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55387B - 一种可重构电池组的无环流优化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重构电池组的无环流优化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55387B
CN111555387B CN202010398258.7A CN202010398258A CN111555387B CN 111555387 B CN111555387 B CN 111555387B CN 202010398258 A CN202010398258 A CN 202010398258A CN 111555387 B CN111555387 B CN 1115553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vector
switch
reconfigurable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9825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55387A (zh
Inventor
王玉乐
陈思哲
张桂东
孟安波
章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39825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553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553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53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553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553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circuits adapted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the batter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24Parallel/serial switching of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to charge or load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2The other DC source being a battery actively interacting with the first one, i.e. battery to battery charging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重构电池组的无环流优化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采集当前时刻可重构电池组中所有电池模组的电压、电流数据;根据电压值和电流值计算当前电池模组的SOC值;根据负载要求的最低电压和电池模组的放电截止电压,计算每个并联电池支路所需电池模组的数量;根据本发明所提出的环流优化目标函数,采用纵横交叉优化算法求解可重构电池组中所有电池模组的最佳状态集合;通过可重构电池组电池的状态计算重构开关的对应状态,将重构开关的对应状态作为控制信号对可重构电池组的连接进行控制。本发明消除了电池模组之间的环流,提高了电能效率,延长了电池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可重构电池组的无环流优化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重构电池组的无环流优化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电池组在电动汽车、储能电源等场景被广泛使用。由于电池模组之间的差异性,以固定方式串并联的电池组的性能取决于其中最差的电池模组,在使用中容易造成过充或过放。因此,有学者提出可重构电池组来解决此问题。
传统的可重构电池组的控制方法是基于“能者多劳”的原则,即在电池组对外放电时,优先选出荷电状态(State-of-Charge,SOC)较高的一些电池模组,根据电路拓扑,将这些电池模组顺序串联形成支路,然后将多个支路并联对负载供电。“能者多劳”的控制方法,虽然能够优先使用SOC较高的电池模组,从而避免电池模组发生过度放电,但是并没有关注各并联支路的电压差导致的电池组内部环流问题。当多个支路并联时,总电压高的支路可能会对总电压低的支路进行充电,从而形成仅在各电池模组之间闭合的内部环流。可重构电池组内部各电池模组之间的相互充放电,会导致三个方面的不利影响:①增加内阻上的电能损耗,导致电能效率降低;②电池模组之间不必要的相互充放电导致循环寿命损耗;③高电压支路的电流较大,会引发局部过热,影响电池模组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所述的电池组配置方法电能效率和电池寿命降低的缺陷,提供一种可重构电池组的无环流优化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首要目的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可重构电池组的无环流优化控制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可动态切换电池模组串并联方式及动态旁路电池模组的可重构电池组,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当前时刻可重构电池组中所有电池模组的电压、电流数据,分别写入电压向量Uall=[u1,u2,…,um]、电流向量Iall=[i1,i2,…,im],其中m为整个电池组中电池模组的数量;
S2:根据采集得到的电压向量和电流向量中的数据,计算当前时刻所有电池模组的SOC,得到SOC向量SOCall=[soc1,soc2,…,socm];
S3:根据负载要求的最低电压umin、电池模组的放电截止电压uoff,计算每个并联电池支路所需电池模组的数量ps
S4:根据环流优化目标函数F,采用纵横交叉优化算法求解可重构电池组中所有电池模组的最佳状态集合Xbest=[xg1,xg2,…,xgm];
S5:根据电池模组的最佳状态集合Xbest=[xg1,xg2,…,xgm],计算可重构电池组中所有重构开关的状态,控制重构开关。
本方案中,步骤S4中的环流优化目标函数F,具体为:
F=min(α1f12f23f34f4)
上式中,α1、α2、α3、α4为各项优化目标对应的权重系数,各项优化目标如下:
α1表示第一个优化目标对应的权重系数,第一个优化目标是尽量构建更多的并联电池支路来减小整个可重构电池组的内阻损耗,第一优化目标函数具体设置为并联电池支路数量的倒数,表达式如下: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21
上式中,Z为并联电池支路的数量;
α2表示第二个优化目标对应的权重系数,第二个优化目标是尽量减小各条并联电池支路之间的电压差来减小支路间的环流损耗,第二优化目标函数具体设置为各个并联电池支路电压与所有支路平均电压的方差之和,表达式如下: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22
上式中,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23
为第z条并联电池支路的总电压,uj为第j个候选电池模组的电压,uavg为所有并联电池支路总电压的平均值;
α3表示第三个优化目标对应的权重系数,第三个优化目标是尽量令电压更高的电池模组投入运行来提高整个可重构电池组的持续供电能力,第三优化目标函数具体设置为负载要求的最低电压除以所有并联电池支路总电压的平均值,表达式如下: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24
上式中,umin为维持负载正常运行所需的最低电压;
α4表示第四个优化目标对应的权重系数,第四个优化目标用于应对随机选出的电池模组数J不等于支路串联电池模组数ps整数倍的情况,第四优化目标函数具体设置为J个候选电池模组总电压与所有并联电池支路总电压之差除以维持负载正常运行所需的最低电压,表达式如下: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31
本方案中,步骤S4中采用纵横交叉优化算法求解可重构电池组中所有电池模组的最佳状态集合Xbest=[xg1,xg2,…,xgm]的具体过程为:
S401:设置n个布尔向量Xk=[xk,1,xk,2,…,xk,m](k=1,2,...,n),并将其中全部变量随机初始化为0或1;令布尔向量Xk代表可重构电池组的第k种潜在电池状态集合,令其中的布尔变量xk,i表示第k种潜在电池状态集合中第i号电池模组是否投入运行,即: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32
S402:对于布尔向量Xk(k=1,2,...,n),如果其中某个变量xk,i的值为1,则定义该变量所对应的第i个电池模组为候选电池模组,查步骤S1所获得的电压向量Uall和步骤S2所获得的SOC向量SOCall,将候选电池模组对应的变量ui和soci提取出来,构造候选电池模组集合的电压向量和SOC向量如下: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33
其中,当候选电池模组的数量Jk不是并联电池支路所需电池模组数ps的整数倍时,则Jk个电池模组中含有实际上不参与供电的电池模组;
S403:根据环流优化目标函数F,计算所有n个布尔向量的适应度值;
S404:对不符合实际系统运行约束条件的布尔向量Xk(k=1,2,...,n)的适应度值进行处理如下:如果SOCsk中有变量的值为0,代表存在供电电池模组的SOC为0的情况,令Fk=+∞;如果并联电池支路中有支路的总电压uzk不满足负载电压要求范围,也令Fk=+∞;
S405:对所有布尔向量Xk=[xk,1,xk,2,…,xk,m](k=1,2,...,n)进行迭代和更新,包括横向交叉迭代、纵向交叉迭代;
S406:判断迭代次数是否达到预定次数,没达到预定次数则跳转到步骤S405继续迭代,如果达到预定次数则输出当前的Xbest=[xg1,xg2,…,xgm]。
本方案中,步骤S403所述的根据环流优化目标函数F,计算所有n个布尔向量的适应度值,具体步骤如下:
S403-1:将候选电池模组数Jk除以支路的串联电池模组数ps,并向下取整,得到并联支路的数量Zk,并计算第一优化目标函数如下: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41
S403-2:在候选电池模组集合中,按顺序依次将相邻的ps个电池模组串联构成一个支路,从而形成Zk条并联电池支路,剩余的(Jk-ps·Zk)个电池模组不投入运行,将每条并联支路的电池模组的电压求和得到uzk(z=1,2,...,Zk),接着计算所有并联支路总电压的平均值得到uavgk,并计算第二优化目标函数如下: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42
S403-3:计算第三优化目标函数如下: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43
S403-4:计算第四优化目标函数如下: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44
S403-5:计算环流优化目标函数F的适应度值如下:
Fk=min(α1f1,k2f2,k3f3,k4f4,k)。
本方案中,步骤S405所述的横向交叉迭代、纵向交叉迭代,具体步骤如下:
S405-1:随机选择2个布尔向量Xp和Xq,将它们的第d维变量xp,d和xq,d进行横向交叉迭代,计算出新的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45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46
进而产生新的个体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47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48
具体表达式为: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49
上式中,r1和r2为[0,1]之间的随机数,round表示四舍五入的取整运算。
S405-2:对于步骤S405-1产生的新个体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51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52
采用步骤S403计算环流优化目标函数的适应度值,并采用步骤S404对适应度值进行处理,得到新个体的适应度值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53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54
将新的适应度值分别与原来的适应度值Fp和Fq对比,将其中适应度值最小的个体保留在种群中;
S405-3:随机选择一个布尔向量Xw中的第d1维和第d2维变量,进行纵向交叉迭代,对Xw的第d1维度的值进行更新,从而产生新的个体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55
具体表达式为: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56
上式中,r3为[0,1]之间的随机数。
S405-4:对于步骤S405-3获得的新个体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57
采用步骤S403计算环流优化目标函数的适应度值,并采用步骤S404对适应度值进行处理,得到新个体的适应度值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58
将新的适应度值与原来的适应度值Fw对比,将其中适应度值最小的个体保留在种群中;
S405-4:将所有布尔向量中适应度值最小的向量,作为本轮纵横交叉迭代产生的最优解Xbest=[xg1,xg2,…,xgm]。
本方案中,步骤S5中根据电池模组的最佳状态集合Xbest=[xg1,xg2,…,xgm],计算可重构电池组中所有重构开关的状态,其特征为:
S501:将可重构电池组中的所有重构开关按照其与相应电池模组的位置关系分类,构造重构开关向量如下: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59
上式中,L为每个电池模组对应的重构开关的数量,每个开关向量Sl(l=1,2,...,L)中的所有开关变量对应同一类重构开关,即一个开关向量中的所有变量所对应的重构开关与相应的电池模组具有相同的位置关系,因此同一个开关向量对应的重构开关也具有相同的功能;如果具体电路中某些位置的重构开关不存在,可将开关向量中对应位置的变量设置为0;所述开关向量包括有:正端开关向量、负端开关向量、旁路开关向量、串接开关向量,其中,连接电池模组正极与负载正极之间的开关为正端开关,正端开关对应的向量为正端开关向量;连接电池模组负极与负载负极之间的开关为负端开关,负端开关对应的向量为负端开关向量;连接电池模组负极与相邻电池模组正极之间的开关为串接开关,串接开关对应的向量为串接开关向量;连接电池模组正极与相邻电池模组正极之间的开关为旁路开关,旁路开关对应的向量为旁路开关向量;
S502:按顺序依次搜索Xbest=[xg1,xg2,…,xgm]中值为1的布尔变量,每当搜索到ps个值为1的变量就进行分段,如此可将Xbest划分为Z段,其中Z为并联电池支路的数量;
S503:在每一段中,令第一个值为1的布尔变量在正端开关向量中所对应的重构开关闭合,令最后一个值为1的布尔变量在负端开关向量中所对应的重构开关闭合,令每一段中间所有值为1的布尔变量在串接开关向量中所对应的重构开关闭合,令每一段中间所有值为0的布尔变量在旁路开关向量中所对应的重构开关闭合,令剩余重构开关全部断开。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通过对适应度函数设计并利用纵横交叉算法进行优化处理,减少了电池模组的能量损耗、消除环流、提高了电池模组运行时间,进而提高了能量效率,延长电池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重构电池组的电路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可重构电池组的无环流优化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为纵横交叉算法流程图。
图4为电池开关编号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为具体阐述本发明所适用的电池模组,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重构电池组的电路,所述可重构电池组电路包括:负载、若干电池组,分别记为第一电池组、第二电池组…第m电池组,所述负载与电池组均并联连接,每个电池组之间均并联连接,其中每一个电池组中电池的正极通过开关S1,m连接至回路正极,电池负极通过开关S4,m连接至回路的负极,第一电池组至第m电池组,前一个电池组的电池负极通过可控开关S3,m-1连接至后一个电池组的电池正极,每两个电池组的电池正极也通过可控开关S2,m-1连接,m为正整数。每一个电池组的电池均连接有电流传感器和电压传感器。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可重构电池组的无环流优化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当前时刻可重构电池组中所有电池模组的电压、电流数据,分别写入电压向量Uall=[u1,u2,…,um]、电流向量Iall=[i1,i2,…,im],其中m为整个电池组中电池模组的数量;
S2:根据采集得到的电压向量和电流向量中的数据,计算当前时刻所有电池模组的SOC,得到SOC向量SOCall=[soc1,soc2,…,socm];
S3:根据负载要求的最低电压umin、电池模组的放电截止电压uoff,计算每个并联电池支路所需电池模组的数量ps
S4:根据环流优化目标函数F,采用纵横交叉优化算法求解可重构电池组中所有电池模组的最佳状态集合Xbest=[xg1,xg2,…,xgm];
S5:根据电池模组的最佳状态集合Xbest=[xg1,xg2,…,xgm],计算可重构电池组中所有重构开关的状态,控制重构开关。
在本方案中,步骤S4中的环流优化目标函数F,具体为:
F=min(α1f12f23f34f4)
上式中,α1、α2、α3、α4为各项优化目标对应的权重系数,各项优化目标如下:
α1表示第一个优化目标对应的权重系数,第一个优化目标是尽量构建更多的并联电池支路来减小整个可重构电池组的内阻损耗,第一优化目标函数具体设置为并联电池支路数量的倒数,表达式如下: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71
上式中,Z为并联电池支路的数量;
α2表示第二个优化目标对应的权重系数,第二个优化目标是尽量减小各条并联电池支路之间的电压差来减小支路间的环流损耗,第二优化目标函数具体设置为各个并联电池支路电压与所有支路平均电压的方差之和,表达式如下: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81
上式中,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82
为第z条并联电池支路的总电压,uj为第j个候选电池模组的电压,uavg为所有并联电池支路总电压的平均值;
α3表示第三个优化目标对应的权重系数,第三个优化目标是尽量令电压更高的电池模组投入运行来提高整个可重构电池组的持续供电能力,第三优化目标函数具体设置为负载要求的最低电压除以所有并联电池支路总电压的平均值,表达式如下: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83
上式中,umin为维持负载正常运行所需的最低电压;
α4表示第四个优化目标对应的权重系数,第四个优化目标用于应对随机选出的电池模组数J不等于支路串联电池模组数ps整数倍的情况,第四优化目标函数具体设置为J个候选电池模组总电压与所有并联电池支路总电压之差除以维持负载正常运行所需的最低电压,表达式如下: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84
在本方案中,如图3所示,步骤S4中采用纵横交叉优化算法求解可重构电池组中所有电池模组的最佳状态集合Xbest=[xg1,xg2,…,xgm]的具体过程为:
S401:设置n个布尔向量Xk=[xk,1,xk,2,…,xk,m](k=1,2,...,n),并将其中全部变量随机初始化为0或1;令布尔向量Xk代表可重构电池组的第k种潜在电池状态集合,令其中的布尔变量xk,i表示第k种潜在电池状态集合中第i号电池模组是否投入运行,即: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85
S402:对于布尔向量Xk(k=1,2,...,n),如果其中某个变量xk,i的值为1,则定义该变量所对应的第i个电池模组为候选电池模组,查步骤S1所获得的电压向量Uall和步骤S2所获得的SOC向量SOCall,将候选电池模组对应的变量ui和soci提取出来,构造候选电池模组集合的电压向量和SOC向量如下: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91
其中,当候选电池模组的数量Jk不是并联电池支路所需电池模组数ps的整数倍时,则Jk个电池模组中含有实际上不参与供电的电池模组;
S403:根据环流优化目标函数F,计算所有n个布尔向量的适应度值;
具体步骤如下:
S403-1:将候选电池模组数Jk除以支路的串联电池模组数ps,并向下取整,得到并联支路的数量Zk,并计算第一优化目标函数如下: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92
S403-2:在候选电池模组集合中,按顺序依次将相邻的ps个电池模组串联构成一个支路,从而形成Zk条并联电池支路,剩余的(Jk-ps·Zk)个电池模组不投入运行,将每条并联支路的电池模组的电压求和得到uzk(z=1,2,...,Zk),接着计算所有并联支路总电压的平均值得到uavgk,并计算第二优化目标函数如下: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93
S403-3:计算第三优化目标函数如下: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94
S403-4:计算第四优化目标函数如下: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095
S403-5:计算环流优化目标函数F的适应度值如下:
Fk=min(α1f1,k2f2,k3f3,k4f4,k)。
S404:对不符合实际系统运行约束条件的布尔向量Xk(k=1,2,...,n)的适应度值进行处理如下:如果SOCsk中有变量的值为0,代表存在供电电池模组的SOC为0的情况,令Fk=+∞;如果并联电池支路中有支路的总电压uzk不满足负载电压要求范围,也令Fk=+∞;
S405:对所有布尔向量Xk=[xk,1,xk,2,…,xk,m](k=1,2,...,n)进行迭代和更新,包括横向交叉迭代、纵向交叉迭代;
横向交叉迭代、纵向交叉迭代,具体步骤如下:
S405-1:随机选择2个布尔向量Xp和Xq,将它们的第d维变量xp,d和xq,d进行横向交叉迭代,计算出新的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101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102
进而产生新的个体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103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104
具体表达式为: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105
上式中,r1和r2为[0,1]之间的随机数,round表示四舍五入的取整运算。
S405-2:对于步骤S405-1产生的新个体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106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107
采用步骤S403计算环流优化目标函数的适应度值,并采用步骤S404对适应度值进行处理,得到新个体的适应度值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108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109
将新的适应度值分别与原来的适应度值Fp和Fq对比,将其中适应度值最小的个体保留在种群中;
S405-3:随机选择一个布尔向量Xw中的第d1维和第d2维变量,进行纵向交叉迭代,对Xw的第d1维度的值进行更新,从而产生新的个体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1010
具体表达式为: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1011
上式中,r3为[0,1]之间的随机数。
S405-4:对于步骤S405-3获得的新个体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1012
采用步骤S403计算环流优化目标函数的适应度值,并采用步骤S404对适应度值进行处理,得到新个体的适应度值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1013
将新的适应度值与原来的适应度值Fw对比,将其中适应度值最小的个体保留在种群中;
S405-4:将所有布尔向量中适应度值最小的向量,作为本轮纵横交叉迭代产生的最优解Xbest=[xg1,xg2,…,xgm]。
S406:判断迭代次数是否达到预定次数,没达到预定次数则跳转到步骤S405继续迭代,如果达到预定次数则输出当前的Xbest=[xg1,xg2,…,xgm]。
本方案中,步骤S5中根据电池模组的最佳状态集合Xbest=[xg1,xg2,…,xgm],计算可重构电池组中所有重构开关的状态,其特征为:
S501:将可重构电池组中的所有重构开关按照其与相应电池模组的位置关系分类,构造重构开关向量如下: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111
上式中,L为每个电池模组对应的重构开关的数量,每个开关向量Sl(l=1,2,...,L)中的所有开关变量对应同一类重构开关,即一个开关向量中的所有变量所对应的重构开关与相应的电池模组具有相同的位置关系,因此同一个开关向量对应的重构开关也具有相同的功能;以L=4的情况为例:将S1定义为正端开关向量,将S2定义为旁路开关向量,将S3定义为串接开关向量,将S4定义为负端开关向量;如果具体电路中某些位置的重构开关不存在,可将开关向量中对应位置的变量设置为0;
所述开关向量包括有:正端开关向量、负端开关向量、旁路开关向量、串接开关向量,其中,连接电池模组正极与负载正极之间的开关为正端开关,正端开关对应的向量为正端开关向量;连接电池模组负极与负载负极之间的开关为负端开关,负端开关对应的向量为负端开关向量;连接电池模组负极与相邻电池模组正极之间的开关为串接开关,串接开关对应的向量为串接开关向量;连接电池模组正极与相邻电池模组正极之间的开关为旁路开关,旁路开关对应的向量为旁路开关向量;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1号开关为正端开关,4号开关为负端开关,3号开关为串接开关,2号开关旁路开关。
S502:按顺序依次搜索Xbest=[xg1,xg2,…,xgm]中值为1的布尔变量,每当搜索到ps个值为1的变量就进行分段,如此可将Xbest划分为Z段,其中Z为并联电池支路的数量;
S503:在每一段中,令第一个值为1的布尔变量在正端开关向量中所对应的重构开关闭合,令最后一个值为1的布尔变量在负端开关向量中所对应的重构开关闭合,令每一段中间所有值为1的布尔变量在串接开关向量中所对应的重构开关闭合,令每一段中间所有值为0的布尔变量在旁路开关向量中所对应的重构开关闭合,令剩余重构开关全部断开。
下面以L=4为例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每个电池对应4个开关。对任一电池模组中电池所对应的可控开关进行分类构建成数组,具体如下:
S1=[S11,S12,…,S1,m]
S2=[0,S22,…,S2,m-1,0]
S3=[S31,S32,…,S3,m-1,0]
S4=[S41,S42,…,S4,m]
其中,电池模组中电池所对应的开关数没有4个的,数组中元素则用0代替;
每个数组的大小为1×m,其中S1、S2、S3、S4分别为1/2/3/4号位开关,其对应的开关控制信号如下:
CS=[CS1CS2CS3CS4]T
CS1=[CS11,CS12,…,CS1,m]
CS2=[0,CS22,…,CS2,m-1,0]
CS3=[CS31,CS32,…,CS3,m-1,0]
CS1=[CS41,CS42,…,CS4,m]
其中,CSij表示可控开关Sij的状态,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121
将电池最佳状态集合Xbest转化为开关状态CS的具体步骤如下:
对电池最佳状态集合Xbest分割,分割方法如下:第1个为1的元素到第ps个为1的元素及其中间的元素为一个数组Xb,1,第ps+1个为1的元素到第2*ps元素及其中间的元素为一个数组Xb,2,依次类推,总共有Z个数组,其中Z为正整数;
Figure GDA0002860784210000122
可知,每个数组的长度不一致,其中为1的元素个数都是ps
将数组Xb,i中第一个为1的元素xi1,闭合其的1号位Si1,1、3号位开关Si1,3,所以CSi1,1=1、CSi1,3=1,2、4号开关断开;将数组Xb,i中最后一个为1的元素xips,闭合其4号位开关Sips,4,即CSips,4=1,其他号位开关断开;将数组中其他为1的元素,闭合其电池对应的3号位开关,其他号位开关断开;将数组中为0的元素,闭合其电池的2号开关,其他号位开关断开;
将Xbest中没有被分到数组的元素,其对应的4个开关全部断开。
本发明通过将电池状态对应到开关状态,能够使用最少的开关实现控制系统要求的电池连接方式,从而减少了能量在开关上的损失。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ps=3,Xbest=[0,1,1,0,1,0,1,1,1,1]则按照上述分段方法具体过程为:
集合Xbest中共10个元素分别对应10个电池,根据顺序依次记为1号电池、2号电池、3号电池、4号电池、5号电池、6号电池、7号电池、8号电池、9号电池、10号电池。
①对电池最佳状态集合Xbest进行分割得到如下两个数组:
Xb,1=[x2,x3,x4,x5]=[1,1,0,1]
Xb,2=[x7,x8,x9]=[1,1,1]
其中10号电池虽然为1,但是不足ps个,所以实际上不参与供电。
②对于Xb,1中第一个为1的电池,即2号电池,闭合1号位S21、3号位开关S23,所以CSi1,1=1、CSi1,3=1,2、4号开关断开;对于Xb,1中最后一个为1的电池,即5号电池,闭合其4号位开关S54,即CS54=1,其他号位开关断开;对于中间为1的电池,即3号电池,闭合其3号位开关S33,所以CS33=1;对于Xb,1中,其他为0的元素,即4号电池,闭合其2号开关S42,即CS42=1;闭合上述的开关,Xb,1中电池对应的其它号位开关断开,即可实现2号、3号、5号电池的串联。同理对Xb,2中的电池进行此操作。即可实现7号、8号、9号电池的串联,此时两条路径也并联在一起。
③对于不在数组的其它电池,如1号、6号、10号电池,则其对应的开关全部断开。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可重构电池组的无环流优化控制方法,所述方法适用于可动态切换电池模组串并联方式及动态旁路电池模组的可重构电池组,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采集当前时刻可重构电池组中所有电池模组的电压、电流数据,分别写入电压向量Uall=[u1,u2,…,um]、电流向量Iall=[i1,i2,…,im],其中m为整个电池组中电池模组的数量;
S2:根据采集得到的电压向量和电流向量中的数据,计算当前时刻所有电池模组的SOC,得到SOC向量SOCall=[soc1,soc2,…,socm];
S3:根据负载要求的最低电压umin、电池模组的放电截止电压uoff,计算每个并联电池支路所需电池模组的数量ps
S4:根据环流优化目标函数F,采用纵横交叉优化算法求解可重构电池组中所有电池模组的最佳状态集合Xbest=[xg1,xg2,…,xgm],步骤S4中的环流优化目标函数F,具体为:
F=min(α1f12f23f34f4)
上式中,α1、α2、α3、α4为各项优化目标对应的权重系数,各项优化目标如下:
α1表示第一个优化目标对应的权重系数,第一优化目标函数具体设置为并联电池支路数量的倒数,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11
上式中,Z为并联电池支路的数量;
α2表示第二个优化目标对应的权重系数,第二优化目标函数具体设置为各个并联电池支路电压与所有支路平均电压的方差之和,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12
上式中,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13
为第z条并联电池支路的总电压,uj为第j个候选电池模组的电压,uavg为所有并联电池支路总电压的平均值;
α3表示第三个优化目标对应的权重系数,第三优化目标函数具体设置为负载要求的最低电压除以所有并联电池支路总电压的平均值,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21
上式中,umin为维持负载正常运行所需的最低电压;
α4表示第四个优化目标对应的权重系数,第四优化目标函数具体设置为J个候选电池模组总电压与所有并联电池支路总电压之差除以维持负载正常运行所需的最低电压,表达式如下: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22
S5:根据电池模组的最佳状态集合Xbest=[xg1,xg2,…,xgm],计算可重构电池组中所有重构开关的状态,控制重构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构电池组的无环流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中采用纵横交叉优化算法求解可重构电池组中所有电池模组的最佳状态集合Xbest=[xg1,xg2,…,xgm]的具体过程为:
S401:设置n个布尔向量Xk=[xk,1,xk,2,…,xk,m](k=1,2,...,n),并将其中全部变量随机初始化为0或1;令布尔向量Xk代表可重构电池组的第k种潜在电池状态集合,令其中的布尔变量xk,i表示第k种潜在电池状态集合中第i号电池模组是否投入运行,即: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23
S402:对于布尔向量Xk(k=1,2,...,n),如果其中某个变量xk,i的值为1,则定义该变量所对应的第i个电池模组为候选电池模组,查步骤S1所获得的电压向量Uall和步骤S2所获得的SOC向量SOCall,将候选电池模组对应的变量ui和soci提取出来,构造候选电池模组集合的电压向量和SOC向量如下: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24
其中,当候选电池模组的数量Jk不是并联电池支路所需电池模组数ps的整数倍时,则Jk个电池模组中含有实际上不参与供电的电池模组;
S403:根据环流优化目标函数F,计算所有n个布尔向量的适应度值;
S404:对不符合实际系统运行约束条件的布尔向量Xk(k=1,2,...,n)的适应度值进行处理如下:如果SOCsk中有变量的值为0,代表存在供电电池模组的SOC为0的情况,令Fk=+∞;如果并联电池支路中有支路的总电压uzk不满足负载电压要求范围,也令Fk=+∞;
S405:对所有布尔向量Xk=[xk,1,xk,2,…,xk,m](k=1,2,...,n)进行迭代和更新,包括横向交叉迭代、纵向交叉迭代;
S406:判断迭代次数是否达到预定次数,没达到预定次数则跳转到步骤S405继续迭代,如果达到预定次数则输出当前的Xbest=[xg1,xg2,…,xg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重构电池组的无环流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3所述的根据环流优化目标函数F,计算所有n个布尔向量的适应度值,具体步骤如下:
S403-1:将候选电池模组数Jk除以支路的串联电池模组数ps,并向下取整,得到并联支路的数量Zk,并计算第一优化目标函数如下: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31
S403-2:在候选电池模组集合中,按顺序依次将相邻的ps个电池模组串联构成一个支路,从而形成Zk条并联电池支路,剩余的(Jk-ps·Zk)个电池模组不投入运行,将每条并联支路的电池模组的电压求和得到uzk(z=1,2,...,Zk),接着计算所有并联支路总电压的平均值得到uavgk,并计算第二优化目标函数如下: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32
S403-3:计算第三优化目标函数如下: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33
S403-4:计算第四优化目标函数如下: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34
S403-5:计算环流优化目标函数F的适应度值如下:
Fk=min(α1f1,k2f2,k3f3,k4f4,k)。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重构电池组的无环流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5所述的横向交叉迭代、纵向交叉迭代,具体步骤如下:
S405-1:随机选择2个布尔向量Xp和Xq,将它们的第d维变量xp,d和xq,d进行横向交叉迭代,计算出新的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41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42
进而产生新的个体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43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44
具体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45
上式中,r1和r2为[0,1]之间的随机数,round表示四舍五入的取整运算;
S405-2:对于步骤S405-1产生的新个体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46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47
采用步骤S403计算环流优化目标函数的适应度值,并采用步骤S404对适应度值进行处理,得到新个体的适应度值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48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49
将新的适应度值分别与原来的适应度值Fp和Fq对比,将其中适应度值最小的个体保留在种群中;
S405-3:随机选择一个布尔向量Xw中的第d1维和第d2维变量,进行纵向交叉迭代,对Xw的第d1维度的值进行更新,从而产生新的个体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410
具体表达式为: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411
上式中,r3为[0,1]之间的随机数;
S405-4:对于步骤S405-3获得的新个体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412
采用步骤S403计算环流优化目标函数的适应度值,并采用步骤S404对适应度值进行处理,得到新个体的适应度值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413
将新的适应度值与原来的适应度值Fw对比,将其中适应度值最小的个体保留在种群中;
S405-4:将所有布尔向量中适应度值最小的向量,作为本轮纵横交叉迭代产生的最优解Xbest=[xg1,xg2,…,xg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重构电池组的无环流优化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中根据电池模组的最佳状态集合Xbest=[xg1,xg2,…,xgm],计算可重构电池组中所有重构开关的状态,其特征为:
S501:将可重构电池组中的所有重构开关按照其与相应电池模组的位置关系分类,构造重构开关向量如下:
Figure FDA00028607842000000414
上式中,L为每个电池模组对应的重构开关的数量,每个开关向量Sl(l=1,2,...,L)中的所有开关变量对应同一类重构开关,即一个开关向量中的所有变量所对应的重构开关与相应的电池模组具有相同的位置关系,因此同一个开关向量对应的重构开关也具有相同的功能;如果具体电路中某些位置的重构开关不存在,可将开关向量中对应位置的变量设置为0;所述开关向量包括有:正端开关向量、负端开关向量、旁路开关向量、串接开关向量,其中,连接电池模组正极与负载正极之间的开关为正端开关,正端开关对应的向量为正端开关向量;连接电池模组负极与负载负极之间的开关为负端开关,负端开关对应的向量为负端开关向量;连接电池模组负极与相邻电池模组正极之间的开关为串接开关,串接开关对应的向量为串接开关向量;连接电池模组正极与相邻电池模组正极之间的开关为旁路开关,旁路开关对应的向量为旁路开关向量;
S502:按顺序依次搜索Xbest=[xg1,xg2,…,xgm]中值为1的布尔变量,每当搜索到ps个值为1的变量就进行分段,如此可将Xbest划分为Z段,其中Z为并联电池支路的数量;
S503:在每一段中,令第一个值为1的布尔变量在正端开关向量中所对应的重构开关闭合,令最后一个值为1的布尔变量在负端开关向量中所对应的重构开关闭合,令每一段中间所有值为1的布尔变量在串接开关向量中所对应的重构开关闭合,令每一段中间所有值为0的布尔变量在旁路开关向量中所对应的重构开关闭合,令剩余重构开关全部断开。
CN202010398258.7A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可重构电池组的无环流优化控制方法 Active CN1115553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8258.7A CN111555387B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可重构电池组的无环流优化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98258.7A CN111555387B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可重构电池组的无环流优化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5387A CN111555387A (zh) 2020-08-18
CN111555387B true CN111555387B (zh) 2021-02-19

Family

ID=720018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98258.7A Active CN111555387B (zh) 2020-05-12 2020-05-12 一种可重构电池组的无环流优化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5538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2118B (zh) * 2021-06-30 2022-11-29 国网北京市电力公司 储能电路的控制方法
CN114475290B (zh) * 2022-02-28 2022-09-0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高速公路上的电动汽车能量交换方法
CN115084685B (zh) * 2022-08-22 2022-12-13 新能动力(北京)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对电池包进行动态调整的方法、装置以及存储介质
CN116203432B (zh) * 2023-03-23 2023-10-20 广东工业大学 基于cso优化的无迹卡尔曼滤波预测电池荷电状态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239961B (zh) * 2014-07-16 2016-05-18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纵横交叉算法的电力系统经济调度优化方法
US9627897B2 (en) * 2014-10-30 2017-04-18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String current limited battery charging control
CN106712182B (zh) * 2016-12-28 2019-05-07 合肥工业大学 基于深度优先搜索算法的动力电池组主动均衡控制策略
CN106953391A (zh) * 2017-05-09 2017-07-14 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组并联充放电装置及充放电控制方法
CN107171387A (zh) * 2017-06-07 2017-09-15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 一种可动态重构的电池储能系统及方法
CN110518159B (zh) * 2019-05-22 2022-03-01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用于大规模电池组的可重构多单体电池拓扑和重构算法
CN110362897B (zh) * 2019-06-29 2023-05-05 南京理工大学 一种串联电池组多目标优化均衡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55387A (zh) 2020-08-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55387B (zh) 一种可重构电池组的无环流优化控制方法
Chen et al. A graph-theoretic framework for analyzing the speeds and efficiencies of battery pack equalization circuits
US20090115372A1 (en) Discharge control system
US20120268070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nnection of battery packs
CN105846489A (zh) 电池充电和放电控制系统及电池充电和放电控制方法
CN112688372A (zh) 电池系统
JP2002533042A (ja) 複合的相互接続を有するバッテリネットワーク
CN107134599B (zh) 一种串联电池组的电压均衡电路及其工作方法
WO2017132529A1 (en) A bilevel equalizer for battery cell charge management
CN110783987B (zh) 一种针对电池组电池均衡的分层最优控制方法
Ma et al. Enhanced SOH balancing method of MMC battery energy storage system with cell equalization capability
CN113872288A (zh) 一种电池模组中电池单体的电压均衡电路及方法
CN114709497A (zh) 一种并联电池簇状态控制系统及其环流抑制方法、荷电状态均衡方法
CN111668894A (zh) 基于充电与均衡组合优化的锂电池组快速充电控制方法
CN113659678A (zh) 电池组均衡控制方法、装置及电池组均衡系统
CN110086220B (zh) 一种蓄能电池组单体电池电压周期化均衡方法
CN110962690B (zh) 电池组能量管理方法
CN109193863A (zh) 电池组电压均衡控制方法及电路
Zhang et al. An Improved Buck-Boost Circuit Equalization Method for Series Connected Battery Packs
CN112234674A (zh) 一种簇内均衡电路及均衡控制方法
CN116760146A (zh) 一种电池组的主动均衡电路及方法
CN111347927B (zh) 一种免疫短路风险的可重构电池组开关控制方法
CN107623343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的主动均衡方法及装置
CN114649854A (zh) 电池储能网络、平衡电池间剩余电量的方法、系统及装置
CN115360798A (zh) 一种电池储能系统中的电池簇在线平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Wang Yule

Inventor after: Chen Sizhe

Inventor after: Zhang Guidong

Inventor after: Meng Anbo

Inventor after: Zhang Yun

Inventor before: Chen Sizhe

Inventor before: Wang Yule

Inventor before: Zhang Guidong

Inventor before: Meng Anbo

Inventor before: Zhang Yu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