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7955927B - 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7955927B CN117955927B CN202410355148.0A CN202410355148A CN117955927B CN 117955927 B CN117955927 B CN 117955927B CN 202410355148 A CN202410355148 A CN 202410355148A CN 117955927 B CN117955927 B CN 117955927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time slot
- queue
- preset
- fram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9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8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4
- 239000012634 fragme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3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4931 aggreg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1
- 238000013467 frag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6062 fragment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8000012790 confirm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246 mechanis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HRULVFRXEOZUMJ-UHFFFAOYSA-K potassium;disodium;2-(4-chloro-2-methylphenoxy)propanoate;methyl-dioxido-oxo-$l^{5}-arsane Chemical compound [Na+].[Na+].[K+].C[As]([O-])([O-])=O.[O-]C(=O)C(C)OC1=CC=C(Cl)C=C1C HRULVFRXEOZUMJ-UHFFFAOYSA-K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23 data manag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11 flow chemistry techniqu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856 p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798 recombin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15 recomb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125000006850 spacer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50—Queue scheduling
- H04L47/62—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 H04L47/62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 H04L47/6275—Queue scheduling characterised by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service slots or service orders based on priority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30—Definitions, standards or architectural aspects of layered protocol stacks
- H04L69/32—Architecture of 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 [OSI] 7-layer type protocol stacks, e.g. the interfaces between the data link level and the physical level
- H04L69/322—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 H04L69/324—Intralayer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among peer entities or protocol data unit [PDU] definitions in the data link layer [OSI layer 2], e.g. HDLC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法、装置以及设备,当需要在一些点对多点的私有协议栈的点对多点系统中实现科学调度主站和从站之间的数据流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科学调度数据流,以使得主站和从站之间可以更好地实现各自的业务功能和分片功能的数据流处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实现大量的数据传输业务。在毫米波的私有协议的点对多点系统中,为了实现主站和从站的封闭系统的正常工作,需要针对性地开发数据面的私有协议栈,实现数据面中不同类型的数据包与时隙资源分配结合,达到高效传输数据、高效利用时隙的业务效果。
毫米波的私有协议的点对多点系统的数据面需要传输的数据包可能在特定时刻超过了分配时隙的传输能力,按照不分片的传输方式,只能暂时不进行数据传输,等待下一次调度时刻到达时,再申请较大的时隙资源。但是这样容易造成时隙资源浪费,影响系统性能。对于私有协议的点对多点系统的数据面管理如何与系统的架构结合,仍是无线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能解决上述的技术缺陷之一,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毫米波的数据流调度处理困难的技术缺陷。
一种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法,包括:
确定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
将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帧作为待重传的数据,并将所述待重传的数据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作为重传队列的序列号和分片号;
令各个管理帧和各个数据帧均独立维护各自的序列号和分片号,
判断待处理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
若所述待处理的数据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则在对所述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可用时隙资源;
若确定在对所述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仍存在可用时隙资源,则依据当前可用时隙资源,聚合所述待处理的数据成一个数据分片;
若所述待处理的数据不满足所述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则仅在将所述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将所述待处理的数据聚合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并传输至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
在将当前可用的时隙资源分配之后,按照所述重传队列、管理帧队列、控制帧队列以及新传数据队列的优先级,从各个队列中选择一个优先级最高且非空的队列进行数据组包;
完成对各个队列的数据维护工作后,再根据调度结果获取每个用户对应的上行时隙资源以及下行时隙资源,以进行数据调度工作。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在为从站调度分配时隙资源时,给每个从站预留保活资源。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待处理的数据进行聚合过程中,确认数据帧队列的队首是否有分片或者当前可用时隙资源是否能够完整地发送一个完整的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帧队列包括所述重传队列的数据帧以及所述新传数据队列的数据帧;
若确定所述数据帧队列的队首有分片或者当前可用时隙资源无法完整地发送一个完整的数据包时,则确认所需要聚合的目标数据分片是否为载荷的第一个分片;
若确定所述目标数据分片不是所述载荷的第一个分片,则不聚合所述目标数据分片,并判断当前剩余时隙资源是否满足能够发送预设的第一阈值大小的数据包;
若确定当前剩余时隙资源满足能够发送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大小的数据包,则聚合所述目标数据分片;
若确定当前剩余时隙资源无法满足能够发送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大小的数据包,则不再聚合所述目标数据分片;
若所述目标数据分片为所述载荷的第一个分片,则根据当前可用时隙资源对所述目标数据分片进行分片;
其中,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为。
优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在组包过程中,将所述重传队列和所述新传数据队列的数据按照优先级顺序依次取出,并在将所述重传队列、所述管理帧队列、所述控制帧队列以及所述新传数据队列各个队列中的数据取出后,再通过所述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组包后填入调度时隙资源中;
其中,
若所述控制帧队列中包含确认帧时,则将所述控制帧队列中的确认帧作为聚合的数据包的第一个链路层数据包进行聚合,再选择从所述重传队列或者所述新传数据队列、所述管理帧队列取出数据包进行组包;
其中,
广播帧不放入任何队列中,在广播帧时隙独立进行组包发包,不受任何优先级队列影响。
优选地,所述预设的数据处理条件为:
在对所述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进行聚合时,只对同一个标示符的数据进行聚合;
和/或,
将确认帧放入聚合的数据包中的首个链路层数据包,并除了所述确认帧之外只能发送数据帧或者管理帧中的一种帧,并携带控制帧的确认帧、控制帧的缓存区的状态报告以及控制帧的确认帧的状态报告进行发送。
优选地,调度分配时隙资源的原则,包括:
在微波接入场景的上行时隙资源分配时,按照预设的第二阈值大小来分配,下行时隙资源分配时,按照预设的第三阈值大小来分配;
在视频回传场景的上行时隙资源分配时,按照预设的第四阈值大小来分配,下行时隙资源分配时,按照预设的第三阈值大小来分配;
其中,
所述预设的第二阈值为,其中,/>为所述预设的第二阈值的取值; 所述预设的第三阈值为/>;其中,/>为所述预设的第三阈值的取值;所述预设的第四阈值为/>,其中,/>为所述预设的第四阈值的取值;/>为确认帧的大小;/>为缓冲区的状态报告的大小。
优选地,给每个从站预留保活资源的原则,包括:
保证每次进行上行调度时,所保留的时隙资源足够发送确认帧和缓存区的状态报告,保证每次进行下行调度时,所保留的时隙资源足够发送确认帧;
和/或,
所保留的满足约束数据芯片转发的数据包的条件,其中,约束数据芯片转发的数据包的条件为:为每个从站保留的活资源容量最大值为预设的第五阈值,若支持分片处理数据时,则要求所保留的时隙资源的容量为能令容量大小为所述预设的第五阈值的数据包能够在预设的分片次数中被分发走;若不支持分片处理数据时,则要求在一次调度过程中,所保留的时隙资源能够至少发送一个完整的容量为预设的第五阈值大小的数据包;其中,所述预设的第五阈值为1518Byte;所述预设的分片次数为16次;
和/或,
根据用户是否处于随机接入状态、缓存状态、用户优先级、保证速率满意度来确定用户绝对优先级,当用户处于随机接入状态,默认该用户的绝对优先级最高,并且为该用户分配固定容量的保活资源,其中,当进行上行调度时,按照预设的第六阈值来为该用户分配固定容量的保活资源,进行下行调度时按照预设的第七阈值来为该用户分配固定容量的保活资源;其中,所述预设的第六阈值为,/>为所述预设的第六阈值的取值;所述预设的第七阈值为/>,/>为所述预设的第七阈值的取值;/>为确认帧的大小;/>为缓冲区的状态报告的大小;
和/或,
根据用户绝对优先级及缓存状态分配时隙资源,其中,在进行上行调度时,根据用户绝对优先级及缓冲区的状态报告来分配时隙资源,并根据当前从站的缓冲区的状态报告更新各个从站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在进行下行调度时,根据用户绝对优先级及下行调度的缓存大小来分配时隙资源。
优选地,所述根据当前从站的缓冲区的状态报告更新各个从站的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原则为:
若收到新的缓冲区的状态报告,则按照新的缓冲区的状态报告的值来更新该新的缓冲区的状态报告;
根据当前时刻实际调度所发送的数据包的片数,将从站的缓冲区的状态报告的值减去实际调度发送的数据包的片数进行更新。
一种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装置,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帧作为待重传的数据,并将所述待重传的数据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作为重传队列的序列号和分片号;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令各个管理帧和各个数据帧均独立维护各自的序列号和分片号,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待处理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执行结果为所述待处理的数据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时,在对所述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可用时隙资源;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的执行结果为确定在对所述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仍存在可用时隙资源,则依据当前可用时隙资源,聚合所述待处理的数据成一个数据分片;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执行结果为所述待处理的数据不满足所述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则仅在将所述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将所述待处理的数据聚合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并传输至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将当前可用的时隙资源分配之后,按照所述重传队列、管理帧队列、控制帧队列以及新传数据队列的优先级,从各个队列中选择一个优先级最高且非空的队列进行数据组包;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完成对各个队列的数据维护工作后,再根据调度结果获取每个用户对应的上行时隙资源以及下行时隙资源,以进行数据调度工作。
一种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前述介绍中任一项所述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法的步骤。
从上述介绍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当需要对私有协议栈的点对多点系统的数据传输进行科学调度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确定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并可以将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帧作为待重传的数据,并将待重传的数据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作为重传队列的序列号和分片号;其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管理帧和数据帧也有自己的序列号和分片号,在点对多点的点对多点系统中,数据帧和管理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均可以用于标识数据帧和管理帧的唯一性和顺序,为了更好地管理数据帧和管理帧,则可以令各个管理帧和各个数据帧均独立维护各自的序列号和分片号,在维护好各个队列的序列号和分片号之后,为了更好地传输数据,可以进一步判断待处理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若待处理的数据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则在对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可以进一步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可用时隙资源,以便可以确定当前可用时隙资源是否满足分片处理数据的条件;若确定在对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仍存在可用时隙资源,则说明当前可用的时隙资源可能可以用来进行分片处理数据,因此,在确定仍存在可用时隙资源之后,可以依据当前可用时隙资源,聚合所述待处理的数据成一个数据分片;若待处理的数据不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则说明当前时隙资源无法满足发送分片处理的数据包,则可能需要将待处理的数据包进行聚合后再进行传输。
因此,在确定待处理的数据不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之后,则可以仅在将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将待处理的数据聚合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并传输至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各个队列的优先级有所不同,优先级不同,其数据处理的优先级也就不同,在时隙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将当前可用的时隙资源分配之后,可以按照重传队列、管理帧队列、控制帧队列以及新传数据队列的优先级,从各个队列中选择一个优先级最高且非空的队列进行数据组包;进一步的,完成对各个队列的数据维护工作后,则可以再根据调度结果获取每个用户对应的上行时隙资源以及下行时隙资源,以进行数据调度工作。
由上述介绍可知,当需要针对私有协议栈的点对多点系统的数据面进行调度处理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根据待处理的数据来确定是否可以对其进行分片处理或者非分片处理,以实现在有限的时隙资源中,科学调度数据流,以实现高效传输私有协议栈的点对多点系统的数据传输业务,以使得私有协议栈的点对多点系统的主站和从站之间可以更好地实现各自的业务功能和分片功能的数据流处理。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实现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的一种MPDU的数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的一种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进行数据聚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的一种MPDU Delimiter帧格式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示例的一种帧的序列控制字段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鉴于目前大部分的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案难以适应复杂多变的业务需求,为此,本申请研究了一种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案,当需要在一些点对多点的私有的点对多点系统中实现科学调度主站和从站之间的数据流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科学调度数据流,以使得主站和从站之间可以更好地实现各自的业务功能和分片功能的数据流处理。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装置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装置、包括以上任何装置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数据管理系统中,亦可以应用在各种计算机终端或是智能终端中,其执行主体可以为计算机终端或是智能终端的处理器或服务器。
下面结合图1,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给出的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法的流程,如图1所示,该流程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S101,确定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当网络拥塞、网络出现故障、通信设备出现故障或者点对多点系统出现配置错误时,点对多点系统均有可能会无法及时发送数据,导致数据传输失败。
当点对多点系统出现数据传输失败时,可能需要将未传输成功的数据进行重传,则可能会产生待重传的数据。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点对多点系统的数据帧和管理帧均有一个唯一的序列号和分片号,其中,每个数据帧和每个管理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均可以用于标识数据帧和管理帧的唯一性,以及可以用于标识数据帧和管理帧的顺序,以便点对多点系统能够正确地处理数据帧和管理帧,还可以用于标识数据帧和管理帧的分片,以便点对多点系统能够正确地处理分片数据帧和管理帧,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数据帧中可以包括待传输的数据,其中,待传输的数据可以包括需要重传的数据、新传数据以及管理帧中包括的一些数据信息。
因此,当确定存在未传输成功的数据时,则说明存在需要重新传输的数据,为了更好地管理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可以确定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以便可以正确地处理未传输成功的数据。
步骤S102,将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帧作为待重传的数据,并将所述待重传的数据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作为重传队列的序列号和分片号。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点对多点系统的WIFI芯片共维护4个缓存队列,这几个缓存队列分别包括:
1、重传队列:重传队列存放所有需要重传的数据包;
2、管理帧队列:管理帧队列中包括所有802.11ac协议所支持的管理帧,包括Authentication Request,Authentication Response, Association request,Association response等,管理帧拥有独立一个标示符(TID);
3、控制帧队列:控制帧队列可以包括BAR(确认帧的状态报告)以及BA(确认帧)以及上行调度时所需要的缓存报告BSR(缓冲区的状态报告),由于控制帧中不存在QoSControl字段,因此,控制帧不存在标示符;
4、新传数据队列:新传数据队列可以从数据芯片中根据DSCP字段,转发16个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在WIFI芯片上仅考虑一个缓存队列,即WiFi芯片可以将所有不同优先级的数据按照先来先到的方式存入到新传数据队列中即可,新传数据队列与重传队列维护相同的TID。
其中,DSCP 字段是指数据帧头部的一个字段,DSCP 字段用于标识数据帧的优先级。DSCP 字段的值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以指示数据帧的优先级。DSCP 字段的值可以根据数据帧的类型、源地址、目的地址等因素进行设置,以指示数据帧的优先级。DSCP 字段的值可以在点对多点系统中进行配置,以指示数据帧的优先级。
由上述介绍可知,当点对多点系统存在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帧时,点对多点系统可能会产生一个重传队列以存放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帧。
为了更好地管理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在确定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之后,可以进一步将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帧作为待重传的数据,并将所述待重传的数据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作为重传队列的序列号和分片号,以便可以根据各个队列的优先级来更好地管理各个队列的数据。
步骤S103,令各个管理帧和各个数据帧均独立维护各自的序列号和分片号。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确定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并将未传输成功的数据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作为待重传的数据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
进一步地,待传输的数据帧则可能包括需要重传的数据帧以及需要新传的数据帧。
由于管理帧和数据帧均有不同的标示符,因此,可以分别令各个管理帧和各个数据帧均独立维护各自的序列号和分片号,以便可以更好地管理各个管理帧和各个数据帧的优先级,以确保数据传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步骤S104,判断待处理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
具体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点对多点系统一般具备分片功能和非分片处理的功能。在点对多点系统中,分片功能是指将一个大的数据帧分割成多个小的数据帧,以便在网络中传输。分片功能可以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减少数据帧的丢失和重传。分片功能通常在网桥的发送端进行,将一个大的数据帧分割成多个小的数据帧,并在每个小的数据帧的头部添加分片号和序列号,以便在接收端进行重组。
非分片功能在点对多点系统中是指不将大的数据帧分割成多个小的数据帧,直接将整个数据帧发送到目标设备,以提高数据传输效率。这种功能通常用于传输小的数据帧,例如,传输文本消息或其他小型数据。
非分片功能与分片功能的主要区别在于它们如何处理数据帧的大小。分片功能将大的数据帧分割成多个小的数据帧,以便在网络中传输,而非分片功能则直接将整个数据帧发送到目标设备。
因此,为了提高点对多点系统的数据传输效率和可靠性,可以在维护好各个队列的序列号和分片号之后,可以进一步判断待处理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
若待处理的数据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则说明可以对待处理的数据进行分片处理,则可以执行步骤S105;
若待处理的数据不满足所述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则说明不可以对待处理的数据进行分片处理,则可以执行步骤S107。
其中,
预设的数据处理条件可以为:
在对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进行聚合时,只对同一个标示符的数据进行聚合;
和/或,
将确认帧放入聚合的数据包中的首个链路层数据包,并除了确认帧之外只能发送数据帧或者管理帧中的一种帧,并携带控制帧的确认帧、控制帧的缓存区的状态报告以及控制帧的确认帧的状态报告进行发送。
步骤S105,在对所述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可用时隙资源。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确定待处理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
若待处理的数据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则说明可以对待处理的数据进行分片处理,则可以考虑对待处理的数据进行分片处理。
分片处理需要将一个大的数据帧分割成多个小的数据帧,并在每个小的数据帧的头部添加分片号和序列号,以便在接收端进行重组。因此,为了可以对待处理的数据进行分片处理,则可以在对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可用时隙资源,以便可以判断当前可用的时隙资源是否可以满足对待处理的数据进行分片处理。
若确定在对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仍存在可用时隙资源,则说明当前的可用时隙资源可能可以进行数据分片处理,则可以执行步骤S106。
步骤S106,依据当前可用时隙资源,聚合所述待处理的数据成一个数据分片。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确定待处理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并在确定待处理的数据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之后,以及在对所述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进一步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可用时隙资源。
若确定在对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仍存在可用时隙资源,则说明当前的可用时隙资源可能可以进行数据分片处理,则依据当前可用时隙资源,聚合待处理的数据成一个数据分片,以便可以将一个大的数据帧分割成多个小的数据帧,以便在网络中传输,以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减少数据帧的丢失和重传。
步骤S107,仅在将所述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将所述待处理的数据聚合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并传输至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确定待处理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若待处理的数据不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则说明不可以对待处理的数据进行分片处理,则可以考虑对待处理的数据进行非分片处理。非分片处理指不将大的数据帧分割成多个小的数据帧,直接将整个数据帧发送到目标设备。
因此,在确定待处理的数据不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时,则在将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可以将待处理的数据聚合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并传输至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即可,对待处理的数据进行非分片处理,可以有效降低数据重组,有效降低数据被攻击的可能性,有效保障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步骤S108,在将当前可用的时隙资源分配之后,按照所述重传队列、管理帧队列、控制帧队列以及新传数据队列的优先级,从各个队列中选择一个优先级最高且非空的队列进行数据组包。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对待处理的数据进行聚合处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一般在对待处理的数据聚合处理之后,则会为待处理的数据分配时隙资源。而不同的队列的优先级不同,其处理顺序不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时隙资源一般是有限的,为了提高时隙资源的利用率,可以在为待处理的数据分配完时隙资源之后,进一步按照重传队列、管理帧队列、控制帧队列以及新传数据队列的优先级,从各个队列中选择一个优先级最高且非空的队列进行数据组包,以便可以更好地传输待处理的数据。
步骤S109,完成对各个队列的数据维护工作后,再根据调度结果获取每个用户对应的上行时隙资源以及下行时隙资源,以进行数据调度工作。
具体地,由上述介绍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在将当前可用的时隙资源分配之后,按照所述重传队列、管理帧队列、控制帧队列以及新传数据队列的优先级,从各个队列中选择一个优先级最高且非空的队列进行数据组包,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对各个队列的数据进行组包之后,则可以完成对各个队列的数据维护工作,进一步,在完成对各个队列的数据维护工作之后,则可以再根据调度结果获取每个用户对应的上行时隙资源以及下行时隙资源,以便可以依据每个用户的时隙资源进行数据调度工作。
从上述介绍的技术方案可知,当需要针对私有协议栈的点对多点系统的数据面进行调度处理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有效根据待处理的数据来确定是否可以对其进行分片处理或者非分片处理,以实现在有限的时隙资源中,科学调度数据流,以实现高效传输私有协议栈的点对多点系统的数据传输业务,以使得私有协议栈的点对多点系统的主站和从站之间可以更好地实现各自的业务功能和分片功能的数据流处理。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点对多点系统的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的数据面流程,主要为数据包从数据芯片发送到WIFI芯片缓存队列或WIFI芯片自身产生的数据包放入缓存队列,再将数据从WIFI芯片中通过物理层,经空口发送出去,接收端正确接收后,对其进行确认的过程,或者是接收端未正确接收,发送端重新进行数据发送的过程。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确保从站的数据传输业务的安全性,在为从站调度分配时隙资源时,需要给每个从站预留保活资源。
给每个从站预留保活资源的原则,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需要保证在每次进行上行调度时,所保留的时隙资源可以足够发送确认帧和缓存区的状态报告,保证每次进行下行调度时,所保留的时隙资源可以足够发送确认帧;
和/或,
所保留的时隙资源需要满足约束数据芯片转发的数据包的条件,其中,约束数据芯片转发的数据包的条件可以为:为每个从站保留的活资源最大值为预设的第五阈值,若支持分片处理数据时,则要求为每个从站保留的活资源的容量为可以令容量大小为预设的第五阈值的数据包能够在预设的分片次数中分发走;若不支持分片处理数据时,则要求在一次调度过程中,所保留的活资源能够至少发送一个完整的容量为预设的第五阈值大小的数据包;
其中,预设的第五阈值可以设置为1518Byte;预设的分片次数可以设置为16次;
和/或,
可以根据用户是否处于随机接入状态、缓存状态、用户优先级、保证速率满意度来确定用户绝对优先级,当用户处于随机接入状态,默认该用户的绝对优先级最高,并且为该用户分配固定容量的保活资源,其中,当进行上行调度时,按照预设的第六阈值来为该用户分配固定容量,进行下行调度时按照预设的第七阈值来为该用户分配固定容量;其中,预设的第六阈值可以设置为,/>可以为预设的第六阈值的取值;预设的第七阈值可以设置为/>,/>为预设的第七阈值的取值;/>可以为确认帧的大小;/>可以为缓冲区的状态报告的大小;
和/或,
可以根据用户绝对优先级及缓存状态分配时隙资源,其中,在进行上行调度时,可以根据用户绝对优先级及缓冲区的状态报告来分配时隙资源,并可以根据当前从站的缓冲区的状态报告更新各个从站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在进行下行调度时,可以根据用户绝对优先级及下行调度的缓存大小来分配时隙资源。
其中,根据当前从站的缓冲区的状态报告更新各个从站的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原则可以为:
若收到新的缓冲区的状态报告,则可以按照新的缓冲区的状态报告的值来更新该新的缓冲区的状态报告;
可以根据当前时刻实际调度所发送的数据包的片数,将从站的缓冲区的状态报告的值减去实际调度发送的数据包的片数进行更新。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802.11协议定义了SDU和PDU。其中,SDU(Service Data Unit)即服务数据单元,又叫业务数据单元,是指定层的用户服务的数据集,传送到接收方的时候同一协议层时数据没有发生变化,即业务部分,然后发给下层之后,下层将其封装在PDU中发送出去。PDU(Protocol Data Unit)即协议数据单元,是计算机网络各层对等实体间交换的单位信息。例如,TCP层的PDU就是segment(分节)、应用层间交换的PDU则是applicationdata(应用数据)。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上层实际要发送的数据将传给MAC层(链路层),这个数据被称为MSDU。对于MAC来说,MSDU其实是MAC要发送的数据,即载荷(payload)。MAC层处理payload时还会封装自己的一些头信息。这些信息和MSDU共同构成了MAC层的MPDU,从控制帧队列中取出的确认帧、确认帧的状态报告以及缓冲区的状态报告进行聚合处理所组成的待发送的数据包即为MPDU,并在组成待发送的数据包之后,将其填充到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中。
例如,图2示例了一种MPDU的数据结构示意图。一般情况下,点对多点系统默认一个从站在一次调度过程中只组一个MPDU,需要注意的是,确认帧以及缓冲区的状态报告一般是放在所填充的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的最前面,确认帧的状态报告是放在所填充的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最后的位置。其中,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是将多个链路层级协议数据单元聚合到单个PHY协议数据单元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进行数据聚合一般在链路层的底部实现,其基本目的是使多个 MPDU 共享物理层头部数据并共同接入信道。
图3示例了一种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进行数据聚合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聚合机制(A-MPDU 聚合机制)的最大特点在于其聚合的数据单元是添加了 MAC 头部和 FCS的 MPDU。由于每个子帧均包含 FCS 字段,因此,接收端可分别对各个子帧进行正确性检测。802.11n 标准提出一种称为 BlockACK 的机制来完成接收端对聚合帧的确认功能,A-MPDU 聚合帧实际包含的子帧个数只取决于当前发送队列中MPDU 的个数,并没有最大等待时长的设置。此外,A-MPDU 聚合机制最多只能聚合 64 个子帧,这一限制是由其采用的 BlockACK 确认方式造成的。根据站点吞吐量能力的不同,A-MPDU 聚合帧的最大长度可为 8191字节、16383字节、32767字节 和 65535字节 、1048575字节,发送端不允许发送大于最大长度的 A-MPDU 帧。
由上图3可知,A-MPDU 的子帧可以由 MPDU Delimiter、MPDU 和 Padding 数据组成。其中, Padding 数据的作用同样为保证各子帧的字节长度为 4 的整数倍。MPDUDelimiter 为各子帧间的分隔符,其具体的格式如图4所示。图4示例了一种MPDUDelimiter帧格式结构示意图。
MPDU Delimiter 各个子域的具体含义如下表1所示:
表1 MPDU Delimiter各个子域具体含义表
Deilmiter 字段的作用是便于接收端检测到聚合帧中各个子帧的边缘并将子帧提取出来。在解聚合算法中,接收端依据 Delimiter 中的 Signature 子域检测Delimiter的位置,然后根据 CRC 子域检验 Delimiter 的正确性。如果正确,则将Delimiter 之后的MPDU 提取出来,然后进行下一个 Delimiter 的检测,直到A-MPDU 的解聚合过程完成。如若遇到产生错误的 Delimiter,则接收端需要跳过 4 个字节(MPDU Delimiter正好4个字节长),进行下一个 4 字节组的检测,直至找到下一个 Delimiter。A-MPDU 最大值1048575Bytes,聚合MPDU个数由块确认机制所约束,目前认为聚合参数参考协议标准,为64个。当可允许调度的字节数确定的情况下,需要对MPDU进行聚合,但是有可能出现最后一包MPDU无法塞满可允许调度的字节数,结合MAC Header中包含2个八位的“序列控制字段”帧格式。由于802.11MAC帧中MAC Header中包含2个八位的“序列控制字段”,其由一个4bit的“分片号”及一个12bit的“序列号”组成:
如图5所示,其中,图5示例了一种帧的序列控制字段结构示意图。“序列号”给出MSDU或MMPDU的序列号。站点为其发送的每个MSDU或MMPDU指定一个序列号。当上层帧交付给MAC传送时,会被赋予一个顺序编号。此字段的作用相当于已传帧的计数器取4096的模数。此计数器从0开始,MAC每处理一个上层包它就会累加1。如果上层封包被分段处理,则所有的帧片段都会具有相同的顺序编号。如果是重传帧,则顺序编号不会有任何改变。每个TID会维护一组序列号,在本方案中,管理帧和数据帧独立维护一套自身的序列号及分片号。需要注意的是,A-MPDU组包时要考虑固定开销(报头和校验);且A-MPDU聚合,只支持同一个TID(标示符),即只支持数据帧聚合,或者管理帧聚合,同时可携带控制帧的方式。
进一步地可选的,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确保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对待处理的数据进行聚合过程中,可以确认数据帧队列的队首是否有分片或者当前可用时隙资源是否能够完整地发送一个完整的数据包;若确定数据帧队列的队首有分片或者当前可用时隙资源无法完整地发送一个完整的数据包时,则可以确认所需要聚合的目标数据分片是否为载荷的第一个分片;若确定目标数据分片不是载荷的第一个分片,则可以不聚合目标数据分片,并进一步判断当前剩余时隙资源是否满足能够发送预设的第一阈值大小的数据包;若确定当前剩余时隙资源满足能够发送预设的第一阈值大小的数据包,则说明可以聚合该目标数据分片,则可以聚合目标数据分片;若确定当前剩余时隙资源无法满足能够发送预设的第一阈值大小的数据包,则说明当前时隙资源已无法满足聚合目标数据分片的,则不再聚合目标数据分片;若目标数据分片为载荷的第一个分片,则说明可以对该目标数据分片进行分片处理,则可以根据当前可用时隙资源对目标数据分片进行分片;其中,预设的第一阈值可以设置为。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数据帧队列可以包括重传队列的数据帧、新传数据队列的数据帧、管理帧队列的数据帧以及控制帧队列的数据帧,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管理帧队列的数据帧以及控制帧队列的数据帧一般不进行分片处理,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数据帧队列主要指重传队列的数据帧以及新传数据队列的数据帧。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为了可以更好地处理数据传输,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在进行数据组包过程中,可以将重传队列和新传数据队列的数据按照优先级顺序依次取出,并在将所述重传队列、管理帧队列、控制帧队列以及新传数据队列各个队列中的数据取出后,再通过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组包后填入调度时隙资源中;其中,若控制帧队列中包含确认帧时,则可以将控制帧队列中的确认帧作为聚合的数据包的第一个链路层数据包进行聚合,再选择从重传队列或者所述新传数据队列、管理帧队列取出数据包进行组包;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广播帧不放入任何队列中,在广播帧时隙独立进行组包发包,不受任何优先级队列影响。
其中,点对多点系统在进行调度分配时隙资源时,所遵循的原则,可以包括:
在微波接入场景的上行时隙资源分配时,可以按照预设的第二阈值大小来分配,下行时隙资源分配时,可以按照预设的第三阈值大小来分配;
在视频回传场景的上行时隙资源分配时,可以按照预设的第四阈值大小来分配,下行时隙资源分配时,可以按照预设的第三阈值大小来分配;
其中,预设的第二阈值可以为,其中,/>可以为预设的第二阈值的取值;预设的第三阈值为/>;其中,/>为所述预设的第三阈值的取值;预设的第四阈值为/>,其中,/>为所述预设的第四阈值的取值;/>可以为确认帧的大小;/>可以为缓冲区的状态报告的大小。
其中,在微波接入从场景的上行时隙资源分配时,按照15个分片来预留保活资源的原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第一个数据分片的分片大小是根据时隙资源剩余情况来进行填充的,其填充量是不确定的。在极限的情况下,这个填充量可能只有1bit;后面剩余的待处理的数据则可能需要在15次分片中发送出去。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装置进行描述,下文描述的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装置与上文描述的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法可相互对应参照。
参见图6,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装置结构示意图。
如图6所示,该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装置可以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101,用于确定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
第二确定单元102,用于将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帧作为待重传的数据,并将所述待重传的数据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作为重传队列的序列号和分片号;
第一控制单元103,用于令各个管理帧和各个数据帧均独立维护各自的序列号和分片号,
第一判断单元104,用于判断待处理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
第二判断单元105,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104的执行结果为所述待处理的数据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时,在对所述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可用时隙资源;
第三判断单元106,用于所述第二判断单元105的执行结果为确定在对所述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仍存在可用时隙资源,则依据当前可用时隙资源,聚合所述待处理的数据成一个数据分片;
第一处理单元107,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104的执行结果为所述待处理的数据不满足所述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则仅在将所述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将所述待处理的数据聚合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并传输至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
第二处理单元108,用于在将当前可用的时隙资源分配之后,按照所述重传队列、管理帧队列、控制帧队列以及新传数据队列的优先级,从各个队列中选择一个优先级最高且非空的队列进行数据组包;
第三处理单元109,用于完成对各个队列的数据维护工作后,再根据调度结果获取每个用户对应的上行时隙资源以及下行时隙资源,以进行数据调度工作。
从上述介绍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当需要对私有协议栈的点对多点系统的数据传输进行科学调度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确定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并可以将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帧作为待重传的数据,并将待重传的数据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作为重传队列的序列号和分片号;其中,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管理帧和数据帧也有自己的序列号和分片号,在点对多点的点对多点系统中,数据帧和管理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均可以用于标识数据帧和管理帧的唯一性和顺序,为了更好地管理数据帧和管理帧,则可以令各个管理帧和各个数据帧均独立维护各自的序列号和分片号,在维护好各个队列的序列号和分片号之后,为了更好地传输数据,可以进一步判断待处理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若待处理的数据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则在对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可以进一步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可用时隙资源,以便可以确定当前可用时隙资源是否满足分片处理数据的条件;若确定在对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仍存在可用时隙资源,则说明当前可用的时隙资源可能可以用来进行分片处理数据,因此,在确定仍存在可用时隙资源之后,可以依据当前可用时隙资源,聚合所述待处理的数据成一个数据分片;若待处理的数据不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则说明当前时隙资源无法满足发送分片处理的数据包,则可能需要将待处理的数据包进行聚合后再进行传输。
因此,在确定待处理的数据不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之后,则可以仅在将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将待处理的数据聚合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并传输至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各个队列的优先级有所不同,优先级不同,其数据处理的优先级也就不同,在时隙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在将当前可用的时隙资源分配之后,可以按照重传队列、管理帧队列、控制帧队列以及新传数据队列的优先级,从各个队列中选择一个优先级最高且非空的队列进行数据组包;进一步的,完成对各个队列的数据维护工作后,则可以再根据调度结果获取每个用户对应的上行时隙资源以及下行时隙资源,以进行数据调度工作。
由上述介绍可知,当需要针对私有协议栈的点对多点系统的数据面进行调度处理时,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可以有效根据待处理的数据来确定是否可以对其进行分片处理或者非分片处理,以实现在有限的时隙资源中,科学调度数据流,以实现高效传输私有协议栈的点对多点系统的数据传输业务,以使得私有协议栈的点对多点系统的主站和从站之间可以更好地实现各自的业务功能和分片功能的数据流处理。
其中,上述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装置所包含的各个单元的具体处理流程,可以参照前文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法部分相关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装置可应用于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设备,如终端:手机、电脑等。可选的,图7示出了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参照图7,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设备的硬件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至少一个通信接口2,至少一个存储器3和至少一个通信总线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通信接口2、存储器3、通信总线4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处理器1、通信接口2、存储器3通过通信总线4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器1可能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SIC(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或者是被配置成实施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等;
存储器3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等,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其中,存储器存储有程序,处理器可调用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实现前述终端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案中的各个处理流程。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可存储有适于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所述程序用于:实现前述终端在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案中的各个处理流程。
最后,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各个实施例之间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
将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帧作为待重传的数据,并将所述待重传的数据的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作为重传队列的序列号和分片号;
令各个管理帧和各个数据帧均独立维护各自的序列号和分片号,
判断待处理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
若所述待处理的数据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则在对所述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可用时隙资源;
若确定在对所述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仍存在可用时隙资源,则依据当前可用时隙资源,聚合所述待处理的数据成一个数据分片;
若所述待处理的数据不满足所述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则仅在将所述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将所述待处理的数据聚合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并传输至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
在将当前可用的时隙资源分配之后,按照所述重传队列、管理帧队列、控制帧队列以及新传数据队列的优先级,从各个队列中选择一个优先级最高且非空的队列进行数据组包;
完成对各个队列的数据维护工作后,再根据调度结果获取每个用户对应的上行时隙资源以及下行时隙资源,以进行数据调度工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在为从站调度分配时隙资源时,给每个从站预留保活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待处理的数据进行聚合过程中,确认数据帧队列的队首是否有分片或者当前可用时隙资源是否能够完整地发送一个完整的数据包,其中,所述数据帧队列包括所述重传队列的数据帧以及所述新传数据队列的数据帧;
若确定所述数据帧队列的队首有分片或者当前可用时隙资源无法完整地发送一个完整的数据包时,则确认所需要聚合的目标数据分片是否为载荷的第一个分片;
若确定所述目标数据分片不是所述载荷的第一个分片,则不聚合所述目标数据分片,并判断当前剩余时隙资源是否满足能够发送预设的第一阈值大小的数据包;
若确定当前剩余时隙资源满足能够发送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大小的数据包,则聚合所述目标数据分片;
若确定当前剩余时隙资源无法满足能够发送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大小的数据包,则不再聚合所述目标数据分片;
若所述目标数据分片为所述载荷的第一个分片,则根据当前可用时隙资源对所述目标数据分片进行分片;
其中,所述预设的第一阈值为。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还包括:
在组包过程中,将所述重传队列和所述新传数据队列的数据按照优先级顺序依次取出,并在将所述重传队列、所述管理帧队列、所述控制帧队列以及所述新传数据队列各个队列中的数据取出后,再通过所述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组包后填入调度时隙资源中;
其中,
若所述控制帧队列中包含确认帧时,则将所述控制帧队列中的确认帧作为聚合的数据包的第一个链路层数据包进行聚合,再选择从所述重传队列或者所述新传数据队列、所述管理帧队列取出数据包进行组包;
其中,
广播帧不放入任何队列中,在广播帧时隙独立进行组包发包,不受任何优先级队列影响。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数据处理条件为:
在对所述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进行聚合时,只对同一个标示符的数据进行聚合;
和/或,
将确认帧放入聚合的数据包中的首个链路层数据包,并除了所述确认帧之外只能发送数据帧或者管理帧中的一种帧,并携带控制帧的确认帧、控制帧的缓存区的状态报告以及控制帧的确认帧的状态报告进行发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调度分配时隙资源的原则,包括:
在微波接入场景的上行时隙资源分配时,按照预设的第二阈值大小来分配,下行时隙资源分配时,按照预设的第三阈值大小来分配;
在视频回传场景的上行时隙资源分配时,按照预设的第四阈值大小来分配,下行时隙资源分配时,按照预设的第三阈值大小来分配;
其中,
所述预设的第二阈值为,其中,/>为所述预设的第二阈值的取值; 所述预设的第三阈值为/>;其中,/>为所述预设的第三阈值的取值;所述预设的第四阈值为/>,其中,/>为所述预设的第四阈值的取值;为确认帧的大小;/>为缓冲区的状态报告的大小。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给每个从站预留保活资源的原则,包括:
保证每次进行上行调度时,所保留的时隙资源足够发送确认帧和缓存区的状态报告,保证每次进行下行调度时,所保留的时隙资源足够发送确认帧;
和/或,
所保留的满足约束数据芯片转发的数据包的条件,其中,约束数据芯片转发的数据包的条件为:为每个从站保留的活资源容量最大值为预设的第五阈值,若支持分片处理数据时,则要求所保留的时隙资源的容量为能令容量大小为所述预设的第五阈值的数据包能够在预设的分片次数中被分发走;若不支持分片处理数据时,则要求在一次调度过程中,所保留的时隙资源能够至少发送一个完整的容量为预设的第五阈值大小的数据包;其中,所述预设的第五阈值为1518Byte;所述预设的分片次数为16次;
和/或,
根据用户是否处于随机接入状态、缓存状态、用户优先级、保证速率满意度来确定用户绝对优先级,当用户处于随机接入状态,默认该用户的绝对优先级最高,并且为该用户分配固定容量的保活资源,其中,当进行上行调度时,按照预设的第六阈值来为该用户分配固定容量的保活资源,进行下行调度时按照预设的第七阈值来为该用户分配固定容量的保活资源;其中,所述预设的第六阈值为,/>为所述预设的第六阈值的取值;所述预设的第七阈值为/>,/>为所述预设的第七阈值的取值;/>为确认帧的大小;/>为缓冲区的状态报告的大小;
和/或,
根据用户绝对优先级及缓存状态分配时隙资源,其中,在进行上行调度时,根据用户绝对优先级及缓冲区的状态报告来分配时隙资源,并根据当前从站的缓冲区的状态报告更新各个从站的缓冲区状态报告;在进行下行调度时,根据用户绝对优先级及下行调度的缓存大小来分配时隙资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当前从站的缓冲区的状态报告更新各个从站的缓冲区状态报告的原则为:
若收到新的缓冲区的状态报告,则按照新的缓冲区的状态报告的值来更新该新的缓冲区的状态报告;
根据当前时刻实际调度所发送的数据包的片数,将从站的缓冲区的状态报告的值减去实际调度发送的数据包的片数进行更新。
9.一种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
第二确定单元,用于将未发送成功的数据帧作为待重传的数据,并将所述待重传的数据的帧的序列号和分片号作为重传队列的序列号和分片号;
第一控制单元,用于令各个管理帧和各个数据帧均独立维护各自的序列号和分片号,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待处理的数据是否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执行结果为所述待处理的数据满足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时,在对所述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判断当前是否存在可用时隙资源;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所述第二判断单元的执行结果为确定在对所述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仍存在可用时隙资源,则依据当前可用时隙资源,聚合所述待处理的数据成一个数据分片;
第一处理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的执行结果为所述待处理的数据不满足所述预设的数据分片处理条件,则仅在将所述待重传的数据进行组包完毕之后,将所述待处理的数据聚合成一个完整的数据包并传输至聚合链路层协议数据单元;
第二处理单元,用于在将当前可用的时隙资源分配之后,按照所述重传队列、管理帧队列、控制帧队列以及新传数据队列的优先级,从各个队列中选择一个优先级最高且非空的队列进行数据组包;
第三处理单元,用于完成对各个队列的数据维护工作后,再根据调度结果获取每个用户对应的上行时隙资源以及下行时隙资源,以进行数据调度工作。
10.一种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可读指令,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355148.0A CN117955927B (zh) | 2024-03-27 | 2024-03-27 | 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410355148.0A CN117955927B (zh) | 2024-03-27 | 2024-03-27 | 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955927A CN117955927A (zh) | 2024-04-30 |
CN117955927B true CN117955927B (zh) | 2024-05-31 |
Family
ID=907926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410355148.0A Active CN117955927B (zh) | 2024-03-27 | 2024-03-27 | 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7955927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469641A2 (en) * | 2003-04-15 | 2004-10-20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Scheduler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14726805A (zh) * | 2022-03-28 | 2022-07-08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6506908A (zh) * | 2023-06-28 | 2023-07-28 | 广州天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热点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7675723A (zh) * | 2024-02-01 | 2024-03-08 | 广州天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面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
-
2024
- 2024-03-27 CN CN202410355148.0A patent/CN117955927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1469641A2 (en) * | 2003-04-15 | 2004-10-20 |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 Scheduler and method for scheduling transmissions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
CN114726805A (zh) * | 2022-03-28 | 2022-07-08 |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16506908A (zh) * | 2023-06-28 | 2023-07-28 | 广州天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无线网络热点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CN117675723A (zh) * | 2024-02-01 | 2024-03-08 | 广州天奕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数据面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7955927A (zh) | 2024-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43157B (zh) | 基于无线电承载配置的缓冲器状态报告 | |
US10986653B2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sending and receiving data | |
KR100842586B1 (ko) | 무선 근거리 네트워크 시스템에서 응집된 매체 액세스 제어프로토콜 데이터 유닛들의 전송 방법 및 그 시스템 | |
KR100902573B1 (ko) | 이동통신시스템의 향상된 rlc/mac 엔티티 동작 방법및 그 시스템 | |
EP2923514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roving wireless link efficiency | |
CN106487476B (zh) | A-mpdu的接收状态指示方法及接收端设备 | |
US9294248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use in frame acknowledgement | |
US20030214906A1 (en) | In-band flow control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s systems | |
WO2010121467A1 (zh) | 一种包头压缩通信方法和装置 | |
US11758408B2 (en) | Shared radio bearer and management of UE radio ID and ran path | |
JP2023015208A (ja) | 送信装置、基地局及び無線通信システム | |
CN111050341A (zh) | 双连接场景下空口拥塞状态的判定方法及装置 | |
CN117675723A (zh) | 数据面调度方法、系统、装置及设备 | |
Sayenko et al. |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the IEEE 802.16 ARQ mechanism | |
CN117955927B (zh) | 毫米波的数据流管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
WO2016061987A1 (zh) | 报文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8018629B (zh) | 毫米波的数据流分片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7955926B (zh) | 毫米波的数据面调度方法、装置及设备 | |
WO2012155419A1 (zh) | 一种处理重传数据的方法及基站 | |
WO2023231599A1 (zh) | 一种用户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 |
CN103812606A (zh) | 提高无线链路的效率的方法和系统 | |
US20240056884A1 (en) | Transmitting station and receiving station | |
US20240098819A1 (en) | Transmitting station and receiving station | |
EP4271081A1 (en) | Transmission station and reception station | |
WO2012155441A1 (zh) | 一种处理重传数据的方法及基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