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71806A - 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方法及工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方法及工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71806A
CN111471806A CN202010306254.1A CN202010306254A CN111471806A CN 111471806 A CN111471806 A CN 111471806A CN 202010306254 A CN202010306254 A CN 202010306254A CN 111471806 A CN111471806 A CN 1114718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ying
pot
outlet
roller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30625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兴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30625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718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718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71806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3SUGAR INDUSTRY
    • C13BPRODUCTION OF SUCROSE;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C13B10/00Production of sugar juices
    • C13B10/02Expressing juice from sugar cane or similar material, e.g. sorghum saccharatum
    • C13B10/06Sugar-cane crusher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3SUGAR INDUSTRY
    • C13BPRODUCTION OF SUCROSE;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C13B20/00Purification of sugar juices
    • C13B20/16Purification of sugar juices by physical means, e.g. osmosis or filtratio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3SUGAR INDUSTRY
    • C13BPRODUCTION OF SUCROSE;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C13B25/00Evaporators or boiling pa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gar juices; Evaporating or boiling sugar ju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3SUGAR INDUSTRY
    • C13BPRODUCTION OF SUCROSE;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C13B50/00Sugar products, e.g. powdered, lump or liquid sugar; Working-up of suga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方法及工艺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辊压式甘蔗压榨机、盛放罐、泵压过滤器、缓存罐、输送泵、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二次电磁蒸发器、连续成型机,甘蔗送入消毒车中经过消毒后送入辊压式甘蔗压榨机中进行榨汁,甘蔗汁依次经过泵压过滤、干湿分离浓缩、电磁蒸发二次浓缩、连续成型翻模后得到红糖产品;干湿分离浓缩时,真空泵将蒸发浓缩的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吸走且依次经过滤、冷凝、灌装后得到灌装蒸馏水。本发明能更好的保护、发扬古法红糖制糖技艺,使其能够达到安全、卫生、高效,适应时代以及现代市场赋予食品健康、安全的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方法及工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糖生产的工艺方法及工艺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方法及工艺装置,属于红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古法红糖采用九连锅或十连锅、直风灶木柴明火熬制,通过榨汁、沉淀、开泡、过滤、赶水、摇瓢、打沙、成型等过程经历“五榨三滤两浮一沉”,熬制时间长达6到8小时后成型。古法红糖传统工艺对于熬糖师傅的经验要求较高,全程操作需要多人紧密配合。榨汁环节需要三人连续不断的榨汁;火候控制是一锅糖成败的关键,中间需要两人不停添减木柴控制火候的强弱;熬制需要两人不间断的搅动锅中甘蔗汁以防糊锅;打沙需要一人不间断的持续搅动糖液使其充分和氧气融合迅速降温;浇铸成形环节需要四人相互协作:一人持续打沙防止糖液凝固,一人用器皿把糖液倒入模具,两人协作使用不锈钢或硬木结构的长条刮板赶糖,使其进入模具刮平糖液;待其冷却5分钟后进行人工翻模,把凝固的红糖从模具中倒出来,放置通风处晾晒后装箱或袋储存。
传统设备存在以下弊端:1、室外生产占整个生产过程的70%,熬制环境半遮挡,尘土和微生物等严重超标。2、设备设施是土灶、铁锅甚至为了加大生产量用水泥加高锅沿。3、长时间的熬制破坏了甘蔗汁中的有机物和营养元素例如:氨基酸;增添了有害物质如:糖液在达到223℃会产生致癌物质丙烯酰胺。4、明火熬制需要耗费大量的木柴等燃料,对森林资源破坏;燃烧产生的有害物质对环境也有影响。5、熬制和打沙全部人工,卫生条件差,细菌超标,而且没有防护措施,对人体常有烫伤的危险性。6、甘蔗汁液在蒸发过程产生大量的蒸汽,生产操作的人员长时间处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会得风湿性关节炎、心血管疾病、呼吸道疾病、手脚爆皮等严重影响身体健康,实验证明即使穿着防护服也不能避免。7、耗费大量的人工,低效率高耗能,不卫生,不安全,浪费资源污染环境
古法红糖作为有着1000多年的历史和工艺传承,是民族的瑰宝。千百年来,为人类的繁衍生息,身体健康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但是传统古法红糖制糖工艺及设备存在着设备落后、产能低效、浪费人工、安全隐患、卫生不达标、依靠经验生产良莠不齐、污染环境等诸多问题。因此急需一种古法红糖生产装置,既能够更好的保护、发扬古法红糖制糖技艺,又能使其能够达到安全、卫生、高效,适应时代以及现代市场赋予食品健康、安全的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方法及工艺装置,更好的保护、发扬古法红糖制糖技艺,使其能够达到安全、卫生、高效,适应时代以及现代市场赋予食品健康、安全的需求。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首先提供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甘蔗依次经过消毒、榨汁、负压过滤后得到无杂质的甘蔗汁;无杂质的甘蔗汁进行蒸发浓缩,在蒸发浓缩的过程中通过真空负压吸走蒸汽且经处理后得到蒸馏水,蒸发浓缩后得到浓缩甘蔗汁;浓缩甘蔗汁继续进行二次蒸发浓缩,经过翻砂后得到浓缩红糖膏;浓缩红糖膏进行连续成型及翻模,得到红糖成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工艺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甘蔗经消毒后送入甘蔗压榨机中进行榨汁得到甘蔗汁;甘蔗汁送入泵压过滤器中进行负压过滤,出去杂质后得到无杂质的甘蔗汁;无杂质的甘蔗汁经输送泵送入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中进行蒸发浓缩得到浓缩甘蔗汁,蒸发浓缩的过程中产生的蒸汽被真空负压吸走且经处理后得到蒸馏水;浓缩甘蔗汁送入到二次电磁蒸发器中继续进行二次蒸发浓缩,经过翻砂后得到浓缩红糖膏;浓缩红糖膏送入到连续成型机中进行连续成型及翻模,得到红糖成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工艺方法,优选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榨汁:将甘蔗送入消毒车中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将消毒后的甘蔗送入甘蔗压榨机中进行榨汁,收集得到的甘蔗汁输送至盛放罐中待用;
(2)过滤:步骤(1)结束后,打开泵压过滤器的真空泵I,真空泵I产生吸力,在吸力的作用下,盛放罐中甘蔗汁经分液阀输送到一个和/或两个密闭的泵压过滤罐中,并且在其内的过滤网的作用下进行负压过滤;过滤后得到的无杂质的甘蔗汁继续在真空泵I吸力的作用下由泵压过滤罐的出口流出,然后经真空泵I泵送至缓存罐中缓存;
(3)蒸发浓缩及熬制:步骤(2)结束后,打开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的上盖,利用输送泵将无杂质的甘蔗汁输送到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的锅体中,闭合上盖封闭锅体且关闭真空破坏阀;打开锅体底部的加热装置对锅体内部的甘蔗汁进行蒸发浓缩,同时打开真空泵II,真空泵II将蒸发浓缩的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吸走且依次经过滤、冷凝、灌装后得到灌装蒸馏水;在蒸发浓缩的过程中进行熬制,锅体内部的搅拌装置持续搅拌,防止粘锅底,得到浓缩甘蔗汁;
(4)二次蒸发浓缩及翻砂:步骤(3)结束后,将浓缩甘蔗汁输送至二次电磁蒸发器中,打开二次电磁蒸发器的加热装置对粘稠的甘蔗液继续进行蒸发浓缩,同时利用搅拌装置持续搅拌进行翻砂,防止粘锅底,得到浓缩红糖膏;
(5)成型及翻模:步骤(4)结束后,将浓缩红糖膏输送至连续成型机的恒温桶中,利用定量注料装置定量注入成型模具中,成型模具位于传送带上,传送带配设有振动装置;浓缩红糖膏在传送的过程中冷却定型,并且在振动的作用下逐渐与成型模具剥离;当传送带绕行至下方时,成型模具的开口冲向下方实现翻模,从而得到红糖成品。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的过滤网为两层,里面一层为粗滤网,外面一层为细滤网,均能够更换;所述的粗滤网,网目为150目;所述的细滤网,网目为300目。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2)中,所述的真空泵I,产生吸力使泵压过滤罐中的真空维持为-30--50kPa;当泵压过滤罐中的真空小于-65kPa时,更换过滤网。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搅拌装置的搅拌速度为20-40r/min。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加热装置对锅底进行加热,加热装置的设定温度为76-93℃;真空泵II产生负压降低锅体内部蒸发所需温度,产生的负压为-65--80kPa;加热装置和真空泵II协同工作,维持锅体内的蒸发温度为76-93 ℃。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3)中,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中的糖汁在真空度-75kPA 时温度达到89度时,停止操作,得到浓缩甘蔗汁。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4)中,加热装置对二次电磁蒸发器进行加热,加热装置的设定温度为103-130℃,搅拌装置的搅拌速度为20-40r/min。
上述技术方案中,步骤(5)中,所述的成型模具,规格为长30厘米、宽 30-15厘米、高10-11厘米;所述的定量注料装置,一次定量注料5-10g;所述的传送带,传送的速度为2.5m/min,位于定量注料装置下方时需要停留8-12分钟,否则不能满足模具中的浓缩红糖膏的量。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辊压式甘蔗压榨机、盛放罐、泵压过滤器、缓存罐、输送泵、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二次电磁蒸发器、连续成型机,甘蔗送入消毒车中经过消毒后送入辊压式甘蔗压榨机中进行榨汁,甘蔗汁依次经过泵压过滤、干湿分离浓缩、电磁蒸发二次浓缩、连续成型翻模后得到红糖产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辊压式甘蔗压榨机,主体为压榨机体,压榨机体设置在压榨机架上;压榨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压辊;压榨机体外壁一侧的中上方的设有入料口,另一侧的中上方设有出渣口;压榨机体的底部设有出汁口;经消毒车消毒后的甘蔗由入料口送入到辊压式甘蔗压榨机的内部进行压榨,出渣口与盛放甘蔗渣的装置相连接,出汁口与盛放罐相连通;
所述的盛放罐,设有盛放罐进口和盛放罐出口:盛放罐进口通过管道与辊压式甘蔗压榨机的出汁口相连通,盛放罐出口与泵压过滤器相连通;
所述的泵压过滤器,包括一个真空泵I、一个分液阀和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带有罐盖的泵压过滤罐:泵压过滤罐的上方设置有进口,底部设置有出口;分液阀设置有一个甘蔗汁进口和两个甘蔗汁出口,甘蔗汁进口通过管道与盛放罐出口相连通,两个甘蔗汁出口分别通过排液管道与两个泵压过滤罐的进口相连通;真空泵I设置有进液口和出液口,进液口连通有一根总管道,总管道并联有两根分管道,两根分管道分别与两个泵压过滤罐的出口相连通,出液口与缓存罐相连通;泵压过滤罐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
所述的缓存罐,设有缓存罐进口和缓存罐出口,缓存罐进口通过管道与真空泵I的出液口相连通,缓存罐出口与输送泵相连通;
所述的输送泵,设有输送泵进口和输送泵出口,输送泵进口通过管道与缓存罐出口相连通,输送泵出口与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相连通;
所述的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主体为锅体,固定在分离器架体上,配设有上盖:锅体通过管道与输送泵出口相连通,输送结束后将上盖扣在锅体上且关闭真空破坏阀,上盖及锅体形成密闭的结构;所述的上盖上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的搅拌轴I穿透上盖且位于上盖及锅体的内部;所述的上盖中上部设有蒸汽出口,蒸汽出口与位于上盖外部的蒸汽冷凝处理器相连通;所述的锅体底部设置有加热用的电磁束线I,所述的锅体中部设置有浓缩料出口,浓缩料出口与二次电磁蒸发器相连通;
所述的二次电磁蒸发器,主体为蒸发锅,固定在蒸发器架体上;蒸发锅的顶部为敞口结构,且通过管道与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的浓缩料出口相连通,进料完毕后取出管道;蒸发锅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完毕后,顶部的敞口作为二次浓缩料出口与连续成型机相连通;
所述的连续成型机,包括成型机架、输送装置和成型模具:输送装置包括两个滚轴和配设于两个滚轴之间的传送带,两个滚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成型机架上,传送带配设有振动装置;一个滚轴连接有传动电机,另一个滚轴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定量注料装置,定量注料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恒温桶;传送带上固定有多个红糖液成型用的成型模具;机架内部设置有凉干装置,位于与传动电机相连接的滚轴的下方;恒温桶通过管道与二次电磁蒸发器的二次浓缩料出口相连通,定量注料装置将恒温桶中的物料定量注入成型模具中,物料在传送过程中成型且在振动的作用下逐渐脱离成型模具,绕行过滚轴至下方后进行翻模将成型的物料滑落至凉干装置中。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辊压式甘蔗压榨机为六辊甘蔗压榨机,压榨机体内设置的压辊个数为6个,压榨机体内部的最前方设有两个辅助送料辊,两个辅助送料辊上下分布且彼此之间具有进料间隙,进料间隙位于入料口的后方:位于下方的辅助送料辊的后下方设置有送料压辊,位于上方的辅助送料辊的后下方设置有破皮压辊,破皮压辊位于送料压辊的后上方;送料压辊的后方设置有首榨下辊,破皮压辊的后方设置有首榨上辊,首榨上辊位于首榨下辊的后上方;首榨下辊的后方设置有二榨下辊,首榨上辊的后方设置有二榨上辊,二榨上辊位于二榨下辊的后上方;二榨上辊、二榨下辊之间具有出料间隙,出料间隙位于出渣口的前方;送料压辊、首榨下辊、二榨下辊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破皮压辊、首榨上辊、二榨上辊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共计6个压辊。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泵压过滤罐,主体为过滤罐体,配设有过滤罐盖:所述的过滤罐体,整体为圆柱体形状,内部中空、上底敞口、下底封闭;下底中央位置设置一个圆形的所述的出口;内壁上方设置有一个圆形的所述的进口;内壁上方设置有一圈连接件,连接件位于进口的下方且紧挨着进口;连接件上设置多层圆筒形的过滤网,圆筒形的过滤网的筒口位于进口的下方且紧挨着进口、筒底覆盖于上底上且遮住出口;
所述的过滤罐盖,整体为半球形,内部中空,直径与过滤罐体的直径相同;过滤罐盖的下沿向外延伸有一圈水平的外沿,外沿上设置有卡扣装置;所述的过滤罐盖扣在过滤罐体的上底上,且通过卡扣装置与过滤罐体相连接从而构成泵压过滤罐,连接后卡扣装置位于进口的上方;所述的过滤罐盖,外顶面的中央位置配设有压力阀;
优选的,所述的多层圆筒形的过滤网,层数为2层,里面一层为粗滤网,外面一层为细滤网,均能够更换;
优选的,所述的粗滤网,网目为150目;
优选的,所述的细滤网,网目为300目;
优选的,两根所述的排液管道上分别设置有阀门I;两根所述的分管道上分别设置有阀门II。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主体为锅体,配设有上盖;锅体固定在分离器架体上,分离器架体放置于地面上:
所述的锅体,包括锅底和锅壁,其中:锅底的形状为半球形,内部中空,锅壁为圆柱体形状,内部中空、两端均敞口;锅底的高度小于锅壁的高度,锅底的上沿与锅壁的下沿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锅底和锅壁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护层,且锅底和锅壁的外表面与防护层之间具有空隙;防护层的外部设置有多个支架I,锅体通过支架I固定在分离器架体上;在锅底的外表面与防护层之间的空隙内均匀的设置有多圈电磁束线I,电磁束线I与高频电磁控制器 I相连接从而能够进行加热;在锅底的外表面与防护层之间的空隙内的正中央处设置有一个风扇I,且风扇I远离电磁束线I、靠近防护层;所述的锅体,在锅壁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浓缩料出口,浓缩料出口配设有门板I,门板I配设有开闭液压装置,开闭液压装置控制门板I的开启和闭合;所述的开闭液压装置包括出料油缸和出料旋转轴I,出料旋转轴I的一端通过曲臂I与门板I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四杆联动机构I与出料油缸相连接,出料油缸位于分离器架体上,且与位于分离器架体上的油泵相连接;
所述的上盖,形状为半球形且内部中空,外表面的上部配设有安全阀、真空表、观察窗和真空破坏阀;上盖中上部开设有一个蒸汽出口,蒸汽出口与蒸汽冷凝处理器相连通;上盖外表面的正中央设置有搅拌器,搅拌器设置有竖向的搅拌轴I,搅拌轴I穿透上盖且中上部位于上盖内部的中空内;搅拌轴I的末端设置有搅拌杆I,搅拌杆I的末端设置有刮板I;上盖扣在锅体上,搅拌轴I的中下部位于锅体内,且刮板I位于锅底内的下部;所述的上盖配设有起盖液压装置,起盖液压装置控制上盖的开启和闭合,起盖液压装置包括起盖油缸和起盖旋转轴,起盖旋转轴的一端通过曲臂II与上盖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四杆联动机构II 与起盖油缸相连接,起盖油缸位于分离器架体上,且与位于分离器架体上的油泵相连接;
所述的蒸汽冷凝处理器,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分离器和冷凝器,气液分离器的进料用的管道与蒸汽出口相连通、出料用的管道与冷凝器的热蒸汽进口相连通;冷凝器的空气出口连接有真空泵II、水出口连接有蒸馏缓存罐;蒸馏缓存罐依次连接有水泵和灌装机;真空泵II连接有水箱,水箱和真空泵II之间形成循环;锅体内产生的水蒸气在真空泵II吸力作用下依次流进气液分离器和冷凝器,经过滤和冷凝后产生的蒸馏水进入蒸馏缓存罐中再经灌装得到灌装蒸馏水;
所述的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配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与智能系统(比如电脑)相连接,控制面板操纵整个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
优选的,所述的防护层,由锅底延伸至锅壁的中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锅底的外表面与防护层之间具有空隙,且,防护层的正中央处向下凹陷形成一个凹槽I,风扇I置于凹槽I内从而远离电磁束线I;
优选的,所述的锅壁,上沿向外延伸有一圈水平设置的边沿A;所述的上盖,下沿向外延伸有一圈水平设置的边沿B;上盖扣在锅体上,上盖的边沿B与锅体的边沿A对齐;
优选的,所述的搅拌杆I为3个,刮板I为3个;
优选的,所述的气液分离器优选为高速连续过滤装置,包括放置于地面上的气液分离器架体、固定在气液分离器架体上面的高速电机和过滤外筒,其中:所述的过滤外筒,内部设置有离心筒,外顶部配设有密封盖;离心筒的内壁设置有过滤网制成的网袋,网袋的网口镶嵌在离心筒的筒口内、网底覆盖在离心筒的筒底上;密封盖的外顶面设置有照明灯,密封盖上设有进料用的管道,且进料用的管道贯穿密封盖、外筒的筒口和离心筒的筒口;过滤外筒的底部设有出料用的管道,且出料用的管道贯穿外筒的筒底和离心筒的筒底;所述的过滤外筒和离心筒的筒底正中央分别设有一个完全相同的圆形的穿孔,且两个穿孔上下正对;所述的高速电机,外部设有防水罩、底部设置有传动带,且传动带位于气液分离器架体的内部;传动带的末端设置有一个竖向的传动轴,传动轴穿透两个穿孔后末端位于离心筒内从容带动离心筒做离心运动;所述的传动带的外部设有防护罩。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二次电磁蒸发器,主体为蒸发锅,固定在蒸发器架体上,蒸发器架体置放于地面上:
所述的蒸发锅,包括蒸发锅底和蒸发锅壁,其中:蒸发锅底的形状为半球形,内部中空;蒸发锅壁为圆柱体形状,内部中空、两端均敞口;蒸发锅底的高度大于蒸发锅壁的高度,蒸发锅底的上沿与蒸发锅壁的下沿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蒸发锅底和蒸发锅壁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保护层,且蒸发锅底和蒸发锅壁的外表面与保护层之间具有空隙;保护层的外部设置有多个支架II,蒸发锅通过支架II固定在蒸发器架体上;蒸发锅配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主体为竖向设置的搅拌轴II,搅拌轴II配设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位于蒸发器架体上或者通过连接支架与蒸发器架体固定连接;搅拌轴II的末端设置有搅拌杆II,搅拌杆II的末端设置有刮板II,刮板II位于蒸发锅底内的下部;所述的搅拌轴 II的顶端设置有传动轮,传动轮配设有搅拌减速机;蒸发锅底的外表面与保护层之间的空隙内均匀的设置有多根加热用的电磁束线II,电磁束线II与高频电磁控制器II相连接从而能够进行加热;所述的蒸发锅底的外表面与保护层之间的空隙内的正中央处设置有一个风扇II,且风扇II远离电磁束线II、靠近保护层;蒸发锅底的两侧通过曲臂连接有出料旋转轴II,出料旋转轴II的一端通过四杆联动机构III与出料液压缸相连通,出料液压缸通过出料旋转轴II带动蒸发锅90 度旋转,出料结束;
优选的,所述的保护层,由蒸发锅底延伸至蒸发锅壁的中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蒸发锅底的外表面与保护层之间具有空隙,且,保护层的正中央处向下凹陷形成一个凹槽II,风扇II置于凹槽II内从而远离电磁束线II;
优选的,所述的搅拌杆II为3个,刮板II为3个。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的连续成型机,包括机架、输送装置、成型模具:
所述的机架,主体为长方形结构的机顶架,机顶架的四个顶点分别向下竖直的设置有一根架腿,每两根相互对称的架腿之间设置一根固定架,机顶架、架腿和固定架构成整体呈长方体框架结构的机架;架腿的末端支撑在地面上从而将机架设置在地面上;
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滚轴、传送带,其中:所述的滚轴为两个,两个滚轴之间设置所述的传送带,传送带承接两个滚轴后形成上下两层传送平台;每个滚轴的两端分别由一根支撑架固定在机顶架宽边的两个顶点上,从而将传送带设置在机顶架的正上方;所述的输送装置配设有传动电机,传动电机与其中一个滚轴相连接,且位于机顶架上或与架腿固定连接;另一个滚轴的正中央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定量注料装置,定量注料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恒温桶;
所述的定量注料装置,顶部设有定量进口、底部设有定量出口,其中:所述的定量出口位于传送带的上层传送平台的上方,定量进口与恒温桶相连通;所述的恒温桶,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其中:出料口与定量注料装置的定量进口相连通,进料口与二次电磁蒸发器的二次浓缩料出口相连通;
所述的传送带,上下两层传送平台上均固定有多个红糖液成型用的成型模具,且成型模具位于定量注料装置的定量出口的下方,红糖液由定量出口定量流出至成型模具中;每层传送平台上的成型模具均匀分布且各自排成一排;所述的传送带配设有振动装置,传送带在输送的过程中振动,从而带动成型模具振动;
所述的机架内部设置有凉干装置,凉干装置位于传送带的下层传送平台的下方,且位于与传动电机相连接的滚轴的下方;成型模具绕行过滚轴至下层传送平台后进行翻模将成型的糖块滑落至凉干装置中;
优选的,所述的连续成型机还配设有清洗装置,将凉干装置中的糖块转移到清洗装置进行清洗后晾干包装后得到成品;
优选的,所述的传送带,上层传送平台上成型模具中的红糖液在输送的过程中成型形成糖块,传送带在输送的过程中振动,从而将成型的糖块与成型模具慢慢进行顶起和剥离,传送带输送至滚轴绕行至下层传送平台后进行翻模,从而将糖块顶起滑落至凉干装置中;
优选的,所述的固定架,位于架腿的中上部。
优选的,所述的滚轴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传送带的宽度;所述的滚轴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机顶架的宽度;所述的传送带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机顶架的长度。
本发明的工艺装置具有以下技术优点:
(1)使用辊压式(六辊)甘蔗压榨机,压榨机自带清洗功能,1人即可快速的完成榨汁工序。
(2)泵压过滤能有效把多余杂质去除;更换过滤网时不影响工作效率,更换滤网方便,过滤干净,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是密闭的,在密闭的锅体中进行熬制,干净、卫生;熬制过程产生的蒸汽被真空泵吸走进行处理,不会污染环境,也不会对员工造成伤害,既环保又安全;负压真空低温干湿水分分离,能有效地保持甘蔗中的各类氨基酸、钙、铁等营养元素,合适的温度不会产生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制作出高品质的产品。
(4)翻模用连续成型机,流水线通过设备浇注,凝固后进行翻模将产品进行收集,具有生产效率高解放人力。
(5)设备全部采用304食品级不锈钢,安全、卫生;全部使用电力对环境没有污染,高效率高效能;除榨汁、浇铸需要人工,全程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力,增加操作的安全性,使其数据化指标化。机械自动化高简便、易学、易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工艺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其中:1为辊压式甘蔗压榨机, 2为盛放罐,3为泵压过滤器,4为缓存罐,5为输送泵,6为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7为二次电磁蒸发器,8为连续成型机。
图3为本发明工艺装置中的辊压式甘蔗压榨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1为入料口,12为出渣口,13为出汁口,14为辅助送料辊,15为送料压辊,16为破皮压辊,17为首榨下辊,18为首榨上辊,19为二榨下辊,110为二榨上辊。
图4为本发明工艺装置中的泵压过滤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31为真空泵I, 311为进液口,312为出液口,313为分管道;32为分液阀,321为甘蔗汁进口, 322为甘蔗汁出口,323为排液管道;33为泵压过滤罐,331为进口,332为出口,333为连接件;34为过滤网;35为过滤罐盖,351为外沿,352为卡扣装置; 36为压力阀。
图5为本发明泵压过滤器中泵压过滤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工艺装置中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61为安全阀,62为真空表,63为观察窗,64为上盖,65为搅拌轴I,66为锅体,67 为出料旋转轴I,68为防护层,69为刮板I,610为电磁束线I,611为风扇I, 612为出料油缸,613为分离器架体,614为油泵,615为起盖油缸,616为起盖旋转轴,617为控制面板,618为蒸汽冷凝处理器,619为真空破坏阀,620为搅拌器,621为蒸汽冷凝处理器。
图7为本发明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中的蒸汽冷凝处理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6181为气液分离器,6182为冷凝器,6183为真空泵II,6184为蒸馏缓存罐, 6185为水泵,6186为灌装机,6187为水箱。
图8为本发明蒸汽冷凝处理器中气液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6181-1 为高速电机,6181-2为防水罩,6181-3为气液分离器架体,6181-4为传动带, 6181-5过滤外筒,6181-6为离心筒,6181-7为网袋,6181-8为照明灯,6181-9 为进料用的管道,6181-10为防护罩,6181-11为出料用的管道,6181-12为密封盖。
图9为本发明工艺装置中二次电磁蒸发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71为传动轮,72为搅拌电机,73为搅拌轴II,74为蒸发锅,75为刮板II,76为电磁束线II,77为出料旋转轴II,78为保护层,79为风扇II,710为出料液压缸,711 为蒸发器架体。
图10为本发明工艺装置中连续成型机的结构示意图;其中:81为传送带, 82为定量注料装置,83为恒温桶,84为成型模具,85为凉干装置,86为清洗装置,87为传动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以下描述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装置,如图2所示:包括依次连接的辊压式甘蔗压榨机1、盛放罐2、泵压过滤器3、缓存罐4、输送泵5、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6、二次电磁蒸发器7、连续成型机8,甘蔗送入消毒车中经过消毒后送入辊压式甘蔗压榨机中进行榨汁,甘蔗汁依次经过泵压过滤、干湿分离浓缩、电磁蒸发二次浓缩、连续成型翻模后得到红糖产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辊压式甘蔗压榨机1,主体为压榨机体,压榨机体设置在压榨机架上;压榨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压辊;压榨机体外壁一侧的中上方的设有入料口11,另一侧的中上方设有出渣口12;压榨机体的底部设有出汁口13;经消毒车消毒后的甘蔗由入料口送入到辊压式甘蔗压榨机的内部进行压榨,出渣口与盛放甘蔗渣的装置相连接,出汁口与盛放罐2相连通;
所述的盛放罐2,设有盛放罐进口和盛放罐出口:盛放罐进口通过管道与辊压式甘蔗压榨机的出汁口相连通,盛放罐出口与泵压过滤器3相连通;
所述的泵压过滤器3,包括一个真空泵I 31、一个分液阀32和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带有罐盖的泵压过滤罐33:泵压过滤罐的上方设置有进口331,底部设置有出口332;分液阀设置有一个甘蔗汁进口321和两个甘蔗汁出口322,甘蔗汁进口通过管道与盛放罐出口相连通,两个甘蔗汁出口分别通过排液管道323 与两个泵压过滤罐的进口相连通;真空泵I设置有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12,进液口连通有一根总管道,总管道并联有两根分管道313,两根分管道分别与两个泵压过滤罐的出口相连通,出液口与缓存罐4相连通;泵压过滤罐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34;
所述的缓存罐4,设有缓存罐进口和缓存罐出口,缓存罐进口通过管道与真空泵I的出液口相连通,缓存罐出口与输送泵5相连通;
所述的输送泵5,设有输送泵进口和输送泵出口,输送泵进口通过管道与缓存罐出口相连通,输送泵出口与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6相连通;
所述的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6,主体为锅体66,固定在分离器架体613上,配设有上盖64:锅体通过管道与输送泵出口相连通,输送结束后将上盖扣在锅体上且关闭真空破坏阀,上盖及锅体形成密闭的结构;所述的上盖上设置有搅拌器620,搅拌器的搅拌轴I65穿透上盖且位于上盖及锅体的内部;所述的上盖中上部设有蒸汽出口,蒸汽出口与位于上盖外部的蒸汽冷凝处理器618相连通;所述的锅体底部设置有加热用的电磁束线I610,所述的锅体中部设置有浓缩料出口,浓缩料出口与二次电磁蒸发器7相连通;
所述的二次电磁蒸发器7,主体为蒸发锅74,固定在蒸发器架体711上;蒸发锅的顶部为敞口结构,且通过管道与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的浓缩料出口相连通,进料完毕后取出管道;蒸发锅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完毕后,顶部的敞口作为二次浓缩料出口与连续成型机8相连通;
所述的连续成型机8,包括成型机架、输送装置和成型模具:输送装置包括两个滚轴和配设于两个滚轴之间的传送带81,两个滚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成型机架上,传送带配设有振动装置;一个滚轴连接有传动电机87,另一个滚轴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定量注料装置82,定量注料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恒温桶83;传送带上固定有多个红糖液成型用的成型模具84;机架内部设置有凉干装置85,位于与传动电机相连接的滚轴的下方;恒温桶通过管道与二次电磁蒸发器的二次浓缩料出口相连通,定量注料装置将恒温桶中的物料定量注入成型模具中,物料在传送过程中成型且在振动的作用下逐渐脱离成型模具,绕行过滚轴至下方后进行翻模将成型的物料滑落至凉干装置中。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方法,流程图如图1所示:
(1)榨汁:将甘蔗送入消毒车中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将消毒后的甘蔗送入甘蔗压榨机中进行榨汁,收集得到的甘蔗汁输送至盛放罐中待用;
(2)过滤:步骤(1)结束后,打开真空泵I,真空泵I产生吸力,在吸力的作用下,盛放罐中甘蔗汁经分液阀输送到一个和/或两个密闭的泵压过滤罐中,并且在其内的过滤网的作用下进行负压过滤;过滤后得到的无杂质的甘蔗汁继续在真空泵I吸力的作用下由泵压过滤罐的出口流出,然后经真空泵I泵送至缓存罐中缓存;
(3)蒸发浓缩及熬制:步骤(2)结束后,打开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的上盖,利用输送泵将无杂质的甘蔗汁输送到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的锅体中,闭合上盖封闭锅体;打开锅体底部的加热装置对锅体内部的甘蔗汁进行蒸发浓缩,同时打开真空泵II,真空泵II将蒸发浓缩的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吸走且依次经过滤、冷凝、灌装后得到灌装蒸馏水;在蒸发浓缩的过程中进行熬制,锅体内部的搅拌装置持续搅拌,防止粘锅底,得到浓缩甘蔗汁;
(4)二次蒸发浓缩及翻砂:步骤(3)结束后,将浓缩甘蔗汁输送至二次电磁蒸发器中,打开二次电磁蒸发器的加热装置对粘稠的甘蔗液继续进行蒸发浓缩,同时利用搅拌装置持续搅拌进行翻砂,防止粘锅底,得到浓缩红糖膏;
(5)成型及翻模:步骤(4)接受后,将浓缩红糖膏输送至恒温桶中,利用定量注料装置定量注入成型模具中,成型模具位于传送带上,传送带配设有振动装置;浓缩红糖膏在传送的过程中冷却定型,并且在振动的作用下逐渐与成型模具剥离;当传送带绕行至下方时,成型模具的开口冲向下方实现翻模,从而得到红糖成品。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阐述:
实施例1:
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辊压式甘蔗压榨机1、盛放罐2、泵压过滤器3、缓存罐4、输送泵5、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6、二次电磁蒸发器7、连续成型机8,其中:
(1):辊压式甘蔗压榨机1为六辊甘蔗压榨机,如图3所示:压榨机体内部的最前方设有两个辅助送料辊14,两个辅助送料辊上下分布且彼此之间具有进料间隙,进料间隙位于入料口的后方:位于下方的辅助送料辊的后下方设置有送料压辊15,位于上方的辅助送料辊的后下方设置有破皮压辊16,破皮压辊位于送料压辊的后上方;送料压辊的后方设置有首榨下辊17,破皮压辊的后方设置有首榨上辊18,首榨上辊位于首榨下辊的后上方;首榨下辊的后方设置有二榨下辊19,首榨上辊的后方设置有二榨上辊110,二榨上辊位于二榨下辊的后上方;二榨上辊、二榨下辊之间具有出料间隙,出料间隙位于出渣口的前方;送料压辊、首榨下辊、二榨下辊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破皮压辊、首榨上辊、二榨上辊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共计6个压辊。
(2):泵压过滤器3包括一个真空泵I 31、一个分液阀32和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带有罐盖的泵压过滤罐33,如图4和5所示:
泵压过滤罐33的主体为过滤罐体,配设有过滤罐盖35:所述的过滤罐体,整体为圆柱体形状,内部中空、上底敞口、下底封闭;下底中央位置设置一个圆形的所述的出口332;内壁上方设置有一个圆形的所述的进口331;内壁上方设置有一圈连接件333,连接件位于进口的下方且紧挨着进口;连接件上设置多层圆筒形的过滤网34,圆筒形的过滤网的筒口位于进口的下方且紧挨着进口、筒底覆盖于上底上且遮住出口;
过滤罐盖35,整体为半球形,内部中空,直径与过滤罐体的直径相同;过滤罐盖的下沿向外延伸有一圈水平的外沿351,外沿上设置有卡扣装置352;所述的过滤罐盖扣在过滤罐体的上底上,且通过卡扣装置与过滤罐体相连接从而构成泵压过滤罐,连接后卡扣装置位于进口的上方;所述的过滤罐盖,外顶面的中央位置配设有压力阀36;
分液阀32设置有一个甘蔗汁进口321和两个甘蔗汁出口322,甘蔗汁进口通过管道与盛放罐出口相连通,两个甘蔗汁出口分别通过排液管道323与两个泵压过滤罐的进口相连通;真空泵I 31设置有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12,进液口连通有一根总管道,总管道并联有两根分管道313,两根分管道分别与两个泵压过滤罐的出口相连通,出液口与缓存罐4相连通;
过滤网34层数为2层,里面一层为粗滤网,网目为150目;外面一层为细滤网,网目为300目,均能够更换;两根所述的排液管道323上分别设置有阀门I;两根所述的分管道313上分别设置有阀门II。
(3):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6,主体为锅体66,配设有上盖64;锅体固定在分离器架体613上,分离器架体放置于地面上,如图6、7和8所示:
所述的锅体66,包括锅底和锅壁,其中:锅底的形状为半球形,内部中空,锅壁为圆柱体形状,内部中空、两端均敞口;锅底的高度小于锅壁的高度,锅底的上沿与锅壁的下沿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锅底和锅壁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护层68,且锅底和锅壁的外表面与防护层之间具有空隙;防护层的外部设置有多个支架I,锅体通过支架I固定在分离器架体上;在锅底的外表面与防护层之间的空隙内均匀的设置有多圈电磁束线I 610,电磁束线I与高频电磁控制器I相连接从而能够进行加热;在锅底的外表面与防护层之间的空隙内的正中央处设置有一个风扇I 611,且风扇I远离电磁束线I、靠近防护层;所述的锅体,在锅壁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浓缩料出口,浓缩料出口配设有门板I,门板I 配设有开闭液压装置,开闭液压装置控制门板I的开启和闭合;所述的开闭液压装置包括出料油缸612和出料旋转轴I 67,出料旋转轴I的一端通过曲臂I与门板I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四杆联动机构I与出料油缸相连接,出料油缸位于分离器架体上,且与位于分离器架体上的油泵614相连接;
所述的上盖64,形状为半球形且内部中空,外表面的上部配设有安全阀61、真空表62、观察窗63和真空破坏阀619;上盖中上部开设有一个蒸汽出口,蒸汽出口与蒸汽冷凝处理器618相连通;上盖外表面的正中央设置有搅拌器620,搅拌器设置有竖向的搅拌轴I 65,搅拌轴I穿透上盖且中上部位于上盖内部的中空内;搅拌轴I的末端设置有搅拌杆I,搅拌杆I的末端设置有刮板I 69;上盖扣在锅体上,搅拌轴I的中下部位于锅体内,且刮板I位于锅底内的下部;所述的上盖配设有起盖液压装置,起盖液压装置控制上盖的开启和闭合,起盖液压装置包括起盖油缸615和起盖旋转轴616,起盖旋转轴的一端通过曲臂II与上盖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四杆联动机构II与起盖油缸相连接,起盖油缸615位于分离器架体上,且与位于分离器架体上的油泵614相连接;
所述的蒸汽冷凝处理器618,包括依次连接的气液分离器6181和冷凝器 6182,气液分离器的进料用的管道与蒸汽出口相连通、出料用的管道与冷凝器的热蒸汽进口相连通;冷凝器的空气出口连接有真空泵II 6183、水出口连接有蒸馏缓存罐6184;蒸馏缓存罐依次连接有水泵6185和灌装机6186;真空泵II 连接有水箱6187,水箱和真空泵II之间形成循环;锅体内产生的水蒸气在真空泵II吸力作用下依次流进气液分离器和冷凝器,经过滤和冷凝后产生的蒸馏水进入蒸馏缓存罐中再经灌装得到灌装蒸馏水;
所述的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配设有控制面板617,控制面板与电脑相连接,控制面板操纵整个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
所述的防护层,由锅底延伸至锅壁的中上部;
所述的锅底的外表面与防护层之间具有空隙,且,防护层的正中央处向下凹陷形成一个凹槽I,风扇I置于凹槽I内从而远离电磁束线I;
所述的锅壁,上沿向外延伸有一圈水平设置的边沿A;所述的上盖,下沿向外延伸有一圈水平设置的边沿B;上盖扣在锅体上,上盖的边沿B与锅体的边沿A对齐;
所述的搅拌杆I为3个,刮板I为3个;
所述的气液分离器6181优选为高速连续过滤装置,包括放置于地面上的气液分离器架体6181-3、固定在气液分离器架体上面的高速电机6181-1和过滤外筒6181-5,其中:所述的过滤外筒,内部设置有离心筒6181-6,外顶部配设有密封盖6181-12;离心筒的内壁设置有过滤网制成的网袋6181-7,网袋的网口镶嵌在离心筒的筒口内、网底覆盖在离心筒的筒底上;密封盖的外顶面设置有照明灯6181-8,密封盖上设有进料用的管道6181-9,且进料用的管道贯穿密封盖、外筒的筒口和离心筒的筒口;过滤外筒的底部设有出料用的管道6181-11,且出料用的管道贯穿外筒的筒底和离心筒的筒底;所述的过滤外筒和离心筒的筒底正中央分别设有一个完全相同的圆形的穿孔,且两个穿孔上下正对;所述的高速电机,外部设有防水罩6181-2、底部设置有传动带6181-4,且传动带位于气液分离器架体的内部;传动带的末端设置有一个竖向的传动轴,传动轴穿透两个穿孔后末端位于离心筒内从容带动离心筒做离心运动;所述的传动带的外部设有防护罩6181-10。
(4):所述二次电磁蒸发器7,主体为蒸发锅74,固定在蒸发器架体711上,蒸发器架体置放于地面上,如图9所示:
所述的蒸发锅,包括蒸发锅底和蒸发锅壁,其中:蒸发锅底的形状为半球形,内部中空;蒸发锅壁为圆柱体形状,内部中空、两端均敞口;蒸发锅底的高度大于蒸发锅壁的高度,蒸发锅底的上沿与蒸发锅壁的下沿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蒸发锅底和蒸发锅壁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保护层78,且蒸发锅底和蒸发锅壁的外表面与保护层之间具有空隙;保护层的外部设置有多个支架II,蒸发锅通过支架II固定在蒸发器架体上;蒸发锅配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主体为竖向设置的搅拌轴II 73,搅拌轴II配设有搅拌电机72,搅拌电机位于蒸发器架体上或者通过连接支架与蒸发器架体固定连接;搅拌轴II的末端设置有搅拌杆II,搅拌杆II的末端设置有刮板II 75,刮板II位于蒸发锅底内的下部;所述的搅拌轴II的顶端设置有传动轮71,传动轮配设有搅拌减速机;蒸发锅底的外表面与保护层之间的空隙内均匀的设置有多根加热用的电磁束线II 76,电磁束线II与高频电磁控制器II相连接从而能够进行加热;所述的蒸发锅底的外表面与保护层之间的空隙内的正中央处设置有一个风扇II 79,且风扇II远离电磁束线II、靠近保护层;蒸发锅底的两侧通过曲臂连接有出料旋转轴II 77,出料旋转轴II的一端通过四杆联动机构III与出料液压缸710相连通,出料液压缸通过出料旋转轴II带动蒸发锅90度旋转,出料结束;
所述的保护层,由蒸发锅底延伸至蒸发锅壁的中上部;
所述的蒸发锅底的外表面与保护层之间具有空隙,且,保护层的正中央处向下凹陷形成一个凹槽II,风扇II置于凹槽II内从而远离电磁束线II;
所述的搅拌杆II为3个,刮板II为3个。
(5):所述的连续成型机,包括机架、输送装置、成型模具,如图10所示:
所述的机架,主体为长方形结构的机顶架,机顶架的四个顶点分别向下竖直的设置有一根架腿,每两根相互对称的架腿之间设置一根固定架,机顶架、架腿和固定架构成整体呈长方体框架结构的机架;架腿的末端支撑在地面上从而将机架设置在地面上;
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滚轴、传送带81,其中:所述的滚轴为两个,两个滚轴之间设置所述的传送带,传送带承接两个滚轴后形成上下两层传送平台;每个滚轴的两端分别由一根支撑架固定在机顶架宽边的两个顶点上,从而将传送带设置在机顶架的正上方;所述的输送装置配设有传动电机87,传动电机与其中一个滚轴相连接,且位于机顶架上或与架腿固定连接;另一个滚轴的正中央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定量注料装置82,定量注料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恒温桶83;定量注料装置的顶部设有定量进口、底部设有定量出口,其中:所述的定量出口位于传送带的上层传送平台的上方,定量进口与恒温桶相连通;所述的恒温桶,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其中:出料口与定量注料装置的定量进口相连通,进料口通过与二次电磁蒸发器7的二次浓缩料出口相连通;
所述的传送带,上下两层传送平台上均固定有多个红糖液成型用的成型模具 84,且成型模具位于定量注料装置的定量出口的下方;所述的机架内部设置有凉干装置85,凉干装置位于传送带的下层传送平台的下方,且位于与传动电机相连接的滚轴的下方;成型模具绕行过滚轴至下层传送平台后进行翻模将成型的糖块滑落至凉干装置中;所述的连续成型机还配设有清洗装置86,将凉干装置中的糖块转移到清洗装置进行清洗后晾干包装后得到成品;
所述的固定架,位于架腿的中上部;
所述的滚轴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传送带的宽度;所述的滚轴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机顶架的宽度;所述的传送带的长度小于或者等于机顶架的长度。
实施例2:
使用实施例1中的工艺装置进行鲜榨古法红糖的生产,包括以下步骤:
(1)榨汁:将甘蔗送入消毒车中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将消毒后的甘蔗送入甘蔗压榨机中进行榨汁,收集得到的甘蔗汁输送至盛放罐中待用。
(2)过滤:步骤(1)结束后,打开真空泵I,真空泵I产生吸力,在吸力的作用下,盛放罐中甘蔗汁经分液阀输送到一个和/或两个密闭的泵压过滤罐中,并且在其内的过滤网的作用下进行负压过滤;过滤后得到的无杂质的甘蔗汁继续在真空泵I吸力的作用下由泵压过滤罐的出口流出,然后经真空泵I泵送至缓存罐中缓存;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真空泵I,产生吸力使泵压过滤罐中的真空维持为 -45kPa;当泵压过滤罐中的真空小于-65kPa时,更换过滤网。
(3)蒸发浓缩及熬制:步骤(2)结束后,打开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的上盖,利用输送泵将无杂质的甘蔗汁输送到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的锅体中,闭合上盖封闭锅体;打开锅体底部的加热装置对锅体内部的甘蔗汁进行蒸发浓缩,同时打开真空泵II,真空泵II将蒸发浓缩的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吸走且依次经过滤、冷凝、灌装后得到灌装蒸馏水;在蒸发浓缩的过程中进行熬制,锅体内部的搅拌装置持续搅拌,防止粘锅底,得到浓缩甘蔗汁;
本实施例中,搅拌速度为20-40r/min;
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的设定温度为89℃;真空泵II产生负压降低锅体内部蒸发所需温度,产生的负压设定为-75kPa;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中的糖汁在真空度-75kPA时温度达到89度时,停止操作,得到浓缩甘蔗汁。
(4)二次蒸发浓缩及翻砂:步骤(3)结束后,将浓缩甘蔗汁输送至二次电磁蒸发器中,打开二次电磁蒸发器的加热装置对粘稠的甘蔗液继续进行蒸发浓缩,同时利用搅拌装置持续搅拌进行翻砂,防止粘锅底,得到浓缩红糖膏;
本实施例中,加热装置对二次电磁蒸发器进行加热,加热装置的设定温度为 110℃,搅拌装置的搅拌速度为30r/min。
(5)成型及翻模:步骤(4)接受后,将浓缩红糖膏输送至恒温桶中,利用定量注料装置定量注入成型模具中,成型模具位于传送带上,传送带配设有振动装置;浓缩红糖膏在传送的过程中冷却定型,并且在振动的作用下逐渐与成型模具剥离;当传送带绕行至下方时,成型模具的开口冲向下方实现翻模,从而得到红糖成品。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成型模具,规格为长30厘米、宽20厘米、高10厘米;所述的定量注料装置,一次定量注料8g;所述的传送带,传送的速度为2.5m/min,位于定量注料装置下方时需要停留10分钟,否则不能满足模具中的浓缩红糖膏的量。
本发明的工艺装置具有以下技术优点:
(1)使用辊压式(六辊)甘蔗压榨机,压榨机自带清洗功能,1人即可快速的完成榨汁工序。
(2)泵压过滤能有效把多余杂质去除;更换过滤网时不影响工作效率,更换滤网方便,过滤干净,可以提高工作效率。
(3)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是密闭的,在密闭的锅体中进行熬制,干净、卫生;熬制过程产生的蒸汽被真空泵吸走进行处理,不会污染环境,也不会对员工造成伤害,既环保又安全;负压真空低温干湿水分分离,能有效地保持甘蔗中的各类氨基酸、钙、铁等营养元素,合适的温度不会产生丙烯酰胺等有害物质,制作出高品质的产品。
(4)翻模用连续成型机,流水线通过设备浇注,凝固后进行翻模将产品进行收集,具有生产效率高解放人力。
(5)设备全部采用304食品级不锈钢,安全、卫生;全部使用电力对环境没有污染,高效率高效能;除榨汁、浇铸需要人工,全程自动化程度高;减少人力,增加操作的安全性,使其数据化指标化。机械自动化高简便、易学、易操作。
上述实例只是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以及技术特点,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的实质所做的等效变换或修饰,都应该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榨汁:将甘蔗送入消毒车中进行常规消毒,然后将消毒后的甘蔗送入甘蔗压榨机中进行榨汁,收集得到的甘蔗汁输送至盛放罐中待用;
(2)过滤:步骤(1)结束后,打开真空泵I,真空泵I产生吸力,在吸力的作用下,盛放罐中甘蔗汁经分液阀输送到一个和/或两个密闭的泵压过滤罐中,并且在其内的过滤网的作用下进行负压过滤;过滤后得到的无杂质的甘蔗汁继续在真空泵I吸力的作用下由泵压过滤罐的出口流出,然后经真空泵I泵送至缓存罐中缓存;
(3)蒸发浓缩及熬制:步骤(2)结束后,打开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的上盖,利用输送泵将无杂质的甘蔗汁输送到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的锅体中,闭合上盖封闭锅体;打开锅体底部的加热装置对锅体内部的甘蔗汁进行蒸发浓缩,同时打开真空泵II,真空泵II将蒸发浓缩的过程中产生的蒸汽吸走且依次经过滤、冷凝、灌装后得到灌装蒸馏水;在蒸发浓缩的过程中进行熬制,锅体内部的搅拌装置持续搅拌,防止粘锅底,得到浓缩甘蔗汁;
(4)二次蒸发浓缩及翻砂:步骤(3)结束后,将浓缩甘蔗汁输送至二次电磁蒸发器中,打开二次电磁蒸发器的加热装置对粘稠的甘蔗液继续进行蒸发浓缩,同时利用搅拌装置持续搅拌进行翻砂,防止粘锅底,得到浓缩红糖膏;
(5)成型及翻模:步骤(4)接受后,将浓缩红糖膏输送至恒温桶中,利用定量注料装置定量注入成型模具中,成型模具位于传送带上,传送带配设有振动装置;浓缩红糖膏在传送的过程中冷却定型,并且在振动的作用下逐渐与成型模具剥离;当传送带绕行至下方时,成型模具的开口冲向下方实现翻模,从而得到红糖成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过滤网为两层,里面一层为粗滤网,网目为150目,外面一层为细滤网,网目为300目;所述的真空泵I,产生吸力使泵压过滤罐中的真空维持为-30--50kPa;当泵压过滤罐中的真空小于-65kPa时,更换过滤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搅拌装置的搅拌速度为20-40r/min;加热装置对锅底进行加热,加热装置的设定温度为76-93℃;真空泵II产生负压降低锅体内部蒸发所需温度,产生的负压为-65--80kPa;加热装置和真空泵II协同工作,维持锅体内的蒸发温度为76-93℃;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中的糖汁在真空度-75kPA时温度达到89度时,停止操作,得到浓缩甘蔗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加热装置对二次电磁蒸发器进行加热,加热装置的设定温度为103-130℃,搅拌装置的搅拌速度为20-40r/min;步骤(5)中,所述的成型模具,规格为长30厘米、宽30-15厘米、高10-11厘米;所述的定量注料装置,一次定量注料5-10g;所述的传送带,传送的速度为2.5m/min,位于定量注料装置下方时需要停留8-12分钟。
5.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辊压式甘蔗压榨机(1)、盛放罐(2)、泵压过滤器(3)、缓存罐(4)、输送泵(5)、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6)、二次电磁蒸发器(7)、连续成型机(8),甘蔗送入消毒车中经过消毒后送入辊压式甘蔗压榨机中进行榨汁,甘蔗汁依次经过泵压过滤、干湿分离浓缩、电磁蒸发二次浓缩、连续成型翻模后得到红糖产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辊压式甘蔗压榨机(1),主体为压榨机体,压榨机体设置在压榨机架上;压榨机体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压辊;压榨机体外壁一侧的中上方的设有入料口(11),另一侧的中上方设有出渣口(12);压榨机体的底部设有出汁口(13);经消毒车消毒后的甘蔗由入料口送入到辊压式甘蔗压榨机的内部进行压榨,出渣口与盛放甘蔗渣的装置相连接,出汁口与盛放罐(2)相连通;
所述的盛放罐(2),设有盛放罐进口和盛放罐出口:盛放罐进口通过管道与辊压式甘蔗压榨机的出汁口相连通,盛放罐出口与泵压过滤器(3)相连通;
所述的泵压过滤器(3),包括一个真空泵I(31)、一个分液阀(32)和两个结构完全相同的带有罐盖的泵压过滤罐(33):泵压过滤罐的上方设置有进口(331),底部设置有出口(332);分液阀设置有一个甘蔗汁进口(321)和两个甘蔗汁出口(322),甘蔗汁进口通过管道与盛放罐出口相连通,两个甘蔗汁出口分别通过排液管道(323)与两个泵压过滤罐的进口相连通;真空泵I设置有进液口(311)和出液口(312),进液口连通有一根总管道,总管道并联有两根分管道(313),两根分管道分别与两个泵压过滤罐的出口相连通,出液口与缓存罐(4)相连通;泵压过滤罐的内部设置有过滤网(34);
所述的缓存罐(4),设有缓存罐进口和缓存罐出口,缓存罐进口通过管道与真空泵I的出液口相连通,缓存罐出口与输送泵(5)相连通;
所述的输送泵(5),设有输送泵进口和输送泵出口,输送泵进口通过管道与缓存罐出口相连通,输送泵出口与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6)相连通;
所述的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6),主体为锅体(66),固定在分离器架体(613)上,配设有上盖(64):锅体通过管道与输送泵出口相连通,输送结束后取出管道将上盖扣在锅体上,上盖及锅体形成密闭的结构;所述的上盖上设置有搅拌器(620),搅拌器的搅拌轴I(65)穿透上盖且位于上盖及锅体的内部;所述的上盖中上部设有蒸汽出口,蒸汽出口与位于上盖外部的真空管(618)相连通,真空管连通有蒸汽冷凝处理器(621);所述的锅体底部设置有加热用的电磁束线I(610),所述的锅体中部设置有浓缩料出口,浓缩料出口与二次电磁蒸发器(7)相连通;
所述的二次电磁蒸发器(7),主体为蒸发锅(74),固定在蒸发器架体(711)上;蒸发锅的顶部为敞口结构,且通过管道与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的浓缩料出口相连通,进料完毕后取出管道;蒸发锅的内部设置有搅拌装置,底部设置有加热装置,加热完毕后,顶部的敞口作为二次浓缩料出口与连续成型机(8)相连通;
所述的连续成型机(8),包括成型机架、输送装置和成型模具:输送装置包括两个滚轴和配设于两个滚轴之间的传送带(81),两个滚轴的两端分别通过支撑架固定在成型机架上,传送带配设有振动装置;一个滚轴连接有传动电机(87),另一个滚轴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定量注料装置(82),定量注料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恒温桶(83);传送带上固定有多个红糖液成型用的成型模具(84);机架内部设置有凉干装置(85),位于与传动电机相连接的滚轴的下方;恒温桶通过管道与二次电磁蒸发器的二次浓缩料出口相连通,定量注料装置将恒温桶中的物料定量注入成型模具中,物料在传送过程中成型且在振动的作用下逐渐脱离成型模具,绕行过滚轴至下方后进行翻模将成型的物料滑落至凉干装置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辊压式甘蔗压榨机(1)为六辊甘蔗压榨机,压榨机体内设置的压辊个数为6个,压榨机体内部的最前方设有两个辅助送料辊(14),两个辅助送料辊上下分布且彼此之间具有进料间隙,进料间隙位于入料口的后方:位于下方的辅助送料辊的后下方设置有送料压辊(15),位于上方的辅助送料辊的后下方设置有破皮压辊(16),破皮压辊位于送料压辊的后上方;送料压辊的后方设置有首榨下辊(17),破皮压辊的后方设置有首榨上辊(18),首榨上辊位于首榨下辊的后上方;首榨下辊的后方设置有二榨下辊(19),首榨上辊的后方设置有二榨上辊(110),二榨上辊位于二榨下辊的后上方;二榨上辊、二榨下辊之间具有出料间隙,出料间隙位于出渣口的前方;送料压辊、首榨下辊、二榨下辊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破皮压辊、首榨上辊、二榨上辊位于同一条水平线上,共计6个压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泵压过滤罐(33),主体为过滤罐体,配设有过滤罐盖(35):所述的过滤罐体,整体为圆柱体形状,内部中空、上底敞口、下底封闭;下底中央位置设置一个圆形的所述的出口(332);内壁上方设置有一个圆形的所述的进口(331);内壁上方设置有一圈连接件(333),连接件位于进口的下方且紧挨着进口;连接件上设置多层圆筒形的过滤网(34),圆筒形的过滤网的筒口位于进口的下方且紧挨着进口、筒底覆盖于上底上且遮住出口;
所述的过滤罐盖(35),整体为半球形,内部中空,直径与过滤罐体的直径相同;过滤罐盖的下沿向外延伸有一圈水平的外沿(351),外沿上设置有卡扣装置(352);所述的过滤罐盖扣在过滤罐体的上底上,且通过卡扣装置与过滤罐体相连接从而构成泵压过滤罐,连接后卡扣装置位于进口的上方;所述的过滤罐盖,外顶面的中央位置配设有压力阀(36)。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6),主体为锅体(66),配设有上盖(64);锅体固定在分离器架体(613)上,分离器架体放置于地面上:
所述的锅体(66),包括锅底和锅壁,其中:锅底的形状为半球形,内部中空,锅壁为圆柱体形状,内部中空、两端均敞口;锅底的高度小于锅壁的高度,锅底的上沿与锅壁的下沿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锅底和锅壁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防护层(68),且锅底和锅壁的外表面与防护层之间具有空隙;防护层的外部设置有多个支架I,锅体通过支架I固定在分离器架体上;在锅底的外表面与防护层之间的空隙内均匀的设置有多圈电磁束线I(610),且电磁束线I紧贴着锅底的外表面,电磁束线I与高频电磁控制器I相连接从而能够进行加热;在锅底的外表面与防护层之间的空隙内的正中央处设置有一个风扇I(611),且风扇I远离电磁束线I、靠近防护层;所述的锅体,在锅壁的中部设置有一个浓缩料出口,浓缩料出口配设有门板I,门板I配设有开闭液压装置,开闭液压装置控制门板I的开启和闭合;所述的开闭液压装置包括出料油缸(612)和出料旋转轴I(67),出料旋转轴I的一端通过曲臂I与门板I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四杆联动机构I与出料油缸相连接,出料油缸位于分离器架体上,且与位于分离器架体上的油泵(614)相连接;
所述的上盖(64),形状为半球形且内部中空,外表面的上部配设有安全阀(61)、真空表(62)、观察窗(63)和排气阀(619);上盖中上部开设有一个蒸汽出口,蒸汽出口通过真空管(618)与蒸汽冷凝处理器(621)相连通;上盖外表面的正中央设置有搅拌器(620),搅拌器设置有竖向的搅拌轴I(65),搅拌轴I穿透上盖且中上部位于上盖内部的中空内;搅拌轴I的末端设置有搅拌杆I,搅拌杆I的末端设置有刮板I(69);上盖扣在锅体上,搅拌轴I的中下部位于锅体内,且刮板I位于锅底内的下部;所述的上盖配设有起盖液压装置,起盖液压装置控制上盖的开启和闭合,起盖液压装置包括起盖油缸(615)和起盖旋转轴(616),起盖旋转轴的一端通过曲臂II与上盖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四杆联动机构II与起盖油缸相连接,起盖油缸(615)位于分离器架体上,且与位于分离器架体上的油泵(614)相连接;
所述的蒸汽冷凝处理器(621),包括依次连接的过滤器(6211)和冷凝器(6212),过滤器的进料用的管道与真空管相连通、出料用的管道与冷凝器的热蒸汽进口相连通;冷凝器的空气出口连接有真空泵II(6213)、水出口连接有蒸馏缓存罐(6214);蒸馏缓存罐依次连接有水泵(6215)和灌装机(6216);真空泵II连接有水箱(6217),水箱和真空泵II之间形成循环;锅体内产生的水蒸气在真空泵II吸力作用下依次流进过滤器和冷凝器,经过滤和冷凝后产生的蒸馏水进入蒸馏缓存罐中再经灌装得到灌装蒸馏水;
所述的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配设有控制面板(617),控制面板与智能系统(比如电脑)相连接,控制面板操纵整个负压电磁干湿分离器。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二次电磁蒸发器(7),主体为蒸发锅(74),固定在蒸发器架体(711)上,蒸发器架体置放于地面上:
所述的蒸发锅,包括蒸发锅底和蒸发锅壁,其中:蒸发锅底的形状为半球形,内部中空;蒸发锅壁为圆柱体形状,内部中空、两端均敞口;蒸发锅底的高度大于蒸发锅壁的高度,蒸发锅底的上沿与蒸发锅壁的下沿固定连接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蒸发锅底和蒸发锅壁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保护层(78),且蒸发锅底和蒸发锅壁的外表面与保护层之间具有空隙;保护层的外部设置有多个支架II,蒸发锅通过支架II固定在蒸发器架体上;蒸发锅配设有搅拌装置,搅拌装置的主体为竖向设置的搅拌轴II(73),搅拌轴II配设有搅拌电机(72),搅拌电机位于蒸发器架体上或者通过连接支架与蒸发器架体固定连接;搅拌轴II的末端设置有搅拌杆II,搅拌杆II的末端设置有刮板II(75),刮板II位于蒸发锅底内的下部;所述的搅拌轴II的顶端设置有传动轮(71),传动轮配设有搅拌减速机;蒸发锅底的外表面与保护层之间的空隙内均匀的设置有多根加热用的电磁束线II(76),且电磁束线II紧贴着蒸发锅底的外表面,电磁束线II与高频电磁控制器II相连接从而能够进行加热;所述的蒸发锅底的外表面与保护层之间的空隙内的正中央处设置有一个风扇II(79),且风扇II远离电磁束线II、靠近保护层;蒸发锅底的两侧通过曲臂连接有出料旋转轴II(77),出料旋转轴II的一端通过四杆联动机构III与出料液压缸(710)相连通,出料液压缸通过出料旋转轴II带动蒸发锅90度旋转,出料结束。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续成型机,包括机架、输送装置、成型模具:
所述的机架,主体为长方形结构的机顶架,机顶架的四个顶点分别向下竖直的设置有一根架腿,每两根相互对称的架腿之间设置一根固定架,机顶架、架腿和固定架构成整体呈长方体框架结构的机架;架腿的末端支撑在地面上从而将机架设置在地面上;
所述的输送装置包括滚轴、传送带(81),其中:所述的滚轴为两个,两个滚轴之间设置所述的传送带,传送带承接两个滚轴后形成上下两层传送平台;每个滚轴的两端分别由一根支撑架固定在机顶架宽边的两个顶点上,从而将传送带设置在机顶架的正上方;所述的输送装置配设有传动电机(87),传动电机与其中一个滚轴相连接,且位于机顶架上或与架腿固定连接;另一个滚轴的正中央的上方设置有一个定量注料装置(82),定量注料装置的上方设置有恒温桶(83);所述的定量注料装置,顶部设有定量进口、底部设有定量出口,其中:所述的定量出口位于传送带的上层传送平台的上方,定量进口与恒温桶相连通;所述的恒温桶,顶部设有进料口、底部设有出料口,其中:出料口与定量注料装置的定量进口相连通,进料口与二次电磁蒸发器(7)的二次浓缩料出口相连通;
所述的传送带,上下两层传送平台上均固定有多个红糖液成型用的成型模具(84),且成型模具位于定量注料装置的定量出口的下方,红糖液由定量出口定量流出至成型模具中;每层传送平台上的成型模具均匀分布且各自排成一排;所述的传送带配设有振动装置,传送带在输送的过程中振动,从而带动成型模具振动;
所述的机架内部设置有凉干装置(85),凉干装置位于传送带的下层传送平台的下方,且位于与传动电机相连接的滚轴的下方;成型模具绕行过滚轴至下层传送平台后进行翻模将成型的糖块滑落至凉干装置中。
CN202010306254.1A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方法及工艺装置 Withdrawn CN1114718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6254.1A CN111471806A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方法及工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306254.1A CN111471806A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方法及工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71806A true CN111471806A (zh) 2020-07-31

Family

ID=717543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306254.1A Withdrawn CN111471806A (zh) 2020-04-17 2020-04-17 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方法及工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7180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6935A (zh) * 2020-11-18 2021-04-13 武汉点溪园生态景观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46935A (zh) * 2020-11-18 2021-04-13 武汉点溪园生态景观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860912U (zh) 一种超声波清洗机
CN111471805A (zh) 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装置
CN108926005A (zh) 一种刺梨榨汁系统
CN108264959A (zh) 一种大豆精加工装置
CN111281803A (zh) 中药材前处理方法
CN111471806A (zh) 一种鲜榨古法红糖生产的工艺方法及工艺装置
KR101605836B1 (ko) 아로니아 추출액 제조방법
CN207552035U (zh) 一种鱼腥草清洗系统
CN109468166A (zh) 一种山茶油的粉碎压榨生产线设备
CN113509748A (zh) 一种西洋参提取物的全自动提取生产线
CN209649553U (zh) 一种带清洗功能的甘蔗榨汁机
CN111575413A (zh) 红糖加工装置及工艺
CN106387941A (zh) 一种果肉果皮分离机
CN207702837U (zh) 生产雷尼替丁药物组合物的真空干燥箱
CN214232788U (zh) 一种多功能浓缩罐
CN105713111A (zh) 一种软骨素立体化生产方法
CN206659056U (zh) 一种高用性的笋去皮装置
CN210728227U (zh) 中药材前处理设备
CN209116713U (zh) 一种油茶籽加工用干燥设备
CN108410568A (zh) 一种压榨式大豆油高效生产装置
CN109511773B (zh) 一种猪皮胶原蛋白的制作方法
CN212913883U (zh) 一种防堵塞的中药自动煎药装置
CN113275247A (zh) 中药材加工提纯设备
CN207694374U (zh) 一种中药快速固液分离装置
CN206008225U (zh) 一种用于橄榄油生产线的膜式初过滤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