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32100A -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32100A
CN111532100A CN202010241902.XA CN202010241902A CN111532100A CN 111532100 A CN111532100 A CN 111532100A CN 202010241902 A CN202010241902 A CN 202010241902A CN 111532100 A CN111532100 A CN 1115321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y valve
valve
inlet end
motor
outlet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190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32100B (zh
Inventor
刘劲松
刘子萌
张栋杰
李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4190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3210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321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21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321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3210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007Combined heating, ventil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271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 B60H1/00278HVAC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vehicle parts or components and being connected to the vehicle HVAC unit for the batter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HARRANGEMENTS OF 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OTHER AIR-TREA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SSENGER OR GOODS SPACES OF VEHICLES
    • B60H1/00Heating, cooling or ventilating [HVAC] devices
    • B60H1/00321Heat exchangers f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 B60H1/00342Heat exchangers for air-conditioning devices of the liquid-liquid typ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K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ROPULSION UNITS OR OF TRANSMISSIONS IN VEHICLES;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PLURAL DIVERSE PRIME-MOVERS IN VEHICLES; AUXILIARY DRIVES FOR VEHICLES; INSTRUMENTATION OR DASHBOARDS FOR VEHICLES; ARRANGEMENTS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AIR INTAKE, GAS EXHAUST OR FUEL SUPPLY OF PROPULSION UNITS IN VEHICLES
    • B60K11/00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K11/02Arrangement in connection with cooling of propulsion units with liquid cooling
    • B60K11/04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radiators, radiator shutters, or radiator blind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3Cooling or keeping col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Types of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15Heating or keeping w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2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1M10/625Vehic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60Heating or cooling; Temperature control
    • H01M10/66Heat-exchang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ells and other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or fuel cells
    • H01M10/663Heat-exchang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cells and other systems, e.g. central heating systems or fuel cells the system being an air-conditioner or an engin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2220/00Batteries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H01M2220/20Batteries in motive systems, e.g. vehicle, ship, plan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ir-Conditioning For Vehicles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机回路、电池回路和四通阀,电机回路和电池回路通过四通阀并联;电机回路包括:依次通过冷却液管路串联的第一膨胀水壶、第一水泵、充电器和电机,电机的出口端与四通阀的第一进口端连接,四通阀的第一出口端连接第一膨胀水壶的进口端;电池回路包括:依次通过冷却液管路串联的第二膨胀水壶、第二一水泵和电池组,电池组的出口端连接四通阀的第二进口端,四通阀的第二出口端连接第二膨胀水壶的进水端。本发明所涉及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使用的零部件少,成本低,同时拥有乘员舱热泵空调系统制冷和制热,电池冷却和加热,电机冷却和热回收,外部蒸发器化霜除冰等功能。

Description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热力系统或车辆热管理系统不同,混合动力汽车调整了车内的能源利用体系,整个过程具有多热源、多温区及变温度等特点,相比于传统燃油车及电动车拥有更为复杂的能量利用网络,热载荷也更多元及复杂,许多负载元件对热量管理的需求条件较为苛刻,尤其像电池等。
目前,现有的大多数混合动力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其各个热管理支路相互独立,未将电池、电机、发动机、空调等热管理系统集成在一起,造成车内空间利用率低下,热量也未能得到合理的分配与配合。少数研究即便考虑到此方面,但其系统形式相对简单、集成度低,满足工况有限,对能量的利用方式也较为传统和简单,亦有改进余地。热管理系统的集成度是十分重要的,提高集成度,综合车辆热管理是解决成本、重量和尺寸挑战的一个途径。电力电子与电机的集成与其他现有车辆系统一起进行热管理也是降低电力驱动系统成本的一个途径。由于现有混合动力汽车未安装电池加热功能,在冬季时虽然没有额外消耗电能对其进行加热,并且在低温环境下,电池的续航和耐久都会下降。
因此亟需提供一种能够利用电机产生的热量为混合动力汽车电池加热的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能够提高电池的活性、续航里程和用户好感度。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机回路、电池回路和四通阀,所述电机回路和所述电池回路通过所述四通阀并联;
所述电机回路包括:依次通过冷却液管路串联的第一膨胀水壶、第一水泵、充电器和电机,所述电机的出口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一进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一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一膨胀水壶的进口端;
所述电池回路包括:依次通过冷却液管路串联的第二膨胀水壶、第二一水泵和电池组,所述电池组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进口端,所述四通阀的第二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膨胀水壶的进水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加热回路,所述加热回路包括:依次通过所述冷却液管路连接的第二水泵、加热器、暖风芯体和第一三通阀;
所述第二水泵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出口端,所述暖风芯体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膨胀水壶的进水端;
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一进口端连接所述暖风芯体的出口端,所述第一三通阀的第二进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出口端,所述第一三通阀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膨胀水壶的进水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冷却器,所述冷却器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出口端,所述冷却器的出口端连接第二膨胀水壶的进水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一单向阀;
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出口端,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进口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低温散热器;
所述电机回路还包括第四三通阀,所述第四三通阀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电机一端,所述第四三通阀的第一出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一进口端,所述第四三通阀的第二出口端连接所述低温散热器的进口端,所述低温散热器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一进口端。
进一步地、还包括:空调回路;
所述空调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液气分离器、压缩机、内部冷凝器、常开电磁阀、外部换热器、第二单向阀、第一电子膨胀阀、蒸发器。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回路还包括: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却器的入口,所述冷却器的出口连接所述液气分离器。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回路还包括:第三电子膨胀阀和第一常闭电磁阀,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与所述常开电磁阀并联;所述第一常闭电磁阀的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和所述常开电磁阀之间,所述第一常闭电磁阀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空调回路还包括:第二常闭电磁阀,所述第二常闭电磁阀的一端与所述外部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二常闭电磁阀的另一端与所述液气分离器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三通阀、第四三通阀、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均为可调流量控制阀。实施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的原理图清晰不复杂,使用的零部件少,成本低,同时拥有乘员舱热泵空调系统制冷和制热,电池冷却和加热,电机冷却和热回收,外部蒸发器化霜除冰等功能。并且能够提高能源利用率及车辆安全系数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
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又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员舱制冷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回路为电池降温的结构示意图;
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回路为电池和乘员舱同时降温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乘员舱常规制热和chiller热回收制热同时运行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外部蒸发器化霜除冰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第一膨胀水壶,2-第一水泵,3-充电器,4-电机,5-四通阀,;6-第一三通阀,7-第二水泵,8-加热器,9-暖风芯体,11-第二膨胀水壶,12-第三水泵,13-电池组,14-冷却器,15-第一单向阀,16-低温散热器,17-第二三通阀,18-液气分离器,19-压缩机,20-内部冷凝器,21-常开电磁阀,22-外部换热器,23-第二单向阀,24-第一电子膨胀阀,25-蒸发器,26-第二电子膨胀阀,27-第三电子膨胀阀,28-第一常闭电磁阀,29-第二常闭电磁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电路连接,也可是通信连接。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包括:电机回路、电池回路和四通阀5,所述电机回路和所述电池回路通过所述四通阀5并联;
所述电机回路包括:依次通过冷却液管路串联的第一膨胀水壶1、第一水泵2、充电器3和电机4,所述电机的出口端与所述四通阀5的第一进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5的第一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一膨胀水壶1的进口端;
所述电池回路包括:依次通过冷却液管路串联的第二膨胀水壶11、第二一水泵12和电池组13,所述电池组13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5的第二进口端,所述四通阀5的第二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膨胀水壶11的进水端。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图2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还包括:加热回路,所述加热回路包括:依次通过所述冷却液管路连接的第二水泵7、加热器8、暖风芯体9和第一三通阀6;
所述第二水泵7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5的第二出口端,所述暖风芯体9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膨胀水壶11的进水端;
所述第一三通阀6的第一进口端连接所述暖风芯体9的出口端,所述第一三通阀6的第二进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5的第二出口端,所述第一三通阀6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膨胀水壶11的进水端。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图3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还包括:冷却器14,所述冷却器14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5的第二出口端,所述冷却器14的出口端连接第二膨胀水壶11的进水端。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图4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还包括:第一单向阀15;
所述第一单向阀15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5的第二出口端,所述第一单向阀15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5的第二进口端。
在上述实施例基础上,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图5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进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还包括:低温散热器16;
所述电机回路还包括第四三通阀17,所述第四三通阀17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电机4一端,所述第四三通阀17的第一出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5的第一进口端,所述第四三通阀17的第二出口端连接所述低温散热器16的进口端,所述低温散热器16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5的第一进口端。
具体地、第一膨胀水壶1用于当发动机运转时,冷却液会在电机回路中不停循环,中途会流经第一膨胀水壶1,如果压力过高,或者冷却液过量,多余的气体及冷却液将从第一膨胀水壶1的旁通水道流出,避免冷却系统压力过高,造成暴管的恶劣后果。第一水泵2用于驱动冷却液管路中冷却液的定向流动。充电器3用于为电机4提供电压或电流的转换。电机4用于驱动车辆的行驶。
需要说明的是,充电器3、电机4及暖风芯体9与冷却液管路的连接方式均不是直接接触,均为冷却液管路连接其可加热或可制冷的部位。可以理解的是,冷却液在本说明书实施例中也不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进行设置。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电机4可以包括前置电机和后置电机,前置电机用于驱动车辆前轮,后置电机用于驱动车辆后轮。
具体的,低温散热器16,其主要作用是给电机回路或者电池回路进行降温。
Chiller:作为热交换器,一侧通过冷媒,一侧通过冷却液,冷却液和冷媒进行热交换,主要目的是给冷却液降温或者回收冷却液中的热量。
加热器8HVH:为液体加热加热器(PTC),其主要作用是在冬季时为乘员舱或电池提供热源。
本说明书实施例提出了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能够在电机4发热时实现利用电机4产生的热量对乘员舱进行加热,避免了热量的流失,提高了能源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整车能源的损耗,同时提高混合动力汽车的驾驶里程,并且本申请提出的系统结构清晰、成本低、更安全。
具体地、电机回路中还可以设置有第二三通阀17,第二三通阀17可以设置有两个出口端和一个进口端,第一进口端和第二进口端可以分别连接四通阀5的第一进口端和所述低温散热器16的进口端,第二三通阀17进口端连接电机4。
示例地、当电池组13不需要电机4产生的热能加热时,可以控制四通阀5关闭第二进口端和第二出口端,开启第一进口端和第一出口端,使得冷却液不流电池回路,实现电机回路的自循环,以达到电机4降温的功能。此种情况下电机回路处于自保温的状态,这时候电机回路的热量不会被热回收利用,并且电机回路的冷却液也不需要经过散热器进行降温。
当乘员舱并无制热需求,但是正副驾的温度设定不同,这时候就需要利用电机4的热量来加热暖风芯体9,通过调节温度风门的位置来调节通过暖风芯体9的冷风的温度,从而实现不同温区调节的效果,同时电机回路也可以得到降温。
示例地、在乘员舱需要加热器8单独加热时,可以控制第一三通阀6,使得第二水泵7、加热器8、暖风芯体9及第一三通阀6构成单独热循环回路。
示例地、在电机4、电池组13和乘员舱同时需要加热器8加热时,可以控制第二三通阀17和第一三通阀6,使得第二水泵7、加热器8、第一三通阀6、第一膨胀水壶1、第一水泵2、充电器3、电机4、四通阀5及第二水泵7构成单独热循环回路,以供加热器8加热电机4。
具体的,电池组13用于为混合动力汽车提供电力,电池组13可以设置有多个,电池组13与第二水泵7的连接方式为冷却液管路连接,冷却液管路连接电池组13的散热片,以使电池组13升温或降温。冷却器14可以是热交换器或chiller。
示例地、在电池组13需要保持恒定温度时,电池回路可以实现自循环。
在电池组13需要加热时可以有至少两种方式进行加热,其一:加热器8为电池组13进行加热,通过第二水泵7、加热器8、第一三通阀6、第二膨胀水壶11、第二一水泵12和电池组13及四通阀5构成加热回路,进而加热电池组13,由于电机回路与加热回路并联,可以实现加热器8对电机4的加热;其二:电机4产生的热量对电池组13进行加热,电机回路与电池回路通过四通阀5并联,电机4产生的热量通过冷却液传输给电池组13,实现电池组13的加热,具体回路可以是四通阀5、冷却器14、第二膨胀水壶11、第二一水泵12、电池组13机四通阀5。
在电池组13需要冷却时可以有至少两种方式进行冷却,其一:加热回路在加热器8不工作时,可以扩大电池回路的冷却液容量,增大电池组13冷却效率;其二:电机4产生的热量小于电池组13热量时,电机回路与电池回路通过混水设备5并联,电池组13产生的热量可以通过混水设备5传递给电机回路,增大电池组13冷却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电池或电机4的热量也可以通过冷却器14进行降温或热回收。电池回路的温度较高,需要开启压缩机19,通过chiller从电池回路吸热,达到电池回路温度降低的目的,此时乘员舱可能有制冷需求,也可能没有制冷需求。
电池回路的温度相对于环境温度高10℃以上时,乘员舱可以通过回收电池的热量来制热,此时乘员舱有制热需求。
具体的,第一膨胀水壶1可以设置有导水管,导水管连接第一膨胀水壶1和低温散热器16,在第一膨胀水壶1压力过大时,导水管可以保持第一膨胀的压力平衡,避免压力过大发生危险。
示例地、当电机4需要冷却时,可以通过低温散热器16进行冷却,具体冷却回路可以是:第一膨胀水壶1、第一水泵2、充电器3、电机4、第二三通阀17、低温散热器16、四通阀5及第一膨胀水壶1。
当电机4和电池都需要冷却时,也可以通过低温散热器16进行同时冷却,具体冷却回路可以是:第一膨胀水壶1、第一水泵2、充电器3、电机4、第二三通阀1、低温散热器16、四通阀5、第一三通阀6、第二膨胀水壶11、第二水泵7、电池组13、四通阀5及第一膨胀水壶1。如果此时电机回路的温度很高,此种回路不能开启,因为电机回路中的热水会造成电池回路水温升高,严重可导致电池不可逆的损坏。
当电机4和电池都需要冷却时,也可以通过冷却器14进行同时冷却,具体冷却回路可以是:第一膨胀水壶1、第一水泵2、充电器3、电机4、第二三通阀17、四通阀5、冷却器14工作状态、第二膨胀水壶11、第二水泵7、电池组13、四通阀5及第一膨胀水壶1。如果此时电机回路的温度很高,此种回路不能开启,因为电机回路中的热水会造成电池回路水温升高,严重可导致电池不可逆的损坏。
电机4电池串联冷却器14热回收时,此种情况的环境温度一般都比较低,热回收的热量主要用于乘员舱的热泵制热,水泵可以通过chiller从电机4和电池进行吸热。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又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还包括:空调回路;
所述空调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液气分离器18、压缩机19、内部冷凝器20、常开电磁阀21、外部换热器22、第二单向阀23、第一电子膨胀阀24、蒸发器25。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回路还包括:第二电子膨胀阀26,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26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23的出口,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26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却器14的入口,所述冷却器14的出口连接所述液气分离器18。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回路还包括:第三电子膨胀阀27和第一常闭电磁阀28,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27与所述常开电磁阀21并联;所述第一常闭电磁阀28的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25和所述常开电磁阀21之间,所述第一常闭电磁阀2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26一端。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回路还包括:第二常闭电磁阀29,所述第二常闭电磁阀29的一端与所述外部换热器22连接,所述第二常闭电磁阀29的另一端与所述液气分离器18连接。
液气分离器18ACCU,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管路中的液体冷媒,保证进入压缩机19的为气态冷媒,防止压缩机19产生液击。
内部冷凝器20,无论制冷和制热模式均通过该冷凝器。
外部换热器22,在制冷时其作为冷凝器使用,在制热时其作为蒸发器25使用。
蒸发器25,乘员舱有制冷需求时开启,主要作用是制冷除湿。
示例地、如图7所示,图7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乘员舱制冷回路的结构示意图;当乘员舱制冷,开启压缩机19通过蒸发器25进行制冷。
示例地、如图8所示,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回路为电池降温的结构示意图;当电池需要快速降温时,开启图8制冷回路,此时,蒸发器25没有工作,也就是乘员舱并没有制冷请求。
示例地、如图9所示,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回路为电池和乘员舱同时降温的结构示意图,乘员舱制冷和电池降温,此种情况乘员舱有制冷需求,电池也有降温需求,因此同时开启来满足乘员舱和电池的降温需求。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空调回路还可以对乘员舱常规制热,通过内部冷凝器20放热,再通过外部蒸发器25从环境中吸热,来达到乘员舱制热的目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chiller还可以对乘员舱进行热回收,具体回路可以是:液气分离器18、压缩机19、内部冷凝器20、第三电子膨胀阀27、冷却器14、液气分离器18。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图10为乘员舱常规制热和chiller热回收制热同时运行的结构示意图,乘员舱常规制热和chiller热回收制热同时运行,此种情况外部蒸发器25和chiller蒸发器25同时开启吸热,内部冷凝器20放热,来达到乘员舱制热的目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图11为外部蒸发器25化霜除冰的结构示意图,外部蒸发器25化霜除冰,此种情况分两种:
1车辆在露天的环境中停车一段时间后,因为天气的原因导致了车辆上有一层较厚的冰层,这时候外部蒸发器25和散热器的表面也有冰层存在,这时候常规热泵制热是无法开启的,因为外部蒸发器25已经被冰层覆盖,空气无法通过进行换热,因此要先除冰,除冰的原理就是外部蒸发器25做冷凝器使用,冷凝器放出热量给表面的冰层,此时chiller作为蒸发器25从冷却回路吸热吸收电机4的热或者电池的热,或者同时吸收电机4电池的热,冰层慢慢融化,除冰完成后就可以开启常规热泵制热通过内部冷凝器20放热,外部蒸发器25从环境空气中吸热,如果没有此除冰功能,车辆无法开启热泵给乘员舱制热,只能开启加热器(PTC),会造成能耗增加。
2车辆在行驶的过程中,在冬季低温2℃左右环境下,外界湿度较大时,蒸发器25运行一段时间后表面会慢慢的结霜,蒸发器25结霜到一定程度会影响蒸发器25的吸热,从而导致压缩机19吸气压力过低,触发压缩机19低压保护停机,乘员舱制热停止后只能开启加热器(PTC)对乘员舱进行加热,此时能耗会增加,续航里程会降低。这时候把运行模式切换到化霜除冰模式,可以短时间内把霜除掉,除掉后再切换至常规热泵模式制热,这种情况下不用开启加热器(PTC)制热,满足乘员舱制热需求的同时,能耗又比较低。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说明书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三通阀17、第一三通阀6、第三三通阀10、第二三通阀17、第一单向阀15、常开电磁阀21、第二单向阀23、第一电子膨胀阀24、第二电子膨胀阀26、第三电子膨胀阀27、第一常闭电磁阀28、第二常闭电磁阀29均为可调流量控制阀。
另一种情况为外部蒸发器25结冰,热泵通过chiller从电机4和电池进行吸热,外部蒸发器25达到除冰的目的。外部蒸发器25对应图中的outer condenser,其既可以做蒸发器25使用系统制热时也可以做冷凝器使用系统制冷时。
本发明为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可使用在PMA平台项目或者其他电动车配热泵系统的平台。
本发明所涉及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的创新点为原理图清晰不复杂,使用的零部件少,成本低,同时拥有上述的乘员舱热泵空调系统制冷和制热,电池冷却和加热,电机4冷却和热回收,外部蒸发器25化霜除冰等功能。
并且本发明提供的冷却液回路至少有三条,分别是电机回路,电池回路和暖风回路,每条回路都可以单独运行而不受其他回路的干扰,同样每两条回路又可以单独进行混合而不受另外一条回路的影响,同时在电机回路三通阀或者电池回路三通阀失效时,可以通过控制电池回路或者电机回路的三通阀,而达到电机4热水无法进入到电池回路的目的。唯一的失效情况就是电机回路的三通阀和电池回路的三通阀同时失效。假如三通阀的失效率为1%,那么两个三通阀同时失效发生的概率就变成了万分之一。
功能安全是纯电动车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主要是考虑不能让电机回路温度较高的热水进入到电池,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因为电池有进水温度的要求,进水温度超过45℃后,会触发电机4降功率,乘客满意度会降低。
2、进水温度超过50℃后,会触发切断电机4动力,造成车辆失去动力,如果在高速上行车时发生车辆失去动力的情况,安全风险极大。
3、进水温度超过50℃后,如果不切断电机4动力,车辆继续行驶会造成电池回路温度继续上升,会造成电池温度过高燃烧,甚至爆炸的风险。
考虑到零部件无法做到百分之百的不失效,为了满足功能安全的要求,当电机回路的第二三通阀17损坏在进HUB的位置时,此时可以通过调节电池回路的第三三通阀10到小循环的位置,可以避免电机4中的热水进入到电池。除非电池回路的第三三通阀10也损坏,才会造成电机4的热水进入到电池。
如果一个水阀损坏的概率是百分之一,两个水阀同时损坏的概率就是万分之一。
所以本申请提供的混合动力汽车热管路系统,相当于把电池热失控的风险降低了100倍,提高了车辆的安全性。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本领域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进行接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和变型。

Claims (10)

1.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机回路、电池回路和四通阀(5),所述电机回路和所述电池回路通过所述四通阀(5)并联;
所述电机回路包括:依次通过冷却液管路串联的第一膨胀水壶(1)、第一水泵(2)、充电器(3)和电机(4),所述电机的出口端与所述四通阀(5)的第一进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5)的第一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一膨胀水壶(1)的进口端;
所述电池回路包括:依次通过冷却液管路串联的第二膨胀水壶(11)、第二一水泵(12)和电池组(13),所述电池组(13)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5)的第二进口端,所述四通阀(5)的第二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膨胀水壶(11)的进水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回路,所述加热回路包括:依次通过所述冷却液管路连接的第二水泵(7)、加热器(8)、暖风芯体(9)和第一三通阀(6);
所述第二水泵(7)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5)的第二出口端,所述暖风芯体(9)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膨胀水壶(11)的进水端;
所述第一三通阀(6)的第一进口端连接所述暖风芯体(9)的出口端,所述第一三通阀(6)的第二进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5)的第二出口端,所述第一三通阀(6)的出口端连接所述第二膨胀水壶(11)的进水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冷却器(14),所述冷却器(14)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5)的第二出口端,所述冷却器(14)的出口端连接第二膨胀水壶(11)的进水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单向阀(15);
所述第一单向阀(15)的进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5)的第二出口端,所述第一单向阀(15)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5)的第二进口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低温散热器(16);
所述电机回路还包括第四三通阀(17),所述第四三通阀(17)的进口端连接所述电机(4)一端,所述第四三通阀(17)的第一出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5)的第一进口端,所述第四三通阀(17)的第二出口端连接所述低温散热器(16)的进口端,所述低温散热器(16)的出口端连接所述四通阀(5)的第一进口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调回路;
所述空调回路包括依次串联的液气分离器(18)、压缩机(19)、内部冷凝器(20)、常开电磁阀(21)、外部换热器(22)、第二单向阀(23)、第一电子膨胀阀(24)、蒸发器(2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回路还包括:第二电子膨胀阀(26),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26)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单向阀(23)的出口,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26)另一端连接所述冷却器(14)的入口,所述冷却器(14)的出口连接所述液气分离器(18)。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回路还包括:第三电子膨胀阀(27)和第一常闭电磁阀(28),所述第三电子膨胀阀(27)与所述常开电磁阀(21)并联;所述第一常闭电磁阀(28)的一端连接所述蒸发器(25)和所述常开电磁阀(21)之间,所述第一常闭电磁阀(28)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26)一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回路还包括:第二常闭电磁阀(29),所述第二常闭电磁阀(29)的一端与所述外部换热器(22)连接,所述第二常闭电磁阀(29)的另一端与所述液气分离器(18)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三通阀(6)、第四三通阀(17)、第一单向阀(15)和第二单向阀(23)均为可调流量控制阀。
CN202010241902.XA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 Active CN1115321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1902.XA CN111532100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1902.XA CN111532100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2100A true CN111532100A (zh) 2020-08-14
CN111532100B CN111532100B (zh) 2024-04-12

Family

ID=71976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1902.XA Active CN111532100B (zh) 2020-03-31 2020-03-31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32100B (zh)

Cited B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0307A (zh) * 2018-02-07 2019-04-02 骆驼集团武汉光谷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散热片
CN113071285A (zh) * 2021-03-05 2021-07-06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副水箱总成和热管理系统
CN113119688A (zh) * 2021-05-17 2021-07-1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76623A (zh) * 2021-05-27 2021-08-20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混动汽车双膨胀水箱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614144A (zh) * 2022-03-10 2022-06-10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
CN114619832A (zh) * 2021-03-29 2022-06-1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4649609A (zh) * 2021-05-31 2022-06-2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车辆
CN115027205A (zh) * 2022-06-21 2022-09-09 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
CN115139751A (zh) * 2022-09-05 2022-10-04 浙江凌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热管理集成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5610187A (zh) * 2022-11-28 2023-01-17 湖北美标汽车制冷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15626023A (zh) * 2020-09-22 2023-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29161A1 (en) * 2012-05-23 2015-05-14 Denso Corporatio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N107097664A (zh) * 2017-04-25 2017-08-29 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多回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08482067A (zh) * 2018-05-21 2018-09-04 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多回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08501658A (zh) * 2018-06-12 2018-09-07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CN108749517A (zh) * 2018-08-02 2018-11-06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DE102017121188B3 (de) * 2017-09-13 2019-02-21 Borgward Trademark Holdings Gmbh Fahrzeug-Thermomanagementsystem und Fahrzeug
CN208559081U (zh) * 2018-05-21 2019-03-01 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型智能化多回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10816207A (zh) * 2019-10-31 2020-02-21 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集成式综合热管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129161A1 (en) * 2012-05-23 2015-05-14 Denso Corporation Thermal management system
CN107097664A (zh) * 2017-04-25 2017-08-29 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化多回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DE102017121188B3 (de) * 2017-09-13 2019-02-21 Borgward Trademark Holdings Gmbh Fahrzeug-Thermomanagementsystem und Fahrzeug
CN108482067A (zh) * 2018-05-21 2018-09-04 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节能型多回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208559081U (zh) * 2018-05-21 2019-03-01 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型智能化多回路电动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08501658A (zh) * 2018-06-12 2018-09-07 上海加冷松芝汽车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汽车
CN108749517A (zh) * 2018-08-02 2018-11-06 威马智慧出行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
CN110816207A (zh) * 2019-10-31 2020-02-21 上海思致汽车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集成式综合热管理系统

Cited B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60307A (zh) * 2018-02-07 2019-04-02 骆驼集团武汉光谷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散热片
CN115626023A (zh) * 2020-09-22 2023-01-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5626023B (zh) * 2020-09-22 2024-03-0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3071285A (zh) * 2021-03-05 2021-07-06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副水箱总成和热管理系统
CN113071285B (zh) * 2021-03-05 2023-09-12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副水箱总成和热管理系统
CN114619832A (zh) * 2021-03-29 2022-06-14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4619832B (zh) * 2021-03-29 2023-11-28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3119688A (zh) * 2021-05-17 2021-07-1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的整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3276623A (zh) * 2021-05-27 2021-08-20 东风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混动汽车双膨胀水箱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4649609A (zh) * 2021-05-31 2022-06-21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车辆
CN114649609B (zh) * 2021-05-31 2024-09-13 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及车辆
CN114614144A (zh) * 2022-03-10 2022-06-10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
CN114614144B (zh) * 2022-03-10 2023-11-10 海信集团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
CN115027205B (zh) * 2022-06-21 2024-05-14 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
CN115027205A (zh) * 2022-06-21 2022-09-09 智己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整车热管理系统
CN115139751B (zh) * 2022-09-05 2023-01-10 浙江凌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热管理集成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5139751A (zh) * 2022-09-05 2022-10-04 浙江凌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热管理集成系统及电动汽车
WO2024051040A1 (zh) * 2022-09-05 2024-03-14 浙江凌昇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热管理集成系统及电动汽车
CN115610187A (zh) * 2022-11-28 2023-01-17 湖北美标汽车制冷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汽车热管理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32100B (zh) 2024-04-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32100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
CN110549817B (zh) 热流管理设备以及用于运行热流管理设备的方法
CN110884318B (zh) 用于混合动力车辆部件的热管理的系统
US9649909B2 (en) Vehicle heat management system including a switching valve
CN108327482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08973591B (zh) 电动汽车温度调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107042U (zh) 车辆的热管理系统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9079590U (zh) 一种热泵空调系统和汽车
CN113085485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用整车集成化热管理系统
CN109760485B (zh) 一种具有制冷/制热/辅助电池包散热功能的二氧化碳系统
CN111532099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13386527A (zh) 一种纯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控制方法及纯电动汽车
CN111532101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电池加热系统
CN111497554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热回收系统
CN115716395A (zh) 用于电动车辆的热管理系统、热管理方法及电动车辆
JP2012091547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用冷房装置
CN214240344U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以及热管理系统
KR20230091160A (ko) 자동차의 열 시스템 및 열 시스템 작동 방법
CN112455187A (zh) 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及电动汽车
CN219446676U (zh) 热管理系统及车辆
CN111703269A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除霜系统
CN208263921U (zh) 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
CN113400892B (zh) 一种电动车辆整车热管理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9381734U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热管理系统
CN115071363A (zh) 一种基于热泵的纯电动汽车整车热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328

Address after: 310051 No. 1760, Jiangling Road, Hangzhou, Zhejiang, Binjiang District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liankong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336 818 Binhai two road, Hangzhou Bay New District, Ningbo, Zhejiang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GEELY AUTOMOBIL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o.,Ltd.

Applicant before: ZHEJIANG GEELY HOLDING GROUP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