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31643B - 一种信道连接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道连接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31643B
CN111431643B CN202010209048.9A CN202010209048A CN111431643B CN 111431643 B CN111431643 B CN 111431643B CN 202010209048 A CN202010209048 A CN 202010209048A CN 111431643 B CN111431643 B CN 1114316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vehicle
vehicle networking
connection
mounted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0904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31643A (zh
Inventor
侯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09048.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316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316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16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316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316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82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for resource allocation, admission control or hando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14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7/141Setup of application sess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道连接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车联网技术领域,用以节约信道带宽以及降低信号的传输时间。云服务器在确定目标车载终端需要接入目标区域后,在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第二车联网信道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第一车联网信道为目标车载终端接入的车联网信道,目标区域与目标车载终端所在区域位于同一个远程网服务的区域内;云服务器通知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相关的车载终端进行信道连接。连接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节约信道带宽,降低信号传输时延。

Description

一种信道连接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道连接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的普及,道路状况日益复杂,道路交通事故频繁发生,因此车与万物直接通信的车联网应运而生,以有效的进行危险预警,降低交通事故率。
在车联网中,每条车联网信道的传播距离是有限的,为了更好的降低交通事故率,将多条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以延长信号的传播距离。
目前,将车辆信道进行连接时,随机的将多条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造成带宽浪费,增加信号传输时间。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信道连接方法及装置,应用于车联网技术领域中,用以节约信道带宽以及降低信号的传输时间。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道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
云服务器在确定目标车载终端需要接入目标区域后,在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第二车联网信道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第一车联网信道为目标车载终端接入的车联网信道,目标区域与目标车载终端所在区域位于同一个远程网服务的区域内;
云服务器通知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相关的车载终端进行信道连接。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道连接方法,该方法包括:
车载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信道连接通知,信道连接通知中包含有云服务器在目标区域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或第一车联网信道,其中第二车联网信道是云服务器确定目标车载终端需要接入目标区域后,在目标区域中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的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车联网信道,第一车联网信道为目标车载终端接入的车联网信道,目标区域与目标车载终端所在区域位于同一个远程网服务的区域内;
车载终端将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中的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进行信道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道连接装置,该装置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在确定目标车载终端需要接入目标区域后,在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第二车联网信道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第一车联网信道为目标车载终端接入的车联网信道,目标区域与目标车载终端所在区域位于同一个远程网服务的区域内;
通知模块,用于通知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相关的车载终端进行信道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选择模块具体用于:
将目标信号发送给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至少一个车载终端,以及接入目标区域中的车联网信道的至少一个车载终端;
检测第一车联网信道的第一传输时延及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的第二传输时延;
将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之间的时延差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的至少一个车联网信道作为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第二车联网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选择模块具体用于:
将目标信号发送给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获得第一车联网信道的第一输出信号;
将第一输出信号发送给接入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的至少一个车载终端,获得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的第二输出信号;
将第二输出信号与目标信号之间的信号差异在第二预设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第二输出信号对应的车联网信道作为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第二车联网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选择模块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第二预设范围:
将车联网信道、云服务器与车载终端之间的信道、以及第一车联网信道的正向噪声之和的相反数作为第二预设范围的下限值;以及
将车联网信道、云服务器与车载终端之间的信道、以及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负向噪声之和作为第二预设范围的上限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知模块具体用于:
若在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多条第二车联网信道,按照优先级顺序从多条第二车联网信道中筛选第二车联网信道;
通知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筛选后的第二车联网信道相关的车载终端进行信道连接;
其中,第二车联网信道的优先级是根据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是否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是否允许接入外部区域中的之一或组合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未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或确定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未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
通知模块还用于:
若车联网连接信道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不满足连接条件,则调整车联网连接信道的信道带宽,直到车联网连接信道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
其中,车联网连接信道用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信道连接装置,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信道连接通知,信道连接通知中包含有云服务器在目标区域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或第一车联网信道,其中第二车联网信道是云服务器确定目标车载终端需要接入目标区域后,在目标区域中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的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车联网信道,第一车联网信道为目标车载终端接入的车联网信道,目标区域与目标车载终端所在区域位于同一个远程网服务的区域内;
连接模块,用于将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中的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进行信道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车载终端仅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或仅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
连接模块还用于:
根据云服务器发送的车联网连接信道,更新当前使用的车联网连接信道;
其中,云服务器发送的车联网连接信道是确定当前使用的车联网连接信道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不满足连接条件时,对信道带宽进行调整后的车联网连接信道,车联网连接信道用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连接的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指令;处理器,用于执行计算机指令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连接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计算机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连接方法。
本申请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道连接方法及装置,在确定目标车载终端需要接入目标区域后,在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第二车联网信道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第一车联网信道为目标车载终端接入的车联网信道,目标区域与目标车载终端所在区域位于同一个远程网服务的区域内;并在确定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后,通知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至少一条车联网信道相关的车载终端进行信道连接;在执行信道连接的过程中,需要根据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带宽差异,在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满足连接条件的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带宽,根据带宽差异选择连接条件,可以减少第一车联网带宽和第二车联网带宽的差异,两条信道带宽差异减少,在进行连接后,对于带宽相对较宽的车联网信道,信道带宽资源浪费减少,节约了信道带宽资源,且传输时间相对连接两条带宽差异较大的车联网信道,传输相同信号的传输时间缩短,因此降低了传输时延。
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本申请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所写的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要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连接的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连接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道连接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道连接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终端执行信道连接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载终端执行信道连接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连接装置的结构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道连接装置的结构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车联网
车辆上的车载设备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对信息网络平台中的所有车辆动态信息进行有效利用,在车辆运行中提供不同的功能服务。可以发现,车联网表现出以下几点特征:车联网能够为车与车之间的间距提供保障,降低车辆发生碰撞事故的几率;车联网可以帮助车主实时导航,并通过与其它车辆和网络系统的通信,提高交通运行的效率。
2、远程网
远程网是连接不同地区局域网或城域网计算机通信的广域网。通常跨接很大的物理范围,所覆盖的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能连接多个地区、城市和国家,或横跨几个洲并能提供远距离通信,形成国际性的远程网络。
3、车联网信道、第一车联网信道、第二车联网信道
车联网信道是用于车与车、车与交通基础设施或车与人等进行通信的通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车与车进行通信时是用过安装在车辆上的车载终端进行通信的,车载终端中包含有信号收发装置;
第一车联网信道为目标车载终端接入的车联网信道,此时目标车载终端中另一车载终端通过第一车联网信道进行信号传输,目标车载终端指的是有接入其他区域需求的车载终端,接入的其他地区为目标区域;第二车联网信道为目标区域内的,且满足某些连接条件的车联网信道,是用于目标区域中两个车载终端进行信号传输的车联网信道;比如第一车联网信道为车载终端A和车载终端B的通信信道,车载终端A和车载终端B为同一个区域1内的两个车载终端,若车载终端A有接入到区域2的需求,则车载终端A为目标车载终端,区域2为目标区域,第二车联网信道为区域2内的,且满足某些连接条件的车联网信道,是用于区域2中两个车载设备进行信号传输的车联网信道。
4、信道带宽
信号带宽是指在自由空间(包括空气和真空)传播的射频频段的电磁波。
电磁波包含很多种类,按照频率从低到高的顺序排列为: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及γ射线。无线电波分布在3Hz到3000GHz的频率范围之间,又被分为低频段和高频段;低频段的频率资源紧张,系统容量有限,因此低频段的无线电波主要应用于广播、电视、寻呼等系统。高频段频率资源丰富,系统容量大。但是频率越高,传播损耗越大,覆盖距离越近,绕射能力越弱。
5、云技术
云技术(Cloud technology)是指在广域网或局域网内将硬件、软件、网络等系列资源统一起来,实现数据的计算、储存、处理和共享的一种托管技术。
云技术(Cloud technology)基于云计算商业模式应用的网络技术、信息技术、整合技术、管理平台技术、应用技术等的总称,可以组成资源池,按需所用,灵活便利。云计算技术将变成重要支撑。技术网络系统的后台服务需要大量的计算、存储资源,如视频网站、图片类网站和更多的门户网站。伴随着互联网行业的高度发展和应用,将来每个物品都有可能存在自己的识别标志,都需要传输到后台系统进行逻辑处理,不同程度级别的数据将会分开处理,各类行业数据皆需要强大的系统后盾支撑,只能通过云计算来实现。
6、正向噪声、负向噪声
噪声会对信号传输产生干扰,会使输出信号和输入信号存在信号差异,本申请把信号差异称为噪声;当输出信号减输入信号得的信号差异大于0时,称信号差异为正向噪声;当输出信号减输入信号得到的信号差异小于0时,生信号差异为负向噪声。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设计构思进行简要介绍。
本申请是针对车联网中进行车联网信道连接的技术方案,因为车载终端在不同的区域内,则不同区域内的车载终端是无法进行互联互通的,当车载终端要从自身所在区域进入到其他区域时,因为没有与其他区域进行通信连接,则无法获取其他区域内的车联网信息,车联网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车载终端采集到的路况信息、天气情况;
比如无法获取路况信息,则无法进行路线规划,交通堵塞,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或无法获得需要进入的其他区域的天气情况,进一步无法根据天气情况控制车速,比如大雾天气或阴雨天气,车辆慢行可以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但是因为无法获取其他区域内的天气情况,则无法控制车速,故交通事故发生率较高。
因此为了可以获取其他区域内的车联网信息,相关技术中给出将不同区域内的车联网信道进行信道连接,使不同区域内的车载终端通过连接后的车联网信道进行通信,实现不同区域内的车载终端的互联互通。相关技术在将不同区域内的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时,采用随机连接的方式,随机连接的方式会将带宽差异较大的多条车联网信道连接,比如将信道带宽为4MHz的车联网信道,与信道带宽为16MHz的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此时若将带宽差异较大的多条车联网信道连接后,会存在如下缺点:
1、由于信道带宽较大的车联网信道上单位时间内传输的车联网信号的数据量,相比较信道带宽较小的车联网信道上单位时间内传输的车联网信号的数据量大,因此在将信道带宽不同的车联网信道连接后,会增加信号的传输时间;
2、将多条信道带宽不同的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后,在连接处存在数据堆积,造成数据丢失;
3、由于信道带宽不同,必然会造成带宽浪费。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采用云技术的方式,在目标区域内选择与目标车载终端接入的第一车联网信道的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并通知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进行信道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目标区域中选择与第一车联网信道满足连接条件的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时,根据信道带宽对车联网信号的传输能力,选择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
信道带宽表现了单位时间能传输数据量的能力,因此在将相同的车联网信号输入到不同的车联网信道中,由于信道带宽不同,则单位时间内传输的数据量不同,进一步通过不同车联网信道传输相同车联网信道的传输时延不同,若两条车联网信道的传输时延相同,则说明两条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相同;若两条车联网信道的传输时延不同,但是传输时延的差异值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则说明两条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较小。
将不同的信道带宽连接后,由于信道带宽单位时间内传输数据量不同,因此在连接处信号堆积,信号堆积越多,信号损失越大;因此将第一车联网信道通过云服务器之间的信道,与目标区域中的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并通过连接后的信道传输目标车联网信号,计算输入信号与输出信号之间的差异值,若信号差异大,则说明两条车联网信道带宽相差较大,若信号差异在第三预设范围内,则说明两条车联网信道带宽差异较小。
采用上述实施方式,在目标区域中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出至少一条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第二车联网信道后,通知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相关的车载终端进行信道连接,满足连接条件的第二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之间的差异较小,因此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后,减少信道带宽资源浪费,且相比较将多条信道带宽差异较大的连接后的传输时间减少。
综上,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连接方法中,从目标车载终端需要接入的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并将第一车联网信道与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中的任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相比较相关技术随机连接中存在的将信道带宽差异较大的多条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的情况,减少信道带宽资源浪费,减少信号传输时间。
在介绍完本申请实施例的设计思想之后,下面对本申请设置的应用场景进行简要说明。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场景仅用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而非限定。在具体实施时,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地应用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如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连接的应用场景示意图。包括车载终端11、通信运营商设备12以及云服务器13,车载终端11为位于车辆上可以进行信号收发的车载终端设备。车联网车载终端11、通信运营商设备12以及云服务器13通过网络进行连接。
在本应用场景中还可以包括有交通基础设施14,交通基础设施14可以是交通信号灯、摄像头等设备。交通基础设施14与车联网车载终端11、通信运营商设备12以及云服务器13通过网络进行连接。
在本应用场景中还可以包括有行人,行人通过自身携带的车载终端设备15与车载设备11、通信运营商设备12以及云服务器13之间通过网络进行通信;其中行人携带的车载终端设备可以是个人电脑(Personal Computer,PC)、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DigitalAssistant,PDA)、笔记本和手机等车载终端设备,也可以是具有移动车载终端设备的计算机,包括各种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能够向用户提供语音、数据或语音和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以及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音、数据或语音和数据。
通信运营商设备12可以为运营商在一个区域内设置的多个基站。云服务器13可以是独立的物理服务器,也可以是多个物理服务器构成的服务器集群或者分布式系统,还可以是提供云服务、云数据库、云计算、云函数、云存储、网络服务、云通信、中间件服务、域名服务、安全服务、CDN(Content Delivery Network,内容分发网络)、以及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平台等基础云计算服务的云服务器。
在本应用场景中,车载终端11通过网络向通信运营商设备12发送请求接入其他区域的信息,通信运营商设备12将该信息通过网络上报给云服务器13,云服务器13确定车载终端设备11需要接入到其他区域后,通过车载终端11所在区域的通信运营商设备12获取车载终端11接入的第一车联网信道,且通过车载终端11需要接入到的其他区域对应的通信运营商设备12获取其他区域内的所有车联网信道,并在其他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至少一个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第二车联网信道,之后通知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至少一条车联网信道相关的车载终端进行信道连接,此时第一车联网信道中的车载终端11与第二车联网信道中的车载终端11进行信道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本申请基于云技术实现时,通过云计算的方式,在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至少一条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第二车联网信道;同时本申请还可以采用云存储的方式对获取到的车联网信道进行存储,或将连接后形成的车联网信道进行存储。
云计算(cloud computing)是一种计算模式,它将计算任务分布在大量资源池上,使各种应用系统能够根据需要获取计算力、存储空间和信息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云”中的资源在使用者看来是可以无限扩展的,并且可以随时获取,按需使用,随时扩展,按使用付费。云计算资源池中主要包括:计算设备(为虚拟化机器,包含操作系统)、存储设备、网络设备。
云存储(cloud storage)是在云计算概念上延伸和发展出来的一个新的概念,分布式云存储系统(以下简称存储系统)是指通过集群应用、网格技术以及分布存储文件系统等功能,将网络中大量各种不同类型的存储设备(存储设备也称之为存储节点)通过应用软件或应用接口集合起来协同工作,共同对外提供数据存储和业务访问功能的一个存储系统。
在一种可能的应用场景中,为了便于降低通信时延,可以在各个地区部署多个通信运营商设备12,或者为了负载均衡,可以由不同的通信运营商设备12分别去服务各个车载终端11对应的信道连接的过程。多个通信运营商设备12,可以通过区块链实现数据的共享,多个通信运营商设备12相当于多个通信运营商设备12构成的数据共享系统。例如车载终端11位于地点a,与车载终端11之间进行通信连接,车载终端11位于地点b,与其他通信运营商设备12之间通信连接。
对于数据共享系统中的每个通信运营商设备12,均具有与该通信运营商设备12对应的节点标识,数据共享系统中的每个通信运营商设备12均可以存储有数据共享系统中其他通信运营商设备12的节点标识,以便后续根据其他通信运营商设备12的节点标识,将生成的区块广播至数据共享系统中的其他通信运营商设备12。每个通信运营商设备12中可维护一个如下表所示的节点标识列表,将通信运营商设备12名称和节点标识对应存储至该节点标识列表中。其中,节点标识可为IP(Internet Protocol,网络之间互联的协议)地址以及其他任一种能够用于标识该节点的信息,表1中仅以IP地址为例进行说明。
表1
通信运营商设备名称 节点标识
节点1 119.115.151.174
节点2 118.116.189.145
节点N 119.124.789.258
基于上述论述的场景,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连接方法进行介绍。
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连接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200,云服务器在确定目标车载终端需要接入目标区域后,在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
在本申请中,云服务器通过云计算的方式在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选择的第二车联网信道与目标车载终端接入的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
云服务器为什么要选择第二车联网信道,以及在哪个区域内选择第二车联网信道,是根据目标车载终端发送的需要接入目标区域的请求决定的。
一般目标车载终端在一个区域内行驶,可以通过该区域对应的通信运营商设备或广播车联网信号的方式与所在区域内的其他车载终端进行车联网信号的传输,此时目标车载终端与所在区域内的其他车载终端通过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每条车联网信道都有一个唯一标识。
当目标车载终端需要接入另一个区域之前,即要接入目标区域之前,需要进行路线规划,或根据天气情况确定车速控制范围;但是此时目标车载终端并未直接或间接与目标区域内的某个车载终端连接,无法获取目标区域内的道路状况或天气状况等。因此目标车载终端要获取目标区域内的道路状况或天气状况等,就要与目标区域内的某个车载终端进行直接或间接连接。
又因为目标车载终端已接入所在区域内的某条车联网信道,本申请称第一车联网信道,即第一车联网信道为目标车载终端接入的车联网信道;且目标区域内的车载终端之间已进行连接,组成多条车联网信道;若将目标车载终端与目标区域内的某个车载终端进行连接,则就将目标车载终端接入的车联网信道与目标区域内的某条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因此本申请就是将两条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
在本申请中,由于目标车载终端无法直接获取需要接入的目标区域内的车联网信息,因此目标车载终端通过所在区域的通信运营商设备向云服务器上报需要接入目标区域的信息,在目标车载终端接入到目标区域后,就可直接获取目标区域内的车联网信道;其中车联网信息包括但不限于车载终端采集到的路况信息,如路面温度、能见度、拥堵情况等;
云服务器在获取到目标车载终端上报的需要接入目标区域的信息后,通过目标区域对应的通信运营商设备获取目标区域内的车联网信道,每条车联网信道都具有一个唯一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目标区域内的车联网信道中一定包含有与目标车载终端接入的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车联网信道,本申请中称满足连接条件的车联网信道为第二车联网信道。
且因为目标区域与目标车载终端所在区域位于同一个远程网服务的区域内,因此目标区域与目标车载终端所在区域中的车联网信道之间一定可以进行信道连接。
在本申请中,云服务器在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与第一车联网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时,主要根据信道带宽对车联网信号的传输影响,在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
信道带宽对车联网信号的传输影响包括有传输时延、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存在差异等。
一、根据传输时延,在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
云服务器向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至少一个车载终端发送目标信号,同时将该目标信号发送给接入目标区域的各个车联网信道的至少一个车载终端;
云服务器获取第一车联网信道对目标信号的传输时延,以及目标区域中各个车联网信道对目标信号的传输时延;
若目标区域中的车联网信道的传输时延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传输时延之间的差异值在第一预设范围内,则云服务器将该车联网信道作为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第二车联网信道。
例如:
目标信号为目标信号A,第一车联网信道为信道a1,信道a1的两端分别为车载终端A和车载终端B,云服务器将目标信号A发送给车载终端A,从车载终端A经由信道a1传输到车载终端B,并获得信道a1传输目标信号A的传输时延为10ms。
目标区域中包含有多条车联网信道,分别为信道b1、信道b2、信道b3,云服务器将目标信号A分别注入信道b1、信道b2、信道b3,若信道b1传输目标信号A的传输时延为10ms、信道b2传输目标信号A的传输时延为7ms、信道b3传输目标信号A的传输时延为6ms。
且射第一预设范围为[0,2],此时确定目标区域中的车联网信道b1的传输时延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传输时延之间的差异值在第一预设范围内,故将目标区域中的车联网信道b1作为第二车联网信道。
二、根据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信号差异,在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
云服务器将目标信号发送给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车载终端,并获取第一车联网信道的第一输出信号;之后将第一输出信号发送给目标区域中的各个车联网信道中的至少一个车载终端,并获取目标区域中各个车联网信道输出的第二输出信号;并在获得第二输出信号后,计算目标信号与第二输出信号之间的信号差异,判断信号差异是否在第二预设范围内,若在第二预设范围内,则将第二输出信号与目标信号之间的信号差异在第二预设范围内的第二输出信号对应的车联网信道作为第二车联网信道。
在本申请中,第二预设范围是云服务器根据第一车联网信道、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于云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信道、目标区域中的车联网信道、以及接入目标区域中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与云服务器之间的通信信道的正向噪声和负向噪声确定的。
第二预设范围的下限值为上述四种信道的正向噪声和的相反数;第二预设范围的上限值为上述四种信道的负向噪声和。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四种信道的正向噪声和负向噪声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也可以是根据相关技术测量的。
在本申请中,云服务器在获得第二输出信号后,计算目标信号与第二输出信号之间的信号差异时:
将第二输出信号与目标信号同时输入减法器中获得信号差异;或
将第二输出信号输入到相反器中,获取与第二输出信号相反的第三输出信号,并将第三输出信号与目标信号输入加法器中,输出的结果为目标信号与第二输出信号之间的信号差异;或
将第二输出信号输入到数-模转换器中,进行转换后,与目标信号进行比较,确定信号差异,因为目标信号为模拟信号,在传输过程中采用数字信号形式进行传输,因此在进行比较是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才可以进行比较,或目标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进行比较,在此不再赘述。
通过下例对根据输出信号与输入信号的信号差异,在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进行说明。
假设目标车载终端所在区域有n条车联网信道,目标区域中也有n条车联网信道。目标车载终端所在区域内的n条车联网信道的标识分别为:a1,a2,...,an,目标区域内的n条车联网信道的标识分别为b1,b2,...,bn。假设目标车载终端接入的第一车联网信道的标识为a1。
云服务器将目标信号发送给接入车联网信道a1的任一车载终端;
车载终端通过车联网信道a1传输目标信号,并输出第一输出信号,之后将第一输出信号发送给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获取到第一输出信号后,将第一输出信号分别发送给标识为b1,b2,...,bn的车联网信道中的任一车载终端。
以车联网信道b1为例,此时接入车联网信道b1的车载终端在车联网信道b1中传输第一输出信号,并输出第二输出信号,之后将第二输出信号发送给云服务器;
云服务器在将车联网信道b1输出的第二输出信号通过反相器进行取反后与输入到车联网信道a1的目标信号同时通过加法器,获得信号差异。如果加法器的输出结果位于第二预设范围[-c1,c2]之内,则将车联网信道b1作为第二车联网信道。
在本申请中,采用上述两种选择第二车联网信道方式中的之一或组合可以在目标区域中选择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
云服务器在目标区域中选择出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后,通知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相关的车载终端进行信道连接。
步骤201,云服务器通知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相关的车载终端进行信道连接。
在本申请中,云服务器在目标区域中选择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后,通知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相关的车载终端进行信道连接时,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可以是选择的第二车联网信道中的全部,也可以部分。
若是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中的部分第二车联网信道,则该部分第二车联网信道是云服务器按照优先级顺序从多条第二车联网信道中筛选的第二车联网信道,并通知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筛选后的第二车联网信道相关的车载终端进行信道连接。
云服务器在按照优先级筛选第二车联网信道时,是根据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是否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是否允许接入外部区域中的之一或组合进行筛选的;针对该三种方式分别进行介绍:
方式1、根据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进行筛选时,按照带宽差异由小到大的方式筛选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
方式2、根据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是否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进行筛选时,优选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也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所接入的第二车联网信道,即车载终端同时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此时进行信道连接的时候可以通过同时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直接连接,减少路径。
方式3、根据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是否允许接入外部区域进行筛选时,选择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允许接入外部区域的车载终端所接入的第二车联网信道;若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中包含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不允许接入外部区域时,则该第二车联网信道是无法与第一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的;
比如,第二车联网信道b2中接入的车载终端都不允许接入外部区域,则在筛选时将第二车联网信道b2归为不能进行信道连接的类别,或将第二车联网信道b2从云服务器选择的至少一个第二车联网信道中剔除,在进行通知时,一定不会向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b2的车载终端发送信道连接通知。
在本申请中,云服务器从目标区域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包括两种类型的第二车联网信道:
类型一:同时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和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所接入的第二车联网信道;
类型二: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但未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所接入的第二车联网信道。
针对类型一的第二车联网信道:
云服务器通知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至少一条类型一的第二车联网信道相关的车载终端进行信道连接时,仅需要告知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其需要进行接入的第二车联网信道,或告知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需要接入其的第一车联网信道。
比如,第一车联网信道为A-B,类型一的第二车联网信道为B-C,此时车在车载终端B既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又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此时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通过车载终端B直接进行连接,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道连接示意图。
针对类型二的第二车联网信道:
云服务器通知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至少一条类型一的第二车联网信道相关的车载终端进行信道连接时,不仅需要告知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其需要进行接入的第二车联网信道,或告知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需要接入其的第一车联网信道;还需要告知车联网连接信道,车联网连接信道用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
比如,第一车联网信道为A-B,类型二的第二车联网信道为C-D,此时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未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且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未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则确定需要车联网连接信道来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
假设,车联网连接信道为B-C;云服务器将车联网连接信道B-C通知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相关的车载终端,以使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通过车联网连接信道进行连接,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道连接示意图。
在本申请中,云服务器确定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未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或确定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未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情况下,通过车联网连接信道将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进行信道连接后,由于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是不可测的,云服务器在通知车联网连接信道时,车联网连接信道的带宽可能大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也可能小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若车联网连接信道和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较大时,则不能达到节约信道带宽和降低传输时延的效果,因此还要检测车联网连接信道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是否满足连接条件。
若车联网连接信道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不满足连接条件,则云服务器调整车联网连接信道的信道带宽,直到车联网连接信道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能达到节约信道带宽和降低传输时延的效果后,不再继续调整车联网连接信道的带宽。
在本申请中,云服务器确定车联网连接信道后,为车联网连接信道配置信道带宽,并将配置信道带宽后的车联网连接信道通知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或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以通过车联网连接信道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
在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通过车联网连接信道进行连接后,云服务器向第一车联网信道注入目标信号,并获取车联网连接信道输出的输出信号;
计算车联网连接信道的输出信号与注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目标信号之间的差异,并根据车联网连接信道输出信号与输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目标信号之间的信号差异,调整车联网连接信道的带宽。
比如,第一车联网信道A-B,车联网连接信道B-C,第二车联网信道C-D,将目标信号注入第一车联网信道A-B,目标信号在信道A-B-B-C-C-D中传输,此时获取车联网连接信道B-C输出的输出信号,计算车联网连接信道B-C输出的输出信号与注入的目标信号的信号差异,根据计算出的信号差异,调整车联网连接信道的带宽;
若注入的目标信号减去车联网连接信道B-C输出的输出信号得到的信号差异值小于第二预设范围,则说明车联网连接信道B-C的信道带宽大于第一车联网信道A-B的信道带宽,则应将车联网连接信道B-C的信道带宽调小,否则调大,直至注入的目标信号减去车联网连接信道B-C输出的输出信号得到的信号差异值在第二预设范围内。
在本申请中,云服务器将信道带宽调整后的车联网连接信道B-C,通知给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或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还可能将车联网连接信道B-C的信道带宽通知给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或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以通过调整后的且满足连接条件的车联网连接信道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
相应的,车载终端会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信道连接通知,并执行信号连接过程。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道连接方法的流程图,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500,车载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信道连接通知。
其中,信道连接通知中包含有云服务器在目标区域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或第一车联网信道,其中第二车联网信道是云服务器确定目标车载终端需要接入目标区域后,在目标区域中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的与目标车载终端接入的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车联网信道,目标区域与目标车载终端所在区域位于同一个远程网服务的区域内。
本申请中,车载终端可以为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中的任一车载终端,也可以为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中的任一车载终端。
情况一:
当车载终端为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则信道连接通知中包含有云服务器在目标区域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
信道连接通知中包含的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可以是云服务器按照优先级筛选后的第二车联网信道,因此在进行信道连接时,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按照优先级顺序向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发送连接请求,直至确定某一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允许接入后,将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该第二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
情况二:
当车载终端为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则信道连接通知中包含有第一车联网信道,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向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发送连接请求,当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返回确认请求后,将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
步骤501,车载终端将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中的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进行信道连接。
在本申请中,若车载终端仅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或仅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则信道连接通知中还包括有车联网连接信道,以通过车联网连接信道将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
车载终端将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通过车联网连接信道进行连接之后,还会根据云服务器发送的车联网连接信道,更新当前使用的车联网连接信道;
其中,云服务器发送的车联网连接信道是确定当前使用的车联网连接信道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不满足连接条件时,对信道带宽进行调整后的车联网连接信道,车联网连接信道用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
在本申请中,接收到信道连接通知的车载终端不用,则执行连接过程也不同,通过举例对不同车载终端执行不同连接过程进行举例。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载终端执行信道连接的示意图。
假设,区域1为目标车载终端(车载终端A)所在区域,车载终端A与车载终端B通过车联网信道A-B进行车联网信息的传输;区域2为目标区域即车载终端A请求接入的区域,区域2中的车载终端C和车载终端D通过车联网信道C-D进行车联网信息传输,且车联网信道C-D为与车载终端A所在的车联网信道A-B之间的信道带宽满足连接条件的车联信道;
因此,车联网信道A-B为第一车联网信道,车联网信道C-D为第二车联网信道,当云服务器通知车载终端A通过车联网连接信道B-C进行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
此时,车载终端确定自身无法通过车联网连接信道B-C将第一车联网信道与第二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后,将通过车联网连接信道B-C将第一车联网信道与第二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的通知通过车联网信道A-B发送给车在车载终端B,之后车载终端B通过车联网连接信道B-C将第一车联网信道与第二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车载终端执行信道连接的示意图。
假设,区域1为目标车载终端(车载终端A)所在区域,车载终端A与车载终端B通过车联网信道A-B进行车联网信息的传输;区域2为目标区域即车载终端A请求接入的区域,区域2中的车载终端C和车载终端D通过车联网信道C-D进行车联网信息传输,且车联网信道C-D为与车载终端A所在的车联网信道A-B之间的信道带宽满足连接条件的车联信道;
因此,车联网信道A-B为第一车联网信道,车联网信道C-D为第二车联网信道,当云服务器通知车载终端B通过车联网连接信道B-C进行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
此时,车载终端B确定自身可以通过车联网连接信道B-C将第一车联网信道与第二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后,通过车联网连接信道B-C将第一车联网信道与第二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
在本申请中图6及图7是从车载终端仅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或第二车联网信道的前提下,将信道连接通知发送给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不同车载终端进行举例的,还可以将信道连接通知发送给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不同车载终端,同图6及图7类似;且也可以从车载终端既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又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前提下,将信道连接通知发送给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不同车载终端或将信道连接通知发送给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不同车载终端。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在进行信道连接时,可以将第一车联网信道所在区域中的其他车联网信道与目标区域中的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但是要保证连接的两条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在通知车载终端进行连接的时候,可以向接入其他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发送信道连接通知,信道连接通知中包含有目标区域中与其他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车联网信道,反之亦然,在此不再赘述。
且本申请适用于将多个区域的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的场景中,在存在多个区域时,先将两个区域内的车联网信道连接,并将连接后的作为一个区域,再由另外区域中的车联网信道进行连接,直至全部连接完毕;在连接过程中仍要保证相连接的车联网信道的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信号连接的装置800,如图8所示,该装置800包括:选择模块801及通知模块802;其中:
选择模块801,用于在确定目标车载终端需要接入目标区域后,在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第二车联网信道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第一车联网信道为目标车载终端接入的车联网信道,目标区域与目标车载终端所在区域位于同一个远程网服务的区域内;
通知模块802,用于通知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相关的车载终端进行信道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选择模块801具体用于:
将目标信号发送给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至少一个车载终端,以及接入目标区域中的车联网信道的至少一个车载终端;
检测第一车联网信道的第一传输时延及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的第二传输时延;
将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之间的时延差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的至少一个车联网信道作为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第二车联网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选择模块801具体用于:
将目标信号发送给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获得第一车联网信道的第一输出信号;
将第一输出信号发送给接入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的至少一个车载终端,获得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的第二输出信号;
将第二输出信号与目标信号之间的信号差异在第二预设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第二输出信号对应的车联网信道作为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第二车联网信道。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选择模块801通过如下方式确定第二预设范围:
将车联网信道、云服务器与车载终端之间的信道、以及第一车联网信道的正向噪声之和的相反数作为第二预设范围的下限值;以及
将车联网信道、云服务器与车载终端之间的信道、以及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负向噪声之和作为第二预设范围的上限值。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通知模块802具体用于:
若在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多条第二车联网信道,按照优先级顺序从多条第二车联网信道中筛选第二车联网信道;
通知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筛选后的第二车联网信道相关的车载终端进行信道连接;
其中,第二车联网信道的优先级是根据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是否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是否允许接入外部区域中的之一或组合确定的。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确定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未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或确定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未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
通知模块802还用于:若车联网连接信道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不满足连接条件,则调整车联网连接信道的信道带宽,直到车联网连接信道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
其中,车联网连接信道用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另一种信号连接的装置900,如图9所示,该装置900包括:接收模块901及连接模块902;其中:
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信道连接通知,信道连接通知中包含有云服务器在目标区域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或第一车联网信道,其中第二车联网信道是云服务器确定目标车载终端需要接入目标区域后,在目标区域中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的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车联网信道,第一车联网信道为目标车载终端接入的车联网信道,目标区域与目标车载终端所在区域位于同一个远程网服务的区域内;
连接模块902,用于将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中的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进行信道连接。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车载终端仅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或仅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
连接模块902还用于:
根据云服务器发送的车联网连接信道,更新当前使用的车联网连接信道;
其中,云服务器发送的车联网连接信道是确定当前使用的车联网连接信道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不满足连接条件时,对信道带宽进行调整后的车联网连接信道,车联网连接信道用于连接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第二车联网信道。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各部分按照功能划分为各单元(或模块)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单元(或模块)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在介绍了本申请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信道连接方法及装置后,接下来介绍本申请的另一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信道连接的计算设备。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信道连接计算设备可以至少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程序代码,当程序代码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本申请中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信道连接方法中的任一步骤。
下面参照图10来描述根据本申请的这种实施方式的信道连接计算设备1000。如图10的信道连接计算设备10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10所示,信道连接计算设备10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至少一个处理器1001、上述至少一个存储器1002、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器1002和处理器1001)的总线1003。
总线1003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器总线或者存储器控制器、外围总线、处理器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存储器10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02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器1002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10023。
存储器1002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10024的程序/实用工具10025,这样的程序模块10024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信道连接计算设备10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1004(例如键盘、指向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信道连接计算设备10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信道连接计算设备10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装置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1005进行。并且,信道连接计算设备10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1006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如图10所示,网络适配器1006通过总线1003与用于信道连接计算设备10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理解,尽管图10中未示出,可以结合信道连接计算设备10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器、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申请提供的信道连接方法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程序产品在计算机设备上运行时,程序代码用于使计算机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描述的根据本申请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信道连接方法中的步骤。
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的信道连接生成的程序产品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计算装置上运行。然而,本申请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命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可读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信号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命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
可读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申请操作的程序代码,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装置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装置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装置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装置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装置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装置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装置,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装置(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
应当注意,尽管在上文详细描述中提及了装置的若干单元或子单元,但是这种划分仅仅是示例性的并非强制性的。实际上,根据本申请的实施方式,上文描述的两个或更多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在一个单元中具体化。反之,上文描述的一个单元的特征和功能可以进一步划分为由多个单元来具体化。
此外,尽管在附图中以特定顺序描述了本申请方法的操作,但是,这并非要求或者暗示必须按照该特定顺序来执行这些操作,或是必须执行全部所示的操作才能实现期望的结果。附加地或备选地,可以省略某些步骤,将多个步骤合并为一个步骤执行,和/或将一个步骤分解为多个步骤执行。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命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命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命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命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命令产生包括命令装置的制造品,该命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命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命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10)

1.一种信道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云服务器在确定目标车载终端需要接入目标区域后,在所述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所述第二车联网信道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为所述目标车载终端接入的车联网信道,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目标车载终端所在区域位于同一个远程网服务的区域内;
所述云服务器通知与连接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至少一条所述第二车联网信道相关的车载终端进行信道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在所述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包括:
所述云服务器将目标信号发送给接入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至少一个车载终端,以及接入所述目标区域中的车联网信道的至少一个车载终端;
所述云服务器检测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的第一传输时延及所述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的第二传输时延;
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第一传输时延与所述第二传输时延之间的时延差在第一预设范围内的至少一个车联网信道作为与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第二车联网信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在所述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包括:
所述云服务器将目标信号发送给接入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获得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的第一输出信号;
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第一输出信号发送给接入所述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的至少一个车载终端,获得所述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的第二输出信号;
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第二输出信号与所述目标信号之间的信号差异在第二预设范围内的至少一个第二输出信号对应的车联网信道作为与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第二车联网信道。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通过下列方式确定所述第二预设范围:
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车联网信道、云服务器与车载终端之间的信道、以及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的正向噪声之和的相反数作为所述第二预设范围的下限值;以及
所述云服务器将所述车联网信道、云服务器与车载终端之间的信道、以及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负向噪声之和作为所述第二预设范围的上限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通知与连接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至少一条所述第二车联网信道相关的车载终端进行信道连接,包括:
若在所述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多条第二车联网信道,所述云服务器按照优先级顺序从所述多条第二车联网信道中筛选第二车联网信道;
所述云服务器通知与连接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和筛选后的第二车联网信道相关的车载终端进行信道连接;
其中,所述第二车联网信道的优先级是根据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是否接入第一车联网信道、接入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是否允许接入外部区域中的之一或组合确定的。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云服务器确定接入所述第二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未接入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或确定接入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的车载终端未接入所述第二车联网信道;
所述云服务器通知与连接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至少一条所述第二车联网信道相关的车载终端进行信道连接之后,还包括:
若车联网连接信道与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不满足连接条件,则所述云服务器调整所述车联网连接信道的信道带宽,直到所述车联网连接信道与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
其中,所述车联网连接信道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和所述第二车联网信道。
7.一种信道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
车载终端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信道连接通知,所述信道连接通知中包含有所述云服务器在目标区域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或第一车联网信道,其中所述第二车联网信道是所述云服务器确定目标车载终端需要接入目标区域后,在所述目标区域中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的与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车联网信道,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为目标车载终端接入的车联网信道,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目标车载终端所在区域位于同一个远程网服务的区域内;
所述车载终端将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中的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进行信道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车载终端仅接入所述第二车联网信道或仅接入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
所述车载终端将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中的一条所述第二车联网信道进行信道连接之后,还包括:
所述车载终端根据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的车联网连接信道,更新当前使用的车联网连接信道;
其中,所述云服务器发送的车联网连接信道是确定当前使用的所述车联网连接信道与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不满足连接条件时,对信道带宽进行调整后的车联网连接信道,所述车联网连接信道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和所述第二车联网信道。
9.一种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选择模块,用于在确定目标车载终端需要接入目标区域后,在所述目标区域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所述第二车联网信道与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为所述目标车载终端接入的车联网信道,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目标车载终端所在区域位于同一个远程网服务的区域内;
通知模块,用于通知与连接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和至少一条所述第二车联网信道相关的车载终端进行信道连接。
10.一种信道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云服务器发送的信道连接通知,所述信道连接通知中包含有所述云服务器在目标区域中选择的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或第一车联网信道,其中所述第二车联网信道是所述云服务器确定目标车载终端需要接入目标区域后,在所述目标区域中的车联网信道中选择的与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的信道带宽差异满足连接条件的车联网信道,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为目标车载终端接入的车联网信道,所述目标区域与所述目标车载终端所在区域位于同一个远程网服务的区域内;
连接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车联网信道和所述至少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中的一条第二车联网信道进行信道连接。
CN202010209048.9A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信道连接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14316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9048.9A CN111431643B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信道连接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09048.9A CN111431643B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信道连接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1643A CN111431643A (zh) 2020-07-17
CN111431643B true CN111431643B (zh) 2021-07-20

Family

ID=71549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09048.9A Active CN111431643B (zh) 2020-03-23 2020-03-23 一种信道连接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316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504291B (zh) * 2020-11-17 2023-05-23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车辆导航的方法及装置
CN113411375B (zh) * 2021-05-08 2023-07-18 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有限公司 信息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55667A (zh) * 2017-12-26 2018-05-1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认知车辆网络联合路由选择及资源分配方法
CN109347975A (zh) * 2018-11-18 2019-02-15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09428692A (zh) * 2017-07-06 2019-03-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10546958A (zh) * 2017-05-18 2019-12-06 利弗有限公司 无线多链路车辆通信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376696B1 (en) * 2017-03-13 2021-02-17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Apparatuses, methods and computer programs for estimating a multi-hop radio channel between a transmitter, one or more relay stations, and a receiver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831062B (zh) * 2018-08-10 2022-02-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设备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46958A (zh) * 2017-05-18 2019-12-06 利弗有限公司 无线多链路车辆通信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CN109428692A (zh) * 2017-07-06 2019-03-05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8055667A (zh) * 2017-12-26 2018-05-1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认知车辆网络联合路由选择及资源分配方法
CN109347975A (zh) * 2018-11-18 2019-02-15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31643A (zh) 2020-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za et al. An efficient task offloading scheme in vehicular edge computing
WO2016161676A1 (zh) 一种资源调配系统、基站、设备及方法
LiWang et al. A computation offloading incentive mechanism with delay and cost constraints under 5G satellite-ground IoV architecture
CN112839320B (zh) 交通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11431643B (zh) 一种信道连接方法及装置
US9554328B2 (en) Vehicle-based small cell base stations
EP3820172A1 (en) Communication solution for internet of vehicles
US20210289415A1 (en) Internet of Vehicles Communication Method, Distribution Module, Center Server, and Regional Server
US10943484B2 (en) Lane scheduling method, method for obtaining lane information, vehicle, and management device
US20210127241A1 (en) Method for service placement in a multi-access/mobile edge computing (mec) system
CN112333662B (zh) 一种v2x通信系统及通信方法
CN115209426B (zh) 一种边缘车联网内数字孪生服务器动态部署方法
Hussain et al. An efficient interface selection scheme (dsrc/lte) of vehicles for data dissemination enabling v2v communication to support internet of vehicles (iov)
CN111800761A (zh) 车辆通信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770014B (zh) 网络服务器的计算评估方法、系统、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5988462A (zh) 一种基于车路协同的边缘计算模块的调试方法
CN115460538A (zh) 基于5g mec的车联网基站分流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Xiao et al. A hierarchical decision architecture for network-assisted automatic driving
Geng [Retracted] Edge Computing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in Internet of Vehicles Environment
CN116234043B (zh) 基于移动边缘计算的rsu处理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Naren et al. A survey on computation resource allocation in IoT enabled vehicular edge computing
CN210431904U (zh) 一种基站
Hoque et al. VFbed: An Architecture for Testbed-as-a-Service for Vehicular Fog-based Systems
Binwal et al. Vehicle as Fog Server in 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System
Khamari et al. Green edge servers placement for intelligent transport system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