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2468A - 触控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2468A
CN111522468A CN202010351578.7A CN202010351578A CN111522468A CN 111522468 A CN111522468 A CN 111522468A CN 202010351578 A CN202010351578 A CN 202010351578A CN 111522468 A CN111522468 A CN 11152246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metal lines
touch metal
electrode layer
patter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5157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22468B (zh
Inventor
李远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5157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22468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096680 priority patent/WO2021217819A1/zh
Priority to US16/972,554 priority patent/US11520422B2/en
Publication of CN1115224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24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224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246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two or more layers of sensing electrodes, e.g. using two layers of electrodes separated by a dielectric lay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 G06F3/0446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capacitive means using a grid-like structure of electrodes in at least two directions, e.g. using row and column electr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7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sets of wires, e.g. crossed wir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2Flexible digitiser, i.e. constructional details for allowing the whole digitising part of a device to be flexed or rolled like a sheet of paper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12Electrode mesh in capacitive digitiser: electrode for touch sensing is formed of a mesh of very fine, normally metallic, interconnected lines that are almost invisible to see. This provides a quite large but transparent electrode surface, without need for ITO or similar transparent conductive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模组和触控模组,触控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层、第二触控电极层以及位于第一触控电极层与第二触控电极层之间的绝缘层;触控显示装置具有触控显示区和位于触控显示区的一侧的绑定区,绑定区中设置有多个焊垫,焊垫设置于第二触控电极层;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和连接于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一引线;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和连接于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二引线;第一引线从第一触控电极延伸至绑定区,经过开设于绝缘层中的过孔延伸至第二触控电极层与焊垫电连接,第二引线从第二触控电极延伸至绑定区与焊垫电连接。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触控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有机发光二极管On-cell触控显示(OLED On-cell Touch)技术,又称DOT 技术(Direct On-Cell Touch)集成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和触控结构,相较于外挂式触控面板(Touch Panel)技术具有更高的透过率、耐弯折性、及轻薄等优点,已成为柔性OLED显示未来趋势。此技术为在OLED面板的薄膜封装(Thin-Film Encapsulation,TFE)上直接利用低温工艺(温度小于或者等于90℃) 制作触控结构,从而实现OLED和Touch结构的集成。已知的一种DOT触控显示面板的结构如图1所示,OLED面板10、TFE封装层20、绝缘层30以及触控模组40依次层叠设置。触控模组40包括设置于绝缘层30上的驱动电极 41、感应电极42以及设置于封装层20上被绝缘层30覆盖的桥接电极43。驱动电极41和感应电极42设置于同层。绝缘层30中开设有过孔31。相邻两个驱动电极41或者相邻两个感应电极42通过过孔31连接至桥接电极43并导通。图1中以驱动电极41需要桥接为例,需要在绝缘层30上通过干刻工艺形成过孔31,驱动电极41与桥接电极43进行桥接。为保证导通效果,桥接位置的驱动电极41需要考虑对位公差,所以此位置的金属宽度大于其他位置。该技术带来以下缺陷:驱动电极41或者感应电极42桥接位置的桥接导通点宽度大于其他位置的金属宽度,导致此处像素发光与非桥接位置的光学特性有差异;随触控精度越高,触控电极越多,金属桥接点也越多,制程中干刻过孔位点越多,而且显示区和绑定(pad-bonding)区蚀刻深度不一样,为保证过孔深度均匀性从而使触控电极实现导通,对低温干刻工艺挑战很大,触控失效风险较高,特别是在高世代面板线制程中,低温干刻工艺风险对良率影响较大;低温制程下大量的桥接电极43及过孔31结构强度较弱,折叠屏中产生断路的风险较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提高发光均匀性、制程良率及弯折可靠性的触控显示装置。
本申请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模组和触控模组,所述触控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层、第二触控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之间的绝缘层;
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具有触控显示区和位于所述触控显示区的一侧的绑定区,所述绑定区中设置有多个焊垫,所述焊垫设置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和连接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一引线;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和连接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二引线;
所述第一引线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延伸至所述绑定区,经过开设于所述绝缘层中的过孔延伸至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与所述焊垫电连接,所述第二引线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延伸至所述绑定区与所述焊垫电连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金属网格结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相交的多条第一触控金属线和多条第二触控金属线,相交的多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多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形成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触控图案,多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列,多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列;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相交的多条第三触控金属线和多条第四触控金属线,相交的多条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和多条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形成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触控图案,多条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列,多条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在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列;
在俯视时,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按照一定规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和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按照一定规律间隔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俯视时,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按照一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一条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的顺序交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和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按照一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一条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的顺序交替间隔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触控图案的形状为菱形,所述第二触控图案的形状也为菱形并且所述第一触控图案和所述第二触控图案的大小相同,在俯视时,每一所述第一触控图案的中心与一个所述第二触控图案的一个端点重叠,且该第二触控图案的中心也与该第一触控图案的一个端点重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俯视时,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按照两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两条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的顺序交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和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按照两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两条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的顺序交替间隔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触控图案包括由两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两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相交构成的一个大的菱形,在所述大的菱形的一个夹角的两条边的四分之一边长处分别具有一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一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以将该大的菱形分割为两个相互连接的小菱形和位于所述两个小菱形两侧的两个平行四边形;
所述第二触控图案也包括由两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两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相交构成的一个大的菱形,在所述大的菱形的一个夹角的两条边的四分之一边长处分别具有一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一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以将该大的菱形分割为两个相互连接的小菱形和位于两个小菱形两侧的两个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一触控图案与所述第二触控图案的大小相同;
定义所述第一触控图案的夹角的顶点为第一端点,与该夹角相对的顶点为第二端点,所述第二触控图案的夹角的顶点为第一端点,与该夹角相对的顶点为第二端点,在俯视时,每一所述第一触控图案的第一端点与一个所述第二触控图案的中心重叠,且该第一触控图案的中心也与该第二触控图案的第二端点重叠。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在俯视时,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按照两条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两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一条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一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的顺序交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和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按照两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两条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一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一条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的顺序交替间隔设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触控图案包括由两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两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相交构成的一个大的菱形,在大的菱形的一个夹角的两条边的六分之一边长处和二分之一边长处分别具有两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两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以将该大的菱形分割为三个相互连接的小菱形和位于三个所述小菱形两侧的四个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二触控图案包括由两条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和两条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相交构成的一个大的菱形,在大的菱形的一个夹角的两条边的六分之一边长处和二分之一边长处分别具有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和两条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以将该大的菱形分割为三个相互连接的小菱形和位于三个小菱形两侧的四个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一触控图案与所述第二触控图案的大小相同;
定义所述第一触控图案的夹角的顶点为第一端点,与该夹角相对的顶点为第二端点,所述第二触控图案的夹角的顶点为第一端点,与该夹角相对的顶点为第二端点,在俯视时,所述第二触控图案的第二顶点位于所述第一触控图案的对角线上距离所述第一顶点对角线的六分之一长度的位置,且所述第一触控图案的第二顶点位于所述第二触控图案对角线上距离所述第一顶点对角线的六分之一长度的位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和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的第一虚拟电极,所述第一虚拟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中的第一断口相互绝缘,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和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的第二虚拟电极,所述第二虚拟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中的第二断口相互绝缘。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P排列的多个子像素,在俯视时,每个所述子像素四周均被触控金属线包围。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将on-cell touch中的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设置在不同层,可以避免单层桥接过孔式设计中的金属桥接点导致的光学效果不一致。由于避开了单层桥接过孔式设计,大大降低了低温干刻工艺风险,提升了柔性DOT面板的弯折可靠性。此外,通过采用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金属网格电极结构,能够避免上下层金属网格的重叠产生莫尔条纹而影响光学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一种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触控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层与像素矩阵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图4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二触控电极层与像素矩阵的俯视示意图。
图6为图4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层、第二触控电极层以及像素矩阵的俯视示意图。
图7(a)为图4的第一触控图案与像素矩阵的俯视示意图,图7(b)为图5的第二触控图案与像素矩阵的俯视示意图,图7(c)为图6的第一触控图案、第二触控图案与像素矩阵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层与像素矩阵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图8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二触控电极层与像素矩阵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层、第二触控电极层以及像素矩阵的俯视示意图。
图11(a)为图8的第一触控图案与像素矩阵的俯视示意图,图11(b) 为图9的第二触控图案与像素矩阵的俯视示意图,图11(c)为图10的第一触控图案、第二触控图案与像素矩阵的俯视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层与像素矩阵的俯视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二触控电极层与像素矩阵的俯视示意图。
图14为图12的触控显示装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层、第二触控电极层以及像素矩阵的俯视示意图。
图15(a)为图12的第一触控图案与像素矩阵的俯视示意图,图15(b) 为图13的第二触控图案与像素矩阵的俯视示意图,图15(c)为图14的第一触控图案、第二触控图案与像素矩阵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2,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触控显示装置1,其包括显示模组11和触控模组12。显示模组11和触控模组12层叠设置。其中,显示模组11 可以为主动发光型显示模组,例如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模组、微发光二极管(micro-LED)显示模组或者亚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LED)显示模组等。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11也可以为被动发光型显示模组,例如液晶显示模组。显示模组11可以为柔性显示模组,也可以为非柔性显示模组。在本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11为主动发光型的柔性显示模组。显示模组11包括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100。虽然未图示,但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100包括基板、设置于基板上的驱动电路层、安装于驱动电路层上的有机发光单元以及薄膜封装层等。显示模组11和触控模组1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绝缘层200,也即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面板100和触控模组12之间还设置有第一绝缘层200。
触控模组12包括依次层叠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层300、第二绝缘层400和第二触控电极层500。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电极层300位于显示模组11与第二触控电极层500之间。在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中,可以是第二触控电极层500 位于显示模组11与第一触控电极层300之间。第一触控电极层300和第二触控电极层500的其中一个为触控驱动电极层,另一个为触控感应电极层。在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中,在第一触控电极层300和第二触控电极层500中,靠近显示模组11的为触控驱动电极层,远离显示模组11的为触控感应电极层。
此外,触控模组12远离显示模组11一侧还包括第三绝缘层600。第三绝缘层600为外涂(overcoating)层或者称为有机平坦保护层。
第一绝缘层200、第二绝缘层400和第三绝缘层600的材料包括有机绝缘材料或者无机绝缘材料。第一触控电极层300和第二触控电极层500的材料可以采用金、银、铜、锂、钠、钾、镁、铝、锌及其组合,也可采用导电金属材料氧化铟锡、掺铝氧化锌、掺锑氧化锡及其组合。
请参考图3,触控显示装置1具有触控显示区1A和位于触控显示区1A的一侧的绑定区1B。绑定区1B中设置有多个焊垫。焊垫与第二触控电极层500位于同层。
第一触控电极层300包括第一触控电极301和连接于第一触控电极301的第一引线302。第二触控电极层500包括第二触控电极501和连接于第二触控电极 501的第二引线502。第一引线302和第二引线502均为金属走线。第一触控电极 301和第二触控电极501中的一个为触控驱动电极,另一个为触控感应电极,二者共同构成矩阵式投射电容。第一触控电极301和第二触控电极501可以为菱形或长条形图案等。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电极301为菱形,且沿第一方向 D1排列。第二触控电极501也为菱形,且沿第二方向D2排列。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垂直。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D1为竖直方向,第二方向D2 为水平方向。焊垫包括用于连接第一触控电极301的第一焊垫503和用于连接第二触控电极501的第二焊垫504、505。第二焊垫504和第二焊垫505设置于第一焊垫503两侧,第二焊垫504用于连接上半部分的第二触控电极501和第二焊垫 505用于连接下半部分的第二触控电极501。第一引线302从第一触控电极301 延伸至绑定区1B,经过开设于第二绝缘层400中的过孔401延伸至第二触控电极层500与第一焊垫503电连接,从而电连接至触控控制电路(未图示)。第二引线502从第二触控电极501延伸至绑定区1B与第二焊垫504、505电连接,从而电连接至触控控制电路(未图示)。
在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触控电极层500位于显示模组11与第一触控电极层300之间。同样地,第一引线302从第一触控电极301延伸至绑定区1B,经过开设于第二绝缘层400中的过孔401延伸至第二触控电极层500与第一焊垫 503电连接,从而电连接至触控控制电路(未图示)。
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将on-cell touch中的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设置在不同层,可以避免单层桥接过孔式设计中的金属桥接点导致的光学效果不一致。由于避开了单层桥接过孔式设计,大大降低了低温干刻工艺风险,提升了柔性DOT面板的弯折可靠性。
请参考图4至图6,在本申请的另一实施方式中,为不影响显示模组11的发光,第一触控电极301和第二触控电极501采用金属网格(metal mesh)结构。
第一触控电极层300包括相交的多条第一触控金属线3011和多条第二触控金属线3012。相交的多条第一触控金属线3011和多条第二触控金属线3012形成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触控图案301P。请参考图7(a),第一触控图案301P 的形状为菱形。多条第一触控金属线3011沿第三方向D3延伸且在第四方向D4 上间隔排列。多条第二触控金属线3012沿第四方向D4延伸且在第三方向D3上间隔排列。
第一触控电极层300包括多个第一触控电极301和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一触控电极301之间的第一虚拟电极301D。第一虚拟电极301D与第一触控电极301 通过设置于第一触控金属线3011和第二触控金属线3012中的第一断口3013相互绝缘。多个第一断口3013可以按照一定规律排布使第一触控电极301形成各种图案,如长条状或者菱形、树枝图案等。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断口3013 (或者叫间隙)沿第一方向D1排列,即多个第一断口3013呈纵向排列。两条纵向排列的第一断口3013将多个原本相连的多个第一触控图案301P分成两个长条状的第一触控电极301和位于该第两个长条状的第一触控电极301之间的第一虚拟电极301D。第一虚拟电极301D为悬浮图案,与其他电极保持绝缘,可以通过调整第一虚拟电极301D的宽度及面积调节第一触控电极301的对地电容。
第二触控电极层500包括相交的多条第三触控金属线5011和多条第四触控金属线5012。相交的多条第三触控金属线5011和多条第四触控金属线5012形成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触控图案501P。请参考图7(b),第二触控图案501P 的形状为菱形。多条第三触控金属线5011沿第三方向D3延伸且在第四方向D4 上间隔排列。多条第四触控金属线5012沿第四方向D4延伸并在第三方向D3上间隔排列。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图案301P和第二触控图案501P的大小,即边长相同。
第二触控电极层500包括多个第二触控电极501和设置在相邻两个第二触控电极501之间的第二虚拟电极501D。第二虚拟电极501D与第二触控电极501 通过设置于第三触控金属线5011和第四触控金属线5012中的第二断口5013相互绝缘。多个第二断口5013可以按照一定规律排布使第二触控电极501形成各种图案,如长条状或者菱形、树枝图案等。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二断口5013 (或者叫间隙)沿第二方向D2排列,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垂直,即多个第二断口5013呈横向排列。两条横向排列的第二断口5013将多个原本相连的多个第二触控图案501P分成两个长条状的第二触控电极501和位于该第两个长条状的第二触控电极501之间的第二虚拟电极501D。第二虚拟电极501D为悬浮图案,与其他电极保持绝缘,可以通过调整第二虚拟电极501D的宽度及面积调节第二触控电极501的对地电容。
本实施例中,第一触控电极层300中的第一触控电极301呈纵向排列,第二触控电极层500中的第二触控电极501呈横向排列,两者在不同层形成互容触控感应图案。如图6所示,图6为本实施方式的第一触控电极层300、第二触控电极层500和像素矩阵的俯视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使用较粗的线条表示第一触控电极层300。在俯视时,第一触控金属线3011和第三触控金属线 5011按照一条第一触控金属线3011、一条第三触控金属线5011的顺序交替间隔设置,第二触控金属线3012和第四触控金属线5012按照一条第二触控金属线3012、一条第四触控金属线5012的顺序交替间隔设置。相邻两条触控金属线之间的垂直距离可以相等。请参考图7(c),第一触控电极层300和第二触控电极层500以如下方式排列:在俯视时,每一第一触控图案301P的中心 O与一个第二触控图案501P的一个端点P重叠,且该第二触控图案501P的中心O也与该第一触控图案301P的一个端点P重叠。此处,虽然只说明了一个第一触控图案301P与一个第二触控图案501P的相对位置关系,由于第一触控电极层300和第二触控电极层500中的第一触控图案301P和第二触控图案 501P是呈阵列排布,因此,第一触控电极层300和第二触控电极层500的相对位置关系可以通过这样确定下来。另外,这里只说明了一个第一触控图案 301P与和该第一触控图案301P在水平方向上重叠的一个第二触控图案501P 的相对位置关系,在本实施方式中,一个第一触控图案301P与和该第一触控图案301P在垂直方向上重叠的一个第二触控图案501P的相对位置关系也可以用在俯视时,每一第一触控图案301P的中心O与一个第二触控图案501P的一个端点P重叠,且该第二触控图案501P的中心O也与该第一触控图案301P 的一个端点P重叠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列举了第一触控图案301P和第二触控图案501P的边长相同的例子,在本申请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图案 301P和第二触控图案501P的边长也可以不相同,只要在俯视时,每一第一触控金属线3011与每一条第三触控金属线5011错开,每一第二触控金属线3013 与每一条第四触控金属线5012错开即可。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金属网格电极结构,能够避免上下层金属网格的重叠产生莫尔条纹而影响光学效果。
在本申请中,不限定显示模组11中像素单元的排列方式。本申请的显示模组11中像素单元的排列方式可以是现有技术中任意一种像素单元排列方式,例如RBG并置排列方式。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显示模组11中像素单元的排列方式为P(pentile)排列。显示模组11包括P排列的多个子像素SP。多个子像素SP 构成像素矩阵。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如图5和图6所示,pentile排列的像素结构可按如下方式配置:多个具有绿色子像素G和红色子像素R的第一像素P1沿第三方向D3间隔排列,多个具有绿色子像素G和蓝色子像素B的第二像素P2沿第三方向D3间隔排列,第一像素P1排成的列与第二像素P2排成的列沿第四方向 D4交替间隔排列。第三方向D3、第四方向D4可以与第一方向D1、第二方向D2 相同,也可以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方向D3、第四方向D4与第一方向 D1、第二方向D2各不相同。第三方向D3与第四方向D4相互垂直。第三方向D3 例如为与第二方向D2形成30至60度夹角。在俯视时,第一触控图案301P包围4 个子像素,其中包括两个绿色子像素G、1个红色子像素R以及1个蓝色子像素B。第二触控图案501P也包围4个子像素,其中包括两个绿色子像素G、1个红色子像素R以及1个蓝色子像素B。在俯视时,每个子像素四周均被触控金属线包围。即,每个子像素位于触控金属线在子像素所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这里的触控金属线是第一触控金属线3011、第二触控金属线3012、第三触控金属线5011和第四触控金属线5012的统称。其中,在俯视时,每个子像素四周分别被一条第一触控金属线3011、一条第二触控金属线3012、一条第三触控金属线5011和一条第四触控金属线5012包围。即,每个子像素位于一条第一触控金属线3011、一条第二触控金属线3012、一条第三触控金属线5011和一条第四触控金属线5012在子像素所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由此,触控显示装置1的触控显示区域1A的各处发光亮度保持一致。
请参考图8至图10,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装置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装置1结构大致相同,区别点仅在于第一触控电极层300和第二触控电极层500的触控图案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11(a),第一触控图案301P'包括由两条第一触控金属线3011和两条第二触控金属线3012相交构成的一个大的菱形,在大的菱形的一个夹角α的两条边的四分之一边长处分别具有一条第一触控金属线3011和一条第二触控金属线3012。由此,将该大的菱形分割为两个相互连接的小菱形和位于两个小菱形两侧的两个平行四边形。请参考图11(b),第二触控图案501P'也包括由两条第一触控金属线3011和两条第二触控金属线3012相交构成的一个大的菱形,在大的菱形的一个夹角α的两条边的四分之一边长处分别具有一条第三触控金属线5011和一条第四触控金属线5012。由此,将该大的菱形分割为两个相互连接的小菱形和位于两个小菱形两侧的两个平行四边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图案301P'与第二触控图案501P'的形状和大小均相同。
定义第一触控图案301P'的夹角α的顶点为第一端点P1,与该夹角α相对的顶点为第二端点P2,第二触控图案501P'的夹角α的顶点为第一端点P1,与该夹角α相对的顶点为第二端点P2。在俯视时,每一第一触控图案301P’的第一端点P1与一个第二触控图案501P'的中心O重叠,且该第一触控图案 301P'的中心O也与该第二触控图案501P'的第二端点P2重叠。其结果,在俯视时,第一触控金属线3011和第三触控金属线5011按照两条第一触控金属线 3011、两条第三触控金属线5011的顺序交替间隔设置,第二触控金属线3012 和第四触控金属线5012按照两条第二触控金属线3012、两条第四触控金属线 5012的顺序交替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金属网格电极结构,能够避免上下层金属网格的重叠产生莫尔条纹而影响光学效果。
请参考图11(a)至图11(c),在俯视时,第一触控图案301P'包围16个子像素,其中包括8个绿色子像素G、4个红色子像素R以及4个蓝色子像素B。第二触控图案501P'也包围16个子像素,其中包括8个绿色子像素G、4个红色子像素R以及4个蓝色子像素B。第一触控图案301P’和第二触控图案501P'所包围的 16子像素排列相同。在俯视时,每个子像素四周均被触控金属线包围。即,每个子像素位于触控金属线在子像素所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这里的触控金属线是第一触控金属线3011、第二触控金属线3012、第三触控金属线5011和第四触控金属线5012的统称。由此,触控显示装置1的触控显示区域1A 的各处发光亮度保持一致。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虚拟电极301D和第二虚拟电极501D以及第一断口 3013和第二断口2013等特征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请参考图12至图14,本申请另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装置1与第一实施方式的触控显示装置1结构大致相同,区别点仅在于第一触控电极层300和第二触控电极层500的触控图案的结构。在本实施方式中,请参考图15(a),第一触控图案301”包括由两条第一触控金属线3011和两条第二触控金属线3012相交构成的一个大的菱形,在大的菱形的一个夹角α的两条边的六分之一边长处和二分之一边长处分别具有两条第一触控金属线3011和两条第二触控金属线 3012。由此,将该大的菱形分割为三个相互连接的小菱形和位于三个小菱形两侧的四个平行四边形。请参考图15(b),第二触控图案301”包括由两条第三触控金属线5011和两条第四触控金属线5012相交构成的一个大的菱形,在大的菱形的一个夹角α的两条边的六分之一边长处和二分之一边长处分别具有第三触控金属线5011和两条第四触控金属线5012。由此,将该大的菱形分割为三个相互连接的小菱形和位于三个小菱形两侧的四个平行四边形。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触控图案301P”与第二触控图案501P”大小,即该大的菱形的边长相同。
定义第一触控图案301P”的夹角α的顶点称为第一顶点P1,与夹角α相对的夹角的顶点为第二顶点P2,第二触控图案501P”的夹角α的顶点称为第一顶点P1,与夹角α相对的夹角的顶点为第二顶点P2。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顶点P1和第二顶点P2的连接线与第二方向D2平行。第一触控电极层300和第二触控电极层500以在俯视时,每一第二触控图案501P”的第二顶点P2位于一个第一触控图案301P”的对角线上距离第一顶点P1对角线的六分之一长度的位置,且该第一触控图案301P”的第二顶点P2位于该第二触控图案501P”对角线上距离第一顶点P1对角线的六分之一长度的位置的方式配置。其结果,在俯视时,第一触控金属线3011和第三触控金属线5011按照两条第三触控金属线5011、两条第一触控金属线3011、一条第三触控金属线5011、一条第一触控金属线3011的顺序(在图中,从左至右)交替间隔设置,第二触控金属线3012和第四触控金属线5012按照两条第二触控金属线3012、两条第四触控金属线5012、一条第二触控金属线3012、一条第四触控金属线5012(在图中,从左至右)的顺序交替间隔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采用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金属网格电极结构,能够避免上下层金属网格的重叠产生莫尔条纹而影响光学效果。
请参考图15(a)至图15(c),在俯视时,第一触控图案301P”包围36个子像素,其中包括18个绿色子像素G、9个红色子像素R以及9个蓝色子像素B。第二触控图案501P”也包围36个子像素,其中包括18个绿色子像素G、9个红色子像素R以及9个蓝色子像素B。第一触控图案301P”和第二触控图案501P”所包围的36子像素排列相同。在俯视时,每个子像素四周均被触控金属线包围。即,每个子像素位于触控金属线在子像素所构成的平面上的正投影的范围内。这里的触控金属线是第一触控金属线3011、第二触控金属线3012、第三触控金属线 5011和第四触控金属线5012的统称。由此,触控显示装置1的触控显示区域1A 的各处发光亮度保持一致。
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虚拟电极301D和第二虚拟电极501D以及第一断口和第二断口等特征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在此省略说明。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申请所提供的触控显示装置通过将on-cell touch中的触控驱动电极与触控感应电极设置在不同层,可以避免单层桥接过孔式设计中的金属桥接点导致的光学效果不一致。由于避开了单层桥接过孔式设计,大大降低了低温干刻工艺风险,提升了柔性DOT面板的弯折可靠性。此外,通过采用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金属网格电极结构,能够避免上下层金属网格的重叠产生莫尔条纹而影响光学效果。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方式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层叠设置的显示模组和触控模组,所述触控模组包括层叠设置的第一触控电极层、第二触控电极层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之间的绝缘层;
所述触控显示装置具有触控显示区和位于所述触控显示区的一侧的绑定区,所述绑定区中设置有多个焊垫,所述焊垫设置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
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和连接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的第一引线;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和连接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的第二引线;
所述第一引线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延伸至所述绑定区,经过开设于所述绝缘层中的过孔延伸至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与所述焊垫电连接,所述第二引线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延伸至所述绑定区与所述焊垫电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和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为金属网格结构,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相交的多条第一触控金属线和多条第二触控金属线,相交的多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多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形成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一触控图案,多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在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列,多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列;
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相交的多条第三触控金属线和多条第四触控金属线,相交的多条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和多条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形成呈阵列排布的多个第二触控图案,多条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在所述第二方向上间隔排列,多条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沿所述第二方向延伸且在第一方向上间隔排列;
在俯视时,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按照一定规律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和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按照一定规律间隔设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俯视时,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按照一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一条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的顺序交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和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按照一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一条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的顺序交替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图案的形状为菱形,所述第二触控图案的形状也为菱形并且所述第一触控图案和所述第二触控图案的大小相同,在俯视时,每一所述第一触控图案的中心与一个所述第二触控图案的一个端点重叠,且该第二触控图案的中心也与该第一触控图案的一个端点重叠。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俯视时,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按照两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两条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的顺序交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和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按照两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两条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的顺序交替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图案包括由两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两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相交构成的一个大的菱形,在所述大的菱形的一个夹角的两条边的四分之一边长处分别具有一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一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以将该大的菱形分割为两个相互连接的小菱形和位于所述两个小菱形两侧的两个平行四边形;
所述第二触控图案也包括由两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两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相交构成的一个大的菱形,在所述大的菱形的一个夹角的两条边的四分之一边长处分别具有一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一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以将该大的菱形分割为两个相互连接的小菱形和位于两个小菱形两侧的两个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一触控图案与所述第二触控图案的大小相同;
定义所述第一触控图案的夹角的顶点为第一端点,与该夹角相对的顶点为第二端点,所述第二触控图案的夹角的顶点为第一端点,与该夹角相对的顶点为第二端点,在俯视时,每一所述第一触控图案的第一端点与一个所述第二触控图案的中心重叠,且该第一触控图案的中心也与该第二触控图案的第二端点重叠。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俯视时,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按照两条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两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一条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一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的顺序交替间隔设置,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和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按照两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两条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一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一条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的顺序交替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图案包括由两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两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相交构成的一个大的菱形,在大的菱形的一个夹角的两条边的六分之一边长处和二分之一边长处分别具有两条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和两条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以将该大的菱形分割为三个相互连接的小菱形和位于三个所述小菱形两侧的四个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二触控图案包括由两条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和两条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相交构成的一个大的菱形,在大的菱形的一个夹角的两条边的六分之一边长处和二分之一边长处分别具有所述第三触控金属线和两条所述第四触控金属线以将该大的菱形分割为三个相互连接的小菱形和位于三个小菱形两侧的四个平行四边形,所述第一触控图案与所述第二触控图案的大小相同;
定义所述第一触控图案的夹角的顶点为第一端点,与该夹角相对的顶点为第二端点,所述第二触控图案的夹角的顶点为第一端点,与该夹角相对的顶点为第二端点,在俯视时,所述第二触控图案的第二顶点位于所述第一触控图案的对角线上距离所述第一顶点对角线的六分之一长度的位置,且所述第一触控图案的第二顶点位于所述第二触控图案对角线上距离所述第一顶点对角线的六分之一长度的位置。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一触控电极和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触控电极之间的第一虚拟电极,所述第一虚拟电极与所述第一触控电极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一触控金属线中的第一断口相互绝缘,所述第二触控电极层包括第二触控电极和设置在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触控电极之间的第二虚拟电极,所述第二虚拟电极与所述第二触控电极通过设置于所述第二触控金属线中的第二断口相互绝缘。
10.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触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P排列的多个子像素,在俯视时,每个所述子像素四周均被触控金属线包围。
CN202010351578.7A 2020-04-28 2020-04-28 触控显示装置 Active CN1115224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1578.7A CN111522468B (zh) 2020-04-28 2020-04-28 触控显示装置
PCT/CN2020/096680 WO2021217819A1 (zh) 2020-04-28 2020-06-18 触控显示装置
US16/972,554 US11520422B2 (en) 2020-04-28 2020-06-18 Touch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51578.7A CN111522468B (zh) 2020-04-28 2020-04-28 触控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2468A true CN111522468A (zh) 2020-08-11
CN111522468B CN111522468B (zh) 2021-11-02

Family

ID=7190294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51578.7A Active CN111522468B (zh) 2020-04-28 2020-04-28 触控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20422B2 (zh)
CN (1) CN111522468B (zh)
WO (1) WO2021217819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8046A (zh) * 2021-02-09 2021-06-15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3142111A1 (zh) * 2022-01-30 2023-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01471A (zh) * 2011-05-13 2013-01-01 Fujifilm Corp 導電片及觸控式面板
WO2015083410A1 (ja) * 2013-12-02 2015-06-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US20160209971A1 (en) * 2015-01-16 2016-07-2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4011635B (zh) * 2011-12-22 2017-05-1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电片和触摸面板
CN106843558A (zh) * 2015-12-04 2017-06-13 介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及其制法
CN207541605U (zh) * 2017-12-12 2018-06-26 江西沃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抗干扰的触控感应层、触摸屏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509097A (zh) * 2018-03-01 2018-09-0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762542A (zh) * 2018-03-30 2018-11-0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007810A (zh) * 2019-03-21 2019-07-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0018757A (zh) * 2019-03-13 2019-07-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制作方法
CN110176479A (zh) * 2019-05-30 2019-08-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347275A (zh) * 2018-04-02 2019-10-18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网格结构与触控屏
CN110908541A (zh) * 2019-11-28 2020-03-24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和显示设备
US10606426B2 (en) * 2013-10-22 2020-03-31 Fujifilm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electrode comprising a base, two or more first electrode patterns, and two or more second electrode patterns,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50137443A (ko) 2014-05-29 2015-12-09 삼성전기주식회사 터치센서
JP6294506B2 (ja) 2014-11-21 2018-03-1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性フィルム、及びこれを備える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並びに、タッチパネルセンサ
JP6453443B2 (ja) 2015-03-26 2019-01-1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フィルム積層体
CN105867035A (zh) * 2016-06-12 2016-08-17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扇出走线结构,阵列基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17908710A (zh) 2017-03-06 2024-04-19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电性部件及触摸面板
KR102361262B1 (ko) 2017-05-30 2022-02-09 동우 화인켐 주식회사 Oled 일체형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oled 화상 표시 장치
CN108469922B (zh) 2018-03-28 2021-11-1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及其制备方法、触控显示装置
CN208903230U (zh) 2018-10-18 2019-05-24 信利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网格触摸屏
US11314362B2 (en) * 2018-10-26 2022-04-26 Hefei Xinsheng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Touch substrate, touch control display apparatus, method of fabricating touch substrate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1301471A (zh) * 2011-05-13 2013-01-01 Fujifilm Corp 導電片及觸控式面板
CN104011635B (zh) * 2011-12-22 2017-05-17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导电片和触摸面板
US10606426B2 (en) * 2013-10-22 2020-03-31 Fujifilm Corporation Touch panel electrode comprising a base, two or more first electrode patterns, and two or more second electrode patterns,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O2015083410A1 (ja) * 2013-12-02 2015-06-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導電シート及びタッチパネル
US20160209971A1 (en) * 2015-01-16 2016-07-21 Samsung Display Co., Ltd. Touch screen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CN106843558A (zh) * 2015-12-04 2017-06-13 介面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的感测金属网格及其制法
CN207541605U (zh) * 2017-12-12 2018-06-26 江西沃格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抗干扰的触控感应层、触摸屏以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509097A (zh) * 2018-03-01 2018-09-07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08762542A (zh) * 2018-03-30 2018-11-06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0347275A (zh) * 2018-04-02 2019-10-18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属网格结构与触控屏
CN110018757A (zh) * 2019-03-13 2019-07-16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触控基板及制作方法
CN110007810A (zh) * 2019-03-21 2019-07-1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显示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0176479A (zh) * 2019-05-30 2019-08-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0908541A (zh) * 2019-11-28 2020-03-24 深圳莱宝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触摸屏和显示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齐亮飞: "金属网格透明导电薄膜研究现状与应用分析", 《材料导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68046A (zh) * 2021-02-09 2021-06-15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WO2023142111A1 (zh) * 2022-01-30 2023-08-0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187935A1 (en) 2022-06-16
US11520422B2 (en) 2022-12-06
CN111522468B (zh) 2021-11-02
WO2021217819A1 (zh) 2021-11-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054193B (zh) 柔性显示面板及柔性显示装置
JP7425426B2 (ja) タッチモジュール、タッチ表示基板及びタッチ表示装置
WO2019218866A1 (zh) 触控结构及触控屏
US10852897B2 (en) Touch panel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111522468B (zh) 触控显示装置
CN108089762B (zh) 一种触控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789572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296640B (zh) 触控显示面板
WO2022052715A1 (zh)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KR20190031407A (ko) 터치 센서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1090359B (zh) 触控基板、显示面板及其显示装置
WO2022052777A1 (zh) 触控结构、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5485649A (zh)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386757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520435B2 (en) Touch structure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20391042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210405820A1 (en) Touch component and touch display device
WO2022052778A1 (zh) 触控结构、显示面板及电子装置
CN115315683B (zh) 触控电极结构、显示面板及电子设备
WO2024060238A2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模组
CN115250629A (zh) 触控结构、触控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6991264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7280308A (zh) 触控层组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5268708A (zh) 一种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装置
CN115113766A (zh) 触控显示基板和触控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