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52808B - 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52808B
CN111452808B CN202010197099.4A CN202010197099A CN111452808B CN 111452808 B CN111452808 B CN 111452808B CN 202010197099 A CN202010197099 A CN 202010197099A CN 111452808 B CN111452808 B CN 1114528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ush rod
outer cylinder
rail
lead
electric locomo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19709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52808A (zh
Inventor
官麒麟
李成欢
孟宪禹
尹海林
邵文君
李伟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01019709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528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52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2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528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528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3/00Electric locomotives or railc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7/00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e of control gear and contro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4Rails or bus-bars constructed so that the counterparts can be connected thereto at any point along their length
    • H01R25/142Their counterpar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5/00Coupling parts adapted for simultaneous co-operation with two or more identical counterparts, e.g. for distributing energy to two or more circuits
    • H01R25/14Rails or bus-bars constructed so that the counterparts can be connected thereto at any point along their length
    • H01R25/145Details, e.g. end pieces or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Current-Collector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 Propelled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矿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包括机车动力室和安装在机车动力室上的矿车座,所述矿车座底部设置有多个轨道轮,多个轨道轮分成两排;本发明通过将导线整合到T型铁轨上,然后在轨道轮上安装能够贴合导线的推动杆,和能够与导电板接触的外筒,导线、推动杆、外筒和导电板能够组成一个通路,导线的电能最终传导到导电板上,对机车动力室进行电能供应,导线固定在T型铁轨上,由于轨道轮与T型铁轨一直处于接触滚动状态,轨道轮与T型铁轨接触紧密,保证了电能供应的稳定,同时拆卸时只需将T型铁轨从巷道的地面上拆卸,即可,提高电机车安装和拆卸的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矿用设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
背景技术
电机车是轨道车辆运输的一种牵引设备,动力是利用牵引电机驱动车轮转动,借助车轮与轨面间的摩擦力,使机车在轨道上运行。这种运行方式,它的牵引力不仅受牵引电机(或内燃机)功率的限制,还受车轮与轨面间的摩擦制约。机车运输能行驶的坡度有限制,运输轨道坡度一般为3‰,局部坡度不能超过30‰。其按结构分类有架线式电机车和蓄电池电机车。
由于金矿等矿山开采时,需要通过电机车来进行矿石的运输,由于电机车一方面需要在其底部安装T型铁轨,另一方面又需要在其顶部架设电力线,来供应电能给电机车工作,两部分工作需要独立完成,并且在金矿开采完成后,又需要分别将电力线和T型铁轨拆卸下来,进行下次的使用,整个电机车安装和拆卸较为繁琐,同时电机车运行时容易造成顶部的电力线震动,影响电能供应的稳定,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其能够提高电机车安装和拆卸的效率,并且保证电能供应的稳定。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包括机车动力室和安装在机车动力室上的矿车座,所述矿车座底部设置有多个轨道轮,多个轨道轮分成两排,两排所述轨道轮底部均设置有T型铁轨,两个所述T型铁轨相远离的一面上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导线,所述轨道轮处的矿车座内均设置有导电板,两个所述轨道轮相远离的一面上均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外筒,外筒一端与T型铁轨顶部侧面相对应,且此端敞口,外筒另一端与导电板相对应,多个外筒依次通过连接线连接;所述外筒的敞口端插接有推动杆,且推动杆位于外筒外侧的一端为圆弧面,推动杆能够在弹力绳的作用下与导线接触;所述机车动力室顶部设置有G信号收发器;所述矿车座远离机车动力室的一侧设置有挂柱;工作时,由于金矿等矿山开采时,需要通过电机车来进行矿石的运输,由于电机车一方面需要在其底部安装T型铁轨,另一方面又需要在其顶部架设电力线,来供应电能给电机车工作,两部分工作需要独立完成,并且在金矿开采完成后,又需要分别将电力线和T型铁轨拆卸下来,进行下次的使用,整个电机车安装和拆卸较为繁琐,同时电机车运行时容易造成顶部的电力线震动,影响电能供应的稳定,因此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快速提高电机车安装和拆卸的效率,并且保证电能供应的稳定;具体采取的措施及使用过程如下:通过将导线整合到T型铁轨上,然后在轨道轮上安装能够贴合导线的推动杆,和能够与导电板接触的外筒,此时,导线、推动杆、外筒和导电板能够组成一个通路,导线的电能能够经过推动杆、外筒、连接线、外筒,传导到导电板上,导电板对机车动力室进行电能供应,导线固定在T型铁轨上,由于轨道轮与T型铁轨一直处于接触滚动状态,轨道轮与T型铁轨接触紧密,行驶时的震动不会影响电力的供应,保证了电能供应的稳定,同时拆卸时只需将T型铁轨从巷道的地面上拆卸,即可,提高电机车安装和拆卸的效率;在行驶的过程中,轨道轮转动,进而轨道轮带动多个推动杆同时转动,最底部的推动杆向上转动而脱离导线前,向下转动的推动杆受到T型铁轨顶部较宽处的挤压而向外筒内压动,经过T型铁轨顶部较宽处后,向下转动的推动杆会在弹力绳的带动下贴合导线,进而能够保证在轨道轮转动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推动杆与导线接触,由于外筒间依次通过连接线接触,因此电能一直能够经过外筒传递给导电板处上,保证电能的持续供应;为了保证巷道内的通信质量,因此增加了5G信号收发器,来进行无人驾驶室控制信号的发送;挂柱处能够悬挂运输矿石的轨道车。
所述推动杆位于外筒内的一端连接有两个铰接板,铰接板远离推动杆的一端与外筒内壁接触,且铰接板的铰接点处安装有扭簧;由于推动杆长时间在外筒内移动,会造成推动杆与外筒间的磨损,造成推动杆与外筒间有较大的间隙,进而影响外筒与推动杆间的电流传递;因此在推动杆位于外筒内的一端连接有两个铰接板,在推动杆在外筒内移动的过程中,铰接板在扭簧的作用下,铰接板与外筒接触的一端会一直贴紧外筒,进而通过铰接板的导电作用,保证外筒与推动杆间的电流导通,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
优选的,所述外筒内设置有三角板,两个铰接板分别与三角板的两个斜面相接触,三角板的地面上连接有压杆,压杆外侧设置有挤压筒,挤压筒和压杆之间通过回位弹簧连接,挤压筒上开设有出气孔,所述外筒内部远离推动杆的位置处的内径逐渐变小,且内径最小的外筒处开设有外溢孔,外溢孔到达T型铁轨顶部最宽处时朝向导线;由于在进行矿石运输时,会有较多的粉尘聚集在导线上,增加导线的电阻,影响电能的传递;因此当推动杆向外筒内移动时,推动杆会推动两个铰接板移动,铰接板行至内径最小的外筒处时,两个铰接板的自由端会相互靠近,进而两个铰接板会挤压三角板,三角板会挤压挤压筒,挤压筒内的气体会通过出气孔进入到外筒内,再与推动杆移动时推动的外筒内的气体一同从外溢孔喷出,此时由于外溢孔到达T型铁轨顶部最宽处时朝向导线,因此会将气体吹在导线上,进而能够使导线上的粉尘掉落,降低了导线上粉尘的聚集,保证了电能的传递。
优选的,所述三角板的两个斜面的坡度相互靠近的过程中逐渐变大;由于三角板的两个斜面的坡度相互靠近的过程中逐渐变大,因此当两个铰接板的自由端相互靠近,对三角板进行挤压,对相同时间内将三角板挤压移动的距离逐渐变大,进而能够使从挤压筒内的气体的溢出强度更大,最终使从外溢孔喷出的气体的强度更大,对导线上的粉尘清理的效果更好。
优选的,所述推动杆位于外筒外侧的部分涂抹有金属漆,且推动杆与导线接触的部位未涂抹有金属漆;由于推动杆表面涂抹有金属漆,金属漆较为光滑,因此推动杆经过T型铁轨的最宽处时,会明显降低与T型铁轨的摩擦,提高了推动杆与T型铁轨的使用寿命,并且推动杆与导线接触的部位未涂抹有金属漆,保证推动杆与导线间的电流导通。
优选的,所述外筒远离T型铁轨的一端经过倒圆角处理,由于外筒在轨道轮带动而转动的过程中,外筒会与导电板接触,由于外筒远离T型铁轨的一端经过倒圆角处理后,能够使倒圆角处首先经过导电板,最终外筒端部才全部与导电板接触,保证了外筒与导电板接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通过将导线整合到T型铁轨上,然后在轨道轮上安装能够贴合导线的推动杆,和能够与导电板接触的外筒,导线、推动杆、外筒和导电板能够组成一个通路,导线的电能最终传导到导电板上,导电板对机车动力室进行电能供应,导线固定在T型铁轨上,由于轨道轮与T型铁轨一直处于接触滚动状态,轨道轮与T型铁轨接触紧密,行驶时的震动不会影响电力的供应,保证了电能供应的稳定,同时拆卸时只需将T型铁轨从巷道的地面上拆卸,即可,提高电机车安装和拆卸的效率。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通过在推动杆位于外筒内的一端连接有两个铰接板,在推动杆在外筒内移动的过程中,铰接板在扭簧的作用下,铰接板与外筒接触的一端会一直贴紧外筒,进而通过铰接板的导电作用,保证外筒与推动杆间的电流导通,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图1的A部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另一方向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图3的B部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中轨道轮的俯面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中挤压筒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机车动力室1、矿车座2、轨道轮3、T型铁轨4、导线5、导电板6、外筒7、连接线8、推动杆9、5G信号收发器10、挂柱11、铰接板12、三角板13、压杆14、挤压筒15、回位弹簧16、出气孔17、外溢孔18、弹力绳19。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包括机车动力室1和安装在机车动力室1上的矿车座2,所述矿车座2底部设置有多个轨道轮3,多个轨道轮3分成两排,两排所述轨道轮3底部均设置有T型铁轨4,两个所述T型铁轨4相远离的一面上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导线5,所述轨道轮3处的矿车座2内均设置有导电板6,两个所述轨道轮3相远离的一面上均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外筒7,外筒7一端与T型铁轨4顶部侧面相对应,且此端敞口,外筒7另一端与导电板6相对应,多个外筒7依次通过连接线8连接;所述外筒7的敞口端插接有推动杆9,且推动杆9位于外筒7外侧的一端为圆弧面,推动杆9能够在弹力绳19的作用下与导线5接触;所述机车动力室1顶部设置有5G信号收发器10;所述矿车座2远离机车动力室1的一侧设置有挂柱11;工作时,由于金矿等矿山开采时,需要通过电机车来进行矿石的运输,由于电机车一方面需要在其底部安装T型铁轨4,另一方面又需要在其顶部架设电力线,来供应电能给电机车工作,两部分工作需要独立完成,并且在金矿开采完成后,又需要分别将电力线和T型铁轨4拆卸下来,进行下次的使用,整个电机车安装和拆卸较为繁琐,同时电机车运行时容易造成顶部的电力线震动,影响电能供应的稳定,因此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快速提高电机车安装和拆卸的效率,并且保证电能供应的稳定;具体采取的措施及使用过程如下:通过将导线5整合到T型铁轨4上,然后在轨道轮3上安装能够贴合导线5的推动杆9,和能够与导电板6接触的外筒7,此时,导线5、推动杆9、外筒7和导电板6能够组成一个通路,导线5的电能能够经过推动杆9、外筒7、连接线8、外筒7,传导到导电板6上,导电板6对机车动力室1进行电能供应,导线5固定在T型铁轨4上,由于轨道轮3与T型铁轨4一直处于接触滚动状态,轨道轮3与T型铁轨4接触紧密,行驶时的震动不会影响电力的供应,保证了电能供应的稳定,同时拆卸时只需将T型铁轨4从巷道的地面上拆卸,即可,提高电机车安装和拆卸的效率;在行驶的过程中,轨道轮3转动,进而轨道轮3带动多个推动杆9同时转动,最底部的推动杆9向上转动而脱离导线5前,向下转动的推动杆9受到T型铁轨4顶部较宽处的挤压而向外筒7内压动,经过T型铁轨4顶部较宽处后,向下转动的推动杆9会在弹力绳19的带动下贴合导线5,进而能够保证在轨道轮3转动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推动杆9与导线5接触,由于外筒7间依次通过连接线8接触,因此电能一直能够经过外筒7传递给导电板6处上,保证电能的持续供应;为了保证巷道内的通信质量,因此增加了5G信号收发器10,来进行无人驾驶室控制信号的发送;挂柱11处能够悬挂运输矿石的轨道车。
所述推动杆9位于外筒7内的一端连接有两个铰接板12,铰接板12远离推动杆9的一端与外筒7内壁接触,且铰接板12的铰接点处安装有扭簧;由于推动杆9长时间在外筒7内移动,会造成推动杆9与外筒7间的磨损,造成推动杆9与外筒7间有较大的间隙,进而影响外筒7与推动杆9间的电流传递;因此在推动杆9位于外筒7内的一端连接有两个铰接板12,在推动杆9在外筒7内移动的过程中,铰接板12在扭簧的作用下,铰接板12与外筒7接触的一端会一直贴紧外筒7,进而通过铰接板12的导电作用,保证外筒7与推动杆9间的电流导通,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
所述外筒7内设置有三角板13,两个铰接板12分别与三角板13的两个斜面相接触,三角板13的地面上连接有压杆14,压杆14外侧设置有挤压筒15,挤压筒15和压杆14之间通过回位弹簧16连接,挤压筒15上开设有出气孔17,所述外筒7内部远离推动杆9的位置处的内径逐渐变小,且内径最小的外筒7处开设有外溢孔18,外溢孔18到达T型铁轨4顶部最宽处时朝向导线5;由于在进行矿石运输时,会有较多的粉尘聚集在导线5上,增加导线5的电阻,影响电能的传递;因此当推动杆9向外筒7内移动时,推动杆9会推动两个铰接板12移动,铰接板12行至内径最小的外筒7处时,两个铰接板12的自由端会相互靠近,进而两个铰接板12会挤压三角板13,三角板13会挤压挤压筒15,挤压筒15内的气体会通过出气孔17进入到外筒7内,再与推动杆9移动时推动的外筒7内的气体一同从外溢孔18喷出,此时由于外溢孔18到达T型铁轨4顶部最宽处时朝向导线5,因此会将气体吹在导线5上,进而能够使导线5上的粉尘掉落,降低了导线5上粉尘的聚集,保证了电能的传递。
所述三角板13的两个斜面的坡度相互靠近的过程中逐渐变大;由于三角板13的两个斜面的坡度相互靠近的过程中逐渐变大,因此当两个铰接板12的自由端相互靠近,对三角板13进行挤压,对相同时间内将三角板13挤压移动的距离逐渐变大,进而能够使从挤压筒15内的气体的溢出强度更大,最终使从外溢孔18喷出的气体的强度更大,对导线5上的粉尘清理的效果更好。
所述推动杆9位于外筒7外侧的部分涂抹有金属漆,且推动杆9与导线5接触的部位未涂抹有金属漆;由于推动杆9表面涂抹有金属漆,金属漆较为光滑,因此推动杆9经过T型铁轨4的最宽处时,会明显降低与T型铁轨4的摩擦,提高了推动杆9与T型铁轨4的使用寿命,并且推动杆9与导线5接触的部位未涂抹有金属漆,保证推动杆9与导线5间的电流导通。
所述外筒7远离T型铁轨4的一端经过倒圆角处理,由于外筒7在轨道轮3带动而转动的过程中,外筒7会与导电板6接触,由于外筒7远离T型铁轨4的一端经过倒圆角处理后,能够使倒圆角处首先经过导电板6,最终外筒7端部才全部与导电板6接触,保证了外筒7与导电板6接触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工作时,由于金矿等矿山开采时,需要通过电机车来进行矿石的运输,由于电机车一方面需要在其底部安装T型铁轨4,另一方面又需要在其顶部架设电力线,来供应电能给电机车工作,两部分工作需要独立完成,并且在金矿开采完成后,又需要分别将电力线和T型铁轨4拆卸下来,进行下次的使用,整个电机车安装和拆卸较为繁琐,同时电机车运行时容易造成顶部的电力线震动,影响电能供应的稳定,因此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是如何快速提高电机车安装和拆卸的效率,并且保证电能供应的稳定;具体采取的措施及使用过程如下:通过将导线5整合到T型铁轨4上,然后在轨道轮3上安装能够贴合导线5的推动杆9,和能够与导电板6接触的外筒7,此时,导线5、推动杆9、外筒7和导电板6能够组成一个通路,导线5的电能能够经过推动杆9、外筒7、连接线8、外筒7,传导到导电板6上,导电板6对机车动力室1进行电能供应,导线5固定在T型铁轨4上,由于轨道轮3与T型铁轨4一直处于接触滚动状态,轨道轮3与T型铁轨4接触紧密,行驶时的震动不会影响电力的供应,保证了电能供应的稳定,同时拆卸时只需将T型铁轨4从巷道的地面上拆卸,即可,提高电机车安装和拆卸的效率;在行驶的过程中,轨道轮3转动,进而轨道轮3带动多个推动杆9同时转动,最底部的推动杆9向上转动而脱离导线5前,向下转动的推动杆9受到T型铁轨4顶部较宽处的挤压而向外筒7内压动,经过T型铁轨4顶部较宽处后,向下转动的推动杆9会在弹力绳19的带动下贴合导线5,进而能够保证在轨道轮3转动的过程中始终有一个推动杆9与导线5接触,由于外筒7间依次通过连接线8接触,因此电能一直能够经过外筒7传递给导电板6处上,保证电能的持续供应;为了保证巷道内的通信质量,因此增加了5G信号收发器10,来进行无人驾驶室控制信号的发送;挂柱11处能够悬挂运输矿石的轨道车。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包括机车动力室(1)和安装在机车动力室(1)上的矿车座(2),其特征在于:所述矿车座(2)底部设置有多个轨道轮(3),多个轨道轮(3)分成两排,两排所述轨道轮(3)底部均设置有T型铁轨(4),两个所述T型铁轨(4)相远离的一面上靠近顶部的位置处均设置有导线(5),所述轨道轮(3)处的矿车座(2)内均设置有导电板(6),两个所述轨道轮(3)相远离的一面上均沿周向设置有多个外筒(7),外筒(7)一端与T型铁轨(4)顶部侧面相对应,且此端敞口,外筒(7)另一端与导电板(6)相对应,多个外筒(7)依次通过连接线(8)连接;所述外筒(7)的敞口端插接有推动杆(9),且推动杆(9)位于外筒(7)外侧的一端为圆弧面,推动杆(9)能够在弹力绳(19)的作用下与导线(5)接触;所述机车动力室(1)顶部设置有5G信号收发器(10);所述矿车座(2)远离机车动力室(1)的一侧设置有挂柱(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9)位于外筒(7)内的一端连接有两个铰接板(12),铰接板(12)远离推动杆(9)的一端与外筒(7)内壁接触,且铰接板(12)的铰接点处安装有扭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7)内设置有三角板(13),两个铰接板(12)分别与三角板(13)的两个斜面相接触,三角板(13)的地面上连接有压杆(14),压杆(14)外侧设置有挤压筒(15),挤压筒(15)和压杆(14)之间通过回位弹簧(16)连接,挤压筒(15)上开设有出气孔(17),所述外筒(7)内部远离推动杆(9)的位置处的内径逐渐变小,且内径最小的外筒(7)处开设有外溢孔(18),外溢孔(18)到达T型铁轨(4)顶部最宽处时朝向导线(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板(13)的两个斜面的坡度相互靠近的过程中逐渐变大。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杆(9)位于外筒(7)外侧的部分涂抹有金属漆,且推动杆(9)与导线(5)接触的部位未涂抹有金属漆。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7)远离T型铁轨(4)的一端经过倒圆角处理。
CN202010197099.4A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 Active CN1114528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7099.4A CN111452808B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197099.4A CN111452808B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2808A CN111452808A (zh) 2020-07-28
CN111452808B true CN111452808B (zh) 2021-01-26

Family

ID=71674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197099.4A Active CN111452808B (zh) 2020-03-19 2020-03-19 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52808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73646U (zh) * 2010-02-05 2010-09-08 肖华荣 高架软轨交通系统
CN202463612U (zh) * 2012-03-17 2012-10-03 许峰 矿用井下电力机车非接触式励磁分段供电系统
CN105539159A (zh) * 2015-12-25 2016-05-04 山东华铁工矿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腹轨供电的轨道电动机车
CN205344887U (zh) * 2016-02-03 2016-06-29 湖南万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平车
CN205417235U (zh) * 2016-02-17 2016-08-03 仇建波 一种带电导轨及轨道行走装置
KR20180100917A (ko) * 2017-03-03 2018-09-12 경성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레일 주행 장치에의 전력 공급 시스템
CN208198161U (zh) * 2018-05-21 2018-12-07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高压双回路轨道供电接头装置
CN110395275A (zh) * 2019-08-05 2019-11-01 湖北华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平车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573646U (zh) * 2010-02-05 2010-09-08 肖华荣 高架软轨交通系统
CN202463612U (zh) * 2012-03-17 2012-10-03 许峰 矿用井下电力机车非接触式励磁分段供电系统
CN105539159A (zh) * 2015-12-25 2016-05-04 山东华铁工矿机车有限公司 一种腹轨供电的轨道电动机车
CN205344887U (zh) * 2016-02-03 2016-06-29 湖南万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平车
CN205417235U (zh) * 2016-02-17 2016-08-03 仇建波 一种带电导轨及轨道行走装置
KR20180100917A (ko) * 2017-03-03 2018-09-12 경성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레일 주행 장치에의 전력 공급 시스템
CN208198161U (zh) * 2018-05-21 2018-12-07 重庆公共运输职业学院 高压双回路轨道供电接头装置
CN110395275A (zh) * 2019-08-05 2019-11-01 湖北华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平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52808A (zh) 2020-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940240B1 (ko) 전기 자동차를 이용하는 운송 시스템
CN110181529B (zh) 矿用无人巡检机器人
CN202075624U (zh) 变电站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
CN106276058B (zh) 可弯曲行驶、弯曲运转麟块皮带机
CN201424035Y (zh) 矿用推车机
CN102736624A (zh) 一种变电站轨道式智能巡检机器人
CN108859773B (zh) 纯电动矿车运输系统
CN104859456B (zh) 一种变轨迹受流器及电动车辆
CN113053162B (zh) 一种基于云计算和大数据的智慧城市管理系统
CN111452808B (zh) 一种基于5g传输的无人驾驶矿用电机车
CN102363504A (zh) 轮胎吊转场自动换电装置
CN106929039A (zh) 适用于顶装焦炉的无烟装煤车
CN104670838B (zh) 露天矿用带式输送机机头段横向搬移装置
CN114229373A (zh) 一种悬挂小车爬坡结构
CN207953381U (zh) 一种钢管内外壁除锈装置
CN113442768A (zh) 轨道式充电系统
CN207365814U (zh) 基于无接缝滑触线轨道的悬挂式自动报靶智能系统
CN213065122U (zh) 牵引装置及牵引机器人
CN201516811U (zh) 电动汽车
CN209160716U (zh) 一种运转车及具有该运转车的输送装置
CN206172387U (zh) 一种刮板输送机的机头架结构
CN203021049U (zh) 一种新型机车自动加砂设备
CN211032562U (zh) 一种电动轨道小车
CN205952873U (zh) 酒业专用输送链条
CN205010230U (zh) 摩托过山车发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