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5307B - 用于电路板的双连接器组件 - Google Patents

用于电路板的双连接器组件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5307B
CN111525307B CN202010080442.7A CN202010080442A CN111525307B CN 111525307 B CN111525307 B CN 111525307B CN 202010080442 A CN202010080442 A CN 202010080442A CN 111525307 B CN111525307 B CN 11152530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rcuit board
housing
electrical connector
mounting
ma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044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25307A (zh
Inventor
B.P.科斯特洛
W.C.麦克吉三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 Connectivit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 Connectivit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 Connectivity Corp filed Critical TE Connectivit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1525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53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253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53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4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containing contact members forming a right angl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8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terminals for insertion into holes
    • H01R12/585Terminals having a press fit or a compliant portion and a shank passing through a hole in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directly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2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with the edge of the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upling devices mounted on the edge of the printed circuits
    • H01R12/727Coupling devices presenting arrays of contac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Abstract

一种双连接器组件(104),包括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6,108)。第一电连接器具有保持第一触头(202)的第一壳体(200)。第一壳体具有与第一配合连接器(110)配合的配合端(222)和安装至电路板(102)的安装端(224)。第一壳体具有包括第一安装表面(242)的第一安装块(240)。第二电连接器具有保持第二触头(302)的第二壳体(300)。第二壳体具有与第二配合连接器(112)配合的配合端(322)和耦接至第一壳体的安装端的安装端(324)。第二壳体具有面向第一安装块的第二安装块(340),使得第二安装表面(342)接合第一安装表面以将第二壳体相对于电路板定位。第二壳体的安装端通过第一电连接器与电路板保持间隔开。

Description

用于电路板的双连接器组件
技术领域
在此的主题大体上涉及电连接器系统。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系统用于将各种部件与电路板电连接。一些已知的电连接器系统利用压配合连接器,该压配合连接器被压配合至电路板。由于电路板上的空间限制,在某些电连接器系统中可能需要提供一种堆叠的电连接器,该堆叠的电连接器提供两个或更多个配合接口,用于与两个或更多个部件(例如插头连接器)配合。在一些已知的电连接器系统中,堆叠的电连接器在电路板的一侧上设置有两个配合接口。但是,在其他已知的电连接器系统中,可能希望使配合接口在电路板的相反侧上跨过电路板。
跨过电路板的传统的堆叠式电连接器体积庞大并且可能难以组装。另外,在与配合连接器配合期间施加到电连接器的配合力倾向于使连接器相对于电路板旋转。配合力可能会损坏触头和电路板之间的电接口。其他已知的电连接器系统使用垂直于主电路板取向的第二电路板,其中一对电连接器安装到竖直电路板上。在主电路板上设置第三电连接器,该第三电连接器接收竖直电路板。由于多个电连接器和附加的电路板以及安装硬件支撑竖直电路板以配合和非配合插头连接器,因此这样的电连接器系统是昂贵的。
发明内容
根据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双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第一电连接器和第二电连接器。第一电连接器具有保持第一触头的第一壳体。第一壳体具有被构造为与第一配合连接器配合的配合端和被构造为安装至电路板的安装端。第一触头在配合端和安装端之间延伸,以与第一配合连接器和电路板电连接。第一壳体具有包括第一安装表面的第一安装块。第二电连接器具有保持第二触头的第二壳体。第二壳体具有被构造为与第二配合连接器配合的配合端,以及被耦接到第一壳体的安装端的安装端。第二触头在配合端和安装端之间延伸,以与第二配合连接器和电路板电连接。第二壳体具有包括第二安装表面的第二安装块。第二安装块在安装端处面向第一安装块,使得第二安装表面接合第一安装表面以将第二壳体相对于电路板定位。第二壳体的安装端通过第一电连接器与电路板保持间隔开。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具有双连接器组件的电连接器系统的前透视图;
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的后透视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的双连接器组件的顶部透视图;
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的双连接器组件的底部透视图;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双连接器组件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6是准备用于安装到电路板上的第一电连接器的前透视图;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双连接器组件的第二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8是准备用于安装到第一电连接器和电路板的第二电连接器的前透视图;
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的双连接器组件的前视图;
图10是沿图9所示的10-10线截取的电连接器系统的横截面视图;
图11是沿图9所示的11-11线截取的电连接器系统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100的前透视图。图2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100的后透视图。电连接器系统100包括电路板102和耦接到电路板102的双连接器组件104。双连接器组件104包括第一电连接器106和与第一电连接器106分离的第二电连接器108。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6,108分别耦接到电路板102。第一配合连接器110被构造为耦接到第一电连接器106,第二配合连接器112被构造为耦接到第二电连接器108。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双连接器组件104耦接到电路板102的边缘114。电路板102包括第一表面116和第二表面118,边缘114在它们之间延伸。第一电连接器106在第一表面116处耦接至电路板102,而第二电连接器108在第二表面118处耦接至电路板10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表面116是上表面,并且第一电连接器106通常位于第一表面116上方。可选地,第一电连接器106的一部分在边缘114的前面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表面118是下表面,第二电连接器108通常位于第二表面118下方。可选地,第二电连接器108的一部分在边缘114的前方延伸。
在组装期间,可以将第一电连接器106初始地耦接到电路板102的第一表面116,然后可以将第二电连接器108耦接到电路板102,直到第二电连接器108接合第一电连接器106为止。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电连接器108在电路板102的边缘114的前方耦接到第一电连接器106。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电连接器108通过电路板102被耦接到第一电连接器106。
第一电连接器106用于使第二电连接器108相对于电路板102定位。例如,第二电连接器108接合第一电连接器106以独立于电路板102定位第二电连接器108。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电连接器108抵靠第一电连接器106底出,而抵靠电路板102没有底出。因此,通过独立于电路板102的第一电连接器106,第二电连接器108的配合接口相对于第一电连接器106的配合接口定位。第一电连接器106可以以比电路板102更严格的公差来制造,这样,第二电连接器108可以使用第一电连接器106作为基准而不是使用电路板102作为基准而更精确地定位。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双连接器组件104可被耦接到具有不同厚度的不同电路板102,而无需改变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6,108的配合接口的相对位置,因为第二电连接器108由第一电连接器106定位而不是被电路板102(例如被第二表面118)所定位。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器106和第二电连接器108是电力插座连接器。电力插座连接器包括用于电连接第一配合连接器110和第二配合连接器112和电路板102的电力触头。电力插座连接器包括被构造为接收部分的第一配合连接器110和第二配合连接器112的插座。例如,第一配合连接器110和第二配合连接器112可以是构造为插接到电力插座连接器的插头连接器。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器106和第二电连接器108可以是其他类型的连接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6,108包括信号触头和电力触头。在替代实施例中,第一、第二电连接器106,108可以仅包括电力触头。在其他替代实施例中,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6,108可以仅包括信号触头。在各个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器106和第二电连接器108可包括接地触头。
第一配合连接器110包括保持一个或多个配合触头122的壳体12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120保持具有配合触头122的电路卡124。电路卡124的卡边缘126被构造为插接到第一电连接器106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由电路卡124的电路迹线、焊盘、通孔等限定。可选地,配合触头122可以包括电力配合触头、信号配合触头和/或接地配合触头。配合触头122可以布置在电路卡124的上表面和/或电路卡124的下表面上。在各个实施例中,第一配合连接器110可以是I/O连接器,例如收发器模块。
第二配合连接器112包括保持一个或多个配合触头132的壳体13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壳体130保持具有配合触头132的电路卡134。电路卡134的卡边缘136被构造为插接到第二电连接器108中。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配合触头132由电路卡134的电路迹线、焊盘、通孔等限定。可选地,配合触头132可以包括电力配合触头、信号配合触头和/或接地配合触头。配合触头132可以布置在电路卡134的上表面和/或电路卡134的下表面上。在各个实施例中,第二配合连接器112可以是I/O连接器,例如收发器模块。在其他各个实施例中,第二配合连接器112可以与第一配合连接器110集成为单个配合连接器,该单个配合连接器被构造为与第一电连接器106和第二电连接器108两者配合。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100的顶部透视图。图4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100的底部透视图。
第一电连接器106包括保持一个或多个触头202的第一壳体200。第一壳体200具有前部210和后部212。第一壳体200包括第一侧面214和第二侧面216。第一壳体200在第一端218和第二端220之间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电连接器106被取向成使得第一端218是顶部而第二端220是底部;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其他取向也是可能的。第一壳体200在配合端222和安装端224之间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安装端224设置在第二端220处,例如在底部处。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配合端222设置在前部210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包括接收触头202的腔226(图2所示)。腔226可以在后部212处开口以接收触头20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在前部210包括延伸部230。延伸部230包括卡槽232,该卡槽被构造为接收第一配合连接器110(在图2中示出)的电路卡124(在图2中示出)。触头202布置在卡槽232中以与电路卡124配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触头202布置在卡槽232上方和下方的上排和下排中,以与电路卡124的两侧配合。在替代实施例中,触头202的其他取向是可能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包括具有安装表面242的安装块240。第二电连接器108在安装块240处耦接到第一壳体200。例如,第二电连接器108接合该安装表面242以将第二电连接器108相对于第一电连接器106定位。安装块240位于第二端220处和前部210处。电路板凹口244位于安装块240的后部。电路板凹口244接收电路板102。安装块240被构造为位于电路板102的边缘114的前方。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包括沿第二端220在安装块240的后方的底壁246。底壁246限定电路板凹口244。底壁246面对电路板10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底壁246接合电路板102的第一表面116。第一电连接器106安装到电路板102上,直到底壁246位于第一表面116上。底壁246与第一表面116的接合将第一电连接器106相对于电路板102定位。底壁246是第一电连接器106的基准表面248。
第二电连接器108包括保持一个或多个触头302的第二壳体300。第二壳体300具有前部310和后部312。第二壳体300包括第一侧面314和第二侧面316。第二壳体300在第一端318和第二端320之间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二电连接器108被取向成使得第一端318是底部而第二端320是顶部;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其他取向也是可能的。第二壳体300在配合端322和安装端324之间延伸,如图4所示。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安装端324设置在第二端320处,例如在顶部处。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配合端322设置在前部310处。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00包括接收触头302的腔326(图2所示)。腔326可以在后部312处开口以接收触头30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00在前部310处包括延伸部330。延伸部330包括卡槽332,该卡槽构造成接收第二配合连接器112(如图2所示)的电路卡134(图2所示)。触头302布置在卡槽332中以与电路卡134配合。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触头302布置在卡槽332上方和下方的上排和下排中以与电路卡134的两侧配合。在替代实施例中,触头302的其他取向是可能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00包括具有安装表面342的安装块340。第二电连接器108的安装块340耦接至第一电连接器106的安装块240以使第二电连接器108相对于第一电连接器106定位。例如,安装表面342接合安装表面242以使第二电连接器108相对于第一电连接器106定位。安装块340位于第二端320处和前部310处。安装块340被构造为位于电路板102的边缘114的前方。
电路板凹口344位于安装块340的后方。电路板凹口344接收电路板102。电路板凹口344与电路板凹口244对准以形成电路板通道350,该电路板通道接收电路板10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00包括沿第二端320的在安装块340的后方的底壁346。底壁346限定了电路板凹口344。底壁346面向电路板102。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底壁346被构造为当第二电连接器108耦接至第一电连接器106时与电路板102的第二表面118间隔开。例如,安装表面242定位第二电连接器108,使得底壁346与电路板102的第二表面118间隔开。在底壁346和第二表面118之间形成间隙356。间隙356的宽度取决于电路板通道350的宽度和电路板102的厚度。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路板通道350的宽度足够宽以容纳不同厚度的不同电路板102。例如,电路板通道350可以容纳2.5mm厚的电路板和3.5mm厚的电路板,而不改变第一电连接器106和第二电连接器108的配合接口之间的间隔。例如,由于第二电连接器108通过与第一电连接器106的接合而独立于电路板102而定位,因此可以容纳不同厚度的电路板102。具有超大尺寸的电路板通道350可容纳电路板102的制造公差,而不会影响第一和第二电连接器106,108的配合接口的间隔。
图5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一电连接器106的分解图。第一电连接器106包括第一壳体200和触头20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触头202包括信号触头204和电力触头206。第一电连接器106包括触头保持器260,其构造为保持电力触头206和/或信号触头204。可选地,可以提供多个触头保持器260。第一电连接器106包括用于组织信号触头204的触头间隔件270。
触头保持器260包括安装端262,该安装端构造成面向和/或安装至电路板102(如图1所示)。触头保持器260包括接收电力触头206和信号触头204的触头通道264。触头保持器260可以将信号触头204和电力触头206的端部相对于彼此定位,以安装到电路板10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触头保持器260包括用于将触头保持器260固定到第一壳体200的固定特征266。例如,固定特征266可以是柱、突片、闩锁、开口或其他类型的固定特征,其与第一壳体200接口以保持触头保持器260和第一壳体200的相对位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触头保持器260由介电材料,例如塑料,制成。
触头间隔件270包括接收单独的信号触头204的触头通道272。可以沿着触头间隔件270的前部274和后部276设置触头通道272,以接收不同组的信号触头204。信号触头204可以被卡扣到触头通道272中,并由闩锁或其他类型的固定特征保持在其中。在替代实施例中,触头间隔件270可以被包覆模制在信号触头204之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触头间隔件270由诸如塑料的介电材料制成。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信号触头204包括在配合端282和端接端284之间延伸的主体280。可选地,主体28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弯曲部以在配合端282和端接端284之间使信号触头204成形。例如,主体280可具有90°或直角的弯曲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配合端282包括具有配合接口的弹簧梁286,该配合接口构造成与电路卡124的相应配合触头122配合(如图2所示)。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端接端284包括被构造成端接到电路板102的柔性销288,例如压配合销。例如,柔性销288可以被压配合到电路板102的镀通孔中。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其他类型的端接端,例如焊尾。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电力触头206包括在配合端292与端接端294之间延伸的主体290。可选地,主体29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弯曲部以在配合端292和端接端294之间成形电力触头206。例如,主体290可以具有90°或直角的弯曲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配合端292包括具有配合接口的弹簧梁296,该配合接口构造成与电路卡124的对应配合触头122配合。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端接端294包括诸如压配合销的柔性销298,其被构造为端接至电路板102。例如,柔性销298可以压配合到电路板102的镀通孔中。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其他类型的端接端,例如焊尾。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多个电力触头206以增加第一电连接器106的载流能力。电力触头206可以包括阳极电力触头和阴极电力触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间隔件208被提供并被构造为定位在相应的电力触头206之间。间隔件208由诸如塑料的介电材料制成。
图6是准备用于安装到电路板102的第一电连接器106的前透视图。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包括从底壁246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定位柱234。定位柱234延伸到电路板凹口244中。定位柱234可以是圆柱形的。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定位柱234可具有其他形状,例如长方形或椭圆形。定位柱234在其远端处具有定位表面236。该定位表面236被构造为接合第二电连接器108(如图1所示)以使第二电连接器108相对于第一电连接器106定位。定位表面236可以限定第一电连接器106的基准表面。
电路板102包括延伸穿过其中的多个镀通孔。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电路板102包括信号通孔400和电力通孔402。信号通孔400连接到电路板102内的相应信号迹线。电力通孔402电连接到电路板102的相应电力电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路板102包括延伸穿过电路板102的开口410。开口410接收第一电连接器106的对应的定位柱234。定位柱234可以将第一电连接器106相对于电路板102定位,例如以使信号触头204和电力触头206与相应的信号通孔400和电力通孔402对准。
图7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第二电连接器108的分解图。第二电连接器108包括第二壳体300和触头302。在所示的实施例中,触头302包括信号触头304和电力触头306。第二电连接器108包括触头保持器360,其构造成保持电力触头306和/或信号触头304。可选地,可以提供多个触头保持器360。第二电连接器108包括用于组织信号触头304的触头间隔件370。
触头保持器360包括安装端362,该安装端构造成面向电路板102(如图1所示)。触头保持器360包括用于接收电力触头306和信号触头304的触头通道364。触头保持器360可以将信号触头304和电力触头306的端部相对于彼此定位,以安装至电路板102。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触头保持器360包括用于将触头保持器360固定到第二壳体300的固定特征366。例如,固定特征366可以是柱、突片、闩锁、开口或其他类型的固定特征,其与第二壳体300接口以保持触头保持器360和第二壳体300的相对位置。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触头保持器360由介电材料,例如塑料,制成。
触头间隔件370包括接收单独的信号触头304的触头通道372。触头通道372可以沿着触头间隔件370的前部374和后部376设置,以接收不同组的信号触头304。信号触头304可被卡扣到触头通道372中并通过闩锁或其他类型的固定特征保持在其中。在替代实施例中,触头间隔件370可以被包覆模制在信号触头304之上。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触头间隔件370由介电材料例如塑料材料制成。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信号触头304包括在配合端382和端接端384之间延伸的主体380。可选地,主体380可具有一个或多个弯曲部以在配合端382和端接端384之间使信号触头304成形。例如,主体380可以具有90°或直角的弯曲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配合端382包括弹簧梁386,该弹簧梁386具有被构造为与电路卡124(在图3中示出)的对应配合触头122配合的配合接口。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端接端384包括被构造成端接到电路板102的柔性销388,例如压配合销。例如,柔性销388可以被压配合到电路板102的镀通孔中。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其他类型的端接端,例如焊尾。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每个电力触头306包括在配合端392和端接端394之间延伸的主体390。可选地,主体390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弯曲部以在配合端392和端接端394之间使电力触头306成形。例如,主体390可以具有90°或直角的弯曲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配合端392包括弹簧梁396,其具有被构造为与电路卡124的相应配合触头122配合的配合接口。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端接端394包括诸如压配合销的柔性销398,其被构造为端接到电路板102。例如,柔性销398可以压配合到电路板102的镀通孔中。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其他类型的端接端,例如焊尾。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多个电力触头306以增加第二电连接器108的载流能力。电力触头306可包括阳极电力触头和阴极电力触头。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间隔件308被提供并被构造为定位在相应的电力触头306之间。间隔件308由诸如塑料的介电材料制成。
图8是准备安装到第一电连接器106和电路板102的第二电连接器108的前透视图。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壳体300包括从底壁346延伸的一个或多个定位柱334。定位柱334延伸到电路板凹口344中,并被构造成接收在电路板102中的相应开口410中。定位柱334可以是圆柱形的。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定位柱334可以具有其他形状,例如长方形或椭圆形。定位柱334在其远端处具有定位表面336。该定位表面336被构造为接合第一电连接器106,例如第一壳体200的底壁246,以将第二电连接器108相对于第一电连接器106定位。定位表面336可以限定第二电连接器108的基准表面。
底壁346被构造成在耦接到第一电连接器106时接合第一电连接器106的定位柱234。定位柱234延伸穿过电路板102中的开口410并且突出超过第二表面118。定位柱234将底壁346保持在与第二表面118隔开的位置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壳体200的安装块240包括用于将第二电连接器108安装到第一电连接器106的安装特征250。安装特征250从安装表面242延伸。在所示的实施例中,安装特征250是安装柱;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可以提供其他类型的安装特征。安装特征250可以包括接收第二电连接器108的安装柱的开口。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二电连接器108包括接收安装特征250的开口。可选地,安装特征250可以压配合到安装块340中以将第二电连接器108固定到第一电连接器106。安装特征250可包括压挤肋。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安装特征250是椭圆形的,例如卵形,以防止第二电连接器108相对于第一电连接器106扭曲或旋转。在替代实施例中,安装特征250可以具有其他形状。
在组装期间,第二电连接器108耦接至第一电连接器106和电路板102。信号触头304和电力触头306电连接至电路板102。例如,端接端384,394(图7所示)被接收在相应的信号通孔400和电力通孔402中。
图9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系统100的前视图。安装块340耦接到安装块240。在所示的实施例中,两个安装块240,340都位于电路板102的前边缘114的前方。安装表面242,342之间的接口252与电路板102对准。然而,在替代实施例中,接口252可以位于第一表面116处或上方,或者位于第二表面118处或下方。例如,安装块240,340可以具有与图8所示不同的长度。在各个实施例中,安装块240,340之一可以与对应的底壁246,346共面。在其他各个实施例中,安装块可以相对于底壁246或346凹进,从而形成接收另一个安装块240,340的凹口。
第一电连接器106包括由延伸部230、卡槽232以及信号和电力触头204,206限定的第一配合接口207。第二电连接器108包括由延伸部330、卡槽332以及信号和电力触头304,306限定的第二配合接口307。在组装期间,第一电连接器106安装到电路板102的第一表面116。电路板102的第一表面116限定一基准表面,用于将第一配合接口207相对于第一表面116定位。在组装期间,第二电连接器108安装到第一电连接器106。安装表面342在接口252处与安装表面242接合。安装表面242形成用于第二电连接器108的基准表面。第二配合接口307通过安装表面342与安装表面242的接合来定位。因而,通过第二壳体300与第一壳体200的接合,第二配合接口307相对于第一配合接口207独立于电路板102定位。第二电连接器108并未底出抵靠电路板102,而是底出抵靠安装块240以将第二配合接口307相对于第一配合接口207定位。
图10是沿图9中所示的线10-10截取的电连接器系统100的横截面视图。图11是沿图9中所示的线11-11截取的电连接器系统100的横截面视图。在组装期间,第二电连接器108耦接到第一电连接器106,使得在安装端324和电路板102的第二表面118之间形成间隙356。电路板通道350相对于电路板102尺寸过大,以确保当第二电连接器108耦接至第一电连接器106时,第二电连接器108不会底出抵靠电路板102。电路板通道350在底壁346和底壁246之间具有宽度352。宽度352大于电路板102的厚度354。因而,电路板102不会干扰将安装表面342耦接到安装表面242以将第二电连接器108相对于第一电连接器106定位。
在组装期间,第一电连接器106最初耦接到电路板102。第一壳体200邻接抵靠并接合电路板102的第一表面116。第一电连接器106被压到电路板102上,直到底壁246位于第一表面116上。信号触头204和电力触头206的端接端284,294被接收在相应的信号通孔400和电力通孔402中。定位柱234延伸穿过电路板102并突出超过第二表面118。
在组装期间,第二电连接器108耦接到第一电连接器106和电路板102。信号触头304和电力触头306的端接端384,394接收在相应的信号通孔400和电力通孔402中。定位柱334延伸穿过电路板102以接合第一电连接器106。在组装期间,第二壳体300在安装块240,340处耦接到第一壳体200。安装表面242,342在接口252处彼此接合。安装特征250被固定到相应的安装特征358(如图10所示)。通过安装块240,340和定位柱234,334,第二配合接口307相对于第一配合接口207独立于电路板102定位。第二壳体300不耦接至电路板102的第二表面118,而是与第二表面118间隔开以形成间隙356。

Claims (15)

1.一种双连接器组件(104),包括:
第一电连接器(106),该第一电连接器具有保持第一触头(202)的第一壳体(200),该第一壳体具有配合端(222)和安装端(224),所述配合端构造成与第一配合连接器(110)配合,所述安装端构造为安装到电路板(102),第一触头在配合端和安装端之间延伸,以与第一配合连接器和电路板电连接,第一壳体具有包括第一安装表面(242)的第一安装块(240);和
第二电连接器(108),该第二电连接器具有保持第二触头(302)的第二壳体(300),该第二壳体具有配合端(322)和安装端(324),所述配合端构造成与第二配合连接器(112)配合,所述安装端耦接到第一壳体的安装端,第二触头在配合端和安装端之间延伸,以与第二配合连接器和电路板电连接,第二壳体具有包括第二安装表面(342)的第二安装块(340),第二安装块在安装端处面向第一安装块,使得第二安装表面接合第一安装表面以将第二壳体相对于电路板定位,所述第二壳体的安装端通过第一电连接器保持与电路板间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接器组件(104),其中,所述第一安装表面(242)限定基准表面(248),以将所述第二电连接器(108)相对于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06)独立于电路板(102)定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接器组件(104),其中,所述第二壳体(300)的安装端(324)由与所述电路板(102)间隔开的第一电连接器(106)定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接器组件(104),其中,在所述第二壳体(300)的安装端(324)与所述电路板(102)之间限定间隙(35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接器组件(104),其中,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06)的安装端(224)面对所述电路板(102)的第一表面(116),并且所述第二电连接器(108)的安装端(324)面对电路板的与第一表面相反的第二表面(1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接器组件(104),其中,所述第一安装块(240)和第二安装块(340)中的至少一个定位在所述电路板(102)的边缘(114)的前方。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接器组件(104),其中,所述第一电连接器(106)独立于与所述电路板耦接的第二电连接器(108)而耦接至所述电路板(102)。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接器组件(104),其中,所述第一安装表面(242)是所述第一壳体(200)的底表面,并且所述第二安装表面(342)是直接与第一壳体接合的所述第二壳体(300)的顶表面。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接器组件(104),其中,所述第一壳体(200)包括延伸穿过所述电路板(102)的第一定位柱(234),该第一定位柱具有接合第二壳体(300)的第一定位表面(236)以将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独立于所述电路板定位。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接器组件(104),其中,所述第二壳体(300)包括延伸穿过所述电路板(102)的第二定位柱(334),该第二定位柱具有接合第一壳体(200)的第二定位表面(336)以将第二壳体相对于第一壳体独立于所述电路板定位。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接器组件(104),其中,所述第一壳体(200)在所述安装端处包括第一电路板凹口(244),该第一电路板凹口被构造为接收所述电路板,所述第一触头延伸到所述第一电路板凹口中以电连接到电路板(102),第二壳体(300)在安装端处具有第二电路板凹口(344),该第二电路板凹口(344)构造成接收所述电路板,第二触头延伸到第二电路板凹口中以电连接到所述电路板(102)。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接器组件(104),其中,在所述第一壳体(200)的安装端与所述第二壳体(300)的安装端之间限定一电路板通道(350),该电路板通道在第一壳体的安装端和第二壳体的安装端之间接收所述电路板(102)。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双连接器组件(104),其中,所述电路板通道(350)相对于所述电路板(102)尺寸过大,使得所述第一壳体(200)的安装端接合所述电路板并且在第二壳体(300)的安装端和电路板之间限定一间隙(356)。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接器组件(104),其中,所述第一壳体(200)在所述配合端处包括卡槽(232),该卡槽被构造为接收所述第一配合连接器(110)的电路卡(124),第二壳体在配合端处包括卡槽(332),该卡槽被构造为接收第二配合连接器(112)的电路卡(134)。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连接器组件(104),其中,所述第一触头(202)是第一电力触头,并且所述第二触头(302)是第二电力触头。
CN202010080442.7A 2019-02-05 2020-02-05 用于电路板的双连接器组件 Active CN1115253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6/267,909 2019-02-05
US16/267,909 US10530081B1 (en) 2019-02-05 2019-02-05 Dual connector assembly for a circuit board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5307A CN111525307A (zh) 2020-08-11
CN111525307B true CN111525307B (zh) 2024-05-28

Family

ID=69058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0442.7A Active CN111525307B (zh) 2019-02-05 2020-02-05 用于电路板的双连接器组件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530081B1 (zh)
CN (1) CN1115253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787000B (zh) * 2017-11-11 2021-11-19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双面插座连接器及其电性系统
WO2020086823A1 (en) 2018-10-25 2020-04-30 Samtec, Inc. Hybrid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high-frequency signals
US10855020B1 (en) * 2019-09-17 2020-12-01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Card edge connector having a contact positioner
US11735846B2 (en) * 2021-07-23 2023-08-22 Te Connectivity Solutions Gmbh Stacked card edge connector having inner contact assembly and outer contact assembly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8167A (en) * 1994-04-13 1996-03-12 Molex Incorporated Board to 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s
EP0829930A2 (en) * 1996-09-12 1998-03-18 Molex Incorporated Surface mount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power leads
JP3053527U (ja) * 1994-12-15 1998-11-04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低背型の表面取付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US6325659B1 (en) * 2000-09-29 2001-12-0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solderless connection to edge card connector, and dual connector-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US6475032B1 (en) * 2001-06-07 2002-11-05 Houston Connector, Inc. Geophysical connector
CN101699665A (zh) * 2004-05-14 2010-04-28 莫莱克斯公司 双叠层连接器
CN101924283A (zh) * 2009-05-06 2010-12-22 泰科电子公司 具有安装至电路板的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
US9166315B1 (en) * 2014-04-30 2015-10-20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traddle mount connector and pluggable transceiver module having the same
CN106067610A (zh) * 2015-04-22 2016-11-02 泰科电子公司 具有接地支架的电连接器
CN106159503A (zh) * 2015-05-14 2016-11-23 泰科电子公司 具有共振控制的接地导体的电连接器
CN107706675A (zh) * 2016-08-08 2018-02-16 泰连公司 具有触头组件的插座连接器
CN108574156A (zh) * 2017-03-14 2018-09-25 泰连公司 双连接器系统
CN108736190A (zh) * 2017-04-18 2018-11-02 泰连公司 双连接器系统
CN108736191A (zh) * 2017-04-20 2018-11-02 泰连公司 双连接器系统
CN108736227A (zh) * 2017-04-20 2018-11-02 泰连公司 双连接器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944830B2 (en) 2013-05-29 2015-02-03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Connector with differently arranged contact mounting portions and connector assembly have two such connectors belly-to-belly mounted to a circuit board
US9142896B2 (en) * 2013-11-15 2015-09-22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Connector assemblies having pin spacers with lugs
CN105977666A (zh) * 2016-05-07 2016-09-28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安装有该电连接器的电子设备
US10396513B2 (en) * 2015-09-23 2019-08-27 Molex, Llc Plug assembly and receptacle assembly with two rows
US10186794B2 (en) 2015-09-25 2019-01-22 Molex, Llc Connector system with adapter
US10439311B2 (en) * 2016-08-08 2019-10-08 Te Connectivity Corporation Receptacle connector with alignment features
CN107994402B (zh) * 2016-10-26 2021-02-26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插座连接器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98167A (en) * 1994-04-13 1996-03-12 Molex Incorporated Board to 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s
JP3053527U (ja) * 1994-12-15 1998-11-04 モレッ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ーテッド 低背型の表面取付電気コネクタ装置
EP0829930A2 (en) * 1996-09-12 1998-03-18 Molex Incorporated Surface mount connector with integrated power leads
CN1179023A (zh) * 1996-09-12 1998-04-15 莫列斯公司 具有集成电源线的表面安装连接器
US6325659B1 (en) * 2000-09-29 2001-12-04 Illinois Tool Works Inc. Electrical connector for solderless connection to edge card connector, and dual connector-printed circuit board assembly
US6475032B1 (en) * 2001-06-07 2002-11-05 Houston Connector, Inc. Geophysical connector
CN101699665A (zh) * 2004-05-14 2010-04-28 莫莱克斯公司 双叠层连接器
CN101924283A (zh) * 2009-05-06 2010-12-22 泰科电子公司 具有安装至电路板的连接器的电连接器组件
US9166315B1 (en) * 2014-04-30 2015-10-20 Tyco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Straddle mount connector and pluggable transceiver module having the same
CN106067610A (zh) * 2015-04-22 2016-11-02 泰科电子公司 具有接地支架的电连接器
CN106159503A (zh) * 2015-05-14 2016-11-23 泰科电子公司 具有共振控制的接地导体的电连接器
CN107706675A (zh) * 2016-08-08 2018-02-16 泰连公司 具有触头组件的插座连接器
CN108574156A (zh) * 2017-03-14 2018-09-25 泰连公司 双连接器系统
CN108736190A (zh) * 2017-04-18 2018-11-02 泰连公司 双连接器系统
CN108736191A (zh) * 2017-04-20 2018-11-02 泰连公司 双连接器系统
CN108736227A (zh) * 2017-04-20 2018-11-02 泰连公司 双连接器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面向家电领域的新型电源(PTL)连接器;Denise Quinnette;家电科技;20131231(008);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530081B1 (en) 2020-01-07
CN111525307A (zh) 202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849124U (zh) 背板连接器
CN111525307B (zh) 用于电路板的双连接器组件
US11715907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fool-proof function
CN212874843U (zh) 电连接器
US7824187B1 (en) High density connector
US7988491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contact modules
US7497693B1 (en) Electrical interconnection system using magnetic retention
US5184961A (en) Modular connector frame
US7905751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module with contacts of a differential pair held in separate chicklets
US7086889B2 (en) Interlocking member for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0746063B1 (en) Connector for a circuit board
US20080038939A1 (en) Board-to-boar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S20110097945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with electrical power connection and guide features
US7491083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EP0717468B1 (en) Make-first-break-last ground connections
US11848509B2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P0365179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CN101855792A (zh) μTCA顺应性电触头
US20220336976A1 (en) Receptacle coupler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2130050A (zh) 電連接器
US4772211A (en) Multi-plane interconnection system
CN211789660U (zh)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公头连接器
JP3060508U (ja) ライトアングル型コネクタ
CN219498242U (zh) 压安装连接器和电子系统
US20230100671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