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2316981U - 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2316981U
CN212316981U CN202020861069.4U CN202020861069U CN212316981U CN 212316981 U CN212316981 U CN 212316981U CN 202020861069 U CN202020861069 U CN 202020861069U CN 212316981 U CN212316981 U CN 21231698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crete
gate valve
pipeline
pressure jet
continuous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20861069.4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以美
李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Guangdong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Technical School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Guangdong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Technical Schoo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Guangdong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Technical School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Guangdong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Power Technical School
Priority to CN202020861069.4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231698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231698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2316981U/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Revetment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包括:管道、闸阀井、混凝土管床、高压旋喷桩连续墙、水泥土搅拌桩、土工格栅、回填粘土、泥结石路面、混凝土刺墙。破堤开挖到管道穿堤设计高程后,满堂红布置水泥土搅拌桩,在闸阀井下方布置高压旋喷桩连续墙。浇筑素混凝土垫层、闸阀井、混凝土刺墙、混凝土管床,安装取水管道,闸阀井后方的管道用混凝土包裹。回填粘土时放置土工格栅,并分层填土。用泥结石路面恢复堤顶。闸阀井设闸阀,上接操作杆。还公布了取水管道设计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结构的施工方法。本实用新型可消除穿堤段不均匀沉降,截断管道与堤身接触处渗流通道,提高堤坡抗滑稳定性,结构新颖,实施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取水管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
背景技术
自来水厂常从河道取水,取水管道必然要穿越堤防,对堤防而言,新增了薄弱环节。为减小对堤防造成的不利影响,管底需要高于堤防设计洪水位。当水泵布置于堤后时,受大气压强的限制及取水流量的影响,有效吸程一般只有5-6m。当流量较大时,有效吸程还会更小。若河水位变幅较大,设计洪水位与常水位差值超过6m时,堤后水泵将不能按设计流量从河道取水。若将泵房设置在河道中,由于水泵扬程可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可轻松翻越堤防,直达水厂。但位于河道内的泵房阻水面积较大,将影响河道行洪。若将泵房设置在堤后,仅保留取水口在河道中,这样,阻水面积可大为减小,对河道行洪影响也较小,但需要将穿堤管道底高程降低,使管道从堤防设计洪水位以下穿过。
管道在设计洪水位以下穿越堤防,在管道与堤身接触处,存在接触冲刷隐患,管道还存在破损漏水的可能,这对堤防渗流稳定及抗滑稳定均产生明显不利影响。当堤防下面存在淤泥等软弱地基时,还会带来不均匀沉降,甚至可能溃堤,后果将不堪设想,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包括高压旋喷桩连续墙,所述高压旋喷桩连续墙浇筑在堤防顶部靠近临水侧的挖坑内,所述高压旋喷桩连续墙上浇筑安装闸阀井,所述闸阀井两端内腔固定套接管道,所述管道的一端贯穿闸阀井的外壁并紧密贴合高压旋喷桩连续墙上,所述高压旋喷桩连续墙上的管道浇筑包裹在混凝土管床内,所述高压旋喷桩连续墙和闸阀井侧壁上填充回填黏土,所述回填黏土的顶部铺设泥结石路面,所述管道远离高压旋喷桩连续墙的一端伸至堤防临水侧坡脚正上方,且堤防坡脚固定埋设桩架,所述管道的端面底部固定焊接在桩架上,且管道的端面固定安装取水口。
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所述高压旋喷桩连续墙底部的堤防内固定浇筑多个水泥土搅拌桩,所述水泥土搅拌桩的顶面固定连接高压旋喷桩连续墙的底部,所述高压旋喷桩连续墙边缘的土坑内浇筑素混凝土垫层。
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所述水泥土搅拌桩底部伸入堤基软土层以下2m,所述水泥土搅拌桩为间距1.2m*1.2m的梅花型满堂红布置,所述水泥土搅拌桩区域面积两侧距离闸阀井边缘距离大于1m。
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所述闸阀井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固定浇筑在高压旋喷桩连续墙靠近堤防临水侧的一端顶部,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四边固定浇筑混凝土支座,所述混凝土支座的内腔两端均安装有闸阀,所述闸阀贯穿混凝土支座的管道,所述闸阀的顶部安装闸阀操作杆。
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和混凝土支座的两侧均一体浇筑混凝土刺墙,所述混凝土支座的两端外壁均开有套接管道的通孔。
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所述混凝土管床为下宽上窄的梯台状结构,所述回填黏土的压实度大于0.95,所述回填黏土内每隔厚0.5m土层铺一层土工格栅5。
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所述桩架和闸阀井间的堤防上固定埋设多根钢管桩,所述钢管桩的顶部均紧密支撑在管道的底面,所述取水口底部的堤防坡脚上铺设有格宾护垫,所述格宾护垫上铺设有碎石找平层,且碎石找平层位于取水口的正下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闸阀井内的闸阀,在突发紧急情况下,可迅速切断管道内的水流;
2、闸阀井两侧混凝土刺墙可增加水流渗径,减小水力坡降,有利于保护堤身填土免受接触冲刷;
3、穿管处堤基软弱土层采用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减小了堤基不均匀沉降;
4、闸阀井下方采用高压旋喷桩连续墙,增加了堤基防渗性能;
5、闸阀井后采用混凝土管床,并用下宽上窄的断面,避免锐角,有利于压实回填的粘土;
6、土工格栅可大大消除回填粘土的不均匀沉降,提高堤坡的抗滑稳定性;
7、堤顶处设置的泥结石路面,有助于观察堤顶不均匀沉降,及时发现裂缝等异常现象;
8、取水口附近的河床,采用格宾护垫防护,有利于河床稳定;
9、取水口下方的碎石,有利于防止泥砂吸入取水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图1沿管道方面纵剖面图(AA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1闸阀井处垂直于管道方面横剖面图(BB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1管床段垂直于管道方面横剖面图(CC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施工平面布置图。
图中:1管道、2闸阀井、201钢筋混凝土底板、202混凝土支座、203闸阀、204闸阀操作杆、3混凝土管床、4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01水泥土搅拌桩、5土工格栅、6回填粘土、7泥结石路面、8素混凝土垫层、9混凝土刺墙、10钢管桩、11取水口、12格宾护垫、13碎石找平层、14桩架、15土质围堰、16土工膜、17砂包。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包括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浇筑在堤防顶部靠近临水侧的挖坑内,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上浇筑安装闸阀井2,闸阀井2两端内腔固定套接管道1,管道1的一端贯穿闸阀井2的外壁并紧密贴合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上,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上的管道1浇筑包裹在混凝土管床3内,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和闸阀井2侧壁上填充回填黏土6,回填黏土6的顶部铺设泥结石路面7,管道1远离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的一端伸至堤防临水侧坡脚正上方,且堤防坡脚固定埋设桩架14,管道1的端面底部固定焊接在桩架14上,且管道1的端面固定安装取水口11。
进一步的,如图5所示,沿堤防坡脚设置土质围堰15到设计高程,土质围堰15临水侧坡面上铺设一道防渗土工膜16,土工膜16外用砂包17压顶防护,抽干土质围堰15和堤防坡顶间的积水,从而便于将堤防坡顶露出水面并干燥,便于挖坑安装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闸阀井2等结构,便于施工。
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底部的堤防内固定浇筑多个水泥土搅拌桩401,水泥搅拌桩401的顶面固定连接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的底部,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 边缘的土坑内浇筑素混凝土垫层8,堤基软弱土层采用水泥土搅拌桩401加固,减小了堤基不均匀沉降,闸阀井2下方采用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增加了堤基防渗性能。
水泥土搅拌桩401底部伸入堤基软土层以下2m,水泥土搅拌桩401为间距1.2m*1.2m的梅花型满堂红布置,水泥土搅拌桩401区域面积两侧距离闸阀井2边缘距离大于1m。
闸阀井2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201,钢筋混凝土底板201固定浇筑在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靠近堤防临水侧的一端顶部,钢筋混凝土底板201四边固定浇筑混凝土支座202,混凝土支座202的内腔两端均安装有闸阀203,闸阀203 贯穿混凝土支座202的管道1,闸阀203的顶部安装闸阀操作杆204。
钢筋混凝土底板201和混凝土支座202的两侧均一体浇筑混凝土刺墙9,混凝土刺墙9可增加水流渗径,减小水力坡降,有利于保护堤身填土免受接触冲刷,混凝土支座202的两端外壁均开有套接管道1的通孔。
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混凝土管床3为下宽上窄的梯台状结构,避免锐角,有利于压实回填的粘土,回填黏土6的压实度大于0.95,回填黏土6内每隔厚0.5m土层铺一层土工格栅5,土工格栅5可大大消除回填粘土6的不均匀沉降,提高堤坡的抗滑稳定性。
优选的一种实施案例,桩架14和闸阀井2间的堤防上固定埋设多根钢管桩10,钢管桩10的顶部均紧密支撑在管道1的底面,取水口11底部的堤防坡脚上铺设有格宾护垫12,格宾护垫12上铺设有碎石找平层13,且碎石找平层13位于取水口11的正下方,采用格宾护垫防护12,有利于河床稳定,取水口11下方的碎石,有效防止泥砂吸入取水口。
工作原理:本实用新型通过土质围堰15对堤防坡顶进行防水,从而使得堤防坡顶露出水面,便于施工,通过开挖堤防顶部并埋设多根水泥土搅拌桩 401,水泥土搅拌桩401的顶面固定连接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的底部,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边缘的土坑内浇筑素混凝土垫层8,堤基软弱土层采用水泥土搅拌桩401加固,减小了堤基不均匀沉降,闸阀井2下方采用高压旋喷桩连续墙 4,增加了堤基防渗性能,同时钢筋混凝土底板201和混凝土支座202的两侧均一体浇筑混凝土刺墙9,混凝土刺墙9可增加水流渗径,减小水力坡降,有利于保护堤身填土免受接触冲刷,管道1与闸阀井2连接后,闸阀井2后端的管道1通过混凝土管床3进行支撑固定,且混凝土管床3为下宽上窄的梯台状结构,避免锐角,有利于通过回填黏土6将堤防顶部挖坑进行填充并压实,且回填黏土6内铺设的土工格栅5可大大消除回填粘土的不均匀沉降,提高堤坡的抗滑稳定性,从而有效的在软基堤防上安装取水管道,保证堤防稳定性,取水口11附近的河床,采用格宾护垫12防护,有利于河床稳定,取水口1下方的碎石,有效防止泥砂吸入取水口11,便于取水。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包括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浇筑在堤防顶部靠近临水侧的挖坑内,所述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上浇筑安装闸阀井(2),所述闸阀井(2)两端内腔固定套接管道(1),所述管道(1)的一端贯穿闸阀井(2)的外壁并紧密贴合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上,所述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上的管道(1)浇筑包裹在混凝土管床(3)内,所述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和闸阀井(2)侧壁上填充回填黏土(6),所述回填黏土(6)的顶部铺设泥结石路面(7),所述管道(1)远离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的一端伸至堤防临水侧坡脚正上方,且堤防坡脚固定埋设桩架(14),所述管道(1)的端面底部固定焊接在桩架(14)上,且管道(1)的端面固定安装取水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底部的堤防内固定浇筑多个水泥土搅拌桩(401),所述水泥土搅拌桩(401)的顶面固定连接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的底部,所述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边缘的土坑内浇筑素混凝土垫层(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泥土搅拌桩(401)底部伸入堤基软土层以下2m,所述水泥土搅拌桩(401)为间距1.2m*1.2m的梅花型满堂红布置,所述水泥土搅拌桩(401)区域面积两侧距离闸阀井(2)边缘距离大于1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闸阀井(2)包括钢筋混凝土底板(201),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201)固定浇筑在高压旋喷桩连续墙(4)靠近堤防临水侧的一端顶部,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201)四边固定浇筑混凝土支座(202),所述混凝土支座(202)的内腔两端均安装有闸阀(203),所述闸阀(203)贯穿混凝土支座(202)的管道(1),所述闸阀(203)的顶部安装闸阀操作杆(20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混凝土底板(201)和混凝土支座(202)的两侧均一体浇筑混凝土刺墙(9),所述混凝土支座(202)的两端外壁均开有套接管道(1)的通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凝土管床(3)为下宽上窄的梯台状结构,所述回填黏土(6)的压实度大于0.95,所述回填黏土(6)内每隔厚0.5m土层铺一层土工格栅(5)。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桩架(14)和闸阀井(2)间的堤防上固定埋设多根钢管桩(10),所述钢管桩(10)的顶部均紧密支撑在管道(1)的底面,所述取水口(11)底部的堤防坡脚上铺设有格宾护垫(12),所述格宾护垫(12)上铺设有碎石找平层(13),且碎石找平层(13)位于取水口(11)的正下方。
CN202020861069.4U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1698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61069.4U CN212316981U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20861069.4U CN212316981U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2316981U true CN212316981U (zh) 2021-01-08

Family

ID=740225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20861069.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12316981U (zh) 2020-05-21 2020-05-21 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231698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2416A1 (zh) * 2020-05-21 2021-11-25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232416A1 (zh) * 2020-05-21 2021-11-25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广东省水利电力技工学校) 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US12104345B2 (en) 2020-05-21 2024-10-01 Guangdong Polytechnic Of Water Resources And Electric Engineering Water intake pipeline structure passing through soft foundation embankment below flood level and construction metho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232416A1 (zh) 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6801424B (zh) 一种围堰施工方法
CN112681350A (zh) 河道围堰导流施工方法
CN111455737A (zh) 一种涉水铁路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519579A (zh) 一种堤防护脚防冲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11270698A (zh) 一种用于山区采砂河道内桥梁桩基外露病害的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2316981U (zh) 一种洪水位以下穿越软基堤防的取水管道结构
CN112663558B (zh) 一种内河港池中风化岩开挖施工工艺
CN212294186U (zh) 一种涉水铁路路基结构
CN209854656U (zh) 一种堤防
CN218562251U (zh) 一种适用于强涌潮地区跨桩式丁坝的围堰结构
CN208455573U (zh) 一种岩溶地区水库全库盆防渗处理结构
CN112854138B (zh) 一种既有河道改道施工方法
CN213867883U (zh) 一种适用于沿海地区的充砂管袋围堰
CN212477586U (zh) 一种堤防护脚防冲结构
CN212223936U (zh) 一种用于山区采砂河道内桥梁桩基外露病害的防护结构
CN211646434U (zh) 淤泥质地基的土石围堰结构
CN204435321U (zh) 一种火力发电厂取水明渠
CN103821106B (zh) 小型渔港及河道护岸结构
CN108611941B (zh) 一种用于饱和高填方路基处理的方法
CN218204449U (zh) 一种用于过江埋管工程的结构
CN217460445U (zh) 一种适用于软土地基的新型驳坎
CN111074708B (zh) 一种滨水堤路沿水侧拓宽加高的路基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11501681B (zh) 一种trd工法连续墙与土石围堰结合的复合临时挡水结构物及施工方法
CN217325475U (zh) 一种倒塌水工挡土墙修复加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010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