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77786A - 一种取力器和取力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取力器和取力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77786A
CN111577786A CN201910120415.5A CN201910120415A CN111577786A CN 111577786 A CN111577786 A CN 111577786A CN 201910120415 A CN201910120415 A CN 201910120415A CN 111577786 A CN111577786 A CN 1115777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vehicle
gear ring
shifting fork
working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2041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珊
唐善政
石永金
周长波
金元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IC Motor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IC Motor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SAIC Motor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20415.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7778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777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7778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DCOUPLINGS FOR TRANSMITTING ROTATION; CLUTCHES; BRAKES
    • F16D28/00Electrically-actuated clutches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取力器和取力方法。取力器设置在车辆变速箱和车辆传动轴之间,包括:传动轮、输入轴、齿圈、输出轴、啮合套、拨叉和动力源,啮合套的位置随拨叉的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第一输入信号作用下,动力源的可移动部件推动拨叉运动至第一位置,齿圈通过啮合套与传动轮连接,车辆变速箱动力依次通过输入轴、齿圈、啮合套以及传动轮传递至车辆外部工程取力设备;无输入信号时或在第二输入信号作用下,拔叉处于第二位置,齿圈通过啮合套与输出轴连接,车辆变速箱动力依次通过输入轴、齿圈、啮合套以及输出轴传递至车辆传动轴。取力器构造轻巧,零件少,安装位置便于改装,对车辆现有架构性能无影响,取力难度得到有效降低,取力效率大大提升。

Description

一种取力器和取力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车辆配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取力器和取力方法。
背景技术
取力器,又称功率输出器,其作用主要是将发动机或变速箱的动力获取并传输至车辆外部的工程取力设备,例如举升泵等。
目前,车辆底盘的取力器大多安装在发动机输出端或变速箱输出端来获取动力,这需要对车辆发动机或变速箱的结构进行较大改动。很多车型成熟的车辆内部布局紧凑,而现有的取力器大多采用齿轮传动取力,或采用气压、液压、机械式的动力源,因此,如果需要使用现有的取力器,需要对车辆加以改装的难度和复杂度都非常大,很难在短时间内快速实现车辆改装,从而增加了取力难度并影响取力效率。
因此,如何降低取力难度并提高取力效率,已成为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取力器和取力方法,以降低取力难度,提高取力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取力器,所述取力器设置在车辆变速箱和车辆传动轴之间,所述取力器包括:传动轮、输入轴、齿圈、输出轴、啮合套、拨叉和动力源;所述啮合套的位置随所述拨叉的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在第一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所述动力源的可移动部件推动所述拨叉运动至第一位置,所述齿圈通过所述啮合套与所述传动轮实现间接连接;所述车辆变速箱的动力依次通过所述输入轴、所述齿圈、所述啮合套以及所述传动轮传递至所述车辆外部的工程取力设备;
当无输入信号时或在第二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所述拨叉处于第二位置,所述齿圈通过所述啮合套与所述输出轴实现间接连接;所述车辆变速箱的动力依次通过所述输入轴、所述齿圈、所述啮合套以及所述输出轴传递至所述车辆传动轴。
可选地,所述取力器还包括:工作状态提示装置,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与所述动力源连接;
当所述拨叉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动力源向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发送第一输出信号,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出信号提示出所述取力器处于第一工作状态;
当所述拨叉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动力源向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发送第二输出信号,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输出信号提示出所述取力器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可选地,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为信号灯;
当所述信号灯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时,所述信号灯亮;当所述信号灯接收到所述第二输出信号时,所述信号灯灭。
可选地,所述取力器还包括:触发装置,所述触发装置与所述动力源连接;
所述触发装置用于向所述动力源发送所述第一输入信号或所述第二输入信号。
可选地,传动轮为皮带轮或齿轮。
可选地,所述齿圈分别与所述皮带轮或所述输出轴通过滚动轴承和垫片实现相对运动及支撑。
可选地,所述动力源为电动马达,所述可移动部件为活塞。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取力方法,应用于取力器,所述取力器设置在车辆变速箱和车辆传动轴之间,所述取力器包括:传动轮、输入轴、齿圈、输出轴、啮合套、拨叉和动力源;所述啮合套的位置随所述拨叉的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输入信号,在第一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所述动力源的可移动部件推动所述拨叉运动至第一位置,所述齿圈通过所述啮合套与所述传动轮实现间接连接;
将所述车辆变速箱的动力依次通过所述输入轴、所述齿圈、所述啮合套以及所述传动轮传递至所述车辆外部的工程取力设备。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输入信号或者未接到任何输入信号时,所述拔叉处于第二位置,所述齿圈通过所述啮合套与所述输出轴实现间接连接;
将所述车辆变速箱的动力依次通过所述输入轴、所述齿圈、所述啮合套以及所述输出轴传递至所述车辆传动轴。
可选地,所述取力器还包括:工作状态提示装置,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拨叉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由所述动力源向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发送第一输出信号,以使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提示出所述取力器处于第一工作状态;
在所述拨叉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由所述动力源向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发送第二输出信号,以使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提示出所述取力器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取力器能够设置在车辆变速箱和车辆传动轴之间,取力器包括:传动轮、输入轴、齿圈、输出轴、啮合套、拨叉和动力源,其中所述啮合套的位置随所述拨叉的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在第一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所述动力源的可移动部件推动所述拨叉运动至第一位置,所述齿圈通过所述啮合套与所述传动轮实现间接连接,所述车辆变速箱的动力依次通过所述输入轴、所述齿圈、所述啮合套以及所述传动轮传递至所述车辆外部的工程取力设备;当无输入信号时或在第二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所述拔叉处于第二位置,齿圈通过所述啮合套与所述输出轴实现间接连接,所述车辆变速箱的动力依次通过所述输入轴、所述齿圈、所述啮合套以及所述输出轴传递至所述车辆传动轴。
该取力器构造轻巧,零件少,并且安装位置非常便于改装,对车辆现有架构性能无影响,因此取力难度得到有效降低,取力效率大大提升。另外,该取力器能够根据不同的输入信号实现取力模式和行车模式的切换,从而,使用十分便捷,提高用户的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力器的剖视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力器处于第二位置的取力器剖视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力器处于第一位置的取力器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取力器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力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取力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取力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前文描述,目前的取力器当需要使用时需要对车辆发动机或变速箱进行较大改动。同时,取力器的复杂结构也增加了改装难度。因此,当前的取力器在成熟车型中取力难度和复杂度都较高,影响取力效率,难以便捷应用。
针对此问题,发明人经过研究,提供了一种具有新颖结构的取力器以及取力方法。该取力器包括:传动轮、输入轴、齿圈、输出轴、啮合套、拨叉和动力源等组成部分。在不同的输入信号作用下,取力器中的拨叉分别移动到不同位置,啮合套相应地处于不同位置,从而啮合套连接齿圈和传动轮,或者连接齿圈和输出轴。齿圈通过所述啮合套与所述传动轮实现间接连接时,车辆变速箱的动力依次通过输入轴、齿圈、啮合套以及传动轮传递至车辆外部的工程取力设备,以便工程取力;当齿圈通过所述啮合套与所述输出轴实现间接连接时,车辆变速箱的动力依次通过输入轴、齿圈、啮合套以及输出轴传递至车辆传动轴,以便正常行车。可见,该取力器能够根据不同的输入信号实现取力模式和行车模式的切换,从而,使用十分便捷,提高用户的体验。此外,该取力器构造轻巧,零件少,并且安装位置非常便于改装,对车辆现有架构性能无影响,因此取力难度得到有效降低,取力效率大大提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参见图1,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力器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力器,包括:传动轮、输入轴、齿圈、输出轴、啮合套、拨叉和动力源。
本实施例中,取力器可设置在车辆变速箱与车辆传动轴之间。取力器的输入轴用于连接车辆变速箱的输出轴;取力器的输出轴用于连接车辆传动轴。齿圈与输入轴存在装配关系。当齿圈与输入轴装配好之后,取力器正常工作时,齿圈与输入轴之间不存在相互运动。
本实施例中,动力源能够接收到输入信号。取力器具体可以根据输入信号实现在行车模式和取力模式的切换。行车模式即是指车辆正常行车时,车辆变速箱的动力通过取力器传输给车辆传动轴,实现行车;取力模式即是指车辆停车且需要工程取力时,车辆变速箱的动力通过取力器传输给车辆外部的工程取力设备。本实施例中,将用于驱使取力器实现取力模式的输入信号称为第一输入信号;将用于驱使取力器从取力模式切换为行车模式的输入信号称为第二输入信号。
取力器的动力源的结构中包括一个可移动部件,该可移动部件可以在动力源接收到第一输入信号或第二输入信号时,发生移动。作为示例,动力源可以是电动马达,该可移动部件可以是电动马达内部的活塞,当电动马达获得第一输入信号时,电动马达内部的活塞推动拨叉前进至第一位置;当电动马达获得第二输入信号时,电动马达内部的活塞不再推动拨叉,拨叉从第一位置退回到第二位置。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动力源可以是电动马达,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动力源,因此,对于取力器中动力源的具体类型不加以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动力源可移动部件与拨叉之间由复位弹簧相连接。拨叉处于第二位置时,复位弹簧处于压缩状态;收到第一输入信号后,拨叉逐渐移动到第一位置,复位弹簧被进一步压缩;收到第二输入信号或未接收到任何信号时,拨叉从第一位置移动退回至第二位置时,复位弹簧相对于前一状态发生拉伸,但整体还是处于压缩状态。
图2和图3分别为取力器的拨叉处于第二位置和第一位置时的取力器剖视图。图2和图3中,箭头指向即为动力传递方向。
图2中示意的是取力器处于行车模式下的状态。
根据图2可知,本实施例中,取力器的拨叉位于第二位置时,拨叉能够卡住齿圈、啮合套与输出轴,从而齿圈通过所述啮合套与所述输出轴实现间接连接,构成图2箭头所示的动力流向,即所述车辆变速箱的动力依次通过所述输入轴、所述齿圈、所述啮合套以及所述输出轴传递至所述车辆传动轴。。此时,车辆正常行车。
图3中示意的是取力器处于取力模式下的状态。
根据图3可知,当取力器的拨叉位于第一位置时,啮合套与输出轴不再连接,齿圈通过所述啮合套与所述传动轮实现间接连接,构成图3箭头所示的动力流向,即所述车辆变速箱的动力依次通过所述输入轴、所述齿圈、所述啮合套以及所述传动轮。由于传动轮与车辆外部的工程取力设备相连,因此动力传递至所述车辆外部的工程取力设备。本实施例中,传动轮与车辆外部的工程取力设备相连,例如,传动轮获得动力后,带动举升泵的泵轮,从而举升泵从车辆变速箱获取动力。本实施例中,传动轮可以为皮带轮,也可以是齿轮,对于传动轮的具体实现形式本实施例中不加以限定。
以上即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力器。该取力器构造轻巧,零件少,并且安装位置非常便于改装,使用时,只需将取力器的输入轴对接车辆变速箱的输出轴,将取力器的输出轴对接车辆传动轴,取力器的传动轮对接车辆外部的工程取力设备。对车辆现有架构性能无影响,因此取力难度得到有效降低,取力效率大大提升。另外,该取力器能够根据不同的输入信号实现取力模式和行车模式的切换,从而,使用十分便捷,提高用户的体验。
使用目前现有的一些取力器时,驾驶者或技术人员对于取力器的工作状态是不可知的。也就是说,驾驶员或技术人员无从获知取力器的工作状态,从而也无法准确了解到车辆变速箱的动力走向,不便于对车辆的控制决策。基于此问题,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具备工作状态反馈功能的取力器。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该取力器进行描述。
第二实施例
参见图4,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力器的剖视图。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取力器在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取力器包括的传动轮、输入轴、齿圈、输出轴、啮合套、拨叉和动力源的基础上,还进一步包括:工作状态提示装置。该工作状态提示装置与动力源连接。
在第一输入信号的作用下,动力源的可移动部件推动拨叉运动至第一位置,啮合套与传动轮和齿圈通过拨叉实现连接,车辆变速箱的动力依次通过输入轴、齿圈、啮合套以及传动轮传递至车辆外部的工程取力设备。当拨叉处于第一位置时,动力源向工作状态提示装置发送第一输出信号,工作状态提示装置用于根据第一输出信号提示出取力器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本实施例中,第一工作状态即是指取力器将车辆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至工程取力设备,取力器处于取力模式。
当无输入信号时或在第二输入信号的作用下,动力源的可移动部件与拔叉一起退回到第二位置,啮合套与齿圈和输出轴通过拨叉实现连接,车辆变速箱的动力依次通过输入轴、齿圈、啮合套以及输出轴传递至车辆传动轴。当拨叉处于第二位置时,动力源向工作状态提示装置发送第二输出信号,工作状态提示装置用于根据第二输出信号提示出取力器处于第二工作状态。本实施例中,第二工作状态即是指取力器将车辆变速器的动力传递至车辆传动轴,取力器处于行车模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工作状态提示装置可以设置于车辆驾驶室,从而,车辆驾驶室内的驾驶者或技术人员能够根据工作状态提示装置获知取力器的具体工作状态。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工作状态提示装置可以为信号灯。当所述信号灯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时,所述信号灯亮,进而提示驾驶者或技术人员取力器处于第一工作状态;当所述信号灯接收到所述第二输出信号时,所述信号灯灭,进而提示驾驶者或技术人员取力器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当然,信号灯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提示驾驶员或技术人员取力器当前所处的工作状态,例如,信号灯接收到第一输出信号时,信号灯亮绿灯;当所述信号灯接收到所述第二输出信号时,信号灯亮红灯。或者,信号灯接收到第一输出信号时,信号灯闪烁;当所述信号灯接收到所述第二输出信号时,信号灯长亮。
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工作状态提示装置还可以为信号灯以外的其他形式,例如蜂鸣器等。工作状态提示装置根据不同的输出信号,分别以不同形式工作,从而提示驾驶员或技术人员取力器的不同的工作状态。本实施例中,对于工作状态提示装置的具体形式不加以限定。
以上即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取力器,该取力器中,当拨叉处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时,动力源分别向工作状态提示装置发送不同的输出信号,从而使得工作状态提示装置能够根据所接收的不同的输出信号,提示出取力器当前所处的工作状态。该取力器便于车辆驾驶者或技术人员实时获知取力器工作状态,从而有助于执行车辆控制决策,并提高驾驶员或技术人员的取力器使用体验。
在前述各个实施例提供的取力器中,还可进一步包括触发装置。该触发装置与动力源连接,具体用于向动力源发送第一输入信号或第二输入信号。触发装置可以设置于驾驶室,从而驾驶员或者技术人员能够在驾驶室中利用触发装置控制取力器的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触发装置可以是具有按键的手柄,也可以是其他形式。此处对于触发装置的具体形式不加以限定。作为示例,触发装置是具有按键的手柄,当需要取力时,处于驾驶室的驾驶员或技术人员可以长按按键预设时间(例如五秒),触发向动力源发送第一输入信号;当需要停止取力时,处于驾驶室的驾驶员或技术人员可以再次长按按键预设时间(例如五秒),触发向动力源发送第二输入信号。可以理解的是,当触发装置未被操控时,动力源不会获取到任何输入信号,此时,取力器的拨叉处于第二位置,拨叉实现啮合套与齿圈和输出轴的连接。可以理解的是,以上操控触发装置发送第一输入信号及第二输入信号的方式仅为示例,在实际应用中,还可设定以其他方式操控触发装置向动力源发送第一输入信号以及第二输入信号,因此,本实施例中对于触发装置的操控方式不加以限定。
可选地,在前述实施例描述的取力器中,如果传动轮具体为皮带轮,则所述齿圈可以分别与所述皮带轮或所述输出轴通过滚动轴承和垫片实现相对运动及支撑。为提高取力器的使用寿命,垫片具体可以是耐磨垫片。皮带轮可以带轴承以及花键套。输入轴的连接结构可以为法兰或花键;输出轴的连接结构也可以为法兰或花键。另外,输入轴带卡簧,用于卡住输入轴与齿圈。
基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取力器,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取力方法。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该方法进行说明和描述。
第三实施例
参见图5,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力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应用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取力器。即取力器中至少包括:传动轮、输入轴、齿圈、输出轴、啮合套、拨叉和动力源,其中啮合套的位置随所述拨叉的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该取力器设置于车辆变速箱和车辆传动轴之间。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取力方法,包括:
步骤501:接收第一输入信号,在第一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所述动力源的可移动部件推动所述拨叉运动至第一位置,所述齿圈通过所述啮合套与所述传动轮实现间接连接。
步骤502:将所述车辆变速箱的动力依次通过所述输入轴、所述齿圈、所述啮合套以及所述传动轮传递至所述车辆外部的工程取力设备。
以上即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取力方法,该方法中,设置于车辆变速箱和车辆传动轴之间的取力器只需接收第一输入信号,取力器的拨叉即可被动力源的可移动部件推动至第一位置,从而从输入轴依次至齿圈、啮合套、拨叉、传动轮的传输路径连通,使得输入轴一端来自车辆变速箱的动力能够传递至传动轮一端的工程取力设备,实现工程取力。
由于该方法中应用的取力器构造轻巧,零件少,并且安装位置非常便于改装,对车辆现有架构性能无影响,因此取力难度得到有效降低,取力效率大大提升。取力器使用十分便捷,提高用户的体验。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取力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以下步骤503至步骤504。
如图6所示,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取力方法的流程图。图6中,步骤503:接收第二输入信号或者未接到任何输入信号时,所述拔叉处于第二位置,所述齿圈通过所述啮合套与所述输出轴实现间接连接。
步骤504:将所述车辆变速箱的动力依次通过所述输入轴、所述齿圈、所述啮合套以及所述输出轴传递至所述车辆传动轴。
步骤503至步骤504描述了取力器在行车模式(即非取力模式)下的工作过程。步骤503至步骤504可以在步骤501之前执行,也可以在步骤502之后执行。也就是说,取力方法中使用的取力器可以从取力模式切换为行车模式,也可以从行车模式切换为取力模式。本实施例中,对于步骤503至步骤504相对于步骤501至步骤502的执行顺序不加以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使用目前现有的一些取力器时,驾驶者或技术人员对于取力器的工作状态是不可知的。也就是说,驾驶员或技术人员无从获知取力器的工作状态,从而也无法准确了解到车辆变速箱的动力走向,不便于对车辆的控制决策。基于此问题,本申请实施例中取力器还可包括工作状态提示装置,以提示取力器的工作状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取力方法,还可进一步包括步骤A和步骤B。
如图7所示,该图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取力方法的流程图。图7中,步骤A:在所述拨叉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由所述动力源向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发送第一输出信号,以使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提示出所述取力器处于第一工作状态。步骤B:在所述拨叉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由所述动力源向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发送第二输出信号,以使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提示出所述取力器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本实施例中,步骤A具体可以在步骤501之后执行,也可以与步骤502同时执行;步骤B具体可以在步骤503之后执行,也可以与步骤504同时执行。由于本实施例对于步骤503至步骤504相对于步骤501至步骤502的执行顺序不加以限定,因此,步骤A与步骤B的相对执行顺序也不加以限定。
上述取力方法中,当拨叉处于第一位置以及第二位置时,动力源分别向工作状态提示装置发送不同的输出信号,从而使得工作状态提示装置能够根据所接收的不同的输出信号,提示出取力器当前所处的工作状态。该取力器执行取力方法便于车辆驾驶者或技术人员实时获知取力器工作状态,从而有助于执行车辆控制决策,并提高驾驶员或技术人员的取力器使用体验。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及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提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取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力器设置在车辆变速箱和车辆传动轴之间,所述取力器包括:传动轮、输入轴、齿圈、输出轴、啮合套、拨叉和动力源;所述啮合套的位置随所述拨叉的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在第一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所述动力源的可移动部件推动所述拨叉运动至第一位置,所述齿圈通过所述啮合套与所述传动轮实现间接连接;所述车辆变速箱的动力依次通过所述输入轴、所述齿圈、所述啮合套以及所述传动轮传递至所述车辆外部的工程取力设备;
当无输入信号时或在第二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所述拨叉处于第二位置,所述齿圈通过所述啮合套与所述输出轴实现间接连接;所述车辆变速箱的动力依次通过所述输入轴、所述齿圈、所述啮合套以及所述输出轴传递至所述车辆传动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取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力器还包括:工作状态提示装置,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与所述动力源连接;
当所述拨叉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动力源向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发送第一输出信号,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输出信号提示出所述取力器处于第一工作状态;
当所述拨叉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动力源向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发送第二输出信号,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输出信号提示出所述取力器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取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为信号灯;
当所述信号灯接收到所述第一输出信号时,所述信号灯亮;当所述信号灯接收到所述第二输出信号时,所述信号灯灭。
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取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力器还包括:触发装置,所述触发装置与所述动力源连接;
所述触发装置用于向所述动力源发送所述第一输入信号或所述第二输入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取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轮为皮带轮或齿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取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齿圈分别与所述皮带轮或所述输出轴通过滚动轴承和垫片实现相对运动及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取力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源为电动马达,所述可移动部件为活塞。
8.一种取力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取力器,所述取力器设置在车辆变速箱和车辆传动轴之间,所述取力器包括:传动轮、输入轴、齿圈、输出轴、啮合套、拨叉和动力源;所述啮合套的位置随所述拨叉的位置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输入信号,在第一输入信号的作用下,所述动力源的可移动部件推动所述拨叉运动至第一位置,所述齿圈通过所述啮合套与所述传动轮实现间接连接;
将所述车辆变速箱的动力依次通过所述输入轴、所述齿圈、所述啮合套以及所述传动轮传递至所述车辆外部的工程取力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二输入信号或者未接到任何输入信号时,所述拔叉处于第二位置,所述齿圈通过所述啮合套与所述输出轴实现间接连接;
将所述车辆变速箱的动力依次通过所述输入轴、所述齿圈、所述啮合套以及所述输出轴传递至所述车辆传动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取力器还包括:工作状态提示装置,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拨叉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由所述动力源向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发送第一输出信号,以使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提示出所述取力器处于第一工作状态;
在所述拨叉处于所述第二位置时,由所述动力源向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发送第二输出信号,以使所述工作状态提示装置提示出所述取力器处于第二工作状态。
CN201910120415.5A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取力器和取力方法 Pending CN11157778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0415.5A CN111577786A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取力器和取力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20415.5A CN111577786A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取力器和取力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77786A true CN111577786A (zh) 2020-08-25

Family

ID=721204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20415.5A Pending CN111577786A (zh) 2019-02-18 2019-02-18 一种取力器和取力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77786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44736A (ja) * 2002-07-12 2004-02-12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
US20070056823A1 (en) * 2005-09-12 2007-03-15 Magna Powertrain Usa, Inc. Torque coupling with disconnectable lubrication pump
CN201333936Y (zh) * 2008-12-01 2009-10-28 山西大同齿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重型汽车变速箱后置单级取力器
CN205423722U (zh) * 2016-03-01 2016-08-03 湖北森宇齿轮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传动轴取力装置
CN205978366U (zh) * 2016-08-12 2017-02-22 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取力功能的变速箱
CN206679121U (zh) * 2016-11-10 2017-11-28 朱志斌 带有自动起落支撑架的封闭式两轮电动车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44736A (ja) * 2002-07-12 2004-02-12 Honda Motor Co Ltd 車両の動力伝達装置
US20070056823A1 (en) * 2005-09-12 2007-03-15 Magna Powertrain Usa, Inc. Torque coupling with disconnectable lubrication pump
CN201333936Y (zh) * 2008-12-01 2009-10-28 山西大同齿轮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重型汽车变速箱后置单级取力器
CN205423722U (zh) * 2016-03-01 2016-08-03 湖北森宇齿轮传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传动轴取力装置
CN205978366U (zh) * 2016-08-12 2017-02-22 雷沃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备取力功能的变速箱
CN206679121U (zh) * 2016-11-10 2017-11-28 朱志斌 带有自动起落支撑架的封闭式两轮电动车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299020B1 (ko) 변속기의변속장치
CN110617304B (zh) 变速器
CN111577786A (zh) 一种取力器和取力方法
CA1176953A (en) Lever control apparatus
KR101704049B1 (ko) 전기자동차용 파킹 장치
KR20140080267A (ko) 전기자동차용 파킹 장치
CN100408882C (zh) 具有启动功能不踩离合器调档的变速器
CN102213277B (zh) 双活塞正常啮合离合器
CN109654219B (zh) 变速器
CN108591303B (zh) 车辆发动机全功率取力器的传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501508U (zh) 变速器
CN104246291B (zh) 自动化手动变速器
KR101203796B1 (ko) 차량용 더블 클러치 자동화 수동 변속기의 릴리스 장치
KR101249148B1 (ko) 전기자동차용 변속 장치
CN220523128U (zh) 一种拖拉机动力换向的传动装置
CN218294340U (zh) 一种农用机械的传动系统
CN217539491U (zh) 一种农田作业机用自动化离合、变速和转向设备
CN219299820U (zh) 一种压裂设备传递动力的同步耦合机构
CN209743521U (zh) 一种适用于轮式挖掘机的液力变速传动系统
CN219488686U (zh) 一种单轨运输机的电控制动及换挡装置
CN220700893U (zh) 动力总成及采用该动力总成的摩托车
CN107921868B (zh) 用于混合动力推进车辆的传动系统
KR200216674Y1 (ko) 자동차용 동력 인출장치
CN212868402U (zh) —种机械式变速器换挡助力系统
KR101663890B1 (ko) 효율적인 대화형 수동 변속기를 갖는 차량 및 이의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