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90A - 道轨运输系统工程 - Google Patents

道轨运输系统工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90A
CN1115290A CN 94108150 CN94108150A CN1115290A CN 1115290 A CN1115290 A CN 1115290A CN 94108150 CN94108150 CN 94108150 CN 94108150 A CN94108150 A CN 94108150A CN 1115290 A CN1115290 A CN 11152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ck
locomotive
road
layer
transpor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 9410815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增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9410815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29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9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道轨运输系统工程是交通运输业中一项新的交通运输系统工程。是为了解决现有地面道路系统在建造时对耕地面积的大量占用;缓解汽车运输对能源需求的大量消耗,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造成大量污染;缓解现有地面道路运输严重拥挤阻塞,跟不上时代发展的需求等问题。本系统工程充分利用地面与上方空间,设制多层次的立体交通运输网络,实行多层、多道、多轨的道轨综合运输系统,并为这套道轨系统设制新的更优化的交通运输工具,开创一条全新的道路运输系统。

Description

道轨运输系统工程
道轨运输系统工程是交通运输业中一项新的交通运输制造业工程。这项工程的主要特征是:充分利用地面与上方空间,架设框架式结构的多层次的立体交通运输道路系统,进行道轨化运输。本发明中的所谓道轨化,其中包括轨道、轨迹、导轨等。道轨系统的架设,除地面层需专用道路进行道轨铺设外,其它以上各层都可在现有一般道路(如一般等级公路,高速公路及铁路或广野)的上方空间架设,可使目前在地面的道路和运输,能够部分地进入空间建造与运输,减少现在建造道路(公路、铁路)时对耕地面积的大量占用,这对将来人口的增长有重要的意义。整个道路采用道轨化综合运输,可充分利用道轨运输的许多优点如:减少地面道路运输中因路面不平、硬度不够造成的摩擦损失了,利用了道轨中固定集中的受力范围了,它的运行方式有利于设制使用电力机车驱动系统了,有利于人们的控制了等等。可以在建造时使整个系统工程的构造及各个组成部分的结构做到更优化。如减轻自身重量的设计制造,提高有效载荷能力;降低造价成本;如实行电力机车驱动系统可省去燃料系统的负载和燃料动力系统复杂笨重的构造,及燃料引起的危险因素与燃烧时排放的有害气体;便于维修制造等。使用道轨运行可博采现今火车、飞机、汽车、过山车等众多运输工具的特长与运行机制,综合设计制造新的运输工其。如电力机车,电刀道轨列车,道轨飞车等。这种道轨飞车因采用了飞机机翼产生空气动力学的升力原理,设制安装了飞翼升力系统,使其运行时处于悬浮状态中,减少了因地球的重量引力产生的运动摩擦消耗,同时其运行时又似火车与过山车般的道轨运行机制,并接装了道轨套控安全刹车系统,又可免除燃料系统的负担及其危险因素,可做到更安全舒适,实现电器化运输。
整个道轨系统工程的道路系统采用框架式结体,可节省原材料使用,减轻系统本身负担。地面以上的第二层道路系统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作为主体受力系统,可做到受力范围更大,更均匀,这样的框架结体可使第二层道轨路面做得更宽大,适合铺设多种机车道的道路系统,便于建造多种交通工具都可使用的综合道轨运输层。如现今通用小型汽车的车道,这种小车道宜采用四轨双道交叉运行机制,在适当地方设置交叉变道行驶通口,以解决越道超车的灵活性,可解决因机车半路故障造成道路阻塞问题。并在每条道的两则根据普通小汽车两边前后轮基本固定,而两边的轮距又相差不大的实际情况,在道侧设置一定高度的限轮行驶装置,可使汽车在道轨中行驶更安全,在第二层还设制小型道轨专用列车道,和将要研制的小型飞车道。
另外,道路系统采用框架结构,只要在设计建造时留有足够的载重负荷安全系数,就可尽量减少对框架体积重量的设计建造,并利用道轨较固定集中的受力范围,可使路面有选择地简化不必要的材料使用,降低造价成本。又因道轨运输系统是实行分层、分道、分车、分体积重量的编导运输,可在道路框架建造时,只要每层留中安全高度即可,或在进入的起点加设限制高度的安全装置,就可尽量降低每一层框架的架设高度,这对简化整个道路框架的结构设计建造有重要的实际作用。如由于第二层是小型机车使用的综合道轨运输层,所以第三层与第二层之间的框架高度更是尽可能架设得更矮,使连接第三层的道路框架结构做得更简洁些,这样就可使第三层框架用全钢件材料架设,当然可用钢筋混凝土架设。而且由于第三层是道轨飞车专用道轨层(就现时三层构思设计而言),这种道轨飞车设制有可产生升力的机翼系统,按照道理推测,其运行过程应该不会对道轨系统产生太重的负荷应力,所以第三层的框架结构也应做得更为简结实用些。必要时开发架设第四层作为道轨飞车专用层,这样第三层就可改为小型机车运输层。
综上所述的原理、观点、构造、构思设计和使用的范围,按照当今的科技水平,和现有的原材料及其生产技术,要实现建造框架式结体的道轨运输系统工程是完全可行的,其成本造价和建造工艺也是现实合算的,更何况这道轨运输系统工程比起现今传统的地面交通运输工具有更多无可相比的优越性。另外,如建造了道轨系统工程,可为当今通讯线路系统的架设提供现成的条件,减少通讯线路架设的费用。
附图注:第一层是重、大物资道轨运输层;第二层是综合道轨运输层(包括通用小汽车、道轨专用列车、小型飞车;第三层是目前构思设计的“道轨飞车”专用道轨层(即顶层)。其中(1)路基,(2)第一层道轨路面,(3)地面,(4)第二层道轨路面,(5)框架结构,(6)第三层道轨路面,(7)第一层重大物资道轨列车,(8)通用小汽车,(9)道轨轻便专用列车,(10)道轨飞车。

Claims (3)

  1. 一、道轨运输系统工程中道轨道路系统的设计制造与应用开发。
    1、道轨架设在结构上的综合性。其主要特征是:道路整体实行框架式架设,成立体状多层次三层结构。每层都铺设二条以上的路轨,实行双向行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系统,其运输的特征是:每层各道都采用轨道式的运行机制。
    3、根据权利要求1与2所述的道路运输系统,其特征是:地面第一层铺设适合重型物资运输的道轨路面。第二层是钢盘混凝土的框架结构系统,上面铺设各不相同的道与轨。其中包括(1)现今通用小型汽车行驶的道轨。(2)小型道轨列车专用的道轨。(3)构思中将设制的包括轿车型的各种小型“飞车”使用的道轨。第三层是钢筋混凝土或全钢材料框架结构,并铺设适合于较大型“道轨飞车”使用的专用轨道。
    本发明是一种道路系统,属市政工程。现有的道路系统是单层多道式的,占用大量土地,又不能充分利用有限的道路空间。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多层次又可综合使用的道路系统。在必要时可加设第四层作为道轨系统的顶层供道轨飞车专用,而第三层改为小型机车道轨运输层。
    本发明优点在于:道路结构是沿空中多层次立体式架设,可大大减少对土地的占用面积,整体实行框架式结构和道轨运行的重点受力负荷,可减少建造时的材料使用,降低造价成本,道路采用道轨式运行,可减少地面不平的摩擦损耗,有利于使用电力机车驱动系统,减少对燃料的需求,又可免除对环境造成污染。
  2. 二、道轨运输系统——即交通运输工具。根据权利要求一的特征和包含的内容,设计制造适合应用于本系统的交通运输工具。
    1、地面层为解决重型大物资运输设制动力机车,此机车的特征是:用电力驱动机车实行道轨运行,实行平板拖挂或箱体连接拖挂,拖5—10节的功力系统,使其具有汽车运输的灵活性,又有火车运输的相对集中统一性。减轻动力运输系统本身的重量设计制造。
    2、第二层中小型道轨列车的设计制造与应用开发,此道轨列车的特征是:有似火车箱体般的小型箱体与连挂,有似过山车般的道轨运行机制,用电力驱动系统拖载,整体机车采用轻便结构,运行时采用道轨套控防脱轨的刹车安全装置。以轻便灵活多班次作为其运输特点。
    3、设制开发道轨用兼公路用“小型飞车”。这种“小型飞车”的最大特征是:在其顶部安装有小翼展的三角形“飞翼”。此飞翼的功能作用似飞机的机翼,可应用空气动力学产生升力的原理作用,又起到平衡作用,使机车在接触道路行驶时似被抬起般,处于半悬浮状态中运行。可在小型汽车型体的基础上,在其车顶上加设改装,或重新对型体构造动力系统等方面进行新的设计制造。其目的是要使其在运行时减轻对道轨路面产生的负荷应力,减少物体重量的运动摩擦产生的消耗,降低机械运转摩擦损耗。
    4、设计制造适用于道轨系统顶层的“道轨专用飞车”。此“道轨飞车”的主要特征是:在其顶部装有新设制的较大面积的三角形“飞翼”,其作用是产生升力并起到平衡作用,必要时设制螺旋浆推力系统,使用电力机车驱动系统,使用道轨运行机制,设制道轨套控防脱轨的安全刹车系统,设制较大的长形箱体运载能力。
  3. 三、根据权利要求一与权利要求二所阐明的道轨运输系统工程的结构与运转特征,设制于本系统相适应的站台疏导系统,交通信号系统,电力供应系统,通讯调度指挥系统。以上这些系统的主要特征是:实行分层次、分道、分轨、分各不相同的功能组别进行分导设制。
    1、客运站,包括起点站、中途站、终点站。不同层次的机车客运实行统一设计建造,成立体分层结构,按运输机车功能组别分开独立管理。运输机车则分开不同的地点场站分导停靠,便于调度管理与检修,车流分开疏导。当然在客运拥挤时,站台亦可实行分地点设制疏导。
    2、交通信号指挥则按不同的道轨及机车的功能类别,设制不同的信号系统标志,按放在不同道轨机车运行的道轨边上,通讯则宜采用无线电联络指挥,电脑模拟运行系统。每班车次使用互不干扰的通讯频道。(除现今的通用小汽车外)同一类机车的各班车次间又可互相通讯联络,通报各自的位置和运行状态情况,保持适当的距离,防止意外事故发生。
    3、在每一层的每一条通上都架设电力系统(现今通用小汽车道除外),以供电力驱动机车驶用。可模拟现今城市使用的电车供电系统的原理构造,按道轨的实际情况架设。这种电力供应系统要有如下特征:适应道轨系统的环境条件,要分导架设做到互不影响,要适合高速运行的接触结合装置。最好在每一层设制道路灯光照明系统,供夜间照明使用,以便清晰夜间道路路面情况。
CN 94108150 1994-07-21 1994-07-21 道轨运输系统工程 Pending CN111529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4108150 CN1115290A (zh) 1994-07-21 1994-07-21 道轨运输系统工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94108150 CN1115290A (zh) 1994-07-21 1994-07-21 道轨运输系统工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90A true CN1115290A (zh) 1996-01-24

Family

ID=5033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94108150 Pending CN1115290A (zh) 1994-07-21 1994-07-21 道轨运输系统工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290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1940C (zh) * 2005-12-16 2008-08-20 尹长青 一种交通道路空间复用方法及其上层车辆
CN104711908A (zh) * 2015-01-27 2015-06-1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城市空中跨马路宽体式公交车系统
CN106275490A (zh) * 2016-08-02 2017-01-04 湖南星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于飞行汽车的低空立体交通系统
WO2018023872A1 (zh) * 2016-08-02 2018-02-08 湖南星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城市公路网的空中快道
CN111301441A (zh) * 2019-12-31 2020-06-19 张帅 一种城市公路上方的立体分层空间浮力交通系统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11940C (zh) * 2005-12-16 2008-08-20 尹长青 一种交通道路空间复用方法及其上层车辆
CN104711908A (zh) * 2015-01-27 2015-06-17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城市空中跨马路宽体式公交车系统
CN106275490A (zh) * 2016-08-02 2017-01-04 湖南星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于飞行汽车的低空立体交通系统
WO2018023871A1 (zh) * 2016-08-02 2018-02-08 湖南星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合于飞行汽车的低空立体交通系统
WO2018023872A1 (zh) * 2016-08-02 2018-02-08 湖南星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城市公路网的空中快道
CN111301441A (zh) * 2019-12-31 2020-06-19 张帅 一种城市公路上方的立体分层空间浮力交通系统
CN111301441B (zh) * 2019-12-31 2021-05-07 张帅 一种城市公路上方的立体分层空间浮力交通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200468591Y1 (ko) 스마트 대중교통 트랙 시스템
US20100025160A1 (en) Gravity Powered Rail, Road and Runway transportation systems
US8272332B2 (en) Smart mass transit rail system
CN107554534A (zh) 一种新能源空地两用共享空中轨道交通系统及运行方法
CN201186654Y (zh) 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系统
CN103287440A (zh) 复合式单轨公共交通系统
CN101337550A (zh) 太阳能空中轨道电房车及其驱动运行方法和系统装置
CN102730011B (zh) 一种单轨悬挂式双电源电动公交车
CN109421764A (zh) 一种导轮轨道车辆及轨道
CN201914251U (zh) 悬挂式新能源轨道公交车
CN201907505U (zh) 双层双向路轨兼容绿色公交系统
US20070028798A1 (en) Dual mode vehicle and system for high speed surface transportation
WO2019037692A1 (zh) 一种导轮轨道车辆及轨道
CN102463997A (zh) 一种悬挂式新能源轨道公交车
CN201077456Y (zh) 公共功能网桁架轨悬吊升降交通系统
CN102730004A (zh) 一种高架式公共交通运行方案
CN101574931A (zh) 高效动力公路和电动汽车行驶充电方法
CN201343030Y (zh) 太阳能空中轨道电房车及其驱动运行系统装置
CN102700552A (zh) 城市悬挂轻轨新能源电动公交列车
CN109849600A (zh) 一种开放型公路轨道综合运输系统
CN1115290A (zh) 道轨运输系统工程
WO2010023500A1 (en) Gravity powered rail, road and runway transportation system
CN101332821A (zh) 一种城市高架路桥悬挂式列车运输系统
CN102910281A (zh) 城市飞艇公交系统
CN106274506A (zh) 一种城市空中公共交通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2 Rejection of a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its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