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11192A - 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 - Google Patents

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11192A
CN111511192A CN201880028955.4A CN201880028955A CN111511192A CN 111511192 A CN111511192 A CN 111511192A CN 201880028955 A CN201880028955 A CN 201880028955A CN 111511192 A CN111511192 A CN 1115111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working machine
mat
support
ba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2895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长谷川哲也
山本隆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da Mo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da Mo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da Mo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da Motor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5111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1119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34/0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 A01D34/835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 A01D34/90Mowers; Mowing apparatus of harvest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for carrying by the operator
    • A01D34/902Ergonomic provis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0Travelling or camp articles;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14Carrying-straps; Pack-carrying harness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gricultural Machines (AREA)
  • Harvester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作业机用垫(16)的支撑结构设置于作业机用支撑带(1),且具备:前支撑带(14),其对作业机用垫(16)的前部(16f)进行支撑;以及后支撑带(13),其对作业机用垫(16)的后部(16r)进行支撑。在前支撑带(14)上设置有第二长度调整机构(21),且在后支撑带(13)上设置有第三长度调整机构(25)。

Description

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
背景技术
作为用于以使用者的上半身来支撑割草机等作业机的作业机用支撑带已知有如下作业机用支撑带,其具备:背板;肩带,其固定于背板且具有自由前端部;侧部带,其从背板经过左右一方的腋下并向前方延伸,且其前端部大致终止于使用者的胸廓的下侧范围;作业机用垫,其与作业机械抵接;以及骨盆带,其设置于侧部带的下方,作业机用垫的前端部借助支撑带而被结合于侧部带,并且作业机用垫的后端部借助支撑带而被结合于骨盆带(专利文献1)。
在专利文献1的作业机用支撑带中,在作业机用垫的前端部与侧部带之间设置有一个长度调整机构,能够通过该长度调整机构而对作业机用垫的位置进行调整。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98930号公报
发明内容
然而,专利文献1的作业机用支撑带使作业机用垫的位置以符合使用者的体格和作业机的大小等的方式进行调整这一方面具有改善的空间。
本发明提供一种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其能够将作业机用垫的位置进行自由调节。
本发明的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其设置于作业机用支撑带,所述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具备:
前支撑带,其对所述作业机用垫的前部进行支撑;以及
后支撑带,其对所述作业机用垫的后部进行支撑,
在所述前支撑带上设置有前长度调整机构,
在所述后支撑带上设置有后长度调整机构。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通过对前支撑带中的前长度调整机构与作业机用垫之间的距离、以及后支撑带中的后长度调整机构与作业机用垫之间的距离进行变更,能够前后左右自由地调整作业机用垫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业机用支撑带的穿戴状态的立体图,所述作业机用支撑带采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
图2是表示作业机用支撑带的穿戴状态的主视图,所述作业机用支撑带采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
图3是作业机用支撑带的后视图,所述作业机用支撑带采用了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
图4是表示图3所示的作业机用支撑带的作业机用垫、前支撑带以及后支撑带的图。
图5是图4的A-A剖视图。
图6是图4所示的作业机用垫的后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对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作业机用支撑带的整体结构]
如图1~图3所示,一实施方式的作业机用支撑带1具备:背板部2;左肩带3及右肩带4,它们从背板部2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并向作业者P的前方回绕;腰带5,其从背板部2的下部向两侧方延伸;左背带6,其将左肩带3的前下部3a与腰带5的左后部5a进行连接;右背带7,其将右肩带4的前下部4a与腰带5的右后部5b进行连接;左侧部带8,其从背板部2的上部向左下方延伸并向作业者P的前方回绕,且与腰带5的左端部5L连结;右侧部带9,其从背板部2的上部向右下方延伸并向作业者P的前方回绕,且与腰带5的右端部5R连结;卡止部件10,其将被连结的腰带5的左端部5L及左侧部带8、与被连结的腰带5的右端部5R及右侧部带9进行卡止;以及作业机用垫16,其借助后支撑带13支撑于腰带5的右后部5b,并且借助前支撑带14支撑于被连结的腰带5的右端部5R及右侧部带9,且设置有对作业机(未图示)进行支撑的钩15。背板部2、左肩带3、右肩带4、腰带5、左侧部带8以及右侧部带9具有缓冲材料(未图示)。
根据上述结构,通过背板部2、左肩带3及左背带6、右肩带4及右背带7、左侧部带8、右侧部带9、以及腰带5,能够使作业机的载荷向作业者P的上半身分散。另外,通过在作业机用支撑带1上设置左侧部带8及右侧部带9,并且用卡止部件10将被连结的腰带5的左端部5L及左侧部带8与被连结的腰带5的右端部5R及右侧部带9进行卡止,能够使作业机的载荷向作业者P的整个腰周围分散,因此能够减小向腰部作用的载荷的不均,且减轻因对作业者的身体作用的局部载荷而引起的疲劳。另外,背板部2、左肩带3、右肩带4、腰带5、左侧部带8以及右侧部带9具有缓冲材料,因此能够进一步减轻作业者P的负荷。
左肩带3及右肩带4与背板部2一体形成,并构成大致Y字状的带主体20。带主体20的下端部20b与腰带5的中央部5c连接。背板部2及腰带5在内部设置有由硬质树脂部件构成的加强部件2a、加强部件5d。根据该结构,能够对背板部2及腰带5赋予适当的弹性及刚性。另外,通过将硬质树脂部件使用于加强部件,与将金属使用于加强部件的情况相比,能够以轻量且低成本制作作业机用支撑带1。
腰带5的卡止部件10是旁开型单触扣,且由作为左卡止部的阴部件11以及作为右卡止部的阳部件12构成。即,卡止部件10构成为如下:将阳部件12向阴部件11插入,由此阳部件12的一对卡止片被卡止于阴部件11的一对卡止凹部,并且通过用手指按压一对卡止片来使其从一对卡止凹部脱离。
另外,该作业机用支撑带1具备将背板部2与腰带5的右后部5b进行连结的加强带23。加强带23在背板部2和右侧部带9的连接部、与背板部2和腰带5的连接部之间连接于背板部2。
腰带5的左端部5L与左侧部带8借助左连结带17而被连结。腰带5的右端部5R与右侧部带9借助右连结带18而被连结。卡止部件10的阴部件11设置于左连结带17,前支撑带14借助第一长度调整机构19而被连结于右连结带18。卡止部件10的阳部件12借助第二长度调整机构21而被连结于前支撑带14。
第三长度调整机构25设置于腰带5的右后部5b,后支撑带13连结于第三长度调整机构25。第一长度调整机构19、第二长度调整机构21以及第三长度调整机构25例如是梯扣(ladder lock)。这样,前支撑带14借助第一长度调整机构19而被连结于右连结带18,因此通过对前支撑带14的长度进行调整,能够对作业机用支撑带1的绕腰的长度进行调整。
另外,通过将前支撑带14中的第二长度调整机构21与作业机用垫16之间的距离及后支撑带13中的第三长度调整机构25与作业机用垫16之间的距离进行变更,能够将钩15(作业机用垫16)的位置进行自由调整。即,通过将前支撑带14中I的第二长度调整机构21与作业机用垫16之间的距离及后支撑带13中的第三长度调整机构25与作业机用垫16之间的距离一同加长,能够降低钩15的位置,通过将前支撑带14中的第二长度调整机构21与作业机用垫16之间的距离及后支撑带13中的第三长度调整机构25与作业机用垫16之间的距离一同缩短,能够提高钩15的位置。而且,通过将前支撑带14中的第二长度调整机构21与作业机用垫16之间的距离缩短,且将后支撑带13中的第三长度调整机构25与作业机用垫16之间的距离加长,能够使钩15向前侧移动,并且,通过将前支撑带14中的第二长度调整机构21与作业机用垫16之间的距离加长,且将后支撑带13中的第三长度调整机构25与作业机用垫16之间的距离缩短,能够使钩15向后侧移动。
在左肩带3及右肩带4的前下部3a、前下部4a分别设置有长度调整机构26、长度调整机构27。左背带6借助长度调整机构26连结于左肩带3的前下部3a,右背带7借助长度调整机构27连结于右肩带4的前下部4a。根据该结构,通过利用左肩带3的长度调整机构26来调整左背带6的长度,并且利用右肩带4的长度调整机构27来调整右背带7的长度,能够使腰带5的位置以符合作业者P的方式进行调整。需要说明的是,长度调整机构26、长度调整机构27例如是梯扣。
左背带6中,基端部6a被缝合于腰带5的左后部5a,且前端部6b侧经由长度调整机构26而从左肩带3的前下部3a延伸。右背带7中,基端部7a缝合于腰带5的右后部5b,且前端部7b侧经由长度调整机构27而从右肩带4的前下部4a延伸。右背带7、后支撑带13以及加强带23汇集并缝合于腰带5的右后部5b,由此实现缝制作业等的容易化。
供左背带6穿过的左通孔8a设置于左侧部带8,供右背带7穿过的右通孔9a设置于右侧部带9。左通孔8a通过将带部件24的两端部缝合于左侧部带8而形成。右通孔9a通过将右连结带18的一端部18a及中间部18c缝合于右侧部带9而形成。这样,通过将左背带6穿过在左侧部带8上设置的左通孔8a,并且将右背带7穿过在右侧部带9上设置的右通孔9a,能够将左背带6及右背带7向所希望的位置引导,因此作业机用支撑带1的一体性得到提高,并能够适当地使作业机的载荷向作业者P的上半身分散。另外,供右背带7穿过的右侧部带9的右通孔9a由右连结带18的一部分构成,因此能够削减组件件数。
前支撑带14中,第一端部14a被缝合连结于作业机用垫16,第二端部14b侧经由第二长度调整机构21及第一长度调整机构19而延伸。在成为自由端的前支撑带14的第二端部14b上设置有夹持件22。这样,在前支撑带14的第二端部14b上设置有夹持件22,因此通过将夹持件22夹到右侧部带9等,能够防止前支撑带14的摆动。
在左背带6及右背带7的前端部6b、前端部7b分别设置有夹持件28。根据该结构,通过将各夹持件28夹到左背带6及右背带7等,能够防止左背带6及右背带7的摆动。
另外,该作业机用支撑带1在背板部2的上方具备将左肩带3与右肩带4进行连结的环带29。根据该结构,在不使用时,能够利用环带29来将作业机用支撑带1挂起来。
[作业机用垫及其支撑结构]
如图3所示,前支撑带14中,相对于第二长度调整机构21位于一方侧的第一端部14a被缝合连结于作业机用垫16,相对于第二长度调整机构21位于另一方侧的第二端部14b被连结于第一长度调整机构19。根据该结构,通过将前支撑带14中的第一长度调整机构19与第二长度调整机构21之间的距离进行变更,能够调整作业机用垫16的绕腰的位置。
另外,后支撑带13中,第一端部13a被缝合连结于作业机用垫16,位于与第一端部13a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13b借助第三长度调整机构25而被连结于腰带5的右后部5b。因此,如上所述,通过将前支撑带14中的第二长度调整机构21与作业机用垫16之间的距离、以及后支撑带13中的第三长度调整机构25与作业机用垫16之间的距离进行变更,能够自由调整钩15(作业机用垫16)的位置。
另外,后支撑带13与加强带23大致配置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将背板部2与腰带5的右后部5b进行连结的加强带23相对于后支撑带13大致配置在一条直线上,因此能够用加强带23适当地承受施加于后支撑带13的作业机的载荷。
另外,腰带5的阴部件(左卡止部)11设置于左连结带17,第一长度调整机构19设置于右连结带18。根据该结构,通过从背板部2的上部延伸的左侧部带8及右侧部带9,能够更稳定地支撑作业机用垫16。另外,通过将第一长度调整机构19、第二长度调整机构21以及第三长度调整机构25设为通用性高的梯扣,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如图4所示,前支撑带14的第一端部14a被缝合于作业机用垫16的前部16f的上端部,并且在作业机用垫16的中央部16c被缝合。后支撑带13的第一端部13a被缝合于作业机用垫16的后部16r的上端部,并且在作业机用垫16的中央部16c被缝合。这样,通过将前支撑带14的第一端部14a与后支撑带13的第一端部13a在作业机用垫16的中央部16c进行缝合,能够容易地进行缝制作业。
在此,前支撑带14及后支撑带13可以分别分体地构成,也可以由一根带部件构成。在前支撑带14及后支撑带13由一根带部件构成的情况下,带部件在作业机用垫16的中央部16c被折回。通过将前支撑带14及后支撑带13由一根带部件构成,能够削减组件件数。
如图5所示,作业机用垫16具备在作业机侧配置的板部41、以及配置在作业者P侧且比板部41柔软的缓冲部42,钩15借助固定金属零件43安装于板部41的外表面。这样,作业机用垫16具有位于作业机侧的硬质板部41、以及位于作业者P侧的软质的缓冲部42,因此能够用板部41承受作业机的载荷和振动,并且用缓冲部42保护作业者P的大腿部。即,缓冲部42由缓冲材料构成,且降低作业机的载荷和振动的同时沿着大腿部的形状而变形,因此能够减轻作业者P的负荷。
缓冲部42具备软质缓冲部44、以及比软质缓冲部44硬的硬质缓冲部45,软质缓冲部44配置在板部41与硬质缓冲部45之间。然后,通过在多处缝合硬质缓冲部45及板部41的周缘部,使缓冲部42与板部41一体化。板部41由树脂构成,软质缓冲部44及硬质缓冲部45由海绵构成。这样,将缓冲部42设为软质缓冲部44及硬质缓冲部45这样的两层结构,由此能够使软质缓冲部44吸收作业机的振动,并且提高硬质缓冲部45对作业机的追随性。然后,能够满足作为相反特性的振动吸收性能和追随性这两个方面。另外,通过板部41由树脂构成,软质缓冲部44及硬质缓冲部45由海绵构成,能够实现轻量化及低成本。
缓冲部42具备将软质缓冲部44的外表面覆盖的第一覆盖部件46、以及将硬质缓冲部45的外表面覆盖的第二覆盖部件47。通过该结构,软质缓冲部44及硬质缓冲部45的劣化得到抑制。
另外,缓冲部42具备将硬质缓冲部45、第一覆盖部件46、以及第二覆盖部件47的外缘部夹入的截面大致为U字形状的第三覆盖部件48,硬质缓冲部45、第一覆盖部件46、第二覆盖部件47、以及第三覆盖部件48在整周的范围被缝合。这样,通过用第三覆盖部件48将硬质缓冲部45、第一覆盖部件46、以及第二覆盖部件47的外缘部夹入并使整周缝合,能够提高硬质缓冲部45的端部强度,且能够提高作业机用垫16的耐久性。
如图6所示,硬质缓冲部45及板部41的缝合部49处于与硬质缓冲部45、第一覆盖部件46、第二覆盖部件47、以及第三覆盖部件48的缝合部50大致相同的位置。这样,通过将缝合部49、缝合部50这两个的位置设为相同,能够抑制因形成缝合部49、缝合部50而引起的作业机用垫16的外观设计性的恶化。
如图4及图6所示,硬质缓冲部45及板部41的缝合部49分别在作业机用垫16的上部及下部各设置有两处。这样,通过避开与作业机接触的作业机用垫16的中央部16c,仅在作业机用垫16的周缘部配置缝合部49,能够抑制因与作业机的接触而引起的缝合部49的劣化。即,在与钩15的位置的关系中,作业机接触于缝合部49的可能性低,因此能够抑制缝合部49的劣化。
另外,在该例子中,在硬质缓冲部45及板部41的四个缝合部49中,在上侧的两个缝合部49上缝合有前支撑带14及后支撑带13。这样,通过在板部41与缓冲部42的缝合部49缝合有前支撑带14及后支撑带13,能够抑制因形成与前支撑带14及后支撑带13的缝合部而引起的作业机用垫16的外观设计性的恶化。
[作用]
如上述那样构成的作业机用支撑带1通过背板部2、左肩带3及左背带6、右肩带4及右背带7、左侧部带8、右侧部带9以及腰带5,能够将作业机的载荷在作业者P的上半身分散。另外,在作业机用支撑带1上除了设置左侧部带8以外,还设置右侧部带9,并且用卡止部件10将被连结的腰带5的左端部5L及左侧部带8与被连结的腰带5的右端部5R及右侧部带9进行卡止,由此能够使作业机的载荷向作业者P的整个腰周围分散,因此能够减小向腰部作用的载荷的不均,且减轻因对作业者的身体作用的局部载荷而引起的疲劳。
另外,作业机用支撑带1中,在前支撑带14上设置有第二长度调整机构21,在后支撑带13上设置有第三长度调整机构25,因此通过将它们进行适当调整,能够对钩15(作业机用垫16)的上下左右的位置进行自由调整。而且,作业机用支撑带1中,在前支撑带14上设置有第一长度调整机构19,且在左背带6及右背带7上设置有长度调整机构26、长度调整机构27,因此通过将它们以符合作业者P的体格的方式进行调整,能够对作业机用支撑带1的贴身感进行调整。例如,在进行重负荷作业时,通过使作业机用支撑带1紧密贴身,能够有效地分散割草机的悬挂载荷、伴随割草作业而产生的反作用力。在进行轻作业时,也能够通过事先使作业机用支撑带1适当贴身,减轻作业疲劳感。
需要说明的是,作业机用支撑带1可适用于具有U字型手柄的双手柄型割草机,也可适用于用一只手握住环柄用另一只手握住作业机的棒的环柄型割草机。另外,作业机用支撑带1除割草机以外,还能够使用于鼓风机、高压洗净机、喷雾器等作业机。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实施方式能够适当进行变形、改良等。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长度调整机构使用梯扣,但也可以使用梯扣以外的机构。
在本说明书中至少记载了以下事项。需要说明的是,尽管在括弧内示出了上述实施方式中的相应构成要素等,但并不限定于此。
(1)一种作业机用垫(作业机用垫16)的支撑结构,其设置于作业机用支撑带(作业机用支撑带1),所述作业机用垫(作业机用垫16)的支撑结构具备:
前支撑带(前支撑带14),其对所述作业机用垫的前部(前部16f)进行支撑;以及
后支撑带(后支撑带13),其对所述作业机用垫的后部(后部16r)进行支撑,
在所述前支撑带上设置有前长度调整机构(第二长度调整机构21),在所述后支撑带上设置有后长度调整机构(第三长度调整机构25)。
根据(1),通过对前支撑带中的前长度调整机构与作业机用垫之间的距离、以及后支撑带中的后长度调整机构与作业机用垫之间的距离进行变更,能够前后左右自由地调整作业机用垫的位置。
(2)根据(1)所述的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作业机用支撑带具备腰带(腰带5),
所述后支撑带直接或间接地连结于所述腰带的右后部(右后部5b),在所述腰带的左端部(左端部5L)上直接或间接地设置有左卡止部(阴部件11),
在所述腰带的右端部(右端部5R)上直接或间接地设置有第一长度调整机构(第一长度调整机构19),
在所述前支撑带上借助所述前长度调整机构连结有与所述左卡止部卡合的右卡止部(阳部件12),
所述前支撑带中,相对于所述前长度调整机构位于一方侧的第一端部(第一端部14a)连结于所述作业机用垫,相对于所述前长度调整机构位于另一方侧的第二端部(第二端部14b)连结于所述第一长度调整机构,
所述后支撑带中,第一端部(第一端部13a)连结于所述作业机用垫,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第二端部13b)借助所述后长度调整机构(第三长度调整机构25)连结于所述腰带的所述右后部。
根据(2),通过将前支撑带中的第一长度调整机构与前长度调整机构之间的距离进行变更,能够变更作业机用垫的绕腰的位置。
(3)根据(2)所述的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作业机用支撑带具备:
背板部(背板部2);
左侧部带(左侧部带8),其从所述背板部的上部向左下方延伸并向前方回绕,且借助左连结带(左连结带17)而与所述腰带的左端部连结;以及
右侧部带(右侧部带9),其从所述背板部的上部向右下方延伸并向前方回绕,且借助右连结带(右连结带18)而与所述腰带的右端部连结,所述腰带从所述背板部的下部向两侧方延伸,
所述左卡止部设置于所述左连结带,
所述第一长度调整机构设置于所述右连结带。
根据(3),通过从背板部的上部延伸的左侧部带及右侧部带,能够更稳定地支撑作业机用垫。
(4)根据(3)所述的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作业机用支撑带还具备加强带(加强带23),该加强带(加强带23)将所述背板部与所述腰带的所述右后部进行连结,
所述加强带与所述后支撑带大致配置在一条直线上。
根据(4),将背板部与腰带的右后部进行连结的加强带相对于后支撑带大致配置在一条直线上,因此能够用加强带适当地承受施加于后支撑带的作业机的载荷。
(5)根据(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前支撑带的所述第一端部缝合于所述作业机用垫的所述前部,并且在所述作业机用垫的中央部(中央部16c)被缝合,
所述后支撑带的所述第一端部缝合于所述作业机用垫的所述后部,并且在所述作业机用垫的所述中央部被缝合。
根据(5),通过将前支撑带的第一端部与后支撑带的第一端部在作业机用垫的中央部进行缝合,能够容易地进行缝制作业。
(6)根据(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前支撑带及所述后支撑带由一根带部件构成,
所述一根带部件在所述作业机用垫的中央部被折回。
根据(6),前支撑带及后支撑带由一根带部件构成,因此能够削减组件件数。
(7)根据(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作业机用垫具备:
板部(板部41),其配置于作业机侧,
缓冲部(缓冲部42),其配置于作业者侧,且比所述板部柔软,
在所述板部与所述缓冲部的缝合部(缝合部49)缝合有所述前支撑带及所述后支撑带。
根据(7),在板部与缓冲部的缝合部缝合有前支撑带及后支撑带,因此能够抑制外观设计性的恶化。
(8)根据(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前长度调整机构及所述后长度调整机构为梯扣。
根据(8),通过将前长度调整机构及后长度调整机构设为通用性高的梯扣,能够削减制造成本。
(9)根据(3)或(4)所述的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作业机用支撑带还具备:
左肩带(左肩带3)及右肩带(右肩带4),它们从所述背板部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并向前方回绕;
左背带(左背带6),其将所述左肩带的前下部(前下部3a)与所述腰带的左后部进行连接;以及
右背带(右背带7),其将所述右肩带的前下部(前下部4a)与所述腰带的所述右后部进行连接。
根据(9),通过将右背带与后支撑带汇集连结于腰带的右后部,能够容易地进行缝制作业。
附图标记说明:
1 作业机用支撑带;
2 背板部;
3 左肩带;
3a 前下部;
4 右肩带;
4a 前下部;
5 腰带;
5b 右后部;
5L 左端部;
5R 右端部;
6 左背带;
7 右背带;
8 左侧部带;
9 右侧部带;
11 阴部件(左卡止部);
12 阳部件(右卡止部);
13 后支撑带;
13a 第一端部;
13b 第二端部;
14 前支撑带;
14a 第一端部;
14b 第二端部;
16 作业机用垫;
16c 中央部;
16f 前部;
16r 后部;
17 左连结带;
18 右连结带;
19 第一长度调整机构;
21 第二长度调整机构(前长度调整机构);
23 加强带;
25 第三长度调整机构(后长度调整机构);
41 板部;
42 缓冲部;
49 缝合部。

Claims (9)

1.一种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其设置于作业机用支撑带,所述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具备:
前支撑带,其对所述作业机用垫的前部进行支撑;以及
后支撑带,其对所述作业机用垫的后部进行支撑,
在所述前支撑带上设置有前长度调整机构,
在所述后支撑带上设置有后长度调整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作业机用支撑带具备腰带,
所述后支撑带直接或间接地连结于所述腰带的右后部,
在所述腰带的左端部上直接或间接地设置有左卡止部,
在所述腰带的右端部上直接或间接地设置有第一长度调整机构,
在所述前支撑带上借助所述前长度调整机构连结有与所述左卡止部卡合的右卡止部,
所述前支撑带中,相对于所述前长度调整机构位于一方侧的第一端部连结于所述作业机用垫,相对于所述前长度调整机构位于另一方侧的第二端部连结于所述第一长度调整机构,
所述后支撑带中,第一端部连结于所述作业机用垫,位于与所述第一端部相反的一侧的第二端部借助所述后长度调整机构连结于所述腰带的所述右后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作业机用支撑带具备:
背板部;
左侧部带,其从所述背板部的上部向左下方延伸并向前方回绕,且借助左连结带而与所述腰带的左端部连结;以及
右侧部带,其从所述背板部的上部向右下方延伸并向前方回绕,且借助右连结带而与所述腰带的右端部连结,
所述腰带从所述背板部的下部向两侧方延伸,
所述左卡止部设置于所述左连结带,
所述第一长度调整机构设置于所述右连结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作业机用支撑带还具备加强带,该加强带将所述背板部与所述腰带的所述右后部进行连结,
所述加强带与所述后支撑带大致配置在一条直线上。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前支撑带的所述第一端部缝合于所述作业机用垫的所述前部,并且在所述作业机用垫的中央部被缝合,
所述后支撑带的所述第一端部缝合于所述作业机用垫的所述后部,并且在所述作业机用垫的所述中央部被缝合。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前支撑带及所述后支撑带由一根带部件构成,
所述一根带部件在所述作业机用垫的中央部被折回。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作业机用垫具备:
板部,其配置于作业机侧,
缓冲部,其配置于作业者侧,且比所述板部柔软,
在所述板部与所述缓冲部的缝合部缝合有所述前支撑带及所述后支撑带。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前长度调整机构及所述后长度调整机构为梯扣。
9.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其中,
所述作业机用支撑带还具备:
左肩带及右肩带,它们从所述背板部的上部向上方延伸并向前方回绕;
左背带,其将所述左肩带的前下部与所述腰带的左后部进行连接;以及
右背带,其将所述右肩带的前下部与所述腰带的所述右后部进行连接。
CN201880028955.4A 2018-11-30 2018-11-30 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 Pending CN11151119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18/044243 WO2020110303A1 (ja) 2018-11-30 2018-11-30 作業機用パッドの支持構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11192A true CN111511192A (zh) 2020-08-07

Family

ID=708533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28955.4A Pending CN111511192A (zh) 2018-11-30 2018-11-30 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3679781B1 (zh)
CN (1) CN111511192A (zh)
WO (1) WO20201103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6534008A (ja) 2013-08-07 2016-11-04 トルンプフ レーザー− ウント ジュステームテヒニク ゲゼルシャフト ミット ベシュレンクテル ハフツングTRUMPF Laser− und Systemtechnik GmbH 透明の、ガラス状の、ガラス質の、セラミックのかつ/又は結晶質の層を有する板状のワークピースを加工する方法、並びにこのようなワークピース用の分離装置、並びにこのようなワークピースから成る製品
JP7174957B2 (ja) * 2020-08-06 2022-11-18 株式会社東北設備 草刈り機用ハンドル及び草刈り機セット
JP2023112464A (ja) * 2022-02-01 2023-08-14 株式会社東北設備 刈払機用ハンドル及び刈払機セット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373272B (sv) * 1974-04-22 1975-02-03 I Westerberg Bersele for foretredesvis rojningsmotorsag
CN2267636Y (zh) * 1996-02-14 1997-11-19 吴金魁 具双宽肩与贴靠防护板的背带
CN1176046A (zh) * 1996-08-28 1998-03-18 菲尔马·安德烈亚斯·斯蒂勒 用于携带手持式工作器械的系带设备
US5954249A (en) * 1992-10-29 1999-09-21 Panth-Produkter Ab Device for a clearing saw harness
CN1536969A (zh) * 2001-05-31 2004-10-13 �����ɷ� 发动机驱动工具的携带装置
JP2005143453A (ja) * 2003-11-19 2005-06-09 Komatsu Zenoah Co 携帯型作業機の支持装置
CN101869020A (zh) * 2009-04-24 2010-10-27 株式会社牧田 手持电动装置用背带
CN203041122U (zh) * 2011-04-21 2013-07-10 株式会社牧田 背带
JP2017012136A (ja) * 2015-07-06 2017-01-19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農業・食品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機構 農業用背負い型作業機
FR3055780A1 (fr) * 2016-09-13 2018-03-16 Pellenc Sa Harnais de portage a attache pectora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7048103A1 (de) * 2007-10-06 2009-04-09 Andreas Stihl Ag & Co. Kg Gurtanordnung zum Tragen eines handgeführten Arbeitsgeräts
JP5788768B2 (ja) * 2011-11-11 2015-10-07 株式会社マキタ ハーネス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373272B (sv) * 1974-04-22 1975-02-03 I Westerberg Bersele for foretredesvis rojningsmotorsag
US5954249A (en) * 1992-10-29 1999-09-21 Panth-Produkter Ab Device for a clearing saw harness
CN2267636Y (zh) * 1996-02-14 1997-11-19 吴金魁 具双宽肩与贴靠防护板的背带
CN1176046A (zh) * 1996-08-28 1998-03-18 菲尔马·安德烈亚斯·斯蒂勒 用于携带手持式工作器械的系带设备
CN1536969A (zh) * 2001-05-31 2004-10-13 �����ɷ� 发动机驱动工具的携带装置
JP2005143453A (ja) * 2003-11-19 2005-06-09 Komatsu Zenoah Co 携帯型作業機の支持装置
CN101869020A (zh) * 2009-04-24 2010-10-27 株式会社牧田 手持电动装置用背带
CN203041122U (zh) * 2011-04-21 2013-07-10 株式会社牧田 背带
JP2017012136A (ja) * 2015-07-06 2017-01-19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農業・食品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機構 農業用背負い型作業機
FR3055780A1 (fr) * 2016-09-13 2018-03-16 Pellenc Sa Harnais de portage a attache pectora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10303A1 (ja) 2020-06-04
EP3679781A4 (en) 2020-07-15
EP3679781A1 (en) 2020-07-15
EP3679781B1 (en) 2021-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11192A (zh) 作业机用垫的支撑结构
US20070029356A1 (en) Baby band
US20030005505A1 (en) Protective knee pad system
CN111511193B (zh) 作业机用支撑带
US11399619B2 (en) Backpack
WO2019061093A1 (en) SWIVEL SUPPORT ASSEMBLY FOR A HARNESS
JP2022516726A (ja) 締め付けパック
US20060232118A1 (en) Operator seat for an industrial vehicle
JP4109611B2 (ja) 携帯型作業機の支持装置
US5762619A (en) Fashion belt with built-in lumbar support
CN111511194B (zh) 作业机用垫
JP2020014520A (ja) 安全機能付きアシストスーツ
JP7365057B2 (ja) 姿勢矯正サポーター
KR102266154B1 (ko) 백팩을 위한 하중 조절 시스템
JP4441231B2 (ja) 子守帯
TWI744061B (zh) 人體支承裝置
JP2020080812A (ja) 作業機用支持ベルト
EP2240046B1 (en) Supporting device for portable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articularly for blowers, tree shakers and similar machinery
JP3242074U (ja) 作業支援スーツ
JP3935608B2 (ja) 高所作業用などのハーネス
US8376201B2 (en) Shoulder strap
WO2024004612A1 (ja) 動作補助装置
KR20230001225U (ko) 그네식 안전대
JP3007483U (ja) 墜落防止用柱上安全帯
JP2022182258A (ja) 作業支援スー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