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64270A - 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64270A
CN111464270A CN202010272638.6A CN202010272638A CN111464270A CN 111464270 A CN111464270 A CN 111464270A CN 202010272638 A CN202010272638 A CN 202010272638A CN 111464270 A CN111464270 A CN 1114642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essage
service
nme
que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7263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君
欧阳建伟
杨广举
石福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aihu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aihu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aihu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aihua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7263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6427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642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6427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54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87Scheduling and prioritising arrangem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04W28/065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using assembly or disassembly of pack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74Buffer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包括RSC数据接收模块、业务数据处理模块、NME数据接收模块、NME数据处理模块、可靠传输模块、业务数据、LD自通信系统和报文,所述报文分为业务报文和非业务报文,所述RSC数据接收模块、业务数据处理模块、NME数据接收模块、NME数据处理模块和可靠传输模块组成相对独立的任务模块。该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通过使用业务数据的组合传输机制,能够有效的对多业务数据的报文进行整合压缩,减少网络资源占用,适用于各类信道容量受限的网络环境中的信息传输,采用该机制,一个时隙内可以发送的长度为60BYTE的报文数量可以增加到(768‑20)/(60‑20)=18个,比原有的通信模式提升了50%。

Description

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业务数据的组合传输机制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
背景技术
在信息化和网络化程度越来越高的LD设备中,对复杂设备的远程控制需要通过大量的数据报文来实现,因此,在实际无线网络通信中,传输的数据量以及数据密度越来越大,而这恰恰和LD传输的无线信道容量有限相互矛盾,因此,在无线网络通信协议和流程设计中,如何利用有限的信道传输带宽传输更多的数据,如何减少冗余的无用数据,充分发挥无线信道的传输能力,成为一个必须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我们提出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以便于解决上述中提出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大多数不能够在有限的信道传输带宽传输更多的数据,且无用数据较多,并且无线信道的传输能力较差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包括RSC数据接收模块、业务数据处理模块、NME数据接收模块、NME数据处理模块、可靠传输模块、业务数据、LD自通信系统和报文,所述报文分为业务报文和非业务报文,且业务报文分为点播,组播以及广播,所述RSC数据接收模块、业务数据处理模块、NME数据接收模块、NME数据处理模块和可靠传输模块组成相对独立的任务模块。
优选的,所述NCC的具体的实现机制为:
(1)由NCC接收RSC发出的数据包;
(2)根据将其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分类存储;
(3)将多条业务数据以单次通信的数据最大长度为限进行多包组合,合并成一条业务数据,然后将该数据发送至NME;
(4)由NME将该业务数据按照时隙要求发送至无线信道;
(5)由接收端的NME将该业务数据接收下来;
(6)接收端NME将该业务数据发送至接收端NCC;
(7)由接收端NCC按照既定规则对该单包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并分解为原始状态,即多个业务数据包;
(8)由接收端NCC将分解后的多条业务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RSC。
优选的,所述业务数据的组合传输策略如下:
(1)NCC接收RSC发送来的数据报文,根据报文标识将其分为业务报文和非业务报文;
(2)对非业务报文进行实时转发,对非业务报文根据其报文类型、数据优先级进行分类存储;
(3)在收到NME发送的时隙调度报文后,从时隙调度报文中获取当前时间单元可以发送的每个业务类型的数据包个数以及单个数据包最大长度,然后触发业务报文组包发送流程;
(4)按照业务类型进行优先排序,首先处理点播业务数据报文,在点播数据组包过程中,按照数据优先级的次序进行组包,(相同业务类型而数据优先级不同的报文可以组在同一个业务数据组合包里面,而不同的业务类型报文是不能组在同一个业务数据组合包里面的),然后按照同样的思路来处理组播报文以及广播报文,并将处理完毕的报文发送给NME,
(5)对当前时间单元超出数据发送限制的报文进行回归处理,并对数据队列中的剩余数据进行剩余时效判断,根据剩余时间重新对队列中的数据进行优先级设置;
(6)NME在收到当前时间单元需要发送的报文后,对当前时间单元的时隙进行分配,在时隙到来的时刻将所需发送的业务报文通过调制器送给LD,再经由LD通过无线信道发送给目标LD;
(7)接收端LD收到信息后,将调制信息经由解调器将报文数据发送给接收端NME;
(8)接收端NME将接收到的业务报文经过处理,将报文标识更换为NME设备的业务报文,再将该报文发送给接收端NCC;
(9)接收端NCC接收到NME发送过来的业务报文后,对其进行组包过程的逆向处理,及拆包流程;
(10)NCC将拆包后的业务报文分单条发送给RSC以供RSC实现相应的功能。
优选的,所述业务数据进行组包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在组包过程中有两种数据冗余的出现:
(2)第一,当从数据存储队列中取出一组数据,用来进行组包时,发现当前包的长度加上刚取出的数据长度,已经超过了单包数据的最大发送长度限制;
(3)第二,当按照最大发送包数组完包之后,数据队列里还有剩余数据,这些数据的时效性已经发生改变;
(4)综合考虑可靠传输机制的实现,在对数据进行组包之前需要对该报文的可靠传输标志位进行盘判断。
优选的,所述业务数据进行组包时遇到的问题解决策略为:
(1)当出现第一种情况的数据冗余时,额外设置一个单独的队列,专门存放上次取出而没有组包成功的最后一个报文数据,在下一次组包时,首先对其时效性进行判断,如果该报文数据依然有效,则将其首先组包;
(2)针对出现第二种冗余情况时,在每次组包完毕时,对数据队列进行一次轮询,对队列内容中的每一条数据判断其时效性,删除已失效的数据,并根据剩余有效期对数据优先级进行重新规定,在下次组包时,按照新的优先级顺序进行组包发送。
(3)在对数据进行组包之前,需要对单独的数据报文进行可靠传输标志位的判断,将需要可靠传输的数据报文预先加入到重发队列中,然后再对数据进行组包发送。
优选的,所述业务数据拆包流程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1)需要针对某些特定报文进行可靠传输的报文返回;
(2)接收到的报文可能是当前重发队列中的待重发报文的ACK消息。
优选的,所述业务数据拆包流程设计中注意事项的解决策略为:
(1)在接收到NME发送来的业务数据报文时,对解包出来的数据独立进行可靠传输标志位的判别,并根据需要生成ACK报文;
(2)当发现可靠传输标志位为“ack报文”时,表示当前收到的报文是ACK报文,则需要将当前报文中的业务报文ID和当前待重发数据队列中的报文ID进行比对,在队列中删除相同报文ID的待重发数据条目。
优选的,所述LD自通信系统的可靠传输机制设计如下:
(1)发送段NCC在将业务报文数据组包之前,先识别该报文中的可靠传输标志位,如果该业务数据需要进行可靠传输,则将其加入到准备重发的数据队列中。
(2)NCC将业务报文按照报文组合方法将报文发送出去;
(3)接收端NCC在解析出该业务报文后,识别该业务报文中的可靠传输标志位以及源ID,随即对该报文进行数据证实,当发现该报文需要进行可靠传输后,生成一个ACK报文或NAK报文,将源ID设置为ACK报文或NAK报文的目标ID,并加入到数据优先级为0的ACK报文队列中,准备在时隙调度报文到来的时刻将其组包发送给接收端NME设备;
(4)接收端NME设备将其当作普通的业务数据报文,将ACK报文通过LD发送至发送端,发送端接收到接收端返回的ACK报文,将ACK报文的报文序列号和重发队列中的数据报文序列号进行比对,将报文序列号相同的待重发报文从重发队列中删除;
(5)如果发送端NCC在一个收发周期(300ms)内未接收到接收端返回的ACK报文,则将待重发报文队列中的数据报文重新加入到未发送报文队列中,等待再次发送。
(6)如果发现待重发队列中的报文数据已经超过数据优先级所规定的时效,则也将该报文从待重发报文队列中删除。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RSC与NME通信链路中,增加一个网络流控设备(NCC),利用原有的硬件平台架构,在NCC中实现业务数据组合传输机制,从而实现在无线信道上传输的单包数据长度的最大化,继而提高系统的整体信道容量,通过制定出针对业务数据的组合传输策略,可以实现无线信道容量的最大化利用;
2.使用业务数据的组合传输机制的系统传输能力,比原有系统传输能力提高了6倍,比不带业务数据整合的組包传输的系统传输能力提高了50%;
3.通过LD自通信系统的可靠传输机制数据证实和数据重发机制,发送端NCC可以在数据有效期内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4.在较为恶劣的网络环境下,加入可靠通信机制,可以提高通信的可靠性,虽然由于数据有效期的限制,不能达到100%数据通信成功率,但对于恶劣环境下的无线网络通信而言,该可靠通信机制能够起到提高网络性能,提升整套系统的环境适应性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NCC的具体的实现机制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RSC数据接收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业务数据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NME数据接收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NME数据处理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可靠传输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可靠通信流程简要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数据可靠传输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NCC关注的内容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报文头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报文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业务数组整合的组包通信实验结果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可靠通信实验结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包括RSC数据接收模块、业务数据处理模块、NME数据接收模块、NME数据处理模块、可靠传输模块、业务数据、LD自通信系统和报文,报文分为业务报文和非业务报文,且业务报文分为点播,组播以及广播,RSC数据接收模块、业务数据处理模块、NME数据接收模块、NME数据处理模块和可靠传输模块组成相对独立的任务模块。
如图1所示,在NCC中实现业务数据组合传输机制,NCC的具体的实现机制为:
(1)由NCC接收RSC发出的数据包;
(2)根据将其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分类存储;
(3)将多条业务数据以单次通信的数据最大长度为限进行多包组合,合并成一条业务数据,然后将该数据发送至NME;
(4)由NME将该业务数据按照时隙要求发送至无线信道;
(5)由接收端的NME将该业务数据接收下来;
(6)接收端NME将该业务数据发送至接收端NCC;
(7)由接收端NCC按照既定规则对该单包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并分解为原始状态,即多个业务数据包;
(8)由接收端NCC将分解后的多条业务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RSC。
业务数据的组合传输策略如下:
(1)NCC接收RSC发送来的数据报文,根据报文标识将其分为业务报文和非业务报文;
(2)对非业务报文进行实时转发,对非业务报文根据其报文类型、数据优先级进行分类存储;
(3)在收到NME发送的时隙调度报文后,从时隙调度报文中获取当前时间单元可以发送的每个业务类型的数据包个数以及单个数据包最大长度,然后触发业务报文组包发送流程;
(4)按照业务类型进行优先排序,首先处理点播业务数据报文,在点播数据组包过程中,按照数据优先级的次序进行组包,(相同业务类型而数据优先级不同的报文可以组在同一个业务数据组合包里面,而不同的业务类型报文是不能组在同一个业务数据组合包里面的),然后按照同样的思路来处理组播报文以及广播报文,并将处理完毕的报文发送给NME,
(5)对当前时间单元超出数据发送限制的报文进行回归处理,并对数据队列中的剩余数据进行剩余时效判断,根据剩余时间重新对队列中的数据进行优先级设置;
(6)NME在收到当前时间单元需要发送的报文后,对当前时间单元的时隙进行分配,在时隙到来的时刻将所需发送的业务报文通过调制器送给LD,再经由LD通过无线信道发送给目标LD;
(7)接收端LD收到信息后,将调制信息经由解调器将报文数据发送给接收端NME;
(8)接收端NME将接收到的业务报文经过处理,将报文标识更换为NME设备的业务报文,再将该报文发送给接收端NCC;
(9)接收端NCC接收到NME发送过来的业务报文后,对其进行组包过程的逆向处理,及拆包流程;
(10)NCC将拆包后的业务报文分单条发送给RSC以供RSC实现相应的功能。
业务数据进行组包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在组包过程中有两种数据冗余的出现:
(2)第一,当从数据存储队列中取出一组数据,用来进行组包时,发现当前包的长度加上刚取出的数据长度,已经超过了单包数据的最大发送长度限制;
(3)第二,当按照最大发送包数组完包之后,数据队列里还有剩余数据,这些数据的时效性已经发生改变;
(4)综合考虑可靠传输机制的实现,在对数据进行组包之前需要对该报文的可靠传输标志位进行盘判断。
业务数据进行组包时遇到的问题解决策略为:
(1)当出现第一种情况的数据冗余时,额外设置一个单独的队列,专门存放上次取出而没有组包成功的最后一个报文数据,在下一次组包时,首先对其时效性进行判断,如果该报文数据依然有效,则将其首先组包;
(2)针对出现第二种冗余情况时,在每次组包完毕时,对数据队列进行一次轮询,对队列内容中的每一条数据判断其时效性,删除已失效的数据,并根据剩余有效期对数据优先级进行重新规定,在下次组包时,按照新的优先级顺序进行组包发送。
(3)在对数据进行组包之前,需要对单独的数据报文进行可靠传输标志位的判断,将需要可靠传输的数据报文预先加入到重发队列中,然后再对数据进行组包发送。
业务数据拆包流程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1)需要针对某些特定报文进行可靠传输的报文返回;
(2)接收到的报文可能是当前重发队列中的待重发报文的ACK消息。
业务数据拆包流程设计中注意事项的解决策略为:
(1)在接收到NME发送来的业务数据报文时,对解包出来的数据独立进行可靠传输标志位的判别,并根据需要生成ACK报文;
(2)当发现可靠传输标志位为“ack报文”时,表示当前收到的报文是ACK报文,则需要将当前报文中的业务报文ID和当前待重发数据队列中的报文ID进行比对,在队列中删除相同报文ID的待重发数据条目。
LD自通信系统的可靠传输机制设计如下:
(1)发送段NCC在将业务报文数据组包之前,先识别该报文中的可靠传输标志位,如果该业务数据需要进行可靠传输,则将其加入到准备重发的数据队列中。
(2)NCC将业务报文按照报文组合方法将报文发送出去;
(3)接收端NCC在解析出该业务报文后,识别该业务报文中的可靠传输标志位以及源ID,随即对该报文进行数据证实,当发现该报文需要进行可靠传输后,生成一个ACK报文或NAK报文,将源ID设置为ACK报文或NAK报文的目标ID,并加入到数据优先级为0的ACK报文队列中,准备在时隙调度报文到来的时刻将其组包发送给接收端NME设备;
(4)接收端NME设备将其当作普通的业务数据报文,将ACK报文通过LD发送至发送端,发送端接收到接收端返回的ACK报文,将ACK报文的报文序列号和重发队列中的数据报文序列号进行比对,将报文序列号相同的待重发报文从重发队列中删除;
(5)如果发送端NCC在一个收发周期(300ms)内未接收到接收端返回的ACK报文,则将待重发报文队列中的数据报文重新加入到未发送报文队列中,等待再次发送。
(6)如果发现待重发队列中的报文数据已经超过数据优先级所规定的时效,则也将该报文从待重发报文队列中删除。
该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主要包括:业务数据的组合传输机制的设计、业务数据的组合传输机制的实现、业务数据的组合传输机制的功能验证和时延可控的可靠传输协议,其中:
业务数据的组合传输机制的设计包括数据分类、针对业务数据的数据发送时机控制和针对业务数据的组合传输策略三部分;
如图9所示,在时隙调度信息里,NCC所要关注的内容包括:时隙调度类型(8bits)、广播数据包个数(8bits)、广播数据包长度限制(16bits)、组播数据包个数(8bits)、组播数据包长度限制(16bits)、紧急数据包个数(8bits)和紧急数据包长度限制(16bits),在一个数据发送时间单元(100ms)内,NME需要将在当前时间单元所需要发送的数据做预先规划,并为这些数据分配时隙,因此,NCC和NME之间的数据传输不能是随时发生的,如果在NME已经分配完当前时间单元的时隙之后,NCC再把数据发送给NME,NME并没有再多的空余时隙来分配用于发送当前接收到的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容易产生数据丢失。因此,NCC必须在一个时间单元内,NME还未对当前时间单元的时隙进行分配之前将业务数据发送给NME在这种情况下,才能够解决上述数据丢失问题。因此,在该系统中,NCC会在接收到RSC发送的业务数据时,对这些业务数据进行暂时保存,而NME会在每个时钟单元开始的时候给NCC一个时隙调度信息,时隙调度信息是一个非业务报文,NCC在转发给RSC的同时,还以此来触发一次数据发送,将当前保存的业务数据按照时隙调度信息里所规定的数据包个数以及数据包长度限制来对当前存储的业务数据进行分类组包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业务报文发送给NM。
如图10和图11所示,在对业务数据进行暂时存储的功能模块设计时,需要使用数据队列对报文数据进行暂时存储。在数据结构中,数据队列符合“先进先出”的原则,确保最先收到的数据最先被发送出去,在Vxworks操作系统中,自带了Q_msg消息队列,在该消息队列中,内置进程调度,等待,及进程间数据通信及保护功能,避免了自己另外设计队列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因此,在VxWorks中,采用消息队列的方式来实现消息传递是一种比较理想的进程间数据通信方法。这种消息的传递方式是:发送方不必等待接收方检查它所接收到的消息就可以继续工作下去,而接收方如果没有收到消息也不需等待。这种通信机制相对简单,但应用程序使用起来就需要使用相对复杂的方式来进行了。新的消息总是放在队列的末尾,接收的时候并不一定总是从头来接收,也可以从中间接收,另外,在使用消息队列进行进程间数据通信时,存在如下优势:
首先,信号量使用方便,可以解决很多任务间的协调问题,但是信号量所传递的信息有限,而内存共享虽然传递信息可以大些,但是不标准。消息队列作为一种折衷方式用于线程之间的信息交换。
其次,消息队列允许许多的消息排队,而每个信息可以有不同长度,而传统管道中的数据仅仅是一个数据流,没有边界。Vxworks中的管道数据有消息组成。
消息队列使用方法如下:
首先,是创建一个消息队列,该消息队列中指定存放最多消息数的数量和每个消息的最大长度,由此产生一个消息队列名称MsgQId。
然后,任务A通过消息发送函数msgQSend()将一段信息发送到消息队列中存放。如果有任务B在等待消息队列中的消息,即该发送的消息马上交给任务B,其中任务B有一定的存放区,即通过msgQReceive()将收到的信息存放在任务B中自己的存储区内。如果消息队列中没有消息,那么在等待消息的任务B将被阻塞并被添加到等待消息的任务队列中。
参照图2-6,由RSC数据接收模块、业务数据处理模块、NME数据接收模块、NME数据处理模块和可靠传输模块组成的5个相对独立的任务模块中:
如图2所示,RSC数据接收模块的功能包括:
a)、接收上位机下发的数据报文;
b)、按照《网管设备与LD资源调度计算机的接口》中定义的报文类型以及报文优先级对数据进行分类;
c)、将分类之后的报文分别存储到对应的数据队列中。
如图3所示,业务数据处理模块的功能包括:
a)按照顺序从数据队列中读取业务报文数据;
b)按照《网管设备与LD资源调度计算机的接口》中定义的报文类型以及报文优先级对数据进行保留时间标识;
c)将同一报文优先级的数据按照《网管设备与LD资源调度计算机的接口》中规定的报文长度进行压缩组包。
d)根据优先级按次序放入发送缓冲区;
e)判断当前队列中尚未发送的数据的保留时间,删除已过失效时间的数据;
f)直接取出非业务报文队列中的数据,将其加入发送缓存。
如图4所示,NME数据接收模块的功能包括:
a)接收NME发送的报文数据;
b)根据报文类型将业务数据与普通数据分开;
c)根据100ms时间数据触发RSC数据发送模块以及可靠传输模块。
如图5所示,NME数据处理模块的功能包括:
a)按照顺序从NME数据队列中读取业务报文数据和非业务数据报文;
b)将收到的业务数据报文进行拆包;
c)根据需要返回ACK数据;
d)判断接收到的数据,如果是ACK则将对应的数据重发标志位清空;
e)将拆包后的数据报文加入到NME数据发送缓冲区。
f)对非业务数据报文进行直接转发。
如图6所示,可靠传输模块的功能包括:
a)等待网管返回的ACK;
b)若重发区的数据没有对应的ACK数据返回,则重发当前数据;
c)判断重发区的数据保留时间,删除失效的重发数据。
如图12所示,在业务数据的组合传输机制的功能验证中,通过使用三套有线网络系统(在这里使用有线网络是为了排除因为外部干扰造成的数据丢包现象)作为对比参照,1号系统使用原有通信模式,2号系统套使用不加业务数组整合的組包通信模式;3号使用现有通信模式。
如图7所示,可靠传输的基本方法包括证实机制和重发机制。证实机制指通信接收端对接收到的报文头以及报文内容进行校验检查,确认其所接收到的报文信息是否完整且正确;重发机制指接收端必须在接收到报文且经过校验检查之后,将结果反馈给发送端,接收端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接收端所反馈的接受正确信息时,将触发报文重发,并继续等待反馈。在本系统中,数据证实机制包括长度校验,包头校验,报文内容校验;重发机制采用自动重发机制。
如图8所示,在可靠传输机制设计中,数据可靠通信依靠发送端NCC和接收端NCC协同交互完成,二者共同完成数据验证和数据重发机制。
如图13所示,通过构建1个通信环境较为恶劣的无线网络系统,发送需要可靠传输的业务报文,做长时间压力测试,做两次实验,1号实验加上可靠传输机制,2号实验不加可靠传输机制。

Claims (8)

1.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包括RSC数据接收模块、业务数据处理模块、NME数据接收模块、NME数据处理模块、可靠传输模块、业务数据、LD自通信系统和报文,其特征在于:所述报文分为业务报文和非业务报文,且业务报文分为点播,组播以及广播,所述RSC数据接收模块、业务数据处理模块、NME数据接收模块、NME数据处理模块和可靠传输模块组成相对独立的任务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NCC的具体的实现机制为:
(1)由NCC接收RSC发出的数据包;
(2)根据将其中的业务数据进行分类存储;
(3)将多条业务数据以单次通信的数据最大长度为限进行多包组合,合并成一条业务数据,然后将该数据发送至NME;
(4)由NME将该业务数据按照时隙要求发送至无线信道;
(5)由接收端的NME将该业务数据接收下来;
(6)接收端NME将该业务数据发送至接收端NCC;
(7)由接收端NCC按照既定规则对该单包业务数据进行解析,并分解为原始状态,即多个业务数据包;
(8)由接收端NCC将分解后的多条业务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端RSC。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数据的组合传输策略如下:
(1)NCC接收RSC发送来的数据报文,根据报文标识将其分为业务报文和非业务报文;
(2)对非业务报文进行实时转发,对非业务报文根据其报文类型、数据优先级进行分类存储;
(3)在收到NME发送的时隙调度报文后,从时隙调度报文中获取当前时间单元可以发送的每个业务类型的数据包个数以及单个数据包最大长度,然后触发业务报文组包发送流程;
(4)按照业务类型进行优先排序,首先处理点播业务数据报文,在点播数据组包过程中,按照数据优先级的次序进行组包,(相同业务类型而数据优先级不同的报文可以组在同一个业务数据组合包里面,而不同的业务类型报文是不能组在同一个业务数据组合包里面的),然后按照同样的思路来处理组播报文以及广播报文,并将处理完毕的报文发送给NME,
(5)对当前时间单元超出数据发送限制的报文进行回归处理,并对数据队列中的剩余数据进行剩余时效判断,根据剩余时间重新对队列中的数据进行优先级设置;
(6)NME在收到当前时间单元需要发送的报文后,对当前时间单元的时隙进行分配,在时隙到来的时刻将所需发送的业务报文通过调制器送给LD,再经由LD通过无线信道发送给目标LD;
(7)接收端LD收到信息后,将调制信息经由解调器将报文数据发送给接收端NME;
(8)接收端NME将接收到的业务报文经过处理,将报文标识更换为NME设备的业务报文,再将该报文发送给接收端NCC;
(9)接收端NCC接收到NME发送过来的业务报文后,对其进行组包过程的逆向处理,及拆包流程;
(10)NCC将拆包后的业务报文分单条发送给RSC以供RSC实现相应的功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数据进行组包时,需要考虑以下几点注意事项:
(1)在组包过程中有两种数据冗余的出现:
(2)第一,当从数据存储队列中取出一组数据,用来进行组包时,发现当前包的长度加上刚取出的数据长度,已经超过了单包数据的最大发送长度限制;
(3)第二,当按照最大发送包数组完包之后,数据队列里还有剩余数据,这些数据的时效性已经发生改变;
(4)综合考虑可靠传输机制的实现,在对数据进行组包之前需要对该报文的可靠传输标志位进行盘判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数据进行组包时遇到的问题解决策略为:
(1)当出现第一种情况的数据冗余时,额外设置一个单独的队列,专门存放上次取出而没有组包成功的最后一个报文数据,在下一次组包时,首先对其时效性进行判断,如果该报文数据依然有效,则将其首先组包;
(2)针对出现第二种冗余情况时,在每次组包完毕时,对数据队列进行一次轮询,对队列内容中的每一条数据判断其时效性,删除已失效的数据,并根据剩余有效期对数据优先级进行重新规定,在下次组包时,按照新的优先级顺序进行组包发送。
(3)在对数据进行组包之前,需要对单独的数据报文进行可靠传输标志位的判断,将需要可靠传输的数据报文预先加入到重发队列中,然后再对数据进行组包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数据拆包流程设计中的注意事项:
(1)需要针对某些特定报文进行可靠传输的报文返回;
(2)接收到的报文可能是当前重发队列中的待重发报文的ACK消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数据拆包流程设计中注意事项的解决策略为:
(1)在接收到NME发送来的业务数据报文时,对解包出来的数据独立进行可靠传输标志位的判别,并根据需要生成ACK报文;
(2)当发现可靠传输标志位为“ack报文”时,表示当前收到的报文是ACK报文,则需要将当前报文中的业务报文ID和当前待重发数据队列中的报文ID进行比对,在队列中删除相同报文ID的待重发数据条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LD自通信系统的可靠传输机制设计如下:
(1)发送段NCC在将业务报文数据组包之前,先识别该报文中的可靠传输标志位,如果该业务数据需要进行可靠传输,则将其加入到准备重发的数据队列中。
(2)NCC将业务报文按照报文组合方法将报文发送出去;
(3)接收端NCC在解析出该业务报文后,识别该业务报文中的可靠传输标志位以及源ID,随即对该报文进行数据证实,当发现该报文需要进行可靠传输后,生成一个ACK报文或NAK报文,将源ID设置为ACK报文或NAK报文的目标ID,并加入到数据优先级为0的ACK报文队列中,准备在时隙调度报文到来的时刻将其组包发送给接收端NME设备;
(4)接收端NME设备将其当作普通的业务数据报文,将ACK报文通过LD发送至发送端,发送端接收到接收端返回的ACK报文,将ACK报文的报文序列号和重发队列中的数据报文序列号进行比对,将报文序列号相同的待重发报文从重发队列中删除;
(5)如果发送端NCC在一个收发周期(300ms)内未接收到接收端返回的ACK报文,则将待重发报文队列中的数据报文重新加入到未发送报文队列中,等待再次发送。
(6)如果发现待重发队列中的报文数据已经超过数据优先级所规定的时效,则也将该报文从待重发报文队列中删除。
CN202010272638.6A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 Pending CN11146427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2638.6A CN111464270A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72638.6A CN111464270A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64270A true CN111464270A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837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72638.6A Pending CN111464270A (zh) 2020-04-09 2020-04-09 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64270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45501A1 (zh) * 2015-09-15 2017-03-23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调度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N106779316A (zh) * 2016-11-25 2017-05-3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雷达电子装备制造物联系统
CN109639473A (zh) * 2018-12-05 2019-04-16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双面阵雷达自组网的全对全通信算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45501A1 (zh) * 2015-09-15 2017-03-23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报文调度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
CN106779316A (zh) * 2016-11-25 2017-05-31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三十八研究所 一种雷达电子装备制造物联系统
CN109639473A (zh) * 2018-12-05 2019-04-16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用于双面阵雷达自组网的全对全通信算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成茂: "基于TCP/IP的航天发射场一体化试验信息系统设计", 《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3321043B2 (ja) Tcpネットワーク内のデータ端末
US9379852B2 (en) Packet recovery method, communication system, information processing device, and program
CN101939967B (zh) 通信方法
CN101189840B (zh) 数据单元中继设备和控制该数据单元中继设备的方法
WO2018127225A1 (zh) 数据传输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用户设备
JP2002271366A (ja) パケット伝送方法及びシステム、並びにパケット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送受信装置
CN113014528A (zh) 报文处理方法、处理单元及虚拟专用网络服务器
CN101212412A (zh) 一种mpls网络的业务调度系统
CN111277319B (zh) 星地间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US6621829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he prioritization of control plane traffic in a router
US20030081599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control
CN111464270A (zh) 一种可面向多业务数据分发的分组传输机制系统
CN102238493A (zh) 基于m2m平台的有序收发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1145968B (zh) 网管系统和传输设备间数据发送及接收方法
CN111447046B (zh) 业务数据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EP1848172A1 (en) Method and machine for aggregating a plurality of data packets into a unified transport data packet
CN1390017A (zh) 提高信元传输可靠性的网络传输方法和通信实现系统
WO2020103420A1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接收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8018629B (zh) 毫米波的数据流分片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7955927B (zh) 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US20090232161A1 (en) Hierarchical header format an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6488712B (zh) 一种基于改进存储转发协议的非实时中继通信方法
CN100336372C (zh) 多通道数据链路协议处理器及其处理方法
CN103856453A (zh) 一种面向半导体生产线搬运系统的数据传输方法
US7013418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liable delivery of status information for multiple sets of data units in a single packe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2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