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6106B - 通信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6106B
CN111526106B CN201910102761.0A CN201910102761A CN111526106B CN 111526106 B CN111526106 B CN 111526106B CN 201910102761 A CN201910102761 A CN 201910102761A CN 111526106 B CN111526106 B CN 1115261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ndwidth
signal
fdss
frequency domai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2761.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26106A (zh
Inventor
刘凤威
陈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02761.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26106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25412 priority patent/WO202015588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1526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6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26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61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26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the transmitter only
    • H04L27/2627Modulators
    • H04L27/2628Inverse Fourier transform modulators, e.g. 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 [IFFT] or inverse 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 [IDFT] modulato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iscrete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发送设备对第一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处理,得到第二信号,所述DFT的尺寸是第一带宽;当所述第一带宽小于第二带宽,且所述第一带宽包含的子载波数目属于第一子集时,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频域频谱成形FDSS处理,得到第三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带宽为所述第三信号占用的带宽;所述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信号。还公开了相应的装置。本申请通过利用传输带宽进行DFT处理后的部分或全部剩余带宽,作为FDSS处理的扩展带宽,从而可以不额外扩展带宽,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降低了信号的PAPR,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52.6GHz以下频段,新无线(new radio,NR)在下行采用了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波形,上行采用了OFDM和离散傅里叶变换扩展正交频分复用(DFT spread OFDM,DFT-s-OFDM)两种波形。OFDM波形具有频分复用灵活、与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兼容性好、频选性信道下链路性能好等优势,然而OFDM波形具有较大的峰值平均功率比(peak to averagepower ratio,PAPR),需要工作在功放的线性区间。DFT-s-OFDM波形与OFDM具有很好的兼容性,且其PAPR显著低于OFDM,在相同功放下,可以达到比OFDM波形更大的输出功率,因此可用于提升上行覆盖。
在52.6GHz以上频段,功放的性能更差且输出功率更低,因此低PAPR波形的必要性更强。此外,在高频段,信道的频选性更弱,因此OFDM的性能优势有所降低。综上,在52.6GHz以上频段,DFT-s-OFDM波形可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例如,52.6GHz以上频段的标准可能在下行引入DFT-s-OFDM波形。
频域频谱成形(frequency domain spectral shaping,FDSS)技术可以进一步降低DFT-s-OFDM波形的PAPR。FDSS技术可分为无扩展带宽与有扩展带宽两类:其中,无扩展带宽FDSS技术一般仅用于pi/2-二进制相依键控(binary phase shift keying,BPSK)调制,而有扩展带宽FDSS技术可用于多种调制方式,如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keying,QPSK),16正交振幅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64QAM,幅度相移键控(amplitude and phase-shift keying,APSK)调制等。
然而,有扩展带宽的FDSS技术会占用额外的频域资源,因此,该方案在降低PAPR的同时也会降低频谱效率。采用FDSS技术时需要考虑PAPR性能与频谱效率的折中,很多情况下,FDSS技术所带来的PAPR优势不足以弥补其造成的频谱效率损失,从而造成其应用范围有限。
因此,如何在使用FDSS技术降低PAPR的同时避免频谱效率的降低,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以在使用FDSS技术降低PAPR的同时避免频谱效率的降低。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发送设备对第一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处理,得到第二信号,所述DFT的尺寸是第一带宽;当所述第一带宽小于第二带宽,且所述第一带宽包含的子载波数目属于第一子集时,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频域频谱成形FDSS处理,得到第三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带宽为所述第三信号占用的带宽;以及所述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信号。
在该方面中,通过利用传输带宽进行DFT处理后的部分或全部剩余带宽,作为FDSS处理的扩展带宽,从而可以不额外扩展带宽,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降低了信号的PAPR,且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集包括满足DFT的尺寸约束条件中的最大的X个子载波数目中的全部或部分的子载波数目,其中,X大于或等于1。
在该实现方式中,对第一信号进行DFT的尺寸为第一带宽,第一带宽包含的子载波数目属于该第一子集,该第一子集包括满足DFT的尺寸约束条件中的最大的N个子载波数目中的全部或部分的子载波数目,可以使得频谱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得到第三信号,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带宽,得到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以及所述发送设备将FDSS滤波器参数与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相乘,得到所述第三信号。
在该实现方式中,利用传输带宽进行DFT处理后剩余的带宽作为FDSS的扩展带宽,可以无需额外扩展带宽进行FDSS处理,可以提高频谱资源的利用率。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FDSS滤波器参数是根据所述第一带宽和所述第二带宽确定的。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号包括M个频域向量元素,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为L个,所述L个频域向量元素包括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前的K个频域向量元素、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以及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后的K个频域向量元素,其中,所述M为所述第一带宽所包含子载波数目,所述L为所述第二带宽所包含子载波数目,K=(L-M)/2,K,L,M分别大于或等于1。
在该实现方式中,该频域向量元素的扩展方式简单可行。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接收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发送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带宽的信息;或所述发送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接收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接收来自接收设备的所述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带宽的信息。
在该实现方式中,当第一带宽的信息、第二带宽的信息是网络设备配置的时,预先向终端设备配置该第一带宽的信息、第二带宽的信息,可以使得发送设备根据该带宽信息进行FDSS处理,或接收设备根据该带宽信息进行FDSS逆处理。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接收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发送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或
所述发送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接收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接收来自所述接收设备的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
在该实现方式中,通过明确的指示来指示发送设备对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接收来自所述接收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接收设备具有接收经过FDSS处理的信号的能力;或所述发送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发送设备具有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的能力。
在该实现方式中,接收设备告知发送设备,该接收设备具有接收经过FDSS处理的信号的能力;发送设备告知接收设备,该发送设备具有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的能力,以方便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进行后续的处理。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发送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信号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其中,所述第三信号的DMRS序列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带宽或所述第二带宽。
在该实现方式中,DMRS序列可以扩展频域带宽,也可以不扩展频域带宽。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DMRS序列与所述FDSS滤波器参数相乘。
在该实现方式中,DMRS序列采用与数据相同的FDSS加权,可以无需额外定义FDSS滤波器参数,节省了处理流程。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包括:接收设备接收来自发送设备的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占用的带宽为第二带宽;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第三信号进行频域频谱成形FDSS逆处理,得到第二信号;以及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得到第一信号,所述IDFT的尺寸是第一带宽,所述第一带宽小于所述第二带宽,且所述第一带宽包含的子载波数目属于第一子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集包括满足IDFT的尺寸约束条件中的最大的X个子载波数目中的全部或部分的子载波数目,其中,X大于或等于1。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发送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接收来自所述发送设备的所述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带宽的信息;或所述接收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发送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收设备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带宽的信息。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发送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接收来自所述发送设备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或所述接收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发送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收设备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收设备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接收设备具有接收经过FDSS处理的信号的能力;或所述接收设备接收来自所述发送设备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发送设备具有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的能力。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接收来自所述发送设备的所述第三信号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其中,所述第三信号的DMRS序列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带宽或所述第二带宽。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例如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如通信芯片等)或者发送设备。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装置执行上述通信方法中相应的功能。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或数据。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支持所述装置与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执行上述方法中相应动作的单元或者模块。
其中,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单元,用于对第一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处理,得到第二信号,所述DFT的尺寸是第一带宽;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带宽小于第二带宽,且所述第一带宽包含的子载波数目属于第一子集时,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频域频谱成形FDSS处理,得到第三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带宽为所述第三信号占用的带宽;以及收发单元,用于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集包括满足DFT的尺寸约束条件中的最大的X个子载波数目中的全部或部分的子载波数目,其中,X大于或等于1。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带宽,得到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以及将FDSS滤波器参数与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相乘,得到所述第三信号。
可选的,所述FDSS滤波器参数是根据所述第一带宽和所述第二带宽确定的。
可选的,所述第二信号包括M个频域向量元素,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为L个,所述L个频域向量元素包括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前的K个频域向量元素、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以及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后的K个频域向量元素,其中,所述M为所述第一带宽所包含子载波数目,所述L为所述第二带宽所包含子载波数目,K=(L-M)/2,K,L,M分别大于或等于1。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带宽的信息,所述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所述接收设备为终端设备;或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接收设备的所述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带宽的信息,所述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所述接收设备为网络设备。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所述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所述接收设备为终端设备;或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收设备的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所述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所述接收设备为网络设备。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收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接收设备具有接收经过FDSS处理的信号的能力;或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发送设备具有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的能力。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信号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其中,所述第三信号的DMRS序列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带宽或所述第二带宽。
可选的,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DMRS序列与所述FDSS滤波器参数相乘。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装置,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收发装置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控制所述收发装置进行信息的接收和发送;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其中,所述收发装置可以为收发器、收发电路或输入输出接口。当所述通信装置为芯片时,所述收发装置为收发电路或输入输出接口。
当上述通信方法通过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时,所述处理器可以执行上述处理单元的操作;所述收发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收发单元的操作。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装置执行上述通信方法中相应的功能。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实现上述方法。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器,用于实现上述通信方法。
当所述通信装置为芯片时,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单元,比如输入输出电路或者通信接口。当所述通信装置为发送设备时,收发单元可以是发射/接收器或发射/接收机。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装置,可以实现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通信方法。例如所述通信装置可以是芯片(如通信芯片等)或者接收设备,可以通过软件、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上述方法。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装置执行上述通信方法中相应的功能。存储器用于与处理器耦合,其保存所述装置必要的程序(指令)和数据。可选的,所述通信装置还可以包括通信接口用于支持所述装置与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
在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执行上述方法中的相应动作的单元模块。
其中,该通信装置包括: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发送设备的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占用的带宽为第二带宽;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三信号进行频域频谱成形FDSS逆处理,得到第二信号;以及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得到第一信号,所述IDFT的尺寸是第一带宽,所述第一带宽小于所述第二带宽,且所述第一带宽包含的子载波数目属于第一子集。
可选的,所述第一子集包括满足IDFT的尺寸约束条件中的最大的X个子载波数目中的全部或部分的子载波数目,其中,X大于或等于1。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送设备的所述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带宽的信息,所述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所述发送设备为网络设备;或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带宽的信息,所述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所述发送设备为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送设备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所述通信装置为终端设备,所述发送设备为网络设备;或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所述通信装置为网络设备,所述发送设备为终端设备。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接收设备具有接收经过FDSS处理的信号的能力;或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送设备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发送设备具有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的能力。
可选的,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送设备的所述第三信号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其中,所述第三信号的DMRS序列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带宽或所述第二带宽。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包括处理器和收发装置,所述处理器与所述收发装置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程序或指令,以控制所述收发装置进行信息的接收和发送;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其中,所述收发装置可以为收发器、收发电路或输入输出接口。当所述通信装置为芯片时,所述收发装置为收发电路或输入输出接口。
当上述通信方法通过硬件、或者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时,所述处理器可以执行上述处理单元的操作;所述收发装置可以执行上述收发单元的操作。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支持所述装置执行上述通信方法中相应的功能。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实现上述方法。
在又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通信装置的结构中包括收发器,用于实现上述通信方法。
当所述通信装置为芯片时,收发单元可以是输入输出单元,比如输入输出电路或者通信接口。当所述通信装置为接收设备时,收发单元可以是发送/接收器(也可以称为发送/接收机)。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三方面和第四方面中的通信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NR中一个OFDM符号或DFT-s-OFDM符号的生成流程示意图;
图2为利用FDSS技术的DFT-s-OFDM符号的生成流程示意图;
图3为DFT-s-OFDM波形造成的带宽损失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涉及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种示例的扩展第二信号的频域向量元素的示意图;
图8a为第一带宽与第二带宽的中心不重叠的示意图;
图8b为对图8a所示的第二信号的频域向量元素进行扩展的示意图;
图9为DMRS序列的配置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描述。
如图1所示,为NR中一个OFDM符号(或者称“波形”)或DFT-s-OFDM符号的生成流程示意图。在图1中,对于OFDM波形,调制符号直接进行子载波映射,子载波映射后的向量经快速傅氏逆变换(inverse 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IFFT)和添加循环前缀(cyclicprefix,CP)后形成一个OFDM符号。而对于DFT-s-OFDM波形,调制符号首先进行DFT,而后进行子载波映射,子载波映射后的向量经IFFT和添加CP后形成一个DFT-s-OFDM符号。应注意,对于DFT-s-OFDM波形,发射机在DFT前还可能进行相位追踪参考信号(phase-trackingreference signal,PTRS)插入,零尾(zero-tail,ZT)插入,特殊字(unique word,UW)插入等操作,本申请不排除上述情况。此外,在图1和图2中,发射机在IFFT之后均进行了添加CP操作,在实际中,若发射机进行了ZT,UW插入等操作,则不需要进行添加CP操作。即,本申请方案不仅适用于CP-DFT-s-OFDM波形,也适用于ZT-DFT-s-OFDM和UW-DFT-s-OFDM等波形。
接下来考虑针对DFT-s-OFDM波形的FDSS技术。在这里,重点介绍包含扩展带宽的FDSS技术。FDSS技术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FDSS技术将扩展信号带宽,若DFT后输出的向量维度为M,则FDSS后输出的向量维度为L,其中,L大于M,在FDSS后,信号将在子载波映射过程中占用更多的子载波。
如图1所示,相对于OFDM波形,DFT-s-OFDM波形在发送设备(又称“发射机”)包含一次额外的离散傅里叶变换(discrete Fourier transformation,DFT)操作。对应的,在接收设备(又称“接收机”)需要进行一次额外的离散傅里叶逆变换(inverse discrete Fouriertransformation,IDFT)操作。DFT操作与IDFT操作分别增加了发送设备与接收设备的复杂度。
为了控制处理复杂度,特别是终端设备的复杂度,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和NR协议限制了DFT尺寸的取值。具体地,协议限制可分配的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数目N需满足约束
Figure BDA0001965977890000071
其中α2,α3,α5均为非负整数。考虑到一个RB的子载波数目为12,在上述约束下,DFT尺寸的质因数仅包含2,3,5,可用快速算法实现。
若下行采用DFT-s-OFDM波形,由于终端设备需在接收时进行IDFT操作,参数的设计依然需要复杂度问题。因此,一种合理的做法是仍然令发送设备的DFT尺寸满足上述约束,即分配的RB数目N满足
Figure BDA0001965977890000072
可选的,为了进一步的降低复杂度,限制
Figure BDA0001965977890000073
另一方面,网络设备可发送的信道带宽(或称“传输带宽”)的最大RB数目取值更为自由。例如,现有NR协议中,不同带宽下的最大RB数目由下表1给出。
表1
Figure BDA0001965977890000074
可以看到,66,132,264均不满足上述约束。因此,DFT-s-OFDM波形无法占用全部信道带宽。通常情况下,若一个用户未占用全部带宽,网络设备可通过频分复用的方式在剩余带宽向其余用户发送信号。然而,在进行频分复用后,DFT-s-OFDM波形相对于OFDM波形的PAPR优势将明显降低。为维持的PAPR优势,应避免DFT-s-OFDM波形与其余信号进行频分复用。
综上,图3给出了DFT-s-OFDM波形造成的带宽损失示意图,当信道传输采用DFT-s-OFDM波形时,可能存在发射设备无法占用所有可用RB的情况(图中的灰色部分的RB未被占用),从而出现残余带宽,造成频谱效率损失。
结合上文所介绍FDSS技术,本申请提出一种方案,可利用DFT-s-OFDM波形的残余带宽进行FDSS操作。即本申请通过利用传输带宽进行DFT处理后的部分或全部剩余带宽,作为FDSS处理的扩展带宽,从而可以不额外扩展带宽,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降低了信号的PAPR,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
图4给出了本申请涉及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示意图。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至少一个网络设备100(仅示出1个)以及与网络设备100连接的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200。当进行下行传输时,本申请中的发送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100,接收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200;当进行上行传输时,本申请中的发送设备可以是终端设备200,接收设备可以是网络设备100。
其中,网络设备100可以是能和终端设备200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100可以是任意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基站NodeB、演进型基站eNodeB、第五代(thefifth generation,5G)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未来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或网络设备、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无线中继节点、无线回传节点等。网络设备100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网络设备100还可以是小站,传输节点(transmission reference point,TRP)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网络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
终端设备200是一种具有无线收发功能的设备,可以部署在陆地上,包括室内或室外、手持、穿戴或车载;也可以部署在水面上,如轮船上等;还可以部署在空中,如飞机、气球和卫星上等。所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mobile phone)、平板电脑(pad)、带无线收发功能的电脑、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终端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终端设备、工业控制(industrial control)中的无线终端、无人驾驶(self-driving)中的无线终端、远程医疗(remote medical)中的无线终端、智能电网(smart grid)中的无线终端、运输安全(transportation safe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城市(smart city)中的无线终端、智慧家庭(smart home)中的无线终端等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应用场景不做限定。终端设备有时也可以称为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设备、UE单元、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设备、移动设备、终端(terminal)、无线通信设备、UE代理或UE装置等。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其中:
S501、发送设备对第一信号进行DFT处理,得到第二信号。
如图2所示,发送设备对待传输的比特流进行处理,包括对比特流进行调制得到调制符号;可选的,调制符号和其余信号进行复用得到第一信号;对第一信号进行DFT处理,生成第二信号(DFT-s-OFDM)等。在这里,其余信号包括PTRS、ZT、UW等。进行DFT处理,其尺寸需满足DFT的尺寸约束条件,即第二信号的RB数目N需满足
Figure BDA0001965977890000081
或为了进一步的降低复杂度,限制
Figure BDA0001965977890000091
其中,DFT的尺寸是第一带宽。在NR和LTE中,一个RB包含12个子载波,因此在上述RB数目的约束下,子载波数目依然满足
Figure BDA0001965977890000092
Figure BDA0001965977890000093
Figure BDA0001965977890000094
由于DFT尺寸一般等于子载波数目,因此上述RB数目的约束可视作对DFT尺寸的约束。在本申请中,DFT尺寸约束是指DFT的尺寸需满足
Figure BDA0001965977890000095
Figure BDA0001965977890000096
应注意,本申请依然假设RB内的子载波数目为12,但本申请可应用于子载波数目不等于12的情况。
当上行或下行采用DFT-s-OFDM波形时,可能出现传输带宽损失。例如,当传输带宽为132个RB时,DFT-s-OFDM波形无法全部占用传输带宽。实际上,DFT-s-OFDM波形可占用的RB数目可以为128,125,120等值。
S502、当所述第一带宽小于第二带宽,且所述第一带宽包含的子载波数目属于第一子集时,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频域频谱成形FDSS处理,得到第三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带宽为所述第三信号占用的带宽,或者说第二带宽为第三信号占用的子载波数目。
仍参考图2,在进行DFT处理后,下一步是对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本申请中,FDSS处理为有扩展带宽的FDSS处理。本实施例中,进行FDSS处理,无需额外扩展带宽,可以利用传输带宽中进行DFT处理后的剩余带宽来满足FDSS处理扩展带宽的需求。
具体地,当所述第一带宽小于第二带宽,且所述第一带宽包含的子载波数目属于第一子集时,如图2所示,发送设备对DFT处理后得到的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得到第三信号。其中,第三信号占用的带宽为第二带宽。第二带宽为对第一带宽扩展后的带宽。该第二带宽可以是上述传输带宽,也可以小于传输带宽。
该第一子集为满足DFT的尺寸约束条件的子载波数目集合。可选地,所述第一子集包括满足DFT的尺寸约束条件中的最大的X个子载波数目中的全部或部分的子载波数目,其中,X大于或等于1。例如,假设第二带宽为23个RB,一个RB可以包括12个子载波,则满足上述DFT的尺寸约束条件的有20×12=240个子载波、18×12=216个子载波等,而21×12、22×12、23×12个子载波都不满足上述尺寸约束条件。当X=2时,则第一子集可以是满足DFT的尺寸约束条件中的最大的2个子载波数目中的全部子载波数目,即第一子集可以为{240,216}个子载波;或者第一子集也可以是满足DFT的尺寸约束条件中的最大的2个子载波数目中的部分子载波数目,即第一子集可以是{240}个子载波,或者是{216}个子载波。
进行FDSS处理,可以利用传输带宽中进行DFT处理后的剩余带宽来满足FDSS处理扩展带宽的需求,从而在降低了PAPR的同时,使得频谱得到了最大化的利用。
503、所述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信号。
仍参考图2,发送设备在对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得到第三信号后,进一步的,还可以进行子载波映射、IFFT和添加CP,这些处理可参考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经过上述处理后的信号。可以理解的是,发送设备也可以不对第三信号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向接收设备发送上述第三信号。应注意,对于UW-DFT-s-OFDM和ZT-DFT-s-OFDM波形,添加CP不是必选操作。
相应地,接收设备接收来自发送设备的第三信号。
具体地,接收设备在接收到发送设备发送的信号后,可以参考图2的生成信号的过程,进行逆处理。即接收设备在接收到发送设备发送的信号后,去掉CP,进行经快速傅氏变换(fast Fourier transformation,FFT)处理以及子载波解映射,得到接收到的第三信号。可以理解的是,发送设备没有对第三信号上述进一步的处理,则接收设备也可以直接接收到来自发送设备的第三信号。
S504、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第三信号进行频域频谱成形FDSS逆处理,得到接收到的第二信号。
参考图2的生成信号的过程,进行逆处理。接收设备在获取到第三信号后,对接收到的第三信号进行FDSS逆处理,得到接收到的第二信号。应注意,FDSS逆处理方法依赖于DMRS设计和基站算法实现,本申请不对FDSS逆处理的具体过程加以限制。
S505、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接收到的第二信号进行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得到接收到的第一信号,所述IDFT的尺寸是第一带宽,所述第一带宽小于所述第二带宽,且所述第一带宽包含的子载波数目属于第一子集。
参考图2的生成信号的过程,进行逆处理。接收设备在得到第二信号后,对第二信号进行IDFT,得到第一信号。IDFT的尺寸也需满足IDFT的尺寸约束条件,该IDFT的尺寸是第一带宽,该第一带宽小于上述第二带宽,且第一带宽包含的子载波数目属于第一子集,从而可以控制接收设备的处理复杂度。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通过利用传输带宽进行DFT处理后的部分或全部剩余带宽,作为FDSS处理的扩展带宽,从而可以不额外扩展带宽,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降低了信号的PAPR,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
图6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在本实施例中,为下行传输,发送设备为网络设备,接收设备为终端设备。其中:
S601a、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第二带宽的信息。
相应地,该接收设备接收该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第二带宽的信息。
本实施例,发送设备对信号进行DFT和FDSS处理,DFT的尺寸为第一带宽,经FDSS处理后的信号占用的带宽为第二带宽。接收设备在接收到经过DFT和FDSS处理的信号后,要进行IDFT和FDSS逆处理,需要获取第一带宽的信息和第二带宽的信息。因此,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一带宽的信息和第二带宽的信息。
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通过高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control,RRC)信令,或者层1信令,即物理层信令,例如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向终端设备发送第一带宽的信息,即在高层信令或层1信令中携带第一带宽的信息。可选地,终端设备也可以通过带宽约束获取第一带宽的信息,即网络设备给终端设备配置一个可使用带宽——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该BWP信息获取第一带宽的信息,例如,第一带宽可等于BWP带宽,或第一带宽为小于或等于BWP带宽且满足DFT尺寸约束的最大带宽。其中,第一带宽可以用子载波数目标识,也可以用RB数目表示。
网络设备也可以通过上述高层信令或者层1信令给终端设备配置第二带宽的信息。可选地,第二带宽也可以是协议规定的。该第二带宽可以是协议规定的或网络设备配置的最大可用带宽,或者FDSS扩展带宽。该第二带宽可以用子载波数目标识,也可以用RB数目表示。
本实施例为下行传输,发送设备为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可以获取自身配置的第一带宽的信息、第二带宽的信息。
其中,第一带宽的信息包括带宽,也可以包括带宽的起止位置。第二带宽的信息包括带宽,也可以包括带宽的起止位置。
S602a、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相应地,发送设备接收该第一信息。
其中,该第一信息用于表示该接收设备具有接收经过FDSS处理的信号的能力。
发送设备根据该第一信息可以了解接收设备是否具有接收经过FDSS处理的信号的能力。假设接收设备不具有接收经过FDSS处理的信号的能力,则发送设备不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
可选地,还可包括:
S603a(图中以虚线表示)、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相应地,接收设备接收该第二信息。
其中,该第二信息用于表示发送设备具有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的能力。
与S602a对应的,接收设备也可以了解该发送设备是否具有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的能力。
S604a、所述发送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
在步骤S603a中,接收设备了解了发送设备是否具有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的能力,但在具体的数据传输中,发送设备是否会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发送设备还可以向接收设备发送该第一指示,明确指示本次数据传输中发送设备对第二信号进行了FDSS处理。具体地,会利用传输带宽进行DFT处理后的剩余带宽进行FDSS处理。从而接收设备会根据该第一指示进行FDSS逆处理。
S605a、所述发送设备对第一信号进行DFT处理,得到第二信号。
其中,DFT的尺寸是第一带宽。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501,在此不再赘述。
S606a、当所述第一带宽小于第二带宽,且所述第一带宽包含的子载波数目属于第一子集时,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带宽,得到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
发送设备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首先扩展频域向量元素。FDSS的扩展带宽由一个扩展因子决定。发送设备可以根据DFT处理后得到的第二信号的频域向量元素M(即第一带宽所包含子载波数目)和扩展子载波数目K,决定该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L(即第二带宽所包含子载波数目)的取值,或者可以根据L和扩展子载波数目子K决定M的取值。
如图7所示的一种示例的扩展第二信号的频域向量元素的示意图,发射设备首先进行满足DFT的尺寸约束的DFT变换。例如,配置的传输带宽所支持的最大RB数目为132个RB,对第一信号进行DFT处理,DFT的尺寸为120个RB,即1440点DFT。在将时域向量变换至频域后,进行频域循环扩展,可扩展至传输带宽所支持的最大RB数目,即132个RB。
记扩展带宽前的频域向量为:
[X(0),X(1),…,X(M-1)]
而循环扩展后的向量为:
[X(M-K+1),…,X(M-1),X(0),X(1),…,X(M-1),X(0),…,X(K)]
其中,K=(L-M)/2,其中M为DFT的点数,上述例子中,M=1440。L为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在这里,为传输带宽占用最大子载波数目,在上述例子中,L=1584。从而可得K=72。
具体地,在第一信号的M个频域向量元素后扩展K个频域向量元素(X(0),…,X(K)),在第一信号的M个频域向量元素前扩展K个频域向量元素(X(M-K+1),…,X(M-1))。即在该示例中,该L个频域向量元素包括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前的K个频域向量元素、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以及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后的K个频域向量元素。
可选地,当第一带宽与第二带宽的带宽中心重叠时,第二带宽可以是上述配置的传输带宽;当第一带宽与第二带宽的带宽中心不重叠时,如图8a所示,则频域扩展仍然需要保持对称。如图8b所示,带宽扩展应占满剩余的频域向量较少的一端,在图8b中,第三带宽可以是传输带宽,第三信号占用的带宽为第二带宽,其中,第一带宽与第二带宽是带宽中心重叠的,但第三带宽(即传输带宽)与第一带宽的带宽中心是不重叠的。第一带宽,第二和/或第三带宽可以通过与重叠情况相似的信令或规则来获取。一般情况下,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获取第一带宽和第二带宽,而后发送设备和/或接收设备根据第一带宽和第二带宽,可推断出第三带宽。
S607a、所述发送设备将FDSS滤波器参数与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相乘,得到所述第三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带宽为所述第三信号占用的带宽。
在扩展带宽后,采用FDSS滤波器参数与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相乘,得到第三信号。
示例性的,发送设备具有FDSS滤波参数:
[F(0),F(1),…,F(L-1)],
上述向量元素相乘可表示为:
[F(0)*X(M-K+1),…,F(K-1)*X(M-1),F(K)*X(0),F(K+1)*X(1),…,F(K+M-1)*X(M-1),F(K+M)*X(0),…,F(L)*X(K)].
应注意,上述公式仅为FDSS加权的一个示例,在实现中,发送设备可以通过其余方式进行FDSS处理,本申请不对具体的处理过程加以限制。
第三信号占用的带宽即为上述扩展后的带宽,即第二带宽。其中,FDSS滤波器可以是RRC滤波器,Kaiser滤波器,RC滤波器等,本申请对滤波器的参数不作限制。示例性的,当FDSS滤波为RRC滤波器时,发送设备可根据第一带宽和第二带宽确定滤波器的具体系数。例如,滤波器的滚降因子可以为K/M。
S608a、所述发送设备将DMRS序列与所述FDSS滤波器参数相乘。
本实施例中,对发送设备所发送的信号的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序列也可进行FDSS处理,第三信号的DMRS序列的长度可为上述第一带宽或第二带宽。
具体的,可以有如下几种实现方式:
如图9所示,待发送的PDSCH的配置的传输带宽为第二带宽,DFT的尺寸为第一带宽。在一种实现方式中,如图9中的DMRS Alt.1,DMRS与PDSCH采用同样的处理流程,DMRS序列的长度为第一带宽,DMRS序列经扩展后的的长度也为第二带宽;采用同样的FDSS加权,将DMRS序列与FDSS滤波器参数相乘,即第三信号与DMRS序列经过同样的频域加权。这样,FDSS的频域加权可等效为信道效应,从而协议可以不需要定义FDSS滤波器参数。
如图9中的DMRS Alt.2,DMRS序列不进行频域扩展,但将DMRS序列与FDSS滤波器参数相乘,即第三信号与DMRS序列经过同样的频域加权。这样,FDSS的频域加权可等效为信道效应,从而协议可以不需要定义FDSS滤波器参数。采用该实现方式,DMRS可能具有更好的PAPR性能,但需要更长或额外的DMRS序列。
如图9中的DMRS Alt.3,DMRS序列不进行频域扩展,且不进行FDSS加权,滤波器不能等效于信道,从而协议需要定义FDSS滤波器参数。但由于DMRS在整个带宽内是平坦的,其边缘信道估计准确,同时需要更长或额外的DMRS序列。
S609a、所述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第三信号的DMRS序列。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503,另外,第三信号的DMRS序列的发送也可参考第三信号的发送,在此不再赘述。
S610a、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第三信号进行频域频谱成形FDSS逆处理,得到第二信号。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504,另外,可选的,还对DMRS序列进行FDSS逆处理。DMRS序列的FDSS逆处理也可参考第三信号的FDSS逆处理,在此不再赘述。
S611a、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逆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一信号。其中,所述IDFT的尺寸是第一带宽,所述第一带宽小于所述第二带宽,且所述第一带宽包含的子载波数目属于第一子集。
该步骤的具体实现可参考图5所示实施例的步骤S505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通过利用传输带宽进行DFT处理后的部分或全部剩余带宽,作为FDSS处理的扩展带宽,从而可以不额外扩展带宽,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降低了信号的PAPR,且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同时给出了DMRS序列的多种配置方法。
图6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通信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与图6a所示的实施例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为上行传输,发送设备为终端设备,接收设备为网络设备。其中:
S601b、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第二带宽的信息。
相应地,发送设备接收该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第二带宽的信息。
上行传输中,第一带宽的信息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上述高层信令或层1信令配置的,也可以是终端设备通过带宽约束获取的。第二带宽的信息可以是终端设备根据协议规定获取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通过上述高层信令或层1信令配置的。具体的,可参考图6a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601a。
S602b、接收设备向发送设备发送第一信息。
相应地,发送设备接收该第一信息。
其中,该第一信息用于表示该接收设备具有接收经过FDSS处理的信号的能力。
上行传输中,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信息可以了解网络设备是否具有接收经过FDSS处理的信号的能力。假设网络设备不具有接收经过FDSS处理的信号的能力,则终端设备不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
可选地,还可包括:
S603b(图中以虚线表示)、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第二信息。
相应地,接收设备接收该第二信息。
其中,第二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发送设备具有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的能力。
与S602b对应的,网络设备也可以了解该终端设备是否具有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的能力。
S604b、所述发送设备接收来自所述接收设备的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
在步骤S603b中,在上行传输中,网络设备了解了终端设备是否具有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的能力,但在具体的数据传输中,终端设备是否会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终端设备还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指示,明确指示本次数据传输中终端设备对第二信号进行了FDSS处理。具体地,会利用传输带宽进行DFT处理后的剩余带宽进行FDSS处理。从而网络设备会根据该第一指示进行FDSS逆处理。
S605b、所述发送设备对第一信号进行DFT处理,得到第二信号,所述DFT的尺寸是第一带宽。
S606b、当所述第一带宽小于第二带宽,且所述第一带宽包含的子载波数目属于第一子集时,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带宽,得到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
S607b、所述发送设备将FDSS滤波器参数与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相乘,得到所述第三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带宽为所述第三信号占用的带宽。
S608b、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DMRS序列与所述FDSS滤波器参数相乘。
S609b、所述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信号和所述第三信号的DMRS序列。
S610b、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第三信号进行频域频谱成形FDSS逆处理,得到第二信号。
可选的,还对DMRS序列进行FDSS逆处理。
S611b、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逆离散傅里叶变换,得到第一信号。其中,所述IDFT的尺寸是第一带宽,所述第一带宽小于所述第二带宽,且所述第一带宽包含的子载波数目属于第一子集。
其中,步骤S605b~S611b分别与图6a所示实施例中的步骤S605a~S611a实现过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方法,通过利用传输带宽进行DFT处理后的部分或全部剩余带宽,作为FDSS处理的扩展带宽,从而可以不额外扩展带宽,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降低了信号的PAPR,且提高了频谱的利用率;同时给出了DMRS序列的多种配置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了用于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装置。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的具体细节可以参照上文中的描述,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的同一构思,如图10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1000,该通信装置可用于实现上述图5、图6a和图6b所示的通信方法中。在下行传输中,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网络设备100,也可以是应用于该网络设备100的一个部件(例如芯片)。在上行传输中,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终端设备200,也可以是应用于该终端设备200的一个部件(例如芯片)。该通信装置1000包括处理器101和收发器102。其中:
所述装置1000包括:
处理器101,用于对第一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处理,得到第二信号,所述DFT的尺寸是第一带宽;
所述处理器101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带宽小于第二带宽,且所述第一带宽包含的子载波数目属于第一子集时,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频域频谱成形FDSS处理,得到第三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带宽为所述第三信号占用的带宽;
收发器102,用于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信号。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集包括满足DFT的尺寸约束条件中的最大的X个子载波数目中的全部或部分的子载波数目,其中,X大于或等于1。
在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01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带宽,得到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
所述处理器101还用于将FDSS滤波器参数与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相乘,得到所述第三信号。
在又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FDSS滤波器参数是根据所述第一带宽和所述第二带宽确定的。
在又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信号包括M个频域向量元素,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为L个,所述L个频域向量元素包括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前的K个频域向量元素、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以及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后的K个频域向量元素,其中,所述M为所述第一带宽所包含子载波数目,所述L为所述第二带宽所包含子载波数目,K=(L-M)/2,K,L,M分别大于或等于1。
在又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接收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收发器102还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带宽的信息;或
所述发送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接收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收发器102还用于接收来自接收设备的所述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带宽的信息。
在又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接收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收发器102还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或
所述发送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接收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收发器102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收设备的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
在又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102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收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接收设备具有接收经过FDSS处理的信号的能力;或
所述收发器102还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发送设备具有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的能力。
在又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102还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信号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其中,所述第三信号的DMRS序列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带宽或所述第二带宽。
在又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器101还用于将所述DMRS序列与所述FDSS滤波器参数相乘。
有关上述处理器101和收发器102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上述图5、图6a和图6b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发送设备的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收发器可以是集成的、具有收发功能的器件,也可以是由独立的、分别具有接收功能的接收器和具有发送功能的发射器组成,逻辑上称为“收发器”。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也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收发单元,该处理单元用于执行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S501、S502的处理操作,收发单元执行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S503的发送设备的发送操作。进一步的,收发单元还用于执行图6a所示实施例中的S601a~S604a的发送设备的收发操作,以及处理单元还用于执行图6a所示实施例中的S608a的处理操作。进一步的,收发单元还用于执行图6b所示实施例中的S601b~S604b的发送设备的收发操作,以及处理单元还用于执行图6b所示实施例中的S608b的处理操作。有关上述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上述图5、图6a和图6b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发送设备的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的通信方法的同一构思,如图1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1100,该通信装置可应用于上述图5、图6a和图6b所示的通信方法中。在下行传输中,该通信装置1100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终端设备200,也可以是应用于该终端设备200的一个部件(例如芯片)。在上行传输中,该通信装置1100可以是如图4所示的网络设备100,也可以是应用于该网络设备100的一个部件(例如芯片)。该通信装置1100包括:收发器111和处理器112。其中:
所述装置1100包括:
收发器111,用于接收来自发送设备的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占用的带宽为第二带宽;
处理器112,用于对所述第三信号进行频域频谱成形FDSS逆处理,得到第二信号;
所述处理器112还用于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得到第一信号,所述IDFT的尺寸是第一带宽,所述第一带宽小于所述第二带宽,且所述第一带宽包含的子载波数目属于第一子集。
在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子集包括满足IDFT的尺寸约束条件中的最大的X个子载波数目中的全部或部分的子载波数目,其中,X大于或等于1。
在另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发送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收发器11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送设备的所述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带宽的信息;或
所述接收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发送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收发器111还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带宽的信息。
在又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发送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收发器11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送设备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或
所述接收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发送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收发器111还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
在又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111还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接收设备具有接收经过FDSS处理的信号的能力;或
所述收发器11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送设备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发送设备具有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的能力。
在又一个实现方式中,所述收发器111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送设备的所述第三信号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其中,所述第三信号的DMRS序列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带宽或所述第二带宽。
有关上述收发器111和处理器112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上述图5、图6a和图6b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接收设备的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通信装置可以包括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该收发单元可以执行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S503的接收设备的接收操作,以及该处理单元可以执行图5所示实施例中的S504、S505中的处理操作。进一步的,收发单元还用于执行图6a所示实施例中的S601a~S604a的接收设备的收发操作。进一步的,收发单元还用于执行图6b所示实施例中的S601b~S604b的接收设备的收发操作。有关上述收发单元和处理单元更详细的描述可以直接参考上述图5、图6a和图6b中所示的方法实施例中接收设备的相关描述直接得到,这里不加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收发器可以是集成的、具有收发功能的器件,也可以是由独立的、分别具有接收功能的接收器和具有发送功能的发射器组成,逻辑上称为“收发器”。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用于执行上述通信方法。上述通信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可以通过硬件来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来实现。
可选的,通信装置在具体实现时可以是芯片或者集成电路。
可选的,当上述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通过软件来实现时,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处理器,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程序,当程序被执行时,使得通信装置可以分别实现上述图5、图6a和图6b所示实施例中发送设备或接收设备提供的通信方法。
可选的,上述存储器可以是物理上独立的单元,也可以与处理器集成在一起。该存储器也可以用于存储数据。
可选的,当上述实施例的通信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通过软件实现时,通信装置也可以只包括处理器。用于存储程序的存储器位于通信装置之外,处理器通过电路/电线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
处理器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各个通信装置实施例中的单元也可以称为模块。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该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的通信装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该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该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该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该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通过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进行传输。该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该可用介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memory,ROM),或随机存储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碟、或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Claims (30)

1.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设备对第一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处理,得到第二信号,所述DFT的尺寸是第一带宽;
当所述第一带宽小于第二带宽,且所述第一带宽包含的子载波数目属于第一子集时,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频域频谱成形FDSS处理,得到第三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带宽为所述第三信号占用的带宽;
所述发送设备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信号;
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得到第三信号,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根据所述第一带宽,得到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所述第二信号包括M个频域向量元素,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为L个,所述L个频域向量元素包括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前的K个频域向量元素、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以及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后的K个频域向量元素,其中,所述M为所述第一带宽所包含子载波数目,所述L为所述第二带宽所包含子载波数目,K=(L-M)/2,K,L,M分别大于或等于1;
所述发送设备将FDSS滤波器参数与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相乘,得到所述第三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集包括满足DFT的尺寸约束条件中的最大的X个子载波数目中的全部或部分的子载波数目,其中,X大于或等于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FDSS滤波器参数是根据所述第一带宽和所述第二带宽确定的。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接收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发送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带宽的信息;或
所述发送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接收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接收来自接收设备的所述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带宽的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接收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发送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或
所述发送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接收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发送设备接收来自所述接收设备的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接收来自所述接收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接收设备具有接收经过FDSS处理的信号的能力;或
所述发送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发送设备具有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的能力。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发送设备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信号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其中,所述第三信号的DMRS序列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带宽或所述第二带宽。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发送设备将所述DMRS序列与所述FDSS滤波器参数相乘。
9.一种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设备接收来自发送设备的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占用的带宽为第二带宽;
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第三信号进行频域频谱成形FDSS逆处理,得到第二信号;
所述接收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得到第一信号,所述IDFT的尺寸是第一带宽,所述第一带宽小于所述第二带宽,且所述第一带宽包含的子载波数目属于第一子集;
其中,所述第三信号是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得到的,具体地是将FDSS滤波器参数与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相乘得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包括M个频域向量元素,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为L个,所述L个频域向量元素包括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前的K个频域向量元素、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以及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后的K个频域向量元素,其中,所述M为所述第一带宽所包含子载波数目,所述L为所述第二带宽所包含子载波数目,K=(L-M)/2,K,L,M分别大于或等于1。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集包括满足IDFT的尺寸约束条件中的最大的X个子载波数目中的全部或部分的子载波数目,其中,X大于或等于1。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发送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接收来自所述发送设备的所述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带宽的信息;或
所述接收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发送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收设备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带宽的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发送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收设备接收来自所述发送设备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或
所述接收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发送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接收设备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
13.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接收设备具有接收经过FDSS处理的信号的能力;或
所述接收设备接收来自所述发送设备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发送设备具有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的能力。
14.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接收设备接收来自所述发送设备的所述第三信号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其中,所述第三信号的DMRS序列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带宽或所述第二带宽。
15.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单元,用于对第一信号进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处理,得到第二信号,所述DFT的尺寸是第一带宽;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带宽小于第二带宽,且所述第一带宽包含的子载波数目属于第一子集时,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频域频谱成形FDSS处理,得到第三信号,其中,所述第二带宽为所述第三信号占用的带宽;
收发单元,用于向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带宽,得到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以及将FDSS滤波器参数与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相乘,得到所述第三信号,所述第二信号包括M个频域向量元素,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为L个,所述L个频域向量元素包括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前的K个频域向量元素、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以及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后的K个频域向量元素,其中,所述M为所述第一带宽所包含子载波数目,所述L为所述第二带宽所包含子载波数目,K=(L-M)/2,K,L,M分别大于或等于1。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集包括满足DFT的尺寸约束条件中的最大的X个子载波数目中的全部或部分的子载波数目,其中,X大于或等于1。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FDSS滤波器参数是根据所述第一带宽和所述第二带宽确定的。
18.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装置为网络设备,所述接收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带宽的信息;或
所述装置为终端设备,所述接收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接收设备的所述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带宽的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网络设备,所述接收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或
所述装置为终端设备,所述接收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收设备的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
20.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接收设备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接收设备具有接收经过FDSS处理的信号的能力;或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发送设备具有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的能力。
21.根据权利要求15~1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接收设备发送所述第三信号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其中,所述第三信号的DMRS序列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带宽或所述第二带宽。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将所述DMRS序列与所述FDSS滤波器参数相乘。
23.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发单元,用于接收来自发送设备的第三信号,所述第三信号占用的带宽为第二带宽;
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第三信号进行频域频谱成形FDSS逆处理,得到第二信号;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逆离散傅里叶变换IDFT,得到第一信号,所述IDFT的尺寸是第一带宽,所述第一带宽小于所述第二带宽,且所述第一带宽包含的子载波数目属于第一子集;
其中,所述第三信号是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得到的,具体地是将FDSS滤波器参数与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相乘得到的,所述第二信号包括M个频域向量元素,所述第二信号的扩展后的频域向量元素为L个,所述L个频域向量元素包括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前的K个频域向量元素、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以及所述M个频域向量元素后的K个频域向量元素,其中,所述M为所述第一带宽所包含子载波数目,所述L为所述第二带宽所包含子载波数目,K=(L-M)/2,K,L,M分别大于或等于1。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集包括满足IDFT的尺寸约束条件中的最大的X个子载波数目中的全部或部分的子载波数目,其中,X大于或等于1。
25.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终端设备,所述发送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送设备的所述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带宽的信息;或
所述装置为网络设备,所述发送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带宽的信息和/或所述第二带宽的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为终端设备,所述发送设备为网络设备,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送设备的第一指示,所述第一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或
所述装置为网络设备,所述发送设备为终端设备,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二指示,所述第二指示用于指示所述发送设备对所述第二信号进行FDSS处理。
27.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向所述发送设备发送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用于表示所述接收设备具有接收经过FDSS处理的信号的能力;或
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送设备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用于表示所述发送设备具有对信号进行FDSS处理的能力。
28.根据权利要求23或2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单元还用于接收来自所述发送设备的所述第三信号的解调参考信号DMRS序列,其中,所述第三信号的DMRS序列的长度为所述第一带宽或所述第二带宽。
29.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所述处理器用于与存储器耦合,并读取存储器中的指令,并根据所述指令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3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权利要求9~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102761.0A 2019-02-01 2019-02-01 通信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5261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2761.0A CN111526106B (zh) 2019-02-01 2019-02-01 通信方法及装置
PCT/CN2019/125412 WO2020155889A1 (zh) 2019-02-01 2019-12-13 通信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2761.0A CN111526106B (zh) 2019-02-01 2019-02-01 通信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6106A CN111526106A (zh) 2020-08-11
CN111526106B true CN111526106B (zh) 2021-10-15

Family

ID=718419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2761.0A Active CN111526106B (zh) 2019-02-01 2019-02-01 通信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26106B (zh)
WO (1) WO202015588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706002B2 (en) * 2020-10-06 2023-07-1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generating reference signal with low peak average power ratio
US20240015786A1 (en) * 2021-01-13 2024-01-11 Nokia Technologies Oy Spectrum shap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WO2022199793A1 (en) * 2021-03-23 2022-09-29 Nokia Technologies Oy Resource element allocation in cellular system
CN117693930A (zh) * 2021-08-10 2024-03-12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终端设备和处理方法
CN115734351A (zh) * 2021-08-26 2023-03-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设备
CN116938280A (zh) * 2022-03-30 2023-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系统以及相关设备
CN117676857A (zh) * 2022-09-07 2024-03-0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和通信装置
EP4354811A1 (en) * 2022-10-12 2024-04-17 Nokia Technologies Oy Spectral extension of transmission signal
CN115913862A (zh) * 2022-11-30 2023-04-04 北京理工大学 基于FDSS的DFT-s-OFDM感知性能优化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8769A (zh) * 2005-10-28 2008-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减小功率峰均比的方法
CN101433043A (zh) * 2006-02-08 2009-05-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频谱整形以降低无线通信中的峰均比
WO2018184174A1 (en) * 2017-04-06 2018-10-11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aveform generation
CN109246042A (zh) * 2017-08-25 2019-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355901B2 (en) * 2017-02-17 2019-07-16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reference signal having a low peak to average power ratio
CN109246047B (zh) * 2017-10-11 2019-08-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218769A (zh) * 2005-10-28 2008-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减小功率峰均比的方法
CN101433043A (zh) * 2006-02-08 2009-05-1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频谱整形以降低无线通信中的峰均比
WO2018184174A1 (en) * 2017-04-06 2018-10-11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waveform generation
CN109246042A (zh) * 2017-08-25 2019-01-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odulation/waveform optimization for further PAPR reduction";Samsung;《3GPP TSG RAN WG1 NR Ad-Hoc Meeting R1-1700999》;20170120;全文 *
"Performance evaluation results of DFT-s-OFDM with FDSS";Samsung;《3GPP TSG RAN WG1 NR Ad-Hoc Meeting R1-1701000》;20170120;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55889A1 (zh) 2020-08-06
CN111526106A (zh) 202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26106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2995083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1496262B2 (en) Reference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7888533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398773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其装置
CN109802908B (zh) 基于序列的信号处理方法、信号处理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027441B (zh) 一种调制信号的方法、设备
WO2018059350A1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7219788A1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449429A (zh) 信号传输方法及通信装置
CN109150461B (zh) 一种发送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和装置、解调方法和装置
US10999108B2 (e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11362780B2 (en) DMRS sequence transmitt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12511285A (zh) 基于序列的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2187690A (zh) 符号处理的方法与装置
CN113015245A (zh) 数据发送处理方法、数据接收处理方法及设备
WO2024082926A1 (zh) 信号传输方法、通信系统及通信装置
US20240106616A1 (en) Multi-user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O2022067811A1 (zh) 一种信号发送方法、接收方法、通信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1147215B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及系统
WO2022161224A1 (zh)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23226854A1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
CN107370707B (zh) 一种信号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6545596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5622856A (zh) 自适应时延扩展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