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81770B - 一种双调整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仿真模型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调整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仿真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81770B
CN111581770B CN202010234952.5A CN202010234952A CN111581770B CN 111581770 B CN111581770 B CN 111581770B CN 202010234952 A CN202010234952 A CN 202010234952A CN 111581770 B CN111581770 B CN 11158177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guide vane
amplitude limiting
blade
servomo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495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81770A (zh
Inventor
颜宁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Hydropow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tang Hydropow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tang Hydropow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tang Hydropow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3495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817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817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17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817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817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10Numerical model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20Hydro energy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调整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仿真模型,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前向通路及一个协联关系环节,两个所述相互独立的前向通路分别为导叶控制通路和桨叶控制通路;所述导叶控制通路和桨叶控制通路具有完全相同的计算环节;所述计算环节包括PID环节、限幅环节、时间常数环节、积分环节、积分限幅环节、负反馈环节、输出延迟环节。该仿真模型适用于对所有双调整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的建模工作,既能达到较高的模型精度,又方便获取模型参数。

Description

一种双调整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仿真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轮机调速器建模及电力系统仿真计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调整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仿真模型。
背景技术
水轮发电机组的建模与仿真是电力系统仿真计算的主要内容之一,而水轮机调速系统又是水轮发电机组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国内外关于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的研究中,有的研究单纯追求简便性,例如使用带有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的一阶惯性模型,但该模型忽略了众多非线性环节,导致模型的计算精度不高;有的研究将电液随动系统的各组成部分(例如综合放大器、电气—机械/液压转换装置、主配压阀、接力器)分别建模再整合起来,这种建模方法虽然物理意义清晰,但所需的参数较多且获取困难。此外,目前的研究大多数只适用于以混流式机组为代表的单调整型水轮发电机组,而对于以轴流转浆式、灯泡贯流式为代表的双调整型水轮发电机组,却鲜有提及与其相适应的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模型。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模型精度较高,所需参数较少,且适用于双调整型水轮发电机组的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模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双调整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仿真模型,能够适用于对所有双调整型水轮发电机组的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的建模工作,并同时具有较高的模型计算精度和较易获取的模型参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调整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仿真模型,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前向通路及一个协联关系环节,两个所述相互独立的前向通路分别为导叶控制通路和桨叶控制通路;所述导叶控制通路和桨叶控制通路具有完全相同的计算环节;所述计算环节包括PID环节、限幅环节、时间常数环节、积分环节、积分限幅环节、负反馈环节、输出延迟环节。
进一步地,所述仿真模型将电子调节器输出的导叶控制信号直接作为所述导叶控制通路的输入信号,并将导叶控制信号经过协联关系环节计算后得到的桨叶控制信号作为所述桨叶控制通路的输入信号。
进一步地,在所述导叶控制通路内,导叶控制信号经过PID环节运算处理后,送入限幅环节进行限幅,限幅后的信号通过时间常数环节进行判断输出,判断输出的结果送入积分环节,通过积分环节积分后进入积分限幅环节,经积分限幅环节限幅后进入输出延迟环节,最终通过输出延迟环节输出导叶接力器行程信号。
进一步地,在所述桨叶控制通路内,桨叶控制信号经过PID环节运算处理后,送入限幅环节进行限幅,限幅后的信号通过时间常数环节进行判断输出,判断输出的结果送入积分环节,通过积分环节积分后进入积分限幅环节,通过积分限幅环节限幅后进入输出延迟环节,最终通过输出延迟环节输出桨叶接力器行程信号。
借由上述方案,通过双调整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仿真模型,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1)根据双调整型水轮发电机组的调节特性设计,可以适用于所有双调整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的建模工作。
2)与广泛应用的带有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的一阶惯性模型相比,本仿真模型各变量的物理意义较为清晰,且具有的一些必要的非线性环节,使得模型计算精度也较高。
3)与将电液随动系统的各组成部分分别建模的方法相比,本仿真模型所需的参数较少且较易获取。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双调整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仿真原理图;
图2为+0.15Hz扰动导叶接力器行程实测与仿真曲线对比图;
图3为+0.15Hz扰动桨叶接力器行程实测与仿真曲线对比图;
图4为-0.15Hz扰动导叶接力器行程实测与仿真曲线对比图;
图5为-0.15Hz扰动桨叶接力器行程实测与仿真曲线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双调整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仿真模型,该模型包括如下组成部分:
(1)该仿真模型包含两个相互独立的前向通路,即导叶控制通路和桨叶控制通路,并包含一个协联关系环节。两个通路所包含的各计算环节完全相同,即PID环节、限幅环节、时间常数环节、积分环节、积分限幅环节、负反馈环节、输出延迟环节。
(2)电子调节器输出的导叶控制信号Ypid直接作为导叶控制通路的输入信号;Ypid经过协联关系环节计算后,得到的桨叶控制信号Ypid,r作为桨叶控制通路的输入信号;
(3)在导叶控制通路内,为了模拟实际系统中综合放大器的功能,Ypid和导叶反馈信号Y5作差后,再经过PID环节运算处理,输出信号为Y1
(4)为了模拟实际系统中电气-机械/液压转换装置的机械限制,Y1经过一个限幅环节得到输出Y2,限幅环节的幅值上、下限分别是Vo、Vc,Vo、Vc分别代表导叶接力器在开启、关闭方向上的速度限制,并通过以下公式求取:
Figure BDA0002430664150000031
式中,To为导叶接力器开启时间常数;So为导叶最快开启时间;Tc为导叶接力器关闭时间常数;Sc为导叶最快关闭时间。
(5)Y2代表实际系统中导叶主配压阀的相对行程,通过导叶接力器的运动方向进行判断,Y2除以相对应的时间常数得到Y3,即
Figure BDA0002430664150000041
(6)Y3代表实际系统中导叶接力器的运动速度,Y3经过积分环节和积分限幅环节后得到Y4,积分限幅环节的幅值上、下限分别是Ymax、Ymin;Y4经过一个一阶惯性环节得到导叶反馈信号Y5,该一阶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T1即为导叶接力器行程测量环节时间常数。
(7)Y4经过输出延迟环节最终得到导叶接力器行程信号Y。
(8)在桨叶控制通路内,为了模拟实际系统中综合放大器的功能,Ypid,r和桨叶反馈信号Y5,r作差后,再经过PID环节运算处理,输出信号为Y1,r
(9)为了模拟实际系统中电气-机械/液压转换装置的机械限制,Y1,r经过一个限幅环节得到输出Y2,r,限幅环节的幅值上、下限分别是Vo,r、Vc,r,Vo,r、Vc,r分别代表桨叶接力器在开启、关闭方向上的速度限制,并通过以下公式求取:
Figure BDA0002430664150000042
式中,To,r为桨叶接力器开启时间常数;So,r为桨叶最快开启时间;Tc,r为桨叶接力器关闭时间常数;Sc,r为桨叶最快关闭时间。
(10)Y2,r代表实际系统中桨叶主配压阀的相对行程,通过桨叶接力器的运动方向进行判断,Y2,r除以相对应的时间常数得到Y3,r,即
Figure BDA0002430664150000043
(11)Y3,r代表实际系统中桨叶接力器的运动速度,Y3,r经过积分环节和积分限幅环节后得到Y4,r,积分限幅环节的幅值上、下限分别是Ymax,r、Ymin,r;Y4,r经过一个一阶惯性环节得到桨叶反馈信号Y5,r,该一阶惯性环节的时间常数T2即为桨叶接力器行程测量环节时间常数。
(12)Y4,r经过输出延迟环节最终得到桨叶接力器行程信号Yr
该仿真模型适用于对所有双调整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的建模工作,既能达到较高的模型精度,又方便获取模型参数,具有较好的实用价值。
下面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图1所示,图中,Ypid为电子调节器输出的导叶控制信号,Y5为导叶反馈信号,Y1为导叶控制通路中PID环节的输出。为了便于仿真计算,取离散时间步长为T,在t∈[(k-1)T,kT]的时间内,Y1(k)通过下式求取:
Figure BDA0002430664150000051
式中,Kp、Ki、Kd分别为导叶控制通路中PID环节的比例、积分、微分系数。
Y1经过一个限幅环节得到输出Y2,限幅环节的幅值上、下限分别是Vo、Vc,即
Figure BDA0002430664150000052
式中,Vo、Vc分别代表导叶接力器在开启、关闭方向上的速度限制,并通过以下公式求取:
Figure BDA0002430664150000053
式中,To为导叶接力器开启时间常数;So为导叶最快开启时间;Tc为导叶接力器关闭时间常数;Sc为导叶最快关闭时间。
Y2代表实际系统中导叶主配压阀的相对行程,通过导叶接力器的运动方向进行判断,Y2除以相对应的时间常数得到Y3,Y3代表实际系统中导叶接力器的运动速度,即
Figure BDA0002430664150000054
Y3经过积分环节和积分限幅环节后得到Y4,积分限幅环节的幅值上、下限分别是Ymax、Ymin,用后向差分代替积分,即
Figure BDA0002430664150000061
Y4经过一个一阶惯性环节得到导叶反馈信号Y5,经过离散化后得到
Figure BDA0002430664150000062
式中,T1为导叶接力器行程测量环节时间常数。
Y4经过输出延迟环节最终得到导叶接力器行程信号Y,设τ1为导叶控制通路的输出延迟环节延迟时间,
Figure BDA0002430664150000063
经过四舍五入取整后得到d1,于是有
Y(k)=Y4(k-d1)
通过导叶接力器行程、水头和桨叶接力器行程构成的协联关系表,可以拟合得到导叶控制信号Ypid、工作水头H和桨叶控制信号Ypid,r之间函数关系
Ypid,r=FXL(Ypid,H)
Y5,r为桨叶反馈信号,Y1,r为桨叶控制通路中PID环节的输出。为了便于仿真计算,取离散时间步长为T,在t∈[(k-1)T,kT]的时间内,Y1,r(k)通过下式求取
Figure BDA0002430664150000064
式中,Kp,r、Ki,r、Kd,r分别为桨叶控制通路中PID环节的比例、积分、微分系数。
Y1,r经过一个限幅环节得到输出Y2,r,限幅环节的幅值上、下限分别是Vo,r、Vc,r,即
Figure BDA0002430664150000065
式中,Vo,r、Vc,r分别代表桨叶接力器在开启、关闭方向上的速度限制,并通过以下公式求取
Figure BDA0002430664150000071
式中,To,r为桨叶接力器开启时间常数;So,r为桨叶最快开启时间;Tc,r为桨叶接力器关闭时间常数;Sc,r为桨叶最快关闭时间。
Y2,r代表实际系统中桨叶主配压阀的相对行程,通过桨叶接力器的运动方向进行判断,Y2,r除以相对应的时间常数得到Y3,r,Y3,r代表实际系统中桨叶接力器的运动速度,即
Figure BDA0002430664150000072
Y3,r经过积分环节和积分限幅环节后得到Y4,r,积分限幅环节的幅值上、下限分别是Ymax,r、Ymin,r,用后向差分代替积分,即
Figure BDA0002430664150000073
Y4,r经过一个一阶惯性环节得到导叶反馈信号Y5,r,经过离散化后得到
Figure BDA0002430664150000074
式中,T2为桨叶接力器行程测量环节时间常数。
Y4,r经过输出延迟环节最终得到桨叶接力器行程信号Yr,设τ2为桨叶控制通路的输出延迟环节延迟时间,
Figure BDA0002430664150000075
经过四舍五入取整后得到d2,于是有
Yr(k)=Y4,r(k-d2)
依据某灯泡贯流式机组的实际情况,将本发明的仿真模型嵌入到单机无穷大系统中进行仿真。除人为设置的参数和实测参数外,本仿真模型中的To、Tc、To,r、Tc,r是根据实测曲线数据,采用斐波那契法进行二维搜索得到。模型参数和仿真参数值见表1。
表1
Figure BDA0002430664150000081
+0.15Hz扰动导叶接力器行程实测与仿真曲线对比如图2所示,+0.15Hz扰动桨叶接力器行程实测与仿真曲线对比如图3所示,-0.15Hz扰动导叶接力器行程实测与仿真曲线对比如图4所示,-0.15Hz扰动桨叶接力器行程实测与仿真曲线对比如图5所示,导叶、桨叶接力器行程实测曲线和仿真曲线性能指标对比见表2。
表2
Figure BDA0002430664150000091
由表2和图2~5可知,±0.15Hz频率扰动过程导叶、桨叶接力器行程实测曲线与仿真曲线的性能指标偏差均在允许范围以内,实测曲线和仿真曲线高度吻合,说明本仿真模型具有较高的模型精度。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

1.一种双调整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仿真模型,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相互独立的前向通路及一个协联关系环节,两个所述相互独立的前向通路分别为导叶控制通路和桨叶控制通路;所述导叶控制通路和桨叶控制通路具有完全相同的计算环节;所述计算环节包括PID环节、限幅环节、时间常数环节、积分环节、积分限幅环节、负反馈环节、输出延迟环节;
所述仿真模型将电子调节器输出的导叶控制信号直接作为所述导叶控制通路的输入信号,并将导叶控制信号经过协联关系环节计算后得到的桨叶控制信号作为所述桨叶控制通路的输入信号;
在所述导叶控制通路内,导叶控制信号经过PID环节运算处理后,送入限幅环节进行限幅,限幅后的信号通过时间常数环节进行判断输出,判断输出的结果送入积分环节,通过积分环节积分后进入积分限幅环节,经积分限幅环节限幅后进入输出延迟环节,最终通过输出延迟环节输出导叶接力器行程信号,包括:取离散时间步长为T,在t∈[(k-1)T,kT]的时间内,Y1(k)通过下式求取:
Figure FDA0004083387210000011
式中,Kp、Ki、Kd分别为导叶控制通路中PID环节的比例、积分、微分系数;Ypid为电子调节器输出的导叶控制信号,Y5为导叶反馈信号,Y1为导叶控制通路中PID环节的输出;
Y1经过一个限幅环节得到输出Y2,限幅环节的幅值上、下限分别是Vo、Vc,即
Figure FDA0004083387210000012
式中,Vo、Vc分别代表导叶接力器在开启、关闭方向上的速度限制,并通过以下公式求取:
Figure FDA0004083387210000013
式中,To为导叶接力器开启时间常数;So为导叶最快开启时间;Tc为导叶接力器关闭时间常数;Sc为导叶最快关闭时间;
Y2代表实际系统中导叶主配压阀的相对行程,通过导叶接力器的运动方向进行判断,Y2除以相对应的时间常数得到Y3,Y3代表实际系统中导叶接力器的运动速度,即
Figure FDA0004083387210000021
Y3经过积分环节和积分限幅环节后得到Y4,积分限幅环节的幅值上、下限分别是Ymax、Ymin,用后向差分代替积分,即
Figure FDA0004083387210000022
Y4经过一个一阶惯性环节得到导叶反馈信号Y5,经过离散化后得到
Figure FDA0004083387210000023
式中,T1为导叶接力器行程测量环节时间常数;
Y4经过输出延迟环节最终得到导叶接力器行程信号Y,设τ1为导叶控制通路的输出延迟环节延迟时间,
Figure FDA0004083387210000024
经过四舍五入取整后得到d1,于是有
Y(k)=Y4(k-d1);
在所述桨叶控制通路内,桨叶控制信号经过PID环节运算处理后,送入限幅环节进行限幅,限幅后的信号通过时间常数环节进行判断输出,判断输出的结果送入积分环节,通过积分环节积分后进入积分限幅环节,通过积分限幅环节限幅后进入输出延迟环节,最终通过输出延迟环节输出桨叶接力器行程信号,包括:
通过导叶接力器行程、水头和桨叶接力器行程构成的协联关系表,拟合得到导叶控制信号Ypid、工作水头H和桨叶控制信号Ypid,r之间函数关系:
Ypid,r=FXL(Ypid,H)
Y5,r为桨叶反馈信号,Y1,r为桨叶控制通路中PID环节的输出;取离散时间步长为T,在t∈[(k-1)T,kT]的时间内,Y1,r(k)通过下式求取
Figure FDA0004083387210000031
式中,Kp,r、Ki,r、Kd,r分别为桨叶控制通路中PID环节的比例、积分、微分系数;
Y1,r经过一个限幅环节得到输出Y2,r,限幅环节的幅值上、下限分别是Vo,r,Vc,r,即
Figure FDA0004083387210000032
式中,Vo,r,Vc,r分别代表桨叶接力器在开启、关闭方向上的速度限制,并通过以下公式求取
Figure FDA0004083387210000033
式中,To,r为桨叶接力器开启时间常数;So,r为桨叶最快开启时间;Tc,r为桨叶接力器关闭时间常数;Sc,r为桨叶最快关闭时间;
Y2,r代表实际系统中桨叶主配压阀的相对行程,通过桨叶接力器的运动方向进行判断,Y2,r除以相对应的时间常数得到Y3,r,Y3,r代表实际系统中桨叶接力器的运动速度,即
Figure FDA0004083387210000034
Y3,r经过积分环节和积分限幅环节后得到Y4,r,积分限幅环节的幅值上、下限分别是Ymax,r、Ymin,r,用后向差分代替积分,即
Figure FDA0004083387210000035
Y4,r经过一个一阶惯性环节得到导叶反馈信号Y5,r,经过离散化后得到
Figure FDA0004083387210000041
式中,T2为桨叶接力器行程测量环节时间常数;
Y4,r经过输出延迟环节最终得到桨叶接力器行程信号Yr,设τ2为桨叶控制通路的输出延迟环节延迟时间,
Figure FDA0004083387210000042
经过四舍五入取整后得到d2,于是有
Yr(k)=Y4,r(k-d2)。
CN202010234952.5A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双调整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仿真模型 Active CN1115817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4952.5A CN111581770B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双调整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仿真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4952.5A CN111581770B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双调整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仿真模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1770A CN111581770A (zh) 2020-08-25
CN111581770B true CN111581770B (zh) 2023-03-31

Family

ID=721114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4952.5A Active CN111581770B (zh) 2020-03-30 2020-03-30 一种双调整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仿真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8177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4354B (zh) * 2021-08-13 2023-06-23 西华大学 一种应用于具有长有压引水道水电站的水轮机控制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28264U (zh) * 2011-09-28 2012-05-23 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高油压转桨式水轮机控制系统
CN104500150A (zh) * 2014-11-28 2015-04-08 武汉大学 一种汽轮机调速器执行机构分段线性模型及参数获取方法
CN105068424A (zh) * 2015-08-05 2015-11-18 武汉大学 一种适用于电力系统分析的转桨式水轮机调节系统动态模型
CN205654482U (zh) * 2016-05-05 2016-10-19 武汉博士荣达水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轴流式水轮机专用高油压双重微机调速器
CN108443057A (zh) * 2018-05-25 2018-08-24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轮机导叶开度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9711013A (zh) * 2018-12-14 2019-05-03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一种水轮机调节系统用电液执行机构模型
CN110274761A (zh) * 2019-07-24 2019-09-24 大唐水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的测试方法
CN110532713A (zh) * 2019-09-03 2019-12-03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轮机调速器电液伺服仿真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28264U (zh) * 2011-09-28 2012-05-23 华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全高油压转桨式水轮机控制系统
CN104500150A (zh) * 2014-11-28 2015-04-08 武汉大学 一种汽轮机调速器执行机构分段线性模型及参数获取方法
CN105068424A (zh) * 2015-08-05 2015-11-18 武汉大学 一种适用于电力系统分析的转桨式水轮机调节系统动态模型
CN205654482U (zh) * 2016-05-05 2016-10-19 武汉博士荣达水电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轴流式水轮机专用高油压双重微机调速器
CN108443057A (zh) * 2018-05-25 2018-08-24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水轮机导叶开度的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
CN109711013A (zh) * 2018-12-14 2019-05-03 中国大唐集团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北电力试验研究院 一种水轮机调节系统用电液执行机构模型
CN110274761A (zh) * 2019-07-24 2019-09-24 大唐水电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水轮机电液调节系统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的测试方法
CN110532713A (zh) * 2019-09-03 2019-12-03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轮机调速器电液伺服仿真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Yuan Xiaoming.Simulation Research of Hydraulic Turbine Generator under Fuzzy PID Control with Load Disturbance and 100% Load Rejection.《2015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Fluid Power and Mechatronics》.2015,第1028-1033页. *
邵国辉.轴流转桨式水轮机导叶及桨叶的力特性研究.《黑龙江电力》.2013,第35卷(第35期),第539-541页. *
颜宁俊.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典型故障的仿真及分析.《水电站机电技术》.2019,第37卷(第37期),第166-169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81770A (zh) 2020-08-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Li et al. A nonlinear generalized predictive control for pumped storage unit
CN105068424B (zh) 一种适用于电力系统分析的转桨式水轮机调节系统动态模型
CN106326529B (zh) 一种水电机组一次调频贡献电量的考核系统及方法
CN102156045B (zh) 水轮机调速器主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测试方法
CN105700380A (zh) 二次再热机组汽轮机调速系统仿真模型及其建模方法
CN112966394B (zh) 一种水力耦合条件水电机群动态特性的仿真方法及系统
CN104122795A (zh) 基于新型极值函数指标的智能自整定pid室温控制算法
CN111581770B (zh) 一种双调整水轮机调速器电液随动系统仿真模型
CN104500150B (zh) 一种汽轮机调速器执行机构分段线性模型及参数获取方法
CN104821758A (zh) 一种电动伺服系统及其控制算法
Ling et al. An analysis of the Hopf bifurcation in a hydroturbine governing system with saturation
CN104063584A (zh) 一种汽轮机调速系统控制参数整定方法
CN108131238B (zh) 一种抑制水锤压力波动的pid控制方法
CN103942355B (zh) 一种模拟水轮发电机组电液随动系统的建模方法
Raach et al. ℋ∞ controller design for closed-loop wake redirection
CN111123698A (zh) 一种水力发电机组调节系统的无模型自适应pid控制方法
Li Comparison between model predictive control and PID control for water-level maintenance in a two-tank system
Tepljakov et al. Tuning and digital implementation of a fractional-order PD controller for a position servo
Lai et al. Application of fuzzy adaptive control to a MIMO nonlinear time-delay pump-valve system
Farbood et al. Advanced model predictive MPPT and frequency regulation in interconnected wind turbine drivetrains
CN105022286B (zh) 一种水轮发电机组主接力器反应时间常数测试方法
Shanab et al. Active control of variable geometry Francis Turbine
Sell et al. Control of a fast switching valve for digital hydraulics
CN101794634B (zh) 压水堆核电站除氧器压力设定值数字化计算方法
Choo et al. Modelling of hydraulic turbine for dynamic studies and performance analysi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