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602347A - 网络设备之间的回程传输 - Google Patents

网络设备之间的回程传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602347A
CN111602347A CN201780098170.XA CN201780098170A CN111602347A CN 111602347 A CN111602347 A CN 111602347A CN 201780098170 A CN201780098170 A CN 201780098170A CN 111602347 A CN111602347 A CN 1116023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network device
data
backhaul link
type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9817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602347B (zh
Inventor
冷晓冰
王大卫
谷俊嵘
王栋耀
沈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Nokia Oyj
Original Assignee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Nokia Networks O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Nokia Networks Oy filed Critical Nokia Shanghai Bel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602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23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6023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6023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55Ground-based stations
    • H04B7/15528Control of operation parameters of a relay station to exploit the physical medium
    • H04B7/15542Selecting at relay station its transmit and receive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7Rate matching
    • H04L1/0068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2001/0092Error 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opology of the transmission link
    • H04L2001/0097R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2Hierarchically pre-organised networks, e.g. paging networks, cellular networks, WLAN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or WLL [Wireless Local Loop]
    • H04W84/04Large scale networks; Deep hierarchical networks
    • H04W84/042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 H04W84/047Public Land Mobile systems, e.g. cellular systems using dedicated repeater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2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access points and access point controll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用于回程传输的方法和设备。在示例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上行链路(UL)回程链路中向第二网络设备传输UL数据,第一UL回程链路由第一网络设备调度。第二网络设备位于第一网络设备的上游。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下行链路(DL)回程链路中从第二网络设备接收DL数据。第一DL回程链路由第二网络设备调度。以这种方式,传输时延可以被减少,并且传输效率可以被改进。

Description

网络设备之间的回程传输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实施例总体上涉及电信领域,并且具体地涉及用于回程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高带宽(或容量)和低时延要求已经被指定用于第五代(5G)网络。例如,增强型移动带宽(eMBB)业务需要高带宽(或容量),并且超可靠和低时延通信(URLLC)业务需要低时延。为了满足URLLC业务的低时延要求,在下行链路(DL)无线电接入中,URLLC分组(或突发)被允许插入正在进行的eMBB突发中。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无线电接入是指基站(BS或网络设备)与网络设备所服务的用户设备(UE或终端设备)之间的通信。DL无线电接入是指从网络设备到终端设备的通信。
在上行链路(UL)无线电接入中,由于UE的资源分配限制,UE需要请求网络设备分配用于UL传输的资源。资源请求过程可能会增加时延。为此,提议预留周期性资源以用于ULURLLC突发。然而,如果更多资源被预留,则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此外,较少预留的资源可能无法满足URLLC突发的资源要求。因此,UE可能需要等待一个或甚至多个传输周期,并且较高的时延可能被引起。
另外,在5G网络中提出了网络节点之间的无线回程链路。在无线回程链路中,网络节点彼此无线通信以用于信息转发。该无线回程链路(特别是多跳无线回程链路)允许多个网络节点灵活地被部署在网络中,从而为用户设备(UE)提供对网络的有效接入。此外,该网络部署更快速且成本较低。
然而,在无线回程链路中,特别是在多跳无线回程链路中,URLLC业务的转发可能不可避免地增加URLLC业务的时延。当前,在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标准中没有指定在无线回程链路中传输低时延业务(诸如URLLC业务)的方式。
发明内容
通常,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用于回程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第一网络设备处实现的方法。根据该方法,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上行链路(UL)回程链路中向第二网络设备传输UL数据,该第一UL回程链路由第一网络设备调度。第二网络设备位于第一网络设备的上游。第一网络设备在第一下行链路(DL)回程链路中从第二网络设备接收DL数据。第一DL回程链路由第二网络设备调度。
在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在第二网络设备处实现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在第一下行链路(DL)回程链路中向第一网络设备传输DL数据,该第一DL回程链路由第二网络设备调度,并且第二网络设备位于第一网络设备的上游;以及在第一上行链路(UL)回程链路中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UL数据,第一UL回程链路由第一网络设备调度。
在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包括指令的存储器。该指令在由处理器可执行时使网络设备执行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
在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在其上有形地存储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该指令在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根据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的方法。
应当理解,发明内容部分并非旨在标识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关键特征或必要特征,也不旨在被用于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通过以下描述,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将变得容易理解。
附图说明
通过在附图中对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较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较明显,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可以在其中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通信网络100;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第一UL和DL回程链路的示例资源调度;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由于第二类型的UL数据的插入而导致的第一类型的UL数据的示例传输延期;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二类型的数据的示例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过程;
图5A至图5E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带外回程中的频带的示例重用;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带内回程中的频带的示例重用;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一网络设备的框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二网络设备的框图;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些实施例的第三网络设备120的框图;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其他实施例的示例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12示出了适合于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备1200的框图。
贯穿附图,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的实施例将参考附图较详细地被描述。尽管附图示出了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但是应当理解,本公开可以以各种方式被实现,并且不应当被理解为限于在本文中说明的实施例。相反,实施例被提供是为了较彻底和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应当理解,本发明的附图和实施例仅用于说明的目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提出任何限制。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网络设备”是指基站或通信网络中具有特定功能的其他实体或节点。术语“基站”(BS)可以表示节点B(NodeB或NB)、演进节点B(eNode B或eNB)、远程无线电单元(RRU)、射频头(RH)、远程无线电头(RRH)、中继器或低功率节点(诸如微微小区或毫微微小区等)。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出于讨论的目的,术语“网络设备”和“基站”被互换使用。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终端设备”或“用户设备”(UE)是指能够彼此或与基站进行无线通信的任何终端设备。作为示例,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移动终端(MT)、订户站(SS)、便携式订户站(PSS)、移动站(MS)或接入终端(AT)以及被安装在交通工具上的上述设备。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出于讨论的目的,术语“终端设备”和“用户设备”被互换使用。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上行链路”或(UL)是指从终端设备到网络设备的方向。UL数据或控制信息是指从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传输的数据或控制信息。术语“下行链路”是指从网络设备到终端设备的方向。DL数据或控制信息是指从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传输的数据或控制信息。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下游”是指较靠近终端设备侧的位置。下游网络设备是指较靠近终端设备的网络设备。术语“上游”是指远离终端设备侧的位置。下游网络设备是指远离终端设备的网络设备。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体将被解读为开放术语,其意指“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将被解读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将被解读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外的实施例”将被解读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与其他术语相关的定义将在下面的描述中被给出。
如上所述,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之间的接入传输在DL和UL方向上是不对称的。例如,在DL方向上,URLLC突发可以被插入到正在进行的eMBB突发中,并且在迷你时隙(例如,比0.5ms的旧有时隙短)中进行传输。在UL方向上,专用资源通常被预留以用于URLLC业务,这可能会导致资源浪费或较高的时延。
此外,网络节点之间的无线回程链路的部署,特别是多跳无线回程链路的部署,可能会增加URLLC业务的延迟。在无线回程链路中,没有提出一种有效且高效的方式以用于传输低时延业务(诸如URLLC业务)。
本公开的实施例在回程链路中提供对称的回程传输。与其中DL和UL传输两者由网络设备控制的非对称接入传输不同,两个网络设备之间的对称回程传输由两个网络设备调度。两个网络设备中的一个网络设备调度(或控制或维护)UL回程链路以用于UL数据传输,并且两个网络设备中的另一网络设备调度(或控制或维护)DL回程链路以用于DL数据传输。
该对称传输避免了终端设备的带宽请求过程,并且因此减少了时延。这样,UL和DL回程传输两者可以被调度,这更加灵活且有效。特别是针对低时延业务,数据可以由网络设备在UL和DL方向两者上快速且有效地被转发。
图1示出了可以在其中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示例通信网络100。网络100包括三个终端设备105-1、105-2和105-3(统称为“终端设备105”)以及三个网络设备,该三个网络设备包括第一网络设备110、第二网络设备115和第三网络设备120。终端设备105-1、105-2和105-3分别位于由三个网络设备110、115和120服务的三个小区中。应当理解,如图1所示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的数目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而没有提出任何限制。网络100可以包括任何合适数目的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
终端设备105-1、105-2和105-3可以通过使用任何合适的通信技术并且遵循任何合适的通信标准来与第一网络设备110、第二网络设备115和第三网络设备120进行通信。通信技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长期演进(LTE)、高级LTE(LTE-A)、正交频分复用(OFDM)、宽带码分多址(WCDMA)、码分多址(CDMA)、全球移动系统(GSM)、无线局域网(WLAN)、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WiMAX)蓝牙、Zigbee和/或当前已知或未来将要开发的任何其他技术。
在所示的网络100中,第一网络设备110在第二网络设备115的下游,并且在第三网络设备120的上游。第二网络设备115经由光纤125连接到外部网络(未示出)。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被称为中继网络设备,并且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被称为锚定网络设备。
网络设备110、115和120可以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第二UL回程链路135和第一DL回程链路140以及第二DL回程链路145中彼此通信。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UL回程链路被用于在UL方向上承载数据或一些控制信息(被称为UL数据或UL控制信息),而DL回程链路被用于在DL方向上承载数据或一些控制信息(被称为DL数据或DL控制信息)。网络设备之间的通信可以使用当前已知或未来要开发的任何合适的通信技术。
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第一UL回程链路130由第一网络设备110调度以向第二网络设备115传输UL数据。例如,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控制或调度用于第一UL回程链路130的资源。第一UL回程链路130可以承载来自终端设备105-1和第三网络设备120的聚合的数据或控制信息。例如,聚合的数据可以包括不同类型的数据并且具有不同的要求。UL数据的示例可以包括具有高带宽要求的eMBB数据或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数据、具有低时延要求的URLLC数据以及其他类型的数据。
对于一种类型的UL数据(被称为“第一类型的UL”),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确定用于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传输第一类型的UL数据的UL资源。UL资源可以由第一网络设备110预留或动态分配以用于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举例来说,针对那些周期性的URLLC分组(或突发),在回程链路中一些资源可以被预留。如果URLLC分组(或突发)到达与预留时隙对齐的位置,则URLLC分组可以立即被传输。因此,使这些预留的时隙与URLLC突发的传输周期同步是有益的。针对那些非同步URLLC突发,资源可能会被抢占。因此,资源的预分配和抢占可以在回程链路上共存。如果预先配置的时隙被设置,则接收侧可以被通知关于预先配置的时隙的大小、位置和周期的信息。利用该信息,接收侧可以在预先配置的时隙中找到并且解码URLLC突发索引的指示。
UL资源在时间/频率/空间维度上可以具有任何合适的大小。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使用UL资源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向第二网络设备115传输第一类型的UL数据。作为示例,用于时隙的控制信令可以被用于指示回程资源的定位和/或大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仅使用UL资源的一部分(被称为“第一部分”)以用于传输第一类型的UL数据,并且使用UL资源的另外的部分(被称为“第二部分”)以用于传输另外类型的UL数据(被称为“第二类型的UL数据”)。例如,如果第二类型的UL数据将在第一类型的UL数据的传输期间被传输,则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分配UL资源的第二部分以用于第二类型的UL数据的传输。
UL资源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可以包括UL资源的任何合适的部分。在UL资源包括时隙(被称为第一时隙)的实施例中,UL资源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在第一时隙中可以包括两个不同的符号集合(分别被称为“第一符号集合”和“第二符号集合”)。
如上所述,除了UL数据之外,第一UL回程链路130还可以承载一些控制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当第一网络设备110使用UL资源的第二部分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向第二网络设备115传输第二类型的UL数据时,第一网络设备110通过使用UL资源的第三部分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向第二网络设备115发送与第二类型的UL数据相关联的控制信息。类似于UL资源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包括UL资源的任何合适的部分。例如,在UL资源包括时隙的实施例中,UL资源的第三部分可以包括该时隙的一个或多个符号。
在DL方向上,第二网络设备115调度第一DL回程链路140以向第一网络设备110传输DL数据。类似于UL数据,DL数据可以具有不同的类型并且具有不同的要求。在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对称回程传输中,被分配用于在第一DL回程链路140中传输DL数据的DL资源还可以在两种不同类型的DL数据(被称为“第一类型的DL数据”和“第二类型的DL数据”)之间被共享。
图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用于第一UL回程链路130和第一DL回程链路140的示例资源调度。在该示例中,第一类型的UL数据是eMBB数据,并且第二类型的UL数据是URLLC数据。eMBB数据以时隙粒度被传输,并且URLLC数据以符号粒度被传输。具体地,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第一网络设备110在两个时隙205和210中向第二网络设备115传输UL eMBB业务(例如,UL eMBB数据)。
如所示出的,UL URLLC业务被插入到正在进行的eMBB业务中。UL URLLC业务在符号215-2中包括控制信息,并且在符号215-3中包括后来的UL URLLC数据。在该示例中,控制信息被承载在索引中,该索引可以包括前导码、数据分组(或突发)的大小和/或用于ULURLLC数据的传输的调制/编码模式。该索引可以被用于在接收侧检测和提取UL URLLC数据。
在UL和DL方向两者上均使用对准的定时。在第一DL回程链路140中,第二网络设备115在时隙205和210中向第一网络设备110传输DL eMBB数据。类似于UL方向,DL URLLC数据和相关的控制信息(例如,索引)被插入到符号215-5和215-6中。
在传输侧,当URLLC业务被插入到eMBB业务中时,一部分eMBB数据将被延迟以在下一时隙中被传输。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由于第二类型的UL数据的插入而导致的第一类型的UL数据的示例传输延期。类似于参考图2所讨论的示例,第一类型的UL数据是eMBB数据,且第二类型的UL数据是UL URLLC数据。
如图3中所示,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URLLC分组(或突发)K-1(由305表示)占用了被预留用于eMBB分组(或突发)M(由310-1、310-2和310-3表示)的一些资源。如所示出的,URLLC分组K-1在时隙N-1的符号315中被插入到eMBB分组M的第一部分中(由310-1和310-2表示)。URLLC分组K-1的索引320在时隙N-1的符号320中被发送。除了eMBB和URLLC分组之外,来自接入网的UL数据或控制信息也在该时隙中被传输。回程eMBB业务和URLLC业务仅占用被预留用于回程的资源空间,并且不会影响接入网中的传输。
由于URLLC分组K-1的插入,eMBB分组M的第二部分310-3被推迟到下一时隙N中。ULURLLC分组K(由325表示)和相关的索引330在时隙N的两个时隙335和340中被传输。类似地,由于URLLC分组K和eMBB分组M的第二部分310-3的相加,eMBB分组M+1的一部分(由345表示)被推迟到下一时隙N+1,如图所示。
在第一UL分组的第二部分被延迟以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的第二时隙的至少一个符号中被传输的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的第二时隙的另外的符号中,向第二网络设备115传输第一类型的UL数据分组的数目的指示。例如,如图3中所示,用于时隙N-1、N和N+2的控制信令350-1、350-2和350-3(统称为“控制信令350”)可以被用于指示相应时隙N-1、N和N+2中的eMBB分组(作为第一类型的数据分组)的状态。作为示例,控制信令350的值“0”意指在当前时隙中不存在eMBB分组。控制信令350的值“1”意指在当前时隙中存在一个eMBB分组(分组的推迟部分或新的分组)。控制信令350的值“2”意指存在两个eMBB分组,包括在当前时隙中的分组的推迟部分或新的分组。控制信令350可以不将URLLC分组指示为通常在控制信令350已经被发送之后到达的URLLC业务。
在接收侧,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使用控制信令350,以诸如时隙的周期(被称为“第一周期”)对(多个)eMBB分组进行解调和解码。第二网络设备115还可以以较短的周期(被称为“第二周期”)搜索URLLC分组。如果与URLLC分组相关的索引在传输侧被发送,则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以第二周期搜索该索引。一旦找到该索引,URLLC分组将例如从OFDM符号流中被提取。在那之后,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继续接收后续的eMBB分组,其可以持续到下一时隙。
通过将eMBB数据作为第一类型的UL数据的示例,并且将URLLC数据作为第二类型的UL数据的示例,第一周期是用于调度eMBB数据的长传输时间间隔(TTI)周期,并且第二周期是用于调度URLLC数据的短TTI周期。长调度周期可以是时隙级周期(例如,7个符号或14个符号)。短调度周期可以是符号级周期(例如,2或3个符号)。长周期被用于eMBB数据以减少信令开销并实现高资源效率。短周期可以保证URLLC数据以最小等待时间被调度,以实现低传输时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响应于在时隙的符号中传输第二类型的UL数据,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在第一DL回程链路140中,以预定时间间隔从第二网络设备115接收与第二类型的UL数据相关联的确认信息,诸如肯定/否定确认(ACK/NACK)。预定时间间隔比阈值间隔(例如,时隙)短以减少时延。同样,在相反方向上,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在第一DL回程链路140中,以比阈值间隔(例如,时隙)短的时间间隔从第一网络设备110接收与第二类型的UL数据相关联的ACK/NACK。
图4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二类型的数据的示例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过程。在该示例中,第二种数据类型是URLLC数据。HARQ过程的定时基于符号粒度。在第一网络设备110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的时隙410的符号405中传输UL URLLC数据之后,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在第一DL回程链路140中的时隙410的符号415中接收对应的ACK/NACK。在相反的方向上,在第二网络设备115在时隙410的符号420中传输DL URLLC数据之后,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在时隙430的符号425中接收对应的ACK/NACK。
UL和DL HARQ过程均在一个时隙内被完成。与基于时隙粒度(例如,多个时隙)的常规HARQ过程相比,该快速的HARQ机制可以显著减少URLLC业务的回程传输时延。
仍然参考图1,在网络100中,在从第二网络设备115接收到DL数据之后,第一网络设备110还在第二DL回程链路145(被称为“第二DL回程链路”)中向第三网络设备120传输DL数据。第二DL回程链路145由第一网络设备110调度。此外,第一网络设备110在由第三网络设备120调度的第二UL回程链路135中从第三网络设备120接收UL数据。
应当理解,三个网络设备110、115和120仅出于说明的目的被示出,而没有提出任何限制。在一些实现中,网络100可以包括在第二网络设备115的上游的另外的网络设备(被称为“第四网络设备”)。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在对应的UL/DL回程链路中与第四网络设备通信UL/DL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于不同回程链路的一些频带可以被重新使用以增加频率效率。图5A至图5E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带外回程中的频带的示例重用。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带外回程意指回程传输在接入传输之外的频带中操作。
如所示出的,任何两个网络设备之间的DL和UL回程链路应当在正交频带中操作(或工作),以避免两个链路之间的干扰。例如,第一网络设备110和第二网络设备115之间的DL回程链路和UL回程链路在正交频带F1和F2中操作。
由一个网络设备调度的回程链路可以在相同的频带中操作以增加频率效率。例如,如图5B和图5C中所示,由第一网络设备110调度的UL回程链路和DL回程链路两者均在频带F2中操作。由第三网络设备120调度的UL回程链路和DL回程链路两者均在频带F3中操作。此外,如图5D中所示,第一网络设备110与第二网络设备115和网络设备510两者之间的UL回程链路均在频带F2中操作。在图5E中,第二网络设备115与第一网络设备110和网络设备515两者之间的DL回程链路均在频带F1中操作。
由不同网络设备调度的回程链路可以在正交频带中操作。例如,如图5B中所示,由第一网络设备110、第二网络设备115和第三网络设备120调度的回程链路分别在频带F2、F1和F3中操作。
如果两个网络设备相距很远,则其回程链路可以使用相同的频带。例如,如图5C中所示,由于第二网络设备115与第三网络设备120之间的距离足够远,因此第二网络设备115所调度的DL回程链路和由网络设备505所调度的UL回程链路均在频带F1中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带内回程中,回程链路和接入链路两者可以共享公共资源。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带内回程意指回程传输在接入传输的频带内操作。例如,当回程传输处于低负载状态时,预留的回程资源可以由DL接入传输共享。
图6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带内回程中的频带的示例重用。频带F1和F2被预留以用于回程传输。预留的回程资源可以在回程传输和接入传输之间被共享,以改进资源利用。如所示出的,预留的频带F1由第二网络设备115的DL回程传输605和DL接入传输610共享。预留的频带F2由第一网络设备110的UL回程传输615和DL接入传输620共享。
为了简单地进行频率规划,专用的频率资源可以针对每个回程链路被预留。预留的频率可以足以保证对应的回程传输。预留可以考虑业务类型。作为示例,回程带宽可以如下计算:
回程带宽=∑并行因子×URLLC突发的宽带+∑eMBB的平均带宽
在上式的右边,前一项将保证URLLC业务的时延要求,并且后一项将保证eMBB业务的容量要求。并行因子(Concurrent_factor)是用于指示多个URLLC连接的并行程度的值(<=1)。该值可以基于历史URLLC连接的统计而被确定。
接下来,仍然参考图1,在第一网络设备110和第二网络设备115之间存在UL辅助回程链路150和DL辅助回程链路155。这两个辅助回程链路150和155被用于传输可能具有较小容量和时延要求的一部分控制信息。该部分控制信息可以包括初始回程建立消息、用于eMBB业务的HARQ响应等。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一网络设备110的框图。如所示出的,第一网络设备110包括接入/主回程(backhaul_master)模块705和从回程(backhaul_slave)模块710。第一网络设备110还包括转发模块715,该转发模块715在接入/主回程模块705和从回程模块710之间实现信息转发。
除了与终端设备105-1的UL/DL接入传输之外,接入/主回程模块705还可以实现UL回程数据传输。此时,锚定网络设备或上游网络设备可以被认为是第一网络设备110的特殊终端设备。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调度其DL资源以用于回程UL数据,并且仅调度少量的UL资源以用于一些必要的回程控制信息,诸如回程辅助控制信息。
从回程模块710可以仅被用于接收回程DL数据。此时,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被视为上游节点的特殊UE,诸如第二网络设备115。第一网络设备110的DL信道可以被用于回程DL数据,并且其UL信道可以仅被用于一些回程辅助控制信息。
回程DL数据传输和回程UL数据传输均在FDD DL频带中操作。回程DL数据传输可以利用上游网络设备的DL频率资源,并且回程UL数据传输可以利用第一网络设备110的DL频率资源。回程UL和回程DL应当使用正交资源。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二网络设备115的框图。如所示出的,第二网络设备115包括接入/主回程模块805和从回程模块810。第二网络设备115还包括光纤回程模块815和转发模块820。
除了与终端设备105-2的UL/DL接入传输之外,接入/主回程模块805还可以实现回程DL数据传输。但是该模块不参与回程UL数据传输。针对该模块,下游网络设备(诸如第一网络设备110)被视为仅接收回程DL数据的特殊终端设备。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调度其DL资源以用于回程DL数据,但是仅调度少量UL资源以用于回程传输。UL资源仅被用于一些回程辅助控制信息,诸如eMBB ACK/NACK反馈和下游网络设备的初始回程加入等。
从回程模块810可以仅被用于接收回程UL数据。此时,第二网络设备115被视为下游网络设备(诸如第一网络设备110)的专用终端设备。类似地,从回程模块810不参与DL回程数据传输。下游网络设备可以调度其DL资源以用于回程UL数据,但是仅为回程传输调度少量UL资源。UL资源仅被用于一些回程辅助控制信息。
回程DL数据传输和回程UL数据传输均在FDD DL频带中操作。回程DL数据传输可以利用锚定第二网络设备115的DL频率资源,并且回程UL数据传输可以利用下游网络设备(诸如第一网络设备110)的DL频率资源。为了避免在UL回程链路和DL回程链路之间以及在接入链路和回程链路之间的干扰,第一网络设备110和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被协调以保证这些传输之间的正交资源分配。
图9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第三网络设备120的框图。如所示出的,第三网络设备120包括接入/主回程模块905、下游从回程(backhaul_slave_downstream)模块910和上游从回程(backhaul_slave_upstream)模块915。第三网络设备120还包括转发模块920。
接入/主回程模块905实现本地接入,向下游网络设备传输回程DL数据,并且向上游网络设备(诸如第一网络设备110)传输回程UL数据。接入/主回程模块905可以考虑下游网络设备和上游网络设备作为两个特殊的终端设备。它们仅接收回程数据。另外,该模块仅从上游网络设备和下游网络设备接收一些回程辅助控制信令。
下游从回程模块910和上游从回程模块915被用于分别从下游网络设备接收回程UL数据并且从上游网络设备接收回程DL数据。就像上面的描述一样,这两个模块可以被视为下游网络设备和上游网络设备的两个特殊终端设备。
图10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的示例方法1000的流程图。方法1000可以在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网络设备110处被实现。出于讨论的目的,方法1000将参考图1被描述。
在框1005处,第一网络设备110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向第二网络设备115传输上行链路(UL)数据。第一UL回程链路由第一网络设备110调度。第二网络设备115位于第一网络设备110的上游。在框1010处,第一网络设备110在第一DL回程链路140中从第二网络设备115接收下行链路(DL)数据。第一DL回程链路140由第二网络设备115调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UL数据包括第一类型的UL数据。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确定用于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传输第一类型的UL数据的UL资源。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使用UL资源的至少第一部分向第二网络设备115传输第一类型的UL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UL数据还包括第二类型的UL数据。第二类型与第一类型不同。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分配UL资源的第二部分以用于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传输第二类型的UL数据。UL资源的第二部分与UL资源的第一部分不同。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使用UL资源的第二部分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向第二网络设备115传输第二类型的UL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UL资源包括第一时隙。UL资源的第一部分包括第一时隙中的第一符号集合,并且UL资源的第二部分包括第一时隙中的第二符号集合。第二符号集合与第一符号集合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UL资源还包括在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二时隙。第一类型的UL数据包括第一类型的第一UL数据分组。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的第一符号集合中向第二网络设备115传输第一UL数据分组的第一部分。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的第二时隙的至少一个符号中向第二网络设备115传输第一UL数据分组的第二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的第二时隙的另外的符号中,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第一类型的UL数据分组的数目的指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使用UL资源的第三部分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向第二网络设备115传输与第二类型的UL数据相关联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将由第二网络设备115用于接收第二类型的UL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UL资源被预留用于第一UL回程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响应于传输第二类型的UL数据,在第一DL回程链路中,以预定时间间隔从第二网络设备115接收与第二类型的UL数据相关联的确认信息,预定时间间隔比阈值间隔短。
在一些实施例中,DL数据包括第一类型的DL数据和第二类型的DL数据。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在第一DL回程链路140中,以第一周期检测来自第二网络设备115的第一类型的DL数据。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在第一DL回程链路140中,以第二周期检测来自第二网络设备115的第二类型的DL数据。第二周期比第一周期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向第二网络设备115传输UL控制信息的一部分。第一网络设备110还可以在由第二网络节点115调度的辅助UL回程链路150中,向第二网络设备传输UL控制信息的另外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在第一DL回程链路140中,从第二网络设备115接收DL控制信息的一部分。第一网络设备110还可以在由第一网络节点110调度的辅助DL回程链路155中,从第二网络设备115接收DL控制信息的另外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在第二DL回程链路145中,向第三网络设备120传输DL数据。第二DL回程链路145由第一网络设备110调度。第三网络设备位于第一网络设备110的下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UL回程链路130和第二DL回程链路145在一个频带中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网络设备110可以在第二UL回程链路135中从第三网络设备120接收UL数据。第二UL回程链路由第三网络设备120调度,并且第三网络设备调度120位于第一网络设备110的下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UL回程链路在频带中操作,并且第一UL回程链路在不同的正交频带中操作。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其他实施例的示例方法1100的流程图。如图1中所示,方法1100可以在第二网络设备115处被实现。出于讨论的目的,方法700将参考图1被描述。
在框1105处,第二网络设备115在第一DL回程链路140中向第一网络设备110传输下行链路(DL)数据。第一DL回程链路140由第二网络设备115调度。第二网络设备位于第一网络设备110的上游。
在框1110处,第二网络设备115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从第一网络设备接收上行链路(UL)数据。第一UL回程链路130由第一网络设备110调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DL数据包括第一类型的DL数据。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确定用于在第一DL回程链路130中传输第一类型的DL数据的DL资源。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使用DL资源的至少第一部分在第一DL回程链路130中向第一网络设备110传输第一类型的DL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DL数据还包括第二类型的DL数据,并且第二类型与第一类型不同。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分配DL资源的第二部分以用于在第一DL回程链路140中传输第二类型的DL数据。DL资源的第二部分与DL资源的第一部分不同。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使用DL资源的第二部分在第一DL回程链路140中向第一网络设备110传输第二类型的DL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DL资源包括第一时隙,DL资源的第一部分包括第一时隙中的第一符号集合,并且DL资源的第二部分包括第一时隙中的第二符号集合。第二符号集合与第一符号集合不同。
在一些实施例中,UL资源还包括在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二时隙,并且第一类型的DL数据包括第一类型的第一DL数据分组。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在第一DL回程链路140中的第一符号集合中,向第一网络设备110传输第一DL数据分组的第一部分。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在第一DL回程链路140中的第二时隙的至少一个符号中,向第一网络设备110传输第一DL数据分组的第二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在第一DL回程链路140中的第二时隙的另外的符号中,向第一网络设备110发送第一类型的DL数据分组的数目的指示。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使用DL资源的第三部分来在第一DL回程链路140中,向第一网络设备110传输与第二类型的DL数据相关联的控制信息。该控制信息将由第一网络设备110用于接收第二类型的DL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DL资源被预留以用于第一DL回程链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响应于传输第二类型的DL数据,在第一DL回程链路中,以预定时间间隔从第一网络设备110接收与第二类型的DL数据相关联的确认信息。预定时间间隔比阈值间隔短。
在一些实施例中,UL数据包括第一类型的UL数据和第二类型的UL数据。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以第一周期检测来自第一网络设备110的第一类型的UL数据。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以第二周期检测来自第一网络设备110的第二类型的UL数据。第二周期比第一周期短。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在第一DL回程链路140中,向第一网络设备110传输DL控制信息的一部分。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在由第一网络设备110调度的辅助DL回程链路155中,向第一网络节点110传输DL控制信息的另外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在第一UL回程链路130中,从第一网络设备110接收UL控制信息的一部分。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在由第二网络节点115调度的辅助UL回程链路150中,从第一网络设备110接收UL控制信息的另外的部分。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在第三UL回程链路(图1中未示出)中向第四网络设备(图1中未示出)传输UL数据。第三UL回程链路由第二网络设备115调度,并且第四网络设备位于第二网络设备115的上游。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DL回程链路和第三UL回程链路在一个频带中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网络设备115可以在第三DL回程链路(未示出)中,从第四网络设备接收DL数据。第三DL回程链路由第四网络设备调度。
应当理解,与以上参考图1至图9描述的第一网络设备110和第二网络设备115相关的所有操作和特征同样适用于方法1000和1100,并且具有类似的效果。出于简化的目的,细节将省略。
图12示出了适合于实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备1200的框图。设备1200可以被用于实现网络设备,诸如如图1中所示的第一网络设备110和/或第二网络设备115。
如所图示的,设备1200包括控制器1210,该控制器1210控制设备1200的操作和功能。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1210可以例如借助于在被耦合到控制器1210的存储器1220中所存储的指令1230来执行各种操作。存储器1220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数据存储技术来实现,其包括但不限于基于半导体的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和系统以及光存储设备和系统。尽管图12仅图示了一个存储器单元,但是设备1200可以包括多个物理上不同的存储器单元。
控制器1210可以是适合于本地技术环境的任何类型,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中的一项或多项: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以及基于控制器的多核控制器架构。该设备还可以包括多个控制器1210。控制器1210被耦合到收发器1240。收发器1240可以经由一个或多个天线、电缆或光纤和/或其他组件来接收和传输信息。
当设备1200用作第一网络设备110时,控制器1210和收发器1240可以协作以执行如以上参考图10所描述的方法1000。当设备1200用作第二网络设备115时,控制器1210和收发器1240可以协作以执行如以上参考图11所描述的方法1100。在一些实施例中,例如,如上所述的与数据/信息传输和接收相关的所有动作可以由收发器1240执行,而其他动作可以由控制器1210执行。参考图1至图11描述的所有特征适用于设备1200,并且在此不再赘述。
通常,本公开的各种示例实施例可以以硬件、专用电路、软件、逻辑或其任何组合来实现。一些方面可以以硬件来实现,而其他方面可以以由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执行的固件或软件来实现。尽管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各个方面被图示并且被描述为框图、流程图或使用一些其他图形表示,但是应当理解,作为非限制性示例,本文所述的框、装置、系统、技术或方法可以用以下来实现:硬件、软件、固件、专用电路或逻辑、通用硬件或控制器或其他计算设备或其某种组合。
作为示例,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在机器可执行指令的上下文中被描述,该机器可执行指令例如被包括在目标物理或虚拟处理器上的设备中执行的程序模块中。通常,程序模块包括执行特定任务或实现特定抽象数据类型的例程、程序、库、对象、类、组件、数据结构等。如在各种实施例中所期望的,程序模块的功能性可以在程序模块之间被组合或分割。用于程序模块的机器可执行指令可以在本地设备或分布式设备内被执行。在分布式设备中,程序模块可以位于本地存储介质和远程存储介质两者中。
用于执行本公开的方法的程序代码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编程语言的任何组合来编写。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可以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使得程序代码在由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时,使流程图和/或框图中所指定的功能/操作被实现。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在机器上、部分在机器上、作为独立软件包、部分在机器上并且部分在远程机器上或完全在远程机器或服务器上被执行。
在本公开的上下文中,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任何有形介质,该任何有形介质包含或存储用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的程序或与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设备相关的程序。机器可读介质可以是机器可读信号介质或机器可读存储介质,并且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电子、磁性、光学、电磁、红外或半导体系统、装置或设备或其任何合适的组合。机器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示例将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电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软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压缩光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设备、磁存储设备或其任何合适的组合。
此外,尽管操作以特定顺序被描绘,但是其应当被理解为要求这样的操作以所示的特定顺序或以连续的顺序被执行,或所有示出的操作被执行以获得期望的结果。在某些情况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同样地,尽管若干特定的实现细节被包含在以上讨论中,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公开内容范围的限制,而是作为对可能特定于特定实施例的特征的描述。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被描述的某些特征也可以在单个实施例中组合被实现。相反,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被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在多个实施例中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被实现。
尽管本公开已经以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动作的语言被描述,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限定的本公开不必限于上述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述特定特征和动作被公开为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Claims (36)

1.一种在第一网络设备处实现的方法,包括:
在第一上行链路(UL)回程链路中向第二网络设备传输UL数据,所述第一UL回程链路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调度,并且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位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上游;以及
在第一下行链路(DL)回程链路中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DL数据,所述第一DL回程链路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调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L数据包括第一类型的UL数据,并且传输所述UL数据包括:
确定用于在所述第一UL回程链路中传输所述第一类型的UL数据的UL资源;以及
使用所述UL资源的至少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UL回程链路中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所述第一类型的UL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L数据还包括第二类型的UL数据,所述第二类型与所述第一类型不同,并且传输所述UL数据还包括:
分配所述UL资源的第二部分以用于在所述第一UL回程链路中传输所述第二类型的UL数据,所述UL资源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UL资源的所述第一部分不同;以及
使用所述UL资源的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UL回程链路中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所述第二类型的UL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L资源包括第一时隙,所述UL资源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第一时隙中的第一符号集合,并且所述UL资源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所述第一时隙中的第二符号集合,所述第二符号集合与所述第一符号集合不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L资源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二时隙,所述第一类型的UL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UL数据分组,并且传输所述第一类型的UL数据包括:
在所述第一UL回程链路中的所述第一符号集合中,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所述第一UL数据分组的第一部分;以及
在所述第一UL回程链路中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至少一个符号中,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所述第一UL数据分组的第二部分。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UL回程链路中的所述第二时隙的另外的符号中,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类型的UL数据分组的数目的指示。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用所述UL资源的第三部分,在所述第一UL回程链路中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与所述第二类型的UL数据相关联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将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类型的UL数据。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L资源被预留以用于所述第一UL回程链路。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传输所述第二类型的UL数据,在所述第一DL回程链路中,以预定时间间隔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与所述第二类型的UL数据相关联的确认信息,所述预定时间间隔比阈值间隔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L数据包括第一类型的DL数据和第二类型的DL数据,并且接收所述DL数据包括:
在所述第一DL回程链路中,以第一周期检测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所述第一类型的DL数据;以及
在所述第一DL回程链路中,以第二周期检测来自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所述第二类型的DL数据,所述第二周期比所述第一周期短。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UL回程链路中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UL控制信息的一部分;以及
在由所述第二网络节点调度的辅助UL回程链路中,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传输所述UL控制信息的另外的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DL回程链路中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DL控制信息的一部分;以及
在由所述第一网络节点调度的辅助DL回程链路中,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接收所述DL控制信息的另外的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DL回程链路中向第三网络设备传输所述DL数据,所述第二DL回程链路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调度,并且所述第三网络设备位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游。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UL回程链路和所述第二DL回程链路在一个频带中操作。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第二UL回程链路中从第三网络设备接收所述UL数据,所述第二UL回程链路由第四网络设备调度,并且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位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下游。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UL回程链路在频带中操作,并且所述第一UL回程链路在不同的正交频带中操作。
17.一种在第二网络设备处实现的方法,包括:
在第一下行链路(DL)回程链路中向第一网络设备传输DL数据,所述第一DL回程链路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调度,并且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位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上游;以及
在第一上行链路(UL)回程链路中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UL数据,所述第一UL回程链路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调度。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L数据包括第一类型的DL数据,并且传输所述DL数据包括:
确定用于在所述第一DL回程链路中传输所述第一类型的DL数据的DL资源;以及
使用所述DL资源的至少第一部分,在所述第一DL回程链路中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传输所述第一类型的DL数据。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L数据还包括第二类型的DL数据,所述第二类型与所述第一类型不同,并且传输所述DL数据还包括:
分配所述DL资源的第二部分以用于在所述第一DL回程链路中传输所述第二类型的DL数据,所述DL资源的所述第二部分与所述DL资源的所述第一部分不同;以及
使用所述DL资源的所述第二部分,在所述第一DL回程链路中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传输所述第二类型的DL数据。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L资源包括第一时隙,所述DL资源的所述第一部分包括所述第一时隙中的第一符号集合,并且所述DL资源的所述第二部分包括所述第一时隙中的第二符号集合,所述第二符号集合与所述第一符号集合不同。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L资源还包括在所述第一时隙之后的第二时隙,所述第一类型的DL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类型的第一DL数据分组,并且传输所述第一类型的DL数据包括:
在所述第一DL回程链路中的所述第一符号集合中,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传输所述第一DL数据分组的第一部分;以及
在所述第一DL回程链路中的所述第二时隙的至少一个符号中,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传输所述第一DL数据分组的第二部分。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DL回程链路中的所述第二时隙的另外的符号中,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传输所述第一类型的DL数据分组的数目的指示。
23.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使用所述DL资源的第三部分,在所述第一DL回程链路中所述向第一网络设备传输与所述第二类型的DL数据相关联的控制信息,所述控制信息将由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类型的DL数据。
24.根据权利要求18至2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DL资源被预留用于所述第一DL回程链路。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传输所述第二类型的DL数据,在所述第一DL回程链路中,以预定时间间隔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与所述第二类型的DL数据相关联的确认信息,所述预定时间间隔比阈值间隔短。
26.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UL数据包括第一类型的UL数据和第二类型的UL数据,并且接收所述UL数据包括:
在所述第一UL回程链路中,以第一周期检测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所述第一类型的UL数据;以及
在所述第一UL回程链路中,以第二周期检测来自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的所述第二类型的UL数据,所述第二周期比所述第一周期短。
27.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DL回程链路中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传输DL控制信息的一部分;以及
在由所述第一网络节点调度的辅助DL回程链路中,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传输所述DL控制信息的另外的部分。
2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第一UL回程链路中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UL控制信息的一部分;以及
在由所述第二网络节点调度的辅助UL回程链路中,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UL控制信息的另外的部分。
2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第三UL回程链路中向第四网络设备传输所述UL数据,所述第三UL回程链路由所述第二网络设备调度,并且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位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上游。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DL回程链路和所述第三UL回程链路在一个频带中操作。
31.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第三DL回程链路中,从第四网络设备接收所述DL数据,所述第三DL回程链路由所述第四网络设备调度,并且所述第四网络设备位于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上游。
32.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DL回程链路在频带中操作,并且所述第一UL回程链路在不同的正交频带中操作。
33.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网络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4.一种网络设备,包括:
处理器;以及
存储器,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网络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5.一种其上有形地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在至少一个处理器上被执行时,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6.一种其上有形地存储有计算机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在至少一个处理器上被执行时,使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7至3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780098170.XA 2017-11-20 2017-11-20 网络设备之间的回程传输 Active CN1116023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111903 WO2019095378A1 (en) 2017-11-20 2017-11-20 Backhaul transmission between network devic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602347A true CN111602347A (zh) 2020-08-28
CN111602347B CN111602347B (zh) 2022-06-07

Family

ID=665383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98170.XA Active CN111602347B (zh) 2017-11-20 2017-11-20 网络设备之间的回程传输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382248A1 (zh)
EP (1) EP3714555A4 (zh)
CN (1) CN111602347B (zh)
WO (1) WO201909537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695526B2 (en) * 2018-05-08 2023-07-0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Terminal and transmission method
US11197217B1 (en) * 2020-08-07 2021-12-0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ingle uplink operation (SUO) over dual connectivity networks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86120A1 (en) * 2005-11-11 2007-05-16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relay
CN101541018A (zh) * 2008-03-21 2009-09-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WO2010022675A1 (zh) * 2008-09-01 2010-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多天线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中检测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US20100074105A1 (en) * 2003-12-31 2010-03-2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ulti-hop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 and method
CN102209392A (zh) * 2010-03-31 2011-10-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下行控制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WO2011127647A1 (en) * 2010-04-13 2011-10-20 Nokia Corporation Transmitting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an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tdd relay system
EP2424288A1 (en) * 2009-04-24 2012-02-29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backhaul link communication in tdd system
US20130331115A1 (en) * 2011-02-23 2013-1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 of data using independent downlink and uplink connections
US20140126553A1 (en) * 2012-11-02 2014-05-08 Zte Wistron Telecom Ab Processing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s in a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CN105009474A (zh) * 2013-02-07 2015-10-2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低延迟毫米波(mmw)回程系统的物理层(phy)设计
CN105264963A (zh) * 2013-12-30 2016-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回程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70188352A1 (en) * 2014-07-18 2017-06-29 Lg Electronics Inc.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CN106961741A (zh) * 2017-05-04 2017-07-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WO2017131065A1 (ja) * 2016-01-29 2017-08-0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00906B2 (en) * 2009-03-11 2013-03-19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llocating backhaul transmission resourc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d on relay
CN101888661B (zh) * 2009-05-11 2015-03-11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系统及装置
US20110310789A1 (en) * 2010-06-21 2011-12-22 Teck Hu Method of uplink control channel allocation for a relay backhaul link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74105A1 (en) * 2003-12-31 2010-03-2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Multi-hop wireless backhaul network and method
EP1786120A1 (en) * 2005-11-11 2007-05-16 Alcatel Luc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 relay
CN1964219A (zh) * 2005-11-11 2007-05-16 上海贝尔阿尔卡特股份有限公司 实现中继的方法和设备
CN101541018A (zh) * 2008-03-21 2009-09-23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
WO2010022675A1 (zh) * 2008-09-01 2010-03-0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在多天线数字无线通信系统中检测信号的方法及装置
EP2424288A1 (en) * 2009-04-24 2012-02-29 China Academy of Tele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backhaul link communication in tdd system
CN102209392A (zh) * 2010-03-31 2011-10-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下行控制资源分配方法和设备
WO2011127647A1 (en) * 2010-04-13 2011-10-20 Nokia Corporation Transmitting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and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tdd relay system
US20130331115A1 (en) * 2011-02-23 2013-12-12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ommunication of data using independent downlink and uplink connections
US20140126553A1 (en) * 2012-11-02 2014-05-08 Zte Wistron Telecom Ab Processing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s in a heterogeneous wireless network
CN105009474A (zh) * 2013-02-07 2015-10-28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用于低延迟毫米波(mmw)回程系统的物理层(phy)设计
CN105264963A (zh) * 2013-12-30 2016-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回程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70188352A1 (en) * 2014-07-18 2017-06-29 Lg Electronics Inc. Uplink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the same
WO2017131065A1 (ja) * 2016-01-29 2017-08-03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無線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3399798A1 (en) * 2016-01-29 2018-11-07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wireless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6961741A (zh) * 2017-05-04 2017-07-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上行资源分配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14555A4 (en) 2021-07-07
EP3714555A1 (en) 2020-09-30
US20200382248A1 (en) 2020-12-03
CN111602347B (zh) 2022-06-07
WO2019095378A1 (en) 2019-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074199B2 (ja) 方法、端末デバイス、及び基地局
KR102503604B1 (ko) 공유 통신 매체 상에서의 업링크 절차들
US2020030518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acilitating coexistence of 4th and 5th gene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11191123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uplink transmission
WO2018192444A1 (zh) 一种信息交互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173633B (zh) 接收上行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
EP343723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obtaining feedback of harq acknowledgment information
CN108024323B (zh) 功率分配方法、功率调整方法、终端和接入网设备
US20220224457A1 (en) Nr v2x retransmission procedures
CN11634934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部分感测方法和设备
WO2017113077A1 (zh) 一种上行紧急业务传输方法、基站、用户设备及系统
JP2023164806A (ja) 端末デバイス、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
CN111602347B (zh) 网络设备之间的回程传输
US20240031107A1 (en) Control channel monitoring enhancements
CN110809891B (zh) 直连带宽部分的使用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273121B (zh) 用于测量侧链路接收信号强度的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09392029B (zh) 用于飞行器的命令和控制信息的通信
WO2023044912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US11419097B2 (en) Methods and nodes for communication on multiple channels
CN117413602A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CN111107653A (zh) 一种调度请求资源配置的方法和设备
WO2022213238A1 (en) Reliable transmission on licensed and unlicensed bands
WO2023173437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communications
WO2024040409A1 (en) Device, method and computer readable medium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WO2023000236A1 (en) Method,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