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20226A - 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20226A
CN111520226A CN201910106755.2A CN201910106755A CN111520226A CN 111520226 A CN111520226 A CN 111520226A CN 201910106755 A CN201910106755 A CN 201910106755A CN 111520226 A CN111520226 A CN 11152022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rder
electromagnetic valve
way electromagnetic
way
val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0675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杰
李晗
李朝勇
王德华
张小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anxi Heavy Duty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10675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2022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202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2022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TVEHICLE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BRAKE CONTROL SYSTEMS OR PARTS THEREOF, IN GENERAL; ARRANGEMENT OF BRAKING ELEMENTS ON VEHICLES IN GENERAL; PORTABLE DEVICES FOR PREVENTING UNWANTED MOVEMENT OF VEHICLES; 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B60T5/00Vehicle 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of brak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PCOOLING OF 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COOLING OF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1P7/00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 F01P7/14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 F01P2007/146Controlling of coolant flow the coolant being liquid using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缓速器、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通过冷却水管串联形成第一发动机冷却回路,所述缓速器通过冷却水管并联连接第一发动机冷却回路的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缓速器冷却与节能之间的关系,在缓速器不工作时,使冷却液不流经缓速器,降低水阻,提升暖机时间,同时在缓速器需要工作时,控制冷却液全部流经缓速器,满足缓速器自身的散热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属于重型汽车及零部件制造、控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重型汽车的飞速发展,人们对汽车的要求越来越高,动力性、经济性、安全性成为人们追求的主要性能指标。其中重型汽车因本身载重量大,为避免长下坡制动工况下行车制动器的热衰退现象,现多匹配辅助制动系统。液力缓速器凭借结构紧凑、制动力矩大等优点得到广泛应用。为满足液力缓速器工作时高散热的性能需求,目前多采用常通水管路设计,但此种设计会使整个冷却系统的阻力增大,水泵的功耗也随之上升,不利于节能降耗,同时因管路面积的增大,冬天水温上升缓慢,暖机时间长。通过电控元件的应用匹配,可有效解决冷却与节能之间的关系,在缓速器不工作时,使冷却液不流经缓速器,降低水阻,提升暖机时间,同时在缓速器需要工作时,控制冷却液全部流经缓速器,满足缓速器自身的散热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了暖机时间长,缓速器冷却功耗大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
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缓速器、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发动机、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通过冷却水管串联形成第一发动机冷却回路,所述缓速器通过冷却水管再并联连接第一发动机冷却回路的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
优选的,所述发动机的缓速器冷却出水口连接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进水口,所述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出水口连接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进水口与发动机的缓速器冷却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水口与缓速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缓速器的出水口与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水口连接。
优选的,所述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整车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整车控制单元用以向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发送开关信号,并接收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反馈信号;所述第一整车控制单元还用以向缓速器发送开关信号,并接收缓速器的反馈信号。
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缓速器、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三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一单向阀和三通阀通过冷却水管串联形成第二发动机冷却回路,所述缓速器与第二单向阀通过冷却水管串联,所述缓速器和第二单向阀通过冷却水管并联连接在第二发动机冷却回路的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和三通阀上。
优选的,所述发动机的缓速器冷却出水口连接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的进水口,所述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出水口连接第一单向电磁阀的进水口,所述第一单向电磁阀的出水口连接三通阀的进水口,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水口连接发动机的缓速器冷却进水口;所述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水口连接缓速器的进水口,所述缓速器的出水口连接第二单向电磁阀的进水口,所述第二单向电磁阀的进水口连接三通阀的第二出水口。
优选的,所述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整车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整车控制单元用以向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发送开关信号,并接收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反馈信号;所述第二整车控制单元还用以向缓速器发送开关信号,并接收缓速器的反馈信号。
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水管为胶管或胶管与钢管的组合结构,所述胶管采用硅胶管或壁厚大于7mm的EPDM胶管,采用卡箍密封方式连接。
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当第一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缓速器控制开关开启信号后,第一整车控制单元同时向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发出开启信号,使得发动机、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缓速器形成连通回路;第一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已经开启的反馈信号后,第一整车控制单元向缓速器发送工作信号,缓速器开始工作;
S2,当第一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缓速器控制开关关闭信号后,第一整车控制单元向缓速器发送关闭信号,第一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缓速器已经关闭的反馈信号后,向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发送关闭信号,使得发动机、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形成连通回路。
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当第二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缓速器控制开关开启信号后,第二整车控制单元向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发出开启信号,使得发动机、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缓速器、第二单向阀和三通阀形成连通回路;第二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已经开启的反馈信号后,第二整车控制单元向缓速器发送工作信号,缓速器开始工作;
S2,当第二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缓速器控制开关关闭信号后,第二整车控制单元向缓速器发送关闭信号,第二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缓速器已经关闭的反馈信号后,向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发送关闭信号,使得发动机、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一单向阀和三通阀形成连通回路。
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缓速器冷却与节能之间的关系,在缓速器不工作时,使冷却液不流经缓速器,降低水阻,提升暖机时间,同时在缓速器需要工作时,控制冷却液全部流经缓速器,满足缓速器自身的散热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第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第二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第一实施例缓速器开始工作的工作原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第一实施例缓速器停止工作的工作原理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第二实施例缓速器开始工作的工作原理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第二实施例缓速器停止工作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实施例:
如图1所示,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缓速器、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所述发动机、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通过冷却水管串联形成第一发动机冷却回路,所述缓速器通过冷却水管再并联连接在第一发动机冷却回路的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上。所述冷却水管为胶管或胶管与钢管的组合结构,所述胶管采用硅胶管或壁厚大于7mm的EPDM胶管,采用卡箍密封方式连接发动机、缓速器、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采用卡箍密封方式连接可提高便利性可拓展应用快插结构。
所述发动机的缓速器冷却出水口连接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进水口,所述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出水口连接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进水口与发动机的缓速器冷却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水口与缓速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缓速器的出水口与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水口连接。
所述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整车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整车控制单元用以向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发送开关信号,并接收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反馈信号;所述第一整车控制单元还用以向缓速器发送开关信号,并接收缓速器的反馈信号。
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3所示,当第一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缓速器控制开关开启信号后,第一整车控制单元同时向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发出开启信号,使得发动机、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缓速器形成连通回路;第一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已经开启的反馈信号后,第一整车控制单元向缓速器发送工作信号,缓速器开始工作;保证在缓速器工作前冷却液已流经缓速器,避免因无法散热导致缓速器高温损坏。
如图4所示,当第一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缓速器控制开关关闭信号后,第一整车控制单元向缓速器发送关闭信号,第一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缓速器已经关闭的反馈信号后,向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发送关闭信号,使得发动机、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形成连通回路,控制冷却液流量方向,降低功耗。缓速器不工作时,冷却液仅在发动机冷却回路里循环流动,降低水阻,提升暖机时间。
第二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缓速器、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三通阀,所述发动机、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一单向阀和三通阀通过冷却水管串联形成第二发动机冷却回路,所述缓速器与第二单向阀通过冷却水管串联,所述缓速器和第二单向阀通过冷却水管并联连接在第二发动机冷却回路的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和三通阀上。所述冷却水管为胶管或胶管与钢管的组合结构,所述胶管采用硅胶管或壁厚大于7mm的EPDM胶管,采用卡箍密封方式连接发动机、缓速器、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三通阀,采用卡箍密封方式连接可提高便利性可拓展应用快插结构。
所述发动机的缓速器冷却出水口连接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的进水口,所述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出水口连接第一单向电磁阀的进水口,所述第一单向电磁阀的出水口连接三通阀的进水口,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水口连接发动机的缓速器冷却进水口;所述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水口连接缓速器的进水口,所述缓速器的出水口连接第二单向电磁阀的进水口,所述第二单向电磁阀的进水口连接三通阀的第二出水口。
所述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整车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整车控制单元用以向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发送开关信号,并接收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反馈信号;所述第二整车控制单元还用以向缓速器发送开关信号,并接收缓速器的反馈信号。
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工作原理如下:
如图5所示,当第二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缓速器控制开关开启信号后,第二整车控制单元向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发出开启信号,使得发动机、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缓速器、第二单向阀和三通阀形成连通回路;第二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已经开启的反馈信号后,第二整车控制单元向缓速器发送工作信号,缓速器开始工作;保证在缓速器工作前冷却液已流经缓速器,避免因无法散热导致缓速器高温损坏。缓速器不工作时,冷却液仅在发动机冷却回路里循环流动,降低水阻,提升暖机时间。
如图6所示,当第二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缓速器控制开关关闭信号后,第二整车控制单元向缓速器发送关闭信号,第二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缓速器已经关闭的反馈信号后,向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发送关闭信号,使得发动机、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一单向阀和三通阀形成连通回路,控制冷却液流量方向,降低功耗。
上述实施例中的发动机,也可替换为散热器总成。第二实施例中的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的导通方向为冷却液的流向,三通阀的进水口和两个出水口均处于连通状态,由于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具有单向导通性能,故无需再通过第二整车控制单元对其开关状态进行控制,三通阀可只起到连通的作用,通过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即可实现阻挡冷却液的回流。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缓速器、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通过冷却水管串联形成第一发动机冷却回路,所述缓速器通过冷却水管再并联连接第一发动机冷却回路的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缓速器冷却出水口连接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进水口,所述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出水口连接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进水口与发动机的缓速器冷却进水口连接;所述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水口与缓速器的进水口连接,所述缓速器的出水口与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水口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一整车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整车控制单元用以向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发送开关信号,并接收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反馈信号;所述第一整车控制单元还用以向缓速器发送开关信号,并接收缓速器的反馈信号。
4.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包括发动机、缓速器、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三通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一单向阀和三通阀通过冷却水管串联形成第二发动机冷却回路,所述缓速器与第二单向阀通过冷却水管串联,所述缓速器和第二单向阀通过冷却水管并联连接在第二发动机冷却回路的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和三通阀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的缓速器冷却出水口连接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的进水口,所述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一出水口连接第一单向电磁阀的进水口,所述第一单向电磁阀的出水口连接三通阀的进水口,所述三通阀的第一出水口连接发动机的缓速器冷却进水口;所述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的第二出水口连接缓速器的进水口,所述缓速器的出水口连接第二单向电磁阀的进水口,所述第二单向电磁阀的进水口连接三通阀的第二出水口。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还包括第二整车控制单元,所述第二整车控制单元用以向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发送开关信号,并接收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的反馈信号;所述第二整车控制单元还用以向缓速器发送开关信号,并接收缓速器的反馈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水管为胶管或胶管与钢管的组合结构,所述胶管采用硅胶管或壁厚大于7mm的EPDM胶管,采用卡箍密封方式连接。
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当第一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缓速器控制开关开启信号后,第一整车控制单元同时向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发出开启信号,使得发动机、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缓速器形成连通回路;第一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已经开启的反馈信号后,第一整车控制单元向缓速器发送工作信号,缓速器开始工作;
S2,当第一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缓速器控制开关关闭信号后,第一整车控制单元向缓速器发送关闭信号,第一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缓速器已经关闭的反馈信号后,向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发送关闭信号,使得发动机、第一两位三通电磁阀和第二两位三通电磁阀形成连通回路。
9.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当第二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缓速器控制开关开启信号后,第二整车控制单元向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发出开启信号,使得发动机、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缓速器、第二单向阀和三通阀形成连通回路;第二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已经开启的反馈信号后,第二整车控制单元向缓速器发送工作信号,缓速器开始工作;
S2,当第二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缓速器控制开关关闭信号后,第二整车控制单元向缓速器发送关闭信号,第二整车控制单元接收到缓速器已经关闭的反馈信号后,向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发送关闭信号,使得发动机、第三两位三通电磁阀、第一单向阀和三通阀形成连通回路。
CN201910106755.2A 2019-02-02 2019-02-02 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ending CN11152022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6755.2A CN111520226A (zh) 2019-02-02 2019-02-02 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106755.2A CN111520226A (zh) 2019-02-02 2019-02-02 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20226A true CN111520226A (zh) 2020-08-11

Family

ID=719002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06755.2A Pending CN111520226A (zh) 2019-02-02 2019-02-02 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20226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0966A (en) * 1981-03-24 1984-02-14 Labavia - S.G.E. Heat regulation circuits for vehicles equipped with an electric retarder
EP0794326A1 (de) * 1996-03-08 1997-09-10 Voith Turbo GmbH & Co. KG Antriebseinheit mit einem Motor und einem Retarder
CN204060899U (zh) * 2014-08-14 2014-12-3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液力缓速器在整车传动系统的布置结构
CN105008188A (zh) * 2013-01-31 2015-10-28 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 具有流体动力缓速器的用于机动车的冷却循环系统
CN108060969A (zh) * 2017-12-11 2018-05-22 扬州安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带电磁液冷缓速器的整车冷却系统总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430966A (en) * 1981-03-24 1984-02-14 Labavia - S.G.E. Heat regulation circuits for vehicles equipped with an electric retarder
EP0794326A1 (de) * 1996-03-08 1997-09-10 Voith Turbo GmbH & Co. KG Antriebseinheit mit einem Motor und einem Retarder
CN105008188A (zh) * 2013-01-31 2015-10-28 曼卡车和巴士股份公司 具有流体动力缓速器的用于机动车的冷却循环系统
CN204060899U (zh) * 2014-08-14 2014-12-31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液力缓速器在整车传动系统的布置结构
CN108060969A (zh) * 2017-12-11 2018-05-22 扬州安行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带电磁液冷缓速器的整车冷却系统总成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79306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变速箱单元的冷却系统及冷却方法
CN107199879B (zh) 一种新能源汽车的膨胀水箱共享系统和新能源汽车
CN102620364A (zh) 间接供冷式水蓄冷空调系统及其运行方法
CN109854355A (zh) 一种增压器辅助冷却方法和系统、增压器冷却系统和控制方法及汽车
CN110224553B (zh) 一种四轮轮毂电机驱动集成散热系统
CN112563533A (zh) 一种车用燃料电池余热管理系统及方法
CN109973262B (zh) 一种基于智能控制的水加热式双腔油箱控制系统
CN111520226A (zh) 一种智能化缓速器冷却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483580A (zh) 一种闭式冷却塔防冻系统及防冻方法
CN112193014A (zh) 一种电动拖拉机集成热管理系统及控制方法
CN204729163U (zh) 一种基于搭载液力缓速器车型的双阀芯电子节温器
CN111255541A (zh)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发动机预热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2630268U (zh) 间接供冷式水蓄冷空调系统
CN113119686B (zh) 增程车辆中实现冷却介质交换的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5490425U (zh) 一种双级三联供热泵系统
CN201132969Y (zh) 推土机专用液力变矩器失速保护系统
CN202017611U (zh) 一种双向智能增压泵
CN107199915B (zh) 一种纯电动车辆换挡系统
CN2615599Y (zh) 一种低温风冷热泵机组
CN111380258A (zh) 一种相变储热的空气源热泵供热系统及其逻辑控制方法
CN212386268U (zh) 新能源汽车驱动系统热能回收供暖系统和新能源汽车
CN115434895B (zh) 一种机车、压缩机油温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6828080B (zh) 一种汽车温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汽车
CN220815798U (zh) 一种快速解冻尿素的加热系统及挖掘机
CN216244965U (zh) 带冷却塔的双级热泵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