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5665A - 假轴结构及导缆器支座的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假轴结构及导缆器支座的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5665A
CN111605665A CN202010398435.1A CN202010398435A CN111605665A CN 111605665 A CN111605665 A CN 111605665A CN 202010398435 A CN202010398435 A CN 202010398435A CN 111605665 A CN111605665 A CN 1116056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mmy shaft
positioning
shaft structure
brackets
shaft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843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汪龙宇
孙秀雯
王飞
李忠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Yantai CIMC Raffles Offshore Co Ltd
Haiyang CIMC Raffles Offsho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Yantai CIMC Raffles Offshore Co Ltd
Haiyang CIMC Raffles Offsho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Yantai CIMC Raffles Offshore Co Ltd, Haiyang CIMC Raffles Offsho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International Marine Containers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9843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6056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16056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566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04Fastening or guiding equipment for chains, ropes, hawsers, or the like
    • B63B21/10Fairlead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Load-Engaging Elements For C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假轴结构及导缆器支座的安装方法。假轴结构包括假轴基体、定位盘和吊钩件;定位盘设置为两个,两个位盘对称设置于假轴基体的两端;定位盘的外周超出假轴基体的外周;定位盘的外周面为圆柱面,且两个定位盘的外周面处于同一圆柱面上;吊钩件连接于定位盘的背离假轴基体的一侧,吊钩件上具有吊孔。导缆器支座在固定时,两个定位盘的外周分别穿设在导缆器的两个支架的销孔内时,控制两个支座的销孔的相对角度,限定两个销孔的同轴度,使得销轴能够同时穿设在两个销孔内,保证导缆器的正常安装。

Description

假轴结构及导缆器支座的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假轴结构及导缆器支座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导缆器是指用于引导缆绳通过或变换方向、以保护缆绳不致磨损的带缆器具。在船舶领域中,导缆器一般固定于导缆器支座上,导缆器支座需要安装于船体外板的竖直平面上,即安装于船舶甲板两舷或舷墙上。
船舶上的导缆器一般包括上下对位设置的两个分体式支架,两个支架上对位开设相应的用于安装导缆器的销轴的销孔。在安装导缆器支座时,先将导缆器支座吊装到船舶外板上的相应位置并焊接固定,此时,两个支架的间距在2米左右,然后通过销轴和销孔的配合将导缆器安装于导缆器支座上。
导缆器支座的两个支架安装在船板上时,安装位置高,两个支架的间距大,安装面属于竖直平面,如果导缆器上下支座的销孔的精度不能满足同轴度的要求,销轴将无法正常固定,造成导缆器无法正常安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假轴结构,以在导缆器支座的两个支架固定时,控制两个支架之间的安装精度保证导缆器的正常安装。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假轴结构,包括假轴基体、定位盘和吊钩件;定位盘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盘对称设置于所述假轴基体的两端;所述定位盘的外周超出所述假轴基体的外周;所述定位盘的外周面为圆柱面,且两个所述定位盘的外周面处于同一圆柱面上;吊钩件连接于所述定位盘的背离所述假轴基体的一侧,所述吊钩件上具有吊孔。
可选地,每个所述定位盘包括两个平板以及多个连接板,两个所述平板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平板的外周为圆形,多个所述连接板绕所述平板的轴线分布,并固定于两个平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连接板的外周面与所述平板的外周面平齐。
可选地,所述定位盘上设置有内孔,所述假轴基体穿设在所述内孔内,并与所述定位盘焊接固定。
可选地,所述假轴基体的外周面为圆柱面,所述内孔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内孔的轴线与所述定位盘的外周面的轴线重合。
可选地,所述假轴结构还包括法兰板,所述法兰板固定于所述假轴基体或所述定位盘上,所述法兰板位于所述定位盘的背离所述假轴基体的一侧,所述法兰板的外周不超出所述定位盘的外周,所述吊钩件固定于所述法兰板上。
可选地,所述法兰板的向着定位盘的一面设置有圆形的凹槽;所述假轴基体穿过所述定位盘,而卡合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轴线与所述假轴基体外周面的轴线重合。
可选地,所述法兰板上背离所述凹槽的一面开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凹槽的直径,所述通孔贯通至所述凹槽,所述通孔的轴线和所述假轴基体外周面的轴线重合。
可选地,所述假轴基体的外周和所述凹槽的侧壁过盈配合,所述法兰板焊接于所述假轴基体上。
可选地,所述吊钩件包括盖板以及吊耳,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法兰板上,所述吊耳设置于所述盖板的背离法兰板的一面,所述吊耳上设置所述吊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缆器支座的安装方法,所述导缆器支座包括相间隔的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上对应开设有用于安装导缆器销轴的销孔,所述安装方法包括:利用上述假轴结构连接两个支架,其中,所述假轴结构的两个定位盘各穿入一个所述支架的销孔内;在两所述支架之间连接至少一个加强件,以将两所述支架连接为一体;将焊接为一体的两所述支架和所述假轴机构整体吊装至预定安装位置,并将两所述支架焊接固定在该预定安装位置而形成导缆器支座;分别移除所述加强件和所述假轴结构。
可选地,所述“假轴结构的两个定位盘各穿入一个所述支架的销孔内”具体为:将两所述支架放置于同一平面上,并使得两所述支架上的所述销孔相对;所述假轴结构穿入两所述支架的销孔内,并使得所述假轴结构的两个所述定位盘的外周面分别贴合于一个所述销孔的周壁。
可选地,所述“在两所述支架之间连接至少一个加强件,以将两所述支架连接为一体”具体为:测量并调整两所述支架的相对位置和角度;在两所述支架的相对面之间焊接多个所述加强件,每个所述加强件的两端分别焊接于一个所述支架,两所述支架的相对面之间多个所述加强件交叉设置;在两所述支架的侧面之间焊接所述加强件,该加强件的两端分别焊接于一个所述支架的侧面,每个所述支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件。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发明中,两个定位盘对称设置于假轴基体的两端;两个定位盘的外周面处于同一圆柱面上;导缆器支座在固定时,两个定位盘的外周分别穿设在导缆器的两个支架的销孔内时,控制两个支座的销孔的相对角度,限定两个销孔的同轴度,使得销轴能够同时穿设在两个销孔内,保证导缆器的正常安装。
定位盘的外周超出假轴基体的外周,吊钩件连接于定位盘的背离假轴基体的一侧,吊钩件上具有吊孔;导缆器的两个支架焊接固定在船舶300上时,可以从假轴基体的一端将假轴结构从销孔中抽出,便于假轴结构与导缆器支座的分离,以及假轴结构的重复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导缆器和导缆器支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中导缆器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中导缆器支座的上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现有技术中导缆器支座的下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假轴结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假轴结构实施例中定位盘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假轴结构实施例中法兰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中A处的剖面图;
图9是本发明假轴结构实施例中吊钩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吊钩件的俯视图;
图11是本发明导缆器支座的安装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0、导缆器;110、销轴;200、导缆器支座;210、上支架;220、下支架;230、销孔;240、支架吊耳;300、船体外板;400、假轴结构;410、假轴基体;411、基体挂耳;420、定位盘;421、平板;422、连接板;423、内孔;430、法兰板;431、凹槽;432、通孔;433、螺纹孔;440、吊钩件;441、盖板;442、吊耳;443、吊孔;444、固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体现本发明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方式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发明能够在不同的实施方式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图示在本质上是当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发明。
参阅图1,在船舶上,导缆器100通过导缆器支座200固定于船体外板300上,导缆器支座200包括两个支架,两个支架分别为上支架210和下支架220,上支架210和下支架220在竖直平面上间隔设置,且下支架220位于上支架210的下方,导缆器的销轴110将导缆器100安装于上支架210和下支架220上。
参阅图2至图4,上支架210和下支架220上对位开设有销孔230,导缆器100安装在上、下支架(210、220)时,销轴110插装于销孔230内。下支架220的销孔230的底部设置有挡片221,上支架210和下支架220上均设置有支架挂耳240,外部吊装装置吊住支架挂耳240,以移动上支架210或下支架220。
安装导缆器100时,先将上支架210和下支架220吊装至船体外板300的预定安装位置固定,然后通过销轴110将导缆器100安装至上支架210和下支架220组成的导缆器支座200上。
参阅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假轴结构400,用于上支架210和下支架220的对位。假轴结构400包括假轴基体410、定位盘420、法兰板430以及吊钩件440。定位盘420设置于假轴基体410的两端,定位盘420的外周面与上、下支架(210、220)的销孔230相适配,用于上支架210和下支架220的销孔230的对位。
假轴基体410沿直线延伸,假轴基体410的长度与上、下支架(210、220)的安装距离相对应,以保证假轴基体410两端的定位盘420可以分别于置于一个销孔230内。
本实施例中,假轴基体410的外周为圆形,外周面为圆柱面,假轴基体410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假轴基体410可以为钢管加工外圆而形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假轴基体410的外周可以为三角形、矩形等多边形,或者其它不规则的形状。
假轴基体410上设置有基体挂耳411,基体挂耳411设置于假轴基体410的外周上,用于吊挂整个假轴结构400。
定位盘420设置为两个,两个定位盘420对称设置于假轴基体410的两端,定位盘420的外周超出假轴基体410的外周。
参阅图5和图6,本实施例中,每个定位盘420包括两个平板421以及多个连接板422,两个平板421平行且间隔设置,平板421的外周为圆形,多个连接板422绕平板421的轴线分布,并固定于两个平板421之间。
连接板422的外周面与平板421的外周面平齐,使得定位盘420的外周面处于同一个圆柱面内。定位盘420的外周面为圆柱面,用于和导缆器支座200上的销孔230配合。
本实施例中,平板421上对应设置有圆孔,以在同一定位盘420的两圆孔之间形成内孔423,假轴基体410穿设在内孔423内,并与定位盘420焊接固定。
本实施例中,内孔423的轴线和平板421的外周面的轴线重合,假轴基体410穿设在内孔423内时,两个定位盘420上的内孔423均与假轴基体410的外周面的轴线重合,使得两个间隔设置的定位盘420的外周面处于同一圆柱面上。
本实施例中,定位盘420焊接在假轴基体410外周面上时,在假轴基体410和定位盘420之间对称施焊,减小焊接角变形,使得两个定位盘420的外周面的轴线的同轴度更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假轴基体410的外周不为圆形时,将两个定位盘420与假轴基体410焊接时,需保证两个定位盘420的外周面处于同一圆柱面上。
参阅图5、图7和图8,法兰板430位于定位盘420的背离假轴基体410的一侧,法兰板430的外周不超出定位盘420的外周。
本实施例中,假轴基体410的两端超出定位盘420,法兰板430的向着定位盘420的一面设置有圆形的凹槽431。假轴基体410穿过定位盘420,而卡合于凹槽431内,凹槽431的轴线与假轴基体410外周面的轴线重合。
在一些实施中,假轴基体410的外周不为圆形时,凹槽431的形状为与假轴基体410的外周相适应的形状。
本实施例中,凹槽431的侧壁和假轴基体410的外周面过盈配合,假轴基体410的端部和外周面抵接凹槽431的侧壁和底面,便于法兰板430和假轴基体410在装配时的定位,提高法兰板430和假轴基体410之间的连接精度。
法兰板430焊接假轴基体410上,以保证法兰板430和假轴基体410的连接不会松动。
在一些实施例中,法兰板430焊接固定于定位盘420上。
法兰板430上背离凹槽431的一面开设有圆形的通孔432,通孔432的直径小于凹槽431的直径,通孔432贯通至凹槽431,通孔432的轴线和假轴基体410外周面的轴线重合。
假轴基体410的两端均设置有法兰板430,两个法兰板430上通孔432的设置,便于从假轴结构400的两端对假轴结构400进行定位并夹持固定,以便对假轴结构400上的定位盘420的外周进行加工,使得两个焊接后的定位盘420的外周面处于同一圆柱面内。
本实施例中,通孔432的内径小于假轴基体410的内径,利用通孔432夹持假轴结构400时,使得外部夹持机构可以从通孔432内伸入足够的长度,便于假轴结构400的夹持固定,以便于对假轴结构400的再次加工。
参阅图5、图9和图10,吊钩件440连接于定位盘420的背离假轴基体410的一侧。本实施例中,吊钩件440固定于一个法兰板430上。在一些实施中,定位盘420上没有设置法兰板430时,吊钩件440直接固定于定位盘420上。
本实施例中,吊钩件440包括盖板441以及吊耳442,盖板441固定于法兰板430上,吊耳442设置于盖板441的背离法兰板430的一面,吊耳442上设置吊孔443,以能够从假轴基体410的两端方向拉动假轴结构400移动。
盖板441上设置有固定孔444,法兰板430上对应固定孔444设置有螺纹孔433,以通过螺栓将盖板441固定于法兰板430上。
另外,吊钩件440设置为一个,吊钩件440固定于任意一个法兰板430上。
本发明中,假轴结构400穿设在导缆器支座200的上、下支架(210、220)内,并使得假轴结构400的两个定位盘420各穿入一个的销孔230内。利用外部加强件连接并固定上、下支架(210、220),以将上、下支架(210、220)连接为一体。将连接为一体的上、下支架(210、220)和假轴结构400整体吊装至预定安装位置,上、下支架(210、220)焊接固定在该预定安装位置,从吊孔443处将假轴结构400从销孔230中抽出,然后将销轴110穿设进销孔230内,同时将导缆器100安装在销轴110上,完成导缆器100在船体外板300上的安装。
基于上述描述,本实施例的假轴结构400,两个定位盘420对称设置于假轴基体410的两端;两个定位盘420的外周面处于同一圆柱面上;导缆器支座200在固定时,两个定位盘420的外周分别穿设在导缆器100的两个支架的销孔230内时,控制两个支座的销孔230的相对角度,限定两个销孔230的同轴度,便于销轴110能够同时穿设在两个销孔230内,保证导缆器100的正常安装。
定位盘420的外周超出假轴基体410的外周,吊钩件440连接于定位盘420的背离假轴基体410的一侧,吊钩件440上具有吊孔443;导缆器100的两个支架焊接固定在船体外板300上时,可以从假轴基体410的一端将假轴结构400从销孔230中抽出,便于假轴结构400与导缆器支座200的分离,以及假轴结构400的重复使用。
每个定位盘420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平板421、以及多个连接在平板421之间的连接板422,通过设置连接板422,延长了定位盘420沿假轴基体410的轴向方向的长度,以使得导缆器支座200上销孔230能够全部贴合在定位盘420上,更加精准的控制销孔230方向和位置。
设置连接板422,而不是单个平板421形成该定位盘420,降低了定位盘420的重量,便于假轴结构400的吊装和移动。
根据上述假轴结构400的描述,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导缆器支座200的安装方法,导缆器支座200包括相间隔的两个支架,两个支架分别为上支架210和下支架220,两个支架上对应开设有用于安装导缆器销轴110的销孔230,该安装方法包括:
S10:利用上述的假轴结构400连接两个支架,其中,假轴结构400的两个定位盘420各穿入一个支架的销孔230内。具体地,将两支架放置于同一平面上,并使得两支架上的销孔230相对;假轴结构400穿入两支架的销孔230内,并使得假轴结构400的两个定位盘420的外周面分别贴合于一个销孔230的周壁,以对两个支架的销孔230定位。
本实施例中,制造或选择一个基准平台,将上、下支架(210、220)放置于基准平台上,使得上、下支架(210、220)用于与船体外板300焊接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实际安装过程中,使用水准仪对基准平台进行超平,控制基准平台的平面度在0.5mm以内。
上、下支架(210、220)的底面调平后,假轴结构400两端的两个定位盘420穿入上、下支架(210、220)的销孔230内。在实际制造过程中,定位盘420的外周面的直径略小于销孔230的直径,定位盘420和销孔230间隙配合,使得定位盘420能够穿设置在销孔230内。
S20:在两支架之间连接至少一个加强件(图中未示出),以将两支架连接为一体。具体地,测量并调整两支架的相对位置和角度,在两支架的相对面之间焊接多个加强件,每个加强件的两端分别焊接于一个支架,两支架的相对面之间多个加强件交叉设置。在两支架的侧面之间焊接加强件,加强件的两端分别焊接于一个支架的侧面,每个支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件。本实施例中,加强件为角钢。
本实施例中,假轴结构400穿设在销孔230内后,测量上、下支架(210、220)的位置尺寸,包括销孔230的同轴度,上、下支架(210、220)的平行度和方正度,是否符合要求。
利用角钢将测量后的上、下支架(210、220)的相对位置进行加固。具体的角钢焊接方法参照上文的描述。
S30:将焊接为一体的两支架和假轴结构400整体吊装至预定安装位置,并将两支架焊接固定在该预定安装位置而形成导缆器支座200。具体地,利用两支架上的支架挂耳240,将两支架吊装至预定安装位置;将两支架焊接在预定安装位置,并检测焊接质量。
本实施例中,利用支架吊耳240将导缆器支座200吊装至预定安装位置。两支架吊装至预定安装位置时,下支架220处于上支架210的下方,在下支架220的销孔230的底部设置有挡片221,避免假轴结构400或销轴110从销孔230中滑出。
使用假轴结构400的法兰盘430的通孔433作为定位基准孔,确定上、下支架(210、220)的安装的位置和安装角度。上、下支架(210、220)定位完成后进行整体测量,测量过程使用全站仪进行精确定位,确保安装位置符合图纸的尺寸要求。
确定上、下支架(210、220)的安装位置无误后,进行上、下支架(210、220)的整体焊接。先临时的在焊缝位置进行一遍焊接,以加固安装位置。再统一进行焊接,防止焊接过程中结构变形。
焊接完成后对焊缝进行外观和无损检测,确保焊缝的质量满足图纸要求。具体为,无损检测要求采用超声波探伤和磁粉检测。针对焊缝质量不合格的位置需要进行返修。
下支架(210、220)焊接完成后构成导缆器支座200。
S30:分别移除加强件和假轴结构400。具体地,将检测焊接合格后的导缆器支座200上的加强件拆除,并打磨导缆器支座200,使得符合安装要求。利用吊钩件440上的吊耳442,将假轴结构400从导缆器支座200上方抽出,完成导缆器支座200的安装。
本实施例中,导缆器支座200的焊缝质量合格后拆除上、下支架(210、220)之间的角钢,并打磨处理角钢的连接焊缝,打磨后使用磁粉去除焊缝的表面的缺陷。
然后,吊住假轴结构400上的吊耳442,利用吊车从假轴结构400的上端将假轴结构400抽出导缆器支座200
将销轴110从上支架210的上端穿入上、下支架(210、220)的销孔230内,穿入销轴110的过程中,使销轴穿过导缆器100,将导缆器100安装在导缆器支座200上。
虽然已参照几个典型实施方式描述了本发明,但应当理解,所用的术语是说明和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术语。由于本发明能够以多种形式具体实施而不脱离发明的精神或实质,所以应当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不限于任何前述的细节,而应在随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内广泛地解释,因此落入权利要求或其等效范围内的全部变化和改型都应为随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13)

1.一种假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假轴基体;
定位盘,其设置为两个,两个所述定位盘对称设置于所述假轴基体的两端;所述定位盘的外周超出所述假轴基体的外周;所述定位盘的外周面为圆柱面,且两个所述定位盘的外周面处于同一圆柱面上;
吊钩件,连接于所述定位盘的背离所述假轴基体的一侧,所述吊钩件上具有吊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定位盘包括两个平板以及多个连接板,两个所述平板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平板的外周为圆形,多个所述连接板绕所述平板的轴线分布,并固定于两个平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假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的外周面与所述平板的外周面平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假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盘上设置有内孔,所述假轴基体穿设在所述内孔内,并与所述定位盘焊接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假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假轴基体的外周面为圆柱面,所述内孔的形状为圆形,所述内孔的轴线与所述定位盘的外周面的轴线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假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假轴结构还包括法兰板,所述法兰板固定于所述假轴基体或所述定位盘上,所述法兰板位于所述定位盘的背离所述假轴基体的一侧,所述法兰板的外周不超出所述定位盘的外周,所述吊钩件固定于所述法兰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假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板的向着定位盘的一面设置有圆形的凹槽;所述假轴基体穿过所述定位盘,而卡合于所述凹槽内,所述凹槽的轴线与所述假轴基体外周面的轴线重合。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假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板上背离所述凹槽的一面开设有圆形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小于所述凹槽的直径,所述通孔贯通至所述凹槽,所述通孔的轴线和所述假轴基体外周面的轴线重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假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假轴基体的外周面和所述凹槽的侧壁过盈配合,所述法兰板焊接于所述假轴基体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假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吊钩件包括盖板以及吊耳,所述盖板固定于所述法兰板上,所述吊耳设置于所述盖板的背离法兰板的一面,所述吊耳上设置所述吊孔。
11.一种导缆器支座的安装方法,所述导缆器支座包括相间隔的两个支架,两个所述支架上对应开设有用于安装导缆器销轴的销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方法包括:
利用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假轴结构连接两个支架,其中,所述假轴结构的两个定位盘各穿入一个所述支架的销孔内;
在两所述支架之间连接至少一个加强件,以将两所述支架连接为一体;
将焊接为一体的两所述支架和所述假轴机构整体吊装至预定安装位置,并将两所述支架焊接固定在该预定安装位置而形成导缆器支座;
分别移除所述加强件和所述假轴结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假轴结构的两个定位盘各穿入一个所述支架的销孔内”具体为:
将两所述支架放置于同一平面上,并使得两所述支架上的所述销孔相对;
所述假轴结构穿入两所述支架的销孔内,并使得所述假轴结构的两个所述定位盘的外周面分别贴合于一个所述销孔的周壁。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两所述支架之间连接至少一个加强件,以将两所述支架连接为一体”具体为:
测量并调整两所述支架的相对位置和角度;
在两所述支架的相对面之间焊接多个所述加强件,每个所述加强件的两端分别焊接于一个所述支架,两所述支架的相对面之间多个所述加强件交叉设置;
在两所述支架的侧面之间焊接所述加强件,该加强件的两端分别焊接于一个所述支架的侧面,每个所述支架的两侧均设置有加强件。
CN202010398435.1A 2020-05-12 2020-05-12 假轴结构及导缆器支座的安装方法 Withdrawn CN1116056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8435.1A CN111605665A (zh) 2020-05-12 2020-05-12 假轴结构及导缆器支座的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8435.1A CN111605665A (zh) 2020-05-12 2020-05-12 假轴结构及导缆器支座的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5665A true CN111605665A (zh) 2020-09-01

Family

ID=7219828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98435.1A Withdrawn CN111605665A (zh) 2020-05-12 2020-05-12 假轴结构及导缆器支座的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60566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6389A (zh) * 2022-03-02 2022-05-20 三峡珠江发电有限公司 三立柱浮式风电平台万向系泊设备安装工艺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16389A (zh) * 2022-03-02 2022-05-20 三峡珠江发电有限公司 三立柱浮式风电平台万向系泊设备安装工艺
CN114516389B (zh) * 2022-03-02 2024-05-03 三峡珠江发电有限公司 三立柱浮式风电平台万向系泊设备安装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814589B (zh) 一种超大法兰拼接精度控制方法
CN212403307U (zh) 假轴结构
CN111605665A (zh) 假轴结构及导缆器支座的安装方法
CN111098996B (zh) 一种船舶可伸缩推进器安装工艺
CN116100182A (zh) 一种c型船用lng储罐止移块的装焊方法
CN113148058B (zh) 一种分段建造阶段双舵套筒及尾铸安装定位的工艺
CN111498026B (zh) 一种船用绞车的安装方法
JP6889094B2 (ja) ポンプ設備
CN107303941A (zh) 海洋钻井船的井架及其对中安装方法
KR101972263B1 (ko) 고압 모터 축점검용 장치 및 방법
TW201702570A (zh) 輪胎測試用輪圈
WO2020073578A1 (zh) 立井提升主轴装置的承载性能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1982403B (zh) 一种高精度船舶螺旋桨液压静平衡仪
CN214138875U (zh) 多层船舶跨层升降装置
JP5641948B2 (ja) 姿勢安定装置及び管体の加工方法
CN110280951B (zh) 一种船舶特种设备基座的焊接方法
CN108759725B (zh) 一种水下轴线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CN110906837A (zh) 一种大尺寸内径测量辅助装置及大尺寸内径测量方法
AU693907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unting machinery
CN113800377B (zh) 一种船用压力容器吊装定位工装
CN220961376U (zh) 一种用于超声探伤的夹具
CN109263793A (zh) 一种船舶喷泵安装工艺
CN215201581U (zh) 一种飞机机头雷达罩切边修型定位装配工装
CN117685854A (zh) 一种燃料组件外形尺寸过规检查装置及检查方法
CN218455428U (zh) 一种用于电力机车从动齿轮的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901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