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501149A - 磁性纱线、磁性织物、磁控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磁性纱线、磁性织物、磁控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501149A
CN111501149A CN202010304890.0A CN202010304890A CN111501149A CN 111501149 A CN111501149 A CN 111501149A CN 202010304890 A CN202010304890 A CN 202010304890A CN 111501149 A CN111501149 A CN 1115011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yarn
fibers
fabric
particl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0489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光明
苏彬
夏治刚
向远卓
马庶祺
徐卫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030489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5011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15011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501149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088134 priority patent/WO2021209068A1/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DTEXTILES; PAPER
    • D02YARNS; MECHANICAL FINISHING OF YARNS OR ROPES; WARPING OR BEAMING
    • D02GCRIMPING OR CURLING FIBRES, FILAMENTS, THREADS, OR YARNS; YARNS OR THREADS
    • D02G3/00Yarns or threads, e.g. fancy yarns;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the production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2G3/02Yarns or thre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r by the materials from which they are mad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characterised by positioning means for manipulator element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1/00General methods for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 D01F1/02Addition of substances to the spinning solution or to the melt
    • D01F1/10Other agents for modifying properties
    • DTEXTILES; PAPER
    • D01NATURAL OR MAN-MADE THREADS OR FIBRES; SPINNING
    • D01FCHEMICAL FEATURES IN THE MANUFACTURE OF ARTIFICIAL FILAMENTS, THREADS, FIBRES, BRISTLES OR RIBBONS;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F CARBON FILAMENTS
    • D01F6/00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D01F6/44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 D01F6/46Monocomponent artificial filaments or the like of synthetic polymers; Manufacture thereof from mixtures of polymer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as major constituent with other polymers or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of polyolefi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Robotics (AREA)
  • Woven Fabric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磁性纱线、磁性织物及对其先编织后充磁、先充磁后编织两种方法得到的织物态磁控机器人,所述磁性纱线包括:纱线基材,所述纱线基材包括一根、两根或多根纱线单丝;和磁性颗粒,所述磁性颗粒分散在所述纱线基材中,所述磁性颗粒充磁后具有一定的剩磁场朝向,所述磁性颗粒在所述磁性纱线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为1‑75%。

Description

磁性纱线、磁性织物、磁控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织物和软体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磁性纱线及由其制成的织物和以及该机器人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刚体机器人在制造行业中被广泛使用,它们可以进行专门编程以有效地执行单个任务。但刚体机器人的缺点在于适应性非常有限。由于它们是由刚性链接和关节构成的,因此与人互动时不安全。一种常见的做法是将工厂中的人员和机器人工作区分开,以减轻安全隐患。传统致动机构中适应性的缺乏是该问题的一大部分。
软体机器人是人机交互领域的热点研究之一。与坚固的机器人相比,软机器人的主体由本质上柔软且可扩展的材料(如硅胶)制成,它们可以变形并吸收碰撞产生的大部分能量。这些机器人具有可连续变形的结构,具有类似于生物系统的肌肉驱动,与刚体机器人相比,具有相对较大的自由度。它们展现出前所未有的适应性、敏感性和敏捷性。
软体机器人的驱动方法包括腱驱动、智能材料,如形状记忆聚合物(SMP)、形状记忆合金(SMA)、气动纤维编织物、气动聚合物弹性体、水凝胶或电活性聚合物(EAP)。与电磁致动相比,所有这些方法在性能和可控性方面都存在局限。
通常,磁性软体机器人通过使用外部磁场来控制聚合物基质中的磁性微粒来操作。通过改变这种磁场的方向和大小,可以控制可变形的磁性复合材料的扭矩、变形、伸长、收缩或弯曲。这些驱动结构可实现快速响应时间、高动态范围、小尺寸、高功率效率和低驱动电压(通常为0至30V)。磁性软体机器人已被成功地用于制造各种高性能的机电一体化和微型机器人系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中国专利CN110382338A公开了一种磁控多模态运动机器人。对加载有NdFeB微粒的软活性材料,如ECOFLEX、形状记忆合金、液态金属、硅橡胶、硅基材料、聚氨酯、软凝胶(水凝胶、油基凝胶、气凝胶)以及天然聚合物在外磁场环境下编程固化,其运动能力包括游泳、行走、翻转、爬行、滚动、潜水、浸入、浮现、跳跃、登陆、表面爬升、液弯月爬升、蹦、在限定空间内爬行,旋转,飞行,滑翔等。
中国专利CN109866231A公开了一种分段磁编程的磁控水凝胶软体机器人。通过外磁场环境下对水凝胶进行激光照射固化编程磁控水凝胶中纳米四氧化三铁的分布方向,对磁控水凝胶软体机器人进行差异化的设计,可以有效控制其不同部位的不同动作状态。在此基础上,中国专利CN110053020A公开了一种基于磁编程温敏水凝胶的磁驱动蠕动软体机器人,通过磁场驱动含有磁性颗粒的温度响应的水凝胶变形。
中国专利CN110076749A公开了一种仿水母磁控微型软体机器人。由头部和五条具有不同磁场方向的刚性活动臂由弹性筋连接而成;五条活动臂能够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发生多自由度运动,包括夹持物体、爬行运动、滚动运动、水平拖动运动、螺旋式游泳运动以及张合式游泳运动六种运动模式。
中国专利CN110216667A公开了一种磁控软体机器人的可控磁化系统。实现空间和时间均可控的磁场设计,包括:阵列式分布微型线圈和磁性纳米颗粒均匀分布固化于所述水凝胶基底构成磁控软体机器人,可实现局部磁化以及精准磁化控制。
中国专利CN110722545A公开了一种三段式磁控微型软体爬行机器人。能够在交变磁场的驱动下实现爬行或转向运动。
中国专利CN110783055A公开了一种公开了一种磁性软体机器人内部磁化特性的调控装置及方法。根据磁性软体机器人中的目标磁化路径,确定励磁单元的空间布局,设计对应构件,并将励磁单元嵌入到固定构件中;放电电容充电完毕后,触发导通放电开关,产生空间磁化磁场,导致磁性软体机器人内部将发生充磁或退磁。
织物由于其良好的拉伸性、柔韧性以及穿戴舒适性,是材料科学和电子技术等跨学科领域研究中非常热门的器件基底材料,是极佳的技术载体。从机器人的角度,织物的易制造、易运输、高适应等特性是现有的机器人平台所不具有的。而在目前公开的磁控软体机器人相关专利中,其工艺平台都基于水凝胶、硅胶等材料的光固化平台,其器件形态单一,大大限制了其应用场景,同时,制造过程复杂、制造成本较高且规模化生产可能性较低。而将磁功能与成熟的纺织技术相结合,是面向高人机适应性的软体机器人的下一个发展机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基于磁功能的硅胶、水凝胶基软体致动技术结构编程过程复杂、器件形态单一、柔性不足、功能嫁接成本较高等问题,可以将传统织物作为载体,集成功能刺激响应材料(诸如磁性材料)来实现织物态机器人。此技术路线是发展下一代软体机器人的关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磁性纱线、一种磁性织物、一种织物态磁性机器人以及该机器人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在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磁性纱线。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纱线包括:
纱线基材,所述纱线基材包括一根、两根或多根纱线单丝;和
磁性颗粒,所述磁性颗粒分散在所述纱线基材中,所述磁性颗粒充磁后具有一定的剩磁场朝向,所述磁性颗粒在所述磁性纱线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为1-75%。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纱线基材选自由下述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聚丙烯(PP)纤维、聚乙烯醇(PVA)纤维、聚氯乙烯(PVC)纤维、聚氨酯(PU)纤维、聚酯(PES)纤维、聚乙烯(PE)纤维、聚酰胺(PA)纤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纤维、聚偏氟乙烯(PVDF)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聚苯乙烯(PS)纤维、聚丙烯腈(PAN)纤维、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纤维、聚乙二醇(PEG)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纤维、棉纤维、粘胶纤维、苎麻纤维、汉麻纤维、羊毛纤维、芳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纱线基材的形态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纱线单丝相互独立、纱线单丝拧成股线、纱线单丝相互盘绕、层级结构线。
在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颗粒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超顺磁性颗粒、顺磁性颗粒或铁磁性颗粒。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颗粒的材料选自由下述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合金。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颗粒的材料选自由下述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钕铁硼合金、钐钴合金、铁、钴、镍、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镍钴合金、铁钴合金,最优选为钕铁硼永磁颗粒。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颗粒的粒径为0.03-250μm,优选为0.1-220μm,0.5-200μm,1-180μm,5-160μm,10-120μm,20-100μm,40-80μm,或60-70μm。
在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纱线的细度范围为30-650tex,优选50-600tex,80-550tex,90-500tex,160-450tex,200-400tex,或250-300tex。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纱线的强度范围为30-1000MPa,优选50-900MPa,80-800MPa,100-700MPa,200-600MPa,300-500MPa,或350-400MPa。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纱线的弹性模量范围为1-200GPa,优选3-190GPa,10-180GPa,20-160GPa,50-140GPa,70-120GPa,或90-100GPa。
在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颗粒在所述磁性纱线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为1-75%,优选在所述磁性纱线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为5-70%,优选10-60%,20-50%,或30-40%。
本发明在第二方面涉及一种磁性织物。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织物由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磁性纱线编制而成。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织物的编织选自如下至少一种:梭织、针织、辫织、缝纫。
在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织物的结构选自如下至少一种:平织结构、斜纹结构、缎纹结构、平纹结构、直条结构、提花结构、抽针结构、罗纹结构、珠地结构、条辫结构、缝线结构。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织物表面剩磁场的磁通密度范围为0.1-200mT,优选0.5-180mT,1-160mT,5-140mT,10-120mT,30-100mT,50-80mT,或60-70mT。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性织物表面剩磁场的磁通密度范围为1-50mT,优选5-40mT,10-30mT,或20-25mT。
本发明在第三方面涉及一种织物态磁控机器人。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织物态磁控机器人由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磁性织物制成,所述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具有大小及方向各向异性的剩磁场。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可通过驱动磁场进行运动及行为控制。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磁场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梯度磁场、旋转磁场、振荡磁场、周期开关磁场。
在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磁场的大小为0.1-1000mT,优选1-800mT,5-700mT,10-600mT,50-500mT,100-400mT,或200-300mT。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磁场的大小为10-200mT,优选20-180mT,30-150mT,50-120mT,或80-100mT。
在再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磁控机器人的运动选自如下至少一种:自形变、爬行、跳起、货物抓取、货物运输、滚动、游泳、翻转、旋转、滑翔、飞行。
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涉及制备织物态磁控机器人的方法(一)。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
取未充磁的磁性纱线,将无剩磁场的磁性纱线编织成磁性织物;
将得到的所述磁性织物进行形状固定,在脉冲强磁场下对所述磁性织物进行充磁处理,得到剩磁场大小及朝向各向异性的织物态磁控机器人。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在进行所述充磁处理时,所述脉冲强磁场的大小为0.1-6T,优选0.5-5T,1-4.5T,2-4T,或2.5-3.5T。
在再一实施方式中,在进行所述充磁处理时,所述脉冲强磁场的大小为3T。
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涉及制备织物态磁控机器人的方法(二)。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所述方法包括:
取未充磁的磁性纱线,在脉冲强磁场下对其进行充磁处理,使得磁性纱线中分布的磁性颗粒群具有一定的剩磁场朝向;
将得到的磁化后的所述磁性纱线进行编织,即磁性颗粒分布及剩磁场朝向编程,得到剩磁场大小及朝向各向异性的织物态磁控机器人。
在又一实施方式中,在进行所述充磁处理时,所述脉冲强磁场的大小为0.1-6T,优选0.5-5T,1-4.5T,2-4T,或2.5-3.5T。
在再一实施方式中,在进行所述充磁处理时,所述脉冲强磁场的大小为3T。
上面涉及的实施方式也可以简述为:
1.一种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纱线包括:
纱线基材,所述纱线基材包括一根、两根或多根纱线单丝;和
磁性颗粒,所述磁性颗粒分散在所述纱线基材中,所述磁性颗粒充磁后具有一定的剩磁场朝向,所述磁性颗粒在所述磁性纱线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为1-75%。
2.根据项1所述的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基材选自由下述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聚丙烯(PP)纤维、聚乙烯醇(PVA)纤维、聚氯乙烯(PVC)纤维、聚氨酯(PU)纤维、聚酯(PES)纤维、聚乙烯(PE)纤维、聚酰胺(PA)纤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纤维、聚偏氟乙烯(PVDF)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聚苯乙烯(PS)纤维、聚丙烯腈(PAN)纤维、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纤维、聚乙二醇(PEG)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纤维、棉纤维、粘胶纤维、苎麻纤维、汉麻纤维、羊毛纤维、芳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
3.根据项1所述的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基材的形态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纱线单丝相互独立、纱线单丝拧成股线、纱线单丝相互盘绕、层级结构线。
4.根据项1所述的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颗粒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超顺磁性颗粒、顺磁性颗粒或铁磁性颗粒。
5.根据项1所述的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颗粒的材料选自由下述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合金。
6.根据项5所述的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颗粒的材料选自由下述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钕铁硼合金、钐钴合金、铁、钴、镍、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镍钴合金、铁钴合金,最优选为钕铁硼永磁颗粒。
7.根据项1所述的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颗粒的粒径为0.03-250μm,最优选的,为20-35μm。
8.根据项1所述的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的细度范围为30-650tex。
9.根据项1所述的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的强度范围为30-1000MPa。
10.根据项1所述的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的弹性模量范围为1-200GPa。
11.根据项1所述的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颗粒在所述磁性纱线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为20-70%。
12.一种磁性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织物由根据项1至11任一项所述的磁性纱线编制而成。
13.根据项12所述的磁性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织物的编织选自如下至少一种:梭织、针织、辫织、缝纫。
14.根据项12所述的磁性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织物的结构选自如下至少一种:平织结构、斜纹结构、缎纹结构、平纹结构、直条结构、提花结构、抽针结构、罗纹结构、珠地结构、条辫结构、缝线结构。
15.根据项12至14任一项所述的磁性织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织物表面剩磁场的磁通密度范围为0-200mT。
16.一种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态磁控机器人由根据项12至15任一项所述的磁性织物制成,所述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具有大小及方向各向异性的剩磁场。
17.根据项16所述的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可通过驱动磁场进行运动及行为控制。
18.根据项17所述的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磁场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梯度磁场、旋转磁场、振荡磁场、周期开关磁场。
19.根据项17所述的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磁场的大小为0.1-1000mT。
20.根据项19所述的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磁场的大小为10-200mT。
21.根据项17至20任一项所述的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控机器人的运动选自如下至少一种:自形变、爬行、跳起、货物抓取、货物运输、滚动、游泳、翻转、旋转、滑翔、飞行。
22.一种根据项16至21任一项所述的织物态磁控机器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取未充磁的磁性纱线,将无剩磁场的磁性纱线编织成磁性织物;
将得到的所述磁性织物进行形状固定,在脉冲强磁场下对所述磁性织物进行充磁处理,得到剩磁场大小及朝向各向异性的织物态磁控机器人。
23.根据项22所述的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充磁处理时,所述脉冲强磁场的大小为0.1-6T。
24.根据项23所述的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充磁处理时,所述脉冲强磁场的大小为3T。
25.一种根据项16至21任一项所述的织物态磁控机器人的制备
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取未充磁的磁性纱线,在脉冲强磁场下对其进行充磁处理,使得磁性纱线中分布的磁性颗粒群具有一定的剩磁场朝向;
将得到的磁化后的所述磁性纱线进行编织,即磁性颗粒分布及剩磁场朝向编程,得到剩磁场大小及朝向各向异性的织物态磁控机器人。
26.根据项25所述的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充磁处理时,所述脉冲强磁场的大小为0.1-6T。
27.根据项26所述的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进行所述充磁处理时,所述脉冲强磁场的大小为3T。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本发明将磁性微纳颗粒集成在纱线及织物层面,可实现高浓度磁性颗粒复合且浓度分布与颗粒朝向高度可控编程、器件形态可通过结合各种纺织技术实现多样化、与现有纺织平台高度兼容、制备方法简单、流程短,制备的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具有易于制造、易于装卸、高适应性、高可编程化的特点。在外驱动磁场的刺激下,由于磁矩及磁力的作用,局域化响应不同,织物态机器人可以变形成特定编程形状或产生多种运动。为现有磁控软体机器人制造工艺繁琐、器件形态单一引起的应用场景受限、制造成本高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及方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制备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方法(一)制备的织物态磁控机器人示例;
图3为本发明方法(二)制备的织物态磁控机器人示例;
在上述图中,织物颜色的深浅表示磁性颗粒的含量的高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织物”是指由细小柔长物通过交叉、绕结以及连接构成的平软片块物。机织物是由存在交叉关系的纱线构成的。针织物是由存在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无纺织物是由存在连接关系的纱线构成的。第三织物是由存在交叉/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众多纱线构成稳定的关系后就形成了织物。交叉,绕结和连接是纱线能构成的三种稳定结构关系。使织物保持稳定的形态和特定力学性能。通过分析织物中的纱线组及其运行方向、运行规律和形成的关系,可以清晰地认识各种织物。特别地,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3D织物”是指2维编织(X,Y方向)的基础上增加Z方向上的纱线进行纵向编织,也是一种织物结构,俗称特厚三明治网眼布,也称3D间隔织物,是一款透气性,弹性,支撑性都很出色的新型纯织物材料。
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磁性颗粒”是指由磁性材料制成的颗粒物质。在此,能对磁场作出某种方式反应的材料都可以称为磁性材料。按照物质在外磁场中表现出来磁性的强弱,可将其分为抗磁性物质、顺磁性物质、铁磁性物质、反铁磁性物质和亚铁磁性物质。磁化强度是表示磁性物质永久的或者诱发的偶极磁矩的矢量场,描述宏观磁性体磁性强弱程度的物理量。当磁化强度为负时,固体表现为抗磁性。金、银等金属具有这种性质。顺磁性物质的主要特征是,不论外加磁场是否存在,原子内部存在永久磁矩。但在无外加磁场时,由于顺磁物质的原子做无规则的热振动,宏观看来,没有磁性;在外加磁场作用下,每个原子磁矩比较规则地取向,物质显示极弱的磁性。磁化强度与外磁场方向一致。比如过渡元素、稀土元素、钢系元素,还有铝铂等金属,都属于顺磁物质。大多数材料是抗磁性或顺磁性的,它们对外磁场反应较弱。铁磁性物质和亚铁磁性物质是强磁性物质,通常所说的磁性材料即指强磁性材料。对于磁性材料来说,磁化曲线和磁滞回线是反映其基本磁性能的特性曲线。铁磁性材料一般是Fe,Co,Ni元素及其合金,稀土元素及其合金,以及一些Mn的化合物。磁性材料按照其磁化的难易程度,一般分为软磁材料及硬磁材料。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充磁”是使磁性物质磁化或使磁性不足的磁体增加磁性。一般是指下述过程:把要充磁的可带磁性物体放在有直流电通过的线圈所形成的磁场里。在线圈中通过瞬间的脉冲大电流,使线圈产生短暂的超强磁场。其特别适用于铝镍钴系列、铁氧体系列、稀土永磁系列等材料。
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编程”、“磁编程”和“结构编程”拥有相同的定义,即通过本专利提供的两种制备方法,对织物中集成的磁性物质的分布及朝向设置,从而形成对磁控织物态机器人中局域部分对外磁场反应大小及方向的定义。即赋予织物机器人在外磁场刺激下形成特定形变及运动的能力。
实施例1.利用方法(一)制备织物态磁控机器人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方法(一)制备织物态磁控机器人。该方法可以简述为“先编织、再充磁”法。
实施例1-1
该织物态机器人所采用的未充磁的磁性纱线,所述纱线基材为聚丙烯(PP)纤维单丝拧成股线,其中掺杂的磁性颗粒为NdFeB微米粒子,粒径范围为20-35微米,所述磁性颗粒在所述磁性纱线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为60%,所述纱线的细度范围为80至100tex,所述纱线的强度范围为95-105MPa,所述纱线的弹性模量范围为1-5GPa。将上述磁性纱线作为经纱,分别穿过在提花织布机上的综框,再取部分相同磁性纱线作为纬纱,经过梭子穿过经纱的上下开口,得到特定提花图案的未充磁的磁性织物。
将未充磁的磁性织物裁剪为合适大小的条状织物,将材料在呈W形折叠的情况下进行充磁,放置于直径为5cm,深度为3cm的圆柱型充磁台内腔中。内腔外有充磁线圈,在10ms内,1900V电压作用下可以为内腔提供中心强度为3T竖直向上的瞬间磁场。磁性织物在充磁台内腔中被瞬间充磁到磁饱和强度。充磁方向为N极竖直向上,得到如图2所示的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其剩磁场大小与提花图案高度相关,剩磁场方向与充磁形状高度相关。充磁脉冲磁场强度为3T。由图2可见由实施例1-1得到的产品,在图中,织物颜色的深浅表示其中磁性颗粒含量的高低,而箭头方向代表剩磁场磁力线方向。很明显,图2中的产品是在编织后,将材料在呈W形折叠的情况下进行充磁,其中X、Z两点为位于W形下侧的两个转折点,而Y点为位于W形中间上侧的转折点。其中Y点剩磁场磁通密度、X点剩磁场磁通密度、Z点剩磁场磁通密度分别为192mT、3mT、4mT。
实施例1-2
该织物态机器人所采用的未充磁的多根磁性纱线,所述纱线基材为聚丙烯(PP)纤维单丝拧成股线,其中掺杂的磁性颗粒为NdFeB微米粒子,粒径范围为30-70微米,所述磁性颗粒在所述磁性纱线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为45%,所述纱线的细度范围为70至110tex,所述纱线的强度范围为95-105MPa,所述纱线的弹性模量范围为1-5GPa。将上述磁性纱线作为经纱,分别穿过在提花织布机上的纵框,再取部分相同磁性纱线作为纬纱,经过梭子穿过经纱的上下开口,得到特定提花图案的未充磁的磁性织物。
将未充磁的磁性织物裁剪为合适大小的条状织物,将材料在呈W形折叠的情况下进行充磁,放置于直径为5cm,深度为3cm的圆柱型充磁台内腔中。内腔外有充磁线圈,在10ms内,1900V电压作用下可以为内腔提供中心强度为3T竖直向上的瞬间磁场。磁性织物在充磁台内腔中被瞬间充磁到磁饱和强度。充磁方向为N极竖直向上,得到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充磁脉冲磁场强度为3T。所得产品其中Y点剩磁场磁通密度、X点剩磁场磁通密度、Z点剩磁场磁通密度分别为181mT、8mT、11mT。
实施例1-3
该织物态机器人所采用的未充磁的多根磁性纱线,所述纱线基材为聚丙烯(PP)纤维单丝拧成股线,其中掺杂的磁性颗粒为NdFeB微米粒子,粒径范围为5-30微米,所述磁性颗粒在所述磁性纱线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为50%,所述纱线的细度范围为80至130tex,所述纱线的强度范围为105-120MPa,所述纱线的弹性模量范围为4-12GPa。将上述磁性纱线作为经纱,分别穿过在提花织布机上的纵框,再取部分相同磁性纱线作为纬纱,经过梭子穿过经纱的上下开口,得到特定提花图案的未充磁的磁性织物。
将未充磁的磁性织物裁剪为合适大小的条状织物,将材料在呈W形折叠的情况下进行充磁,放置于直径为5cm,深度为3cm的圆柱型充磁台内腔中。内腔外有充磁线圈,在10ms内,1900V电压作用下可以为内腔提供中心强度为3T竖直向上的瞬间磁场。磁性织物在充磁台内腔中被瞬间充磁到磁饱和强度。充磁方向为N极竖直向上,得到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充磁脉冲磁场强度为3T。其中Y点剩磁场磁通密度、X点剩磁场磁通密度、Z点剩磁场磁通密度分别为189mT、6mT、6mT。
实施例1-4
该织物态机器人所采用的未充磁的多根磁性纱线,所述纱线基材为聚丙烯(PP)纤维单丝拧成股线,其中掺杂的磁性颗粒为NdFeB微米粒子,粒径范围为80-120微米,所述磁性颗粒在所述磁性纱线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为30%,所述纱线的细度范围为120至180tex,所述纱线的强度范围为180-200MPa,所述纱线的弹性模量范围为70-90GPa。将上述磁性纱线作为经纱,分别穿过在提花织布机上的纵框,再取部分相同磁性纱线作为纬纱,经过梭子穿过经纱的上下开口,得到特定提花图案的未充磁的磁性织物。
将未充磁的磁性织物裁剪为合适大小的条状织物,将材料在呈W形折叠的情况下进行充磁,放置于直径为5cm,深度为3cm的圆柱型充磁台内腔中。内腔外有充磁线圈,在10ms内,1900V电压作用下可以为内腔提供中心强度为3T竖直向上的瞬间磁场。磁性织物在充磁台内腔中被瞬间充磁到磁饱和强度。充磁方向为N极竖直向上,得到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充磁脉冲磁场强度为3T。其中Y点剩磁场磁通密度、X点剩磁场磁通密度、Z点剩磁场磁通密度分别为170mT、19mT、22mT。
实施例1-5
该织物态机器人所采用的未充磁的多根磁性纱线,所述纱线基材为聚丙烯(PP)纤维单丝拧成股线,其中掺杂的磁性颗粒为NdFeB微米粒子,粒径范围为70-100微米,所述磁性颗粒在所述磁性纱线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为40%,所述纱线的细度范围为150至220tex,所述纱线的强度范围为350-420MPa,所述纱线的弹性模量范围为130-150GPa。将上述磁性纱线作为经纱,分别穿过在提花织布机上的纵框,再取部分相同磁性纱线作为纬纱,经过梭子穿过经纱的上下开口,得到特定提花图案的未充磁的磁性织物。
将未充磁的磁性织物裁剪为合适大小的条状织物,将材料在呈W形折叠的情况下进行充磁,放置于直径为5cm,深度为3cm的圆柱型充磁台内腔中。内腔外有充磁线圈,在10ms内,1900V电压作用下可以为内腔提供中心强度为3T竖直向上的瞬间磁场。磁性织物在充磁台内腔中被瞬间充磁到磁饱和强度。充磁方向为N极竖直向上,得到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充磁脉冲磁场强度为3T。其中Y点剩磁场磁通密度、X点剩磁场磁通密度、Z点剩磁场磁通密度分别为172mT、14mT、11mT。
实施例1-6
该织物态机器人所采用的未充磁的多根磁性纱线,所述纱线基材为聚丙烯(PP)纤维单丝拧成股线,其中掺杂的磁性颗粒为NdFeB微米粒子,粒径范围为190-220微米,所述磁性颗粒在所述磁性纱线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为20%,所述纱线的细度范围为320至350tex,所述纱线的强度范围为660-720MPa,所述纱线的弹性模量范围为180-190GPa。将上述磁性纱线作为经纱,分别穿过在提花织布机上的纵框,再取部分相同磁性纱线作为纬纱,经过梭子穿过经纱的上下开口,得到特定提花图案的未充磁的磁性织物。
将未充磁的磁性织物裁剪为合适大小的条状织物,将材料在呈W形折叠的情况下进行充磁,放置于直径为5cm,深度为3cm的圆柱型充磁台内腔中。内腔外有充磁线圈,在10ms内,1900V电压作用下可以为内腔提供中心强度为3T竖直向上的瞬间磁场。磁性织物在充磁台内腔中被瞬间充磁到磁饱和强度。充磁方向为N极竖直向上,得到织物态磁控机器人。充磁脉冲磁场强度为3T。其中Y点剩磁场磁通密度、X点剩磁场磁通密度、Z点剩磁场磁通密度分别为161mT、21mT、24mT。
实施例2.对实施例1中制备的织物态磁控机器人进行操控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钕磁铁或电磁线圈系统产生的驱动磁场对如图2所示的织物态机器人进行操控展示:
自形变:将织物态机器人水平置于非磁性平面上,在大小为100mT、方向垂直向上的均匀磁场作用下,由于磁矩作用,织物态机器人的剩磁场方向趋于驱动磁场方向,织物态机器人在静磁场作用下呈现为“W”形状;将磁场大小不变,方向变为垂直向下,织物态机器人在静磁场作用下逐渐变为“M”形状。
爬行:将织物态机器人水平置于非磁性平面上,在大小为100mT、方向垂直向下的均匀磁场作用下,织物态机器人在静磁场作用下呈现为“M”形状,将磁场方向向运动方向进行倾斜45°,由于磁矩作用,织物态机器人及其重心也会向运动方向进行倾斜,接触面只留有运动方向上最前的区域;将静磁场替换为方向在垂直到倾斜45°的振荡周期磁场(磁场大小在方向为垂直时最大,方向为倾斜45°时为0,最大磁场大小为100mT),织物态机器人会随着磁场的周期振荡形成重心抬高、前倾、重心降低的周期动作,即爬行。
货物运送:在爬行模式的磁场刺激下,在织物态机器人“M”形状的中间放上一块非磁聚合物材料,将振荡周期磁场刺激的最小磁场大小变为10mT,利用爬行模式进行货物运送;同时,可将货物夹取在织物态机器人“M”形状的臂间,在大小为100mT、方向在运动方向垂直平面内旋转的周期变化磁场作用下,织物态机器人随着驱动磁场方向产生滚动,形成货物运动。
实施例3.利用方法(二)制备织物态磁控机器人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方法二制备织物态磁控机器人。此方法可以简单归纳为“先充磁、后编织”法。该织物态机器人所采用的磁性纱线,所述纱线基材为聚氨酯(PU)纤维单丝拧成股线,其中掺杂的磁性颗粒为NdFeB微米粒子。织物中共包含三种掺杂浓度的磁性纱线,纱线中磁性颗粒掺杂比重分别为20wt.%、50wt.%、70wt.%。三种磁性纱线细度分别为30tex、80tex、190tex。三种纱线掺杂NdFeB微米粒子的粒径范围分别为5-20μm、70-90μm、150-170μm首先,对磁性纱线进行充磁,取不同浓度的未充磁的磁性纱线,分别垂直或水平固定在直径为5cm,深度为3cm的圆柱型充磁台内腔中。内腔外有充磁线圈,在1900V、10ms的瞬间可以为内腔提供中心强度为3T竖直向上的瞬间磁场。磁性纱线在充磁台内腔中被瞬间充磁到磁饱和强度。纱线的充磁方向为N极竖直向上,纱线充磁后的剩磁磁场强度与纱线所含的钕铁硼磁粉含量正相关。
然后对纱线、纤维进行编织。将上述磁性纱线作为经纱,通过提花织机的综框。取上述磁性纱线作为纬纱,在设定编织逻辑下通过设置纺织装置开口机构的开口顺序,进行编织,得到在如图3所示的剩磁场方向及大小各向异性的织物态机器人。
由于我们的目的是得到在编织后剩磁场的磁力线方向如图3所示的织物,为此,需要对各个经线、纬线及其轴向位置进行编号,将纱线按照定义的磁力线方向由胶带垂直、水平或倾斜于充磁磁场方向地固定在充磁台腔体中,从而按照图3定义的磁力线方向对纱线进行充磁,将充磁结束后得到的具有磁性的纱线在编织机中按照定义进行编织。由图3可见,最终得到了整体呈矩形的、四周的磁力线方向由箭头进行表示的磁控织物。
实施例4.对实施例3制备得到的织物态机器人进行运动操控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钕磁铁或电磁线圈系统产生的驱动磁场对如图3所示的织物态机器人进行操控展示:
自形变:将织物态机器人水平置于非磁性平面上,在大小为100mT、方向垂直向下的均匀磁场作用下,由于磁矩作用,织物态机器人的剩磁场方向趋于驱动磁场方向,织物态机器人的四个角会立起,中心部分会进行折叠。
跳跃:将织物态机器人水平置于非磁性平面上,初始磁场方向为垂直向上,大小为100mT,织物态机器人此时保持四角向上,中心折叠的形状。在10ms瞬间给予一个200mT大小、方向垂直向下的磁场刺激,织物态机器人在10ms的剩磁场形成的瞬间力矩的作用下会产生四角立起与中心反向收缩,由于磁场大小相对较大,跳跃前的接触面会形成织物与非磁性平面的弹性碰撞,促使织物态机器人形成跳跃动作。
爬行:将织物态机器人水平置于非磁性平面上,在方向在垂直到倾斜45°的振荡周期磁场(磁场大小在方向为垂直时最大,方向为倾斜45°时为0,最大磁场大小为100mT)作用下,织物态机器人会随着磁场的周期振荡形成重心抬高、前倾、重心降低的周期动作,即爬行。
实施例5.利用方法(二)制备3D织物态磁控机器人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一种3D织物态机器人的制备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磁性纤维/纱线同实施例3,区别在于本实施例利用3D立体编织技术构建3D织物态磁控机器人。
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将一部分磁性纱线作为Z纱,利用Z纱在经纱上下交织对经纱、纬纱层进行结合,得到剩磁场大小及方向各向异性的3D织物态磁控机器人。
实施例6.对织物态机器人运动行为监测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对织物态机器人运动行为监测的方法。
在本实施例中,在织物态机器人的下方,放置带有集成金属线圈的织物,织物中的集成金属线圈通过刺绣的方式,固定在织物表面或内部。当织物态机器人在外界磁场控制下,经过集成金属线圈时,金属线圈内磁通量发生变化,线圈中产生感应电流,检测感应电流的变化;在本应用场景中,需对比试验,在未放置织物态机器人的带有集成线圈的织物上方,以相同方式通过外界磁场。对比两种方式在集成线圈内产生的感应电流,得到仅在织物态机器人经过金属线圈时产生的感应电流,进而对运动中的织物态机器人的行为进行检测。

Claims (10)

1.一种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纱线包括:
纱线基材,所述纱线基材包括一根、两根或多根纱线单丝;和
磁性颗粒,所述磁性颗粒分散在所述纱线基材中,所述磁性颗粒充磁后具有一定的剩磁场朝向,所述磁性颗粒在所述磁性纱线中所占的质量百分数为1-7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基材选自由下述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聚丙烯(PP)纤维、聚乙烯醇(PVA)纤维、聚氯乙烯(PVC)纤维、聚氨酯(PU)纤维、聚酯(PES)纤维、聚乙烯(PE)纤维、聚酰胺(PA)纤维、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纤维、聚偏氟乙烯(PVDF)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ET)纤维、聚苯乙烯(PS)纤维、聚丙烯腈(PAN)纤维、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纤维、聚乙二醇(PEG)纤维、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酯(PTT)纤维、棉纤维、粘胶纤维、苎麻纤维、汉麻纤维、羊毛纤维、芳纶纤维、聚酰亚胺纤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基材的形态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纱线单丝相互独立、纱线单丝拧成股线、纱线单丝相互盘绕、层级结构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颗粒选自如下的至少一种:超顺磁性颗粒、顺磁性颗粒或铁磁性颗粒。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颗粒的材料选自由下述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金属、金属氧化物、金属合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颗粒的材料选自由下述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钕铁硼合金、钐钴合金、铁、钴、镍、四氧化三铁、三氧化二铁、镍钴合金、铁钴合金,最优选为钕铁硼永磁颗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性颗粒的粒径为0.03-250μm,最优选的,为20-35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的细度范围为30-650tex。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的强度范围为30-1000MPa。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性纱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纱线的弹性模量范围为1-200GPa。
CN202010304890.0A 2020-04-17 2020-04-17 磁性纱线、磁性织物、磁控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5011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4890.0A CN111501149A (zh) 2020-04-17 2020-04-17 磁性纱线、磁性织物、磁控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
PCT/CN2021/088134 WO2021209068A1 (zh) 2020-04-17 2021-04-19 磁性纱线、磁性织物、磁控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4890.0A CN111501149A (zh) 2020-04-17 2020-04-17 磁性纱线、磁性织物、磁控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501149A true CN111501149A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674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04890.0A Pending CN111501149A (zh) 2020-04-17 2020-04-17 磁性纱线、磁性织物、磁控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1501149A (zh)
WO (1) WO2021209068A1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6645A (zh) * 2021-05-28 2021-08-31 清华大学 一种柔性微型磁控机器人跳跃动态的分析方法
WO2021209068A1 (zh) * 2020-04-17 2021-10-21 华中科技大学 磁性纱线、磁性织物、磁控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99887A (zh) * 2021-09-16 2021-12-17 湖南大学 一种磁响应仿生爬行软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84065A (zh) * 2021-12-27 2022-04-0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磁性液体/弹性多孔织物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323080A (zh) * 2021-11-15 2022-04-1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磁性纳米纤维素基的可降解柔性运动传感器及其制备
CN114603545A (zh) * 2022-03-07 2022-06-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磁驱动人工肌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44994A (zh) * 2022-06-29 2022-09-13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发电复合纤维、制法及其应用
CN117226806A (zh) * 2023-09-26 2023-12-15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集群磁控微纳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
CN117429528B (zh) * 2023-12-06 2024-03-19 浙江大学 一种磁驱软体爬杆机器人及植物生理信息感知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1707A (zh) * 2003-05-19 2006-06-21 东丽株式会社 磁场响应性及导电性优良的纤维及由该纤维构成的制品
CN106000116A (zh) * 2016-05-23 2016-10-12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硬磁特性的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6213592A (zh) * 2016-08-29 2016-12-14 浙江惠侬丝针织内衣有限公司 一种柔软性好的磁疗内衣加工方法及内衣结构
JP2017101361A (ja) * 2015-12-03 2017-06-08 ユニプラス滋賀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系着磁性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ポリアミド系着磁性布帛
CN110216667A (zh) * 2019-06-26 2019-09-1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磁控软体机器人的可控磁化系统
CN110869883A (zh) * 2017-06-26 2020-03-06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柔性磁致动器
CN110973722A (zh) * 2019-12-27 2020-04-10 海澜之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磁疗功能的香型羊毛袜及其制备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2050928A2 (en) * 2010-09-28 2012-04-19 The Regents Of Th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Fuel-free nanowire motors
CN111501149A (zh) * 2020-04-17 2020-08-07 华中科技大学 磁性纱线、磁性织物、磁控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91707A (zh) * 2003-05-19 2006-06-21 东丽株式会社 磁场响应性及导电性优良的纤维及由该纤维构成的制品
JP2017101361A (ja) * 2015-12-03 2017-06-08 ユニプラス滋賀株式会社 ポリアミド系着磁性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ならびにポリアミド系着磁性布帛
CN106000116A (zh) * 2016-05-23 2016-10-12 武汉纺织大学 一种硬磁特性的纳米纤维膜的制备方法
CN106213592A (zh) * 2016-08-29 2016-12-14 浙江惠侬丝针织内衣有限公司 一种柔软性好的磁疗内衣加工方法及内衣结构
CN110869883A (zh) * 2017-06-26 2020-03-06 微软技术许可有限责任公司 柔性磁致动器
CN110216667A (zh) * 2019-06-26 2019-09-10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磁控软体机器人的可控磁化系统
CN110973722A (zh) * 2019-12-27 2020-04-10 海澜之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磁疗功能的香型羊毛袜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EE DUCK WEON ET AL.: "Magnetic torsional actuation of carbon nanotube yarn artificial muscl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
LI DING ET AL.: "Magnetic/conductive composite fibre: A multifunctional strain sensor with magnetically driven property", 《COMPOSITES PART A:APPLIED SCIENCE AND MANUFACTURING》 *
王海涛等: "软体机器人研究进展", 《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09068A1 (zh) * 2020-04-17 2021-10-21 华中科技大学 磁性纱线、磁性织物、磁控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
CN113326645A (zh) * 2021-05-28 2021-08-31 清华大学 一种柔性微型磁控机器人跳跃动态的分析方法
CN113799887A (zh) * 2021-09-16 2021-12-17 湖南大学 一种磁响应仿生爬行软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23080A (zh) * 2021-11-15 2022-04-12 华中科技大学 一种磁性纳米纤维素基的可降解柔性运动传感器及其制备
CN114284065A (zh) * 2021-12-27 2022-04-05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磁性液体/弹性多孔织物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284065B (zh) * 2021-12-27 2023-01-06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磁性液体/弹性多孔织物复合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4603545A (zh) * 2022-03-07 2022-06-10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磁驱动人工肌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CN114603545B (zh) * 2022-03-07 2023-11-24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磁驱动人工肌肉纤维及其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1209068A1 (zh) 2021-10-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501149A (zh) 磁性纱线、磁性织物、磁控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
Liu et al. A review of smart electrospun fibers toward textiles
CN110382759B (zh) 用于操纵材料的装置和方法
CN105003405A (zh) 卷曲和非卷曲加捻纳米纤维纱线及聚合物纤维扭转和拉伸驱动器
Buckner et al. Functional fibers for robotic fabrics
Pyo et al. All-textile wearable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using pile-embroidered fibers for enhancing output power
TW200427881A (en) Fiber excellent in magnetic field response and conductivity and product made therefrom
Khalil et al. Sperm-shaped magnetic microrobots: Fabrication using electrospinning, modeling, and characterization
CN112659106A (zh) 一种磁性软体机器人的驱动方法及系统
Fu et al. Recent process of multimode stimuli-responsive flexible composites based on magnetic particles filled polymers: characteristics, mechanism and applications
WO2019063450A1 (en)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KNITTED LOOP TYPE PRODUCTS
Sun et al. Assembly of alginate microfibers to form a helical structure using micromanipulation with a magnetic field
Moradi et al. Simultaneous FDM 4D printing and magnetizing of iron-filled polylactic acid polymers
Diller et al. Magnetic hysteresis for multi-state addressable magnetic microrobotic control
Roskov et al. Magnetic field-induced alignment of nanoparticles in electrospun microfibers
JPH07197311A (ja) 磁性繊維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60151939A1 (en) Magnetically controlled casting process for multistructural materials
Hamed et al. Realization of a soft microrobot with multiple flexible flagella
CN114654489A (zh) 一种基于混合磁场的抓取机器人驱动装置及方法
EP3980591B1 (en) Magnetic fabric for molding applications
Stroe et al. An overview on nanomaterials with magnetic properties used in the textile sector
JPH05222647A (ja) 磁性を有する布帛
Pivetal et al. Trapping of Magnetically‐Labelled Liposomes on Flat Micro‐Patterned Hard Magnetic Films
CN104963078A (zh) 一种管状多层多轴向经编机
JP2788106B2 (ja) 磁性布帛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