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3852B - 发光面板、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发光面板、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3852B
CN111583852B CN202010612411.1A CN202010612411A CN111583852B CN 111583852 B CN111583852 B CN 111583852B CN 202010612411 A CN202010612411 A CN 202010612411A CN 111583852 B CN111583852 B CN 11158385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light
emitting element
emitting
signal l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1241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3852A (zh
Inventor
王丽花
马从华
孙晓平
东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1241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38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38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38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38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38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ed Devices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光面板、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发光面板包括基板、发光元件单元、信号线单元、第一电源线及第二电源线,每个发光元件单元包括发光元件和发光控制模块;每个信号线单元将同一列的发光控制模块与第一信号端电连接,信号线单元包括多个信号线组,信号线组包括至少两条信号线,每条信号线将一个发光元件单元中的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第一信号端连接;第一电源线将发光控制模块与第一供电端连接;第二电源线将发光元件的第二端与第二供电端连接;同一信号线组中的至少两条信号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且输入的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同步且波形相同。本发明提供的发光面板能够减小信号线工作时的负载。

Description

发光面板、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光面板、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显示设备的发展,用户对显示设备的显示效果要求越来越高,例如用户对显示画面的清晰度或显示的亮暗均匀性要求更高。
通常在显示设备上设置有多个发光元件以及与发光元件连接的信号线,经由信号线能够使发光元件接收信号进行发光显示。如果没有合理化地设置多条信号线以及信号线的信号传输方式,易影响信号线工作状态下的负载。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新的发光面板、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光面板、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以及显示装置,旨在合理化地布置发光面板上的信号线,以及减小信号线在工作状态下的负载。
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面板,包括基板、多个发光元件单元、多个信号线单元、多条第一电源线以及多条第二电源线,多个发光元件单元位于基板上且多个发光元件单元沿多行及多列排布,每个发光元件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和与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的第一端连接的发光控制模块,发光控制模块用于向发光元件提供驱动电流;多个信号线单元位于基板上,每个信号线单元将位于同一列的多个发光元件单元中的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第一信号端电连接,至少部分信号线单元包括多个信号线组,至少部分信号线组包括至少两条信号线,每条信号线将一个发光元件单元中的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第一信号端连接,第一信号端用于向发光控制模块提供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多条第一电源线将多个发光元件单元中的发光控制模块与第一供电端电连接,第一供电端用于向发光元件单元提供第一供电信号;多条第二电源线将多个发光元件单元中的发光元件的第二端与第二供电端连接,第二供电端用于向发光元件单元提供第二供电信号;其中,同一信号线组中的至少两条信号线在背离基板的方向上依次设置,且至少两条信号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同一信号线组中的至少两条信号线输入的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同步且波形相同。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的发光面板,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包括:经由多个信号线单元向多个发光元件单元输入第一脉宽调制信号;经由多条第一电源线向多个发光元件单元输入第一供电信号;经由多条第二电源线向多个发光元件单元输入第二供电信号;其中,同一信号线组中的至少两条信号线输入的第一脉宽调制信号为同步且波形相同的脉冲信号,发光控制模块根据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和第一供电信号控制发光元件单元的工作状态。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的发光面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面板、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以及显示装置,发光面板包括基板以及位于基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单元、多个信号线单元、多条第一电源线以及多条第二电源线,发光单元中包括发光控制模块和发光元件,发光控制模用于向发光元件提供驱动电流,以使发光元件发光。每个信号线单元将同一列的发光控制模块与第一信号端连接,使得不同列的发光元件单元能够实现单独控制,例如能够实现单独控制发光元件单元是否发光。同时,至少部分信号线单元包括多个信号线组,使得每一列的发光元件能够通过多个信号线组实现单独控制,至少部分信号线组包括至少两条信号线,每条信号线将一个发光元件单元中的发光控制模块与第一信号端连接,实现对单个发光元件的单独控制,便于更好地调控发光面板的发光情况。
进一步地,同一信号线组中的至少两条信号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相较于将相同数量的信号线沿平行于基板平面方向并列设置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线的设置方式能够有效减小同一信号线组中的信号线占用的发光面板的面积,有效改善发光面板的空间布线问题,减小信号线对光线的遮挡面积,当发光面板能够透光时,通过合理化地设置发光面板的信号线,减小信号线对光线的遮挡面积,能够增大发光面板的透光面积。由于将同一信号线组中的至少两条信号线在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如果不合理设置信号线中的信号传输方式,易使相互交叠的信号线之间产生电容,增大信号线的负载,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同一信号线组中输入的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同步且波形相同,防止在基板上的正投影相互交叠的信号线在工作时产生电容,有效减小信号线的负载,进而减小整个发光面板的负载,减小发光面板的能耗。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以下参照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其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特征,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元件单元对应的电路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线组内的信号线与发光元件单元、第一电源线以及第二电源线的连接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线组的信号线、第一电源线对应的时序图;
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线组的信号线、第一电源线对应的时序图;
图8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线组的信号线、第一电源线对应的时序图;
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元件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元件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元件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应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被配置为解释本发明,并不被配置为限定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发明的示例来提供对本发明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使得,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使得,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发光面板100、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以及显示装置1000。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面板100、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以及显示装置1000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可以理解的是,发光元件单元的数量、布线结构的走线方式不限于图2示出的方式,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定。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光面板100,包括基板101、多个发光元件单元10、多个信号线单元20、多条第一电源线31以及多条第二电源线32。
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面板100可以为用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模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液晶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其中背光模组用于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使得液晶显示面板能够发光显示。另外的,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面板100还可以直接进行显示发光,例如,一个发光元件单元10中可以包括发光颜色不同的多个发光元件12,例如发光元件单元10中可以包括红色发光元件12、绿色发光元件12以及蓝色发光元件12。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元件单元10中还可以包括白色发光元件12或者黄色发光元件12。
多个发光元件单元10位于基板101上且多个发光元件单元10沿多行及多列排布,每个发光元件单元10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12和与至少一个发光元件12的第一端连接的发光控制模块11,发光控制模块11用于向发光元件12提供驱动电流。通过设置发光控制模块11,用于为发光元件12提供驱动电流,使得发光元件12能够处于发光状态。
多个信号线单元20位于基板101上,每个信号线单元20将位于同一列的多个发光元件单元10中的发光控制模块11的控制端与第一信号端ST对应电连接,至少部分信号线单元20包括多个信号线组21,至少部分信号线组21包括至少两条信号线211,每条信号线211将一个发光元件单元10中的发光控制模块11与第一信号端ST连接,第一信号端ST用于向发光控制模块11提供第一脉宽调制信号。通过向发光控制模块11中输入第一脉宽调制信号(Pulse Width Modulation,PWM),能够实现发光控制模块11的选通,进而使得发光控制模块11向发光元件12提供驱动电流。
请一并参阅图1和图2,示例性地,可以将每个信号线单元20中设置多个信号线组21,每个信号线组21中包括至少两条信号线211,至少两个相邻的发光元件单元10通过不同的信号线211与对应的第一信号端ST的输出端电连接,可选地,可以设置每个发光元件单元10均与对应的一条信号线211连接,每条信号线211连接至第一信号端ST的对应的输出端,实现每个发光元件单元10能够在单独的信号线211的控制下单独控制点亮,以实现对每个发光元件单元10的单独调控。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对每个发光元件单元10对应连接的信号线211的数量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将发光元件单元10中的发光控制模块11的控制端与第一信号端ST对应电连接即可。或者,也可以将其中部分列的发光元件单元10通过信号线单元20中的公共导线连接至第一信号端ST,实现对该部分发光元件单元10的整体控制,以使部分列的发光元件单元10同时点亮或同时关闭。
多条第一电源线31将多个发光元件单元10中的发光控制模块11与第一供电端PT1电连接,第一供电端PT1用于向发光元件单元10提供第一供电信号。多条第二电源线32将多个发光元件单元10中的发光元件12的第二端与第二供电端PT2连接,第一供电端PT1用于向发光元件单元10提供第二供电信号。通过多条第一电源线31和多条第二电源线32用于为发光元件单元10供电,以使电流流过发光元件12,实现发光元件12的发光。
其中,请参阅图3,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至少两条信号线211在背离基板101的方向上依次设置,且至少两条信号线211在基板10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至少两条信号线211输入的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同步且波形相同。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至少两条信号线211分别与第一信号端ST中不同的输出端电连接,即第一信号端ST具有多个输出端口,每个输出端口可以与一条信号线211连接,以使信号线211能够单独控制发光元件单元10。可选地,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每条信号线211可以包括相互依次连接的第一部分、第二部分以及第三部分,第一部分靠近第一信号端ST的输出端设置,第二部分靠近发光控制模块11的控制端设置,第二部分位于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之间,其中,同一信号线组21中各信号线211的第一部分在基板101上的正投影相互错开,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各信号线211的第三部分在基板101上的正投影也相互错开,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各信号线211的第二部分可以相互交叠设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100,便于使位于一列的发光元件12能够通过多个信号线组21实现单独控制,进一步地,可以通过每个信号线组21中的信号线211实现对单个发光元件12的单独控制,便于更好地调控发光面板100的发光情况。通过设置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至少两条信号线211在基板10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相较于将相同数量的信号线211沿平行于基板101平面方向并列设置而言,本发明实施例中信号线211的设置方式能够有效减小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信号线211占用的发光面板100的面积,有效改善发光面板100的空间布线问题,减小信号线211对光线的遮挡面积。当发光面板100能够透光时,通过合理化地设置发光面板100的信号线211,能够增大发光面板100的透光面积。同时,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同一信号线组21中输入的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同步且波形相同,防止相互交叠的之间的信号线211在工作时产生电容,有效减小信号线211的负载,进而减小整个发光面板100的负载,减小发光面板100的能耗。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元件单元对应的电路示意图。图4中示出了发光控制模块为一个开关晶体管T1的电路图,可以理解的是,发光控制模块11还可以是多个晶体管相互组合连接形成的模块结构,只要能够实现发光控制模块11的作用即可。
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控制模块11包括开关晶体管T1,开关晶体管T1的控制端(图4中示出的“G”端)连接第一信号端ST,开关晶体管T1的第一端(图4中示出的“S”端)连接第一供电端PT1,开关晶体管T1的第二端(图4中示出的“D”端)连接发光元件12的第一端。通过上述设置,使得第一信号端ST输入的信号能够导通开关晶体管T1,使得电流流过开关晶体管T1以使发光元件12发光。
可选地,开关晶体管T1可以为场效晶体管(Metal OxideSemiconductor,MOS)管,包括栅极端G、源极端S以及漏极端D。发光元件12的第二端通过第二电源线32连接至第二供电端PT2。发光元件12的第一端和第二端的其中一者为发光元件12的阳极,另一者为阴极,本文中以发光元件12的第一端为发光元件12的阴极,发光元件12的第二端为发光元件12的阳极为例进行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发光元件12可以为微发光元件,具体地,发光元件12可以为Micro-LED或Mini-LED。在此情况下,微发光元件12的体积较小,相邻两颗微型发光元件12之间的间距也可以设置的较小,相邻两颗微型发光器件发出光线交叠部分的亮度与单颗微型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的亮度相当,从而使得具有多个微型发光器件的上述发光面板100为一发光亮度较为均匀的面光源。
对于MOS管而言,MOS管包括N型MOS管和P型MOS管。N型MOS管的导通条件为VGS>Vth>0,其中VGS为MOS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降,Vth为MOS管的阈值电压,此时,N型MOS管的栅极输入高电平导通,低电平断开。对于P型MOS管的导通条件为VGS<Vth<0,其中VGS为MOS管的栅极与源极之间的电压降,Vth为MOS管的阈值电压,此时,P型MOS管的栅极输入低电平导通,高电平断开。因此,通过在开关晶体管T1的控制端和第一端中分别输入合理的电压,在满足MOS管的导通条件时,即可使MOS管处于导通状态,以驱动发光元件12发光。由于N型MOS管和P型MOS管对发光元件的驱动方式相似,本文中以N型MOS管为例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5至图8,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线组内的信号线与发光元件单元、第一电源线以及第二电源线的连接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线组的信号线、第一电源线对应的时序图,图7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线组的信号线、第一电源线对应的时序图,图8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信号线组的信号线、第一电源线对应的时序图。由于本发明实施例中同一信号组中的至少两条信号线211在基板10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以及为了减小负载,同一信号组中的至少两条信号线211中输入同步且波形相同的第一脉冲信号,为了进一步使得同一信号组对应连接的发光元件单元10能够分时发光,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条第一电源线31将位于同一行的发光元件单元10中的发光控制模块11与第一供电端PT1电连接,第一脉宽调制信号为脉冲信号,第一供电信号包括重复交替的第一信号段和第二信号段,第一信号段为预设的单一电平信号,第二信号段为与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同步且相同的脉冲信号,此时第一电源线31中输入的信号为PWM信号。
基于此,发光控制模块11被配置为同时接收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和第一信号段使得与发光控制模块11电连接的发光元件12处于发光状态,此时第一脉宽调制信号输入开关晶体管T1的栅极,第一信号段输入开关晶体管T1源极,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和第一信号段之间的电压降与开关晶体管T1的阈值电压之间的关系满足开关晶体管T1的导通条件。同时接收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和第二信号段使得与发光控制模块11电连接的发光元件12处于非发光状态,此时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和第一信号段之间的电压降与开关晶体管T1的阈值电压之间的关系不满足开关晶体管T1的导通条件,开关晶体管T1处于关闭状态,使得发光元件12中没有输入电流,处于非发光状态,其中,多条第一电源线31输入的第一信号段分时设置。
通过设置合理的第一供电信号的波形,使得同一信号组中的至少两个发光元件单元10能够实现单独点亮,以更好地进行调光,或者通过单独控制多个发光元件单元10分时点亮,能够使得发光面板100在测试时能够分时点亮,快速、准确查看缺陷发光元件单元10的位置。
在图5中,示意性的示出行方向相邻的两个信号线组21中的信号线211与发光元件单元10、第一电源线31以及第二电源线32的连接关系,以每个信号线组21包括3条信号线211、且一个发光元件单元10中包括一个发光元件12为例进行说明,可选地,相邻两个信号线组21中各布线结构(信号线211以及第一电源线31)中输入的信号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具体实施时,每个信号线组21组中的3条信号线211分别将位于同一列的3个发光元件单元10与第一信号端ST连接,3条电源线31分别将位于3行的3个发光元件单元10与第一供电端PT1连接。具体地,信号线211a将发光元件单元10a与第一信号端ST连接,第一电源线31a将发光元件单元10a与第一供电端PT1连接;信号线211b将发光元件单元10b与第一信号端ST连接,第一电源线31b将发光元件单元10b与第一供电端PT1连接;信号线211c将发光元件单元10c与第一信号端ST连接,第一电源线31c将发光元件单元10c与第一供电端PT1连接,信号线211d将发光元件单元10d与第一信号端ST连接,第一电源线31a将发光元件单元10d与第一供电端PT1连接,信号线211e将发光元件单元10e与第一信号端ST连接,第一电源线31b将发光元件单元10e与第一供电端PT1连接,以及信号线211f将发光元件单元10f与第一信号端ST连接,第一电源线31c将发光元件单元10f与第一供电端PT1连接,其中,信号线211a、信号线211b、信号线211c、信号线211d、信号线211e以及信号线211f分别与第一信号端ST的不同输出端电连接。
由于行方向上相邻的两个信号线组21中输入的信号相似,本文以其中一个信号线组21为例进行说明。在一个信号线组21中,可以对多条第一电源线31的第一供电信号的波形进行控制,以使与同一信号线组21电连接的发光元件12处于发光状态或者非发光状态,本发明对于同时发光的发光元件12的数量不做限定,下面结合图6至图8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6,位于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信号线211a、信号线211b以及信号线211c中分别持续输入同步且波形相同的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在T1时间段,第一电源线31a、第一电源线31b以及第一电源线31c中同时输入第一信号段,此时T1时间段内包括4个子时间段,使得第一信号段与第一脉宽调制信号之间的电压降满足开关晶体管T1的导通条件,以使开关元件12a、开关元件12b以及开关元件12c同时处于发光状态。在T2时间段内,第一电源线31a、第一电源线31b以及第一电源线31c中同时输入第二信号段,使得开关元件12a、开关元件12b以及开关元件12c均处于非发光状态。依次重复上述状态,使得各开关元件12间隔发光。其中第一信号端与第二信号段的时延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置。
请参阅图7,通过控制多条第一电源线31的第一供电信号的波形,也可以使与同一信号线组21电连接的部分数量的发光元件12处于同时发光的状态。具体地,位于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信号线211a、信号线211b以及信号线211c中分别持续输入同步且波形相同的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在T1时间段,第一电源线31a中输入第一信号段、第一电源线31b和第一电源线31c中同时输入第二信号段,此时T1时间段内包括3个子时间段,使得第一信号段与第一脉宽调制信号之间的电压降满足开关晶体管T1的导通条件,使得与第一电源线31a和信号线211a连接的开关元件12a处于发光状态,开关元件12b和开关元件12c处于非发光状态。在T2时间段内,第一电源线31b和第一电源线31c中同时输入第一信号段,使得开关元件12b以及开关元件12c均处于发光状态。进一步地,在T3时间段内,开关元件12a处于发光状态;T4时间段内,开关元件12b以及开关元件12c均处于发光状态。依次重复上述状态,使得开关元件12a、开关元件12b以及开关元件12c重复发光。
为了更好地实现各发光元件12的分时发光,请进一步参阅图8,位于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信号线211a、信号线211b以及信号线211c中分别持续输入同步且波形相同的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在T1时间段,第一电源线31a中输入第一信号段,此时T1时间段内包括3个子时间段,使得第一信号段与第一脉宽调制信号之间的电压降满足开关晶体管T1的导通条件,使得与第一电源线31a和信号线211a连接的开关元件12a处于发光点亮状态。在T2时间段,第一电源线31b中输入第一信号段,此时T2时间段内包括3个子时间段,使得第一信号段与第一脉宽调制信号之间的电压降满足开关晶体管T1的导通条件,使得与第一电源线31b和信号线211b连接的开关元件12b处于发光点亮状态。在T3时间段,第一电源线31c中输入第一信号段,此时T3时间段内包括3个子时间段,使得第一信号段与第一脉宽调制信号之间的电压降满足开关晶体管T1的导通条件,使得与第一电源线31c和信号线211c连接的开关元件12c处于发光点亮状态。依次重复上述状态,即在T4时间段,开关元件12a处于发光点亮状态。其中,T1时间段、T2时间段、T3时间段、T4、…、Tn时间段之间分时设置,相邻两个时间段的间隔时间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进行设定。
为实现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信号线211a电连接的发光元件12分时点亮,各第一电源线31中第一信号段与第二信号段的时延不同,可选地,当一个信号线组211中包括N条信号线时,N为大于1的正整数,N条信号线对应连接N个发光元件单元10,相应地,N个发光元件单元10处于N行上,此时N个发光元件单元10对应连接有N条第一电源线31,各第一电源线31中第二信号段的时延长度大于等于第一信号段的时延长度的(N-1)倍。例如图8中,第一电源线31a中的第二信号段的时延长度大于第一电源线31b中第一信号段的时延长度与第一电源线31c中第一信号段的时延长度之和,即第一电源线31a中的第二信号段的时延长度大于第一电源线31a中第一信号段的2倍。
请一并参阅图9至图11,图9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元件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0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元件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是本发明再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发光元件单元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为了使发光面板100发出的光线更加密集,会在发光面板100中设置较多数量的发光元件12,当发光面板100中发光元件12的数量较多时,可以合理化设置每个发光元件单元10中包括的发光元件12的数量以及连接方式。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元件单元10包括的发光元件12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发光元件12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相互电连接,或者至少两个发光元件12的第一端相互电连接、至少两个发光元件12的第二端相互电连接。此时,发光元件12中包括的多个发光元件12可以相互并联或者相互串联,合理化的布置多个发光元件12的布线问题。
在具体实施时,如图9所示,发光元件单元10包括多个发光元件12,且多个发光元件12之间相互串联,相互串联的首个发光元件12与发光控制模块11连接,相互串联的最后一个发光元件12与第二供电端PT2连接。或者,如图10所示,多个发光元件12之间可以相互并联,每个发光元件12的第一端与发光控制模块11连接,每个发光元件12的第二端与第二供电端PT2连接。再或者,如图11所示,可以使发光元件12之间可以相互并联,部分发光元件12之间相互串联,以实现发光元件12与发光控制模块11和第二供电端PT2的连接。
由于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多个信号线211在衬底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可选地,可以是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多个信号线211在衬底上的正投影重叠,为了均衡显示面板的厚度要求,防止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信号线211的数量过多导致发光面板100的厚度较大,不满足发光面板100的轻薄化要求,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信号线组21包括的信号线211的数量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4。通过合理设置每个信号线组21中信号线211的数量,不仅能够合理化地布置发光面板100的多条信号线211,而且能够防止发光面板100的厚度较大问题。
在具体实施时,每个信号线组21中包括的信号线211的数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例如,可以使部分信号线组21中包括4条信号线211,部分信号线组21中包括3条信号线211,部分信号线组21中包括2条信号线211,当然,也可以使全部数量的信号线组21中均包括4条信号线211,便于信号线组21的统一制作,且便于简化制作工艺。
随着发光面板100的多样化设置,例如当发光面板100为显示面板时,可以使得发光面板100可以进行透光显示或双面显示,满足用户的多样化要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一些实施例中,信号线211的沿平行于发光面板100平面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等于1毫米。通过合理化设置信号线211的布线宽度,改善由于信号线211遮挡而减小透光面积,便于满足发光面板100的透光率要求。
请进一步参阅图3,为了防止层叠设置的多个信号线211之间的信号干扰,在一些实施例中,发光面板100还包括绝缘介质层41,绝缘介质层41沿垂直于发光面板100平面方向上位于每相邻两个信号线211之间。通过设置绝缘介质层41,使得层叠设置的两个信号线211之间能够相互绝缘。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源线31和/或第二电源线32与信号线211在背离基板101表面的方向上依次设置。通过上述设置,可以合理地设置第一电源线31和第二电源线32的位置。
示例性地,如图3所示,第二电源线32位于信号线组21与基板101之间,便于合理化设置第二电源线32的空间位置。可选地,第一电源线31也可以位于信号线组21与基板101之间,或者第一电源线31与第二电源线32层叠设置,当然,第一电源线31和第二电源线32也可以同层制作。
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依次在基板101上设置第一电源线31、第二电源线32以及信号线组21,且第一电源线31、第二电源线32以及信号线组21之间分别设置有绝缘层42,以防止各布线结构之间的信号干扰,保证发光元件12的正常点亮。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面板100包括基板101以及位于基板101上的多个发光元件单元10、多个信号线单元20、多条第一电源线31以及多条第二电源线32,发光单元中包括发光控制模块11和发光元件12,发光控制模用于向发光元件12提供驱动电流,以使发光元件12发光。每个信号线单元20将同一列的发光控制模块11与第一信号端ST连接,使得不同列的发光元件单元10能够实现单独控制,例如能够实现单独控制发光元件单元10的是否发光。同时,至少部分信号线单元20包括多个信号线组21,使得每一列的发光元件12能够通过多个信号线组21实现单独控制,至少部分信号线组21包括至少两条信号线211,每条信号线211将一个发光元件单元10中的发光控制模块11与第一信号端ST连接,实现对单个发光元件12的单独控制,便于更好地调控发光面板100的发光情况。
进一步地,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至少两条信号线211在基板10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相较于将相同数量的信号线211沿平行于基板101平面方向并列设置而言,能够有效减小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信号线211占用的发光面板100的面积,有效改善发光面板100的空间布线问题,减小信号线211对光线的遮挡面积,当发光面板100能够透光时,通过合理化地设置发光面板100的信号线211,减小信号线211对光线的遮挡面积,能够增大发光面板100的透光面积。由于将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至少两条信号线211在基板10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如果不合理设置信号线211中的信号传输方式,易使相互交叠的信号线211之间产生电容,增大信号线211的负载,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同一信号线组21中输入的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同步且波形相同,防止在基板101上的正投影相互交叠的之间的信号线211在工作时产生电容,有效减小信号线211的负载,进而减小整个发光面板100的负载,减小发光面板100的能耗。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发光面板100,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包括:
S110、经由多个信号线单元20向多个发光元件单元10输入第一脉宽调制信号。
在一些实施例中,至少部分信号线单元20包括多个信号线组21,至少部分信号线组21包括至少两条信号线211,每条信号线211将一个发光元件单元10中的发光控制模块11与第一信号端ST连接,在步骤S110中,可以经由多个信号线211向多个发光元件单元10输入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具体地,当发光元件单元10中的发光控制模块11包括开关晶体管T1时,多个信号线211向开关晶体管T1的控制端输入第一脉宽调制信号。且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至少两条信号线211输入的第一脉宽调制信号为同步且波形相同的脉冲信号,便于减小相互交叠的信号线211在工作时的负载。
S120、经由多条第一电源线31向多个发光元件单元10输入第一供电信号。
具体地,可以经由多条第一电源线31向开关晶体管T1的第一端输入第一供电信号。
S130、经由多条第二电源线32向多个发光元件单元10输入第二供电信号。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发光控制模块11根据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和第一供电信号控制发光元件单元10的工作状态。具体地,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和第一供电信号之间的电压降满足开关晶体管T1的导通条件时,可以使得电流流过发光元件12,使发光元件12发光。
进一步地,通过将同一信号线组21中输入的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同步且波形相同,防止在基板101上的正投影相互交叠的信号线在工作时产生电容,有效减小信号线的负载,进而减小整个发光面板100的负载,减小发光面板100的能耗。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条第一电源线31将位于同一行的发光元件单元10中的发光控制模块11与第一供电端PT1电连接,第一脉宽调制信号为脉冲信号,第一供电信号包括第一信号段和第二信号段,第一信号段为预设的单一电平信号,第二信号段为与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同步且相同的脉冲信号。此时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包括:
向多个信号线组21的多条信号线211输入同步的第一脉宽调制信号;
分别向多条第一电源线31输入第一供电信号。其中,每条第一电源线31接收的第一供电信号中,第一信号段和第二信号段交替重复,多条第一电源线31分别接收的第一供电信号中的第一信号段分时设置。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同一信号线组21控制的发光元件12能够实现分时且单独点亮,以更好地进行调光,或者通过单独控制多个发光元件单元10分时点亮,能够使得发光面板100在测试时能够分时点亮,快速、准确查看缺陷发光元件单元10的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向信号线211输入第一脉宽调制信号,以及同时向第一电源线31输入第一信号段,以使发光元件12处于发光状态。如图6所示,在T1时间段,向信号线211a输入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同时向第一电源线31a中输入第一信号段时,能够使得发光元件12a处于发光状态。同样的,向信号线211b输入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同时向第一电源线31b中输入第一信号段,能够使得发光元件12b处于发光状态。
向信号线211输入第一脉宽调制信号,以及同时向第一电源线31输入第二信号段,以使发光元件12处于非发光状态。例如,在T1时间段,向信号线211a输入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同时向第一电源线31a中输入第二信号段时,能够使得发光元件12a处于非发光状态。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发光元件12可以实现分时点亮,以实现发光面板100上的多个发光元件12能够分时调控。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1000,包括上述任一实施方式的发光面板100。请参阅图13,图1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当发光面板100为背光模组时,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包括发光面板100和液晶显示面板200,发光面板100为显示面板提供背光源,使得显示面板能够透过背光源发出的光线。
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1000,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至少两条信号线211在基板10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能够有效减小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信号线211占用的发光面板100的面积,有效改善发光面板100的空间布线问题,减小信号线211对光线的遮挡面积,当发光面板100能够透光时,通过合理化发光面板100的信号线211设置方式,能够增大发光面板100的透光面积。由于将同一信号线组21中的至少两条信号线211在基板101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如果不合理设置信号线211中的信号传输方式,易使相互交叠的信号线211之间产生电容,增大信号线211的负载,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同一信号线组21中输入的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同步且波形相同,防止相互交叠的之间的信号线211在工作时产生电容,有效减小信号线211的负载,进而减小整个发光面板100的负载,减小发光面板100的能耗,减小显示装置1000的能耗。
依照本发明如上文的实施例,这些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根据以上描述,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利用本发明以及在本发明基础上的修改使用。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板;
多个发光元件单元,位于所述基板上且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单元沿多行及多列排布,每个所述发光元件单元包括至少一个发光元件和与所述至少一个发光元件的第一端连接的发光控制模块,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用于向所述发光元件提供驱动电流;
多个信号线单元,位于所述基板上,每个所述信号线单元将位于同一列的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单元中的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第一信号端电连接,至少部分所述信号线单元包括多个信号线组,至少部分所述信号线组包括至少两条信号线,每条所述信号线将一个所述发光元件单元中的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第一信号端连接,所述第一信号端用于向所述发光控制模块提供第一脉宽调制信号;
多条第一电源线,将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单元中的所述发光控制模块与第一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端用于向所述发光元件单元提供第一供电信号;
多条第二电源线,将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单元中的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二端与第二供电端连接,所述第二供电端用于向所述发光元件单元提供第二供电信号;
其中,同一所述信号线组中的所述至少两条信号线在背离所述基板的方向上依次设置,且所述至少两条信号线在所述基板上的正投影至少部分交叠,同一所述信号线组中的所述至少两条信号线输入的所述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同步且波形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第一电源线将位于同一行的所述发光元件单元中的所述发光控制模块与第一供电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脉宽调制信号为脉冲信号,所述第一供电信号包括重复交替的第一信号段和第二信号段,所述第一信号段为预设的单一电平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段为与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同步且相同的脉冲信号;
所述发光控制模块被配置为同时接收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一信号段使得与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所述发光元件处于发光状态,同时接收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二信号段使得与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电连接的所述发光元件处于非发光状态,
其中,所述多条第一电源线输入的所述第一信号段分时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包括开关晶体管,所述开关晶体管的控制端连接第一信号端,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供电端,所述开关晶体管的第二端连接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元件单元包括的所述发光元件的数量为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端与第二端相互电连接,或者至少两个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一端相互电连接、至少两个所述发光元件的第二端相互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信号线组包括的所述信号线的数量为大于等于2且小于等于4。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线的沿平行于所述发光面板平面方向上的宽度小于等于1毫米。
7.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面板还包括:
绝缘介质层,沿垂直于所述发光面板平面方向上位于每相邻两个所述信号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源线和/或所述第二电源线与所述信号线在背离所述基板的方向上依次设置。
9.一种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控制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面板,所述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包括:
经由所述多个信号线单元向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单元输入第一脉宽调制信号;
经由所述多条第一电源线向多个所述发光元件单元输入第一供电信号;
经由所述多条第二电源线向所述多个发光元件单元输入第二供电信号;
其中,同一所述信号线组中的所述至少两条信号线输入的第一脉宽调制信号为同步且波形相同的脉冲信号,所述发光控制模块根据所述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和所述第一供电信号控制所述发光元件单元的工作状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每条所述第一电源线将位于同一行的所述发光元件单元中的所述发光控制模块与第一供电端电连接,所述第一脉宽调制信号为脉冲信号,所述第一供电信号包括第一信号段和第二信号段,所述第一信号段为预设的单一电平信号,所述第二信号段为与第一脉宽调制信号同步且相同的脉冲信号,
所述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包括:
向所述多个信号线组的所述多条信号线输入同步的所述第一脉宽调制信号;
分别向所述多条第一电源线输入所述第一供电信号,
其中,每条所述第一电源线接收的所述第一供电信号中,所述第一信号段和所述第二信号段交替重复,所述多条第一电源线分别接收的所述第一供电信号中的所述第一信号段分时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向所述信号线输入所述第一脉宽调制信号,以及同时向所述第一电源线输入所述第一信号段,以使所述发光元件处于发光状态,
向所述信号线输入所述第一脉宽调制信号,以及同时向所述第一电源线输入所述第二信号段,以使所述发光元件处于非发光状态。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发光面板。
CN202010612411.1A 2020-06-30 2020-06-30 发光面板、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5838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2411.1A CN111583852B (zh) 2020-06-30 2020-06-30 发光面板、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12411.1A CN111583852B (zh) 2020-06-30 2020-06-30 发光面板、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3852A CN111583852A (zh) 2020-08-25
CN111583852B true CN111583852B (zh) 2022-09-09

Family

ID=72127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12411.1A Active CN111583852B (zh) 2020-06-30 2020-06-30 发光面板、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385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60716B (zh) * 2021-02-26 2022-10-1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发光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13948040B (zh) * 2021-11-22 2023-07-07 视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570362B2 (ja) * 1999-12-10 2004-09-29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画像処理回路、電気光学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JP4089546B2 (ja) * 2003-08-04 2008-05-28 ソニー株式会社 表示装置およびその駆動方法
JP2005189758A (ja) * 2003-12-26 2005-07-14 Sony Corp 表示デバイス及び投射型表示装置
KR20110017777A (ko) * 2009-08-14 2011-02-22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발광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08807426B (zh) * 2018-06-29 2020-07-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以及显示面板
CN110061035A (zh) * 2019-04-24 2019-07-26 合肥京东方卓印科技有限公司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0660356B (zh) * 2019-09-30 2021-03-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3852A (zh)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545633B1 (ko) 로컬 수동 매트릭스 디스플레이
CN100458901C (zh) 显示设备及其驱动方法
CN111583852B (zh) 发光面板、发光面板的控制方法以及显示装置
US9501967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2142219B (zh) 自发光器件面板、图像显示设备和被动驱动方法
CN108831371A (zh) 显示面板
US11783756B1 (en) Display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299868B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控制方法、显示装置
KR20120070278A (ko) 발광모듈 및 발광모듈 제조방법
KR20150002528A (ko) 엘이디 모듈
US20050104822A1 (en) Self light emission display device
JP4429332B2 (ja) Led駆動素子及び発光素子の駆動方法
US20210096423A1 (en) Display device
KR100992383B1 (ko) Led 전광판 및 그 구동 방법
CN111103726B (zh) 背光源、显示装置和背光源控制方法
JP7459201B2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US20240005843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219609391U (zh) Led灯板及显示装置
CN216647822U (zh) 一种led显示面板
US20240038170A1 (en) Pixel driving circuit,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CN114945227A (zh) 一种发光板、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6312372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5394236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N117456910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KR100835009B1 (ko) 발광 소자 및 이를 구동하는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