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65350B - 屏幕发声单元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屏幕发声单元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65350B
CN111565350B CN202010419346.0A CN202010419346A CN111565350B CN 111565350 B CN111565350 B CN 111565350B CN 202010419346 A CN202010419346 A CN 202010419346A CN 111565350 B CN111565350 B CN 11156535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
coil
magnets
coils
cent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1934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65350A (zh
Inventor
姬雅倩
刘英明
韩艳玲
韩文超
张晨阳
勾越
李秀锋
郭玉珍
李佩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41934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6535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653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53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6535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6535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25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1Cent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2Details
    • H04R9/04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centering of coil
    • H04R9/045Moun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9/00Transducers of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 H04R9/06Loudspeak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9/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of the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covered by H04R9/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9/024Manufacturing aspec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of loudspeaker or microphone transduc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209/00Details of transducers of the moving-coil, moving-strip, or moving-wire type covered by H04R9/00 but not provided for in any of its subgroups
    • H04R2209/041Voice coil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more than one voice coil unit on the same bobbi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RLOUDSPEAKERS, MICROPHONES, GRAMOPHONE PICK-UPS OR LIKE ACOUSTIC ELECTROMECHANICAL TRANSDUCERS; DEAF-AID SETS; PUBLIC ADDRESS SYSTEMS
    • H04R2499/00Aspects covered by H04R or H04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in their subgroups
    • H04R2499/10General applications
    • H04R2499/15Transducers incorporated in visual displaying devices, e.g. televisions, computer displays, laptop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udible-Bandwidth Dynamoelectric Transducers Other Than Pickup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一种屏幕发声单元及显示装置,该屏幕发声单元包括:用于振动发声的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和与显示面相背的非显示面;驱动显示面板振动的至少一个激励器,激励器设置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一侧,激励器包括第一磁体组件和至少两个线圈,线圈固定在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上,第一磁体组件中的多个磁体被配置为每一线圈能够由磁性相反的至少两个磁体所产生的磁场力驱动,而在垂直于显示面板的方向上发生振动,且相邻两个线圈共用至少一个磁体;框架,设置于激励器的背离显示面板的一侧,且第一磁体组件设置于框架的面向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的一面上。本公开提供的屏幕发声单元及显示装置,激励器结构紧凑,提高驱动力,得到足够大的声压级。

Description

屏幕发声单元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屏幕发声单元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器件的超薄、窄边框、甚至全屏设计,留给发声装置的空间越来越小。而传统的发声装置体积较大,安装位置受到限制,在新一代的显示器件中很难有合适的位置和空间。因此,需要重新设计能够适应当前显示器件的需求的发声装置。
目前,出现了在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中,利用整个屏幕作为振膜,来实现发声的显示装置。此种设计中,显示装置直接发声实现声、画同步,可以有效地利用空间、节约资源,与大尺寸屏幕结合时更可提高发声功率和实现不同的声场效果。现有屏幕发声单元为,在屏幕后贴激励器,激励器驱动屏幕振动,而带动整个屏幕振动,从而推动屏幕发声。因此要求激励器的驱动力大,以得到足够大的声压级。但是,目前的屏幕发声单元中单个激励器的驱动力小,需要设置多个激励器,结构不够紧凑,容易产生分割振动现象,占用较大模组空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屏幕发声单元及显示装置,激励器结构紧凑,且提高驱动力,以得到足够大的声压级。
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屏幕发声单元,包括:
用于振动发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和与所述显示面相背的非显示面;
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振动的至少一个激励器,所述激励器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一侧,所述激励器包括第一磁体组件和至少两个线圈,所述线圈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上,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的多个磁体被配置为每一所述线圈能够由磁性相反的至少两个磁体所产生的磁场力驱动,而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发生振动,且相邻两个所述线圈共用至少一个磁体;
框架,设置于所述激励器的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磁体组件设置于所述框架的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的一面上。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磁性相反的磁体沿预定方向依次交替设置;
每一所述线圈以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的一个磁体为中心磁体,而围绕该中心磁体,设置于该中心磁体和与该中心磁体相邻且磁性相反的另外两个磁体之间的磁间隙内;
所述线圈至少有两个,并沿所述预定方向依次设置;
相邻两个所述线圈中,一个所述线圈所围绕的中心磁体和另一个所述线圈所围绕的中心磁体磁性相反且相邻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线圈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反。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磁体组件至少有五个,包括:沿预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第三磁体、第四磁体和第五磁体,其中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三磁体和所述第五磁体的磁性相同,并与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四磁体的磁性相反;
所述线圈至少有三个,包括:沿所述预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围绕所述第二磁体,而设置在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的磁间隙、以及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三磁体之间的磁间隙内;所述第三线圈围绕所述第四磁体,而设置在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四磁体之间的磁间隙、以及所述第四磁体与所述第五磁体之间的磁间隙内;所述第二线圈围绕所述第三磁体,而设置在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的磁间隙、以及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四磁体之间的磁间隙内,以与所述第一线圈共用所述第三磁体,并与所述第三线圈共用所述第四磁体;
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的电流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三线圈的电流方向相反。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磁性相反的磁体沿预定方向依次交替设置;
每一所述线圈以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的一个磁体为中心磁体,而围绕该中心磁体,设置于该中心磁体和与该中心磁体相邻且磁性相反的另外两个磁体之间的磁间隙内;
所述线圈至少有两个,并沿所述预定方向依次设置;
相邻两个所述线圈,一个所述线圈所围绕的中心磁体和另一个所述线圈所围绕的中心磁体之间磁性相同,且仅间隔一个磁性相反的磁体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线圈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磁体组件至少有五个,包括:沿预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六磁体、第七磁体、第八磁体、第九磁体和第十磁体,其中所述第六磁体、所述第八磁体和所述第十磁体的磁性相同,并与所述第七磁体和所述第九磁体的磁性相反;
所述线圈至少有两个,包括:沿所述预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四线圈和第五线圈,所述第四线圈围绕所述第七磁体,而设置在所述第六磁体与所述第七磁体之间的磁间隙、以及所述第七磁体与所述第八磁体之间的磁间隙内;所述第五线圈围绕所述第九磁体,而设置在所述第八磁体与所述第九磁体之间的磁间隙、以及所述第九磁体与所述第十磁体之间的磁间隙内,以与所述第四线圈共用所述第八磁体;
所述第四线圈和所述第五线圈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以一预定磁体为中心磁体,磁性相反的磁体由内向外依次交替设置于所述中心磁体外,且相邻两个磁体之间具有磁间隙,而形成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至少两圈磁间隙;至少两个所述线圈中,各所述线圈的直径不同,并围绕所述中心磁体由内至外依次分层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线圈中的一个所述线圈设置在一个所述磁间隙内,另一个所述线圈设置在与该磁间隙相邻的另一磁间隙内,且相邻两个线圈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反。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包括以所述中心磁体为中心,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层磁体和第二层磁体,所述第一层磁体与所述中心磁体的磁性相反,所述第二层磁体与所述中心磁体的磁性相同,所述第一层磁体和所述中心磁体之间形成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一层磁体和所述第二层磁体之间形成第二磁间隙;
至少两个所述线圈包括围绕所述中心磁体设置的第一线圈和围绕所述第一线圈外的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磁间隙内,所述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磁间隙内,且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反。
示例性的,所述中心磁体为块状磁体,由内向外依次交替设置于所述中心磁体外的磁体中的各磁体均为闭合环形磁体;
或者,所述中心磁体为条形磁体,由内向外依次交替设置于所述中心磁体外的磁体中的各磁体均为不闭合环形磁体,所述不闭合环形磁体包括多段条形磁体;
或者,所述中心磁体为条形磁体,由内向外依次交替设置于所述中心磁体外的磁体中的各磁体均为条形磁体。
示例性的,所述激励器还包括第二磁体组件,所述第二磁体组件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上,且所述第二磁体组件中的多个磁体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的多个磁体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一一对应重合,且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的多个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组件中的多个磁体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具有间距,所述第二磁体组件中的各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对应的磁体的磁性相同;
所述线圈包括固定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固定端和与所述固定端相对的悬浮端,其中所述固定端位于所述第二磁体组件中相邻磁体之间的磁间隙内,所述悬浮端位于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相邻磁体之间的磁间隙内。
示例性的,所述激励器还包括多个定心支片,每一所述定心支片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线圈上,另一端连接在与该线圈邻近的磁体上,或者,每一所述定心支片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设置的两个线圈上。
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屏幕发声单元。
本发明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所述屏幕发声单元的一个激励器中设置至少两个线圈,且同一激励器中相邻两个线圈共用至少一个磁体,这样,可以减少屏幕发声单元中激励器的数量,且使得激励器的结构紧凑,避免了分割振动带来的声音失真,也节省了模组空间,同时,可以提高驱动力,以得到足够大的声压级。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相关技术中屏幕发声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本公开屏幕发声装置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本公开屏幕发声装置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公开屏幕发声装置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本公开屏幕发声装置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公开屏幕发声装置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表示本公开屏幕发声装置的另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8表示本公开屏幕发声装置的中控制器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9表示图6所示的本公开屏幕发声装置的一种实施例中激励器的俯视图;
图10表示图6所示的本公开屏幕发声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激励器的俯视图;
图11表示图6所示的本公开屏幕发声装置的另一种实施例中激励器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屏幕发声单元及显示装置进行详细说明之前,有必要对相关技术进行以下说明:
在相关技术中,屏幕发声单元通过在屏幕的非显示面一侧设置激励器,通过激励器驱动屏幕振动,进而推动整个屏幕发声。图所示为目前的屏幕发声单元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屏幕1的非显示面一侧设置激励器2,激励器2的结构包括一个中心磁体21、位于所述中心磁体21相对两侧或者围绕所述中心磁体一圈设置的侧磁体22,中心磁体21和侧磁体22的磁性相反,线圈3围绕所述中心磁体21而设置在中心磁体21和侧磁体22之间的磁间隙内,一个激励器2中仅设有一个线圈3,存在驱动力不足的问题,而为了提高驱动力,以得到足够大的声压级,屏幕发声单元内通常需要采用两个激励器2,两个激励器2相隔一定距离设置,结构不紧凑,占用较大模组空间,且如图1中虚线所示为显示面板受到的应力分布状态示意,在激励器和激励器之间间隙处应力不均匀,且容易产生分割振动现象。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了及显示装置,激励器结构紧凑,且提高驱动力,以得到足够大的声压级。
如图2至图6所示,本公开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屏幕发声单元包括:
用于振动发声的显示面板100,所述显示面板100包括显示面和与所述显示面相背的非显示面;
驱动所述显示面板100振动的至少一个激励器,所述激励器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面,所述激励器包括第一磁体组件210和至少两个线圈220,所述线圈220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面上,所述第一磁体组件210中的多个磁体211被配置为每一所述线圈220能够由磁性相反的至少两个磁体211所产生的磁场力驱动,而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方向上发生振动,且相邻两个所述线圈220共用至少一个磁体211;
框架300,设置于所述激励器的背离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磁体组件210设置于所述框架300的面向所述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面的一面上。
上述方案中,所述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面一侧设置至少一个激励器,每个激励器包括至少两个线圈220和第一磁体组件210,所述框架300用于固定及支撑所述激励器和所述显示面板100,在所述框架300上设置所述第一磁体组件210,通过所述第一磁体组件210所形成的磁场力,来驱动至少两个线圈220在垂直于显示面板100的方向上发生振动,以驱动显示面板100振动发声,其中,所述第一磁体组件有多个磁体211,每一所述线圈220可通过一组磁性相反的磁体211形成的磁场力来驱动,而相邻两个线圈220之间可共用至少一个磁体211,这样,一个激励器设置至少两个线圈220,但是相较于传统的两个激励器中仅设置一个线0的方案来说,结构更为紧凑。
由此可见,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单元的一个激励器中设置至少两个线圈220,且同一激励器中相邻两个线圈220共用至少一个磁体211,这样,可以减少屏幕发声单元中激励器的数量,且单个激励器的结构紧凑,可避免分割振动带来的声音失真,也节省了模组空间,同时,可以提高驱动力,以得到足够大的声压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公开实施例中,所述线圈220通过磁性组件中一组磁性相反的磁体211形成的磁场力驱动发生振动,例如,所述线圈220围绕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的某一个磁体211,而设置在该磁体211和位于该磁体211相对两侧或围绕所述中心磁体的其他磁体211之间的磁间隙内,这里,可以将位于所述线圈220中心的磁体211称之为中心磁体,将位于该中心磁体相对两侧或围绕所述中心磁体设置的其他磁体211称之为侧磁体,中心磁体和侧磁体的磁性相反,而形成磁场力,线圈220内通入电流产生磁性,而在磁场力作用下发生振动。
还需要说明的是,相邻两个所述线圈220共用至少一个磁体211,是指,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至少一个或多个磁体211为共用磁体211,相邻两个线圈220在共用磁体211与其他磁体211之间的磁场作用力驱动下振动。此外,中心磁体和侧磁体是针对某一线圈220自身而言来定义的,而并非限定某一线圈220的中心磁体相对所有线圈220而言都是中心磁体,以及某一线圈220的侧磁体相对所有线圈220而言都是侧磁体,例如,对于不同的线圈220来说,其中一个线圈220的侧磁体可以作为另一线圈220的中心磁体。
以下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屏幕发声单元的示例性实施例。
图2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中提供的屏幕发声单元的一种示例性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一种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体组件210中,磁性相反的磁体211沿预定方向依次交替设置;每一所述线圈220以所述第一磁体组件210中的一个磁体211为中心磁体,而围绕该中心磁体,设置于该中心磁体和与该中心磁体相邻且磁性相反的另外两个磁体211之间的磁间隙内;所述线圈220至少有两个,并沿所述预定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线圈220中,一个所述线圈220所围绕的中心磁体和另一个所述线圈220所围绕的中心磁体磁性相反且相邻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线圈220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反。
在上述实施例中,第一磁体组件210中各磁体211以一定的间隔(例如0.5mm-5mm)固定在框架300上,相邻磁体211的磁化方向相反,相邻的反向磁铁间形成两个磁间隙,磁间隙内的磁场方向为从N极到S极。图中为了便于理解,对第一磁体组件中的N极和S极磁体的磁性进行了示意,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这仅是一种示例,在实际应用中,N极和S极磁体的布置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各磁体的磁性与图2所示相反。磁性线圈220一端位于磁间隙内,另一端通过耦合环胶等方式粘在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面上,因而线圈220振动可以带动显示面板100振动。一个激励器中线圈220数量至少有两个,且相邻两个线圈220分别以相邻设置的磁性相反的两个磁体211为中心磁体,这样,其中任意一个线圈220的中心磁体可共用为与该线圈220相邻的另一线圈220的侧磁体,实现磁体211的共用,结构紧凑,减少磁体211数量,且一个激励器中可包括至少两个线圈220,提升驱动力,一个激励器实现了驱动力提升至少2倍的目的。
例如,若采用现有技术中激励器实现两个线圈220的驱动力,则需设置两个激励器,以图1所示为例,两个激励器需要6块磁体211(以磁体211为条形磁体211为例),2个激励器外壳(图1中未示意);而上述公开实施例中的屏幕发声单元,则仅需一个激励器即可设置2个线圈220,仅需四块磁体211(以条形磁体为例),一个激励器外壳(图2中未示意)即可,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激励器的结构更紧凑,如图2所示,避免了分割振动带来的声音失真,也节省了模组空间。
在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磁体组件至少有五个,包括:沿预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磁体2111、第二磁体2112、第三磁体2113、第四磁体2114和第五磁体2115,其中所述第一磁体2111、所述第三磁体2113和所述第五磁体2115的磁性相同,并与所述第二磁体2112和所述第四磁体2114的磁性相反;所述线圈220至少有三个,包括:沿所述预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线圈221、第二线圈222和第三线圈223,所述第一线圈221围绕所述第二磁体2112,而设置在所述第一磁体2111与所述第二磁体2112之间的磁间隙、以及所述第二磁体2112与所述第三磁体2113之间的磁间隙内;所述第三线圈223围绕所述第四磁体2114,而设置在所述第三磁体2113与所述第四磁体2114之间的磁间隙、以及所述第四磁体2114与所述第五磁体2115之间的磁间隙内;所述第二线圈222围绕所述第三磁体2113,而设置在所述第三磁体2113与所述第二磁体2112之间的磁间隙、以及所述第三磁体2113与所述第四磁体2114之间的磁间隙内,以与所述第一线圈221共用所述第三磁体2113,并与所述第三线圈223共用所述第四磁体2114;所述第一线圈221和所述第二线圈222的电流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线圈222与所述第三线圈223的电流方向相反。
在上述公开实施例中,一个激励器中可包括至少三个线圈220,提升驱动力,一个激励器实现了驱动力提升至少3倍的目的。一个激励器中设置至少三个线圈220,若采用现有技术中激励器实现三个线圈220的驱动力,则需设置三个激励器,以图1所示为例,三个激励器需要9块磁体211(以磁体211为条形磁体211为例),3个激励器外壳(图中未示意);而上述公开实施例中的屏幕发声单元,则仅需一个激励器即可设置3个线圈220,仅需五块磁体211(以条形磁体211为例),一个激励器外壳(图中未示意)即可,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激励器的结构更紧凑,且如图2中虚线所示为显示面板受到的应力分布状态示意,应力分布均匀,避免了分割振动带来的声音失真,也节省了模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是一种示例,在实际应用中,一个激励器中还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线圈220,在一个激励器包括三个以上线圈220时,只要相邻两个所述线圈220中,一个所述线圈220所围绕的中心磁体和另一个所述线圈220所围绕的中心磁体磁性相反且相邻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线圈220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反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方案中,相邻的线圈220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反,这是因为,相邻的线圈220的中心磁体的磁性相反,因此,当两个线圈220通入相反的电流时,依据左手定则,相邻两个线圈220所受到同方向的作用力,以同时推动屏幕振动发声,因而可以增大驱动力。
此外,在本公开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屏幕发声单元中还包括用于控制向所述线圈220通入的电流信号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音频信号生成器410、信号放大器420和分频器430,所述音频信号生成器410产生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放大器420,所述音频信号经所述信号放大器420后输入至所述分频器430,所述分频器430与各所述线圈220连接,用于向相邻线圈220上通入电流方向不同的电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磁体211可以是条形磁体或块状磁体。
图3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单元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所示,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体组件210中,磁性相反的磁体211沿预定方向依次交替设置;每一所述线圈220以所述第一磁体组件210中的一个磁体211为中心磁体,而围绕该中心磁体,设置于该中心磁体和与该中心磁体相邻且磁性相反的另外两个磁体211之间的磁间隙内;所述线圈220至少有两个,并沿所述预定方向依次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线圈220,一个所述线圈220所围绕的中心磁体和另一个所述线圈220所围绕的中心磁体之间磁性相同,且仅间隔一个磁性相反的磁体211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线圈220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
上述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磁体组件210中各磁体211以一定的间隔(例如0.5mm-5mm)固定在框架300上,相邻磁体211的磁化方向相反,相邻的反向磁铁间形成两个磁间隙,磁间隙内的磁场方向为从N极到S极。图中为了便于理解,对第一磁体组件中的N极和S极磁体的磁性进行了示意,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这仅是一种示例,在实际应用中,N极和S极磁体的布置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各磁体的磁性与图3所示相反。线圈220一端位于磁间隙内,另一端通过耦合环胶等方式粘在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面上,因而线圈220振动可以带动显示面板100振动。一个激励器中线圈220数量至少有两个,相邻两个线圈220分别以磁性相同,且仅间隔一个磁性相反的磁体211的两个磁体211作为中心磁体,也就是,每隔一个磁体211,作为中心磁体,来设置线圈220,这样,任意一个线圈220的侧磁体共用为与该线圈220相邻的另一个线圈220的侧磁体,实现磁体211的共用,结构紧凑,减少磁体211数量,且一个激励器中可包括至少两个线圈220,提升驱动力,一个激励器实现了驱动力提升至少2倍的目的。
例如,若采用现有技术中激励器实现至少2个线圈220的驱动力,则需设置至少2个激励器,以图1所示为例的现有屏幕发声单元为例,两个激励器需要至少6块磁体211(以磁体211为条形磁体为例),至少2个激励器外壳;而上述公开实施例中的屏幕发声单元,则仅需一个激励器即可设置至少2个线圈220,仅需至少5块磁体211(以条形磁体为例),至少一个激励器外壳即可,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激励器的结构更紧凑,避免了分割振动带来的声音失真,也节省了模组空间。
在本公开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磁体组件至少有五个,包括:沿预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六磁体2116、第七磁体2117、第八磁体2118、第九磁体2119和第十磁体2110,其中所述第六磁体2116、所述第八磁体2118和所述第十磁体2110的磁性相同,并与所述第七磁体2117和所述第九磁体2119的磁性相反;
所述线圈220至少有两个,包括:沿所述预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四线圈224和第五线圈225,所述第四线圈224围绕所述第七磁体2117,而设置在所述第六磁体2116与所述第七磁体2117之间的磁间隙、以及所述第七磁体2117与所述第八磁体2118之间的磁间隙内;所述第五线圈225围绕所述第九磁体2119,而设置在所述第八磁体2118与所述第九磁体2119之间的磁间隙、以及所述第九磁体2119与所述第十磁体2110之间的磁间隙内,以与所述第四线圈224共用所述第八磁体2118;所述第四线圈224和所述第五线圈225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
在上述公开实施例中,一个激励器中可包括2个线圈220,提升驱动力,一个激励器实现了驱动力提升至少2倍的目的。一个激励器中设置2个线圈220,若采用现有技术中激励器实现2个线圈220的驱动力,则需设置2个激励器,以图1所示为例,两个激励器需要6块磁体211(以磁体211为条形磁体为例),2个激励器外壳(图中未示意);而上述公开实施例中的屏幕发声单元,则仅需一个激励器即可设置2个线圈220,仅需五块磁体211(以条形磁体为例),一个激励器外壳(图中未示意)即可,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激励器的结构更紧凑,避免了分割振动带来的声音失真,也节省了模组空间。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是一种示例,在实际应用中,如图4所示,一个激励器中还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线圈220,在一个激励器包括三个以上线圈220时,只要相邻两个所述线圈220中,一个所述线圈220所围绕的中心磁体和另一个所述线圈220所围绕的中心磁体磁性相同,并仅间隔一个磁性与中心磁体相反的磁体211,且相邻两个所述线圈220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方案中,相邻的线圈220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这是因为,相邻的线圈220的中心磁体的磁性相同,因此,当两个线圈220通入相同的电流时,依据左手定则,相邻两个线圈220所受到同方向的作用力,以同时推动屏幕振动发声,因而可以增大驱动力。
此外,在本公开一些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所述屏幕发声单元中还包括用于控制向所述线圈220通入的电流信号的控制器,该控制器包括:音频信号生成器410、信号放大器420和分频器430,所述音频信号生成器410产生音频信号,发送至所述信号放大器420,所述音频信号经所述信号放大器420后输入至所述分频器430,所述分频器430与各所述线圈220连接,用于向相邻线圈220上通入电流方向相同的电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公开的实施例中,所述磁体211可以是条形磁体或块状磁体。
图6所示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屏幕发声单元的另一示例性实施例,如图6所示,在本公开的另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磁体组件210中,以一预定磁体211为中心磁体,磁性相反的磁体211由内向外依次交替设置于所述中心磁体外,且相邻两个磁体211之间具有磁间隙,而形成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至少两圈磁间隙;至少两个所述线圈220中,各所述线圈220的直径不同,并围绕所述中心磁体由内至外依次分层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线圈220中的一个所述线圈220设置在一个所述磁间隙内,另一个所述线圈220设置在与该磁间隙相邻的另一磁间隙内,且相邻两个线圈220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反。
上述公开实施例中,第一磁体组件210中各磁体211以一定的间隔(例如0.5mm-5mm)固定在框架300上,相邻磁体211的磁化方向相反,相邻的反向磁铁间形成两个磁间隙,磁间隙内的磁场方向为从N极到S极。图中为了便于理解,对第一磁体组件中的N极和S极磁体的磁性进行了示意,但是应当理解的是,这仅是一种示例,在实际应用中,N极和S极磁体的布置不限于此,还可以是各磁体的磁性与图6所示相反。线圈220一端位于磁间隙内,另一端通过耦合环胶等方式粘在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面上,因而线圈220振动可以带动显示面板100振动。一个激励器中设置至少两个线圈220,且至少两个线圈220直径各不相同,以同一磁体211为中心,呈同心圆设置,当相邻两个线圈220通入相反的电流,依据左手定则,相邻两个线圈220受到同方向的作用力,同时推动屏幕振动发声,因而可以增大驱动力。
在上述公开实施例中,一个激励器中可包括至少两个线圈220,提升驱动力,一个激励器实现了驱动力提升至少3倍的目的。一个激励器中设置至少两个线圈220,若采用现有技术中激励器实现两个线圈220的驱动力,则需设置两个激励器,因此,上述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屏幕发声单元不仅降低了成本,而且激励器的结构更紧凑,避免了分割振动带来的声音失真,也节省了模组空间。
在上述公开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包括以所述中心磁体为中心,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层磁体2121和第二层磁体2122,所述第一层磁体2121与所述中心磁体的磁性相反,所述第二层磁体2122与所述中心磁体的磁性相同,所述第一层磁体2121和所述中心磁体之间形成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一层磁体2121和所述第二层磁体2122之间形成第二磁间隙;至少两个所述线圈220包括围绕所述中心磁体设置的第六线圈226和围绕所述第六线圈226外的第七线圈227,所述第六线圈226设置于所述第一磁间隙内,所述第七线圈227设置于所述第二磁间隙内,且所述第六线圈226和所述第七线圈227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反。
以上公开实施例是以两个线圈220为例,应当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线圈220的数量还可以是三个或三个以上。
此外,在上述公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所述中心磁体可以为块状磁体211,由内向外依次交替设置于所述中心磁体外的磁体211中的各磁体211均为闭合环形磁体,也就是说,环绕于所述中心磁体外的各侧磁体为闭合环形磁体,例如,图所示,所述中心磁体为圆形,各侧磁体为闭合圆环形磁体,线圈220为圆形线圈;当然可以理解的是,所述中心磁体也可以是矩形或其他形状,各侧磁体为与中心磁体的形状对应的闭合环形磁体,所述线圈220为与中心磁体形状对应的矩形或其他形状。
此外,在上述公开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所述中心磁体还可以为条形或块形磁体211,由内向外依次交替设置于所述中心磁体外的磁体211中的各磁体211均为不闭合环形磁体,所述不闭合环形磁体包括多段条形磁体211,也就是说,环绕于所述中心磁体外的各侧磁体为不闭合环形磁体211,例如,如图10所示,在中心磁体的四周分别设置四段条形磁体211,以围绕中心磁体形成一不闭合环形。
此外,在上述公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所述中心磁体还可以为条形或块形磁体211,由内向外依次交替设置于所述中心磁体外的磁体211中的各磁体211均为条形或块形磁体,例如,如图所示,在中心磁体的相对两侧,关于所述中心磁体对称地交替设置条形或块形磁体,其中关于所述中心磁体对称的一对磁体211构成一层磁体。
此外,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以图5所示的实施例为例,所述激励器还包括第二磁体组件230,所述第二磁体组件230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面上,且所述第二磁体组件230中的多个磁体在所述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磁体组件210中的多个磁体在所述显示面板100上的正投影一一对应重合,且所述第一磁体组件210中的多个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组件230中的多个磁体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方向上具有间距,所述第二磁体组件230中的各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组件210中对应的磁体的磁性相同;所述线圈220包括固定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固定端和与所述固定端相对的悬浮端,其中所述固定端位于所述第二磁体组件230中相邻磁体之间的磁间隙内,所述悬浮端位于所述第一磁体组件210中相邻磁体之间的磁间隙内。
上述公开实施例中,通过在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面上布置第二磁体组件230,且第二磁体组件230中各磁体与第一磁体组件210中的各磁体一一正对设置,且对应的磁体的磁性相同,并相隔一定间距,第一磁体组件210和第二磁体组件230中正对的两个磁体之间具有排斥力,而形成悬浮力支撑显示面板100,相对于现有的屏幕发声单元中采用弹性胶支撑显示面板的方案来说,解决了显示面板固定支撑影响振动发声的问题,且不存在弹性胶老化等问题;此外,显示面板100的非显示面上的第二磁体组件230和线圈220相对固定,无论显示面板100垂直向上还是垂直向下振动,线圈220的固定端始终在磁场中,从而增大了线圈220在磁场中的长度,增大发声的声压级,解决了驱动力小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图5所示仅为一种示例,在图1至图4以及图6至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均可以再增设所述第二磁体组件230。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激励器还包括多个定心支片240,所述定心支片240用于连接在线圈220上,限定线圈220的振动方向,使得线圈220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100的方向上进行上下运动,其中,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每一所述定心支片240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线圈220上,另一端连接在与该线圈220邻近的磁体211上。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每一所述定心支片240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设置的两个线圈220上。
需要说明的是,图6和图7所示仅为一种示例,在图1至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均可以设置所述定心支片240,通过所述定心支片240限定线圈220的振动方向。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屏幕发声单元中激励器的数量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当所述屏幕发声单元中需要设置至少两个激励器时,可以选用本公开提供的屏幕发声单元中的一种激励器,也可以是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屏幕发声单元中几种激励器的任意组合。
此外,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屏幕发声单元。
显然,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也能带来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屏幕发声单元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公开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3)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屏幕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于振动发声的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面和与所述显示面相背的非显示面;
驱动所述显示面板振动的至少一个激励器,所述激励器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一侧,所述激励器包括第一磁体组件和至少两个线圈,所述线圈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上,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的多个磁体被配置为每一所述线圈能够由磁性相反的至少两个磁体所产生的磁场力驱动,而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发生振动,且相邻两个所述线圈共用至少一个磁体;
框架,设置于所述激励器的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且所述第一磁体组件设置于所述框架的面向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的一面上;
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磁性相反的磁体沿预定方向依次交替设置;
每一所述线圈以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的一个磁体为中心磁体,而围绕该中心磁体,设置于该中心磁体和与该中心磁体相邻且磁性相反的另外两个磁体之间的磁间隙内;
所述线圈至少有两个,并沿所述预定方向依次设置;
相邻两个所述线圈中,一个所述线圈所围绕的中心磁体和另一个所述线圈所围绕的中心磁体磁性相反且相邻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线圈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体组件至少有五个,包括:沿预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磁体、第二磁体、第三磁体、第四磁体和第五磁体,其中所述第一磁体、所述第三磁体和所述第五磁体的磁性相同,并与所述第二磁体和所述第四磁体的磁性相反;
所述线圈至少有三个,包括:沿所述预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一线圈、第二线圈和第三线圈,所述第一线圈围绕所述第二磁体,而设置在所述第一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的磁间隙、以及所述第二磁体与所述第三磁体之间的磁间隙内;所述第三线圈围绕所述第四磁体,而设置在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四磁体之间的磁间隙、以及所述第四磁体与所述第五磁体之间的磁间隙内;所述第二线圈围绕所述第三磁体,而设置在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二磁体之间的磁间隙、以及所述第三磁体与所述第四磁体之间的磁间隙内,以与所述第一线圈共用所述第三磁体,并与所述第三线圈共用所述第四磁体;
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的电流方向相反,所述第二线圈与所述第三线圈的电流方向相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磁性相反的磁体沿预定方向依次交替设置;
每一所述线圈以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的一个磁体为中心磁体,而围绕该中心磁体,设置于该中心磁体和与该中心磁体相邻且磁性相反的另外两个磁体之间的磁间隙内;
所述线圈至少有两个,并沿所述预定方向依次设置;
相邻两个所述线圈,一个所述线圈所围绕的中心磁体和另一个所述线圈所围绕的中心磁体之间磁性相同,且仅间隔一个磁性相反的磁体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线圈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屏幕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体组件至少有五个,包括:沿预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六磁体、第七磁体、第八磁体、第九磁体和第十磁体,其中所述第六磁体、所述第八磁体和所述第十磁体的磁性相同,并与所述第七磁体和所述第九磁体的磁性相反;
所述线圈至少有两个,包括:沿所述预定方向依次设置的第四线圈和第五线圈,所述第四线圈围绕所述第七磁体,而设置在所述第六磁体与所述第七磁体之间的磁间隙、以及所述第七磁体与所述第八磁体之间的磁间隙内;所述第五线圈围绕所述第九磁体,而设置在所述第八磁体与所述第九磁体之间的磁间隙、以及所述第九磁体与所述第十磁体之间的磁间隙内,以与所述第四线圈共用所述第八磁体;
所述第四线圈和所述第五线圈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以一预定磁体为中心磁体,磁性相反的磁体由内向外依次交替设置于所述中心磁体外,且相邻两个磁体之间具有磁间隙,而形成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至少两圈磁间隙;至少两个所述线圈中,各所述线圈的直径不同,并围绕所述中心磁体由内至外依次分层设置,相邻两个所述线圈中的一个所述线圈设置在一个所述磁间隙内,另一个所述线圈设置在与该磁间隙相邻的另一磁间隙内,且相邻两个线圈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幕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磁体组件包括以所述中心磁体为中心,由内至外依次设置的第一层磁体和第二层磁体,所述第一层磁体与所述中心磁体的磁性相反,所述第二层磁体与所述中心磁体的磁性相同,所述第一层磁体和所述中心磁体之间形成第一磁间隙,所述第一层磁体和所述第二层磁体之间形成第二磁间隙;
至少两个所述线圈包括围绕所述中心磁体设置的第一线圈和围绕所述第一线圈外的第二线圈,所述第一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一磁间隙内,所述第二线圈设置于所述第二磁间隙内,且所述第一线圈和所述第二线圈通入的电流方向相反。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幕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心磁体为块状磁体,由内向外依次交替设置于所述中心磁体外的磁体中的各磁体均为闭合环形磁体;
或者,所述中心磁体为条形磁体,由内向外依次交替设置于所述中心磁体外的磁体中的各磁体均为不闭合环形磁体,所述不闭合环形磁体包括多段条形磁体;
或者,所述中心磁体为条形磁体,由内向外依次交替设置于所述中心磁体外的磁体中的各磁体均为条形磁体。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励器还包括第二磁体组件,所述第二磁体组件固定在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面上,且所述第二磁体组件中的多个磁体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的多个磁体在所述显示面板上的正投影一一对应重合,且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的多个磁体和所述第二磁体组件中的多个磁体在垂直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方向上具有间距,所述第二磁体组件中的各磁体与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对应的磁体的磁性相同;
所述线圈包括固定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固定端和与所述固定端相对的悬浮端,其中所述固定端位于所述第二磁体组件中相邻磁体之间的磁间隙内,所述悬浮端位于所述第一磁体组件中相邻磁体之间的磁间隙内。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幕发声单元,其特征在于,
所述激励器还包括多个定心支片,每一所述定心支片的一端连接在所述线圈上,另一端连接在与该线圈邻近的磁体上,或者,每一所述定心支片的两端分别连接在相邻设置的两个线圈上。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屏幕发声单元。
CN202010419346.0A 2020-05-18 2020-05-18 屏幕发声单元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56535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9346.0A CN111565350B (zh) 2020-05-18 2020-05-18 屏幕发声单元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19346.0A CN111565350B (zh) 2020-05-18 2020-05-18 屏幕发声单元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5350A CN111565350A (zh) 2020-08-21
CN111565350B true CN111565350B (zh) 2021-11-23

Family

ID=720748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19346.0A Active CN111565350B (zh) 2020-05-18 2020-05-18 屏幕发声单元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6535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95643B (zh) * 2021-06-15 2023-12-1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平板扬声器、显示装置及显示设备
CN113411527B (zh) * 2021-06-17 2023-05-19 康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的隐形声道结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01716A (ko) * 2012-06-28 2014-01-07 신 렬 이 진동판 직접 구동형 전자석 스피커
CN106792401A (zh) * 2017-03-16 2017-05-31 深圳精拓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环绕声扬声器单元及环绕声场生成方法
CN206602655U (zh) * 2017-03-18 2017-10-3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动磁式扬声器
CN109040916A (zh) * 2018-07-02 2018-12-1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激励器的振子组件、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CN109729480A (zh) * 2017-10-31 2019-05-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209057357U (zh) * 2018-12-24 2019-07-0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振动发声装置和电子产品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41781B2 (en) * 2016-02-05 2019-07-02 Tymphany Hk Limited Double ring radiator and dual co-ax driver
CN206024099U (zh) * 2016-08-03 2017-03-15 万魔声学科技有限公司 喇叭单体
CN107124685A (zh) * 2017-06-20 2017-09-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扬声器及电子设备
CN110381425A (zh) * 2019-07-01 2019-10-25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210157382U (zh) * 2019-08-08 2020-03-17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扬声组件以及磁性组件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01716A (ko) * 2012-06-28 2014-01-07 신 렬 이 진동판 직접 구동형 전자석 스피커
CN106792401A (zh) * 2017-03-16 2017-05-31 深圳精拓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环绕声扬声器单元及环绕声场生成方法
CN206602655U (zh) * 2017-03-18 2017-10-31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动磁式扬声器
CN109729480A (zh) * 2017-10-31 2019-05-07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CN109040916A (zh) * 2018-07-02 2018-12-1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激励器的振子组件、激励器以及屏幕发声装置
CN209057357U (zh) * 2018-12-24 2019-07-02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屏幕振动发声装置和电子产品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65350A (zh) 2020-08-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65350B (zh) 屏幕发声单元及显示装置
CN111862818B (zh)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CN109561374B (zh) 显示装置
CN111711894B (zh) 声音产生器和显示设备
US20120228460A1 (en) Driving apparatus
CN215453262U (zh) 电子设备
CN101884225A (zh) 具有期望的方向图的直接数字扬声器
JP2022524229A (ja) 平衡振動システム
WO2020248208A1 (zh) 一种屏幕发声装置
CN110177318B (zh) 振动发声装置以及电子产品
CN111798745A (zh) 显示设备
US9191746B2 (en) Loudspeaker driver with dual electromagnet assemblies
CN103004067B (zh) 线性振动器
CN109362003A (zh) 扬声器
JP7352980B2 (ja) スピーカー構造及びその磁気回路システム
WO2020248303A1 (zh) 屏幕发声装置
CN111355826A (zh) 屏幕振动发声装置和电子产品
CN116193338A (zh) 一种骨传导发声装置及电子设备
JP2011109336A (ja) 線音源スピーカおよび音声画像ディスプレイ
JP2020019004A (ja) 振動モータ
CN102761226B (zh) 一种线性振动电机
CN111862840B (zh) 屏幕组件及电子设备
US20200396545A1 (en) Screen Sounding Device
CN210298063U (zh) 喇叭结构
CN209017296U (zh) 扬声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