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1389A - 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 - Google Patents

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1389A
CN111521389A CN202010376577.8A CN202010376577A CN111521389A CN 111521389 A CN111521389 A CN 111521389A CN 202010376577 A CN202010376577 A CN 202010376577A CN 111521389 A CN111521389 A CN 11152138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put
shaft
output
output end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7657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21389B (zh
Inventor
陈兵奎
冯婕
陈永洪
李海周
叶曙兵
李平
辛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University
Shenzhen Zhaowei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University
Shenzhen Zhaowei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University, Shenzhen Zhaowei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01037657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21389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2138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138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2138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138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3/00Testing of machine parts
    • G01M13/02Gearings; Transmission mechanisms
    • G01M13/021Gearing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esting Of Devices, Machine Parts, Or Other Structur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涉及性能测试技术领域。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包括输入端组件、输出端组件以及调整机构。输入端组件包括输入轴、输入端传感器和动力输入件,输出端组件包括输出轴、输出端传感器和磁粉制动器。调整机构包括第一调整组件和第二调整组件,第一调整组件被构造成能够驱动输入端组件沿输入端组件的高度方向升降和沿输入轴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二调整组件被构造成能够驱动输出端组件沿输出端组件的高度方向升降和沿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移动。本申请能够较准确地测试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且该传动性能测试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轴长及不同中心距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

Description

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性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齿轮减速器由于其高精度、大扭矩、长寿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机器人、数控等技术领域,减速器的传动性能会对机械设备的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减速器中起主要传动作用的为齿轮副,而现有技术中,通常是对减速器整机的传动性能进行测试,不能准确地反应齿轮副的传动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其能够较准确地测得齿轮副的传动性能,且该传动性能测试装置能够适用于不同轴长及不同中心距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
本申请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包括输入端组件、输出端组件以及调整机构;
输入端组件包括输入轴、输入端传感器以及动力输入件,输入轴用于安装于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入齿轮的中心轴线,动力输入件的动力输出轴与输入轴传动连接,并能够驱动输入轴转动,输入端传感器安装于输入轴,并能够检测输入轴的转矩和/或转速;
输出端组件包括输出轴、输出端传感器和磁粉制动器,输出端传感器安装于输出轴并能够检测输出轴的转矩和/或转速,输出轴的一端安装于磁粉制动器的中心轴线且磁粉制动器能够施加载荷;输出轴远离磁粉制动器的一端用于安装于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出齿轮的中心轴线;
调整机构包括第一调整组件和第二调整组件,第一调整组件被构造成能够驱动输入端组件沿输入端组件的高度方向升降和沿输入轴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二调整组件被构造成能够驱动输出端组件沿输出端组件的高度方向升降和沿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移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动力输入件用于驱动输入轴转动,输入轴转动能够带动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入齿轮转动,输入轴转动的过程中输入端传感器检测输入轴的转矩和/或转速。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入齿轮转动,从而能够带动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出齿轮转动,由于输出轴远离磁粉制动器的一端用于安装于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出齿轮的中心轴线,磁粉制动器能够传递转矩和施加载荷,则输出齿轮转动能够带动输出轴转动,输出轴转动的过程中输出端传感器能够检测输出轴的转矩和/或转速。由于输入端传感器和输出端传感器是直接检测的输入轴和输出轴的转矩和/或转速,则通过输入端传感器检测到的转矩和/或转速以及输出端传感器检测到的输出轴的转矩和/或转速的信息可以较精确地得知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另外,通过第一调整组件驱动输入端组件升降以及第二调整组件驱动输出端升降,则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调整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入齿轮和输出齿轮的中心距,从而可以测试不同中心距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当输入轴的长度改变时,可通过第一调整组件驱动输入端组件沿输入轴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适应于不同输入轴长度的交错轴齿轮的传动性能测试;当输出轴的长度改变时,第二调整组件驱动输出端组件沿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适应于不同输出轴长度的交错轴齿轮的传动性能测试。该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能够适用更多不同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调整组件包括第一移动平台和第一升降机构,第一移动平台被构造成驱动第一升降机构沿输入轴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一升降机构被构造成驱动输入端组件沿输入端组件的高度方向升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升降机构能够驱动输入端组件沿自身的高度方向升降,从而可以调整输入齿轮与输出齿轮的中心距。当输入轴的长度改变时,通过第一移动平台驱动第一升降机构沿输入轴的轴线方向移动,输入端组件会随之沿输入轴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适应于不同输入轴长度的交错轴齿轮的传动性能测试。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输入端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台和至少一个输入端支架,第一支撑台安装于第一升降机构,动力输入件和输入端支架均安装于第一支撑台,输入轴可转动地支承于输入端支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支撑台安装于第一升降机构,动力输入件和输入端支架均安装于第一支撑台,第一支撑台为动力输入件和输入端支架提供支撑,则第一升降机构能够驱动第一支撑台、输入端支架、动力输入件和输入轴一同升降,第一移动平台能够驱动第一支撑台、输入端支架、动力输入件和输入轴一同沿输入轴的轴向移动。输入轴可转动地支承于输入端支架,则输入端支架为输入轴提供转动支撑力,使得输入轴转动时更加稳定,测得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更加准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每个输入端支架均或者至少一个输入端支架中的部分输入端支架对应设置一个第一滑轨和一个第一导轨制动器,第一滑轨安装于第一支撑台,输入端支架与第一滑轨可滑动地连接,第一导轨制动器被构造成能够将输入端支架固定于第一滑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输入端支架与第一滑轨可滑动地连接,且第一滑轨安装于第一支撑台上,则输入端支架相对第二滑轨滑动时,可调节输入端支架相对输入轴的支撑位置。当输入轴的长度发生改变时,可通过调整输入端支架相对第一滑轨滑动,调节好位置后,可通过第一导轨制动器将输入端支架固定在第一滑轨,从而可以调整对输入轴的支撑位置,对不同轴长的输入轴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输入轴通过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与输入端支架可转动地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能够较好地进行输入轴的转动传递,能够减少效率损失,从而更加有利于精确测量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输入端支架设置有两个,两个输入端支架分别用于安装于输入齿轮的相对两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行性能测试时,将两个输入端支架分别安装于输入齿轮的相对两侧,能够起到较好地支撑,输入齿轮转动时更加稳定,从而更加有利于精确测量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效率。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二调整组件包括第二移动平台和第二升降机构,第二移动平台被构造成驱动第二升降机构沿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二升降机构被构造成驱动输出端组件沿输出端组件的高度方向升降。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升降机构能够驱动输出端组件沿自身的高度方向升降,从而可以调整输出齿轮与输入齿轮的中心距。当输出轴的长度改变时,通过第二移动平台驱动第二升降机构沿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移动,输出端组件会随之沿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适应于不同输出轴长度的交错轴齿轮的传动性能测试。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输出端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台和至少一个输出端支架,第二支撑台安装于第二升降机构,磁粉制动器和输出端支架安装于第二支撑台,输出轴可转动地支承于输出端支架。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二支撑台安装于第二升降机构,磁粉制动器和输出端支架均安装于第二支撑台,第二支撑台为磁粉制动器和输出端支架提供支撑,则第二升降机构能够驱动第二支撑台、输出端支架、磁粉制动器和输出轴一同升降,第二移动平台能够驱动第二支撑台、输出端支架、磁粉制动器和输出轴一同沿输出轴的轴向移动。输出轴可转动地支承于输出端支架,则输出端支架为输出轴提供转动支撑力,使得输出轴转动时更加稳定,测得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更加准确。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每个输出端支架或者至少一个输出端支架中的部分输出端支架均对应设置一个第二滑轨和一个第二导轨制动器,第二滑轨安装于第二支撑台,输出端支架与第二滑轨可滑动地连接,第二导轨制动器被构造成能够将输出端支架固定于第二滑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输出端支架与第二滑轨可滑动地连接,且第二滑轨安装于第二支撑台上,则输出端支架相对第二滑轨滑动时,可调节输出端支架相对输出轴的支撑位置。当输出轴的长度发生改变时,可通过调整输出端支架相对第二滑轨滑动,调节好位置后,可通过第二导轨制动器将输出端支架固定在第二滑轨,从而可以调整对输出轴的支撑位置,对不同轴长的输出轴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输出轴通过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与输出端支架可转动地连接。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滚动轴承和滑动轴承能够较好地进行输出轴的转动传递,能够减少效率损失,从而更加有利于精确测量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视角下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视角下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0-传动性能测试装置;101-输入齿轮;102-输出齿轮;103-基座;110-输入端组件;111-输入轴;112-输入端传感器;113-动力输入件;114-第一支撑台;115-输入端支架;116-第一滑轨;117-第一导轨制动器;120-输出端组件;121-输出轴;122-输出端传感器;123-磁粉制动器;124-第二支撑台;125-输出端支架;126-第二滑轨;127-第二导轨制动器;130-第一调整组件;131-第一移动平台;132-第一升降机构;140-第二调整组件;141-第二移动平台;142-第二升降机构;150-第一支撑板;151-第一支撑部;152-第二支撑部;160-第二支撑板;161-第三支撑部;162-第四支撑部;171-第一垫块;172-第二垫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另外,本申请实施例中的A和/或B,指的是单独的A、单独的B或者是A+B。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100,请参照图1-图3,图1-图3示出了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100的结构示意图。
交错轴齿轮副包括输入齿轮101和输出齿轮102,输入齿轮101的中心轴线和输出齿轮102的中心轴线既不相交也不平行。示例性地,交错轴齿轮副可选地为蜗轮蜗杆副或者蜗杆斜齿轮副。
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100包括输入端组件110、输出端组件120以及调整机构。其中,输入端组件110包括输入轴111、输入端传感器112以及动力输入件113,输入轴111用于安装于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入齿轮101的中心轴线,动力输入件113的动力输出轴121与输入轴111传动连接,并能够驱动输入轴111转动,输入端传感器112安装于输入轴111,并能够检测输入轴111的转矩和/或转速。示例性地,动力输入件113为电机。动力输入件113用于驱动输入轴111转动,输入轴111转动能够带动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入齿轮101转动,输入轴111转动的过程中输入端传感器112检测输入轴111的转矩和/或转速。
示例性地,输入轴111包括第一轴段和第二轴段,第一轴段固定于输入端传感器112,第一轴段通过联轴器与动力输入件113的动力输出轴传动连接,第二轴段用于安装于输入齿轮101的中心轴线,第二轴段通过联轴器与第一轴段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输入轴111也可以是一体结构的一段轴。
其中,输出端组件120包括输出轴121、输出端传感器122和磁粉制动器123,输出端传感器122安装于输出轴121并能够检测输出轴121的转矩和/或转速,输出轴121的一端安装于磁粉制动器123的中心轴线且磁粉制动器123能够传递转矩和施加载荷;输出轴121远离磁粉制动器123的一端用于安装于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出齿轮102的中心轴线。
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入齿轮101转动时,由于输入齿轮101与输出齿轮102啮合,从而能够带动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出齿轮102转动,由于输出轴121远离磁粉制动器123的一端用于安装于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出齿轮102的中心轴线,磁粉制动器123能够传递转矩和施加载荷,则输出齿轮102转动能够带动输出轴121转动,输出轴121转动的过程中输出端传感器122能够检测输出轴121的转矩和/或转速。由于输入端传感器112和输出端传感器122是直接检测的输入轴111和输出轴121的转矩和/或转速,则通过输入端传感器112检测到的转矩和/或转速以及输出端传感器122检测到的输出轴121的转矩和/或转速的信息可以较精确地得知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
调整机构包括第一调整组件130和第二调整组件140,第一调整组件130被构造成能够驱动输入端组件110沿输入端组件110的高度方向(图2中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升降和沿输入轴111的轴线方向(图1中箭头B所指示的方向)升降移动;第二调整组件140被构造成能够驱动输出端组件120沿输出端组件120的高度方向升降(图2中箭头A所指示的方向)升降和沿输出轴121的轴线方向(图1中箭头C所指示的方向)移动。
通过第一调整组件130驱动输入端组件110升降以及第二调整组件140驱动输出端升降,则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调整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入齿轮101和输出齿轮102的中心距,从而可以测试不同中心距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当输入轴111的长度改变时,为了保证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入齿轮101和输出齿轮102保持啮合关系,可通过第一调整组件130驱动输入端组件110沿输入轴111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适应于不同输入轴111长度的交错轴齿轮的传动性能测试。当输出轴121的长度改变时,为了保证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出齿轮102和输入齿轮101保持啮合关系,可通过第二调整组件140驱动输出端组件120沿输出轴121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适应于不同输出轴121长度的交错轴齿轮的传动性能测试。该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100能够适用更多不同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一调整组件130包括第一移动平台131和第一升降机构132,第一移动平台131被构造成驱动第一升降机构132沿输入轴111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一升降机构132被构造成驱动输入端组件110沿输入端组件110的高度方向升降。即是说,如图1所示,第一升降机构132安装于第一移动平台131之上。
第一升降机构132能够驱动输入端组件110沿自身的高度方向升降,从而可以调整输入齿轮101与输出齿轮102的中心距。当输入轴111的长度改变时,通过第一移动平台131驱动第一升降机构132沿输入轴111的轴线方向移动,输入端组件110会随之沿输入轴111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适应于不同输入轴111长度的交错轴齿轮的传动性能测试。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调整组件130也可以这样设置,第一移动平台131被构造成驱动输入端组件110沿输入轴111的轴向移动,第一升降机构132被构造成驱动第一移动平台131沿输入端组件110的高度方向升降。也即是说,第一移动平台131安装于第一升降机构132的之上。另外,第一调整组件130也可以设置成包括第一驱动件和第一升降机构132,第一驱动件被构造成驱动第一升降机构132沿输入轴111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一升降机构132被构造成驱动输入端组件110沿输入端组件110的高度方向升降。第一驱动件为液压缸或者气压缸。
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第二调整组件140包括第二移动平台141和第二升降机构142,第二移动平台141被构造成驱动第二升降机构142沿输出轴121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二升降机构142被构造成驱动输出端组件120沿输出端组件120的高度方向升降。即是说,如图1所示,第二升降机构142安装于第二移动平台141之上。
第二升降机构142能够驱动输出端组件120沿自身的高度方向升降,从而可以调整输出齿轮102与输入齿轮101的中心距。当输出轴121的长度改变时,通过第二移动平台141驱动第二升降机构142沿输出轴121的轴线方向移动,输出端组件120会随之沿输出轴121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适应于不同输出轴121长度的交错轴齿轮的传动性能测试。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调整组件140也可以这样设置,第二移动平台141被构造成驱动输出端组件120沿输出轴121的轴向移动,第二升降机构142被构造成驱动第二移动平台141沿输出端组件120的高度方向升降。也即是说,第二移动平台141安装于第二升降机构142的之上。另外,第二调整组件140也可以设置成包括第二驱动件和第二升降机构142,第二驱动件被构造成驱动第二升降机构142沿输出轴121的轴线方向移动,第二升降机构142被构造成驱动输出端组件120沿输出端组件120的高度方向升降,其中,第二驱动件为液压缸或者气压缸。
示例性地,在第一调整组件130包括第一移动平台131和第一升降机构132,第一升降机构132安装于第一移动平台131之上,且第二调整组件140包括第二移动平台141和第二升降机构142,第二升降机构142安装于第二移动平台141之上的方案中,第一移动平台131和第二移动平台141均包括两层移动台和驱动部,本申请实施例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100还包括基座103,第一移动平台131和第二移动平台141的第一层移动台均安装于基座103表面,第二层移动台设置于第一层移动台之上,第一升降机构132和第二升降机构142安装于第二层移动台,第一层移动台和第二层移动台之间安装有交叉滚子导轨,使得第一层移动台和第二层移动台可滑动地连接,驱动部为微分头,微分头与第一层移动台螺纹连接,则旋转微分头时,转化为第二层移动平台在第一层移动台表面移动。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输入端组件110还包括第一支撑台114和至少一个输入端支架115,第一支撑台114安装于第一升降机构132,动力输入件113和输入端支架115均安装于第一支撑台114,输入轴111可转动地支承于输入端支架115。示例性地,动力输入件113可通过第一支撑板150安装于第一支撑台114,其中,第一支撑板150包括呈L型设置的第一支撑部151和第二支撑部152,第一支撑部151固定于第一支撑台114,动力输入件113安装于第二支撑部152。
第一支撑台114安装于第一升降机构132,动力输入件113和输入端支架115均安装于第一支撑台114,第一支撑台114为动力输入件113和输入端支架115提供支撑,则第一升降机构132能够驱动第一支撑台114、输入端支架115、动力输入件113一同和输入轴111升降,第一移动平台131能够驱动第一支撑台114、输入端支架115、动力输入件113和输入轴111一同沿输入轴111的轴向移动。输入轴111可转动地支承于输入端支架115,则输入端支架115为输入轴111提供转动支撑力,使得输入轴111转动时更加稳定,测得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更加准确。可选地,第一支撑台114上安装有第一垫块171,第一垫块171用于支撑输入端传感器112。在输入轴111的轴长较长的情况下,有利于保持输入轴111的平衡稳定。
示例性地,输入轴111通过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与输入端支架115可转动地连接。例如,输入端支架115的第二支撑部152开设安装孔,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的外圈安装固定于安装孔,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的内圈与输入轴111连接,从而实现输入轴111与输入端支架115可转动地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当替换成不同轴长的输入轴111进行传动性能测试时,需要将输入轴111与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分离,即是说需要将输入轴111与输入端支架115分离,换上另外的输入轴111时,再进行重新组装。
示例性地,输入端支架115设置有两个,两个输入端支架115分别用于安装于输入齿轮101的相对两侧。当对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时,将两个输入端支架115分别安装于输入齿轮101的相对两侧,能够起到较好地支撑,输入齿轮101转动时更加稳定,从而更加有利于精确测量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效率。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每个输入端支架115或者至少一个输入端支架115中的部分输入端支架115均对应设置一个第一滑轨116和一个第一导轨制动器117。示例性地,当输入端支架115设置有两个时,则两个输入端支架115中的每个输入端支架115均对应设置一个第一滑轨116和一个第一导轨制动器117,或者是其中一个输入端支架115对应设置一个第一滑轨116和一个第一导轨制动器117。当输入端支架115设置有三个时,则三个输入端支架115或者两个输入端支架115中的每个输入端支架115均对应设置一个第一滑轨116和一个第一导轨制动器117,或者只是其中一个输入端支架115对应设置一个第一滑轨116和一个第一导轨制动器117。
第一滑轨116安装于第一支撑台114,输入端支架115与第一滑轨116可滑动地连接,第一导轨制动器117被构造成能够将输入端支架115固定于第一滑轨116。
输入端支架115与第一滑轨116可滑动地连接,且第一滑轨116安装于第一支撑台114上,则输入端支架115相对第二滑轨126滑动时,可调节输入端支架115相对输入轴111的支撑位置。当输入轴111的长度发生改变时,可通过调整输入端支架115相对第一滑轨116滑动,调节好位置后,可通过第一导轨制动器117将输入端支架115固定在第一滑轨116,从而可以调整对输入轴111的支撑位置,对不同轴长的输入轴111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地,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输出端组件120还包括第二支撑台124和至少一个输出端支架125,第二支撑台124安装于第二升降机构142,磁粉制动器123和输出端支架125安装于第二支撑台124,输出轴121可转动地支承于输出端支架125。示例性地,磁粉制动器123可通过第二支撑板160安装于第二支撑台124,其中,第二支撑板160包括呈L型设置的第三支撑部161和第四支撑部162,第三支撑部161固定于第二支撑台124,磁粉制动器123安装于第四支撑部162。
第二支撑台124安装于第二升降机构142,磁粉制动器123和输出端支架125均安装于第二支撑台124,第二支撑台124为磁粉制动器123和输出端支架125提供支撑,则第二升降机构142能够驱动第二支撑台124、输出端支架125、磁粉制动器123一同和输出轴121升降,第二移动平台141能够驱动第二支撑台124、输出端支架125、磁粉制动器123和输出轴121一同沿输出轴121的轴向移动。输出轴121可转动地支承于输出端支架125,则输出端支架125为输出轴121提供转动支撑力,使得输出轴121转动时更加稳定,测得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更加准确。可选地,第二支撑台124上安装有第二垫块172,第二垫块172用于支撑输出端传感器122。在输出轴121的轴长较长的情况下,有利于保持输出轴121的平衡稳定。示例性地,输出轴121通过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与输出端支架125可转动地连接,其具体的安装方式可参照输入轴111与输入端支架115的安装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支撑台114和第二支撑台124之间的距离为可调节的,通过第一升降机构132驱动输入端组件110升降以及第二升降机构142驱动输出端组件120升降,则可以调节第一支撑台114和第二支撑台124之间的距离。示例性地,如图1所示,第一支撑台114设置于第二支撑台124之上,则第一支撑台114处于下极限位置,第二支撑台124处于上极限位置时,能够满足最小中心距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当第一支撑台114上升,第二支撑台124下降时,能够满足不同中心距的交错轴齿轮副的测试需求。
进一步地,每个输出端支架125或者至少一个输出端支架125中的部分输出端支架125均对应设置一个第二滑轨126和一个第二导轨制动器127。示例性地,当输出端支架125设置有两个时,则两个输出端支架125中的每个输出端支架125均对应设置一个第二滑轨126和一个第二导轨制动器127,或者是其中一个输出端支架125对应设置一个第二滑轨126和一个第二导轨制动器127。当输出端支架125设置有三个时,则三个输出端支架125或者两个输出端支架125中的每个输出端支架125均对应设置一个第二滑轨126和一个第二导轨制动器127,或者是其中一个输出端支架125对应设置一个第二滑轨126和一个第二导轨制动器127。
第二滑轨126安装于第二支撑台124,输出端支架125与第二滑轨126可滑动地连接,第二导轨制动器127被构造成能够将输出端支架125固定于第二滑轨126。
输出端支架125与第二滑轨126可滑动地连接,且第二滑轨126安装于第二支撑台124上,则输出端支架125相对第二滑轨126滑动时,可调节输出端支架125相对输出轴121的支撑位置。当输出轴121的长度发生改变时,可通过调整输出端支架125相对第二滑轨126滑动,调节好位置后,可通过第二导轨制动器127将输出端支架125固定在第二滑轨126,从而可以调整对输出轴121的支撑位置,对不同轴长的输出轴121起到较好的支撑作用。
示例性地,输出端支架125设置有两个,两个输出端支架125分别用于安装于输出齿轮102的相对两侧。当对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时,将两个输出端支架125分别安装于输出齿轮102的相对两侧,能够起到较好地支撑,输出齿轮102转动时更加稳定,从而更加有利于精确测量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效率。
进一步,在一种可能的实施方案中,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100还包括测控设备,输入端传感器112及输出端传感器122与测控设备均通讯连接,测控设备用于实验数据的采集、存储与显示,则输入端传感器112及输出端传感器122检测到的数据能够传送给测控设备,并实时显示实验数据曲线。
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100的工作原理:
动力输入件113用于驱动输入轴111转动,输入轴111转动能够带动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入齿轮101转动,输入轴111转动的过程中输入端传感器112检测输入轴111的转矩和/或转速。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入齿轮101转动,从而能够带动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出齿轮102转动,由于输出轴121远离磁粉制动器123的一端用于安装于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出齿轮102的中心轴线,磁粉制动器123能够传递转矩和施加载荷,则输出齿轮102转动能够带动输出轴121转动,输出轴121转动的过程中输出端传感器122能够检测输出轴121的转矩和/或转速。由于输入端传感器112和输出端传感器122是直接检测的输入轴111和输出轴121的转矩和/或转速,则通过输入端传感器112检测到的转矩和/或转速以及输出端传感器122检测到的输出轴121的转矩和/或转速的信息可以较精确地得知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另外,通过第一调整组件130驱动输入端组件110升降以及第二调整组件140驱动输出端升降,则可以在更大范围内调整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入齿轮101和输出齿轮102的中心距,从而可以测试不同中心距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当输入轴111的长度改变时,可通过第一调整组件130驱动输入端组件110沿输入轴111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适应于不同输入轴111长度的交错轴齿轮的传动性能测试;当输出轴121的长度改变时,第二调整组件140驱动输出端组件120沿输出轴121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适应于不同输出轴121长度的交错轴齿轮的传动性能测试。该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100能够适用更多不同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入端组件,所述输入端组件包括输入轴、输入端传感器以及动力输入件,所述输入轴用于安装于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入齿轮的中心轴线,所述动力输入件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输入轴传动连接,并能够驱动所述输入轴转动,所述输入端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输入轴,并能够检测所述输入轴的转矩和/或转速;
输出端组件,所述输出端组件包括输出轴、输出端传感器和磁粉制动器,所述输出端传感器安装于所述输出轴并能够检测所述输出轴的转矩和/或转速,所述输出轴的一端安装于所述磁粉制动器的中心轴线且所述磁粉制动器能够施加载荷;所述输出轴远离所述磁粉制动器的一端用于安装于所述交错轴齿轮副的输出齿轮的中心轴线;以及
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包括第一调整组件和第二调整组件,所述第一调整组件被构造成能够驱动所述输入端组件沿所述输入端组件的高度方向升降和沿所述输入轴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调整组件被构造成能够驱动所述输出端组件沿所述输出端组件的高度方向升降和沿所述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调整组件包括第一移动平台和第一升降机构,所述第一移动平台被构造成驱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沿所述输入轴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一升降机构被构造成驱动所述输入端组件沿所述输入端组件的高度方向升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组件还包括第一支撑台和至少一个输入端支架,所述第一支撑台安装于所述第一升降机构,所述动力输入件和所述输入端支架均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台,所述输入轴可转动地支承于所述输入端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输入端支架或者所述至少一个输入端支架中的部分所述输入端支架均对应设置一个第一滑轨和一个第一导轨制动器,所述第一滑轨安装于所述第一支撑台,所述输入端支架与所述第一滑轨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一导轨制动器被构造成能够将所述输入端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一滑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轴通过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与所述输入端支架可转动地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入端支架设置有两个,两个所述输入端支架分别用于安装于所述输入齿轮的相对两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整组件包括第二移动平台和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第二移动平台被构造成驱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沿所述输出轴的轴线方向移动,所述第二升降机构被构造成驱动所述输出端组件沿所述输出端组件的高度方向升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端组件还包括第二支撑台和至少一个输出端支架,所述第二支撑台安装于所述第二升降机构,所述磁粉制动器和所述输出端支架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台,所述输出轴可转动地支承于所述输出端支架。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输出端支架或者所述至少一个输出端支架中的部分所述输出端支架均对应设置一个第二滑轨和一个第二导轨制动器,所述第二滑轨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台,所述输出端支架与所述第二滑轨可滑动地连接,所述第二导轨制动器被构造成能够将所述输出端支架固定于所述第二滑轨。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通过滚动轴承或者滑动轴承与所述输出端支架可转动地连接。
CN202010376577.8A 2020-05-07 2020-05-07 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 Active CN11152138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6577.8A CN111521389B (zh) 2020-05-07 2020-05-07 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76577.8A CN111521389B (zh) 2020-05-07 2020-05-07 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1389A true CN111521389A (zh) 2020-08-11
CN111521389B CN111521389B (zh) 2021-08-10

Family

ID=71908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76577.8A Active CN111521389B (zh) 2020-05-07 2020-05-07 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21389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94698A (ja) * 2013-11-13 2015-05-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ギヤ伝達効率測定装置及びギヤ伝達効率測定方法
CN204422199U (zh) * 2014-12-26 2015-06-24 吉林东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机构测量装置
CN104807633A (zh) * 2015-04-17 2015-07-29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空间齿轮副传动试验台
CN205898448U (zh) * 2016-07-22 2017-01-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线齿轮传动试验台
CN205898449U (zh) * 2016-07-22 2017-01-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微小型线齿轮传动试验台
CN109296732A (zh) * 2017-07-25 2019-02-01 永信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测试蜗杆减速器性能的装置
CN209117340U (zh) * 2018-11-26 2019-07-1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转动轮螺旋轮传动试验台
CN110031216A (zh) * 2019-04-30 2019-07-19 三明学院 一种可实现任意轴交角的齿轮副综合性能实验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5094698A (ja) * 2013-11-13 2015-05-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ギヤ伝達効率測定装置及びギヤ伝達効率測定方法
CN204422199U (zh) * 2014-12-26 2015-06-24 吉林东光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传动机构测量装置
CN104807633A (zh) * 2015-04-17 2015-07-29 洛阳理工学院 一种空间齿轮副传动试验台
CN205898448U (zh) * 2016-07-22 2017-01-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线齿轮传动试验台
CN205898449U (zh) * 2016-07-22 2017-01-18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微小型线齿轮传动试验台
CN109296732A (zh) * 2017-07-25 2019-02-01 永信金属工业株式会社 用于测试蜗杆减速器性能的装置
CN209117340U (zh) * 2018-11-26 2019-07-16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新型转动轮螺旋轮传动试验台
CN110031216A (zh) * 2019-04-30 2019-07-19 三明学院 一种可实现任意轴交角的齿轮副综合性能实验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魏波等: "多轴精密传动实验平台设计及动态特性分析", 《重庆大学学报》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1389B (zh) 2021-08-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2990B (zh) 大型齿轮测量仪
CN108871773B (zh) 一种直升机电动尾部减速器试验台
CN203045153U (zh) 微米级四轴运动平台
CN103353368A (zh) 一种扭矩测试平台
CN105738105A (zh) 一种大扭矩大偏转角万向联轴器试验台
CN105699078A (zh) 一种角度可调的多功能万向联轴器试验台
CN108731617A (zh) 一种用于多边形球座细长组件的测量装置
CN109373141A (zh) 一种基于螺旋升降器实现的三轴无磁转台
CN111421497A (zh) 一种具有高承载能力的超高精度五维运动调节装置
CN111521389B (zh) 交错轴齿轮副的传动性能测试装置
CN113008549B (zh) 一种可变尺寸的rv减速器行星齿轮应力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3134668B (zh) 滑轮转动灵活性检测装置以及利用其进行检测的方法
CN212931871U (zh) 一种油膜测量仪的可旋转自动加载装置
CN209783871U (zh) 准直器试验装置
CN105973130B (zh) 一种层间位移角测量装置
CN209117340U (zh) 一种新型转动轮螺旋轮传动试验台
CN105067188B (zh) 用于砝码自动加载装置的旋转升降台
CN111272419A (zh) 一种用于同轴式减速器可靠性试验的柔性装配平台
CN101319876B (zh) 六轴测试台
CN103137532A (zh) 共平面三轴定位装置
CN107990828B (zh) 驱动桥壳类零件尺寸与形位公差快速测量装置
CN101165460A (zh) 电涡流位移/振动传感器系统校验仪
CN214702578U (zh) 一种卧式磁加载滚动轴承摩擦力矩测量试验机
CN110307973A (zh) 大扭矩伺服电机驱动、加载式减速器综合性能测试装置
CN114878163A (zh) 一种高精度动压止推箔片轴承动静同步加载测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