息携带有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运动状态信息和短距离信号连接状态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运动状态信息和所述连接状态信息,生成关锁指令;
发送模块,用于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关锁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
关锁模块,用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关锁指令进行关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生成单元,若所述运动状态信息为停止状态信息时,且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多次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均为未连接,则用于所述服务器生成所述关锁指令。
第十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第十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述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解锁方法,首先,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服务请求端的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请求端;其次,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再次,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最后,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在某种实施方式下,本申请所提供的方法中,服务请求端通过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的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计算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在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的情况下,服务请求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目标服务提供进行解锁。这种解锁方法,能够让服务请求方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在安全距离范围内,实现对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快速解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关锁方法的流程图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些解锁方法所在的服务系统的框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解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本申请中附图仅起到说明和描述的目的,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另外,应当理解,示意性的附图并未按实物比例绘制。本申请中使用的流程图示出了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实现的操作。应该理解,流程图的操作可以不按顺序实现,没有逻辑的上下文关系的步骤可以反转顺序或者同时实施。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申请内容的指引下,可以向流程图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操作,也可以从流程图中移除一个或多个操作。
另外,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为了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使用本申请内容,结合特定应用场景“共享单车”,给出以下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这里定义的一般原理应用于其他实施例和应用场景。虽然本申请主要围绕共享单车进行描述,但是应该理解,这仅是一个示例性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将会用到术语“包括”,用于指出其后所声明的特征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增加其它的特征。
为了提高出行效率,针对一些短距离的行程,服务请求方(用户)一般是选用服务提供端(共享车辆)来出行,在一个服务请求方使用完服务提供端后,其他服务请求方还可以再次使用该服务提供端,实现了服务提供端的循环共享。但是,服务请求方想要骑行服务提供端,首先,还需要服务请求方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只有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后,使用服务提供端的使用平台对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开锁,才能实现对目标服务提供端的骑行。
现阶段,服务请求方实现对目标服务提供端的骑行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1:服务请求方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
步骤2:服务请求方通过手机扫描目标服务提供端的二维码,获取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
步骤3:服务请求方将携带有目标服务提供端身份信息的使用请求通过手机发送给服务器;
步骤4:服务器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开锁指令;
步骤5:服务请求方骑行根据开锁指令开锁后的目标服务提供端。
在上述骑行过程中,服务请求方想要骑行服务提供端,首先得需要漫无目的的寻找目标服务提供端,这就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在找到目标车辆后,还需要服务请求方通过手机来获取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在获取到身份信息后,服务请求方才能向服务器提交使用请求,进而实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开锁,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目标服务提供端的二维码受损,服务请求方就会无法获取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进而服务请求方就无法实现对目标服务提供端的骑行,给服务请求方的出行造成了困扰。总体而言,上述方法中,服务请求方实现对目标服务提供端的骑行过程比较繁琐,降低了服务请求方对服务提供端的骑行效率。
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认为,通过服务器向服务请求方推荐目标服务提供端,以及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实现对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解锁,可以提高服务请求方对服务提供端的骑行效率。
基于此,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锁方法,应用于服务请求端,包括:
S101,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服务请求端的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以使服务器根据第一当前位置,确定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服务请求端;
S102,根据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
S103,根据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
S104,在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在上述步骤S101中,服务请求端可以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以及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指令的设备,服务请求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服务器可以是用于接收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以及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指令的设备,服务器可以是高性能计算机(如,电脑)。目标服务提供端可以是为服务请求方提供便利的交通工具,具体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可以是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共享汽车等。使用请求是服务请求方在使用服务提供端时,服务请求方通过服务请求端向服务器所发出的。第一当前位置可以是服务请求方在通过服务请求端发送使用请求时,服务请求端当前所处的位置。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可以是用于表征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唯一标识(如,ID)。
具体的,服务请求方想要使用服务提供端时,为了能够尽快的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服务请求方需要通过服务请求端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然后让服务器给服务请求方推荐目标服务提供端,使得服务请求方不需要漫无目的的寻找目标服务提供端,提高了服务请求方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效率。而服务器在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时,主要考虑的是服务请求端与服务使用端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让服务请求方快速的找到,因此,服务请求方在通过服务请求端上传使用请求时,需要在使用请求中携带有第一当前位置信息,根据第一当前位置信息,服务器才会找到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只有在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后,才能执行后续步骤S102至步骤S104。
在上述步骤S102中,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可以是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信号传输的方式,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指的是在较短的距离范围内才会实现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指的是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实现的无线信号连接,短距离通信技术可以是下任意一种技术:蓝牙技术、近程通信技术、红外技术、紫峰技术、无线宽带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
具体的,为了实现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顺利的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需要在服务请求端和目标服务提供端分别设置能够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设备,比如,如果在服务请求端设置蓝牙设备,则在目标服务提供端设置与蓝牙设备匹配的识别设备;如果在服务请求端设置近程通信设备,则在目标服务提供端也需要设置与近程通信设备匹配的识别设备等。在服务请求端和目标服务提供端上设置的能够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设备,在工作时可以实现短距离通信信号的传输。服务请求端在获取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后,服务请求端会查找附近能够发出短距离通信信号的服务提供端,在查找到的服务提供端中根据身份信息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然后,服务请求端与确定出来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
在上述步骤S103中,连接强度可以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两个设备之间传输信号的强度,具体的,指的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和服务请求端之间信号传输的信号强度。第一距离指的是目标服务提供端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第一距离的长度与连接强度成正比,第一距离的长度越长,连接强度越弱,第一距离的长度越短,连接强度越强,因此,可以通过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第一距离。
在上述步骤S104中,预设数值是人为设置的,解锁请求指的是在对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时服务请求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所发出的,解锁请求可以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
具体的,在通过步骤S103计算得到第一距离后,将第一距离与预设数值进行比对,如果第一距离不小于预设数值,则服务请求端无法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无法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只有在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服务请求端才会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这种解锁方式,可以使服务请求方在不对服务请求端进行手动操作的情况下,实现对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解锁,且只有在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的时候,目标服务提供端才能解锁,减少了由于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较远,且目标服务提供端处于解锁的状态时,出现目标服务提供端被其他人使用的情况。
本申请所提出的上述四个步骤,服务请求端通过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的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计算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在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的情况下,服务请求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目标服务提供进行解锁。这种解锁方法,能够让服务请求方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在安全距离范围内,实现对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快速解锁。
在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时,为了便于服务请求方快速的找到车辆,主要考虑的是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但是,除了距离是一个考虑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到服务请求方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时的体验效果,影响服务请求方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时的体验效果的因素是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自身条件,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自身条件是通过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属性信息体现的。因此,步骤S101,包括:
步骤1011,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服务请求端的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以使服务器根据第一当前位置、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第二当前位置和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属性信息,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服务请求端。
在上述步骤1011中,第二当前位置指的是候选服务提供端当前所处的位置,属性信息指的是候选服务提供端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是根据候选服务提供端的自身条件所生成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剩余续航时间、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已使用时长、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健康程度等。其中,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剩余续航时间指的是候选服务提供端所具有的电量能够支持用户持续使用该候选服务提供端的时间,比如,一辆共享电单车剩余电量为30%,30%的电量可以供该共享电单车正常使用3小时,则该共享电单车的剩余续航时间为3小时。
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已使用时长指的是候选服务提供端被投入市场后被使用的时长,比如,一辆共享电单车在被投入使用后,被用户骑行的时长为800个小时,则该共享电单车的已使用时长为800个小时。
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健康程度指的是候选服务提供端能够被正常使用的情况,健康程度是根据候选服务提供端中个零件的受损情况决定的,比如,一量共享电单车中各个零件的平均受损情况为20%,则该共享电单车的健康程度为80%。
具体的,服务请求端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后,服务器会根据第一当前位置和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第二当前位置,计算服务请求端与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根据计算得到的距离,确定出与服务请求端之间距离小于预设要求的候选服务提供端,然后,再根据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剩余续航时间、已使用时长、健康程度,在与服务请求端之间距离小于预设要求的候选服务提供端中确定出目标服务提供端,因为需要提高用户对服务提供端的使用数量,就需要尽最大的可能提高用户所使用的服务提供端的质量,因此,在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时,需要确定出续航时间最长、已使用时长最短和健康程度最好的一辆作为目标服务提供端。在通过距离、剩余续航时间、已使用时长、健康程度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时,为了避免各个以上因素之间的冲突导致无法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的情况,需要对距离、剩余续航时间、已使用时长、健康程度进行优先级排序,上述四个因素的优先级排序由大到小分别为距离、剩余续航时间、已使用时长、健康程度,即存在候选服务提供端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相等时,需要考虑剩余续航时间,将剩余续航时间最长的一个确定为目标服务提供端,如果剩余续航时间相等时,需要考虑已使用时长,将已使用时长最短的一个确定为目标服务提供端,如果已使用时长相等时,需要考虑健康程度,将健康程度最好的一个确定为目标服务提供端。
例如,共有3个候选服务提供端,分别为A、B、C,候选服务提供端A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为100米,剩余续航时间为24小时,已使用时长为400小时,健康程度为90%;候选服务提供端B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为100米,剩余续航时间为20小时,已使用时长为400小时,健康程度为90%;候选服务提供端C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为300米,剩余续航时间为24小时,已使用时长为400小时,健康程度为70%。可以确定出候选服务提供端A与服务提供端B距离服务请求端最近,但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剩余续航时间最长,则将候选服务提供端A确定为目标服务提供端。
本申请中,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建立第一短距离里通讯连接后,需要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的情况下才能对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然而,建立第一短距离里通讯连接后的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还是有较长的距离(如10米左右),如果附近的候选服务提供端数量较多时,服务请求方是无法快速的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开锁的,因此,为了让服务请求方尽快的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步骤S102之后,包括:
步骤105,通过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提示指令,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提示指令进行提示。
在上述步骤105中,提示指令可以是用于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提示的指令,提示指令可以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等。其中,灯光提示指令指的是能够控制服务提供端上的发光装置(如,灯)进行发光的指令,比如,目标服务提供端上设置有LED,服务请求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灯光提示指令后,目标服务提供端上的LED可以进行闪烁提示。
声音提示指令指的是能够控制服务提供端上的广播装置(如,扩音器)进行播音的指令,比如,目标服务提供端上设置有扩音器,服务请求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声音提示指令后,目标服务提供端上的扩音器可以发出“已连接”的语音提示。
屏幕提示指令指的是能够控制服务提供端上的显示装置(如,屏幕)进行文字展示的指令,比如,目标服务提供端上设置有屏幕,服务请求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屏幕提示指令后,目标服务提供端上的屏幕可以显示“已连接”的文字。
具体的,在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服务请求端可以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提示指令,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能够进行信号提示,以便服务请求方能够快速的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提高服务请求方对目标服务提供端的使用效率。
比如,在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服务请求端可以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声音提示指令,根据声音提示指令目标服务提供端发出“哔~哔~”的声音,根据发出的声音服务请求方可以快速的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
本申请中,需要在订单开始时对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开锁,还需在订单未结束,但是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车锁也处于关锁状态时,对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即步骤S104之后,包括:
步骤106,若目标服务提供端处于临时关锁状态,且目标服务提供端位于非停车区域,且第一短距离通信链接已经未连接,则根据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
步骤107,根据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二距离;
步骤108,在第二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在上述步骤106中,临时关锁状态指的是在订单还没有结束之前目标服务提供端被关锁的情况。
具体的,在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未连接的情况下,目标服务提供端会被关锁,在目标服务提供端没有处于停车区域时是不会结束订单的,因此,当目标服务提供端位于非停车区域,且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已经未连接时,目标服务提供端是处于临时关锁状态的。在目标服务提供解锁端重新需要解锁时,服务请求端需要重新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连接,即根据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这样服务请求端才能通过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
在上述步骤107中,第二距离指的是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后,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第二距离的长度与连接强度成正比,第二距离的长度越长,连接强度越弱,第二距离的长度越短,连接强度越强,因此,可以通过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第二距离。
在上述步骤108中,具体的,在通过步骤107计算得到第二距离后,将第二距离与预设数值进行比对,如果第二距离不小于预设数值,则服务请求端无法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无法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只有在第二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服务请求端才会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这种解锁方式,可以是服务请求方在不对服务请求端进行手动操作的情况下,直接将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且只有在第二距离小于预设数值的时候,目标服务提供端才能被解锁成功,减少了出现由于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较远,且目标服务提供端被解锁时,目标服务提供端被其他人使用的情况。
本申请中除了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未连接后,会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还包括在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过小时,导致目标服务提供端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因此,步骤S104之后,包括:
步骤109,若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小于预设强度,则发送临时关锁指令,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且目标服务提供端位于非停车区域,则在目标服务提供端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之后,根据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第三距离;
步骤110,若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则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临时解锁请求,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在上述步骤109中,预设强度可以是人为设置的。临时解锁请求指的是在目标服务提供端处于临时关锁状态时,使得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的指令。非停车区域指的是除了停车区域之外的区域,停车区域指的是商家指定服务提供端停靠和存储的固定区域。第三距离指的是在目标服务提供端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后,通过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计算得到的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因为短距离通信连接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如,10米范围)是不会未连接的,但是如果服务请求方离开了目标服务提供端,虽然距离还属于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距离范围内,没有导致目标服务提供端关锁,这时就有可能存在目标服务提供端被其他服务请求方使用的情况,会给服务请求方带来不便,因此,通过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过小,且根据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计算得到距离大于预设数值时,服务请求端可以让目标服务提供端关锁。在目标服务提供端关锁后,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一直保持在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距离范围内,则在服务提供端再次接近目标服务提供端后,根据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服务请求端可以计算得到的第三距离。
在上述步骤110中,当计算得到的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服务请求端会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临时解锁请求,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本申请中,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未连接后,且目标服务提供端处于停车区域时,订单会结束,此时目标服务提供端会变为关锁状态。但是有时候服务请求方会在订单结束后,还需要重新使用服务提供端,为了提高服务请求方的使用效率,步骤S104之后,包括:
步骤111,若目标服务提供端处于关锁状态,且目标服务提供端位于固定停车点,且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已经中断,则根据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短距离连接建立请求,以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
步骤112,若在预设时间段内建立了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则根据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四距离;其中,预设时间是根据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关锁时刻和当前时刻的差值确定的;
步骤113,在第四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在上述步骤111中,具体的,若目标服务提供端处于关锁状态,且目标服务提供端位于停车点,且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已经中断后,想要重新对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需要服务请求端重新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因为之前建立的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服务请求端已经存储了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因此服务请求端就不需要在次向服务器获取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服务请求端根据之前已经存储的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可以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
在上述步骤112中,第四距离指的是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后,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建立了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也不一定就会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只有在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四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才会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但是,如果无限制的在第四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就实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解锁,会导致其他服务请求方不能方便的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因此,只有在预设时间段内,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才会执行后续步骤112,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其中,预设时间段可以是由服务请求端来监控的。
比如,预设时间段为10分钟,在停车区域共有两个服务提供端,分别为D、E,服务请求端在上午8点时控制服务提供端D关锁,当服务请求端在8点5分再次回到停车区域,想要使用服务提供端时,服务请求端会自动与服务提供端D建立短距离连接,并在服务请求端与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服务请求端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
在上述步骤113中,在通过步骤112计算得到第四距离后,将第四距离与预设数值进行比对,如果第四距离不小于预设数值,则服务请求端无法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无法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只有在第四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服务请求端才会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
综上,服务请求端获取到服务器提供的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后,可通过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的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自动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不需要人为操作就可以实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解锁,提高了对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解锁效率。且通过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对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时,是需要在计算得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的情况下才能实现对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自动解锁,这样可以在提高了对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解锁效率的情况下,也提高了对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的安全性,减少了目标服务提供端在解锁后被其他服务请求方使用的情况。在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信息提示,可以让服务请求方在多个候选服务提供端中快速的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提高了用户对目标服务提供端的使用效率。在目标服务提供端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后,通过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服务请求端再次自动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提高了服务请求方对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解锁效率。在目标服务提供端转变为关锁状态后,通过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服务请求端再次自动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提高了服务请求方对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解锁效率。
在对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的过程中,除了服务请求端做了许多工作之外,服务器也做了很多的工作,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锁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S201,获取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其中,使用请求中携带有服务请求端的第一当前位置;
S202,根据第一当前位置,确定与服务请求端之间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
S203,将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服务请求端,以使服务请求端根据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并根据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在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在上述步骤S201中,服务请求端可以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以及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指令的设备,服务请求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服务器可以是用于接收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以及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指令的设备,服务器可以是高性能计算机(如,电脑)。目标服务提供端可以是为服务请求方提供便利的交通工具,具体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可以是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共享汽车等。使用请求是服务请求方在使用服务提供端时,服务请求方通过服务请求端所发出的。第一当前位置可以是服务请求方在通过服务请求端发送使用请求时,服务请求端当前所处的位置。
具体的,服务请求方想要使用服务提供端时,会通过服务请求端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只有在服务器接收到使用请求后,才会执行后续步骤S202至步骤S203。
在上述步骤S202中,服务器在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时,主要考虑的是服务请求端与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让服务请求方快速的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因此,服务请求方在通过服务请求端上传使用请求时,需要在使用请求中携带有第一当前位置信息,根据第一当前位置信息,服务器才会找到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
在上述步骤S203中,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可以是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信号传输的方式,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指的是在较短的距离范围内才会实现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指的是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实现的无线信号连接,短距离通信技术可以是下任意一种技术:蓝牙技术、近程通信技术、红外技术、紫峰技术、无线宽带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连接强度可以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两个设备之间传输信号的强度,具体的,指的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和服务请求端之间信号传输的信号强度。第一距离指的是目标服务提供端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预设数值是人为设置的,解锁请求指的是在对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时服务请求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所发出的,解锁请求可以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可以是用于表征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唯一标识(如,ID)。
具体的,服务器在确定出目标服务提供端后,会将能够识别出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服务请求端,为了实现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顺利的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需要在服务请求端和目标服务提供端分别设置能够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设备,比如,如果在服务请求端设置蓝牙设备,则在目标服务提供端设置蓝牙设备;如果在服务请求端设置近程通信设备,则在目标服务提供端也需要设置近程通信设备等。在服务请求端和目标服务提供端上设置的能够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设备在工作时可以发出短距离通信信号。服务请求端在获取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后,服务请求端会查找附近能够发出短距离通信信号的服务提供端,在查找到的服务提供端中根据身份信息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然后,服务请求端与确定出来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由于第一距离的长度与连接强度成正比,第一距离的长度越长,连接强度越弱,第一距离的长度越短,连接强度越强,因此,可以通过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第一距离。在计算得到第一距离后,将第一距离与预设数值进行比对,如果第一距离不小于预设数值,则服务请求端无法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无法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只有在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服务请求端才会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这种解锁方式,可以使服务请求方在不对服务请求端进行手动操作的情况下,实现对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解锁,且只有在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的时候,目标服务提供端才能解锁,减少了出现由于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较远,且目标服务提供端被解锁时,目标服务提供端被其他人使用的情况。
本申请所提出的上述三个步骤,服务器可以根据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中所携带的第一当前位置,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使得服务请求端通过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的第一短通信连接计算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在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的情况下,服务请求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目标服务提供进行解锁。这种解锁方法,能够让服务请求方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在安全距离范围内,实现对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快速解锁。
服务器在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时,为了便于服务请求方快速的找到车辆,主要考虑的是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但是,除了距离是一个考虑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到服务请求方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时的体验效果,影响服务请求方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时的体验效果的因素是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自身条件,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自身条件是通过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属性信息体现的。因此,步骤S202,包括:
步骤2011,根据第一当前位置、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第二当前位置和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属性信息,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
在上述步骤2011中,第二当前位置指的是候选服务提供端当前所处的位置,属性信息指的是候选服务提供端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是根据候选服务提供端的自身条件所生成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剩余续航时间、已使用时长、健康程度等。其中,剩余续航时间指的是候选服务提供端所具有的电量能够支持用户持续使用该候选服务提供端的时间,比如,一辆共享电单车剩余电量为30%,30%的电量可以供该共享电单车正常使用3小时,则该共享电单车的剩余续航时间为3小时。
已使用时长指的是候选服务提供端被投入市场后被使用的时长,比如,一辆共享电单车在被投入使用后,被用户骑行的时长为800个小时,则该共享电单车的已使用时长为800个小时。
健康程度指的是候选服务提供端能够被正常使用的情况,健康程度是根据候选服务提供端中个零件的受损情况决定的,比如,一量共享电单车中各个零件的平均受损情况为20%,则该共享电单车的健康程度为80%。
具体的,服务请求端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后,服务器会根据第一当前位置和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第二当前位置,计算服务请求端与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根据计算得到的距离,确定出与服务请求端之间距离小于预设要求的候选服务提供端,然后,再根据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剩余续航时间、已使用时长、健康程度,在与服务请求端之间距离小于预设要求的候选服务提供端中确定出目标服务提供端,因为需要提高用户对服务提供端的使用数量,就需要尽最大的可能提高用户所使用的服务提供端的质量,因此,在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时,需要确定出续航时间最长、已使用时长最短和健康程度最好的一辆作为目标服务提供端。在通过距离、剩余续航时间、已使用时长、健康程度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时,为了避免各个以上因素之间的冲突导致无法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的情况,需要对距离、剩余续航时间、已使用时长、健康程度进行优先级排序,上述四个因素的优先级排序由大到小分别为距离、剩余续航时间、已使用时长、健康程度,即存在候选服务提供端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相等时,需要考虑剩余续航时间,将剩余续航时间最长的一个确定为目标服务提供端,如果剩余续航时间相等时,需要考虑已使用时长,将已使用时长最短的一个确定为目标服务提供端,如果已使用时长相等时,需要考虑健康程度,将健康程度最好的一个确定为目标服务提供端。
例如,共有3个候选服务提供端,分别为F、G、H,候选服务提供端F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为100米,剩余续航时间为24小时,已使用时长为400小时,健康程度为90%;候选服务提供端G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为100米,剩余续航时间为20小时,已使用时长为400小时,健康程度为90%;候选服务提供端H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为300米,剩余续航时间为24小时,已使用时长为400小时,健康程度为70%。可以确定出候选服务提供端F与服务提供端G距离服务请求端最近,但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剩余续航时间最长,则将候选服务提供端F确定为目标服务提供端。
在确定出目标服务提供端后,为了便于服务请求方能够快速的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因此,在步骤S203中,将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服务请求端,以使服务请求端根据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还包括:
步骤2031,获取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提示请求;其中,提示请求中携带有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
步骤2032,根据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提示指令,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信号提示。
在上述步骤2031中,提示请求可以是服务请求方通过服务请求端向服务器所发出的,以使服务器能够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信号提示。
具体的,只有在服务器接收到服务请求方所发送的提示请求后,服务器才能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信号提示,而服务器并不知道需要控制哪一个服务提供端进行信号提示,因此,在提示请求中需要携带有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
在上述步骤2032中,提示指令可以是用于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提示的指令,提示指令可以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等。其中,灯光提示指令指的是能够控制服务提供端上的发光装置(如,灯)进行发光的指令,比如,目标服务提供端上设置有LED,服务请求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灯光提示指令后,目标服务提供端上的LED可以进行闪烁提示。
声音提示指令指的是能够控制服务提供端上的广播装置(如,扩音器)进行播音的指令,比如,目标服务提供端上设置有扩音器,服务请求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声音提示指令后,目标服务提供端上的扩音器可以发出“已连接”的语音提示。
屏幕提示指令指的是能够控制服务提供端上的显示装置(如,屏幕)进行文字展示的指令,比如,目标服务提供端上设置有屏幕,服务请求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屏幕提示指令后,目标服务提供端上的屏幕可以显示“已连接”的文字。
具体的,服务器在接收到提示请求后,会根据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提示指令,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能够进行信号提示,以便服务请求方能够快速的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提高服务请求方对目标服务提供端的使用效率。
比如,在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服务请求端可以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灯光提示指令,根据灯光提示指令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发光装置会进行闪烁,根据闪烁的灯光服务请求方可以快速的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
本申请中,对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时,大多时候是需要服务器和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相互配合的,基于此,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锁方法,应用于服务提供端,包括:
S301,在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通过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获取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第一解锁请求;
S302,根据第一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在上述步骤S301中,目标请求端可以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以及向服务提供端发送指令的设备,目标服务请求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服务提供端可以是为服务请求方提供便利的交通工具,具体的,服务提供端可以是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共享汽车等。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可以是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服务提供端之间信号传输的方式,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指的是在较短的距离范围内才会实现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服务提供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指的是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实现的无线信号连接,短距离通信技术可以是下任意一种技术:蓝牙技术、近程通信技术、红外技术、紫峰技术、无线宽带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第一解锁请求指的是在对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时目标服务请求端向服务提供端所发出的,第一解锁请求可以控制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
具体的,服务提供端是受到目标服务请求端的控制,才能实现关锁和解锁的动作,因此,只有在服务提供端与目标服务请求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服务提供端才能接收到目标服务提供端所发送的第一解锁请求。在服务提供端接收到第一解锁请求后才能执行后续步骤S302。
在上述步骤S302中,服务提供端是不能自己主动的解锁的,因此,只有在接到第一解锁请求后,才会根据第一解锁请求执行相应的解锁动作。
服务提供端是供服务请求方使用的,为了方便服务请求方能够快速的找到服务提供端,需要提高被使用的服务提供端的识别度,因此,在步骤S301之后,还包括:
步骤303,通过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获取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提示指令。
在步骤303中,提示指令可以是用于控制服务提供端进行提示的指令,提示指令可以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等。其中,灯光提示指令指的是能够控制服务提供端上的发光装置(如,灯)进行发光的指令,比如,服务提供端上设置有LED,目标服务请求端向服务提供端发送灯光提示指令后,服务提供端上的LED可以进行闪烁提示。
声音提示指令指的是能够控制服务提供端上的广播装置(如,扩音器)进行播音的指令,比如,服务提供端上设置有扩音器,目标服务请求端向服务提供端发送声音提示指令后,服务提供端上的扩音器可以发出“已连接”的语音提示。
屏幕提示指令指的是能够控制服务提供端上的显示装置(如,屏幕)进行文字展示的指令,比如,服务提供端上设置有屏幕,目标服务请求端向服务提供端发送屏幕提示指令后,服务提供端上的屏幕可以显示“已连接”的文字。
具体的,在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服务提供端就可以接收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提示指令,服务提供端就能够进行信号提示,以便目标服务请求方能够快速的找到服务提供端,提高目标服务请求方对服务提供端的使用效率。
比如,在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服务提供端接收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声音提示指令,服务提供端根据声音提示指令发出“哔~哔~”的声音,根据发出的声音目标服务请求方可以快速的找到服务提供端。
在订单开始时,目标服务请求端会通过第一解锁请求控制服务提供后端进行第一解锁,但是在订单未结束之前,服务提供端还有可能处于关锁状态,因此,在步骤S302之后,包括:
步骤304,若服务提供端处于临时关锁状态,且服务提供端位于非停车区域,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已经未连接后,与目标服务请求端建立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以使目标服务请求端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二距离,在第二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返回给服务提供端发送第二解锁请求;
步骤305,根据第二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在上述步骤304中,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含义可以参考上文中所提到的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含义。临时关锁状态指的是在订单还没有结束之前目标服务提供端被关锁的情况。第二距离指的是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后,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第二解锁请求指的是在对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时目标服务请求端向服务提供端所发出的,第二解锁请求可以控制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
具体的,在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未连接的情况下,为了防止服务提供端丢失会被其他服务请求方使用,需要进行关锁,但是服务提供端没有处于停车区域时是不会结束订单的,因此,当服务提供端位于非停车区域,且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已经未连接时,服务提供端是处于临时关锁状态的。当目标服务方想要重新使用服务提供端时,需要重新对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在服务提供端重新需要解锁时,目标服务请求端需要重新与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这样服务提供端才能通过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接收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第二解锁请求,而且目标服务请求端需要根据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来计算第二距离,只有在第二距离小于预设数值的时候,目标服务请求端才会通过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向服务提供端发送第二解锁请求。
在上述步骤305中,服务提供端只有在接收到第二解锁请求后才能执行解锁动作。
本申请中除了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未连接后,服务提供端会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还包括在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过小时,目标服务请求端控制服务提供端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因此,步骤S302之后,包括:
步骤306,若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小于预设强度,接收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临时关锁指令,并根据临时关锁指令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后,接收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与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返回给服务提供端的第三解锁请求;
步骤307,根据第三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在上述步骤306中,第三解锁请求指的是在服务提供端处于临时关锁状态时,使得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的请求。非停车区域指的是除了停车区域之外的区域,停车区域指的是商家指定服务提供端停靠和存储的固定区域。第三距离指的是在服务提供端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后,通过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计算得到的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第三解锁请求指的是在对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时目标服务请求端向服务提供端所发出的,第三解锁请求可以控制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
具体的,因为短距离通信连接在一定距离范围内(如,10米范围)是不会未连接的,如果服务请求方离开了目标服务提供端,虽然距离还属于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距离范围内,这时就有可能存在目标服务提供端被其他服务请求方使用的情况,会给目标服务请求方带来不便,因此,通过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过小,且根据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计算得到距离大于预设数值时,目标服务请求端可以控制服务提供端关锁。在服务提供端关锁后,服务提供端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一直保持在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距离范围内,则在目标服务提供端再次接近服务提供端后,且在根据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服务提供端会接收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第三解锁请求锁。
在上述步骤307中,服务提供端只有在接收到第三解锁请求后才能执行解锁动作。
本申请中,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未连接后,且服务提供端处于停车区域时,订单会结束,此时服务提供端会变为关锁状态。但是有时候目标服务请求方会在订单结束后,还需要重新使用服务提供端,为了提高目标服务请求方的使用效率,步骤S302之后,包括:
步骤308,当服务提供端处于停车区域,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中断,且处于关锁状态时,若在预设时间段内与目标服务请求端建立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则接收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计算得到的第四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返回给服务提供端的第四解锁请求;
步骤309,根据第四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在上述步骤308中,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的含义可以参考上文中所提到的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含义。第四距离指的是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后,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第四解锁请求指的是在对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时目标服务请求端向服务提供端所发出的,第四解锁请求可以控制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
具体的,建立了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也不一定就会使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只有在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四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才会使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但是,如果无限制的在第四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就实现服务提供端的解锁,会导致其他服务请求方不能方便的使用服务提供端,因此,只有在预设时间段内,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服务提供端才能接收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第三解锁请求。
在上述步骤307中,服务提供端只有在接收到第四解锁请求后才能执行解锁动作。
本申请中服务提供端和服务器是属于同一个服务系统,因此,还提供了一种解锁方法,应用于服务系统,服务系统包括:服务器和服务提供端,包括:
步骤10,服务器获取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携带有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根据第一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目标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目标服务请求端,以使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根据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在确定出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
步骤11,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在上述步骤10中,目标服务请求端可以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以及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指令的设备,目标服务请求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服务器可以是用于接收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以及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指令的设备,服务器可以是高性能计算机(如,电脑)。目标服务提供端可以是为服务请求方提供便利的交通工具,具体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可以是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共享汽车等。使用请求是服务请求方在使用服务提供端时,服务请求方通过服务请求端所发出的。第一当前位置可以是服务请求方在通过服务请求端发送使用请求时,服务请求端当前所处的位置。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可以是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信号传输的方式,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指的是在较短的距离范围内才会实现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指的是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实现的无线信号连接,短距离通信技术可以是下任意一种技术:蓝牙技术、近程通信技术、红外技术、紫峰技术、无线宽带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连接强度可以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两个设备之间传输信号的强度,具体的,指的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和目标服务请求端之间信号传输的信号强度。第一距离指的是目标服务提供端与目标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预设数值是人为设置的,解锁请求指的是在对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时目标服务请求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所发出的,解锁请求可以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可以是用于表征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唯一标识(如,ID)。
具体的,目标服务请求方想要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时,会通过目标服务请求端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只有在服务器接收到使用请求后,服务器为了让目标服务请求方快速的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需要考虑到目标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让服务请求方快速的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因此,服务请求方在通过目标服务请求端上传使用请求时,需要在使用请求中携带有第一当前位置信息,根据第一当前位置信息,服务器才会找到与目标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服务器在确定出目标服务提供端后,会将能够识别出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目标服务请求端,为了实现目标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顺利的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需要在目标服务请求端和目标服务提供端分别设置能够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设备,比如,如果在目标服务请求端设置蓝牙设备,则在目标服务提供端设置蓝牙设备;如果在目标服务请求端设置近程通信设备,则在目标服务提供端也需要设置近程通信设备等。在目标服务请求端和目标服务提供端上设置的能够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设备在工作时可以发出短距离通信信号。目标服务请求端在获取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后,目标服务请求端会查找附近能够发出短距离通信信号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在查找到的目标服务提供端中根据身份信息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然后,目标服务请求端与确定出来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由于第一距离的长度与连接强度成正比,第一距离的长度越长,连接强度越弱,第一距离的长度越短,连接强度越强,因此,可以通过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第一距离。在计算得到第一距离后,将第一距离与预设数值进行比对,如果第一距离不小于预设数值,则目标服务请求端无法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无法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只有在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目标服务请求端才会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
在上述步骤11中,目标服务提供端会根据接收到的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本申请中,通过上述两个步骤,可以使服务请求方在不对目标服务请求端进行手动操作的情况下,实现对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解锁,且只有在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的时候,目标服务提供端才能解锁,减少了出现由于目标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较远,且目标服务提供端被解锁时,目标服务提供端被其他人使用的情况。
服务器在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时,为了便于服务请求方快速的找到车辆,主要考虑的是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但是,除了距离是一个考虑因素之外,还需要考虑到服务请求方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时的体验效果,影响服务请求方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时的体验效果的因素是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自身条件,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自身条件是通过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属性信息体现的。因此,步骤10,包括:
步骤20,服务器根据第一当前位置、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第二当前位置和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属性信息,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
在上述步骤20中,第二当前位置指的是候选服务提供端当前所处的位置,属性信息指的是候选服务提供端本身所具有的属性信息,属性信息是根据候选服务提供端的自身条件所生成的,属性信息可以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剩余续航时间、已使用时长、健康程度等。其中,剩余续航时间指的是候选服务提供端所具有的电量能够支持用户持续使用该候选服务提供端的时间,比如,一辆共享电单车剩余电量为30%,30%的电量可以供该共享电单车正常使用3小时,则该共享电单车的剩余续航时间为3小时。
已使用时长指的是候选服务提供端被投入市场后被使用的时长,比如,一辆共享电单车在被投入使用后,被用户骑行的时长为800个小时,则该共享电单车的已使用时长为800个小时。
健康程度指的是候选服务提供端能够被正常使用的情况,健康程度是根据候选服务提供端中个零件的受损情况决定的,比如,一量共享电单车中各个零件的平均受损情况为20%,则该共享电单车的健康程度为80%。
具体的,服务器会根据第一当前位置和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第二当前位置,计算服务请求端与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根据计算得到的距离,确定出与服务请求端之间距离小于预设要求的候选服务提供端,然后,再根据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剩余续航时间、已使用时长、健康程度,在与服务请求端之间距离小于预设要求的候选服务提供端中确定出目标服务提供端,因为需要提高用户对服务提供端的使用效率,就需要尽最大的可能提高用户所使用的服务提供端的质量,因此,在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时,需要确定出续航时间最长、已使用时长最短和健康程度最好的一辆作为目标服务提供端。在通过距离、剩余续航时间、已使用时长、健康程度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时,为了避免各个以上因素之间的冲突导致无法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的情况,需要对距离、剩余续航时间、已使用时长、健康程度进行优先级排序,上述四个因素的优先级排序由大到小分别为距离、剩余续航时间、已使用时长、健康程度,即存在候选服务提供端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相等时,需要考虑剩余续航时间,将剩余续航时间最长的一个确定为目标服务提供端,如果剩余续航时间相等时,需要考虑已使用时长,将已使用时长最短的一个确定为目标服务提供端,如果已使用时长相等时,需要考虑健康程度,将健康程度最好的一个确定为目标服务提供端。
例如,共有3个候选服务提供端,分别为F1、G1、H1,候选服务提供端F1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为100米,剩余续航时间为24小时,已使用时长为400小时,健康程度为90%;候选服务提供端G1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为100米,剩余续航时间为20小时,已使用时长为400小时,健康程度为90%;候选服务提供端H1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为300米,剩余续航时间为24小时,已使用时长为400小时,健康程度为70%。可以确定出候选服务提供端F1与服务提供端G1距离服务请求端最近,但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剩余续航时间最长,则将候选服务提供端F1确定为目标服务提供端。
在确定出目标服务提供端后,为了便于服务请求方能够快速的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因此,在步骤10中,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还包括:
步骤12,目标服务提供端获取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第一提示指令;
步骤13,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第一提示指令进行提示。
在上述步骤12中,第一提示指令可以是用于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提示的指令,提示指令可以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等。其中,灯光提示指令指的是能够控制服务提供端上的发光装置(如,灯)进行发光的指令,比如,目标服务提供端上设置有LED,服务请求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灯光提示指令后,目标服务提供端上的LED可以进行闪烁提示。
声音提示指令指的是能够控制服务提供端上的广播装置(如,扩音器)进行播音的指令,比如,目标服务提供端上设置有扩音器,服务请求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声音提示指令后,目标服务提供端上的扩音器可以发出“已连接”的语音提示。
屏幕提示指令指的是能够控制服务提供端上的显示装置(如,屏幕)进行文字展示的指令,比如,目标服务提供端上设置有屏幕,服务请求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屏幕提示指令后,目标服务提供端上的屏幕可以显示“已连接”的文字。
具体的,在目标服务提供端与目标服务请求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目标服务提供端与目标服务请求端之间就可以进行信号传输,进而,为了方便目标服务请求方尽快的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目标服务请求方会通过目标服务请求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提示指令。
在上述步骤13中,目标服务提供端在接收到第一提示指令后就会进行信号提示。
除了目标服务请求端可以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信号提示之外,服务器也可以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信号提示,在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还包括:
步骤14,服务器获取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提示请求;其中,提示请求中携带有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
步骤15,服务器根据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第二提示指令;
步骤16,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第二提示指令进行提示。
在上述步骤14中,提示请求可以是服务请求方通过服务请求端向服务器所发出的,以使服务器能够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信号提示。
具体的,只有在服务器接收到服务请求方所发送的提示请求后,服务器才能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信号提示,而服务器并不知道需要控制哪一个服务提供端进行信号提示,因此,在提示请求中需要携带有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
或者,服务器会监控目标服务提供端的短距离信号连接的连接状态,连接状态包括已连接和未连接两个状态,当服务器检测到连接状态为已连接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后,就会向该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提示指令,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信号提示。
在上述步骤15中,第二提示指令的含义可以参考上文中所提到的第一提示指令的含义。
具体的,服务器在接收到提示请求后,会根据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提示指令,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能够进行信号提示,以便服务请求方能够快速的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提高服务请求方对目标服务提供端的使用效率。
在上述步骤16中,目标服务提供端在接受到第二提示指令后,会根据第二提示指令进行信号提示。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除了对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和控制减速之外,为了减少目标服务提供端成为某些服务请求方的私有物品,提高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循环使用效率,还需要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关锁。基于此,如图2所示,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关锁方法,应用于服务请求端,包括:
S401,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以使服务器返回根据使用请求确定出目标服务提供端,且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获取服务器所发送的距离检测请求;
S402,根据距离检测请求,计算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
S403,在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数值时,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关锁指令,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关锁。
在上述步骤S401中,服务请求端可以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以及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指令的设备,服务请求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服务器可以是用于接收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以及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指令的设备,服务器可以是高性能计算机(如,电脑)。目标服务提供端可以是为服务请求方提供便利的交通工具,具体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可以是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共享汽车等。使用请求是服务请求方在使用服务提供端时,服务请求方通过服务请求端所发出的。距离检测请求指的是服务器在判断出目标服务提供端在停止运行的情况下向服务请求端发送的,可以控制服务请求端计算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
具体的,服务请求方想要使用服务提供端时,为了能够尽快的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服务请求方需要通过服务请求端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然后让服务器给服务请求方推荐目标服务提供端,使得服务请求方不需要漫无目的的寻找目标服务提供端,提高了服务请求方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效率。而服务器在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时,主要考虑的是服务请求端与服务使用端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让服务请求方快速的找到,因此,服务请求方在通过服务请求端上传使用请求时,需要在使用请求中携带有第一当前位置信息,根据第一当前位置信息,服务器才会找到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服务请求端在获取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后,服务请求端会查找附近能够发出短距离通信信号的服务提供端,在查找到的服务提供端中根据身份信息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然后,服务请求端与确定出来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其中,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可以是用于表征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唯一标识(如,ID)。短距离通信连接可以是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信号传输的方式,短距离通信连接指的是在较短的距离范围内才会实现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短距离通信连接指的是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实现的无线信号连接,短距离通信技术可以是下任意一种技术:蓝牙技术、近程通信技术、红外技术、紫峰技术、无线宽带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第一当前位置可以是服务请求方在通过服务请求端发送使用请求时,服务请求端当前所处的位置。
在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服务请求方可以正常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会实时对服务提供端的运动状态信息进行监控(运动状态信息指的是服务提供端当前的运动情况,具体的可以是服务提供端当前的行驶速度),如果运动状态信息表征当前目标服务提供端处于停止状态,说明服务请求方可能没有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正常行驶,为了提高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循环使用,可能需要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关锁。当目标服务提供端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较近时,说明服务请求方可能仅仅是临时停车,之后很有可能再次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行驶,因此,不需要目标服务提供端关锁;当目标服务提供端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较远时,说明服务请求方可能不再需要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因此,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关锁,进而,服务器向服务请求端发送距离检测请求。
在上述步骤S402中,连接强度可以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的两个设备之间传输信号的强度,具体的,指的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和服务请求端之间信号传输的信号强度。
具体的,服务请求端在接收到距离检测请求后,会根据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的长度与连接强度成正比,距离的长度越长,连接强度越弱,距离的长度越短,连接强度越强,因此,可以通过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
在上述步骤S403中,预设数值是人为设置的,关锁指令指的是在对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关锁时服务请求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所发出的,关锁指令可以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关锁。
具体的,在步骤S402中计算得到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后,将得到的距离与预设数值进行比对,如果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数值,则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较远,说明服务请求方可能不再需要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因此,服务请求端可以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关锁指令,通过关锁指令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关锁。
本申请通过上述三个步骤,实现了在服务请求方不对服务请求端进行操作的情况下实现了对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快速关锁。
在本申请中,除了服务请求端可以控制服务提供端进行关锁之外,服务器也可以控制服务提供端进行关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关锁方法,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步骤S501,根据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向目标服务请求端发送根据使用请求确定出的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目标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实时获取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其中,当前状态信息携带有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运动状态信息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状态信息;
步骤S502,根据运动状态信息和连接状态信息,生成关锁指令;
步骤S503,将关锁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关锁。
在上述步骤S501中,目标服务请求端可以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以及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指令的设备,目标服务请求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服务器可以是用于接收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以及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指令的设备,服务器可以是高性能计算机(如,电脑)。目标服务提供端可以是为服务请求方提供便利的交通工具,具体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可以是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共享汽车等。使用请求是服务请求方在使用服务提供端时,服务请求方通过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出的。当前状态信息可以包括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运动状态信息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状态信息,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运动状态信息指的是目标服务提供端当前的运动情况,运动状态信息包括停止状态信息和移动状态信息,停止状态信息表征目标服务提供端已经停止运动了,移动状态信息表征目标服务提供端还在移动;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状态信息指的是目标服务提供端当前与目标服务请求端之间连接的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情况,连接状态信息包括已连接和未连接,已连接表征目标服务提供端与目标服务请求端之间可以实现信号传输,未连接表征目标服务提供端与目标服务请求端之间不可以实现信号传输。
具体的,服务请求方想要使用服务提供端时,为了能够尽快的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服务请求方需要通过服务请求端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然后让服务器给服务请求方推荐目标服务提供端,使得服务请求方不需要漫无目的的寻找目标服务提供端,提高了服务请求方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效率。而服务器在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时,主要考虑的是服务请求端与服务使用端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让服务请求方快速的找到,因此,服务请求方在通过服务请求端上传使用请求时,需要在使用请求中携带有第一当前位置信息,根据第一当前位置信息,服务器才会找到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服务请求端在获取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后,服务请求端会查找附近能够发出短距离通信信号的服务提供端,在查找到的服务提供端中根据身份信息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然后,服务请求端与确定出来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其中,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可以是用于表征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唯一标识(如,ID)。短距离通信连接可以是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信号传输的方式,短距离通信连接指的是在较短的距离范围内才会实现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短距离通信连接指的是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实现的无线信号连接,短距离通信技术可以是下任意一种技术:蓝牙技术、近程通信技术、红外技术、紫峰技术、无线宽带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第一当前位置可以是服务请求方在通过服务请求端发送使用请求时,服务请求端当前所处的位置。
在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服务请求方可以正常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会实时对服务提供端的运动状态信息进行监控(运动状态信息指的是服务提供端当前的运动情况,具体的可以是服务提供端当前的行驶速度),如果运动状态信息表征当前目标服务提供端处于停止状态,有可能是目标服务提供端是临时停车(如,等红绿灯),此时目标服务提供端是不需要关锁的,而有时可能是服务请求方不想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了,这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关锁了,本申请中通过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信号就可以判断出服务请求方是否真的不想要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了,因此,服务器需要实时的获取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运动状态信息和连接状态信息。
在上述步骤S502中,关锁指令指的是在对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关锁时服务请求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所发出的,关锁指令可以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关锁。
具体的,服务器实时获取的运动状态信息和连接状态信息可能是实时变化的,所以服务器需要实时对获取的运动状态信息和连接状态信息进行判断,才能生成关锁指令。
在上述步骤S503中,服务器会将生成的关锁指令发送给目标服务提供端,目标服务提供端就会根据关锁指令进行关锁。
只有在目标服务请求方想停止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时,服务器才需要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关锁指令,而判断目标服务请求方是否想停止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可以通过运动状态信息和连接状态信息来确定,因此,步骤S502,包括:
步骤5021,若运动状态信息为停止状态信息时,且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多次连接状态信息均为未连接,则生成关锁指令。
在上述步骤5021中,当运动状态信息为停止状态信息,说明目标服务提供端是处于停止运动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目标服务请求方有可能是不想再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也有可能是目标服务请求方正在等待红绿灯,因此,还需要通过连接状态信息来判断目标服务请求方是否有还需要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的需求。当连接状态信息是已连接时,说明目标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不是很远,目标服务请求方可能还会再次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当连接状态信息是未连接时,说明目标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较远了,目标服务请求方再次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可能性很小,因此,需要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关锁指令。但是,当连接状态信息是未连接时有可能是因为信号连接不稳定造成了,此时,目标服务请求端可能还在目标服务提供端的附近,目标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可能很快会再次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因此,当检测到连接状态信息是未连接时,需要多重复检测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状态,只有多次检测结果均显示为未连接,则说明目标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很远了,目标服务请求端不在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服务器才会生成关锁指令。
服务器和服务提供端是属于同一个服务系统的,因此,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关锁方法,应用于服务系统,服务系统包括目标服务提供端和服务器,包括:
步骤S601,服务器获取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向目标服务请求端发送根据使用请求确定出的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目标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实时获取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其中,当前状态信息携带有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运动状态信息和短距离信号连接状态信息;
步骤S602,服务器根据运动状态信息和连接状态信息,生成关锁指令;
步骤S603,服务器将关锁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提供端;
步骤S604,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关锁指令进行关锁。
在上述步骤S601中,目标服务请求端可以是用于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以及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指令的设备,目标服务请求端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智能手表等。服务器可以是用于接收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以及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指令的设备,服务器可以是高性能计算机(如,电脑)。目标服务提供端可以是为服务请求方提供便利的交通工具,具体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可以是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共享汽车等。使用请求是服务请求方在使用服务提供端时,服务请求方通过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出的。当前状态信息可以包括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运动状态信息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状态信息,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运动状态信息指的是目标服务提供端当前的运动情况,运动状态信息包括停止状态信息和移动状态信息,停止状态信息表征目标服务提供端已经停止运动了,移动状态信息表征目标服务提供端还在移动;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状态信息指的是目标服务提供端当前与目标服务请求端之间连接的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情况,连接状态信息包括已连接和未连接,已连接表征目标服务提供端与目标服务请求端之间可以实现信号传输,未连接表征目标服务提供端与目标服务请求端之间不可以实现信号传输。
具体的,服务请求方想要使用服务提供端时,为了能够尽快的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服务请求方需要通过服务请求端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然后让服务器给服务请求方推荐目标服务提供端,使得服务请求方不需要漫无目的的寻找目标服务提供端,提高了服务请求方找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效率。而服务器在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时,主要考虑的是服务请求端与服务使用端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让服务请求方快速的找到,因此,服务请求方在通过服务请求端上传使用请求时,需要在使用请求中携带有第一当前位置信息,根据第一当前位置信息,服务器才会找到与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服务请求端在获取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后,服务请求端会查找附近能够发出短距离通信信号的服务提供端,在查找到的服务提供端中根据身份信息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然后,服务请求端与确定出来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其中,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可以是用于表征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唯一标识(如,ID)。短距离通信连接可以是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信号传输的方式,短距离通信连接指的是在较短的距离范围内才会实现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通信连接,短距离通信连接指的是通过短距离通信技术实现的无线信号连接,短距离通信技术可以是下任意一种技术:蓝牙技术、近程通信技术、红外技术、紫峰技术、无线宽带技术、射频识别技术等。第一当前位置可以是服务请求方在通过服务请求端发送使用请求时,服务请求端当前所处的位置。
在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服务请求方可以正常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在这种情况下,服务器会实时对服务提供端的运动状态信息进行监控(运动状态信息指的是服务提供端当前的运动情况,具体的可以是服务提供端当前的行驶速度),如果运动状态信息表征当前目标服务提供端处于停止状态,有可能是目标服务提供端是临时停车(如,等红绿灯),此时目标服务提供端是不需要关锁的,而有时可能是服务请求方不想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了,这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关锁了,本申请中通过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信号就可以判断出服务请求方是否真的不想要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了,因此,服务器需要实时的获取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运动状态信息和连接状态信息。
在上述步骤S602中,关锁指令指的是在对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关锁时服务请求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所发出的,关锁指令可以控制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关锁。
具体的,服务器实时获取的运动状态信息和连接状态信息可能是实时变化的,所以服务器需要实时对获取的运动状态信息和连接状态信息进行判断,才能生成关锁指令。
在上述步骤S603和步骤S604中,服务器在生成关锁指令后,只有发送给目标服务提供端,关锁指令才会起到作用,而目标服务提供端只有接收到关锁指令后,才会进行关锁。
只有在目标服务请求方想停止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时,服务器才需要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关锁指令,而判断目标服务请求方是否想停止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可以通过运动状态信息和连接状态信息来确定,因此,步骤S602,包括:
步骤6021,若运动状态信息为停止状态信息时,且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多次连接状态信息均为未连接,则服务器生成关锁指令。
在上述步骤6021中,当运动状态信息为停止状态信息,说明目标服务提供端是处于停止运动的情况,这种情况下,目标服务请求方有可能是想不在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也有可能是目标服务请求方正在等待红绿灯,因此,还需要通过连接状态信息来判断目标服务请求方是否有还需要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的需求。当连接状态信息是已连接时,说明目标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不是很远,目标服务请求方可能还会再次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当连接状态信息是未连接时,说明目标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较远了,目标服务请求方再次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可能性很小,因此,需要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关锁指令。但是,当连接状态信息是未连接时有可能是因为信号连接不稳定造成了,此时,目标服务请求端可能还在目标服务提供端的附近,目标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可能很快会再次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因此,当检测到连接状态信息是未连接时,需要多重复检测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状态,只有多次检测结果均显示为未连接,则说明目标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很远了,目标服务请求端不在使用目标服务提供端,服务器才会生成关锁指令。
本申请中的术语“乘客”、“请求方”、“服务请求方”和“客户”可互换使用,以指代可以请求或订购服务的个人、实体或工具。本申请中的术语“司机”、“提供方”、“服务提供方”和“供应商”可互换使用,以指代可以提供服务的个人、实体或工具。本申请中的术语“用户”可以指代请求服务、订购服务、提供服务或促成服务的提供的个人、实体或工具。例如,用户可以是乘客、驾驶员、操作员等,或其任意组合。在本申请中,“乘客”和“乘客终端”可以互换使用,“驾驶员”和“驾驶员终端”可以互换使用。
本申请中使用的定位技术可以基于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罗盘导航系统(COMPASS)、伽利略定位系统、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 Satellite System,QZSS)、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定位技术等,或其任意组合。一个或多个上述定位系统可以在本申请中互换使用。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系统100的架构示意图。
例如,服务系统100可以是用于诸如出租车、代驾服务、快车、拼车、公共汽车服务、驾驶员租赁、或班车服务之类的运输服务、或其任意组合的在线运输服务平台。服务系统100可以包括服务器110(本申请所提供方法的执行主体的一种)、网络120、服务请求端130(验证终端)、服务提供端140(网约车)和数据库150中的一种或多种,服务器110中可以包括执行指令操作的处理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可以是单个服务器,也可以是服务器组。服务器组可以是集中式的,也可以是分布式的(例如,服务器110可以是分布式系统)。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相对于终端,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远程的。例如,服务器110可以经由网络120访问存储在服务请求端130、服务提供端140、或数据库150、或其任意组合中的信息和/或数据。作为另一示例,服务器110可以直接连接到服务请求端130、服务提供端140和数据库150中至少一个,以访问存储的信息和/或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可以在云平台上实现;仅作为示例,云平台可以包括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社区云(community cloud)、分布式云、跨云(inter-cloud)、多云(multi-cloud)等,或者它们的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器110可以在具有本申请中图5所示的一个或多个组件的电子设备1000上实现。
网络120可以用于信息和/或数据的交换。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系统100中的一个或多个组件(例如,服务器110,服务请求端130,服务提供端140和数据库150)可以向其他组件发送信息和/或数据。例如,服务器110可以经由网络120从服务请求端130获取服务请求。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120可以是任何类型的有线或者无线网络,或者是他们的结合。仅作为示例,网络120可以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光纤网络、远程通信网络、内联网、因特网、局域网(Local Area Network,L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广域网(Wide Area Network,WAN)、公共电话交换网(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蓝牙网络、ZigBee网络、或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网络等,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网络12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网络接入点。例如,网络120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入点,例如基站和/或网络交换节点,服务系统10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通过该接入点连接到网络120以交换数据和/或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请求端130的服务请求方可以是除服务实际需求者之外的其他人。例如,服务请求端130的服务请求方A可以使用服务请求端130来为服务实际需求者B发起服务请求(比如,服务请求方A可以为自己的朋友B叫车),或者从服务器110接收服务信息或指令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提供端140的服务请求方可以是服务实际提供者,也可以是除服务实际提供者之外的其他人。例如,服务提供端140的服务请求方C可以使用服务提供端140接收由服务实际提供者D提供服务的服务请求(比如服务请求方C可以为自己雇用的服务提供方D接单),和/或来自服务器110的信息或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请求方”和“服务请求端”可以互换使用,“服务提供方”和“服务提供端”可以互换使用。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请求端130可以包括移动设备、平板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或机动车辆中的内置设备等,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设备可以包括智能家居设备、可穿戴设备、智能移动设备、虚拟现实设备、或增强现实设备等,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家居设备可以包括智能照明设备、智能电器设备的控制设备、智能监控设备、智能电视、智能摄像机、或对讲机等,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可包括智能手环、智能鞋带、智能玻璃、智能头盔、智能手表、智能服装、智能背包、智能配件等、或其任何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移动设备可以包括智能手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游戏设备、导航设备、或销售点(point of sale,POS)设备等,或其任意组合。在一些实施例中,虚拟现实设备和/或增强现实设备可以包括虚拟现实头盔、虚拟现实玻璃、虚拟现实贴片、增强现实头盔、增强现实玻璃、或增强现实贴片等,或其任意组合。例如,虚拟现实设备和/或增强现实设备可以包括各种虚拟现实产品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机动车辆中的内置设备可以包括车载计算机、车载电视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请求端130可以是具有用于定位服务请求方和/或服务请求端的位置的定位技术的设备。
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提供端140可以是与服务请求端130类似或相同的设备。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提供端140可以是具有定位技术的设备,用于定位服务提供方和/或服务提供端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请求端130和/或服务提供端140可以与其他定位设备通信以确定服务请求方、服务请求端130、服务提供方、或服务提供端140、或其任意组合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服务请求端130和/或服务提供端140可以将定位信息发送给服务器110。
数据库150可以存储数据和/或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库150可以存储从服务请求端130和/或服务提供端140获得的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库150可以存储在本申请中描述的示例性方法的数据和/或指令。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库150可以包括大容量存储器、可移动存储器、易失性读写存储器、或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等,或其任意组合。作为举例,大容量存储器可以包括磁盘、光盘、固态驱动器等;可移动存储器可包括闪存驱动器、软盘、光盘、存储卡、zip磁盘、磁带等;易失性读写存储器可以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RAM可以包括动态RAM(Dynamic Random AccessMemory,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RAM(Double Date-Rate Synchronous RAM,DDRSDRAM);静态RAM(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SRAM),晶闸管RAM(Thyristor-BasedRandom Access Memory,T-RAM)和零电容器RAM(Zero-RAM)等。作为举例,ROM可以包括掩模ROM(Mask Read-Only Memory,MROM)、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PROM)、可擦除可编程ROM(Programmable Erasable Read-only Memory,PE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EPROM)、光盘ROM(CD-ROM)、以及数字通用磁盘ROM等。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库150可以在云平台上实现。仅作为示例,云平台可以包括私有云、公有云、混合云、社区云、分布式云、跨云、多云或者其它类似的等,或其任意组合。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验证方法对应的验证装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申请实施例上述验证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与本申请所提供方法对应的装置,由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装置解决问题的原理与本申请实施例上述方法相似,因此装置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参照图4所示,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解锁装置,应用于服务提供端,包括:
获取模块501,用于在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通过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获取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第一解锁请求;
第一解锁模块502,用于根据第一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通过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获取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提示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示指令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连接模块,若服务提供端处于临时关锁状态,且服务提供端位于非停车区域,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已经未连接后,用于与服务请求端建立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以使目标服务请求端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二距离,在第二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返回给服务提供端发送第二解锁请求;
第二解锁模块,用于根据第二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若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小于预设强度,接收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临时关锁指令,并根据临时关锁指令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后,接收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与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返回给服务提供端的第三解锁请求;
第三解锁模块,用于根据第三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当服务提供端处于停车区域,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中断,且处于关锁状态时,若在预设时间段内与目标服务请求端建立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则用于接收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计算得到的第四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返回给服务提供端的第四解锁请求;
第四解锁模块,用于根据第四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解锁装置,应用于服务系统,服务系统包括目标服务提供端和服务器,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服务器获取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携带有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根据第一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目标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目标服务请求端,以使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根据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在确定出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
解锁模块,用于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送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服务器根据第一当前位置、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第二当前位置和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属性信息,确定目标服务提供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剩余续航时间、已使用时长、健康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目标服务提供端获取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第一提示指令;
第二提示模块,用于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第一提示指令进行提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
服务器获取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提示请求;其中,提示请求中携带有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服务器根据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第二提示指令;
第二提示模块,用于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第二提示指令进行提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提示指令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关锁装置,应用于服务请求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以使服务器返回根据使用请求确定出目标服务提供端,且与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获取服务器所发送的距离检测请求;
计算模块,用于基于距离检测请求,根据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
关锁模块,用于在与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数值时,向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关锁指令,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关锁。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关锁装置,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向目标服务请求端发送根据使用请求确定出的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目标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实时获取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其中,当前状态信息携带有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运动状态信息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状态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运动状态信息和连接状态信息,生成关锁指令;
关锁模块,用于将关锁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目标服务提供端关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成模块,包括:
生成单元,若运动状态信息为停止状态信息时,且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多次连接状态信息均为未连接,则用于生成关锁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关锁装置,应用于服务系统,服务系统包括目标服务提供端和服务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服务器获取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向目标服务请求端发送根据使用请求确定出的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目标服务请求端与目标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实时获取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其中,当前状态信息携带有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运动状态信息和短距离信号连接状态信息;
生成模块,用于服务器根据运动状态信息和连接状态信息,生成关锁指令;
发送模块,用于服务器将关锁指令发送至目标服务提供端;
关锁模块,用于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关锁指令进行关锁。
在一些实施例中,生成模块,包括:
生成单元,若运动状态信息为停止状态信息时,且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多次连接状态信息均为未连接,则用于服务器生成关锁指令。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电子设备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000包括: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2和总线1003,存储器1002存储有执行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处理器1001与存储器1002之间通过总线1003通信,处理器1001执行存储器1002中存储的服务提供端归还站点的确定方法的步骤。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和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本申请中不再赘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又例如,多个模块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通信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模块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模块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执行的非易失的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60)

1.一种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请求端,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服务请求端的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请求端;
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
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
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之后,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第三距离;
若所述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则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临时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服务请求端的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请求端,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服务请求端的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第二当前位置和每个服务候选提供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请求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剩余续航时间、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已使用时长、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健康程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提示指令,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提示指令进行提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指令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处于临时关锁状态,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位于非停车区域,且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已经未连接后,则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
根据所述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二距离;
在所述第二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小于预设强度,则发送临时关锁指令,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且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位于非停车区域,则在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之后,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第三距离;
若所述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则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临时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处于关锁状态,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位于停车点,以及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已经中断后,则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短距离连接建立请求,以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
若在预设时间段内建立了所述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则根据所述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四距离;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关锁时刻和当前时刻的差值确定的;
在所述第四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9.一种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获取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其中,所述使用请求中携带有所述服务请求端的第一当前位置;
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服务请求端之间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
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请求端,以使所述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并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之后,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第三距离;若所述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则所述服务请求端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临时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10.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服务请求端之间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第二当前位置和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剩余续航时间、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已使用时长、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健康程度。
12.根据权利要求 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请求端,以使所述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提示请求;其中,所述提示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提示指令,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提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指令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
14.一种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提供端,包括:
在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所述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通过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获取所述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第一解锁请求;
根据所述第一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在根据所述解锁请求进行解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小于预设强度,接收到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临时关锁指令,并根据所述临时关锁指令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后,接收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与所述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返回给所述服务提供端的第三解锁请求;
根据所述第三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所述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还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获取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提示指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指令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解锁请求进行解锁之后,还包括:
若所述服务提供端处于临时关锁状态,且所述服务提供端位于非停车区域,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已经未连接后,与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建立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以使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述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二距离,在所述第二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返回给所述服务提供端发送第二解锁请求;
根据所述第二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解锁请求进行解锁之后,还包括:
当所述服务提供端处于停车区域,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中断,且处于关锁状态时,若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建立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则接收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计算得到的第四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返回给所述服务提供端的第四解锁请求;
根据所述第四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19.一种解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系统,所述服务系统包括目标服务提供端和服务器,包括:
所述服务器获取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携带有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在确定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
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在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且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之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接收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返回给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临时解锁请求。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包括: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第二当前位置和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剩余续航时间、已使用时长、健康程度。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还包括:
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获取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第一提示指令;
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第一提示指令进行提示。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提示请求;其中,所述提示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第二提示指令;
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第二提示指令进行提示。
24.根据权利要求22和23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指令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
25.一种关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请求端,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以使服务器返回根据所述使用请求确定出目标服务提供端,且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获取所述服务器所发送的距离检测请求;
根据所述距离检测请求,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
在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关锁指令,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关锁;
所述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以使服务器返回根据所述使用请求确定出目标服务提供端,包括:
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服务请求端的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请求端;
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
在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且在获取所述服务器所发送的距离检测请求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
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之后,还包括:
在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之后,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第三距离;
若所述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则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临时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26.一种关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根据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向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发送根据使用请求确定出的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所述目标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实时获取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状态信息携带有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运动状态信息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状态信息;
根据所述运动状态信息和所述连接状态信息,生成关锁指令;
将所述关锁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关锁;
根据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向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发送根据使用请求确定出的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所述目标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实时获取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使用请求中携带的第一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服务请求端之间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
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请求端,以使所述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并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后,实时获取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
在获取的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为临时关锁状态时,所述服务提供端接收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与所述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所述服务请求端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临时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运动状态信息和所述连接状态信息,生成关锁指令,包括:
若所述运动状态信息为停止状态信息时,且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多次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均为未连接,则所述生成所述关锁指令。
28.一种关锁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系统,所述服务系统包括目标服务提供端和服务器,包括:
所述服务器获取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向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发送根据使用请求确定出的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所述目标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实时获取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状态信息携带有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运动状态信息和短距离信号连接状态信息;
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运动状态信息和所述连接状态信息,生成关锁指令;
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关锁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
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关锁指令进行关锁;
所述服务器获取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向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发送根据使用请求确定出的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所述目标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实时获取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包括:
所述服务器获取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携带有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在确定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
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在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解锁请求进行解锁后,所述服务器实时获取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
在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且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之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临时解锁请求进行解锁,所述临时解锁请求是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在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反馈的临时解锁请求。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运动状态信息和所述连接状态信息,生成关锁指令,包括:
若所述运动状态信息为停止状态信息时,且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多次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均为未连接,则所述服务器生成所述关锁指令。
30.一种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请求端,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服务请求端的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请求端;
第一连接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
第一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
第一解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之后,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第三距离;若所述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则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临时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服务请求端的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第二当前位置和每个服务候选提供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请求端。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剩余续航时间、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已使用时长、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健康程度。
33.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提示指令,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提示指令进行提示。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指令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
35.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二连接模块,若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处于临时关锁状态,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位于非停车区域,且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已经未连接后,则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
第二计算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二距离;
第二解锁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二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36.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计算模块,若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小于预设强度,则发送临时关锁指令,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且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位于非停车区域,则在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之后,用于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第三距离;
第三解锁模块,若所述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则用于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临时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37.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三连接模块,若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处于关锁状态,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位于停车点,以及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已经中断后,则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短距离连接建立请求,以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
第四计算模块,若在预设时间段内建立了所述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则用于根据所述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四距离;其中,所述预设时间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关锁时刻和当前时刻的差值确定的;
第四解锁模块,在所述第四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用于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38.一种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其中,所述使用请求中携带有所述服务请求端的第一当前位置;
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服务请求端之间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
解锁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请求端,以使所述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并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之后,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第三距离;若所述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则所述服务请求端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临时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39.根据权利要求 3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第二当前位置和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剩余续航时间、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已使用时长、所述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健康程度。
41.根据权利要求 4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请求模块,用于获取所述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提示请求;其中,所述提示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
提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提示指令,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提示。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指令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
43.一种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提供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在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所述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后,通过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获取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第一解锁请求;
第一解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所述解锁装置,还包括: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若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小于预设强度,接收到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临时关锁指令,并根据所述临时关锁指令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后,接收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与所述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返回给所述服务提供端的第三解锁请求;
第三解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三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提示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获取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提示指令。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指令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
46.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连接模块,若所述服务提供端处于临时关锁状态,且所述服务提供端位于非停车区域,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已经未连接后,用于与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建立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以使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述第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二距离,在所述第二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返回给所述服务提供端发送第二解锁请求;
第二解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47.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根据所述解锁请求进行解锁之后,还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当所述服务提供端处于停车区域,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中断,且处于关锁状态时,若在预设时间段内与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建立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则用于接收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第三短距离通信连接计算得到的第四距离小于预设距离时,返回给所述服务提供端的第四解锁请求;
第四解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四解锁请求进行解锁。
48.一种解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系统,所述服务系统包括目标服务提供端和服务器,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所述服务器获取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携带有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在确定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
解锁模块,用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解锁请求进行解锁;在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且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之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接收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返回给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临时解锁请求。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第二当前位置和每个候选服务提供端的属性信息,确定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属性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剩余续航时间、已使用时长、健康程度。
51.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获取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第一提示指令;
第二提示模块,用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第一提示指令进行提示。
52.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服务器获取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提示请求;其中,所述提示请求中携带有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第二提示指令;
第二提示模块,用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第二提示指令进行提示。
53.根据权利要求51和52任意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提示指令包括以下指令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灯光提示指令、声音提示指令和屏幕提示指令。
54.一种关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请求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以使服务器返回根据所述使用请求确定出目标服务提供端,且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获取所述服务器所发送的距离检测请求;所述向服务器发送使用请求,以使服务器返回根据所述使用请求确定出目标服务提供端,包括:向服务器发送携带有服务请求端的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以使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所述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在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且在获取所述服务器所发送的距离检测请求之前,还包括: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计算模块,用于基于所述距离检测请求,根据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
关锁模块,用于在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距离大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关锁指令,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关锁;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之后,还包括:在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之后,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第三距离;若所述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则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临时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
55.一种关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向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发送根据使用请求确定出的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所述目标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实时获取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状态信息携带有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运动状态信息和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状态信息;根据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向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发送根据使用请求确定出的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所述目标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实时获取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包括:根据所述使用请求中携带的第一当前位置,确定与所述服务请求端之间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发送给所述服务请求端,以使所述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并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以及在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后,实时获取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在获取的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为临时关锁状态时,所述服务提供端接收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与所述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所述服务请求端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临时解锁请求,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进行解锁;
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运动状态信息和所述连接状态信息,生成关锁指令;
关锁模块,用于将所述关锁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关锁。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生成单元,若所述运动状态信息为停止状态信息时,且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多次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均为未连接,则用于所述生成所述关锁指令。
57.一种关锁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服务系统,所述服务系统包括目标服务提供端和服务器,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所述服务器获取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向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发送根据使用请求确定出的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所述目标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实时获取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其中,所述当前状态信息携带有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运动状态信息和短距离信号连接状态信息;所述服务器获取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使用请求,向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发送根据使用请求确定出的目标服务提供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与所述目标提供端建立短距离通信连接后,实时获取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包括:所述服务器获取目标服务请求端所发送的携带有第一当前位置的使用请求,根据所述第一当前位置信息,确定与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之间的距离符合预设要求的目标服务提供端,并将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返回给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以使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根据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身份信息,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建立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之间的第一距离,在确定出所述第一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发送解锁请求;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解锁请求进行解锁;在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解锁请求进行解锁后,所述服务器实时获取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的当前状态信息;在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解锁,且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从正常使用状态转变为临时关锁状态之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临时解锁请求进行解锁,所述临时解锁请求是所述目标服务请求端在根据所述第一短距离通信连接的连接强度计算得到的第三距离小于预设数值时,向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反馈的临时解锁请求;
生成模块,用于所述服务器根据所述运动状态信息和所述连接状态信息,生成关锁指令;
发送模块,用于所述服务器将所述关锁指令发送至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
关锁模块,用于所述目标服务提供端根据所述关锁指令进行关锁。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成模块,包括:
生成单元,若所述运动状态信息为停止状态信息时,且在预设时间段内获取多次所述连接状态信息均为未连接,则用于所述服务器生成所述关锁指令。
5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介质和总线,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所述处理器可执行的机器可读指令,当电子设备运行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介质之间通过总线通信,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机器可读指令,以执行如权利要求1-8、9-13、14-18、19-24、25、26-27和28-29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6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8、9-13、14-18、19-24、25、26-27和28-29任一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2010444038.3A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Active CN11161294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4038.3A CN111612949B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202211364485.3A CN115641663A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4038.3A CN111612949B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64485.3A Division CN115641663A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12949A CN111612949A (zh) 2020-09-01
CN111612949B true CN111612949B (zh) 2022-11-22

Family

ID=7219916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44038.3A Active CN111612949B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202211364485.3A Pending CN115641663A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64485.3A Pending CN115641663A (zh) 2020-05-22 2020-05-22 一种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1161294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98907A (zh) * 2021-07-08 2021-10-15 玛狮智能出行股份公司 一种个人电动车辆出行安全监督保护方法及系统
CN117058789A (zh) * 2023-08-18 2023-11-14 深圳市泰比特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感应的开关锁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46332A (zh) * 2017-04-26 2017-09-0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交通工具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934904A (zh) * 2017-04-28 2017-07-07 乐享智行(天津)科技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智能车锁及其应用的基于卫星定位的租车系统
CN107767239A (zh) * 2017-11-21 2018-03-06 柠创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单车泊车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8109239A (zh) * 2017-12-20 2018-06-01 东峡大通(北京)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锁的开锁方法、移动终端及开锁系统
CN108833455A (zh) * 2018-03-23 2018-11-16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区域Wi-Fi网络感知的单车共享系统
CN110852850A (zh) * 2019-11-13 2020-02-28 汉海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共享物品推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41663A (zh) 2023-01-24
CN111612949A (zh) 202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209542A1 (en) System for selecting drivers for transportation requests with specified time durations
JP6508130B2 (ja) カーシェアリングシステム
US948849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lectric vehicle trip and recharge planning
CN107004231B (zh) 共享车辆管理装置和共享车辆管理方法
JP6678384B2 (ja) 共用車両管理装置及び共用車両管理方法
CN111612949B (zh) 一种解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KR20120090445A (ko) 안전한 택시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967928B (zh) 一种乘车订单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1612558A (zh) 行程邀约的方法和系统
US9743247B2 (en) Position information providing device, position information providing system
US20190263271A1 (en) Execution of charge session swap based on charging priority
US11470441B2 (en) In-vehicle terminal and ride-sharing control method
CN112634647B (zh) 一种提供停车信息的导航系统、方法、设备及介质
JP2015225568A (ja) 共用車両管理装置及び共用車両管理方法
JP6435773B2 (ja) 共用車両管理装置及び共用車両管理方法
CN111612184B (zh) 行驶支援装置、车辆、行驶管理装置、终端装置和行驶支援方法
US11566908B2 (en) Ride-sharing assistance system, ride-sharing assistance apparatus and ride-sharing assistance method
CN111612286B (zh) 一种订单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861087A (zh) 一种服务提供端归还站点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N117043030A (zh) 自动驾驶控制方法、电子设备、移动终端及车辆
US20210090197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connecting one or more transportation vehicles to customers
CN111615093A (zh) 一种服务提供端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介质
CN112312078A (zh) 信息处理设备、信息处理方法以及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30406129A1 (en) System,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for managing unmanned autonomous vehicle
CN115331466B (zh) 泊车路线信息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和程序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