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2443A -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2443A
CN111432443A CN202010080793.8A CN202010080793A CN111432443A CN 111432443 A CN111432443 A CN 111432443A CN 202010080793 A CN202010080793 A CN 202010080793A CN 111432443 A CN111432443 A CN 1114324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station
cell
terminal
information
data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08079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常俊仁
武雨春
冯淑兰
张臣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08079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2443A/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24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244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5Maintenance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1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neighbour cel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6Reselection control by user or terminal equip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1/00Arrangements for maintenance, administration or management of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e.g. of packet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1/08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of networks or network elements
    • H04L41/0803Configuration setting
    • H04L41/0823Configuration set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s of a change of settings, e.g. optimising configuration for enhancing reliabil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2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due to low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8/0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e.g. terminals, base stations or access point devices
    • H04W88/02Terminal devices
    • H04W88/06Terminal devices adapted for operation in multiple networks or having at least two operational modes, e.g. multi-mode termi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其中,提供一种终端,终端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从而使得终端在稠密的网络中移动时,可以减少第一基站的切换,进而降低终端在该稠密的网络中移动时的频繁的信令交互,降低整个网络中的寻呼负载,降低业务建立和传输的端到端时延。

Description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背景技术
根据最近的预测,在2014年底,无线移动设备的数量将首次超过人类的数量,到2018年底,全球平均人均移动设备的数量将达1.4部。到2018年,移动业务的数据量将 有可能达到2013年的10倍左右。
在移动互联网应用领域,未来各种增强现实、虚拟现实、实时互动类游戏等应用将把用户身临其境体验提升到更高层次,这对传输网络的速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移动教育,移动医疗,无人驾驶汽车的出现,也将对未来无线通信在时延与可靠性 方面提出更高挑战。随着利用无线通信的新应用不断涌现和重要性不断提升,势必要求 传输网络也要通过不断演进提供有效支撑。
为了能够更好的满足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需要,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 (5-Generation,简称5G)网络正在成为当前无线通信网络方面的一项研究热点。5G是一 项面向2020年之后的无线通信系统,因此在5G的设计需求上,需要制定更加挑战的目 标,以支持2020年以后的移动业务发展的需求。目前,在5G的业务需求和目标设计上, 数据量将按照当前1000倍的目标进行设计,能够支持的终端设备的数量上,挑战目标是 达到当前100倍的终端设备数量的支撑。同时,典型的终端数据速率也要求向100倍的目 标靠近。在如此高的性能挑战上,同时还要求相比现在的延迟,能做到零时延或者极低 的延迟,以满足一些特殊业务的需求。
总之,5G的性能将远远高于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4-Generation,简称4G),其将支持0.1Gbps~1Gbps的用户体验速率,具备每平方公里100万的连接数密度、毫秒级的端 到端时延、每平方公里数十Tbps的流量密度、每小时500km以上的移动性和数十Gbps 的峰值速率。同时,5G时代网络的部署和运营效率都将大幅提升,频谱效率相较于4G 将提升5~15倍,能效和成本效率将提升百倍以上。为了满足上面几个方面的设计要 求,小小区或者小基站的部署会越来越密集,即所谓的超密集网络(Ultra Dense Network,简称UDN)。
在UDN网络中,为了提供网络支持的速率,会部署大量的小型基站。随着网络中部署的小型基站的数量越来越多,则会导致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在该稠密 的网络中移动时,频繁发生小区改变。而每次小区改变过程,都可能涉及到UE与演进的 NodeB(eUTRAN NodeB,简称eNB),UE与核心网设备(如MME和S-GW),以及 eNB与核心网设备,之间的信令交互过程。伴随小区改变过程的增加,相关的信令数量 也会随之上升。尤其是当智能终端支持的业务越来越多时,随着各种各样的新的业务的 引入和使用,也会导致各色各样的业务的频繁的业务建立和释放过程,每次业务建立和 释放过程也会导致信令的增长。另一方面,由于机器类设备的大量引入,例如智能汽车 以及其他机器类设备数量的增加,会导致网络需要经常传输很多较小的数据包,而同时 每次为了传输小的数据包,也都需要进行业务的建立和释放过程,这同样会导致信令负 载的增加,从而导致每次传输较小的数据包时,也会耗费很多的资源。
将部分本来用于广播电视业务的特高频(Ultra High Frequency,简称UHF)频段(例 如700MHz频段)分配给移动运营商,则该优质的具有广覆盖特性的频谱资源将会为移动 通信带来革命性的影响。因此,在将部分UHF频段或者其他较低频率的频度分配给移动业务的情况下,如何使用好这些频谱资源,充分发挥这些频谱资源的特性,也是一个非 常重要的问题。
现有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LTE)技术中,UE每次接入网络时,都需要首先eNB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简称RRC)连接,然后与移动 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简称MME)和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简 称S-GW)建立非接入层(Non-Access Stratum,简称NAS)连接。当网络有业务需要向 UE发送时,首先通过MME向寻呼区/跟踪区内的基站下发寻呼通知,然后由寻呼区/跟踪 区内的基站发送寻呼消息给UE。在上述小小区网络中,尤其是稠密部署的场景下,一个 宏网络覆盖下将有大量的小小区。当UE以中高速运动速度进行移动时,会频繁改变服务 小区,而每次小区改变过程中,都要涉及到小区测量,小区测量结果上报,小区切换命 令,而且在小区切换的过程中,还会涉及到eNB与MME,S-GW等核心网网元之间的信 令交互过程。
随着未来各色各样的业务的建立和释放过程,会导致UE频繁地进行网络连接的建立 和释放,UE每次接入网络时耗费的时间较长;随着小区网络部署的越来越密集,小区改变发生的频度会越来越高,从而导致与小区改变相关的信令的爆发式上升。
此外,随着网络中大量小基站的部署,导致一个寻呼区域内的基站数量非常庞大,如果按照现在的寻呼机制,即在寻呼区内的所有基站上下发寻呼消息,同样会导致寻呼 信令的爆发式增加,从而导致小基站的成本也由于寻呼负载的增加而增加。并且,现有 LTE技术中延迟较大,例如UE每次接入网络,都需要耗费80ms+2T_S1。T_S1通常在 20-100ms之间,因此UE耗费的延迟大概在100ms-180ms之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以降低终端在稠密的网络中移 动时的频繁的信令交互。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终端,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所述永远连接模式为始 终与所述第一基站保持连接;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专用信令,所述第一专用信令包括第 二基站列表信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包括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 的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 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与第一 基站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具体包括:
用于在预设时间内始终与所述第一基站保持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仅进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或
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仅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或
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仅进行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与第一 基站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之前,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获取接入频率信息,判断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的连接模式是否属于永远连接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接入频率信息,判断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的连接模式是否属于 永远连接模式,具体包括: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系统消息,从所述系统消息中获取所述接入频率信息 对应的连接模式是否属于永远连接模式;或者,
用于从预设的配置信息中获取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的连接模式是否属于永远连接 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的连接模式属于永远连接模式,则选择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的第一基站进行接入。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 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 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与所述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具体包括:
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中携带有是否请求接受 工作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的指示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发送的连接配置信息,所述连接配置信息 包括是否配置所述终端工作在所述永远连接模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包括:
随机接入消息3,或者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八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 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具体包括:
判断当前是否具有业务需求,若当前没有业务需求,则与所述第一基站维持连接状 态,并处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
若当前有业务需求,则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建立相应承载,利用所述承载进行数据传 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若当前没有业务需求,则与所述第一基站维持连接状态,具体包括: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若当前没有业务需求,则维持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非连续接收周期;
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维持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具体包括:
用于在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激活时间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种或第九种或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指示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二专用信令 包括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需要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所述第二专用信令还包括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指示选择至 少一个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为指示仅通过所述第一基 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三指示信 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用于若当前有业务需求,则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建立相应承载,利用所 述承载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包括:
若当前有业务需求,则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建立相应承载,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 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包括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需要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利用所述承载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三指示信 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指示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为指示仅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三种或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选择 至少一个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将选择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或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到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后,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用于进行数据传输,并将选择 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二种或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到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后,确定仅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六种或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十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各第二基站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则向所述各 第二基站发送调度请求消息,利用所述调度请求消息获取所述各第二基站分配的资源进 行数据传输;或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各第二基站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则向所述各 第二基站进行随机接入,获取所述各第二基站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各第二基站进行随机接入,获取所述各第二基站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基站分配的唯一标识信息向所述各第二基站进行随机接入,获取所述 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唯一标识信息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唯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对应,所述唯一标识信息为唯一前导码或唯一的前导码与随机接入资源的组合。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六种至第十九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十 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各第二基站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则向所述 各第二基站进行随机接入,并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向所述各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和与所述终端建立连接的所述第一基站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停止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后,则继续工作在永远连 接模式,并保存与所述第一基站建立连接的专用配置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十四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停止维护上行同步定时器;或者,
在上行同步定时器终止后停止维护上行同步定时器。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二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 对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进行更新,获取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十六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之前,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列表更新请求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十七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是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各第二 基站的位置信息生成的。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十八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对网络中的各邻居基站进行测量,若存在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门限值的邻居基站,则 判断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是否包括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二十九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中不包括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则向所述第一基 站发送邻居基站测量报告,所述邻居基站测量报告包括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或者,
若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中不包括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则向所述第一基 站发送第二基站列表更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邻居基 站的信息;或者,
若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中不包括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则向所述第一基 站报告所述邻居基站未包括在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中。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十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所述邻居基站测量报告还包括所述邻居基站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指示,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邻居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邻居基站测量报告生成的,根据所述响应消息获知所述邻居基站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默认配置信息,所述默认的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与各第二 基站在执行初始的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配置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 站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和所述默认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十三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默认配置信息与业务类型、业务服务质量QoS或者承载类型相关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十四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 对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进行更新,获取更新后的第二列表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十五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和所述默认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和所述默认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 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初始数据传输;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重配置消息,根据所述重配置消息修改与其对应的默认配 置信息,并利用修改后的配置信息与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 输。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三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 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其中,所述基站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包括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十七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
仅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
仅对第一基站和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
对第一基站,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十八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还包括:
确定仅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第一阈值;或者,
确定仅对第一基站和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第二阈值;或者,
确定对第一基站,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的第三阈值。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三十九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包括: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仅对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并获取测量结果;或者,
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接收模 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包括:根据所述测 量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和所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并 获取测量结果;或者,
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或者所述第三阈值,所述接收模块 用于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包括:根据所述测量 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基站,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并获取测量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十六至三十九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十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
根据所述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 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所述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包括:
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对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 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和对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中的至 少一项。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参数信息,根据所述测量配置参数信息完成对各 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管理,其中,所述基站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包括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
其中,所述测量配置参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所 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和所述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 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十三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小于第一阈值,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配置参数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管理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第一基站的频率层进行测量,获取第一测量结果;或者,
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根 据所述测量配置参数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管理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基 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第一基站的频率层进行测量,获取第一测量结果,同时,根据所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主第二基站的频率 层进行测量,获取第二测量结果;或者,
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大于第二阈值,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配置 参数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管理包括:根据所述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 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次第二基站的频率层进行测量,获取第三测量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十四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第一 基站的频率层进行测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第一基站和/或对所述第一基 站的邻居第一基站进行测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十五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主 第二基站的频率层进行测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主第二基站和/或对所述主 第二基站的邻居主第二基站进行测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十六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次 第二基站的频率层进行测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次第二基站和/或对所述次 第二基站的邻居次第二基站进行测量。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四十七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将获取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不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三测量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十三种至第四十七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 四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将获取的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预设条件进行比较,若满足所述预设的条件,则向所 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二测量结果。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四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所述切换命令消息包括目标第一基 站控制下的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信息,其中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 站为当前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第一基站,所述目标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从当前服 务的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的第一基站。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十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所述切换命令消息还包括指示所述终端不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随机接入的指 示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不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随机接入的指示信息,不执行向 所述目标第一基站随机接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十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选择至少一个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 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十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目标第一基站控制下的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受所述目 标第一基站控制或者与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相连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十三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目标第一基站控制下的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受所述当 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联合控制;或者与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 所述目标第一基站都具有连接关系。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十九种至第五十三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 五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 令消息之前,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对网络中的各第一基站进行测量,获取各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邻居第一基站,所述邻居第一基站包括所述目标第一基站。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十五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测量结果和所述邻居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 目标第一基站;
向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包括请 求切换到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信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十六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邻居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以使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确定是否执行向目标第一基站的切换。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十七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选择至少一个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 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优先选择在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控制下提供服务的具有上下 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基站在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控制下。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四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十八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切换命令消息还包括:
指示所述终端保持与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 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为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命令之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的第二基 站;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切换,同时, 保持通过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十九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通过在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控制下的第二基站向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切换完成 指示。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对网络中的各第一基站进行测量,获取各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邻居第一基站;
根据所述测量结果,确定目标第一基站,所述目标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从当前服务 的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的第一基站;
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当前服务的第 一基站的信息和候选第二基站的信息,所述候选第二基站为在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控制 下或者与目标第一基站相连的能够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在所述目标 第一基站的控制下或者与目标第一基站相连的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的 列表;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选择至少一个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 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十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选择至少一个具有所述终端的上 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之后,还用于:
向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指示消息;或
通过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向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指示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对网络中的各第一基站进行测量,获取各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邻居第一基站;
根据所述测量结果,确定目标第一基站,所述目标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从当前服务 的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的第一基站;
向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请求切换到 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信息;
接收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十四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切换命令消息包括指示所述终端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切换的指示信息,和指示所述终端保持与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 述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为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命令消息之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的 第二基站;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切换,同时, 保持通过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十五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切换命令消息还包括承载重配置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承载重配置信息将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与所述终端 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转到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上。
结合第一方面,在第一方面的第六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 据所述具有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的列表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进 行数据传输之前,还用于:
建立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安全机制,以及建立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安全机制。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十七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安全机制,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和安全算法信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 息包括具有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信息,所述安全算法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二基站列表 包括的各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算法信息;
在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中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 安全索引和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各第二基站对应的加密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
其中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安全索引一一对应。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十八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和所述安全算法 信息,获取各第二基站对应的加密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的 安全密钥,根据所述安全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根密钥;
利用所述根密钥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中间密钥;
根据所述中间密钥和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基站 对应的加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六十九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安全机制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和/或,基于所述第二安全 机制通过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六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七十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所述第一安全机制与所述第二安全机制相互关联;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和所述安全算法信 息,获取各第二基站对应的加密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安 全密钥和动态计数值,根据所述安全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根密钥;
利用所述根密钥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中间密钥;
根据所述中间密钥和所述动态计数值获取关联中间密钥;
根据所述关联中间密钥和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所述第二 基站对应的加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所述基站作为第一基站,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与终端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所述永远连接模式为始终与 所述终端保持连接;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专用信令,所述第一专用信令包括第二基站列 表信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包括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的信息;
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与终端建立 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在预设时间内始终与所述第一基站保持连接。
结合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包括:
仅向所述终端进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或者
仅向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或者
仅向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发送模块用于与终 端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之前,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发送专用消息,所述专用消息携带有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工作于所述永远 连接模式的指示信息;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终端是否请求 工作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的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确定是否配置所述终端工 作在所述永远连接模式下;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后,向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所述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工作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的指示信息,以 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确定是否工作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终端发送连接建立响应消息,所 述连接建立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工作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的指示信息;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终端发送专用消息,所述专用消 息中携带有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工作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的指示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包括:
随机接入消息3或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第二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 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与终端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具体包括:
若未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则与所述终端维持连接状态,并处于所 述永远连接模式;
若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包括请求建立相应承载 的信息,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为所述终端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未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时,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配置非连续接收周期,以使所述终端在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激活时间 接收所述第一发送的调度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第二专用信令;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包括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 息包括通知所述终端需要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专用信令还包括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指示所述终 端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为指示所述终端 仅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时,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若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调度信息,所述调度 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第二专用信令;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包括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 息包括通知所述终端需要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的信息,利用所述承载与所述终端进 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发送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三指示信息,所述 第二指示信息为指示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 息为指示仅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八种或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信息,所述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 信息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选择的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各第二基站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判断所述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信息中各第二基站是否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 息;
若存在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则向所述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 文信息的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九种至第十二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三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为所述终端分配唯一前导码或唯一的前导码与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组合,以使所述 终端利用所述唯一前导码或唯一的前导码与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组合获取第二基站分配 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基站停止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后,所述第一基站保存与所述终端建 立连接的配置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生成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所述第 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包括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 列表更新消息对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进行更新。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生成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各第二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 一项或多项生成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接收模 块,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邻居基站测量报告,所述邻居基站测量报告包括邻居基站的信 息,其中,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不包括在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中;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更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请求消息 中包括邻居基站的信息,其中,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不包括在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中;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报告邻居基站未包括在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中。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若所述邻居基站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则向所述邻居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 上下文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包括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所述第二基站测量报告还包括所述邻居基站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指示信 息;
所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邻居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 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邻居基站测量报告生成的,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响应消息获知所述邻居基站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分别向所述终端和各第二基站发送默认配置信息,所述默认配置信息与业务类型、 业务服务质量QoS或者承载类型相互关联,所述默认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和各第二基站 进行初始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配置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 消息对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进行更新,并使用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和所述默认 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端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初始数据传输。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 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基站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中至少一项,所述第二基站包括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十三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
仅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
仅对第一基站和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
对第一基站,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十四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还包括:
仅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第一阈值;或者,
仅对第一基站和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第二阈值;或者,
对第一基站,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的第三阈值。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十五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发送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十六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包括:
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对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 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和对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中的至 少一项。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发送测量配置参数信息,所述测量配置参数信息包括第一基站对应的频 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和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 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二十八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包括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 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进行测量 获取的,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 数对所述主第二基站进行测量获取的。
结合第二方面,在第二方面的第二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建立与所述终端的第一安全机制,并且协助第二基站建立与所述终端的第二安全机 制。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十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协助第二基站建立与所述终端的第二安全机制,包括:
根据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的安全 密钥,根据所述安全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根密钥;
利用所述根密钥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中间密钥;
将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中间密钥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
其中,所述安全索引与所述第二基站一一对应。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所述基站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算法信息。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二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十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第一安全机制与所述第二安全机制相互关联,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协助第二基站建立与所述终端的第二安全机制,包括:
根据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的安全 密钥,根据所述安全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根密钥;
利用所述根密钥和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唯一计数值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中间 密钥;
将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中间密钥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
其中,所述安全索引与所述第二基站一一对应。
结合第二方面的第三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方面的第三十三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算法信息和动态计算值。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所述基站作为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与终端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所述永远连接模式为始终与 所述终端保持连接;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专用信令,所述第一专用信令包括第二基站列 表信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包括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的信息;
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消息,所述切换命令消息包括目标第一基站控制的具有所 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从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的第一基站。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切换命令消息还包括指示所述终端不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随机接入的指示信 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不执行向所目标第一基站随机接入。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消息之前,还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各邻居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所述各邻居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 为所述终端分别对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的各邻居基站进行测量获取的;
根据所述各邻居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第一基站。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模块在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消息之前,还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目标第一 基站的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 的上下文信息和当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的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以使所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 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为在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控制下且具有所 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或者与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相连接的且具有所述终端 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以使所述当前 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所述切换指示包括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信息, 以使所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判断是否能够在所述目 标第一基站控制下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以使所述当前 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所述切换指示包括停止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以使所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停止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以使所述当前 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所述切换指示包括继续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以使所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继续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命令消息还包括第二基站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基站指示信息为指示所述终 端保持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
结合第三方面,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目标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控制协商消息,所述第二基站控制协商消息包括满足 进行联合控制条件的第二基站的信息;
接收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协商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基站协商响应消息 为根据所述第二基站控制协商消息生成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含邻居第一基站确 定的可以联合控制的第二基站的信息或者对所述第二基站控制协商消息中包括的可以联 合控制的第二基站信息的确认。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目标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控制协商消息之前还用于:根据网络中各第二基站的位置信息、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以及目标第一基站的位置信息,获取 所述满足进行联合控制条件的第二基站,所述满足进行联合控制条件的第二基站为同时 属于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控制和所述目标第一基站控制的第二基站。
结合第三方面的第十二种或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协商响应消息,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 的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和所述满足进行联合控制条件的第二基站的信息。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终端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所述永远连接模式为始终与所述第 一基站保持连接;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专用信令,所述第一专用信令包括第二基站 列表信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包括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的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 据传输。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建立 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包括:
所述终端在预设时间内始终与所述第一基站保持连接。
结合第四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 实现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仅进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或
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仅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或
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仅进行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建 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获取接入频率信息,判断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的连接模式是否属于永远 连接模式。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终端获取接入频率信息,判断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的连接模式是否属于永远连接 模式,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系统消息,从所述系统消息中获取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 的连接模式是否属于永远连接模式;或者,
从预设的配置信息中获取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的连接模式是否属于永远连接模 式。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种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的连接模式属于永远连接模式,则选择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的第一基站进行接入。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五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 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与所述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包括:
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中携带有是否请求接受工作 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的指示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发送的连接配置信息,所述连接配置信息 包括是否配置所述终端工作在所述永远连接模式。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包括:
随机接入消息3,或者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 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第四方面的第一种至第七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 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包括:
判断当前是否具有业务需求,若当前没有业务需求,则与所述第一基站维持连接状 态,并处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
若当前有业务需求,则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建立相应承载,利用所述承载进行数据传 输。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若当前没有业务需求,则与所述第一基站维持连接状态,包括:
若当前没有业务需求,则维持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收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非连续接收周期;
所述维持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包括:
在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激活时间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八种或第十种或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二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指示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二专用信令 包括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需要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所述第二专用信令还包括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指示选择至 少一个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为指示仅通过所述第一基 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三指示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若当前有业务需求,则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建立相应承载,利用所述承载进行数 据传输,包括:
若当前有业务需求,则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建立相应承载,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 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包括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需要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利用所述承载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三指示信 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指示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为指示仅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三指示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十三种或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选择 至少一个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将选择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十二种或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后,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用于进行数据传输,并将选择 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十二种或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后,确定仅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十六种或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十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各第二基站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则向所述各 第二基站发送调度请求消息,利用所述调度请求消息获取所述各第二基站分配的资源进 行数据传输;或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各第二基站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则向所述各 第二基站进行随机接入,获取所述各第二基站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所述向所述各第二基站进行随机接入,获取所述各第二基站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基站分配的唯一标识信息向所述各第二基站进行随机接入,获取所述 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唯一标识信息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唯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对应,所述唯一标识信息为唯一前导码或唯一的前导码与随机接入资源的组合。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十六种或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十二种可 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各第二基站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则向所述 各第二基站进行随机接入,并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向所述各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和与所述终端建立连接的所述第一基站的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二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停止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后,则继续工作 在永远连接模式,并保存与所述第一基站建立连接的专用配置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十四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停止维护上行同步定时器;或者,
所述终端在上行同步定时器终止后停止维护上行同步定时器。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二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 二基站列表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 对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进行更新,获取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十六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列表更新请求消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十七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是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各第二 基站的位置信息生成的。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十八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对网络中的各邻居基站进行测量,若存在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门限值的邻居 基站,则判断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是否包括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二十九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中不包括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则向所述第一基 站发送邻居基站测量报告,所述邻居基站测量报告包括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或者,
若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中不包括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则向所述第一基 站发送第二基站列表更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邻居基 站的信息;或者,
若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中不包括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则向所述第一基 站报告所述邻居基站未包括在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中。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二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十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所述邻居基站测量报告还包括所述邻居基站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指示,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邻居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邻居基站测量报告生成的,根据所述响应消息获知所述邻居基站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三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默认配置信息,所述默认的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与各第二 基站在执行初始的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配置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 据传输,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和所述默认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端的上 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十三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默认配置信息与业务类型、业务服务质量QoS或者承载类型相关联。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十四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 对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进行更新,获取更新后的第二列表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十五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和所述默认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和所述默认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端 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初始数据传输;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重配置消息,根据所述重配置消息修改与其对应的默认配 置信息,并利用修改后的配置信息与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 输。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三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 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其中,所述基站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包括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十七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
仅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
仅对第一基站和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
对第一基站,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十八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还包括:
确定仅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第一阈值;或者,
确定仅对第一基站和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第二阈值;或者,
确定对第一基站,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的第三阈值。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三十九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包括: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仅对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并获取测量结果;或者,
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根据所 述测量配置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包括: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对 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和所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并获取测量结果;或者,
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或者所述第三阈值,所述根据所述 测量配置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包括: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对所 述第一基站,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并获取测量结果。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三十六至三十九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十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
根据所述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 果。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所述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包括:
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对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 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和对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中的至 少一项。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四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参数信息,根据所述测量配置参数信息完成对各 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管理,其中,所述基站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包括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
其中,所述测量配置参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所 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和所述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 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十三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小于第一阈值,所述根据所述测量配置参数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管理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第一基站的频率层进行测量,获取第一测量结果;或者,
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所述根据所述测量配 置参数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管理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 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第一基站的频率层进行测量,获取第一测量结果,同时,根据所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主第二基站的频率层进行测量,获取第二测量结果;或者,
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大于第二阈值,所述根据所述测量配置参数信息完成 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管理包括:根据所述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 参数对所述次第二基站的频率层进行测量,获取第三测量结果。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十四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第一基站的频率层 进行测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第一基站和/或对所述第一基 站的邻居第一基站进行测量。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十五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主第二基站的频 率层进行测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主第二基站和/或对所述主 第二基站的邻居主第二基站进行测量。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十六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次第二基站的频 率层进行测量,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次第二基站和/或对所述次 第二基站的邻居次第二基站进行测量。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十七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获取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不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三测量结果。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十六种或第四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四十八 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获取的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预设条件进行比较,若满足所述预设的条件,则向所 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二测量结果。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四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所述切换命令消息包括目标第一基 站控制下的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信息,其中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 站为当前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第一基站,所述目标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从当前服 务的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的第一基站。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十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所述切换命令消息还包括指示所述终端不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随机接入的指 示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不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随机接入的指示信息,不执行向所述 目标第一基站随机接入。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十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选择至少一个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 据传输。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十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目标第一基站控制下的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受所述目 标第一基站控制或者与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相连接。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十三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目标第一基站控制下的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受所述当 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联合控制;或者与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 所述目标第一基站都具有连接关系。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十九种至第五十三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 五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之前,还包括:
对网络中的各第一基站进行测量,获取各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邻居第一基站,所述邻居第一基站包括所述目标第一基站。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五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十五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测量结果和所述邻居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 目标第一基站;
向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包括请 求切换到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信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五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十六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向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邻居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以使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确定是否执行向目标第一基站的切换。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五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十七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选择至少一个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 站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优先选择在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控制下提供服务的具有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 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基站在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控制下。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四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五十八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切换命令消息还包括:
指示所述终端保持与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 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为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命令之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的第二基 站;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切换,同时,保持通过 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五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一方面的第五十九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在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控制下的第二基站向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切换完成 指示。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六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网络中的各第一基站进行测量,获取各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邻居第一基站;
根据所述测量结果,确定目标第一基站,所述目标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从当前服务 的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的第一基站;
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当前服务的第 一基站的信息和候选第二基站的信息,所述候选第二基站为在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控制 下或者与目标第一基站相连的能够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在所述目标 第一基站的控制下或者与目标第一基站相连的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的 列表;
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选择至少一个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 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十二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选择至少一个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 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之后,还包括:
向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指示消息;或
通过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向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指示消息。
结合第四面,在第四方面的第六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网络中的各第一基站进行测量,获取各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一基站包括 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邻居第一基站;
根据所述测量结果,确定目标第一基站,所述目标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从当前服务 的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的第一基站;
向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请求切换到 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信息;
接收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十四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切换命令消息包括指示所述终端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切换的指示信息,和指示所述终端保持与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 述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为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命令消息之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的 第二基站;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切换,同时,保持通过 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十五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切换命令消息还包括承载重配置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承载重配置信息将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 据传输业务转到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上。
结合第四方面,在第四方面的第六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具有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的列表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之前,还包括:
所述终端建立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安全机制,以及建立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安 全机制。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十七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建立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安全机制,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和安全算法信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 息包括具有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信息,所述安全算法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二基站列表 包括的各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算法信息;
在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中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 安全索引和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各第二基站对应的加密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
其中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安全索引一一对应。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十八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和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各第二基站对应的加密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的 安全密钥,根据所述安全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根密钥;
利用所述根密钥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中间密钥;
根据所述中间密钥和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基站 对应的加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六十九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安全机制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和/或,基于所述第二安全 机制通过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四方面的第六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方面的第七十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所述第一安全机制与所述第二安全机制相互关联;
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和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各第二 基站对应的加密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安 全密钥和动态计数值,根据所述安全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根密钥;
利用所述根密钥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中间密钥;
根据所述中间密钥和所述动态计数值获取关联中间密钥;
根据所述关联中间密钥和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所述第二 基站对应的加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包括:
第一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所述永远连接模式为始终与所述终 端保持连接;
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专用信令,所述第一专用信令包括第二基站列表 信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包括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的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与终端建立 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块,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在预设时间内始终与所述第一基站保持连接。
结合第五方面或第五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所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仅向所述终端进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或者
所述第一基站仅向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或者
所述第一基站仅向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第一基站与终端建 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专用消息,所述专用消息携带有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工作于所述永远 连接模式的指示信息;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终端是否请求 工作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的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确定是否配置所述终端工 作在所述永远连接模式下;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后,向所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所述 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工作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的指示信息,以 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确定是否工作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终端发送连接建立响应消息,所 述连接建立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工作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的指示信息;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终端发送专用消息,所述专用消 息中携带有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工作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的指示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包括:
随机接入消息3或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结合第五方面、第五方面的第一种至第四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 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包括:
若未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则与所述终端维持连接状态,并处于所 述永远连接模式;
若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包括请求建立相应承载 的信息,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为所述终端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未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配置非连续接收周期,以使所述终端在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激活时间 接收所述第一发送的调度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第二专用信令;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包括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 息包括通知所述终端需要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的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第二专用信令还包括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指示所述终 端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为指示所述终端 仅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若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调度信息,所述调度 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第二专用信令;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包括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 息包括通知所述终端需要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的信息,利用所述承载与所述终端进 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三指示信息,所述 第二指示信息为指示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 息为指示仅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八种或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 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信息,所述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 信息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选择的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各第二基站的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信息中各第二基站是否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 息;
若存在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则向所述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 文信息的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九种至第十二种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三种 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分配唯一前导码或唯一的前导码与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组 合,以使所述终端利用所述唯一前导码或唯一的前导码与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组合获取 第二基站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第一基站停止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后,所述第一基站保存与所述终端建 立连接的配置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所述第 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包括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 列表更新消息对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进行更新。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所述生成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包括:
根据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各第二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 一项或多项生成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邻居基站测量报告,所述邻居基站测量报告包括邻居基站的信 息,其中,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不包括在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中;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更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请求消息 中包括邻居基站的信息,其中,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不包括在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中;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报告邻居基站未包括在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中。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邻居基站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则向所述邻居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 上下文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包括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所述第二基站测量报告还包括所述邻居基站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指示信 息;
向所述邻居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 应消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邻居基站测量报告生成的,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响应 消息获知所述邻居基站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向所述终端和各第二基站发送默认配置信息,所述默认配置信息与业务类型、 业务服务质量QoS或者承载类型相互关联,所述默认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和各第二基站 进行初始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配置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 消息对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进行更新,并使用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和所述默认 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端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初始数据传输。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二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 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基站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中至少一项,所述第二基站包括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十三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
仅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
仅对第一基站和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
对第一基站,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十四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还包括:
仅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第一阈值;或者,
仅对第一基站和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第二阈值;或者,
对第一基站,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的第三阈值。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十五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十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十六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包括:
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对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 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和对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中的至 少一项。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二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测量配置参数信息,所述测量配置参数信息包括第一基站对应的频 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和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 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十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二十八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包括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 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进行测量 获取的,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 数对所述主第二基站进行测量获取的。
结合第五方面,在第五方面的第二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建立与所述终端的第一安全机制,并且协助第二基站建立与所述终端 的第二安全机制。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三十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所述协助第二基站建立与所述终端的第二安全机制,包括:
根据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的安全 密钥,根据所述安全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根密钥;
利用所述根密钥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中间密钥;
将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中间密钥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
其中,所述安全索引与所述第二基站一一对应。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三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三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 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算法信息。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二十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三十一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第一安全机制与所述第二安全机制相互关联,所述协助第二基站建立与所述终端的第二安全机制,包括:
根据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的安全 密钥,根据所述安全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根密钥;
利用所述根密钥和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唯一计数值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中间 密钥;
将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中间密钥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
其中,所述安全索引与所述第二基站一一对应。
结合第五方面的第三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方面的第三十三种可能的实现 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算法信息和动态计算值。
第六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方法,包括:
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所述永远连接模式为始 终与所述终端保持连接;
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专用信令,所述第一专用信令包括第 二基站列表信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包括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 的信息;
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消息,所述切换命令消息包括目 标第一基站控制的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从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的第一基站。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切换命令消息还包括指示所述终端不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随机接入的指示信 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不执行向所目标第一基站随机接入。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消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各邻居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所述各邻居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 为所述终端分别对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的各邻居基站进行测量获取的;
根据所述各邻居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第一基站。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在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消息之前,还包括: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目标第一 基站的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 的上下文信息和当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的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以使所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 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为在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 站控制下且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或者与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相连接 的且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以使所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 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所述切换指示包括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信息,以使所述当前 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判断是否能够在所述目标第一基站控 制下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以使所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 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所述切换指示包括停止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 息,以使所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停止与所述终端进 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 所述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以使所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 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所述切换指示包括继续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 息,以使所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继续与所述终端进 行数据传输。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命令消息还包括第二基站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基站指示信息为指示所述终 端保持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
结合第六方面,在第六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目标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控制协商消息,所述第二基站控制协商消息包括满足 进行联合控制条件的第二基站的信息;
接收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协商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基站协商响应消息 为根据所述第二基站控制协商消息生成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含邻居第一基站确 定的可以联合控制的第二基站的信息或者对所述第二基站控制协商消息中包括的可以联 合控制的第二基站信息的确认。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中,所述向目标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控制协商消息之前还包括:根据网络中各第二基站的位置信息、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以及目标第一基站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满足进行 联合控制条件的第二基站,所述满足进行联合控制条件的第二基站为同时属于所述当前 服务的第一基站控制和所述目标第一基站控制的第二基站。
结合第六方面的第十二种或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方面的第十四种可能 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协商响应消息,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 的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和所述满足进行联合控制条件的第二基站的信息。
第七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所述永远连接模式为始终 与所述第一基站保持连接;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第一基站用于以下任意一项或其组合:
业务建立消息的调度和传输;或
公共安全类消息的产生,调度和传输;或
承载的建立,修改和释放的管理;或
接入层安全的控制;或
广播业务的调度和传输。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包括如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七十种任一项所述的终端。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包括如第二 方面、第二方面第一种至第三十三种任一项所述的第一基站。
结合第七方面,在第七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移动性管 理实体,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与所述第一基站连接,用于所述通信系统与长期演进通信系统切换时的移动性管理实体的选择;或
用于所述通信系统与2G或3G通信系统切换时服务GPRS支持节点的选择。
第八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所述终端与所述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所述永远连接模式为始终 与所述第一基站保持连接;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第一基站用于以下任意一项或其组合:
业务建立消息的调度和传输;或
公共安全类消息的产生,调度和传输;或
承载的建立,修改和释放的管理;或
接入层安全的控制;或
广播业务的调度和传输;或
所述通信系统与长期演进通信系统切换时的移动性管理实体的选择;或
所述通信系统与2G或3G通信系统切换时服务GPRS支持节点的选择。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终端包括如第一方面、第一方面第一种至第七十种任一项所述的终端。
结合第八方面,在第八方面的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基站包括如第二 方面、第二方面第一种至第三十三种任一项所述的第一基站。
本发明实施例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通过终端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并处于永 远连接模式,使得第一基站在预设时间范围内一直具有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及保存与终端的下行同步,从而使得终端在稠密的网络中移动时,可以减少第一基站的切换,进 而降低终端在该稠密的网络中移动时的频繁的信令交互,降低整个网络中的寻呼负载, 以及使得业务建立和传输的端到端时延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 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 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A-eNB和MME之间的协议栈架构一的示意图;
图4为A-eNB和MME之间的协议栈架构二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终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信令流程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信令流程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信令流程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信令流程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信令流程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信令流程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信令流程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八的信令流程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九的信令流程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十的信令流程图;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一的信令流程图;
图18为本发明无线通信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
图19为本发明无线通信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 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 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 围。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思想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简称UE)在进入网络后,将 永远处于连接状态,即UE处于永远连接模式,在3GPP中,连接状态即connected状态或者active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永远”的意思,是指相对意义上的永远,而并非绝对 意义的永远,即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始终处于连接状态,举例而言,该时间范围可以是 从UE当次开机到关机或者下一次开机之间的时间,在该时间范围内UE处于连接状态, 即本发明实施例的“永远”不是绝对意义上的永远。由此可以看出本发明实施例的一定 时间范围内的始终处于连接状态,该时间范围可以是几分钟、几十分钟、几个小时等不 同的时间长度,本发明实施例不做限制。UE处于永远连接模式,等同于在一定时间范围 内UE不再有空闲状态,在3GPP中,空闲状态即idle状态,即在该时间范围内UE不再 进入idle状态。
UE是否处于永远连接模式可以由UE自己决定,也可以由网络侧进行相应控制。换言之,UE是否永远不进入idle状态或者较长一段时间内不进入idle状态可以由UE自己 决定,也可以由网络侧进行相应控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下列描述中,除特别说明外,“永远连接模式”即指代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的始终处于连接状态,或者等价地指代在一定时间范围内UE不进入idle状态。
为了支撑和保障UE处于永远连接模式,需要在现有网络中增加部署超级基站,所述 超级基站使用较低的频率资源,例如UHF频谱中分配给移动通信使用的频率资源,或者其他的较低频率的频谱资源,这些较低频率资源具有穿透力强,覆盖范围广的特性。在 超级基站上部署的低频频谱可以以半径几十公里,或者其他较大的半径范围进行覆盖。 定义该超级基站为锚基站(Anchor eUTRAN NodeB,简称A-eNB),也可称之为引擎基 站。在一个A-eNB的覆盖范围内,可以有若干个覆盖范围较小的基站(eUTRAN NodeB, 简称eNB),具体地,eNBs又可以分为主基站(Macro eNB,简称M-eNB)和次基站(Small eNB,简称S-eNB),UE在A-eNB覆盖范围内的移动时,可以任意选择信号质量较好的 eNB进行数据传输,A-eNB主要负责为其提供下行控制信令传输,以及一些下行特定的 业务,例如多媒体广播组播功能(Multimedia Broadcast Multicast Service,简称MBMS)。
通过引入超级基站,在该超级基站上部署UHF频谱资源或者其他的低频段的频谱资 源,UE可以在绝大多数的时间内,处于该超级基站的覆盖范围内,从而使得UE可以与 该超级基站长期保持连接状态。这里,所谓保持连接状态,具体指该超级基站拥有UE的 上下文信息,以及超级基站明确知道UE在其覆盖范围内。通常情况下,UE与该超级基 站至少保持下行同步,但是,UE与该超级基站之间也可以不保持上和/或下行的定时同 步,而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进行同步。
本发明实施例中,将上述UE处于永远连接模式,网络可以以较大的覆盖半径覆盖的 网络称之为永远连接网络(Always Connected Network,简称ACN),或者永远连接系统(Always Connected System,简称ACS),或者永远激活网络(Always Active Network, 简称ACN),或者永远激活系统(Always Active System,简称ACS),或者永远连接状 态网络(Always Connected-State Network,简称ACSN),或者永远连接系统(Always ConnectedState System,简称ACSS),或者永远激活状态网络(Always Active State Network,简称AASN),或者永远激活状态系统(Always Active State System,简称 AASS)。
另外,上述处于永远连接模式也可以称之为Always ON,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网络也可以相应称之为永远开启网络(Always On Network,简称AON)或者永远开启 系统(Always On System,简称AOS)。
另外,从UE的角度,为了避免频繁的信令交互和降低延迟,本发明各实施例中将提出以UE为中心的方法,具体实施方案见后续各实施例。因此,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方 法及网络架构,也可以命名为UE为中心的网络,即UE Central Network(简称UCN)或 者UECentral System(简称UCS)。
为了便于描述,将以下实施例中的网络称之为AON。
图1为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在当前LTE网络中引入A-eNB的网络架构可以如图1所示,其中AON网络由UE,eNB,A-eNB,演进移动性管理实体 (eUTRAN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简称E-MME)和服务网关(Serving Gateway, 简称S-GW)组成。UE通过AON/A-eNB接入网络,A-eNB通过S-C接口与E-MME相 关,A-eNB通过S-X接口与S-GW相连,以及E-MME通过S-Y接口与S-GW相连。这 里,S-GW可以是独立的设备实体,也可以与A-eNB进行集成为一个公共实体。其中, eNB的功能与当前LTE网络中的eNB功能保持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基础之上,A-eNB可以包括以下功能:
(1)无线资源的管理;
(2)用户面数据的IP头压缩和加密;
(3)E-MME的选择;
(4)用户面数据到S-GW的路由;
(5)广播消息的调度和传输;
(6)针对移动的测量配置及测量报告的配置;
可选的,也可以包含以下功能中的任意一项或其组合:
(7)业务建立消息的调度和传输(该功能与LTE网络的寻呼消息的功能类似,即在有业务需要建立时,向UE发送通知);
(8)公共安全类消息的产生,调度和传输;
(9)EPS承载的建立,修改和释放的管理;
(10)接入层安全的控制;
(11)广播业务的调度和传输。
其中,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基础之上,E-MME的功能可以包括下列功能:
(1)非接入层信令的传输和安全;
(2)分组数据网关(Packet Data Network Gateway,简称PDN GW)以及S-GW的选择;
(3)漫游控制;
(4)鉴权控制;
可选的,也可以包括以下功能中的任意一项或其组合:
(5)在AON和LTE切换时的MME的选择;
(6)在AON与2G或3G系统切换时的GPRS服务支持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NODE,简称SGSN)的选择。
图2为本发明无线通信系统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同时,在当前LTE网络中引入A-eNB的网络架构也可以如图2所示,与图1不同的是,图2所示网络架构中的AON网 络由UE,eNB,A-eNB和S-GW组成。UE通过AON/A-eNB接入网络,A-eNB通过S-X 接口与S-GW相连。这里,S-GW可以是独立的设备实体,也可以与A-eNB进行集成为 一个公共的实体。其中,eNB的功能与当前LTE网络中的eNB功能保持一致。
其中,在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基础之上,A-eNB可以包括以下功能:
(1)无线资源的管理;
(2)用户面数据的IP头压缩和加密;
其中,在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基础之上,E-MME的功能可以包括下列功能:
(1)用户面数据到S-GW的路由;
(2)广播消息的调度和传输;
(3)针对移动的测量配置及测量报告的配置;
可选的,也可以包括以下功能中的任意一项或其组合:
(4)业务建立消息的调度和传输;(这里业务建立消息的功能与LTE网络的寻呼消息的功能类似,即在有业务需要建立时,向UE发送通知)
(5)公共安全类消息的产生,调度和传输;
(6)EPS承载的建立,修改和释放的管理;
(7)非接入层信令的传输和安全;
(8)接入层安全的控制;
(9)PDN GW以及S-GW的选择;
(10)漫游控制;
(11)鉴权控制;
(12)广播业务的调度和传输;
(13)在AON和LTE切换时的MME的选择;
(14)在AON与2G或3G系统切换时的SGSN的选择。
图3为A-eNB和MME之间的协议栈架构一的示意图,图4为A-eNB和MME之间 的协议栈架构二的示意图,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基础上,UE,A-eNB和MME之间的 协议栈架构可以设计为图3所示,而在图2所示的网络架构基础上,UE,A-eNB之间的 协议栈架构可以设计为图4所示,如图4所示,原有的NAS层的功能可以在RRC层实 现,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延迟。
下列各个实施例中,将按照UE在AON网络中的工作过程给出整个流程。
以下各个实施例中,eNB也可以等价地使用小区替换后进行等价的实施。一般而言,eNB表示基站,基站下面可以控制一个或多个小区。例如,“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 一个或多个eNBs”的描述也可以用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一个或多个小区进行替换表 示。为描述方便,下面各个实施例中除特别说明外,使用了eNB描述的地方,在将eNB 替换为小区进行描述后,各个实施例均可以正常实施。
图5为本发明终端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终端可以包括:处理模块11、接收模块12和发送模块13,其中,处理模块11用于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 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所述永远连接模式为始终与所述第一基站保持连接,接收模块12 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专用信令,所述第一专用信令包括第二基站列表信 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包括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的信息,发送 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 据传输。
具体的,永远连接模式的解释说明可以参考上述的解释说明,可以理解的,终端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即指该第一基站拥有该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 及该第一基站明确知道该终端在其覆盖范围内,该第一基站具体可以为上述解释说明中 的A-eNB。该终端的接收模块12接收该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专用信令,该第一专用信令 包括第二基站列表信息,该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包括具有该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 站的信息,即该终端可以从该第一基站处获知具有该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基站,需要 说明的是,在一个第一基站覆盖范围内,可以有若干个覆盖范围较小的基站(eNB),该 覆盖范围较小的基站可以为该第二基站。该终端根据该第二基站列表信息通过第一基 站、或者第二基站、或者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使得第一基站一 直具有该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及保存与终端的下行同步,从而使得终端在稠密的网络中移动时,可以减少第一基站的切换,进而降低终端在该稠密的网络中移动时的频繁的 信令交互,降低整个网络中的寻呼负载,并且终端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信 息,该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包括具有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的信息,终端可以根 据该第二基站列表信息通过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 可以有效降低业务建立和传输的端到端时延。
进一步的,在图5所示的终端结构的基础上,所述处理模块11用于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具体包括:用于在预设时间内始终与所述第一基站保持连 接。
该预设的时间内,可以是至少大于一次业务传输完成的时间,例如大于一个通话的 时间。或者在预设的时间内始终与第一基站保持连接是指在完成所有的业务传输以后,并不进入传统的空闲模式(idle mode),而是仍然保持与第一基站的连接。或者也可以是指在没有实际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仍然与第一基站保持连接。或者仅有默认承载建立但是没有实际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与第一基站的连接。该预设时间可以是几分钟、几十分钟、几个小时等不同的时间长度,本发明实施例不以此作为限制。
进一步的,终端的发送模块13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包括: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仅进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或,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仅进行下行数 据传输;或,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仅进行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用于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之前,所述 处理模块11还可以用于:获取接入频率信息,判断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的连接模式是否属于永远连接模式。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11用于获取接入频率信息,判断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的连接 模式是否属于永远连接模式,具体可以为:处理模块11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系统消息,从所述系统消息中获取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的连接模式是否属于永远连接模式;或者,处理模块11用于从预设的配置信息中获取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的连接模式 是否属于永远连接模式。
所述处理模块11还用于:若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的连接模式属于永远连接模式, 则选择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的第一基站进行接入。
所述接收模块12还可以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用于与所述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具体可以为: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中携带有是否请求接受工作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的指示信息;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发送的连接配置信息, 所述连接配置信息包括是否配置所述终端工作在所述永远连接模式。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可以为:随机接入消息3,或者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用于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具体可以 为:判断当前是否具有业务需求,若当前没有业务需求,则与所述第一基站维持连接状态,并处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若当前有业务需求,则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建立相应承 载,利用所述承载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处理模块11用于若当前没有业务需求,则与所述第一基站维持连接状态,具体包括:所述处理模块11用于若当前没有业务需求,则维持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 送的调度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12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非连续接收周期;所述处理模块11 用于维持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具体可以包括:用于在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激活时间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
接收模块12接收到调度信息后,所述接收模块12还用于: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指示接 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包括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需要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专用信令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三 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指示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为指示仅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三指示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11用于若当前有业务需求,则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建立相应承载,利用 所述承载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可以为:若当前有业务需求,则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建立相应承载,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包括通知信息,所 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需要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利用所述承载进行数据传 输。
所述接收模块12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包括第 二指示信息或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指示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进行数据 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为指示仅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 息。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模块12还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指示信 息,则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相应的,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将选择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与上述终端的接收模块12根据接收第二指示信息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不同,其中 该第二指示信息可以携带在第二专用信令中也可以是单独的消息,终端还可以接收到第 二专用信令中的通知信息,终端便可以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用于进行数据传输,并将选择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或者确定仅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各第二基站具有所述终端的 上下文信息,则向所述各第二基站发送调度请求消息,利用所述调度请求消息获取所述各第二基站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或,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各第二基站具 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则向所述各第二基站进行随机接入,获取所述各第二基站分 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各第二基站进行随机接入,获取所述各第二基站分 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可以为:利用所述第一基站分配的唯一标识信息向所述各第二基站进行随机接入,获取所述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唯一标识信息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唯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对应,所述唯一标识信息为唯一前导码或唯一的前导码与随机接入资源的组合。
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各第二基站不具有所述终端 的上下文信息,则向所述各第二基站进行随机接入,并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向所述各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和与所述终端建立连接的所述第一基站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还用于:在停止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后,则继续工作在永远连接模式,并保存与所述第一基站建立连接的专用配 置信息。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还用于:停止维护上行同步定时器;或者,在上行同步定时器终止后停止维护上行同步定时器。
本实施例上述步骤为终端进行初始接入的方法过程,在终端进行初始接入后,终端 会获得初始的具有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的列表信息,之后,终端需要对终端当前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以及其它的第二基站的终端的上下文信息进行及时管理,以使得终端能够快速的使用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由此,本实施例终端的接收模块12还用 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 对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进行更新,获取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
可选的,所述接收模块1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之前,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列表更新请求消息。
其中,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是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各第 二基站的位置信息生成的。
可选的,所述处理模块11还用于:对网络中的各邻居基站进行测量,若存在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门限值的邻居基站,则判断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是否包括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
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中不包括所述邻居基站的信 息,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邻居基站测量报告,所述邻居基站测量报告包括所述邻居基 站的信息;或者,若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中不包括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列表更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请求消息中包括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或者,若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中不包括所述邻居基 站的信息,则向所述第一基站报告所述邻居基站未包括在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 中。
可选的,基站测量报告还包括所述邻居基站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指示, 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邻居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接收模块12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为所述第 一基站根据所述邻居基站测量报告生成的,根据所述响应消息获知所述邻居基站获取到 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在终端与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之前,还需要完成相关的配置,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终端的接收模块12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默认配置信息,所述默认的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与各第二基站在执行初始的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配置信息;所述发送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和所述默认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 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默认配置信息与业务类型、业务服务质量QoS或者承载类型相关联。
所述接收模块12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根据所 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对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进行更新,获取更新后的第二列表信 息。所述发送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和所述默认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可以为: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 表和所述默认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初始数据传 输;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重配置消息,根据所述重配置消息修改与其对应的默认配 置信息,并利用修改后的配置信息与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 输。
终端在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邻居第一基站和邻居第二基站的测量,以确定潜 在可以选择的第一基站或者第二基站,在实际网络中,将第二基站可以分为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其中,主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较大,次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较小,为了 提高终端的测量效率,降低终端的耗电水平,本实施例的终端的接收模块12还用于接收 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 的测量配置,其中,所述基站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包括主 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
其中,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仅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仅对第一基站和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对第一基站,主第二基站和次第 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
所述测量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确定仅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第一阈 值;或者,确定仅对第一基站和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第二阈值;或者,确定对第一基站,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的第三阈值。
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小于所述第一阈值,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 配置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包括: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仅对所述 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并获取测量结果;或者,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大于所述第一阈值且小于所述第二阈值,所述接收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包括: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和所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并获取测量结果;或者,若所述终 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大于所述第二阈值或者所述第三阈值,所述接收模块12用于根据所 述测量配置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包括: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对 所述第一基站,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并获取测量结果。
所述接收模块12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 根据所述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
所述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可以包括: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 上报的指示信息,对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和对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接收模块12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参数信息,根据所述测 量配置参数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管理,其中,所述基站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包括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其中,所述测量配 置参数信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所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 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和所述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进一步的,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小于第一阈值,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配置参数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管理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第一基站的频率层进行测量,获取第一测量结果;或者,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根 据所述测量配置参数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管理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基 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第一基站的频率层进行测量,获取第一测量结 果,同时,根据所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主第二基站的频率 层进行测量,获取第二测量结果;或者,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大于第二阈值,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测量配置参数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管理包 括:根据所述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次第二基站的频率层进行 测量,获取第三测量结果。
所述接收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第一基 站的频率层进行测量,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 述第一基站和/或对所述第一基站的邻居第一基站进行测量。
所述接收模块12用于根据所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主第 二基站的频率层进行测量,具体包括:根据所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 数对所述主第二基站和/或对所述主第二基站的邻居主第二基站进行测量。
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将获取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不向所 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三测量结果。
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将获取的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预设条件进行比较,若满足 所述预设的条件,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二测量结果。
进一步的,网络中有很多第一基站,在终端移动过程中,一方面终端需要对第一基站进行测量,另一方面,终端也可以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切换,以切换到更加合适的第一 基站,所以本实施例还包括终端在第一基站间的移动性管理,具体的,本实施例终端的 所述接收模块12还用于:接收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所述切换命令 消息包括目标第一基站控制下的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信息,其中所 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为当前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第一基站,所述目标第一基站 为所述终端从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的第一基站。
所述切换命令消息还可以包括指示所述终端不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随机接入的 指示信息;所述处理模块根据所述不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随机接入的指示信息,不 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随机接入。
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选择至少一个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 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目标第一基站控制下的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受所述目标第 一基站控制或者与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相连接。或
所述目标第一基站控制下的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受所述当前服 务的第一基站和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联合控制;或者与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所述 目标第一基站都具有连接关系。
所述接收模块12用于接收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之前,所述接收 模块12还用于:对网络中的各第一基站进行测量,获取各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一基站包括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邻居第一基站,所述邻居第一基站包括所述目标第一基站。
所述接收模块12还用于:根据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测量结果和所述邻居第一基 站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向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包括请求切换到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向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邻居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 以使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确定是否执行向目标第一基站的切换。
所述发送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选择至少一个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 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包括: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优先选择在当前服务的第一 基站控制下提供服务的具有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基站在 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控制下。
所述切换命令消息还包括:指示所述终端保持与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进行 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为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命令之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的第二基站;所述发送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切换,同时,保持通过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通过在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控制下的第二基站向当前服务 的第一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指示。
可选的,终端在第一基站间的移动性管理的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本实施的终端的 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对网络中的各第一基站进行测量,获取各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一基站包括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邻居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测量结果, 确定目标第一基站,所述目标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从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 的第一基站;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当前 服务的第一基站的信息和候选第二基站的信息,所述候选第二基站为在所述目标第一基 站的控制下或者与目标第一基站相连的能够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
所述接收模块12还用于:接收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 确认消息包括在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控制下或者与目标第一基站相连的具有所述终端的 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的列表;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选择 至少一个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发送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选择至少一个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 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之后,还用于:向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切换完 成指示消息;或,通过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向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指示消息。
可选的,终端在第一基站间的移动性管理的又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本实施的终端的 所述发送模块13还用于:对网络中的各第一基站进行测量,获取各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一基站包括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邻居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测量结果, 确定目标第一基站,所述目标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从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 的第一基站;向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请 求切换到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信息;接收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 息。
所述切换命令消息包括指示所述终端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切换的指示信息,和 指示所述终端保持与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当前 服务的第二基站为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命令消息之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的第二基 站;所述发送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切换,同时,保持通过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切换命令消息还包括承载重配置信息;所述发送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承载重配 置信息将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转到所述当前服务的 第二基站上。
为了保证终端与各基站进行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需要为本发明的网络架构提 供一种新的安全密钥生成机制,本实施中,在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具有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的列表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之前,还可以包 括,所述终端建立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安全机制,以及建立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安 全机制。
具体的,所述终端的发送模块13还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安全机制,以及 建立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安全机制。
所述发送模块13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安全机制,可以包括:接收所述第 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和安全算法信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包括具有上下 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信息,所述安全算法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二基站列表包括的各第二基 站对应的安全算法信息;在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中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和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各第二基站对应的加密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其中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安全索引一一对应。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和所述安全算法信 息,获取各第二基站对应的加密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的安全密钥,根据所述安全 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根密钥;利用所述根密钥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中间密钥;根据 所述中间密钥和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加 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
所述发送模块13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基于所述第一安全机制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和/或,基于所述第二安全机制通过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第一安全机制与所述第二安全机制相互关联;所述发送模块13用于根据所述至 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和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各第二基站对应的加密密钥 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可以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安全密钥和动态计数值,根据所述安全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根密钥;利用所述根密钥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中间密钥;根据所述中间密钥和所述 动态计数值获取关联中间密钥;根据所述关联中间密钥和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所述安 全算法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加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
本实施例的终端可以有效降低终端在稠密网络中移动时的频繁的信令交互,消除整 个网络的寻呼负载,降低业务建立和传输的端到端时延。
图6为本发明基站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基站作为第一基 站,可以包括:处理模块21和发送模块22,其中,处理模块21用于与终端建立连接并 处于永远连接模式,所述永远连接模式为始终与所述终端保持连接,发送模块22,用于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专用信令,所述第一专用信令包括第二基站列表信息,所述第二基 站列表信息包括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的信息;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 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该第一基站一直 具有该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及保存与终端的下行同步,从而使得终端在稠密的网络中移动时,可以减少第一基站的切换,进而降低终端在该稠密的网络中移动时的频繁的信 令交互,降低整个网络中的寻呼负载,并且该第一基站向终端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信 息,该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包括具有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的信息,终端可以根 据该第二基站列表信息通过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从而相对于现有技术 可以有效降低业务建立和传输的端到端时延。
进一步,在图6所示基站结构基础上,所述第一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在预设时间内始终与所述第一基站保持连接。
所述发送模块22用于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包括:仅向所述终端进行控制 信令的传输;或者,仅向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或者,仅向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
在所述发送模块用于与终端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之前,还用于:向所述终 端发送专用消息,所述专用消息携带有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工作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的指 示信息;或,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终端是否请求工作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的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确定是否配置所述终端工作在所述永远连接模式下;或,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后,向所 述终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工作 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的指示信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确定是否工 作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或,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终端发 送连接建立响应消息,所述连接建立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工作于所述永 远连接模式的指示信息。或,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终端发 送专用消息,所述专用消息中携带有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工作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的指示 信息。
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包括:随机接入消息3或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发送模块22用于与终端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具体可以包括:若未接 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则与所述终端维持连接状态,并处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或,若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包括请求建立相 应承载的信息,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为所述终端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
在未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时,所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向所述终端 配置非连续接收周期,以使所述终端在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激活时间接收所述第一发 送的调度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 述终端接收第二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包括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包括通知所述终端需要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的信息。
所述第二专用信令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三指示信 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指示所述终端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为指示所述终端仅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
若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时,所述发送模块还可以用于:若接收到所 述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第二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包括 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包括通知所述终端需要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的信息,利用 所述承载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 息或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指示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 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为指示仅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
进一步的,该第一基站还可以包括接收模块23,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信息,所述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信息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选择的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各第二基站的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判断所述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信息中各第二基站是否 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若存在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则向所述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为所述终端分配唯一前导码或唯一的前导码与随机接入信 道资源的组合,以使所述终端利用所述唯一前导码或唯一的前导码与随机接入信道资源 的组合获取第二基站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处理模块21还用于:当所述第一基站停止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后,所述第 一基站保存与所述终端建立连接的配置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生成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基 站列表更新消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包括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对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进行更新。
所述发送模块22用于生成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包括:根据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各第二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一项或多项生成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
进一步的,所述基站还包括接收模块23,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邻居基站测量报告,所述邻居基站测量报告包括邻居基站的信息,其中,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不包括 在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中;或者,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更新请求消息, 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请求消息中包括邻居基站的信息,其中,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不 包括在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中;或者,接收所述终端报告邻居基站未包括在所述第二 基站列表中。
所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若所述邻居基站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则向所述 邻居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包括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
所述第二基站测量报告还包括所述邻居基站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指示信 息;所发送模块22还用于向所述邻居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 送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邻居基站测量报告生成的,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响应消息获知所述邻居基站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分别向所述终端和各第二基站发送默认配置信息,所述默 认配置信息与业务类型、业务服务质量QoS或者承载类型相互关联,所述默认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和各第二基站进行初始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配置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以使所述终端根 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对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进行更新,并使用更新后的第二 基站列表信息和所述默认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端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初始 数据传输。
所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各 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基站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中至少一项,所述第二基站包括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
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仅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仅对第一基站和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对第一基站,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 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
所述测量配置信息还包括:仅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第一阈值;或者,仅对第一基站和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第二阈值;或者,对第一基 站,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的第三阈值。
所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
所述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可以包括: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 上报的指示信息,对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和对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测量配置参数信息,所述测量配置参数信 息包括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 数和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所述接收模块23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包括第一测 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 的测量配置参数进行测量获取的,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主第二基站对 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主第二基站进行测量获取的。
所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建立与所述终端的第一安全机制,并且协助第二基站建立 与所述终端的第二安全机制。
所述发送模块22用于协助第二基站建立与所述终端的第二安全机制,包括:根据至 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的安全密钥,根据所述安全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根密钥;利用所述根密钥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中间密钥;将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中间密钥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其中,所述安全索引与所述 第二基站一一对应。
所述基站还包括接收模块23,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 的安全算法信息。
所述第一安全机制与所述第二安全机制相互关联,所述发送模块22用于协助第二基 站建立与所述终端的第二安全机制,可以包括:根据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的安全密钥,根据所述安全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 根密钥;利用所述根密钥和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唯一计数值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 中间密钥;将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中间密钥发送给所述第二基站;其中,所述安全索引 与所述第二基站一一对应。
所述接收模块23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算法 信息和动态计算值。
可选的,图6所示的基站作为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时,所述发送模块22还可以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消息,所述切换命令消息包括目标第一基站控制的具有所 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从当前服 务的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的第一基站。
所述切换命令消息还可以包括指示所述终端不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随机接入的 指示信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不执行向所目标第一基站随机接入。
在所述发送模块22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消息之前,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 发送的各邻居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所述各邻居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为所述终端分别对 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的各邻居基站进行测量获取的;根据所述各邻居第一基站的测 量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第一基站。
所述发送模块在用于向所述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消息之前,还用于:接收所述终端发 送的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 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和当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 的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以使 所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为在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控制下且具 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或者与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相连接的且具有所述 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
所述发送模块22用于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以使所 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所述切换指示包括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信息,以使所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判断是否能够在所述目标第一基站控制下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发送模块22用于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以使所 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所述切换指示包括停止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以使所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停止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发送模块22用于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以使所 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所述切换指示包括继续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以使所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继续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切换命令消息还包括第二基站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基站指示信息为指示所述终 端保持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向目标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控制协商消息,所述第二基 站控制协商消息包括满足进行联合控制条件的第二基站的信息;接收所述目标第一基站 发送的第二基站协商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基站协商响应消息为根据所述第二基站控制协 商消息生成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含邻居第一基站确定的可以联合控制的第二基 站的信息或者对所述第二基站控制协商消息中包括的可以联合控制的第二基站信息的确 认。
所述发送模块22用于向目标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控制协商消息之前还用于:根据 网络中各第二基站的位置信息、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以及目标第一基站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满足进行联合控制条件的第二基站,所述满足进行联合控制条件的第二基站为同时属于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控制和所述目标第一基站控制的第二基站。
所述发送模块22还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协商响应消息,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 站在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切换请 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和所述满足进行联合控制条 件的第二基站的信息。
本实施例的第一基站可以有效降低终端在稠密网络中移动时的频繁的信令交互,消 除整个网络的寻呼负载,降了业务建立和传输的端到端时延。
下面采用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对图5所示的终端和图6所示的基站之间的交互过程进 行详细说明。下面几个实施例具体以终端为UE、基站为A-eNB做举例说明。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信令流程图,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主要涉及UE的初始接入交互过程,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201.UE初始开机,选择一个A-eNB执行接入。
具体的,UE可以首先进行小区搜索,并优先选择AON网络频率层的A-eNB进行接入。具体地,所选择的频率层是否为AON频率层可以预制在UE内部,或者也可以在AeNB发送的系统信息中进行指示所述频率层是否为AON频率层,AON频率层对应终端 的连接模式为永远连接模式(AON模式)。
S202.UE向A-eNB上报选择AON模式工作。
具体的,UE选择一个A-eNB之后,则执行向A-eNB的随机接入,以获得与AeNB 的上下行同步。接入成功后,在A-eNB建立UE的上下文信息并执行初始安全的激活。
在接入AeNB的相关消息中,例如在随机接入消息3中,或者在接入AeNB以后, UE可以指示是否请求接受工作于AON模式的指示信息。或者,在接入到AeNB的相关 消息中,AeNB也可以指示UE是否可以工作在AON模式的指示信息。所述AON模式就 是指UE将与AeNB永远保持连接状态。所述永远保持连接状态的意义见前述解释。具体 是否工作与AON模式可以遵循以下原则,如果UE当前的业务要求业务连续性比较强, 例如VoIP类型的业务,则可以按照传统模式工作(例如优选在主基站(Macro eNB,简称 MeNB)上按照传统模式工作,或者至少在所选择的eNB中存在MeNB),而如果UE的 业务对延迟不敏感或者UE的业务是突发类业务,则可以使UE工作在AON模式下,需 要说明的是,除上述原则之外也可以遵循其他原则,此处不以此作为限制。
S203.A-eNB配置UE使用AON模式进行工作。
其中,在UE接入A-eNB,并且A-eNB在完成对UE的配置之后,如果UE当前有主 动发起的业务,则请求A-eNB为其建立相应的承载,并进行数据传输。或者,如果UE 暂时没有业务需求,则UE可以仅仅与A-eNB保持连接状态,而不进行实际的业务数据的 传输。
当UE暂时没有数据业务需求时,UE仅仅需要执行对A-eNB的部分信息的接收,例如系统信息的接收、调度信息的接收等。而对于调度信息的接收,UE可以仅仅监听 A-eNB发送调度信息的部分搜索空间,以获取A-eNB的调度信息。
可选地,A-eNB也可以为UE配置较长的非连续接收周期(DiscontinuousReception, 简称DRX),UE通过维护长DRX周期,在长DRX周期的激活时间监听A-eNB的专用信令、紧急呼叫或者其他的消息。
S204.A-eNB确定需要向当前暂时没有业务的UE发起新的业务建立。
S205.A-eNB通过专用信令通知UE建立业务。
具体的,A-eNB首先向UE发送调度信息,在UE获取调度信息后,根据调度信息的 指示,接收A-eNB发送的专用信令,所述专用信令中通知UE需要建立新的承载,以进行 新的业务数据的接收和/或发送。不同于当前的LTE系统,A-eNB在通知UE建立新的业 务或新的承载时,并不使用广播性质的消息进行通知,例如不使用寻呼消息通知UE需要 建立新的业务或承载。
S206.UE根据需要建立的业务确定需要选择一个或者多个eNBs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的,UE在接收到A-eNB发送的建立新的业务的专用信令后,可以根据业务的特性,确定UE是否需要选择一个或多个eNBs,还是仅仅通过A-eNB执行数据传输。或 者,UE在接收到A-eNB发送的建立新的业务的专用信令或者其他包含专用信令的指示信 息后,可以根据专用信令的指示确定UE是否需要选择一个或多个eNBs,还是仅仅通过 A-eNB执行数据传输。
需要说明的是,在A-eNB向UE发送的上述专用信令中,A-eNB可以基于UE业务的 特性,确定UE是否需要选择一个或多个eNBs,还是仅仅通过A-eNB执行数据传输,并 在专用信令中指示UE是否需要选择一个或多个eNBs进行数据传输。或者,A-eNB也可 以用其他的单独的专用信令通知上述指示信息。此处不以此作为限制。
S207.UE向A-eNB上报选择的一个或多个eNBs。
具体的,当UE确定需要选择一个或多个eNBs进行数据传输时,UE将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eNBs的信息通知A-eNB,使得A-eNB基于UE上报的选择,通过选择的eNB下 发数据。
S208.A-eNB确定所述各eNB是否具有UE的上下文信息。
具体的,A-eNB接收到UE发送的所选择的eNBs的信息后,确定所述各eNB是否具 有UE的上下文信息。
UE的上下文信息包含UE在接入网的标识信息、UE的能力信息、以及配置信息等其他一系列的信息。
S209.A-eNB向eNBs发送UE的上下文信息。
具体的,如果A-eNB确定UE发送的所选择的eNBs的信息中的一个或多个eNBs没 有UE的上下文信息,则向eNBs发送UE的上下文信息。可选地,A-eNB也可以通知所 述UE选择的eNBs为UE提供数据传输的服务,即执行数据的调度和传输。
UE在选择一个或多个eNBs后,如果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eNBs中已经有eNBs具有UE的上下文信息,则UE可以向所述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eNBs发送调度请求消息,或 者执行向eNBs的随机接入过程,以指示所述eNBs为UE提供服务,即执行数据的调度 和传输。
具体地,如果数据量较小,例如对于burst类数据,UE可以直接在选择的eNB上发起随机接入过程,然后通过随机接入过程的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提供的上行传输资源进行数据传输。为了降低延迟,加快接入,可以引入唯一的随机接入资源的分配,即 A-eNB为选择AON模式工作的UE分配唯一的前导码用于资源请求,或者分配唯一的前 导码与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组合用于资源请求,当UE在任何需要接入eNB进行数据传输 时,通过所分配的唯一的随机接入资源进行资源的请求。然后,eNB根据唯一的随机接 入资源确定执行资源请求的UE,并为UE分配上行资源用于数据传输。
除A-eNB可以向eNBs提供UE上下文外,可替代地,如果确定所述一个或多个eNBs不具有UE的上下文信息,则UE可以对所述eNBs执行随机接入,然后在随机接入过程 的相关消息中,向所述eNBs发送UE自己的上下文信息(如图中虚线所示步骤),并指示 UE所连接的A-eNB的信息,以使得所述eNBs能够为UE提供数据传输的服务,并能够 从A-eNB处获取UE的数据,或者将UE的上行数据发送到A-eNB。在上述eNBs接收到 UE发送的UE上下文信息后,eNBs可以向A-eNB发送UE上下文获取完成消息。
UE在接入所选择的一个或多个eNBs后,则可以开始使用所述eNBs进行业务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对于下行数据的接收,UE从选择的eNB接收下行数据,并在UE侧对来自不同的eNBs的数据进行排序。然后,UE对下行数据接收情况的层2(L2)级的状态报告反馈到 A-eNB,以使得A-eNB能够对没有成功完成传输的数据根据L2状态报告进行重传。而对 于层1(L1)级的状态报告反馈到对应的接收的eNB。
对于上行数据,UE发送相关的上行数据包到选择的eNBs,任何接收到UE数据的eNBs将统一将UE的数据转发到A-eNB进行排序处理,并由A-eNB发送给核心网设备, 例如S-GW或者PDN-GW。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UE在停止业务数据的传输或者释放当前的业务后,如果之前 确定工作在AON模式,则UE继续保存与A-eNB之间的所有的配置信息。可选地,UE 可以停止维护上行定时或者在维护上行定时的TAT定时器超时后再停止维护上行同步, 或者UE也可以借助于不连续发送一定的上行信号(例如SRS信号),以维护上行定时同 步。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信令流程图,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主要涉及UE的上下文信息管理交互过程,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301.A-eNB向UE发送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
具体的,在UE与A-eNB以及当前的提供服务的eNB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随着 UE的移动,A-eNB需要更新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eNB信息。具体地,A-eNB可以是在 UE的辅助下完成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列表(eNB列表)的更新过程,也可以 A-eNB自己通过跟踪UE的移动,确定需要获取UE上下文信息的eNBs,并更新具有UE 上下文信息的eNB列表。例如,A-eNB可以基于UE的位置信息确定是否更新具有UE上 下文信息的eNB列表。
A-eNB在需要更新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eNB列表时,向UE发送专用信令,以通知 UE更新的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eNB列表。
S302.UE继续执行对列表内的eNBs的测量以及对其他的eNBs的测量。
具体的,UE在获取更新的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eNB列表后,继续执行对列表内的eNBs的测量以及对其他的eNB的测量。
S303.UE向A-eNB发送报告消息。
具体的,当UE发现所测量的一个或多个eNBs的信号质量高于一定的门限,例如高于满足通信要求的条件时,如果所述eNBs不在列表内,则UE可以向A-eNB上报所述 eNBs的信息,以通知A-eNB所述eNBs具有潜在的提供服务的可能,但是所述eNBs不 具有UE的上下文信息。具体地,UE可以明确指示所述eNBs不具有UE上下文,或者也 可以仅仅指示所述eNBs能够为UE提供服务,而是由A-eNB自己确定是否哪些eNBs不 具有UE的上下文。
S304.A-eNB向eNB发送UE的上下文信息。
具体的,A-eNB在接收到UE发送的报告消息后,获知具有潜在能够为UE提供服务但是不具有UE的上下文信息的eNB的信息,然后向所述eNB发送UE的上下文信息。 在A-eNB向上述eNBs发送UE的上下文信息后,AeNB可以向UE发送具有UE上下文 信息的eNB的列表更新信息。作为一种可选的方式,也可以针对UE发送的上报没有UE 上下文信息的eNBs的指示消息,向UE发送相应的UE报告响应/确认信息(如图中虚线 所示),以指示UE所述eNBs已经成功获取UE的上下文信息。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主要涉及UE的配置信息管理交互过 程,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具体为,UE在选择了一个或多个eNBs后,可以通过首先进行 随机接入,然后待eNB为其进行L1、L2和L3的各层参数配置以及相关的承载和小区的 配置信息后,再通过相应的配置与eNBs进行实际的数据传输。但是,在有些情况下, UE也不需要通过随机接入接入eNBs进行同步,例如,当eNB的覆盖范围很小时,则UE 可以直接使用上行定时提前量0进行上行数据传输,而此时,可以使用本实施例的方法 进行相关的配置,以支持UE快速的数据传输过程,如图9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 括:
S401.A-eNB向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eNBs发送默认的配置信息,同时,向UE发送 默认的配置信息。
具体的,A-eNB可以通过专用信令向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eNBs发送默认的配置信息,所述默认的配置信息是指UE与eNB在执行初始的数据传输时,可以使用的配置信 息,所述默认配置信息包含L1、L2、L3等其他的配置参数。对于不同的业务,不同的 QoS等级或者不同的承载,A-eNB可以提供不同的默认配置信息。即所述提供的默认的 配置信息可以与QoS进行关联。
其中,A-eNB可以在提供UE的上下文信息时,将默认的配置信息一起提供给 eNBs。或者也可以使用单独信令将默认的配置信息提供给eNBs。
此外,A-eNB可以在UE初始接入A-eNB后,向UE提供与其他的eNBs进行通信时 可以使用的默认的配置信息。
S402.UE在初始选择并接入一个eNB后,则使用默认的配置信息与选择的eNB进行数据传输。
S403.eNB向UE发送重配置消息,对默认的配置信息进行更新。
具体的,在UE与选择的eNBs使用默认的配置信息进行数据传输后,eNBs可以进一步为UE修改具体的配置参数,向UE发送重配置消息,以修改对应的配置信息。UE接 收到重配置消息后,完成重配置并使用新的配置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主要涉及UE的测量配置信息管理交互过程,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具体为,在UE的移动过程中,UE需要不断进行邻居 A-eNB以及邻居eNBs的测量,以确定移动过程中潜在可以选择的eNBs或者A-eNB。在 实际的网络中,eNB还可以分为主第二基站(macro eNB,简称MeNB)和次第二基站 (small eNB,简称SeNB),所述MeNB覆盖范围较大,SeNB覆盖范围较小。为了提高 UE的测量效率,降低UE的耗电水平,可以将AON网络下的测量分为三层分别进行测 量。具体地,分别为对A-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对M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 和对S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本实施例是由A-eNB根据一定的条件确定是否执行 对上述频率层的测量以及测量上报,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501.A-eNB向UE发送测量配置信息。
其中,该测量配置信息具体包括,仅对A-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仅对A-eNB和M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对A-eNB、MeNB和SeNB对应的频率 层均进行测量。
可选的,测量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确定仅对A-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第一阈值;或者,确定仅对A-eNB和M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第二阈值;或者,确定 对A-eNB,MeNB和SeNB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的第三阈值。
S502.UE根据测量配置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
具体的,若测量配置信息包括,仅对A-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仅对 A-eNB和M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对A-eNB、MeNB和SeNB对应的频率 层均进行测量,则UE可以根据该测量配置信息确定是仅对A-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 量,还是仅对A-eNB和M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还是对A-eNB、MeNB和SeNB 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
若测量配置信息包括确定仅对A-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第一阈值;或者,确定仅对A-eNB和M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第二阈值;或者,确定对A-eNB, MeNB和SeNB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的第三阈值,相应的,A-eNB根据终端的当前业 务的QoS要求与该测量配置信息中的阈值的大小关系,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 量,具体的,若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小于第一阈值,则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仅对 A-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并获取测量结果;若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大于第一阈 值且小于第二阈值,则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对A-eNB对应的频率层和MeNB对应的频 率层进行测量,并获取测量结果;若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大于第三阈值,则根据所述 测量配置信息对A-eNB,MeNB和S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并获取测量结果。
S503.A-eNB向UE发送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
具体的,A-eNB向UE发送的测量上报的配置参数,可以包括是否进行测量上报,或者测量上报的门限值或者其他的触发条件等其他参数中的一项或多项。例如,该测量上 报的配置参数包括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
该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具体可以包括,对A-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对M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和对SeNB对应的频 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S504.UE根据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向A-eNB发送测量结果。
具体的,若该指示消息为对A-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则向A-eNB发送对A-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测量结果,若该指示消息为对MeNB对应 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则向A-eNB发送对M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 测量结果,若该指示消息为对S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则向A-eNB 发送对S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测量结果,若该指示消息为对A-eNB对应的频率 层进行测量上报和对M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则向A-eNB发送对 A-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测量结果和对M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测量结 果,若该指示消息为对A-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对M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 测量上报和对S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则向A-eNB发送对A-eNB 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测量结果、对M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测量结果以及对 SeNB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测量结果。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为UE的测量配置信息管理交互过程的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本实施例与图10所示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本实施例是由UE 自主根据一定的条件确定是否执行对上述频率层的测量以及测量上报,如图11所示,本 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601.A-eNB向UE发送测量配置信息。
具体的,UE接入A-eNB之后,A-eNB可以为UE配置各层的测量参数,即分别为UE配置A-eNB频率层,MeNB频率层和SeNB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具体的测量配置 参数可以包括目标的测量频率,测量周期,测量量,例如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简称RSRP),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Quality,简称RSRQ),接收信号强度指示(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简称RSSI)等。
S602.UE根据业务确定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
具体的,UE在没有激活的业务或业务的QoS要求低于一定范围时,仅选择对A-eNB频率层进行测量;UE的业务量超过一定范围或业务的QoS要求高于一定范围时,对 A-eNB频率层和MeNB频率层均进行测量;UE业务量超过一定门限或业务的QoS要求高 于一定门限或者要求的数据速率高于一定门限时,启动对SeNB频率层测量。
S603.UE向AeNB发送测量结果。
具体的,UE基于下列原则确定是否执行相应的测量结果的上报:AeNB频率层测量结果必须上报;MeNB频率层测量结果条件上报,即满足预设的条件时才上报;SeNB的 频率层测量结果不上报,即UE并不上报SeNB的测量结果,而是根据测量结果自主决定 可以选择进行数据传输的SeNB。
需要说明的是,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中,A-eNB频率层,MeNB频率层和SeNB频率 层的测量配置也可以不同时出现,即A-eNB可以仅仅为UE配置其中一项或多项配置。对 于没有配置的频率层,UE可以不执行测量。例如,如果MeNB频率层未配置测量参数, 则UE可以不执行该MeNB频率层的测量。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六的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具体为,在UE移动的过程中,一方面UE需要对A-eNB进行测量,另一方面UE也可以及时根据测量结果进行 切换,以选择更加合适的目标A-eNB。本实施例中,以网络控制的切换为原则,具体的 过程如下:
S701.UE向当前的服务A-eNB发送测量报告,或者UE向当前的服务A-eNB发送请 求切换到目标A-eNB的请求消息。
其中,当前的服务A-eNB(Serving AeNB,简称S-AeNB),UE向S-AeNB发送的测 量报告包括邻居A-eNB的测量结果,包含目标A-eNB(Target AeNB,简称T-AeNB)。
可选地,UE还可以在测量报告或者请求消息中包含所测量的T-AeNB下信号质量较好的一个或多个eNBs的信息。
S702.S-AeNB向T-A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具体的,S-AeNB接收到UE发送的测量报告或者切换请求后,确定UE可以切换到 T-AeNB,则S-AeNB向T-A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含UE的上下文 信息以及当前具有UE的上下文信息的eNBs的信息。可选地,S-AeNB可以在切换请求 消息中包含目标T-AeNB下信号质量较好的一个或多个eNBs的信息。
S703.T-AeNB向S-AeNB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
具体的,T-AeNB执行准入控制,确定是否允许UE执行切换。如果允许UE执行切 换,则向S-AeNB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包含为UE配置L1, L2及L3的配置参数等信息。另外,T-AeNB还可以在所述切换请求响应消息中包含的一 个或多个eNB具有UE的上下文信息,并且在切换请求响应消息中包含T-AeNB下具有UE的上下文信息的eNBs的信息。或者T-AeNB也可以使用其他独立的专用消息发送所述 T-AeNB下具有UE的上下文信息的eNBs的信息。
S704.S-AeNB向UE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具体的,S-AeNB接收到T-AeNB反馈的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后,向UE发送切换命令 消息,所述切换命令消息指示UE执行向T-AeNB的切换。在所述切换命令消息中,可以 包含T-AeNB下具有UE的上下文信息的eNBs的信息。
S705.S-AeNB向当前为UE服务的eNBs提供切换指示消息。
此外,在接收到T-AeNB反馈的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后,S-AeNB也可以向当前为UE 服务的eNBs提供切换指示消息,所述切换指示消息可以包含T-AeNB的信息,或者指示 所述eNBs是否停止向UE提供服务的指示信息,或者指示所述eNBs是否在T-AeNB的控 制下为UE提供服务。eNBs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是否继续为UE调度资源进行数据的传输, 或者eNBs根据包含的T-AeNB的信息确定是否eNBs需要在T-AeNB的控制下为UE提供 服务,或者eNBs根据指示所述eNBs是否在T-AeNB的控制下为UE提供服务的指示信息 确定是否需要在T-AeNB的控制下为UE提供服务,如果是,则继续为UE调度资源进行 数据传输,否则停止为UE调度资源。
S706.UE选择T-AeNB下的一个或多个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eNBs进行数据传输。
UE在接收到切换命令消息后,选择T-AeNB下的一个或多个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eNBs进行数据传输,所述一个或多个eNBs可以为之前已经在S-AeNB下为UE提供服务 的eNBs,并且UE可以优先选择已经在S-AeNB控制下为UE提供服务的eNBs。同时, UE也需要在T-AeNB上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并接入到T-AeNB。
S707.UE向T-AeNB发送切换完成指示消息。
具体的,在成功执行向T-AeNB的随机接入后,UE向T-AeNB发送切换完成指示消息,以指示所述UE已经成功完成了切换。
S708.T-AeNB向S-AeNB发送切换完成指示消息。
T-AeNB接收到UE发送的切换完成指示消息后,向S-AeNB发送切换完成指示消 息,以通知S-AeNB所述UE已经成功完成切换。
可替代地(如图中虚线所示),UE在成功执行向T-AeNB随机接入后,也可以通过 当前的服务S-AeNBs中的与S-AeNB相连的eNB反馈切换完成指示消息,然后由所述 eNB向S-AeNB发送切换完成指示消息以通知所述S-AeNB所述UE已经成功完成切换。
S709.S-AeNB对UE的上下文信息及具有UE的上下文信息的eNBs的信息的释放。
具体的,在接收到切换完成指示后,则S-AeNB就可以释放UE的上下文信息或者首先启动一个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后,再释放UE的上下文。这里引入一个定时器延迟释 放UE上下文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一定的时候UE需要返回到S-AeNB或者重建立到 S-AeNB。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与图12所示实施例的应 用场景相同,在本实施例中,以UE自主控制的切换为原则,并且在切换过程中,UE有 激活的业务正在进行,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S801.UE自主决定执行切换。
具体的,UE进行邻居A-eNB的测量,并基于测量结果选择可以切换的T-AeNB。在 选择合适的T-AeNB后,UE自主决定执行切换,并执行向T-AeNB的随机接入。
S802.UE向T-A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UE向T-AeNB上报切换请求,以请求接入到T-AeNB,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包含UE 当前的S-AeNB的信息和/或在T-AeNB下潜在可以为UE提供服务的eNBs的信息,即候 选的eNBs的信息。
S803.T-AeNB向S-AeNB发送切换指示消息。
T-AeNB在接收到UE的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S-AeNB发送切换指示消息,指示 所述UE将切换到所述T-AeNB,或者(如虚线所示)UE在成功接入T-AeNB后,向 S-AeNB发送切换指示消息,指示UE将切换到T-AeNB。
S804.T-AeNB将UE的上下文信息发送给eNBs,并向UE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具体的,T-AeNB接收到UE发送的切换请求消息后,确定需要提供UE的上下文信 息的eNBs,并将UE的上下文信息传递到这些eNBs,并向UE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以通知UE能够进行切换。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包含T-AeNB
S805.S-AeNB向当前为UE服务的eNBs提供切换指示消息。
S-AeNB接收到切换指示信息后,向当前为UE服务的eNBs提供切换指示消息,所 述切换指示消息可以包含T-AeNB的信息,或者指示所述eNBs是否停止向UE提供服务 的指示信息,或者指示所述eNBs是否在T-AeNB的控制下为UE提供服务。
S806.eNBs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是否继续向UE发送数据。
具体的,eNBs根据指示信息确定是否继续为UE调度资源进行数据的传输,或者eNBs根据包含的T-AeNB的信息确定是否eNBs需要在T-AeNB的控制下为UE提供服务, 或者eNBs根据指示所述eNBs是否在T-AeNB的控制下为UE提供服务的指示信息确定是 否需要在T-AeNB的控制下为UE提供服务,如果是,则继续为UE调度资源进行数据传 输,否则停止为UE调度资源。
S807.UE向S-AeNB发送切换完成指示消息。
UE向S-AeNB发送切换完成指示消息或者T-AeNB在接收到调度的UE的上行数据后,或者在接收到UE发送的切换完成指示后,向S-AeNB发送切换完成指示消息。
S808.UE选择一个选择T-AeNB下的一个或多个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eNBs进行数据传输。
UE接收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选择一个选择T-AeNB下的一个或多个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eNBs进行数据传输,所述一个或多个eNBs可以为之前已经在S-AeNB下为 UE提供服务的eNBs,并且UE可以优先选择已经在S-AeNB控制下为UE提供服务的 eNBs。
S809.S-AeNB释放UE的上下文信息及具有UE的上下文信息的eNBs的信息。
在接收到切换完成指示后,则S-AeNB就可以释放UE的上下文信息或者首先启动一个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后,再释放UE的上下文。这里引入一个定时器延迟释放UE上 下文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一定的时候UE需要返回到S-AeNB或者重建立到S-AeNB。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八的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与图12所示实施例的应 用场景相同,在本实施例中,S-AeNB和邻居A-eNB会协商确定联合控制的eNBs,本实 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S901.S-AeNB向T-AeNB发送eNB控制协商消息。
S-AeNB与邻居的AeNB(T-AeNB是S-AeNB的一个邻居AeNB)进行协商确定可以 共同控制的eNBs。具体地,S-AeNB向邻居A-eNB发送eNB控制协商消息,指示潜在的 可以联合控制的eNBs的信息。S-AeNB可以根据eNBs的位置信息和邻居AeNB的位置信 息以及eNBs和S-AeNB以及邻居AeNB的连接关系选择确定潜在的可以联合控制的 eNBs。
S902.T-AeNB向S-AeNB发送eNBs控制协商响应消息。
具体的,邻居A-eNB接收到eNB控制协商消息后,确认可以进行联合控制的eNBs,并向S-AeNB发送eNBs控制协商响应消息,该响应消息包含邻居A-eNB确定的可以联合 控制的eNBs的信息或者对所述eNB控制协商消息中包含的可以联合控制的eNB信息的 确认。
除上述步骤1和2中确定联合控制的eNBs的方法外,也可以通过OAM配置的方法 确定(图14中未画出),即S-AeNB和邻居A-eNB都从OAM接收可以由S-AeNB和邻 居A-eNB进行联合控制的eNB的信息。具体地,可以根据eNBs的位置信息和各个A-eNB 的位置信息以及eNBs与A-eNB之间的连接关系选择确定潜在的可以联合控制的eNBs。
S903.UE向S-AeNB发送测量报告,或者UE向S-AeNB发送请求切换到T-AeNB的 请求消息。
具体的,UE向S-AeNB发送的测量报告包括邻居A-eNB的测量结果,或者UE向服 务AeNB发送请求切换到T-AeNB的请求消息。可选地,UE还可以在测量报告或者请求 消息中包含所测量的T-AeNB下信号质量较好的一个或多个eNBs的信息。
S904.S-AeNB向T-A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S-AeNB接收到UE的测量报告或者切换请求后,确定UE可以切换到T-AeNB,并且 选择在切换过程中可以继续为UE提供服务的由S-AeNB和T-AeNB联合控制的eNBs,然 后S-AeNB向T-A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含UE的上下文信息以及 选择的可以在切换过程中为UE提供服务的eNBs的信息。
S905.T-AeNB向S-AeNB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
T-AeNB执行准入控制,确定是否允许UE执行切换。如果允许UE执行切换,则向 S-AeNB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包含为UE配置L1,L2及L3的 配置参数等信息。另外,除了切换过程中可以继续为UE提供服务的eNBs,T-AeNB还可 以在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包含选择的其他的具有UE上下文的eNBs的信息。
S906.S-AeNB决定切换,并将其承载的业务转到eNBs上传输。
S907.S-AeNB向UE发送切换命令消息,并向不再需要向UE提供服务的eNBs发送 切换指示消息。
S-AeNB接收到T-AeNB反馈的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后,向UE发送切换命令消息,所 述切换命令消息指示UE执行向T-AeNB的切换,并且在切换命令消息中指示UE保持与 一个或多个当前的eNBs在切换过程中保持数据传输。或者,S-AeNB也可以使用其他专 用消息,例如重配置消息,指示UE在切换过程中保持与一个或多个当前的eNBs的数据 传输。此外,所述S-AeNB也可以将当前在S-AeNB承载的业务重配置到这些SeNBs上进 行传输。
除了在接收到T-AeNB反馈的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后执行上行操作外,S-AeNB也可以在决定切换到接收到T-AeNB反馈的切换请求响应消息之间的任何时刻,向UE发送承载 重配置消息,以将当前在S-AeNB承载的业务重配置到这些SeNBs上进行传输。
此外,在在所述切换命令消息中,可以包含T-AeNB下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eNBs 的信息。
此外,在接收到T-AeNB反馈的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后,S-AeNB也可以确定不再需要向UE提供服务的eNBs,并向所述eNBs发送切换指示消息,所述切换指示消息指示所述 eNBs停止向UE提供服务,
S908.UE在T-AeNB上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并接入到T-AeNB。
UE在接收到切换命令消息后,根据切换命令的指示继续保持在其他指示的保持数据 传输的一个或多个eNBs上继续执行数据传输。如果切换命令中指示了将S-AeNB上承载的数据转到所述eNBs上,则UE将所述原来通过S-AeNB传输的业务数据通过上述eNBs 进行传输。除上述切换命令中指示的保持数据传输的一个或多个eNBs外,UE还可以继 续选择T-AeNB下的一个或多个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eNBs进行数据传输。
或者,如果UE在切换命令之前接收到S-AeNB发送的承载重配置消息,则将当前在S-AeNB上执行传输的业务数据重配置到所述承载重配置消息中指定的SeNBs上进行传 输。
UE在T-AeNB上发起随机接入过程,并接入到T-AeNB。
S909.UE向T-AeNB发送切换完成指示消息。
S910.T-AeNB向S-AeNB发送切换完成指示消息。
S911.S-AeNB对UE的上下文信息及具有UE的上下文信息的eNBs的信息的释放。
其中,S909-S911的具体实施过程与图11所示实施例中S707-S709的具体实施例过程 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九的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的应用场景与图12所示实施例的应 用场景相同,在本实施例中,假设UE在切换过程中,并没有激活业务,本实施例的方法具体包括:
S1001.UE向S-AeNB发送测量报告,或者向S-AeNB发送请求切换到T-AeNB的请求消息。
具体的,UE向S-AeNB发送的测量报告包含邻居AeNB的测量结果,或者UE向 S-AeNB发送请求切换到T-AeNB的请求消息。可选地,UE还可以在测量报告或者请求消 息中包含所测量的目标T-AeNB下信号质量较好的一个或多个eNBs的信息。
S1002.S-AeNB向T-A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S-AeNB接收到UE的测量报告或者切换请求后,确定UE可以切换到T-AeNB,则 S-AeNB向T-AeNB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UE当前没有激活的业务 的指示信息。此外,还可以包含UE的上下文信息以及当前具有UE的上下文信息的eNBs 的信息。
S1003.T-AeNB向S-AeNB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
T-AeNB执行准入控制,确定是否允许UE执行切换。如果允许UE执行切换,则向 S-AeNB发送切换请求响应消息,所述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包含为UE配置与A-eNB相关的 配置参数。T-AeNB还可以向所述切换请求消息中包含的一个或多个eNB提供UE的上下 文信息,并且在切换请求响应消息中包含T-AeNB下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eNBs的信息 以及与所述eNBs相关的默认配置参数信息。
S1004.S-AeNB向UE发送切换命令消息。
S-AeNB接收到T-AeNB反馈的切换请求响应消息后,向UE发送切换命令消息,所 述切换命令指示UE执行向T-AeNB的切换。在所述切换命令消息中,可以包含T-AeNB 下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eNBs的信息。此外,可选地,所述切换命令消息中还可以包含 是否要求UE在T-AeNB上执行随机接入的指示信息。
UE在接收到切换命令消息后,在T-AeNB上发起随机接入过程,接入到T-AeNB。或者如果所述切换命令中指示UE不执行随机接入,则UE成功执行切换命令要求的配置 后,不执行向T-AeNB的切换。或者,UE在接收到切换命令后,确定当前没有激活的业 务,则不执行向T-AeNB的随机接入。
S1005.UE向S-AeNB发送切换完成指示消息。
在成功执行向T-AeNB的随机接入后(如果确定需要)或者在成功完成切换命令要求 的配置后(如果不需要执行向T-eNB的随机接入),则UE向S-AeNB发送切换完成指示 消息,以指示所述UE已经成功完成了切换。
S1006.S-AeNB向T-AeNB发送切换完成指示消息。
S1007.S-AeNB对UE的上下文信息及具有UE的上下文信息的eNBs的信息的释放。
在接收到切换完成指示后,则S-AeNB就可以释放UE的上下文信息或者首先启动一个定时器,在定时器超时后,再释放UE的上下文。这里引入一个定时器延迟释放UE上 下文的目的是为了防止在一定的时候UE需要返回到S-AeNB或者重建立到S-AeNB。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十的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主要解决UE在与A-eNB以及eNBs通信的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的问题,本实施例中,eNB和A-eNB各自有独立的安全机 制,A-eNB针对不同的eNBs,产生分别不同的KASME,为此,UE和网络侧AuC中心 都需要存储多个不同的Ki,每个Ki依次对应与UE选择的不同eNB进行使用,如图16 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1101.UE执行向A-eNB的随机接入,与A-eNB建立RRC连接。
具体的,UE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接入到A-eNB并建立与A-eNB的连接。
S1102.A-eNB向UE发送安全模式激活命令消息。
该安全模式激活命令消息用于指示UE激活安全。
S1103.UE生成与A-eNB相关联的中间密钥A-KeNB,并基于A-KeNB和A-eNB的安 全算法产生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密钥Kenc_A和Kint_A
UE接收到A-eNB发送的安全模式激活命令后,根据与A-eNB关联的K_A,IK_A和 CK_A计算得到对应于A-eNB的KASME_A,然后进一步基于KASME_A计算得到与A-eNB相 关联的中间密钥A-KeNB,并进一步基于A-KeNB和A-eNB的安全算法产生加密和完整 性保护密钥Kenc_A和Kint_A
S1104.A-eNB向eNBs发送UE的上下文信息,以及各个eNBs与UE关联的安全索引 和产生的KeNB_i。
具体的,A-eNB在向eNBs提供UE的上下文信息时,根据与第i个具有UE的上下 文信息的eNB相关联的Ki以及IK,CK计算得到对应于第i个eNB的根密钥KASME_i,然 后基于KASME_i进一步计算针对第i个eNB的KeNB_i,并向所述第i个eNB提供KeNB_i。 其中,IK,CK可以是公共的,也可以是针对每个eNB对应一套IK,CK。
S1105.eNBs安全算法信息指示。
响应于A-eNB发送的安全密钥信息,eNBs向A-eNB反馈自己的安全算法。或者也 可以是eNB在与A-eNB初始建立连接关系时,或者eNB初始开机时,就向A-eNB上报 自己的安全算法。
S1106.AeNB向UE发送具有的UE上下文信息的eNB列表,包括eNBs的安全算法 信息。
AeNB向UE发送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eNB列表,还可以包含所述eNB的安全算法 信息。除上述AeNB通过专用信令通知UE所述eNBs的安全算法信息外,UE也可以先接 入选择的eNB后,接收eNB直接发送的专用消息(图中未画出),所述专用消息包含eNB 的安全算法标识。
或者UE也可以(如图中虚线所示)通过读取eNBs的系统信息获取该eNB的安全算法标识信息,为此,eNB需要在系统信息中广播其使用的安全算法标识。或者,也可以 是AeNB通过广播的方式将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eNBs的安全算法标识通知UE。
S1107.UE确定选择一个或多个eNBs进行数据传输,并生成与eNBs向关联的中间密钥KeNB_i,并基于KeNB_i和eNB的安全算法计算得到在该eNB使用的加密和/或完整 性保护密钥Kenc_i和/或Kint_i
UE在选择一个或多个eNBs进行数据传输前,首先根据选择的eNB的安全索引确定对应的安全密钥Ki以及IK,CK,然后计算得到对应于第i个eNBs的根密钥KASME_i,并 进一步根据KASME_i计算针对第i个eNB的KeNB_i,最后根据计算得到的KeNB_i和eNB 的安全算法计算得到在该eNB使用的加密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Kenc_i和/或Kint_i
S1108.UE接入选择的eNB,并使用对应的密钥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的,在计算得到针对第i个eNB的加密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Kenc_i和/或Kint_i后, UE使用这些密钥与eNB进行安全的数据传输。
图17为本发明实施例十一的信令流程图,本实施例主要解决UE在与A-eNB以及eNBs通信的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的问题,与图16所示实施不同,本实施例中,eNB和 A-eNB具有相互关联的安全机制,具体的UE在选择某个eNB后,首先通过一个与该eNB 相关联的唯一的COUNT值(例如可以是eNB的唯一的ID,或者eNB的频率和/或PCI 等)与UE和AeNB间的A-KeNB产生与KeNB相关联的中间密钥KeNB,然后进一步基 于一个可变的与eNB相关联的COUNT值,记为C_V,进一步生成UE与选择的eNB的 中间密钥KeNB*.然后基于KeNB*进一步产生对应于该eNB的加密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 Kenc和/或Kint,如图17所示,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S1201.UE执行向A-eNB的随机接入,与A-eNB建立RRC连接。
UE通过随机接入过程接入到AeNB并建立与AeNB的连接。
S1202.A-eNB向UE发送安全模式激活命令消息。
该安全模式激活命令消息用于指示UE激活安全。
S1203.UE生成与A-eNB相关联的中间密钥A-KeNB,并基于A-KeNB和A-eNB的安 全算法产生加密和完整性保护密钥Kenc_A和Kint_A
UE接收到AeNB发送的安全模式激活命令后,根据与A-eNB关联的K_A,IK_A和 CK_A计算得到对应于AeNB的KASME_A,然后进一步基于KASME_A计算得到与A-eNB相 关联的中间密钥A-KeNB,并进一步基于A-KeNB和A-eNB的安全算法产生加密和完整 性保护密钥Kenc_A和Kint_A
S1204.A-eNB向eNBs发送UE的上下文信息,以及A-eNB基于UE与A-eNB之间的 密钥A-KeNB生成针对各个eNBs的KeNBs。
A-eNB在向eNBs提供UE的上下文信息时,根据与该eNB相关联的唯一的COUNT 值产生中间密钥KeNB,并向所述第eNB提供KeNB。
S1205.eNBs安全算法信息指示,包含COUNT值和C_V值。
接收到AeNB发送的KeNB后,eNBs向AeNB反馈自己的安全算法以及当前应该使 用的动态COUNT值,C_V。该C_V的初始值可以是一个整数,并在每次密钥需要更新 时,将C_V的值加一。
S1206.A-eNB向UE发送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eNB列表,包含所述eNB的安全算 法信息以及在对应的eNB上应该使用的C_V值。
A-eNB向UE发送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eNB列表,还可以包含所述eNB的安全算 法信息以及在对应的eNB上应该使用的C_V值。或者,UE也可以先接入选择的eNB 后,接收eNB直接发送的专用消息(图中未画出),所述专用消息包含eNB的安全算法 标识和/或C-V值。
或者UE也可以(如图中虚线所示)通过读取eNBs的系统信息获取该eNB的安全算法标识信息和/或C-V值,为此,eNB需要在系统信息中广播其使用的安全算法标识和/或 C-V值。或者,也可以是AeNB通过广播的方式将具有UE上下文信息的eNBs的安全算 法标识和/或C-V值通知UE。
S1207.UE确定选择一个或多个eNBs进行数据传输,并生成与eNBs向关联的中间密钥KeNB_i,并基于KeNB_i和eNB的安全算法计算得到在该eNB使用的加密和/或完整 性保护密钥Kenc_i和/或Kint_i
UE在选择一个或多个eNBs进行数据传输前,首先根据选择的eNB对应的唯一的COUNT值以及AeNB的A-KeNB产生对应该eNB的中间密钥KeNB,然后再根据获取的 对应该eNB的C_V值以及计算得到的KeNB进一步生成KeNB*,然后基于KeNB*与eNB 的安全算法产生在该eNB使用的加密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Kenc和/或Kint
S1208.UE接入选择的eNB,并使用对应的密钥进行数据传输。
具体的,在计算得到针对eNB的加密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Kenc和/或Kint后,UE使用这些密钥与eNB进行安全的数据传输。
图18为本发明无线通信方法实施例一的流程图,如图18所示,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 为终端,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801、终端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所述永远连接模式为始 终与所述第一基站保持连接。
具体的永远连接模式的解释说明可以参考上述的解释说明,可以理解的,终端与第 一基站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即指第一基站拥有该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及该第一基站明确知道该终端在其覆盖范围内,第一基站可以为A-eNB。
步骤1802、终端接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专用信令,所述第一专用信令包括第二基 站列表信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包括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的信 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个第一基站覆盖范围内,可以有若干个覆盖范围较小的基站(eNB),该覆盖范围较小的基站可以为第二基站。
步骤1803、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通过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进行数据 传输。
终端根据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可以获取到具有终端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的信息,通 过第一基站、或者第二基站、或者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具体可以为:所述终端在预设时间内始终与所述第一基站保持连接。
其中,该预设的时间内,可以是至少大于一次业务传输完成的时间,例如大于一个通话的时间。或者在预设的时间内始终与第一基站保持连接是指在完成所有的业务传输以后,并不进入传统的空闲模式(idle mode),而是仍然保持与第一基站的连接。或者 也可以是指在没有实际进行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仍然与第一基站保持连接。或者仅有默认 承载建立但是没有实际数据传输的情况下,仍然保持与第一基站的连接。该预设时间可 以是几分钟、几十分钟、几个小时等不同的时间长度,本发明实施例不以此作为限制。
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可以为: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仅进行控制 信令的传输;或,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仅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或,通过所述第一基站仅进行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
由于终端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使得第一基站在预设时间范围 内一直具有终端的上下文信息,以及保存与终端的下行同步,从而使得终端在稠密的网络中移动时,可以减少第一基站的切换,进而降低终端在该稠密的网络中移动时的频繁 的信令交互,降低整个网络中的寻呼负载,以及使得业务建立和传输的端到端时延降 低,该稠密的网络中可以包括多个第一基站和多个第二基站。
进一步的,在步骤101之前还可以包括:所述终端获取接入频率信息,判断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的连接模式是否属于永远连接模式,其中,不同的接入频率信息对应不 同的连接模式。
可选的,所述终端获取接入频率信息,判断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的连接模式是否 属于永远连接模式,具体可以为: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系统消息,从所述系统消息中获取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的连接模式是否属于永远连接模式;或者,从预设的配置 信息中获取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的连接模式是否属于永远连接模式。
进一步的,若所述接入频率信息对应的连接模式属于永远连接模式,则选择所述接 入频率信息对应的第一基站进行接入。
其中,所述所述与所述第一基站建立连接的具体实施方式可以为,向所述第一基站 发送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中携带有是否请求接受工作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 的指示信息;接收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发送的连接配置信息,所述连接配置信息包括是否配置所述终端工作在所述永远连接模式;其中,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可 以包括:随机接入消息3,或者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进一步的,所述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具体可以为,判断当前是否具有业务需求,若当前没有业务需求,则与所述第一基站维持连接状态,并处于所 述永远连接模式;若当前有业务需求,则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建立相应承载,利用所述承 载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若当前没有业务需求,则与所述第一基站维持连接状态,具体可以为,若当前没有业务需求,则维持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
进一步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所述第一基站配置的非连续接收 周期;
相应的,所述维持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具体为,在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激活时间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调度信息。
可选的,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指示接收所述第一基 站发送的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包括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需要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其中,所述第二专用信令还包括指示信息;
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指示选择至 少一个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为指示仅通过所述第一基 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三指示信息。
可选的,所述若当前有业务需求,则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建立相应承载,利用所述承载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可以为:
若当前有业务需求,则请求所述第一基站建立相应承载,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 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包括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需要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利用所述承载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或 第三指示信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指示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 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为指示仅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或所述第三指示信息。
可选的,若接收到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指示信息,则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 息,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用于进行数据传输。
并且,将选择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可选的,接收到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后,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用于进行数据传输,并将选择的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信息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
可选的,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指示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二 专用信令包括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通知需要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之后,还可以为,根据所述通知消息,确定仅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若判断获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各第二基站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 文信息,则向所述各第二基站发送调度请求消息,利用所述调度请求消息获取所述各第二基站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或
若判断获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各第二基站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则 向所述各第二基站进行随机接入,获取所述各第二基站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向所述各第二基站进行随机接入,获取所述各第二基站分配的资源进行 数据传输,具体可以为,利用所述第一基站分配的唯一标识信息向所述各第二基站进行随机接入,获取所述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唯一标识信息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其 中,所述唯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对应,所述唯一标识信息为唯一前导码或唯一的前导码 与随机接入资源的组合。
进一步的,若判断获知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中的各第二基站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 下文信息,则向所述各第二基站进行随机接入,并在所述随机接入过程中,向所述各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和与所述终端建立连接的所述第一基站的信息。
可选的,所述终端在停止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后,则 继续工作在永远连接模式,并保存与所述第一基站建立连接的专用配置信息。进一步的,所述终端停止维护上行同步定时器;或者所述终端在上行同步定时器终止后停止维 护上行同步定时器。
本实施例上述步骤为终端进行初始接入的方法过程,在终端进行初始接入后,终端 会获得初始的具有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的列表信息,之后,终端需要对终端当前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以及其它的第二基站的终端的上下文信息进行及时管理,以使得终端能够快速的使用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由此,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在所 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通过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之后,接 收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对所述第二 基站列表信息进行更新,获取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
可选的,所述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之前,还可以包括:所述终端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列表更新请求消息。
可选的,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是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和各 第二基站的位置信息生成的。
进一步的,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 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之后,所述终端对网络中的各邻居基站进行测量,若存在信号质量高于第一门限值的邻居基站,则判断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是否包括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
若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中不包括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则向所述第一基 站发送邻居基站测量报告,所述邻居基站测量报告包括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或者,若所述更新后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中不包含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列表更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请求消息中包含所述邻居基站的信 息;或者,若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中不包含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则向所述 第一基站报告所述邻居基站未包括在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中。
进一步的,所述邻居基站测量报告还可以包括所述邻居基站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 文信息的指示,以使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邻居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邻居基站测量报告生成的,根据所述响应消息获知所述邻居基站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在终端与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之前,还需要完成相关的配置,因此,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通信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默认配置信息,所述默认的配置信息 为所述终端与各第二基站在执行初始的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配置信息;相应的,所述终 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具 体可以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和所述默认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 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所述默认配置信息与业务、业务服务质量QoS或者承载相关联。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更 新消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对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进行更新,获取更新后的第二列表信息。
相应的,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和所述默认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 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可以为,所述终端根据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和所述默认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初始数据传输;接收所述第二基站发送的重配置消息,根据所述重配置消息修改与其对应的默 认配置信息,并利用修改后的配置信息与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 据传输。
终端在移动过程中,需要不断进行邻居第一基站和邻居第二基站的测量,以确定潜 在可以选择的第一基站或者第二基站,在实际网络中,将第二基站可以分为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其中,主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较大,次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较小,为了 提高终端的测量效率,降低终端的耗电水平,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所述第 一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 配置,其中,所述基站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包括主第二基 站和次第二基站。
进一步的,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仅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仅对第一基站和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对第一基站,主第二基 站和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
可选的,所述测量配置信息还可以包括,确定仅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 的第一阈值;或者,确定仅对第一基站和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第二阈值;或者,确定对第一基站,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的第三 阈值。
进一步的,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小于第一阈值,所述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包括: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仅对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并获取测量结果;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大于第一阈 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所述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 包括: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和所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 率层进行测量,并获取测量结果;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大于第二阈值或者所述 第三阈值,所述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包括:根 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对所述第一基站,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 量,并获取测量结果。
可选的,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 示消息;根据所述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
其中,所述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可以为,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 量上报的指示信息,对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和对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为了提高终端的测量效率,降低终端的耗电水平,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参数信息,根据所述测量配置参 数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管理,其中,所述基站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和所 述第二基站,所述第二基站包括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其中,所述测量配置参数信 息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所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 量配置参数和所述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进一步的,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小于第一阈值,所述根据所述测量配置参数信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管理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第一基站的频率层进行测量,获取第一测量结果;或者,若所述终 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大于第一阈值且小于第二阈值,所述根据所述测量配置参数信息完 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管理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 参数对所述第一基站的频率层进行测量,获取第一测量结果,同时,根据所述主第二基 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主第二基站的频率层进行测量,获取第二测量结 果;或者,若所述终端的当前业务的QoS大于第二阈值,所述根据所述测量配置参数信 息完成对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管理包括:根据所述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 量配置参数对所述次第二基站的频率层进行测量,获取第三测量结果。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第一基站的 频率层进行测量,具体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第一基站和/或对所述第一基站的邻居第一基站进行测量。
所述根据所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主第二基站的频率层 进行测量,具体包括:根据所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主第二 基站和/或对所述主第二基站的邻居主第二基站进行测量。
所述根据所述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次第二基站的频率层 进行测量,具体包括:根据所述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对所述次第二 基站和/或对所述次第二基站的邻居次第二基站进行测量。
进一步的,将获取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发送给所述第一基站;不向所述第一基站发 送所述第三测量结果。
可选的,将获取的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与预设条件进行比较,若满足所述预设的条件,则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第二测量结果。
网络中有很多第一基站,在终端移动过程中,一方面终端需要对第一基站进行测量,另一方面,终端也可以根据测量结果进行切换,以切换到更加合适的第一基站,所 以本实施例还包括终端在第一基站间的移动性管理,具体的,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包括: 接收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所述切换命令消息包括目标第一基站控 制下的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信息,其中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为 当前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第一基站,所述目标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从当前服务的 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的第一基站。可选的,所述切换命令消息还包括指示所述终端不 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随机接入的指示信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不执行向所述目标第 一基站随机接入的指示信息,不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随机接入。
可选的,所述目标第一基站控制下的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受所 述目标第一基站控制或者与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相连接。可选的,所述目标第一基站控制下的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受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联合控制;或者与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所述目标第一基站都具有连接关系。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选择至少一个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 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进一步的,所述接收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之前,还可以对网络 中的各第一基站进行测量,获取各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一基站包括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邻居第一基站,所述邻居第一基站包括所述目标第一基站。
进一步的,根据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测量结果和所述邻居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向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 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包括请求切换到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信息。或者,向所述当前服务的 第一基站发送邻居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以使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确定是否执行向 目标第一基站的切换。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选择至少一个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 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包括:优先选择在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控制下提供服务的具有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基站在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控制下。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命令消息还可以包括,指示所述终端保持与至少一个当前服务 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为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命 令之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的第二基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切换,同时,保持通过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 输。
可选的,通过在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控制下的第二基站向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 切换完成指示。
终端在第一基站间的移动性管理的另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 括,对网络中的各第一基站进行测量,获取各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一基站包括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邻居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测量结果,确定目标第一基站,所 述目标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从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的第一基站;向所述目 标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的信息 和候选第二基站的信息,所述候选第二基站为在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控制下或者与目标 第一基站相连的能够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
进一步的,终端接收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包括在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控制下或者与目标第一基站相连的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 息的第二基站的列表。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选择至少一个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 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根据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选择至少一个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之后,还可以,向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指示消息;或者,通过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向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切换完成指示消 息。
终端在第一基站间的移动性管理的又一种可实现的方式,本实施例的方法还可以包 括,对网络中的各第一基站进行测量,获取各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一基站包括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邻居第一基站;根据所述测量结果,确定目标第一基站,所 述目标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从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的第一基站;向所述当 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请求切换到所述目标第一 基站的信息;接收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
进一步的,所述切换命令消息可以包括指示所述终端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切换 的指示信息,和指示所述终端保持与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 信息,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为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命令消息之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的第二基站;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切换, 同时,保持通过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可以的,所述切换命令消息还可以包括承载重配置信息;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承载重 配置信息将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与所述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业务转到所述当前服务 的第二基站上。
为了保证终端与各基站进行通信过程中的数据安全性,需要为本发明的网络架构提 供一种新的安全密钥生成机制,本实施的方法,在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具有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的列表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之前,还可以包括,所述终端建立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安全机制,以及建立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 安全机制。
其中,所述建立与所述第二基站的第二安全机制,可以包括,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和安全算法信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包括具有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信息,所述安全算法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二基站列表包括的各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算法信息;在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中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 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和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各第二基站对应的加密密钥和/或完整性 保护密钥;其中所述第二基站与所述安全索引一一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和所述安全算法信息, 获取各第二基站对应的加密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可以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 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的安全密钥,根据所述安全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根密钥;利用所述根密钥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中间密钥;根据 所述中间密钥和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加 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
进一步的,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基站和/或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可以包括,基 于所述第一安全机制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和/或,基于所述第二安全机制通 过所述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第一安全机制与所述第二安全机制相互关联;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 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和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各第二基站对应的加密密钥和/或完 整性保护密钥,可以包括: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基站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安全密钥和动态计数值,根据所述安全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根密 钥;利用所述根密钥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中间密钥;根据所述中间密钥和所述动态 计数值获取关联中间密钥;根据所述关联中间密钥和与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所述安全算 法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基站对应的加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
本实施例,在图1或图2所示网络架构的基础上,终端与第一基站建立连接并处于永 远连接模式,该永远连接模式为在预设时间内始终与第一基站保持连接,终端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专用信令,该第一专用信令包括第二基站列表信息,该第二基站列 表信息包括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的信息,终端根据第二基站列表信 息,通过第一基站和/或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由于在预设时间内终端始终与第一基站 建立连接,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终端在稠密网络中移动时的频繁的信令交互,消除了整个 网络的寻呼负载,降低了业务建立和传输的端到端时延。
图19为本发明无线通信方法实施例二的流程图,如图19所示,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 为第一基站,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包括:
步骤1901、第一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所述永远连接模式为始 终与所述终端保持连接。
步骤1902、所述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一专用信令,所述第一专用信令包括第 二基站列表信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包括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 的信息。
步骤1903、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第一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块,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在预设时间内始终与所述第一基站保持连接。
可选的,所述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包括:所述第一基站仅向所述终端进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或者,所述第一基站仅向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 输;或者,所述第一基站仅向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
在所述第一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终端发 送专用消息,所述专用消息携带有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工作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的指示信 息;或,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一指示消息,所述第一指示消息中携带有所述终端是否请求工作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的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消息确定是否配置所述终端工作在所述永远连接模式下;或,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随机接入前导码后,向所述终 端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消息,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工作于所 述永远连接模式的指示信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随机接入响应消息确定是否工作于 所述永远连接模式;或,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终端发送连 接建立响应消息,所述连接建立响应消息中携带有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工作于所述永远连 接模式的指示信息;或,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连接建立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终端发送专 用消息,所述专用消息中携带有指示所述终端是否工作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的指示信 息。
所述第一指示消息包括:随机接入消息3或连接建立请求消息。
所述第一基站与终端建立连接并处于永远连接模式,包括:若未接收到所述终端发 送的业务请求消息,则与所述终端维持连接状态,并处于所述永远连接模式;或,若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所述业务请求消息包括请求建立相应承载的信息, 根据所述业务请求消息,为所述终端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
在未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向所述终端配置非 连续接收周期,以使所述终端在所述非连续接收周期的激活时间接收所述第一发送的调 度信息。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第二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包括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 息包括通知所述终端需要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的信息。
所述第二专用信令还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三指示信 息,所述第二指示信息为指示所述终端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息为指示所述终端仅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
若接收到所述终端发送的业务请求消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若接收到所述终端发 送的业务请求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第二专用信令;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包括通知消 息,所述通知消息包括通知所述终端需要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的信息,利用所述承 载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向所述终端发送指示消息,所述指示消息包括第二指示信息或第三指示信息,所述 第二指示信息为指示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第三指示信 息为指示仅通过所述第一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信息,所述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 信息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指示信息选择的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各第二基站的信息。
判断所述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基站的信息中各第二基站是否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 息;
若存在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则向所述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 文信息的第二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分配唯一前导码或唯一的前导码与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组 合,以使所述终端利用所述唯一前导码或唯一的前导码与随机接入信道资源的组合获取 第二基站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当所述第一基站停止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后,所述第一基站保存与所述终端建 立连接的配置信息。
生成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所述第 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包括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 列表更新消息对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进行更新。
所述生成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包括:根据所述终端的位置信息、各第二基站的位置信息和所述终端上报的测量报告中的一项或多项生成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邻居基站测量报告,所述邻居基站测量报告包括邻居基站的信 息,其中,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不包括在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中;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第二基站列表更新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请求消息 中包括邻居基站的信息,其中,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不包括在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中;或者
接收所述终端报告邻居基站未包括在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中。
若所述邻居基站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则向所述邻居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 上下文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包括所述邻居基站的信息。
所述第二基站测量报告还包括所述邻居基站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指示信 息;向所述邻居基站发送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并向所述终端发送响应消息,所述响 应消息为所述第一基站根据所述邻居基站测量报告生成的,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响应 消息获知所述邻居基站获取到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
分别向所述终端和各第二基站发送默认配置信息,所述默认配置信息与业务类型、 业务服务质量QoS或者承载类型相互关联,所述默认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和各第二基站 进行初始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配置信息。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基站列表更新消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列表更新 消息对所述第二基站列表信息进行更新,并使用更新后的第二基站列表信息和所述默认 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端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进行初始数据传输。
向所述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 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基站包括所述第一基站和所述第二基站中至少一项,所述第二基站包括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
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仅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仅对第一基站和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对第一基站,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 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
所述测量配置信息还包括:仅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第一阈值;或者,仅对第一基站和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的第二阈值;或者,对第一基 站,主第二基站和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的第三阈值。
向所述终端发送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
所述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包括:对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 的指示信息,对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和对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向所述终端发送测量配置参数信息,所述测量配置参数信息包括第一基站对应的频 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和次第二基站对应的频 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中的至少一项。
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测量结果,所述测量结果包括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 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一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数进行测量 获取的,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为所述终端根据所述主第二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参 数对所述主第二基站进行测量获取的。
进一步的,当第一基站为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上述方法还可以包括: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消息,所述切换命令消息包括目标第一基站控制的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信息,其中,所述目标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 从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的第一基站。
所述切换命令消息还包括指示所述终端不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随机接入的指示 信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指示信息不执行向所目标第一基站随机接入。
在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消息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 终端发送的各邻居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所述各邻居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为所述终端分 别对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的各邻居基站进行测量获取的;根据所述各邻居第一基站 的测量结果,确定所述目标第一基站。
在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向所述终端发送切换命令消息之前,还包括:接收所述 终端发送的第一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信息。
进一步的,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包 括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和当前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基站的信息。
进一步的,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以使所述当前为 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进行数据传输。
可选的,所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为在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控 制下且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或者与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相连接的且 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基站。
所述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以使所述当前为所述终 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所述切换指示包括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信息,以使所述 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判断是否能够在所述目标第一基 站控制下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以使所述当前为所述终 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所述切换指示包括停止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以使所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停止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以使所述当前为所述终 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进行数据传输,包括:向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发送切换指示,所述切换指示包括继续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以使所述当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基站根据所述切换指示继续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切换命令消息还包括第二基站指示信息,所述第二基站指示信息为指示所述终 端保持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
进一步的,向目标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控制协商消息,所述第二基站控制协商消 息包括满足进行联合控制条件的第二基站的信息;接收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基 站协商响应消息,所述第二基站协商响应消息为根据所述第二基站控制协商消息生成的 响应消息;所述响应消息包含邻居第一基站确定的可以联合控制的第二基站的信息或者 对所述第二基站控制协商消息中包括的可以联合控制的第二基站信息的确认。
所述向目标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基站控制协商消息之前还包括:根据网络中各第二基 站的位置信息、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以及目标第一基站的位置信息,获取所述满足进行联合控制条件的第二基站,所述满足进行联合控制条件的第二基站为同时属于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控制和所述目标第一基站控制的第二基站。
可选的,根据所述第二基站协商响应消息,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在接收到所述 终端发送的第一切换请求消息后,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发送第二切换请求消息,所述第二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和所述满足进行联合控制条件的第二基站的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方法用于完成图6所示的基站的处理,其实现原理和技术 效果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收模块23可以与基站的接收器对应,也可以对 应基站的收发器。发送模块22可以与基站的发送器对应,也可以对应基站的收发器。处理模块21可以与基站的处理器对应,这里处理器可以是一个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或者是特定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Circuit, ASIC),或者完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基站还可以包括存储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代码,处理器调用存储器的指令代码,控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收 模块23和发送模块22执行上述操作。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13可以与用户设备的发送器对应,也可以对应用户设备 的收发器。接收模块12可以与用户设备的接收器对应,也可以对应用户设备的收发器。处理模块11可以与用户设备的处理器对应,这里处理器可以是一个CPU,或者是ASIC, 或者完成实施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用户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存储 器用于存储指令代码,处理器调用存储器的指令代码,控制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发送模块 13和接收模块12执行上述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中,第一基站具有业务建立消息的调度和传输;或公共安全类消息的产生,调度和传输;或,承载的建立, 修改和释放的管理;或,接入层安全的控制;或,广播业务的调度和传输的功能,具体 的,该第一基站可以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其工作原理可参见本发明上述方 法实施例的描述,其结构可参见上述装置实施例的描述,在此均不再赘述,而该终端可 以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其工作原理可参见本发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 其结构可参见上述装置实施例的描述,在此均不再赘述。该无线通信系统还可以包括移 动性管理实体,所述移动性管理实体与所述第一基站连接,用于所述通信系统与长期演 进通信系统切换时的移动性管理实体的选择;或,用于所述通信系统与2G或3G通信系统 切换时服务GPRS支持节点的选择。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2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该无线通信系统中,第一基站具有业务建立消息的调度和传输;或,公共安全类消息的产生,调度和传输;或,承载的建 立,修改和释放的管理;或,接入层安全的控制;或,广播业务的调度和传输;或,所 述通信系统与长期演进通信系统切换时的移动性管理实体的选择;或,所述通信系统与 2G或3G通信系统切换时服务GPRS支持节点的选择的功能。具体的,该第一基站可以是 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基站,其工作原理可参见本发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其结 构可参见上述装置实施例的描述,在此均不再赘述,而该终端可以是本发明上述实施例 提供的终端,其工作原理可参见本发明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描述,其结构可参见上述装置 实施例的描述,在此均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 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 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该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 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 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 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 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 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硬件加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的集成的单元,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 质中。上述软件功能单元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 (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 实施例所述方法的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 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 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 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上述 描述的装置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 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 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 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77)

1.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与第一小区建立连接,所述第一小区属于第一基站;
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终端处于永远连接模式,所述永远连接模式为所述终端在一定时间内处于连接状态;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专用信令,所述第一专用信令包括第二小区列表信息,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包括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的信息;
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和/或,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通过所述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小区仅进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或
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小区仅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或
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小区仅进行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指示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包括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需要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
4.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发送调度请求消息,利用所述调度请求消息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或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进行随机接入,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进行随机接入,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基站分配的唯一标识信息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进行随机接入,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根据所述唯一标识信息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唯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对应,所述唯一标识信息为唯一前导码或唯一的前导码与随机接入资源的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在停止通过所述第一小区和/或所述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后,继续工作在永远连接模式,并保存建立连接的专用配置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还用于:
停止维护上行同步定时器;或者,
在上行同步定时器终止后停止维护上行同步定时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小区列表更新消息,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列表更新消息对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进行更新,获取更新后的第二小区列表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默认配置信息,所述默认的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在执行初始的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配置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通过所述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和所述默认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默认配置信息与业务类型、业务服务质量QoS或者承载类型相关联。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通过所述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小区列表和所述默认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小区进行初始数据传输;
接收通过所述第二小区发送的重配置消息,根据所述重配置消息修改与其对应的默认配置信息,并利用修改后的配置信息与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完成对各小区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其中,所述小区包括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所述第二小区包括主第二小区和次第二小区。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
仅对第一小区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
仅对第一小区和主第二小区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
对第一小区,主第二小区和次第二小区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
14.根据权利要求12至13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
根据所述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所述切换命令消息包括目标第一基站控制下的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信息,其中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为当前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第一基站,所述目标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从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的第一基站。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选择至少一个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选择至少一个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优先选择在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控制下提供服务的具有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小区在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控制下。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对网络中的各第一基站进行测量,获取各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一基站包括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邻居第一基站;
根据所述测量结果,确定目标第一基站,所述目标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从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的第一基站;
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的信息和候选第二小区的信息,所述候选第二小区为在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控制下或者与目标第一基站相连的能够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小区。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对网络中的各第一基站进行测量,获取各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一基站包括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邻居第一基站;
根据所述测量结果,确定目标第一基站,所述目标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从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的第一基站;
向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请求切换到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信息;
接收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命令消息包括指示所述终端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切换的指示信息,和指示所述终端保持与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二小区为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命令消息之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的第二小区;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切换,同时,保持通过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建立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安全机制,以及建立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安全机制。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建立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安全机制,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小区列表信息和安全算法信息,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包括具有上下文信息的各第二小区信息,所述安全算法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二小区列表包括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安全算法信息;
在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中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小区,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安全索引和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各第二小区对应的加密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
其中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安全索引一一对应。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安全索引和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各第二小区对应的加密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的安全密钥,根据所述安全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根密钥;
利用所述根密钥获取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中间密钥;
根据所述中间密钥和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加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小区和/或所述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安全机制通过所述第一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和/或,基于所述第二安全机制通过所述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
25.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机制与所述第二安全机制相互关联;
所述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安全索引和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各第二小区对应的加密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安全密钥和动态计数值,根据所述安全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根密钥;
利用所述根密钥获取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中间密钥;
根据所述中间密钥和所述动态计数值获取关联中间密钥;
根据所述关联中间密钥和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加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
26.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作为第一基站,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终端发送第一专用信令,所述第一专用信令包括第二小区列表信息,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包括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的信息;
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用于所述终端处于永远连接模块时通过所述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
传输模块,所述传输模块用于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用于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包括:
仅向所述终端进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或者
仅向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或者
仅向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第二专用信令;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包括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包括通知所述终端需要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的信息。
29.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生成第二小区列表更新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小区列表更新消息,所述第二小区列表更新消息包括更新后的第二小区列表信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列表更新消息对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进行更新。
30.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分别向所述终端和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发送默认配置信息,所述默认配置信息与业务类型、业务服务质量QoS或者承载类型相互关联,所述默认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小区进行初始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配置信息。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小区列表更新消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列表更新消息对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进行更新,并使用更新后的第二小区列表信息和所述默认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端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小区进行初始数据传输。
32.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向所述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各基站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基站包括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中至少一项,所述第二小区包括主第二小区和次第二小区。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
仅对第一小区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
仅对第一小区和主第二小区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
对第一小区,主第二小区和次第二小区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
34.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
建立与所述终端的第一安全机制,并且协助第二小区建立与所述终端的第二安全机制。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协助第二小区建立与所述终端的第二安全机制,包括:
根据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的安全密钥,根据所述安全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根密钥;
利用所述根密钥获取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中间密钥;
将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中间密钥发送给所述第二小区;
其中,所述安全索引与所述第二小区一一对应。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还包括接收模块,用于:
接收所述第二小区发送的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安全算法信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机制与所述第二安全机制相互关联,所述发送模块用于协助第二小区建立与所述终端的第二安全机制,包括:
根据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的安全密钥,根据所述安全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根密钥;
利用所述根密钥和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唯一计数值获取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中间密钥;
将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中间密钥发送给所述第二小区;
其中,所述安全索引与所述第二小区一一对应。
38.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
接收通过所述第二小区发送的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安全算法信息和动态计算值。
39.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与第一小区建立连接,所述第一小区属于第一基站;
所述终端处于永远连接模式,所述永远连接模式为所述终端在一定时间内处于连接状态;
所述终端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一专用信令,所述第一专用信令包括第二小区列表信息,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包括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的信息;
所述终端,通过所述第一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和/或,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通过所述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通过所述第一小区仅进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或
通过所述第一小区仅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或
通过所述第一小区仅进行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调度信息指示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包括通知信息,所述通知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终端需要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发送调度请求消息,利用所述调度请求消息获取所述各第二小区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或
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进行随机接入,获取所述各第二小区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进行随机接入,获取所述各第二小区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利用所述第一基站分配的唯一标识信息向所述各第二基站进行随机接入,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根据所述唯一标识信息分配的资源进行数据传输,其中,所述唯一标识信息与所述终端对应,所述唯一标识信息为唯一前导码或唯一的前导码与随机接入资源的组合。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在停止通过所述第一小区和/或所述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后,继续工作在永远连接模式,并保存建立连接的专用配置信息。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停止维护上行同步定时器;或者,
所述终端在上行同步定时器终止后停止维护上行同步定时器。
46.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小区列表更新消息,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列表更新消息对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进行更新,获取更新后的第二小区列表信息。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默认配置信息,所述默认的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与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在执行初始的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配置信息;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通过所述第一小区和/或所述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和所述默认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小区行数据传输。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默认配置信息与业务类型、业务服务质量QoS或者承载类型相关联。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和所述默认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更新后的第二小区列表和所述默认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小区进行初始数据传输;
接收通过所述第二小区发送的重配置消息,根据所述重配置消息修改与其对应的默认配置信息,并利用修改后的配置信息与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测量配置信息,根据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完成对至少一个小区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其中,所述小区包括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所述第二基站包括主第二小区和次第二小区。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
仅对第一小区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
仅对第一小区和主第二小区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
对第一小区,主第二小区和次第二小区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
52.根据权利要求47-5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
根据所述是否进行测量上报的指示消息,确定是否向所述第一基站发送所述测量结果。
53.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所述切换命令消息包括目标第一基站控制下的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信息,其中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为当前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第一基站,所述目标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从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的第一基站。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选择至少一个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
55.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选择至少一个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包括:
优先选择在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控制下提供服务的具有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并且所述第二小区在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控制下。
56.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网络中的各第一基站进行测量,获取各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一基站包括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邻居第一基站;
根据所述测量结果,确定目标第一基站,所述目标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从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的第一基站;
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的信息和候选第二小区的信息,所述候选第二小区为在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控制下或者与目标第一基站相连的能够为所述终端提供服务的第二小区。
57.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网络中的各第一基站进行测量,获取各第一基站的测量结果,所述第一基站包括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和邻居第一基站;
根据所述测量结果,确定目标第一基站,所述目标第一基站为所述终端从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进行切换的目的第一基站;
向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所述切换请求消息包括请求切换到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信息;
接收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一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消息。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命令消息包括指示所述终端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切换的指示信息,和指示所述终端保持与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的指示信息,所述当前服务的第二小区为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命令消息之前,为所述终端提供数据传输的第二小区;
所述终端根据所述切换命令消息执行向所述目标第一基站的切换,同时,保持通过至少一个当前服务的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
59.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建立与所述第一基站的第一安全机制,以及建立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安全机制。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与所述第二小区的第二安全机制,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基站发送的第二小区列表信息和安全算法信息,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包括具有上下文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信息,所述安全算法信息包括与所述第二小区列表包括的各第二小区对应的安全算法信息;
在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中选择至少一个第二小区,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安全索引和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加密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
其中所述第二小区与所述安全索引一一对应。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安全索引和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加密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的安全密钥,根据所述安全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根密钥;
利用所述根密钥获取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中间密钥;
根据所述中间密钥和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加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安全机制通过所述第一小区进行数据传输,和/或,基于所述第二安全机制通过所述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机制与所述第二安全机制相互关联;
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安全索引和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加密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安全密钥和动态计数值,根据所述安全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根密钥;
利用所述根密钥获取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中间密钥;
根据所述中间密钥和所述动态计数值获取关联中间密钥;
根据所述关联中间密钥和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所述安全算法信息,获取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加密钥和/或完整性保护密钥。
64.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专用信令,所述第一专用信令包括第二小区列表信息,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包括具有所述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的至少一个第二小区的信息;
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用于所述终端处于永远连接模块时通过所述第二小区进行数据传输;
第一基站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站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具体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仅向所述终端进行控制信令的传输;或者
所述第一基站仅向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数据传输;或者
所述第一基站仅向所述终端进行下行控制信令的传输。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调度信息,所述调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终端接收第二专用信令;
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专用信令,所述第二专用信令包括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包括通知所述终端需要建立承载以进行数据传输的信息。
67.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生成第二小区列表更新消息,向所述终端发送所述第二小区列表更新消息,所述第二小区列表更新消息包括更新后的第二小区列表信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列表更新消息对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进行更新。
68.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分别向所述终端和通过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发送默认配置信息,所述默认配置信息与业务类型、业务服务质量QoS或者承载类型相互关联,所述默认配置信息为所述终端和至少一个第二小区进行初始数据传输时所使用的配置信息。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小区列表更新消息,以使所述终端根据所述第二小区列表更新消息对所述第二小区列表信息进行更新,并使用更新后的第二小区列表信息和所述默认配置信息,通过具有所述终端上下文信息的第二小区进行初始数据传输。
70.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所述终端发送测量配置信息,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至少一个小区对应的频率层的测量配置信息,其中,所述基站包括所述第一小区和所述第二小区中至少一项,所述第二基站包括主第二小区和次第二小区。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配置信息包括:
仅对第一小区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
仅对第一小区和主第二小区对应的频率层进行测量;或者,
对第一小区,主第二小区和次第二小区对应的频率层均进行测量。
72.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基站建立与所述终端的第一安全机制,并且协助第二小区建立与所述终端的第二安全机制。
73.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协助第二小区建立与所述终端的第二安全机制,包括:
根据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的安全密钥,根据所述安全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根密钥;
利用所述根密钥获取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中间密钥;
将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中间密钥发送给所述第二小区;
其中,所述安全索引与所述第二小区一一对应。
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通过所述第二小区发送的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安全算法信息。
75.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全机制与所述第二安全机制相互关联,所述协助第二小区建立与所述终端的第二安全机制,包括:
根据至少一个第二小区对应的安全索引,获取与所述至少一个安全索引对应的安全密钥,根据所述安全密钥计算获取对应的根密钥;
利用所述根密钥和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唯一计数值获取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中间密钥;
将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中间密钥发送给所述第二小区;
其中,所述安全索引与所述第二小区一一对应。
76.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通过所述第二小区发送的与所述第二小区对应的安全算法信息和动态计算值。
77.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39-63或64-7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010080793.8A 2014-12-31 2014-12-31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Pending CN11143244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080793.8A CN111432443A (zh) 2014-12-31 2014-12-31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4/096046 WO2016106740A1 (zh) 2014-12-31 2014-12-31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2010080793.8A CN111432443A (zh) 2014-12-31 2014-12-31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1480081017.2A CN106576107B (zh) 2014-12-31 2014-12-31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1017.2A Division CN106576107B (zh) 2014-12-31 2014-12-31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2443A true CN111432443A (zh) 2020-07-17

Family

ID=5628401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080793.8A Pending CN111432443A (zh) 2014-12-31 2014-12-31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N201480081017.2A Active CN106576107B (zh) 2014-12-31 2014-12-31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480081017.2A Active CN106576107B (zh) 2014-12-31 2014-12-31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0477611B2 (zh)
EP (1) EP3229442B1 (zh)
JP (1) JP6526203B2 (zh)
KR (1) KR102005166B1 (zh)
CN (2) CN111432443A (zh)
WO (1) WO201610674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80070550A (ko) * 2015-10-23 2018-06-26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거주 셀을 선택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190028378A (ko) * 2016-07-13 2019-03-18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무선 통신 방법, 장치, 접속망 엔티티 및 단말 장비
EP3522641B1 (en) * 2016-09-29 2022-05-11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method
WO2018073485A1 (en) * 2016-10-21 2018-04-26 Nokia Technologies Oy Improving handover efficiency
WO2018223978A1 (en) * 2017-06-09 2018-12-13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cheduling request
CN115515257A (zh) * 2017-06-15 2022-12-23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多连接性模式中的用户设备移动性的技术和装置
CN108966220B (zh) 2017-07-28 2019-07-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密钥推演的方法及网络设备
CN110351786B (zh) * 2018-04-03 2022-06-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配置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JP6486568B1 (ja) * 2018-04-27 2019-03-20 三菱電機ビルテクノサービス株式会社 無線遠隔監視システム
US20200107337A1 (en) * 2018-09-28 2020-04-02 Mediatek Inc. Measurement for Layer-1 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 (L1-RSRP)
WO2020121455A1 (ja) * 2018-12-12 2020-06-18 富士通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無線通信装置、無線通信システム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TWI704819B (zh) * 2019-10-05 2020-09-11 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 維持傳輸服務連續性的方法及服務中心
US11363582B2 (en) * 2019-12-20 2022-06-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Key provisioning for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protection in a wireless network
KR20220050364A (ko) 2020-10-16 2022-04-25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셀-탈피 대규모 mimo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15314959A (zh) * 2021-05-08 2022-11-08 广州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电子终端的网络模式设置方法及设备
US20230030498A1 (en) * 2021-07-15 2023-02-02 Apple Inc. Controlling secondary cell group addition and release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92555B (zh) * 2003-04-25 2017-01-04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获得信号捕获辅助数据的系统和方法
US20100137001A1 (en) * 2008-12-01 2010-06-03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Terminal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terminal position
KR20120080748A (ko) * 2011-01-10 2012-07-1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계층적 셀 구조를 갖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소형 셀의 동기 획득 방법 및 장치
KR20140043484A (ko) * 2011-08-01 2014-04-09 인텔 코포레이션 네트워크 액세스 제어를 위한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13033909A1 (en) * 2011-09-09 2013-03-14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abling re-establishment procedure in a heterogeneous network
CN107105460A (zh) * 2011-09-12 2017-08-29 诺基亚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移动终端连接模式移动性的方法和设备
EP2764641B1 (en) * 2011-10-03 2019-12-18 Intel Corporation Device to device (d2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s
EP2807860A4 (en) 2012-01-23 2016-04-13 Intel Corp NETWORK-SUPPORTED USER LINK AND RELEASE PROCESS FOR INTEGRATED HETEROGENIC MULTI-RAT NETWORKS
CN103581839B (zh) * 2012-07-19 2017-02-08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宽带集群业务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EP3340680B1 (en) * 2012-08-02 2023-02-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node and a method for providing an interface between base stations
CN103781136B (zh) * 2012-08-07 2017-10-31 诺基亚通信公司 用于终端设备的自主移动的控制机制
EP2947936B1 (en) * 2013-01-15 2018-02-28 NE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and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EP2952027B1 (en) * 2013-01-30 2017-03-2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curity activation for dual connectivity
US20160037405A1 (en) 2013-04-05 2016-02-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user equipment managing connection with small cell in heterogeneous cell environment
US9756532B2 (en) 2013-09-20 2017-09-05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Carrier aggregation sCell selection for LTE-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477611B2 (en) 2019-11-12
KR20170102174A (ko) 2017-09-07
EP3229442B1 (en) 2021-03-17
WO2016106740A1 (zh) 2016-07-07
JP6526203B2 (ja) 2019-06-05
KR102005166B1 (ko) 2019-07-29
EP3229442A4 (en) 2017-10-11
US20170311374A1 (en) 2017-10-26
CN106576107A (zh) 2017-04-19
JP2018504834A (ja) 2018-02-15
US20200068645A1 (en) 2020-02-27
CN106576107B (zh) 2020-02-14
EP3229442A1 (en) 2017-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576107B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JP7207475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無線局、無線端末、及びこれらの通信制御方法
KR102084024B1 (ko) 시그널링 최적화 방법 및 디바이스
EP3177075B1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local mobile node and base station
EP3497972B1 (en)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terminal device,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and methods
CN110720238A (zh) 用于实施群组切换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152757A1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系统及相关设备
KR10214005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무선국, 무선 단말, 네트워크 장치, 베어러 제어 방법, 및 컴퓨터 판독가능한 매체
CN108184249B (zh) 回程链路的信息传输方法及系统、代理设备、接入设备
KR20160002150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비스 연속성을 제어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7889180B (zh) 一种异系统小区重选的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CN108605258A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基站及可穿戴设备
JP7019721B2 (ja) 通信方法、アクセスネットワークデバイス及び端末デバイス
EP3158793B1 (en) Method for establishing a connection between a user equipment and a base station of a radio network
WO2017194104A1 (en) Signaling towards core network with a bi-directional tunnel
KR20180105463A (ko)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 통신 노드의 동작 방법
KR2014000810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연결 모드가 길게 유지되는 단말의 핸드오버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101717742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릴레이 기지국의 셀 정보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717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