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35330B -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35330B
CN111535330B CN202010340463.8A CN202010340463A CN111535330B CN 111535330 B CN111535330 B CN 111535330B CN 202010340463 A CN202010340463 A CN 202010340463A CN 111535330 B CN111535330 B CN 1115353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
side wall
soil
foundation pit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046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35330A (zh
Inventor
俞朝明
吴朝勇
王洪雷
毛颖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zhou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Municipal Infrastructure Development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046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353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353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53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353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53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 E02D5/76Anchorings for bulkheads or sections thereof in as much a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E02D5/765Anchorings for bulkheads or sections thereof in as much a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removab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600/00Miscellaneous
    • E02D2600/30Miscellaneous comprising anchoring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undations (AREA)
  • Piles And Underground Anch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开挖基槽;步骤S2,在基槽需要支护的侧壁上安装若干锚件,使用插接杆从地面上插入到图中并将锚件深入到土中的端部固定住;步骤S3,将护板套设在相应的锚件端部上,然后使用紧固件将护板抵紧在基槽需要支护的侧壁上;步骤S4,沿着基槽的侧壁继续往下挖以形成新一层的待支护的侧壁,并重复步骤S2和步骤S3在新一层的侧壁上安装支护结构;步骤S5,待基坑中心区域完成施工后,将护板从锚件上拆下,并将插接杆和锚件依次从土中抽出,然后回填基坑土。当基坑中心区域加工完成后,护板、锚件以及插接杆均可以被回收,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重复利用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施工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高层及超高层建筑日益增多,建筑对于地基的要求逐渐增加,导致基坑开挖深度深。为了降低基坑挖开后基坑的侧壁发生坍塌,会在基坑搭建支护结构。
目前,公告号为CN1163654C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基坑的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在基坑的支护壁面设有钢排桩,在钢排桩平面上设有与钢排桩方向垂直的钢围楞,同时设有若干地锚,地锚由钢排桩向钢排桩后方的地基土体中延伸,在地锚上位于钢排桩的前端部通过钢围楞与钢排桩联接,在地锚上位于土体中的未端部形成有水泥球体。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为了加强对地锚的固定,在地锚安装完成后,通过注浆的方式在地锚位于土体中的未端部形成水泥球体,由于水泥球体与地锚中的水泥柱一体成型,且水泥球体深入在土体中,在基坑内施工完成后地锚难以回收,导致大量地锚成为一次性消耗品,造成极大浪费,提高施工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具有减少资源浪费的优势。
本发明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开挖基槽;
步骤S2,在基槽需要支护的侧壁上安装若干锚件,锚件的一端深入土中,锚件的另一端留在基槽中,然后使用插接杆从地面上插入到图中并将锚件深入到土中的端部固定住;
步骤S3,根据锚件的位置在护板上开孔,并将护板套设在相应的锚件端部上,然后使用紧固件将护板抵紧在基槽需要支护的侧壁上;
步骤S4,沿着基槽的侧壁继续往下挖以形成新一层的待支护的侧壁,并重复步骤S2和步骤S3在新一层的侧壁上安装支护结构,直到挖掘到预定的深度后,在完成最下层支护结构安装后停止挖掘;
步骤S5,待基坑中心区域完成施工后,将护板从锚件上拆下,并将插接杆和锚件依次从土中抽出,然后回填基坑土。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件的一端插入到基坑的侧壁上,再用插接杆对锚件进入到土中的端部进行固定,使锚件不容易出现移动。锚件处在基坑中的端部为护板的固定提供安装位置,使护板在安装完成后能够紧贴基坑侧壁,降低基坑侧壁发生坍塌。当基坑中心区域加工完成后,护板、锚件以及插接杆均可以被回收,降低资源的消耗,提高重复利用率。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基槽需要支护的侧壁为倾斜状,所述步骤S2中,在安装锚件前,先在基槽侧壁上铺设阻拦网,锚件从通过网孔插入土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管是倾斜式的基槽侧壁还是阻拦网的设置均能够降低基槽侧壁上的土壤出现滑坡,使在锚件以及护板安装的过程中能够降低土壤的滑落,减轻对滑落土壤的清理工作。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步骤S2的具体施工方法为:
步骤S21,在基槽外的地面上开设呈竖直设置的通道;
步骤S22,根据通道与基槽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选择合适长度的锚件,并将锚件向通道一侧沿水平插入到基槽侧壁中,锚件处在土中的端部上开设有通孔,当通孔处在通道中间后,停止移动锚件;
步骤S23,将插接杆竖直插入到通道中,插接杆的端部穿过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锚件呈水平的安装方式,能够方便对锚件移动距离进行估算,从而能够较为准确地判断出通孔是否处在通道的正中间,提高插接杆和锚件之间的安装精度。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锚件包括钻头部、连接部和安装部,所述通孔处在钻头部上,所述安装部与紧固件配合,而连接部由多个长条板拼接而成,连接部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与安装部和钻头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基槽的侧壁为倾斜状,安装在较高位置的锚件的长度比安装在较低位置的锚件的长度短,而锚件可通过改变连接部中长条板的数量来改变整体长度,在施工前,无需专门制作出特定长度的锚件,而是可以在现场使用时拼接出所需长度的锚件,以满足在基槽不同高度上的使用需要。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钻头部上安装有发光灯带,所述发光灯带围成环形,所述通孔处在发光灯带的中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估算出通孔处在通道中时,一个工人在通道的上方观察通道内是否出现环形的光圈,另一个工人听从负责观察的工人的指示来微调锚件,使光圈完全处在通道中,加快对于通孔的定位,提高插接杆与锚件之间的安装精度。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钻头部上安装有覆盖板,当钻头部向通道一侧移动时,所述覆盖板覆盖在发光灯带上,当通孔移动到通道内,覆盖板自动从发光灯带上移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锚件插入到土中并向通道移动的过程中,覆盖板能够降低土壤覆盖到发光灯带上,而发光灯带进入到通孔内时,覆盖板又能从发光灯带的上方挪开,降低对发光灯带发出的光的阻挡,使工人更容易观察到。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覆盖板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在钻头部上,且覆盖板与钻头部铰接的位置处在通孔远离连接部的一侧,所述覆盖板与钻头部之间还安装有两个弹力方向相反的扭簧,两个扭簧的中心轴均与转轴的中心轴平行,且转轴的中心轴垂直于钻头部的移动方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个扭簧均对覆盖板具有作用力,且当覆盖板垂直于钻头部移动方向时,两个扭簧对覆盖板的作用力相当,因此当覆盖板不受外力作用时,覆盖板会自动复位到垂直与钻头部移动方向的位置上,基于覆盖板这种特点,在覆盖板进入到通道中后,覆盖板自动从发光灯带上挪开。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S4中,在完成所有护板安装后,在护板上再安装连接架,连接架将不同高度上的护板连接到一起。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基坑的侧壁上局部区域的土壤产生坍塌的趋势,局部区域上护板会受到较大的压力,通过连接架能够将部分压力传递到相连的护板上,使每个护板上受到的压力均处在合理范围中,因此使用连接架将护板连接起来能够提高护板承受压力的能力。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步骤S5中:在每根插接杆和锚件从土中抽出后,在相应的通道以及锚件钻出的孔洞中灌注砂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砂浆对通道以及锚件钻出的孔洞进行回填,减少土壤中的空腔、通道,降低在后续施工中地面发生坍塌的可能性,排除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本发明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通过采用锚件、插接杆和护板配合的加固方式,对于基坑侧壁具有良好的支护能力,并且在拆除时均能够进行回收,提高资源的回收利用率;
2.通过在锚件上安装发光灯带和覆盖板,方便工人对通孔的位置进行确认,使插接杆能够更加准确地和锚件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安装第一层护板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3是实施例中锚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中第二层护板安装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中完成连接架安装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B-B部分的局部剖视图。
图中,1、锚件;11、钻头部;111、覆盖板;112、通孔;113、发光灯带;114、扭簧;12、连接部;13、安装部;2、阻拦网;3、紧固件;31、螺母;32、橡胶垫块;4、通道;5、护板;6、连接架;7、插接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适用于土质较为松软且土壤中大体积石头较少的土地环境中,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先在地面上做好防降水措施,例如挖掘截水沟。并且准备好抽水设备,在基槽内发生渗水时可以及时将水抽出。结合图1,使用挖掘机挖掘第一层的环形的基槽,基槽的深度以方便工人搭建支护结构为准,基槽的最大深度不得超过2米。且基槽远离基槽中心的侧壁呈倾斜状。机器挖掘完成后,由工人平整基槽两侧的侧壁。
步骤S2包括步骤S20~步骤S23,其中步骤S22和步骤S23是相互交替进行的,步骤S2的具体施工方式如下:
步骤S20,参照图1,在基槽的两侧的地面上分别安装有若干阻拦网2,处在基槽同一侧的若干阻拦网2均沿基槽的周向方向依次排布。阻拦网2的一端通过锚栓固定在地面上,阻拦网2的另一端处在基槽中,且阻拦网2覆盖在基槽的相应侧壁上,阻拦网2同样通过锚栓固定在基槽的侧壁上。阻拦网2的长度与最终成型的基坑的深度相适配,因此阻拦网2处在基槽内的端部需要通过收卷的方式放置在基槽槽底上以便于后续步骤S4中使用。
步骤S21,参照图1、图2,阻拦网2铺设完成后,根据设计图纸的要求以及阻拦网2网孔位置,在基槽外侧的地面上沿基槽的周向方向均匀地钻出第一组通道4,通道4均呈竖直设置,且第一组通道4的深度均小于第一层基槽的最大深度,当第一组通道4的深度大于第一层基槽最大深度的一半。
步骤S22,参见图2,根据通道4与基槽侧壁在竖直方向上的中部位置之间的水平距离,选择合适长度的锚件1,锚件1的端部沿水平方向插入到相应的通道4中。
步骤S23,将插接杆7竖直插入到通道4中并贯穿锚件1处在通道4中的端部,插接杆7的截面形状为方形。
参见图2、图3,步骤S22中的锚件1包括依次连接的钻头部11、连接部12和安装部13,连接部12由多个长条板拼接而成。相邻长条板之间、安装部13与连接部12之间、连接部12与钻头部11之间均为可拆卸连接,例如螺栓连接、插接连接、锁扣连接等多种形式。安装部13远离连接部12的一端上固定有螺纹杆,螺纹杆上安装有紧固件3。紧固件3包括螺母31和橡胶垫块32,橡胶垫块32可根据基槽的侧壁的倾斜程度进行修剪。
钻头部11远离连接部12的端部为楔形,钻头部11朝上的侧面上开设有贯穿钻头部11的通孔112,通孔112的横截面与插接杆7的横截面相适配,钻头部11在通孔112的周向嵌设有环形的发光灯带113。钻头部11上还安装有覆盖板111,覆盖板111处在通孔112和钻头部11楔形的端部之间。覆盖板111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在钻头部11上,覆盖板111的另一端可从发光灯带113的上方到靠近钻头部11楔形的端部一侧摆动。转轴上同轴连接有两个扭簧114,两个扭簧114对覆盖板111施加方向相反的弹力。
竖直状态下的覆盖板111的高度高于钻头部11楔形端部的最大高度,在向通道4一侧移动的过程中,覆盖板111会受到挤压并覆盖发光灯带113上。当覆盖板111完全进入到通道4中后,覆盖板111不再受土壤挤压,使覆盖板111重新转动到竖直状态,发光灯带113向上发出的光不会被覆盖板111阻挡。若想要抽出锚件1,覆盖板111能够向楔形端部一侧转动,降低与土壤的摩擦,对覆盖板111自身起到保护作用。
步骤S3,根据锚件1的实际安装位置在护板5上开孔,护板5的长度可随意选择,只要确保每个护板5上至少与同一层基槽中的两个锚件1连接。在将护板5安装到锚件1上时,要先将螺母31和橡胶垫块32从锚件1上取下,再将护板5插入到锚件1上并贴在基槽的侧壁上。然后根据基槽侧壁的倾斜程度,简单加工橡胶垫块32,使橡胶垫块32的加工后的端部能够与倾斜的护板5表面贴合。再将螺母31拧到安装部13上,并将螺母31拧紧,使护板5紧贴基槽的侧壁。
步骤S4,参见图4、图6,沿着基槽的侧壁继续往下挖以形成新一层的待支护的侧壁,需注意的是下一层基槽并不是一次性挖掘成型,而是根据阻拦网2的宽度进行分区段挖掘。每个区段内的基槽拓展完毕后,将重复步骤S2和步骤S3,即在区段内的基槽侧壁上先将相应的绕卷的阻拦网2铺展开来并进行固定,然后再依次安装锚件1、插接杆7和护板5。参见图5,当基槽扩展成预定深度并完成所有护板5安装后,基坑已基本成型,再在基坑的侧壁上沿周向侧壁依次铺设连接架6,连接架6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与不同高度上的护板5固定,使不同护板5能够通过连接架6连接到一起。
步骤S5,撤掉基坑内侧侧壁上的阻拦网2,挖掘基坑内侧的土壤并进行相应的地基施工。然后将连接架6、护板5、阻挡网、插接杆7和锚件1拆下。需注意的是插接杆7和相应的锚件1在取出后要在通道4内灌注砂浆,砂浆从锚件1在基坑侧壁上钻出的开口流出时,将开口堵死。最后进行基坑回填。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

1.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开挖基槽;
步骤S2,在基槽需要支护的侧壁上安装若干锚件(1),锚件(1)的一端深入土中,锚件(1)的另一端留在基槽中,然后使用插接杆(7)从地面上插入到土中并将锚件(1)深入到土中的端部固定住;
步骤S3,根据锚件(1)的位置在护板(5)上开孔,并将护板(5)套设在相应的锚件(1)端部上,然后使用紧固件(3)将护板(5)抵紧在基槽需要支护的侧壁上;
步骤S4,沿着基槽的侧壁继续往下挖以形成新一层的待支护的侧壁,并重复步骤S2和步骤S3在新一层的侧壁上安装支护结构,直到挖掘到预定的深度后,在完成最下层支护结构安装后停止挖掘;
步骤S5,待基坑中心区域完成施工后,将护板(5)从锚件(1)上拆下,并将插接杆(7)和锚件(1)依次从土中抽出,然后回填基坑土;
所述基槽需要支护的侧壁为倾斜状,所述步骤S2中,在安装锚件(1)前,先在基槽侧壁上铺设阻拦网(2),锚件(1)从通过网孔插入土中;
步骤S2的具体施工方法为:
步骤S21,在基槽外的地面上开设呈竖直设置的通道(4);
步骤S22,根据通道(4)与基槽侧壁之间的最短距离,选择合适长度的锚件(1),并将锚件(1)向通道(4)一侧沿水平插入到基槽侧壁中,锚件(1)处在土中的端部上开设有通孔(112),当通孔(112)处在通道(4)中间后,停止移动锚件(1);
步骤S23,将插接杆(7)竖直插入到通道(4)中,插接杆(7)的端部穿过通孔(112);
所述锚件(1)包括钻头部(11)、连接部(12)和安装部(13),所述通孔(112)处在钻头部(11)上,所述安装部(13)与紧固件(3)配合,而连接部(12)由多个长条板拼接而成,连接部(12)的两端分别可拆卸地与安装部(13)和钻头部(11)连接;
所述钻头部(11)上安装有发光灯带(113),所述发光灯带(113)围成环形,所述通孔(112)处在发光灯带(113)的中心;
所述钻头部(11)上安装有覆盖板(111),当钻头部(11)向通道(4)一侧移动时,所述覆盖板(111)覆盖在发光灯带(113)上,当通孔(112)移动到通道(4)内,覆盖板(111)自动从发光灯带(113)上移开;
所述覆盖板(111)的一端通过转轴铰接在钻头部(11)上,且覆盖板(111)与钻头部(11)铰接的位置处在通孔(112)远离连接部(12)的一侧,所述覆盖板(111)与钻头部(11)之间还安装有两个弹力方向相反的扭簧(114),两个扭簧(114)的中心轴均与转轴的中心轴平行,且转轴的中心轴垂直于钻头部(11)的移动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在完成所有护板(5)安装后,在护板(5)上再安装连接架(6),连接架(6)将不同高度上的护板(5)连接到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中:在每根插接杆(7)和锚件(1)从土中抽出后,在相应的通道(4)以及锚件(1)钻出的孔洞中灌注砂浆。
CN202010340463.8A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15353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0463.8A CN111535330B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0463.8A CN111535330B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5330A CN111535330A (zh) 2020-08-14
CN111535330B true CN111535330B (zh) 2021-08-13

Family

ID=719711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0463.8A Active CN111535330B (zh) 2020-04-26 2020-04-26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353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23814B (zh) * 2020-11-10 2022-03-11 台州和源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市政基坑混凝土面防护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0457A (ja) * 1997-08-05 1999-02-23 Kumagai Gumi Co Ltd アースアンカー併用土留め構造
KR20110129657A (ko) * 2010-05-26 2011-12-02 이득근 프레임 구조체를 이용한 흙막이 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흙막이 벽체 시공방법
CN110924400A (zh) * 2019-12-09 2020-03-27 广东华固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围护结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50457A (ja) * 1997-08-05 1999-02-23 Kumagai Gumi Co Ltd アースアンカー併用土留め構造
KR20110129657A (ko) * 2010-05-26 2011-12-02 이득근 프레임 구조체를 이용한 흙막이 벽체 및 이를 이용한 흙막이 벽체 시공방법
CN110924400A (zh) * 2019-12-09 2020-03-27 广东华固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预制围护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5330A (zh) 2020-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64796B1 (ko) 암반 매립 일체화 구조의 강관-콘크리트 복합 말뚝 시공 방법 및 말뚝 구조물
KR20170005991A (ko) Phc 파일을 이용한 흙막이벽체 및 그 시공방법
KR20140055639A (ko) 흙막이 겸용 건축빔 구조체의 시공방법 및 그 방법에 의하여 시공된 건축빔 구조체
CN109137928B (zh) 一种基坑挡土板支护、止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JP2016216975A (ja) アースアンカーの打設方法
CN111535330B (zh) 一种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8547628B (zh) 上软下硬地层顶管工作井快速施工方法
CN113529704B (zh) 松散填石边坡锚索偏心潜孔锤全套管跟管成锚施工方法
KR102345291B1 (ko) 터널 시공 방법 및 터널 지지 구조
KR20090013554A (ko) 역타형 수직 절취 사면 보강 옹벽의 시공방법
KR100710757B1 (ko) 흙막이구조물 및 흙막이조립체
KR101052363B1 (ko) 심층굴착용 자립식 흙막이공법
CN114657974A (zh) 一种在复杂地质情况下灌注桩快速接桩方法
KR102059051B1 (ko) 수직구 굴착방법
CN110144903B (zh) 一种基坑支护遇防空洞的施工工法
JPH11247195A (ja) 仮設土留め壁構造および仮設土留め壁施工法
KR200463615Y1 (ko) 높이 조절식 가이드빔
KR20100136900A (ko) 구조물의 기초 보강방법
RU2209268C1 (ru) Способ разработки котлована
KR20090049132A (ko) 지반 보강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지반 보강 방법
CN214061586U (zh) 一种cfg桩预硬化基坑支模现浇桩帽施工装置
KR20060116933A (ko) 앵커체를 이용한 자립식 차수벽 흙막이 공법과 이를 위한 연결소켓
KR101483181B1 (ko) 에이치(h)형강을 삽입하기 위한 천공부를 천공할 수 있는 에이치(h)형 천공부재 및 에이치(h)형 천공부재를 이용한 시공방법
KR102268882B1 (ko) 3방향 엄지말뚝 보강형 자립식 흙막이 시공방법
CN112878325B (zh) 钢护筒施沉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