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6450A - 植筋锚固结构及植筋锚固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植筋锚固结构及植筋锚固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6450A
CN111456450A CN202010471811.5A CN202010471811A CN111456450A CN 111456450 A CN111456450 A CN 111456450A CN 202010471811 A CN202010471811 A CN 202010471811A CN 111456450 A CN111456450 A CN 1114564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nchoring
bar
tendon
anchor
pla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4718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承波
吴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Institute of Building Research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Institute of Building Resear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Institute of Building Research filed Critical Sichuan Institute of Building Research
Priority to CN20201047181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64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64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645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2Mounting of reinforcing inserts; Prestressing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CSTRUCTURAL ELEMENTS; BUILDING MATERIALS
    • E04C5/00Reinforcing elements, e.g. for concrete; Auxiliary elements therefor
    • E04C5/08Members specially adapted to be used in prestressed constructions
    • E04C5/12Anchor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植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植筋锚固结构及植筋锚固施工方法。植筋锚固结构,包括构件、锚固件和凸出部,锚固件用于穿过构件的植筋孔,锚固件的一端与凸出部固定连接,构件的锚固侧设置有用于容纳凸出部的容纳槽,容纳槽与植筋孔连通,凸出部位于容纳槽的内部,且凸出部的远离锚固侧的端面能够与容纳槽的槽底抵接。本公开提供的植筋锚固结构及施工方法,采用凸出部与锚固件的一端连接,凸出部的远离锚固侧的端面能够与容纳槽的槽底抵接,且植筋完成后,凸出部位于容纳槽的内部,即构件的锚固侧的外部不存在锚固件和凸出部,因此,无需采取防腐及装饰处理。

Description

植筋锚固结构及植筋锚固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植筋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植筋锚固结构及植筋锚固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植筋技术是一项针对混凝土结构较简捷、有效的连接与锚固技术;可植入普通钢筋,也可植入钢螺杆;现已广泛应用于既有建筑物的加固改造工程,如:施工中漏埋钢筋或钢筋偏离设计位置的补救,构件加大截面加固的补筋,上部结构扩跨、加高对梁、柱的接长,房屋加层接柱和高层建筑增设剪力墙的植筋等。
化学法植筋是指在混凝土、墙体岩石等基材上钻孔,然后注入高强植筋胶(注:高强建筑植筋胶大致分为注射式植筋胶和桶装式植筋胶两种)。再插入锚固件(钢筋或钢螺杆),胶固化后将锚固件与基材粘接为一体,是加固补强行业较常用的一种建筑工程技术。
目前,当植筋锚固深度不足时,常用的是钻通孔植筋锚固技术,即在构件上钻通孔,采用在构件的背面增设锚固钢板的方式进行补强处理,锚固件与锚固钢板的连接方式有两种,第一种是在锚固件与锚固钢板间采用穿孔塞焊连接;第二种是在锚固件端部设置螺帽和垫板的方式与锚固钢板连接。两种方式均存在锚固件端部和锚固钢板置于构件的外表面的情况,均需采取防腐及装饰处理。尤其是第二种方式的锚固件端部凸出构件外表面40毫米左右,常规抹灰厚度无法完全掩盖,存在局部装饰层的厚度较大而导致局部凸出的现象。
此外,为了避免焊接时的高温对结构胶产生的不利影响,第一种连接方式还需要控制施工顺序,必须先进行穿孔塞焊施工,然后再进行植筋锚固施工,对施工的工艺要求较高。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筋锚固结构,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锚固件端部和锚固钢板置于构件的外表面,需要采取防腐及装饰处理的技术问题。
本公开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植筋锚固施工方法,以缓解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锚固件端部和锚固钢板置于构件的外表面,需要采取防腐及装饰处理的技术问题。
基于上述第一目的,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植筋锚固结构,包括构件、锚固件和凸出部,所述锚固件用于穿过所述构件的植筋孔,所述锚固件的一端与所述凸出部固定连接,所述构件的锚固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凸出部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植筋孔连通,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容纳槽的内部,且所述凸出部的远离所述锚固侧的端面能够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抵接。
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凸出部为锚固套筒,所述锚固套筒与所述锚固件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锚固套筒的外表面为粗糙面。
基于上述第二目的,本公开还提供了一种植筋锚固施工方法,所述方法基于所述的植筋锚固结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构件上加工所述植筋孔和所述容纳槽;
将所述凸出部与所述锚固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从所述构件的锚固侧向所述容纳槽和所述植筋孔中灌胶;
将所述锚固件的另一端从所述锚固侧依次插入所述容纳槽和所述植筋孔,直到所述凸出部的远离所述锚固侧的端面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抵接。
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在所述构件上加工所述植筋孔和所述容纳槽的步骤中,先在所述构件的锚固侧加工所述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再在所述容纳槽的槽底的中心位置钻植筋孔,以贯穿所述构件。
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在从所述构件的锚固侧向所述容纳槽和所述植筋孔中灌胶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封堵所述构件的所述锚固侧的相对的另一侧的植筋孔的步骤,其中,所述构件的所述锚固侧的相对的另一侧为植筋侧。
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在将所述锚固件的另一端从所述锚固侧依次插入所述容纳槽和所述植筋孔的步骤中,当所述锚固件的另一端到达所述植筋侧时,解除对所述构件的植筋侧的植筋孔的封堵,以使所述锚固件的另一端从所述植筋孔中穿出。
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采用压板封堵所述植筋侧的植筋孔,所述压板设置有开口,在封堵所述植筋侧的植筋孔的步骤中,所述开口与所述植筋孔错位设置,以使所述植筋孔封闭;在解除对所述植筋侧的植筋孔的封堵的步骤中,移动所述压板使所述开口与所述植筋孔连通,以使所述锚固件的另一端从所述植筋孔中穿出。
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采用压板封堵所述植筋侧的植筋孔,在解除对所述植筋侧的植筋孔的封堵的步骤中,采用带孔板替代所述压板,以使所述带孔板上的孔与所述植筋孔连通。
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在将所述锚固件的另一端从所述锚固侧依次插入所述容纳槽和所述植筋孔的同时,向外露于所述构件的锚固侧的所述锚固件的外表面以及所述凸出部的外表面包裹胶,直到所述凸出部的远离所述锚固侧的端面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抵接。
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在将所述锚固件的另一端从所述锚固侧依次插入所述容纳槽和所述植筋孔,直到所述凸出部的远离所述锚固侧的端面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抵接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检查所述锚固侧及其相对的另一侧的胶是否饱满的步骤,如果否,则再次填入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公开的有益效果主要包括:
本公开提供的植筋锚固结构,包括构件、锚固件和凸出部,所述锚固件用于穿过所述构件的植筋孔,所述锚固件的一端与所述凸出部固定连接,所述构件的锚固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凸出部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植筋孔连通,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容纳槽的内部,且所述凸出部的远离所述锚固侧的端面能够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抵接。
基于该结构,本公开提供的植筋锚固结构及施工方法,采用凸出部与锚固件的一端连接,凸出部的远离锚固侧的端面能够与容纳槽的槽底抵接,且植筋完成后,凸出部位于容纳槽的内部,即构件的锚固侧的外部不存在锚固件和凸出部,因此,无需采取防腐及装饰处理。在实施时,将凸出部与锚固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构件上开设容纳槽和植筋孔,从构件的锚固侧向容纳槽和植筋孔中灌胶;将锚固件的另一端从所述锚固侧依次插入容纳槽和植筋孔,直到凸出部的远离锚固侧的端面与容纳槽的槽底抵接,且凸出部容纳在容纳槽的内部,其中,锚固件和凸出部均通过结构胶与构件连接,提高了锚固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植筋锚固结构与构件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沿A-A线的剖视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植筋锚固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二中的压板在将构件的植筋侧的植筋孔封闭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5为本公开实施例二中的压板上的开口与构件的植筋侧的植筋孔连通状态下的示意图。
图标:100-构件;200-锚固侧;300-植筋侧;101-锚固钢筋;102-锚固套筒;103-容纳槽;104-植筋孔;105-压板;106-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更全面地描述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本公开可具有各种实施例,并且可在其中做出调整和改变。然而,应理解:不存在将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限于在此,而是应将本公开理解为涵盖落入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内的所有调整、等同物和/或可选方案。
在下文中,可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包括”或“可包括”指示所公开的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存在,并且不限制一个或更多个功能、操作或元件的增加。此外,如在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中所使用术语“包括”、“具有”及其同源词,仅意在表示特定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并且不应被理解为首先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存在或增加一个或更多个特征、数字、步骤、操作、元件、组件或前述项的组合的可能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公开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筋锚固结构,包括构件100、锚固件和凸出部,锚固件用于穿过构件100的植筋孔104,锚固件的一端与凸出部固定连接,构件100的锚固侧200设置有用于容纳凸出部的容纳槽103,容纳槽103与植筋孔104连通,凸出部位于容纳槽103的内部,且凸出部的远离锚固侧200的端面能够与容纳槽103的槽底抵接。
基于该结构,本实施例提供的植筋锚固结构及施工方法,采用凸出部与锚固件的一端连接,凸出部的远离锚固侧200的端面能够与容纳槽103的槽底抵接,且植筋完成后,凸出部位于容纳槽103的内部,即构件100的锚固侧200的外部不存在锚固件和凸出部,因此,无需采取防腐及装饰处理。在实施时,将凸出部与锚固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构件100上开设容纳槽103和植筋孔104,从构件100的锚固侧200向容纳槽103和植筋孔104中灌胶;将锚固件的另一端从锚固侧200依次插入容纳槽103和植筋孔104,直到凸出部的远离锚固侧200的端面与容纳槽103的槽底抵接,且凸出部容纳在容纳槽103的内部,其中,锚固件和凸出部均通过结构胶与构件100连接,提高了锚固性能。
本实施例中,锚固件为锚固钢筋101。
需要说明的是,锚固件也可以为钢螺杆。
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凸出部为锚固套筒102,锚固套筒102与锚固钢筋101螺纹连接。
具体而言,锚固套筒102设置有内螺纹,锚固钢筋101设置有外螺纹,在使用时,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配合,将锚固套筒102安装在锚固钢筋101的一端。
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锚固套筒102的外表面为粗糙面。
通过将锚固套筒102的外表面设置为粗糙面,能够增加锚固套筒102的外表面与结构胶的接触面积,增强锚固性能。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粗糙面的形式有多种,例如,在锚固套筒102的外表面设置外螺纹,又如,在锚固套筒102的外表面设置滚花纹,只要能够实现增加锚固套筒102的外表面与结构胶的接触面积,增强锚固性能的功能即可。
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容纳槽103的深度不小于锚固套筒102的长度。
这样的方式能够保证锚固套筒102完全位于容纳槽103的内部,而不会凸出至构件100的外部。
可选地,容纳槽103的深度比锚固套筒102的长度大2mm左右。
需要说明的是,凸出部也可以为圆柱段,圆柱段的直径大于锚固钢筋101的直径。
本实施例中,植筋孔104为圆孔,锚固套筒102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的锚固套筒102为两端开口的管状结构。
需要说明的是,锚固套筒102也可以为一端封闭的筒状结构,在安装时,可以旋转锚固套筒102直到锚固套筒102的筒底与锚固钢筋101的一端抵接。
本实施例中的锚固套筒102的外径大于锚固钢筋101的直径。
由于锚固套筒102的外径大于锚固钢筋101的直径,锚固套筒102的周向外表面的面积大于同等长度的锚固钢筋101的周向外表面的面积,锚固套筒102与结构胶之间的粘结力大于同等长度的锚固钢筋101与结构胶之间的粘结力,因此,锚固套筒102具有增强锚固力的作用。
当锚固钢筋101受拉时,部分拉力由锚固套筒102的外壁、锚固钢筋101的外壁与植筋孔104的内壁和容纳槽103的内壁之间的结构胶的粘结力承担,容纳槽103的直径大于植筋孔104的直径,锚固套筒102外径大于植筋孔104的直径,部分拉力通过该直径差转化为机械咬合压力,且该机械咬合压力会通过应力扩散作用向构件100内部其余部位扩散,从而达到附加锚固的作用;当锚固钢筋101受压时,压力全部由锚固钢筋101、锚固套筒102和结构胶的剪应力承担,由于锚固套筒102与结构胶之间的粘结力大于锚固钢筋101与结构胶之间的粘结力,因此,在锚固钢筋101受压时,锚固套筒102仍然具有增强锚固力的作用。
实施例二
参见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筋锚固施工方法,该方法基于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植筋锚固结构,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构件100上加工植筋孔104和容纳槽103;
将锚固套筒102与锚固钢筋101的一端固定连接;
从构件100的锚固侧200向容纳槽103和植筋孔104中灌胶;
将锚固钢筋101的另一端从锚固侧200依次插入容纳槽103和植筋孔104,直到锚固套筒102的远离锚固侧200的端面与容纳槽103的槽底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构件100为混凝土构件,混凝土构件具有相对设置的锚固侧200和植筋侧300。
需要说明的是,当凸出部为圆柱段时,也可以将本实施例提供的植筋锚固施工方法中的锚固套筒102替换为圆柱段。
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在构件100上加工植筋孔104和容纳槽103的步骤中,先在构件100的锚固侧200加工容纳槽103,容纳槽103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再在容纳槽103的槽底的中心位置钻植筋孔104,以贯穿构件100。
具体而言,可以采用钢筋定位仪在构件100的锚固侧200和植筋侧300确定构件100中原有钢筋位置,其中,孔位应设置在构件100的无钢筋的区域,在构件100的锚固侧200和植筋侧300标记待钻植筋孔104的中心位置,然后采用钻孔设备在锚固侧200按容纳槽103的直径及长度钻孔,形成容纳槽103;然后抬起钻杆,更换钻头,在容纳槽103的槽底的中心位置钻植筋孔104,直到贯穿构件100,其中,植筋孔104的孔径略大于锚固钢筋101的直径。
进一步地,在构件100上加工植筋孔104和容纳槽103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清除植筋孔104内的浮渣和积水的步骤。
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在从构件100的锚固侧向容纳槽和植筋孔中灌胶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封堵构件的锚固侧的相对的另一侧的植筋孔的步骤,其中,构件的锚固侧的相对的另一侧为植筋侧。
由于植筋侧300的植筋孔封闭,从而能够保证灌胶的量和压力,保证灌胶饱满。
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在将锚固钢筋101的另一端从锚固侧200依次插入容纳槽103和植筋孔104的步骤中,当锚固钢筋101的另一端到达植筋侧300时,解除对构件的植筋侧300的植筋孔的封堵,以使锚固钢筋101的另一端从植筋孔104中穿出。
向容纳槽103和植筋孔104中灌满胶之后,再将锚固钢筋101的另一端从锚固侧200穿入灌胶后的容纳槽103和植筋孔104,当锚固钢筋101的另一端到达植筋侧300时,解除对构件的植筋侧300的植筋孔104的封堵,以使锚固钢筋101的另一端从植筋孔104中穿出,这样的方式能够防止在锚固钢筋101穿入的过程中把胶从植筋侧300带出,保证灌胶的饱满程度。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采用压板105封堵植筋侧的植筋孔,压板105设置有开口106,在封堵植筋侧300的植筋孔104的步骤中,开口106与植筋孔104错位设置,以使植筋孔104封闭;在解除对植筋侧300的植筋孔104的封堵的步骤中,移动压板105使开口106与植筋孔连通,以使锚固钢筋101的另一端从植筋孔104中穿出。
本实施例中,开口106为圆孔,圆孔的直径略大于锚固钢筋的直径,通常情况下,圆孔的直径比锚固钢筋的直径大2mm左右,以便锚固钢筋顺利穿过圆孔。
在实施时,先用压板105的不带圆孔的部位封闭植筋孔,当锚固钢筋的另一端与压板105接触时,移动压板105,使得压板105上的圆孔对准构件100上的植筋孔。
在移动压板105时,可以使压板105贴合着植筋侧平移。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减少锚固钢筋101带出的结构胶的量,当锚固钢筋101从圆孔穿出并且到达设定位置后,将压板105取走。
具体而言,在构件100的植筋侧300设置压板105,以将构件100的植筋侧300的植筋孔104封闭,然后从锚固侧200向植筋孔104中灌胶,由于另一侧的植筋孔104封闭,从而能够保证灌胶的量和压力。
需要说明的是,开口106也可以为设置在压板105边缘的豁口。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能的设计中,采用压板105封堵植筋侧的植筋孔,在解除对植筋侧的植筋孔的封堵的步骤中,采用带孔板替代压板105,以使带孔板上的孔与植筋孔连通。植筋孔104此时,压板105上无需设置开口106。
可选地,带孔板上的孔的孔径大于锚固钢筋101的直径。
可选地,带孔板上的孔也为圆孔,圆孔的直径略大于锚固钢筋101的直径,通常情况下,圆孔的直径比锚固钢筋101的直径大2mm左右,以便锚固钢筋101顺利穿过圆孔。
应当理解的是,圆孔的直径越小,越能够有效减少锚固钢筋穿出圆孔后带出植筋孔内的结构胶的量。
本实施例中,圆孔的直径比锚固钢筋的直径大1.5mm。
可选地,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带孔板贴合在构件100的植筋侧300,并向靠近压板105的方向移动,以推动压板105向远离植筋孔104的方向移动;当压板105离开植筋孔时,取走压板105,并调整带孔板的位置,以使带孔板上的孔与植筋孔连通。
在实施时,当锚固钢筋101的另一端与压板105接触时,将带孔板贴合在构件100的植筋侧300,并向靠近压板105的方向移动,其中,带孔板的厚度面抵接着压板105的厚度面,以推动压板105向远离植筋孔104的方向移动。
可选地,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当压板105离开植筋孔104时,取走压板105,并调整带孔板的位置,以使带孔板上的孔与植筋孔104连通。此时,锚固钢筋101能够顺利地从带孔板上的孔穿出。
需要说明的是,当锚固钢筋101的另一端从带孔板上的孔穿出并且到达设定位置后,将带孔板也取走。
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在将锚固钢筋101的另一端从锚固侧200依次插入容纳槽103和植筋孔104的同时,向外露于构件100的锚固侧200的锚固钢筋101的外表面包裹胶,直到锚固套筒102的远离锚固侧200的端面与容纳槽103的槽底抵接。
具体而言,在实施时,当锚固钢筋101的另一端从植筋孔104中穿出时,应在继续穿入锚固钢筋101的同时,向外露于构件100的锚固侧200的锚固钢筋101和锚固套筒102的外表面包裹胶,这样的方式能够有效补充植筋孔内的被锚固钢筋101的穿出部分带出的胶,确保植筋孔104内的结构胶的密实和饱满,直到锚固套筒102的远离锚固侧200的端面与容纳槽103的槽底抵接。
进一步地,在某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在将锚固钢筋101的另一端从锚固侧200依次插入容纳槽103和植筋孔104,直到锚固套筒102的远离锚固侧200的端面与容纳槽103的槽底抵接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检查锚固侧200及其相对的另一侧的孔边结构胶是否饱满的步骤,如果否,则再次填入结构胶。这样能够进一步保证灌胶的饱满程度。
可选地,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当锚固钢筋101的一端从植筋孔中穿出之后,还包括将从植筋孔104中穿出的锚固钢筋101的外表面上的胶清除的步骤。
从植筋孔中穿出的锚固钢筋101会带出植筋孔里的结构胶,结构胶附着在锚固钢筋101的外表面会影响后续施工,本实施例通过及时地将从植筋孔中穿出的锚固钢筋101的外表面上的结构胶清除,可将锚固钢筋101的外表面清理干净,从而能够保证后续施工顺利进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公开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公开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植筋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构件、锚固件和凸出部,所述锚固件用于穿过所述构件的植筋孔,所述锚固件的一端与所述凸出部固定连接,所述构件的锚固侧设置有用于容纳所述凸出部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与所述植筋孔连通,所述凸出部位于所述容纳槽的内部,且所述凸出部的远离所述锚固侧的端面能够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植筋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凸出部为锚固套筒,所述锚固套筒与所述锚固件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植筋锚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锚固套筒的外表面为粗糙面。
4.一种植筋锚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基于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筋锚固结构,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所述构件上加工所述植筋孔和所述容纳槽;
将所述凸出部与所述锚固件的一端固定连接;
从所述构件的锚固侧向所述容纳槽和所述植筋孔中灌胶;
将所述锚固件的另一端从所述锚固侧依次插入所述容纳槽和所述植筋孔,直到所述凸出部的远离所述锚固侧的端面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筋锚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构件上加工所述植筋孔和所述容纳槽的步骤中,先在所述构件的锚固侧加工所述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横截面的形状为圆形,再在所述容纳槽的槽底的中心位置钻植筋孔,以贯穿所述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筋锚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从所述构件的锚固侧向所述容纳槽和所述植筋孔中灌胶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封堵所述构件的所述锚固侧的相对的另一侧的植筋孔的步骤,其中,所述构件的所述锚固侧的相对的另一侧为植筋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筋锚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锚固件的另一端从所述锚固侧依次插入所述容纳槽和所述植筋孔的步骤中,当所述锚固件的另一端到达所述植筋侧时,解除对所述构件的植筋侧的植筋孔的封堵,以使所述锚固件的另一端从所述植筋孔中穿出。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筋锚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压板封堵所述植筋侧的植筋孔,所述压板设置有开口,在封堵所述植筋侧的植筋孔的步骤中,所述开口与所述植筋孔错位设置,以使所述植筋孔封闭;在解除对所述植筋侧的植筋孔的封堵的步骤中,移动所述压板使所述开口与所述植筋孔连通,以使所述锚固件的另一端从所述植筋孔中穿出。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植筋锚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压板封堵所述植筋侧的植筋孔,在解除对所述植筋侧的植筋孔的封堵的步骤中,采用带孔板替代所述压板,以使所述带孔板上的孔与所述植筋孔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筋锚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锚固件的另一端从所述锚固侧依次插入所述容纳槽和所述植筋孔的同时,向外露于所述构件的锚固侧的所述锚固件的外表面以及所述凸出部的外表面包裹胶,直到所述凸出部的远离所述锚固侧的端面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抵接。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植筋锚固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所述锚固件的另一端从所述锚固侧依次插入所述容纳槽和所述植筋孔,直到所述凸出部的远离所述锚固侧的端面与所述容纳槽的槽底抵接的步骤之后,还包括检查所述锚固侧及其相对的另一侧的胶是否饱满的步骤,如果否,则再次填入胶。
CN202010471811.5A 2020-05-28 2020-05-28 植筋锚固结构及植筋锚固施工方法 Pending CN1114564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1811.5A CN111456450A (zh) 2020-05-28 2020-05-28 植筋锚固结构及植筋锚固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471811.5A CN111456450A (zh) 2020-05-28 2020-05-28 植筋锚固结构及植筋锚固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6450A true CN111456450A (zh) 2020-07-28

Family

ID=716854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471811.5A Pending CN111456450A (zh) 2020-05-28 2020-05-28 植筋锚固结构及植筋锚固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6450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268048B (zh) 一种提高隧道锚中空锚杆注浆质量的施工方法
WO2017153049A1 (de) Abstandshalter und befestiger für durch eine fassade hindurch am gebäude zu befestigenden teile
US9890511B1 (en) Rock bolt seal
CN212249261U (zh) 植筋锚固结构
KR102067334B1 (ko) 체크밸브 이탈방지형 그라우팅 강관 제작방법 및 그라우팅 강관, 이를 이용한 그라우팅 시공방법
CN111456450A (zh) 植筋锚固结构及植筋锚固施工方法
JP6501940B2 (ja) マイクロパイル工法におけるケーシングセグメントの継ぎ足し方法および連結構造
JP4953775B2 (ja) プレストレス導入装置およびそのアンカー構造
US11828312B2 (en) Method for temporarily releasing screw anchorage
KR20110008889A (ko) 외장재 고정용 앵커볼트 고정방법
JP2020033698A (ja) あと施工アンカー及びその施工方法
JP4721848B2 (ja) ピンニング工法用の拡張アンカー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ピンニング工法
JP3958226B2 (ja) ピンニング工法用のアンカーピン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ピンニング工法
CN105735331B (zh) 一种地下工程用注浆加固施工方法
US20220299059A1 (en) System for securing an anchor in a mineral substrate
GB2153892A (en) A wall tie, a method of tying the leaves of a cavity wall and a cavity wall incorporating a tie
JP2009030260A (ja) モルタル層補修工事用コレット
JP4168022B2 (ja) 仕上げ外壁構造における下地モルタル層の補強工法
JP2008002122A (ja) 拡張アンカー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ピンニング工法
CN215368882U (zh) 一种植筋加固结构
DE202018006261U1 (de) Abstandshalter und Befestiger für durch eine Fassade hindurch an Gebäuden zu befestigende Teile
JPH0531349Y2 (zh)
CN214302350U (zh) 一种高强度建筑墙体
KR100475097B1 (ko) 석축 보강 장치 및 그 장치를 사용한 석축 보강 방법
DE102016124992A1 (de) Verfahren, Schutzhülse und Kit zur Befestigung einer Dämmplatt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