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9588B -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9588B
CN111609588B CN202010331311.1A CN202010331311A CN111609588B CN 111609588 B CN111609588 B CN 111609588B CN 202010331311 A CN202010331311 A CN 202010331311A CN 111609588 B CN111609588 B CN 11160958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r
temperature
exhaust
preset
opening degr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313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09588A (zh
Inventor
郑波
吕如兵
黄健贵
梁祥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20103313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0958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6095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95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095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95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13/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reversible cycl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06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 F24F3/06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arrangements for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 for the subsequent treatment of primary air in the room units with a plurality of evaporators or conden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31/00Compressor arrangements
    • F25B31/002Lubrication
    • F25B31/004Lubrication oil recirculating arrang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该双温空调系统包括: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第一管路和第二管路汇合后通过第三管路连通至室外换热器,在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固定,且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能够从预设节流装置开度表中选择对应的开度基准及开度上下限,并根据压缩机的第一排气温度或者第二排气温度进行控制调节;或者,根据所述压缩机的第三排气口处的第三排气温度进行控制调节。根据本申请能够实现双温空调系统中的两个节流装置的稳定控制,保证双温空调系统稳定、可靠且高效地运行。

Description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现有空调系统通常采用单吸单排压缩机,通过与室内外的单排或多排换热器构成制冷循环回路,从而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或冷却,以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的要求。该空调系统由于压缩机只有一对吸排气口与室内外换热器相连接,故只能实现一个蒸发温度和冷凝温度。为了实现对室内空气进行梯级加热或冷却,申请号为CN105444453A的专利提出了双缸并联压缩机的双温空调系统以提高系统能效和减缓低温制热结霜工况下的能力能效衰减速度。双温空调系统具有两个节流装置,两个节流装置的控制对系统性能的发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双温空调系统需要两个节流装置,而两个节流装置之间属于并联关系,彼此之间开度相互影响,因此在实际系统控制中,存在相互耦合、难以稳定控制等技术问题,因此本申请研究设计出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发明内容
因此,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双温空调系统中两个节流装置无法实现稳定控制,导致系统无法稳定、可靠、高效运行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双温空调系统,包括:
压缩机、室外换热器、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压缩机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第一气缸具有第一吸气口和第一排气口,第二气缸具有第二吸气口和第二排气口;室外换热器能够同时连通至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第一室内换热器能够连通至第一吸气口,第二室内换热器能够连通至第二吸气口;或者,室外换热器能够同时连通至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第一室内换热器能够连通至第一排气口,第二室内换热器能够连通至第二排气口;
或者,第一气缸具有第一吸气口,第二气缸具有第二吸气口,第一气缸排出的气体和第二气缸排出的气体在压缩机的壳体内部混合后通过第三排气口排出:室外换热器能够连通至第三排气口,第一室内换热器能够连通至第一吸气口,第二室内换热器能够连通至第二吸气口;或者,室外换热器能够同时连通至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第一室内换热器能够连通至第三排气口,第二室内换热器也能够连通至第三排气口;
与第一室内换热器连通的第一管路、和与第二室内换热器连通的第二管路汇合后通过第三管路连通至室外换热器,在第三管路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第二管路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
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能够调节,第二节流装置的开度固定,且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能够从预设节流装置开度表中选择对应的开度基准及开度上下限,并根据压缩机的第一排气口处的第一排气温度或者第二排气口处的第二排气温度进行控制调节;或者,根据所述压缩机的第三排气口处的第三排气温度进行控制调节。
优选地,预设节流装置开度表包括多个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压缩机运行频率预设范围,不同的预设基准开度分别对应不同的压缩机运行频率预设范围和不同的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第一节流装置对应于多个不同的预设基准开度中的一个且以其所对应的预设基准开度为调整基准;或者,预设节流装置开度表包括多个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压缩机运行频率预设范围,不同的预设基准开度分别对应不同的压缩机运行频率预设范围,至少一个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对应至少两个不同的预设基准开度,第一节流装置对应于多个不同的预设基准开度中的一个且以其所对应的预设基准开度为调整基准。
优选地,预设的节流装置开度表还包括对应于多个不同的预设基准开度的调整上限及调整下限,第一节流装置在以其所对应的预设基准开度对应的调整上限及调整下限之间调整。
优选地,制冷运行时,所述室外换热器同时连通至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连通至所述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大小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排气温度与第一预设值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二排气温度与第二预设值的差值之间的绝对值较大者进行调节,其中所述第一排气温度为所述第一排气口处的排气温度,所述第二排气温度为所述第二排气口处的排气温度;
制热运行时,所述室外换热器同时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连通至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连通至所述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大小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排气温度与第一预设值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二排气温度与第二预设值的差值之间的绝对值较大者进行调节,其中所述第一排气温度为所述第一排气口处的排气温度,所述第二排气温度为所述第二排气口处的排气温度;或者,
制冷运行时,所述室外换热器连通至所述第三排气口,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连通至所述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大小能够根据所述第三排气温度与第三预设值的差值进行调节,其中所述第三排气温度为所述第三排气口处的排气温度;
制热运行时,所述室外换热器同时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连通至所述第三排气口,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连通至所述第三排气口,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大小能够根据所述第三排气温度与第三预设值的差值进行调节,其中所述第三排气温度为所述第三排气口处的排气温度。
优选地,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时,双温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所述第一四通阀的四个端口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四通阀的四个端口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或者,
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三排气口时,双温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所述第一四通阀的四个端口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所述第三排气口、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所述第二四通阀的四个端口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三排气口、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
优选地,还包括回油装置,回油装置设置在第二排气口处、以能够将第二排气口排出的气体中的油回流至压缩机的内腔底部;
回油装置包括油分离器和回油组件,第二排气口通过排气管路与油分离器连通,油分离器的底部通过回油管路连通至压缩机的内腔底部,回油组件包括设置在回油管路上的第一回油控制阀;或者,
回油装置包括油分离器和回油组件,第二排气口通过排气管路与油分离器连通,油分离器的底部通过回油管路连通至压缩机的内腔底部,回油组件包括设置在回油管路上的第二回油控制阀、和与第二回油控制阀并联的并联管路,并联管路上设置有回油毛细管。
优选地,还包括室内风机,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并排设置,室内风机设置在第二室内换热器的一侧,以使得气流依次流经第一室内换热器、第二室内换热器和室内风机。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适用于上述的双温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
检测步骤,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压缩机运行频率、第一排气温度和第二排气温度;
开度基准确定步骤,根据获取的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压缩机运行频率获得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压缩机运行频率中的至少一个对应的预设基准开度;
计算步骤,根据第一排气温度与第一预设值获得第一排气温度与第一预设值的差值;根据第二排气温度与第二预设值获得第二排气温度与第二预设值的差值;
开度调整步骤,调整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量以确定的预设基准开度为基准并根据第一排气温度与第一预设值的差值以及第二排气温度与第二预设值的差值之间的绝对值较大者进行控制调节;或者,
检测步骤,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压缩机运行频率和第三排气温度;
开度基准确定步骤,根据获取的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压缩机运行频率获得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压缩机运行频率中的至少一个对应的预设基准开度;
计算步骤,根据第三排气温度与第三预设值获得第三排气温度与第三预设值的差值;
开度调整步骤,调整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量以确定的预设基准开度为基准并根据第三排气温度与第三预设值的差值进行控制调节。
优选地,当预设节流装置开度表包括对应于多个不同的预设基准开度的调整上限及调整下限时,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在以其所对应的预设基准开度对应的调整上限及调整下限之间调整;和/或,
当多个不同的压缩机运行预设频率范围、预设基准开度对应同一个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时,开度基准确定步骤中还包括,首先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对应的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再根据压缩机的实际运行频率确定对应的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根据所确定的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和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确定预设基准开度。
根据本申请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上述的双温空调系统。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独立气缸的压缩机,且与第一气缸连通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和与第二气缸连通的第二室内换热器,以及在室外换热器与第一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第一管路上设置的第一节流装置和在室外换热器与第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第二管路上设置的第二节流装置,并且将预设节流装置开度表以及第一排气温度、第二排气温度或者第三排气温度和预设值的差值一同作为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开度的主要因素,使得第一节流装置开度可调,第二节流装置开度固定,只需要调节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就能够实现对空调系统的控制,有效解除第一节流装置与第二节流装置在进行空调控制过程中的耦合能够有效地实现双温空调系统中的两个节流装置的稳定控制,防止实际系统控制中、两个节流装置之间的开度互相影响、存在耦合导致无法稳定控制的情况,保证双温空调系统稳定、可靠且高效地运行。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的双温空调系统的实施例一的系统图;
图2为本申请的双温空调系统的实施例二的系统图;
图3为本申请的双温空调系统中双吸双排压缩机的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的双温空调系统中实施例三的系统图。
附图标记表示为:
1、压缩机;21、第一四通阀;22、第二四通阀;3、室外换热器;41、第一节流装置;42、第二节流装置;51、第一室内换热器;52、第二室内换热器;6、油分离器;7、第一回油控制阀;8、室内风机;9、室外风机;10、第二回油控制阀;11、回油毛细管;12、第一管路;13、第二管路;14、第三管路;101、第一吸气口;102、第二吸气口;103、第一排气口;104、第二排气口;105、回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双温空调系统,其包括:
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3、第一室内换热器5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52,所述压缩机1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具有第一吸气口101和第一排气口103,所述第二气缸具有第二吸气口102和第二排气口104;所述室外换热器3能够同时连通至所述第一排气口103和所述第二排气口104,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101,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二吸气口102;或者,所述室外换热器3能够同时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101和所述第二吸气口102,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一排气口103,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二排气口104;
或者,所述第一气缸具有第一吸气口101,所述第二气缸具有第二吸气口102,所述第一气缸排出的气体和所述第二气缸排出的气体在所述压缩机的壳体内部混合后通过第三排气口106排出:制冷工况时,所述室外换热器3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三排气口106,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101,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二吸气口102;或者,制热工况时,所述室外换热器3能够同时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101和所述第二吸气口102,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三排气口106,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也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三排气口106(如图4,实施例三,即压缩机为单排双吸压缩机);
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连通的第一管路12、和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连通的第二管路13汇合后通过第三管路14连通至所述室外换热器3,在所述第三管路14上(实施例1)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41,所述第二管路13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42;
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1的开度能够调节,所述第二节流装置42的开度固定,且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1的开度能够从预设节流装置开度表中选择对应的开度基准及开度上下限,并根据所述压缩机1的第一排气口103处的第一排气温度或者第二排气口104处的第二排气温度与预设值之间的差值进行控制调节;或者,所述压缩机1的第三排气口106处的第三排气温度与预设值之间的差值进行控制调节。
其中对于制冷工况和制热工况而言,预设值并不相同,因此,为了进行区分,将预设值分为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和第三预设值,其中第一预设值与第一排气温度相匹配,第二预设值与第二排气温度相匹配,第三预设值与第三排气温度相匹配,将第一排气温度与制冷第一预设值之间的差值作为第一差值,将第一排气温度与制热第一预设值之间的差值作为第二差值,在进行空调控制的过程中,分别根据空调运行工况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差值作为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调节依据,进而保证第一节流装置的调节快速有效,保证空调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本申请通过设置至少两个独立气缸的压缩机,且与第一气缸连通的第一室内换热器和与第二气缸连通的第二室内换热器,以及在室外换热器与第一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第一管路上设置的第一节流装置和在室外换热器与第二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第二管路上设置的第二节流装置,并且将预设节流装置开度表以及第一排气温度、第二排气温度或者第三排气温度和预设值的差值一同作为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开度的主要因素,使得第一节流装置开度可调,第二节流装置开度固定,只需要调节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就能够实现对空调系统的控制,有效解除第一节流装置与第二节流装置在进行空调控制过程中的耦合,能够有效地实现双温空调系统中的两个节流装置的稳定控制,防止实际系统控制中、两个节流装置之间的开度互相影响、存在耦合导致无法稳定控制的情况,保证双温空调系统稳定、可靠且高效地运行。
可以理解的是,前述第一预设值的确定依据于所述压缩机运行频率、室外换热器温度、第一室内换热器温度的实时检测值,而具体的计算方法则是本领域的常规技术,本发明并不意图对其进行改进,而仅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相应方法确定第一预设值。第二预设值和第三预设值的确定与此类似。
优选地,在制冷工况下,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1的开度调整的调整量与所述第一差值相关。具体的,所述第一差值大于0,则对应的第一节流装置41的开度增大,相反的,所述第一差值小于0,则对应的第一节流装置41的开度减小。
在制热工况下,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1的开度调整的调整量与所述第二差值相关。具体的,所述第二差值大于0,则对应的第一节流装置41的开度增大,相反的,所述第二差值小于0,则对应的第一节流装置41的开度减小。
当利用第二排气温度或者第三排气温度对空调系统进行控制时,控制方式与第一排气温度的控制方式类似。
作为所述预设的节流装置开度表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预设节流装置开度表包括多个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压缩机运行频率预设范围,不同的预设基准开度分别对应不同的压缩机运行频率预设范围和不同的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1对应于多个不同的预设基准开度中的一个且以其所对应的预设基准开度为调整基准。
作为所述预设的节流装置开度表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优选地,所述预设节流装置开度表包括多个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压缩机运行频率预设范围,不同的预设基准开度分别对应不同的压缩机运行频率预设范围,至少一个所述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对应至少两个不同的预设基准开度,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1对应于多个不同的预设基准开度中的一个且以其所对应的预设基准开度为调整基准。
进一步的,所述预设的节流装置开度表还包括对应于多个不同的预设基准开度的调整上限及调整下限,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1在以其所对应的预设基准开度对应的调整上限及调整下限之间调整;所述第二节流装置42在以其所对应的预设基准开度对应的调整上限及调整下限之间调整,以防止节流装置的开度无限制调整。
最好的,多个不同的压缩机运行预设频率范围、预设基准开度对应同一个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此时,能够使所述双温空调系统在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方面可以首先确定对应于实时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进而能够更加快捷高效的确定对应的压缩机运行频率预设范围,进而能够更加快捷高效的锁定对应的预设基准开度,而防止在预设基准开度确定逻辑上的混乱,使控制更为高效。
作为所述预设的节流装置开度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如下表所示出:
Figure BDA0002465048760000081
基于上表所示出的表现形式以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调整为例,当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为31℃时,此时,检测到的压缩机运行频率为44Hz,此时根据本发明的节流装置预设基准开度的设定规则,对应确定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调节基准——预设基准开度为130,而进一步的,检测到的第一排气口的实时排气温度与第一预设值的第一差值为+3℃时,则以130为开度的调整基准朝向开度上限的方向增大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而当第一差值为+2℃时,开度的调整方向与第一差值为+3℃相同但是在调整量上则较之要小;而相反的,当第一差值为-3℃时,则以130为开度的调整基准朝向开度下限的方向减小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
优选地,制冷运行时,所述室外换热器3同时连通至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连通至所述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大小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排气温度与第一预设值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二排气温度与第二预设值的差值之间的绝对值较大者进行调节,其中所述第一排气温度为所述第一排气口处的排气温度,所述第二排气温度为所述第二排气口处的排气温度。
优选地,制热运行时,所述室外换热器3同时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连通至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连通至所述第二排气口,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大小能够根据第一排气温度与第一预设值的差值以及第二排气温度与第二预设值的差值之间的绝对值较大者进行调节,其中第一排气温度为第一排气口处的排气温度,第二排气温度为第二排气口处的排气温度;或者,
制冷运行时,室外换热器3连通至第三排气口,第一室内换热器51连通至第一吸气口,第二室内换热器52连通至第二吸气口,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大小能够根据第三排气温度与第三预设值的差值进行调节,其中第三排气温度为第三排气口处的排气温度;
制热运行时,室外换热器3同时连通至第一吸气口和第二吸气口,第一室内换热器51连通至第三排气口,第二室内换热器52连通至第三排气口,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大小能够根据第三排气温度与第三预设值的差值进行调节,其中第三排气温度为第三排气口处的排气温度。
优选地,压缩机包括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时,双温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四通阀21和第二四通阀22,第一四通阀21的四个端口分别连通至第一吸气口、第一排气口、室外换热器3和第一室内换热器51,第二四通阀22的四个端口分别连通至第二吸气口、第二排气口、室外换热器3和第二室内换热器52;或者,压缩机包括第三排气口106时,双温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四通阀21和第二四通阀22,第一四通阀21的四个端口分别连通至第一吸气口、第三排气口、室外换热器3和第一室内换热器51,第二四通阀22的四个端口分别连通至第二吸气口、第三排气口、室外换热器3和第二室内换热器52。这是本申请的双温空调系统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通过第一四通阀能够实现第一室内换热器作为制冷和制热工况的有效切换,通过第二四通阀能够实现第二室内换热器作为制冷和制热工况的有效切换。
所述第一气缸及第二气缸优选为通过同一转轴驱动的并联方式此时所述压缩机1成为本领域常用的双转子并联压缩机,所述第一气缸的第一排气口103与所述压缩机1的壳体内腔连通,而压缩机的壳体内腔则形成为所述第一排气口103的油液分离装置,而对于第二气缸的第二排气口104则最好能够设计单独的回油装置,所述回油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口104处、以能够将所述第二排气口排出的气体中的油回流至所述压缩机1的内腔底部。而为了保证第一室内换热器51及第二室内换热器52在能效上的利用率,优选地,所述第一气缸与第二气缸的容积比为0.2~2.5,如此,能够保证冷媒在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与第二室内换热器52中的流量的合理分配,双温空调系统的效率提升更为明显。
优选地,双温空调系统还包括回油装置,所述回油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口处、以能够将所述第二排气口排出的气体中的油回流至所述压缩机1的内腔底部;如图1所示,所述回油装置包括油分离器6和回油组件,所述第二排气口通过排气管路与所述油分离器6连通,所述油分离器6的底部通过回油管路连通至所述压缩机1的内腔底部,所述回油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回油管路上的第一回油控制阀7。这是本申请的实施例1的回油装置的优选结构形式,通过第一回油控制阀和回油管路的设置能够有效控制回油通路的打开和关闭,在需要进行回油时能够进行有效回油作用。
如图2所示,在另外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回油装置包括油分离器6和回油组件,所述第二排气口通过排气管路与所述油分离器6连通,所述油分离器6的底部通过回油管路连通至所述压缩机1的内腔底部,所述回油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回油管路上的第二回油控制阀10、和与所述第二回油控制阀并联的并联管路,所述并联管路上设置有回油毛细管11。这是本申请的实施例2的回油装置的优选结构形式,通过第二回油控制阀和回油管路的设置能够有效控制回油通路的打开和关闭,在需要进行回油时能够进行有效回油作用(大流量),在第二回油控制阀关闭时还能通过回油毛细管11进行具有节流程度的回油作用(小流量),能够有效保证回油过程持续有效的进行。
优选地,双温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内风机8,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并排设置,所述室内风机8设置在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的一侧,以使得气流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和所述室内风机8;或者,所述室内风机8设置在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的一侧,以使得气流依次流经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和所述室内风机8。这是本申请的空调系统的进一步优选结构形式,将两个室内换热器进行联合,通过一个室内风机对两个室内换热器进行换热作用,实现了换热器的有效集成,结构紧凑,且能够实现温度分级梯度制冷的作用,气流先流经的换热器制出的冷风的温度较高、气流后流经的换热器制出的冷风温度更低,以满足室内不同温度区域的需求。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适用于前任一项所述的双温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包括:
检测步骤,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压缩机运行频率、第一排气温度和第二排气温度;
开度基准确定步骤,根据获取的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压缩机运行频率获得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压缩机运行频率中的至少一个对应的预设基准开度;
计算步骤,根据第一排气温度与第一预设值获得第一排气温度与第一预设值的差值;根据第二排气温度与第二预设值获得第二排气温度与第二预设值的差值;
开度调整步骤,调整第一节流装置41的开度,第一节流装置41的开度调整量以确定的预设基准开度为基准并根据第一排气温度与第一预设值的差值以及第二排气温度与第二预设值的差值之间的绝对值较大者进行控制调节;或者,
检测步骤,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压缩机运行频率和第三排气温度;
开度基准确定步骤,根据获取的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压缩机运行频率获得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压缩机运行频率中的至少一个对应的预设基准开度;
计算步骤,根据第三排气温度与第三预设值获得第三排气温度与第三预设值的差值;
开度调整步骤,调整第一节流装置41的开度,第一节流装置41的开度调整量以确定的预设基准开度为基准并根据第三排气温度与第三预设值的差值进行控制调节。
本申请通过检测第一室内换热器的温度、压缩机频率、室内环境的温度和湿度,并通过计算有效获得第一预设值,将第一排气温度、第二排气温度或者第三排气温度与各自相应的预设值的差值作为控制第一节流装置开度的主要因素,能够有效地实现双温空调系统中的两个节流装置的稳定控制,防止实际系统控制中、两个节流装置之间的开度互相影响、存在耦合导致无法稳定控制的情况,保证双温空调系统稳定、可靠且高效地运行。
当所述预设节流装置开度表包括对应于多个不同的预设基准开度的调整上限及调整下限时,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1在以其所对应的预设基准开度对应的调整上限及调整下限之间调整;和/或,
当多个不同的压缩机运行预设频率范围、预设基准开度对应同一个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时,所述开度基准确定步骤中还包括,首先获取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对应的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再根据压缩机的实际运行频率确定对应的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根据所确定的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和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确定预设基准开度。
在本申请中,在进行空调控制时,先根据室外环境温度从预设节流装置开度表中选取与当前室外环境温度相匹配的节流装置基准开度,使得第一节流装置的调节能够快速到达一个或者多个基准位置,减小第一节流装置在空调控制过程中的开度调节范围,缩小第一节流装置调节过程中所需满足的调节范围,使得第一节流装置的调节能够快速缩小到一个相对准确的调节范围之内,然后可以在该范围内对第一节流装置进行调节,大幅降低了调节量和调节范围,能够实现快速找准,之后可以再根据当前的压缩机运行频率选取到与压缩机运行频率相匹配的节流装置基准开度,然后可以在该节流装置基准开度范围的基础上,结合开度调节上下限,利用第一排气温度与第一预设值之间的差值或者是第二排气温度与第二预设值之间的差值实现对第一节流装置开度的快速准确调节,由于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粗调过程无需进行精确控制,可以直接根据空调运行参数查表获得,因此能够减少控制程序,降低控制复杂度,提高控制效率和控制精度,之后可以根据第一排气温度与第一预设值之间的差值或者是第二排气温度与第二预设值之间的差值进行精确调节,从而实现了对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进行先粗调后精调的目的,能够快速准确实现对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调节,降低调节难度,同时能够减少无效操作,提高空调工作能效。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空调器,其包括前任一项所述的双温空调系统。
一种双温系统,包括双吸双排压缩机、回油装置、第一四通阀和第二四通阀、室外换热器、第一节流装置和第二节流装置、第一室内换热器和第二室内换热器。
在第一个实施例中,回油装置包括油分离器、回油组件。油分离器设置在双吸双排压缩机第二排气口(直接排气口)处,回油组件设置在油分离器和压缩机底部油池的回油口之间。回油组件包括回油控制阀及连接管,回油控制阀具有开启导通(通径与连接管相同,无阻力)和关闭节流(通径小于连接管,有阻力)两种状态。
在第二个实施例中,回油装置包括油分离器、回油组件。油分离器设置在双吸双排压缩机第二排气口(直接排气口)处,回油组件设置在油分离器和压缩机底部油池的回油口之间。回油组件包括并联的回油开关组件和回油节流组件,回油开关组件包括回油截止阀和连接管,回油节流组件包括回油毛细管和连接管。
实施例1
一种双温系统,包括双吸双排压缩机1、油分离器6、回油控制阀7、第一四通阀21和第二四通阀22、室外换热器3、第一节流装置41和第二节流装置42、第一室内换热器5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52,室外风机9和室内风机8。双吸双排压缩机具有与第一压缩气缸相连通的第一吸气口101和第一排气口103,以及与第二压缩气缸相连通的第二吸气口102和第二排气口104,以及与压缩机底部油池相连通的回油口105。
第一排气口103通过第一四通阀21与室外换热器3相连,第二排气口104与油分离器6相连,油分离器6通过第二四通阀22与室外换热器3相连,第一节流装置41分别与室外换热器3和第一室内换热器51相连,第二节流装置42分别与第二室内换热器52和第一节流装置41相连,第一室内换热器51通过第一四通阀21与第一吸气口101相连,第二室内换热器52通过第二四通阀22与第二吸气口102相连。回油控制阀7与油分离器6和回油口105相连。
实施例2
一种空调系统,包括双吸双排压缩机1、油分离器6、回油截止阀10、回油毛细管11、第一四通阀21和第二四通阀22、室外换热器3、第一节流装置41和第二节流装置42、第一室内换热器5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52,室外风机9和室内风机8。双吸双排压缩机具有与第一压缩气缸相连通的第一吸气口101和第一排气口103,以及与第二压缩气缸相连通的第二吸气口102和第二排气口104,以及与压缩机底部油池相连通的回油口105。
实施例3
实施例3与实施例1或者2基本上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例中,省去了回油装置,第一气缸排出的气体和所述第二气缸排出的气体在所述压缩机的壳体内部混合后通过第三排气口106排出,第三排气口106分别连接至第一四通阀21和第二四通阀22的一个端口。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双温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压缩机(1)、室外换热器(3)、第一室内换热器(51)和第二室内换热器(52),所述压缩机(1)包括第一气缸和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具有第一吸气口(101)和第一排气口(103),所述第二气缸具有第二吸气口(102)和第二排气口(104);所述室外换热器(3)能够同时连通至所述第一排气口(103)和所述第二排气口(104),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101),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二吸气口(102);或者,所述室外换热器(3)能够同时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101)和所述第二吸气口(102),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一排气口(103),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二排气口(104);
或者,所述第一气缸具有第一吸气口(101),所述第二气缸具有第二吸气口(102),所述第一气缸排出的气体和所述第二气缸排出的气体在所述压缩机的壳体内部混合后通过第三排气口(106)排出:所述室外换热器(3)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三排气口(106),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101),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二吸气口(102);或者,所述室外换热器(3)能够同时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101)和所述第二吸气口(102),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三排气口(106),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也能够连通至所述第三排气口(106);
与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连通的第一管路(12)、和与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连通的第二管路(13)汇合后通过第三管路(14)连通至所述室外换热器(3),在所述第三管路(14)上设置有第一节流装置(41),所述第二管路(13)上设置有第二节流装置(42);
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1)的开度能够调节,所述第二节流装置(42)的开度固定,且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1)的开度能够从预设节流装置开度表中选择对应的开度基准及开度上下限,并根据所述压缩机(1)的第一排气口(103)处的第一排气温度或者第二排气口处的第二排气温度进行控制调节;或者,根据所述压缩机(1)的第三排气口(106)处的第三排气温度进行控制调节;
制冷运行时,所述室外换热器(3)同时连通至所述第一排气口和所述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连通至所述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大小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排气温度与第一预设值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二排气温度与第二预设值的差值之间的绝对值较大者进行调节,其中所述第一排气温度为所述第一排气口处的排气温度,所述第二排气温度为所述第二排气口处的排气温度;
制热运行时,所述室外换热器(3)同时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连通至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连通至所述第二排气口,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大小能够根据所述第一排气温度与第一预设值的差值以及所述第二排气温度与第二预设值的差值之间的绝对值较大者进行调节,其中所述第一排气温度为所述第一排气口处的排气温度,所述第二排气温度为所述第二排气口处的排气温度;或者,
制冷运行时,所述室外换热器(3)连通至所述第三排气口,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连通至所述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大小能够根据所述第三排气温度与第三预设值的差值进行调节,其中所述第三排气温度为所述第三排气口处的排气温度;
制热运行时,所述室外换热器(3)同时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和所述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连通至所述第三排气口,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连通至所述第三排气口,所述第一节流装置的开度大小能够根据所述第三排气温度与第三预设值的差值进行调节,其中所述第三排气温度为所述第三排气口处的排气温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温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节流装置开度表包括多个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压缩机运行频率预设范围,不同的预设基准开度分别对应不同的压缩机运行频率预设范围和不同的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1)对应于多个不同的预设基准开度中的一个且以其所对应的预设基准开度为调整基准;或者,所述预设节流装置开度表包括多个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压缩机运行频率预设范围,不同的预设基准开度分别对应不同的压缩机运行频率预设范围,至少一个所述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对应至少两个不同的预设基准开度,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1)对应于多个不同的预设基准开度中的一个且以其所对应的预设基准开度为调整基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温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预设的节流装置开度表还包括对应于多个不同的预设基准开度的调整上限及调整下限,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1)在以其所对应的预设基准开度对应的调整上限及调整下限之间调整。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温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一排气口和第二排气口时,双温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四通阀(21)和第二四通阀(22),所述第一四通阀(21)的四个端口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所述第一排气口、所述室外换热器(3)和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所述第二四通阀(22)的四个端口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二排气口、所述室外换热器(3)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或者,
所述压缩机包括第三排气口时,双温空调系统还包括第一四通阀(21)和第二四通阀(22),所述第一四通阀(21)的四个端口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一吸气口、所述第三排气口、所述室外换热器(3)和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所述第二四通阀(22)的四个端口分别连通至所述第二吸气口、所述第三排气口、所述室外换热器(3)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温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回油装置,所述回油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排气口处、以能够将所述第二排气口排出的气体中的油回流至所述压缩机(1)的内腔底部;
所述回油装置包括油分离器(6)和回油组件,所述第二排气口通过排气管路与所述油分离器(6)连通,所述油分离器(6)的底部通过回油管路连通至所述压缩机(1)的内腔底部,所述回油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回油管路上的第一回油控制阀(7);或者,
所述回油装置包括油分离器(6)和回油组件,所述第二排气口通过排气管路与所述油分离器(6)连通,所述油分离器(6)的底部通过回油管路连通至所述压缩机(1)的内腔底部,所述回油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回油管路上的第二回油控制阀(10)、和与所述第二回油控制阀并联的并联管路,所述并联管路上设置有回油毛细管(11)。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温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室内风机(8),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和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并排设置,所述室内风机(8)设置在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的一侧,以使得气流依次流经所述第一室内换热器(51)、所述第二室内换热器(52)和所述室内风机(8)。
7.一种适用于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温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检测步骤,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压缩机运行频率、第一排气温度和第二排气温度;
开度基准确定步骤,根据获取的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压缩机运行频率获得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压缩机运行频率中的至少一个对应的预设基准开度;
计算步骤,根据第一排气温度与第一预设值获得第一排气温度与第一预设值的差值;根据第二排气温度与第二预设值获得第二排气温度与第二预设值的差值;
开度调整步骤,调整第一节流装置(41)的开度,第一节流装置(41)的开度调整量以确定的预设基准开度为基准并根据第一排气温度与第一预设值的差值以及第二排气温度与第二预设值的差值之间的绝对值较大者进行控制调节;或者,
检测步骤,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压缩机运行频率和第三排气温度;
开度基准确定步骤,根据获取的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压缩机运行频率获得与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压缩机运行频率中的至少一个对应的预设基准开度;
计算步骤,根据第三排气温度与第三预设值获得第三排气温度与第三预设值的差值;
开度调整步骤,调整第一节流装置(41)的开度,第一节流装置(41)的开度调整量以确定的预设基准开度为基准并根据第三排气温度与第三预设值的差值进行控制调节。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预设节流装置开度表包括对应于多个不同的预设基准开度的调整上限及调整下限时,控制所述第一节流装置(41)在以其所对应的预设基准开度对应的调整上限及调整下限之间调整;和/或,
当多个不同的压缩机运行预设频率范围、预设基准开度对应同一个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时,所述开度基准确定步骤中还包括,首先获取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对应的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再根据压缩机的实际运行频率确定对应的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根据所确定的室外环境温度预设范围和压缩机运行频率范围确定预设基准开度。
9.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双温空调系统。
CN202010331311.1A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Active CN1116095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1311.1A CN111609588B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31311.1A CN111609588B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9588A CN111609588A (zh) 2020-09-01
CN111609588B true CN111609588B (zh) 2022-03-18

Family

ID=722014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31311.1A Active CN111609588B (zh) 2020-04-24 2020-04-24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0958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2745A (zh) * 2009-03-13 2009-09-16 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节能型全功能制冷循环系统
CN204854066U (zh) * 2015-08-17 2015-12-09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换热系统
CN106016799A (zh) * 2016-07-29 2016-10-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暖型空调器
CN106322603A (zh) * 2016-07-29 2017-01-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单冷型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8131858A (zh) * 2017-11-08 2018-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25764A (zh) * 2019-08-26 2019-1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425765A (zh) * 2019-08-26 2019-1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749126A (zh) * 2019-11-14 2020-02-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00000809B1 (ko) * 1984-02-09 1990-02-17 미쓰비시전기 주식회사 냉난방 · 급탕용(給湯用) 히트펌프장치
CN105605818A (zh) * 2015-12-10 2016-05-25 张贝 一种双工况空调
CN107246684A (zh) * 2017-06-30 2017-10-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7576090B (zh) * 2017-08-21 2023-11-1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
CN207230991U (zh) * 2017-08-21 2018-04-1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制冷系统
CN108679747B (zh) * 2018-07-23 2023-11-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风除湿空调系统
CN110374876A (zh) * 2019-08-07 2019-10-25 珠海凌达压缩机有限公司 双温并行独立的压缩机及空调系统
CN110925874A (zh) * 2019-11-27 2020-03-27 南京天加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含双喷气增焓压缩机的多联机系统
CN111998565B (zh) * 2020-08-13 2024-02-27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532745A (zh) * 2009-03-13 2009-09-16 南京天加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节能型全功能制冷循环系统
CN204854066U (zh) * 2015-08-17 2015-12-09 珠海格力节能环保制冷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换热系统
CN106016799A (zh) * 2016-07-29 2016-10-1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冷暖型空调器
CN106322603A (zh) * 2016-07-29 2017-01-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单冷型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08131858A (zh) * 2017-11-08 2018-06-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425764A (zh) * 2019-08-26 2019-1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425765A (zh) * 2019-08-26 2019-11-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换热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749126A (zh) * 2019-11-14 2020-02-0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压缩机组件及具有其的空调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9588A (zh) 2020-09-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441697B1 (en) Heat recovery variable-frequency multi-split heat pump system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1688701B (zh) 冷冻循环装置及其运转控制方法
CN111609593B (zh)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1780254A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5627615B (zh) 空调系统和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9140725B (zh) 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化霜控制方法
CN107166664A (zh) 一种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202432744U (zh) 补气增焓空调系统及空调器
CN111609583B (zh)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1609589B (zh)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1609586B (zh)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210801718U (zh) 可连续制热的空调
CN111609588B (zh)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1609582B (zh) 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1609592B (zh) 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1306833A (zh)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
CN111609587B (zh)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1609590B (zh)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WO2023060882A1 (zh) 空调
CN111059732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7084481B (zh) 一种空调器及控制方法
CN111609584B (zh) 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1609585B (zh) 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11609591B (zh) 一种双温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WO2020164210A1 (zh) 空调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