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425430B - 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425430B
CN111425430B CN202010245479.0A CN202010245479A CN111425430B CN 111425430 B CN111425430 B CN 111425430B CN 202010245479 A CN202010245479 A CN 202010245479A CN 111425430 B CN111425430 B CN 11142543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supply
air outlet
user
air
intellig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24547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1425430A (zh
Inventor
陈小平
唐清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Viomi Electr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0245479.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425430B/zh
Publication of CN1114254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543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14254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42543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2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varying geometry within the pumps, e.g. by adjusting 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4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by varying driving spee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7/00Control, e.g. regulation, of pumps, 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pump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7/007Conjoint control of two or more different func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6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 F04D29/462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所述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结构光获取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根据三维空间信息配置送风参数至各出风栅板或各送风段,各出风栅板或各送风段执行各自的送风参数。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可同时根据送风区域内多个用户的需求对智能出风设备的送风参数进行配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系统,控制方法简单,智能化程度高。此外,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储存有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以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执行本发明的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

Description

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家电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常规的塔扇多是单一方向出风,送风范围较小,即使塔扇能够自动左右摇头,增大塔扇的送风范围和改变送风角度,但由于塔扇是一体结构,因此送风方向是相对固定的,进而就不能根据需要来对塔扇的送风方向进行分割,从而调整塔扇的送风方向。因此,塔扇的送风方式就受到限制,不能同时满足多人送风需求。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用户在使用塔扇时的舒适性,用户一般可以对塔扇风机的转速进行调节,也可以对塔扇左右摆动的速度进行调节。由于不同用户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因而其对塔扇的送风参数的配置需求就不同,但现有技术中对塔扇的调节只能统一调节,因此塔扇只能根据送风区域内一个用户的需求进行调节,而不能同时根据送风区域内多个用户的需求进行调节,从而降低了用户对塔扇的使用满意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可同时根据送风区域内多个用户的需求对智能出风设备的送风参数进行配置,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系统,控制方法简单,智能化程度高。
本发明的另外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储存有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以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执行本发明的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适用于智能出风设备,所述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所述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结构光获取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根据三维空间信息配置送风参数至各出风栅板或各送风段,各出风栅板或各送风段执行各自的送风参数,其中,所述送风段为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进行组合排布形成的送风段。
优选的,送风参数的配置包括对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对应的风轮转速进行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获取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和体态特征;
根据获取到的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和体态特征,判断用户所需的送风量;
根据送风量的判断结果,确定配置给该用户的出风栅板或送风段对应的风轮转速。
优选的,所述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运行的风轮,对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风轮转速的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三维空间信息识别送风区域内的用户身份;
将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出风栅板数量与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风轮数量进行对比,得到第一对比结果;
将当前分配的送风段数量与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风轮数量进行对比,得到第二对比结果;
根据送风区域内的用户身份、第一对比结果和第二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风轮转速。
优选的,送风参数的配置包括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进行确定,通过三维空间信息获取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确定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
优选的,还包括用户反馈步骤:
接收并存储用户重新设定的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
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记录并存储用户设定时的身份、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用户的衣着和体态特征;
在用户再次使用所述智能出风设备时,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获取用户身份及当前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用户的衣着和体态特征,分析和确定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
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系统,包括结构光获取模块、配置模块和智能出风设备;
所述结构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三维空间信息配置送风参数至各出风栅板或各送风段,形成配置信息,并将对各出风栅板或各送风段的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出风设备;
所述智能出风设备,包括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用于所述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进行组合排布,形成送风段,且各出风栅板或各送风段按照配置信息执行各自的送风参数。
优选的,所述配置模块包括风轮转速确定单元;
所述风转轮速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获取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和体态特征;根据获取到的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和体态特征,判断用户所需的送风量;根据送风量的判断结果,确定配置给该用户的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风轮转速。
优选的,所述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运行的风轮,所述配置模块包括风轮转速确定单元;
所述风轮转速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三维空间信息识别送风区域内的用户身份;将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出风栅板数量与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风轮数量进行对比,得到第一对比结果;将当前分配的送风段数量与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风轮数量进行对比,得到第二对比结果;根据送风区域内的用户身份、第一对比结果和第二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对应的风轮转速。
优选的,所述配置模块包括送风模式确定单元;
所述送风模式确定单元,用于通过三维空间信息获取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确定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
优选的,所述送风模式确定单元包括用户反馈子单元;
所述用户反馈子单元,用于接收并存储用户重新设定的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记录并存储用户设定时的身份、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用户的衣着和体态特征;在用户再次使用所述智能出风设备时,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获取用户身份及当前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用户的衣着和体态特征,分析和确定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所述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可同时根据送风区域内多个用户的需求对智能出风设备的送风参数进行配置。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系统,控制方法简单,智能化程度高。此外,还提出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储存有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以使得终端设备可以执行本发明的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
附图说明
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中一个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出风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智能出风设备竖直方向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中的强劲模下的出风栅板工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中的柔和模下的出风栅板工作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系统中一个实施例的系统示意图。
其中:风轮100、风轮驱动装置130、进出风阵列机构140、单元驱动装置400、出风栅板310、风道板321、圆弧段413、尖弧段4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适用于智能出风设备,所述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所述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结构光获取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根据三维空间信息配置送风参数至各出风栅板或各送风段,各出风栅板或各送风段执行各自的送风参数,其中,所述送风段为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进行组合排布形成的送风段。
现有技术中对塔扇的调节只能统一调节,因此塔扇只能根据送风区域内一个用户的需求进行调节,而不能同时根据送风区域内多个用户的需求进行调节,从而降低了用户对塔扇的使用满意度。
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如图1所示,适用于智能出风设备,特别地,该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出风栅板,即每个出风栅板均设有转动机构,使每个出风栅格可绕智能出风设备的转轴实现相互独立的旋转。
本技术方案通过获取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并根据三维空间信息配置并执行各出风栅板或各的送风参数,具体地,结构光是一组由投影仪和摄像头组成的系统结构,用投影仪投射特定的光信息到物体表面后及背景后,由摄像头采集;再根据物体造成的光信号的变化来计算物体的位置和深度等信息,进而复原整个三维空间;得到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后,可从三维空间信息中提取送风区域内的用户的数量、面部特征信息、位置信息和/或体态特征信息等信息用于送风参数的确定,送风参数的配置包括但不限于智能出风设备的风轮转速和送风模式。
其中,送风段为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进行组合排布形成的送风段,具体地,本技术方案可先对出风栅板进行组合排布,多个出风栅板分成送风段,将送风段分别分配到送风区域内的各用户,使送风参数可根据不同用户来实现不同的配置。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指的是对送风段的数量、长度或顺序中任意一种或多种分配方式的组合。具体地,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可根据送风区域内的用户数量确定送风段的数量、可根据用户距离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确定送风段的长度或根据用户在送风区域内的相对高度确定送风段的顺序等。
另一实施例中,智能出风设备中的任意的单个出风栅板本身也可以作为一个单独的送风段,同样可以将各出风栅板分别分配给送风区域内的各个用户,并且各出风栅板的送风参数配置可根据不同用户的需求来实现。
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可同时根据送风区域内多个用户的需求对各出风栅板或各送风段的送风参数进行配置,有利于提高用户对智能出风设备的使用满意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可通过以下智能出风设备实现,但不限于该智能出风设备的结构。
一种智能出风设备,如图2-3所示,包括:风轮100、风轮驱动装置130、导风结构和进出风阵列机构140;所述进出风阵列机构140包括:多层上下叠置的风道层结构和用于驱动每层风道层结构独立水平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多个独立安装的单元驱动装置400和与该单元驱动装置400传动配合驱动部;所述驱动部设置于所述风道层结构。所述风轮100竖立设置,且与所述风轮驱动装置130传动连接;所述导风结构设置于所述风轮100外侧,用于在风轮外侧导风;所述进出风阵列机构140罩设于所述导风结构的外侧,且所述单元驱动装置400用于驱动对应位置的所述风道层结构相对于所述导风结构水平转动。所述风道层结构呈环形,其为多层出风栅板310上下叠置形成的层状结构,所述出风栅板310的下表面垂直向下延伸出风道板321,多块所述风道板321平行分布于所述出风栅板310的下表面。
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个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包括对送风段的数量进行分配,出风栅板可以被分成送风段一、送风段二和送风段三,其实现分段的具体步骤为:智能出风设备可根据用户信息识别到送风区域内有三名用户,然后智能出风设备根据用户的数量对出风栅板310进行分段,生成对多个出风栅板310分成三段的分段信息。智能出风设备的单元驱动装置400获取分段信息后,驱动对应位置的风道层结构相对于导风结构水平转动,使得出风栅板310在单元驱动装置400的驱动下分成三个送风段。出风栅板310的分段设置使本技术方案通过对智能出风设备的送风段数量进行分配,且送风段一、送风段二和送风段三可单独旋转至不同或相同的转动角度,使同时满足多人送风需求的实现成为可能。
更进一步说明,送风参数的配置包括对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对应的风轮转速进行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获取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和体态特征;
根据获取到的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和体态特征,判断用户所需的送风量;
根据送风量的判断结果,确定配置给该用户的出风栅板或送风段对应的风轮转速。
具体地,在同一个送风区域内,用户距离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不同,其所需要的送风量就不同;进一步地,每个用户的体态特征都会存在个体差异,如身型肥胖和身型瘦小的用户其所需要的送风量也不同。
为此,本技术方案通过获取用户的距离和体态特征,从而确定配置给各用户的风轮转速,可以使得出风栅板或送风段对应的风轮转速可以根据不同的用户进行配置,各出风栅板或送风段可提供不同的风轮转速,更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运行的风轮,对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风轮转速的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三维空间信息识别送风区域内的用户身份;
将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出风栅板数量与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风轮数量进行对比,得到第一对比结果;
将当前分配的送风段数量与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风轮数量进行对比,得到第二对比结果;
根据送风区域内的用户身份、第一对比结果和第二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风轮转速。
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运行的风轮,每个风轮均设有独立的驱动装置使其形成不同的转速,此时,用户对应身份下所需要的风轮转速与智能出风设备的出风栅板数量、当前分配的送风段数量和风轮数量均有关联,因此,风轮转速的确定需要根据智能出风设备的出风栅板数量、当前分配的送风段数量和风轮数量进行综合考虑,包括以下步骤:
将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出风栅板数量与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风轮数量进行对比,得到第一对比结果;将当前分配的送风段数量与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风轮数量进行对比,得到第二对比结果;根据第一对比结果和第二对比结果,获得用户身份信息与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风轮转速的映射关系。需要说明的是,当前分配的送风段数量为当前从三维空间信息中提取送风区域内的用户的数量,也可等同于当前各出风栅板所形成的送风段的数量。
具体地,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有如下的映射关系:
当智能出风设备的出风栅板数量等于风轮数量,且出风栅板形成的送风段数量小于风轮数量时,例如智能出风设备共有10块出风栅板和10个风轮,此时从三维空间信息中提取送风区域内存在4个用户,智能出风设备的出风栅板形成4个送风段,风轮可按照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逻辑形成4个风轮段,使得送风段与风轮段一一对应,此时,根据使用该送风段的用户身份信息配置对应风轮段的风轮转速。
当智能出风设备的出风栅板数量等于风轮数量,且出风栅板形成的送风段数量等于风轮数量时,例如智能出风设备共有10块出风栅板和10个风轮,此时从三维空间信息中提取送风区域内存在10个用户,智能出风设备的出风栅板形成10个送风段,风轮可按照出风栅板的组合排布逻辑形成10个风轮段,使得送风段与风轮段一一对应,即出风栅板与风轮一一对应,此时,根据使用该送风段的用户身份信息配置对应风轮段的风轮转速。
当智能出风设备的出风栅板数量小于风轮数量,且出风栅板形成的送风段数量大于风轮数量时,例如智能出风设备共有10块出风栅板和3个风轮,此时从三维空间信息中提取送风区域内存在4个用户,智能出风设备的出风栅板形成4个送风段,3个风轮可形成一体并统一配置风轮转速,根据预先存储用户身份的使用优先级排序;根据识别到的用户身份,对送风区域内多个用户的使用顺序进行优先级排序,根据使用送风段的用户身份的优先级顺序配置风轮的风轮转速。
由于不同用户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不同,例如老年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没有成年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快,儿童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没有老年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快。所以当多个用户同时使用智能出风设备时,需要进一步对风轮转速的确定步骤进行细化,对于不同的使用环境,可以对使用智能出风设备的用户身份的优先级进行默认排序,需要说明的是,用户身份的使用优先级排序可以由智能出风设备的开发商进行配置,也可以由用户自行配置。本技术方案中优先级的控制方法,充分考虑了使用环境中不同用户类型的送风需求,使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更具备人性化,能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智能出风设备的出风栅板数量小于风轮数量,且出风栅板形成的送风段数量等于风轮数量时,例如智能出风设备共有10块出风栅板和3个风轮,此时从三维空间信息中提取送风区域内存在1个用户,智能出风设备的出风栅板形成1个送风段,3个风轮可形成一体并统一配置风轮转速送风段与风轮一一对应,此时,根据使用该送风段的用户身份信息配置风轮的风轮转速。
更进一步说明,送风参数的配置包括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进行确定,通过三维空间信息获取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确定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
送风模式指的是智能出风设备的出风强度,在智能出风设备中风轮转速相等的情况下,用户距离智能出风设备就越远,越需要强劲的风速来满足送风需求;而用户距离智能出风设备就越近,越需要柔和的风速来满足送风需求。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三维空间信息获取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确定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本技术方案在确定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时结合用户到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进行考虑,使智能出风设备的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的实现更贴近实际生活。
具体地,在本技术方案的一个实施例中,送风模式包括但不限于柔和模式和强劲模式,而柔和模式或强劲模式的确定取决于送风区域内气流的湍流度。湍流度是描述风速随时间和空间变化的程度,其有效地反映了脉动风速的相对强度,湍流产生的原因是当气流流动时,气流会受到空气的阻碍。结合具体的结构来说明,如图4-5所示,本技术方案中的智能出风设备,通过把出风栅板310设置为类椭圆形的结构,分为圆弧段413和尖弧段414。当圆弧段413处于进风口的位置,智能出风设备的风轮从圆弧段413进行吸风,而尖弧段414处于出风口的位置,风轮在尖弧段414进行送风,由于尖弧段414的导风栅条的长度比圆弧段413导风栅条的长度长,因此从尖弧段414送出的风受引导的距离较长,使得送出来的风的湍流度较高,使得送风距离较远且比较集中,达到出风风速较强劲的目的,即此时的送风模式为强劲模式;当尖弧段414处于进风口的位置,而圆弧段413处于出风口的位置,智能出风设备的风轮从尖弧段414进行吸风,在圆弧段413进行送风,由于圆弧段413的导风栅条长度较短,因此从尖弧段414送出的风受引导的距离较短,使得送出来的风的湍流度较低,使得送风距离较短,达到出风风速柔和的目的,即此时的送风模式为柔和模式。
更进一步说明,还包括用户反馈步骤:
接收并存储用户重新设定的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
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记录并存储用户设定时的身份、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用户的衣着和体态特征;
在用户再次使用所述智能出风设备时,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获取用户身份及当前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用户的衣着和体态特征,分析和确定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
除了不同用户对同一环境下的送风需求有所不同,同一用户对不同环境下的送风需求也有所不同,因此决定了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也应随着用户的需求而发生变化。本技术方案在确定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时,除了结合用户到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进行考虑,还增加了用户对送风模式的反馈步骤,使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的实现更贴近实际生活,更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系统,包括结构光获取模块、配置模块和智能出风设备;
所述结构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三维空间信息配置送风参数至各出风栅板或各送风段,形成配置信息,并将对各出风栅板或各送风段的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出风设备;
所述智能出风设备,包括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用于所述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进行组合排布,形成送风段,且各出风栅板或各送风段按照配置信息执行各自的送风参数。
本技术方案提出的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系统,如图6所示,结构光获取模块和配置模块可设置于智能出风设备或设置于通讯终端,智能出风设备和通讯终端之间可实现通信连接,具体地,通讯终端可以是手机或智能家电中除智能出风设备以外的其他家用电器设备等。
配置模块还可向用户调取结构光获取模块的相关采集数据记录,有利于用户根据数据记录的变化,结合环境的变化等信息对配置系统内的映射关系进行相应调整,使智能出风设备的配置系统更进一步地提高准确性和针对性。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配置模块包括风轮转速确定单元;
所述风转轮速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获取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和体态特征;根据获取到的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和体态特征,判断用户所需的送风量;根据送风量的判断结果,确定配置给该用户的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风轮转速。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运行的风轮,所述配置模块包括风轮转速确定单元;
所述风轮转速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三维空间信息识别送风区域内的用户身份;将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出风栅板数量与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风轮数量进行对比,得到第一对比结果;将当前分配的送风段数量与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风轮数量进行对比,得到第二对比结果;根据送风区域内的用户身份、第一对比结果和第二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对应的风轮转速。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配置模块包括送风模式确定单元;
所述送风模式确定单元,用于通过三维空间信息获取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确定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
更进一步说明,所述送风模式确定单元包括用户反馈子单元;
所述用户反馈子单元,用于接收并存储用户重新设定的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记录并存储用户设定时的身份、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用户的衣着和体态特征;在用户再次使用所述智能出风设备时,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获取用户身份及当前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用户的衣着和体态特征,分析和确定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
具体地,用户反馈子单元可包括移动终端,如智能手机、智能手环等,也可包括智能出风设备上的用户交互界面;用户可利用用户反馈子单元输入对所述智能出风设备设定的送风模式,从而使智能出风设备的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的实现更贴近实际生活,更有利于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所述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结合具体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的技术原理。这些描述只是为了解释本发明的原理,而不能以任何方式解释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基于此处的解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的劳动即可联想到本发明的其它具体实施方式,这些方式都将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适用于智能出风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所述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结构光获取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根据三维空间信息配置送风参数至各出风栅板或各送风段,各出风栅板或各送风段执行各自的送风参数,其中,所述送风段为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进行组合排布形成的送风段;
送风参数的配置包括对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对应的风轮转速进行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获取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和体态特征;
根据获取到的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和体态特征,判断用户所需的送风量;
根据送风量的判断结果,确定配置给该用户的出风栅板或送风段对应的风轮转速;
所述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运行的风轮,对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风轮转速的确定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三维空间信息识别送风区域内的用户身份;
将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出风栅板数量与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风轮数量进行对比,得到第一对比结果;
将当前分配的送风段数量与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风轮数量进行对比,得到第二对比结果;
根据送风区域内的用户身份、第一对比结果和第二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风轮转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送风参数的配置包括对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进行确定,通过三维空间信息获取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确定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户反馈步骤:
接收并存储用户重新设定的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
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记录并存储用户设定时的身份、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用户的衣着和体态特征;
在用户再次使用所述智能出风设备时,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获取用户身份及当前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用户的衣着和体态特征,分析和确定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
4.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光获取模块、配置模块和智能出风设备;
所述结构光获取模块,用于获取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
所述配置模块,用于根据三维空间信息配置送风参数至各出风栅板或各送风段,形成配置信息,并将对各出风栅板或各送风段的配置信息发送至所述智能出风设备;
所述智能出风设备,包括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用于所述多个相互独立活动的出风栅板进行组合排布,形成送风段,且各出风栅板或各送风段按照配置信息执行各自的送风参数;
所述智能出风设备设有多个相互独立运行的风轮,所述配置模块包括风轮转速确定单元;
所述风轮转速确定单元,用于根据三维空间信息识别送风区域内的用户身份;将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出风栅板数量与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风轮数量进行对比,得到第一对比结果;将当前分配的送风段数量与所述智能出风设备的风轮数量进行对比,得到第二对比结果;根据送风区域内的用户身份、第一对比结果和第二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对应的风轮转速;
所述风轮转速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获取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和体态特征;根据获取到的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和体态特征,判断用户所需的送风量;根据送风量的判断结果,确定配置给该用户的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风轮转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配置模块包括送风模式确定单元;
所述送风模式确定单元,用于通过三维空间信息获取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确定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送风模式确定单元包括用户反馈子单元;
所述用户反馈子单元,用于接收并存储用户重新设定的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记录并存储用户设定时的身份、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用户的衣着和体态特征;在用户再次使用所述智能出风设备时,根据送风区域内的三维空间信息获取用户身份及当前用户到智能出风设备的距离、用户的衣着和体态特征,分析和确定所述出风栅板或送风段的送风模式。
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所述智能出风设备送风段控制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的步骤。
CN202010245479.0A 2020-03-31 2020-03-31 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14254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5479.0A CN111425430B (zh) 2020-03-31 2020-03-31 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0245479.0A CN111425430B (zh) 2020-03-31 2020-03-31 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5430A CN111425430A (zh) 2020-07-17
CN111425430B true CN111425430B (zh) 2022-03-25

Family

ID=715501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245479.0A Active CN111425430B (zh) 2020-03-31 2020-03-31 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4254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34413B (zh) * 2021-11-22 2023-06-02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空调送风的控制方法、控制系统、电子设备和储存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973848B2 (en) * 2011-06-21 2018-05-15 Amazon Technologies, Inc. Signal-enhancing beamforming in an augmented reality environment
CN109477655B (zh) * 2016-08-08 2021-04-20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空调机
CN106837842B (zh) * 2017-02-28 2018-09-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风扇和控制智能风扇的方法
CN107277053A (zh) * 2017-07-31 2017-10-2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身份验证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CN207262534U (zh) * 2017-08-01 2018-04-20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425430A (zh) 2020-07-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9037322A1 (zh) 智能家电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11425970B (zh) 一种送风方式的运行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25430B (zh) 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25436B (zh) 送风段分配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25435B (zh) 送风段的分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25432B (zh) 一种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41982B (zh) 送风参数的配置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25433B (zh) 送风方式运行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2173B (zh) 送风参数配置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23221484A1 (zh) 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11412166B (zh) 一种送风参数配置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2170B (zh) 送风方式的运行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2167B (zh) 送风方式的运行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2164B (zh) 一种输出出风段变化装置及使用其的出风系统和控制方法
CN111425444B (zh) 一种送风段的分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25434B (zh) 送风参数配置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2168B (zh) 一种送风方式运行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2153B (zh) 送风方式运行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65274B (zh) 一种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2171B (zh) 智能出风设备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12172B (zh) 一种送风参数配置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25437B (zh) 一种送风方式运行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425428B (zh) 一种出风段段数分配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306090A (zh) 智能出风设备控制方法、系统、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0663284U (zh) 空调导风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