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32932A - 升降设备、限速装置及触发机构 - Google Patents

升降设备、限速装置及触发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32932A
CN111532932A CN202010236335.9A CN202010236335A CN111532932A CN 111532932 A CN111532932 A CN 111532932A CN 202010236335 A CN202010236335 A CN 202010236335A CN 111532932 A CN111532932 A CN 11153293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pole
piece
coil
transmission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633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术棠
谢炜
卢晓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Elevator Chin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3633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32932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329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293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04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for detecting excessive spe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 B66B5/18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retarding forces
    • B66B5/185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and applying frictional retarding forces by acting on main ropes or main cab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DCAPSTANS; WINCHES; TACKLES, e.g. PULLEY BLOCKS; HOISTS
    • B66D5/00Braking or detent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application to lifting or hoisting gear, e.g. for controlling the lowering of loads
    • B66D5/02Crane, lift hoist, or winch brakes operating on drums, barrels, or ropes
    • B66D5/16Crane, lift hoist, or winch brakes operating on drums, barrels, or ropes for action on ropes or ca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升降设备、限速装置及触发机构,该触发机构包括:第一磁极、第二磁极、导电件、传动单元及线圈,第二磁极与第一磁极间隔设置形成磁场,导电件可动设置,导电件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传动单元包括用于与转轴固定传动连接的连接部,传动单元用于带动导电件切割磁场,或传动单元用于带动第一磁极及第二磁极运动、并使磁场被导电件切割;线圈包括与第一端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以及与第二端电连接的第二接线端。该触发机构能够直接利用轿厢运行速度来进行触发控制,灵敏性更高。该限速装置采用了该触发机构,传动零件少,有利于保证可靠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灵敏性。该升降设备应用了该限速器,有利于提高轿厢运行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升降设备、限速装置及触发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升降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升降设备、限速装置及触发机构。
背景技术
升降设备(包括电梯)的安全装置包括安全钳和限速装置,它们能够使升降设备的轿厢在超过一定的速度后紧急制动,防止发生轿厢自由下落等极端事故。
传统的限速装置主要功能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是,在轿厢超速至第一限制速度时,触发电气开关断开安全回路,从而通过曳引机抱闸制动;第二方面是,如果以上第一方面的制动不成功,轿厢继续超过至第二限制速度(第二限制速度大于第一限制速度)时,限制器将对连接安全钳的楔块钢绳产生拉拔力,从而触发安全钳工作,实现对轿厢的安全制动。以上第二方面的功能是要求通过机械方式实现,以确保非常高的可靠性。
目前限速装置的触发常采用电控式触发及机械式触发,二者各有优点。就可靠性而言,机械式触发方法更优,也便于维护。但机械式触发机构的传动零件较多,灵敏性相对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升降设备、限速装置及触发机构。该触发机构能够直接利用轿厢运行速度来进行触发控制,灵敏性更高。该限速装置采用了该触发机构,传动零件少,有利于保证可靠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灵敏性。该升降设备应用了该限速器,有利于提高轿厢运行的安全性。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触发机构,包括:第一磁极、第二磁极、导电件、传动单元及线圈,第二磁极与第一磁极间隔设置形成磁场,导电件可动设置,导电件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传动单元与导电件之间绝缘设置,传动单元包括用于与转轴固定传动连接的连接部,传动单元用于带动导电件切割磁场,或传动单元用于带动第一磁极及第二磁极运动、并使磁场被导电件切割;线圈包括与第一端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以及与第二端电连接的第二接线端。
上述触发机构应用时,传动单元通过连接部与转轴固定连接,该转轴的转速能够反应轿厢的运行速度,进而该转轴通过传动单元带动导电件移动切割磁场产生感应电流,或转轴通过传动单元带动第一磁极及第二磁极运动,使得磁场被导电件切割而产生感应电流;利用该感应电流为线圈供电产生磁吸力,切割磁场的速度越快,感应电流越大,线圈产生的磁力越强。使用时,可以设定预设的磁力大小为触发力;当轿厢正常运行时,转轴的转速不会超过预设转速,该转轴通过传动单元带动导电件、或第一磁极及第二磁极运动使,切割磁场所产生的感应电流使线圈产生的磁力不会超过触发力;而当轿厢运行速度超出预设值时,转轴的转速会超过预设转速,该转轴通过传动单元带动导电件、或第一磁极及第二磁极运动,切割磁场所产生的感应电流使线圈产生的磁力会超过触发力,进而可以形成触发动作,使得限速器动作处于工作状态,对轿厢进行限速。该触发机构能够直接利用轿厢运行速度来进行触发控制,减少了转换,及传动零件,灵敏性更高。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传动单元包括传动轴,传动轴设有连接部,导电件安设于传动轴,并与连接部间隔设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端及第二端为封闭的环状体,且分别间隔套设于传动轴上;第一接线端通过一电刷与第一端连接,第二接线端通过另一电刷与第二端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传动单元包括曲轴、与曲轴转动连接的连接杆、以及滑轨,曲轴设有连接部;连接杆的一端与导电件转动连接,导电件可滑动设置,滑轨与导电件滑动连接;或连接杆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曲轴上,两个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磁极及第二磁极转动连接,第一磁极及第二磁极分别与滑轨滑动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接线端通过一软导电件与第一端电连接,第二接线端通过另一软导电件与第二端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传动单元包括传动件,传动件设有连接部,第一磁极及第二磁极分别间隔设置于连接部的两侧,且分别与传动件固定连接,导电件固设于预设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触发机构还包括安装单元;第一磁极、第二磁极及线圈均安设于安装单元上;
或第一磁极、第二磁极、线圈及传动单元均安设于安装单元上。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限速装置,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触发机构,还包括可动的配合件、以及与配合件触发配合的限速器,配合件设有用于与线圈磁吸配合的配合部;
配合件的自由端处于第一位置时,配合部与线圈间隔设置,限速器处于非工作状态;
配合件的自由端处于第二位置时,配合部与线圈磁吸固定,限速器处于工作状态;
其中,线圈能够带动配合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上述限速装置采用了触发机构应用时,传动单元通过连接部与转轴固定连接,配合件的自由端处于第一位置,且配合部与线圈间隔设置,该转轴的转速能够反应轿厢的运行速度,进而该转轴通过传动单元带动导电件移动切割磁场产生感应电流,或转轴通过传动单元带动第一磁极及第二磁极运动,使得磁场被导电件切割而产生感应电流;利用该感应电流为线圈供电产生磁吸力,切割磁场的速度越快,感应电流越大,线圈产生的磁力越强。使用时,可以设定预设的磁力大小为触发力;当轿厢正常运行时,转轴的转速不会超过预设转速,该转轴通过传动单元带动导电件、或第一磁极及第二磁极运动使,切割磁场所产生的感应电流使线圈产生的磁力不会超过触发力,即线圈产生的磁力无法带动配合件运动,限速器不会被触发,仍处于非工作状态;而当轿厢运行速度超出预设值时,转轴的转速会超过预设转速,该转轴通过传动单元带动导电件、或第一磁极及第二磁极运动,切割磁场所产生的感应电流使线圈产生的磁力会超过触发力,进而线圈产生的磁力能够带动配合件运动,使得配合件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限速器被触发,处于工作状态,对轿厢进行限速。该限速装置采用了该触发机构,传动零件少,有利于保证可靠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灵敏性。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配合件可转动设置,且配合件还设有与配合部间隔设置的钩部;限速器包括承压件、以及可转动的抵压件,承压件与抵压件形成夹绳槽,抵压件设有与钩部可拆卸配合的连接体;
配合件的自由端处于第一位置时,连接体与钩部钩接,抵压件远离承压件设置,使得夹绳槽打开;
配合件的自由端处于第二位置时,连接体与钩部分开,抵压件与承压件形成夹绳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限速器还包括压缩弹性件,压缩弹性件的一端与抵压件转动连接;当抵压件与承压件形成夹绳槽时,压缩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升降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限速装置。
该升降设备应用了该限速器,传动零件少,灵敏性更高,可靠性更好,有利于提高轿厢运行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中的限速装置的配合部处于第一位置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限速装置的配合部处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触发机构的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触发机构的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中所示的触发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的限速器的安装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触发机构;110、第一磁极;120、第二磁极;130、导电件;132、第一端;134、第二端;140、传动单元;102、连接部;142、传动轴;144、曲轴; 146、连接杆;148、滑轨;150、线圈;152、第一接线端;154、第二接线端; 160、电刷;200、配合件;210、配合部;220、钩部;222、导向部;300、限速器;310、承压件;320、抵压件;322、连接体;330、夹绳槽;340、压缩弹性件;400、钢丝绳;500、绳轮;510、转轴。
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随着升降设备(如电梯)的普及,暴露出越来越多的安全隐患。为了提高升降设备运行的安全性能,对升降设备的安全装置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特别地,为了提高安全性能,越来越多的电梯使用机械式触发的限位装置。但传统的机械式触发的限位装置的结构复杂,零部件数量多,导致零件的磨损容易降低其安全性能。同时因为零件较多,导致传动过程需要耗费时间,这不利于提高其灵敏性。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传动零件少,有利于保证可靠性的情况下,进一步提高灵敏性的限速装置。
如图1至图3所示,该限速装置包括能够直接利用轿厢运行速度来进行触发控制,灵敏性更高的触发机构100、用于轿厢减速的限速器300以及用于触发限速器300的配合件200。
如图1及图3所示,该触发机构100,包括:第一磁极110、第二磁极120、导电件130、传动单元140及线圈150,第二磁极120与第一磁极110间隔设置形成磁场,导电件130可动设置,导电件130包括第一端132及第二端134;传动单元140与导电件130之间绝缘设置,传动单元140包括用于与转轴510固定传动连接的连接部102,传动单元140用于带动导电件130切割磁场,或传动单元140用于带动第一磁极110及第二磁极120运动、并使磁场被导电件130 切割;线圈150包括与第一端132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152、以及与第二端134 电连接的第二接线端154。
如图1及图2所示,该配合件200设有用于与线圈150磁吸配合的配合部 210;配合件200的自由端处于第一位置时,配合部210与线圈150间隔设置,限速器300处于非工作状态;配合件200的自由端处于第二位置时,配合部210 与线圈150磁吸固定,限速器300处于工作状态;其中,线圈150能够带动配合件20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使得配合件200触发限速器300。
上述限速装置采用了触发机构100应用时,传动单元140通过连接部102 与转轴510固定连接,配合件200的自由端处于第一位置,且配合部210与线圈150间隔设置,该转轴510的转速能够反应轿厢的运行速度,进而该转轴510 通过传动单元140带动导电件130移动切割磁场产生感应电流,或转轴510通过传动单元140带动第一磁极110及第二磁极120运动,使得磁场被导电件130 切割而产生感应电流,该感应电流直接或间接地流入线圈150中;利用该感应电流为线圈150供电产生磁吸力,切割磁场的速度越快,感应电流越大,线圈150产生的磁力越强。使用时,可以设定预设的磁力大小为触发力;当轿厢正常运行时,转轴510的转速不会超过预设转速,该转轴510通过传动单元140带动导电件130、或第一磁极110及第二磁极120运动使,切割磁场所产生的感应电流使线圈150产生的磁力不会超过触发力,即线圈150产生的磁力无法带动配合件200运动,限速器300不会被触发,仍处于非工作状态;而当轿厢运行速度超出预设值时,转轴510的转速会超过预设转速,该转轴510通过传动单元140带动导电件130、或第一磁极110及第二磁极120运动,切割磁场所产生的感应电流使线圈150产生的磁力会超过触发力,进而线圈150产生的磁力能够带动配合件200运动,使得配合件200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限速器 300被触发,处于工作状态,对轿厢进行限速。
此过程中,只需利用传动单元140进行传动转换,后续利用感应电流及磁力来实现传递,而电流的传递与转换快速,与传统结构相比灵敏性更高。此外,利用感应电流及磁力来实现传递,减少了传动零件,减少零件之间的磨损带来的不可靠性,使得该限速装置具有可靠性高、灵敏性高的特点。而配合件200 与线圈150的磁吸配合的磨损也可忽略不计,进一步减少了零件之间的磨损带来的不可靠性,也有利于降低零件制造的难度(零件精度要求降低了,制造难度自然也就降低了)。
该限速器300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任意一种能够满足要求的现有技术实现,如本申请之前已公开的专利文献所记载的限速器300。
需要说明的是,“配合件200与限速器300的触发配合”可以根据限速器300 的特点进行设置,即能够将线圈150的磁吸力,转换成配合件200的位置改变,实现限速器300的触发,进而能够适应更多类型的限速器300触发。
此外,“传动单元140与导电件130之间绝缘设置”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有多种,只要能够防止导电件130上产生的电流通过传动单元140流失即可。
具体的,如传动单元140需要与导电件130连接是,该传动单元140通过绝缘材料制成,或者传动单元140与导电件130之间的连接通过绝缘件间接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线圈150”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采用任意一种满足要求的现有结构实现。
可选地,“线圈150”内设有铁芯形成电磁铁,有利于获得更大的磁力。
“该转轴”包括但不限于绳轮500的转轴510,还包括其他能够反映轿厢运行速度的转轴。
进一步地,该配合件200可以是限位部的一个零件,也可以是独立于限速器300的一个零件,在此并未限制。如,限速器300本身能够直接利用线圈150 的磁吸力进行触发,则与线圈150配合的零件可以理解为配合件200;当限速器 300本身无法直接利用线圈150的磁吸力进行触发,则可以利用配合件200进行转换,使得该限速器300可以被触发。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传动单元140包括传动轴142,传动轴142设有连接部102,导电件130安设于传动轴142,并与连接部102间隔设置。如此,利用传动轴142直接带动导电件130进行转动,实现对磁场的纵向切割,能够直接根据转轴510的转速实现导电件130的转动,利用导电件130与磁场的配合将转轴510的转速转换为感应电流,再利用感应电流来实现磁力大小控制。
此外,此过程中,只有一个传动轴142来实现导电件130的安装,且传动轴142与导电件130之间是固定连接,实际传动过程中不会产生磨损,使得本限位装置的可靠性更高。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一实施例中,第一端132及第二端 134为封闭的环状体,且分别间隔套设于传动轴142上;第一接线端152通过一电刷160与第一端132连接,第二接线端154通过另一电刷160与第二端134 连接。如此,利用电刷160实现导电件130与线圈150之间的电连接,不干涉导电件130的转动,使得该导电件130能够适应更大的转速。
该电刷160属于现有技术,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4所示,另一实施例中,传动单元140包括曲轴144、与曲轴144转动连接的连接杆146、以及滑轨148,曲轴144设有连接部102,连接杆146的一端与导电件130转动连接,导电件130可滑动设置,滑轨148与导电件130滑动连接。如此,利用曲轴144与连杆的配合形成曲轴144连杆机构,并利用导电件130与滑轨148的配合,实现导电件130往复直线运动。进而通过直线切割磁场来产生磁感应电流。
在上述的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第一接线端152通过一软导电件 130与第一端132电连接,第二接线端154通过另一软导电件130与第二端134 电连接。如此,利用软导电件130进行电连接,不会干涉导电件130的运动。
该软导电件130包括但不仅限于柔性电缆、液体电缆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传动单元140用于带动导电件130切割磁场”的实现方式可以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两个实施例,还包括其他原理等同的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如图5所示,一实施例中,传动单元140包括曲轴144、与曲轴144转动连接的连接杆146、以及滑轨148,曲轴144设有连接部102,连接杆146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曲轴144上,两个连接杆146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第一磁极110 及第二磁极120转动连接,第一磁极110及第二磁极120分别与滑轨148滑动连接。如此,利用曲轴144与连接杆146形成的曲柄连杆机构也能够带动第一磁极110及第二磁极120进行往复直线运动,进而其磁场也能够被导电件130 切割,使得导电件130产生感应电流。
另一实施例中,传动单元140包括传动件(未示出),传动件设有连接部102,第一磁极110及第二磁极120分别间隔设置于连接部102的两侧,且分别与传动件固定连接,导电件130固设于预设位置。如此,利用传动件直接带动第一磁极110及第二磁极120进行转动,实现对磁场的纵向切割,能够直接根据转轴510的转速实现磁场的转动,利用磁场与导电件130的配合将转轴510的转速转换为感应电流,再利用感应电流来实现磁力大小控制。
此外,此过程中,只有一个传动件来实现第一磁极110与第二磁极120的安装,且传动轴142与第一磁极110与第二磁极120之间是固定连接,实际传动过程中不会产生磨损,使得本限位装置的可靠性更高。
需要说明的是,“传动单元140用于带动第一磁极110及第二磁极120运动、并使磁场被导电件130切割”的实现方式可以多种,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两个实施例,还包括其他原理等同的实施例,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一实施例中,触发机构100还包括安装单元 (未示出);第一磁极110、第二磁极120及线圈150均安设于安装单元上;或第一磁极110、第二磁极120、线圈150及传动单元140均安设于安装单元上。如此,利用安装单元将触发机构100进行模块化集成,便于进行模块化安装,有利于提高现场安装的效率。
该安装单元的具体结构有多种,如安装架、安装板、安装杆、安装座等等,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计,只要能够实现上述零件的集成安装即可。
具体到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2及图6所示,本申请提供一种区别于现有技术的限速器300,限速器300包括承压件310、以及可转动的抵压件320,承压件310与抵压件320形成夹绳槽330,抵压件320设有连接体322;配合件200 可转动设置,且配合件200还设有与配合部210间隔设置的钩部220,钩部220 与连接体322可拆卸配合。配合件200的自由端处于第一位置时,连接体322 与钩部220钩接,抵压件320远离承压件310设置,使得夹绳槽330打开;配合件200的自由端处于第二位置时,连接体322与钩部220分开,抵压件320 与承压件310形成夹绳槽330。如此,利用抵压件320与承压件310形成夹绳槽 330实现对轿厢钢丝绳400的夹持,增大轿厢运动所需克服的摩擦力,使轿厢运行速度降低。由于只利用抵压件320及承压件310即可实现限速动作,该方式的结构简单又可靠。
如图6所示,进一步地,连接体322可转动设置于抵压件320上,钩部220 设有导向部222。如此,可以进一步减少磨损,同时利用导向部222便于将连接体322导出或导入钩部220内。
在本实施例中,该导向部222呈倒圆角状。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及图2所示,一实施例中,限速器300还包括压缩弹性件340,压缩弹性件340的一端与抵压件320转动连接;当抵压件 320与承压件310形成夹绳槽330时,压缩弹性件340处于压缩状态。如此,利用压缩弹性件340保持抵压件320与承压件310之间的夹持力,即使二者有所磨损,也可以利用压缩弹性件340来保持夹持力。
该压缩弹性件340包括但不限于压缩弹簧。
另一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升降设备,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限速装置。
该升降设备应用了该限速器300,传动零件少,灵敏性更高,可靠性更好,有利于提高轿厢运行的安全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进一步地,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固定传动连接”另一个元件,二者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方式的固定,也可以是不可拆卸连接的固定,只要能够实现力的传递即可,如套接、卡接、一体成型固定、焊接等,在现有技术中可以实现,在此不再累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设置于”或“安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触发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磁极;
第二磁极,所述第二磁极与所述第一磁极间隔设置形成磁场;
导电件,所述导电件可相对于所述第一磁极及所述第二磁极移动,所述导电件包括第一端及第二端;
传动单元,所述传动单元与所述导电件之间绝缘设置,所述传动单元包括用于与转轴固定传动连接的连接部,所述传动单元用于带动所述导电件切割所述磁场,或所述传动单元用于带动所述第一磁极及第二磁极运动、并使所述磁场被所述导电件切割;及
用于产生磁吸力的线圈,所述线圈包括与所述第一端电连接的第一接线端、以及与所述第二端电连接的第二接线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传动轴,所述传动轴设有所述连接部,所述导电件安设于所述传动轴,并与所述连接部间隔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及所述第二端为封闭的环状体,且分别间隔套设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第一接线端通过一电刷与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通过另一电刷与所述第二端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包括曲轴、与所述曲轴转动连接的连接杆、以及滑轨,所述曲轴设有所述连接部;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导电件转动连接,所述滑轨与所述导电件滑动连接;或所述连接杆为两个,且间隔设置于所述曲轴上,两个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磁极及所述第二磁极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磁极及所述第二磁极分别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触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线端通过一软导电件与所述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接线端通过另一软导电件与所述第二端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单元包括传动件,所述传动件设有所述连接部,所述第一磁极及所述第二磁极分别间隔设置于所述连接部的两侧,且分别与所述传动件固定连接,所述导电件固设于预设位置。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触发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发机构还包括安装单元;所述第一磁极、所述第二磁极及所述线圈均安设于所述安装单元上;
或所述第一磁极、所述第二磁极、所述线圈及所述传动单元均安设于所述安装单元上。
8.一种限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触发机构,还包括可动的配合件、以及与所述配合件触发配合的限速器,所述配合件设有用于与所述线圈磁吸配合的配合部;
所述配合件的自由端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线圈间隔设置,所述限速器处于非工作状态;
所述配合件的自由端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配合部与所述线圈磁吸固定,所述限速器处于工作状态;
其中,所述线圈能够带动所述配合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限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件可转动设置,且所述配合件还设有与所述配合部间隔设置的钩部;所述限速器包括承压件、以及可转动的抵压件,所述承压件与所述抵压件形成夹绳槽,所述抵压件设有与所述钩部可拆卸配合的连接体;
所述配合件的自由端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连接体与所述钩部钩接,所述抵压件远离所述承压件设置,使得所述夹绳槽打开;
所述配合件的自由端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连接体与所述钩部分开,所述抵压件与所述承压件形成所述夹绳槽。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限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速器还包括压缩弹性件,所述压缩弹性件的一端与所述抵压件转动连接;当所述抵压件与所述承压件形成所述夹绳槽时,所述压缩弹性件处于压缩状态。
11.一种升降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限速装置。
CN202010236335.9A 2020-03-30 2020-03-30 升降设备、限速装置及触发机构 Pending CN11153293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6335.9A CN111532932A (zh) 2020-03-30 2020-03-30 升降设备、限速装置及触发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6335.9A CN111532932A (zh) 2020-03-30 2020-03-30 升降设备、限速装置及触发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2932A true CN111532932A (zh) 2020-08-14

Family

ID=71974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6335.9A Pending CN111532932A (zh) 2020-03-30 2020-03-30 升降设备、限速装置及触发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3293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3615A (zh) * 2020-09-17 2020-12-18 罗跃红 一种施工升降机多级限速防坠装置
CN112225028A (zh) * 2020-12-17 2021-01-15 广东梯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感应的电梯运行数据采集系统及其采集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78293Y (zh) * 2002-09-27 2003-10-08 广州日立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双向限速器
CN2611337Y (zh) * 2003-04-09 2004-04-14 宁波申菱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双向限速器
CN101087092A (zh) * 2007-03-13 2007-12-12 王晨光 新型大功率直流发电机
CN101546951A (zh) * 2009-05-02 2009-09-30 丁士来 无电枢反应交流发电机
CN101750509A (zh) * 2008-12-12 2010-06-23 魏秋实 超速报警器
CN101920759A (zh) * 2010-08-11 2010-12-22 颜金龙 纯自发电无电瓶环保电动自行车
CN101973203A (zh) * 2010-09-21 2011-02-16 颜金龙 纯自发电无需外加充电环保电动汽车
CN105375733A (zh) * 2015-11-17 2016-03-0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单缸直线式永磁发电机
CN206955396U (zh) * 2017-04-25 2018-02-02 杭州沪宁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限速器触发装置
CN209522438U (zh) * 2018-12-29 2019-10-22 上海龙钰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两级制动的高稳定性电梯限速器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578293Y (zh) * 2002-09-27 2003-10-08 广州日立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双向限速器
CN2611337Y (zh) * 2003-04-09 2004-04-14 宁波申菱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双向限速器
CN101087092A (zh) * 2007-03-13 2007-12-12 王晨光 新型大功率直流发电机
CN101750509A (zh) * 2008-12-12 2010-06-23 魏秋实 超速报警器
CN101546951A (zh) * 2009-05-02 2009-09-30 丁士来 无电枢反应交流发电机
CN101920759A (zh) * 2010-08-11 2010-12-22 颜金龙 纯自发电无电瓶环保电动自行车
CN101973203A (zh) * 2010-09-21 2011-02-16 颜金龙 纯自发电无需外加充电环保电动汽车
CN105375733A (zh) * 2015-11-17 2016-03-02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单缸直线式永磁发电机
CN206955396U (zh) * 2017-04-25 2018-02-02 杭州沪宁电梯部件股份有限公司 限速器触发装置
CN209522438U (zh) * 2018-12-29 2019-10-22 上海龙钰电梯配件有限公司 一种两级制动的高稳定性电梯限速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93615A (zh) * 2020-09-17 2020-12-18 罗跃红 一种施工升降机多级限速防坠装置
CN112225028A (zh) * 2020-12-17 2021-01-15 广东梯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感应的电梯运行数据采集系统及其采集方法
CN112225028B (zh) * 2020-12-17 2021-03-16 广东梯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流感应的电梯运行数据采集系统及其采集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32932A (zh) 升降设备、限速装置及触发机构
CN105636896B (zh) 用于电梯的紧急安全致动器
EP2602222A1 (en) Elevator speed governor
KR20170018884A (ko) 제동 부재 작동 기구
CN1106764A (zh) 线性电机电梯的轨闸装置
CN102239100A (zh) 电梯装置
CN106892321B (zh) 无绳电梯制动安全装置
CN211226131U (zh) 卷扬装置及起重机
CN112850542A (zh) 一种施工电梯安全制动装置
CN212695884U (zh) 一种无接触式直线电机
CN217024946U (zh) 家用电梯
CN113550988B (zh) 一种鼓式电磁刹车装置
CN204873325U (zh) 限速器
CN211687842U (zh) 一种制动装置
CN103227531A (zh) 弧形旋转直线运动电机
JP5288588B2 (ja) 接触力制御装置及び集電装置の接触力制御装置
CN101927928A (zh) 电梯用制动装置
CN112850525A (zh) 一种用于汽车起重机的限动保护装置
CN209468078U (zh) 一种碟刹式双制动电动葫芦
EP3477827A1 (en) Electric motor with a multi-profile, multi-sectional, sliding rotor
CN215817884U (zh) 一种盘式自调节气隙永磁软连接装置
CN212131123U (zh) 一种机器人电磁制动装置
CN219247614U (zh) 一种直线电机配重装置
CN216252497U (zh) 一种高效的伺服直线电机
CN212387520U (zh) 带触发机构的电梯制停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