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床老人电动辅助起身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辅助起身装置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卧床老人电动辅助起身器。
背景技术
在住院病人中,很多术后身体虚弱的患者、孕产妇、老年人、瘫痪病人等需要卧床休息,医生和护士在进行护理时需要将病人扶起,便于护理;现有的很多病床不具有起身功能,医生和护士需要人力将病人扶起,动作太大,消耗大量体力,还容易使病人再次受伤。
有些病床也仅仅带有起身功能,往往还是需要人力将病人的身体向倾斜的靠背进行拖拽,以便于病人依靠的更加舒服,因此,对于只具有起身功能病床是无法真正的满足病人的使用要求的。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卧床老人电动辅助起身器。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现有的只具有起身功能的病床无法实现将病人的身体自动向倾斜的靠背拖拽,进而无法使得病人具有舒适的依靠的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卧床老人电动辅助起身器,包括底部支撑管、翻起支撑管、垫板、一号滑道、弹性滑道、二号滑道、收卷带、收卷辊、收卷电机、翻起部件和控制器;
所述底部支撑管为U型结构;
所述翻起支撑管为U型结构;所述翻起支撑管的端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底部支撑管的内侧;
所述翻起支撑管与所述底部支撑管之间通过所述翻起部件连接;所述翻起部件用于驱动所述翻起支撑管进行翻转;所述翻起部件与所述控制器通过电信号连接;
所述底部支撑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垫板;所述垫板上设置固定连接一号滑道;
所述翻起支撑管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滑道;
所述一号滑道与所述二号滑道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滑道;所述弹性滑道为弹性金属材料制的;
所述收卷带的左右两边均依次滑动在一号滑道、弹性滑道和二号滑道中;所述收卷带受力时能够弯曲变形;所述收卷带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收卷辊上;
所述收卷辊的两端通过安装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翻起支撑管的背面;所述收卷辊的一端与所述收卷电机的转轴连接;
所述收卷电机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收卷电机与所述控制器通过电信号连接。
工作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翻起部件工作进而实现翻起支撑管的翻起,进而实现将平躺的用户从背部进行托起,进而辅助用户坐立起来;当用户坐立后的背部与翻起支撑管上的收卷带不贴合时,用户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收卷电机转动,进而通过收卷辊对收卷带进行收卷,过程中收卷带的两侧依次沿一号滑道、弹性滑道和二号滑道滑动,进而实现将下端的收卷带上坐立的用户身体向翻起支撑管拖拽,进而实现用户的背部与翻起支撑管上的收卷带贴合,进而使得用户坐立时具有很好的背部支撑;过程中不需要外人搀扶提升,进而降低了照看老人的难度。
优选的,所述收卷带为分体式结构;所述收卷带通过多个金属窄条依次铰接连接得到;所述收卷带上最上端一个所述金属窄条转动连接在所述收卷辊的外表面上。
通过多个金属窄条依次铰接连接得到的收卷带不仅具有稳定的支撑效果,同时也更加便于弯曲变形,进而更好的在弯曲的弹性滑道内滑动,进而保证用户的身体在被拖拽的过程中的流畅度,进而提高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优选的,所述一号滑道的横截面为方形框去除其中一条边的部分长度后留下的形状;所述一号滑道的槽底设置有钢球;所述钢球的上方接触支撑所述金属窄条;所述一号滑道、所述弹性滑道和所述二号滑道的横截面均相同,且所述弹性滑道和所述二号滑道均通过所述钢球对所述金属窄条进行支撑。
通过在一号滑道、弹性滑道和二号滑道的槽底设置钢球,进一步提高收卷带的滑动流畅度,进而保证用户的身体在被拖拽的过程中的流畅,进而提高用户使用的效果和安全性。
优选的,靠近所述一号滑道的所述收卷带上表面上通过魔术贴连接一号充气气囊;所述一号充气气囊与一号充气泵连接;所述一号充气泵与所述控制器通过电信号连接。
在用户需要向翻起支撑管上的收卷带靠近时,通过控制器控制一号充气泵工作,进而实现向一号充气气囊中充气,一号充气气囊充气后膨胀能够对用户的臀部进行阻挡,进而能够防止收卷带在拖拽用户的身体时用户身体相对于收卷带滑动,进而影响收卷带对用户的拖拽效果。
优选的,靠近所述二号滑道的所述收卷带上设置有抱夹提升部件;所述抱夹提升部件用于通过支撑用户的腋下将用户身体向上提起;
所述抱夹提升部件包括铰接座、扶手杆、转动棘爪、棘爪固定座、限位块和一号弹簧;所述铰接座连接在所述金属窄条上;所述扶手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铰接座上;所述扶手杆靠近所述铰接座一端的圆弧面上设置棘轮轮齿;所述棘轮轮齿与所述转动棘爪的一端啮合;所述转动棘爪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转动棘爪固定座转动连接在所述铰接座上;所述转动棘爪的下方设置所述一号弹簧;所述一号弹簧处于被压缩的状态;所述转动棘爪上方与所述限位块抵触配合;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在所述铰接座上。
在用户需要向翻起支撑管上的收卷带靠近时,通过将抱夹提升部件插在用户的腋下,进而通过收卷带带动抱夹提升部件向上运动,进而实现将用户的身体向上提起,进而辅助用户坐立;用户能够根据翻起支撑管所处的角度,通过调节转动棘爪与扶手杆端部的棘轮轮齿的啮合位置实现对扶手杆的角度进行调节,进而保证扶手杆能够有效且舒适的对用户的腋下进行支撑,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扶手杆上靠近用户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套;所述滑动套的截面为C型结构;所述滑动套的外表面上包裹有二号充气气囊;所述二号充气气囊与所述二号充气泵连接;所述二号充气泵与所述控制器通过电信号连接。
在用户需要向翻起支撑管上的收卷带靠近时,通过控制器控制二号充气泵工作,进而实现向二号充气气囊中充气,充气后的二号充气气囊向用户膨胀,进而实现对用户的身体进行夹持,进而通过抱夹产生的摩擦力减小用户腋下受到的支撑力,进而提高支撑的舒适性;同时充气后的二号充气气囊较为柔软,进一步提高用户的舒适性,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效果。
优选的,所述铰接座与所述金属窄条之间通过旋转卡轴连接;所述旋转卡轴包括旋转部、传动部、卡合部;所述旋转部、所述传动部和所述卡合部依次连接;所述卡合部的横向尺寸大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金属窄条之间的间距;所述卡合部的纵向尺寸小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金属窄条之间的间距;所述传动部依次穿过所述铰接座上的安装孔和相邻所述金属窄条之间的缝隙。
旋转卡轴依次穿过铰接座上的安装孔和相邻金属窄条之间的缝隙后,通过转动旋转卡轴上的旋转部,进而通过卡合部的两端扣合在相邻的两个金属窄条上,进而实现将铰接座快速固定在金属窄条上,同时在不使用扶手杆时也能够快速的拆除,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而且通过该方式能够根据用户的身材准确的将扶手杆固定在用户的腋下,进而提高扶手杆对用户的支撑效果。
优选的,所述翻起支撑管上设置三号气囊;所述三号气囊中不充满气体;所述三号气囊包括头枕部和肩胛部;所述头枕部设置在所述肩胛部的上方;所述所述头枕部与所述肩胛部连通。
通过在翻起支撑管上设置三号气囊,且三号气囊中的气体不进行充满,使得三号气囊不仅能够对用户的头部进行支撑,同时用户的身体被向上提升的过程中,用户的头部挤压三号气囊,被挤压到位置的气体流动到其他位置,进而使得三号气囊不会对用户的身体产生阻碍,进而提高了用户被向上提升的效果;当用户被提升起来后,用户的肩部压在三号气囊的肩胛部上,进而将肩胛部中的气体挤压到头枕部中,进而提高了头枕部对用户的头部的支撑效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中通过控制器控制翻起部件工作进而实现翻起支撑管的翻起,进而实现将平躺的用户从背部进行托起,进而辅助用户坐立起来;当用户坐立后的背部与翻起支撑管上的收卷带不贴合时,用户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收卷电机转动,进而通过收卷辊对收卷带进行收卷,过程中收卷带的两侧依次沿一号滑道、弹性滑道和二号滑道滑动,进而实现将下端的收卷带上坐立的用户身体向翻起支撑管拖拽,进而实现用户的背部与翻起支撑管上的收卷带贴合,进而使得用户坐立时具有很好的背部支撑;过程中不需要外人搀扶提升,进而降低了照看老人的难度。
2.本发明中在用户需要向翻起支撑管上的收卷带靠近时,通过控制器控制一号充气泵工作,进而实现向一号充气气囊中充气,一号充气气囊充气后膨胀能够对用户的臀部进行阻挡,进而能够防止收卷带在拖拽用户的身体时用户身体相对于收卷带滑动,进而影响收卷带对用户的拖拽效果。
3.本发明中在用户需要向翻起支撑管上的收卷带靠近时,通过控制器控制二号充气泵工作,进而实现向二号充气气囊中充气,充气后的二号充气气囊向用户膨胀,进而实现对用户的身体进行夹持,进而通过抱夹产生的摩擦力减小用户腋下受到的支撑力,进而提高支撑的舒适性;同时充气后的二号充气气囊较为柔软,进一步提高用户的舒适性,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效果。
4.本发明中旋转卡轴依次穿过铰接座上的安装孔和相邻金属窄条之间的缝隙后,通过转动旋转卡轴上的旋转部,进而通过卡合部的两端扣合在相邻的两个金属窄条上,进而实现将铰接座快速固定在金属窄条上,同时在不使用扶手杆时也能够快速的拆除,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而且通过该方式能够根据用户的身材准确的将扶手杆固定在用户的腋下,进而提高扶手杆对用户的支撑效果。
5.本发明中通过在翻起支撑管上设置三号气囊,且三号气囊中的气体不进行充满,使得三号气囊不仅能够对用户的头部进行支撑,同时用户的身体被向上提升的过程中,用户的头部挤压三号气囊,被挤压到位置的气体流动到其他位置,进而使得三号气囊不会对用户的身体产生阻碍,进而提高了用户被向上提升的效果;当用户被提升起来后,用户的肩部压在三号气囊的肩胛部上,进而将肩胛部中的气体挤压到头枕部中,进而提高了头枕部对用户的头部的支撑效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中起身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翻起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起身器的主视图;
图4是图3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中一号滑道的截面图;
图6是本发明中旋转卡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部支撑管1、翻起支撑管2、垫板3、一号滑道4、钢球41、弹性滑道5、二号滑道6、收卷带7、金属窄条71、一号充气气囊72、抱夹提升部件73、铰接座731、扶手杆732、转动棘爪733、棘爪固定座734、限位块735、一号弹簧736、棘轮轮齿737、滑动套738、二号充气气囊739、旋转卡轴74、旋转部741、传动部742、卡合部743、三号气囊75、头枕部751、肩胛部752、收卷辊8、收卷电机81、翻起部件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卧床老人电动辅助起身器,包括底部支撑管1、翻起支撑管2、垫板3、一号滑道4、弹性滑道5、二号滑道6、收卷带7、收卷辊8、收卷电机81、翻起部件9和控制器;
所述底部支撑管1为U型结构;
所述翻起支撑管2为U型结构;所述翻起支撑管2的端部通过转轴转动连接在所述底部支撑管1的内侧;
所述翻起支撑管2与所述底部支撑管1之间通过所述翻起部件9连接;所述翻起部件9用于驱动所述翻起支撑管2进行翻转;所述翻起部件9与所述控制器通过电信号连接;
所述底部支撑管1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垫板3;所述垫板3上设置固定连接一号滑道4;
所述翻起支撑管2的内侧固定连接所述二号滑道6;
所述一号滑道4与所述二号滑道6之间连接有所述弹性滑道5;所述弹性滑道5为弹性金属材料制的;
所述收卷带7的左右两边均依次滑动在一号滑道4、弹性滑道5和二号滑道6中;所述收卷带7受力时能够弯曲变形;所述收卷带7的上端固定连接在所述收卷辊8上;
所述收卷辊8的两端通过安装板转动连接在所述翻起支撑管2的背面;所述收卷辊8的一端与所述收卷电机81的转轴连接;
所述收卷电机81固定连接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收卷电机81与所述控制器通过电信号连接。
工作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翻起部件9工作进而实现翻起支撑管2的翻起,进而实现将平躺的用户从背部进行托起,进而辅助用户坐立起来;当用户坐立后的背部与翻起支撑管2上的收卷带7不贴合时,用户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收卷电机81转动,进而通过收卷辊8对收卷带7进行收卷,过程中收卷带7的两侧依次沿一号滑道4、弹性滑道5和二号滑道6滑动,进而实现将下端的收卷带7上坐立的用户身体向翻起支撑管2拖拽,进而实现用户的背部与翻起支撑管2上的收卷带7贴合,进而使得用户坐立时具有很好的背部支撑;过程中不需要外人搀扶提升,进而降低了照看老人的难度。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收卷带7为分体式结构;所述收卷带7通过多个金属窄条71依次铰接连接得到;所述收卷带7上最上端一个所述金属窄条71转动连接在所述收卷辊8的外表面上。
通过多个金属窄条71依次铰接连接得到的收卷带7不仅具有稳定的支撑效果,同时也更加便于弯曲变形,进而更好的在弯曲的弹性滑道5内滑动,进而保证用户的身体在被拖拽的过程中的流畅度,进而提高用户使用的安全性。
如图4和图5所示,所述一号滑道4的横截面为方形框去除其中一条边的部分长度后留下的形状;所述一号滑道4的槽底设置有钢球41;所述钢球41的上方接触支撑所述金属窄条71;所述一号滑道4、所述弹性滑道5和所述二号滑道6的横截面均相同,且所述弹性滑道5和所述二号滑道6均通过所述钢球41对所述金属窄条71进行支撑。
通过在一号滑道4、弹性滑道5和二号滑道6的槽底设置钢球41,进一步提高收卷带7的滑动流畅度,进而保证用户的身体在被拖拽的过程中的流畅,进而提高用户使用的效果和安全性。
如图1至图3所示,靠近所述一号滑道4的所述收卷带7上表面上通过魔术贴连接一号充气气囊72;所述一号充气气囊72与一号充气泵连接;所述一号充气泵与所述控制器通过电信号连接。
在用户需要向翻起支撑管2上的收卷带7靠近时,通过控制器控制一号充气泵工作,进而实现向一号充气气囊72中充气,一号充气气囊72充气后膨胀能够对用户的臀部进行阻挡,进而能够防止收卷带7在拖拽用户的身体时用户身体相对于收卷带7滑动,进而影响收卷带7对用户的拖拽效果。
如图1至图4所示,靠近所述二号滑道6的所述收卷带7上设置有抱夹提升部件73;所述抱夹提升部件73用于通过支撑用户的腋下将用户身体向上提起;
所述抱夹提升部件73包括铰接座731、扶手杆732、转动棘爪733、棘爪固定座734、限位块735和一号弹簧736;所述铰接座731连接在所述金属窄条71上;所述扶手杆732的一端转动连接在所述铰接座731上;所述扶手杆732靠近所述铰接座731一端的圆弧面上设置棘轮轮齿737;所述棘轮轮齿737与所述转动棘爪733的一端啮合;所述转动棘爪733的另一端通过所述转动棘爪733固定座734转动连接在所述铰接座731上;所述转动棘爪733的下方设置所述一号弹簧736;所述一号弹簧736处于被压缩的状态;所述转动棘爪733上方与所述限位块735抵触配合;所述限位块735固定连接在所述铰接座731上。
在用户需要向翻起支撑管2上的收卷带7靠近时,通过将抱夹提升部件73插在用户的腋下,进而通过收卷带7带动抱夹提升部件73向上运动,进而实现将用户的身体向上提起,进而辅助用户坐立;用户能够根据翻起支撑管2所处的角度,通过调节转动棘爪733与扶手杆732端部的棘轮轮齿737的啮合位置实现对扶手杆732的角度进行调节,进而保证扶手杆732能够有效且舒适的对用户的腋下进行支撑,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效果。
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扶手杆732上靠近用户一侧滑动连接有滑动套738;所述滑动套738的截面为C型结构;所述滑动套738的外表面上包裹有二号充气气囊739;所述二号充气气囊739与所述二号充气泵连接;所述二号充气泵与所述控制器通过电信号连接。
在用户需要向翻起支撑管2上的收卷带7靠近时,通过控制器控制二号充气泵工作,进而实现向二号充气气囊739中充气,充气后的二号充气气囊739向用户膨胀,进而实现对用户的身体进行夹持,进而通过抱夹产生的摩擦力减小用户腋下受到的支撑力,进而提高支撑的舒适性;同时充气后的二号充气气囊739较为柔软,进一步提高用户的舒适性,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效果。
如图4和图6所示,所述铰接座731与所述金属窄条71之间通过旋转卡轴74连接;所述旋转卡轴74包括旋转部741、传动部742、卡合部743;所述旋转部741、所述传动部742和所述卡合部743依次连接;所述卡合部743的横向尺寸大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金属窄条71之间的间距;所述卡合部743的纵向尺寸小于相邻的两个所述金属窄条71之间的间距;所述传动部742依次穿过所述铰接座731上的安装孔和相邻所述金属窄条71之间的缝隙。
旋转卡轴74依次穿过铰接座731上的安装孔和相邻金属窄条71之间的缝隙后,通过转动旋转卡轴74上的旋转部741,进而通过卡合部743的两端扣合在相邻的两个金属窄条71上,进而实现将铰接座731快速固定在金属窄条71上,同时在不使用扶手杆732时也能够快速的拆除,进而提高了用户使用的便利性;而且通过该方式能够根据用户的身材准确的将扶手杆732固定在用户的腋下,进而提高扶手杆732对用户的支撑效果。
如图1所示,所述翻起支撑管2上设置三号气囊75;所述三号气囊75中不充满气体;所述三号气囊75包括头枕部751和肩胛部752;所述头枕部751设置在所述肩胛部752的上方;所述所述头枕部751与所述肩胛部752连通。
通过在翻起支撑管2上设置三号气囊75,且三号气囊75中的气体不进行充满,使得三号气囊75不仅能够对用户的头部进行支撑,同时用户的身体被向上提升的过程中,用户的头部挤压三号气囊75,被挤压到位置的气体流动到其他位置,进而使得三号气囊75不会对用户的身体产生阻碍,进而提高了用户被向上提升的效果;当用户被提升起来后,用户的肩部压在三号气囊75的肩胛部752上,进而将肩胛部752中的气体挤压到头枕部751中,进而提高了头枕部751对用户的头部的支撑效果。
工作时,通过控制器控制翻起部件9工作进而实现翻起支撑管2的翻起,进而实现将平躺的用户从背部进行托起,进而辅助用户坐立起来;当用户坐立后的背部与翻起支撑管2上的收卷带7不贴合时,用户能够通过控制器控制收卷电机81转动,进而通过收卷辊8对收卷带7进行收卷,过程中收卷带7的两侧依次沿一号滑道4、弹性滑道5和二号滑道6滑动,进而实现将下端的收卷带7上坐立的用户身体向翻起支撑管2拖拽,进而实现用户的背部与翻起支撑管2上的收卷带7贴合,进而使得用户坐立时具有很好的背部支撑;过程中不需要外人搀扶提升,进而降低了照看老人的难度;在用户需要向翻起支撑管2上的收卷带7靠近时,通过控制器控制一号充气泵工作,进而实现向一号充气气囊72中充气,一号充气气囊72充气后膨胀能够对用户的臀部进行阻挡,进而能够防止收卷带7在拖拽用户的身体时用户身体相对于收卷带7滑动,进而影响收卷带7对用户的拖拽效果;在用户需要向翻起支撑管2上的收卷带7靠近时,通过将抱夹提升部件73插在用户的腋下,进而通过收卷带7带动抱夹提升部件73向上运动,进而实现将用户的身体向上提起,进而辅助用户坐立;用户能够根据翻起支撑管2所处的角度,通过调节转动棘爪733与扶手杆732端部的棘轮轮齿737的啮合位置实现对扶手杆732的角度进行调节,进而保证扶手杆732能够有效且舒适的对用户的腋下进行支撑,进而提高用户的使用效果;用户的身体被向上提升的过程中,用户的头部挤压三号气囊75,被挤压到位置的气体流动到其他位置,进而使得三号气囊75不会对用户的身体产生阻碍,进而提高了用户被向上提升的效果;当用户被提升起来后,用户的肩部压在三号气囊75的肩胛部752上,进而将肩胛部752中的气体挤压到头枕部751中,进而提高了头枕部751对用户的头部的支撑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