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3554A - 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3554A
CN111473554A CN202010043008.1A CN202010043008A CN111473554A CN 111473554 A CN111473554 A CN 111473554A CN 202010043008 A CN202010043008 A CN 202010043008A CN 111473554 A CN111473554 A CN 1114735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as
shell
heat pump
temperatur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430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杰
金阿龙
邱辉
向延勇
刘斌斌
林芳
陈建汶
谢毓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Kingfit Environ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Kingfit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Kingfit Environ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Kingfit Environ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430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35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735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35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3/00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 F25B43/02Arrangements for separating or purifying gases or liquids; Arrangements for vaporising the residuum of liquid refrigerant, e.g. by heat for separating lubricants from the refrigeran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2500/00Problems to be solved
    • F25B2500/06Dam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壳体上设置有进汽口和排汽口,油气自所述进汽口进入壳体,经过滤后由排汽口排出;壳体内沿油气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有油气分散部、油气引导部及油气过滤部,壳体内还设置有沿油气的输送方向延伸的贯穿壳体底部的冷却部;油气分散部上端与所述进汽口连通,侧壁上设置多个错位孔;油气引导部与油气分散部相邻设置,包括沿壳体轴向延伸的螺旋板状;油气过滤部与油气引导部相邻设置,为滤网结构,且与壳体上的排汽口正对;在油气前进过程中,润滑油受冷却黏度增加,并依靠离心力与油气中的汽体分离,沉降至壳体底部,并最终汇聚至储油部。该装置可提高油气分离效率,能够有效减少润滑油的流失。

Description

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蒸汽处理装置,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家提倡节能减排,降低PM2.5防止大气污染,中央空调商用市场煤改电如火如荼,一般的供热温度45-55℃,但工业领域由于需要工艺加温的热水温度要求较高,一般而言,高温热泵是指制热出水温度能够达到85℃以上的热泵,是一种节能环保,并具有市场前景的新型热泵产品。高温热泵机组的排气温度较高,一般超过100℃,过高的排气温度使压缩机润滑油的黏度降低,这一方面会导致压缩机排气含油量大,另一方面,会使压缩机内润滑油减少,增加压缩机被烧坏的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的解决方案是,针对高温热泵机组本身特点分别设计并安装高分油效率的油分离器、集油器和油冷却器,其中,油分离器一般采用普通热泵机组用的无储油和油冷却器集成的离心式或滤网拦截式二次油分离器,不带油池和油分滤网的高温热泵压缩机排放的高温油气混合物进入此类二次油分离器后,由于高温排气夹带的润滑油量较大,大量润滑油被拦截下来后,由于油分底部储油空间有限致使油分底部油面较高,整个油分内部油温很高,润滑油没有被及时冷却,润滑油的黏度低,这样被拦截下来的润滑油有被排气二次夹带走的风险,导致热泵压缩机内缺少润滑油,有被烧毁的风险。此外,由于二次油分设计之初就是依靠压缩机内置油分离滤网对排气中的润滑油进行拦截,使润换油回流至压缩机内置的油池,其只能对油气中的部分润滑油进行分离和拦截,因此,二次油分应用到高温热泵机组上效果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该装置可提高油气分离效率,能够有效减少润滑油的流失。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进汽口和排汽口,油气自所述进汽口进入壳体,经过滤后由排汽口排出;所述壳体内沿油气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有油气分散部、油气引导部及油气过滤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沿油气的输送方向延伸的贯穿壳体底部的冷却部,壳体的下方向下形成有储油部;其中:
油气分散部,为筒状结构,其上端与所述进汽口连通,其侧壁上设置多个错位孔,油气自进汽口进入油气分散部后,与油气分散部的侧壁发生碰撞,从而对油气中的润滑油进行初步过滤,剩余油气自所述错位孔排出后沿油气引导部前进;
油气引导部,与所述油气分散部相邻设置,包括沿壳体轴向延伸的螺旋板状,油气经由油气引导部时,受螺旋结构的引导,呈螺旋状流动前进,这样,一方面,通过离心力使油气中的雾状润滑油分离出来,另一方面,油气可以与冷却部充分接触,通过降温增加润滑油的黏度,从而使得润滑油向下沉降,对油气中的汽体和润滑油进行第二次过滤;
所述油气过滤部,与所述油气引导部相邻设置,为滤网结构,且与壳体上的排汽口正对,用于对油气中的润滑油进行第三次过滤;
在油气前进过程中,润滑油受冷却黏度增加,并依靠离心力与油气中的汽体分离,沉降至壳体底部,并最终汇聚至储油部。
作为优选,所述油气分散部的侧壁为双层套管结构,其内管侧壁及外管侧壁上均设置有通孔,且内管侧壁上的通孔与外管侧壁上的通孔形成错位结构;从而加剧油气在油气分散部内的碰撞。
作为优选,所述油气分散部的底部设置有漏油孔,汇聚于油气分散部内的润滑油自该漏油孔滴落至冷却部或壳体底部。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引导板的直径与所述壳体内壁直径相适应,所述油气引导部底部形成有一豁口,汇聚于油气引导部下方的壳体底部的润滑油经由该豁口流淌至储油部。
作为优选,所述油气引导部与所述油气过滤部之间设置有一挡板,该挡板一方面用于固定油气过滤部,另一方面将油气引导部的上端与油气过滤部隔开,从而油气自油气引导部排出后、进入油气过滤部之前,再一次经过冷却部进行冷却降温。
作为优选,所述储油部与所述油气过滤部正对。
作为优选,所述储油部上还设置有液位观察窗。
作为优选,所述冷却部包括贯穿壳体底部区域的若干个换热管。
作为优选,所述壳体沿油气前进方向的前后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一水室封头,冷却水自一端水室封头的进水口进入换热管,流动至另一端水室封头处转向,最后自水室封头的出水口流出。
作为优选,所述换热管所述壳体端部之间胀接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油气经由该装置过程中,首先经过油气分散部时,通过与油气分散部的侧壁撞击配合错位孔实现油气内雾状润滑油与汽体的初步分离/过滤,再通过油气引导部的离心引导,使雾状润滑油与汽体进一步分离,并由冷却部冷却沉降,最后由油气过滤部进行进一步的过滤,从而将润滑油从油气中分离出来,在此过程中,对油气进行了三次过滤,经试验,分油效率可达到99.7%,明显提高了油气分离效率,有效减少了润滑油的流失。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限定。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外观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沿油气前进方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其中,1、壳体;2、油气分散部;3、油气引导部;4、油气过滤部;5、储油部;6、挡板;
11、进汽口;12、排汽口;13、第二视油镜;
31、豁口;
51、第一视油镜;52、油位开关;53、出油角阀;
71、水室封头;72、换热管;
711、进水口;712、出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例示性的,旨在对本申请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这里所使用的,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指出,否则单数形式也意图包括复数形式,此外,还应当理解的是,当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术语“包含”和/或“包括”时,其指明存在特征、步骤、操作、器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合。
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进汽口11和排汽口12,油气自所述进汽口11进入壳体1,经过滤后由排汽口12排出;如图2所示,所述壳体1内沿油气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有油气分散部2、油气引导部3及油气过滤部4,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沿油气的输送方向延伸的贯穿壳体1底部的冷却部,壳体1的下方向下形成有储油部5;其中:
油气分散部2,为筒状结构,其上端与所述进汽口11连通,其侧壁上设置多个错位孔,油气自进汽口11进入油气分散部2后,与油气分散部2的侧壁发生碰撞,从而对油气中的润滑油进行初步过滤,剩余油气自所述错位孔排出后沿油气引导部3前进;
油气引导部3,与所述油气分散部2相邻设置,包括沿壳体1轴向延伸的螺旋板状,油气经由油气引导部3时,受螺旋结构的引导,呈螺旋状流动前进,这样,一方面,通过离心力使油气中的雾状润滑油分离出来,另一方面,油气可以与冷却部充分接触,通过降温增加润滑油的黏度,从而使得润滑油向下沉降,对油气中的汽体和润滑油进行第二次过滤;
所述油气过滤部4,与所述油气引导部3相邻设置,为滤网结构,且与壳体1上的排汽口12正对,用于对油气中的润滑油进行第三次过滤;
在油气前进过程中,润滑油受冷却黏度增加,并依靠离心力与油气中的汽体分离,沉降至壳体1底部,并最终汇聚至储油部5。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油气分散部2的侧壁为双层套管结构,其内管侧壁及外管侧壁上均设置有通孔,且内管侧壁上的通孔与外管侧壁上的通孔相互交错排列形成错位结构;即内管侧壁上的通孔与外管侧壁上的通孔构成2级多孔错位结构,多孔设计也起到把油气中的润滑油和汽体(包括气态制冷剂等)的混合物向四壁发散,加剧油气在油气分散部2内的碰撞,油气与油气分散部2的内壁撞击的更为充分的撞壁,从而将雾状的润滑油与汽体分离。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油气分散部2的底部设置有漏油孔,汇聚于油气分散部2内的润滑油自该漏油孔滴落至冷却部或壳体1底部。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螺旋引导板的直径与所述壳体1内壁直径相适应,如图2所示,所述油气引导部3底部形成有一豁口31,汇聚于油气引导部3下方的壳体1底部的润滑油经由该豁口31流淌至储油部5。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油气引导部3与所述油气过滤部4之间设置有一挡板6,该挡板6一方面用于固定油气过滤部4,另一方面将油气引导部3的上端与油气过滤部4隔开,从而油气自油气引导部3排出后、进入油气过滤部4之前,再一次经过冷却部进行冷却降温,进一步增加润滑油的黏度。
优选地,所述油气过滤部4采用高密度油分滤网,优选规格为300kg/m3。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储油部5与所述油气过滤部4正对。优选地,所述储油部5上还设置有液位观察窗,优选地,所述观察窗处设置有第一视油镜51,从而可从外部监控储油部5的液位。进一步优选地,壳体1底部设置有第二视油镜13,当储油部5内满载时,用于监控壳体1底部的润滑油高度。此外,储油部5上还设置有油位开关52、及出油角阀53,其中,油位开关52用于调节储油部5内润滑油的高度,出油角阀53控制出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冷却部包括贯穿壳体1底部区域的若干个换热管72。
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壳体1沿油气前进方向的前后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一水室封头71,冷却水自一端水室封头71的进水口711进入换热管72,流动至另一端水室封头71处转向,最后自水室封头71的出水口712流出。优选地,所述换热管72所述壳体1端部之间胀接固定。具体地:为防止高温汽体(包括气态制冷剂等)经过储油部5时再次夹带润滑油,油分底部大空间的储油区设置了高效内外螺纹换热管72,换热管72与壳体1两端进行胀接固定,壳体1两侧设置分别设置有冷却水水室封头71,冷却水从水室封头71的进水口711进入到油分内置油冷却换热管72的内部,再经过另一侧水室封头71转向后返回从水室封头71的出水口712流出,这样换热管72外表面的油池中的润滑油与换热管72内的冷却水换热后被冷却,润滑油的黏度加大,温度降低,可以返回螺杆压缩机对轴承进行润滑,对压缩机阴阳转子间隙进行密封减少转子间的气态制冷剂的泄漏,提高了压缩机的安全可靠性及压缩效率。
综上,油气进入油气分散部2后,部分润滑油被沉淀到换热管72或直接滴落到壳体1底部,剩下的油气经过油气引导部3,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润滑油从油气中分离出来,并沉淀到换热管72或直接滴落到壳体1底部,剩下的油气会和在润滑油沉淀后分离出来的汽体汇合经过高密度拦截滤网进行第三次过滤,在高密度拦截滤网的作用下,润滑油被滤网拦截。沉淀在换热管72上的润滑油滴落到壳体1底部,并最终流入储油部5中。
油气经由该装置过程中,首先经过油气分散部2时,通过与油气分散部2的侧壁撞击配合错位孔实现油气内雾状润滑油与汽体的初步分离/过滤,再通过油气引导部3的离心引导,使雾状润滑油与汽体进一步分离,并由冷却部冷却沉降,最后由油气过滤部4进行进一步的过滤,从而将润滑油从油气中分离出来,在此过程中,对油气进行了三次过滤,经试验,分油效率可达到99.7%,明显提高了油气分离效率,有效减少了润滑油的流失。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进汽口(11)和排汽口(12),油气自所述进汽口(11)进入壳体(1),经过滤后由排汽口(12)排出;所述壳体(1)内沿油气的前进方向依次设置有油气分散部(2)、油气引导部(3)及油气过滤部(4),所述壳体(1)内还设置有沿油气的输送方向延伸的贯穿壳体(1)底部的冷却部,壳体(1)的下方向下形成有储油部(5);其中:
油气分散部(2),为筒状结构,其上端与所述进汽口(11)连通,其侧壁上设置多个错位孔,油气自进汽口(11)进入油气分散部(2)后,与油气分散部(2)的侧壁发生碰撞,从而对油气中的润滑油进行初步过滤,剩余油气自所述错位孔排出后沿油气引导部(3)前进;
油气引导部(3),与所述油气分散部(2)相邻设置,包括沿壳体(1)轴向延伸的螺旋板状,油气经由油气引导部(3)时,受螺旋结构的引导,呈螺旋状流动前进,这样,一方面,通过离心力使油气中的雾状润滑油分离出来,另一方面,油气可以与冷却部充分接触,通过降温增加润滑油的黏度,从而使得润滑油向下沉降,对油气中的汽体和润滑油进行第二次过滤;
所述油气过滤部(4),与所述油气引导部(3)相邻设置,为滤网结构,且与壳体(1)上的排汽口(12)正对,用于对油气中的润滑油进行第三次过滤;
在油气前进过程中,润滑油受冷却黏度增加,并依靠离心力与油气中的汽体分离,沉降至壳体(1)底部,并最终汇聚至储油部(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散部(2)的侧壁为双层套管结构,其内管侧壁及外管侧壁上均设置有通孔,且内管侧壁上的通孔与外管侧壁上的通孔形成错位结构;从而加剧油气在油气分散部(2)内的碰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分散部(2)的底部设置有漏油孔,汇聚于油气分散部(2)内的润滑油自该漏油孔滴落至冷却部或壳体(1)底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旋引导板的直径与所述壳体(1)内壁直径相适应,所述油气引导部(3)底部形成有一豁口(31),汇聚于油气引导部(3)下方的壳体(1)底部的润滑油经由该豁口(31)流淌至储油部(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气引导部(3)与所述油气过滤部(4)之间设置有一挡板(6),该挡板(6)一方面用于固定油气过滤部(4),另一方面将油气引导部(3)的上端与油气过滤部(4)隔开,从而油气自油气引导部(3)排出后、进入油气过滤部(4)之前,再一次经过冷却部进行冷却降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部(5)与所述油气过滤部(4)正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油部(5)上还设置有液位观察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包括贯穿壳体(1)底部区域的若干个换热管(7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沿油气前进方向的前后两端部分别设置有一水室封头(71),冷却水自一端水室封头(71)的进水口(711)进入换热管(72),流动至另一端水室封头(71)处转向,最后自水室封头(71)的出水口(712)流出。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管(72)所述壳体(1)端部之间胀接固定。
CN202010043008.1A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 Pending CN1114735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3008.1A CN111473554A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43008.1A CN111473554A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3554A true CN111473554A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46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43008.1A Pending CN111473554A (zh) 2020-01-15 2020-01-15 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73554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10168A (ja) * 1993-10-13 1995-04-25 Sanyo Electric Co Ltd 極低温冷凍装置
JPH09318203A (ja) * 1996-05-29 1997-12-12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オイルセパレータ
CN2881461Y (zh) * 2006-01-27 2007-03-21 复盛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降温系统的油气分离装置
CN201221882Y (zh) * 2008-05-23 2009-04-15 上海富田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机用油分离器
CN102954636A (zh) * 2012-11-15 2013-03-06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离心式油分离器
CN204268773U (zh) * 2014-11-26 2015-04-15 浙江英谷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机组的高效油分离器
CN107036345A (zh) * 2017-04-21 2017-08-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油分离器、冷凝器和空调器
CN207963252U (zh) * 2018-01-20 2018-10-12 潘仙 一种新型氨油分离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110168A (ja) * 1993-10-13 1995-04-25 Sanyo Electric Co Ltd 極低温冷凍装置
JPH09318203A (ja) * 1996-05-29 1997-12-12 Matsushita Seiko Co Ltd オイルセパレータ
CN2881461Y (zh) * 2006-01-27 2007-03-21 复盛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于降温系统的油气分离装置
CN201221882Y (zh) * 2008-05-23 2009-04-15 上海富田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制冷机用油分离器
CN102954636A (zh) * 2012-11-15 2013-03-06 重庆美的通用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离心式油分离器
CN204268773U (zh) * 2014-11-26 2015-04-15 浙江英谷节能设备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机组的高效油分离器
CN107036345A (zh) * 2017-04-21 2017-08-1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油分离器、冷凝器和空调器
CN207963252U (zh) * 2018-01-20 2018-10-12 潘仙 一种新型氨油分离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尹炎编著,徐氏基金会: "《实用冷冻工程与空气调节学》", 31 July 1979 *
彭敏俊主编: "《船舶核动力装置》", 31 August 2009, 原子能出版社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3068891U (zh) 立式油分离器
US10288068B2 (en) Screw compressor having oil separator and water chilling unit
JP2017075776A (ja) 冷媒回路
CN203024518U (zh) 油分离器及空调室外机
CN201973964U (zh) 一种具有气液分离功能的立式蒸发器
CN102466376A (zh) 螺杆式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1473554A (zh) 一种高温热泵油气处理装置
CN213900674U (zh) 润滑油站
CN113623906A (zh) 油分离装置、冷凝器及空调系统
CN106196733B (zh) 用于热泵的集成装置
CN201344673Y (zh) 内置油分离器的螺杆式液体冷却机组
CN201676624U (zh) 一种油气分离器
CN102221274A (zh) 高效二次油分离器
CN218296298U (zh) 回油结构、汽分装置及应用其的压缩机
CN214250231U (zh) 油分离器、空调系统
CN201885488U (zh) 螺杆式制冷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8887042U (zh) 热回收装置及空调器
KR100819015B1 (ko) 압축기 내장형 오일 분리기
CN117469849A (zh) 冷凝器及空调设备
CN113405283A (zh) 进气管、壳管式冷凝器、空调器
CN110645178A (zh) 螺杆压缩机装置用卧式气液冷却分离器及工艺气冷却系统
CN112556254A (zh) 油分离器、空调系统
CN205980443U (zh) 用于热泵的集成装置
CN220470220U (zh) 一种螺杆机外置油分离器
CN201100799Y (zh) 适用于多压缩机并联连接空调系统的气液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