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3481B - 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及飞机 - Google Patents

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及飞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3481B
CN111583481B CN202010318776.3A CN202010318776A CN111583481B CN 111583481 B CN111583481 B CN 111583481B CN 202010318776 A CN202010318776 A CN 202010318776A CN 111583481 B CN111583481 B CN 1115834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rification
aircraft
controller
door
cockp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18776.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3481A (zh
Inventor
李松泽
马骏
赵许微
王意
罗林
平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Commercial Aircraft Corp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18776.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34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3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3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3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3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 G07C9/33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by means of a password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 G07C9/3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8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with central regist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及飞机,该门禁系统包括独立操作的主锁闩装置和备份锁闩装置、控制器、位于客舱一侧的验证装置和位于驾驶舱一侧的飞行员操控板。其中,备份锁闩装置为电磁锁组件,控制器和验证装置及飞行员操控板通信连接,验证装置预设有第一和第二验证信息。控制器能够响应于经由输入界面输入的第一验证信息而向飞行员操控板发出解锁请求,并在预定时间未得到解锁指令的情况下,响应于经由输入界面输入的第二验证信息,而控制电磁锁组件和/或主锁闩装置解除锁定。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及飞机,能够在实现阻止客舱乘员非法进入驾驶舱的功能的同时,完全消除单飞行员劫机的风险。

Description

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及飞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飞机安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飞机的驾驶舱门安保系统或门禁系统的设计,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及飞机。
背景技术
2014年马航MH370的失踪原因至今尚未确定,其中飞行员劫机是其中的一种猜测。2015年德国之翼A320飞机的坠机原因被认定为副驾驶员在机长去卫生间后,反锁了驾驶舱门,独自控制飞机而导致坠机。自此,如何消除单个飞行员在驾驶舱时劫机或坠机的潜在风险,在民航领域中备受关注。
目前通行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设计,一般基于以下两条要求:
1、驾驶舱门应具备防止乘客非法进入驾驶舱的功能;
2、当驾驶舱内飞行员全部失能时,客舱乘务员应有办法进入驾驶舱实施救援。
基于上述基本设计要求,目前普遍采用的飞机权限分配方案是驾驶舱内具有高级控制权限,客舱内具有低级控制权限。系统正常运行时,驾驶舱门处于锁定状态,客舱乘员不能随意进入驾驶舱。当客舱侧申请进入驾驶舱时,由驾驶舱内人员进行判断是否同意。当客舱侧怀疑驾驶舱内人员已经失能,会通过密码板输入紧急进入密码,此时驾驶舱内警报响起,要求驾驶舱人员在一定时间内(例如1分钟)给予操作反馈,否则舱门将解锁。如果驾驶舱内人员未失能,则驾驶舱内人员可给予干预,接受或者拒绝紧急进入请求。如果驾驶舱内人员确实失能,在一定时间后舱门解锁,开展营救。
现有的系统中,除以上电气控制系统外,通常设有备用的机械锁闩。当系统本身故障导致断电,舱门会一直处于解锁状态,此时为防止来自客舱的打扰,以及飞机遇到颠簸时,避免舱门自行开关撞击门框,一般会用备用的机械锁闩锁门。
可以理解的是,当前的驾驶舱门系统较好的满足了上述的适航要求,但其弊端是无法阻止飞行员蓄意劫机/坠机。目前,民用运输飞机普遍采用双人制机组,而飞行员蓄意坠机事件一般是单个飞行员的操作结果,当一位飞行员离开驾驶舱后(如上厕所),假如留在驾驶舱内的飞行员蓄意劫机或坠机,将无法挽回。换言之,如上所述的目前通行的驾驶舱门设计存在的一个重要缺陷即在于,无法消除单个飞行员在驾驶舱时劫机或坠机的潜在风险。
为此,本领域中已经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案。诸如,专利CN106920300A《一种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飞行器》提出了一种改进方案,新增用于确定飞行员是否坐在位置上的“在位控制板”,并与飞行员操控板组成一组控制器件。为每个飞行员配备一组这样的控制器件,同时在驾驶舱侧增加一个密码板,用于离位飞行员设定密码锁定飞行员的离位状态。
在这一改进方案中,通过新增多项控制器件将控制系统的权限划分为高中低三级。客舱乘务员由于持有紧急进入密码,具有低级权限,驾驶舱飞行员具有中级权限,离开驾驶舱的飞行员通过设置离开密码而具有高级权限。
然而,这套系统的明显缺点在于,其新增了很多控制器件,这将显著地增加驾驶舱设备的重量和成本,并且在处理客舱侧的进入请求时,两个飞行员必须同时放下手头工作进行操作,操作效率较低。
另外,本领域中先前提出的可能的解决思路和解决方案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在于,尽管这些方案往往从电气控制系统的控制逻辑上试图消除单飞行员劫机的风险,但这些方案都没有考虑到现有设计普遍采用的备份机械锁闩所带来的风险因素。试图劫机的单飞行员如果直接锁上机械锁闩,则任凭如何设计电气控制系统,都无济于事,无法从根本上消除单飞行员劫机的风险。
因此,亟需设计一种新的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及飞机,以在实现防护客舱乘员非法进入驾驶舱的功能的同时,消除单飞行员劫机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无法消除单飞行员劫机的安全风险的缺陷,提出一种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及飞机。
本发明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所述驾驶舱门被构造为能够在物理上隔离飞机的驾驶舱和客舱,所述门禁系统包括独立操作的主锁闩装置和备份锁闩装置、控制器、位于客舱一侧的验证装置和位于驾驶舱一侧的飞行员操控板,其特点在于,
所述备份锁闩装置为电磁锁组件,其被构造为能够独立地锁定和开启门禁系统;
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验证装置及所述飞行员操控板通信连接,其中,所述验证装置预设有第一验证信息和第二验证信息并设有输入界面;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经由所述输入界面输入的所述第一验证信息而向所述飞行员操控板发出解锁请求,并且在所述解锁请求在预订时间内被来自所述飞行员操控板的指令拒绝的情况下,响应于经由所述输入界面输入的所述第二验证信息,而控制所述电磁锁组件和/或所述主锁闩装置解除锁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磁锁组件被构造为能够在断电时处于锁定状态,而在通电时解除锁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磁锁组件由所述控制器单独供电,而且所述门禁系统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被配置为能够为所述控制器供电,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能够通过启用向所述电磁锁组件的供电而使得所述电磁锁组件解除锁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蓄电池电连接至所述飞机的全机电源,从而由所述全机电源充电。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蓄电池向所述电磁锁组件供电的供电回路仅有一个可操作地断开的开关,所述开关仅接受所述控制器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验证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验证信息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一级验证通过信号,并且在收到所述第二验证信息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二级验证通过信号;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在预设的验证时长内先后收到所述一级验证通过信号和所述二级验证通过信号,而控制所述电磁锁组件和/或所述主锁闩装置解除锁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验证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验证信息时向所述控制器转发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并且在收到所述第二验证信息时向所述控制器转发所述第二验证信息;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在预设的验证时长内先后收到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和所述第二验证信息,根据预置验证信息验证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和所述第二验证信息,并在先后验证通过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和所述第二验证信息时控制所述电磁锁组件和/或所述主锁闩装置解除锁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自所述飞行员操控板发送的所述解锁指令,而控制所述电磁锁组件和/或所述主锁闩装置解除锁定。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所述解锁请求被所述飞行员操控板拒绝时,指令所述验证装置输出提示信息以请求输入所述第二验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磁锁组件包括:
可动构件,所述可动构件具有锁孔;
一对电磁铁,该对电磁铁包括相对布置的固定电磁铁和可移动电磁铁,该对电磁铁被构造为在通电状态下产生吸引力,从而推动所述可移动电磁铁靠近所述固定电磁铁;
锁闩,所述锁闩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可移动电磁铁的远端表面,另一端朝向所述锁孔;
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则连接至所述可移动电磁铁的所述远端表面,所述弹簧被构造为能够在该对电磁铁处于断电状态时依靠其弹性力驱使所述可移动电磁铁远离所述固定电磁铁,从而使得所述锁闩伸入所述锁孔从而锁定,以及允许该对电磁铁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的吸引力克服所述弹性力从而使得所述锁闩抽出所述锁孔。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电磁锁组件的部分或全部安装于所述驾驶舱门的门体、门框、或者门立柱内。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验证装置预设的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和所述第二验证信息分别为不同安全级别的验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验证装置预设的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和所述第二验证信息分别为密码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包括指纹识别信息或虹膜识别信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飞机,其包括如上所述的门禁系统。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发明各较佳实例。
本发明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及飞机,相比现有技术取消了机械锁闩形式的备份锁闩,其能够在实现阻止客舱乘员非法进入驾驶舱的功能的同时,完全消除单飞行员劫机的风险,尤其适用于双飞行员配置的民用客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中采用的电磁作动器组件形式的备用锁闩装置的示例性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验证装置 2:控制器
3:飞行员操控板 4:主锁闩装置
5:备份锁闩装置 6:蓄电池
7:全机电源 51:可动构件
511:锁孔 52:固定电磁铁
53:可移动电磁铁 54:弹簧
55:备份锁闩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进一步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以下的描述为示例性的,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任何的其他类似情形也都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在以下的具体描述中,方向性的术语,例如“左”、“右”、“上”、“下”、“前”、“后”等,参考附图中描述的方向使用。本发明的实施例的部件可被置于多种不同的方向,方向性的术语是用于示例的目的而非限制性的。
参考图1所示,根据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的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驾驶舱门被构造为能够在物理上隔离飞机的驾驶舱和客舱,门禁系统包括独立操作的主锁闩装置4和备份锁闩装置5、控制器2、位于客舱一侧的验证装置1和位于驾驶舱一侧的飞行员操控板3。
其中,备份锁闩装置5为电磁锁组件,其被构造为能够独立地锁定和开启门禁系统。控制器2和验证装置1及飞行员操控板3通信连接,其中,验证装置1预设有第一验证信息和第二验证信息并设有输入界面。
该控制器2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经由输入界面输入的第一验证信息而向飞行员操控板3发出解锁请求,并且在所述解锁请求在预订时间内被来自所述飞行员操控板的指令拒绝的情况下,响应于经由输入界面输入的第二验证信息,而控制电磁锁组件和/或主锁闩装置4解除锁定。
如果在第一验证信息确认通过后的该预定时间内,一直未接收到来自飞行员操控板的反馈,则控制器2可控制电磁锁组件和/或主锁闩装置4解除锁定,即,系统会解锁。当然,如果在该预订时间内,如果飞行员通过飞行员操控板同意了该解锁请求,同样也会解锁。换言之,可仅在经由输入界面输入的第一验证信息而向飞行员操控板3发出的解锁请求在该预订时间内被拒绝时,才启动输入第二验证信息的程序。
其中,第一验证信息和第二验证信息实质上可理解为是两个不同安全等级的密码,其例如可分别仅有飞机的乘务人员和飞行员掌握,以确保在必要情形下可仅通过客舱侧的二级安全验证程序而开启驾驶舱门,以消除单飞行员的劫机风险。同时,这样的二级安全验证程序,同样也避免了驾驶舱门不必要地轻易开启,经由主锁闩装置4和备份锁闩装置5所提供的冗余设计仍然有效。并且,这样的设计相比于现有飞机的驾驶舱门禁系统设计,并未增加额外的控制器2件,未使得门禁系统变得显著的复杂化,使得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的整体结构简洁、有效,而不增加驾驶舱相关设备的重量和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验证装置1预设的第一验证信息和第二验证信息分别为密码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生物识别信息包括指纹识别信息或虹膜识别信息。当然,可选地,第二验证信息也可以采用密码信息,或者是,第一验证信息采用生物识别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作为备份锁闩装置5的电磁锁组件可被构造为能够在断电时处于锁定状态,而在通电时解除锁定。其中,电磁锁组件可由控制器2单独供电,而且门禁系统还包括蓄电池6,蓄电池6被配置为能够为控制器2供电,控制器2被配置为能够通过启用向电磁锁组件的供电而使得电磁锁组件解除锁定。而蓄电池6电连接至飞机的全机电源7,从而由全机电源7充电。由此,可保持蓄电池6始终具有足以维持备份锁闩装置5和主锁闩装置4正常运行的电量供给。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蓄电池6向电磁锁组件供电的供电回路仅有一个可操作地断开的开关,开关仅接受控制器2的控制。由此,可进一步消除驾驶舱中意图劫机的飞行员通过物理破坏等手段强行锁定驾驶舱门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验证装置1被配置为能够在接收到第一验证信息时向控制器2发送一级验证通过信号,并且在收到第二验证信息时向控制器2发送二级验证通过信号;
控制器2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在预设的验证时长内先后收到一级验证通过信号和二级验证通过信号,而控制电磁锁组件和/或主锁闩装置4解除锁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些可替代的优选实施方式,验证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在接收到第一验证信息时向控制器转发第一验证信息,并且在收到第二验证信息时向控制器转发第二验证信息;
控制器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在预设的验证时长内先后收到第一验证信息和第二验证信息,根据预置验证信息验证第一验证信息和第二验证信息,并在先后验证通过第一验证信息和第二验证信息时控制电磁锁组件和/或主锁闩装置解除锁定。
其中,控制器2还可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自飞行员操控板3发送的解锁指令,而控制电磁锁组件和/或主锁闩装置4解除锁定,并且还可进一步被配置为,在解锁请求被飞行员操控板3拒绝时,指令验证装置1输出提示信息以请求输入第二验证信息。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电磁锁组件包括具有锁孔511的可动构件51、一对电磁铁、备份锁闩55和弹簧54。
该对电磁铁包括相对布置的固定电磁铁52和可移动电磁铁53,该对电磁铁被构造为在通电状态下产生吸引力,从而推动可移动电磁铁53靠近固定电磁铁52。备份锁闩55的一端固定连接至可移动电磁铁53的远端表面,另一端朝向锁孔511。
弹簧54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则连接至可移动电磁铁53的远端表面,弹簧54被构造为能够在该对电磁铁处于断电状态时依靠其弹性力驱使可移动电磁铁53远离固定电磁铁52,从而使得备份锁闩55伸入锁孔511从而锁定,以及允许该对电磁铁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的吸引力克服弹性力从而使得备份锁闩55抽出锁孔511。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可替代的优选实施方式,其可采用与上述电磁锁组件的构造不同的构造,只要最终得以实现利用电磁铁对使得可移动电磁铁在通电状态下的行为是远离锁孔511即可。例如,可采用与上述电磁锁组件的构造相当或者相似的构造,其不同仅在于,其被构造为使得可通过通电状态下电磁铁对之间产生的排斥力来克服弹簧的弹性力,而推动可移动电磁铁远离固定电磁铁,进而使得备份锁闩55抽出锁孔511。
进一步优选地,电磁锁组件的部分或全部安装于驾驶舱门的门体、门框、或者门立柱内。由此,可进一步消除驾驶舱中意图劫机的飞行员通过物理破坏等手段强行锁定驾驶舱门的风险。
以下将举例说明如上的门禁系统的运行方式。
如图1-2所示,当门禁系统正常运行时,控制器22为作为备用锁闩装置5的电磁作动器供电。可移动电磁铁53在通电的情况下可贴近固定电磁铁52,并拉伸弹簧54和备份锁闩55。备份锁闩55被抽离锁孔511,从而使得可动构件51不受到备份锁闩55的锁死或者卡滞。此时,若发生单飞行员劫机,则劫机者无法控制作为备用锁闩装置5的电磁作动器而锁紧舱门。例如,乘务员可通过验证装置1(诸如密码板)首先输入乘务员紧急密码,控制器2核实输入的密码为预设的第一层密码,即乘务员紧急密码,则进入紧急模式。接着,控制器2发送信号至飞行员操控板3,提示驾驶舱飞行员有人想紧急进入驾驶舱,请求处理。此时,意图劫机的驾驶舱飞行员即使通过飞行员操控板3拒绝了申请,则控制器2可根据预置的程序或控制逻辑认定紧急模式成立,并在预先设定的时间内等待验证装置1的最新输入信号。当客舱内飞行员通过客舱侧的验证装置1输入了预设的第二层密码,即飞行员紧急密码后,控制器2核对第二层密码正确后,可控制主锁闩装置4解除锁定。同时因备用锁闩装置5的电磁作动器仍然被保持在先前的解锁状态,因而驾驶舱门得以顺利解锁,客舱内飞行员和乘务员将能够进入驾驶舱以阻止单飞行员的劫机企图。
可选地,当门禁系统由于自身故障断电时,可移动电磁铁53在弹簧54的拉力作用下远离固定电磁铁52,此时备份锁闩可重新插入可动构件51的锁孔511,以起到与现有技术的门禁系统中备用的机械锁闩相近的作用。
根据本发明的上述优选实施方式的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在劫机飞行员故意切断全机电源7时,可由蓄电池6继续向控制器2供电,维持系统正常工作。客舱侧人员依然可以依据如上的二级验证程序操作从客舱侧解锁驾驶舱门,从而阻止劫机发生。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所述驾驶舱门被构造为能够在物理上隔离飞机的驾驶舱和客舱,所述门禁系统包括独立操作的主锁闩装置和备份锁闩装置、控制器、位于客舱一侧的验证装置和位于驾驶舱一侧的飞行员操控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备份锁闩装置为电磁锁组件,其被构造为能够独立地锁定和开启门禁系统;
所述控制器和所述验证装置及所述飞行员操控板通信连接,其中,所述验证装置预设有第一验证信息和第二验证信息并设有输入界面;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经由所述输入界面输入的所述第一验证信息验证通过的信号而向所述飞行员操控板发出解锁请求,并且在所述解锁请求在预定时间内被来自所述飞行员操控板的指令拒绝的情况下,响应于经由所述输入界面输入的所述第二验证信息验证通过的信号,而控制所述电磁锁组件和/或所述主锁闩装置解除锁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锁组件被构造为能够在断电时处于锁定状态,而在通电时解除锁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锁组件由所述控制器单独供电,而且所述门禁系统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被配置为能够为所述控制器供电,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能够通过启用向所述电磁锁组件的供电而使得所述电磁锁组件解除锁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电连接至所述飞机的全机电源,从而由所述全机电源充电。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向所述电磁锁组件供电的供电回路仅有一个可操作地断开的开关,所述开关仅接受所述控制器的控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验证信息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一级验证通过信号,并且在收到所述第二验证信息时向所述控制器发送二级验证通过信号;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在预设的验证时长内先后收到所述一级验证通过信号和所述二级验证通过信号,而控制所述电磁锁组件和/或所述主锁闩装置解除锁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装置被配置为能够在接收到所述第一验证信息时向所述控制器转发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并且在收到所述第二验证信息时向所述控制器转发所述第二验证信息;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在预设的验证时长内先后收到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和所述第二验证信息,根据预置验证信息验证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和所述第二验证信息,并在先后验证通过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和所述第二验证信息时控制所述电磁锁组件和/或所述主锁闩装置解除锁定。
8.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能够响应于自所述飞行员操控板发送的解锁指令,而控制所述电磁锁组件和/或所述主锁闩装置解除锁定。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在所述解锁请求被所述飞行员操控板拒绝时,指令所述验证装置输出提示信息以请求输入所述第二验证信息。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锁组件包括:
可动构件,所述可动构件具有锁孔;
一对电磁铁,该对电磁铁包括相对布置的固定电磁铁和可移动电磁铁,该对电磁铁被构造为在通电状态下产生吸引力,从而推动所述可移动电磁铁靠近所述固定电磁铁;
锁闩,所述锁闩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可移动电磁铁的远端表面,另一端朝向所述锁孔;
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为固定端,另一端则连接至所述可移动电磁铁的所述远端表面,所述弹簧被构造为能够在该对电磁铁处于断电状态时依靠其弹性力驱使所述可移动电磁铁远离所述固定电磁铁,从而使得所述锁闩伸入所述锁孔从而锁定,以及允许该对电磁铁在通电状态下产生的吸引力克服所述弹性力从而使得所述锁闩抽出所述锁孔。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锁组件的部分或全部安装于所述驾驶舱门的门体、门框、或者门立柱内。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装置预设的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和所述第二验证信息分别为不同安全级别的验证信息。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验证装置预设的所述第一验证信息和所述第二验证信息分别为密码信息和生物识别信息,所述生物识别信息包括指纹识别信息或虹膜识别信息。
14.一种飞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飞机包括如权利要求1-1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
CN202010318776.3A 2020-04-21 2020-04-21 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及飞机 Active CN111583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8776.3A CN111583481B (zh) 2020-04-21 2020-04-21 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及飞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18776.3A CN111583481B (zh) 2020-04-21 2020-04-21 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及飞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3481A CN111583481A (zh) 2020-08-25
CN111583481B true CN111583481B (zh) 2021-11-19

Family

ID=72114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18776.3A Active CN111583481B (zh) 2020-04-21 2020-04-21 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及飞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34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2929A (zh) * 2022-01-13 2022-04-12 江苏安几科技有限公司 用作轨道交通司机安全行驶里程的计算方法和装置
CN115171261A (zh) * 2022-05-25 2022-10-11 北京国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门禁系统及门禁控制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1154A (zh) * 2006-04-10 2009-04-29 空中客车德国有限公司 特大型飞行器舱门
CN203005360U (zh) * 2012-08-23 2013-06-19 广东索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盗防劫报警装置
CN204310056U (zh) * 2014-11-29 2015-05-06 戚挺 客机遭劫时由乘客参与的报警系统
CN105608768A (zh) * 2015-12-18 2016-05-25 宁波大学 移动近场通信门禁系统
CN106610338A (zh) * 2016-12-26 2017-05-03 西北工业大学 用于舱门锁可靠性试验的高刚度试验装置
CN206202721U (zh) * 2016-10-28 2017-05-31 美迪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登机桥的飞机高度跟随系统
CN106803301A (zh) * 2017-03-28 2017-06-0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门禁方法及系统
CN106920300A (zh) * 2017-01-12 2017-07-04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飞行器
CN107945315A (zh) * 2016-10-13 2018-04-20 深圳市康悦合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9308756A (zh) * 2018-10-30 2019-02-05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驾驶舱的智能化控制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52779A1 (en) * 2001-09-18 2003-03-20 Martin Daniel H. Anti-hijacking cockpit door system for aircraft
JP2003104298A (ja) * 2001-10-01 2003-04-09 Yoshito Takeshima 旅客機
CA2468385A1 (en) * 2004-05-26 2005-11-26 Michael Tremis System and method to prevent hijacking of aircraft
US9298979B2 (en) * 2008-01-18 2016-03-29 Mitek Systems,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bile image capture and content processing of driver's licenses
CN201828976U (zh) * 2010-09-03 2011-05-11 邹晓宁 扇形单人进出双认证多工作模式旋转门
US10815001B2 (en) * 2015-02-04 2020-10-27 Amardeep Singh SARAI Cockpit internal anti sabotage system (CIASS)
US10089810B1 (en) * 2017-12-01 2018-10-02 OpenPath Security Inc. Rolling code based proximity verification for entry access
CN113327350A (zh) * 2021-05-20 2021-08-31 浙江大华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开门认证系统、方法、装置、控制设备及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21154A (zh) * 2006-04-10 2009-04-29 空中客车德国有限公司 特大型飞行器舱门
CN203005360U (zh) * 2012-08-23 2013-06-19 广东索菱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防盗防劫报警装置
CN204310056U (zh) * 2014-11-29 2015-05-06 戚挺 客机遭劫时由乘客参与的报警系统
CN105608768A (zh) * 2015-12-18 2016-05-25 宁波大学 移动近场通信门禁系统
CN107945315A (zh) * 2016-10-13 2018-04-20 深圳市康悦合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门禁控制方法及系统
CN206202721U (zh) * 2016-10-28 2017-05-31 美迪斯智能装备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登机桥的飞机高度跟随系统
CN106610338A (zh) * 2016-12-26 2017-05-03 西北工业大学 用于舱门锁可靠性试验的高刚度试验装置
CN106920300A (zh) * 2017-01-12 2017-07-04 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飞行器
CN106803301A (zh) * 2017-03-28 2017-06-06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门禁方法及系统
CN109308756A (zh) * 2018-10-30 2019-02-05 佛山市神风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飞机驾驶舱的智能化控制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3481A (zh)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897790B2 (en) Aircraft flight security system and method
CN111583481B (zh) 用于飞机的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及飞机
US6745982B2 (en) Pressure rate of change sensitive latch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US6659401B1 (en) Airplane door lock system
EP1494164B1 (en) Aircraft security system based on biometric data
US6888475B2 (en) Control system for aircraft seat belt arrangement
US6845302B2 (en) Airliner irreversible-control anti-hijack system
US20050216138A1 (en) Airplane emergency navigational system
US20200224462A1 (en) Door locking system with a rapid release mechanism
US6766983B2 (en) Cockpit access protection system
US20100174426A1 (en) Airplane emergency navigational system
US6915986B2 (en) Cockpit access protection system
EP312112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ecuring an aircraft
US714297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controlling a path of travel of a vehicle
CN108284813A (zh) 用于运送人员的机动车辆的操作方法和机动车辆
US11584544B2 (en) Cockpit access security system
US10815001B2 (en) Cockpit internal anti sabotage system (CIASS)
CN106920300B (zh) 一种驾驶舱门的门禁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和飞行器
WO2003045782A1 (en) Emergency flight control system
JP2016203674A (ja) 操縦室扉制御システム
US20220388678A1 (en) System and method to detect authorized user
CN117657457A (zh) 用于紧急进入驾驶舱的方法和系统
GB2383431A (en) Method of and security means for operating an aircraft
EP1487699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eroplanes
Fraňková et al. Technical and procedural resources of overhead bin securit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