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98403A - 一种运输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运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98403A
CN111498403A CN202010270262.5A CN202010270262A CN111498403A CN 111498403 A CN111498403 A CN 111498403A CN 202010270262 A CN202010270262 A CN 202010270262A CN 111498403 A CN111498403 A CN 1114984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or
homogenizing
materials
discharge
suppo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026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查颖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Fengyaxuan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Fengyaxuan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Fengyaxuan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Fengyaxuan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Servic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7026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9840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984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98403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35/00Mechanical convey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5/00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5/30Methods or devices for filling or emptying bunkers, hoppers, tanks, or like containers, of interest apart from their use in particula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or their application in particular machines, e.g.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 B65G65/34Emptying devices
    • B65G65/40Devices for emptying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top
    • B65G65/42Devices for emptying otherwise than from the top using belt or chain convey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9/00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or device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9/04Spreading out the materials conveyed over the whole surface to be loaded; Trimming heaps of loose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69/00Auxiliary measures taken, or devices used, in connection with loading or unloading
    • B65G69/18Preventing escape of dust
    • B65G69/185Preventing escape of dust by means of non-sealed systems
    • B65G69/186Preventing escape of dust by means of non-sealed systems with aspiration mea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2201/00Indexing codes relating to handling devices, e.g. convey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product or load being conveyed or handled
    • B65G2201/04Bulk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运输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第一输送机上侧边上设置有第一轨道,第一轨道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第一滑块上连接有移动小车,移动小车靠近第一输送机一侧设置有出料斗,出料斗位于第一输送机上方,出料口一侧设置有均料部件,均料部件用于对放置在第一输送机上的物料进一步均料处理。本发明便于物料输送到第一输送机上,移动小车顺着第一轨道往第一输送机上输送物料,移动小车往第一输送机上定量输送物料,同时均料部件对放置在第一输送机上的物料进行均匀处理,使得第一输送机上的物料比较均化,提高了均料效果,同时还不影响原先输料的输送效率,相对现有技术提高了输送效率,实现物料的自动堆码、均化。

Description

一种运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运输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运输装置。
背景技术
在散装物料转运行业,矿仓内用来输送散装物料的设备基本上是可移动的运输装置,在卸料或转运散装物料过程中,散装物料中的粉尘会被扬起,从而对环境造成污染。为降低粉尘对环境带来的污染,就需对卸料时的周围环境进行除尘,传统的除尘方法是对矿仓内进行负压抽风,通过管道将含尘气流送入除尘站进行除尘,但是通过这种方式的不足在于抽风点与卸料点距离较远,需要的管道长,不仅投资多、占用空间多,不利于设备检修,而且除尘效果比较差;还有在运输装置对物料的运输时,卸料小车设定定量卸料,但是现实中,运输装置上运输的物料难以均化,均料效果差,且输送效率不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运输装置,以致力于解决背景技术中的全部问题或者之一。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运输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上侧边上设置有第一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连接有移动小车,所述移动小车靠近所述第一输送机一侧设置有出料斗,所述出料斗下端一侧设置有出料口,所述出料口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机上方,所述出料口一侧设置有均料部件,所述均料部件用于对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上的物料进一步均料处理。
可选的,所述出料口外侧设置有第二轨道,所述第二轨道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与所述均料部件连接,所述第二轨道的端部设置有第三电动伸缩推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推杆的伸缩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块。
可选的,所述均料部件包括固定架,所述固定架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均料筒和第二均料筒,所述固定架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一均料筒和所述第二均料筒均与所述转轴通过传送带传动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均料筒和所述第二均料筒之间设置有均料部件,所述均料部件包括与所述固定架铰接的搅拌板,所述搅拌板上开设有一字孔,所述固定架下端连接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圆盘,所述转动圆盘上偏心位置设置有偏心杆,所述偏心杆滑动设置在所述一字孔内。
可选的,所述搅拌板下端铰接有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包括多个链接搅拌杆,相邻的所述链接搅拌杆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可选的,所述移动小车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机,所述第一输送机与第二输送机关于所述移动小车对称设置。
可选的,所述出料斗的形状为W型,所述出料斗下端另一侧设置也有出料口,所述第二输送机上方设置所述出料口,所述出料斗内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端铰接有两个第一挡料板,两个所述第一挡料板关于所述支撑杆轴线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挡料板下端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推杆与所述支撑杆侧壁铰接,两个所述第一挡料板相对设置的所述出料斗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二挡料板,所述第二挡料板下端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推杆与所述支撑杆侧壁铰接。
可选的,所述移动小车下端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下端连接移动轮,所述第一输送机包括第一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下端中间位置通过升降支架连接有行走轮,所述升降支架与所述第一支架之间通过滚轮连接,所述第一支架的低位端部设置有万向轮,所述第一支架上一侧设置有电动滚筒,所述电动滚筒外侧传动连接有皮带,所述皮带下侧设置有托辊组。
可选的,所述托辊组包括沿所述第一支架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度槽形托辊、度过渡托辊和度过渡托辊。
可选的,所述出料斗内设置有吸风管,所述吸风管的一端连通有与所述出料斗内侧壁连接的吸风机,所述吸风管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伸出所述出料斗设置,所述连接管设置在所述出料口一侧,所述连接管下端连通有喇叭状吸料管
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发明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设置有移动小车、第一输送机和均料部件,在需要将移动小车内的物料输送到第一输送机上,移动小车顺着第一轨道往第一输送机上输送物料,移动小车往第一输送机上定量输送物料,同时均料部件对放置在第一输送机上的物料进行均匀处理,使得第一输送机上的物料比较均化,提高了均料效果,同时还不影响原先输料的输送效率,相对现有技术提高了输送效率,实现物料的自动堆码、均化。
2.本发明设置有第一轨道和第一滑块,便于在移动小车顺着第一轨道来回移动时便于控制均料部件移动,便于均料部件对物料更好的均化处理
3.本发明设置有均料部件、第一均料筒、第二均料筒、第一电机、传送带、均料组件、固定架、第二电机、搅拌板、链接搅拌杆、转动圆盘、偏心杆和一字孔,便于提高物料的均化效果,第一电机启动带动第一均料筒和第二均料筒对物料进行均匀摊平,提高物料的均化效果,第二电机启动带动,带动转动圆盘及其上连接的偏心杆转动,使得搅拌板左右摆动,便于对物料的进一步均化处理。
4.本发明设置有第一挡料板、第二挡料板、支撑杆、第一电动伸缩推杆和第二电动伸缩推杆,便于提高物料的均化效果,可以有效防止物料下流输出过快,调节了下料速率,保证在物料的均化同时提高物料输出效率,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在物料下流输出过快时,第二电动伸缩推杆伸长使得第二挡料板和/或第一电动伸缩推杆伸长使得支撑起第一挡料板,便于减缓物料下流速率,保证了一定的均化率,在在物料下流输出过快时,第二电动伸缩推杆收缩使得第二挡料板和/或第一电动伸缩推杆收缩使得收起第一挡料板,便于增加物料下流速率,保证了一定的均化率。
5.本发明设置有吸风机、U型吸风管、连接管、过滤网和筛网,便于在散装物料中的粉尘会被扬起时吸收扬起的粉尘,降低粉尘对环境进行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运输装置实施例的第一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运输装置实施例的第二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运输装置实施例的均料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运输装置实施例的均料部件的内部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移动小车1,第一输送机2,第二输送机3,行走轮4,滚轮5,万向轮6,第一支架7,升降支架8,电动滚筒9,皮带10,托辊组11,出料斗12,第一挡料板13,第二挡料板14,支撑杆15,第一电动伸缩推杆16,第二电动伸缩推杆17,第一轨道18,第二轨道19,出料口20,第一滑块21,第二滑块22,均料部件23,第一均料筒24,第二均料筒25,第一电机26,传送带27,均料组件28,固定架29,第二电机30,搅拌板31,链接搅拌杆32,转动圆盘33,偏心杆34,一字孔35,吸风机36,吸风管37,连接管38,筛网3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使用“第一”和“第二”的表述均是为了区分两个相同名称非相同的实体或者非相同的参量,可见“第一”“第二”仅为了表述的方便,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实施例的限定,后续实施例对此不再一一说明。
一种运输装置,包括第一输送机2,所述第一输送机2上侧边上设置有第一轨道18,所述第一轨道18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1,所述第一滑块21上连接有移动小车1,所述移动小车1靠近所述第一输送机2一侧设置有出料斗12,所述出料斗12下端一侧设置有出料口20,所述出料口20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机2上方,所述出料口20一侧设置有均料部件23,所述均料部件23用于对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2上的物料进一步均料处理,在需要将移动小车1内的物料输送到第一输送机2上,移动小车1顺着第一轨道18往第一输送机2上输送物料,移动小车1往第一输送机2上定量输送物料,同时均料部件23对放置在第一输送机2上的物料进行均匀处理,使得第一输送机2上的物料比较均化,提高了均料效果,同时还不影响原先输料的输送效率,相对现有技术提高了输送效率。
为了便于在移动小车1顺着第一轨道18来回移动时便于控制均料部件23移动,便于均料部件23对物料更好的均化处理,所述出料口20外侧设置有第二轨道19,所述第二轨道19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2,所述第二滑块22与所述均料部件23连接,所述第二轨道19的端部设置有第三电动伸缩推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推杆的伸缩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块22,在移动小车1的移动方向与第一输送机2的传输方向相同时,例如同时向右侧移动,此时均料部件23相对于位于出料口左侧,在移动小车1的移动方向与第一输送机2的传输方向相反时,例如移动小车1向左方移动,第一输送机2向右方移动,此时需要调节均料部件23的位置,第三电动伸缩推杆伸长带动第二滑块22滑动,使得均料部件23相对于位于出料口右侧,便于在移动小车1顺着第一轨道18来回移动时便于控制均料部件23移动,提高了物料的均化效果。
为了便于提高物料的均化效果,所述均料部件23包括固定架29,所述固定架29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均料筒24和第二均料筒25,所述固定架29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6,所述第一电机26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一均料筒24和所述第二均料筒25均与所述转轴通过传送带27传动连接,第一电机26启动带动第一均料筒24和第二均料筒25对物料进行均匀摊平,提高物料的均化效果。
为了便于进一步提高物料的均化效果,所述第一均料筒24和所述第二均料筒25之间设置有均料部件23,所述均料部件23包括与所述固定架29铰接的搅拌板31,所述搅拌板31上开设有一字孔35,所述固定架29下端连接有第二电机30,所述第二电机30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圆盘33,所述转动圆盘33上偏心位置设置有偏心杆34,所述偏心杆34滑动设置在所述一字孔35内,所述搅拌板31下端铰接有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包括多个链接搅拌杆32,相邻的所述链接搅拌杆32之间通过铰链连接,第二电机30启动带动,带动转动圆盘33及其上连接的偏心杆34转动,使得搅拌板31左右摆动,便于对物料的均化处理。
为了便于加快提高物料的输送速率,所述移动小车1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机3,所述第一输送机2与第二输送机3关于所述移动小车1对称设置。
为了便于提高物料的均化效果,可以有效防止物料下流输出过快,调节了下料速率,保证在物料的均化同时提高物料输出效率,提高了产品的成品率,所述出料斗12的形状为W型,所述出料斗12下端另一侧设置也有出料口20,所述第二输送机3上方设置所述出料口20,所述出料斗12内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上端铰接有两个第一挡料板13,两个所述第一挡料板13关于所述支撑杆15轴线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挡料板13下端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推杆16与所述支撑杆15侧壁铰接,两个所述第一挡料板13相对设置的所述出料斗12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二挡料板14,所述第二挡料板14下端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推杆17与所述支撑杆15侧壁铰接,在物料下流输出过快时,第二电动伸缩推杆17伸长使得第二挡料板14和/或第一电动伸缩推杆16伸长使得支撑起第一挡料板13,便于减缓物料下流速率,保证了一定的均化率,在在物料下流输出过快时,第二电动伸缩推杆17收缩使得第二挡料板14和/或第一电动伸缩推杆16收缩使得收起第一挡料板13,便于增加物料下流速率,保证了一定的均化率。
为了便于第一输送机2输送不同高度的物料,所述移动小车1下端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下端连接移动轮,所述第一输送机2包括第一支架7,所述第一支架7下端中间位置通过升降支架8连接有行走轮4,所述升降支架8与所述第一支架7之间通过滚轮5连接,所述第一支架7的低位端部设置有万向轮6,所述第一支架7上一侧设置有电动滚筒9,所述电动滚筒9外侧传动连接有皮带10,所述皮带10下侧设置有托辊组11,所述托辊组11包括沿所述第一支架7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30度槽形托辊、25度过渡托辊和15度过渡托辊。
为了便于在散装物料中的粉尘会被扬起时吸收扬起的粉尘,降低粉尘对环境进行污染,所述出料斗12内设置有吸风管37,所述吸风管37的一端连通有与所述出料斗12内侧壁连接的吸风机36,所述吸风管37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管38,所述连接管38伸出所述出料斗12设置,所述连接管38设置在所述出料口20一侧,所述连接管38下端连通有喇叭状吸料管,吸风管37的一端通过过滤网与所述连接管38连通,所述吸风管37下侧面设置有筛网39,筛网39的设置便于吸收的粉尘掉落到出料斗12中。
在需要将移动小车内的物料输送到第一输送机上,移动小车顺着第一轨道往第一输送机上输送物料,移动小车往第一输送机上定量输送物料,同时均料部件对放置在第一输送机上的物料进行均匀处理,使得第一输送机上的物料比较均化,提高了均料效果,同时还不影响原先输料的输送效率,相对现有技术提高了输送效率,实现物料的自动堆码、均化,实现物料的自动堆码、均化,第一电机启动带动第一均料筒和第二均料筒对物料进行均匀摊平,提高物料的均化效果,第二电机启动带动,带动转动圆盘及其上连接的偏心杆转动,使得搅拌板左右摆动,便于对物料的进一步均化处理,在物料下流输出过快时,第二电动伸缩推杆伸长使得第二挡料板和/或第一电动伸缩推杆伸长使得支撑起第一挡料板,便于减缓物料下流速率,保证了一定的均化率,在在物料下流输出过快时,第二电动伸缩推杆收缩使得第二挡料板和/或第一电动伸缩推杆收缩使得收起第一挡料板,便于增加物料下流速率,保证了一定的均化率,在物料输送中,其中的粉尘被扬起时吸风机吸收扬起的粉尘。
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以上任何实施例的讨论仅为示例性的,并非旨在暗示本公开的范围(包括权利要求)被限于这些例子;在本发明的思路下,以上实施例或者不同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之间也可以进行组合,步骤可以以任意顺序实现,并存在如上所述的本发明的不同方面的许多其它变化,为了简明它们没有在细节中提供。
另外,为简化说明和讨论,并且为了不会使本发明难以理解,在所提供的附图中可以示出或可以不示出与集成电路(IC)芯片和其它部件的公知的电源/接地连接。此外,可以以框图的形式示出装置,以便避免使本发明难以理解,并且这也考虑了以下事实,即关于这些框图装置的实施方式的细节是高度取决于将要实施本发明的平台的(即,这些细节应当完全处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范围内)。在阐述了具体细节(例如,电路)以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情况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者这些具体细节有变化的情况下实施本发明。因此,这些描述应被认为是说明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
尽管已经结合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是根据前面的描述,这些实施例的很多替换、修改和变型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例如,其它存储器架构(例如,动态RAM(DRAM))可以使用所讨论的实施例。
本发明的实施例旨在涵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宽泛范围之内的所有这样的替换、修改和变型。因此,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省略、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输送机(2),所述第一输送机(2)上侧边上设置有第一轨道(18),所述第一轨道(18)内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21),所述第一滑块(21)上连接有移动小车(1),所述移动小车(1)靠近所述第一输送机(2)一侧设置有出料斗(12),所述出料斗(12)下端一侧设置有出料口(20),所述出料口(20)位于所述第一输送机(2)上方,所述出料口(20)一侧设置有均料部件(23),所述均料部件(23)用于对放置在所述第一输送机(2)上的物料进一步均料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口(20)外侧设置有第二轨道(19),所述第二轨道(19)上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22),所述第二滑块(22)与所述均料部件(23)连接,所述第二轨道(19)的端部设置有第三电动伸缩推杆,所述第三电动伸缩推杆的伸缩端连接所述第二滑块(2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均料部件(23)包括固定架(29),所述固定架(29)下端两侧分别设置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均料筒(24)和第二均料筒(25),所述固定架(29)下端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26),所述第一电机(26)的输出端连接有转轴,所述第一均料筒(24)和所述第二均料筒(25)均与所述转轴通过传送带(27)传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均料筒(24)和所述第二均料筒(25)之间设置有均料部件(23),所述均料部件(23)包括与所述固定架(29)铰接的搅拌板(31),所述搅拌板(31)上开设有一字孔(35),所述固定架(29)下端连接有第二电机(30),所述第二电机(30)的输出端连接有转动圆盘(33),所述转动圆盘(33)上偏心位置设置有偏心杆(34),所述偏心杆(34)滑动设置在所述一字孔(35)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板(31)下端铰接有搅拌件,所述搅拌件包括多个链接搅拌杆(32),相邻的所述链接搅拌杆(32)之间通过铰链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意一个所述的一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小车(1)另一侧设置有第二输送机(3),所述第一输送机(2)与第二输送机(3)关于所述移动小车(1)对称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斗(12)的形状为W型,所述出料斗(12)下端另一侧设置也有出料口(20),所述第二输送机(3)上方设置所述出料口(20),所述出料斗(12)内中间位置设置有支撑杆(15),所述支撑杆(15)上端铰接有两个第一挡料板(13),两个所述第一挡料板(13)关于所述支撑杆(15)轴线对称设置,每个所述第一挡料板(13)下端通过第一电动伸缩推杆(16)与所述支撑杆(15)侧壁铰接,两个所述第一挡料板(13)相对设置的所述出料斗(12)内侧壁上均设置有第二挡料板(14),所述第二挡料板(14)下端通过第二电动伸缩推杆(17)与所述支撑杆(15)侧壁铰接。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小车(1)下端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下端连接移动轮,所述第一输送机(2)包括第一支架(7),所述第一支架(7)下端中间位置通过升降支架(8)连接有行走轮(4),所述升降支架(8)与所述第一支架(7)之间通过滚轮(5)连接,所述第一支架(7)的低位端部设置有万向轮(6),所述第一支架(7)上一侧设置有电动滚筒(9),所述电动滚筒(9)外侧传动连接有皮带(10),所述皮带(10)下侧设置有托辊组(1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托辊组(11)包括沿所述第一支架(7)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30)度槽形托辊、(25)度过渡托辊和(15)度过渡托辊。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运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斗(12)内设置有吸风管(37),所述吸风管(37)的一端连通有与所述出料斗(12)内侧壁连接的吸风机(36),所述吸风管(37)的另一端连接有连接管(38),所述连接管(38)伸出所述出料斗(12)设置,所述连接管(38)设置在所述出料口(20)一侧,所述连接管(38)下端连通有喇叭状吸料管。
CN202010270262.5A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运输装置 Withdrawn CN11149840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0262.5A CN111498403A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运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0262.5A CN111498403A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运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98403A true CN111498403A (zh) 2020-08-07

Family

ID=718726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0262.5A Withdrawn CN111498403A (zh) 2020-04-08 2020-04-08 一种运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9840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1011A (zh) * 2021-06-18 2021-08-31 苏州冠科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度可调的物流车厢快速卸料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21011A (zh) * 2021-06-18 2021-08-31 苏州冠科工业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高度可调的物流车厢快速卸料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366514U (zh) 一种异物检测设备
CN110626825A (zh) 一种粮食运输用管道皮带伸缩输送机
CN105035651B (zh) 新型活动式上料输送装置
CN108609410A (zh) 一种拨臂式自动装车机器人
CN111498403A (zh) 一种运输装置
CN208747204U (zh) 一种装车机器人的随动架体结构
CN212558525U (zh) 一种可调式货运转运架
CN205500313U (zh) 挂架输送装置
CN106865166A (zh) 一种称重式皮带定量给料装置
CN208593856U (zh) 一种拨臂式自动装车机器人
US4252493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eiving bulk particulate materials involving dust control and reduced air contamination
CN206624370U (zh) 一种称重式皮带定量给料装置
CN106475382A (zh) 玻璃瓶罐在线清洁装置及方法
CN206068987U (zh) 一种袋装水泥装车系统
CN206750757U (zh) 一种饲料输送提升装置
CN206447158U (zh) 一种皮带输送装置
CN206068986U (zh) 一种袋装水泥装车系统
CN108750721B (zh) 一种拨臂式自动装车机器人的控制方法
CN210191284U (zh) 一种新型运砂车
CN211056227U (zh) 一种链条式物料输送翻斗装置
CN207188707U (zh) 一种天线基站用卡具螺纹连接件上料装置
CN112079146A (zh) 一种可抑制粉尘的矿粉装厢设备
CN207061349U (zh) 布料卸料车
CN206068989U (zh) 一种袋装水泥装车系统
CN205555578U (zh) 阶梯式螺旋运输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807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