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91280B - 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91280B
CN111591280B CN202010448204.7A CN202010448204A CN111591280B CN 111591280 B CN111591280 B CN 111591280B CN 202010448204 A CN202010448204 A CN 202010448204A CN 111591280 B CN111591280 B CN 11159128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ies hybrid
charge
storage battery
charging mode
equ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482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91280A (zh
Inventor
刘燕燕
董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4820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912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912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12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912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912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0/00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10/0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 B60W10/04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W10/06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propulsion units including control of combustion eng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10/0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 B60W10/24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energy storage means
    • B60W10/26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energy storage means for electrical energy, e.g. batteries or capac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其中控制方法包括:获取蓄电池的荷电状态;当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进入静音驱动模式;当荷电状态小于第一阈值时,获取当前环境光亮度;当环境光亮度大于或等于第一亮度阈值时,进入低噪音充电模式;当环境光亮度小于第一亮度阈值时,进入低红外充电模式。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提高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的隐蔽性,降低特殊混合动力车辆位置泄露的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技术,尤其涉及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等化石能源的日益减少和国际对环境保护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各国对汽车排放污染物要求越来越严格。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实现节能减排,已成为世界经济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中,混合动力汽车已成为当今汽车业发展的趋势。串联式混合动力系统由发动机、发电机和电动机三部分动力总成组成,发动机直接驱动发电机发电,电能通过控制器输送到蓄电池或电动机,由电动机通过变速机构驱动汽车。蓄电池调节发动机输出和电动机需求功率间关系。
现有的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的动力输出控制方式为:根据发电功率需求,标定发动机转速。现有技术中,只是简单地根据需求功率与发动机转速的对应关系控制车辆运行,然而在某些特殊应用场景下,例如特殊车辆在要求隐蔽的情况下,现有的控制方式可能导致位置泄露,无法满足特殊车辆的隐蔽性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以提高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的隐蔽性,降低特殊混合动力车辆位置泄露的风险,增强特殊混合动力车辆的作战和生存能力。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用于提高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的隐蔽性,所述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发动机用于驱动所述发电机发电,所述发电机输出的电能通过控制器输送到所述蓄电池或所述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行驶;该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蓄电池的荷电状态;
当所述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进入静音驱动模式;
当所述荷电状态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获取当前环境光亮度;
当所述环境光亮度大于或等于第一亮度阈值时,进入低噪音充电模式;
当所述环境光亮度小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时,进入低红外充电模式;
其中,所述静音驱动模式包括所述发动机关闭,所述蓄电池为所述电动机供电;所述低噪音充电模式包括所述发动机以第一转速运行,带动所述发电机为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蓄电池为所述电动机供电,所述发动机以所述第一转速运行时输出噪声小于或等于第一噪声阈值;所述低红外充电模式包括所述发动机以第二转速运行,带动所述发电机为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蓄电池为所述电动机供电,所述发动机以所述第二转速运行时的排放烟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烟度阈值,且排气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
可选的,在进入所述低噪音充电模式或低红外充电模式之后,还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蓄电池的荷电状态,当所述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进入所述静音驱动模式。
可选的,还包括:
当所述荷电状态再次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根据当前环境光亮度进入低噪音充电模式或低红外充电模式。
可选的,还包括:
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
根据所述输入信号,使所述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处于静音驱动模式、低噪音充电模式或低红外充电模式。
可选的,所述第一转速处于第一转速区间,所述第一转速区间的获取过程包括:
控制发动机启动,并获取不同转速下的转速—噪声曲线;
获取发动机输出噪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噪声阈值的转速值,形成所述第一转速区间。
可选的,所述第二转速处于第二转速区间,所述第二转速区间的获取过程包括:
控制发动机启动,并获取不同转速下的转速—排气温度曲线和转速—烟度曲线;
获取发动机排气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排放烟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烟度阈值的转速值,形成所述第二转速区间。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装置,包括电量获取模块、控制模块和亮度获取模块;
所述电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蓄电池的荷电状态;
所述亮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环境光亮度;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控制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进入静音驱动模式;还用于在所述荷电状态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判断当前环境光亮度,在所述环境光亮度大于或等于第一亮度阈值时,控制所述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进入低噪音充电模式;在所述环境光亮度小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时,控制所述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进入低红外充电模式;
其中,所述静音驱动模式包括发动机关闭,所述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所述低噪音充电模式包括所述发动机以第一转速运行,带动发电机为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蓄电池为所述电动机供电,所述发动机以所述第一转速运行时输出噪声小于或等于第一噪声阈值;所述低红外充电模式包括所述发动机以第二转速运行,带动所述发电机为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蓄电池为所述电动机供电,所述发动机以所述第二转速运行时的排放烟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烟度阈值,且排气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
可选的,所述电量获取模块还用于实时获取所述蓄电池的荷电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进入所述静音驱动模式。
可选的,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荷电状态再次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根据当前环境光亮度控制所述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进入低噪音充电模式或低红外充电模式。
可选的,还包括:
隐蔽性模式开关,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输入信号,使所述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处于静音驱动模式、低噪音充电模式或低红外充电模式。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包括上述任一所述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装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通过获取蓄电池的荷电状态,判断蓄电池当前电量是否充足;当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蓄电池电量充足,进入静音驱动模式,此时发动机关闭,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使车辆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当荷电状态小于第一阈值时,获取当前环境光亮度;当环境光亮度大于或等于第一亮度阈值时(例如日间行驶),进入低噪音充电模式,此时发动机以第一转速运行,带动发电机为蓄电池充电,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发动机以第一转速运行时输出噪声小于或等于第一噪声阈值,避免发动机噪声太大而不易隐蔽;当环境光亮度小于第一亮度阈值时(例如夜间行驶),进入低红外充电模式,此时发动机以第二转速运行,带动发电机为蓄电池充电,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发动机以第二转速运行时的排放烟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烟度阈值,且排气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避免烟度过大或温度过高被红外探测器探测,从而提高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的隐蔽性,降低特殊混合动力车辆位置泄露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一种需求功率与发动机转速的标定曲线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速—噪声曲线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速—排气温度曲线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速—烟度曲线示意图;
图7是提供的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输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需要注意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被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形成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形成在另一元件“上”或者“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现有的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采用的根据发电功率需求标定发动机转速的控制方式。示例性的,图1所示为现有技术中一种需求功率与发动机转速的标定曲线示意图,这种方式是根据功率需求,通过发电机控制器(MCU)标定发动机的转速,不同转速下发动机噪声、排气温度、烟度等均有差异,如不制定有针对性的动力输出控制方法,则不适应于特殊车辆的隐蔽性要求。
图2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可适用于提高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的隐蔽性,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传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参考图3,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发动机10、发电机20、电动机30、控制器40和蓄电池50,发动机10用于驱动发电机20发电,发电机20输出的电能通过控制器40输送到蓄电池50或电动机30,电动机30用于驱动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行驶;其中该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可以为特殊车辆。该方法可以由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装置来执行,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10、获取蓄电池的荷电状态。
其中,蓄电池的荷电状态(State of Charge,SOC)表示蓄电池剩余电量与完全充满状态的容量之比,一般用百分数表示,通过获取蓄电池的荷电状态,可以得到蓄电池的剩余电量,以此判断是否需要充电,车辆采用何种动力模式等。
步骤S120、当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进入静音驱动模式。
当SOC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表示蓄电池电量充足,具体实施时,第一阈值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例如可以为40%、30%等。为了增强车辆的隐蔽性,当电池电量充足时,控制车辆进入静音驱动模式,其中静音驱动模式包括发动机关闭,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
步骤S130、当荷电状态小于第一阈值时,获取当前环境光亮度。
当SOC小于第一阈值时,表示蓄电池电量不足,此时需要充电,为了保证车辆的隐蔽性,可以根据当前环境确定充电方式,例如日间行驶时,在低噪音探测的要求下,此时可以设置发动机噪音最小的转速区间进行发电控制;夜间行驶时,在低红外探测的要求下,可选择发动机烟度最小、排气温度最低的转速区间进行发电控制。
步骤S131、当环境光亮度大于或等于第一亮度阈值时,进入低噪音充电模式。
步骤S132、当环境光亮度小于第一亮度阈值时,进入低红外充电模式。
其中,第一亮度阈值可以根据具体的环境条件设置,以区分处于日间行驶条件还是夜间行驶条件。低噪音充电模式包括发动机以第一转速运行,带动发电机为蓄电池充电,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发动机以第一转速运行时输出噪声小于或等于第一噪声阈值;低红外充电模式包括发动机以第二转速运行,带动发电机为蓄电池充电,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发动机以第二转速运行时的排放烟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烟度阈值,且排气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
可选的,第一转速处于第一转速区间,第一转速区间的获取过程包括:
控制发动机启动,并获取不同转速下的转速—噪声曲线;
获取发动机输出噪声小于或等于第一噪声阈值的转速值,形成第一转速区间。
示例性的,图4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速—噪声曲线示意图,参考图4,虚线表示第一噪声阈值,第一转速区间大约为600r/min~700r/min,第一转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一转速区间内的某个转速值。
可选的,第二转速处于第二转速区间,第二转速区间的获取过程包括:
控制发动机启动,并获取不同转速下的转速—排气温度曲线和转速—烟度曲线;
获取发动机排气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且排放烟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烟度阈值的转速值,形成第二转速区间。
示例性的,图5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速—排气温度曲线示意图,图6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转速—烟度曲线示意图,参考图5,虚线表示第一温度阈值,排气温度小于第一温度阈值转速区间大约为1300r/min~1800r/min。参考图6,虚线表示第一烟度阈值,烟度小于第一烟度阈值转速区间大约为1500r/min~1700r/min。综合图5和图6,第二转速区间可以为1500r/min~1700r/min,第二转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第二转速区间内的某个转速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转速—噪声曲线、转速—排气温度曲线、转速—烟度曲线、第一噪声阈值、第一温度阈值、第一排气温度阈值、第一转速区间和第二转速区间都是示意性的,并不是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获取蓄电池的荷电状态,判断蓄电池当前电量是否充足;当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蓄电池电量充足,进入静音驱动模式,此时发动机关闭,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使车辆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当荷电状态小于第一阈值时,获取当前环境光亮度;当环境光亮度大于或等于第一亮度阈值时(例如日间行驶),进入低噪音充电模式,此时发动机以第一转速运行,带动发电机为蓄电池充电,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发动机以第一转速运行时输出噪声小于或等于第一噪声阈值,避免发动机噪声太大而不易隐蔽;当环境光亮度小于第一亮度阈值时(例如夜间行驶),进入低红外充电模式,此时发动机以第二转速运行,带动发电机为蓄电池充电,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发动机以第二转速运行时的排放烟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烟度阈值,且排气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避免烟度过大或温度过高被红外探测器探测,从而提高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的隐蔽性,降低特殊混合动力车辆位置泄露的风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在进入低噪音充电模式或低红外充电模式之后,还包括:
实时获取蓄电池的荷电状态,当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进入静音驱动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静音驱动模式下,车辆的隐蔽性最好,当SOC充电达到一定程度时,可以关闭发动机,既降低能耗,又保证隐蔽性,具体实施时,第二阈值可以为70%、80%等,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当荷电状态再次小于第一阈值时,根据当前环境光亮度进入低噪音充电模式或低红外充电模式。
当SOC小于第一阈值时,表示电量不足,此时再根据实际条件进入合适的充电模式,以保证车辆正常运行,SOC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可以再次进入静音驱动模式。
可选的,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
根据输入信号,使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处于静音驱动模式、低噪音充电模式或低红外充电模式。
具体实施时,可以在车辆上设置三种模式的切换按钮,当用户按下其中一个切换按钮时,则直接切换为对应的工作模式,增加控制的灵活性。
图7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输出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装置可适用于执行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该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装置包括电量获取模块100、控制模块200和亮度获取模块300;电量获取模块100用于获取蓄电池的荷电状态;亮度获取模块300用于获取当前环境光亮度;控制模块200用于在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控制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进入静音驱动模式;还用于在荷电状态小于第一阈值时,判断当前环境光亮度,在环境光亮度大于或等于第一亮度阈值时,控制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进入低噪音充电模式;在环境光亮度小于第一亮度阈值时,控制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进入低红外充电模式;其中,静音驱动模式包括发动机关闭,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低噪音充电模式包括发动机以第一转速运行,带动发电机为蓄电池充电,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发动机以第一转速运行时输出噪声小于或等于第一噪声阈值;低红外充电模式包括发动机以第二转速运行,带动发电机为蓄电池充电,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发动机以第二转速运行时的排放烟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烟度阈值,且排气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
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通过电量获取模块获取蓄电池的荷电状态,判断蓄电池当前电量是否充足;通过控制模块在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控制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进入静音驱动模式,此时发动机关闭,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使车辆具有良好的隐蔽性;当荷电状态小于第一阈值时,通过亮度获取模块获取当前环境光亮度;通过控制模块在环境光亮度大于或等于第一亮度阈值时(例如日间行驶),控制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进入低噪音充电模式,此时发动机以第一转速运行,带动发电机为蓄电池充电,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发动机以第一转速运行时输出噪声小于或等于第一噪声阈值,避免发动机噪声太大而不易隐蔽;在环境光亮度小于第一亮度阈值时(例如夜间行驶),控制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进入低红外充电模式,此时发动机以第二转速运行,带动发电机为蓄电池充电,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发动机以第二转速运行时的排放烟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烟度阈值,且排气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避免烟度过大或温度过高被红外探测器探测,从而提高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的隐蔽性,降低特殊混合动力车辆位置泄露的风险。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可选的,电量获取模块还用于实时获取蓄电池的荷电状态;
控制模块还用于在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控制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进入静音驱动模式。
可选的,控制模块还用于在荷电状态再次小于第一阈值时,根据当前环境光亮度控制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进入低噪音充电模式或低红外充电模式。
可选的,还包括:
隐蔽性模式开关,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
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输入信号,使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处于静音驱动模式、低噪音充电模式或低红外充电模式。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提供的任意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装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可以为特殊车辆,用于在需要设置隐蔽性模式的应用中。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1)

1.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包括发动机、发电机、电动机、控制器和蓄电池,所述发动机用于驱动所述发电机发电,所述发电机输出的电能通过控制器输送到所述蓄电池或所述电动机,所述电动机用于驱动所述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行驶;其特征在于,用于提高所述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的隐蔽性,该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所述蓄电池的荷电状态;
当所述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进入静音驱动模式;
当所述荷电状态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获取当前环境光亮度;
当所述环境光亮度大于或等于第一亮度阈值时,进入低噪音充电模式;
当所述环境光亮度小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时,进入低红外充电模式;
其中,所述静音驱动模式包括所述发动机关闭,所述蓄电池为所述电动机供电;所述低噪音充电模式包括所述发动机以第一转速运行,带动所述发电机为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蓄电池为所述电动机供电,所述发动机以所述第一转速运行时输出噪声小于或等于第一噪声阈值;所述低红外充电模式包括所述发动机以第二转速运行,带动所述发电机为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蓄电池为所述电动机供电,所述发动机以所述第二转速运行时的排放烟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烟度阈值,且排气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入所述低噪音充电模式或低红外充电模式之后,还包括:
实时获取所述蓄电池的荷电状态,当所述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进入所述静音驱动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荷电状态再次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根据当前环境光亮度进入低噪音充电模式或低红外充电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
根据所述输入信号,使所述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处于静音驱动模式、低噪音充电模式或低红外充电模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速处于第一转速区间,所述第一转速区间的获取过程包括:
控制发动机启动,并获取不同转速下的转速—噪声曲线;
获取发动机输出噪声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噪声阈值的转速值,形成所述第一转速区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速处于第二转速区间,所述第二转速区间的获取过程包括:
控制发动机启动,并获取不同转速下的转速—排气温度曲线和转速—烟度曲线;
获取发动机排气温度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且排放烟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烟度阈值的转速值,形成所述第二转速区间。
7.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量获取模块、控制模块和亮度获取模块;
所述电量获取模块用于获取蓄电池的荷电状态;
所述亮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当前环境光亮度;
所述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时,控制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进入静音驱动模式;还用于在所述荷电状态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判断当前环境光亮度,在所述环境光亮度大于或等于第一亮度阈值时,控制所述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进入低噪音充电模式;在所述环境光亮度小于所述第一亮度阈值时,控制所述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进入低红外充电模式;
其中,所述静音驱动模式包括发动机关闭,所述蓄电池为电动机供电;所述低噪音充电模式包括所述发动机以第一转速运行,带动发电机为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蓄电池为所述电动机供电,所述发动机以所述第一转速运行时输出噪声小于或等于第一噪声阈值;所述低红外充电模式包括所述发动机以第二转速运行,带动所述发电机为所述蓄电池充电,所述蓄电池为所述电动机供电,所述发动机以所述第二转速运行时的排放烟度小于或等于第一烟度阈值,且排气温度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获取模块还用于实时获取所述蓄电池的荷电状态;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荷电状态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控制所述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进入所述静音驱动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在所述荷电状态再次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时,根据当前环境光亮度控制所述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进入低噪音充电模式或低红外充电模式。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隐蔽性模式开关,用于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输入信号,使所述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处于静音驱动模式、低噪音充电模式或低红外充电模式。
11.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7~10任一所述的串联式混合动力控制装置。
CN202010448204.7A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Active CN1115912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8204.7A CN111591280B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48204.7A CN111591280B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1280A CN111591280A (zh) 2020-08-28
CN111591280B true CN111591280B (zh) 2021-10-29

Family

ID=721892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48204.7A Active CN111591280B (zh) 2020-05-25 2020-05-25 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91280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509515C (zh) * 2004-06-30 2009-07-08 武汉理工大学 基于公交线路的串联式混合动力城市公交客车控制方法
CN101357633B (zh) * 2007-07-31 2011-05-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串联式混合动力车辆的驱动方法和系统
KR101459856B1 (ko) * 2012-12-26 2014-11-07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하이브리드차량의 주행제어방법
JP5734339B2 (ja) * 2013-05-07 2015-06-1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シリーズハイブリッド車両
US9925975B2 (en) * 2016-05-04 2018-03-27 Ford Global Technologie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hybrid vehicle control
JP6981204B2 (ja) * 2017-11-24 2021-12-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
JP7013827B2 (ja) * 2017-12-05 2022-02-0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およびこれに搭載される制御装置
JP7087805B2 (ja) * 2018-08-08 2022-06-2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制御装置
KR102602811B1 (ko) * 2018-10-24 2023-11-20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 및 그 제어방법
CN110293953B (zh) * 2019-06-28 2021-10-08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工作模式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91280A (zh) 2020-08-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532566B (zh) 燃料电池动力系统及动力电池荷电状态控制方法
CN107176160B (zh) 为启动停止和混合动力车辆部件和附件供电的系统和方法
US10160307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motor temperature for green car
EP1802478B1 (en) Hybrid vehicle
CN111873983B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扭矩控制的方法、装置及混合动力汽车
US20080084186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state of charge of an energy storage system
CN110450641B (zh) 一种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方法、装置和电动汽车
CN108501942B (zh) 车辆的控制装置
US20100001523A1 (en) Power supply control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hybrid vehicle
CN107215210B (zh) 汽车
CN110539745B (zh) 一种机电耦合变速箱的模式选择控制方法及装置
KR20090095558A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제어장치, 제어방법, 및 그 제어방법을 컴퓨터로 실현하는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기록매체
CN112406851B (zh) 车辆控制方法、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1923852B (zh) 一种车辆发电机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9421694B (zh) 发电机供电的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控制设备
JP2007230431A (ja) 車両の駆動制御装置
US11408506B2 (en) Simulated rev-matching in a vehicle having a two motor hybrid system transmission
CN106347352B (zh) 混合动力能量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8025633A (zh) 在与离合器和内燃机之间的电机成p1配置的内燃机的背离离合器的一侧与电机成p0配置的混合汽车
KR101114383B1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제어방법
CN110386126B (zh) 混合动力车辆的控制系统
CN112026530A (zh) 电动汽车节能方法、装置以及电动汽车
CN111591280B (zh) 一种串联式混合动力输出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
JPH09224303A (ja) ハイブリッド自動車の車両制御装置
CN115610244A (zh) 汽车省电控制方法、装置、控制设备、汽车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