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3883A - 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3883A
CN111593883A CN202010455837.0A CN202010455837A CN111593883A CN 111593883 A CN111593883 A CN 111593883A CN 202010455837 A CN202010455837 A CN 202010455837A CN 111593883 A CN111593883 A CN 11159388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eel
existing
connecting beam
steel bar
platform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5583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陆超
王强
于海洋
谢志成
罗希春
刘桂松
刘育菁
修登奎
孙春秀
黄民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MCC Group
China Jingye Engineering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MCC Group
China Jingye Engineering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MCC Group, China Jingye Engineering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Central Research Institute of Building and Construction Co Ltd MCC Group
Priority to CN20201045583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9388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938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388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3/00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 E04G13/04Falsework, forms, or shutterings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buildings, e.g. stairs, steps, cornices, balconies foundations, sills for lintels, beams, or transoms to be encased separately; Special tying or clamping mean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16Members, e.g. consoles, for attachment to the wall to support girders, beams, or the like carrying forms or moulds for floors, lintels, or transo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所述结构包括预埋在两个既有柱上的钢管,所述钢管内均贯穿设置钢棒,所述钢管两端均部分伸出所述既有柱,所述钢管两端上均固定设置有平台,两个同侧的所述平台上设置有支撑装置用于支撑连系梁的底模,能够便捷且安全的完成高设计标高或者超重的连系梁支撑结构的搭设,整个施工过程质量、安全可控。

Description

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根据住房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实施《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规定》有关问题的通知(建办质〔2018〕31号)中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范围中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其中,混凝土模板支撑工程:搭设高度8m及以上,或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或施工总荷载(设计值)15kN/m2及以上,或集中线荷载(设计值)20kN/m及以上即为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施工单位应当组织召开专家论证会对专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
在一些建筑结构,尤其是涉及多根承载柱之间的连系梁施工,由于连系梁设计的高度或者重量达到或者超过一定规模的危大工程标准,传统的模板支撑不能满足施工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做出改进,即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包括预埋在既有柱内的钢管,所述钢管内贯穿设置钢棒,所述钢管两端部分伸出所述既有柱,所述钢管两端上均固定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为包括半圆形钢套管,所述钢套管的弧顶固定设置有水平的钢板,所述钢套管通过顶丝固定在所述钢管上,相邻两个所述既有柱同侧的所述平台上均设置有支撑装置用于支撑连系梁的底模。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同侧的两个所述平台上的千斤顶,同侧的两个所述平台上的千斤顶上方设置有型钢用于支撑所述连系梁的底模。
优选的,两个所述既有柱两侧的型钢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将两个所述既有柱两侧的型钢紧贴两个所述既有柱并结为一整体。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为对拉筋连接或型钢焊接连接。
优选的,所述型钢为H型钢,所述H型钢上间隔设置有多根槽钢,多根所述槽钢上方铺设连系梁的底模。
优选的,所述钢棒尺寸小于所述钢管尺寸,所述钢棒与所述钢管之间的空隙塞入木楔。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在浇筑两个既有柱的时在连系梁下方垂直所述连系梁方向预埋钢管;
两个所述既有柱拆模后将钢棒穿入所述钢管内;
所述钢管两端上安装平台;
所述平台上安装支撑装置;
所述支撑装置上铺设连系梁的底模。
优选的,所述在浇筑两个既有柱的时候在连系梁下方垂直所述连系梁方向预埋钢管具体包括:两个所述既有柱混凝土施工到距离连系梁梁底1.5m处在与所述连系梁的垂直方向预埋钢管。
优选的,所述钢管两端上安装平台具体包括:在钢管两端上方放置半圆形钢套管,所述半圆形钢套管弧顶固定设置有水平的钢板,使用顶丝将所述钢套管固定在所述钢管上。
优选的,所述平台上安装支撑装置具体包括:在所述平台上安装千斤顶,在位于所述既有柱同侧的两个所述平台上的千斤顶上方架设H型钢。
优选的,所述在位于所述既有柱同侧的两个所述平台上的千斤顶上方架设H型钢的过程中,对所述既有柱两侧同步施工,保证同时在所述既有柱两侧的千斤顶上架设H型钢。
优选的,所述在位于所述既有柱同侧的两个所述平台上的千斤顶上方架设H型钢之后,在所述H型钢上间隔铺设槽钢,在所述槽钢上铺设所述连系梁的底模。
优选的,在架设H型钢之前,在所述钢棒和所述钢管之间塞进木楔。
优选的,所述在位于所述既有柱同侧的两个所述平台上的千斤顶上方架设H型钢之后,使用连接装置将所述既有柱两侧的H型钢连接,使得两个所述H型钢与所述既有柱结合成一稳固的整体。
优选的,所述使用连接装置将所述既有柱两侧的H型钢连接具体包括,在两根H型钢的两端使用倒链将两个所述H型钢紧贴两个所述既有柱并与其形成以整体结构。
优选的,所述支撑装置上铺设连系梁的底模后还包括预压步骤,通过预压掌握结构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的大小,掌握结构的刚度性能,并根据预压结果调整所述连系梁的底模铺设标高。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①钢棒配合预埋的钢管能够为连系梁提供足够的承载力;
②钢棒距离连系梁梁底1.5米施工方便;
③钢棒可以回收再次利用,节约材料;
④通过预压能更准确的控制连系梁的标高,保证结构在施工过程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的平台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的连接装置的结构的示意图;
图中:
1、既有柱 2、钢管 3、钢棒
4、千斤顶 5、H型钢 6、倒链
7、钢套管 8、顶丝 9、木楔
10、对拉筋 11、多层连系梁 12、支架
13、缆线 14、设备柱 15、设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实施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示例性的,如图1至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包括预埋在既有柱1内的钢管2,钢管2内贯穿设置钢棒3,钢管2两端部分伸出既有柱1,钢管2两端上均固定设置有平台,相邻两个既有柱1同侧的所述平台上均设置有支撑装置用于支撑连系梁的底模。需要说明的是,连系梁是结构受力构件之间连接的一种形式,是联系结构构件之间的系梁,作用是增加结构的整体性。连系梁主要起连接单榀框架的作用,以增大建筑物的横向或纵向刚度,常用于相邻的两个柱状结构。本申请适用于连系梁高度较高或者连系梁自重较大而导致传统的支撑方法无法满足施工需求的情况。具体的,既有柱内1预埋的钢管2的尺寸略微大于钢棒3的尺寸,如采用直径为180mm的Q235钢棒3配合直径为200mm的钢管2,其目的是为了便于后期钢棒3穿入钢管2,在既有柱1的混凝土施工过程中,预埋的钢管1会发生微小的变形,如果钢棒3的外径接近钢管2的内径,后期可能会发生钢棒3无法插入到预埋钢管2中的情况。待钢棒3穿入钢管2之后,使用木楔9将钢棒3与钢管2之间的缝隙塞紧。
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同侧的两个所述平台上的千斤顶4,同侧的两个所述平台上的千斤顶4上方设置有型钢用于支撑连系梁的底模。具体的,千斤顶4采用机械千斤顶。
优选的一种方案,两个既有柱1两侧的所述型钢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将两个既有柱1两侧的所述型钢紧贴两个既有柱1并结为一整体。进一步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连接装置为对拉筋10连接或型钢焊接连接。具体的,使用倒链6套设在两根所述型钢的两端上,拉动倒链6将两个既有柱1两侧的所述型钢紧贴两个既有柱1并结为一整体,然后使用对拉筋10将两根所述型钢连接固定在一起。
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型钢为H型钢5,H型钢5上间隔设置有多根槽钢,多根所述槽钢上方铺设连系梁的底模。具体的,H型钢5与所述槽钢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或者螺栓连接。
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平台为包括半圆形的钢套管7,钢套管7的弧顶固定设置有水平的钢板,钢套管7通过顶丝8固定在钢管2上。或者用钢板切割焊接成一支架固定在钢管2上作为所述平台使用。进一步的,所述平台安装固定时对其进行调平作业,保证所述平台的上表面处于水平状态。
本发明还公开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
在浇筑两个既有柱1的时在连系梁下方垂直连系梁方向预埋钢管2;
两个既有柱1拆模后将钢棒3穿入钢管2内;
钢管2两端上安装平台;
所述平台上安装支撑装置;
所述支撑装置上铺设连系梁的底模。
优选的一种方案,在浇筑两个既有柱1的时候在连系梁下方垂直连系梁方向预埋钢管2具体包括:两个既有柱1混凝土施工到距离所述连系梁梁底1.5m处在与连系梁的垂直方向预埋钢管2。
优选的一种方案,钢管2两端上安装平台具体包括:在钢管2两端上方放置半圆形钢套管7,半圆形钢套管7弧顶固定设置有水平的钢板,使用顶丝8将钢套管7固定在钢管2上。或者用钢板切割焊接成一支架固定在钢管2上作为平台使用。进一步的,所述平台安装固定时对其进行调平作业,保证所述平台的上表面处于水平状态。
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平台上安装支撑装置具体包括:在所述平台上安装千斤顶4,在位于既有柱1同侧的两个所述平台上的千斤顶4上方架设H型钢5。通过调整千斤4顶的伸出高度调整H型钢5的高度和水平度,进而控制连系梁底模的标高。
优选的一种方案,在位于既有柱1同侧的两个所述平台上的千斤顶4上方架设H型钢5的过程中,对既有柱1两侧同步施工,保证同时在既有柱1两侧的千斤顶4上架设H型钢5。需要说明的是,既有柱1两侧必须同时进行施工,进而保证既有柱1两侧受力均匀,以及结构整体的受力均匀,保证既有柱1两侧结构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保持一致,提高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
优选的一种方案,在位于既有柱1同侧的两个所述平台上的千斤顶4上方架设H型钢5之后,在H型钢5上间隔铺设槽钢,在所述槽钢上铺设连系梁的底模。具体的,H型钢5与所述槽钢之间通过焊接或者螺栓连接。
优选的一种方案,在架设H型钢5之前,在钢棒3和钢管2之间塞进木楔9。
优选的一种方案,在位于既有柱1同侧的两个所述平台上的千斤顶4上方架设H型钢5之后,使用连接装置将既有柱1两侧的H型钢5连接,使得两个H型钢5与既有柱1结合成一稳固的整体。
优选的一种方案,使用连接装置将既有柱1两侧的H型钢5连接具体包括,在两根H型钢5的两端使用倒链6将两个H型5钢紧贴两个既有柱1后,使用对拉筋10将两根H型钢5连接并与既有柱1形成一整体结构。
优选的一种方案,所述支撑装置上铺设连系梁的底模后还包括预压步骤,通过预压掌握结构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的大小,掌握结构的刚度性能,并根据预压结果调整连系梁的底模铺设标高。具体的,通过预压的手段检验整个结构受力的情况,确保结构在施工过程中绝对安全;通过掌握结构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的大小,掌握结构的刚度性能,并根据预压结果调整千斤顶4进而控制连系梁的底模铺设标高。其中:
预压超载系数取1.2,采用沙袋法预压方案,每个沙袋装沙约50㎏均匀布置堆放在底模上。
预压荷载分级为:20%-60%-80%-100%-120%五级预压,预压时间为7天。
结构预压重量采用五级预压20%-60%-80%-100%-120%,每阶段预压观测时间不少于24小时;加载至120%时连续观测两天,对原始数据进行整理为结构搭设提供可靠数据。加载分级为20%-60%-80%-100%-120%五级。每一道均为逐层预压,避免局部荷载过大。每级加载完成后,应每间隔12h对结构沉降量进行监测;当结构测点连续2次沉降差平均值均小于2mm时,方可继续加载,加载和卸载过程均需对称进行。
预压结束后,对压重情况进行一次全面观测,然后开始卸载,按照先压砂土袋层后卸,后压砂土袋层先卸的原则,同时注意分层均匀卸载。荷载卸至一半时进行一次观测,全部砂土袋卸完后进行最后全面的观测。
预压完成,对整个试压过程做出分析、总结,保证支架正常的按设计和规范要求施工。
连系梁施工完成后,对结构进行拆除,待将钢棒3拆除后,将超出既有柱1侧壁的钢管2切除,使用灌浆料进行填充,并做好防腐措施与表面的修复。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如图4所述,在高度较高的设备柱14之间设置多层连系梁11,设备柱14顶端安装设备,配合支架12架设缆线13,受到空间以及既有建筑等的影响,传送的钢构设备柱不能满足设计要求,采用混凝土设备柱14配合多层连系梁11完成架设,其中每一层的连系梁均可采用本申请中的结构和施工方法。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便捷且安全的完成高设计标高或者超重的连系梁支撑结构的搭设,整个施工过程质量、安全可控。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发明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发明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Claims (16)

1.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在既有柱内的钢管,所述钢管内贯穿设置钢棒,所述钢管两端部分伸出所述既有柱,所述钢管两端上均固定设置有平台,所述平台为包括半圆形钢套管,所述钢套管的弧顶固定设置有水平的钢板,所述钢套管通过顶丝固定在所述钢管上,相邻两个所述既有柱同侧的所述平台上均设置有支撑装置用于支撑连系梁的底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包括设置在同侧的两个所述平台上的千斤顶,同侧的两个所述平台上的千斤顶上方设置有型钢用于支撑所述连系梁的底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既有柱两侧的型钢之间设置有连接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将两个所述既有柱两侧的型钢紧贴两个所述既有柱并结为一整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为对拉筋连接或型钢焊接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型钢为H型钢,所述H型钢上间隔设置有多根槽钢,多根所述槽钢上方铺设连系梁的底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棒尺寸小于所述钢管尺寸,所述钢棒与所述钢管之间的空隙塞入木楔。
7.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浇筑两个既有柱的时候在连系梁下方垂直所述连系梁方向预埋钢管;
两个所述既有柱拆模后将钢棒穿入所述钢管内;
所述钢管两端上安装平台;
所述平台上安装支撑装置;
所述支撑装置上铺设连系梁的底模。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浇筑两个既有柱的时候在连系梁下方垂直所述连系梁方向预埋钢管具体包括:两个所述既有柱混凝土施工到距离连系梁梁底1.5m处在与所述连系梁的垂直方向预埋钢管。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两端上安装平台具体包括:在钢管两端上方放置半圆形钢套管,所述半圆形钢套管弧顶固定设置有水平的钢板,使用顶丝将所述钢套管固定在所述钢管上。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上安装支撑装置具体包括:在所述平台上安装千斤顶,在位于所述既有柱同侧的两个所述平台上的千斤顶上方架设H型钢。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位于所述既有柱同侧的两个所述平台上的千斤顶上方架设H型钢的过程中,对所述既有柱两侧同步施工,保证同时在所述既有柱两侧的千斤顶上架设H型钢。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位于所述既有柱同侧的两个所述平台上的千斤顶上方架设H型钢之后,在所述H型钢上间隔铺设槽钢,在所述槽钢上铺设所述连系梁的底模。
13.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或12任一所述的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架设H型钢之前,在所述钢棒和所述钢管之间塞进木楔。
14.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或12任一所述的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位于所述既有柱同侧的两个所述平台上的千斤顶上方架设H型钢之后,使用连接装置将所述既有柱两侧的H型钢连接,使得两个所述H型钢与所述既有柱结合成一稳固的整体。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连接装置将所述既有柱两侧的H型钢连接具体包括,在两根H型钢的两端使用倒链将两个所述H型钢紧贴两个所述既有柱并与其形成以整体结构。
16.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上铺设连系梁的底模后还包括预压步骤,通过预压掌握结构的弹性变形和非弹性变形的大小,掌握结构的刚度性能,并根据预压结果调整所述连系梁的底模铺设标高。
CN202010455837.0A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159388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5837.0A CN111593883A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55837.0A CN111593883A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3883A true CN111593883A (zh) 2020-08-28

Family

ID=72188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55837.0A Pending CN111593883A (zh) 2020-05-26 2020-05-26 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3883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3831A (zh) * 2020-12-28 2021-05-18 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 桥梁高空作业平台支撑系统限位防倾覆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3585087A (zh) * 2021-08-30 2021-11-02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系梁施工的易装易拆模板支撑平台
CN113622317A (zh) * 2021-08-30 2021-11-09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系梁的施工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13831A (zh) * 2020-12-28 2021-05-18 中铁隧道集团一处有限公司 桥梁高空作业平台支撑系统限位防倾覆装置及施工方法
CN113585087A (zh) * 2021-08-30 2021-11-02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系梁施工的易装易拆模板支撑平台
CN113622317A (zh) * 2021-08-30 2021-11-09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系梁的施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93883A (zh) 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2982181B (zh) 一种上承式钢箱连续拱桥钢混结合段施工方法
CN108842624B (zh) 高墩现浇盖梁复合式悬挑支模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1119059B (zh) 高墩现浇箱梁超高复合式支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02787560B (zh) 大挑臂盖梁与立柱的支架一体化施工方法
CN110886227B (zh) 主塔现浇下横梁支架体系及施工方法
CN110939051A (zh) 一种地铁隐盖梁施工方法
CN212925807U (zh) 一种现浇连续箱梁边跨直线段模板支撑体系
CN108677962B (zh) 一种地铁出入线段基坑模架安装及拆除方法
CN112854813A (zh) 一种古建筑平移用型钢托盘结构及托换方法
CN110409624B (zh) 一种大型设备安装与主体结构逆作计算与施工方法
CN109138271B (zh) 大截面埋入式劲性柱脚的施工方法
CN109457814B (zh) 基于贝雷架结构的高耸及大直径建筑物顶盖施工方法
CN114561881A (zh) 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桥梁的纵向纠偏复位方法
CN113186836A (zh) 一种全新预应力整体桥梁膺架的施工方法
CN212359120U (zh) 一种连系梁钢棒支撑结构
CN216129955U (zh) 一种上承式钢箱连续拱桥钢混结合段结构
CN114892813A (zh) 一种大跨度建筑主体支撑钢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4108485A (zh) 一种门式墩盖梁施工方法
CN210685474U (zh) 一种混凝土托换结构
CN114214919A (zh) 水域斜拉桥超大零号块支架的反力预压施工方法及系统
CN111379262A (zh) 一种基于隧道暗挖段永久边仰坡的锚杆格构护坡施工方法
CN112726517A (zh) 桥梁上方渡槽施工方法
CN115323924B (zh) 一种公铁两用跨江a型斜拉桥主塔施工方法
CN115929399B (zh) 一种用于电力隧道的施工保护装置及施工保护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