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43513A - 一种桑叶黑茶发酵工艺及预湿转筒 - Google Patents

一种桑叶黑茶发酵工艺及预湿转筒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43513A
CN111543513A CN202010575903.8A CN202010575903A CN111543513A CN 111543513 A CN111543513 A CN 111543513A CN 202010575903 A CN202010575903 A CN 202010575903A CN 111543513 A CN111543513 A CN 11154351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rmentation
tea
wetting
drum
rotary dr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5759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世玲
高新章
王昌付
李克彬
夏辉
申露露
周刚
史高睿
李云飞
孔祥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ichang Yingang Silkworm Technology Co ltd
Yich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Yichang Modern Agriculture Exhibition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Yichang Yingang Silkworm Technology Co ltd
Yich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Yichang Modern Agriculture Exhibition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ichang Yingang Silkworm Technology Co ltd, Yich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Yichang Modern Agriculture Exhibition Center filed Critical Yichang Yingang Silkworm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5759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4351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435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4351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FCOFFEE; TEA; THEIR SUBSTITUTES; MANUFACTURE, PREPARATION, OR INFUSION THEREOF
    • A23F3/00Tea; Tea substitutes; Preparations thereof
    • A23F3/06Treating tea before extraction; Preparations produced thereby
    • A23F3/08Oxidation; Ferment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桑叶黑茶发酵工艺,其包括干茶预湿:将水分为10~15%的干茶采用预湿转筒加湿至水分为28~35%,从预湿转筒中导出得预湿茶;三次发酵:将预湿茶用正方体或长方体发酵箱压实后转运至发酵室中,设定发酵温度40~60℃、发酵湿度60~65%,进行三次发酵,其中:第一次发酵5~7d、第二次5~6d、第三次4~5d;干燥:将经三次发酵后的预湿茶干燥至水分为8~13%。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预湿转筒,方便进行预湿作业;同时本发明大大缩短桑叶黑茶的生产周期,由20~25d缩短至17d左右,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桑叶黑茶发酵工艺及预湿转筒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桑叶深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桑叶黑茶发酵工艺及预湿转筒。
背景技术
桑叶中含有一种1-脱氧野尻霉素(DNJ)的生物碱,且含有丰富的氨基丁酸和植物醇,其含量是绿茶的3-4倍。具有减肥、美容、降血糖的作用。
利用桑叶发酵生产黑茶企业很少,且现有的生产技术还是延续过去传统的人工渥堆自然发酵方式。如湖南农大园林园艺学院、湖南桑叶加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化县云天阁茶业有限公司等申请的“一种桑叶茯砖茶及其生产方法(专利号201310441068.9)”专利,其工艺是产品经分级釆收桑叶、摊青切整、杀青揉捻、渥堆烘焙、破碎筛分、测水注浆、汽蒸渥堆、二次汽蒸、计量筑制、发花干燥制备而成。通过二次人工蒸汽渥堆发酵培养工艺处理,产品生产周期长、高温高湿环境容易导致杂菌滋生,最终影响茶叶品质,且不适宜全年生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发明提供了一种桑叶黑茶发酵工艺,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桑叶黑茶生产周期长、容易导致杂菌滋生影响品质且不宜全年生产的问题。
根据发明的实施例,一种桑叶黑茶发酵工艺,其包括
干茶预湿:
将水分为10~15%的干茶采用预湿转筒加湿至水分为28~35%,从预湿转筒中导出得预湿茶;
三次发酵:
将预湿茶用正方体或长方体发酵箱压实后转运至发酵室中,设定发酵温度40~60℃、发酵湿度60~65%,进行三次发酵,其中:
第一次发酵5~7d、第二次5~6d、第三次4~5d;
干燥:
将经三次发酵后的预湿茶干燥至水分为8~13%。
上述技术方案中,经三次发酵生产的桑叶黑茶,生产周期由传统的20~25d缩短至17d左右,全程温度最高控制为60℃,湿度最高为65%,不会滋生杂菌,且不受季节影响,能够实现全年生产。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次发酵和所述第二次发酵以及第二次发酵和所述第三次发酵之间还包括翻堆:
将经发酵的预湿茶连同发酵箱转运出发酵室,预湿茶倒出发酵箱后转运至预湿转筒中进行充分打散,然后导出预湿转筒重新压实,再转运至发酵室中。
进一步地,在所述第一次发酵、所述第二次发酵和所述第三次发酵中,调节发酵室温度,以使发酵箱中心温度进行以下变化:
第一次发酵:初始温度升温至40℃→升温至50℃→升温至60℃→升温至65℃→升温至68℃→维持65℃~68℃24h;
第二次发酵、第三次发酵:40℃→升温至60℃→升温至65℃→升温至68℃→维持65℃~68℃24h。
进一步地,将预湿茶装入发酵箱后,将箱内预湿茶下压至原始高度75~85%处。
根据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种预湿转筒,其包括正对设置的两立柱,以及转动设置在两立柱之间的横卧转筒,以及驱动转筒旋转的旋转电机,其中,两立柱均能独立地远离或靠近转筒;还包括对转筒内进行喷雾的喷雾组件。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转动能够对转筒内的物料进行均匀混合,喷雾组件在转动过程对物料进行加湿,能够使得加湿更加均匀,同时,提供的转筒还能用于对物料进行翻堆,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
进一步地,所述转筒包括呈圆鼓状的筒体、以及位于筒体两端的两连接环,所述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安装杆,安装杆上固定连接有与靠近其的连接环转动连接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延伸到连接环内的转动支撑环。
进一步地,其中一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延伸到所述筒体内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且第一挡板位于第二挡板上方;所述喷雾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一挡板上且出口朝上的若干喷头,以及安装在靠近第一挡板的所述安装杆上的进水管,以及设置在进水管和喷头之间的连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筒体上设置有环形齿带,所述旋转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有与环形齿带啮合的齿轮。
进一步地,两所述立柱之间还安装有分别靠近所述筒体两端的两卷积电机,卷积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卷积绳,且卷积绳的另一端穿过与之靠近的立柱后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安装杆远离筒体的一端穿过与之连接的立柱且设置有供与之靠近的拉杆卡入的卡口。
进一步地,所述立柱上开设有位于其两侧的安装槽,安装内转动安装有水平转动辊,所述卷积绳经与之靠近的转动辊折向后穿入另一安装槽、再经其中的转动辊折向后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还包括水平设置供对应立柱移动的两轨道。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大大缩短桑叶黑茶的生产周期,由20~25d缩短至17d左右,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2)通过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使得本生产工艺能够实现全年生产,而传统生产工艺只能在每年6~10月进行生产,能够避免了停工对企业造成不良影响;
3)在生产过程中采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了温度、湿度过高和低温环境容易导致杂菌滋生的问题,保障产品品质;
4)提供的预湿转筒,能够进行预湿作业、同时也能对物料进行打散,完成翻堆作用,达到一机多用,提高设备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外观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内部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1、立柱;2、转筒;3、旋转电机;4、轨道;5、筒体;6、连接环;7、安装杆;8、支撑板;9、转动支撑环;10、齿带;11、齿轮;12、第一挡板;13、第二挡板;14、喷头;15、进水管;16、连通道;17、卷积电机;18、卷积绳;19、拉杆;20、卡口;21、安装槽;22、转动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桑叶黑茶发酵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
第一步:原料茶制作:桑叶原料茶经分级釆收桑叶、清洗、切叶、杀青、揉捻、干燥(干至水分为10%)成为原料茶;
第二步:将原料茶采用预湿转筒加湿至水分为28%,然后转移至1m*1m*1m或1m*1m*1.2m的不带盖发酵箱中,压实原料茶,使上表面下降至原高度85%处,转移至发酵室中进行第一次发酵,其中每个发酵室放24个发酵箱,双层摆放,每次能进行2.5吨桑叶茶的发酵:
第一次发酵过程中,控制发酵室温度40~60℃、湿度为60~65%,发酵箱中的升温过程为:
从初始温度升温至40℃需28h→升温至50℃需36h→升温至60℃需36h→升温至65℃需24h→升温至68℃需24h→维持65℃~68℃24h,全程7d;
第三步:经第一次发酵的原料茶转运至预湿转筒中进行翻堆,将因发酵而结块的原料茶充分打散(此时不启动喷雾组件),然后重新进行第二步中的压实,转运至发酵室中进行第二次发酵,然后再进行翻堆,进行第三次发酵,其中:
第二次发酵中,发酵箱中的升温过程为:
箱内茶叶升温至40℃需24h→升温至60℃需24h→升温至65℃需24h→升温至68℃需24h→维持65℃~68℃24h,全程5d;
第三次发酵中,发酵箱中的升温过程为:
箱内茶叶升温至40℃需24h→升温至60℃需24h→升温至65℃需24h→升温至68℃需24h→维持65℃~68℃24h,全程5d;
第四步:将三次发酵后的原料茶干燥至水分为8%。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桑叶黑茶发酵工艺,除以下内容外,其余同实施例1,具体不同为:
第一步中,原料茶水分干至12%;
第二步中,原料茶预湿至水分为30%;
第一次发酵时,发酵箱中的升温过程为:
从初始温度升温至40℃需20h→升温至50℃需24h→升温至60℃需30h→升温至65℃需24h→升温至68℃需24h→维持65℃~68℃24h,全程6d;
第三步中,第二次发酵时,发酵箱中的升温过程为:
箱内茶叶升温至40℃需30h→升温至60℃需36h→升温至65℃需30h→升温至68℃需24h→维持65℃~68℃24h,全程6d;
第二次发酵时,发酵箱中的升温过程为:
箱内茶叶升温至40℃需20h→升温至60℃需16h→升温至65℃需16h→升温至68℃需20h→维持65℃~68℃24h,全程4d;
第四步中,将三次发酵后的原料茶干燥至水分为10%。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桑叶黑茶发酵工艺,除以下内容外,其余同实施例1,具体不同为:
第一步中,原料茶水分干至15%;
第二步中,原料茶预湿至水分为32%;
第四步中,将三次发酵后的原料茶干燥至水分为13%。
上述实施例1~3中,由于发酵进程中,会产生生物热,以及产生水汽蒸发等,会使环境温度变化,以及湿度变化,因此发酵室温度、湿度处于实时变化状态,当发酵室温度高于58℃时,打开发酵室配置的抽风机进行排气降温,以使温度处于本工艺要求的范围。
实施例4
如图1~3所示,本实施提供了一种预湿转筒,其包括正对设置的两立柱1,以及转动设置在两立柱1之间的横卧转筒2,以及驱动转筒2旋转的旋转电机3,其中,为了方便进料和出料,两立柱1均能独立地远离或靠近转筒2;
预湿转筒2还包括对转筒2内进行喷雾的喷雾组件,通过向喷组件供水,达到向转筒2内物料进行加湿的目的;预湿转筒2还包括水平设置供对应立柱1移动的两轨道4。
在该实施例中,其中一立柱1远离转筒2,即可通过转筒2端部实现进料或出料。
优选地,所述转筒2包括呈圆鼓状的筒体5、以及位于筒体5两端的两连接环6,所述立柱1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安装杆7,安装杆7上固定连接有与靠近其的连接环6转动连接的支撑板8,支撑板8上设置有延伸到连接环6内的转动支撑环9,转动支撑环9外环壁与连接环6内壁滑动连接,提供转动基础以及支撑基础,同时,当立柱1移动时,转动支撑环9能跟随移动,方便开启和关闭进料口(进料口即转筒2的其中一端部)。
优选地,所述筒体5上设置有环形齿带10,所述旋转电机3的转轴固定连接有与环形齿带10啮合的齿轮11,通过齿轮11和齿带10的啮合,旋转电机3转动带动转筒2跟随转动;其中,一立柱1远离转筒2时,转筒2通过另一立柱1和齿轮11实现支撑;
在预湿转筒2运行时,通过转动能够对转筒2内的物料进行均匀混合,喷雾组件在转动过程对物料进行加湿,能够使得加湿更加均匀,同时,提供的转筒2还能用于对物料进行翻堆,达到一机多用的目的。
优选地,其中一所述支撑板8上固定连接有延伸到所述筒体5内的第一挡板12和第二挡板13,且第一挡板12位于第二挡板13上方,两挡板的设置能打破设备旋转时原料茶运行方向一致性,便于原料茶充分打散、预湿,其中,在筒体5转动时,两挡板静置,因此对筒体5内的物料起到搅拌打散的作业;
所述喷雾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一挡板12上且出口朝上的若干喷头14,以及安装在靠近第一挡板12的所述安装杆7上的进水管15,以及设置在进水管15和喷头14之间的连通道16,喷雾水进水管15接入,经连通道16进入各个喷头14,在转筒2内实现喷雾加湿;特别地,在第一挡板12上设置喷头14,避免物料在喷头14处堆积,能够防止物料堵塞喷头14出口,且水雾向上散开,能够覆盖更大的面积,使得喷雾更均匀、高效。
优选地,两所述立柱1之间还安装有分别靠近所述筒体5两端的两卷积电机17,卷积电机17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卷积绳18,且卷积绳18的另一端穿过与之靠近的立柱1后固定连接有拉杆19;所述安装杆7远离筒体5的一端穿过与之连接的立柱1且设置有供与之靠近的拉杆19卡入的卡口20;在立柱1移动时,卷积电机17通过放卷或收卷进行协助,保证移动的稳定性:
远离转筒2时,卷积电机17放卷,靠近转筒2时,卷积电机17收卷,这样能使得安装杆7远离转筒2的一端受拉力将安装杆7向转筒2方向抵紧,防止转动支撑环9与连接环6脱离。
优选地,为了保证卷积的正常进行,所述立柱1上开设有位于其两侧的安装槽21,安装内转动安装有水平转动辊22,所述卷积绳18经与之靠近的转动辊22折向后穿入另一安装槽21、再经其中的转动辊22折向后与所述拉杆19固定连接,特别地,拉杆19与卡口20的卡接,能够方便拉杆19取下,进而方便将预湿转筒2进行拆卸,方便设备维护。
上述实施例1~3中,采用预湿转筒加湿时,加湿所用水为温度为30℃的恒温纯净水,采用高压进水的方式进行供水,边进料、边旋转、边预湿,这样预湿的工艺比人工凭经验洒水预湿要均匀,湿度控制准确、快速、卫生,便于快速发酵(原始工艺是原料茶直接倒在地上,用自来水人工浇水预湿,既不均匀、准确、也不卫生);因为桑叶茶有前一次发酵的温度,进入二次发酵后桑叶茶的温度会上升的比一次发酵快,所以二次、三次发酵的周期会比一次发酵的周期短1-2天。
发酵室的墙壁装有保温材料,发酵室尺寸5米*5米*3米;没有普通窗户,上部设计有排气窗和抽风口,排气窗底部距发酵室地面2.5米,排气窗高0.3米,长0.5米,均布在发酵室后部墙上;抽风口一个,圆形,直径为0.3米,中心高度与排气窗中心高度一致,置于两个排气窗中间。当温度或湿度过高时可抽风进行降温或降湿,发酵室有升温装置,利用天然气暖气片进行升温;发酵室顶部的四个角装有加湿器加湿,并装有温度和湿度探头用于探测整个发酵过程的温度和湿度,发酵箱进入发酵室摆放好以后,将中间和四周共5个发酵箱的原料中部插入温度和湿度探头。
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发酵生产工艺:
1)大大缩短桑叶黑茶的生产周期,由20~25d缩短至17d左右,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2)通过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使得本生产工艺能够实现全年生产,而传统生产工艺只能在每年6~10月进行生产,能够避免了停工对企业造成不良影响;
3)在生产过程中采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避免了温度、湿度过高和低温环境容易导致杂菌滋生的问题,保障产品品质;
4)提供的预湿转筒,能够进行预湿作业、同时也能对物料进行打散,完成翻堆作用,达到一机多用,提供设备利用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桑叶黑茶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
干茶预湿:
将水分为10~15%的干茶采用预湿转筒加湿至水分为28~35%,从预湿转筒中导出得预湿茶;
三次发酵:
将预湿茶用正方体或长方体发酵箱压实后转运至发酵室中,设定发酵温度40~60℃、发酵湿度60~65%,进行三次发酵,其中:
第一次发酵5~7d、第二次5~6d、第三次4~5d;
干燥:
将经三次发酵后的预湿茶干燥至水分为8~1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叶黑茶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次发酵和所述第二次发酵以及第二次发酵和所述第三次发酵之间还包括翻堆:
将经发酵的预湿茶连同发酵箱转运出发酵室,预湿茶倒出发酵箱后转运至预湿转筒中进行充分打散,然后导出预湿转筒重新压实,再转运至发酵室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叶黑茶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次发酵、所述第二次发酵和所述第三次发酵中,调节发酵室温度,以使发酵箱中心温度进行以下变化:
第一次发酵:初始温度升温至40℃→升温至50℃→升温至60℃→升温至65℃→升温至68℃→维持65℃~68℃24h;
第二次发酵、第三次发酵:40℃→升温至60℃→升温至65℃→升温至68℃→维持65℃~68℃24h。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桑叶黑茶发酵工艺,其特征在于,将预湿茶装入发酵箱后,将箱内预湿茶下压至原始高度75~85%处。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湿转筒,其特征在于,包括正对设置的两立柱,以及转动设置在两立柱之间的横卧转筒,以及驱动转筒旋转的旋转电机,其中,两立柱均能独立地远离或靠近转筒;还包括对转筒内进行喷雾的喷雾组件。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湿转筒,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筒包括呈圆鼓状的筒体、以及位于筒体两端的两连接环,所述立柱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安装杆,安装杆上固定连接有与靠近其的连接环转动连接的支撑板,支撑板上设置有延伸到连接环内的转动支撑环。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预湿转筒,其特征在于,其中一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连接有延伸到所述筒体内的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且第一挡板位于第二挡板上方;所述喷雾组件包括安装在第一挡板上且出口朝上的若干喷头,以及安装在靠近第一挡板的所述安装杆上的进水管,以及设置在进水管和喷头之间的连通道。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预湿转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上设置有环形齿带,所述旋转电机的转轴固定连接有与环形齿带啮合的齿轮。
9.如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预湿转筒,其特征在于,两所述立柱之间还安装有分别靠近所述筒体两端的两卷积电机,卷积电机的转轴上固定连接有卷积绳,且卷积绳的另一端穿过与之靠近的立柱后固定连接有拉杆;所述安装杆远离筒体的一端穿过与之连接的立柱且设置有供与之靠近的拉杆卡入的卡口。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预湿转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柱上开设有位于其两侧的安装槽,安装内转动安装有水平转动辊,所述卷积绳经与之靠近的转动辊折向后穿入另一安装槽、再经其中的转动辊折向后与所述拉杆固定连接;还包括水平设置供对应立柱移动的两轨道。
CN202010575903.8A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桑叶黑茶发酵工艺及预湿转筒 Pending CN11154351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5903.8A CN111543513A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桑叶黑茶发酵工艺及预湿转筒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575903.8A CN111543513A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桑叶黑茶发酵工艺及预湿转筒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43513A true CN111543513A (zh) 2020-08-18

Family

ID=719973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575903.8A Pending CN111543513A (zh) 2020-06-22 2020-06-22 一种桑叶黑茶发酵工艺及预湿转筒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43513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3527A (zh) * 2011-09-15 2011-12-14 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黑茶生产工艺
CN105558114A (zh) * 2015-12-25 2016-05-11 贵州遵义方波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黑茶的加工工艺
CN108850324A (zh) * 2017-05-08 2018-11-23 湖南九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桑叶黑茶的制作工艺
CN208925137U (zh) * 2018-09-04 2019-06-04 济南三千茶农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发酵装置
CN212325308U (zh) * 2020-06-22 2021-01-12 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宜昌市现代农业展示中心) 一种用于桑叶黑茶加工的预湿转筒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3527A (zh) * 2011-09-15 2011-12-14 湖南湘丰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黑茶生产工艺
CN105558114A (zh) * 2015-12-25 2016-05-11 贵州遵义方波园食品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黑茶的加工工艺
CN108850324A (zh) * 2017-05-08 2018-11-23 湖南九春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桑叶黑茶的制作工艺
CN208925137U (zh) * 2018-09-04 2019-06-04 济南三千茶农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发酵装置
CN212325308U (zh) * 2020-06-22 2021-01-12 宜昌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宜昌市现代农业展示中心) 一种用于桑叶黑茶加工的预湿转筒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15766U (zh) 一种新型滚筒式茶叶发酵机
CN110894169A (zh) 一种厨余垃圾好氧发酵设备及其垃圾处理方法
CN111616388A (zh) 一种玉米秸秆和酒糟制作肉驴发酵饲料的装置及其制作方法
CN106135503A (zh) 一种普洱茶卧式固体发酵罐及发酵方法
CN203938669U (zh) 一种秸秆堆肥螺旋搅拌型co2发生器装置
CN212325308U (zh) 一种用于桑叶黑茶加工的预湿转筒
CN106069042A (zh) 一种天麻种植方法
CN107518110A (zh) 一种黑茶渥堆陈化机及其工艺过程
CN111543513A (zh) 一种桑叶黑茶发酵工艺及预湿转筒
CN207515472U (zh) 一种农业用小麦专用烘干设备
CN113261516A (zh) 一种罗非鱼去腹腔黑膜养殖方法及其饲料处理装置
CN115191288A (zh) 一种双孢菇生产方法及采摘装置
CN106256187B (zh) 一种木槿空中压条繁殖机器人
CN205993557U (zh) 一种粗饲料发酵加工装置
CN105494125B (zh) 一种肉牛养殖场
CN104126741B (zh) 一种厌氧发酵用的能源草本植物的青贮方法及青贮物料混合装置
CN216219225U (zh) 一种烟草育苗基质混合处理装置
CN206005768U (zh) 用于茶叶萎凋的铺青匀料输送装置
CN214413489U (zh) 一种油茶种苗培育用施肥装置
CN114073234B (zh) 一种稻蟹共生的管理平台及其检测方法
CN210796269U (zh) 一种方便运输的堆肥用自制装置
CN208087613U (zh) 一种饲料微生物菌剂制备装置
CN203715521U (zh) 一种利用蔗渣生产生物有机肥料的装置
CN111213740A (zh) 茶叶摊青装置
CN208356936U (zh) 一种有机肥生产用防卡死连续粉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