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4498A - 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及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及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4498A
CN111464498A CN202010148589.5A CN202010148589A CN111464498A CN 111464498 A CN111464498 A CN 111464498A CN 202010148589 A CN202010148589 A CN 202010148589A CN 111464498 A CN111464498 A CN 11146449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information
cloud platform
platform
sub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4858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64498B (zh
Inventor
陈龙
徐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Xinghe Power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Heyue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Heyue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Heyue Digi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148589.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6449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644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44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644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44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76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based on the identity of the terminal or configuration, e.g. MAC address, hardware or software configuration or device fingerpri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08Payment architectures
    • G06Q20/085Payment architectures involving remote charge determination or related payment system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7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 G06Q20/3276Short range or proximity payments by means of M-devices using a pictured code, e.g. barcode or QR-code, being read by the M-de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02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 H04L67/025Protocols based on web technology, e.g. 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 [HTTP] for remote control or remote monitoring of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Ser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及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所述系统包括:服务端,设置有二维码;用户端,存储用户身份信息;云平台,分别与服务端、用户端、用户信息平台、企业端通讯连接;用户信息平台,存储用户身份信息及对应权限信息,根据云平台所获取的用户身份信息查找对应权限信息,并根据该权限信息通过云平台控制服务端提供或者不提供与二维码对应的功能应用服务;企业端,统计和/或分析服务端为所述用户提供功能应用服务的数据。本发明的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及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设计新颖,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及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综合性公共服务系统,尤其涉及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及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移动打卡和支付应用开始流行,社会逐渐养成“出门只带手机,不带钱包,不带卡”的习惯。“拍一拍”,以城市交通卡、金融IC卡、NFC手机为主体的近场支付方式,可脱机认证;“扫一扫”,以手机二维码支付为代表,分为正扫和反扫两种模式,均采用联机认证方式。
然而,现代企业在不同专业领域里通常都会采取打卡的手段实现内部管理,对食堂就餐、考勤、乘车、门禁等领域分别进行独立管理。员工需要携带不同实体卡或手机应用在这些场景中分别使用,过程繁琐且耗时长,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和员工执行效率偏低。同时在刷卡消费领域,通常利用非接触式IC卡的离线运算能力来满足快速、高频的交易需求。但是,非接触式IC卡以实体卡为载体,使用人需要随身携带,而且种类繁多,在很大程度上给使用人群带来了负担和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及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
本发明所提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出了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包括:
服务端,设置有二维码,用于提供与二维码对应的功能应用服务;
用户端,存储有用户的身份信息;
云平台,分别与服务端和用户端通讯连接,用于在用户端扫描二维码时获取用户端中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用户信息平台,存储有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对应权限信息,与云平台通讯连接,用于根据云平台所获取的用户的身份信息,查找到该用户对应的权限信息,并根据该权限信息通过云平台控制服务端提供或者不提供与二维码对应的功能应用服务;
企业端,与云平台通讯连接,用于统计和/或分析服务端为所述用户提供功能应用服务的数据。
本发明上述的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中,所述服务端包括与云平台通讯连接的消费子系统;消费子系统包括有二维码、喇叭;用户信息平台包括分别与云平台通讯连接的身份认证中心、支付中心、码平台;用户的权限信息包括用户的资产信息;身份认证中心存储有用户的身份信息,支付中心存储有用户的资产信息;码平台用于对二维码进行解码;
云平台,用于在用户端扫描消费子系统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解码获取用户端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消费信息;
身份认证中心,用于对云平台所获取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认证;支付中心用于查找身份认证中心认证的用户对应的资产信息,根据消费信息调整该资产信息,并通过云平台控制消费子系统的喇叭发出与消费信息对应的音频信息。
本发明上述的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中,所述服务端包括与云平台通讯连接的门禁子系统;门禁子系统包括有二维码、闸机;用户信息平台包括与云平台通讯连接的信用中心;用户的权限信息包括用户的门禁信息;信用中心存储有用户的门禁信息;
云平台,用于在用户端扫描门禁子系统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解码获取用户端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门禁行为信息;
信用中心用于查找身份认证中心认证的用户对应的门禁信息,根据门禁行为信息调整该门禁信息,并通过云平台控制闸机放行。
本发明上述的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中,所述服务端包括与云平台通讯连接的乘车子系统;乘车子系统包括有二维码、喇叭;
云平台,用于在用户端扫描乘车子系统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解码获取用户端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乘车信息;
支付中心用于查找身份认证中心认证的用户对应的资产信息,根据乘车信息调整该资产信息,并通过云平台控制乘车子系统的喇叭发出表示刷码成功的音频信息。
本发明上述的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中,所述服务端包括与云平台通讯连接的考勤子系统;考勤子系统包括有二维码;用户的权限信息包括用户的考勤信息;用户中心存储有用户的考勤信息;
云平台,用于在用户端扫描考勤子系统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解码获取用户端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考勤行为信息;
用户中心用于查找身份认证中心认证的用户对应的考勤信息,根据考勤行为信息调整考勤信息。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服务端,该服务端设置有二维码,用于提供与二维码对应的功能应用服务;并提供用户端,该用户端存储有用户的身份信息;
步骤S2、利用分别与服务端和用户端通讯连接的云平台,在用户端扫描二维码时获取用户端中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步骤S3、利用存储有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对应权限信息、与云平台通讯连接的用户信息平台,根据云平台所获取的用户的身份信息,查找到该用户对应的权限信息,并根据该权限信息通过云平台控制服务端提供或者不提供与二维码对应的功能应用服务;
步骤S4、利用与云平台通讯连接的企业端,统计和/或分析服务端为所述用户提供功能应用服务的数据。
本发明上述的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中,所述服务端包括与云平台通讯连接的消费子系统;消费子系统包括有二维码、喇叭;用户信息平台包括分别与云平台通讯连接的身份认证中心、支付中心、码平台;用户的权限信息包括用户的资产信息;身份认证中心存储有用户的身份信息,支付中心存储有用户的资产信息;码平台用于对二维码进行解码;
步骤S2还包括:利用云平台,在用户端扫描消费子系统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解码获取用户端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消费信息;
步骤S3还包括:利用身份认证中心,对云平台所获取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认证;支付中心用于查找身份认证中心认证的用户对应的资产信息,根据消费信息调整该资产信息,并通过云平台控制消费子系统的喇叭发出与消费信息对应的音频信息。
本发明上述的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中,所述服务端包括与云平台通讯连接的门禁子系统;门禁子系统包括有二维码、闸机;用户信息平台包括与云平台通讯连接的信用中心;用户的权限信息包括用户的门禁信息;信用中心存储有用户的门禁信息;
步骤S2还包括:利用云平台,在用户端扫描门禁子系统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解码获取用户端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门禁行为信息;
步骤S3还包括:利用信用中心,查找身份认证中心认证的用户对应的门禁信息,根据门禁行为信息调整该门禁信息,并通过云平台控制闸机放行。
本发明上述的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中,所述服务端包括与云平台通讯连接的乘车子系统;乘车子系统包括有二维码、喇叭;
步骤S2还包括:利用云平台,在用户端扫描乘车子系统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解码获取用户端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乘车信息;
步骤S3还包括:利用支付中心,查找身份认证中心认证的用户对应的资产信息,根据乘车信息调整该资产信息,并通过云平台控制乘车子系统的喇叭发出表示刷码成功的音频信息。
本发明上述的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中,所述服务端包括与云平台通讯连接的考勤子系统;考勤子系统包括有二维码;用户的权限信息包括用户的考勤信息;用户中心存储有用户的考勤信息;
步骤S2还包括:利用云平台,在用户端扫描考勤子系统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解码获取用户端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考勤行为信息;
步骤S3还包括:利用用户中心,查找身份认证中心认证的用户对应的考勤信息,根据考勤行为信息调整考勤信息。
本发明提出了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综合服务方法,以云计算和公有云模式,提供一体化技术SAAS平台服务,有效整合各渠道的碎片化应用,将企业内部食堂就餐、考勤、乘车、门禁等应用全部归结到手机一个应用上,直接使用手机进行打卡或消费,极大提升人员使用便利性,是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效率、提升员工执行效率、提升员工感知的重要手段。本发明的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及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设计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代企业在不同专业领域里通常都会采取打卡的手段实现内部管理,对食堂就餐、考勤、乘车、门禁等领域分别进行独立管理。员工需要携带不同实体卡或手机应用在这些场景中分别使用,过程繁琐且耗时长,导致企业内部管理效率和员工执行效率偏低。同时在刷卡消费领域,通常利用非接触式IC卡的离线运算能力来满足快速、高频的交易需求。但是,非接触式IC卡以实体卡为载体,使用人需要随身携带,而且种类繁多,在很大程度上给使用人群带来了负担和不便。
针对该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综合服务方法,以信息化平台为依托,基于二维码技术,整合食堂就餐、考勤、乘车、门禁等各个专业领域的应用需求,整合翼支付、和包支付、支付宝、微信的支付手段,通过统一的管理平台接入各个应用领域,打造企业内部公共服务体系为实体,提升整体服务水平为目标,带动企业内部各部门及组织共同参与,资源共享,建立一站式服务的综合性公共服务系统。
为了使得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技术目的以及技术效果更为清楚,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实施本发明,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包括:
服务端100,设置有二维码,用于提供与二维码对应的功能应用服务;
二维码为364字节交通部标准规范二维码,三级国家安全密钥体系。负载均衡,数据库分库分表,读写分离,确保程序在高并发的情况下稳定运行。用户分权分域,黑白名单管理,动态设置人员类别。动态身份识别,300ms内二维码离线核销,高频场景快速通过。终端机具方面,SL51融合了当下热门的小额非接支付和二维码扫码支付;考证过的设备高度和操作面的倾斜角度、以及独立的、大面积的非接读卡区域,方便了金融IC卡、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设备的非接支付;专业扫码模块带来快速高效的扫码体验;同时内置GPRS通信功能,减少了对外部通讯环境的依赖,更加方便了终端的独立布放使用。WXHJ-2083扫码一体机支持住建部、交通部、银联等行业标准,支持企业自主及住建部、交通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的二维码应用技术标准。
用户端200,存储有用户的身份信息;用户端包括APP、H5、公众号、小程序;
云平台300,分别与服务端100和用户端200通讯连接,用于在用户端200扫描二维码时获取用户端200中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用户信息平台400,存储有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对应权限信息,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用于根据云平台300所获取的用户的身份信息,查找到该用户对应的权限信息,并根据该权限信息通过云平台300控制服务端100提供或者不提供与二维码对应的功能应用服务;企业端500,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用于统计和/或分析服务端100为所述用户提供功能应用服务的数据;企业端500包括运行管理平台和结算对账服务。
进一步地,服务端100包括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消费子系统110;消费子系统110包括有二维码、喇叭;用户信息平台400包括分别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身份认证中心410、支付中心420、码平台450;用户的权限信息包括用户的资产信息;身份认证中心410存储有用户的身份信息,支付中心420存储有用户的资产信息;码平台450用于对二维码进行解码;
云平台300,用于在用户端200扫描消费子系统110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450解码获取用户端200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消费信息;
身份认证中心410,用于对云平台300所获取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认证;支付中心420用于查找身份认证中心410认证的用户对应的资产信息,根据消费信息调整该资产信息,并通过云平台300控制消费子系统110的喇叭发出与消费信息对应的音频信息。支付中心支持翼支付、和包支付、支付宝、微信、云闪付等支付方式;SL58手持云闪付终端支付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必然会推动支付设备的的不断升级,在产品形态和技术上都融入更多新的元素。扫码枪的构造突出扫码支付的体验;内置非接,能够受理银行卡云闪付;在满足支付需求的情况下,使产品更加简洁。
在二维码支付推广中,各大支付公司都发放了大量的二维码贴纸及台卡,特别是在微小商户中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随着主扫消费者扫商户的二维码交易量的剧增,商户不能及时知道交易结果的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掉单,支付金额不对,恶意虚假支付等问题,为解决商户的担忧,使用云喇叭SLX1,实时播报主扫交易结果。
进一步地,服务端100还包括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门禁子系统120;门禁子系统120包括有二维码、闸机;用户信息平台400包括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信用中心440;用户的权限信息包括用户的门禁信息;信用中心440存储有用户的门禁信息;
云平台300,用于在用户端200扫描门禁子系统120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450解码获取用户端200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门禁行为信息;
信用中心440用于查找身份认证中心410认证的用户对应的门禁信息,根据门禁行为信息调整该门禁信息,并通过云平台300控制闸机放行。
进一步地,服务端100还包括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乘车子系统130;乘车子系统130包括有二维码、喇叭;
云平台300,用于在用户端200扫描乘车子系统130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450解码获取用户端200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乘车信息;
支付中心420用于查找身份认证中心410认证的用户对应的资产信息,根据乘车信息调整该资产信息,并通过云平台300控制乘车子系统130的喇叭发出表示刷码成功的音频信息。支付中心支持翼支付、和包支付、支付宝、微信、云闪付等支付方式;SL58手持云闪付终端支付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必然会推动支付设备的的不断升级,在产品形态和技术上都融入更多新的元素。扫码枪的构造突出扫码支付的体验;内置非接,能够受理银行卡云闪付;在满足支付需求的情况下,使产品更加简洁。
进一步地,服务端100还包括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考勤子系统140;考勤子系统140包括有二维码;用户的权限信息包括用户的考勤信息;用户中心430存储有用户的考勤信息;
云平台300,用于在用户端200扫描考勤子系统140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450解码获取用户端200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考勤行为信息;
用户中心430用于查找身份认证中心410认证的用户对应的考勤信息,根据考勤行为信息调整考勤信息。本申请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基于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的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服务端100,该服务端100设置有二维码,用于提供与二维码对应的功能应用服务;并提供用户端200,该用户端200存储有用户的身份信息;
二维码为364字节交通部标准规范二维码,三级国家安全密钥体系。负载均衡,数据库分库分表,读写分离,确保程序在高并发的情况下稳定运行。用户分权分域,黑白名单管理,动态设置人员类别。动态身份识别,300ms内二维码离线核销,高频场景快速通过。终端机具方面,SL51融合了当下热门的小额非接支付和二维码扫码支付;考证过的设备高度和操作面的倾斜角度、以及独立的、大面积的非接读卡区域,方便了金融IC卡、智能手机、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设备的非接支付;专业扫码模块带来快速高效的扫码体验;同时内置GPRS通信功能,减少了对外部通讯环境的依赖,更加方便了终端的独立布放使用。WXHJ-2083扫码一体机支持住建部、交通部、银联等行业标准,支持企业自主及住建部、交通部、支付宝、微信等第三方的二维码应用技术标准。用户端包括APP、H5、公众号、小程序;
步骤S2、利用分别与服务端100和用户端200通讯连接的云平台300,在用户端200扫描二维码时获取用户端200中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步骤S3、利用存储有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对应权限信息、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用户信息平台400,根据云平台300所获取的用户的身份信息,查找到该用户对应的权限信息,并根据该权限信息通过云平台300控制服务端100提供或者不提供与二维码对应的功能应用服务;
步骤S4、利用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企业端500,统计和/或分析服务端100为所述用户提供功能应用服务的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端100包括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消费子系统110;消费子系统110包括有二维码、喇叭;用户信息平台400包括分别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身份认证中心410、支付中心420、码平台450;用户的权限信息包括用户的资产信息;身份认证中心410存储有用户的身份信息,支付中心420存储有用户的资产信息;码平台450用于对二维码进行解码;
支付中心支持翼支付、和包支付、支付宝、微信、云闪付等支付方式;SL58手持云闪付终端支付形式的多元化发展,必然会推动支付设备的的不断升级,在产品形态和技术上都融入更多新的元素。扫码枪的构造突出扫码支付的体验;内置非接,能够受理银行卡云闪付;在满足支付需求的情况下,使产品更加简洁。
在二维码支付推广中,各大支付公司都发放了大量的二维码贴纸及台卡,特别是在微小商户中占有绝大多数的比例;随着主扫消费者扫商户的二维码交易量的剧增,商户不能及时知道交易结果的问题日益突出,表现在掉单,支付金额不对,恶意虚假支付等问题,为解决商户的担忧,使用云喇叭SLX1,实时播报主扫交易结果。
步骤S2还包括:利用云平台300,在用户端200扫描消费子系统110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450解码获取用户端200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消费信息;
步骤S3还包括:利用身份认证中心410,对云平台300所获取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认证;支付中心420用于查找身份认证中心410认证的用户对应的资产信息,根据消费信息调整该资产信息,并通过云平台300控制消费子系统110的喇叭发出与消费信息对应的音频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端100包括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门禁子系统120;门禁子系统120包括有二维码、闸机;用户信息平台400包括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信用中心440;用户的权限信息包括用户的门禁信息;信用中心440存储有用户的门禁信息;
步骤S2还包括:利用云平台300,在用户端200扫描门禁子系统120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450解码获取用户端200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门禁行为信息;
步骤S3还包括:利用信用中心440,查找身份认证中心410认证的用户对应的门禁信息,根据门禁行为信息调整该门禁信息,并通过云平台300控制闸机放行。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端100包括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乘车子系统130;乘车子系统130包括有二维码、喇叭;
步骤S2还包括:利用云平台300,在用户端200扫描乘车子系统130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450解码获取用户端200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乘车信息;
步骤S3还包括:利用支付中心420,查找身份认证中心410认证的用户对应的资产信息,根据乘车信息调整该资产信息,并通过云平台300控制乘车子系统130的喇叭发出表示刷码成功的音频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服务端100包括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考勤子系统140;考勤子系统140包括有二维码;用户的权限信息包括用户的考勤信息;用户中心430存储有用户的考勤信息;
步骤S2还包括:利用云平台300,在用户端200扫描考勤子系统140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450解码获取用户端200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考勤行为信息;
步骤S3还包括:利用用户中心430,查找身份认证中心410认证的用户对应的考勤信息,根据考勤行为信息调整考勤信息。
用户中心用于查找身份认证中心认证的用户对应的考勤信息,根据考勤行为信息调整考勤信息。
以成本节约为例,与实体一卡通卡对比来看,若以2000人园区为基础,终端采购费用为30000元(制卡机5000元/台、卡片1元/张,5000张,读卡设备2000元/台,10台);软硬件费用为600000元(软件系统搭建500000元,服务器资源100000元);运维费用为550000元(技术人员支撑20w/年,设备维护成本5w/年,企业人力成本10w/年,服务器运维人员20w/年);所以一次性成本为63万,每年成本55万。
使用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后,终端费用为消费终端2400/台,门禁10000元/台;软硬件费用为软件系统搭建100000元、云服务器资源30000元/年;运维费用为终端3年保修,技术运维支撑人员15w/年;所以一次性成本为12.4万,每年成本18万。
通过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二维码云端轻资产解决方案,企业无需采购IC卡相关硬件设备,并且释放了原有IC管理的人力资源,程序通过云端管理,软硬件远程监控维护更新,运维人员在线解决突发情况,节省了技术人员现场支撑费用,在提升了企业运营效率的前提下,大幅降低了企业运营成本。
本发明提出了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及基于该系统的综合服务方法,以云计算和公有云模式,提供一体化技术SAAS平台服务,有效整合各渠道的碎片化应用,将企业内部食堂就餐、考勤、乘车、门禁等应用全部归结到手机一个应用上,直接使用手机进行打卡或消费,极大提升人员使用便利性,是企业提高内部管理效率、提升员工执行效率、提升员工感知的重要手段。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这些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0)

1.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服务端(100),设置有二维码,用于提供与二维码对应的功能应用服务;
用户端(200),存储有用户的身份信息;
云平台(300),分别与服务端(100)和用户端(200)通讯连接,用于在用户端(200)扫描二维码时获取用户端(200)中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用户信息平台(400),存储有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对应权限信息,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用于根据云平台(300)所获取的用户的身份信息,查找到该用户对应的权限信息,并根据该权限信息通过云平台(300)控制服务端(100)提供或者不提供与二维码对应的功能应用服务;
企业端(500),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用于统计和/或分析服务端(100)为所述用户提供功能应用服务的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100)包括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消费子系统(110);消费子系统(110)包括有二维码、喇叭;用户信息平台(400)包括分别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身份认证中心(410)、支付中心(420)、码平台(450);用户的权限信息包括用户的资产信息;身份认证中心(410)存储有用户的身份信息,支付中心(420)存储有用户的资产信息;码平台(450)用于对二维码进行解码;
云平台(300),用于在用户端(200)扫描消费子系统(110)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450)解码获取用户端(200)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消费信息;
身份认证中心(410),用于对云平台(300)所获取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认证;支付中心(420)用于查找身份认证中心(410)认证的用户对应的资产信息,根据消费信息调整该资产信息,并通过云平台(300)控制消费子系统(110)的喇叭发出与消费信息对应的音频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100)包括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门禁子系统(120);门禁子系统(120)包括有二维码、闸机;用户信息平台(400)包括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信用中心(440);用户的权限信息包括用户的门禁信息;信用中心(440)存储有用户的门禁信息;
云平台(300),用于在用户端(200)扫描门禁子系统(120)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450)解码获取用户端(200)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门禁行为信息;
信用中心(440)用于查找身份认证中心(410)认证的用户对应的门禁信息,根据门禁行为信息调整该门禁信息,并通过云平台(300)控制闸机放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100)包括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乘车子系统(130);乘车子系统(130)包括有二维码、喇叭;
云平台(300),用于在用户端(200)扫描乘车子系统(130)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450)解码获取用户端(200)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乘车信息;
支付中心(420)用于查找身份认证中心(410)认证的用户对应的资产信息,根据乘车信息调整该资产信息,并通过云平台(300)控制乘车子系统(130)的喇叭发出表示刷码成功的音频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100)包括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考勤子系统(140);考勤子系统(140)包括有二维码;用户的权限信息包括用户的考勤信息;用户中心(430)存储有用户的考勤信息;
云平台(300),用于在用户端(200)扫描考勤子系统(140)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450)解码获取用户端(200)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考勤行为信息;
用户中心(430)用于查找身份认证中心(410)认证的用户对应的考勤信息,根据考勤行为信息调整考勤信息。
6.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服务端(100),该服务端(100)设置有二维码,用于提供与二维码对应的功能应用服务;并提供用户端(200),该用户端(200)存储有用户的身份信息;
步骤S2、利用分别与服务端(100)和用户端(200)通讯连接的云平台(300),在用户端(200)扫描二维码时获取用户端(200)中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
步骤S3、利用存储有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对应权限信息、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用户信息平台(400),根据云平台(300)所获取的用户的身份信息,查找到该用户对应的权限信息,并根据该权限信息通过云平台(300)控制服务端(100)提供或者不提供与二维码对应的功能应用服务;
步骤S4、利用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企业端(500),统计和/或分析服务端(100)为所述用户提供功能应用服务的数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100)包括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消费子系统(110);消费子系统(110)包括有二维码、喇叭;用户信息平台(400)包括分别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身份认证中心(410)、支付中心(420)、码平台(450);用户的权限信息包括用户的资产信息;身份认证中心(410)存储有用户的身份信息,支付中心(420)存储有用户的资产信息;码平台(450)用于对二维码进行解码;
步骤S2还包括:利用云平台(300),在用户端(200)扫描消费子系统(110)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450)解码获取用户端(200)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消费信息;
步骤S3还包括:利用身份认证中心(410),对云平台(300)所获取的用户的身份信息进行认证;支付中心(420)用于查找身份认证中心(410)认证的用户对应的资产信息,根据消费信息调整该资产信息,并通过云平台(300)控制消费子系统(110)的喇叭发出与消费信息对应的音频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100)包括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门禁子系统(120);门禁子系统(120)包括有二维码、闸机;用户信息平台(400)包括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信用中心(440);用户的权限信息包括用户的门禁信息;信用中心(440)存储有用户的门禁信息;
步骤S2还包括:利用云平台(300),在用户端(200)扫描门禁子系统(120)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450)解码获取用户端(200)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门禁行为信息;
步骤S3还包括:利用信用中心(440),查找身份认证中心(410)认证的用户对应的门禁信息,根据门禁行为信息调整该门禁信息,并通过云平台(300)控制闸机放行。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100)包括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乘车子系统(130);乘车子系统(130)包括有二维码、喇叭;
步骤S2还包括:利用云平台(300),在用户端(200)扫描乘车子系统(130)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450)解码获取用户端(200)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乘车信息;
步骤S3还包括:利用支付中心(420),查找身份认证中心(410)认证的用户对应的资产信息,根据乘车信息调整该资产信息,并通过云平台(300)控制乘车子系统(130)的喇叭发出表示刷码成功的音频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务端(100)包括与云平台(300)通讯连接的考勤子系统(140);考勤子系统(140)包括有二维码;用户的权限信息包括用户的考勤信息;用户中心(430)存储有用户的考勤信息;
步骤S2还包括:利用云平台(300),在用户端(200)扫描考勤子系统(140)的二维码时通过码平台(450)解码获取用户端(200)所存储的用户的身份信息以及所发出的考勤行为信息;
步骤S3还包括:利用用户中心(430),查找身份认证中心(410)认证的用户对应的考勤信息,根据考勤行为信息调整考勤信息。
CN202010148589.5A 2020-03-05 2020-03-05 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及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 Active CN11146449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8589.5A CN111464498B (zh) 2020-03-05 2020-03-05 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及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48589.5A CN111464498B (zh) 2020-03-05 2020-03-05 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及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4498A true CN111464498A (zh) 2020-07-28
CN111464498B CN111464498B (zh) 2022-09-27

Family

ID=71680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48589.5A Active CN111464498B (zh) 2020-03-05 2020-03-05 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及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6449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4333A (zh) * 2020-11-30 2021-02-12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二维码提供服务的方法、系统及一码通平台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7429A (zh) * 2012-04-17 2013-10-30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二维码进行的支付方法以及支付系统
CN103473674A (zh) * 2012-11-20 2013-12-25 苏州沃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移动支付系统
CN104112197A (zh) * 2013-04-16 2014-10-22 北京左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消费信息通过二维码进行支付的系统与方法
CN106127640A (zh) * 2016-07-06 2016-11-16 常熟理工学院 基于二维码的校园信息管理方法与系统
DE102016109209A1 (de) * 2016-05-19 2017-11-23 Rubean AG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Übermittlung von Transaktionsdaten unter Nutzung eines öffentlichen Datennetzes
CN206946557U (zh) * 2017-03-24 2018-01-30 汉口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金融云服务平台
CN108230508A (zh) * 2018-01-09 2018-06-29 桑田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模块云门禁系统控制和管理方法
CN109285096A (zh) * 2018-11-27 2019-01-29 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校园卡系统
CN109284839A (zh) * 2018-10-25 2019-01-29 金税信息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云环境下移动运维管理平台安全运营及大数据应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77429A (zh) * 2012-04-17 2013-10-30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二维码进行的支付方法以及支付系统
CN103473674A (zh) * 2012-11-20 2013-12-25 苏州沃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移动支付系统
CN104112197A (zh) * 2013-04-16 2014-10-22 北京左岸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利用消费信息通过二维码进行支付的系统与方法
DE102016109209A1 (de) * 2016-05-19 2017-11-23 Rubean AG Verfahren und Anordnung zur Übermittlung von Transaktionsdaten unter Nutzung eines öffentlichen Datennetzes
CN106127640A (zh) * 2016-07-06 2016-11-16 常熟理工学院 基于二维码的校园信息管理方法与系统
CN206946557U (zh) * 2017-03-24 2018-01-30 汉口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银行金融云服务平台
CN108230508A (zh) * 2018-01-09 2018-06-29 桑田智能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物联网智能模块云门禁系统控制和管理方法
CN109284839A (zh) * 2018-10-25 2019-01-29 金税信息技术服务股份有限公司 云环境下移动运维管理平台安全运营及大数据应用系统
CN109285096A (zh) * 2018-11-27 2019-01-29 新开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虚拟校园卡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364333A (zh) * 2020-11-30 2021-02-12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二维码提供服务的方法、系统及一码通平台
CN112364333B (zh) * 2020-11-30 2023-10-24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利用二维码提供服务的方法、系统及一码通平台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4498B (zh) 2022-09-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30524B (zh) 身份認證方法、裝置和系統
CA2698842C (en) Smart identity system
CN101101687B (zh) 用生物特征进行身份认证的方法、设备、服务器和系统
US8917939B2 (en) Verifying vendor identification and organization affiliation of an individual arriving at a threshold location
CN111461739B (zh) 一种适合二级法人的银行移动综合服务系统和装置
CN204759626U (zh) 一种电子支付终端机
US20220076268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uthenticating near-field informatio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09859415B (zh) 图书馆系统及其方法
TW201608400A (zh) 名片資訊查詢方法和雲端伺服器
CN112468975A (zh) 一种模拟卡的管理方法、装置、介质及电子设备
CN205983484U (zh) 一种分布式无线身份识别装置
US9306749B2 (en) Method of biometric authentication, corresponding authentication system and program
KR101763275B1 (ko) Cb 정보를 이용한 본인 인증 방법, 그 시스템 및 그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 판독 가능한 기록매체
CN103996035A (zh) 一种旅客安检身份认证产品
CN105678618A (zh) 空中发卡方法及装置
CN111464498B (zh) 一体化综合服务云系统及一体化综合服务方法
US20170303111A1 (en) System and method of device profiling for transaction scoring and loyalty promotion
CN104935550A (zh) 智能化电子商务用户管理系统技术及运行方法
CN112687042A (zh) 认证方法、认证装置和电子设备
KR101771546B1 (ko) 모바일 핀테크 기술을 이용한 간편결제 방법
KR100874354B1 (ko) Rfid 인증 시스템 및 단말기, 방법
CN111882414A (zh) 财务业务中台系统
CN112633719A (zh) 一种文明实践一体机系统
KR20160127920A (ko) 싸이버 빅데이터 거래시스템 및 방법
KR20070018295A (ko) 금융거래 데이터 처리 시스템과 이를 위한 금융거래 데이터처리장치와 무선 단말기와 기록매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12

Address after: 518000 Qianhai Xiangbin Building 311-A133, No. 18 Zimao West Street, Nanshan Street,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eneng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Room 2-1020, Magic Cube Project of Optics Valley Core Center, No. 303 Optics Valley Avenue, Donghu Development Zone, Wuhan City, Hubei Province, China (Building 2-07, Optics Valley Core Center)

Patentee before: Wuhan Heyue Digital Technology Co.,Ltd.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518000 Qianhai Xiangbin Building 311-A133, No. 18 Zimao West Street, Nanshan Street,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Xinghe Power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518000 Qianhai Xiangbin Building 311-A133, No. 18 Zimao West Street, Nanshan Street, Qianhai Shenzhen Hong Kong Cooperation Zone, Shenzhen,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enzhen Heneng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