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5773B - 一种车门锁把手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车门锁把手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5773B
CN111485773B CN202010321516.1A CN202010321516A CN111485773B CN 111485773 B CN111485773 B CN 111485773B CN 202010321516 A CN202010321516 A CN 202010321516A CN 111485773 B CN111485773 B CN 1114857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handle
component
limiting
do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215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85773A (zh
Inventor
李文武
高潘
刘海根
于海波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IC Group ORV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IC Group ORV Co ltd filed Critical BAIC Group ORV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3215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857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857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57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857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57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79/00Mounting or connecting vehicle locks or parts thereof
    • E05B79/10Connections between movable lock parts
    • E05B79/22Operative connections between handles, sill buttons or lock knobs and the lock uni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85/00Details of vehicle lock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E05B77/00 - E05B83/00
    • E05B85/10Handles

Landscapes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锁把手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车门锁把手结构包括把手组件、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把手组件具有相对车门总成转动的解锁状态和被第一限位组件锁定的第一锁定状态或被第二限位组件锁定的第二锁定状态或被第一限位组件及第二限位组件同时锁定的第三锁定状态,在第一锁定状态、第二锁定状态和第三锁定状态下通过锁体组件与把手组件的配合实现对车门总成的开锁和上锁,从而使得把手组件能够在车门内外均实现上锁和开锁,车辆在不平坦路面等特殊路况下行驶过程中,车门不会被打开,提高车门锁把手结构的稳定可靠性,提高对车门的防护性能和对乘客的保护作用,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车门锁把手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制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车门锁把手结构和具有该车门锁把手结构的车辆。
背景技术
汽车门锁是汽车车身的重要部件组成部分,是一个集安全性、装饰性和工艺性为一体的特殊部件。
汽车门锁主要包括锁体、锁芯和驱动机构。锁体是门锁的主要部分,一般安装在汽车车门上。锁芯作为与锁体配合的部分,通常安装在车身上与锁体对应。驱动机构是指钥匙开锁、手柄开锁等动作和力的传递构件。车门锁系统最重要的要求就是稳定、可靠。
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汽车门锁的功能和种类日益繁多,现有的车门锁重量普遍较大,不适用于小型车门。对于某些使用环境特殊的车辆,当在不平坦路面行驶时,车辆振动明显,现有的车门锁的稳定可靠性在车辆振动过程中大打折扣,降低了对车门的防护作用,甚至造成车门打开,乘客被甩出车外,给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机构结构简单、性能可靠的车门把手结构。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车门锁把手结构。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具有上述车门锁把手结构的车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车门锁把手结构,包括:
把手组件,与安装在车门总成上的锁体组件配合地设置在所述车门总成上;及
第一限位组件,设于所述锁体组件上并布置在所述把手组件上方,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把手组件的中心轴线;
第二限位组件,固设于所述把手组件上并布置在所述把手组件下方,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把手组件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在关门状态时可与所述车门总成插接;
所述把手组件具有在所述锁体组件处于开锁状态时相对于所述车门总成转动的解锁状态,和在关门状态时被所述第一限位组件锁定的第一锁定状态或被所述第二限位组件锁定的第二锁定状态或被所述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同时锁定的第三锁定状态;
在所述第一锁定状态、第二锁定状态和第三锁定状态下,通过所述锁定组件与所述把手组件配合实现对所述车门总成上锁和开锁。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组件具有在车门处于关门状态时,限位在过把手组件的转动轴线并垂直于所述把手组件的转动轴线的水平线以下的第一位置;及处于开门状态时,限位在所述水平线以上的第二位置,受关门操作触发,所述把手组件由所述第二位置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
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把手组件与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把手组件之间形成有夹角。
进一步地,所述锁体组件包括:
锁芯,安装在所述车门总成上的锁壳内,可受开锁部件触发以对所述车门总成进行上锁或开锁;
套管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车门总成上且其中心轴线与所述锁芯的中心轴线平行间隔布置;
所述把手组件套接于所述套管组件内,且在上锁时所述锁芯穿过开设于所述套管组件上的让位槽并与所述把手组件连接以对所述把手组件进行锁定,使得所述把手组件切换至锁定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锁芯包括:
锁芯本体,具有轴向延伸至所述车门总成内侧的第一延伸部;
锁止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上并由所述第一延伸部外侧壁径向向外凸出延伸;
在所述锁体组件上锁时,所述锁止部受开锁部件触发依次嵌入所述让位槽和开设于所述把手组件上的卡槽中,以锁定所述把手组件,限制其相对于所述套管组件发生轴向移动和周向转动,使得对所述车门总成进行上锁。
进一步地,所述套管组件包括:
轴套,设置于所述车门总成上,包括设于所述车门总成内侧的第一轴套部和设于所述车门总成外侧的第二轴套部,所述第一轴套部和所述第二轴套部之间形成有径向凸出于所述轴套外壁面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抵接于所述车门总成外侧,所述把手组件套接于所述轴套内;
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二轴套部外侧并抵接于所述车门总成外侧;
所述第二轴套部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套管外侧,所述第二轴套部伸入所述套管内部的外壁面与所述套管的内壁面之间围合有供所述把手组件轴向移动的第三空腔;
所述让位槽开设于所述第一轴套部的上侧壁且径向贯穿所述上侧壁。
进一步地,所述把手组件包括:
内把手组件,设置于所述车门总成内侧;
外把手组件,同轴套接于所述内把手组件面向所述车门总成的一侧并设于所述车门总成外侧,所述内把手组件和所述外把手组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
限位座,设置在所述车门总成上且布置在所述套管组件下方,所述限位座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套管组件的中心轴线平行间隔布置;
限位件,可与所述限位座配合地设置于所述内把手组件上,其中心轴线与所述限位座上的第二限位孔的中心轴线共线并与所述把手组件的转动轴线平行间隔布置;
在关门状态的所述把手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通过在所述车门总成外侧操作所述外把手组件沿轴向向外移动,所述限位件插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内,并通过所述锁体组件对所述把手组件锁定使得所述把手组件处于第二锁定状态完成所述车门总成上锁;在关门状态的所述把手组件处于所述第二锁定状态时,在所述车门总成外侧通过开锁部件触发所述锁体组件解锁并通过操作所述外把手组件沿轴向向内移动,所述限位件脱出所述第二限位孔,使得所述把手组件切换至解锁状态,通过转动所述外把手组件实现开门。
进一步地,所述内把手组件包括:
第一转轴部,内具有供所述外把手组件套接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限位孔开设于所述第一转轴部的上侧壁;
第一把手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部远离所述外把手组件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外把手组件包括:
第二转轴部,部分套接于所述轴套内侧,部分延伸入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卡槽设于所述第二转轴部上,所述第二转轴部与所述轴套之间形成有与开设于所述第二转轴部内部的注油道连通的滑道;
第二把手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部远离所述内把手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把手部面向所述第二转轴部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内把手组件方向凸出延伸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二转轴部的外壁间形成有供所述套管组件轴向移动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轴套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二延伸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三空腔内;及
套接于所述第二轴套部外壁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内壁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底壁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凸出部上;所述弹性件对所述把手组件施加趋于所述车门总成外侧的偏压力。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所述的车门锁把手结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门锁把手结构,通过设置把手组件、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使得把手组件具有相对车门总成转动的解锁状态和被第一限位组件锁定的第一锁定状态或被第二限位组件锁定的第二锁定状态或被第一限位组件及第二限位组件同时锁定的第三锁定状态,在第一锁定状态、第二锁定状态和第三锁定状态下通过锁体组件与把手组件的配合实现对车门总成的开锁和上锁,从而使得把手组件能够在车门内外均实现上锁和开锁,车辆在不平坦路面等特殊路况下行驶过程中,车门不会被打开,提高车门锁把手结构的稳定可靠性,提高对车门的防护性能和对乘客的保护作用,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门锁把手结构在车门总成上的安装位置且关门状态时把手组件处于第一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图1中A-A断面图且锁体组件处于开锁状态及把手组件处于解锁状态;
图3为图1中的车门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断面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门锁把手结构在车门总成上的安装位置且把手组件处于第二位置开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门锁把手结构的把手组件处于解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门锁把手结构的锁体组件处于上锁状态且把手组件处于锁定状态的车内车外均上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门锁把手结构的把手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车门锁把手结构100;车门总成200;车壳侧围300;
锁体组件10;锁芯11;锁芯本体110;第一延伸部111;锁止部112;第一轴套部12;第二轴套部13;凸出部14;套管15;第三空腔151;让位槽16;安装板17;
把手组件20;内把手组件21;第一转轴部211;第一把手部212;第一空腔213;第一限位孔214;边缘部215;外把手组件22;第二转轴部221;第二把手部222;第二延伸部223;卡槽224;弹性件225;第二空腔226;注油道227;
限位座30;第二限位孔31;
第二限位组件40;
第一限位组件50;限位部51;
紧固件60;
防磨套70;
注油堵80;
滑道90。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发明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下面首先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门锁把手结构100。
如图1至图8所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门锁把手结构100包括把手组件20、第一限位组件50和第二限位组件40。
具体而言,把手组件20与锁体组件10配合地设置在车门总成200上;第一限位组件50,设于锁体组件10上并设于把手组件20上方,可与把手组件20配合对把手组件20进行锁定,第一限位组件50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把手组件20的中心轴线,把手组件20具有相对于车门总成200转动的解锁状态和在关门状态时被第一限位组件50和第二限位组件40同时锁定的第一锁定状态或被锁体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同时锁定的第二锁定状态或被第一限位组件50、第二限位组件及锁体组件10同时锁定的第三锁定状态;具体的第一限位组件50受控比如手动向下按压或者受电动操控使得第一限位组件50的下端插设于把手组件20上的第一限位孔214内实现把手组件20在车门总成200内侧实现由解锁状态切换至第一锁定状态;第二限位组件40固设于把手组件20上且位于把手组件20的转动轴线的下方,其中心轴线与把手组件20的中心轴线平行,可与车门总成200配合对把手组件20的轴向方向进行锁定,具体的,在关门状态时,车门总成200与车壳侧围300闭合,第二限位组件40可与车门总成200插接连接,使得把手组件无法周向转动;锁体组件10安装在车门总成200上,能够在上锁状态和开锁状态切换,具体的在车门外第一限位组件50和第二限位组件40对把手组件20进行限位锁定后再通过开锁部件(未示出)比如钥匙操作锁体组件10使得锁体组件10对把手组件20进行锁定实现车门总成200上锁,需要开锁时,通过开锁部件操作锁体组件10解除对把手组件20的锁定,再通过操作把手组件20对车门总成200进行开门。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车门总成200为焊接车门总成。
换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门锁把手结构100主要由把手组件20、第一限位组件50和第二限位组件40三部分组成,锁体组件10可受车钥匙操控可以实现车门总成200上锁和开锁,把手组件20与锁体组件10配合,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实现锁体组件10和把手组件20之间的连接实现锁定和断开连接实现把手组件20相对于锁体组件10活动,具体工作原理见现有常规的车门锁和把手结构,不做详细描述和限定。第一限位组件50固定在锁体组件10上,且受控比如手动向下按压或者受电动操控使得第一限位组件50的下端插设于把手组件20上的第一限位孔214内实现把手组件20在车门总成200内侧实现把手组件20的轴向移动的锁定,再结合第二限位组件40与车门总成200的对接实现对把手组件20的周向转动的锁定,进而实现把手组件由解锁状态切换至第一锁定状态;对于第一限位组件50的结构而言,类似于现有技术中的可伸缩的圆珠笔结构,按压顶部,内部的笔芯的底部可以上下伸缩,因此,可手动向下按压第一限位组件50的顶部,其内部的限位件的底部也即限位部51向下伸出第一限位组件50外,再次向下按压时复位缩回至第一限位组件50内,具体的,初次操作使得第一限位组件50内部的限位件的限位部51向下伸出插入把手组件20上的第一限位孔214内实现对把手组件20的锁定,再次操作使得第一限位组件50内部的限位件的限位部51向上回缩复位至第一限位组件50内部,解除对把手组件20的锁定。可选的,还可以采用弹性件与第一限位组件50配合使得向下按压第一限位组件50时,第一限位组件50的底部的限位部51向下插入第一限位孔214内,向上拉起时第一限位组件50底部的限位部51脱离第一限位孔214;这些结构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进行详细描述;可选的,本实施例的第一限位组件50为锁止扭,类似于圆珠笔结构,在车门内通过手动向下按压顶部时,内部的限位件的底部的限位部51向下伸出第一限位组件50内并插设于第一限位孔214内,在车门内再次按压或者在车门外通过电动遥控控制使得限位部51向上回弹复位,脱离第一限位孔214。第二限位组件40设置在把手组件20的下方,其中心轴线与把手组件20的中心轴线平行间隔,第二限位组件40在关门状态时可与车门总成200内侧对接,通过第二限位组件40将把手组件20与车门总成200实现连接,具体的,第二限位组件40的结构可与第一限位组件50的结构类似,可以为在车门通过向右按压第二限位组件40使得第二限位组件40面向车门总成200一侧的端部插入车门总成200上的第三限位孔(未示出)内,从而限制把手组件20的周向转动,在车门内再次向右按压第二限位组件40或者向左拉动或者在车门外通过向内按压把手组件20使得第二限位组件40的面向车门总成200的端部脱离第三限位孔,实现把手组件的解锁。本实施例在人离开车体外,可以通过锁体组件10和第二限位组件40共同实现对把手组件20的锁定或者通过锁体组件10、第一限位组件50和第二限位组件40共同实现对把手组件的锁定;或在车门内,通过第一限位组件50和第二限位组件40实现对把手组件20的锁定;结构更加牢靠,安全性更高;三种锁定状态选择,使得该车门锁把手结构更加稳定可靠,在车门内和车门外均可以实现车门锁把手结构上锁和解锁。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第一锁定状态是在车门内有乘客时,车门内乘客在关门状态时通过手动操作第一限位组件50对把手组件20的轴向移动限制,并配合第二限位组件40对把手组件20的周向转动的限制,实现在车门内对把手组件的锁定;第二锁定状态和第三锁定状态均是在车门内没有乘客,需要对车门进行上锁时的状态,第二锁定状态不需要操作第一限位组件50对把手组件20进行限制,只需在第二限位组件受关门操作触发与车门总成内侧插接实现对把手组件周向转动的限制后,再通过锁体组件10对把手组件20进行锁定实现把手组件20切换至锁定状态;第三锁定状态,在第二限位组件40受关门操作与车门总成内侧插接后,通过开锁部件比如车钥匙操作触发锁体组件10和/或第一限位组件50对把手组件20进行限制,或者通过开锁部件比如车钥匙操作触发锁体组件10对把手组件20进行限制,接着通过车钥匙遥控控制第一限位组件50对把手组件20进行限制,从而实现锁体组件10、第一限位组件50和第二限位组件40同时对把手组件20进行锁定,进而实现车门外上锁。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门锁把手结构100,通过设置把手组件20、第一限位组件50和第二限位组件40,使得把手组件20具有相对车门总成200转动的解锁状态和被第一限位组件50锁定的第一锁定状态或被第二限位组件40锁定的第二锁定状态或被第一限位组件50和第二限位组件40同时锁定的第三锁定状态,从而使得把手组件20能够在车门内车门外实现上锁和解锁,使得车辆在不平坦路面等特殊路况下行驶过程中,车门不会被打开,提高车门锁的稳定可靠性,提高对车门的防护性能和对乘客的保护作用,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把手组件20在车门总成200处于关门状态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处于第一位置的把手组件20和处于第二位置的把手组件20之间形成有夹角。
具体地,如图1和图5所示,以过把手组件20的转动轴线并垂直于把手组件20的转动轴线也可以为把手组件20的中心轴线的水平线作为参考基准,第一位置位于该参考基准以下;第二位置位于该参考基准以上。第一位置时车门总成200处于关门状态,第二位置时车门总成200处于开门状态,受关门操作触发,把手组件20由第二位置复位至第一位置。可选的,第一位置时把手组件20与作为参考基准的水平线的夹角为45°,第二位置时把手组件20与作为参考基准的水平线的夹角也为45°,处于第一位置的把手组件20与处于第二位置的把手组件20之间呈90°夹角。具体的,当需要开门时,通过逆时针转动把手组件20旋转90°,使得把手组件20由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便可以实现车门总成200打开。当然,第一位置的把手组件20和第二位置的把手组件20之间的夹角还可以为其他角度,比如100°、120°等等,具体不做详细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设计。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锁体组件10包括锁芯11和套管组件。
具体的,如图3所示,锁芯11包括锁芯本体110,固定安装在车门总成200上,部分伸入车门总成200内侧形成第一延伸部111,在第一延伸部111上设有一径向向外突出延伸的锁止部112,锁止部112呈条形的勾状结构,以便在车门外通过车钥匙操作触发锁体组件10上锁时,锁止部112能够向下转动并与套管组件及把手组件20之间连接,从而实现对把手组件20的锁定;具体结构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很容易想到;套管组件的中心轴线与锁芯11的中心轴线上下平行间隔布置,且套管组件在竖向方向上要低于锁芯11,也即设于锁芯11的下方并固定安装在车门总成200上,把手组件20套接于套管组件内,通过锁芯11的锁止部112转动并绕过套管组件上的让位槽16并与位于套管组件内的把手组件20上的卡槽224之间进行卡接连接,从而实现把手组件20的轴向方向的移动和周向方向的转动的同时锁定;反向转动锁芯11,使得锁止部112脱离与把手组件20及套管组件的连接,进而实现锁体组件10对把手组件20的解锁。可选的,开锁部件触发锁芯11对把手组件20的锁定或解锁的同时也会触发第一限位组件50对把手组件20的锁定或解除锁定,具体结构不做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想到;通过车钥匙触发锁芯11和安装在锁体组件10上的第一限位组件50同时锁定把手组件20或同时解除对把手组件20的锁定;当然开锁部件也可以不同时触发锁芯11和第一限位组件50对把手组件20的锁定或解锁,比如第一限位组件50可以通过电动控制的方式,比如车钥匙遥控控制第一限位组件50对把手组件20的锁定或解锁,也即锁芯11通过车钥匙插入驱动锁芯11对把手组件20的锁定或解锁或者锁芯11也可以通过车钥匙遥控控制对把手组件20的锁定或解锁,具体结构和工作原理不做详细描述和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想到。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套管组件包括轴套和套管15。
具体地,如图4所示,轴套呈管状,包括设于车门总成200内侧的第一轴套部12、车门总成200外侧的第二轴套部13和位于第一轴套部12和第二轴套部13之间的凸出部14,凸出部14沿轴套的径向方向向外凸出且一端抵接在车门总成200的外侧面上,可选的,第二轴套部13的长度要大于第一轴套部12,把手组件20套接于轴套内部且与轴套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可选的,在该间隙内可以设置防磨套70,防磨套70可以设置两个或者其他数量比如一个、三个等等,材质可以为现有比较常规的耐磨材质,比如石墨、橡胶等,两个防磨套70套设于把手组件20外表面并与第二轴套部13的内壁间隙配合;轴套的设置可以减小把手组件20的轴向移动的磨损,防磨套70的设置可以进一步减小把手组件20的轴向移动所导致的磨损;套管15套设于第二轴套部13的外侧且一端抵接于车门总成200的外侧面上,通过套管15的设置,可以起到保护轴套的作用;第二轴套部13部分伸出套管15外,也即套管15的长度要小于第二轴套部13,以便于第二轴套部13与把手组件20的组装配合,使得把手组件20可以伸入或伸出套管15外,便于对把手组件20的轴向移动进行导向和限位;凸出部14的设置是为了对把手组件20的轴向移动进行限位,避免把手组件20轴向移动时撞击在车门总成200外侧面,造成对车门总,200的破坏。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套管为焊接套管,焊接在车门总成200外侧,轴套也为焊接轴套,焊接在车门总成200上。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把手组件20包括内把手组件21和外把手组件22。
具体地,如图4至图8所示,内把手组件21设置于车门总成200内侧,外把手组件22同轴套接于内把手组件21面向车门总成200的一侧并设于车门总成200的外侧,内把手组件21和外把手组件22通过紧固件60固定连接,对于紧固件60而言,可以为螺钉或螺栓,也就是说,在内把手组件21和外把手组件22上均设有安装孔(未示出),通过紧固件60依次分别穿设于安装孔内实现内把手组件21和外把手组件22的固定连接。内把手组件21和外把手组件22通过紧固件60固定连接,将把手组件20设置为内外把手组件两部分结构,并通过紧固件60实现固定连接形成联动结构,便于拆卸以及安装,结构简单,连接可靠,同时紧固件60成本低。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第二限位组件40包括限位座30和限位件。
具体地,如图4至图8所示,限位座30固定安装在车门总成200上,且设于把手组件20的下方,限位座30面向限位件的一侧开设有第二限位孔31,第二限位孔31的中心轴线与把手组件20的转动轴线平行间隔;限位件呈杆状,水平布置比如通过螺母等部件固定在内把手组件21上的向下凸出的边缘部215,边缘部215为板状,一体成型在内把手组件21上。本实施例的第二限位组件40为插销。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限位座30为焊接限位座,焊接固定在车门总成200内侧面的车门内板上。
在关门状态时,通过操控外把手组件22使得把手组件20沿轴向向车门总成200外侧移动,带动限位件面向限位座30的端部朝向限位座30移动并插设于第二限位孔31内,使得把手组件20在周向方向的转动被锁定;开门时先通过开锁部件触发锁体组件解锁,再通过操控外把手组件22使得把手组件20沿轴线向车门总成200内侧移动,带动限位件朝向远离限位座30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限位件脱离第二限位孔31,与此同时,由于已经解除了锁体组件10和第一限位组件50对把手组件20的锁定,把手组件20可以沿轴向方向移动,限位件脱离第二限位孔31后解除了第二限位组件40对把手组件20周向方向转动的限定,因此,可以通过转动把手组件20来实现开门操作打开车门。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内把手组件21包括第一转轴部211和第一把手部212。具体的,如图8所示,第一转轴部211呈中空杆状,内具有轴向贯通第一转轴部211的第一空腔213,用于套接安装外把手组件22;第一把手部212,设置在第一转轴部211远离外把手组件22的一端且沿径向向外凸出延伸,也就是说第一把手部212垂直于第一转轴部211,在第一把手部212下边设有一向下凸出的呈板状的边缘部215,在边缘部215上设有一通孔(未示出),第二限位组件40的限位件轴向插设于该通孔内并通过螺母等固定在边缘部215上与内把手组件21形成联动结构;第一限位孔214设置在第一转轴部211的上侧壁,可选的,第一限位孔214为弧度小于90°的弧状槽孔,具体不限。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外把手组件22包括第二转轴部221、第二把手部222和弹性件225。具体的,如图4和图8所示,第二转轴部221为实心杆状,其外径与第一转轴部211的内径一致,卡槽224开设于第二转轴部221上侧壁,可选的,该卡槽224也呈弧度小于90°的弧状槽孔。安装时,第二转轴部221依次穿过第二轴套部13、第一轴套部12并插置于第一转轴部211的第一空腔213内,之后通过紧固件60比如螺钉或螺栓沿垂直于把手组件20的转动轴线的方向插置于第一转轴部211和第二转轴部221上实现内外把手组件的固接。第二转轴部221远离内把手组件21的一端设有第二把手部222,第二把手部222也沿径向向外突出延伸,也就是说第二把手部222垂直于第二转轴部221。第二把手部222面向内把手组件21的一侧设有朝向内把手组件21方向延伸的第二延伸部223,第二延伸部223呈管状,与第二转轴部221同轴设置,第二转轴部221的外壁与第二延伸部223的内壁之间形成有第二空腔226,安装时,第二轴套部13延伸至套管15外侧的一端伸直第二空腔226内并与第二延伸部223的底端也即如图4所示的右端面之间具有一定的间距,同时第二延伸部223的左端与凸出部14之间也具有一定的间距,以便把手组件22能够轴向移动。
弹性件225套设于第二轴套部13的外侧,一端抵接在第二延伸部223的内底壁,另一端抵接在凸出部14上,弹性件225对外把手组件22施加趋于朝向车门总成200外侧的偏压力,使得在车门总成200外侧按压操作外把手组件22轴向向内移动时,弹性件225压缩,第二延伸部223的面向凸出部14的端面抵接在凸出部14上,第二限位组件40的限位件脱离第二限位孔31,且第一轴套部12上的让位槽16与第二转轴部221上的卡槽224错位,此时把手组件20处于解锁状态,通过转动第二把手部222带动把手组件20整体转动实现开门操作;再次按压第二把手部222时,弹性件225复位推动把手组件20整体沿轴向向外移动,直至第二限位组件40的限位件插置于第二限位孔31内,且第一轴套部12上的让位槽16与第二转轴部221上的卡槽224对准,通过开锁部件触发锁芯11的锁止部112转动至插置于让位槽16及卡槽224内实现对把手组件20的锁定,从而实现把手组件20在车门总成200外侧上锁。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弹性件225为直弹簧。
可选的,在外把手组件22上的第二转轴部221的外端设有一向内凹陷延伸的注油道227,注油道227呈L字型结构,与第二转轴部221与第二轴套部13之间的间隙也即滑道90连通,在注油道的外端也即第二把手部222端面上设有注油堵80,注油堵80可拆卸地插置于注油道227内,防止注油道227内的油液流出,注油道227设置的目的在于为滑道90提供润滑,便于把手组件20的轴向移动。
在车门总成200关门时,人进入车内,此时车门关闭但并未上锁,当车在特殊路况下行驶发生明显振动时仍有可能导致车门打开或者车内乘员误触动把手组件20导致车门打开,此时,可以通过手动操作第一限位组件50和第二限位组件40,使得第一限位组件50的限位部51向下插置于第一转轴部211上的第一限位孔214内,第二限位组件40插置于限位座30的第二限位孔31内,从而实现对把手组件20的周向方向和轴向方向的同时锁定,进而实现对把手组件20的锁定,提高了把手组件20的锁定可靠性,实现车内总成200内侧把手组件20的锁定,之后在通过锁体组件10与把手组件20配合实现对车门总成200的锁定;开门时,操作第二限位组件40使得限位部脱离第二限位孔31,解除第二限位组件40对把手组件20的锁定,再与外侧开门转动方向相反的方向转动把手组件20即可实现开门。
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限位组件40在车门关门状态时,人在车内侧是可以转动内把手组件21的,外侧也是可以转动外把手组件22的,也就是说限位座30对限位件的限制是单方向转动的限制,比如,内把手组件21沿顺时针方向转动是开门,那么沿逆时针方向无法转动内把手组件21的,因为限位座30对限位件的限制是限制了内把手组件21逆时针方向的转动;同理,外把手组件22沿逆时针方向转动是开门,那么沿顺时针方向是无法转动外把手组件22的,因为限位座30对限位件的限制是限制了外把手组件顺时针方向的转动。当人出车门后需要对车门进行上锁时,此时,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是第二限位组件受关门触发与车门总成插接,直接通过开锁部件触发锁体组件与把手组件连接实现对把手组件的锁定,完成对车门总成的上锁;或者在上述基础上,开锁部件直接触发或电动遥控触发第一限位组件对把手组件进行锁定。
本发明的车门锁把手结构,在车门总成200内侧上锁,只需要通过手动或电动操控第一限位组件50对内把手组件21锁定即可实现上锁,同时还可以通过车钥匙控制锁体组件对把手组件20上锁,进一步提高锁定牢靠性;而在车门总成200外侧上锁,需要通过开锁部件比如车钥匙插置或遥控上锁触发锁芯11插置于让位槽16和卡槽224内实现锁体组件对把手组件的锁定,以此同时,第一限位组件也可以通过车钥匙插置上锁触发或者电动遥控上锁触发对把手组件20进行锁定,从而实现把手组件20切换至锁定状态。同理,开锁部件比如车钥匙插置或遥控开锁触发锁芯脱离让位槽16和卡槽224解除锁体组件10并触发第一限位组件50解除对把手组件20的锁定,实现把手组件20切换至解锁状态。
总而言之,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门锁把手结构100,通过设置锁体组件10、把手组件20、第一限位组件50和第二限位组件40,使得把手组件20具有相对车门总成200转动的解锁状态和受第一限位组件50和第二限位组件40锁定的第一锁定状态和受锁体组件10、第一限位组件50及第二限位组件40同时锁定的第二锁定状态,从而使得把手组件20能够在车门内车门外实现上锁和开锁,使得车辆在不平坦路面等特殊路况下行驶过程中,车门不会被打开,提高车门锁把手结构的稳定可靠性,提高对车门的防护性能和对乘客的保护作用,确保乘客的人身安全。
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根据上述实施例的车门锁把手结构100,由于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门锁把手结构100具有上述技术效果,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也具有相应的技术效果,即锁定可靠、稳定性高,可以实现车门总成200内侧和外侧分别上锁和开锁。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的其他结构和操作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容易实现的,因此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优选实施例”、“具体实施方式”、或“优选实施方式”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车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把手组件,与安装在车门总成上的锁体组件配合地设置在所述车门总成上;及
第一限位组件,设于所述锁体组件上并布置在所述把手组件上方,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的中心轴线垂直于所述把手组件的中心轴线;
第二限位组件,固设于所述把手组件上并布置在所述把手组件下方,所述第二限位组件的中心轴线平行于所述把手组件的中心轴线,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在关门状态时可与所述车门总成插接;
锁体组件包括:
锁芯,安装在所述车门总成上的锁壳内,可受开锁部件触发以对所述车门总成进行上锁或开锁;
套管组件,固定安装在所述车门总成上且其中心轴线与所述锁芯的中心轴线平行间隔布置;
所述把手组件套接于所述套管组件内,且在上锁时所述锁芯穿过开设于所述套管组件上的让位槽并与所述把手组件连接以对所述把手组件进行锁定,使得所述把手组件切换至锁定状态;
所述把手组件具有在所述锁体组件处于开锁状态时相对于所述车门总成转动的解锁状态,和在关门状态时被第一限位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同时锁定的第一锁定状态,或被锁体组件和第二限位组件同时锁定的第二锁定状态,或被第一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及锁体组件同时锁定的第三锁定状态实现锁定;
在所述第一锁定状态、第二锁定状态和第三锁定状态下,通过所述第一限位组件、第二限位组件、锁体组件与所述把手组件配合实现对所述车门总成上锁和开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具有在所述车门总成处于关门状态时,限位在过把手组件的转动轴线并垂直于所述把手组件的转动轴线的水平线以下的第一位置;及处于开门状态时,限位在所述水平线以上的第二位置,受关门操作触发,所述把手组件由所述第二位置复位至所述第一位置;
处于所述第一位置的所述把手组件与处于所述第二位置的所述把手组件之间形成有夹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锁芯包括:
锁芯本体,具有轴向延伸至所述车门总成内侧的第一延伸部;
锁止部,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上并由所述第一延伸部外侧壁径向向外凸出延伸;
在所述锁体组件上锁时,所述锁止部受开锁部件触发依次嵌入所述让位槽和开设于所述把手组件上的卡槽中,以锁定所述把手组件,限制其相对于所述套管组件发生轴向移动和周向转动,使得对所述车门总成进行上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组件包括:
轴套,设置于所述车门总成上,包括设于所述车门总成内侧的第一轴套部和设于所述车门总成外侧的第二轴套部,所述第一轴套部和所述第二轴套部之间形成有径向凸出于所述轴套外壁面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抵接于所述车门总成外侧,所述把手组件套接于所述轴套内;
套管,套设于所述第二轴套部外侧并抵接于所述车门总成外侧;
所述第二轴套部至少部分伸出所述套管外侧,所述第二轴套部伸入所述套管内部的外壁面与所述套管的内壁面之间围合有供所述把手组件轴向移动的第三空腔;
所述让位槽开设于所述第一轴套部的上侧壁且径向贯穿所述上侧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组件包括:
内把手组件,设置于所述车门总成内侧;
外把手组件,同轴套接于所述内把手组件面向所述车门总成的一侧并设于所述车门总成外侧,所述内把手组件和所述外把手组件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组件包括:
限位座,设置在所述车门总成上且布置在所述套管组件下方,所述限位座的中心轴线与所述套管组件的中心轴线平行间隔布置;
限位件,可与所述限位座配合地设置于所述内把手组件上,其中心轴线与所述限位座上的第二限位孔的中心轴线共线并与所述把手组件的转动轴线平行间隔布置;
在关门状态的所述把手组件处于解锁状态时,通过在所述车门总成外侧操作所述外把手组件沿轴向向外移动,所述限位件插设于所述第二限位孔内,并通过所述锁体组件对所述把手组件锁定使得所述把手组件处于第二锁定状态完成所述车门总成上锁;在关门状态的所述把手组件处于所述第二锁定状态时,在所述车门总成外侧通过开锁部件触发所述锁体组件解锁并通过操作所述外把手组件沿轴向向内移动,所述限位件脱出所述第二限位孔,使得所述把手组件切换至解锁状态,通过转动所述外把手组件实现开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车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把手组件包括:
第一转轴部,内具有供所述外把手组件套接的第一空腔,所述第一限位孔开设于所述第一转轴部的上侧壁;
第一把手部,设置于所述第一转轴部远离所述外把手组件的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门锁把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把手组件包括:
第二转轴部,部分套接于所述轴套内侧,部分延伸入所述第一空腔内,所述卡槽设于所述第二转轴部上,所述第二转轴部与所述轴套之间形成有与开设于所述第二转轴部内部的注油道连通的滑道;
第二把手部,设置于所述第二转轴部远离所述内把手组件的一端,所述第二把手部面向所述第二转轴部的一端设有朝向所述内把手组件方向凸出延伸的第二延伸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内壁与所述第二转轴部的外壁间形成有供所述套管组件轴向移动的第二空腔,所述第二轴套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二空腔内,所述第二延伸部至少部分伸入所述第三空腔内;及
套接于所述第二轴套部外壁和所述第二延伸部内壁之间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一端抵接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底壁上,另一端抵接在所述凸出部上;所述弹性件对所述把手组件施加趋于所述车门总成外侧的偏压力。
9.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门锁把手结构。
CN202010321516.1A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车门锁把手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Active CN1114857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1516.1A CN111485773B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车门锁把手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21516.1A CN111485773B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车门锁把手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5773A CN111485773A (zh) 2020-08-04
CN111485773B true CN111485773B (zh) 2022-05-20

Family

ID=71792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21516.1A Active CN111485773B (zh) 2020-04-22 2020-04-22 一种车门锁把手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8577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416109B1 (de) * 2002-10-30 2014-11-05 Huf Hülsbeck & Fürst GmbH & Co. KG Betätigungsvorrichtung für ein Schloss von Türen oder Klappen eines Fahrzeugs
CN206256760U (zh) * 2016-12-06 2017-06-16 珠海优特电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面板锁
CN207131221U (zh) * 2017-08-25 2018-03-23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的门锁机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CN207739796U (zh) * 2017-12-18 2018-08-17 重庆宗申技术开发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集成式多功能电子锁结构
CN209817684U (zh) * 2019-02-01 2019-12-20 佛山市戈诺尼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平开窗的把手组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5773A (zh) 2020-08-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22275A (en) Pushbutton console latch
US6578396B2 (en) Removable cylindrical lock core
US8491023B2 (en) Door lock assembly
US20090025438A1 (en) Lockset having an electrically operated clutch to control transmission of rotation from an outside handle to an outside spindle
US6382006B1 (en) Removable cylindrical lock core
US7536887B2 (en) Cylinder lock
JP2009504952A (ja) 自動車の施解錠機構のための離脱可能なラッチ
CA2490068A1 (en) Freewheeling lock apparatus and method
US9567780B2 (en) Pull handle for a vehicle door
EP0178056B1 (en) Lock assembly
CN111485773B (zh) 一种车门锁把手结构和具有其的车辆
KR20050030220A (ko) 플랩 또는 도어와 같은 차체의 이동성 부분용, 특히트렁크문용 래치
CN211691870U (zh) 一种防盗锁芯及锁具
US6684672B2 (en) Cylinder lock arrangement
CN114763724B (zh) 双锁芯锁头
KR102023105B1 (ko) 차량용 도어 록 어셈블리
US6739163B2 (en) Motor vehicle locking device with a shaft as the coupling means
CN111344468B (zh) 机动车锁
CN112227848A (zh) 具有双锁芯机构拖车门安防锁
CN113622758A (zh) 具有防盗装置的机动车锁
CN217658767U (zh) 储物柜及具有其的机器人
CN115467587B (zh) 插芯锁
CN110318606B (zh) 门锁装置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N211874168U (zh) 常闭式门锁及具有该常闭式门锁的共享车辆
KR200212575Y1 (ko) 자동차도어록의키실린더어셈블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