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347975A - 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347975A
CN109347975A CN201811371247.9A CN201811371247A CN109347975A CN 109347975 A CN109347975 A CN 109347975A CN 201811371247 A CN201811371247 A CN 201811371247A CN 109347975 A CN109347975 A CN 1093479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networking
access point
time delay
resource
point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7124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347975B (zh
Inventor
张勇
李强
谢培浩
沈斐
张武雄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Research Center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Priority to CN20181137124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347975B/zh
Priority to US16/236,144 priority patent/US10951361B2/en
Publication of CN1093479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79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3479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3479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6Multiprogramming arrangements
    • G06F9/50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 G06F9/5005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 G06F9/5011Allocation of resources, e.g. of the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CPU] to service a request the resources being hardware resources other than CPUs, Servers and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 H04W72/543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based on requested quality, e.g. Qo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2/00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12/28Data switching networks characterised by path configuration, e.g. LAN [Local Area Networks] or WAN [Wide Area Networks]
    • H04L12/40Bus networks
    • H04L2012/40267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 H04L2012/40273Bus for use in transportation systems the transportation system being a vehicl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6Provisioning of proxy services
    • H04L67/568Storing data temporarily at an intermediate stage, e.g. ca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04W4/44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vehicles and infrastructures, e.g. vehicle-to-cloud [V2C] or vehicle-to-home [V2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4/00Network topologies
    • H04W84/005Moving wireless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同时也公开了用于实施该低时延通信方法的车联网终端及车联网系统。本发明采取宏节点与接入点相结合的方式对车联网终端的请求业务进行资源调度,结合雾计算、开环通信、路径分集及网络切片等技术,通过数据传输方式的优化、数据网络侧的高效处理及稳定的边缘用户接入共同降低网络传输时延,并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同时也涉及用于实施该低时延通信方法的车联网终端及车联网系统,属于车联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车联网是实现未来智能交通运输系统的关键技术之一。它是融合物联网、智能交通、车载信息服务和云计算等多种技术的结果。V2X(Vehicle to X)作为车联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使车辆与车辆(V2V)、车辆与道路(V2R)、车辆与基础设施(V2I)以及车辆与行人(V2P)之间能够交互通信,获得实时路况、道路信息、行人信息等一系列交通信息,从而改善驾驶安全性、减少拥堵、提高交通效率。
随着V2X技术、尤其是自动驾驶车辆的不断发展,对实时数据的传输处理时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5G中超低时延与高可靠场景需求也对数据传输的空口时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需要控制在10ms以内。但是,在现有基于LTE(Long Term Evolution)的车联网技术方案中,所实现的传输时延普遍在50~100ms之间。这对自动驾驶车辆在高速移动场景下的安全行驶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现有技术中,基于LTE的车联网技术方案是以LTE D2D(Device-to-Device)技术为基础实现的。但是,LTE D2D并没有针对高速移动场景中的车联网应用进行优化设计。在高速移动场景中,信道时变性变快,会导致信道特性的非平稳。链路收发双端的移动性变快,使得信道的多普勒扩展模型以及信道参数间的空间一致性变得更加复杂,信道环境将更加复杂多变。传统半静态的资源调度算法思路虽然可以降低数据传输的时延,但是由于缓存资源分配死板,容易造成缓存资源的大量浪费。因此,采用LTE D2D技术的车联网很难满足高速移动场景下信道快速时变性及低时延的要求。另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是快速切换。高度移动的车辆在进行数据切换时,需要快速穿过切换区,移动速度越快则穿越切换区的时间就越短。如果车辆速度足够快,以至于穿越切换区的时间小于车联网系统处理切换的最小时延,则切换流程无法完成,从而导致数据传输失败。因此,高速移动场景下的自动驾驶车辆需要提供新的车联网接入方案以满足用户的实际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首要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另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实施上述低时延通信方法的车联网终端。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又一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实施上述低时延通信方法的车联网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的技术方案: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所述车联网包括多个车联网终端、接入点以及宏节点,所述接入点与多个所述车联网终端组成接入点群,各所述接入点群通过所述接入点分别连接所述宏节点,其中:
检测所述车联网终端在通信过程中,所请求的业务资源量的大小;
如果检测到所述车联网终端请求的业务资源量大于所述接入点群规定的数据块传输阈值,则由所述宏节点对所请求的业务资源量进行全局性资源调度;如果检测到所述车联网终端请求的业务资源量不大于所述接入点群规定的数据块传输阈值,则由所述接入点在所在接入点群的内部对所请求的业务资源量进行内部资源调度。
其中较优地,所述车联网终端进入接入点群,向所述接入点发送业务资源请求;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业务资源请求,向所述宏节点上报所述业务资源请求的业务类型和请求资源大小。
其中较优地,所述宏节点对所述接入点上报的业务资源请求进行统计,针对统计过的多种业务类型,根据用户请求的每个业务类型的数量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挑选出需求量最多的F个业务类型,并根据计算出的资源大小,对每个接入点群中的接入点发送缓存资源的配置命令;其中,F为正整数。
其中较优地,每个接入点接收到来自宏节点的所述配置命令后,对F个业务类型进行缓存资源分配,对每个业务类型分配预定大小的资源块,同时释放上一周期内预调度的缓存资源。
其中较优地,所述资源块的预定大小Daver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Daver=D/M
其中,D表示每个业务类型的总需求量,M表示每个业务类型的用户数量。
其中较优地,在通信过程中,接入点群中的多个接入点采取路径分集方式同时对发送请求的车联网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车联网终端采用合并分集的方式接收数据。
其中较优地,在通信过程中,接入点群中的接入点采用开环通信方式对其控制范围内的车联网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其中较优地,所述宏节点进行全局性资源调度时,与所述车联网终端之间采用具有HARQ重传机制的闭环通信方式。
其中较优地,所述宏节点采用网络切片技术,将需要管理的业务数据分别归入面向车联网终端与面向接入点群的两个资源池。
其中较优地,所述数据块传输阈值由所述接入点群根据可控范围内的传输时延得出。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车联网终端,包括处理组件和用于存储处理组件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的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车联网系统,包括多个车联网终端、接入点以及宏节点,所述接入点与多个所述车联网终端组成接入点群,各所述接入点群通过所述接入点分别连接所述宏节点,其中:
所述车联网终端、接入点以及宏节点之间采用上述的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进行通信。
其中较优地,所述接入点为雾节点服务器。
其中较优地,所述宏节点为广域覆盖的通信基站。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采取宏节点与接入点相结合的方式对车联网终端的请求业务进行资源调度,提出自主分配缓存资源的预调度方法,结合雾计算、路径分集及网络切片等技术,通过数据传输方式的优化、数据网络侧的高效处理及稳定的边缘用户接入共同降低网络传输时延,并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的典型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接入点对车联网终端进行资源调度的示意图;
图3为接入点群内,接入点的路径分集示意图;
图4为宏节点采用网络切片技术进行资源管理的示意图;
图5为宏节点和接入点群实现的全局性资源调度框图;
图6为接入点群内,实现自主分配缓存资源的预调度方法流程图;
图7为采用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的车联网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联网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内容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针对高速移动场景下自动驾驶车辆的特殊要求,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首先提供一种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该通信方法结合雾计算、路径分集及网络切片等技术,利用自主分配缓存资源的预调度方法,通过数据传输方式的优化、数据网络侧的高效处理及稳定的边缘用户接入共同降低网络传输时延,并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下面对此展开详细具体的说明。
图1所示为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的一个典型应用场景。在该应用场景中,在道路边沿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接入点。若干携带车联网终端的车辆(优选为自动驾驶车辆)及所在区域范围内的一个或多个接入点组成相应的接入点群(即接入点群1、接入点群2……接入点群n,其中n为正整数)。接入点群的划分可以用虚拟小区技术实现。虚拟小区技术是一种常用的无线组网技术,可以根据车联网终端的连接需求,对接入点群内的接入点数量及其控制范围实现虚拟化的接入控制,提高车联网终端的接入稳定性。根据接入点的信号覆盖范围(受所在地建筑环境的影响很大)不同,这些接入点群分别具有各自的控制范围。另外,这些接入点群通过其中的接入点分别连接宏节点,由此形成一个简化的车联网系统。
在图1所示的车联网系统中,主要由接入点和宏节点完成对车辆的通信。每个宏节点管理着一定范围内的n个接入点群,每个接入点群由m个接入点组成。m个接入点都是参与雾计算的雾节点服务器,共同完成控制范围内的车辆通信,其中m、n均为正整数。
在本发明中,定义车联网通信的总数据传输时延D的公式为:
D=dsen+dtrans+dre+dinform (1)
式(1)中,dsen表示车辆中传感器的响应时延,dtrans表示数据在无线信道中的传输时延,dre表示数据传输时请求等待时延,dinform表示数据在接收端处理的时延。
在现有技术普遍采用的闭环通信方式中,dre很大一部分包括了数据重传反馈信息的等待时延,dinform中的很大一部分时延也是由处理重传数据的控制信令与数据产生的,dsen与传感器密切相关,dtrans则与信道干扰、通信距离等有很大的关系。
为了有效降低网络数据的传输时延,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开环通信方式。在开环通信方式中,减少了反馈信息及重传信息所耗费的信道资源,接入点可以对多个车联网终端同时进行调度,并且通过信道资源的共享性,当多个车联网终端同时向接入点发送资源请求时,接入点可以根据用户的数量分配相应数量的信道,实现多个用户的资源调度。另一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宏节点与接入点相结合的数据传输方式。具体地说,根据车联网终端所请求的业务资源量大小,决定该资源是通过宏节点还是接入点实现调度。若请求的业务资源量较小,则选择接入点进行数据传输。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入点由雾节点服务器组成,其拥有的大容量的存储、高效的计算性能极大地改善了小范围内的数据传输时延性能,同时提高了车联网终端接入的稳定性;若请求的业务资源量较大,则选择宏节点进行全局性的资源调度。宏节点由广域覆盖的通信基站构成,用于管理接入点内的业务数据以及完成车联网终端较大的请求资源量的调度。这种宏节点与接入点相结合的数据传输方式,可以解决在高速移动场景中的车联网终端所面临的小区快速切换的传输时延较大与传输不稳定等问题。
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每个接入点群的接入点都采用开环通信方式对其控制范围内的车联网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同时,接入点群内的每个接入点通过路径分集技术,对车联网终端的每次业务请求一并进行数据传输。每个接入点群中的接入点不是相互协作的关系,而是相对独立的,从而保证数据通信的可靠性。
在上述车联网系统中,接入点对车联网终端进行资源调度的过程如
图2所示,具体包括如下步骤(操作时不分先后):缓存宏节点(网络中心)发送的内容数据,向各个车联网终端发送整个数据包。在现有技术中,普遍采用的LTE D2D技术有效解决了移动网边缘用户接入不稳定的问题。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采用雾节点服务器作为接入点,并采取分布式的传输方式代替传统的LTE D2D技术,以便有效提高边缘用户接入的稳定性。
采用雾节点服务器作为接入点具有以下优点:
1)本地缓存:当车联网终端访问本地资源时,可以与网络的其他部分隔离开运行;
2)邻近终端:靠近车联网终端,能大量地减少传输时延。这可以加快业务的响应速度,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3)计算存储功能强大:雾节点服务器具有强大的计算存储能力,为车联网提供更加丰富的业务可能性和灵活性;
4)可以扩大接入点群的数据传输范围,不用通过网络侧可以直接完成资源调度,从而降低网络整体时延。
由于高速移动场景下的无线通信采用开环通信方式,在资源调度时取消了数据重传,即在发送端只需要将车联网终端请求的业务数据发送一次,接收端只需确认接收,很难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因此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车辆所携带的车联网终端接收信号时,采用路径分集技术保证接收信号的完整性。
如图3所示,本车联网系统的接入点群采用路径分集技术对车联网终端进行数据传输。图3中显示的是一个接入点群内,接入点对其控制范围内的车联网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示意图。由于高速移动场景下车联网终端的密度不高,并且传输信道不会受到较大的阻碍物,因此该场景下每个接入点群内的信道干扰不强,在数据传输的过程中接入点群内的每个接入点作为独立部分,相互之间没有信息的交互。当接收到车联网终端的请求时,各个接入点同时向车联网终端进行资源调度和数据传输,最后在车联网终端采用合并分集的方式接收数据。通过上述的路径分集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如图4所示,宏节点采用基于NFV(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网络功能虚拟化)和SDN(Software Defined Network,软件定义网络)的网络切片技术。由于宏节点的主要任务有两个:一个是车联网终端请求的资源数据量大于所在接入点群控制范围内的数据传输量阈值(该数据块的大小由每个接入点群根据可控范围内的传输时延得出)时,对车联网终端的资源请求进行全局性资源调度,保证高速移动场景下的快速切换性能;另一个是对广域范围内的n个接入点群的数据进行集中化管理,因此可以通过网络切片技术针对这两方面数据进行虚拟切片管理,将需要管理的业务数据分为面向接入点群与面向车联网终端的两部分,分别归入面向接入点群与面向车联网终端的两个资源池,然后再经由车联网的管理编排功能,完成对虚拟化层、硬件资源层的管理和编排,实现虚拟网络和硬件资源之间的映射以及对业务资源流程的管理。
宏节点对业务数据应用网络切片技术,可以提高数据处理的灵活性与处理能力,大大降低数据处理时延,从而降低整个业务数据的传输时延。
在图1所示的车联网应用场景中,假设有一辆车辆刚刚驶入接入点群2的控制范围,并发送了相关的业务请求(包括网页、音乐、视频等)时,如果接入点群2中的m个接入点检测到该车辆请求的业务资源量在接入点群2规定的数据块传输阈值范围内,则通过所有这些接入点共同对该请求资源的车辆进行内部资源调度。如果m个接入点检测到该车辆请求的业务资源量大于接入点群2规定的数据块传输阈值时,则通过宏节点对车辆进行全局性资源调度。由于宏节点的网络覆盖范围广泛,因此在高速移动场景下的快速切换问题便迎刃而解。
在现有基于LTE的车联网技术方案中,缓存资源的分配往往是固定不变的,这会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本发明实施例中针对宏节点和接入点群采取不同的资源调度方式,以便提高资源调度的效率。如图5所示,如果车联网终端在高速行驶的情况下,请求的业务资源量较大,在接入点群规定的数据传输时延内无法完成对数据的传输,假设检测到车联网终端请求的业务资源量大于接入点群规定的数据块传输阈值(该数据块的大小由每个接入点群根据可控范围内的传输时延得出),则交由宏节点通过传统的LTE资源调度方式进行全局性的资源调度;若请求的业务资源量较小(不大于接入点群规定的数据块传输阈值),则通过接入点群采用自主分配缓存资源的预调度方法进行内部调度。这样可以实现了车联网终端在高速场景下的全局性资源调度,进一步地降低网络时延。
上述自主分配缓存资源的预调度方法包括宏节点与接入点两方面的操作,利用宏节点的集中管理和各接入点的分布式控制共同完成用户资源的预调度,既能避免资源浪费,又可降低网络时延。具体说明如下:一.由宏节点利用快速排序算法统计、计算每个接入点的预调度缓存资源并周期性地发送分配缓存资源指令,计算统计的数据包括终端请求业务类型及每个业务类型量、车联网终端的数量;二.由接入点完成对车辆的资源调度,该调度资源量在接入点群规定的数据传输阈值以内,例如网页请求、周围环境、道路状况、车辆密度等。
如图6所示,该预调度方法用于实现接入点群内的资源调度,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1)当车辆进入接入点群,开始发送业务资源请求时,新的周期T开始。所在接入点群的接入点接收到车联网终端的业务资源请求,向宏节点上报该业务资源请求的业务类型与请求资源大小(此时不是将整个资源请求全部上报给宏节点)。宏节点接收各个接入点发来的业务资源请求数据;
2)宏节点对接入点上报的业务资源请求数据进行统计,得出业务类型总数N(N为正整数,下同),每个业务类型对应的资源总量D,终端数M(M为正整数,下同),每个业务类型对应的资源量大小Daver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每个宏节点管理不同的接入点群。每隔周期T,对可控接入点群内车联网终端的所有请求数据的业务类型进行计数,并对每个业务类型的平均资源大小通过以下公式进行计算统计。
Daver=D/M (2)
公式(2)中,Daver表示每个业务类型的用户平均需求量,D表示每个业务类型的总需求量,M表示每个业务类型的用户数量。
宏节点针对统计过的N个业务类型,根据用户请求的每个业务类型的计数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挑选出需求量最多的F个业务类型(F为正整数,下同),并根据计算出的资源大小,对每个接入点群中的接入点发送缓存资源的配置命令。每个接入点收到命令后对F个业务类型进行资源缓存分配,每个业务类型大小为Daver的资源块,同时释放上一周期T的预调度缓存资源。另外,宏节点的数据管理也可以用云计算的集中管理方式实现。
3)宏节点利用快速排序算法,对不同业务类型的统计结果进行排序,选出前F个类型的业务;
4)宏节点将选出的F个业务类型以及对应的Daver,发送给不同接入点群;
具体地说,宏节点对接入点群内车联网终端的所有请求数据的业务类型进行计数,并对每个业务类型的平均资源大小,通过公式(2)进行计算统计。针对统计过的N个业务类型,根据用户请求的每个业务类型的数量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挑选出需求量最多的F个业务类型,并根据计算出的资源大小,对每个接入点群中的接入点发送缓存资源的配置命令。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接入点的数据统计、计算等工作也可以在基于雾节点服务器的接入点内完成。但是,这样会加重接入点的数据处理负担,从而影响整个数据传输的时延。
5)接入点检测车联网终端的请求业务类型和业务需求量;如果请求业务的缓存资源不包括车辆请求业务,则返回步骤1),如果请求业务的缓存资源包括车辆请求业务,则接入点直接发送并记录,然后返回步骤1);如果请求业务资源量大于接入点群规定的数据块传输阈值,则由宏节点进行全局性资源调度。
具体地说,每个接入点接收到来自宏节点的对预调度缓存资源的配置命令后,对F个业务类型进行缓存资源分配,对每个业务类型分配大小为Daver的资源块,同时释放上一周期T的预调度缓存资源,在开环通信方式下实现多用户的资源预调度。所谓多用户的资源预调度是指通过信道资源的共享性,当多个用户向接入点发送资源请求时,接入点根据用户的数量分配相应数量的信道,实现多个用户的资源调度。所调度的资源包括网页请求、周围环境、道路状况、车辆密度等在接入点群规定的数据传输阈值以内的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每个接入点作为雾节点服务器,能够自行对可控制范围内的车辆进行资源调度。如果车辆在每个接入点群内能够完成数据收发,则不必考虑切换的情况,在接入点群内部即可实现该车辆的低时延、高可靠的数据传输。
接下来,宏节点开始对下一周期T的业务资源请求数据进行计算统计,重新开始上述流程,周而复始。
在宏节点端的全局性资源调度采取具有HARQ重传机制的闭环通信方式,数据传输方案是基于接收端的反馈信息对接收端检测有误的数据进行重传,该HARQ重传机制需要接受方与发送方发送确认消息以保证数据传输的成功,由于宏节点不能对车联网终端使用路径分集的方式传输数据,若采用开环的通信方式必然引起较高的误码率。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采取宏节点与接入点相结合的方式对车联网终端的请求业务进行资源调度,从数据传输、数据处理以及资源预调度等方面共同达到降低数据传输时延的目的。具体地说,宏节点将面向车联网终端与面向接入点群的数据进行网络切片,划分为两个资源池,再经过编排管理,实现网络侧数据的高效管理;接入点群内采用路径分集的开环通信技术对车辆进行数据传输,改善数据传输的可靠性;宏节点采用快速排序算法对接入点的资源情况进行计算、统计并周期性地发送给接入点缓存资源分配指令,接入点接收到指令进行缓存资源分配,并实现对车联网终端的资源调度。
如图7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进一步提供了一种采用上述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的车联网系统。在该车联网系统中,包括若干车联网终端、接入点以及宏节点。其中,多个携带车联网终端的车辆及所在区域范围内的m个接入点组成相应的接入点群(即接入点群1、接入点群2……接入点群n,其中m、n为正整数),这里的m个接入点都是参与雾计算的雾节点服务器。各个接入点群通过其中的接入点分别连接宏节点。每个宏节点由广域覆盖的通信基站构成,负责管理着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多个接入点群。在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车联网终端通过4G/5G接入模块连接相应的接入点,各个接入点为雾节点服务器。相应的宏节点具有4G/5G基站设备模块,以便支持宏节点与各个接入点群之间的4G/5G通信。宏节点和相应的接入点群采用雾计算技术、多径分集技术以及基于NFV和SDN的网络切片技术等进行业务数据的管理和传输。另外,在车联网系统中还设置有相应的资源调度模块。该资源调度模块可以由计算机或者服务器实现,用于实现上述的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实现宏节点与接入点群相结合的资源调度方式。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该资源调度模块可以独立设置,也可以与接入点或者宏节点设置在一起,作为其中的一部分。
图8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示出的一种车联网终端的结构框图。参照图8,车联网终端800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802,存储器804,电源组件806,输入/输出(I/O)的接口812,传感器组件814以及通信组件816。
处理组件802通常控制车联网终端800的整体操作。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8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8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8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8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车联网终端800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车联网终端800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等。存储器8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力组件806为车联网终端800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力组件8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车联网终端800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I/O接口812为处理组件8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滚轮、按钮等。
传感器组件8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车联网终端800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814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等。
通信组件816被配置为便于车联网终端800和其他设备之间以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优选为4G/5G接入模块。车联网终端800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4G/5G或它们的组合。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车联网终端80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
上面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背离本发明实质精神的前提下对它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动,都将构成对本发明专利权的侵犯,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Claims (15)

1.一种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所述车联网包括多个车联网终端、接入点以及宏节点,所述接入点与多个所述车联网终端组成接入点群,各所述接入点群通过所述接入点分别连接所述宏节点,其特征在于:
检测所述车联网终端在通信过程中,所请求的业务资源量的大小;
如果检测到所述车联网终端请求的业务资源量大于所述接入点群规定的数据块传输阈值,则由所述宏节点对所请求的业务资源量进行全局性资源调度;如果检测到所述车联网终端请求的业务资源量不大于所述接入点群规定的数据块传输阈值,则由所述接入点在所在接入点群的内部对所请求的业务资源量进行内部资源调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联网终端进入接入点群,向所述接入点发送业务资源请求;
所述接入点接收所述业务资源请求,向所述宏节点上报所述业务资源请求的业务类型和请求资源大小。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宏节点对所述接入点上报的业务资源请求进行统计,针对统计过的多种业务类型,根据用户请求的每个业务类型的数量进行从大到小的排序,挑选出需求量最多的F个业务类型,并根据计算出的资源大小,对每个接入点群中的接入点发送缓存资源的配置命令;其中,F为正整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每个接入点接收到来自宏节点的所述配置命令后,对F个业务类型进行缓存资源分配,对每个业务类型分配预定大小的资源块,同时释放上一周期内预调度的缓存资源。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资源块的预定大小Daver通过如下公式确定:
Daver=D/M
其中,D表示每个业务类型的总需求量,M表示每个业务类型的用户数量。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通信过程中,接入点群中的多个接入点采取路径分集方式同时对发送请求的车联网终端进行数据传输,所述车联网终端采用合并分集的方式接收数据。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通信过程中,接入点群中的接入点采用开环通信方式对其控制范围内的车联网终端进行数据传输。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宏节点进行全局性资源调度时,与所述车联网终端之间采用具有HARQ重传机制的闭环通信方式。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宏节点采用网络切片技术,将需要管理的业务数据分别归入面向车联网终端与面向接入点群的两个资源池。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数据块传输阈值由所述接入点群根据可控范围内的传输时延得出。
11.一种车联网终端,包括处理组件和用于存储处理组件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
12.一种车联网系统,包括多个车联网终端、接入点以及宏节点,所述接入点与多个所述车联网终端组成接入点群,各所述接入点群通过所述接入点分别连接所述宏节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联网终端、接入点以及宏节点之间采用权利要求1~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进行通信。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入点为雾节点服务器。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宏节点为广域覆盖的通信基站。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联网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车联网终端通过4G/5G接入模块连接所在接入点群中的所述接入点。
CN201811371247.9A 2018-11-18 2018-11-18 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Active CN1093479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71247.9A CN109347975B (zh) 2018-11-18 2018-11-18 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US16/236,144 US10951361B2 (en) 2018-11-18 2018-12-28 IoV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and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71247.9A CN109347975B (zh) 2018-11-18 2018-11-18 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7975A true CN109347975A (zh) 2019-02-15
CN109347975B CN109347975B (zh) 2021-08-24

Family

ID=653158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71247.9A Active CN109347975B (zh) 2018-11-18 2018-11-18 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0951361B2 (zh)
CN (1) CN109347975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6569A (zh) * 2019-04-03 2019-08-02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车联网可变帧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11105614A (zh) * 2019-12-06 2020-05-05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道路社交圈的交通状况预测方法
CN111431643A (zh) * 2020-03-23 2020-07-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3015109A (zh) * 2021-02-23 2021-06-2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车辆雾计算中无线虚拟网络准入控制方法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18134B (zh) * 2020-06-23 2023-05-26 宁波送变电建设有限公司永耀科技分公司 变电站数据中心内基于雾计算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
KR20220001630A (ko) * 2020-06-30 2022-01-06 삼성에스디에스 주식회사 엣지 컴퓨팅 장치를 위한 애플리케이션 배포 방법 및 시스템
CN113132943B (zh) * 2021-04-18 2022-04-19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一种车联网中车边协同的任务卸载调度及资源分配方法
CN115022890B (zh) * 2022-06-02 2023-06-30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面向容量覆盖的资源小区覆盖结构生成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23088A1 (en) * 2012-07-23 2014-01-23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iggering bandwidth upspeeding within an existing reservation
CN105407005A (zh) * 2015-12-09 2016-03-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方法及装置
CN105657842A (zh) * 2016-01-15 2016-06-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路侧单元
CN105722176A (zh) * 2016-01-29 2016-06-29 同济大学 城市场景中有基础设施的车联网大规模异构网络的连通性方法
CN106358202A (zh) * 2016-10-13 2017-01-2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改进的c‑ran网络架构及资源调度方法
WO2017154486A1 (ja) * 2016-03-11 2017-09-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通信装置
CN108174395A (zh) * 2018-01-15 2018-06-15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转移动作评估学习框架的基站缓存管理方法及系统
WO2018137198A1 (zh) * 2017-01-25 2018-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US20180294839A1 (en) * 2017-04-11 2018-10-1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achine assisted development of deployment site inventory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23592B2 (en) * 2016-10-10 2019-12-31 Cisco Technology, Inc. Orchestration system for migrating user data and services based on user information
US10303522B2 (en) * 2017-07-01 2019-05-28 TuSimple System and method for distributed graphics processing unit (GPU) computation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023088A1 (en) * 2012-07-23 2014-01-23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iggering bandwidth upspeeding within an existing reservation
CN105407005A (zh) * 2015-12-09 2016-03-16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内容分发方法及装置
CN105657842A (zh) * 2016-01-15 2016-06-08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及路侧单元
CN105722176A (zh) * 2016-01-29 2016-06-29 同济大学 城市场景中有基础设施的车联网大规模异构网络的连通性方法
WO2017154486A1 (ja) * 2016-03-11 2017-09-14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通信装置
CN106358202A (zh) * 2016-10-13 2017-01-25 北京邮电大学 一种改进的c‑ran网络架构及资源调度方法
WO2018137198A1 (zh) * 2017-01-25 2018-08-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网络侧设备和终端设备
US20180294839A1 (en) * 2017-04-11 2018-10-1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achine assisted development of deployment site inventory
CN108174395A (zh) * 2018-01-15 2018-06-15 南京邮电大学 基于转移动作评估学习框架的基站缓存管理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VAN STOJMENOVIC: "Fog computing: A cloud to the ground support for", 《2014 AUSTRALASIAN TELECOMMUNICATION NETWORKS AND APPLICATIONS CONFERENCE (ATNAC)》 *
KWANG-CHENG CHEN: "Ultra-Low Latency Mobile Networking", 《IEEE NETWORK》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086569A (zh) * 2019-04-03 2019-08-02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车联网可变帧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10086569B (zh) * 2019-04-03 2022-04-15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车联网可变帧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CN111105614A (zh) * 2019-12-06 2020-05-05 惠州市德赛西威汽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道路社交圈的交通状况预测方法
CN111431643A (zh) * 2020-03-23 2020-07-17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1431643B (zh) * 2020-03-23 2021-07-2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连接方法及装置
CN113015109A (zh) * 2021-02-23 2021-06-22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车辆雾计算中无线虚拟网络准入控制方法
CN113015109B (zh) * 2021-02-23 2022-10-18 重庆邮电大学 一种车辆雾计算中无线虚拟网络准入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347975B (zh) 2021-08-24
US10951361B2 (en) 2021-03-16
US20200162199A1 (en) 2020-05-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7975A (zh) 车联网低时延通信方法、终端及系统
Li et al. Delay-tolerant data traffic to software-defined vehicular networks with mobile edge computing in smart city
CN106792888B (zh) 一种基于信息感知的无线通信组网方法及装置
Mei et al. Intelligent network slicing for V2X services toward 5G
Liu et al. RL/DRL meets vehicular task offloading using edge and vehicular cloudlet: A survey
Chen et al. Deep-learning-based intelligent intervehicle distance control for 6G-enabled cooperative autonomous driving
CN106664525B (zh) 用于基于定位预测的网络调度器的系统和方法
CN111464611B (zh) 动态复杂场景下固定云和边缘节点之间高效服务访问的方法
Zhu et al. SDN-enabled hybrid emergency message transmission architecture in internet-of-vehicles
CN110381541A (zh) 一种基于强化学习的智能电网切片分配方法及装置
Wei et al. Reinforcement learning-empowered mobile edge computing for 6G edge intelligence
US10700940B2 (en) Network planning and optimization
CN109874111A (zh) 调度方法、发送信息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8322925A (zh) 超密度异构融合网络中区分业务类型的传输路径计算方法
Alnoman et al. Computing-aware base station sleeping mechanism in H-CRAN-cloud-edge networks
Gorgich et al. Proposing an energy-aware routing protocol by using fish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in WSN (wireless sensor networks)
CN103458466A (zh) 流量控制装置与方法以及网络流量管理系统与方法
Toczé et al. ORCH: Distributed orchestration framework using mobile edge devices
Lin et al. Adaptive traffic engineering based on active network measurement towards software defined internet of vehicles
Wang et al. QoS‐enabled resource allocation algorithm in internet of vehicles with mobile edge computing
Kaviani et al. CQARPL: Congestion and QoS-aware RPL for IoT applications under heavy traffic
CA317246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enabling an execution of a plurality of tasks in a heterogeneous dynamic environment
CN109120549B (zh) 一种无线sdn下优先级驱动的切换优化方法
CN104010338A (zh) 一种基于终端能量感知的改进aodv路由方法
CN105765935A (zh) 在无线通信网络中加虚拟防火墙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