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5906B - 一种应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应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5906B
CN111515906B CN202010231483.1A CN202010231483A CN111515906B CN 111515906 B CN111515906 B CN 111515906B CN 202010231483 A CN202010231483 A CN 202010231483A CN 111515906 B CN111515906 B CN 1115159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and drill
ultrasonic vibration
lubricating
sleev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148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15906A (zh
Inventor
张德远
邵振宇
耿大喜
周泽华
刘逸航
姜兴刚
何凤涛
刘大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Beiha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Beiha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Beiha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Chengdu Aircraft Industrial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3148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159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15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5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15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5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 H01R13/6608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ingle component
    • H01R13/6616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built-in electrical component with built-in single component with resis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ipulat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包括接头座、接头和控制装置;所述接头座一端与超声振动手钻的手柄尾部接口连接;接头座的另一端与所述接头连接,所述接头与控制装置连接,接头座与接头插合对接后,实现超声振动手钻的主气路、润滑气体支路和振动信号电路的连通。本发明结合超声振动手钻的主气体管路、润滑气体支路和振动信号电路,避免多线路缠绕,缩小接口体积,适合狭小空间工作使用。本发明实现了超声振动手钻的供气、润滑和振动信号电路同步互锁,振动信号电路和主气路、润滑气体支路互锁通断,维持了超声振动手钻的稳定工作状态,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应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超声振动切削加工工艺和设备部件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声振动手钻接口,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
背景技术
超声振动钻削是将超声振动附加于钻头上,以达到减小切削力、切削热并增加加工精度的特殊钻削方式。超声振动钻削以其独特的优点被飞机加工广泛使用,但是传统超声振动加工装置结构复杂,体积较大,一般使用在大型机床设备中,便携能力差。而在飞机蒙皮装配现场需要工人运用手钻进行大量的紧固件孔加工,同时普通气钻无法保证高质高效的完成如此大量的难加工叠层材料的紧固件孔加工。因此在手钻中加入超声振动系统是十分必要的技术。超声振动手钻需要超声电源提供的振动信号线路、气钻转动所需的主气体传输管路和传输与手钻小液源形成喷雾润滑冷却需要的气体传输支路,因此研发一个能够协调电路、主气路、润滑用气体支路三者并减小体积的接口是十分关键的。
现有设计存在以下缺点:
一、在不进行接口的设计时,每次加工需要进行电气接口的多次对接,多根分离的管线则极易产生缠绕,繁琐且具有隐患的操作显然不适合飞机装配的环境。
二、现有的接口往往是三路分离的接口设计,导致了接口体积过大,而在飞机装配过程中广泛存在狭窄的工作环境,大体积大大影响了超声手钻在该环境中的应用。
三、由于手钻扣动扳机气路才接通的设定,现有的接口基于分离的设计将导致在未进行钻孔工作时振动信号也将传输,增加了系统的不稳定因素。同样,也可能出现未施加振动信号而进行了钻孔工作的情况。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应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
(二)技术方案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包括接头座、接头和控制装置;
接头座包括:一端与超声振动手钻的手柄尾部接口连接的气嘴公头,套设于所述气嘴公头的插头定位体,环设于所述插头定位体上的多个电路插头和润滑气体支路插头,以及套设于插头定位体上的接头座外壳结构;
接头包括:与所述气嘴公头连接实现主气路连通的气嘴母头,套设于所述气嘴母头上的插座定位体,环设于插座定位体上、分别与所述电路插头和润滑气体支路插头连接用于分别实现振动信号电路、润滑气体支路连通的多个电路插座和润滑气体支路插座,以及套设于插座定位体上的接头外壳结构;
所述实现主气路、振动信号电路、润滑气体支路连通包括:
两个所述电路插头的一端与焊接于所述接头座上的编码电阻连接,另一端通过电路插座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超声振动手钻主气路的连通和关闭;
两个所述电路插头的一端与超声振动手钻内部的速度传感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电路插座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超声振动手钻的润滑气体支路的连通和关闭;
两个所述电路插头的一端与超声振动手钻内部的换能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电路插座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超声振动手钻的振动信号电路的连通和关闭。
根据本发明,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编码电阻值检测模块,速度检测模块,中央处理器,主气路电磁阀和润滑支气路电磁阀;
所述主气路电磁阀的进气口与气源连接,主气路电磁阀的出气口与超声振动手钻的主气路连接;
所述编码电阻值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控制装置是否连接接头座上的编码电阻,并将检测信号传输给中央处理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所述编码电阻值检测模块的信号控制所述主气路电磁阀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超声振动手钻主气路的连通和关闭;
所述中央处理器还与速度检测模块相连,速度检测模块与超声振动手钻内部的速度传感器连接,根据所述速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信号,中央处理器控制振动信号电路的开启和关闭,以及控制所述润滑支气路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超声振动手钻的振动信号电路、润滑气体支路的连通和关闭。
根据本发明,所述编码电阻值检测模块检测到编码电阻后,编码电阻值检测模块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主气路电磁阀导通超声振动手钻的主气路;
所述超声振动手钻内部的速度传感器与控制装置内的速度检测模块相连,用于检测手钻是否转动:
当速度检测模块检测到手钻转动,中央处理器控制超声振动手钻的振动信号电路连通,同时控制所述润滑支气路电磁阀导通润滑气体支路;
当速度检测模块检测到手钻未转动,超声振动手钻的振动信号电路和润滑气体支路均不连通。
根据本发明,所述接头座外壳结构包括套设于插头定位体上的接头座外壳卡套,以及与接头座外壳卡套插接的接头座外壳体。
根据本发明,所述插头定位体上设置有凸块一和轴肩一;所述凸块一与接头座外壳体上的凹槽一配合,用于定位接头座外壳体;所述轴肩一与接头座外壳卡套配合,用于定位接头座外壳卡套;
所述接头座外壳卡套的尾部设置弹性卡紧装置;接头座外壳体装配后,弹性卡紧装置套设在插头定位体的尾部,用于卡紧插头定位体;
所述接头座外壳体内部设置有卡槽,卡槽与接头上的弹性卡扣套筒的弹性卡扣相匹配,用于将接头座和接头卡紧连接。
根据本发明,所述接头外壳结构包括接头外壳体、上内套筒、下内套筒、管线卡套、弹性卡扣套筒、尾部螺帽;
所述上内套筒和下内套筒对合卡在插座定位体的后端外部,上内套筒和下内套筒的后端设有管线卡套;
所述弹性卡扣套筒套设在插座定位体、上内套筒、下内套筒和管线卡套的外部;
弹性卡扣套筒的后端与尾部螺帽连接;
弹性卡扣套筒的前端外部套设有接头外壳体。
根据本发明,所述插座定位体上设置有轴肩二、凸块二和轴环;所述轴肩二与上内套筒和下内套筒配合,用于定位上内套筒和下内套筒;所述凸块二与下内套筒上的通孔一配合,用于定位下内套筒;所述轴环与上内套筒和下内套筒内部的凹槽匹配,使上内套筒和下内套筒对合后卡紧插座定位体。
根据本发明,所述下内套筒的前端设有凸起,下内套筒的后端设有凹槽二,下内套筒内设有通孔一;所述凸起与弹性卡扣套筒上的通孔二配合,用于定位弹性卡扣套筒;所述凹槽二与管线卡套上的凸块三配合,用于定位管线卡套;所述通孔一与插座定位体上的凸块二配合。
根据本发明,所述定位管线卡套的前端设有凸块三,定位管线卡套的后端设有管线卡扣;所述凸块三与下内套筒上的凹槽二配合,所述管线卡扣与尾部螺帽接触,用于锁紧定位管线卡套。
根据本发明,所述弹性卡扣套筒的前部设有若干个弹性卡扣,弹性卡扣套筒内设有通孔二,所述弹性卡扣与接头外壳体上的孔槽配合,使接头外壳体与弹性卡扣套筒固定;通孔二与下内套筒上的凸起配合进行定位。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在完美匹配了超声振动手钻的同时,将主气路、振动信号电路、润滑用气体支路三路结合到一个接口上,避免了管线在插接时的缠绕,与传统接口相比更是减小了体积,适合了狭窄空间的使用。
此外,本发明还设置了两个电磁阀,只有在接头座和接头插合后检测到编码电阻的存在,才打开连通主气路的电磁阀,允许手钻通气,即允许启动;然后扣动手钻上的扳机进行通气,同时手钻内的速度传感器工作,检测到手钻旋转后,控制装置控制润滑支气路电磁阀开启,使润滑支路连通,并接通振动信号电路(即超声电源)给予手钻振动信号;当手钻不转后(即松开手钻上的扳机),手钻就停止振动信号电路通电、润滑,以此实现了超声振动手钻的供气、润滑和振动信号供电同步互锁,振动信号电路和主气路、润滑气体支路同通同断,维持了超声振动手钻的稳定工作状态,增加了系统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应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的整体装配图;
图2为本发明的接头座的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3为本发明的插头定位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接头的整体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发明的插座定位体的装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电气润滑互锁控制部分的结构框图;
图7为本发明的流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接头座;11:气嘴公头;12:电路插头;13:润滑气体支路插头;14:插头定位体;14a:凸块一;14b:轴肩一;15:接头座外壳卡套;15a:弹性卡紧装置;16:接头座外壳体;16a:凹槽一;16b:卡槽;2:接头;21:接头外壳体;21a:孔槽;22:电路插座;23:润滑气体支路插座;24:插座定位体;24a:轴肩二;24b:凸块二;24c:轴环;25:气嘴母头;26:上内套筒;27:下内套筒;27a:凸起;27b:通孔一;27c:凹槽二;28:管线卡套;28a:凸块三;28b:管线卡扣;29:弹性卡扣套筒;29a:弹性卡扣;29b:通孔二;30:尾部螺帽;31:专用管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解释本发明,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如图1所示,包括接头座1、接头2和控制装置;
接头座1包括:一端与超声振动手钻的手柄尾部接口连接的气嘴公头11,套设于所述气嘴公头11的插头定位体14,环设于所述插头定位体14上的多个电路插头12和润滑气体支路插头13,以及套设于插头定位体14上的接头座外壳结构;
接头2包括:与所述气嘴公头11连接实现主气路连通的气嘴母头25,套设于所述气嘴母头25上的插座定位体24,环设于插座定位体24上、分别与所述电路插头12和润滑气体支路插头13连接用于分别实现电路、润滑气体支路连通的多个电路插座22和润滑气体支路插座23,以及套设于插座定位体24上的接头外壳结构;
所述实现主气路、振动信号电路、润滑气体支路连通包括:
两个所述电路插头12的一端与焊接于所述接头座1上的编码电阻连接,另一端通过电路插座22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超声振动手钻主气路的连通和关闭;
两个所述电路插头12的一端与超声振动手钻内部的速度传感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电路插座22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超声振动手钻的润滑气体支路的连通和关闭;
两个所述电路插头12的一端与超声振动手钻内部的换能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电路插座22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超声振动手钻的振动信号电路的连通和关闭。
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在完美匹配了超声振动手钻的同时,将手钻的主气体供给管路、润滑气体供给支路和振动信号电路结合到一个接口上,避免了管线在插接时的缠绕,缩小接口的体积以适应狭窄的工作环境。
本发明所提出的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使得超声振动手钻的主气路、润滑气体支路和振动信号电路实现同步互锁,从而维持稳定的工作状态,增进超声振动手钻工作时的可靠性。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编码电阻值检测模块、速度检测模块、中央处理器、电磁阀;接头座1上焊接有编码电阻,接头座1与接头2插合后,编码电阻与控制装置内的编码电阻值检测模块连接,编码电阻值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编码电阻是否存在,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控制主气路电磁阀导通或关闭超声振动手钻的主气路;
中央处理器还与速度检测模块连接,速度检测模块与超声振动手钻内部的速度传感器连接,速度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手钻是否转动,并将检测信号传递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控制润滑支气路电磁阀导通或关闭润滑气体支路,以及控制超声振动手钻的振动信号电路接通或关闭,振动信号电路连接超声振动手钻内部的换能器。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接头座外壳结构包括:套设于插头定位体14上的接头座外壳卡套15,以及与接头座外壳卡套15插接的接头座外壳体16。
具体地,如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插头定位体14的圆心部分设有一中心通孔,中心通孔内装配有气嘴公头11;气嘴公头11的前端与超声振动手钻的手柄尾部接口连接,气嘴公头11的后端与气嘴母头25的前端插接,气嘴母头25的后端与专用管线31中的主气体传输管线连接,实现气路的连通,气嘴公头11尾部安装橡胶圈,实现气路连通后的密封。
插头定位体14的中心通孔周围分布八个小通孔,八个小通孔呈中心对称分布,其中较小的七个通孔内装配有七个电路插头12,另一个相对较大的通孔内装配有润滑气体支路插头13,电路插头12和润滑气体支路插头13分别插入到中心通孔周围分布的八个小孔内。
电路插头12与电路插座22插接,电路插头12和电路插座22均为导电材质制成;电路插头12的前端设有用于焊接电线的槽,其后端的外径小于电路插座22前端的内径,电路插头12的后端插入电路插座22的前端,电路插座22的后端与专用管线31内的电线焊接,电路插头12与电路插座22连接后,实现电路的连通。
润滑气体支路插头13与润滑气体支路插座23插接,润滑气体支路插头13为空心结构,其前端与超声振动手钻中的小型液源通过支路气体传输管线连接,其后端的外径小于润滑气体支路插座23前端的内径,润滑气体支路插头13的后端插入润滑气体支路插座23的前端,润滑气体支路插座23的后端与专用管线31内的支路气体传输管线连接,润滑气体支路插头13与润滑气体支路插座23连接后,实现润滑气体支路的连通。
如图3所示,插头定位体14上设置有轴肩一14b,用以定位接头座外壳卡套15;插头定位体14的前端轴肩处还设置有一凸块一14a,凸块一14a与接头座外壳体16的凹槽一16a进行配合,用于定位接头座外壳体16。
接头座外壳卡套15尾部设计有弹性卡紧装置15a,由于弹性卡紧装置15a未装配时的直径小于插头定位体14的后端直径,在接头座外壳卡套15套入插头定位体14后,弹性卡紧装置15a被撑开,从而实现接头座外壳卡套15卡紧插头定位体14,保证在接头座外壳体16装配后弹性卡紧装置15a能够卡紧插头定位体14,使插头定位体14不会松脱。
接头座外壳体16内部设置有卡槽16b,卡槽16b与接头2上的弹性卡扣套筒29的弹性卡扣29a相匹配,用于将接头座1和接头2卡紧连接。在接头座1与接头2对接后,卡槽16b用于卡住弹性卡扣套筒29上的弹性卡扣29a,实现接头座外壳体16和弹性卡扣套筒29的连接,从而实现接头座1和接头2的连接。
装配接头座1时,先将接头座外壳卡套15从插头定位体14的后端套入,然后再将装配好的插头定位体14和接头座外壳卡套15从接头座外壳体16的后端插入到接头座外壳体16的内部,最后将气嘴公头11、电路插头12和润滑气体支路插头13分别插入到插头定位体14内。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接头外壳结构包括:接头外壳体21、上内套筒26、下内套筒27、管线卡套28、弹性卡扣套筒29、尾部螺帽30。
具体地,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插座定位体24圆心部分设有一中心通孔,中心通孔内部装配有气嘴母头25,气嘴母头25的前端与气嘴公头11插接,气嘴母头25的后端与专用管线31中的主气体传输管线连接,实现气路的连通。
插座定位体24的中心通孔周围分布八个小通孔,八个小通孔呈中心对称分布,其中较小的七个通孔内装配有七个电路插座22,与电路插头12插接后实现电路的连通,另一个相对较大的通孔内装配有润滑气体支路插座23,与润滑气体支路插头13插接后实现润滑气体支路的连通。
如图5所示,在插座定位体24外部有轴肩二24a和凸块二24b,轴肩二24a与上内套筒26和下内套筒27配合进行定位,插座定位体24的后端轴肩处设有凸块二24b,凸块二24b与通孔一27b配合,用于定位下内套筒27;上内套筒26和下内套筒27的内部均设有与插座定位体24的轴环24c相匹配的凹槽结构,上内套筒26和下内套筒27对合后卡紧插座定位体24,用于限制上内套筒26和下内套筒27的轴向运动,可以起到保护专用管线31的作用。
其中,下内套筒27的后端设置有凹槽二27c,凹槽二27c与管线卡套28前端的凸块三28a配合,以方便管线卡套28安装时的定位,管线卡套28起到卡紧专用管线31的作用。
插座定位体24、上内套筒26、下内套筒27和管线卡套28外部装配有弹性卡扣套筒29,限制上内套筒26和下内套筒27的径向运动;安装时,弹性卡扣套筒29的内部阶梯顶住上内套筒26和下内套筒27的前端部,下内套筒27前端的凸起27a和弹性卡扣套筒29的通孔二29b配合,用于弹性卡扣套筒29的定位。安装完超声手钻专用管线31后,在弹性卡扣套筒29的尾部螺纹处旋紧尾部螺帽30,便可锁紧管线卡套28后端的管线卡扣28b,从而卡紧专用管线31。
最外层的接头外壳体21上设置有孔槽21a,接头外壳体21套入弹性卡扣套筒29的前端外部,使弹性卡扣套筒29上的弹性卡扣29a进入孔槽21a,实现了接头外壳体21和弹性卡扣套筒29的固定,保证了接头外壳体21不会松脱。
装配接头2时,先将气嘴母头25、电路插座22和润滑气体支路插座23分别插入到插座定位体24内,将专用管线31依次穿过尾部螺帽30和管线卡套28分别与气嘴母头25、电路插座22和润滑气体支路插座23连接;再将上内套筒26和下内套筒27对合,卡紧在插座定位体24的后端轴环24c处,用于限制上内套筒26和下内套筒27的轴向运动;然后将管线卡套28设置在上内套筒26和下内套筒27后端;再将弹性卡扣套筒29套在插座定位体24、上内套筒26、下内套筒27、管线卡套28的外部,弹性卡扣套筒29限制了上内套筒26和下内套筒27的径向运动;再将尾部螺帽30拧在弹性卡扣套筒29的后端,实现了弹性卡扣套筒29内部的各个部件的固定;最后再将接头外壳体21套在弹性卡扣套筒29的前端,实现了接头外壳体21与弹性卡扣套筒29的固定。
下面对本发明的功能做进一步的说明:
本发明接口的设计是基于超声振动手钻的气、电、润滑为一体的设计。本实施例中的接口设置有七条电路管道、一条主气路管道、一条润滑气体支路管道。
其中电路管道包括有:两根振动信号电路(超声电源)正负极线,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的换能器供电使用,以产生振动信号。
在接头座1上焊接有编码电阻,电路管道其中的两根线一端连接编码电阻,另一端连接控制装置中的编码电阻值检测模块;接头座1与接头2插合后,编码电阻值检测模块检测到编码电阻的存在,通过控制装置中的中央处理器控制控制装置中的主气路电磁阀导通超声振动手钻的主气路,以实现手钻的转动。
电路管道其中的两根连接至超声振动手钻内部的速度传感器;当超声振动手钻的主气路导通后,按下手钻扳机,此时手钻内部速度传感器与控制装置内的速度检测模块相连,速度检测模块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中央处理器,中央处理器控制润滑支气路电磁阀导通超声振动手钻的润滑气体支路,而在超声振动手钻中设置有小型液源,与润滑气体支路的气体进行液气混合后可以实现喷雾型润滑功能;同时中央处理器控制超声振动手钻的振动信号电路(即超声电源)接通;使超声振动手钻接收振动信号。
电路管道中还设有一根备用线路。
当接头座1和接头2插合接通后,两根连接编码电阻的线导通,控制装置中的编码电阻值检测模块检测到编码电阻存在,控制装置内部的主气路电磁阀才开启导通主气路;如果未检测到编码电阻的存在,则主气路电磁阀不开启,手钻不转动;实现控制装置无电就无法导通气路手钻工作的功能;在主气路电磁阀导通主气路后,按下超声振动手钻扳机,主气路畅通,从而使手钻内部速度传感器检测到手钻转动,速度传感器将信号传递至控制装置,控制装置控制振动信号电路(即超声电源)正负级接通,并通过润滑支气路电磁阀导通润滑气体支路,使手钻接收振动信号并开始产生润滑喷雾,由此实现了手钻未转动就不进行振动信号传递和润滑的功能。由此,通过编码电阻的检测实现控制装置不接电就不通气,通过超声振动手钻内部转速的检测实现了超声振动手钻不转就不通电(即不产生振动信号)、不润滑。实现了超声振动手钻的电、气、润滑互锁功能。
本发明结合手钻的气体供给管路、润滑气体供给支路和振动信号电路,简便使用,缩小接口的体积以适应狭窄的工作环境。本发明使得超声振动手钻的供气、润滑和供电实现同步互锁进行,从而维持稳定的工作状态,增进超声振动手钻工作时的可靠性。
需要理解的是,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的描述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技术路线和特点,其目的在于让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据以实施,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凡是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的各种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包括接头座(1)、接头(2)和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
接头座(1)包括:一端与超声振动手钻的手柄尾部接口连接的气嘴公头(11),套设于所述气嘴公头(11)的插头定位体(14),环设于所述插头定位体(14)上的多个电路插头(12)和润滑气体支路插头(13),以及套设于插头定位体(14)上的接头座外壳结构;
接头(2)包括:与所述气嘴公头(11)连接实现主气路连通的气嘴母头(25),套设于所述气嘴母头(25)上的插座定位体(24),环设于插座定位体(24)上、分别与所述电路插头(12)和润滑气体支路插头(13)连接用于分别实现振动信号电路、润滑气体支路连通的多个电路插座(22)和润滑气体支路插座(23),以及套设于插座定位体(24)上的接头外壳结构;
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编码电阻值检测模块,速度检测模块,中央处理器,主气路电磁阀和润滑支气路电磁阀;
所述主气路电磁阀的进气口与气源连接,主气路电磁阀的出气口与超声振动手钻的主气路连接;
所述编码电阻值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控制装置是否连接接头座(1)上的编码电阻,并将检测信号传输给中央处理器;
所述中央处理器根据所述编码电阻值检测模块的信号控制所述主气路电磁阀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超声振动手钻主气路的连通和关闭;
所述中央处理器还与速度检测模块相连,速度检测模块与超声振动手钻内部的速度传感器连接,根据所述速度检测模块检测到的信号,中央处理器控制振动信号电路的开启和关闭,以及控制所述润滑支气路电磁阀的开启和关闭,从而实现超声振动手钻的振动信号电路、润滑气体支路的连通和关闭;
所述实现主气路、振动信号电路、润滑气体支路连通包括:
两个所述电路插头(12)的一端与焊接于所述接头座(1)上的编码电阻连接,另一端通过电路插座(22)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超声振动手钻主气路的连通和关闭;
两个所述电路插头(12)的一端与超声振动手钻内部的速度传感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电路插座(22)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超声振动手钻的润滑气体支路的连通和关闭;
两个所述电路插头(12)的一端与超声振动手钻内部的换能器连接,另一端通过电路插座(22)与控制装置连接,所述控制装置用于控制超声振动手钻的振动信号电路的连通和关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编码电阻值检测模块检测到编码电阻后,编码电阻值检测模块将检测到的信号传递给中央处理器,所述中央处理器控制主气路电磁阀导通超声振动手钻的主气路;
所述超声振动手钻内部的速度传感器与控制装置内的速度检测模块相连,用于检测手钻是否转动:
当速度检测模块检测到手钻转动,中央处理器控制超声振动手钻的振动信号电路连通,同时控制所述润滑支气路电磁阀导通润滑气体支路;
当速度检测模块检测到手钻未转动,超声振动手钻的振动信号电路和润滑气体支路均不连通。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座外壳结构包括套设于插头定位体(14)上的接头座外壳卡套(15),以及与接头座外壳卡套(15)插接的接头座外壳体(16)。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头定位体(14)上设置有凸块一(14a)和轴肩一(14b);所述凸块一(14a)与接头座外壳体(16)上的凹槽一(16a)配合,用于定位接头座外壳体(16);所述轴肩一(14b)与接头座外壳卡套(15)配合,用于定位接头座外壳卡套(15);
所述接头座外壳卡套(15)的尾部设置弹性卡紧装置(15a);接头座外壳体(16)装配后,弹性卡紧装置(15a)套设在插头定位体(14)的尾部,用于卡紧插头定位体(14);
所述接头座外壳体(16)内部设置有卡槽(16b),卡槽(16b)与接头(2)上的弹性卡扣套筒(29)的弹性卡扣(29a)相匹配,用于将接头座(1)和接头(2)卡紧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头外壳结构包括接头外壳体(21)、上内套筒(26)、下内套筒(27)、管线卡套(28)、弹性卡扣套筒(29)、尾部螺帽(30);
所述上内套筒(26)和下内套筒(27)对合卡在插座定位体(24)的后端外部,上内套筒(26)和下内套筒(27)的后端设有管线卡套(28);
所述弹性卡扣套筒(29)套设在插座定位体(24)、上内套筒(26)、下内套筒(27)和管线卡套(28)的外部;
弹性卡扣套筒(29)的后端与尾部螺帽(30)连接;
弹性卡扣套筒(29)的前端外部套设有接头外壳体(21)。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插座定位体(24)上设置有轴肩二(24a)、凸块二(24b)和轴环(24c);所述轴肩二(24a)与上内套筒(26)和下内套筒(27)配合,用于定位上内套筒(26)和下内套筒(27);所述凸块二(24b)与下内套筒(27)上的通孔一(27b)配合,用于定位下内套筒(27);所述轴环(24c)与上内套筒(26)和下内套筒(27)内部的凹槽匹配,使上内套筒(26)和下内套筒(27)对合后卡紧插座定位体(24)。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内套筒(27)的前端设有凸起(27a),下内套筒(27)的后端设有凹槽二(27c),下内套筒(27)内设有通孔一(27b);所述凸起(27a)与弹性卡扣套筒(29)上的通孔二(29b)配合,用于定位弹性卡扣套筒(29);所述凹槽二(27c)与管线卡套(28)上的凸块三(28a)配合,用于定位管线卡套(28);所述通孔一(27b)与插座定位体(24)上的凸块二(24b)配合。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管线卡套(28)的前端设有凸块三(28a),管线卡套(28)的后端设有管线卡扣(28b);所述凸块三(28a)与下内套筒(27)上的凹槽二(27c)配合,所述管线卡扣(28b)与尾部螺帽(30)接触,用于锁紧定位管线卡套(28)。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卡扣套筒(29)的前部设有若干个弹性卡扣(29a),弹性卡扣套筒(29)内设有通孔二(29b),所述弹性卡扣(29a)与接头外壳体(21)上的孔槽(21a)配合,使接头外壳体(21)与弹性卡扣套筒(29)固定;通孔二(29b)与下内套筒(27)上的凸起(27a)配合进行定位。
CN202010231483.1A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应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 Active CN1115159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1483.1A CN111515906B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应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1483.1A CN111515906B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应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5906A CN111515906A (zh) 2020-08-11
CN111515906B true CN111515906B (zh) 2021-08-17

Family

ID=71910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1483.1A Active CN111515906B (zh) 2020-03-27 2020-03-27 一种应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1590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56689A (zh) * 2021-12-02 2022-03-08 成都洛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接头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6088Y (zh) * 2003-06-17 2004-07-14 王德清 光电复合接插头
CN101895039A (zh) * 2010-03-23 2010-11-24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电混装分离连接器
CN204130856U (zh) * 2014-10-11 2015-01-28 武汉华海通用电气有限公司 混合式连接器模块
CN209016364U (zh) * 2018-12-19 2019-06-21 深圳市莫科连电子有限公司 具备气路连接功能的电子连接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98781A1 (en) * 2007-09-11 2009-04-16 Lou Volka Use of heavy-bodied lubricants in electrical connectors to eliminate intermittenci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6088Y (zh) * 2003-06-17 2004-07-14 王德清 光电复合接插头
CN101895039A (zh) * 2010-03-23 2010-11-24 贵州航天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电混装分离连接器
CN204130856U (zh) * 2014-10-11 2015-01-28 武汉华海通用电气有限公司 混合式连接器模块
CN209016364U (zh) * 2018-12-19 2019-06-21 深圳市莫科连电子有限公司 具备气路连接功能的电子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5906A (zh) 2020-08-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H0736646Y2 (ja) 歯科用ハンドピース
CN101340039B (zh) 具有可视指示器的高压电连接器
CN100553584C (zh) 用于供给牙科或外科用器械的管道和通用联接装置
US9643278B2 (en) Hose assembly and coupling device for a welding device
CN111515906B (zh) 一种应用于超声振动手钻电、气、润滑三位一体互锁控制接口
US20050239311A1 (en) Connector
CS807585A3 (en) Dental boring machine
WO2009021024A2 (en) Articulated thermal processing torch
JPS6074368A (ja) 旋回継手
CN102307695B (zh) 用于焊接设备的电力插座
US20020166850A1 (en) Automatic detection of robot type
CN113124248B (zh) 一种车辆动力电池冷却管路用面板连接快速接头
WO2019062980A1 (zh) 充电连接件、充电枪以及车辆和充电系统
US20040020900A1 (en) Plasma arc torch
JP2009269125A (ja) ロボットハンドユニット
CN108020402A (zh) 快速连接器检测工具和方法
US10856400B2 (en) Connecting plasma arc torches and rel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3809605B (zh) 一种带有轴向限位的射频同轴连接器端口
CN112483010A (zh) 一种井下工具
CN209229190U (zh) 一种联接器的组装结构
US4554433A (en) Welding conduit stop
CN220396537U (zh) 一种侧阀及其阀壳结构
CN220452763U (zh) 一种气体供气连接装置
CN212107377U (zh) 一种连接设备与服装的快速转接头
CN212657417U (zh) 一种气体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