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3736B - 空调设备和运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设备和运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3736B
CN111503736B CN202010380141.6A CN202010380141A CN111503736B CN 111503736 B CN111503736 B CN 111503736B CN 202010380141 A CN202010380141 A CN 202010380141A CN 111503736 B CN111503736 B CN 1115037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air
air conditioning
rotating speed
in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8014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503736A (zh
Inventor
李锶
胡伟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8014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37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37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37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5037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37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35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introduction of outside air to the roo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59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 F24F1/006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heat exchangers by the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the heat 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83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with dehumidifica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4Electronic processing using pre-stored data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 F24F11/77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air flow rate or air velocity by controlling the speed of ventilato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3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 F24F11/84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heat-exchange fluids to heat-exchangers using valv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2013/221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to avoid the formation of condensate, e.g. dew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2110/00Control inputs relating to air properties
    • F24F2110/10Temperature
    • F24F2110/12Temperature of the outside ai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uzzy System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和运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空调设备包括:新风风机;第一测温件,配置为适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第二测温件,配置为适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第三测温件,配置为适于检测所述空调设备的出风温度;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配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转速阈值;判断所述新风风机的当前转速与所述转速阈值的大小关系;判定所述当前转速大于所述转速阈值,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出风温度对所述空调设备进行控制。

Description

空调设备和运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设备、一种空调设备的运行控制方法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空调设备通过室内换热器进行除湿,并通过排水结构排出冷凝水,或将冷凝水引导至室外侧,通过打水电机将冷凝水打向室外换热器,以帮助室外换热器降温。
而对于有新风功能的空调设备,通过新风风机将室外的新鲜空气引导至室内。而当室外空气的湿度较大时,空调设备产生的冷凝水量就会增多,有可能引起冷凝水溢出,影响使用安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出一种空调设备。
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出一种空调设备的运行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新风风机;第一测温件,配置为适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第二测温件,配置为适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第三测温件,配置为适于检测所述空调设备的出风温度;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配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转速阈值;判断所述新风风机的当前转速与所述转速阈值的大小关系;判定所述当前转速大于所述转速阈值,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出风温度对所述空调设备进行控制。
在该技术方案中,本发明通过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并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新风风机的转速阈值。其中,该转速阈值对应的是在当前室外环境下,保证不会造成冷凝水溢出风险的风机转速最大值。若新风风机的转速超过了转速阈值,则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对空调设备进行控制,使得能够在保证室内温、湿度体验的同时,保证不会引起冷凝水溢出的风险,提高空调设备的安全性。
具体地,对于开启了新风空能的空调设备,其冷凝水的产生量与室内换热器温度和新风风量有关,而室内换热器温度则与用户设置的工作温度和室内温度。基于此,本发明提供的空调设备在设置了用于引入新风的新风风机的基础上,设置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的第一测温件,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的第二测温件和用于检测出风温度的第三测温件。
如果新风风机的转速大于转速阈值,则新风风量较大,冷凝水生成量也会较大,此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控制空调设备,或降低新风风量,或提高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或结合控制,以在满足用户对室内温、湿度的要求的基础上,避免冷凝水溢出,提高空调设备的运行安全。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设备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空调设备具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一节流件,第一节流件与第一换热器连通,第一节流件配置为适于对载热介质节流以控制第一换热器的温度;其中,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对空调设备进行控制,具体包括: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对新风风机的转速和第一换热器的温度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控制。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设备具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一节流件,其中第一换热器设置于室内侧,第一节流件用于控制流入第一换热器的冷媒量以调整第一换热器的温度。在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控制空调设备运行时,其要点在于避免冷凝水溢出的同时,尽可能的保证用户对室内温湿度的要求。而冷凝水的产生量与室内换热器温度和新风风量有关,其中新风风量与新风风机的转速正相关。因此,通过调整新风风机的转速和第一换热器的温度中的至少一者,即可在满足用户对室内温湿度要求的情况下,避免冷凝水溢出,一方面保证空调设备的工作效果,另一方面提高空调设备的工作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第一节流件串联于第一流路与第二流路之间。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具体地,空调设备的“除湿”模式,其运行模式实质上同“制冷”模式是一致的,对于传统的空调设备,在除湿时,为了避免影响室内温度,一般会降低风机转速,尽可能减少出风,以保证温度恒定。而对于具有新风功能的空调设备,在开启了新风之后,需要保证“新风量”,因此新风风机的转速较高,如采用普通空调设备的除湿方法,会导致室内温度波动。
因此,为了实现“恒温除湿”,本发明将第一换热器具体区分为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在开启“新风除湿”模式时,由室外引进的新风和室内的回风在空调设备内混合之后,经过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进行除湿。为了保证恒温,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分别用于“加热”和“除湿”。以第一流路用于加热,第二流路用于除湿为例,通过调整冷媒流量,使得第一流路具有较高的冷媒温度,第二流路具有较低的冷媒温度。当混合后的空气经过第一换热器后,部分空气被第一流路加热,另一部分的空气则于温度较低的第二流路接触,其中的水份凝结,湿度降低,之后两股空气再度混合,得到了温湿度合适的空气,进而实现了新风空能下的“恒温除湿”。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空调设备具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及第三风道,第三风道分别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连通,第三风道与空调设备的出风口连通或形成为空调设备的出风口的至少一部分;第一流路配套第一风道设置,并配置为适于与第一风道内的气流换热,第二流路配套第二风道设置,并配置为适于与第二风道内的气流换热。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设备具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和第三风道。其中,第一风道为新风风道,用于引入室外的新鲜空气。第二风道为回风风道,空调设备的室内侧将室内空气吸入第二风道,并于第一换热器接触换热后吹出,实现对室内温度的调节。第三风道于第一风道和第二风道连通,经第一风道进入的室外空气,和经第二风道进入的室内空气在第三风道内混合,并经过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的控温和除湿后,变成温湿度合适的空气,并经第三风道所形成的出风口吹入室内。
其中,第三测温件设置于出风口处。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对第一换热器的温度和新风风机的转速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控制,具体包括:获取温差阈值,并计算室内温度与温差阈值的差值;判定差值大于出风温度,控制第一节流件增加开度;判定差值小于或等于出风温度,控制新风风机降低转速。
在该技术方案中,获取预设的温差阈值,并计算室内温度与温差阈值的差值。如果差值大于出风温度,则判定空调设备的出风温度较低,会造成室内温度降低,影响恒温效果,此时增加第一节流件的开度,提高第一换热器,具体为第二流路的温度,以保证“恒温”的效果。同时,由于室内测换热器温度提高,除湿效果响应降低,冷凝水生成量也会减少,因此即可避免冷凝水溢出。
如果差值小于出风温度,则判断出风温度合适,为保证室内恒温,不宜调整换热器温度。但此时由于仍存在冷凝水溢出风险,因此通过降低新风风机的转速,即通过减小新风量来减少冷凝水的生成量,避免冷凝水溢出,保证空调设备的运行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处理器配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还实现以下步骤:判定当前转速小于或等于转速阈值,控制第一节流件维持当前开度,并控制新风风机维持当前转速。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当前新风风机的转速小于或等于转速阈值,则说明当前没有冷凝水溢出的风险,因此维持第一节流件的开度,并维持新风风机的转速,保证室内的温湿度处于合适的状态,同时避免频繁调节造成能源浪费,在保证空调设备的使用体验的前提下实现节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确定转速阈值,具体包括:确定室外环境温度所处的温度区间,并获取温度区间对应的转速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根据季节、地理位置和安装条件等因素,将室外环境温度划分为多个温度区间,并对应每一个温度区间设置一个转速阈值。具体地,在考虑了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影响后,不同的室外环境温度,其空气湿度不同,因此将室外环境温度划分为多个温度区间,可以提高空调设备的控制效果,保证冷凝水溢出判断的准确性,有效降低冷凝水溢出风险,提高空调设备的运行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空调设备还包括:数据接口,与存储器和处理器相连接,数据接口配置为接收设置指令;以及处理器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根据设置指令确定一个或多个温度区间,并根据设置指令确定任一温度区间对应的转速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数据接口可以是有线数据接口、通用数据接口、无线数据接口或其他网络数据接口。通过数据接口接收设置指令,并根据设置指令确定温度区间和对应的转速阈值,可以根据空调设备的安装位置、运行工况或季节变化设置并更新温度区间和转速阈值,进而提高空调设备内的运行控制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空调设备有形成空调回路;空调设备还具有第二换热器、压缩机和第二节流件,压缩机、第二换热器、第二节流件和第一换热器串联设置并共同形成为空调回路的至少一部分。
在该技术方案中,第二换热器具体为室外侧换热器,压缩机、第二换热器、第二节流件和第一换热器依次连接,形成冷媒的闭环循环,即形成为空调回路,以实现制冷或制热等功能。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的运行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空调设备,运行控制方法包括:获取室外温度、室内温度和空调设备的新风风机的出风温度,并获取新风风机对应的风机转速;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确定转速阈值;判断新风风机的当前转速与转速阈值的大小关系;判定当前转速大于转速阈值,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对空调设备进行控制。
在该技术方案中,本发明通过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并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新风风机的转速阈值。其中,该转速阈值对应的是在当前室外环境下,保证不会造成冷凝水溢出风险的风机转速最大值。若新风风机的转速超过了转速阈值,则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对空调设备进行控制,使得能够在保证室内温、湿度体验的同时,保证不会引起冷凝水溢出的风险,提高空调设备的安全性。
具体地,对于开启了新风空能的空调设备,其冷凝水的产生量与室内换热器温度和新风风量有关,而室内换热器温度则与用户设置的工作温度和室内温度。如果新风风机的转速大于转速阈值,则新风风量较大,冷凝水生成量也会较大,此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控制空调设备,或降低新风风量,或提高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或结合控制,以在满足用户对室内温、湿度的要求的基础上,避免冷凝水溢出,提高空调设备的运行安全。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空调设备还包括第一换热器,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对空调设备进行控制,具体包括: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对新风风机的转速和第一换热器的温度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控制。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设备具有第一换热器,其中第一换热器设置于室内侧。在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控制空调设备运行时,其要点在于避免冷凝水溢出的同时,尽可能的保证用户对室内温湿度的要求。而冷凝水的产生量与室内换热器温度和新风风量有关,其中新风风量与新风风机的转速正相关。因此,通过调整新风风机的转速和第一换热器的温度中的至少一者,即可在满足用户对室内温湿度要求的情况下,避免冷凝水溢出,一方面保证空调设备的工作效果,另一方面提高空调设备的工作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空调设备还包括第一节流件,第一节流件配置为适于控制第一换热器的温度;以及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对新风风机的转速和第一换热器的温度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控制,具体包括:获取温差阈值,并计算室内温度与温差阈值的差值;判定差值大于出风温度,控制第一节流件增加开度;判定差值小于或等于出风温度,控制新风风机降低转速。
在该技术方案中,获取预设的温差阈值,并计算室内温度与温差阈值的差值。如果差值大于出风温度,则判定空调设备的出风温度较低,会造成室内温度降低,影响恒温效果,此时增加第一节流件的开度,提高第一换热器,具体为第二流路的温度,以保证“恒温”的效果。同时,由于室内测换热器温度提高,除湿效果响应降低,冷凝水生成量也会减少,因此即可避免冷凝水溢出。
如果差值小于出风温度,则判断出风温度合适,为保证室内恒温,不宜调整换热器温度。但此时由于仍存在冷凝水溢出风险,因此通过降低新风风机的转速,即通过减小新风量来减少冷凝水的生成量,避免冷凝水溢出,保证空调设备的运行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空调设备的运行控制方法还包括:确定当前转速小于或等于转速阈值,控制第一节流件维持当前开度,并控制新风风机维持当前转速。
在该技术方案中,如果当前新风风机的转速小于或等于转速阈值,则说明当前没有冷凝水溢出的风险,因此维持第一节流件的开度,并维持新风风机的转速,保证室内的温湿度处于合适的状态,同时避免频繁调节造成能源浪费,在保证空调设备的使用体验的前提下实现节能。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确定转速阈值,具体包括:确定室外环境温度所处的温度区间,并获取温度区间对应的转速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可根据季节、地理位置和安装条件等因素,将室外环境温度划分为多个温度区间,并对应每一个温度区间设置一个转速阈值。具体地,在考虑了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影响后,不同的室外环境温度,其空气湿度不同,因此将室外环境温度划分为多个温度区间,可以提高空调设备的控制效果,保证冷凝水溢出判断的准确性,有效降低冷凝水溢出风险,提高空调设备的运行安全性。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空调设备的运行控制方法还包括:获取设置指令;根据设置指令确定一个或多个温度区间,并根据设置指令确定任一温度区间对应的转速阈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接收设置指令,并根据设置指令确定温度区间和对应的转速阈值,可以根据空调设备的安装位置、运行工况或季节变化设置并更新温度区间和转速阈值,进而提高空调设备内的运行控制效果。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空调设备的运行控制方法,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如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提供的空调设备的运行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设备的另一个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设备的运行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设备的运行控制方法的另一个流程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设备的运行控制方法的又一个流程图;
图6示出了室外空气与室内空气的焓湿图;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设备的运行控制方法的再一个流程图。
其中,图1和图2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00第一换热器,102第一流路,104第二流路,200第一节流件,302第一风道,304第二风道,306第三风道,400出风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7描述根据本发明一些实施例所述空调设备、空调设备的运行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包括:新风风机;第一测温件,配置为适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第二测温件,配置为适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第三测温件,配置为适于检测所述空调设备的出风温度;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配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转速阈值;判断所述新风风机的当前转速与所述转速阈值的大小关系;判定所述当前转速大于所述转速阈值,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出风温度对所述空调设备进行控制。
其中,如图2所示,空调设备具有第一换热器100和第一节流件200,第一节流件200与第一换热器100连通,第一节流件200配置为适于对载热介质节流以控制第一换热器100的温度;其中,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对空调设备进行控制,具体包括: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对新风风机的转速和第一换热器100的温度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控制。
第一换热器100具有第一流路102和第二流路104,第一节流件200串联于第一流路102与第二流路104之间。
空调设备具有第一风道302、第二风道304及第三风道306,第三风道306分别与第一风道302和第二风道304连通,第三风道306与空调设备的出风口400连通或形成为空调设备的出风口400的至少一部分;第一流路102配套第一风道302设置,并配置为适于与第一风道302内的气流换热,第二流路104配套第二风道304设置,并配置为适于与第二风道304内的气流换热。
其中,第三测温件设置于出风口400处。
空调设备有形成空调回路;空调设备还具有第二换热器、压缩机和第二节流件,压缩机、第二换热器、第二节流件和第一换热器100串联设置并共同形成为空调回路的至少一部分。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并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新风风机的转速阈值。其中,该转速阈值对应的是在当前室外环境下,保证不会造成冷凝水溢出风险的风机转速最大值。若新风风机的转速超过了转速阈值,则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对空调设备进行控制,使得能够在保证室内温、湿度体验的同时,保证不会引起冷凝水溢出的风险,提高空调设备的安全性。
空调设备具有第一换热器100和第一节流件200,其中第一换热器100设置于室内侧,第一节流件200用于控制流入第一换热器100的冷媒量以调整第一换热器100的温度。在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控制空调设备运行时,其要点在于避免冷凝水溢出的同时,尽可能的保证用户对室内温湿度的要求。而冷凝水的产生量与室内换热器温度和新风风量有关,其中新风风量与新风风机的转速正相关。因此,通过调整新风风机的转速和第一换热器100的温度中的至少一者,即可在满足用户对室内温湿度要求的情况下,避免冷凝水溢出,一方面保证空调设备的工作效果,另一方面提高空调设备的工作安全性。
空调设备具有第一风道302、第二风道304和第三风道306。其中,第一风道302为新风风道,用于引入室外的新鲜空气。第二风道304为回风风道,空调设备的室内侧将室内空气吸入第二风道304,并于第一换热器100接触换热后吹出,实现对室内温度的调节。第三风道306于第一风道302和第二风道304连通,经第一风道302进入的室外空气,和经第二风道304进入的室内空气在第三风道306内混合,并经过第一流路102和第二流路104的控温和除湿后,变成温湿度合适的空气,并经第三风道306所形成的出风口400吹入室内。
第一换热器100具有第一流路102和第二流路104。具体地,空调设备的“除湿”模式,其运行模式实质上同“制冷”模式是一致的,对于传统的空调设备,在除湿时,为了避免影响室内温度,一般会降低风机转速,尽可能减少出风,以保证温度恒定。而对于具有新风功能的空调设备,在开启了新风之后,需要保证“新风量”,因此新风风机的转速较高,如采用普通空调设备的除湿方法,会导致室内温度波动。
因此,为了实现“恒温除湿”,本发明将第一换热器100具体区分为第一流路102和第二流路104,在开启“新风除湿”模式时,由室外引进的新风和室内的回风在空调设备内混合之后,经过第一流路102和第二流路104进行除湿。为了保证恒温,第一流路102和第二流路104分别用于“加热”和“除湿”。以第一流路102用于加热,第二流路104用于除湿为例,通过调整冷媒流量,使得第一流路102具有较高的冷媒温度,第二流路104具有较低的冷媒温度。当混合后的空气经过第一换热器100后,部分空气被第一流路102加热,另一部分的空气则于温度较低的第二流路104接触,其中的水份凝结,湿度降低,之后两股空气再度混合,得到了温湿度合适的空气,进而实现了新风空能下的“恒温除湿”。
第二换热器具体为室外侧换热器,压缩机、第二换热器、第二节流件和第一换热器100依次连接,形成冷媒的闭环循环,即形成为空调回路,以实现制冷或制热等功能。
具体地,对于开启了新风空能的空调设备,其冷凝水的产生量与室内换热器温度和新风风量有关,而室内换热器温度则与用户设置的工作温度和室内温度。基于此,本发明提供的空调设备在设置了用于引入新风的新风风机的基础上,设置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的第一测温件,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的第二测温件和用于检测出风温度的第三测温件。
如果新风风机的转速大于转速阈值,则新风风量较大,冷凝水生成量也会较大,此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控制空调设备,或降低新风风量,或提高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或结合控制,以在满足用户对室内温、湿度的要求的基础上,避免冷凝水溢出,提高空调设备的运行安全。
实施例二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对第一换热器的温度和新风风机的转速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控制,具体包括:获取温差阈值,并计算室内温度与温差阈值的差值;判定差值大于出风温度,控制第一节流件增加开度;判定差值小于或等于出风温度,控制新风风机降低转速。
处理器配置为运行计算机程序还实现以下步骤:判定当前转速小于或等于转速阈值,控制第一节流件维持当前开度,并控制新风风机维持当前转速。
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确定转速阈值,具体包括:确定室外环境温度所处的温度区间,并获取温度区间对应的转速阈值。
空调设备还包括:数据接口,与存储器和处理器相连接,数据接口配置为接收设置指令;以及处理器运行计算机程序以实现:根据设置指令确定一个或多个温度区间,并根据设置指令确定任一温度区间对应的转速阈值。
在该实施例中,获取预设的温差阈值,并计算室内温度与温差阈值的差值。如果差值大于出风温度,则判定空调设备的出风温度较低,会造成室内温度降低,影响恒温效果,此时增加第一节流件的开度,提高第一换热器,具体为第二流路的温度,以保证“恒温”的效果。同时,由于室内测换热器温度提高,除湿效果响应降低,冷凝水生成量也会减少,因此即可避免冷凝水溢出。
如果差值小于出风温度,则判断出风温度合适,为保证室内恒温,不宜调整换热器温度。但此时由于仍存在冷凝水溢出风险,因此通过降低新风风机的转速,即通过减小新风量来减少冷凝水的生成量,避免冷凝水溢出,保证空调设备的运行安全性。
如果当前新风风机的转速小于或等于转速阈值,则说明当前没有冷凝水溢出的风险,因此维持第一节流件的开度,并维持新风风机的转速,保证室内的温湿度处于合适的状态,同时避免频繁调节造成能源浪费,在保证空调设备的使用体验的前提下实现节能。
其中,可根据季节、地理位置和安装条件等因素,将室外环境温度划分为多个温度区间,并对应每一个温度区间设置一个转速阈值。具体地,在考虑了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影响后,不同的室外环境温度,其空气湿度不同,因此将室外环境温度划分为多个温度区间,可以提高空调设备的控制效果,保证冷凝水溢出判断的准确性,有效降低冷凝水溢出风险,提高空调设备的运行安全性。
空调设备的数据接口可以是有线数据接口、通用数据接口、无线数据接口或其他网络数据接口。通过数据接口接收设置指令,并根据设置指令确定温度区间和对应的转速阈值,可以根据空调设备的安装位置、运行工况或季节变化设置并更新温度区间和转速阈值,进而提高空调设备内的运行控制效果。
实施例三
如图3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空调设备的运行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S302,获取室外温度、室内温度和空调设备的新风风机的出风温度,并获取新风风机对应的风机转速;
步骤S304,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确定转速阈值;
步骤S306,判断新风风机的当前转速与转速阈值的大小关系;
步骤S308,判定当前转速大于转速阈值,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对空调设备进行控制。
其中,空调设备包括第一换热器,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对空调设备进行控制,具体包括: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对新风风机的转速和第一换热器的温度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控制。
空调设备还包括第一节流件,第一节流件配置为适于控制第一换热器的温度;以及如图4所示,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对新风风机的转速和第一换热器的温度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控制,具体包括:
步骤S402,获取温差阈值,并计算室内温度与温差阈值的差值;
步骤S404,判定差值大于出风温度,控制第一节流件增加开度;
步骤S406,判定差值小于或等于出风温度,控制新风风机降低转速。
空调设备的运行控制方法还包括:确定当前转速小于或等于转速阈值,控制第一节流件维持当前开度,并控制新风风机维持当前转速。
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确定转速阈值,具体包括:确定室外环境温度所处的温度区间,并获取温度区间对应的转速阈值。
如图5所示,空调设备的运行控制方法还包括:
步骤S502,获取设置指令;
步骤S504,根据设置指令确定一个或多个温度区间,并根据设置指令确定任一温度区间对应的转速阈值。
在该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并根据室外环境温度确定新风风机的转速阈值。其中,该转速阈值对应的是在当前室外环境下,保证不会造成冷凝水溢出风险的风机转速最大值。若新风风机的转速超过了转速阈值,则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对空调设备进行控制,使得能够在保证室内温、湿度体验的同时,保证不会引起冷凝水溢出的风险,提高空调设备的安全性。
其中第一换热器设置于室内侧。在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控制空调设备运行时,其要点在于避免冷凝水溢出的同时,尽可能的保证用户对室内温湿度的要求。而冷凝水的产生量与室内换热器温度和新风风量有关,其中新风风量与新风风机的转速正相关。因此,通过调整新风风机的转速和第一换热器的温度中的至少一者,即可在满足用户对室内温湿度要求的情况下,避免冷凝水溢出,一方面保证空调设备的工作效果,另一方面提高空调设备的工作安全性。
获取预设的温差阈值,并计算室内温度与温差阈值的差值。如果差值大于出风温度,则判定空调设备的出风温度较低,会造成室内温度降低,影响恒温效果,此时增加第一节流件的开度,提高第一换热器,具体为第二流路的温度,以保证“恒温”的效果。同时,由于室内测换热器温度提高,除湿效果响应降低,冷凝水生成量也会减少,因此即可避免冷凝水溢出。
如果差值小于出风温度,则判断出风温度合适,为保证室内恒温,不宜调整换热器温度。但此时由于仍存在冷凝水溢出风险,因此通过降低新风风机的转速,即通过减小新风量来减少冷凝水的生成量,避免冷凝水溢出,保证空调设备的运行安全性。
如果当前新风风机的转速小于或等于转速阈值,则说明当前没有冷凝水溢出的风险,因此维持第一节流件的开度,并维持新风风机的转速,保证室内的温湿度处于合适的状态,同时避免频繁调节造成能源浪费,在保证空调设备的使用体验的前提下实现节能。
可根据季节、地理位置和安装条件等因素,将室外环境温度划分为多个温度区间,并对应每一个温度区间设置一个转速阈值。具体地,在考虑了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影响后,不同的室外环境温度,其空气湿度不同,因此将室外环境温度划分为多个温度区间,可以提高空调设备的控制效果,保证冷凝水溢出判断的准确性,有效降低冷凝水溢出风险,提高空调设备的运行安全性。
通过接收设置指令,并根据设置指令确定温度区间和对应的转速阈值,可以根据空调设备的安装位置、运行工况或季节变化设置并更新温度区间和转速阈值,进而提高空调设备内的运行控制效果。
具体地,对于开启了新风空能的空调设备,其冷凝水的产生量与室内换热器温度和新风风量有关,而室内换热器温度则与用户设置的工作温度和室内温度。如果新风风机的转速大于转速阈值,则新风风量较大,冷凝水生成量也会较大,此时根据室内环境温度和出风温度控制空调设备,或降低新风风量,或提高室内换热器的温度,或结合控制,以在满足用户对室内温、湿度的要求的基础上,避免冷凝水溢出,提高空调设备的运行安全。
实施例四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PTAC(Packaged Terminal AirConditioning,包装末端空调设备)窗机。窗式空调器除湿和制冷运行产生的冷凝水会通过底盘的收集装置流到室外,用于冷却冷凝器。
冷凝水在冷凝器的底部聚集,外侧高速运转的风叶将冷凝水带起吹向冷凝器,通过冷凝水的气化潜热带走冷凝器一部分的热量提高冷凝器的换热量。即通过打水功能有效的利用冷凝水的冷量提高冷凝器的换热效率。
打水功能的存在使冷凝水不断的消耗,在系统工况稳定后,空调冷凝水的产生和消耗达到平衡,冷凝水不再大量积攒。
窗式空调主要包括制冷模式和新风模式。
在制冷模式下,新风电机关闭,无新风循环。冷媒通过压缩机的排气口流向冷凝器,冷凝器出口的冷媒经过电控冷媒散热装置,在经过电子膨阀(此时电子膨胀阀保持一定的开度)后流入上半部分蒸发器,从上半部分出口经过第一节流件(此时第一节流件全开)进入到下半部分蒸发器,最后回到压缩的回气口完成循环。此时上下部分蒸发器对应的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的功能一致都是起到制冷的作用。
在新风除湿模式下,冷媒通过压缩机的排气口流向冷凝器,冷凝器出口的冷媒经过电控冷媒散热装置,经过电子膨阀(此时电子膨胀阀是全开的状态)流入上半部分蒸发器,从上半部分出口经过第一节流件(此时第一节流件保持一定的开度)进入到下半部分蒸发器,最后回到压缩的回气口完成循环。此时上半部分蒸发器温度较高,起到加热的作用,下半部分蒸发器的温度较低,起到除湿的作用。
新风电机打开,室外的新风通过新风通道流向室内,室内的空气与室外新风混合形成混合风。混合风一部分经过下部分蒸发器降温除湿后被吸入风道中,一部风经过上半部分蒸发器加热后吸入风道中,在风道种两部分的混合风再次混合,形成温度适中湿度较低的恒温空气被最终吹向室内。
具体地,设制冷模式下产生的冷凝水量为L1,L1主要来源由室内空气在的凝露产生。设新风模式下产生的冷凝水量为L2,L2一部分来源由室内空气产生的凝露,一部分来源于室外新风含湿量。在夏季高温高湿的环境下L2远大于L1,此时空调存在着冷凝水过多从而溢出的风险。
在如图6所示的焓湿图上,室外空气处于m点,室内空气处于n点,两种空气混合后到达o点,o点空气经过蒸发器降温除湿的作用后,到达a点,a的空气继续与室内的空气进行混合后,升高温度和湿度到达b点后被吹出,最后回到室内n点的状态。当发生冷凝水溢出的风险时,要增加d点的含湿量,所以减少除湿量的方案为:
1、降低新风的进风量,使得o点向左移动。
2、提高蒸发器的蒸发温度,使得a点向右移动。
因此,为了适应夏季高温高湿的外部环境,通过调整除湿量避免产生过多的冷凝水造成溢出的结果。
在空调上设置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测温件、第二测温件和第三测温件。
根据室外环境温度T1的数值判断出L2的数值,进而确定出风向风险新风量Q和所对应的新风风机转速,即转速阈值V。
当新风电机的实际转速大于转速阈值V时,说明随着空调的新风除湿持续运行,有冷凝水溢出的风险,此时根据出风温度T2和室内环境温度T3继续判断:
如果满足T2<T3-4℃,此时空调的出风的温度在一个比较低的范围,会影响恒温除湿的舒适性,所以需要将a点向右移动,增大第一节流件的开度;
如果满足T2>T3-4℃,此时空调的出风的温度在一个比较舒适的范围,但是除湿量需要降低,所以需要将o点向左移动,降低新风风机的转速。
具体的控制流程如图7所示:
步骤S702,根据温度区域划分涉及工况确定冷凝水内设量L1和L2;
步骤S704,根据L2计算对应的新风量Q和转速阈值V的集合;
步骤S706,根据室外温度T1确定对应的转速阈值V,判断新风风机转速与转速阈值V的关系;
步骤S708,若新风风机转速小于V,无冷凝水溢出风险,若新风风机转速大于V,则有冷凝水溢出风险;
步骤S710,若T2<T3-4℃,增加第一节流件开度,若T2>T3-4℃,降低新风风机的转速。
其中,T2为出风温为,T3为室内环境温度。
本发明通过模拟夏季空调运行过程种外部的环境参数,可以准确的衡量出实际运行中冷凝水的产量,这样对于冷凝水的监控起到重要作用。同时准确的冷凝水监控可以更好的监测冷凝水的溢出风险,保证空调的正常运行,避免冷凝水泄露,造成室外和室内的安全风险和用户体验。
在监测到冷凝水有溢出风险的时候,改变除湿量的同时注意结合室内的出风温度,可以在满足除湿量的前提下保证室内舒适的温度,更好的实现恒温除湿的功能。
实施例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设备的运行控制方法,因此,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供的空调设备的运行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新风风机;
第一测温件,配置为适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
第二测温件,配置为适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
第三测温件,配置为适于检测所述空调设备的出风温度;
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
处理器,配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
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转速阈值;
判断所述新风风机的当前转速与所述转速阈值的大小关系;
判定所述当前转速大于所述转速阈值,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出风温度对所述空调设备进行控制;
所述转速阈值对应的是在当前室外环境下,保证不会造成冷凝水溢出风险的风机转速最大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具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一节流件,所述第一节流件与所述第一换热器连通,所述第一节流件配置为适于对载热介质节流以控制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温度;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出风温度对所述空调设备进行控制,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出风温度对所述新风风机的转速和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温度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控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换热器具有第一流路和第二流路,所述第一节流件串联于所述第一流路与所述第二流路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空调设备具有第一风道、第二风道及第三风道,所述第三风道分别与所述第一风道和所述第二风道连通,所述第三风道与所述空调设备的出风口连通或形成为所述空调设备的出风口的至少一部分;
所述第一流路配套所述第一风道设置,并配置为适于与所述第一风道内的气流换热,所述第二流路配套所述第二风道设置,并配置为适于与所述第二风道内的气流换热。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室内环境温度和所述出风温度对所述第一换热器的温度和所述新风风机的转速中的至少一者进行控制,具体包括:
获取温差阈值,并计算所述室内环境温度与所述温差阈值的差值;
判定所述差值大于所述出风温度,控制所述第一节流件增加开度;
判定所述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出风温度,控制所述新风风机降低转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配置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还实现以下步骤:
判定所述当前转速小于或等于所述转速阈值,控制所述第一节流件维持当前开度,并控制所述新风风机维持当前转速。
7.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转速阈值,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室外环境温度所处的温度区间,并获取所述温度区间对应的所述转速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数据接口,与所述存储器和所述处理器相连接,所述数据接口配置为接收设置指令;以及
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以实现:
根据所述设置指令确定一个或多个所述温度区间,并根据所述设置指令确定任一所述温度区间对应的所述转速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设备有形成空调回路;
所述空调设备还具有第二换热器、压缩机和第二节流件,所述压缩机、所述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二节流件和所述第一换热器串联设置并共同形成为所述空调回路的至少一部分。
10.一种空调设备的运行控制方法,用于控制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室外环境温度确定转速阈值的步骤之前,所述运行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室外温度、室内温度和所述空调设备的新风风机的出风温度,并获取所述新风风机对应的风机转速。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设备的运行控制方法。
CN202010380141.6A 2020-05-08 2020-05-08 空调设备和运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5037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0141.6A CN111503736B (zh) 2020-05-08 2020-05-08 空调设备和运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80141.6A CN111503736B (zh) 2020-05-08 2020-05-08 空调设备和运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3736A CN111503736A (zh) 2020-08-07
CN111503736B true CN111503736B (zh) 2021-08-27

Family

ID=71876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80141.6A Active CN111503736B (zh) 2020-05-08 2020-05-08 空调设备和运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37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28953A (zh) * 2020-09-10 2020-12-25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用于空调湿度控制的方法、装置及空调
CN115682344A (zh) * 2021-07-30 2023-02-0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151859B (zh) * 2021-11-22 2023-08-04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新风空调室内机控制方法、装置及新风空调室内机
CN113970162B (zh) * 2021-11-30 2023-05-02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空调的控制方法和移动空调
CN114396717B (zh) * 2022-02-08 2023-03-14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新风空调控制方法、装置、新风空调、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838480A (zh) * 2022-04-27 2022-08-02 浙江工业大学之江学院 基于机电一体化的冷热两用风机的控制系统及其方法
CN115076921B (zh) * 2022-07-04 2024-0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的新风控制方法和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460331A (ja) * 1990-06-29 1992-02-26 Toshiba Corp 換気機能付き空気調和機
JP2010078245A (ja) * 2008-09-26 2010-04-08 Daikin Ind Ltd 調湿システム
CN104515255A (zh) * 2013-09-30 2015-04-15 郑州科林车用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温湿度联合控制冷暖客车空调的方法及其系统
CN107588506A (zh) * 2017-09-30 2018-01-1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8050668A (zh) * 2018-01-11 2018-05-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空调器
CN108548296A (zh) * 2018-04-27 2018-09-18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715469A (zh) * 2019-11-28 2020-01-2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控制方法、压缩空气换热系统、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CN111076277B (zh) * 2019-12-09 2021-05-2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准确控制新风温湿度的节能系统、方法和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3736A (zh) 2020-08-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03736B (zh) 空调设备和运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5241017B (zh) 空调系统及空调压缩机的频率控制方法
CN107664340B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装置
WO2019105028A1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9028391B (zh) 空调设备和空调设备的控制方法
CA3089968C (en) Peak demand response operation of hvac systems
CN107543281B (zh) 温度及湿度调控方法、系统及空调器
CN106052028A (zh) 一种控制温湿度的方法及装置
CN107726567B (zh) 新风机的控制方法及系统、新风机及多联机空调系统
CN10940522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可读存储介质
CN104949207A (zh) 温湿双控型空调系统及其的控制方法
CN203869265U (zh) 空气调节机
WO2019214298A1 (zh) 用于机房空调的除湿控制方法及机房空调
US11009249B2 (en) Peak demand response operation with improved sensible capacity
CN110017564A (zh) 双冷源新风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US20210048212A1 (en) Peak demand response operation of hvac system with face-split evaporator
CN106765946A (zh) 一种空调系统控制方法及空调系统
CN111520872A (zh) 一种防凝露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4963426A (zh) 一种空调器恒温除湿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空调器
CN111503738B (zh) 空调设备和运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JPH11304285A (ja) 空気調和機
CN107477802B (zh) 空调器及其室内机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CN111503737B (zh) 空调设备和运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017562A (zh) 双冷源新风机组及其制冷控制方法
CN108224696A (zh) 空调装置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