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33293A - 高效臭氧溶气装置 - Google Patents

高效臭氧溶气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33293A
CN111533293A CN202010644055.1A CN202010644055A CN111533293A CN 111533293 A CN111533293 A CN 111533293A CN 202010644055 A CN202010644055 A CN 202010644055A CN 111533293 A CN111533293 A CN 1115332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ozone
diffusion
fixedly connected
press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44055.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33293B (zh
Inventor
战树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Winfuture Environem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ianjin Winfuture Environem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ianjin Winfuture Environem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Tianjin Winfuture Environemntal Protec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644055.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3329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332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329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3329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329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7/00Aeration of stretches of wat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002Construction details of the apparatu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1/00Apparatus for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1/78Details relating to ozone treatment devices
    • C02F2201/782Ozone gener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高效臭氧溶气装置,包括EM发生器、臭氧投加装置、第一臭氧扩散装置、减压管、臭氧投加管、第一出水管和入水管,臭氧投加装置顶部安装臭氧投加管,臭氧投加装置的一端通过EM发生器连接至污水管,另一端通过入水管接至第一臭氧扩散装置,第一臭氧扩散装置下方一侧通过第一出水管连接至第二臭氧扩散装置,第二臭氧扩散装置的底部通过第二出水管外接至污水池,第一臭氧扩散装置通过减压管分别与第二臭氧扩散装置、臭氧投加管相连通。本发明所述的高效臭氧溶气装置,投加管的设计可以使强压水流沿着引流板为水流提供的流向路径涌入释压管,第二气管不会呛入污水,避免水流经臭氧投加管流入臭氧发生器引发的生产事故。

Description

高效臭氧溶气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环境治理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高效臭氧溶气装置。
背景技术
臭氧溶气装置主要用于城市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臭氧投加处理过程,以达到提高臭氧利用率,降低能耗和达到排放标准要求的目的,目前,臭氧溶气装置与卧式离心泵、二次混合设备及连接管道等部件配合使用,使用时,污水被高速旋转的泵叶轮加压,溶气装置内,高速流动的水流在流过混合室时,可以使混合室形成真空,由此产生的负压会使得进气管吸入大量的待混合气,在气体进入混合室后,液体会与气体发生强烈的混合,最终形成了超饱和臭氧混合液,最后通过二次混合设备的射流作用,实现池体中水利循环投加臭氧的目的,但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高压的污水喷入投加管,无法吸入臭氧的现象,或者投放使用到污水池内臭氧气泡过大,投入到污水池后,大气泡迅速扩散至空气内,无法有效使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提出一种高效臭氧溶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高压的污水喷入投加管,无法吸入臭氧的现象,或者投放使用到污水池内臭氧气泡过大,投入到污水池后,大气泡迅速扩散至空气内,无法有效使用,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高效臭氧溶气装置,包括EM发生器、臭氧投加装置、第一臭氧扩散装置、减压管、臭氧投加管、第一出水管、入水管、第二臭氧扩散装置和第二出水管,臭氧投加装置顶部安装臭氧投加管,臭氧投加装置的一端通过EM发生器连接至污水管,另一端通过入水管连接至第一臭氧扩散装置,第一臭氧扩散装置下方一侧通过第一出水管连接至第二臭氧扩散装置,第二臭氧扩散装置的底部通过第二出水管外接至污水池,臭氧投加管包括第一管体、第二管体、第三管体和导流板,第一管体一端固定连接至臭氧发生器,另一端通过第二管体固定连接至第三管体,第三管体底部安装导流板,第三管体和导流板均位于臭氧投加装置内部,第一臭氧扩散装置通过减压管分别与第二臭氧扩散装置、臭氧投加管相连通。
进一步的,臭氧投加装置包括聚压管、投压管和释压管,聚压管的一端固定连接至EM发生器,另一端通过投压管固定连接至释压管的一端,释压管的另一端通过入水管固定连接至第一臭氧扩散装置,聚压管和释压管均为空心圆台结构,聚压管的第一入水端内径大于第一出水端内径,释压管的第二入水端内径小于第二出水端内径,第一入水端的内径不大于第二出水端的内径,投压管为空心圆柱结构,投压管的内径、第一出水端的内径和第二入水端的内径均相同,投压管顶部设有第一通孔,第二管体一端穿过第一通孔固定连接至第三管体,第一通孔位于第二入水端和投压管的交接处,第三管体和导流板均位于第一通下方的投压管内。
进一步的,所述臭氧投加管还包括第一卡箍和第二卡箍,第一卡箍为一侧面为圆弧的矩形结构,第二卡箍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第一卡箍上设有第五通孔,第二卡箍上设有第六通孔,第二管体第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一管体,第二端依次穿过第六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五通孔固定连接至第三管体。
进一步的,所述第三管体包括一体结构的第一气管和第二气管,第一气管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管体的第二端,另一端固定连接至导流板,中部一侧与第二气管垂直连通,第二气管位于第二入水端一侧。
进一步的,所述导流板包括一体结构的横断板和引流板,横断板与引流板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横断板固定连接至第二卡箍内圈,引流板顶端固定连接至第一气管底部,引流板与投压管的轴线夹角范围是15°-45°。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臭氧扩散装置包括外壳、底座、支板和扩散组件,外壳底部内壁上安装底座,支板第一端固定连接至底座上端,第二端固定连接至外壳底部内壁,支板与外壳底部的夹角范围是10°-30°,支板与外壳顶部内壁之间均布若干交错分布的扩散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扩散组件包括第一中轴和扩散板,第一中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外壳顶部内壁和支板顶部,第一中轴外围安装扩散板,扩散板的横截面为V字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扩散组件包括第二中轴和若干扩散球,第二中轴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外壳顶部内壁和支板顶部,第二中轴外围安装若干个扩散球。
进一步的,所述扩散球包括套管和球叶,套管内圈固定连接至第二中轴外围,套管外围均布若干球叶,每个球叶均是螺旋扭曲的弧形结构,若干球叶在套管外围环绕为镂空球体。
进一步的,所述减压管包括第四管体、回流管、第五管体和第六管体,第四管体一端穿过外壳顶部连通至外壳内部,另一端固定连接至回流管的第一端,回流管的第二端通过第五管体固定连接至第一管体,第六管体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臭氧扩散装置顶部,另一端连通至第四管体,回流管为空心圆台结构,回流管的第一端内径大于回流管第二端的内径。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所述的高效臭氧溶气装置具有以下优势:
(1)本发明所述的高效臭氧溶气装置臭氧投加管的设计可以使强压水流投压管内再次增压,同时沿着引流板为水流提供的流向路径涌入释压管,形成真空造成此部分的强劲吸力,同时受横断板和引流板的隔档,第二气管不会呛入污水,避免强压水流经臭氧投加管流入臭氧发生器引发的生产事故或设备故障。
(2)本发明所述的高效臭氧溶气装置,设置臭氧扩散装置将过饱和溶液内大气泡打散后,气体再次环流至臭氧投加装置内,进行循环投加,将臭氧在流经的污水内溶解为微小气泡,避免过大气泡流入污水池后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
(3)本发明所述的高效臭氧溶气装置,臭氧扩散装置和臭氧投加装置的通过水流压力吸入臭氧,同时通过各个扩散组件物料分割溶液,打散、融合,不需要额外添加电机、增压泵等设备,结构简洁能耗低,方便安装、拆卸,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高效臭氧溶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臭氧投加管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臭氧投加管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臭氧投加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卡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卡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三管体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导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臭氧投加管和臭氧投加装置装配的结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臭氧扩散装置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扩散组件在支板上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一中轴和扩散板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中轴和扩散球装配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扩散球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减压管结构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第二臭氧扩散装置剖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EM发生器;2-臭氧投加装置;21-聚压管;22-投压管;23-释压管;24-第一通孔;25-第一入水端;26-第一出水端;27-第二入水端;28-第二出水端;3-第一臭氧扩散装置;31-外壳;32-底座;33-支板;34-扩散组件;341-第一中轴;342-扩散板;343-扩散球;344-第二中轴;3431-套管;3432-球叶;35-第二通孔;36-第三通孔;37-第四通孔;4-减压管;41-第四管体;42-回流管;43-第五管体;44-第六管体;5-臭氧投加管;51-第一管体;52-第二管体;53-第一卡箍;531-第五通孔;54-第二卡箍;541-第六通孔;55-第三管体;551-第一气管;552-第二气管;56-导流板;561-横断板;562-引流板;57-锁紧螺母;6-第一出水管;7-入水管;8-第二臭氧扩散装置;81-壳体;82-隔板;83-阻断板;84-顺流板;85-第一环流室;86-第二环流室;9-第二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如图1-9所示,高效臭氧溶气装置,包括EM发生器1、臭氧投加装置2、第一臭氧扩散装置3、减压管4、臭氧投加管5、第一出水管6和入水管7,EM发生器1一端固定连接污水管,另一端固定连接至臭氧投加装置2的一端,臭氧投加装置2的另一端通过入水管7连接至第一臭氧扩散装置3,将过饱和臭氧溶液内的大气泡打散,第一臭氧扩散装置3一侧通过第一出水管6将打散后的高浓度臭氧溶液投放至第二臭氧扩散装置8的底部,经第二臭氧扩散装置8打散后的高浓度臭氧溶液通过第二出水管9投放至污水池,臭氧投加管5包括第一管体51、第二管体52、第一卡箍53、第二卡箍54、第三管体55和导流板56,第一管体51是三通管件,第一管体51一端固定连接至臭氧发生器,另一端通过第二管体52固定连接至第三管体55,第三管体55底部安装导流板56,第三管体55、第二卡箍54和导流板56均位于臭氧投加装置2内部,第二卡箍54和第一卡箍53构成第三管体55的固定结构,第一臭氧扩散装置3通过减压管4分别与第二臭氧扩散装置8、臭氧投加管5相连通,一是释放第一臭氧扩散装置3和第二臭氧扩散装置8内的压力,另一方面将过饱和溶液内大气泡打散后再次环流至臭氧投加装置2内,进行循环投加。
EM发生器1的型号是EM1640,EM发生器1由EM电源、极板组和壳体三部分组成。其中EM电源为可控纳秒脉冲电源,可通过485通信MODBUS-RTU通信进行输出电压、输出占空比的控制、输出电流及电源温度的采集。
如图4所示,臭氧投加装置2包括聚压管21、投压管22和释压管23,聚压管21的一端固定连接至EM发生器1,经过EM发生器的电磁作用改变污水分子的微观物质形态,达到提高臭氧气体的溶解效率,并有效减少臭氧投加量,另一端通过投压管22固定连接至释压管23的一端,高速流动的水流在流过投压管22时,可以使投压管22形成真空,由此产生的负压会使得第三管体55吸入大量的待混合臭氧,在臭氧进入投压管22后,液体会与臭氧发生强烈的混合,最终形成了超饱和臭氧混合液,释压管23的另一端通过入水管7固定连接至第一臭氧扩散装置3,将超饱和臭氧混合液投放至第一臭氧扩散装置3,投压管22上设有第一通孔24,第二管体52一端穿过第一通孔24固定连接至第三管体55。
投压管22为空心圆柱结构,即为正常管状结构,聚压管21和释压管23均为空心圆台结构,聚压管21的第一入水端25内径大于第一出水端26内径,释压管23的第二入水端27内径小于第二出水端28内径,第一入水端25的内径不大于第二出水端28的内径,投压管22的内径、第一出水端26的内径和第二入水端27的内径均相同,第一通孔24位于第二入水端27和投压管22的交接处,第三管体55和导流板56均位于第一通孔24下方的投压管22内,通过改变水流端口的内径,调整水流压力,以便在不增加额外能耗进行此部分工作,节省整个装置的能耗。
如图5-6所示,第一卡箍53和第二卡箍54的横截面均为弧形结构,第一卡箍53上设有第五通孔531,第二卡箍上设有第六通孔541,第二管体52第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一管体51,第二端依次穿过第六通孔541、第一通孔24和第五通孔531螺纹连接至第三管体55,第二管体52外围设有外螺纹,工作人员可以通过锁紧螺母57紧固第一卡箍53,确保此部分密封。
第一卡箍53的材质是橡胶,具有可逆形变的高弹性聚合物材料,在室温下富有弹性确保此部分的密封,同时将第一卡箍53设置在臭氧投加装置2外部,能更直观的观察第一卡箍53是否被臭氧腐蚀,便于维护、更换。
如图7所示,第三管体55包括一体结构的第一气管551和第二气管552,第一气管551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管体的第二端,另一端固定连接至导流板56,第二气管552一端穿过第一气管551外壁连通至第一气管551内部,另一端位于第二入水端27一侧,第二气管552的出气端口位于释压管23的一侧,这样能充分利用强水流流向释压管23内释放压力的同时产生的吸力,将臭氧发生器内的臭氧吸入臭氧投加装置2内。
如图8-9所示,导流板56包括一体结构的横断板561和引流板562,横断板561与引流板56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横断板561固定连接至第二卡箍54内圈,引流板562顶端固定连接至第一气管551底部,引流板562与投压管22的轴线夹角范围是15°-45°,当强压水流流经导流板56时,水流经横断板561隔档时,水流压力再次增加,同时沿着引流板562为水流提供的流向路径涌入释压管23,形成真空,造成此部分的强劲吸力,同时受横断板561和引流板562的隔档,第二气管552不会呛入污水,避免强压水流经臭氧投加管5流入臭氧发生器引发的生产事故或设备故障。
如图10-11所示,第一臭氧扩散装置3包括外壳31、底座32、支板33和扩散组件34,外壳31为中空的箱体结构,外壳31底部安装底座32,支板33第一端固定连接至底座32上端,第二端固定连接至外壳31底部,底座32和支板33均位于外壳31内部,支板33与外壳31底部的夹角范围是10°-30°,防止外壳31底部残留淤泥等污染物,影响箱体容量,支板33与外壳31顶部之间均布若干交错分布的扩散组件34,用于展开过饱和溶液,打散较大气泡,外壳31顶部设有第二通孔35和第三通孔36,外壳31一侧设有第四通孔37,减压管4一端穿过第二通孔35位于外壳31内部,入水管7一端穿过第三通孔36连通至位于外壳31内部,第一出水管6一端穿过第四通孔位于外壳31内部,支板33的第一端位于第三通孔36下方,支板33的第二端位于第四通孔37的一侧。
如图12所示,扩散组件34包括第一中轴341和扩散板342,第一中轴34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外壳31顶部和支板33顶部,第一中轴341外围安装扩散板342,扩散板342的横截面为V字结构,过饱和溶液流向扩散板342时,被扩散板342顶端剪切开,水流向扩散板342两侧,以此展开过饱和溶液,打散较大气泡。
如图13-14所示,扩散组件34包括第二中轴344和若干扩散球343,第二中轴344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外壳31顶部和支板33顶部,第二中轴344外围安装若干个扩散球343,每个扩散球343均包括套管3431和球叶3432,套管3431内圈固定连接至第二中轴344外围,套管3431外围均布若干球叶3432,每个球叶3432均是螺旋扭曲的弧形结构,若干球叶3432在套管3431外围环绕为镂空球体,过饱和溶液流向扩散球343,溶液内的大气泡被镂空球体打散,经过若干球叶3432制造的混乱涡流再次融合至溶液内,若干扩散组件34可以将溶液内的大气泡打散变为小气泡混合至溶液内,不存在大气泡流入污水池现象。
如图15所示,减压管4包括第四管体41、回流管42、第五管体43和第六管体44,第四管体41一端穿过外壳31顶部连通至外壳31内部,另一端固定连接至回流管42的第一端,回流管42的第二端通过第五管体43固定连接至第一管体51,第六管体44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臭氧扩散装置8顶部,另一端连通至第四管体41,,回流管42为空心圆台结构,回流管42的第一端内径大于回流管42第二端的内径,回流管42设计在为第一臭氧扩散装置3和第二臭氧扩散装置8减压的同时,可以将第一臭氧扩散装置3和第二臭氧扩散装置8内喷射出的物质进行气液分离,将气体过滤至臭氧投加装置2内,增加循环投加效率。
如图16所示,第二臭氧扩散装置8包括壳体81、隔板82、阻断板83和顺流板84,壳体81是中空的圆桶,隔板82底部固定连接至壳体81底部内壁,隔板82两端固定连接至壳体81内圈,隔板82上部与壳体81顶部内壁形成间隙,隔板82将壳体81分割成第一环流室85和第二环流室86,隔板82两侧分别对称设置阻断板83和顺流板84,阻断板83位于第一环流室85,顺流板84位于第二环流室86,阻断板83与壳体底部内壁的夹角是锐角,第一出水管6一端穿过壳体81底部连通至第一环流室85,第二出水管9一端穿过壳体81底部连通至第二环流室86,第六管体44一端穿过壳体81顶部连通至壳体81内部,经第一臭氧扩散装置3处理后的溶液从第一出水管6流入第一环流室85,受阻断板83阻隔拍散,气泡顺流第六管体44环流至臭氧投加装置2,溶液流入第二环流室86经顺流板84滑向第二出水管9。
扩散组件34、第二卡箍54、第三管体55和导流板56的材质均为超级奥氏体的不锈钢904,超级奥氏体的不锈钢904具有很强的抗腐蚀、抗磨损、抗压和抗氧化能力,超级奥氏体的不锈钢904相对于国标钢号0Cr20Ni25Mo5Cu2,具有较高的铬含量和足够的镍含量,铜的加入使它具有很强的抗酸能力,尤其对氯化物间隙腐蚀和应力腐蚀崩裂有高度抗性,抗点蚀能力略优与其他钢种该钢种,超级奥氏体的不锈钢904对焊接工艺要求较高,应选用钨极惰性气体保护焊,焊接坡口使用比普通不锈钢稍宽的焊缝间隙和稍大的坡口角度。
高效臭氧溶气装置的使用过程:
污水流入EM放生器后,利用EM发生器电磁的作用改变污水分子的微观物质形态,将污水流入聚压管21经管径的变化进行增压,在投压管22内当强压水流流经导流板56时,水流经横断板561隔档,水流压力再次增加,同时沿着引流板562为水流提供的流向路径涌入释压管23,形成真空,造成此部分的强劲吸力,臭氧发生器内的臭氧依次经第一管体51、第二管体52和第三管体55到第二气管552吸入释压管23内与污水进行混合,形成过饱和溶液,此部分受横断板561和引流板562的隔档,第二气管552不会呛入污水,过饱和溶液经入水管7流入第一臭氧扩散装置3内,交错分布的扩散组件34将过饱和溶液打散,将溶液内的大气泡打散、融合,通过减压管4将多余气体经第一管体51、第二管体52和第三管体55环流至投压管22内,重复如上工作,分离大气泡后的过饱和溶液经第一出水管6投入第二臭氧扩散装置8内,再进进行打散融合,打散出的气泡经第六管体44环流至投压管22内,重复如上工作,经反复分离大气泡后的过饱和溶液经第二出水管9投入到污水池内,在实际使用中第二臭氧扩散装置8可串联多个,增加溶解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高效臭氧溶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EM发生器(1)、臭氧投加装置(2)、第一臭氧扩散装置(3)、减压管(4)、臭氧投加管(5)、第一出水管(6)、入水管(7)、第二臭氧扩散装置(8)和第二出水管(9),臭氧投加装置(2)顶部安装臭氧投加管(5),臭氧投加装置(2)的一端通过EM发生器(1)连接至污水管,另一端通过入水管(7)连接至第一臭氧扩散装置(3),第一臭氧扩散装置(3)下方一侧通过第一出水管(6)连接至第二臭氧扩散装置(8),第二臭氧扩散装置(8)的底部通过第二出水管(9)外接至污水池,臭氧投加管(5)包括第一管体(51)、第二管体(52)、第三管体(55)和导流板(56),第一管体(51)一端固定连接至臭氧发生器,另一端通过第二管体(52)固定连接至第三管体(55),第三管体(55)底部安装导流板(56),第三管体(55)和导流板(56)均位于臭氧投加装置(2)内部,第一臭氧扩散装置(3)通过减压管(4)分别与第二臭氧扩散装置(8)、臭氧投加管(5)相连通,导流板(56)包括一体结构的横断板(561)和引流板(562),横断板(561)与引流板(562)之间的夹角为钝角,横断板(561)固定连接至第二卡箍(54)内圈,引流板(562)顶端固定连接至第一气管(551)底部,引流板(562)与臭氧投加装置(2)的投压管(22)的轴线夹角范围是15°-45°,第一臭氧扩散装置(3)包括外壳(31)、底座(32)、支板(33)和扩散组件(34),外壳(31)底部内壁上安装底座(32),支板(33)第一端固定连接至底座(32)上端,第二端固定连接至外壳(31)底部内壁,支板(33)与外壳(31)底部的夹角范围是10°-30°,支板(33)与外壳(31)顶部内壁之间均布若干交错分布的扩散组件(3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臭氧溶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臭氧投加装置(2)还包括聚压管(21)和释压管(23),聚压管(21)的一端固定连接至EM发生器(1),另一端通过投压管(22)固定连接至释压管(23)的一端,释压管(23)的另一端通过入水管(7)固定连接至第一臭氧扩散装置(3),聚压管(21)和释压管(23)均为空心圆台结构,聚压管(21)的第一入水端(25)内径大于第一出水端(26)内径,释压管(23)的第二入水端(27)内径小于第二出水端(28)内径,第一入水端(25)的内径不大于第二出水端(28)的内径,投压管(22)为空心圆柱结构,投压管(22)的内径、第一出水端(26)的内径和第二入水端(27)的内径均相同,投压管(22)顶部设有第一通孔(24),第二管体(52)一端穿过第一通孔(24)固定连接至第三管体(55),第一通孔(24)位于第二入水端(27)和投压管(22)的交接处,第三管体(55)和导流板(56)均位于第一通孔(24)下方的投压管(22)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臭氧溶气装置,其特征在于:臭氧投加管(5)还包括第一卡箍(53)和第二卡箍(54),第一卡箍(53)为一侧面为圆弧的矩形结构,第二卡箍(54)的横截面为弧形结构,第一卡箍(53)上设有第五通孔(531),第二卡箍(54)上设有第六通孔(541),第二管体(52)第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一管体(51),第二端依次穿过第六通孔(541)、第一通孔(24)和第五通孔(531)固定连接至第三管体(5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臭氧溶气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三管体(55)包括一体结构的第一气管(551)和第二气管(552),第一气管(551)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管体(52)的第二端,另一端固定连接至导流板(56),中部一侧与第二气管(552)垂直连通,第二气管(552)位于第二入水端(27)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臭氧溶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扩散组件(34)包括第一中轴(341)和扩散板(342),第一中轴(341)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外壳(31)顶部内壁和支板(33)顶部,第一中轴(341)外围安装扩散板(342),扩散板(342)的横截面为V字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臭氧溶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扩散组件(34)包括第二中轴(344)和若干扩散球(343),第二中轴(344)两端分别固定连接至外壳(31)顶部内壁和支板(33)顶部,第二中轴(344)外围安装若干个扩散球(34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高效臭氧溶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扩散球(343)包括套管(3431)和球叶(3432),套管(3431)内圈固定连接至第二中轴(344)外围,套管(3431)外围均布若干球叶(3432),每个球叶(3432)均是螺旋扭曲的弧形结构,若干球叶(3432)在套管(3431)外围环绕为镂空球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臭氧溶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减压管(4)包括第四管体(41)、回流管(42)、第五管体(43)和第六管体(44),第四管体(41)一端穿过外壳(31)顶部连通至外壳(31)内部,另一端固定连接至回流管(42)的第一端,回流管(42)的第二端通过第五管体(43)固定连接至第一管体(51),第六管体(44)一端固定连接至第二臭氧扩散装置(8)顶部,另一端连通至第四管体(41),回流管(42)为空心圆台结构,回流管(42)的第一端内径大于回流管(42)第二端的内径。
CN202010644055.1A 2020-07-07 2020-07-07 高效臭氧溶气装置 Active CN11153329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4055.1A CN111533293B (zh) 2020-07-07 2020-07-07 高效臭氧溶气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644055.1A CN111533293B (zh) 2020-07-07 2020-07-07 高效臭氧溶气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3293A true CN111533293A (zh) 2020-08-14
CN111533293B CN111533293B (zh) 2020-10-20

Family

ID=719728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44055.1A Active CN111533293B (zh) 2020-07-07 2020-07-07 高效臭氧溶气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33293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57091A (ja) * 1988-12-09 1990-06-15 Shimon Kk 水のオゾン処理装置
CN2898007Y (zh) * 2006-03-17 2007-05-09 成都绿水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射流器
CN202490711U (zh) * 2011-08-29 2012-10-17 太平洋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旋流型文丘里射流曝气喷嘴
WO2014030874A1 (ko) * 2012-08-23 2014-02-27 에스워터(주) 폐활성슬러지 전처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폐활성슬러지 전처리 방법
CN104986848A (zh) * 2015-07-24 2015-10-21 天津万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em)高级催化氧化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CN206676247U (zh) * 2017-03-02 2017-11-28 淮南市知产创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微细气泡发生机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2157091A (ja) * 1988-12-09 1990-06-15 Shimon Kk 水のオゾン処理装置
CN2898007Y (zh) * 2006-03-17 2007-05-09 成都绿水科技有限公司 高效射流器
CN202490711U (zh) * 2011-08-29 2012-10-17 太平洋水处理工程有限公司 旋流型文丘里射流曝气喷嘴
WO2014030874A1 (ko) * 2012-08-23 2014-02-27 에스워터(주) 폐활성슬러지 전처리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폐활성슬러지 전처리 방법
CN104986848A (zh) * 2015-07-24 2015-10-21 天津万峰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磁(em)高级催化氧化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CN206676247U (zh) * 2017-03-02 2017-11-28 淮南市知产创新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微细气泡发生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3293B (zh) 2020-10-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226732U (zh) 一种臭氧催化氧化处理污水设备
CN113735245B (zh) 一种臭氧催化氧化污水的方法
CN111533293B (zh) 高效臭氧溶气装置
CN105417772B (zh) 物料混合系统
CN113926601B (zh) 微纳米气泡空化喷嘴
CN213313095U (zh) 一种应用于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的液液混合器
CN201551967U (zh) 二级涡流微孔溶气装置
CN113385137B (zh) 一种复合结构的三级空化发生器
CN214319797U (zh) 一种增加发泡量的立式旋流气浮气液混合器
CN210559617U (zh) 一种旋混式曝气装置
CN210145856U (zh) 一种高浓度纳米级气泡发生装置
CN210814749U (zh) 一种液体内部气泡破碎装置
CN204134487U (zh) 挡板式管道混合加药器
CN209872492U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机
CN215249625U (zh) 一种水处理药剂混合器
CN219259707U (zh) 一种抽吸式循环曝气器
CN111847645A (zh) 硝化反硝化反应塔
CN220425032U (zh) 一种简易型混合管
CN220310326U (zh) 微阻力管道混合器
CN217947720U (zh) 一种气提装置
CN217051770U (zh) 用于ic反应塔的多环微旋流布水器
CN215626894U (zh) 气浮用旋流式溶气装置
CN217202216U (zh) 一种微纳米气泡臭氧投加设备
CN219922981U (zh) 一种光催化用管式反应器填料结构
CN216377645U (zh) 一种高效厌氧反应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