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85533A - 围海堤坝护岸结构 - Google Patents

围海堤坝护岸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85533A
CN111485533A CN202010235026.XA CN202010235026A CN111485533A CN 111485533 A CN111485533 A CN 111485533A CN 202010235026 A CN202010235026 A CN 202010235026A CN 111485533 A CN111485533 A CN 1114855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ss
water seepage
embedded
close
p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3502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85533B (zh
Inventor
茅克勤
王志文
张灿
郎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Marine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Marine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Marine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Marine Technology Service Center
Priority to CN20201023502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855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855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55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855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855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04Structures or apparatus for, or methods of, protecting banks, coasts, or harbours
    • E02B3/12Revetment of banks, dams, watercourses, or the like, e.g. the sea-floor
    • E02B3/14Preformed blocks or slabs for forming essentially continuous surfaces; Arrangements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9/00Cultivation in receptacles, forcing-frames or greenhouses; Edging for beds, lawn or the like
    • A01G9/02Receptacles, e.g. flower-pots or boxes; Glasses for cultivating flower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围海堤坝护岸结构,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包括主体和若干个埋桩,主体含方形砖体,砖体下表面为与埋桩数量相同的限位槽,埋桩安装面对侧为若干个间隔分布的隔板组成的减浪坡,减浪坡上部选择性含有坡台或定位凸台,坡台上含有若干个内凹的绿化台,砖体上、下表面还含有相互配合的凸台与凹槽,内部含由涵洞、渗水孔及渗水管道贯穿组成的渗水通道。本发明增强护岸地表抓力及连接强度、不易坍塌、搭接受力变形小、结构稳定性强;渗水排出快,沙土不易流失,有助于消减风浪冲击和泥沙冲蚀并促使泥沙落淤,为生物提供庇护,且便于植物浇灌,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便于快速安装,护岸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

Description

围海堤坝护岸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利工程领域,具体涉及围海堤坝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护岸为对海岸岸坡进行人工加固的工程措施,能够有效防御波浪、水流的侵袭和淘刷及地下水作用,维持岸线稳定。我国现有的护岸形式可划分为工程型护岸、景观型护岸和生态型护岸等三种护岸类型。工程型护岸为刚性工程护坡,耐久性好、渗透损失小的同时亦破坏了原有的岸坡自然生态系统及其相应功能。景观型护岸可满足人的视觉感观享受及提供人们一个亲水空间但对岸坡自然生态系统同样有破坏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趋于生态型护岸,兼顾安全问题、生态问题和环境问题。
专利号US7717643B2的环境亲和型亲水护岸块及其施工方法中涉及一种在海滨、港口、河流、水库、水坝等的斜坡上建造的亲水护岸块。包括至少一个基础块和至少一个底部基础块,基础块包括具有正方形、梯形或矩形的块结构。水平方向上为倒梯形截面,具有多个进水口、用于出水和养鱼的空间及多个出水口,具有防止推动的阶梯状部分,避免沉降差,在台阶上形成有植物可选空间,在块状结构的前部形成有多个突起,可降低水流量、消散波浪,并提供人旅行的台阶。但其仅适用于斜坡上建造,岸边坡度较陡时,护岸附着能力较差,极易脱落;且不利于泥沙落淤、波浪消散幅度小,渗水孔在排出过程中与冲击水流接触,使沙土易流失对结构造成的破坏崩塌,绿化面积小且需要使用大量原材料堆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围海堤坝护岸结构,解决了护岸与地表层连接可靠性差、易坍塌的现象,解决了护岸横向易脱离产生缝隙引发水土流失及坍塌的现象,并有助于消减海浪及暴雨冲击和泥沙冲蚀并促使泥沙在滩面落淤,可为小型生物提供庇护,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且大大提高护岸强度及堤坝整体搭建的稳定性,减少原材料使用,便于快速安装、使用寿命长、适用范围广。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方案为:围海堤坝护岸结构,包括主体和若干个埋桩,主体含方形砖体,砖体的下表面含若干个与埋桩数量相同的限位槽;下表面的相对面为上表面;埋桩位于砖体下表面或上表面的邻近侧面;埋桩安装面的对侧面为由若干个间隔分布的隔板组成的减浪坡。该围海堤坝护岸结构的L形埋桩伸出主体且埋桩整体埋入沙土层增加抓力,提高强度并减少原材料使用,当护岸相互搭接时埋桩可插入与其相互配合的限位槽起限位支撑作用,使各搭接部形成一个独立支撑整体,不会发生塌陷,尤其是错位搭接时各护岸之间全方位位移受限,结构更加牢固;减浪坡由若干个间隔分布的隔板组成朝向海水侧,当水流涌动冲击护岸时,有助于消减海浪及暴雨冲击力及泥沙的冲蚀并促使泥沙在滩面落淤,可为小型生物提供庇护,并可填充沙土种植植物进行绿化,植物同样有助于促使泥沙在滩面落淤及生物庇护生存作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
作为优选,砖体的下表面垂直于隔板方向贯穿有凹槽,凹槽截面形状为梯形或弧形或三角形或锯齿形或矩形的凹面。凹槽起限位作用。
作为优选,上表面靠近埋桩处含有与凹槽平行的凸台,凸台与凹槽相互配合;上表面还含有与限位槽数量相同的定位凸台。凸台与凹槽配合搭接对护岸进行支撑限位,便于快速安装。
作为优选,埋桩包括开口朝向上表面的L形埋桩基体,限位槽与埋桩基体靠近上表面的上部或与定位凸台互相配合。L形埋桩基体有助于增大接触及受力面积,开口朝向布置可在提供大抓力的同时使其上表面支撑限位槽,在增强支撑作用的情况下有助于减重并减少原材料使用,同时搭接时埋桩基体或定位凸台卡入限位槽使其不易产生相对位移便于搭接,有助于提高结构稳定性。
作为优选,砖体在平行于凸台方向贯穿有圆形涵洞,且沿埋桩基体垂直于埋桩安装面部分贯穿有至涵洞的若干个渗水孔二,位于埋桩安装面且与渗水孔二并排贯穿有至涵洞的若干个渗水孔一。圆形涵洞的设计有助于减重并作为渗水通道减少土压力、地下水渗透压力对结构造成的破环崩塌,提高护岸的使用寿命,与涵洞贯通的若干个渗水孔二和若干个渗水孔一,布置深度不同,有助于加快土层渗水集中排出。
作为优选,凸台靠近埋桩的面上贯穿有至涵洞上侧的若干个渗水管道一;凹槽靠近埋桩的面上贯穿有至涵洞下侧的若干个渗水管道二。渗水管道一和渗水管道二在护岸搭接时可相互配合与涵洞形成渗水通道不断向下部集中统一排出至海底,在排出过程中不与冲击水流接触,可减少土工布使用,沙土不易流失。
作为优选,上表面靠近减浪坡处还含有坡台,坡台上表面共面于或高于凸台上表面,坡台上含有若干个内凹的圆形或矩形或梯形绿化台。坡台上表面共面于或高于凸台上表面用于提供绿化台布置空间,该绿化台可直接用于消减海浪冲击力或填充沙土后种植植物进行绿化,有助于减少冲蚀及生物生存庇护。
作为优选,坡台靠近凸台的侧面与埋桩安装面的对侧面下部具有配合关系;下表面靠近减浪坡的部分段与上表面位于凸台和坡台之间的部分段相等且相互配合。坡台靠近凸台的侧面与埋桩安装面的对侧面下部相互配合进行移动限位,防止搭接变形;下表面靠近减浪坡的部分段与上表面位于凸台和坡台之间的部分段相等且相互配合进行支撑限位。
作为优选,减浪坡靠近下表面的面不超过凹槽的凹部,靠近上表面的面不超过绿化台的凹部或不超过上表面,靠近埋桩的面垂直于下表面且不超过涵洞,远离埋桩的面与坡台对应的侧面共面,且该面与下表面之间的夹角为30°~90°。减浪坡相对海底面夹角呈30°~90°布置,有助于减小强风和水流的正面袭击,便于雨水或海水对植物的浇灌。
作为优选,隔板平行于下表面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锯齿形或三角形或梯形,相邻隔板的间隔空隙组成槽孔。隔板正对强风和水流方向,截面形状为矩形或锯齿形或三角形或梯形有助于减弱强风和水流袭击及冲蚀并促使泥沙在滩面落淤,且相邻隔板的间隙形成的槽孔也可用于种植植物,可为小型生物提供庇护,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护岸结构包括主体和若干个L形埋桩,埋桩有助于增强地表抓力,同时提高护岸块连接强度并减少原材料使用,且当搭接时埋桩卡入限位槽内进行限位支撑,使护岸块相互关联作用,有助于提高结构稳定性、不易产生缝隙使水土流失、不易坍塌;采用减浪坡和绿化台有助于消减海浪及暴雨冲击力和泥沙冲蚀并促使泥沙在滩面落淤,并可填充沙土种植植物进行绿化,为生物提供大量生存庇护场所及绿化面积,且便于人员落脚进行施工及行走,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减浪坡相对下表面夹角呈30°~90°布置有助于减小强风和水流的正面袭击,便于雨水或海水对植物的浇灌;采用多限位面进行配合有助于支撑限位,防止搭接受力变形,便于快速安装;采用渗水孔深度方向错落布置且搭建后整体贯通的渗水通道,有助于加快土层渗水不断向下部统一集中排出至海底,在排出过程中不与冲击水流接触,可减少沙土过滤层的使用,减少土压力、地下水渗透压力对结构造成的破坏崩塌,使沙土不易流失,提高护岸的使用寿命,适用于搭建斜坡堤或陡墙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护岸块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本发明的护岸块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本发明的护岸块结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护岸块结构仰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护岸块结构绿化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护岸块结构搭建固定截面图;
图7为本发明的护岸块结构搭建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陡墙堤护岸块结构主视图;
图9为本发明的陡墙堤护岸块结构搭建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主体1;埋桩2;砖体11;凸台12;坡台13;减浪坡14;定位凸台15;下表面111;上表面112;涵洞113;凹槽114;限位槽115;渗水孔一116;渗水管道一121;绿化台131;隔板141;槽孔142;渗水管道二1141;埋桩基体21;渗水孔二22。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7所示,围海堤坝护岸结构,包括主体1和两个埋桩2,主体1含方形砖体11,砖体11的下表面111含两个与埋桩2数量相同且相互配合的限位槽115;下表面111的相对面为上表面112;埋桩2位于砖体11下表面111或上表面112的邻近侧面;埋桩2安装面的对侧面为由八个间隔分布的隔板141组成的减浪坡14。该围海堤坝护岸结构的L形埋桩2伸出主体1且埋桩2整体埋入沙土层增加抓力,提高强度并减少原材料使用,当护岸相互错位搭接时埋桩2可插入与其相互配合的限位槽115起限位支撑作用,各护岸之间全方位位移受限使各搭接部形成一个独立支撑整体,不会发生塌陷,结构更加牢固;减浪坡14由八个间隔分布的隔板141组成朝向海水侧,当水流涌动冲击护岸时,有助于消减海浪及暴雨冲击力及泥沙的冲蚀并促使泥沙在滩面落淤,可为小型生物提供庇护,并可填充沙土种植植物进行绿化,植物同样有助于促使泥沙在滩面落淤及生物庇护生存作用,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
砖体11的下表面111垂直于隔板141方向贯穿有凹槽114,凹槽114截面形状为梯形的凹面。凹槽114起限位作用。
上表面112靠近埋桩2处含有与凹槽平行的凸台12,凸台12与凹槽114相互配合。凸台12与凹槽114配合搭接对护岸进行支撑限位,便于快速安装。
埋桩2包括开口朝向上表面112的L形埋桩基体21,限位槽115与埋桩基体21靠近上表面的上部互相配合。L形埋桩基体21有助于增大接触及受力面积,开口朝向布置可在提供大抓力的同时使其上表面支撑限位槽115,在增强支撑作用的情况下有助于减重并减少原材料使用,同时搭接时埋桩基体21卡入限位槽115使其不易产生相对位移便于搭接,有助于提高结构稳定性。
砖体11在平行于凸台12方向贯穿有圆形涵洞113,且沿各埋桩基体21垂直于埋桩2安装面部分分别贯穿有至涵洞113的两个渗水孔二22,位于埋桩2安装面且与渗水孔二22并排贯穿有至涵洞113的四个渗水孔一116。圆形涵洞113的设计有助于减重并作为渗水通道减少土压力、地下水渗透压力对结构造成的破环崩塌,提高护岸的使用寿命,与涵洞113贯通的若干个渗水孔二22和若干个渗水孔一116,布置深度不同,有助于加快土层渗水集中排出。
凸台12靠近埋桩2的面上贯穿有至涵洞113上侧的两个渗水管道一121;凹槽114靠近埋桩2的面上贯穿有至涵洞113下侧的两个渗水管道二1141。渗水管道一121和渗水管道二1141在护岸搭接时可相互配合与涵洞113形成渗水通道不断向下部集中统一排出至海底,在排出过程中不与冲击水流接触,可减少土工布使用,沙土不易流失。
上表面112靠近减浪坡14处还含有坡台13,坡台13上表面共面于凸台12上表面,坡台13上含有两个内凹的梯形绿化台131。坡台13上表面共面于凸台12上表面用于提供绿化台131布置空间,该绿化台131可直接用于消减海浪冲击力或填充沙土后种植植物进行绿化,有助于减少冲蚀及生物生存庇护。
坡台13靠近凸台12的侧面与埋桩2安装面的对侧面下部具有配合关系;下表面111靠近减浪坡14的部分段与上表面112位于凸台12和坡台13之间的部分段相等且相互配合。坡台13靠近凸台12的侧面与埋桩2安装面的对侧面下部相互配合进行移动限位,防止搭接变形;下表面111靠近减浪坡14的部分段与上表面112位于凸台12和坡台13之间的部分段相等且相互配合进行支撑限位。
减浪坡14靠近下表面111的面不超过凹槽114的凹部,靠近上表面112的面不超过绿化台131的凹部或不超过上表面112,靠近埋桩2的面垂直于下表面111且不超过涵洞113,远离埋桩2的面与坡台13对应的侧面共面,且该面与下表面111之间的夹角为60°。减浪坡14相对海底面夹角呈60°布置,有助于减小强风和水流的正面袭击,便于雨水或海水对植物的浇灌。
隔板141平行于下表面11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相邻隔板141的间隔空隙组成槽孔142。隔板141正对强风和水流方向,截面形状为矩形有助于减弱强风和水流袭击及冲蚀并促使泥沙在滩面落淤,且相邻隔板141的间隙形成的槽孔142也可用于种植植物,可为小型生物提供庇护,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
实施例2:
如图8-9所示,该围海堤坝护岸结构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为陡墙堤搭建,不含坡台13及绿化台131,并增加有定位凸台15,改变了限位槽115位置,搭接时将实施例1中埋桩基体21与限位槽115的配合转换为定位凸台15与限位槽115相配合使其不易产生横向位移缝隙造成沙土流失,避免坍塌,便于搭接。相对于实施例1中的斜坡堤护岸搭建,可减少占地面积,且同样具有较强的地表抓力,水土不易流失,结构稳定,有助于减弱强风和水流袭击及促使泥沙在滩面落淤,减少泥沙冲蚀,可用于种植植物或为小型生物提供庇护,具有良好的生态效应和景观效应,但不再具备提供人旅行或施工的台阶。
实施例3:
本发明的围海堤坝护岸结构实际使用时,当搭建斜坡堤护岸时,施工人员在预先铺设压实好的泥沙层或土壤层堤岸上铺设护岸块,并用沙土填筑于埋桩2与堤岸泥沙层或土壤层之间形成的空腔中进行夯实。相邻护岸块进行横向错位搭接,使上下层的护岸块埋桩基体21分别卡入两个不同护岸块的限位槽115中进行整体结构限位,使整体结构受力更加均匀,减少缝隙及结构破坏情况的发生。渗水管道一121和渗水管道二1141在护岸搭接时可相互配合与涵洞113及渗水孔二22和渗水孔一116共同形成渗水通道不断向下部集中统一排出至海底,在排出过程中不与冲击水流接触,减少土工布使用,沙土不易流失。在施工人员搬运时,埋桩2和减浪坡14有助于借力及托举,吊运时可直接用绳索穿过涵洞113或将绳索系入各凹槽中,便于运输,爬坡时坡台13可作为人旅行或施工的落脚点,增大摩擦,多定位部易找正找平,安装便捷,重复操作直至完成规定区域铺设。当搭建陡墙堤时,操作过程相同,仅将定位凸台15与限位槽115相配合进行搭建,且需要托举机械为施工人员提供落脚点进行施工,可用于占地面积受限的堤坝搭建。本发明护岸结构铺设后各护岸块之间相互关联借力,且地表抓力强,结构稳定不易坍塌,轻质便于运输、节省原材料、生态和景观效应好。
上述实施例中的常规技术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详细赘述。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并非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发明的范畴,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0)

1.围海堤坝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和若干个埋桩(2),所述主体(1)含方形砖体(11),所述砖体(11)的下表面(111)含若干个与所述埋桩(2)数量相同的限位槽(115);所述下表面(111)的相对面为上表面(112),所述埋桩(2)位于所述下表面(111)或所述上表面(112)的邻近侧面;所述埋桩(2)安装面的对侧面为由若干个间隔分布的隔板(141)组成的减浪坡(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海堤坝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1)的下表面(111)垂直于所述隔板(141)方向贯穿有凹槽(114),所述凹槽(114)截面形状为梯形或弧形或三角形或锯齿形或矩形的凹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围海堤坝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112)靠近所述埋桩(2)处含有与所述凹槽平行的凸台(12),所述凸台(12)与所述凹槽(114)相互配合;所述上表面(112)还含有与所述限位槽(115)数量相同的定位凸台(15)。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围海堤坝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埋桩(2)包括开口朝向所述上表面(112)的L形埋桩基体(21),所述限位槽(115)与所述埋桩基体(21)靠近所述上表面(112)的上部或与所述定位凸台(15)互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围海堤坝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砖体(11)在平行于所述凸台(12)方向贯穿有圆形涵洞(113),且沿所述埋桩基体(21)垂直于所述埋桩(2)安装面部分贯穿有至所述涵洞(113)的若干个渗水孔二(22),位于所述埋桩(2)安装面且与所述渗水孔二(22)并排贯穿有至所述涵洞(113)的若干个渗水孔一(11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围海堤坝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台(12)靠近所述埋桩(2)的面上贯穿有至所述涵洞(113)上侧的若干个渗水管道一(121);所述凹槽(114)靠近所述埋桩(2)的面上贯穿有至所述涵洞(113)下侧的若干个渗水管道二(114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海堤坝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表面(112)在靠近所述减浪坡(14)处还含有坡台(13),所述坡台(13)上表面共面于或高于所述凸台(12)上表面,所述坡台(13)上含有若干个内凹的圆形或矩形或梯形绿化台(131)。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围海堤坝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台(13)靠近所述凸台(12)的侧面与所述埋桩(2)安装面的对侧面下部相互配合;所述下表面(111)靠近所述减浪坡(14)的部分段与所述上表面(112)位于所述凸台(12)和所述坡台(13)之间的部分段相等且相互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海堤坝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浪坡(14)靠近所述下表面(111)的面不超过所述凹槽(114)的凹部,靠近所述上表面(112)的面不超过所述绿化台(131)的凹部或不超过所述上表面(112),靠近所述埋桩(2)的面垂直于所述下表面(111)且不超过所述涵洞(113),远离所述埋桩(2)的面与所述坡台(13)对应的侧面共面,且该面与所述下表面(111)之间的夹角为30°~90°。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围海堤坝护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141)平行于所述下表面(111)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或锯齿形或三角形或梯形,所述相邻隔板(141)的间隔空隙组成槽孔(142)。
CN202010235026.XA 2020-03-30 2020-03-30 围海堤坝护岸结构 Active CN1114855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5026.XA CN111485533B (zh) 2020-03-30 2020-03-30 围海堤坝护岸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35026.XA CN111485533B (zh) 2020-03-30 2020-03-30 围海堤坝护岸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5533A true CN111485533A (zh) 2020-08-04
CN111485533B CN111485533B (zh) 2021-08-24

Family

ID=7179154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35026.XA Active CN111485533B (zh) 2020-03-30 2020-03-30 围海堤坝护岸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8553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0137A (zh) * 2021-05-29 2021-08-13 山东水总有限公司 一种堤坝的加固结构及方法
CN113463571A (zh) * 2021-07-31 2021-10-01 周张宁 一种带流水孔的钢筋混凝土挡块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71570Y (zh) * 1996-11-08 1997-12-31 刘贞淳 一种拼组式护坡预制构件
CN101595265A (zh) * 2006-11-06 2009-12-02 奥菲奇内·马卡费里股份公司 波动减小结构
CN204225033U (zh) * 2014-11-20 2015-03-25 袁超 一种用于建构堤防的筑墙块
CN207512694U (zh) * 2017-10-23 2018-06-19 安徽清水岩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护坡砌块及其护坡
CN207775817U (zh) * 2017-12-18 2018-08-28 苏州宜和益砂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河道护坡挡墙
CN208472660U (zh) * 2018-06-20 2019-02-05 赵晶伟 一种港口防波护堤预制块
CN110004874A (zh) * 2019-04-03 2019-07-12 河海大学 一种蜗壳式生态消浪结构
CN110725278A (zh) * 2019-09-24 2020-01-24 浙江永安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护坡方法
CN210066645U (zh) * 2019-04-23 2020-02-14 中交浚浦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护坡用水泥预制板
CN210066780U (zh) * 2019-05-14 2020-02-14 福建嘉瑞宝海绵城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排水功能型挡土砖
CN111455932A (zh) * 2020-04-14 2020-07-28 济南大学 一种分离式砌块应用于水库护坡的铺设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271570Y (zh) * 1996-11-08 1997-12-31 刘贞淳 一种拼组式护坡预制构件
CN101595265A (zh) * 2006-11-06 2009-12-02 奥菲奇内·马卡费里股份公司 波动减小结构
CN204225033U (zh) * 2014-11-20 2015-03-25 袁超 一种用于建构堤防的筑墙块
CN207512694U (zh) * 2017-10-23 2018-06-19 安徽清水岩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护坡砌块及其护坡
CN207775817U (zh) * 2017-12-18 2018-08-28 苏州宜和益砂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态河道护坡挡墙
CN208472660U (zh) * 2018-06-20 2019-02-05 赵晶伟 一种港口防波护堤预制块
CN110004874A (zh) * 2019-04-03 2019-07-12 河海大学 一种蜗壳式生态消浪结构
CN210066645U (zh) * 2019-04-23 2020-02-14 中交浚浦建筑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护坡用水泥预制板
CN210066780U (zh) * 2019-05-14 2020-02-14 福建嘉瑞宝海绵城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排水功能型挡土砖
CN110725278A (zh) * 2019-09-24 2020-01-24 浙江永安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河道生态护坡结构及其护坡方法
CN111455932A (zh) * 2020-04-14 2020-07-28 济南大学 一种分离式砌块应用于水库护坡的铺设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50137A (zh) * 2021-05-29 2021-08-13 山东水总有限公司 一种堤坝的加固结构及方法
CN113463571A (zh) * 2021-07-31 2021-10-01 周张宁 一种带流水孔的钢筋混凝土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85533B (zh) 2021-08-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97736A (en) Seawalls and shoreline reinforcement systems
CN106498953A (zh) 路堑边坡复合支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WO1997021877A1 (fr) Procede et dispositif de construction de murs continus souterrains
CN111485533B (zh) 围海堤坝护岸结构
CN111535357A (zh) 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335100A (zh) 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堤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5804007A (zh) 一种基于滩涂软基的加筋土岸墙结构
CN202865796U (zh) 一种钢筋混凝土预制板桩护岸结构
CN210658436U (zh) 一种适用于河岸无开挖条件的薄板悬挂式挡土墙
CN209854656U (zh) 一种堤防
CN111305152A (zh) 台阶式三维立体加筋桥台锥坡生态防护的施工方法
CN203821306U (zh) 一种柔性防冲护垫
CN113373865B (zh) 一种框架式堤塘结构
CN212316981U (zh) 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
CN213867883U (zh) 一种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充砂管袋围堰
CN213682159U (zh) 一种生态复合型护坡
CN210797428U (zh) 新型生态护岸结构
CN109403356B (zh) 一种边坡支护结构
KR101097055B1 (ko) 주철 판넬로 축조된 사방댐과 골막이 및 그 축조방법
CN206245321U (zh) 路堑边坡复合支护结构
CN112832288A (zh) 一种坡地建筑地下室抗浮构造及其施工方法
CN219973068U (zh) 一种导航墙结构
CN111411609B (zh) 护岸混凝土块
CN215948234U (zh) 一种临时围堰结构
CN216787153U (zh) 一种地下室排水管廊提前回填土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