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5657A - 固化性组合物、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固化性组合物、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5657A
CN111465657A CN201880079866.2A CN201880079866A CN111465657A CN 111465657 A CN111465657 A CN 111465657A CN 201880079866 A CN201880079866 A CN 201880079866A CN 111465657 A CN111465657 A CN 1114656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m
layer
compound
optical
curable compo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798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桥亚依
浅津悠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mitomo Chemic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14656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56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6/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o nitrogen or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 C08F226/06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o nitrogen or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20/00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only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only one carboxyl radical or a salt, anhydride ester, amide, imide or nitrile thereof
    • C08F220/02Monocarboxylic acids having less than ten carbon atoms; Derivatives thereof
    • C08F220/10Esters
    • C08F220/34Esters containing nitrogen, e.g. N,N-dimethylaminoethyl (meth)acrylat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F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OBTAINED BY REACTIONS ONLY INVOLVING CARBON-TO-CARBON UNSATURATED BONDS
    • C08F26/00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o nitrogen or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 C08F26/06Homopolymers and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o nitrogen or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16Halo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5/00Use of organic ingredients
    • C08K5/04Oxygen-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5/09Carboxylic acids; Metal salts thereof; Anhydrides thereof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2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pecified groups, e.g. terminal or pendant functional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0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101/02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pecified groups, e.g. terminal or pendant functional groups
    • C08L101/025Compositions of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pecified groups, e.g. terminal or pendant functional group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39/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o nitrogen or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39/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onome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ring memb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1/00Features of adhesiv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 C09J9/00, e.g. additives
    • C09J11/02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 C09J11/04Non-macromolecular additives inorgani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139/00Adhesives based on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compounds having one or more unsaturated aliphatic radicals, each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and at least one being terminated by a single or double bond to nitrogen or by a heterocyclic ring containing nitrogen; Adhesives based on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9J139/04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monomers containing heterocyclic rings having nitrogen as ring memb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01/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J201/02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pecified groups, e.g. terminal or pendant functional group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201/00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9J201/02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pecified groups, e.g. terminal or pendant functional groups
    • C09J201/025Adhesives based on unspecified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esence of specified groups, e.g. terminal or pendant functional groups containing nitrogen atom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00Optical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of which they are made; Optical coatings for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0Optical coatings produced by application to, or surface treatment of, optical elements
    • G02B1/14Protective coatings, e.g. hard coating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 Adhesives Or Adhesive Proces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包含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和碘化合物(B)的固化性组合物、以及包含光学膜和由该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的第1固化物层的光学层叠体及包含该光学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

Description

固化性组合物、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固化性组合物。另外,本发明涉及包含由该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的固化物层的光学层叠体、以及包含该光学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图像显示装置被拓展到以智能手机、平板型终端为代表的移动设备用途、以导航系统为代表的车载用设备用途。在此种用途中,由于有可能暴露于比以往的室内用TV用途更严酷的环境中,因此装置的耐久性提高成为课题。
在构成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光学构件、例如光学层叠体中也同样地要求耐久性。即,装入液晶显示装置等的光学构件有时被置于高温或高温高湿环境下、或者被置于反复高温和低温的环境下,对于光学构件,要求在这些环境下光学特性也不会劣化。
作为光学层叠体,可以举出包含由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的固化物层的光学层叠体。此种光学层叠体的一例为偏振板。例如,在日本特开2009-008860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过在偏振片上夹隔着固化物层(粘接剂层)层叠有透明保护膜的偏振板。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00886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化性组合物,其能够提供包含由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的固化物层、且湿热耐久性(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耐久性)良好的光学层叠体。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包含由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的固化物层、且湿热耐久性良好的光学层叠体、以及包含该光学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以下所示的固化性组合物、光学层叠体、图像显示装置、以及偏振板用粘接剂组合物。
[1]一种固化性组合物,其包含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和碘化合物(B)。
[2]根据[1]中记载的固化性组合物,其还包含选自具有羧基的化合物(C)及化合物(C)的酸酐中的至少1种。
[3]根据[2]中记载的固化性组合物,其还包含促进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的噁唑啉基与具有羧基的化合物(C)的羧基的反应的化合物(D)。
[4]一种光学层叠体,其包含光学膜、和由[1]~[3]中任一项记载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的第1固化物层。
[5]根据[4]中记载的光学层叠体,其依次包含所述光学膜、所述第1固化物层、和第1热塑性树脂膜。
[6]根据[5]中记载的光学层叠体,其依次包含第2热塑性树脂膜、第2固化物层、所述光学膜、所述第1固化物层、和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膜。
[7]根据[4]~[6]中任一项记载的光学层叠体,其中,所述光学膜为偏振片。
[8]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包含[4]~[7]中任一项记载的光学层叠体和图像显示元件。
[9]一种偏振板用粘接剂组合物,其包含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和碘化合物(B)。
发明效果
能够提供一种固化性组合物,其能够提供包含由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的固化物层、且湿热耐久性良好的光学层叠体。
能够提供包含由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的固化物层、湿热耐久性良好的光学层叠体、以及包含该光学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一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层构成的另一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层构成的另一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层构成的另一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层构成的另一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的层构成的另一例的示意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固化性组合物>
本发明的固化性组合物包含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和碘化合物(B)。
以下,也将本发明的固化性组合物称作“固化性组合物(S)”。也将由固化性组合物(S)的固化物构成的固化物层称作“第1固化物层”。
若为包含第1固化物层的光学层叠体,则能够提供具有良好的湿热耐久性的光学层叠体。
〔1〕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
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是在分子内具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优选为在侧链具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
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的骨架结构没有特别限制,例如可以包含选自(甲基)丙烯酸类骨架、苯乙烯骨架、烯烃骨架、酯骨架、碳酸酯骨架等中的1种以上的骨架。
本说明书中所谓“(甲基)丙烯酸类”,表示选自丙烯酸类及甲基丙烯酸类中的至少1种。对于“(甲基)丙烯酰基”及“(甲基)丙烯酸酯”等表述也相同。
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可以在上述骨架结构的侧链具有噁唑啉基。
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可以是包含在侧链具有噁唑啉基的构成单元(来自于含有噁唑啉基的单体的构成单元)、和不具有噁唑啉基的构成单元的聚合物。
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的优选的一例是作为构成单元的主成分含有包含(甲基)丙烯酸类骨架的骨架结构、并作为共聚成分导入了在侧链具有噁唑啉基的构成单元(来自于含有噁唑啉基的单体的构成单元)的含有噁唑啉基的(甲基)丙烯酸系聚合物。
作为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可以是共聚含有噁唑啉基的单体而得的聚合物,此外还可以是通过将聚合物的侧链官能团改性而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
作为噁唑啉基,例如可以举出2-噁唑啉基、3-噁唑啉基、4-噁唑啉基等。噁唑啉基优选为2-噁唑啉基等。
作为上述含有噁唑啉基的单体,可以举出2-异丙烯基-2-噁唑啉、乙烯基-2-噁唑啉等。
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优选为5000以上,更优选为10000以上。若重均分子量为上述范围,则从光学层叠体的湿热耐久性的提高、光学层叠体的光学膜与第1固化物层之间的密合性、第1固化物层与第1热塑性树脂膜之间的密合性的观点出发能变得有利。
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通常为1000000以下。
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的重均分子量可以作为基于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值来测定。
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的噁唑啉基量(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的每1g固体成分的噁唑啉基的摩尔数)优选为0.4mmol/g·solid以上。若噁唑啉基量小于上述的范围,则可能不利于光学层叠体的湿热耐久性。从该观点出发,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的噁唑啉基量更优选为3mmol/g·solid以上,进一步优选为5mmol/g·solid以上且9mmol/g·solid以下。
噁唑啉基量的上限没有特别限制,通常为50mmol/g·solid以下。
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优选为水系、即水溶性的聚合物、或水分散性的聚合物。从第1固化物层的光学特性的观点出发,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优选为水溶性的聚合物。
可以使用市售品作为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具体而言,可以举出株式会社日本触媒制EPOCROS WS-300、EPOCROS WS-500、EPOCROS WS-700(均为商品名)等含有噁唑啉基的丙烯酸类聚合物;株式会社日本触媒制EPOCROS K-1000系列、EPOCROS K-2000系列、EPOCROS RPS系列(均为商品名)等含有噁唑啉基的丙烯酸类/苯乙烯聚合物。
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可以并用2种以上。
从光学层叠体的湿热耐久性、光学特性、光学层叠体的光学膜与第1固化物层之间的密合性、第1固化物层与第1热塑性树脂膜之间的密合性、以及第1固化物层的耐水性的观点出发,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优选为EPOCROS WS-300、EPOCROS WS-500、EPOCROSWS-700等含有噁唑啉基的丙烯酸类聚合物。
对于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的含量而言,在将固化性组合物(S)的固体成分浓度设为100质量%时,优选为5质量%以上且95质量%以下,更优选为10质量%以上且90质量%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质量%以上且85质量%以下。若使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的含量为上述的范围内,则从光学层叠体的湿热耐久性的提高、光学层叠体的光学膜与第1固化物层之间的密合性、第1固化物层与第1热塑性树脂膜之间的密合性的观点出发优选。
所谓固体成分浓度,是指固化性组合物(S)中含有的溶剂以外的成分的合计浓度。
〔2〕碘化合物(B)
碘化合物(B)是包含碘元素的化合物。固化性组合物(S)可以包含1种碘化合物(B),也可以包含2种以上的碘化合物(B)。
作为碘化合物(B),例如可以举出以下的化合物。
a)无机碘化物盐
碘化锂、碘化钠、碘化钾、碘化铷、碘化铯等碘化物碱金属盐;
碘化铍、碘化镁、碘化钙、碘化钡、碘化锶等碘化物碱土金属盐;
碘化硼、碘化铝、碘化锌、碘化钛、碘化铜、碘化钒、碘化铬、碘化锰、碘化镍等碘化物的轻金属盐或重金属盐;
碘化铵
b)其他无机碘化合物
碘(I2)、碘化氢、碘酸、碘酸钠、碘酸钾、碘酸钙等
c)有机碘化物盐
碘化铵、四乙基碘化铵、四丁基碘化铵、碘酸铵等碘化物的铵盐;
四丁基膦、四苯基膦等的碘化物的鏻盐;
碘化三甲基氧化锍盐;
碘化咪唑鎓盐;
碘化吡啶鎓盐;
碘化锍盐
d)其他有机碘化合物
甲基碘、乙基碘、丁基碘等烷基碘;
碘萘、碘苯、碘苯甲酸、碘水杨酸、碘苯酚等芳香族碘化合物;
碘乙酸、碘丙酸、2-碘丁酸、2-碘-2-苯基乙酸
如后所述,固化性组合物(S)优选为水系组合物。在固化性组合物(S)为水系组合物的情况下,对于碘化合物(B)而言,从向该组合物中的溶解性或分散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碘化物盐,更优选为无机碘化物盐。基于相同的理由,碘化合物(B)优选为水溶性。
对于固化性组合物(S)中的碘化合物(B)的含量而言,从提高光学层叠体的湿热耐久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100质量份,通常为1质量份以上且300质量份以下,优选为2质量份以上且25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且20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且180质量份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且150质量份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对于碘化合物(B)的含量而言,相对于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100质量份,为10质量份以上且160质量份以下、10质量份以上且150质量份以下、10质量份以上且140质量份以下或10质量份以上且120质量份以下。
若碘化合物(B)的含量过少,则难以获得由含有碘化合物(B)带来的提高光学层叠体的湿热耐久性的效果。另外,若碘化合物(B)的含量过多,则光学层叠体的光学膜与第1固化物层之间的密合性、以及第1固化物层与第1热塑性树脂膜之间的密合性的至少某个有易于降低的趋势。
〔3〕具有羧基的化合物(C)及该化合物(C)的酸酐
固化性组合物(S)可以还包含选自具有羧基的化合物(C)及化合物(C)的酸酐中的至少1种。以下,也将具有羧基的化合物(C)称作“化合物(C)”。
化合物(C)是具有能够与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的噁唑啉基反应的羧基的化合物。在此处所说的羧基中,也包含羧基的衍生物,然而不包含化合物(C)的酸酐。
作为羧基的衍生物,可以举出羧酸根阴离子基团。作为成为羧酸根阴离子基团的相反离子的阳离子,可以举出锂离子、钠离子、钾离子等金属离子;铵离子、锍离子、鏻离子等有机阳离子等。
固化性组合物(S)可以包含1种化合物(C),也可以包含2种以上的化合物(C)。固化性组合物(S)可以包含1种化合物(C)的酸酐,也可以包含2种以上的化合物(C)的酸酐。固化性组合物(S)可以包含1种以上的化合物(C)、和1种以上的化合物(C)的酸酐。
其中,从提高光学层叠体的湿热耐久性、光学层叠体的光学膜与第1固化物层之间的密合性、第1固化物层与第1热塑性树脂膜之间的密合性、以及第1固化物层的耐水性的观点出发,化合物(C)优选为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羧基(或其衍生物)的化合物(多官能羧酸化合物)。
多官能羧酸化合物的一例为二羧酸化合物。作为二羧酸化合物,可以举出乙二酸、丙二酸、丁二酸、戊二酸、己二酸、庚二酸、辛二酸、壬二酸、癸二酸、邻苯二甲酸、间苯二甲酸、对苯二甲酸、酒石酸、谷氨酸、苹果酸、马来酸、富马酸、衣康酸、粘糠酸、1,4-环己烷二甲酸、1,4-萘二甲酸、2,6-萘二甲酸、2,7-萘二甲酸、4,4’-联苯二甲酸、2,5-吡啶二甲酸、3,5-吡啶二甲酸、二苯基砜二甲酸、二苯基甲烷二甲酸、草酰乙酸、甲基富马酸、2,6-吡啶二甲酸等。
多官能羧酸化合物的另一例为三羧酸化合物。作为三羧酸化合物,可以举出柠檬酸、乌头酸、丙烷-1,2,3-三羧酸、偏苯三甲酸、均苯三甲酸、连苯三甲酸、3,4’,5-联苯三甲酸、1,3,5-环己烷三甲酸等。
多官能羧酸化合物的另一例为四羧酸化合物。作为四羧酸化合物,可以举出均苯四酸、二苯基砜四甲酸、联苯四甲酸、二苯甲酮四甲酸、萘四甲酸、噻吩四甲酸、丁烷四甲酸、1,2,4,5-四(4-羧基苯基)苯等。
在上面例示的多官能羧酸化合物中,至少1个羧基可以是其衍生物。
化合物(C)可以具有羧基以外的其他官能团。其他官能团的一例为羟基。
从光学层叠体的湿热耐久性的观点出发,化合物(C)所具有的羧基的个数优选为2或3。
多官能羧酸化合物可以是在分子内具有2个以上的羧基(或其衍生物)的聚合物。该聚合物的一例为羧基改性聚合物。羧基改性聚合物的一例为羧基改性聚乙烯醇系聚合物。
羧基改性聚乙烯醇系聚合物是通过将羧基或其衍生物导入侧链而被改性的聚乙烯醇系聚合物。
作为羧基的衍生物,可以举出羧酸根阴离子基团。成为羧酸根阴离子基团的相反离子的阳离子的例子如上所述。优选的阳离子的一例为钠离子。
构成羧基改性聚乙烯醇系聚合物的主链的聚乙烯醇系聚合物可以是对作为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的聚乙酸乙烯酯进行皂化处理而得的乙烯醇均聚物(完全皂化聚乙烯醇或部分皂化聚乙烯醇),也可以是对乙酸乙烯酯与能够与之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进行皂化处理而得的聚乙烯醇系共聚物。
作为能够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他单体,可以举出不饱和羧酸类、烯烃类、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类、以及具有铵基的(甲基)丙烯酰胺类等。
羧基改性聚乙烯醇系聚合物的皂化度通常为80摩尔%以上且100摩尔%以下,优选为85摩尔%以上(例如88摩尔%以上)。
羧基改性聚乙烯醇系聚合物的皂化度可以依照JIS K 6726:1994测定。
羧基改性聚乙烯醇系聚合物的利用羧基(或其衍生物)的改性度(改性量)通常为0.1摩尔%以上。从提高光学层叠体的湿热耐久性、光学层叠体的光学膜与第1固化物层之间的密合性、第1固化物层与第1热塑性树脂膜之间的密合性、以及第1固化物层的耐水性的观点出发,羧基改性聚乙烯醇系聚合物的改性度优选为0.5摩尔%以上且40摩尔%以下,更优选为1摩尔%以上且20摩尔%以下。例如可以利用1H-NMR测定改性度。
羧基改性聚乙烯醇系聚合物的平均聚合度通常为100以上且3000以下。
羧基改性聚乙烯醇系聚合物的平均聚合度可以依照JIS K 6726:1994测定。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化合物(C)的分子量为1000以下。该分子量为根据化学结构式算出的分子量,在化合物(C)为聚合物的情况下,可以是作为基于凝胶渗透色谱法(GPC)的标准聚苯乙烯换算值测定的数均分子量。
使用分子量为1000以下的化合物(C)时,在提高光学层叠体的湿热耐久性的方面能变得有利。从光学层叠体的湿热耐久性的观点出发,化合物(C)的分子量优选为800以下,更优选为500以下。
另外,从光学层叠体的湿热耐久性、光学层叠体的光学膜与第1固化物层之间的密合性、以及第1固化物层与第1热塑性树脂膜之间的密合性的观点出发,化合物(C)的分子量优选为90以上,更优选为100以上。
化合物(C)的优选例为柠檬酸、苹果酸、马来酸、酒石酸。
作为化合物(C)的酸酐,可以举出羧酸酐。作为羧酸酐,可以举出乙酸酐、丙酸酐、乙二酸酐、丁二酸酐、马来酸酐、邻苯二甲酸酐、苯甲酸酐等。
对于选自化合物(C)及化合物(C)的酸酐中的至少1种的含量而言,从提高光学层叠体的湿热耐久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100质量份,优选为0.01质量份以上且3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0.1质量份以上且25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0.2质量份以上且20质量份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0.2质量份以上且15质量份以下,特别优选为0.3质量份以上且15质量份以下。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对于选自化合物(C)及化合物(C)的酸酐中的至少1种的含量而言,相对于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100质量份,为0.3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0.5质量份以上且10质量份以下、0.5质量份以上且8质量份以下或者1质量份以上且8质量份以下。
若选自化合物(C)及化合物(C)的酸酐中的至少1种的含量过少,则难以获得提高光学层叠体的湿热耐久性的效果。另外,若选自化合物(C)及化合物(C)的酸酐中的至少1种的含量过多,则提高光学层叠体的湿热耐久性的效果有易于降低的趋势。
〔4〕促进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的噁唑啉基与具有羧基的化合物(C)的羧基的反应的化合物(D)
固化性组合物(S)可以还包含促进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的噁唑啉基与具有羧基的化合物(C)的羧基的反应的化合物(D)。以下,也将该化合物称作“化合物(D)”。此处所说的促进也包括引发该反应的情况。
在固化性组合物(S)包含化合物(C)的酸酐的情况下,化合物(D)引发或促进与因化合物(C)的酸酐的至少一部分被水解而产生的羧酸的羧基的反应。
作为化合物(D)的合适例,可以举出酸化合物。酸化合物可以是作为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的噁唑啉基与化合物(C)的羧基和/或因化合物(C)的酸酐被水解而产生的羧基的反应的催化剂发挥作用的化合物。
作为上述酸化合物,可以举出硫酸、氯化氢、硝酸、磷酸、亚磷酸、硼酸等无机酸;对甲苯磺酸、十二烷基苯磺酸、萘磺酸、甲磺酸、苯磺酸、苯基磷酸、磺胺酸、苯基膦酸、乙酸、丙酸等有机酸。
固化性组合物(S)可以包含1种化合物(D),也可以包含2种以上的化合物(D)。
化合物(D)可以作为包含化合物(D)的溶液(例如水溶液)配合到固化性组合物(S)中。
其中,从提高光学层叠体的湿热耐久性、光学层叠体的光学膜与第1固化物层之间的密合性、第1固化物层与第1热塑性树脂膜之间的密合性的观点出发,化合物(D)优选为较强的酸,作为此种酸化合物,可以举出硫酸、氯化氢(盐酸)、硝酸、对甲苯磺酸等。
若使用如上所述的强酸作为化合物(D),则尤其有易于提高光学层叠体的光学膜与第1固化物层之间的密合性、第1固化物层与第1热塑性树脂膜之间的密合性的趋势。
对于固化性组合物(S)中的化合物(D)的含量而言,相对于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100质量份,通常为1质量份以上且150质量份以下,从提高光学层叠体的湿热耐久性、光学层叠体的光学膜与第1固化物层之间的密合性、第1固化物层与第1热塑性树脂膜之间的密合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3质量份以上且100质量份以下,更优选为5质量份以上且100质量份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质量份以上且100质量份以下。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对于化合物(D)的含量而言,从提高光学层叠体的湿热耐久性的观点出发,相对于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100质量份,为10质量份以上且80质量份以下或10质量份以上且50质量份以下。
若化合物(D)的含量过少,则难以获得由含有化合物(D)带来的提高光学层叠体的湿热耐久性的效果。另外,若化合物(D)的含量过少,则难以获得由含有化合物(D)带来的提高光学层叠体的光学膜与第1固化物层之间的密合性的效果、提高第1固化物层与第1热塑性树脂膜之间的密合性的效果。
若化合物(D)的含量过多,则光学层叠体的光学膜与第1固化物层之间的密合性、以及第1固化物层与第1热塑性树脂膜之间的密合性的至少某个有易于降低的趋势。
〔5〕其他成分
固化性组合物(S)可以包含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碘化合物(B)、化合物(C)、化合物(C)的酸酐及化合物(D)以外的其他成分。
作为其他成分,可以举出多元醛、三聚氰胺系化合物、二氧化锆化合物、锌化合物、氮丙啶化合物、乙二醛、乙二醛衍生物、水溶性环氧树脂等固化性成分、交联剂;羧基改性聚乙烯醇系聚合物以外的改性聚乙烯醇系聚合物;偶联剂、增粘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热稳定剂、抗水解剂等添加剂。
固化性组合物(S)可以包含1种或2种以上的其他成分。
固化性组合物(S)优选包含溶剂。作为溶剂,可以举出水、有机溶剂、或它们的混合物。溶剂优选包含水,然而也可以并用水和水溶性的有机溶剂。作为有机溶剂,可以举出乙醇、1-甲氧基-2-丙醇等醇溶剂。
溶剂的主成分优选为水。所谓主成分,是指占全部溶剂的50质量%以上。
固化性组合物(S)的固体成分浓度通常为0.5质量%以上且20质量%以下,优选为1质量%以上且15质量%以下。
固化性组合物(S)能够作为用于在基材上形成涂膜(涂层)的涂布液使用。例如,能够通过将固化性组合物(S)涂布于基材上、使涂布层固化而形成涂膜。基材优选为光学膜。对于光学膜在后面叙述。该情况下,光学层叠体包含光学膜、和由固化性组合物(S)的固化物构成的第1固化物层。
固化性组合物(S)也能够作为粘接剂组合物使用。在一个实施方式中,固化性组合物(S)为用于将光学膜与第1热塑性树脂膜贴合的粘接剂组合物。该情况下,光学层叠体依次包含光学膜、由固化性组合物(S)的固化物构成的第1固化物层(粘接剂层)、和第1热塑性树脂膜。该光学层叠体可以通过如下操作来制作,即,向光学膜及第1热塑性树脂膜的至少任意一方的贴合面涂布固化性组合物(S),夹隔着涂布层将光学膜与第1热塑性树脂膜层叠而得到层叠体后,使涂布层固化,由此来进行制作。
光学层叠体优选为光学膜为偏振片的偏振板。所谓偏振板,是包含偏振片、和层叠于其至少一个面的第1固化物层(由固化性组合物(S)的固化物构成的固化物层)的光学层叠体。
作为粘接剂组合物的固化性组合物(S)优选为偏振板用粘接剂组合物、即用于制作偏振板的粘接剂组合物。该情况下,固化性组合物(S)例如用于将偏振片与第1热塑性树脂膜贴合。
固化性组合物(S)优选为水系组合物。即,固化性组合物(S)优选为在包含水的溶剂中溶解有配合成分的溶液、或在包含水的溶剂中分散有配合成分的分散体(例如乳液)。
固化性组合物(S)的25℃时的粘度优选为50mPa·sec以下,更优选为1mPa·sec以上且30mPa·sec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mPa·sec以上且20mPa·sec以下。若25℃时的粘度大于50mPa·sec,则难以均匀地涂布而有可能产生涂布不均,另外,有可能产生配管的堵塞等不佳状况。
可以利用E型粘度计测定固化性组合物(S)的25℃时的粘度。
<光学层叠体>
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包含光学膜、和层叠于其至少一个面的第1固化物层(由固化性组合物(S)的固化物构成的固化物层)。
根据本发明,由于光学层叠体中含有的固化物层由固化性组合物(S)的固化物构成,因此能够使光学层叠体的湿热耐久性良好。
〔1〕光学层叠体的构成
将光学层叠体的层构成的例子表示于图1~图5中。
图1所示的光学层叠体包含光学膜30、和层叠于其一个面的第1固化物层15。第1固化物层15能够作为覆盖保护光学膜30的表面的罩面层、对光学膜30追加赋予光学功能的光学功能层等发挥作用。
光学膜30与第1固化物层15优选直接接触。
图2所示的光学层叠体包含光学膜30、和夹隔着第1固化物层15层叠贴合于其一个面的第1热塑性树脂膜10。第1固化物层15能够作为将光学膜30与第1热塑性树脂膜10粘接的粘接剂层发挥作用。
第1固化物层15与第1热塑性树脂膜10优选直接接触。
光学膜30与第1固化物层15优选直接接触。
图3所示的光学层叠体包含光学膜30、夹隔着第1固化物层15层叠贴合于其一个面的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和夹隔着第2固化物层25层叠贴合于光学膜30的另一个面的第2热塑性树脂膜20。即,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可以依次包含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第2固化物层25、光学膜30、第1固化物层15和第1热塑性树脂膜10。第1固化物层15及第2固化物层25分别能够作为将光学膜30与第1热塑性树脂膜10粘接的粘接剂层、将光学膜30与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粘接的粘接剂层发挥作用。
第1固化物层15与第1热塑性树脂膜10优选直接接触。
光学膜30与第1固化物层15优选直接接触。
第2固化物层25与第2热塑性树脂膜20优选直接接触。
光学膜30与第2固化物层25优选直接接触。
图4所示的光学层叠体包含光学膜30、层叠于其一个面的第1固化物层15、和夹隔着第2固化物层25层叠贴合于光学膜30的另一个面的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第1固化物层15能够作为覆盖保护光学膜30的表面的罩面层、对光学膜30追加赋予光学功能的光学功能层等发挥作用。第2固化物层25能够作为将光学膜30与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粘接的粘接剂层发挥作用。
光学膜30与第1固化物层15优选直接接触。
第2固化物层25与第2热塑性树脂膜20优选直接接触。
光学膜30与第2固化物层25优选直接接触。
图5所示的光学层叠体包含光学膜30、层叠于其一个面的第1固化物层15、和层叠于光学膜30的另一个面的第2固化物层25。第1固化物层15及第2固化物层25能够作为覆盖保护光学膜30的表面的罩面层、对光学膜30追加赋予光学功能的光学功能层等发挥作用。
光学膜30与第1固化物层15优选直接接触。
光学膜30与第2固化物层25优选直接接触。
光学膜30可以是能够装入液晶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的各种光学膜(具有光学特性的膜)。作为光学膜30,例如可以举出偏振片、相位差膜、增亮膜、防眩膜、防反射膜、扩散膜、聚光膜等。
光学层叠体能够包含上述以外的其他层(或膜)。作为其他层,例如可以举出层叠于第1热塑性树脂膜10、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第1固化物层15、第2固化物层25和/或光学膜30的外表面的粘合剂层;层叠于该粘合剂层的外表面的隔膜(也称作“剥离膜”。);层叠于第1热塑性树脂膜10、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第1固化物层15、第2固化物层25和/或光学膜30的外表面的防护膜(也称作“表面保护膜”。);夹隔着粘接剂层、粘合剂层层叠于第1热塑性树脂膜10、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第1固化物层15、第2固化物层25和/或光学膜30的外表面的光学功能性膜(或层)等。
〔2〕偏振片
偏振片是具有从自然光中选择性地透射某一方向的直线偏振光的功能的层或膜。
作为偏振片,例如可以举出使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吸附二色性色素并取向而得的膜。作为二色性色素,可以举出碘、二色性有机染料等。
另外,偏振片可以是将溶致液晶状态的二色性染料涂布于基材膜、并进行取向、固定化而得的涂布型偏振膜。
以上的偏振片由于从自然光中选择性地透射某一方向的直线偏振光、吸收另一方向的直线偏振光,因此被称作吸收型偏振片。
偏振片并不限定于吸收型偏振片,也可以是从自然光中选择性地透射某一方向的直线偏振光、反射另一方向的直线偏振光的反射型偏振片、或散射另一方向的直线偏振光的散射型偏振片,然而从可视性优异这一点出发优选吸收型偏振片。其中,更优选由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构成的聚乙烯醇系偏振膜,进一步优选使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吸附碘、二色性染料等二色性色素并取向而得的聚乙烯醇系偏振膜,特别优选使聚乙烯醇系树脂膜吸附碘并取向而得的聚乙烯醇系偏振膜。
作为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使用对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进行了皂化的树脂。作为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可以举出作为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的聚乙酸乙烯酯,此外还可以举出乙酸乙烯酯与能够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等。作为能够与乙酸乙烯酯共聚的其他单体,可以举出不饱和羧酸类、烯烃类、乙烯基醚类、不饱和磺酸类、以及具有铵基的(甲基)丙烯酰胺类等。
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通常为85摩尔%以上且100摩尔%以下,优选为98摩尔%以上。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被改性,例如也能够使用由醛类改性了的聚乙烯醇缩甲醛或聚乙烯醇缩乙醛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通常为1000以上且10000以下,优选为1500以上且5000以下。
聚乙烯醇系树脂的平均聚合度可以依照JIS K 6726:1994求出。
将此种聚乙烯醇系树脂制膜而得的膜被作为由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构成的偏振膜的原材膜使用。将聚乙烯醇系树脂制膜的方法没有特别限定,可以采用公知的方法。聚乙烯醇系原材膜的厚度例如为150μm以下,优选为100μm以下(例如50μm以下),且为5μm以上。
由聚乙烯醇系树脂膜构成的偏振膜能够利用公知的方法来制造。具体而言,能够利用包括以下工序的方法来制造,即,对聚乙烯醇系树脂膜进行单轴拉伸的工序;通过将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用二色性色素染色而吸附二色性色素的工序;将吸附有二色性色素的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用硼酸水溶液处理(交联处理)的工序;以及在利用硼酸水溶液的处理后进行水洗的工序。
偏振片的厚度可以设为40μm以下,优选为30μm以下(例如2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μm以下,更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下或8μm以下)。根据日本特开2000-338329号公报、日本特开2012-159778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能够更加容易地制造薄膜的偏振片,更容易将偏振片的厚度例如设为20μm以下,进一步容易设为15μm以下,更进一步容易设为10μm以下或8μm以下。偏振片的厚度通常为2μm以上。若减小偏振片的厚度,则有利于光学层叠体(偏振板)、以及包含该光学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薄型化。
〔3〕相位差膜
作为相位差膜,可以举出对具有透光性的热塑性树脂进行单轴拉伸或双轴拉伸而得的拉伸膜;将盘状液晶或向列型液晶等液晶性化合物取向固定而得的膜;在基材膜上形成有上述的液晶层的膜等。另外,在本说明书中,零延迟膜也包含于相位差膜中。
基材膜通常为包含热塑性树脂的膜,热塑性树脂的一例为三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酯系树脂。
作为具有透光性的热塑性树脂,可以举出构成后述的第1热塑性树脂膜10的树脂等。
所谓零延迟膜,是指面内相位差值Re及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均为-15~15nm的膜。该相位差膜可以合适地用于IPS模式的液晶显示装置。面内相位差值Re及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优选均为-10~10nm,更优选均为-5~5nm。此处所说的面内相位差值Re及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为波长590nm处的值。
面内相位差值Re及厚度方向相位差值Rth分别以下式定义:
Re=(nx-ny)×d
Rth=〔(nx+ny)/2-nz〕×d
式中,nx为膜面内的慢轴方向(x轴方向)的折射率,ny为膜面内的快轴方向(面内与x轴正交的y轴方向)的折射率,nz为膜厚度方向(与膜面垂直的z轴方向)的折射率,d为膜的厚度。
零延迟膜例如可以使用包含纤维素系树脂、链状聚烯烃系树脂及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等聚烯烃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系树脂或(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树脂膜。特别是由于相位差值的控制容易、获取也容易,因此优选使用纤维素系树脂、聚烯烃系树脂或(甲基)丙烯酸系树脂。
作为通过液晶性化合物的涂布、取向而体现出光学各向异性的膜,可以举出第一形态:将棒状液晶化合物相对于支撑基材沿水平方向取向而得的相位差膜、
第二形态:将棒状液晶化合物相对于支撑基材沿垂直方向取向而得的相位差膜、
第三形态:棒状液晶化合物在面内以螺旋状改变取向的方向的相位差膜、
第四形态:圆盘状液晶化合物倾斜取向的相位差膜、
第五形态:圆盘状液晶化合物相对于支撑基材沿垂直方向取向而得的二轴性的相位差膜。
例如,作为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中使用的光学膜,可以合适地使用第一形态、第二形态、第五形态。或者也可以将它们层叠使用。
在相位差膜为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状态下的聚合物的层(以下有时称作“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情况下,相位差膜优选具有逆波长分散性。所谓逆波长分散性,是短波长下的液晶取向面内相位差值小于长波长下的液晶取向面内相位差值的光学特性,优选相位差膜满足下述式(1)及式(2)。需要说明的是,Re(λ)表示对于波长λnm的光的面内相位差值。
Re(450)/Re(550)≤1 (1)
1≤Re(630)/Re(550) (2)
在相位差膜为第一形态并且具有逆波长分散性的情况下,显示装置中的黑显示时的着色减少,因此优选,式(1)中若0.82≤Re(450)/Re(550)≤0.93则更优选。此外优选120≤Re(550)≤150。
作为相位差膜为具有光学各向异性层的膜时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可以举出液晶便览(液晶便览编辑委员会编、丸善(株)平成12年10月30日发行)的“3.8.6网络(完全交联型)”、“6.5.1液晶材料b.聚合性向列型液晶材料”中记载的化合物当中具有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以及日本特开2010-31223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27010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1-6360号公报、日本特开2011-207765号公报、日本特开2016-81035号公报、国际公开第2017/043438号及日本特表2011-207765号公报中记载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
由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状态下的聚合物来制造相位差膜的方法例如可以举出日本特开2010-31223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
在第二形态的情况下,面内相位差值Re(550)调整为0~10nm的范围、优选调整为0~5nm的范围即可,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调整为-10~-300nm的范围、优选调整为-20~-200nm的范围即可。
表示厚度方向的折射率各向异性的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可以根据以面内的快轴作为倾斜轴倾斜50度而测定的相位差值R50和面内相位差值Re算出。即,厚度方向的相位差值Rth可以如下算出,根据面内的相位差值Re、以快轴作为倾斜轴倾斜50度而测定的相位差值R50、相位差膜的厚度d、以及相位差膜的平均折射率n0,利用以下的式(4)~(6)求出nx、ny及nz,将它们代入式(3)而算出。
Rth=[(nx+ny)/2-nz]×d (3)
Re=(nx-ny)×d (4)
R50=(nx-ny’)×d/cos(φ) (5)
(nx+ny+nz)/3=n0 (6)
此处,
φ=sin-1〔sin(40°)/n0
ny’=ny×nz/〔ny 2×sin2(φ)+nz 2×cos2(φ)〕1/2
相位差膜可以是具有两个以上的层的多层膜。例如,可以举出在相位差膜的一面或两面层叠有保护膜的膜、将两个以上的相位差膜经由粘合剂或粘接剂层叠而得的膜。
〔4〕第1固化物层
第1固化物层15是由固化性组合物(S)的固化物构成的固化物层。对于固化性组合物(S)如上所述。例如可以利用热使固化性组合物(S)固化。
〔5〕热塑性树脂膜
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第2热塑性树脂膜20分别可以为具有透光性的(优选光学上透明的)包含热塑性树脂、例如链状聚烯烃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等)、环状聚烯烃系树脂(降冰片烯系树脂等)等聚烯烃系树脂;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等纤维素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苯乙烯系树脂;或它们的混合物、共聚物等的膜。
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第2热塑性树脂膜20分别可以为未经拉伸的膜、或者经过单轴或双轴拉伸的膜的任意一种。双轴拉伸可以是沿2个拉伸方向同时拉伸的同时双轴拉伸,也可以是在沿第1方向拉伸后沿与之不同的第2方向拉伸的逐次双轴拉伸。
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和/或第2热塑性树脂膜20可以是担负保护光学膜30的作用的保护膜,也可以是相位差膜等兼具光学功能的保护膜。
对于相位差膜,引用上述〔4〕的记载。
作为链状聚烯烃系树脂,可以举出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等链状烯烃的均聚物,此外还可以举出包含2种以上的链状烯烃的共聚物。
环状聚烯烃系树脂是包含以降冰片烯、四环十二碳烯(别名:二甲桥八氢萘)或它们的衍生物为代表例的环状烯烃作为聚合单元的树脂的总称。作为环状聚烯烃系树脂,可以举出环状烯烃的开环(共)聚合物及其氢化物、环状烯烃的加成聚合物、环状烯烃与乙烯、丙烯等链状烯烃或具有乙烯基的芳香族化合物的共聚物、以及将它们用不饱和羧酸、其衍生物改性了的改性(共)聚合物等。
其中,优选使用作为环状烯烃使用了降冰片烯、多环降冰片烯系单体等降冰片烯系单体的降冰片烯系树脂。
纤维素酯系树脂是纤维素中的羟基的至少一部分被乙酸酯化了的树脂,也可以是一部分被乙酸酯化、一部分被其他酸酯化了的混合酯。纤维素酯系树脂优选为乙酰纤维素系树脂。
作为乙酰纤维素系树脂,可以举出三乙酰纤维素、二乙酰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等。
聚酯系树脂是具有酯键的、上述纤维素酯系树脂以外的树脂,一般为包含多元酸或其衍生物与多元醇的缩聚物的树脂。
作为聚酯系树脂,可以举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丁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酯、聚萘二甲酸环己烷二甲酯等。
其中,从机械性质、耐溶剂性、耐刮擦性、成本等观点出发,优选使用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所谓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是指重复单元的80摩尔%以上由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构成的树脂,也可以包含来自于其他共聚成分(间苯二甲酸等二羧酸成分;丙二醇等二醇成分等)的构成单元。
聚碳酸酯系树脂是由碳酸与二醇或双酚形成的聚酯。其中,从耐热性、耐候性及耐酸性的观点出发,优选使用在分子链中具有二苯基烷烃的芳香族聚碳酸酯。
作为聚碳酸酯,可以举出由2,2-双(4-羟基苯基)丙烷(别名双酚A)、2,2-双(4-羟基苯基)丁烷、1,1-双(4-羟基苯基)环己烷、1,1-双(4-羟基苯基)异丁烷、1,1-双(4-羟基苯基)乙烷等双酚衍生的聚碳酸酯。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是包含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系单体的构成单元的聚合物,作为(甲基)丙烯酸系单体,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酯及丙烯酸酯。
作为甲基丙烯酸酯,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正、异或叔丁酯、甲基丙烯酸环己酯、甲基丙烯酸苯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2-羟基乙酯等。
作为丙烯酸酯,可以举出丙烯酸乙酯、丙烯酸正、异或叔丁酯、丙烯酸环己酯、丙烯酸苯酯、丙烯酸苄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丙烯酸2-羟基乙酯等。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可以是仅包含来自于(甲基)丙烯酸类单体的构成单元的聚合物,也可以包含其他构成单元。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中,作为共聚成分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或者包含甲基丙烯酸甲酯和丙烯酸甲酯。
在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可以是以甲基丙烯酸酯作为主要单体的(含有50质量%以上的)聚合物,优选为甲基丙烯酸酯与其他共聚成分共聚的共聚物。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80℃以上且160℃以下。玻璃化转变温度能够通过调整甲基丙烯酸酯系单体与丙烯酸酯系单体的聚合比、各自的酯基的碳链长度及它们所具有的官能团的种类、以及多官能单体相对于全部单体的聚合比来控制。
作为用于提高(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方法,向高分子的主链导入环结构也是有效的方法。环结构优选为环状酸酐结构、环状酰亚胺结构及内酯结构等杂环结构。具体而言,可以举出戊二酸酐结构、丁二酸酐结构等环状酸酐结构;戊二酰亚胺结构、丁二酰亚胺结构等环状酰亚胺结构;丁内酯、戊内酯等内酯环结构。
存在有越增大主链中的环结构的含量、则越能够提高(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的趋势。
环状酸酐结构、环状酰亚胺结构可以利用以下等方法来导入,即,通过使马来酸酐、马来酰亚胺等具有环状结构的单体共聚来导入的方法;在聚合后利用脱水、脱甲醇缩合反应导入环状酸酐结构的方法;使氨基化合物反应而导入环状酰亚胺结构的方法等。
具有内酯环结构的树脂(聚合物)可以利用以下的方法获得,即,在制备出在高分子链中具有羟基和酯基的聚合物后,利用加热、并根据需要在有机磷化合物等催化剂的存在下使所得的聚合物中的羟基与酯基进行环化缩合而形成内酯环结构。
(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及由它形成的热塑性树脂膜根据需要可以含有添加剂。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以举出润滑剂、防粘连剂、热稳定剂、抗氧化剂、防静电剂、耐光剂、抗冲击性改良剂、表面活性剂等。
这些添加剂在使用(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以外的其他热塑性树脂作为构成热塑性树脂膜的热塑性树脂的情况下也能够使用。
从制成膜的制膜性、膜的抗冲击性等观点出发,(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可以含有作为抗冲击性改良剂的丙烯酸系橡胶粒子。所谓丙烯酸系橡胶粒子,是将以丙烯酸酯为主体的弹性聚合物作为必需成分的粒子,可以举出实质上仅包含该弹性聚合物的单层结构的粒子、将该弹性聚合物设为1层的多层结构的粒子。
作为上述弹性聚合物的例子,可以举出以丙烯酸烷基酯作为主成分、且共聚有能够与之共聚的其他乙烯基系单体及交联性单体的交联弹性共聚物。
作为成为弹性聚合物的主成分的丙烯酸烷基酯,例如可以举出丙烯酸甲酯、丙烯酸乙酯、丙烯酸丁酯、丙烯酸2-乙基己酯等烷基的碳原子数为1以上且8以下左右的丙烯酸烷基酯,优选使用具有碳原子数4以上的烷基的丙烯酸烷基酯。
作为能够与上述丙烯酸烷基酯共聚的其他乙烯基系单体,可以举出在分子内具有1个聚合性碳-碳双键的化合物,更具体而言,可以举出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甲基丙烯酸酯;苯乙烯等芳香族乙烯基化合物;丙烯腈等乙烯基氰化合物等。
作为上述交联性单体,可以举出在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聚合性碳-碳双键的交联性的化合物,更具体而言,可以举出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丁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等多元醇的(甲基)丙烯酸酯类;(甲基)丙烯酸烯丙酯等(甲基)丙烯酸的烯基酯;二乙烯基苯等。
也可以将不含有橡胶粒子的包含(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膜与含有橡胶粒子的包含(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膜的层叠体作为贴合于光学膜30的热塑性树脂膜。另外,也可以在包含不同于(甲基)丙烯酸类树脂的树脂的相位差体现层的一面或两面形成(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层,体现出相位差,将所得的膜作为贴合于光学膜30的热塑性树脂膜。
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第2热塑性树脂膜20分别优选为包含选自纤维素酯系树脂、聚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及环状聚烯烃系树脂中的1种以上的热塑性树脂的膜,更优选为纤维素酯系树脂膜、聚酯系树脂膜、(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膜、或环状聚烯烃系树脂膜。
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和/或第2热塑性树脂膜20可以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红外线吸收剂、有机系染料、颜料、无机色素、抗氧化剂、防静电剂、表面活性剂、润滑剂、分散剂、热稳定化剂等。在将光学层叠体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的情况下,通过将含有紫外线吸收剂的热塑性树脂膜配置于图像显示元件(例如液晶单元、有机EL显示元件等)的可视侧,能够抑制图像显示元件的由紫外线所致的劣化。
作为紫外线吸收剂,可以举出水杨酸酯系化合物、二苯甲酮系化合物、苯并三唑系化合物、氰基丙烯酸酯系化合物、镍络合物系化合物等。
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第2热塑性树脂膜20可以是由相同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膜,也可以是由彼此不同的热塑性树脂构成的膜。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第2热塑性树脂膜20在厚度、添加剂的有无、其种类、相位差特性等方面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和/或第2热塑性树脂膜20可以在其外表面(与光学膜30相反的一侧的表面)具备硬涂层、防眩层、防反射层、光扩散层、防静电层、防污层、导电层等表面处理层(涂层)。
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的厚度分别通常为5μm以上且200μm以下,优选为10μm以上且120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以上且8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5μm以上且65μm以下。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的厚度分别可以为50μm以下,也可以为40μm以下。减小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的厚度时,有利于光学层叠体(偏振板)、以及包含该光学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薄型化。
在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的涂布固化性组合物的面,从提高密合性的观点出发,可以进行皂化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电晕处理、底涂处理等表面改性处理,从简化工序的观点出发,也可以不实施表面改性处理。可以取代热塑性树脂膜的贴合面,或者与该贴合面一起,对光学膜30的贴合面进行表面改性处理。
在第1热塑性树脂膜10或第2热塑性树脂膜20为纤维素酯系树脂膜的情况下,从提高密合性的观点出发,优选进行皂化处理。作为皂化处理,可以举出浸渍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钾之类的碱的水溶液中的方法。
〔6〕第2固化物层
形成第2固化物层25的固化性组合物可以是上述的固化性组合物(S),也可以是与之不同的其他固化性组合物。从光学层叠体的湿热耐久性等观点出发,第2固化物层25优选为固化性组合物(S)的固化物层。
在第1固化物层15及第2固化物层25由固化性组合物(S)形成的情况下,这些固化性组合物可以是相同的组成,也可以是不同的组成。
作为其他固化性组合物,可以举出使固化性的树脂成分溶解或分散于水中的公知的水系组合物(包括水系粘接剂。)及含有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化合物的公知的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包括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等。
作为水系组合物中含有的树脂成分,可以举出聚乙烯醇系树脂、氨基甲酸酯树脂等。
为了提高密合性、粘接性,包含聚乙烯醇系树脂的水系组合物可以还含有多元醛、三聚氰胺系化合物、二氧化锆化合物、锌化合物、乙二醛、乙二醛衍生物、水溶性环氧树脂等固化性成分或交联剂。
作为包含氨基甲酸酯树脂的水系组合物,可以举出包含聚酯系离聚物型氨基甲酸酯树脂和具有缩水甘油基氧基的化合物的水系组合物。所谓聚酯系离聚物型氨基甲酸酯树脂,是具有聚酯骨架的氨基甲酸酯树脂,且为向其中导入了少量的离子性成分(亲水成分)的树脂。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是因紫外线、可见光、电子束、X射线等活性能量射线的照射而固化的组合物。在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的情况下,第2固化物层25为该组合物的固化物层。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可以是含有因阳离子聚合而固化的环氧系化合物作为固化性成分的组合物,优选为含有该环氧系化合物作为固化性成分的紫外线固化性组合物。所谓环氧系化合物,是指在分子内具有平均1个以上、优选2个以上的环氧基的化合物。环氧系化合物可以仅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作为环氧系化合物,可以举出通过使表氯醇与脂环式多元醇反应而得的氢化环氧系化合物(具有脂环式环的多元醇的缩水甘油醚),所述脂环式多元醇为对芳香族多元醇的芳香环进行氢化反应而得的;脂肪族多元醇或其环氧烷烃加成物的聚缩水甘油醚等脂肪族环氧系化合物;作为在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键合于脂环式环的环氧基的环氧系化合物的脂环式环氧系化合物等。
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可以取代上述环氧系化合物,或者与之一起含有属于自由基聚合性的(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作为固化性成分。作为(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可以举出在分子内具有1个以上的(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单体;使2种以上的含有官能团的化合物反应而得、在分子内具有至少2个(甲基)丙烯酰氧基的(甲基)丙烯酸酯低聚物等含有(甲基)丙烯酰氧基的化合物。
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包含因阳离子聚合而固化的环氧系化合物作为固化性成分的情况下,优选含有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作为光阳离子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举出芳香族重氮盐;芳香族碘鎓盐、芳香族锍盐等鎓盐;铁-芳烃络合物等。
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包含(甲基)丙烯酸系化合物等自由基聚合性成分的情况下,优选含有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作为光自由基聚合引发剂,例如可以举出苯乙酮系引发剂、二苯甲酮系引发剂、苯偶姻醚系引发剂、噻吨酮系引发剂、氧杂蒽酮、芴酮、樟脑醌、苯甲醛、蒽醌等。
光学层叠体可以取代第2固化物层25而包含粘合剂层。即,可以将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经由粘合剂层贴合于光学膜30。对于该粘合剂层,引用后述的关于粘合剂层的记载。
〔7〕光学层叠体的制造
在光学膜30的一个面夹隔着第1固化物层15层叠粘接第1热塑性树脂膜10,由此能够得到图2所示的构成的光学层叠体,在光学膜30的另一个面夹隔着第2固化物层25再层叠粘接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由此能够得到图3所示的构成的光学层叠体。
在制造具有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及第2热塑性树脂膜20双方的光学层叠体的情况下,这些膜可以分阶段地逐面层叠粘接,也可以同时地层叠粘接两面的膜。
作为使光学膜30与第1热塑性树脂膜10粘接的方法,可以举出以下的方法,即,将固化性组合物(S)涂布于光学膜30及第1热塑性树脂膜10的贴合面的任意一方或其两方,在其上层叠另一方的贴合面,使用例如贴合辊等从上下按压而贴合。
在固化性组合物(S)的涂布中,例如可以利用刮板、绕线棒、模涂机、逗点型刮刀涂布机、槽辊涂布机等各种涂布方式。另外,也可以是以下的方式,即,一边将光学膜30及第1热塑性树脂膜10以使两者的贴合面为内侧的方式连续地供给,一边在其间流延固化性组合物(S)。
在将光学膜30与第1热塑性树脂膜10贴合后,优选对包含光学膜30、第1固化物层15和第1热塑性树脂膜10的层叠体实施加热处理。加热处理的温度例如为40℃以上且100℃以下,优选为50℃以上且90℃以下。利用加热处理能够除去固化性组合物层中含有的溶剂。另外,利用该加热处理能够推进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交联反应。
以上的粘接方法也能够应用于光学膜30与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的粘接。
在使用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作为构成第2固化物层的固化性组合物的情况下,在根据需要进行固化性组合物层的干燥后,照射活性能量射线而使固化性组合物层固化。
用于照射活性能量射线的光源只要是能够产生紫外线、电子束、X射线等的光源即可。特别是可以合适地使用在波长400nm以下具有发光分布的、例如低压水银灯、中压水银灯、高压水银灯、超高压水银灯、化学灯、黑光灯、微波激发水银灯、金属卤化物灯等。
如图1所示的在第1固化物层15上不具有第1热塑性树脂膜的光学层叠体可以通过如下操作来制造,即,向光学膜30的表面涂布固化性组合物(S),对所得的层叠体,例如利用热风干燥机实施80℃、300秒的加热处理而制造。另外,在制造出包含隔膜/固化性组合物(S)/光学膜30的层叠体后,剥离隔膜,其后,实施加热处理,由此也能够制造图1所示的光学层叠体。
由固化性组合物(S)形成的第1固化物层15的厚度例如为1nm以上且20μm以下,优选为5nm以上且10μm以下,更优选为10nm以上且5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nm以上且1μm以下。上述的由公知的水系组合物形成的固化物层也可以具有与之相同程度的厚度。
由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组合物形成的固化物层的厚度例如为10nm以上且20μm以下,优选为100nm以上且10μm以下,更优选为500nm以上且5μm以下。
第1固化物层15与第2固化物层25的厚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8〕光学层叠体的其他构成要素
〔8-1〕光学功能性膜
光学层叠体可以具备用于赋予所期望的光学功能的、光学膜30(例如偏振片)以外的其他光学功能性膜,其合适的一例为相位差膜。
如上所述,虽然第1热塑性树脂膜10和/或第2热塑性树脂膜20也能够兼作相位差膜,然而也可以有别于这些膜地另行层叠相位差膜。在后者的情况下,相位差膜可以经由粘合剂层、粘接剂层层叠于第1热塑性树脂膜10、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第1固化物层15和/或第2固化物层25的外表面。对于相位差膜,引用上述〔4〕的记载。
偏振板等光学层叠体中能够包含的其他光学功能性膜(光学构件)的例子为聚光板、增亮膜、反射层(反射膜)、半透射反射层(半透射反射膜)、光扩散层(光扩散膜)等。
聚光板是以光路控制等为目的而使用的构件,可以是棱镜阵列片或透镜阵列片、附设有圆点的片等。
增亮膜是出于提高应用了偏振板等光学层叠体的图像显示装置的亮度的目的而使用的。具体而言,可以举出将折射率的各向异性彼此不同的薄膜层叠多片并以在反射率方面产生各向异性的方式设计的反射型偏振光分离片、在基材膜上支撑有胆甾型液晶聚合物的取向膜或其取向液晶层的圆偏振光分离片等。
为了将偏振板制成反射型、半透射型、扩散型的光学构件而分别设置反射层、半透射反射层、光扩散层。反射型的偏振板用于使来自可视侧的入射光反射而进行显示的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能够省略背光等光源,因此易于将液晶显示装置薄型化。半透射型的偏振板用于在亮处为反射型、在暗处利用来自背光的光进行显示的类型的液晶显示装置。另外,扩散型的偏振板用于通过赋予光扩散性而抑制了摩尔纹等显示不良的液晶显示装置。反射层、半透射反射层及光扩散层可以利用公知的方法来形成。
〔8-2〕粘合剂层
光学层叠体可以包含粘合剂层。作为粘合剂层,可以举出用于将光学层叠体贴合于液晶单元、有机EL显示元件等图像显示元件、或其他光学构件的粘合剂层。该粘合剂层在图1及2所示的构成的光学层叠体中可以层叠于光学膜30的外表面,在图3所示的构成的光学层叠体中可以层叠于第1热塑性树脂膜10或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的外表面,在图4所示的构成的光学层叠体中可以层叠于第1固化物层15或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的外表面,在图5所示的构成的光学层叠体中可以层叠于第1固化物层15或第2固化物层25的外表面。
将在图3所示的构成的光学层叠体的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的外表面层叠有粘合剂层40的例子表示于图6中。
作为粘合剂层中使用的粘合剂,可以使用以(甲基)丙烯酸系树脂或硅酮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聚醚系树脂等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其中,从透明性、粘合力、可靠性、耐候性、耐热性、再加工性等观点出发,优选(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
在(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中,如下得到的重均分子量为10万以上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作为基础聚合物而言有用,即,将具有甲基、乙基、正、异或叔丁基等碳原子数为20以下的烷基的(甲基)丙烯酸烷基酯与(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羟乙酯等含有官能团的(甲基)丙烯酸系单体以使玻璃化转变温度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0℃以下的方式配合而得。
在光学层叠体上的粘合剂层的形成例如可以利用以下的方式来进行,即,使粘合剂组合物溶解或分散于甲苯、乙酸乙酯等有机溶剂中而制备粘合剂液、并将其直接涂布于光学层叠体的对象面而形成粘合剂层的方式;在实施了脱模处理的隔膜上以片状形成粘合剂层、并将其转印至光学层叠体的对象面的方式等。
粘合剂层的厚度可以根据其粘接力等来确定,适合为1μm以上且50μm以下的范围,优选为2μm以上且40μm以下。
光学层叠体可以包含上述的隔膜。隔膜可以是包含聚乙烯等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等聚丙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等的膜。其中,优选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拉伸膜。
粘合剂层根据需要可以含有玻璃纤维、玻璃珠、树脂珠、金属粉或包含其他无机粉末的填充剂、颜料、着色剂、抗氧化剂、紫外线吸收剂、防静电剂等。
〔8-3〕防护膜
光学层叠体可以包含用于保护其表面(典型的情况是第1热塑性树脂膜10、第2热塑性树脂膜20、第1固化物层15和/或第2固化物层25的表面)的防护膜。例如在图像显示元件、其他光学构件贴合光学层叠体后,将防护膜与其所具有的粘合剂层一起剥离除去。
防护膜例如由基材膜和层叠于其上的粘合剂层构成。对于粘合剂层,引用上述的记述。
构成基材膜的树脂例如可以为聚乙烯之类的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之类的聚丙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或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之类的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等热塑性树脂。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
<图像显示装置>
本发明的光学层叠体能够应用于图像显示装置。该情况下,图像显示装置包含光学层叠体和图像显示元件。作为图像显示元件,可以举出液晶单元、有机EL显示元件等。作为这些图像显示元件,可以使用以往公知的图像显示元件。
在将作为偏振板的光学层叠体应用于液晶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光学层叠体可以配置于液晶单元的背光侧(背面侧),也可以配置于可视侧,也可以配置于它们双方。在将作为偏振板的光学层叠体应用于有机EL显示装置的情况下,光学层叠体通常配置于有机EL显示元件的可视侧。
实施例
以下,给出实施例而对本发明进一步具体说明,然而本发明不受这些例子限定。例中,表示含量或使用量的%及份只要没有特别指出,就是质量基准。
表1中,将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碘化合物(B)、具有羧基的化合物(C)、以及促进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的噁唑啉基与化合物(C)的羧基的反应的化合物(D)分别简记为(A)、(B)、(C)、(D)。
(制造例:偏振片的制作)
将厚度60μm的聚乙烯醇膜(平均聚合度:约2400,皂化度:99.9摩尔%以上)浸渍于30℃的纯水中后,浸渍于碘/碘化钾/水的质量比为0.02/2/100的30℃的水溶液中。其后,浸渍于碘化钾/硼酸/水的质量比为12/5/100的56.5℃的水溶液中。接下来,用8℃的纯水清洗后,在65℃使之干燥,得到在聚乙烯醇膜吸附有碘并使之取向了的厚度23μm的偏振片。拉伸主要在碘染色及硼酸处理的工序中进行,总拉伸倍率为5.5倍。
<实施例1~6、比较例1>
(1)固化性组合物的制备
将表1所示的成分以表1所示的配合量与作为溶剂的纯水一起混合,制备出固化性组合物(粘接剂水溶液)。表1所示的各成分的配合量的单位为质量份,各成分的配合量为基于固体成分换算的量。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1中所得的固化性组合物中的(A)的浓度设为4.0质量%,实施例2的固化性组合物中的(A)的浓度设为5.0质量%,实施例3的固化性组合物中的(A)的浓度设为6.0质量%,实施例4及实施例5的固化性组合物中的固化性组合物(A)的浓度设为7.0质量%,实施例6的固化性组合物中的(A)的浓度设为5.0质量%。在比较例1中,固化性组合物中的(X)的浓度设为3.0质量%。
(2)偏振板的制作
对三乙酰纤维素(TAC)膜〔Konica Minolta Opto(株)制的商品名“KC4UAW”,厚度:40μm〕的一面实施皂化处理后,在该皂化处理面使用棒涂机涂布上述(1)中制备的固化性组合物,并且对包含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的零相位差膜〔日本ZEON(株)制的商品名“ZEONOR”,厚度:23μm〕的一面实施电晕处理,在该电晕处理面使用棒涂机涂布上述(1)中制备的固化性组合物。以使固化性组合物层为偏振片侧的方式,在偏振片的一个面层叠已皂化处理过的TAC膜,在另一个面层叠已电晕处理过的零相位差膜,得到具有零相位差膜/固化性组合物层/偏振片/固化性组合物层/TAC膜的层构成的层叠体。对该层叠体利用热风干燥机进行80℃、300秒的加热处理,由此制作出具有零相位差膜/固化物层/偏振片/固化物层/TAC膜的层构成的偏振板。所制作的偏振板中的固化物层的厚度在每一层为20~60nm。
(3)光学耐久性(湿热耐久性)的评价
将所得的偏振板裁割为30mm×30mm的大小后,在零相位差膜侧经由(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贴合于玻璃基板,得到测定样品。测定样品的层构成为玻璃基板/(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层/零相位差膜/固化物层/偏振片/固化物层/TAC膜。作为玻璃基板,使用了无碱玻璃基板〔Corning公司制的商品名“Eagle XG”〕。
对所得的测定样品,使用带有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株)制的产品名“V7100”〕测定波长380~780nm的范围中的MD透射率和TD透射率,算出各波长处的偏振度。对于算出的偏振度,利用JIS Z 8701:1999“颜色的表示方法-XYZ表色系统及X10Y10Z10表色系统”的2度视场(C光源)进行可见度修正,求出湿热耐久试验前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需要说明的是,将测定样品如下所示地安放于带有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中,即,将偏振板的TAC膜侧设为探测器侧,从玻璃基板侧射入光。
偏振度(%)由下式定义:
偏振度(λ)=100×(Tp(λ)-Tc(λ))/(Tp(λ)+Tc(λ))。
Tp(λ)是根据入射的波长λ(nm)的直线偏振光与平行尼科尔棱镜的关系测定出的测定样品的透射率(%)。
Tc(λ)是根据入射的波长λ(nm)的直线偏振光与正交尼科尔棱镜的关系测定出的测定样品的透射率(%)。
然后,将该测定样品提供给在温度85℃、相对湿度85%RH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放置500小时后、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RH的环境下放置24小时的湿热耐久试验。湿热耐久试验后,利用与湿热耐久试验前相同的方法求出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
算出湿热耐久试验后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与湿热耐久试验前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的差的绝对值(|ΔPy|)。
然后,根据所得的|ΔPy|的值,基于下式,求出以比较例1的|ΔPy|作为基准的各例的“ΔPy变化率”(%)。将ΔPy变化率的算出值表示于表1中。ΔPy变化率越大,则湿热耐久性越优异。
各例的ΔPy变化率(%)=100×|{(各例的|ΔPy|)-(比较例1的|ΔPy|)}|/(比较例1的|ΔPy|)
需要说明的是,在任意的实施例及比较例中,ΔPy均显示出负的值。
[表1]
Figure BDA0002533393180000341
表1所示的各成分的详情如下所示。
a1:株式会社日本触媒制的商品名“EPOCROS WS-300”〔作为侧链具有2-噁唑啉基的含有噁唑啉基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质量%,噁唑啉当量(理论值):130g solid/eq.,噁唑啉基量(理论值):7.7mmol/g,solid,数均分子量:4×104,重均分子量:12×104)〕
b1:碘化锌(ZnI2)
b2:碘化钛(TiI4)
c1:柠檬酸
d1:硫酸
x1:日本合成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的商品名“Gosefimer Z-200”〔乙酰乙酰基改性聚乙烯醇,平均聚合度:1100,皂化度:98.5摩尔%以上〕
y1:乙二醛
<实施例7~11>
(1)固化性组合物的制备
将表2所示的成分以表2所示的配合量与作为溶剂的纯水一起混合,制备出固化性组合物(粘接剂水溶液)。表2所示的各成分的配合量的单位为质量份,各成分的配合量是基于固体成分换算的量。实施例7中所得的固化性组合物中的(A)的浓度设为8.0质量%,实施例8及实施例10的固化性组合物组合物中的(A)的浓度设为5.0质量%,实施例9及实施例11的固化性组合物中的(A)的浓度设为7.0质量%。
(2)偏振板的制作
对三乙酰纤维素(TAC)膜〔Konica Minolta Opto(株)制的商品名“KC4UAW”,厚度:40μm〕的一面实施皂化处理后,在该皂化处理面使用棒涂机涂布上述(1)中制备的固化性组合物,并且对包含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的零相位差膜〔日本ZEON(株)制的商品名“ZEONOR”,厚度:23μm〕的一面实施电晕处理,在该电晕处理面使用棒涂机涂布上述(1)中制备的固化性组合物。以使固化性组合物层为偏振片侧的方式,在偏振片的一个面层叠已皂化处理过的TAC膜,在另一个面层叠已电晕处理过的零相位差膜,得到具有零相位差膜/固化性组合物层/偏振片/固化性组合物层/TAC膜的层构成的层叠体。对该层叠体利用热风干燥机进行80℃、300秒的加热处理,由此制作出具有零相位差膜/固化物层/偏振片/固化物层/TAC膜的层构成的偏振板。所制作的偏振板中的固化物层的厚度在每一层为20~60nm。
(3)光学耐久性(湿热耐久性)的评价
将所得的偏振板裁割为30mm×30mm的大小后,在零相位差膜侧经由(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贴合于玻璃基板,得到测定样品。测定样品的层构成为玻璃基板/(甲基)丙烯酸系粘合剂层/零相位差膜/固化物层/偏振片/固化物层/TAC膜。作为玻璃基板,使用了无碱玻璃基板〔Corning公司制的商品名“Eagle XG”〕。
对所得的测定样品,使用带有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日本分光(株)制的产品名“V7100”〕测定波长380~780nm的范围中的MD透射率和TD透射率,算出各波长处的偏振度。对于算出的偏振度,利用JIS Z 8701:1999“颜色的表示方法-XYZ表色系统及X10Y10Z10表色系统”的2度视场(C光源)进行可见度修正,求出湿热耐久试验前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需要说明的是,将测定样品如下所示地安放于带有积分球的分光光度计中,即,将偏振板的TAC膜侧设为探测器侧,从玻璃基板侧射入光。
偏振度(%)由下式定义:
偏振度(λ)=100×(Tp(λ)-Tc(λ))/(Tp(λ)+Tc(λ))。
Tp(λ)是根据入射的波长λ(nm)的直线偏振光与平行尼科尔棱镜的关系测定出的测定样品的透射率(%)。
Tc(λ)是根据入射的波长λ(nm)的直线偏振光与正交尼科尔棱镜的关系测定出的测定样品的透射率(%)。
然后,将该测定样品提供给在温度85℃、相对湿度85%RH的高温高湿环境下放置500小时后、在温度23℃、相对湿度50%RH的环境下放置24小时的湿热耐久试验。湿热耐久试验后,利用与湿热耐久试验前相同的方法求出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
算出湿热耐久试验后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与湿热耐久试验前的可见度修正偏振度Py的差的绝对值(|ΔPy|)。
然后,根据所得的|ΔPy|的值,基于下式,求出以比较例1的|ΔPy|作为基准的各例的“ΔPy变化率”(%)。将ΔPy变化率的算出值表示于表1中。ΔPy变化率越大,则湿热耐久性越优异。
各例的ΔPy变化率(%)=100×|{(各例的|ΔPy|)-(比较例1的|ΔPy|)}|/(比较例1的|ΔPy|)
[表2]
Figure BDA0002533393180000361
表2所示的各成分的详情如下所示。
a1:株式会社日本触媒制的商品名“EPOCROS WS-300”〔作为侧链具有2-噁唑啉基的含有噁唑啉基的丙烯酸系聚合物的水溶液,固体成分浓度:10质量%,噁唑啉当量(理论值):130g solid/eq.,噁唑啉基量(理论值):7.7mmol/g,solid,数均分子量:4×104,重均分子量:12×104)〕
b1:碘化锌(ZnI2)
b3:碘化铯
b4:碘化铵
c1:柠檬酸
d1:硫酸
符号说明
10 第1热塑性树脂膜,15 第1固化物层,20 第2热塑性树脂膜,25 第2固化物层,30 光学膜,40 粘合剂层。

Claims (9)

1.一种固化性组合物,其包含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和碘化合物(B)。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还包含选自具有羧基的化合物(C)及化合物(C)的酸酐中的至少1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其还包含促进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的噁唑啉基与具有羧基的化合物(C)的羧基的反应的化合物(D)。
4.一种光学层叠体,其包含光学膜、和由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固化性组合物的固化物构成的第1固化物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依次包含所述光学膜、所述第1固化物层和第1热塑性树脂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依次包含第2热塑性树脂膜、第2固化物层、所述光学膜、所述第1固化物层和所述第1热塑性树脂膜。
7.根据权利要求4~6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其中,
所述光学膜为偏振片。
8.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包含权利要求4~7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层叠体和图像显示元件。
9.一种偏振板用粘接剂组合物,其包含含有噁唑啉基的聚合物(A)和碘化合物(B)。
CN201880079866.2A 2017-12-11 2018-12-04 固化性组合物、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14656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236956 2017-12-11
JP2017-236956 2017-12-11
PCT/JP2018/044601 WO2019116969A1 (ja) 2017-12-11 2018-12-04 硬化性組成物、光学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5657A true CN111465657A (zh) 2020-07-28

Family

ID=668192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79866.2A Pending CN111465657A (zh) 2017-12-11 2018-12-04 固化性组合物、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7308759B2 (zh)
KR (1) KR20200093041A (zh)
CN (1) CN111465657A (zh)
TW (1) TW201927969A (zh)
WO (1) WO201911696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12038B2 (ja) * 2019-06-25 2023-07-2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7300326B2 (ja) * 2019-06-25 2023-06-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および該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JP2021004945A (ja) * 2019-06-25 2021-01-14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膜、偏光板、および該偏光膜の製造方法
JP7300325B2 (ja) * 2019-06-25 2023-06-2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および該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58579A (ja) * 1985-05-13 1985-12-20 Canon Inc ホログラム
JP2005091988A (ja) * 2003-09-19 2005-04-07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熱現像感光材料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275216A (ja) * 2004-03-26 2005-10-06 Teijin Ltd 偏光板
JP2011232451A (ja) * 2010-04-26 2011-11-17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光導波路用塗布液、光導波路および電子機器
WO2016035823A1 (ja) * 2014-09-02 2016-03-10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低抵抗クラッド材料及び電気光学ポリマー光導波路
CN105960326A (zh) * 2014-02-28 2016-09-2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环状烯烃系膜、光学膜、导电性膜、印刷电子用基材膜、阻隔膜、触控面板、偏振片和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103801A (ja) * 1989-09-18 1991-04-30 Toray Ind Inc 偏光フィルム
JP4841267B2 (ja) * 2005-02-28 2011-12-21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粘着型光学フィルム
JP2009001673A (ja) * 2007-06-21 2009-01-08 Nitto Denko Corp 水分散型粘着剤組成物および粘着フィルム
JP4744483B2 (ja) 2007-06-27 2011-08-10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偏光板の製造方法、偏光板、光学フィルム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JP6164810B2 (ja) * 2012-09-03 2017-07-19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樹脂フィル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0258579A (ja) * 1985-05-13 1985-12-20 Canon Inc ホログラム
JP2005091988A (ja) * 2003-09-19 2005-04-07 Konica Minolta Medical & Graphic Inc 熱現像感光材料及び画像形成方法
JP2005275216A (ja) * 2004-03-26 2005-10-06 Teijin Ltd 偏光板
JP2011232451A (ja) * 2010-04-26 2011-11-17 Sumitomo Bakelite Co Ltd 光導波路用塗布液、光導波路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05960326A (zh) * 2014-02-28 2016-09-21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环状烯烃系膜、光学膜、导电性膜、印刷电子用基材膜、阻隔膜、触控面板、偏振片和显示装置
WO2016035823A1 (ja) * 2014-09-02 2016-03-10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低抵抗クラッド材料及び電気光学ポリマー光導波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20200093041A (ko) 2020-08-04
TW201927969A (zh) 2019-07-16
WO2019116969A1 (ja) 2019-06-20
JPWO2019116969A1 (ja) 2021-01-21
JP7308759B2 (ja) 2023-07-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465657A (zh) 固化性组合物、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TW201634260A (zh) 偏光板、液晶面板及液晶顯示裝置
CN108931833B (zh) 偏振板
CN111479876B (zh) 固化性组合物、光学层叠体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11065943B (zh) 偏振板
CN108949065B (zh) 粘接剂组合物及偏振板
JP7240938B2 (ja) 光学積層体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CN113728055B (zh) 固化性组合物、固化物层、光学层叠体、以及图像显示装置
CN108949093B (zh) 粘接剂组合物及偏振板
TW202043300A (zh) 硬化性組成物、硬化物層、光學積層體及圖像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