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4020A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4020A
CN111524020A CN202010341408.0A CN202010341408A CN111524020A CN 111524020 A CN111524020 A CN 111524020A CN 202010341408 A CN202010341408 A CN 202010341408A CN 111524020 A CN111524020 A CN 1115240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mount
payment
reinsurance
data
nega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414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24020B (zh
Inventor
郭改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Taikang Online Property Insuran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Taikang Online Property Insuran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Taikang Online Property Insuran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kang Insurance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414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240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240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40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240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40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8Insur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4Querying
    • G06F16/245Query process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原保单号;从预设的数据库中查询原保单信息;若原保单号对应的保险业务为月缴分期业务且所述保险业务存在再保险业务,则获取再保险业务的再保信息;根据应缴时间、应缴费用以及各个保险人的分保比例,确定各个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根据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生成再保单对应的再保单数据并存储再保单数据;将再保单数据发送至财务终端,以使财务终端根据再保单数据执行做账操作。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对处理业务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方式生成的数据精简,降低了后续对数据处理的复杂性。

Description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各个保险公司在拓展业务时,都相继推出了分期付款的保险产品,其中月缴分期产品占比最大。
此外,很多保险产品符合再保险业务,根据统计计算发现,公司再保险系统每月月结处理业务数据中,月缴分期产品保单量占比不足七分之一,但是月缴产品每单最少会有12期次的做账数据,使得月结处理的业务数据中月缴产品的数据量占七成以上。
因此,现在的再保险系统处理业务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方式生成的数据不够精简,导致数据处理复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克服现有的再保险系统处理业务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方式生成的数据不够精简,导致数据处理复杂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原保单号;
根据所述原保单号,从预设的数据库中查询原保单信息,所述原保单信息中包含投保人的应缴时间和应缴费用;
若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保险业务为月缴分期业务且所述保险业务存在再保险业务,则获取所述再保险业务的再保信息,所述再保信息包括各个保险人的分保比例;
根据所述应缴时间、所述应缴费用以及各个所述保险人的分保比例,确定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
根据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生成所述再保单对应的再保单数据并存储所述再保单数据,所述再保单数据的条数为两条;
将所述再保单数据发送至财务终端,以使所述财务终端根据所述再保单数据执行做账操作。
可选地,在所述获取所述再保险业务的再保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应缴时间的个数为多个,则确定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保险业务为月缴分期业务;
根据所述原保单号,通过预设接口,从预设系统中查询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原保单状态和保险人;
若所述原保单状态为正常缴费状态且所述保险人的个数为多个,则确定所述保险业务存在再保险业务。
可选地,所述根据所述应缴时间、所述应缴费用以及各个所述保险人的分保比例,确定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包括:
将所述应缴时间对应的各个所述应缴费用进行叠加,得到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原月缴总额;
根据所述原月缴总额和各个所述保险人的分保比例,确定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目标月缴总额;
根据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目标月缴总额和所述月缴分期业务对应的分期次数,得到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
其中,所述首期缴费金额为按时间先后顺序时所述应缴时间中的第一个时间点对应的缴费金额,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为所述应缴时间中除所述第一个时间点以外的其他时间点对应的缴费金额,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的个数为多个且各个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相同。
可选地,若存在所述再保险业务,则生成再保单号和合约号;
所述根据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生成所述再保单对应的再保单数据,包括:
将所述首期缴费金额作为第一做账金额,且将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作为第二做账金额;
按时间先后顺序,将所述应缴时间中的第一个时间点所在月份分别作为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一最小做账月度和第一最大做账月度;
将所述应缴时间中的第二个时间点所在月份作为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二最小做账月度,并将所述应缴时间中的最后一个时间点所在月份作为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二最大做账月度;
根据所述目标月缴总额、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确定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一调整金额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二调整金额;
将所述原保单号对应原保单生效时间分别作为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一账单期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二账单期;
获取所述再保单号对应的第一冲正次数,所述第一冲正次数为生成正确数据的次数;
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一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第一做账金额、所述第一调整金额、所述第一最小做账月度、所述第一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第一账单期作为所述再保单对应的第一再保单数据;
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一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第二做账金额、所述第二调整金额、所述第二最小做账月度、所述第二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第二账单期作为所述再保单对应的第二再保单数据;
其中,所述再保单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再保单数据和所述第二再保单数据。
可选地,在生成所述再保单对应的再保单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再保单数据错误的目标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指令中携带的所述原保单号和所述再保单号,对与所述原保单号和所述再保单号均匹配的再保单数据进行冲销操作。
可选地,所述冲销操作包括冲负操作;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指令中携带的所述原保单号和所述再保单号,对与所述原保单号和所述再保单号均匹配的再保单数据进行冲销操作,包括:
从所述目标指令中获取存在错误数据的已做账月度,并根据所述已做账月度,确定所述已做账月度对应的冲负月份数目;
将所述已做账月度对应的冲负月份数目和所述第二做账金额的乘积与所述第一做账金额叠加之后取负值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首期冲负做账金额;
将所述第一调整金额取负值与所述首期冲负做账金额之和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首期冲负调整金额;
将所述再保单数据中当前做账月度分别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以及冲负账单期,并记录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第二冲正次数;
将所述第二做账金额取负值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非首期冲负做账金额,并将所述第二做账金额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非首期冲负调整金额;
将所述再保单数据中当前做账月度的下一个做账月度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非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并将所述第二最大做账月度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非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
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二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首期冲负做账金额、所述首期冲负调整金额、所述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所述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冲负账单期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第一冲负再保单数据;
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二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非首期冲负做账金额、所述非首期冲负调整金额、所述非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所述非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冲负账单期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第二冲负再保单数据;
通过所述冲负操作生成的更新后的再保单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冲负再保单数据和所述第二冲负再保单数据。
可选地,所述冲销操作包括冲正操作;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指令中携带的所述原保单号和所述再保单号,对与所述原保单号和所述再保单号均匹配的再保单数据进行冲销操作,还包括:
将所述已做账月度对应的冲负月份数目作为所述已做账月度对应的冲正月份数目;
根据所述目标指令中携带的调整信息、所述已做账月度对应的冲正月份数目以及所述分期次数,确定所述冲正操作对应的首期冲正做账金额、首期调整金额、非首期冲正做账金额以及非首期冲正调整金额并记录第三冲正次数,所述调整信息包括所述再保单对应的冲正月缴总额,所述冲正月缴总额为所述首期冲正做账金额和所述首期调整金额之和,所述非首期冲正做账金额取负值为所述非首期冲正调整金额;
将所述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作为所述首期冲正最小做账月度,并将所述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作为所述首期冲正最大做账月度;
将所述非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作为所述非首期冲正最小做账月度,并将所述非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作为所述非首期冲正最大做账月度;
所述冲负账单期作为冲正账单期;
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三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首期冲正做账金额、所述首期冲正调整金额、所述首期冲正最小做账月度、所述首期冲正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冲正账单期作为所述冲正操作对应的第一冲正再保单数据;
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三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非首期冲正做账金额、所述非首期冲正调整金额、所述非首期冲正最小做账月度、所述非首期冲正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冲正账单期作为所述冲正操作对应的第二冲正再保单数据;
通过所述冲正操作生成的更新后的再保单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冲正再保单数据和所述第二冲正再保单数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原保单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原保单号;
原保单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原保单号,从预设的数据库中查询原保单信息,所述原保单信息中包含投保人的应缴时间和应缴费用;
再保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保险业务为月缴分期业务且所述保险业务存在再保险业务时,获取所述再保险业务的再保信息,所述再保信息包括各个保险人的分保比例;
分期缴费金额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应缴时间、所述应缴费用以及各个所述保险人的分保比例,确定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
再保单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生成所述再保单对应的再保单数据并存储所述再保单数据,所述再保单数据的条数为两条;
再保单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再保单数据发送至财务终端,以使所述财务终端根据所述再保单数据执行做账操作。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第一方面以及第一方面各种可能的设计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先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原保单号,然后根据所述原保单号,从预设的数据库中查询投保人的应缴时间和应缴费用,再通过原保单号,确定原保单号对应的保险业务是否为月缴分期业务和所述保险业务是否存在再保险业务,若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保险业务为月缴分期业务且所述保险业务存在再保险业务,则获取所述再保险业务的再保信息,所述再保信息包括各个保险人的分保比例,根据所述应缴时间、所述应缴费用以及各个所述保险人的分保比例,确定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进而生成每个再保单对应的两条再保单数据并存储,因此,本发明生成的数据仅仅为两条,不再是一次分期对应至少一条数据,大大减少了在线出账的时间,且使得再保险系统处理业务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方式生成的数据精简,降低了后续对数据处理的复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系统的交互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中各个保费信息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现有技术中,生成存储数据的方式为:例如,一个月缴保单在对应一条再保单号的情况下,同一个合约维度会生成12期做账数据,账单期为第一期所在月度,不同期次做账时间分别为每个月应缴费时间;2019-02-23起保的单子如下:
Figure BDA0002467763690000081
上述案例,一个再保单号对应产生有12期次的做账数据使得月结处理的业务数据不够精简,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解决上述问题。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系统的交互示意图,该数据处理系统包括目标终端10、再保险系统20以及财务终端30,其中,目标终端10向再保险系统20发送原保单号,再保险系统20接收目标终端10发送的原保单号,并调用预设的数据库,通过原保单号获取投保人的应缴时间和应缴费用,然后再保险系统20通过对原保单号对应的原保单数据进行分析,在确定原保单号对应的保险业务为月缴分期业务且所述保险业务存在再保险业务时,获取所述再保险业务的各个保险人的分保比例,再根据所述应缴时间、所述应缴费用以及各个所述保险人的分保比例,确定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进而生成两条再保单对应的再保单数据并存储,然后将再保单数据发送至财务终端30,所述财务终端30接收再保单数据,并根据所述再保单数据执行做账操作。
具体地,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终端,也可以为服务器,在上述数据处理系统中,执行主体可以具体为再保险系统。本实施例此处对执行主体不做限定。
参见图2,所述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S101、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原保单号;
S102、根据所述原保单号,从预设的数据库中查询原保单信息,所述原保单信息中包含投保人的应缴时间和应缴费用。
本实施例中,以再保险系统为执行主体为例,目标终端可以是生成原保单号的业务终端,再保险系统首先接收业务终端发送的原保单号,然后基于原保单号从预定协议的接口中查询预设的数据库,预设的数据库中存储有各个业务终端生成的保单信息,这里再保险系统查询到的是该原保单号对应的投保人的应缴时间和应缴费用。
S103、若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保险业务为月缴分期业务且所述保险业务存在再保险业务,则获取所述再保险业务的再保信息,所述再保信息包括各个保险人的分保比例。
本实施例中,由于再保险系统用于处理再保险业务,且尤其针对分期业务处理,因此,需要确定该原保单号对应的原保单是否符合或存在再保险业务,且确定该原保单所述保险业务是否为月缴分期业务。
具体地,如何确定原保单号对应的保险业务为月缴分期业务以及保险业务是否存在再保险业务,参见图3所示,图3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例如,在图2所述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在所述获取所述再保险业务的再保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S201、若所述应缴时间的个数为多个,则确定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保险业务为月缴分期业务;
S202、根据所述原保单号,通过预设接口,从预设系统中查询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原保单状态和保险人;
S203、若所述原保单状态为正常缴费状态且所述保险人的个数为多个,则确定所述保险业务存在再保险业务。
本实施例中,月缴分期业务对应的投保人的应缴时间和应缴费用为多期次,因此,若投保人的应缴时间的个数为多个,则说明该投保人分期缴纳费用,该投保人对应的保险业务为月缴分期业务。
由于再保险系统用于处理再保险业务,因此,只有该保险业务存在再保险业务且投保人的原保单号的缴费状态是正常缴费状态,再保险系统才可以针对该保险业务进行数据的存储和处理。
具体地,再保险系统根据所述原保单号,通过预设接口,从预设系统中查询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原保单状态和保险人,首先确定原保单状态为正常缴费状态,同时通过保险人的个数可以确定该保险业务是否存在再保险业务,由于,再保险为亦称″分保″,即保险人在原保险合同的基础上,通过签订分保合同,将其所承保的部分风险和责任向其他保险人进行保险的行为,因此,如果一个保单号的保险人的个数为多个,则说明配置有再保信息,进而说明保险业务存在再保险业务;或是,通过一个保单号对应的保单业务即可预设映射表中查询得到该保单业务是否可以实现再保行为,若可以,则说明该保险业务存在再保险业务。若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保险业务为月缴分期业务且所述保险业务存在再保险业务,则获取所述再保险业务的各个保险人的分保比例。
S104、根据所述应缴时间、所述应缴费用以及各个所述保险人的分保比例,确定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
本实施例中,应缴时间用于表示原保单号对应的原保单上投保人在各个期次的缴费时间,应缴费用用于表示原保单号对应的原保单上投保人在各个期次的缴纳费用。
具体地,如何得到每个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可以参见图4所示,图4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对S104进行了详细说明。所述根据所述应缴时间、所述应缴费用以及各个所述保险人的分保比例,确定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包括:
S301、将所述应缴时间对应的各个所述应缴费用进行叠加,得到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原月缴总额;
S302、根据所述原月缴总额和各个所述保险人的分保比例,确定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目标月缴总额;
S303、根据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目标月缴总额和所述月缴分期业务对应的分期次数,得到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
其中,所述首期缴费金额为按时间先后顺序时所述应缴时间中的第一个时间点对应的缴费金额,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为所述应缴时间中除所述第一个时间点以外的其他时间点对应的缴费金额,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的个数为多个且各个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相同。
本实施例中,将各个期次的缴纳费用进行叠加,得到原月缴总额,然后将原月缴总额分别与各个保险人的分保比例作积,得到各个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目标月缴总额,再基于各个目标月缴总额分配各期次缴纳费用。
具体地,以一个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目标月缴总额为例,根据原保单号对应的月缴分期业务的分期次数即上述应缴时间的个数,计算该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其中,在计算过程中可以分为两种情况:1、目标月缴总额/分期次数为整数,则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相同,均为目标月缴总额/分期次数;2、目标月缴总额/分期次数不为整数,则需要调差处理,比如,目标月缴总额为13,分期次数为12,则13/12=1.083,则确定非首期缴费金额可以为1.08,则首期缴费金额=13-1.08*11=1.12,则调差金额为1.12-1.08=0.04,确保首期缴费金额与非首期缴费金额之差在预设阈值范围内,比如预设阈值范围为[0,0.1]。
其中,首期缴费金额为所述应缴时间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序中的第一个时间点对应的缴费金额,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为所述应缴时间中除所述第一个时间点以外的其他时间点对应的缴费金额,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的个数为多个且各个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相同。
S105、根据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生成所述再保单对应的再保单数据并存储所述再保单数据,所述再保单数据的条数为两条;
S106、将所述再保单数据发送至财务终端,以使所述财务终端根据所述再保单数据执行做账操作。
本实施例中,将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生成一条再保单数据数据,由于各个非首期缴费金额均一致,因此,可以将所有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生成一条再保单数据数据。并将生成的两条再保单数据推送至财务终端,财务终端根据再保单数据实现做账操作。
具体地,如何生成再保单对应的再保单数据,参见图5所示,图5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例如,在图4所述的实施例基础上,对S105进行了详细说明。其中,若存在所述再保险业务,则生成再保单号和合约号;一个保险人对应一个再保单号。所述根据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生成所述再保单对应的再保单数据,包括:
S401、将所述首期缴费金额作为第一做账金额,且将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作为第二做账金额;
S402、按时间先后顺序,将所述应缴时间中的第一个时间点所在月份分别作为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一最小做账月度和第一最大做账月度;
S403、将所述应缴时间中的第二个时间点所在月份作为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二最小做账月度,并将所述应缴时间中的最后一个时间点所在月份作为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二最大做账月度;
S404、根据所述目标月缴总额、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确定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一调整金额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二调整金额;
S405、将所述原保单号对应原保单生效时间分别作为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一账单期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二账单期;
S406、获取所述再保单号对应的第一冲正次数,所述第一冲正次数为生成正确数据的次数;
S407、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一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第一做账金额、所述第一调整金额、所述第一最小做账月度、所述第一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第一账单期作为所述再保单对应的第一再保单数据;
S408、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一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第二做账金额、所述第二调整金额、所述第二最小做账月度、所述第二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第二账单期作为所述再保单对应的第二再保单数据;其中,所述再保单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再保单数据和所述第二再保单数据。
本实施例中,以上述现有技术中2019-02-23起保的单子为例,通过本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冲正次数为1,可以得到:
表1
Figure BDA0002467763690000131
其中,目标月缴金额为120,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均为10,按时间先后熟顺序,应缴时间中的第一个时间点所在月份为201902即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一最小做账月度和第一最大做账月度,应缴时间中的第二个时间点所在月份为201903即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二最小做账月度,应缴时间中的最后一个时间点所在月份为202001即为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二最大做账月度,第一调整金额为目标月缴金额-首期缴费金额即120-10=110,第二调整金额为非首期缴费金额取负值。因此,保单号为A123,再保单号为Z456的保险业务,生成的再保单数据中包含保单号A123、保单号Z456、冲正次数为1、合约号为QST123、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做账金额为10、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调整金额为110、第一最小做账月度和第一最大做账月度均为201902,账单期为201902的一条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生成的数据和保单号A123、保单号Z456、冲正次数为1、合约号为QST123、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做账金额为10、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调整金额为-10、第二最小做账月度为201903和第二最大做账月度均为202001,账单期为201902的一条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生成的数据,并对上述两条数据进行存储。因此,通过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生成的数据精简,对后续数据处理降低了复杂性。
本实施例中,通过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原保单号,然后根据所述原保单号,从预设的数据库中查询投保人的应缴时间和应缴费用,再通过原保单号,确定原保单号对应的保险业务是否为月缴分期业务和所述保险业务是否存在再保险业务,若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保险业务为月缴分期业务且所述保险业务存在再保险业务,则获取所述再保险业务的再保信息,所述再保信息包括各个保险人的分保比例,根据所述应缴时间、所述应缴费用以及各个所述保险人的分保比例,确定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进而生成每个再保单对应的两条再保单数据并存储,因此,本发明生成的数据仅仅为两条,不再是一次分期对应至少一条数据,大大减少了在线出账的时间,且使得再保险系统处理业务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方式生成的数据精简,降低了后续对数据处理的复杂性。
现有的再保险系统存储和处理方式在存在多次冲销操作的情况下,会生成几十倍于原保单数据的冲销数据,对再保系统月结在线出账造成较大的压力,以2019-02-23起保的单子为例,现有的冲销操作为:
现有的再保险系统对再保单数据进行一次冲销操作,先将所有期次做账数据全部冲负,然后再冲正,即生成所有期次的正确做账数据;历史已做账期次冲负冲正做账数据的做账时间为冲销当月做账时间,除历史已做账期次的后面其他期次做账时间不变;多次冲销冲正次数递增,其他内容类似。
比如,2019年5月份冲负操作数据如下:
Figure BDA0002467763690000141
Figure BDA0002467763690000151
5月份冲正数据如下:
Figure BDA0002467763690000152
因此,现有的再保险系统在线出账生成的调整账数据采用两段式取调整金额的方式,做账方式复杂且低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可选地,在生成所述再保单对应的再保单数据之后,若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再保单数据错误的目标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指令中携带的所述原保单号和所述再保单号,对与所述原保单号和所述再保单号均匹配的再保单数据进行冲销操作。
具体地,由于分保比例变更或是查询到的原单信息错误等,导致再保系统需要进行冲销操作,如何实现冲销操作,参见图6和图7所示,图6为冲负操作,图7为冲正操作。
其中,图6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例如,在图5所述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指令中携带的所述原保单号和所述再保单号,对与所述原保单号和所述再保单号均匹配的再保单数据进行冲销操作,包括:
S501、从所述目标指令中获取存在错误数据的已做账月度,并根据所述已做账月度,确定所述已做账月度对应的冲负月份数目;
S502、将所述已做账月度对应的冲负月份数目和所述第二做账金额的乘积与所述第一做账金额叠加之后取负值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首期冲负做账金额;
S503、将所述第一调整金额取负值与所述首期冲负做账金额之和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首期冲负调整金额;
S504、将所述再保单数据中当前做账月度分别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以及冲负账单期,并记录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第二冲正次数;
S505、将所述第二做账金额取负值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非首期冲负做账金额,并将所述第二做账金额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非首期冲负调整金额;
S506、将所述再保单数据中当前做账月度的下一个做账月度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非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并将所述第二最大做账月度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非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
S507、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二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首期冲负做账金额、所述首期冲负调整金额、所述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所述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冲负账单期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第一冲负再保单数据;
S508、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二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非首期冲负做账金额、所述非首期冲负调整金额、所述非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所述非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冲负账单期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第二冲负再保单数据;其中,通过所述冲负操作生成的更新后的再保单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冲负再保单数据和所述第二冲负再保单数据。
具体地,对月缴分期数据进行冲负操作时,通过查询原始的再保单的账单期和当前冲销月度确定该再保单已经做账的月度数量,再保单的首期缴费金额与非首期缴费金额乘以已做账月度数量的积之和取负值即为冲负数据的首期做账金额(即首期冲负做账金额),再保单的目标月缴总额取负减去首期做账金额即为冲负数据的首期调整金额(即首期冲负调整金额);再保单的其他分期数据的做账金额(即第二做账金额)和调整金额(即第二调整金额)分别取负即为冲负数据的非首期做账金额。
在实际应用中,以上述表1中的再保单数据为例,做冲负操作,得到表2所示,即冲正次数为-1(即第二冲正次数为-1):
表2
Figure BDA0002467763690000171
因此,保单号为A123,再保单号为Z456的保险业务,通过依次冲负操作,生成的更新后的再保单数据包含保单号A123、保单号Z456、冲正次数为-1、合约号为QST123、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首期冲负做账金额为-10+(-10)*3)=-40、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首期冲负调整金额为-120-(-40)=-80、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以及冲负账单期均为201905的一条冲负操作中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生成的更新后的数据和保单号A123、保单号Z456、冲正次数为-1、合约号为QST123、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非首期冲负做账金额为-10、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非首期冲负调整金额为10、非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为201906和非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为202001,账单期为201905的一条冲负操作中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生成的数据,并对上述更新后的两条数据进行存储。针对月缴分期数据的冲销操作采用精简的方式,降低了大量冲销操作对月结效率的影响。
图7为本发明再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本实施例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例如,在图6所述的实施例的基础上,对数据处理方法进行了详细说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指令中携带的所述原保单号和所述再保单号,对与所述原保单号和所述再保单号均匹配的再保单数据进行冲销操作,还包括:
S601、将所述已做账月度对应的冲负月份数目作为所述已做账月度对应的冲正月份数目;
S602、根据所述目标指令中携带的调整信息、所述已做账月度对应的冲正月份数目以及所述分期次数,确定所述冲正操作对应的首期冲正做账金额、首期调整金额、非首期冲正做账金额以及非首期冲正调整金额并记录第三冲正次数,所述调整信息包括所述再保单对应的冲正月缴总额,所述冲正月缴总额为所述首期冲正做账金额和所述首期调整金额之和,所述非首期冲正做账金额取负值为所述非首期冲正调整金额;
S603、将所述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作为所述首期冲正最小做账月度,并将所述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作为所述首期冲正最大做账月度;
S604、将所述非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作为所述非首期冲正最小做账月度,并将所述非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作为所述非首期冲正最大做账月度;
S605、所述冲负账单期作为冲正账单期;
S606、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三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首期冲正做账金额、所述首期冲正调整金额、所述首期冲正最小做账月度、所述首期冲正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冲正账单期作为所述冲正操作对应的第一冲正再保单数据;
S607、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三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非首期冲正做账金额、所述非首期冲正调整金额、所述非首期冲正最小做账月度、所述非首期冲正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冲正账单期作为所述冲正操作对应的第二冲正再保单数据;其中,通过所述冲正操作生成的更新后的再保单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冲正再保单数据和所述第二冲正再保单数据。
本实施例中,图7所示的数据处理过程中冲正操作与上述生成再保单对应的再保单数据类似。具体地,对月缴分期数据进行冲正操作时,通过查询再保单的账单期和当前冲销月度确定该再保单已经做账的月度数量,最新的首期缴费金额加上最新的非首期缴费金额乘以已做账月度数的积之和即为冲正数据的首期冲正做账金额,最新的再保单目标月缴总额减去首期冲正做账金额即为冲正数据的首期冲正调整金额;最新的再保单其他期次的分期数据的做账金额和调整金额即为冲正数据的非首期冲正做账数据金额。
在实际应用中,以上述表1中的再保单数据为例,做冲正操作,得到表3所示,即冲正次数为2(即第三冲正次数为2):
Figure BDA0002467763690000191
由于新的再保单号对应的冲正月缴总额为180,冲正月份数目为4,则新的再保单号对应的首期冲正做账金额为15*4=60,首期冲正调整金额为180-60=120,新的再保单号对应的非首期冲正做账金额为15,非首期冲正调整金额为-15,因此,保单号为A123,新的再保单号为Z789的保险业务,通过依次冲正操作,生成的更新后的再保单数据包含保单号A123、保单号Z789、冲正次数为2、合约号为QST123、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首期冲正做账金额为60、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首期冲正调整金额为120、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以及冲负账单期均为201905的一条冲正操作中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生成的更新后的数据和保单号A123、保单号Z456、冲正次数为2、合约号为QST123、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非首期冲负做账金额为15、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非首期冲负调整金额为-15、非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为201906和非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为202001,账单期为201905的一条冲正操作中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生成的数据,并对上述更新后的两条数据进行存储。针对月缴分期数据的冲销操作采用精简的方式,降低了大量冲销操作对月结效率的影响。
通过图6和图7的冲销操作,使得在月结做账处理时,按照各财务维度查询汇总所有的满足当前做账月度在最小做账月度和最大做账月度之间的业务数据,直接可得账单数据(做账金额)和调整账数据(调整金额),无需要另外查询汇总调整账,大大提升了月结效率。由于存储和处理的数据量相对于现有技术整体减少了70%以上的做账数据,大大减少了在线出账的时间,且生成的调整账数据方式避免了原有两段式取调整金额的方式,做账效率提升数倍。
因此,本实施例中的再保险系统处理月缴分期业务,采用2条取代原来12条分期数据的方案,正常做账数据节省了83%的存储空间;采用当期做账数据上增加调整金额的方法,取代了原有两段式取调整金额的方式,使用每月明细账单关联表数据(采用生成最小做账月度和最大做账月度之间的业务数据的方式),实现历史数据的精简冲销操作,避免了大量的冲销数据对月结时效的影响。
为了实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参见图8,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述数据处理装置80,包括:原保单号接收模块801,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原保单号;原保单信息获取模块802,用于根据所述原保单号,从预设的数据库中查询原保单信息,所述原保单信息中包含投保人的应缴时间和应缴费用;再保信息获取模块803,用于在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保险业务为月缴分期业务且所述保险业务存在再保险业务时,获取所述再保险业务的再保信息,所述再保信息包括各个保险人的分保比例;分期缴费金额确定模块804,用于根据所述应缴时间、所述应缴费用以及各个所述保险人的分保比例,确定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再保单数据生成模块805,用于根据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生成所述再保单对应的再保单数据并存储所述再保单数据,所述再保单数据的条数为两条;再保单数据发送模块806,用于将所述再保单数据发送至财务终端,以使所述财务终端根据所述再保单数据执行做账操作。
本实施例中通过原保单号接收模块801、原保单信息获取模块802、再保信息获取模块803、分期缴费金额确定模块804、再保单数据生成模块805以及再保单数据发送模块806,用于先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原保单号,然后根据所述原保单号,从预设的数据库中查询投保人的应缴时间和应缴费用,再通过原保单号,确定原保单号对应的保险业务是否为月缴分期业务和所述保险业务是否存在再保险业务,若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保险业务为月缴分期业务且所述保险业务存在再保险业务,则获取所述再保险业务的再保信息,所述再保信息包括各个保险人的分保比例,根据所述应缴时间、所述应缴费用以及各个所述保险人的分保比例,确定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进而生成每个再保单对应的两条再保单数据并存储,因此,本发明生成的数据仅仅为两条,不再是一次分期对应至少一条数据,大大减少了在线出账的时间,且使得再保险系统处理业务数据的存储和处理方式生成的数据精简,降低了后续对数据处理的复杂性。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本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业务确定模块;业务确定模块,用于:
在所述获取所述再保险业务的再保信息之前,若所述应缴时间的个数为多个,则确定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保险业务为月缴分期业务;根据所述原保单号,通过预设接口,从预设系统中查询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原保单状态和保险人;若所述原保单状态为正常缴费状态且所述保险人的个数为多个,则确定所述保险业务存在再保险业务。
可选地,分期缴费金额确定模块804,具体用于:
将所述应缴时间对应的各个所述应缴费用进行叠加,得到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原月缴总额;根据所述原月缴总额和各个所述保险人的分保比例,确定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目标月缴总额;根据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目标月缴总额和所述月缴分期业务对应的分期次数,得到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其中,所述首期缴费金额为按时间先后顺序时所述应缴时间中的第一个时间点对应的缴费金额,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为所述应缴时间中除所述第一个时间点以外的其他时间点对应的缴费金额,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的个数为多个且各个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相同。
可选地,若存在所述再保险业务,则生成再保单号和合约号;再保单数据生成模块805,具体用于:
将所述首期缴费金额作为第一做账金额,且将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作为第二做账金额;按时间先后顺序,将所述应缴时间中的第一个时间点所在月份分别作为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一最小做账月度和第一最大做账月度;将所述应缴时间中的第二个时间点所在月份作为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二最小做账月度,并将所述应缴时间中的最后一个时间点所在月份作为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二最大做账月度;根据所述目标月缴总额、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确定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一调整金额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二调整金额;将所述原保单号对应原保单生效时间分别作为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一账单期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二账单期;获取所述再保单号对应的第一冲正次数,所述第一冲正次数为生成正确数据的次数;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一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第一做账金额、所述第一调整金额、所述第一最小做账月度、所述第一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第一账单期作为所述再保单对应的第一再保单数据;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一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第二做账金额、所述第二调整金额、所述第二最小做账月度、所述第二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第二账单期作为所述再保单对应的第二再保单数据;其中,所述再保单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再保单数据和所述第二再保单数据。
可选地,所述装置还包括:冲销模块;冲销模块,用于在生成所述再保单对应的再保单数据之后,若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再保单数据错误的目标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指令中携带的所述原保单号和所述再保单号,对与所述原保单号和所述再保单号均匹配的再保单数据进行冲销操作。
可选地,所述冲销操作包括冲负操作;所述冲销模块包括:冲负单元;冲负模块,用于:
从所述目标指令中获取存在错误数据的已做账月度,并根据所述已做账月度,确定所述已做账月度对应的冲负月份数目;将所述已做账月度对应的冲负月份数目和所述第二做账金额的乘积与所述第一做账金额叠加之后取负值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首期冲负做账金额;将所述第一调整金额取负值与所述首期冲负做账金额之和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首期冲负调整金额;将所述再保单数据中当前做账月度分别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以及冲负账单期,并记录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第二冲正次数;将所述第二做账金额取负值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非首期冲负做账金额,并将所述第二做账金额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非首期冲负调整金额;将所述再保单数据中当前做账月度的下一个做账月度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非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并将所述第二最大做账月度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非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二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首期冲负做账金额、所述首期冲负调整金额、所述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所述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冲负账单期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第一冲负再保单数据;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二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非首期冲负做账金额、所述非首期冲负调整金额、所述非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所述非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冲负账单期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第二冲负再保单数据;通过所述冲负操作生成的更新后的再保单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冲负再保单数据和所述第二冲负再保单数据。
可选地,所述冲销操作包括冲正操作;所述冲销模块,还包括:冲正单元;冲正单元,用于:
将所述已做账月度对应的冲负月份数目作为所述已做账月度对应的冲正月份数目;根据所述目标指令中携带的调整信息、所述已做账月度对应的冲正月份数目以及所述分期次数,确定所述冲正操作对应的首期冲正做账金额、首期调整金额、非首期冲正做账金额以及非首期冲正调整金额并记录第三冲正次数,所述调整信息包括所述再保单对应的冲正月缴总额,所述冲正月缴总额为所述首期冲正做账金额和所述首期调整金额之和,所述非首期冲正做账金额取负值为所述非首期冲正调整金额;将所述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作为所述首期冲正最小做账月度,并将所述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作为所述首期冲正最大做账月度;将所述非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作为所述非首期冲正最小做账月度,并将所述非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作为所述非首期冲正最大做账月度;所述冲负账单期作为冲正账单期;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三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首期冲正做账金额、所述首期冲正调整金额、所述首期冲正最小做账月度、所述首期冲正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冲正账单期作为所述冲正操作对应的第一冲正再保单数据;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三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非首期冲正做账金额、所述非首期冲正调整金额、所述非首期冲正最小做账月度、所述非首期冲正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冲正账单期作为所述冲正操作对应的第二冲正再保单数据;通过所述冲正操作生成的更新后的再保单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冲正再保单数据和所述第二冲正再保单数据。
为了实现所述数据处理方法,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设备90包括:处理器901以及存储器902;其中,存储器902,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处理器901,用于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执行的各个步骤。具体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相关描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设备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模块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模块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模块,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上述软件功能模块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英文: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应理解,上述处理器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英文: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英文:Digital Signal Processor,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英文:Application Specific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发明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
存储器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还可以为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总线可以是工业标准体系结构(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ISA)总线、外部设备互连(PeripheralComponen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体系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本发明附图中的总线并不限定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上述存储介质可以是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一种示例性的存储介质耦合至处理器,从而使处理器能够从该存储介质读取信息,且可向该存储介质写入信息。当然,存储介质也可以是处理器的组成部分。处理器和存储介质可以位于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简称:ASIC)中。当然,处理器和存储介质也可以作为分立组件存在于电子设备或主控设备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原保单号;
根据所述原保单号,从预设的数据库中查询原保单信息,所述原保单信息中包含投保人的应缴时间和应缴费用;
若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保险业务为月缴分期业务且所述保险业务存在再保险业务,则获取所述再保险业务的再保信息,所述再保信息包括各个保险人的分保比例;
根据所述应缴时间、所述应缴费用以及各个所述保险人的分保比例,确定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
根据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生成所述再保单对应的再保单数据并存储所述再保单数据,所述再保单数据的条数为两条;
将所述再保单数据发送至财务终端,以使所述财务终端根据所述再保单数据执行做账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所述再保险业务的再保信息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应缴时间的个数为多个,则确定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保险业务为月缴分期业务;
根据所述原保单号,通过预设接口,从预设系统中查询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原保单状态和保险人;
若所述原保单状态为正常缴费状态且所述保险人的个数为多个,则确定所述保险业务存在再保险业务。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应缴时间、所述应缴费用以及各个所述保险人的分保比例,确定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包括:
将所述应缴时间对应的各个所述应缴费用进行叠加,得到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原月缴总额;
根据所述原月缴总额和各个所述保险人的分保比例,确定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目标月缴总额;
根据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目标月缴总额和所述月缴分期业务对应的分期次数,得到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差值在预设阈值范围内;
其中,所述首期缴费金额为按时间先后顺序时所述应缴时间中的第一个时间点对应的缴费金额,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为所述应缴时间中除所述第一个时间点以外的其他时间点对应的缴费金额,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的个数为多个且各个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存在所述再保险业务,则生成再保单号和合约号;
所述根据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生成所述再保单对应的再保单数据,包括:
将所述首期缴费金额作为第一做账金额,且将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作为第二做账金额;
按时间先后顺序,将所述应缴时间中的第一个时间点所在月份分别作为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一最小做账月度和第一最大做账月度;
将所述应缴时间中的第二个时间点所在月份作为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二最小做账月度,并将所述应缴时间中的最后一个时间点所在月份作为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二最大做账月度;
根据所述目标月缴总额、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确定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一调整金额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二调整金额;
将所述原保单号对应原保单生效时间分别作为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一账单期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对应的第二账单期;
获取所述再保单号对应的第一冲正次数,所述第一冲正次数为生成正确数据的次数;
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一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第一做账金额、所述第一调整金额、所述第一最小做账月度、所述第一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第一账单期作为所述再保单对应的第一再保单数据;
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一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第二做账金额、所述第二调整金额、所述第二最小做账月度、所述第二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第二账单期作为所述再保单对应的第二再保单数据;
其中,所述再保单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再保单数据和所述第二再保单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生成所述再保单对应的再保单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用于指示所述再保单数据错误的目标指令,则根据所述目标指令中携带的所述原保单号和所述再保单号,对与所述原保单号和所述再保单号均匹配的再保单数据进行冲销操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销操作包括冲负操作;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指令中携带的所述原保单号和所述再保单号,对与所述原保单号和所述再保单号均匹配的再保单数据进行冲销操作,包括:
从所述目标指令中获取存在错误数据的已做账月度,并根据所述已做账月度,确定所述已做账月度对应的冲负月份数目;
将所述已做账月度对应的冲负月份数目和所述第二做账金额的乘积与所述第一做账金额叠加之后取负值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首期冲负做账金额;
将所述第一调整金额取负值与所述首期冲负做账金额之和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首期冲负调整金额;
将所述再保单数据中当前做账月度分别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以及冲负账单期,并记录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第二冲正次数;
将所述第二做账金额取负值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非首期冲负做账金额,并将所述第二做账金额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非首期冲负调整金额;
将所述再保单数据中当前做账月度的下一个做账月度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非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并将所述第二最大做账月度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非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
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二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首期冲负做账金额、所述首期冲负调整金额、所述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所述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冲负账单期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第一冲负再保单数据;
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二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非首期冲负做账金额、所述非首期冲负调整金额、所述非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所述非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冲负账单期作为所述冲负操作对应的第二冲负再保单数据;
通过所述冲负操作生成的更新后的再保单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冲负再保单数据和所述第二冲负再保单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销操作包括冲正操作;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指令中携带的所述原保单号和所述再保单号,对与所述原保单号和所述再保单号均匹配的再保单数据进行冲销操作,还包括:
将所述已做账月度对应的冲负月份数目作为所述已做账月度对应的冲正月份数目;
根据所述目标指令中携带的调整信息、所述已做账月度对应的冲正月份数目以及所述分期次数,确定所述冲正操作对应的首期冲正做账金额、首期调整金额、非首期冲正做账金额以及非首期冲正调整金额并记录第三冲正次数,所述调整信息包括所述再保单对应的冲正月缴总额,所述冲正月缴总额为所述首期冲正做账金额和所述首期调整金额之和,所述非首期冲正做账金额取负值为所述非首期冲正调整金额;
将所述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作为所述首期冲正最小做账月度,并将所述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作为所述首期冲正最大做账月度;
将所述非首期冲负最小做账月度作为所述非首期冲正最小做账月度,并将所述非首期冲负最大做账月度作为所述非首期冲正最大做账月度;
所述冲负账单期作为冲正账单期;
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三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首期冲正做账金额、所述首期冲正调整金额、所述首期冲正最小做账月度、所述首期冲正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冲正账单期作为所述冲正操作对应的第一冲正再保单数据;
将所述原保单号、所述再保单号、所述第三冲正次数、所述合约号、所述非首期冲正做账金额、所述非首期冲正调整金额、所述非首期冲正最小做账月度、所述非首期冲正最大做账月度以及所述冲正账单期作为所述冲正操作对应的第二冲正再保单数据;
通过所述冲正操作生成的更新后的再保单数据包括所述第一冲正再保单数据和所述第二冲正再保单数据。
8.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原保单号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终端发送的原保单号;
原保单信息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原保单号,从预设的数据库中查询原保单信息,所述原保单信息中包含投保人的应缴时间和应缴费用;
再保信息获取模块,用于在所述原保单号对应的保险业务为月缴分期业务且所述保险业务存在再保险业务时,获取所述再保险业务的再保信息,所述再保信息包括各个保险人的分保比例;
分期缴费金额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应缴时间、所述应缴费用以及各个所述保险人的分保比例,确定各个所述保险人对应的再保单的首期缴费金额和非首期缴费金额;
再保单数据生成模块,用于根据所述首期缴费金额和所述非首期缴费金额,生成所述再保单对应的再保单数据并存储所述再保单数据,所述再保单数据的条数为两条;
再保单数据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再保单数据发送至财务终端,以使所述财务终端根据所述再保单数据执行做账操作。
9.一种数据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
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
CN202010341408.0A 2020-04-26 2020-04-26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5240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1408.0A CN111524020B (zh) 2020-04-26 2020-04-26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41408.0A CN111524020B (zh) 2020-04-26 2020-04-26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4020A true CN111524020A (zh) 2020-08-11
CN111524020B CN111524020B (zh) 2023-08-15

Family

ID=71904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41408.0A Active CN111524020B (zh) 2020-04-26 2020-04-26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2402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2692A (zh) * 2020-09-27 2020-12-25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保单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7030A (zh) * 2003-09-12 2013-10-02 瑞士再保险公司 用于交易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US20170236209A1 (en) * 2016-02-16 2017-08-17 Huang & Associates Analytic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llaboratively Managing Workflow
CN108062383A (zh) * 2017-12-13 2018-05-22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再保险月账单的生成方法、装置和设备
JP2018139053A (ja) * 2017-02-24 2018-09-06 株式会社オービック 金額データ作成装置、金額データ作成方法および金額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
US20180268489A1 (en) * 2017-03-17 2018-09-20 Service First Insurance Group LL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risk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CN109712008A (zh) * 2018-12-20 2019-05-03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保单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37030A (zh) * 2003-09-12 2013-10-02 瑞士再保险公司 用于交易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US20170236209A1 (en) * 2016-02-16 2017-08-17 Huang & Associates Analytic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llaboratively Managing Workflow
JP2018139053A (ja) * 2017-02-24 2018-09-06 株式会社オービック 金額データ作成装置、金額データ作成方法および金額データ作成プログラム
US20180268489A1 (en) * 2017-03-17 2018-09-20 Service First Insurance Group LLC System and methods for risk management optimization
CN108062383A (zh) * 2017-12-13 2018-05-22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再保险月账单的生成方法、装置和设备
CN109712008A (zh) * 2018-12-20 2019-05-03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保单处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32692A (zh) * 2020-09-27 2020-12-25 泰康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保单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4020B (zh) 2023-08-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87781A (zh) 在线计费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WO2006055975A2 (en) Account data reconciliation
CN107798592B (zh) 计算佣金的方法及设备
CN108269182B (zh) 一种基于资金归集的余额计算方法及计算设备
CN110458611A (zh) 用于定价处理的方法、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11091471A (zh) 保险理赔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524020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033362B (zh) 一种打款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9903145A (zh) 数据核对方法、装置、设备及系统
US20060248136A1 (en) Data processing method
CN108734461B (zh) 预付式虚拟资源的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2838932A (zh) 基于按量累积批价的重批价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CN109685494A (zh) 分期支付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JP745050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WO2014178121A1 (ja) 情報処理システム、情報処理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および情報処理プログラム
CN115239310A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08629679B (zh) 一种基于个人账户计息系统的银行账户计息方法及系统
CN111127217B (zh) 保单数据处理系统、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1144810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相关设备
CN117350720A (zh) 一种控制单据金额支付的方法及相关装置
US20150017944A1 (en) Flexible Device Upgrade Plan
CN114119210A (zh) 资产管理系统中的资产数据的修正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782155A (zh) 一种业务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4187098A (zh) 一种对账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359180A (zh) 有效性控制系统、终端设备、服务器设备、记录介质、方法和程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