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9254A - 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剂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剂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9254A
CN111499254A CN202010307918.6A CN202010307918A CN111499254A CN 111499254 A CN111499254 A CN 111499254A CN 202010307918 A CN202010307918 A CN 202010307918A CN 111499254 A CN111499254 A CN 1114992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agulant
parts
water
concrete
sodiu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0791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彦英
王瑞慧
陈楚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Zhonglin Architectural Garden Enginee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Zhonglin Architectural Garde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Zhonglin Architectural Garden Enginee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Zhonglin Architectural Garden Enginee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0791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992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992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92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40/00Processes, in general, for influencing or modifying the properties of mortars, concrete or artificial stone compositions, e.g. their setting or hardening ability
    • C04B40/0028Aspects relating to the mixing step of the mortar preparation
    • C04B40/0039Premixtures of ingredi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Treatment Of Sludg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混凝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原料配方称取,通过建筑工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制作的再生原料,然后将氟硅酸镁、水解聚丙烯酰胺、偏铝酸钠、硫酸镁、氟硅酸铝、磷酸钠、碱金属硅酸盐、壳聚糖、石灰乳加入混合机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物一备用;将硅酸钠、硅酸钾、碳酸钾、二异丙醇胺、增稠剂、缓凝剂、水和S6中制得的再生原料加入另一混合机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二备用;将混合物一加入S8制得的混合溶液二,使其充分混合得到混凝剂溶液;将混凝剂溶液放入高温烘箱内干燥,将水分排出制得粉饼状的混凝剂;将粉饼装的混凝剂破碎、研磨并过筛后制得具有高强度抗裂强度和坍落度的混凝剂。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剂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凝剂制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剂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的不断加大,越来越多的工程要求在有限的工期内竣工,这就需要加入混凝土混凝剂以加快水泥水化、缩短脱模和养护时间,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节约混凝土施工成本。此外,在预制构件生产过程中,混凝剂的使用亦可缩短混凝土蒸养时间甚至免蒸养,降低成本,提高模具周转速率,从而提高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率。
目前,现有的混凝剂的功能单一,无法同时具有较好的抗裂强度、混凝高效和抗坍落的功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剂的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配方称取,按重量份计包括:建筑工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制作的再生原料30-50份、偏铝酸钠0.1-1份、硫酸镁2-6份、氟硅酸镁3-7份、氟硅酸铝12-20份、硅酸钠1-3份、硅酸钾1-2份、磷酸钠1-2份、碱金属硅酸盐0.5-1.5份、水解聚丙烯酰胺1-4份、二异丙醇胺1-5份、增稠剂2-10份、壳聚糖0.01-0.5份、石灰乳0.7-2份、缓凝剂1-4份、催化剂0.2-2.5份,余量为水;
S2:制作再生原料,先将收集到的废弃混凝土加入破碎筛选一体机,将混凝土初步破碎过筛,使得混凝土和砂石、杂草、矿渣等杂质分离;
S3:将过筛后的混凝土加入反应釜,向反应釜中加入混凝土沉淀用水,并将水和混凝土搅拌均匀后静置1-2小时;
S4:将反应釜内沉淀后的淤泥中的水抽出,启动反应釜对淤泥持续搅拌并对反应釜进行加温,使得淤泥中的水分蒸发排出,对淤泥进行干燥提纯;
S5:将S4中得到的干燥淤泥块放入高温炉再次高温煅烧蒸发水分;
S6:将S5中煅烧后的泥块取出并置入水冷装置冷却后再次放入精细破碎机并精细研磨过筛作为再生原料备用;
S7:将S1中的氟硅酸镁、水解聚丙烯酰胺、偏铝酸钠、硫酸镁、氟硅酸铝、磷酸钠、碱金属硅酸盐、壳聚糖、石灰乳加入混合机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物一备用;
S8:S1中的硅酸钠、硅酸钾、碳酸钾、二异丙醇胺、增稠剂、缓凝剂、水和S6中制得的再生原料加入另一混合机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二备用;
S9:将S7中制得的混合物一加入S8制得的混合溶液二,使其充分混合得到混凝剂溶液;
S10:将S9中得到的混凝剂溶液放入高温烘箱内干燥,将水分排出制得粉饼状的混凝剂;
S11:将粉饼装的混凝剂破碎、研磨并过筛后计量包装,即制得混凝剂。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缓凝剂的主要成分为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钙、磷酸和缓凝增强剂。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盐类或无机盐聚合物或有机类化合物的任意一种。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增稠剂为增稠增粘化剂、保水剂和部分矿物料复配组成。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增稠黏化剂的主要成分为硫化钠溶液。
作为本发明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S5中的高温煅烧温度为300-500℃,煅烧时间为1-1.5h。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提供的建筑工程用混凝剂制备方法通过以废弃混凝土加工制成混凝剂原料,节约能源,降低生产成本,且具有高强度的抗裂强度和坍落度,凝结耗时较短。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配方称取,按重量份计包括:建筑工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制作的再生原料40份、偏铝酸钠0.8份、硫酸镁4份、氟硅酸镁3份、氟硅酸铝14份、硅酸钠2份、硅酸钾1.2份、磷酸钠1.5份、碱金属硅酸盐0.7份、水解聚丙烯酰胺2份、二异丙醇胺2份、增稠剂6份、壳聚糖0.1份、石灰乳1份、缓凝剂1.5份、催化剂1.3份,余量为水;
S2:制作再生原料,先将收集到的废弃混凝土加入破碎筛选一体机,将混凝土初步破碎过筛,使得混凝土和砂石、杂草、矿渣等杂质分离;
S3:将过筛后的混凝土加入反应釜,向反应釜中加入混凝土沉淀用水,并将水和混凝土搅拌均匀后静置1-2小时;
S4:将反应釜内沉淀后的淤泥中的水抽出,启动反应釜对淤泥持续搅拌并对反应釜进行加温,使得淤泥中的水分蒸发排出,对淤泥进行干燥提纯;
S5:将S4中得到的干燥淤泥块放入高温炉再次高温煅烧蒸发水分;
S6:将S5中煅烧后的泥块取出并置入水冷装置冷却后再次放入精细破碎机并精细研磨过筛作为再生原料备用;
S7:将S1中的氟硅酸镁、水解聚丙烯酰胺、偏铝酸钠、硫酸镁、氟硅酸铝、磷酸钠、碱金属硅酸盐、壳聚糖、石灰乳加入混合机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物一备用;
S8:S1中的硅酸钠、硅酸钾、碳酸钾、二异丙醇胺、增稠剂、缓凝剂、水和S6中制得的再生原料加入另一混合机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二备用;
S9:将S7中制得的混合物一加入S8制得的混合溶液二,使其充分混合得到混凝剂溶液;
S10:将S9中得到的混凝剂溶液放入高温烘箱内干燥,将水分排出制得粉饼状的混凝剂;
S11:将粉饼装的混凝剂破碎、研磨并过筛后计量包装,即制得混凝剂。
缓凝剂的主要成分为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钙、磷酸和缓凝增强剂。
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盐类或无机盐聚合物或有机类化合物的任意一种。
作增稠剂为增稠增粘化剂、保水剂和部分矿物料复配组成。
增稠黏化剂的主要成分为硫化钠溶液。
S5中的高温煅烧温度为300-500℃,煅烧时间为1-1.5h。
实施例2:
S1:原料配方称取,按重量份计包括:建筑工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制作的再生原料34份、偏铝酸钠0.8份、硫酸镁4份、氟硅酸镁3.5份、氟硅酸铝15份、硅酸钠2份、硅酸钾1.2份、磷酸钠1.5份、碱金属硅酸盐0.9份、水解聚丙烯酰胺2.3份、二异丙醇胺2.3份、增稠剂8份、壳聚糖0.3份、石灰乳1.5份、缓凝剂2份、催化剂2份,余量为水;
S2:制作再生原料,先将收集到的废弃混凝土加入破碎筛选一体机,将混凝土初步破碎过筛,使得混凝土和砂石、杂草、矿渣等杂质分离;
S3:将过筛后的混凝土加入反应釜,向反应釜中加入混凝土沉淀用水,并将水和混凝土搅拌均匀后静置1-2小时;
S4:将反应釜内沉淀后的淤泥中的水抽出,启动反应釜对淤泥持续搅拌并对反应釜进行加温,使得淤泥中的水分蒸发排出,对淤泥进行干燥提纯;
S5:将S4中得到的干燥淤泥块放入高温炉再次高温煅烧蒸发水分;
S6:将S5中煅烧后的泥块取出并置入水冷装置冷却后再次放入精细破碎机并精细研磨过筛作为再生原料备用;
S7:将S1中的氟硅酸镁、水解聚丙烯酰胺、偏铝酸钠、硫酸镁、氟硅酸铝、磷酸钠、碱金属硅酸盐、壳聚糖、石灰乳加入混合机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物一备用;
S8:S1中的硅酸钠、硅酸钾、碳酸钾、二异丙醇胺、增稠剂、缓凝剂、水和S6中制得的再生原料加入另一混合机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二备用;
S9:将S7中制得的混合物一加入S8制得的混合溶液二,使其充分混合得到混凝剂溶液;
S10:将S9中得到的混凝剂溶液放入高温烘箱内干燥,将水分排出制得粉饼状的混凝剂;
S11:将粉饼装的混凝剂破碎、研磨并过筛后计量包装,即制得混凝剂。
缓凝剂的主要成分为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钙、磷酸和缓凝增强剂。
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盐类或无机盐聚合物或有机类化合物的任意一种。
作增稠剂为增稠增粘化剂、保水剂和部分矿物料复配组成。
增稠黏化剂的主要成分为硫化钠溶液。
S5中的高温煅烧温度为300-500℃,煅烧时间为1-1.5h。
实施例2与上述实施例材料、加工步骤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两者的配比不同。
实施例3:
S1:原料配方称取,按重量份计包括:建筑工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制作的再生原料40份、偏铝酸钠0.8份、硫酸镁4份、氟硅酸镁5份、氟硅酸铝15份、硅酸钠2份、硅酸钾1.2份、磷酸钠1.5份、碱金属硅酸盐1.2份、水解聚丙烯酰胺2.9份、二异丙醇胺3份、增稠剂8份、壳聚糖0.4份、石灰乳1.5份、缓凝剂3份、催化剂2份,余量为水;
S2:制作再生原料,先将收集到的废弃混凝土加入破碎筛选一体机,将混凝土初步破碎过筛,使得混凝土和砂石、杂草、矿渣等杂质分离;
S3:将过筛后的混凝土加入反应釜,向反应釜中加入混凝土沉淀用水,并将水和混凝土搅拌均匀后静置1-2小时;
S4:将反应釜内沉淀后的淤泥中的水抽出,启动反应釜对淤泥持续搅拌并对反应釜进行加温,使得淤泥中的水分蒸发排出,对淤泥进行干燥提纯;
S5:将S4中得到的干燥淤泥块放入高温炉再次高温煅烧蒸发水分;
S6:将S5中煅烧后的泥块取出并置入水冷装置冷却后再次放入精细破碎机并精细研磨过筛作为再生原料备用;
S7:将S1中的氟硅酸镁、水解聚丙烯酰胺、偏铝酸钠、硫酸镁、氟硅酸铝、磷酸钠、碱金属硅酸盐、壳聚糖、石灰乳加入混合机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物一备用;
S8:S1中的硅酸钠、硅酸钾、碳酸钾、二异丙醇胺、增稠剂、缓凝剂、水和S6中制得的再生原料加入另一混合机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二备用;
S9:将S7中制得的混合物一加入S8制得的混合溶液二,使其充分混合得到混凝剂溶液;
S10:将S9中得到的混凝剂溶液放入高温烘箱内干燥,将水分排出制得粉饼状的混凝剂;
S11:将粉饼装的混凝剂破碎、研磨并过筛后计量包装,即制得混凝剂。
缓凝剂的主要成分为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钙、磷酸和缓凝增强剂。
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盐类或无机盐聚合物或有机类化合物的任意一种。
作增稠剂为增稠增粘化剂、保水剂和部分矿物料复配组成。
增稠黏化剂的主要成分为硫化钠溶液。
S5中的高温煅烧温度为300-500℃,煅烧时间为1-1.5h。
实施例3与上述实施例材料、加工步骤相同,不同之处在于两者的配比不同。
按实施例1-3中配比与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生物降解塑料袋,对其凝结耗时、抗裂强度和坍落度等方面进行测试,部分结果通过A、B、C、D进行评定,如下表所示:
样品 掺量/% 凝结耗时/min 抗裂强度 坍落度
实施例1 5 595 B B
实施例2 5 578 A B
实施例3 5 564 A A
由表中可以看出,按照实施例3中所述配比与制备方法所制得的生物降解塑料袋,在抗裂强度和坍落度方面效果较好,凝结耗时较短,且节能环保。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6)

1.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原料配方称取,按重量份计包括:建筑工程中产生的废弃混凝土制作的再生原料30-50份、偏铝酸钠0.1-1份、硫酸镁2-6份、氟硅酸镁3-7份、氟硅酸铝12-20份、硅酸钠1-3份、硅酸钾1-2份、磷酸钠1-2份、碱金属硅酸盐0.5-1.5份、水解聚丙烯酰胺1-4份、二异丙醇胺1-5份、增稠剂2-10份、壳聚糖0.01-0.5份、石灰乳0.7-2份、缓凝剂1-4份、催化剂0.2-2.5份,余量为水;
S2:制作再生原料,先将收集到的废弃混凝土加入破碎筛选一体机,将混凝土初步破碎过筛,使得混凝土和砂石、杂草、矿渣等杂质分离;
S3:将过筛后的混凝土加入反应釜,向反应釜中加入混凝土沉淀用水,并将水和混凝土搅拌均匀后静置1-2小时;
S4:将反应釜内沉淀后的淤泥中的水抽出,启动反应釜对淤泥持续搅拌并对反应釜进行加温,使得淤泥中的水分蒸发排出,对淤泥进行干燥提纯;
S5:将S4中得到的干燥淤泥块放入高温炉再次高温煅烧蒸发水分;
S6:将S5中煅烧后的泥块取出并置入水冷装置冷却后再次放入精细破碎机并精细研磨过筛作为再生原料备用;
S7:将S1中的氟硅酸镁、水解聚丙烯酰胺、偏铝酸钠、硫酸镁、氟硅酸铝、磷酸钠、碱金属硅酸盐、壳聚糖、石灰乳加入混合机混合搅拌均匀制得混合物一备用;
S8:S1中的硅酸钠、硅酸钾、碳酸钾、二异丙醇胺、增稠剂、缓凝剂、水和S6中制得的再生原料加入另一混合机混合均匀制得混合溶液二备用;
S9:将S7中制得的混合物一加入S8制得的混合溶液二,使其充分混合得到混凝剂溶液;
S10:将S9中得到的混凝剂溶液放入高温烘箱内干燥,将水分排出制得粉饼状的混凝剂;
S11:将粉饼装的混凝剂破碎、研磨并过筛后计量包装,即制得混凝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凝剂的主要成分为乙二胺四甲叉膦酸钠钙、磷酸和缓凝增强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的主要成分为无机盐类或无机盐聚合物或有机类化合物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剂为增稠增粘化剂、保水剂和部分矿物料复配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增稠黏化剂的主要成分为硫化钠溶液。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5中的高温煅烧温度为300-500℃,煅烧时间为1-1.5h。
CN202010307918.6A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剂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14992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7918.6A CN111499254A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剂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7918.6A CN111499254A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剂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9254A true CN111499254A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744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07918.6A Pending CN111499254A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剂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99254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9103A (zh) * 2001-02-12 2001-08-22 任晓波 快速混凝剂
CN101100361A (zh) * 2007-08-07 2008-01-0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低温低密度固井水泥浆
JP2014040359A (ja) * 2012-08-24 2014-03-06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セメント混和剤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セメント組成物
CN105645815A (zh) * 2015-12-31 2016-06-08 马鞍山清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方法及应用
CN108911603A (zh) * 2018-07-26 2018-11-30 上海石化安东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及其制备和施工工艺
CN110563378A (zh) * 2019-10-15 2019-12-13 竹鹏翔 一种高流动性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09103A (zh) * 2001-02-12 2001-08-22 任晓波 快速混凝剂
CN101100361A (zh) * 2007-08-07 2008-01-09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低温低密度固井水泥浆
JP2014040359A (ja) * 2012-08-24 2014-03-06 Nippon Paper Industries Co Ltd セメント混和剤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セメント組成物
CN105645815A (zh) * 2015-12-31 2016-06-08 马鞍山清净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垃圾焚烧飞灰的处理方法及应用
CN108911603A (zh) * 2018-07-26 2018-11-30 上海石化安东混凝土有限公司 一种大体积混凝土及其制备和施工工艺
CN110563378A (zh) * 2019-10-15 2019-12-13 竹鹏翔 一种高流动性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卢洪波: "《固体废物环境管理丛书 建筑垃圾处理与处置》", 30 November 2016, 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张彬: "《混凝土外加剂及其应用手册》", 30 November 2012, 天津大学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37936B (zh) 一种用磷石膏基胶凝材料固化黄磷炉渣生产免烧砖的方法
CN102515681B (zh) 以磷石膏为主原料生产加气砌块的方法
CN103641402B (zh) 一种用赤泥制备的免烧砖
CN103508689B (zh) 一种低成本制备α型半水石膏的方法及所制备的α型半水石膏及石膏砌块
CN107056115B (zh) 一种用于磷石膏基胶凝材料的促凝型早强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73736A (zh) 地砖陶瓷及其制备方法
CN103435319A (zh) 采用磷石膏制备的磷石膏基高强轻质砌块及其生产工艺
CN102351453B (zh) 水泥缓凝剂及利用半水磷石膏直接制备水泥缓凝剂的方法
CN102910852B (zh) 一种用于超硫酸盐水泥的促凝剂
CN103979807B (zh) 一种建筑垃圾再生高活性矿物掺合料及其制备
CN106517978A (zh) 一种以磷石膏水硬性复合胶凝材料为主的轻质保温砂浆
CN104326703A (zh) 一种多种工业固废复配制备发泡混凝土砌块的方法
CN104817338A (zh) 一种碱激发钢渣/矿渣轻质发泡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13996639A (zh) 一种钡渣和磷石膏协同无害化处理方法
CN106278102A (zh) 一种利用镍渣进行石膏增韧的方法及其制品
CN101234858A (zh) 磷石膏的改性方法及其应用
CN102964108B (zh) 泡沫沥青钢渣混合料及其制备方法
JP6765014B2 (ja) ゴミ浸出液を利用したセラミックス添加剤の調製方法
CN108147693A (zh) 一种利用有机胺调凝的无碱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499254A (zh) 一种建筑工程用混凝剂的制备方法
CN102173712A (zh) 磷石膏混凝土加气块
CN110550927A (zh) 一种工业尾气协同制备工业废石膏砂浆及毒性解决方法
CN107216103A (zh) 一种蒸压砖及其制备工艺
CN106495554A (zh) 一种稳定型无碱速凝剂的制备方法
CN111268988A (zh) 一种高耐水免煅烧磷石膏基边坡砌块材料及其制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