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7626A - 一种考虑多滑动面的单排抗滑桩桩位及设计推力确定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考虑多滑动面的单排抗滑桩桩位及设计推力确定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597626A CN111597626A CN202010514580.1A CN202010514580A CN111597626A CN 111597626 A CN111597626 A CN 111597626A CN 202010514580 A CN202010514580 A CN 202010514580A CN 111597626 A CN111597626 A CN 11159762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ile
- sliding
- soil
- sliding surfaces
- desig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3—Architectural design, e.g. computer-aided architectural design [CAAD] related to design of buildings, bridges, landscapes, production plants or road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20—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 E02D17/207—Securing of slopes or inclines with means incorporating sheet piles or pil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Pit Excavations, Shoring, Fill Or Stabilisation Of Slo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多滑动面的单排抗滑桩桩位及设计推力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滑坡区域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S2.构建滑坡几何模型:获取滑坡表面地形,内部地层界面的几何信息,选取一个滑坡典型剖面作为稳定计算的二维模型,即滑坡的几何模型;S3.计算滑坡稳定安全系数;S4.寻找抗滑桩加固后的潜在滑动面;S5.计算所有潜在滑动面不同土条块前部对应的剩余下滑力;S6.计算所有潜在滑动面不同土条块后部对应的剩余抗滑力;S7.确定抗滑桩设桩范围;S8.计算不同桩位情况下的抗滑桩设计推力值。本发明有效提高了抗滑桩设计的可靠程度,避免了桩位设置不当导致的滑坡破坏,以及设计推力偏小难以到达设计安全系数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滑坡防治,特别是涉及一种考虑多滑动面的单排抗滑桩桩位及设计推力确定方法。
背景技术
抗滑桩是一种应用广泛的滑坡治理支挡结构物,在抗滑桩设计时常面临如何确定合理的抗滑桩桩位及设计荷载的问题。GB50330—2013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及SL386—2016水利水电工程边坡设计规范中均推荐使用剩余推力法计算抗滑桩设计推力值。一般的计算步骤包括:通过假定一系列可能的滑动面,并使用剩余推力法计算出各假定滑动面对应的抗滑稳定安全系数,搜索出安全系数的最小值,其对应的滑动面为最危险滑动面,即滑坡失稳时将先此滑动面滑动;再将边坡稳定系数设计值回代剩余推力法公式,计算出最危险滑动面对应的滑坡剩余下滑力,并将其作为抗滑桩的设计推力值。
有研究(李扬波等,土质边坡最大滑坡推力滑动面研究,中外公路,2014)指出最危险滑动面并不代表是有最大滑坡推力的滑动面,将最危险滑动面的剩余下滑力作为设计推力值并不合适。当抗滑桩承受滑坡体的推力时,滑体内的应力场发生了变化,因此滑坡前的最危险滑动面并不一定为加固后的最危险滑动面,该条件下加固边坡无法达到设计安全系数值。同时抗滑桩布设的位置变化时,对应的设计推力也发生变化,寻找到一个设计推力值较小的桩位也可以为工程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特别地,当抗滑桩桩位设置不当时,可能导致整个工程的失效,比如,当抗滑桩位置设置过于靠近滑体前部,可能在桩的后部发生次级滑坡,即越顶破坏。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考虑多滑动面的单排抗滑桩桩位及设计推力确定方法,有效提高了抗滑桩设计的可靠程度,避免了桩位设置不当导致的滑坡破坏,以及设计推力偏小难以到达设计安全系数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考虑多滑动面的单排抗滑桩桩位及设计推力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滑坡区域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所述物理力学参数包括滑坡区域岩土体的内摩擦角、粘聚力和密度;
S2.构建滑坡几何模型:获取滑坡表面地形,内部地层界面的几何信息,选取一个滑坡典型剖面作为稳定计算的二维模型,即滑坡的几何模型;
S3.计算滑坡稳定安全系数:通过假定一系列滑动面进行搜索,使用剩余推力法计算所有滑动面的安全系数,找出其中最小值及对应的最危险滑动面;若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FS小于设计值FSd,则需要对边坡进行加固;
S4.寻找抗滑桩加固后的潜在滑动面:潜在滑动面定义为安全系数小于设计安全系数的滑动面,重新选择滑动面搜索范围,找出所有小于设计安全系数的潜在滑动面的所在区域,并记录对应的潜在滑动面的位置,假定共计有m个不满足设计安全系数的潜在滑动面;
S5.计算所有潜在滑动面不同土条块前部对应的剩余下滑力:将设计的安全系数FSd代入Pi=Pi+1×ψi-1-Ti S+Ti R/FSd←,在i=1,2,…,n时依次计算剩余下滑力Pi,即潜在滑动面不同土条块前部对应的剩余下滑力。
S6.计算所有潜在滑动面不同土条块后部对应的剩余抗滑力:
将设计的安全系数FSd带入如下公式中:
Qi=Qi+1×ψi+1-Ti S+Ti R/FSd
在i=n,n-1,…,1时依次计算剩余抗滑力Qi;
当第i个条块的剩余抗滑力Qi<0时,停止计算,取条块1,条块2,…,条块i的剩余抗滑力Q1,Q2,…,Qi为0。
S7.确定抗滑桩设桩范围;
S8.计算不同桩位情况下的抗滑桩设计推力值。
其中,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
S301.设所述的滑动面为圆弧型滑动面或复合型滑动面:
对于土质边坡滑动面假定为圆弧形,滑动面由3个量确定:A剪入口位置,B剪出口位置,C剪入口剪出口两点弦对应的圆心角;
对与表层土下部基岩的混合型边坡,滑动面假定为复合型,复合型由剪入段圆弧,剪出段圆弧和中间段折线土岩分层面三段组成,滑动面由5个量确定:A剪入口位置,B剪出口位置,C剪入口剪出口两点弦对应的圆心角,D圆弧形剪入段与土岩分层面的相交位置,E圆弧形剪出段与土岩分层面的相交位置;
S302.滑动面搜索:
假定剪入口范围区间为[a,b],a为剪入点位置的横坐标最小值,b为剪入点位置的横坐标最大值,单位m;剪出口范围区间[c,d],c为剪出点位置的横坐标最小值,d为剪出点位置的横坐标最大值,单位m;圆弧圆心角区间范围[e,f],e为滑弧圆心角对应的最小值,f为滑弧圆心角对应的最大值,单位度,最小圆心角e>0°,最大圆心角f计算方式如下:
分别设置搜索的剪入点、剪出点、圆心角数量为i,j,k,则将[a,b],[c,d],[e,f]平均划分为(i-1),(j-1),(k-1)个区间,则一共搜索l=i×j×k个滑动面;
S303.某一特定滑动面安全系数计算,首先将滑动面以上的滑体沿垂直方向分割为n个土条,再按剩余推力法计算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Pi=Pi+1×ψi-1-Ti S+Ti R/FS
其中:Pi为第i个土条向下传递给第n+1个土条的推力,当i=0时,Pi为0,若计算的Pi值小于0,则取Pi=0;
Ti S为第i个土条沿滑动方向的下滑力,Ti S=Wisinαi;
当计算到最后一个土条的剩余下滑力Pn为0时,对应的FS即为该滑动面的安全系数;
S304.同理,按照步骤S303分别计算出所有滑动面的安全系数,找出其中最小值及对应的最危险滑动面;若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FS小于设计值FSd,则需要对边坡进行加固。
其中,所述步骤S7包括:
对某一潜在滑动面而言,设桩范围为Qi>0的区间内,对所有m个潜在滑动面,设桩范围为各个潜在滑动面设桩范围区间的交集,若该交集不存在,应考虑设置多排抗滑桩。
所述步骤S8包括:
在步骤S7中确定抗滑桩设桩范围后,计算该区间内不同位置处m个潜在滑动面的剩余下滑力与剩余抗滑力的差值,取m个差值中的最大值作为该位置处的抗滑桩设计推力,最终得到一条设计推力随桩位变化的曲线。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有效提高了抗滑桩设计的可靠程度,可避免桩位设置不当导致的滑坡破坏,以及设计推力偏小难以到达设计安全系数的缺陷;同时可根据得到设计推力随桩位变化的曲线,帮助设计人员选择较小的设计推力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中最危险滑动面搜索结果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中抗滑桩设计推力桩位变化曲线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不局限于以下所述。
如图1所示,一种考虑多滑动面的单排抗滑桩桩位及设计推力确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滑坡区域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所述物理力学参数包括滑坡区域岩土体的内摩擦角、粘聚力和密度,通过现场测试或实验室测试的方式获取;
S2.构建滑坡几何模型:通过现场勘察获取滑坡表面地形,内部地层界面的几何信息,选取一个滑坡典型剖面作为稳定计算的二维模型,即滑坡的几何模型;
S3.计算滑坡稳定安全系数:通过假定一系列滑动面进行搜索,使用剩余推力法计算所有滑动面的安全系数,找出其中最小值及对应的最危险滑动面;若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FS小于设计值FSd,则需要对边坡进行加固;
所述的滑动面为圆弧型滑动面或复合型滑动面。对于土质边坡滑动面假定为圆弧形,滑动面由3个量确定:A剪入口位置,B剪出口位置,C剪入口剪出口两点弦对应的圆心角。对与表层土下部基岩的混合型边坡,滑动面假定为复合型,复合型由剪入段圆弧,剪出段圆弧和中间段折线土岩分层面三段组成,滑动面由5个量确定:A剪入口位置,B剪出口位置,C剪入口剪出口两点弦对应的圆心角,D圆弧形剪入段与土岩分层面的相交位置,D圆弧形剪出段与土岩分层面的相交位置。
所述的滑动面搜索方案为,假定剪入口范围区间为[a,b],a为剪入点位置的横坐标最小值,b为剪入点位置的横坐标最大值,单位m;剪出口范围区间[c,d],c为剪出点位置的横坐标最小值,d为剪出点位置的横坐标最大值,单位m;圆弧圆心角区间范围[e,f],e为滑弧圆心角对应的最小值,f为滑弧圆心角对应的最大值,单位度,最小圆心角e>0°,最大圆心角f计算方式如下:
分别设置搜索的剪入点,剪出点,圆心角的数量i,j,k,则将[a,b],[c,d],[e,f]平均划分为(i-1),(j-1),(k-1)个区间,则一共搜索l=i×j×k个滑动面。
所述的某一特定滑动面安全系数计算,首先将滑动面以上的滑体沿垂直方向分割为n个土条,再按剩余推力法计算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Pi=Pi+1×ψi-1-Ti S+Ti R/FS
其中:Pi为第i个土条向下传递给第n+1个土条的推力,当i=0时,Pi为0,若计算的Pi值小于0,则取Pi=0;
Ti S为第i个土条沿滑动方向的下滑力,Ti S=Wisinαi;
FS为安全系数;
Wi为第i个土条的的重量;
αi为第i个土条的底坡角度;
ci为第i个土条的底部土层的粘聚力;
当计算到最后一个土条的剩余下滑力Pn为0时,对应的FS即为该滑动面的安全系数。FS的求解可使用试算法或迭代法求解。
S4.寻找抗滑桩加固后的潜在滑动面:潜在滑动面定义为安全系数小于设计安全系数的滑动面:加固后的最危险滑动面并不是加固前安全系数最小的滑动面,但是这些潜在滑面与加固后的最危险滑动面之间存在联系。我们认为加固后的最危险滑动面包含于加固前小于设计安全系数的众多潜在滑动面之中。步骤S3中已经在一系列潜在滑动面中找到了安全系数最小的滑动面,但这些潜在滑动面不一定包含了所有小于设计安全系数的滑动面,因此重新选择滑动面搜索范围,找出所有潜在滑动面的所在区域,并记录对应的潜在滑动面的位置,设共计有m个不满足设计安全系数的潜在滑动面;
S5.计算所有潜在滑动面不同土条块前部对应的剩余下滑力:将设计的安全系数FSd代入Pi=Pi+1×ψi-1-Ti S+Ti R/FSd,在i=1,2,…,n时依次计算剩余下滑力Pi,即潜在滑动面不同土条块前部对应的剩余下滑力。
S6.计算所有潜在滑动面不同土条块后部对应的剩余抗滑力:
所述步骤S6中,将设计的安全系数FSd带入如下公式中:
Qi=Qi+1×ψi+1-Ti S+Ti R/FSd
在i=n,n-1,…,1时依次计算剩余抗滑力Qi;
当第i个条块的剩余抗滑力Qi<0时,停止计算,取条块1,条块2,…,条块i的剩余抗滑力Q1,Q2,…,Qi为0。
S7.确定抗滑桩设桩范围:对某一潜在滑动面而言,可以设桩范围为Qi>0的区间内,而对所有m个潜在滑动面而言,合理的设桩范围应该为各个潜在滑动面设桩范围区间的交集,若该交集不存在,应考虑设置多排抗滑桩;
S8.计算不同桩位情况下的抗滑桩设计推力值:由步骤S7得到的最终设桩范围区间后,计算该区间内不同位置处m个潜在滑动面的剩余下滑力与剩余抗滑力的差值,取m个差值中的最大值作为该位置处的抗滑桩设计推力。最终得到一条设计推力随桩位变化的曲线。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以某均质土坡为例,叙述抗滑桩桩位及设计推力确定步骤。该土坡模型如图2所示,模型中的坐标皆以m为单位。通过现场实验或室内实验测得土体的内摩擦角为8°,粘聚力为20kPa,密度为16KN/m3。在此假定该边坡的稳定性安全系数设计值要求为1.1。
(1)按图1所示流程,接下来使用剩余推力法计算出该边坡的稳定安全系数为0.89(土条划分数目统一为100),滑动面的剪入点为(30.5,40),剪出点为(80.02,20),与坡脚转折处重合,圆弧型滑动面的半径为40.28m,圆心坐标为(66.55,57.96)。显然目前状态下的边坡难以满足安全系数1.1的要求,需要采取抗滑桩对其进行加固,使加固后的边坡满足安全要求;
(2)找出安全系数小于设计安全系数1.1的潜在滑动面。经验表明,安全系数小于某一固定值的滑动面处于一连续的弧形带状区域范围内。安全系数小于1.1的潜在滑动面有无数条,在滑动面搜索时只需找出这一带状区域即可。由第(1)步可知,这一区域分布在最危险滑动面剪入口/剪出口两侧,故设剪入口,剪出口搜索范围分别为[25,35],[60,85],经验证这一范围包含所有安全系数小于1.1的潜在滑动面所在区域。滑弧圆心角对应的最小值设置为40°,最大值由公式(1)确定。剪入口,剪出口,圆心角区间分别设置30个搜索值,则共计搜索有27000个滑动面。计算这27000个滑动面对应的安全系数,共计有14479个滑动面的安全系数小于设计值1.1;
(3)计算所有潜在滑动面不同土条块前部对应的剩余下滑力。将设计安全系数1.1代入式(2),从1到100依次计算剩余下滑力Pi;
(4)计算所有潜在滑动面不同土条块后部对应的剩余抗滑力。将设计的安全系数1.1代入式(3),从100到1依次计算剩余抗滑力Qi;
(5)确定抗滑桩设桩范围。对14479个潜在滑动面的设桩范围取交集,得到该边坡的合理设桩范围为[46.4,67.5],该交集区间存在,说明设置单排抗滑桩是可行的。另外发现该区间的右端点67.5大于剪出口搜索区间的左端点60,说明剪出口搜索区间的设置是合理的。如果在计算中发现得到的设桩区间的右端点与剪出口搜索区间左端点相同,应将剪出口搜索范围继续扩大;
(6)计算不同桩位情况下的抗滑桩设计推力值。由第(5)得到的最终设桩范围区间后,计算该区间内不同位置处14479个潜在滑动面的剩余下滑力与剩余抗滑力的差值,取14479个差值中的最大值作为该位置处的抗滑桩设计推力。最终得到的抗滑桩设计推力桩位变化曲线如图3所示。实线为本文方法计算得到的设计推力曲线,虚线为安加固前最危险滑动面计算得到的设计推力曲线,可以发现本方法计算得到的设计推力较大,同时本方法计算得到的设桩范围要更小,说明按加固前最危险滑动面计算的设计推力和设桩范围进行设计并不安全。另外可以看出设计推力随着抗滑桩位置向边坡前端移动而减小,对该边坡而言抗滑桩设置在合理设桩区间的右端可能会更加经济。
综上,本发明有效提高了抗滑桩设计的可靠程度,可避免桩位设置不当导致的滑坡破坏,以及设计推力偏小难以到达设计安全系数的缺陷。同时可根据得到设计推力随桩位变化的曲线,帮助设计人员选择较小的设计推力值,能够带来较好的经济效益。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理解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该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发明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考虑多滑动面的单排抗滑桩桩位及设计推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获取滑坡区域岩土体物理力学参数,所述物理力学参数包括滑坡区域岩土体的内摩擦角、粘聚力和密度;
S2.构建滑坡几何模型:获取滑坡表面地形,内部地层界面的几何信息,选取一个滑坡典型剖面作为稳定计算的二维模型,即滑坡的几何模型;
S3.计算滑坡稳定安全系数:通过假定一系列滑动面进行搜索,使用剩余推力法计算所有滑动面的安全系数,找出其中最小值及对应的最危险滑动面;在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小于设计值时,则需要对边坡进行加固;
S4.寻找抗滑桩加固后的潜在滑动面,潜在滑动面定义为安全系数小于设计安全系数的滑动面:找出所有小于设计安全系数的潜在滑动面的所在区域,并记录对应的潜在滑动面的位置,设共计有m个不满足设计安全系数的潜在滑动面;
S5.计算所有潜在滑动面不同土条块前部对应的剩余下滑力;
S6.计算所有潜在滑动面不同土条块后部对应的剩余抗滑力;
S7.确定抗滑桩设桩范围;
S8.计算不同桩位情况下的抗滑桩设计推力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多滑动面的单排抗滑桩桩位及设计推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子步骤:
S301.设所述的滑动面为圆弧型滑动面或复合型滑动面:
对于土质边坡滑动面假定为圆弧形,滑动面由3个量确定:A剪入口位置,B剪出口位置,C剪入口剪出口两点弦对应的圆心角;
对与表层土下部基岩的混合型边坡,滑动面假定为复合型,复合型由剪入段圆弧,剪出段圆弧和中间段折线土岩分层面三段组成,滑动面由5个量确定:A剪入口位置,B剪出口位置,C剪入口剪出口两点弦对应的圆心角,D圆弧形剪入段与土岩分层面的相交位置,E圆弧形剪出段与土岩分层面的相交位置;
S302.对滑动面进行搜索:
假定剪入口范围区间为[a,b],a为剪入点位置的横坐标最小值,b为剪入点位置的横坐标最大值,单位m;剪出口范围区间[c,d],c为剪出点位置的横坐标最小值,d为剪出点位置的横坐标最大值,单位m;圆弧圆心角区间范围[e,f],e为滑弧圆心角对应的最小值,f为滑弧圆心角对应的最大值,单位度,最小圆心角e>0°,最大圆心角f计算方式如下:
分别设置搜索的剪入点、剪出点、圆心角数量为i,j,k,则将[a,b],[c,d],[e,f]平均划分为(i-1),(j-1),(k-1)个区间,则一共搜索l=i×j×k个滑动面;
S303.某一特定滑动面安全系数计算,首先将滑动面以上的滑体沿垂直方向分割为n个土条,再按剩余推力法计算安全系数,计算公式如下:
Pi=Pi+1×ψi-1-Ti S+Ti RFS
其中:Pi为第i个土条向下传递给第n+1个土条的推力,当i=0时,Pi为0,若计算的Pi值小于0,则取Pi=0;
Ti s为第i个土条沿滑动方向的下滑力,Ti s=Wisinαi;
当计算到最后一个土条的剩余下滑力Pn为0时,对应的FS即为该滑动面的安全系数;
S304.同理,按照步骤S303分别计算出所有滑动面的安全系数,找出其中最小值及对应的最危险滑动面;若计算得到的安全系数FS小于设计值FSd,则需要对边坡进行加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多滑动面的单排抗滑桩桩位及设计推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7包括:
对某一潜在滑动面而言,设桩范围为Qi>0的区间内,对所有m个潜在滑动面,设桩范围为各个潜在滑动面设桩范围区间的交集,若该交集不存在,应考虑设置多排抗滑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考虑多滑动面的单排抗滑桩桩位及设计推力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包括:
在步骤S7中确定抗滑桩设桩范围后,计算该区间内不同位置处m个潜在滑动面的剩余下滑力与剩余抗滑力的差值,取m个差值中的最大值作为该位置处的抗滑桩设计推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14580.1A CN111597626B (zh) | 2020-06-08 | 2020-06-08 | 一种考虑多滑动面的单排抗滑桩桩位及设计推力确定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514580.1A CN111597626B (zh) | 2020-06-08 | 2020-06-08 | 一种考虑多滑动面的单排抗滑桩桩位及设计推力确定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97626A true CN111597626A (zh) | 2020-08-28 |
CN111597626B CN111597626B (zh) | 2021-03-12 |
Family
ID=72184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514580.1A Active CN111597626B (zh) | 2020-06-08 | 2020-06-08 | 一种考虑多滑动面的单排抗滑桩桩位及设计推力确定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597626B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97571A (zh) * | 2020-12-17 | 2021-04-02 | 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复合地基填方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 |
CN114216831A (zh) * | 2021-12-16 | 2022-03-22 | 长沙学院 | 一种联合中性点计算及有限元模拟的滑坡稳定性辨识方法 |
CN115217125A (zh) * | 2022-07-12 | 2022-10-21 |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多层滑带堆积层滑坡抗滑支护结构 |
CN115544633A (zh) * | 2022-11-24 | 2022-12-30 | 西南交通大学 | 抗滑桩可靠性等级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7634004A (zh) * | 2024-01-25 | 2024-03-01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群桩加固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56582A (ja) * | 1997-08-20 | 1999-03-02 | Yoshikawa Orimono Kk | 防滑性タフテッドパイル布帛 |
CN103225310A (zh) * | 2013-05-21 | 2013-07-31 | 中南大学 | 一种微型抗滑组合桩受荷段的结构设计方法 |
CN104794369A (zh) * | 2015-05-18 | 2015-07-22 | 重庆大学 | 基于土拱效应的抗滑桩桩间距及桩板土压力确定方法 |
CN106777520A (zh) * | 2016-11-24 | 2017-05-31 |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 一种埋入式抗滑桩的设计方法 |
CN109598013A (zh) * | 2018-09-30 | 2019-04-09 | 青岛理工大学 | 推移式滑坡最危险滑移面及抗滑桩最优桩位的确定方法 |
CN111021376A (zh) * | 2019-12-18 | 2020-04-17 |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 深层滑坡治理的立体框架桩体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
-
2020
- 2020-06-08 CN CN202010514580.1A patent/CN111597626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56582A (ja) * | 1997-08-20 | 1999-03-02 | Yoshikawa Orimono Kk | 防滑性タフテッドパイル布帛 |
CN103225310A (zh) * | 2013-05-21 | 2013-07-31 | 中南大学 | 一种微型抗滑组合桩受荷段的结构设计方法 |
CN104794369A (zh) * | 2015-05-18 | 2015-07-22 | 重庆大学 | 基于土拱效应的抗滑桩桩间距及桩板土压力确定方法 |
CN106777520A (zh) * | 2016-11-24 | 2017-05-31 |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 | 一种埋入式抗滑桩的设计方法 |
CN109598013A (zh) * | 2018-09-30 | 2019-04-09 | 青岛理工大学 | 推移式滑坡最危险滑移面及抗滑桩最优桩位的确定方法 |
CN111021376A (zh) * | 2019-12-18 | 2020-04-17 | 中国地质科学院探矿工艺研究所 | 深层滑坡治理的立体框架桩体结构及其施工工艺 |
Non-Patent Citations (3)
Title |
---|
FAN GANG等: "Dynamic response of a slope reinforced by double-row anti-sliding piles and pre-stressed anchor cables", 《JOURNAL OF MOUNTAIN SCIENCE》 * |
YUE ZHOU等: "Topographic Effects on Three-Dimensional Slope", 《WATER》 * |
殷跃平等著: "《滑坡防治技术指南》", 31 October 2018 * |
Cited B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597571A (zh) * | 2020-12-17 | 2021-04-02 | 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复合地基填方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 |
CN112597571B (zh) * | 2020-12-17 | 2022-03-22 | 贵州正业工程技术投资有限公司 | 基于传递系数法的复合地基填方边坡稳定性系数计算方法 |
CN114216831A (zh) * | 2021-12-16 | 2022-03-22 | 长沙学院 | 一种联合中性点计算及有限元模拟的滑坡稳定性辨识方法 |
CN115217125A (zh) * | 2022-07-12 | 2022-10-21 |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多层滑带堆积层滑坡抗滑支护结构 |
CN115217125B (zh) * | 2022-07-12 | 2023-09-26 | 四川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多层滑带堆积层滑坡抗滑支护结构 |
CN115544633A (zh) * | 2022-11-24 | 2022-12-30 | 西南交通大学 | 抗滑桩可靠性等级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5544633B (zh) * | 2022-11-24 | 2023-03-24 | 西南交通大学 | 抗滑桩可靠性等级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7634004A (zh) * | 2024-01-25 | 2024-03-01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群桩加固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
CN117634004B (zh) * | 2024-01-25 | 2024-05-10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微型群桩加固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597626B (zh) | 2021-03-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597626B (zh) | 一种考虑多滑动面的单排抗滑桩桩位及设计推力确定方法 | |
Camp et al. | Design of retaining walls using big bang–big crunch optimization | |
CN111814369B (zh) | 一种可准确计算条间力倾角和边坡稳定安全系数的条分法 | |
Orr | Selection of characteristic values and partial factors in geotechnical designs to Eurocode 7 | |
CN105332381B (zh) | 一种加筋边坡稳定性分析方法 | |
CN111985041B (zh) | 一种加固边坡挡墙高度确定方法及加固边坡挡墙 | |
CN109598013A (zh) | 推移式滑坡最危险滑移面及抗滑桩最优桩位的确定方法 | |
Tung et al. | Optimal risk‐based design of flood levee systems | |
CN103485353A (zh) | 基于全局最优化的边坡稳定性分析条分法 | |
Stianson et al. | Role of admissibility criteria in limit equilibrium slope stability methods based on finite element stresses | |
CN108548730A (zh) | 基于传递系数法和表面位移的滑坡稳定性评价方法 | |
Vanmarcke | Risk of limit-equilibrium failure of long earth slopes: how it depends on length | |
Kaveh et al. | New enhanced colliding body optimization algorithm based on a novel strategy for exploration | |
CN109033642B (zh) | 一种边坡坡形改造稳定性优化测定方法 | |
CN204456145U (zh) | 埋入式微型组合桩群 | |
CN104674826B (zh) | 埋入式微型组合桩群及其抗滑设计方法 | |
Barker et al. | A general system for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flexible pavements | |
CN106599541A (zh) | 一种动态电力负荷模型的结构和参数在线辨识方法 | |
Kumar | Slope stability calculations using limit analysis | |
Nguyen | Back calculations of slope faiures by the secant method | |
Hamidi et al. | Revising the Norwegian formula for bearing capacity by applying a temperature correction factor | |
Baker et al. |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safety factors: Cohesive vertical cut | |
Foster et al. | Two-dimensional self-avoiding walk with hydrogen-like bonding: phase diagram and critical behaviour | |
CN110705751A (zh) | 一种智能规划线路路径的方法 | |
Dräger et al. | Random walks on percolation with a topological bias: Decay of the probability density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